代理教師年資不能累計敘薪 范雲:地方不該以財政窘困為藉口
民進黨立委范雲(右2)召開「代理教師薪資竟然永遠不會漲!?大法官釋憲案辯論後」記者會。 (記者劉信德攝)
代理教師年資不能累計敘薪 范雲:地方不該以財政窘困為藉口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vb8GMH
2024/03/12 20:33
〔記者吳哲宇/台北報導〕憲法法庭今天就代理教師敘薪案進行言詞辯論,民進黨立委范雲偕釋憲聲請人張凱翔、法庭之友意見書律師楊博勛及全國代理暨代課教師產業工會理事長黃湘仙召開記者會。范雲指出,全國教育品質不該以地方財政狀況不一為藉口,讓教師勞權和學生受教權受不平等待遇。
全國年資敘薪一國多制 致差別待遇
范雲指出,目前代理教師比例持續飆高,原因是國家在少子女化狀況下地方政府以財政窘困為藉口造成的。有非常多代理教師具有教師資格,但因地方政府沒有開出正式教師職缺,所以只能成為代理教師。現行代理教師年資敘薪一國多制,台北市、金門縣有採計年資,台中市、桃園市只有高中老師採計,連江縣僅採計當地年資,另國教署轄下國立高中都有採計,其餘均無法累計年資。
憲法法庭聲請人、教師張凱翔在106學年度於新北市某高中擔任代理教師時,要求校方採計先前2年的年資敘薪,但學校以新北市政府訂定的職權命令,做成不採計的處分。後續張凱翔持續申訴、再申訴、打行政訴訟,取得釋憲聲請資格,憲法法庭今天進行言詞辯論,爭論包括代理教師敘薪相關的4個法規和4個政府函示,是否符合授權明確性原則、是否違反再授權禁止原則、是否符合教育中央與地方分權、是否違反平等原則,以及是否合乎比例原則、有無侵害人民財產權等,結果最晚在8月出爐。
由於代理教師敘薪屬定期行政處分,不論原校留任或轉任他校,每年都必需重新申請處分,除了106學年的敘薪案,張凱翔又針對107、109、111學年度敘薪案提出訴願及行政訴訟。目前已有2案法官確信有違憲疑慮,待釋憲結果出爐後再處理,1案高等行政法院認同其所提的違憲理由,發回地方行政訴訟庭更審。
張凱翔主張,現行主管機關並未以法律或自治條例規範代理教師敘薪事項,有違反憲法第7條平等原則、第15條保障財產權、第23條法律保留原則及第165條保障教育工作者的旨意。
部分區域代理教師比例超過20%
黃湘仙說,去年發生的國三生割喉案,其實有個重大隱憂,在於有很多生教組長是由代理教師兼任;前陣子特教生打老師的案件,目前特教代理老師的比例也超過15%,顯示代理教師正承擔教學現場大量責任。
范雲補充,今早監察委員也有提到,有些地方代理教師比例甚至高達20%,代理教師反而成為教學主力,甚至被丟包更多工作。當老師的權益都不保時,如何保障他們安心教學。
范雲指出,過去20年來,代理教師薪資待遇不公平,多數縣市工作年資無法累計,擔任代理教師多年、薪資永遠維持一樣,不僅有本案釋憲聲請人張老師的案例,竟有具合格教師證的代理教師26年來薪資完全未調漲的誇張案例。工作年資無法得到適當考量,導致教育人才流失,影響學生受教權。這次案件關乎教育質量和勞動權益,對台灣教育的未來影響深遠,呼籲教育部應根本解決問題。
全國代理暨代課教師工會同時在此案以「法庭之友」出具意見書,提出目前各地方主管機關及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對代理教師規定存在法律空白。此外,代理教師敘薪缺乏全國統一標準。工會對此主張修法,應讓具有合格教師證的代理教師享有與編制相當的薪資待遇,以符合憲法平等原則
代理教師年資不能累計敘薪 范雲:地方不該以財政窘困為藉口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vb8GMH


代理教師佔比高達17% 民眾黨團籲政府改善不公待遇
民眾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邱臣遠(右二)、黨團主任暨宜蘭縣長參選人陳琬惠(左二)、基隆市議員參選人紀珈(右一)、宜蘭縣議員參選人尤文瀚(左一)25日召開記者會。 (記者羅沛德攝)
代理教師佔比高達17% 民眾黨團籲政府改善不公待遇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R5aGeE
2022/08/25 12:33
〔記者黃靖媗/台北報導〕開學季即將來臨,台灣國中小教育面臨正式師資不足、代理教師制度遭濫用的危機,國中小代理教師人數從自107學年度的2萬6938人逐年增加到110學年度的3萬2239人,立院民眾黨團今日上午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重視代理教師工作權益與學生的受教權,改善代理教師面臨的不公平待遇。
邱臣遠表示,教育部統計顯示,從99學年度至110學年度,國中小代理教師佔比從7.3%上升至17%,平均每6位老師中,就有1位代理教師,不僅全台灣的小孩都有機會遇到代理教師,甚至有家長投訴,小孩國小六年一共換了6位班導,嚴重影響教學延續性。
邱臣遠也指出,全台只有台北市、嘉義市、金門縣保障代理教師有1年完整任期,另有19縣市只給10個月聘期,許多代理教師得在7、8月無薪酬交接行政職,且根據現行法規,代理教師不得兼職,空窗的兩個月也無法領取失業補助,工作權嚴重受損,要求教育部應即刻改善此問題。
立院民眾黨團主任陳琬惠則指出,監察院調查報告顯示,教育部有提供專案補助教師完整聘期及薪資,其中包含財力等級居後的縣市,不過地方政府依然存在薪資制度不同的問題,導致代理教師權益保障有落差,影響應聘意願,師資出現區域差異,受害的還是學生,呼籲政府應從制度面,保障代理教師權益。
立院民眾黨團今日上午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重視代理教師工作權益與學生的受教權,改善代理教師面臨的不公平待遇。(記者黃靖媗攝)
代理教師佔比高達17% 民眾黨團籲政府改善不公待遇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R5aGeE

-------------------------

https://is.gd/RKk5mN
女星姚采穎投入教育工作6年,今年1月拿到台藝大碩士文憑,9月中終於獲得玄奘大學影劇藝術學系專案助理教授的聘書,從1周跑3所大學的兼課教師正式升格助教,她坦言同期應徵師資的人學歷都很高,「但我20年的業界資歷,外面找不到。」
姚采穎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G8zvay
清大博士之死 網揭土洋博士之爭⋯他:「土博士一直吃土」  https://bit.ly/2G8wpTQ


雲林地檢署前往何嫌住所、事務所等處搜索,查扣大量訴訟資料等證物。 (記者劉春生攝)
記者劉春生/雲林報導雲檢查獲司法黃牛冒充律師詐騙民眾案件 聲押獲准 https://bit.ly/36PPmrT
司法黃牛何姓男子對外自稱律師招攬訴訟業務,還多次偽變造法院開庭通知書取信被害人,雲林地檢署接獲檢舉,前往何嫌住所、事務所等處搜索,並傳喚到案,檢方初估何男違法攬訟獲利逾千萬元,二十五日經向法院聲請羈押獲准。
雲林地檢署指出,檢方日前接獲檢舉,五十四年次的何男自民國一0二年迄今,在雲林縣大埤鄉設立事務所,對外自稱律師招攬訴訟業務,且多次偽變造雲林地方法院開庭通知書取信被害人,遭騙委辦訴訟案件;何男依訴訟案件難易度,每件收取新台幣三萬至五十萬元不等費用,初估違法招攬訴訟案數十件,不法所得逾千萬元。
檢察官葉喬鈞昨指揮雲林縣調查站執行搜索,在何男住家、事務所查扣大量訴訟資料等證物,發現被害人眾多,全案依涉嫌詐欺、違反律師法和偽造文書等罪嫌擴大偵辦;檢方認為何男有串滅證及反覆實施詐欺之虞,向法院聲請羈押獲准。
雲檢查獲司法黃牛冒充律師詐騙民眾案件 聲押獲准 https://bit.ly/36PPmrT


