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中國「切香腸」逐步改變現狀 美應提出有效對策
 6月24月,8架次中國殲10戰機越過海峽中線,首度侵擾我24浬鄰接線空域。(美聯社檔案照)
金融時報:中國「切香腸」逐步改變現狀 美應提出有效對策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3FWD4Y
 2023/07/25 05:45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儘管全球都在關注中國武力犯台的可能性,但台灣的軍事規劃者也擔心一種截然不同的、漸進式的威脅: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在進行國防專家所謂的「灰色地帶行動」,一步步地逐漸增加其在台灣周邊的存在,但也始終沒有跨越可被視為戰爭行為的門檻。
 《金融時報》24日報導,台灣軍事規劃人員擔心,北京現在採取的所謂「切香腸」(salami-slicing)策略正在慢慢改變台海現狀,最終可能剝奪台灣自衛的能力。因此,一些國防專家認為,美國嚇阻中國犯台的戰略劃錯重點(misdirected),因為它過於關注直接入侵,而不是這些施壓策略。
 6月24月,8架中國殲10戰機越過海峽中線,首度飛臨台灣本島鄰接區外邊界。儘管台灣國防部警告,任何強行進入其主權領空或水域的行為都將遭到「自衛反擊」,但一名台灣國家安全官員稱,此後中國軍機並未止步。
 這些侵擾行動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對台灣逐漸進逼的一部分,台美都無法有效阻止這類侵擾,甚至連延緩也不可得。華盛頓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的解放軍專家甘尼斯(Kristen Gunness)指出,「五角大廈過於短視地關注中國入侵台灣的可能性,以至於忽視當前的威脅」。
 自2020年9月台灣首次開始公布中國在其防空識別區(ADIZ)的軍事活動數據以來,解放軍每月入侵台灣防空識別區的次數,從69次激增到今年7月的139次。ADIZ是國際空域中自我劃設的緩衝區,各國藉此監測飛行活動的潛在安全威脅。但由於鄰接區空域不在台灣管轄範圍內,解放軍的行為並未違反國際法。
 台灣戰略專家正在對這種逐步侵擾,以及提出有效因應措施的困難性提出警告。台灣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INDSR)國家安全研究所副研究員李俊毅指出,「他們想恫嚇我們,測試我們的能力,削弱我們的防禦能力,隨著時間推移,他們將加強對台灣海峽的控制,改變其法律地位」。
 INDSR分析師嚴重懷疑台灣和美國的嚇阻戰略是否有效。在過去3年裡,北京已經從偶爾派遣1到2架偵察機或運輸機進入台灣防空識別區,到幾乎每天都有轟炸機、戰鬥機、電子作戰機、空中加油機和各種無人機等大批飛機入侵。據台灣國防部統計,自今年元旦以來,解放軍進入台灣防空識別區的飛機數量已經比去年同期多出60%。
 此外,解放軍還將其行動範圍從主要由台灣防空識別區的西南角,也就是台海、南海和連接太平洋的巴士海峽的交界處,擴大到台灣周邊領空和水域。然後,在中斷近2年後,解放軍在去年3月在台灣周邊舉行前所未見的大規模演習中,軍機飛越台海中線達300多架次,以「懲罰」當時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問台灣。
 解放軍軍官還在中國國家電視台上吹噓說,他們已經成功地「抹除」了台海中線。此後,每個月都有數十架解放軍飛機越過中線。在解放軍飛機上個月逼近台灣鄰接區後,台灣國防官員擔心這將是中國軍隊試圖跨越的下一條防線。
 儘管美國海軍繼續定期在台海航行,但美軍對中國的這類舉動沒有直接反應。一些官員以南海為例指出,北京正在利用類似的切香腸策略,始終將其活動保持在公開衝突的門檻以下。部分分析家認為,如果美國及早介入,應該可以避免南海軍事化的進程。
 拜登政府承諾阻止中國對台的灰色地帶戰術,以及全面的軍事侵略。美國的國家安全戰略提到「防止競爭對手以損害我們切身利益的方式改變現狀,同時徘徊在武裝衝突門檻以下」的目標。但美國軍方和情報官員一再警告,中國可能在幾年內進攻台灣,這表明華府在台海的嚇阻努力主要集中在勸阻北京不要入侵台灣。
 自烏克蘭戰爭以來,美國擴大協助台北建立武器和彈藥庫存的努力,這些武器和彈藥對於捍衛其領土免遭入侵至關重要。華府還迅速加強與印太地區盟國的軍事合作,最重要的是日本、澳洲和菲律賓。但在台灣,許多人懷疑這些努力是否有效,並強調烏克蘭戰爭是一個警訊。
 李俊毅指出,戰爭爆發的事實意味著美國的嚇阻失敗,「因此我們不僅應該從現在戰場上發生的事情中學習,而且應該學習俄羅斯進攻之前發生的事情,以及為什麼嚇阻會失敗。」金融時報:中國「切香腸」逐步改變現狀 美應提出有效對策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3FWD4Y


