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霧社事件而自殺的賽德克警察花岡一郎,自殺時使用的番刀也藏在國立台灣博物館裡。不過,台博館研究人員尚在確認究竟是哪一把刀。
台博館研究組長李子寧表示,在翻閱日據時代的「日日新報」時發現一則報導:日本人在霧社事件後,曾於當年的台中州教育館展出參與霧社事件的賽德克族人遺物,以警戒台灣人;報導中記載,花岡一郎自殺時使用的凶刀也在展品中。
李子寧說,台中州教育館的典藏在民國五十三年移撥至台博館,因教育館的典藏紀錄紛雜,台博館迄今尚無法確認究竟是哪一把刀。只知台博館至少有三把該類型番刀。
正當李子寧追尋花岡一郎的番刀到「死胡同」時,該館研究人員吳佰祿在清理商借給屏東獅子鄉的文物時,意外發現日據時代的佐久間財團帳冊上,記錄著莫那魯道的名字,進而追出他的遺物。
由於佐久間財團購入的原住民文物,詳細載明原住民售出者的種族及名字,成為台博館搜尋原擁有者最有利的證據。
台博館研究人員懷疑,包括鄒族的高一生等原住民領袖在內,都可能名列其中。但因該帳冊是以原住民母語發音的日本片假名記載原住民名字,台博館正亟思透過懂日語又懂族語的人士協助,以求突破性進展。
-----------------------------------------------------
莫那魯道唯一遺物!沉寂83年 勇者踝飾現身!
文/新聞龍捲風
霧社事件莫那魯道帶領各部落起義,對抗壓迫原住民已久的日本官員,最後參與的賽德克族共1,236人,共殺死日本人134名,當時連日本總督都大為震撼,調派各地軍隊平亂,最後莫那魯道看見大勢已去,於是在山洞裡光榮地飲彈輕生,但他的遺骨成謎,連日軍都遍搜不到,最後就把所有莫那魯道的遺物全部銷毀,幾乎沒有他的遺物存留至今,直到三年後遺體被發現,日軍還將莫那魯道遺體暴於原住民部落羞辱,之後運往本日,不讓他魂歸故土,直到1945年才將遺骸運往台灣帝國大學(今台灣大學)。
圖/翻攝自中時電子報
但現在莫那魯道的貝珠踝飾現身了,據考證可能是當時莫那魯道為籌措起義費用,所以才在霧社事件前,以2塊錢日圓的價格賣給日本原住民蒐集財團,這踝飾大有來頭,因為在賽德克族裡,除非親手手刃仇敵,砍下兩人以上腦袋,不然沒資格佩帶它,所以這是個代表著榮譽跟勇氣的鮮血踝飾。
除此之外,賽德克巴萊當中原住民警察花崗一郎的刀也找到了,這把刀在80年前被日本團收購而收藏,花崗一郎和二郎這對兄弟,其實流著原住民的血液,但從小都受日本教育,最後都當上日本警察,不過當時卻卡在長官和家人間,因為霧社事件前,他們無法安撫賽德克各社怒火,最後事件爆發。在戲劇中,族人要他們反叛日本帝國,但兩人認為日本人當中有好人,劇中莫那魯道還曾經質問他死後要進入神社還是回歸祖靈彩虹橋,在這種情感掙扎下,兩人選擇輕生,其中花崗一郎就是用代表原住民血脈的番刀輕生,而這把番刀,不只象徵著霧社事件,也象徵著人世的悲哀與無奈。
霧社事件與風中緋櫻
1928年,原住民裔日警花岡一郎妻子川野花子(右)與花岡二郎的妻子高山初子(左),於同日在霧社武德殿與花岡一郎和二郎舉行日式婚禮。這是兩位新娘當時的合影。此照片取自1928-1930年日本殖民政府委託製作「模範社區」霧社紀念相册,為徐宗懋圖文館最珍貴的歷史照片藏品之一。
花岡一郎和花岡二郎為日本殖民當局重點培養的原住民菁英,擔任日本警察。1930年,霧社事件爆發後,他們處於身份和職責的極端矛盾,痛苦不堪。花岡一郎帶妻子和家族等20人自盡,花岡二郎亦帶家人自盡,遺書指族人因勞役過重而被迫反抗。二郎的妻子初子同為原住民女子,此時已有身孕,幸而存活。二郎的兒子依賽德克傳統取名為阿威拉奇斯,同時 取日本名為花岡初男,後因母親再嫁中山清改姓爲中山初男。至於霧社事件反抗部落倖存者又因日警蓄意報復和指使,再經歷了二次霧社事件的慘劇,最後遺族被安置於川中島。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已成年的遺族男子被當局鼓動加入高砂義勇隊,充當了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的砲灰。20人去,僅8人生還。
台灣光復後,霧社事件全面平反,中山清改漢名高山清,由於行事幹練,熱心公益,曾出任第一屆山胞省議員。初子改名高彩雲,初男改名高光華,及長後曾擔任教師、校長等職務。
民國85年,高彩雲病逝,享年82歳,因在族人中地位崇高,被譽為「風中緋櫻」,送殯族人眾多。高彩雲生前曾經做口述,回顧她所經歷的霧社事件。
至於霧社事件反抗領袖莫那魯道死後,被做成木乃伊,曾經幾次公開展示,以展現帝國懲罰之威,最後送到台北帝大作為人類學硏究標本。民國62年,省主席謝東閔接受台大校長閻振興之議,安排將莫那魯道遺骨安葬,以入土為安,並設霧社事件紀念碑和莫那魯道塑像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616069898415428/permalink/4196774840344898/
佐久間財團 蒐購上千件原民文物
【聯合報╱周美惠】
2013.12.25 10:30 am
「佐久間財團」是日本殖民政府為紀念第五任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而設立的基金會組織。佐久間財團從一九二七年起,從兩百多個番社蒐購一千七百多件台灣原住民文物。
佐久間在位時素以「鐵腕」著稱。他最有名的是「五年理蕃(番)計畫」,既採「以蕃制蕃」策略,也一再發動「剿蕃戰役」。
台博館研究組長李子寧指出,對日本殖民政府而言,佐久間理番政績卓著,但也因他對原住民窮盡剝削之能事,鑄下「霧社事件」的衝突緣起。不過,佐久間財團當年能在短短兩年半內,蒐集相當完整的原住民文物誠屬不易。這是因為當時的殖民政府已感受到原住民文化的迅速流失,有「搶救文化」的意涵。
【2013/12/25 聯合報】@ http://udn.com/
{太魯閣戰後~英勇悲情子民}台灣1914年花蓮山區日本征服原住民重大戰爭「太魯閣戰役」,造成日本治理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慘死山野。當年的太魯閣族勇士後代林佳瑩,在臉書上訴起這段先人悲壯往事,又有林纓電繪附圖,喚起我關注重新查証。日本統治臺灣50年,但統治太魯閣族才32年。意思就是說,日本花了18年才將最頑強的Tpdu(天祥)各社部落撫平。
(1) 荷西時期與平埔年代 | Facebook https://bit.ly/3yKRolU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