日本逾1/3碩士生背負學貸 讀博士比率較往年下滑
中央社
2021年7月10日 
(中央社東京2021年07月10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政府一項調查顯示,日本碩士生有超過1/3都背負就學貸款等借款,甚至16.5%的學生背負金額逾300萬日圓(約新台幣76萬元),也造成碩士生選擇深造讀博士的比率較往年下滑。
日本讀賣新聞報導,日本政府文部科學省科學技術暨學術政策研究所日前進行民調顯示,日本碩士生超過1/3都背負就學貸款等借款,有碩士生可能因為經濟因素被迫放棄繼續深造讀博士。
這項調查是在2020年11月至12月進行,調查對象是今年3月完成碩士學業的碩士生。包括6年制醫學系學生在內,共有1萬6311人回答。
調查結果顯示,高達35.9%的學生身上都背負必須償還的貸款,甚至16.5%的學生背負金額逾300萬日圓。
背負逾300萬日圓貸款的學生,以包括醫學等在內的保健類占22.9%居冠,理學類及工學類學生分別以17.1%居次。
談到畢業後出路,有62.1%的碩士生已找到工作,只有10.2%的碩士生選擇繼續深造讀博士。
不再讀博士的理由,以希望能在經濟上自立最多,占67.9%;另有38.3%的碩士生因為經濟因素放棄繼續念博士。
日本博士生在從事被視為「即戰力」的研究活動同時,幾乎沒有辦法支領任何薪資。日本2000年度時約16.7%的碩士生會繼續念博士班,但到了2020年度已降到9.4%。
日本碩士生不再繼續念博士班的主因,看似跟在待遇方面感到不安有關,科學技術暨學術政策研究所表示,擁有高度知識的博士減少,將造成科學技術力下滑,有必要提出經濟方面的支援對策
日本逾1/3碩士生背負學貸 讀博士比率較往年下滑 https://bit.ly/3huI9QM


法律系畢月薪4.5萬 跨領域多念這個變7.5萬 | 大學研究所 | 文教 | 聯合新聞網 http://tinyurl.com/y6nwb5l3

流浪博士多過流浪師/「流浪律師」;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統計,全


在大學當兼任助理教授的李律鋒,2015年從國立大學博士班畢業後,成為流浪博士,也就是難以找到「專任」助理教授缺,學界傳聞本土博士跟留學過的洋博士比,可能比較吃虧。 圖/TVBS 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李律鋒:「光是我所知道的就有兩個國立大學,他們就是已經有一個所謂的潛規則,是由校長很明確的去,跟學校的各個系辦同仁說,(徵才時)國內的博士就會直接抽件,不只是土博士好了就是,我所認識很多很優秀的從國外回來的學者,可能因為都是文組的關係吧,大家都是苦哈哈,都很難找。文科博士平均至少都要花四年以上,才有可能找到正式職缺,某部分學校可能有留洋迷思,台大電機資訊學院院長張耀文則是認為。 台大電機資訊學院院長張耀文:「我們對新聘教師的這個選拔,我們的標準就是申請者他過去的這個研究表現,還有這個未來發展的潛能,我們不會看他是哪裡畢業的,作為選才這個標準,那事實上我個人認為,就是對自己沒有信心的這個單位,才會用這個申請者他的出身(博士哪裡畢業),來作為選材評量的這個標準,事實上這不僅是信心的這個問題,事實上這是某種程度,歧視的這個問題。」   張耀文對台灣培養出來的土博士很有信心,秀出數據,台大電資學院有163位專任教師,國外畢業博士佔83%,國內的是17%,這些老師們有43位拿到科技部傑出研究獎,有13位,佔3成是土博士,而在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獲選為會士的最高榮譽,有24%是國內博士畢業,張耀文認為土博士表現非常優秀,而之所以學院裡洋博老師的人數比較多,是因為當年社會風氣,流行要去國外拿學位,並非不用土博士。 圖/TVBS 世新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溫偉群:「以前當然你不可否認就是洋學歷,或者是國際視野,或者是語言這種綜合的這樣的一個條件,(求職時)它是有加分的,不過現在加分的項目很多,可能包括就是你實作的能力,還有包括你對最新科技的了解,還有當然包括自己的研究能力、教學能力,還有人格特質、對學生願意付出,這些都是綜合考量可以加分的。」 世新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溫偉群,他認為現在徵才越來越多元,而現在台灣流浪博士的問題,只怕會廝殺越來越激烈,因為少子化,學校也會逐漸變少,還有整個大環境的結構問題。 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李律鋒:「很多學校也會有遭遇到聘不到老師的問題,就是這也很奇怪,因為所謂的聘不到老師,明明這麼多人在求職,一個學校裡面如果內部有很複雜的人事因素,它非常就有可能會造成,在(系上)三級三審制當中,每一級都會有人因為不同的原因去擋住那個人,我幾年前看到數據說,我們一年會有幾千個博士畢業,對,可是我們一年有幾千個教職缺嗎?就通常沒有,然後過去其實好幾年,因為高等學歷的那個失業率很高,然後政府常常祭出來的方法就是,釋出很多短期的博後(專案),然後去壓低那一個,壓低那個失業率。」 李律鋒說,自己對教學還是非常熱忱,但不再以專任教職為目標,其實高階人才的培育和發展,某部分也反映了一個國家的產學銜接進步程度,政府應該讓這些優秀人才除了教職,也有別的出路。
土博士求職難敵洋博士?台灣流浪博士多 該怎麼解│TVBS新聞網 https://bit.ly/3ek3EzP


2020-05-12 16:40:11前副校長藍姿寬涉誹謗遭訴 台藝大:藍離職多年無法回應 - 社會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2zy3XYl
[記者賴筱桐/新北報導]前台灣藝術大學舞蹈系助理教授張婷婷去年初癌逝;曾任台藝大副校長的藍姿寬,揭露曾聽聞台藝大林姓系主任說張婷婷的壞話,害張女求職碰壁,藍姿寬被控加重誹謗,台北地檢署今將藍姿寬起訴。台藝大回應,藍姿寬已離職多年,不清楚相關細節,無法回應。
台藝大7年前舉行舞蹈系專任教師徵選,曾獲台新藝術獎的知名現代舞者姚淑芬雖排名第一,最後卻落榜,當時第2名的張婷婷獲聘錄用,引發徵選不公爭議。
姚女不服教師徵選結果,提出刑事及行政訴訟獲判勝訴,姚女受聘為台藝大專任教師,張婷婷失去教職機會,黯然離開台藝大,直到病逝前仍對於當年的教師甄選案耿耿於懷。
台藝大表示,藍姿寬已經離開學校教職多年,對於藍被起訴一事,無法代為回應。
至於當年教師甄選是否有疏失?台藝大說明,大學教師的聘任、升等、停聘、解聘、不續聘及資遣原因認定等事項,經由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當年舞蹈系專任教師甄選案依據「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專任教師聘任辦法」辦理,教師聘任屬於學校權責,學校得衡酌實際教學需要,遴選具備法定資格人員,並循校內程序經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後,報請校長聘任,過程皆依法辦理。
前副校長藍姿寬涉誹謗遭訴 台藝大:藍離職多年無法回應 - 社會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2zy3XYl


(1238) 台藝大甄選爆不公 知名舞者最高分竟落榜 - YouTube - https://goo.gl/b1zNjd
台藝大甄選爆黑箱 編舞家泣訴不公│三立新聞台 - YouTube - https://goo.gl/yvAPFd
名舞蹈家教師甄選第一竟落榜 原來是台藝大系主任搞的鬼 - 社會 - 自由時報電子報 - https://goo.gl/9vJQjJ

流浪博士多過流浪師/「流浪律師」;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統計,全流浪博士多過流浪師/「流浪律師」;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統計,全
名舞蹈家教師甄選第一竟落榜 原來是台藝大系主任搞的鬼 
 分享名舞蹈家教師甄選第一竟落榜 原來是台藝大系主任搞的鬼到Facebook 分享名舞蹈家教師甄選第一竟落榜 原來是台藝大系主任搞的鬼到Line 分享名舞蹈家教師甄選第一竟落榜 原來是台藝大系主任搞的鬼到Google+
2017-12-29 19:43
〔記者陳慰慈/新北報導〕國立台灣藝術大學2013年1月進行舞蹈系專任教師徵選,曾獲台新藝術獎的知名現代舞者姚淑芬雖排名第一卻落榜,變第二名「張婷婷TTCDance」舞團藝術總監張婷婷獲錄用,檢方查出時任系主任的吳素芬涉嫌竄改「擬聘建議表」,使系教評會誤以為未採成績優先排序,最後採不記名投票才導致姚女落選,新北地院今依偽造文書罪判吳女1年4月徒刑,仍可上訴。
 舞蹈家姚淑芬長期投身舞蹈創作,今年還獲頒國家文藝獎,但她在2013年參加台灣藝術大學教師甄選時,卻因系主任竄改「擬聘建議表」而落選。(姚淑芬、國藝會提供)
舞蹈家姚淑芬長期投身舞蹈創作,今年還獲頒國家文藝獎,但她在2013年參加台灣藝術大學教師甄選時,卻因系主任竄改「擬聘建議表」而落選。(姚淑芬、國藝會提供)
法院審理時,吳女否認犯行,供稱系教評會決議沒排優先順序,但教評會多名與會者、行政人員皆證稱有按該校「專任教師聘任辦法」排列出優先順序,打臉吳女辯詞,法院因此認定吳女有罪。
甄選結果出爐後,姚女不滿提出刑事及行政訴訟,2015年6月最高行政法院判姚女勝訴確定,台藝大因此聘姚女為台藝大教師,而吳女則已在2013年7月底卸任系主任。
姚淑芬是國內知名舞蹈家,曾獲第九屆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獎,長期深耕台灣舞蹈環境,致力於提升台灣的國際能見度,今年更獲頒國家文藝獎殊榮。


博士求職好心酸? 想要百萬年薪好困難│即時新聞│20150520│蘋果日報
m.appledaily.com.tw查看原始檔

翻攝自批踢踢。
台灣求職環境有多困難?博士畢業生分享求職辛酸史。
之前《蘋果即時新聞》報導過「小時不念書長大當記者? 來看博士求職心酸史」,述說一名博士生網友,在求職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困難,並提到「沒有一場面試不是靠朋友學長推薦的。」,一直到最近工作才終於塵埃落定,

網友namenone再次發文,表示博士找工作真的相當困難,因為,博士的薪水對於公司來說都算是沉重,尤其是沒有業界經驗的「菜鳥博」,所以公司總是會再三確認,拿他目前唯一拿到offer的小公司為例,他就面試了4次,整整花了一個月的時間,而且如果不是靠學長的幫忙直接把履歷寄給處長,他連人資招募那關都過不了。

namenone提到博士生找工作,人脈40%、運氣40%、能力20%,因為沒人脈跟運氣,連給老闆看能力的機會都沒有,但有當初想要招他的黨國大老聽到他的決定後,罵說格局太小,他最後也分享了學長朋友們的起薪給大家參考。

許多網友看完博士這則求職文引發共鳴,「以前讀博的學長跟我說,博士出路很窄,我不相信,等我唸完開始找工作後才完全理解...」「只能說在台灣的博士真的是又辛苦又得屈就領低薪...」「怎麼Phd要百萬年薪還那麼難」(即時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Phd起薪參考:
Berkeley博後:5w鎂/年
UCLA博後:5w鎂/年
Berkeley助理教授:10w鎂/年
桃園前段私立大學電機助理教授:~10w台幣/月*13.5
Berkeley CS碩在矽谷:11w鎂/年(CP值爆表)
中研院院聘博後:7.9w台幣/月*13.5(競爭瘋狂激烈,三年一簽)
一般科技部博後:5.7w台幣/月*13.5(看老闆爽,也有學長加到7、8w台幣/月)
阿布達比博後:5.5w鎂/年,不扣稅,含食宿(五星級套房),每年一張來回機票
台GG新人博:190~200w台幣/年
ASML博級:(台GG給薪)*(2/3~3/4)(保證正常上下班)
南亞科:(5.4w台幣/月+校名加給數k)*15(112博加完加給約6w台幣/月)
台達研究院博級:(5.7w台幣/月)*15(朋友說氣氛極佳,保證正常上下班)
工研院新人博級:"比你博後薪水多一點啦",人資如是說
要去的小公司(+三年助理博後經驗):130w+兩年約的簽約獎金30w

---------------------------------------

流浪博士多過流浪師/「流浪律師」;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統計,全  

一案難求 全台流浪律師逐年增

【聯合報╱記者張家樂、鄭惠仁/連線報導】
2013.12.23 03:20 am
繼流浪教師後,也出現僧多粥少案件難求的「流浪律師」;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統計,全台有照但未執業的流浪律師,多達五千八百人,且逐年增加中。
中部某鄉代會辦公室,經常可見提著公事包的陳姓律師,和幾名調解委員泡茶身影,「劉委員,這件車禍若調解不成,就交給我來打官司。」

陳姓律師幾乎每個星期都來報到,希望能兜到案子;他苦笑說「沒辦法。這個月還沒接到案子,只得來這裡找。」

為打破律師以往寡頭獨占的現象,降低接案價碼,讓一般民眾有需要都能請得起律師,不斷提高律師高考錄取人數,律師錄取人數變多,但案件成長有限,市場大餅不夠分,流浪律師一年比一年多。

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統計,到上月為止,取得律師執照的有一萬三千多人,僅七千六百五十六人執業,不到六成。台南律師公會理事長李合法表示,南市律師登錄人數較五年前增加一倍,市場相當競爭。

台大法律系畢業的楊姓律師今年完成實習,執業兩、三個月,月薪四萬多;他說,班上有十多人考上律師,目前只他一人執業,其他人有的去當公務員、有的在補習班教書。

「我在這裡朝九晚五,月薪五萬元,何必出去執業?」一名有律師資格的法官助理說,同學有不少人考上律師,但剛出道自行執業難有案源,「每年法院招考法助,都不乏律師來考。」

律師錄取人數大增,市場競爭,事務所案源減少,也影響到提供實習意願。

依規定考上律師後,必須參加一個月的律師研習所研習、五個月的事務所實習,才能取得執業資格。

律師張藝騰考取後,到爸爸的律師事務所實習;有法官助理考上律師後,請法官幫忙找到實習的事務所。但不是每個新人都這麼幸運,沒有背景或人脈,常找不到事務所實習。

「實習律師啥都不會做,事務所還得付薪水。」一位資深律師表示,都會區的聯合律師事務所,大都不接受新人實習。

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最近將討論,日後接受新律師實習,事務所無需付費,甚至考慮討論實習的新律師,每個月應付給事務所五千至一萬元「學費」,解決準律師實習問題。

【2013/12/23 聯合報】
--------------------------------------------------------------
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昨痛批考選部和教育部,放任大學濫開法律系,又浮濫錄取律師,最近3年錄取率年年超過10%,平均每9人報考1人錄取,每年新增近千位新科律師,登錄執業的律師將近8000人,粥少僧多,造成無案可接的「流浪律師」問題,呼籲考選部檢討律師錄取名額,並設定律師最低錄取分數。
理事長林國明指出,目前全國共113個法律系和研究所,近3年每年報考律師均破萬,但考得上的不外乎10餘所學校,要求教育部加強評鑑,淘汰辦學素質欠佳的系所。
考選部長董保城表示,律師接不到案,是市場競爭的問題,建議法務部研究到底需要多少律師才適當,若律師公會行文考選部,會邀集相關機關及學校檢討。
教育部表示,各行各業都需要法律人才,目前的法律系所數量尚適宜,對評鑑不佳的系所均會扣減招生名額。
---------------------------------------------------------------
錄取率高 流浪律師爆增
2013年12月27日
【記者吳旻洲/綜合報導】針對近年全台各大學廣設法律相關學系,導致法律系畢業生激增,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林國明26日表示,以總分1,000分的律師專業科目考試來看,今年最低錄取分數僅469分,林國明呼籲政府應設最低錄取標準,否則「律師素質參差不齊,民眾是最大受害者!」

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26日舉辦「流浪律師問題面面觀」記者會,林國明指出,全台各大學廣設法律系,導致法律系畢業生人數逐年提高,再加上考試院針對律師高考沒設最低錄取分數,導致律師錄取人數逐年提高,近3年平均錄取人數居然近千人。

林國明強調,今年錄取最低分僅469分,過去甚至有人單科僅拿40多分,讓律師素質參差不齊。林國明建議,教育部應慎重增設法律系所、不要浮濫,才能解決律師錄取浮濫的問題。

律師研習所執行長蔡碧松則提到,據統計,全台有設法律系的學校共有39所,加上碩士班、博士班等,約有113所以上,光是大學畢業學生,每年就有超過3千人,但很多學校評鑑不合格卻還招生。◇
---------------------------------------------------------
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昨痛批考選部和教育部,放任大學濫開法律系,又浮濫錄取律師,最近3年錄取率年年超過10%,平均每9人報考1人錄取,每年新增近千位新科律師,登錄執業的律師將近8000人,粥少僧多,造成無案可接的「流浪律師」問題,呼籲考選部檢討律師錄取名額,並設定律師最低錄取分數。

理事長林國明指出,目前全國共113個法律系和研究所,近3年每年報考律師均破萬,但考得上的不外乎10餘所學校,要求教育部加強評鑑,淘汰辦學素質欠佳的系所。

考選部長董保城表示,律師接不到案,是市場競爭的問題,建議法務部研究到底需要多少律師才適當,若律師公會行文考選部,會邀集相關機關及學校檢討。

教育部表示,各行各業都需要法律人才,目前的法律系所數量尚適宜,對評鑑不佳的系所均會扣減招生名額。
--------------------------------------------------------------------------
年錄取千名 流浪律師多
2013年12月27日
【吳珮如╱台北報導】律師高考近年來錄取率逾一成,每年錄取人數高達千人,許多律師找不到工作衍生流浪律師,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昨直指各大學廣設法律系、律師高考錄取率居高不下,是造成目前僧多粥少窘境的主因,痛批「錄取率浮濫致律師素質參差不齊,民眾是最大的受害者。」
全聯會理事長林國明昨表示,律師高考以前每年錄取約四百人,但近年因法律系學生增多,參加律師高考的考生相對增加,在保障錄取率規則下,這三年每年平均增加千名律師。

節制設立法律系
林國明無奈地說,律師高考滿分一千分,但今年錄取最低分卻僅四百六十九分,林呼籲:「考試院應設錄取門檻,分數太低不能過關,教育部也不應讓大學隨意增法律系所。」
律師研習所執行長蔡碧松說,律師執業前要接受職前訓練,但近年來因人數變多,預算沒增加,教學品質已下滑。蔡提到,英國律師需經三年訓練、二年實習,「台灣律師只有一個月集訓,五個月實習,差太多了。」
------------------------------------------------------------

教長示警 10年後流浪博士多過流浪師
2014/11/26
【聯合報╱記者陳皓嬿/台北報導】
教育部長吳思華昨在「全國大專研發主管會議」上指出,根據教育部盤點,每年約有三千名博士畢業生無法搶到學校教職,必須到產業等其他領域找工作,如果不嚴肅面對博士就業問題,十年後,「流浪博士」的數量將會超過流浪教師。

「請將博士生當寶。」吳思華提醒大學教授招收博士生時,不要當成招「助理」,應該以學生為本,針對每個學生不同的條件給予不同協助,讓博士生畢業後,在學界、業界都能有傑出表現。

教育部統計,我國每年畢業的博士生約有五千名,其中有意就業者約三千五百名;全國大學每年釋出的教職約八百名,其中約有三百名職缺由留外的洋博士取得;換句話說,每年只有七分之一、約五百名博士生畢業後可取得大學教職,其餘三千人必須另覓工作。

吳思華認為改善博士就業的關鍵,在於博士生的「再教育」,如何讓博士生學用合一,協助產業研發,是學校需要好好思考的議題,「若沒給博士生足夠訓練和教育,是學校和老師的失職。」

全國大專研發主管會議今年由科技部主辦。近日數起違反學術倫理案件,意外成為此次會議焦點。會議發給每個大學研發長的資料袋中,也都有三份「校園學術倫理教育計畫」的介紹文件,建議學校將學術倫理列為必修課。

科技部部長張善政昨天在會中表示,從最近一年的案例看來,一、兩個學術倫理問題,就已讓我國學術界「在國際上丟人現眼到抬不起頭來」,他再三提醒,學校是面對學術倫理問題的第一線,務必要非常實質、深入處理,不要只組成很表面的學倫委員會,卻沒積極運作。

張善政表示,科技部日前做了論文指標分析,發現有些學者表面上看起很優秀、發表的論文數量很多,但其引用來源不平均,多是固定幾位教授和學生引用,禁不起大數據分析的檢視。

----------------------------------------------------------

教長示警 10年後流浪博士多過流浪師
2014/11/26
【聯合報╱記者陳皓嬿/台北報導】
教育部長吳思華昨在「全國大專研發主管會議」上指出,根據教育部盤點,每年約有三千名博士畢業生無法搶到學校教職,必須到產業等其他領域找工作,如果不嚴肅面對博士就業問題,十年後,「流浪博士」的數量將會超過流浪教師。

「請將博士生當寶。」吳思華提醒大學教授招收博士生時,不要當成招「助理」,應該以學生為本,針對每個學生不同的條件給予不同協助,讓博士生畢業後,在學界、業界都能有傑出表現。

教育部統計,我國每年畢業的博士生約有五千名,其中有意就業者約三千五百名;全國大學每年釋出的教職約八百名,其中約有三百名職缺由留外的洋博士取得;換句話說,每年只有七分之一、約五百名博士生畢業後可取得大學教職,其餘三千人必須另覓工作。

吳思華認為改善博士就業的關鍵,在於博士生的「再教育」,如何讓博士生學用合一,協助產業研發,是學校需要好好思考的議題,「若沒給博士生足夠訓練和教育,是學校和老師的失職。」

全國大專研發主管會議今年由科技部主辦。近日數起違反學術倫理案件,意外成為此次會議焦點。會議發給每個大學研發長的資料袋中,也都有三份「校園學術倫理教育計畫」的介紹文件,建議學校將學術倫理列為必修課。

科技部部長張善政昨天在會中表示,從最近一年的案例看來,一、兩個學術倫理問題,就已讓我國學術界「在國際上丟人現眼到抬不起頭來」,他再三提醒,學校是面對學術倫理問題的第一線,務必要非常實質、深入處理,不要只組成很表面的學倫委員會,卻沒積極運作。

張善政表示,科技部日前做了論文指標分析,發現有些學者表面上看起很優秀、發表的論文數量很多,但其引用來源不平均,多是固定幾位教授和學生引用,禁不起大數據分析的檢視。

--------------------------

流浪教師vs.落跑記者
台灣流浪教師的人數,恐怕早已突破30萬大關

© 由 風傳媒 提供
「超額教師」話題時下正夯,近年來隨著出生率下降,少子化影響,許多學校面臨減班併校,台灣社會「超額教師」的問題浮上檯面,衍生的「流浪教師」方興未艾。台灣媒體解禁將近30年,媒體興衰起落,近年來網路崛起,回歸自由市場機制的結果,時至今日,實體報紙平面媒體記者面臨到被迫減薪、資遣,甚至裁員,成了名符其實的「落跑記者」。
© 由 風傳媒 提供 「全球教師獎」得主、巴勒斯坦的小學女老師赫魯卜(Hanan Al Hroub)(Global Teacher Prize)
語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老師身教言教,作育英才,德範堪彰,地位崇隆,可見一斑。

媒體記者,秉春秋之筆,立讜言宏論,針砭時政,匡正弊端,影響力既深且鉅,夙有「無冕王」的美譽。

1987年台灣開放報禁,媒體事業如雨後春筍,百家爭鳴,由於科技發達,資訊爆炸,歷經三十年春秋,媒體幾番人事更迭,網際網路媒體領導主流,推波助瀾,強勢行銷,許多實體報紙平面媒體記者生存空間遭到嚴重擠壓,媒體工作者路程坎坷,前途茫然。
© 由 風傳媒 提供 歐巴馬起身揮手,正式告別白宮記者晚宴。(美聯社)
老師和記者所從事的工作都是文化志業,老師獎掖後進,記者傳遞新知,兩者都是嘔心瀝血,貢獻所學,相較之下,記者更多了一份與時俱進的社會脈動。

前教育部長吳京任內勵行教育改革,台灣廣設大學院校,遍開師資學分班,非科班出身的學子和正統師範體系畢業生搶食「老師」的飯碗,加上近年來各級學校併校減班,老師員額供過於求,尤其甚者,政治公關大行其道,走後門、憑關係、套交情,「劣幣驅逐良幣」,保守估計,目前台灣流浪教師的人數,恐怕早已突破30萬大關,孔老夫子若在天上有靈,也要喟然興嘆!
© 由 風傳媒 提供 教改團體於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會場外抗議。(顏麟宇攝)
台灣推行教改運動20年,幾乎斷送了一整個世代年輕人的未來,曾幾何時?標榜所謂的零體罰愛的教育,家長和民代屢屢對學校和老師施壓,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動輒得咎,老師顏面盡失,尊嚴掃地,對於教育的熱情不再,老師工作朝不保夕,人人自危,為求明哲保身,最後乾脆忍痛放棄,感嘆不如歸去!

受到自由市場機制衝擊,媒體記者為求保住飯碗,不得不配合報社業務行銷,報份推廣、置入專案、廣告招攬、人情公關,記者插科打諢,在外一條龍,虎虎生風,不可一世,回到報社,面對被壓得喘不過氣的業績評比,以及政治力介入干預,線上記者彷彿洩了氣的皮球,搖身一變成了毛毛虫,原本職司彰顯社會公理正義的記者,或許壓根兒也沒想過,長年在職場採訪報導抗爭新聞,有朝一日,自己竟然成了被殺雞取卵的「無冕王」,也會被迫走上街頭,加入請願抗爭的行列,真是諷刺至極。

老師也好,記者也罷,回顧當初入行所堅持的理想,懷抱社會改革的憧憬,充滿熱情與抱負,全力以赴,義無反顧。午夜夢迴,回首過往,策勵未來,立場是否依然堅定不移,初衷莫忘?

老師和記者,滿腔熱血和雄心壯志硬是被社會現實消磨殆盡。沒有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風骨和勇氣,畢竟「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 由 風傳媒 提供 高教工會要求勞動部,將大專兼任教師納入《勞基法》。
攝像者: 何宇軒攝
拿到教師資格未必就是教育職場保障的護身符,記者證也絕非媒體工作的萬靈丹,不論是流浪教師還是落跑記者,都得要培養第二、第三專長。唯有認清事實,迎合時代潮流,順應時勢,才能另闢蹊徑,找到職場生涯的第二春。

流浪教師和落跑記者是時下台灣社會光怪陸離的異象,改天,如果您心血來潮閒逛夜市光顧小吃攤位,巧遇賣蚵仔麵線的流浪教師,或者和朋友到卡拉ok高歌歡唱,正好和當老板的落跑記者不期而遇,見怪不怪,就以平常心看待吧!
-----------------------
不只有流浪教師 流浪律師更多更慘
不只有流浪教師 流浪律師更多更慘
作者:賀桂芬 2015-04-08 Web Only
曾幾何時,律師金飯碗生鏽,很多律師步上流浪教師的後塵,變成了流浪律師。

醫師和律師這「兩師」,長久以來一直是公認的金飯碗。然而過去30年來,醫生供給量只增加了一倍,律師卻增加了50多倍。因為嚴重供過於求,律師金碗如今已經生鏽,流浪律師滿街跑。

去年年底,律師考試放榜,台大法律系畢業的施傑雲(化名)沒考上,準備出國唸書,中間半年空檔,施傑雲心想,他的英文非常好,應該可以找到實習機會,為申請學校加分。

沒有想到,無論託師長請託,還是上人力網站,試了3個月,都沒有律師願意收他這免錢的實習生

「別說她沒考上了,考上律師的人,都沒有人願意收,更別說她連律師都沒考上了。現在這麼容易考,他台大法律系畢業竟然沒考上,我只能說他太不用功了。」眾達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律師公會全聯會理事趙梅君說。

過去30年,律師考試從一年錄取幾十個變成現在一年錄取900多個

「2011到2014 年錄取3770人,嚇死人!我們年輕時一年才錄16人左右,」現年五十歲的律師羅愛鈴說。

「但過去幾年司法院的統計,訴訟案並沒有增加,但每年新增的律師有900多個,這問題很嚴重,不光是供過於求的問題而已,對當事人的權益也很不利,」趙梅君指出。

民國78年之前,政府刻意壓低律師錄取人數,每年只錄取幾十名,為的是關前門,開後門給軍法官、司法官和檢察官。軍法官只需考兩科,便可取得律師執照。司法官和檢察官則完全不用考,便可轉任律師。
但現在律師考試是按到考人數錄取10%,廣設大學及技術學院都開設法律系的影響下,致使律師報考人數爆增,現在每年都錄取900多名。

考上律師之後,按規定必須找地方實習5個月,受訓上課一個月,才能拿到律師執照,找不到地方實習的困境。「現在的新人幾乎沒什麼歷練,他們上學還要付學費,我們卻還要花錢從人生經驗開始教他們,」律師羅愛鈴聽到請託收實習生,連連搖手。

很慘哪,免錢實習沒人收,出道沒案子可以接,談工作沒辦公室,只能到咖啡館,」一名律師形容許多後生晚輩的景況。

嚴重供過於求的結果,「就殺價競爭啊,很多律師慘到什麼地步你知道嗎?幫當事人免費打官司,這樣他才會有經驗,」一名律師說。

從高薪金飯碗到流浪律師,有立唸法律系和當律師的年輕人,請再好好想想。

- See more at: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6605#sthash.D7u89itw.dpuf
----------------------------------------------------------
流浪教師》部分學校 不到2成當上老師
教育新聞,也是我們在文創之際關心的,今天教育最大條的,除了大學是否調漲以外,應該就是下面聯合報的專題報導。
最後一則新聞,教育界也終於開始阿Q,人家修教育學分,就是為了出來有鐵飯碗,怎麼會培養第二專長也不錯呢?
這一波,10年下來,飽了開設教育中心的學校。

================
流浪教師》部分學校 不到2成當上老師 

【聯合報/記者薛荷玉/台北報導】 2007.04.11 03:34 am

圖/聯合報提供

教育部昨天公布各師培大學、師培中心畢業生就職統計,顯示老牌子的師範體系,學生畢業後擔任老師的比率較高,在6~7成左右;有些學校的就職率偏低,師培生真正當老師的比率甚至不到2成。

教育部公布95年師培統計年報,共有72所大專院校,培育出125368位師培生,其中有36%,即46154人沒當上老師;教育部指出,沒當老師的原因除了沒甄選上學校之外,還有志趣改變、服兵役等因素。

其中以正修科大 (含技術學院)未任教師的比率最高,達90.44%,去年培養出的136位師培生,僅8位甄選上正式老師,5位做代理教師,另有123位都沒有當上老師。另有南華大學等六所學校,未就職教師比率高於7成的學校。

考上正式教職比率最高的是長庚大學,比率達74.4%;其次是國立台灣體院的65.3%;排名第三的是台灣師大的63.1%。

整體來說,傳統的師範體系培養出的師培生,能當上老師的比率比較高,其中又以台師大表現最亮眼,去年培養出12335位師培生,占全國總數的十分之一,其中有7787位考上正式教職,754位代理教師,但仍有3成,即3794位師培生最後沒有去當老師。

 

============
師「賠」…流浪教師4萬多人 

【聯合報/記者薛荷玉/台北報導】 2007.04.11 03:34 am 


教育部昨天公布最新的師資培育統計年報,從86年起取得教師證的師培生,僅有5成4可取得正式教職,另有8.5%任代理教師,剩下的3成6則成了「流浪教師」,總數達46154人。

負責統計的高雄師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郭隆興坦言,現有不少師培生畢業後,因當老師太難而提早放棄,不參加半年的實習、也不考教師資格檢定,這部分還未列入師培統計中,否則「流浪教師」人數會更多。

95年師培統計年報顯示,國小專長的流浪教師最多,達20288人,其次是中等普通專長的14590人,中等技職專長及幼教專長的各有5483及4484人,特教專長的最少,只有1309人。

就比率來看,有特教專長的就職率也最高,通過教師檢定後,取得正式教職的比率高達76.7%,還有5.7%任代課,未能就職的只有17.6%;但幼教專長及中等技職專長的流浪教師比率都超過5成。

師培統計也顯示,各階段公立學校辦理的教師甄選都很難考。從幼稚園到高中職,報考的教師人次超過12萬,但錄取人次僅3524,錄取率低到2.87%,尤其是國小的錄取率更只有0.66%。

教育部說明,應考者常同時考數所學校,實際應考人數為36700,競逐3524個教職,錄取率應接近1成,如再加上代理教師的10689個職位,錄取率可達4成。

教育部的師培統計顯示,全國公立學校還聘用了957位不具合格教師證的代理教師,其中台北縣就用了248位,占25.9%,第二位的台北市也只有73位。台北縣教育局則說,學校只有在三次聘不到合格教師時,才能開放聘用大學畢業生,不合格代課教師人數不應有這麼多,不知數據從何來,考慮再全面調查。

教育部表示,早年有教師不足的情況,因此開放不具教師資格者代課,但教育部去年已修改規定,自今年8月1日起,除非是偏遠、聘不到合格教師的地區才能以專案報淮。

教育部統計發現,去年離退職教師共4822位,但許多學校因擔心少子化後減班、廢校,不敢開放正式職缺,因此只甄選3524位教師,許多缺都改聘代理教師。


流浪博士、大學兼課與「又醜又笨的學生」:我們教書,到底為的是什麼? | 李律 / 精選轉載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2xXnQr9
國立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到底可以賺多少錢?
你或許會有點好奇,兼任助理教授薪水有多少?嗯,其實就是鐘點費,每小時700多元。
這個數字,我猜絕大多數的人,甚至包括學生,大概都不知道。俗話說「吃米不知米價」,但老實說學生真的也沒必要知道,那個在台上講到嘴角全泡的人,他到底實拿多少錢。
那個700多元(零頭我就先去掉了,總之不會超過一杯珍奶),意思是你這學期如果開了一堂兩學分的課,那麼你這學期實拿的薪水就是:
學分數*週數*700
2*18*700=25,200
25,200不是月薪喔!是這學期2月底到6月中之間,我實際拿到的薪水。
當然學校會付我車馬費,但是是實報實銷,我一毛錢也不會賺到
易智言的言論不僅演變成老師與學生的弱弱相殘,更讓制度的荒謬性逐漸失焦。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我有很多個身分,其中一個身分叫做流浪博士。這個身分從我2015年博士班畢業一直維持到現在。
流浪的意思,從字面上直接了解,就是「沒有固定居所」。流浪博士的意思也可以以此類推,指的是「沒有找到正式教職,只能在很多學校當兼任流浪的博士」。
我博士畢業後,當過母校的博士後研究員,也為了心愛的母校X書院當過「碩士級研究助理」,也做過完全不需要博士學歷的公務員。簡單地說,我沒有成為博士階段之後理當轉換的角色:大學專任助理教授。
可能我不優秀、可能我是土博士沒有喝過洋墨水、可能我研究發表太少……總而言之,15年前為了大學教職而決定去念博士班,以結果論來說,還真是完全搞砸了呢……。
但是我的運氣一直很好,總會有許多貴人老師給我機會(仔細想想我目前的人生都是靠貴人老師們的幫忙走過來的),所以這學期我有了一個新身分,是北部某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
當一個國立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到底可以賺多少錢?
你或許會有點好奇,兼任助理教授薪水有多少?嗯,其實就是鐘點費,每小時700多元。
這個數字,我猜絕大多數的人,甚至包括學生,大概都不知道。俗話說「吃米不知米價」,但老實說學生真的也沒必要知道,那個在台上講到嘴角全泡的人,他到底實拿多少錢。
那個700多元(零頭我就先去掉了,總之不會超過一杯珍奶),意思是你這學期如果開了一堂兩學分的課,那麼你這學期實拿的薪水就是:
學分數*週數*700
2*18*700=25,200
25,200不是月薪喔!是這學期2月底到6月中之間,我實際拿到的薪水。
當然學校會付我車馬費,但是是實報實銷,我一毛錢也不會賺到,而是把這些錢拿去貢獻給交通業者(在這個疫情谷底中也算好事一樁)。
那些熱情付出不計成本的時光
一堂課一小時700,算是合理嗎?好,大概比便利商店與麥當勞多了一兩倍,但是,我的勞動不會只有在上課而已。
我每次去大學上課,往返要花4小時通勤。
我每一堂課上課前,我需要花幾個小時不等的時間來備課、製作教材。
我每一次下課後,學生只要來問我問題我就會留下來解答到學生滿意為止。
以這個禮拜為例,我花了2個多小時說服一個學生不要再遇到問題就假裝沒事繞過去,要好好直面內心的傷痛與問題,好好與它對話,而對方的頑強與否定則好幾次令我都想要禱告呼叫任何一個可以得來速的神明了。但我又完全可以理解,畢竟我就是逃避與繞過問題20多年堅決否定問題存在的高手。
然後我又花了2小時陪另一個學生好好談話,試圖去理出為什麼他的生命中總是覺得自己不配遇到好事、得到好的對待,聽他說生命中每一個覺得這世界否定了自己的存在的時刻,然後陪他去解開每一個曾經糾纏的結,試圖找到最原初的問題癥結。
總之,4點下課,我回到家的時候已經超過10點。
當然這些我花去的時間,我是一毛錢也領不到的。但是我並不在乎這些付出沒有金錢回報,因為我真心喜歡教書,我真心喜歡我的學生。那些心靈交流與信任,對我來說是品質很精純的時間流逝、是付出生命中一段時間的方式裡最寶貴的一種。
不過我也同意,這種超值的售後服務(?)並不是要求一個老師的共同標準。
一個教書的老師,跟做炸雞的攤商、重機具的操作員、公車司機、養鴨場的鴨農、交通警察、房屋仲介、清潔隊員、uber-eat外送員……或許也沒什麼太大的不同,他們都會有倦怠的時刻、想要放空的時候、看著眼前的對象(炸雞、生產線、打結的交通、鴨、雞掰客戶、垃圾……)感到厭煩,只剩下身體的勞動,或是在一天的情緒勞動後對自己徹底厭棄。
老師撇開了聖職的光環,都是一個一個正常的人,有喜怒哀樂、有弱點、會說謊、有時會做卑鄙的事、有時也看不起自己。
一個對教學沒有熱情的人可以當老師嗎?不行嗎?為什麼呢?
流浪博士這麼多,學生卻還是沒課可上?
今天我的同溫層,因為易智言導演與母校英文系的新聞而徹底洗版。
政大存在的問題,我不陌生。我試著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解釋。
大學需要很多兼任老師,因為,學生沒課上。
學生沒課上,因為,專任老師的基本授課學分是一學期9學分(可能因校而異),但是行政主管職以及科技部研究、產學合作等等對學校有貢獻(要嘛帶錢進來要嘛為學校省錢)的老師可以減少授課,很多老師減到一學期3學分,當然一個系開不出什麼課,每堂課又有修課人數上限,導致一堆學生修不到課。
為什麼會有減授制度,就是因為,對大學來說,生財最重要,所以接科技部案子最重要、招生最重要、評鑑最重要,為了這些目標,讓老師們不要太辛苦、可以心無旁鶩做研究也是應該的,教學呢?沒辦法就犧牲吧!
為什麼老師那麼少呢?不是一大堆流浪博士嗎?有的私立大學為了節省經費,老師退休了遇缺不補,用原有師資強迫分擔或是花前面提到的600、700元去外面找業師來補。國立大學則是上演搶缺大戰,一個系的三級三審制,在校內搶缺嚴重、各個派系山頭都要搶的情況下,系級審、院級審、校級審,你的人馬我打槍、我的人馬你打槍,一個助理教授缺好幾個學期都因為三級三審沒過而從缺,是稀鬆平常的事。
那這些問題又是誰要負責呢?校長嗎?主秘嗎?三長嗎?院長嗎?系主任嗎?
擔任這些職務的人,都是教授、都是學者;我並不會說因為是教授所以他們都是聖人,但最起碼,在學校的環境裡,大多數接任行政職的教授們,都有身為學者與知識分子的學養、人品,甚至還有改造大學的熱情,絕大多數的人都不會是壞人。
這些問題的出現,一路推到源頭,是大學資源分配的遊戲規則。
在這樣的大結構裡,人人都是輸家
台灣的高等教育這十幾年來一直在效法美國新自由主義轉向的作法,學校資源越來越少,學校越開越多,為了搶錢、大家就只好搶破頭。而評鑑的標準,又只偏重發表數量、數字指標、為了擠進全球幾百大的排名而重研究輕教學(結果名次還是一直掉),藉由升等的標準綁架老師們只能埋頭做研究完全放掉教學(還是有很多老師仍然重視教學但是對升等毫無幫助純粹佛心來著),之前台大社會系李明璁老師被台大解雇的事件就是最好的例子。不管是多麼優秀的知識份子,只要不做研究不能為學校帶錢進來,就是廢物,不要也罷。
易智言導演指出的例子,真的只是千瘡百孔的大學制度病灶沉疴的冰山一角。
但讓我覺得非常遺憾的是,導演在他的行文中,雖然批判了政大的制度,卻把學生當作「整個結構制度的共犯」。這對我來說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事。
前面提到的大學荒謬制度,坦白說人人都是輸家。犧牲了教學品質,學生是最直接的輸家;制度羞辱了擔任兼任教師的專業人才,這些人也是輸家。可是就像我前面提到的,專任老師們、甚至是每學期為了開不出課焦頭爛額好說歹說求爺爺告奶奶哄人來兼課的主任、教授們,他們一樣好過不到哪裡去。
我可以想像導演懷著熱忱,準備了很多教材,希望能夠在國立大學英文系當中作育英才,遇到學生基礎不好、書讀得不夠多、電影看得不夠多,會覺得恨鐵不成鋼,甚至心灰意冷。
就像我前面說的,老師也是人,老師也會倦怠、也會自私、也會有時候恨不得把學生的頭推去撞牆。
老師可以對教學沒有熱情,可以不愛學生,可是有一個底線千萬不能跨越。
老師不可以羞辱學生。
即使沮喪憤怒,也不該用自身的權力地位羞辱學生
老師可以怪學生不用功、當學生對學習抱持半吊子的態度,老師當然可以生氣,因為老師如果對教學、對知識是百分之百認真的,他當然希望對方拿出百分之百的鬥志正面對決。
但老師不能罵學生笨(即便這件事情從我們當學生以來就時常耳聞),努不努力是個人選擇、天資與智能狀態卻沒得選。就好像過動兒(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先天身體遺傳,那不是學生笨、不是管不了自己、不是愛惹事生非,那不是選擇。
老師更不能罵學生醜。這已經涉及歧視,還有人身攻擊,甚至可以是性騷擾。
那些先天遺傳條件,從膚色、外型、身高、體重、智能表現、肢體殘障,精神狀態異常、口語表達障礙,到社會性的家庭型態(單親、隔代教養)、階級、收入、家長職業與社經地位(受刑人、智能障礙、精神疾病)、母語、家鄉……把這些個體無法選擇的弱勢,作為拒絕、責罵、甚至攻擊的理由,已經是不折不扣的歧視。
學生看的書不夠多、看的電影不夠多讓人沮喪我可以同理,但是本來不同世代就有不同世代的媒介選擇、文化近便性(例如哈日與韓流的世代差異)、藝術品味甚至時代精神。我在政大教了快十年的經驗裡,學生或許沒看過什麼我提過的書或是電影、聽過我放的歌,但是他們也有許多我不知道的文本經驗與媒體習慣,以政大學生的素質,我不認為他們程度很差。
而導演提到學生來修課動機不純,是希望可以在導演作品中露臉或是希望導演給予創作個別指導,我可以同理學生不是抱著對知識的渴望來修課所以感到失望,但這不代表他們欺騙你。不管是想要露臉、想要攀關係、還是想要個別指導,這不就是他們運用自身可以利用的資源來尋求機會嗎?他們可以要求,你也可以拒絕。這是大學,大家都有同等機會,更何況你還是老師,你有社會賦予這個身分的權威。
導演或許是出於一種情緒上的沮喪與憤怒,所以連帶地將教學回憶中不舒服的元素完全混同在一個完整的噩夢情境裡,所以在裡面的學生也面目可憎。但是冷靜下來,設身處地想想,在整個權力體系之下最底層的學生,怎麼可能會是共犯結構?(某些案例中或許會出現學生集體霸凌老師,但老師作為一個成年人與社會人,可以向外求助的社會資源網路仍然大於未成年人。)
你可以不喜歡學生,這是你的權利,沒有人要求老師一定要喜歡學生。但是,不可以對學生人身攻擊,不只是因為學生年紀尚輕、心智不一定完全穩定成熟;更重要的是,在一個課堂情境裡,老師與學生在權力結構上就是不平等,遑論有些學生會因為這樣的權力結構與社會制約,而把老師的話當成真理深信不疑,相信自己又醜又笨,難怪被老師羞辱嫌棄。
這是關於底線的問題。
警察不能侵犯人民隱私、醫生不能對外洩漏病人的病情、機長不能對全機乘客把飛行意外拿來開玩笑、法官不能以私心凌駕公共利益主導判決、藥商不能明知有風險還把藥賣給消費者……。每種職業都有其不能跨越的倫理防線,這跟喜不喜歡自己的工作無關、跟職業倦怠無關;而是一個人能不能時常自省、在工作中對得起自己的良知,把自己視為一個完整的人,是這樣身而為人的基本問題。
而最讓我遺憾的,是事情演變成老師與學生的弱弱相殘,讓制度的荒謬性逐漸失焦,什麼問題都沒有解決,徒增更多傷心不快樂的人。
你要給你教的孩子承諾什麼樣光明的未來?
我現在還是喜歡教書、喜歡當老師,靠存款過活,做喜歡的事。有一天存款會用完、或是我對教書的熱情燃燒殆盡,我不知道哪一件事會先發生。我有點無奈生在這樣一個知識貶值少子化大學經費緊縮的國家與時代,我也看不到未來在哪裡;但我已經厭倦責怪這一切了,這個問題我也認真判斷過不可能被解決。
只是覺得很遺憾。
一個圈子集合了全台灣最聰明、最有開創性、最有創造力的人們,然後一個愚蠢的制度就把這些聰明人全部困在一個小框框裡面互相鬥智廝殺。
那我問你,你要給你教的孩子承諾什麼樣光明的未來?
照片是2012年我在X書院開的第一堂課,全部的人一起躺下來聽學生解說她的創作。我躺在畫面右邊拿著手板。只有在教書的時候我可以感覺靈魂的充盈,那是一個純粹的魔法時間,是虛度生命最好的方式。
前天下課的時候學生跑來告訴我,他在學校裡始終覺得自己是一個冒充者,好像在扮演一個不是自己的人,只有在我的課的幾小時裡,他不再是冒充者,他是他自己。
這是我開始教課以來最大的禮讚。勝過無數個700塊。
流浪博士、大學兼課與「又醜又笨的學生」:我們教書,到底為的是什麼?  https://bit.ly/2xXnQr9


苦!一畢業先扛債 台灣學貸族達73萬人
藍于洺 李偉華 的故事 •苦!一畢業先扛債 台灣學貸族達73萬人 https://bit.ly/3Z808Rb
2023/9/6 
不少人念書會用就學貸款,根據統計台灣目前有73萬人是學貸族。另外鄰國的日本,平均每兩人就有一人有學貸,平均借貸金額落在70萬台幣左右,有鑑於此,台日兩地政府紛紛祭出優惠政策,希望能減輕這些學貸族的壓力。
進到辦公室,開始處理一整天的事務,剛過而立之年的雷先生,是名事務所律師,從大學直攻研究所,為了減少家裡負擔,都是使用就學貸款。
學貸民眾雷宇軒:「消費習慣要到都會去,當然學費它可能本身就是一個開銷,剛好政府有助學貸款我家符合,就秉持一個好吧先跟政府借,以後有能力能還當然就盡量還。」
雷先生就讀國立大學法律系,加上研究所一畢業之後,就扛了至少五十幾萬學貸,雷先生畢業就考上律師跟公務員,因為律師還得先培訓,為了先有薪水還債,他選擇先當公務員,後來再轉任律師,他坦言,一畢業就背負債務壓力真的很大。
學貸民眾雷宇軒:「人家說不要輸在起跑點,可是我們在起跑點我們已經輸人家,先輸五十萬大概這種感覺,我那個時候雖然我在公家機關當公務員,可是我那時候,我印象中一個月大概是八千塊上下(還款),我那個時候有壓力好像有一點大,剛好我當替代役那一年,因為當兵好像是可以緩繳,那我就去申請,在我的想法裡面在我可以好好經濟自主之前,我能先不繳我能緩多久我就緩。」
畢業即負債當然不輕鬆,若還有租屋需求,每個月月薪所剩無幾,年輕人如果還有結婚考量,往往也會因為自身負債而卻步。鄰國日本每兩人就有一人申請借貸型獎學金,也就是學貸平均借款310萬日幣,約莫台幣69萬元,而台灣目前也有約73萬學貸族,平均貸款數落在33.2萬。
學貸民眾雷宇軒:「我有學貸的狀況下,我每個月被扣那些錢,說實在對我壓力滿大的,結婚有的時候如果是單純登記那還好,可是我相信大部分的家庭不會接受,你用登記就了事這件事情,那種事要辦點儀式或幹嘛,壓低你也是二三十萬的開銷。」
學貸壓力沉重,以日本來看每4人有1人過遲繳紀錄,滯納的人中,七成年薪不到300萬日圓,目前日本政府政策,2020年起家庭收入在380萬日圓以下學生,給予學費減免及不必還款的獎學金補助,金額落在3分之1到全額,日本企業972家公司直接替新員工還款,甚至還有業者開出每月最高代償50%優渥條件。
人力銀行業者黃若薇:「學貸讓他們壓力真的很大,因為現在正是他們成家立業的黃金年齡,也因為每個月五千到一萬多元不等的學貸,其實會讓他們的壓力處在要不要成家立業,也造成現在的上班族對於通膨怪獸,加上學貸房貸雙重影響之下,也讓他們對未來的人生規劃感到更茫然。」
而台灣這邊也針對學貸推出多項優惠,行政院今年二月推出就學貸款補助方案,針對在學中已申請就貸學生,以及畢業後月收入低於4萬元族群為主,由承貸銀行直接扣抵,補助金額相當於政府,還掉「1年的本金加上利息」,預計有44.3萬名符合條件的學貸族受惠,畢竟現代人貸款壓力大,除了學貸還有車貸房貸得傷腦筋。
房產專家徐佳馨:「其實在升息之下影響最深的,莫過於房貸跟信貸都有的雙貸族,這些雙貸族他平均背負的貸款,大概將近六百萬,所以升息之後他們大概一年,要增加1.5萬左右的貸款利息,其實對於這些族群而言,可能比較好的方式是採取所謂先還本金的做法,在壓力的減輕上面來說會相對的有效果。
學貸族念書靠貸款,政府端牛肉,希望能更多元化,真正減輕貸款壓力。
苦!一畢業先扛債 台灣學貸族達73萬人 https://bit.ly/3Z808Rb

流浪博士多過流浪師/「流浪律師」;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統計,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