台灣(左邊紅線中)位於第一島鏈的心臟地帶,對美國而言,丟了台灣,可能意味著失去亞洲和整片太平洋。   圖:翻攝自維基網站
新頭殼newtalk引麥克阿瑟「丟了台灣縮回西岸」名言 美學者忠告拜登 https://bit.ly/3fatdog
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尚未底定,但各界已經開始討論拜登(Joe Biden)入主白宮後的各種問題。曾經擔任美國外交官的孟迪斯(Patrick Mendis)教授稍早也投書《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提醒拜登台灣對美國的重要性,呼籲他效法前賢,向中國表達不惜一切代價,支持朋友確保自由的生存和成功的決心。
孟迪斯指出,台灣位於第一島鏈的心臟地帶。如果中國成功地佔領台灣,就可以台灣為出發點,直接將其力量部署到西太平洋。這將使中國海軍和空軍的人民解放軍能夠更直接地挑戰美軍,並將美國和西方的影響力趕出亞洲。
日本帝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就曾經藉由「亞洲人的亞洲」政策,以及自己的「日本門羅主義」,打造「大東亞共共榮圈」,試圖將西方人趕出亞洲。大戰期間,東京以台灣作為南進基地,對東南亞和太平洋地區發動侵略;為了將美國趕出太平洋,更發生慘烈的珍珠港事件以及後來的中途島戰役。
美軍高度重視台灣的戰略地位,五星上將麥克阿瑟統帥曾稱台灣為「不沉的航空母艦」,並於1951年提醒美國國會:丟了台灣,不僅會威脅菲律賓和日本,而且很可能迫使美國的西邊疆界縮回美國西海岸。
孟迪斯提醒華府各界,習近平近來也重申亞洲問題應該由亞洲人來解決。如果中國成功地將美國趕出亞洲,北京將實現歷史上任何國家都無法實現的成就。
孟迪斯指出,拜登當年擔任歐巴馬的副總統時,對北京那套「中國門羅主義」讓步,放任北京興建南海人工島礁並將南海軍事化。一旦他入主白宮,就必須有所改變,清楚認知華府過去數十年採取的交往政策,只是讓中國在世界各地更有影響力,更嚴重的是,這也讓北京認真考慮以武力征服台灣。
孟迪斯指出,60年前的美國總統甘迺迪(John F. Kennedy)在就職演說中,向共黨勢力明白宣示:「我們將不惜一切代價,承擔任何負擔,承受任何艱辛,支持任何朋友,反對任何敵人,以確保自由的生存和成功。」他呼籲拜登,台灣和全球大多數國家/地區都希望,新的美國政治家能使世界更加民主,拜登應該保衛從「亞洲的心臟地帶」台灣開始。
曾經擔任美國外交官的孟迪斯(左)在臉書po出訪問台北期間,曾在電視影片「遇見」麥克阿瑟將軍(螢幕中右)。   圖:翻攝自孟迪斯臉書© 由 新頭殼 提供 曾經擔任美國外交官的孟迪斯(左)在臉書po出訪問台北期間,曾在電視影片「遇見」麥克阿瑟將軍(螢幕中右)引麥克阿瑟「丟了台灣縮回西岸」名言 美學者忠告拜登 https://bit.ly/3fatdog

2020-11-16_130340BB1b2oH5.img


美國空軍第十四航空隊,在一九四三年感恩節轟炸新竹日本空軍基地是事實,但「擴大紀念」或「慶祝」卻是移花接木,混淆聽聞的政治操作。

二戰末期,美軍對台灣的「爆擊」,論規模及損害,偷襲新竹基地只是一個小插曲。在反攻菲律賓之前,美軍第三艦隊聲東擊西,從航母出動近千架次,襲擊南台灣地區,絕非空襲新竹基地的二十四架可相提並論。

馬政權要擴大「紀念」小規模偷襲,主要在操弄「飛虎隊」及誤把「中美混合團」當主角,來標榜與美國合作,分享「光復台灣」的功勞,以致中央社會荒唐地報導「飛虎隊轟炸新竹基地七十週年」。

攻擊新竹基地的並不是「飛虎隊」。在美國參戰之前,由陳納德招募的志願軍「飛虎隊」,只是蔣介石為應急而高價徵募的美國傭兵;一九四二年七月四日「飛虎隊」便走入歷史,有人回國,有人回復美軍建制。

襲擊新竹也不是「中美混合團」,而是美軍第十四航空隊,其中包括「中美混合團」由美國飛行員駕駛的六架B-25轟炸機,配置中國空軍機員。

美國以原子彈迫日本投降,但美國人並不「慶祝」或「紀念」這兩場原爆大殘殺;馬英九因為有中國機員參加偷襲新竹而高調紀念,只印證杜勒斯的一句話:沒有人能否認台灣是靠美國之力,從日本手裡搶回來的。

馬英九宣稱這次轟炸展現美、「華」共同作戰發展出的情誼。但當年美、中聯盟抗日,殖民地台灣遭殃;現在美、日聯盟防範中國擴張的野心,也保障台灣安全,馬英九卻沉緬於中國機員跟班炸新竹的舊夢。

陷在這種夢境的人,心離台灣實在太遠了!(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

◎ 許又方

經過八年的交通黑暗期、五度追加預算,台北捷運信義線終於通車。媒體爭相報導這段路線上數個造景奇特的捷運站,不無吹捧地細數其設計如何如何,堪稱全台最美車站又如何如何等,卻對短短六.四公里花了三百九十二億、每公里成本高達六十一點二五億幾無質疑,不免令人匪夷所思。

捷運通車是好事,車站設計得美輪美奐、增加公共藝術空間更是好事;但話說回來,平均每公里光「工程造價」就四十一點九七億元,會不會太誇張、浪費了些?而五度追加預算,合理嗎?有沒有類似內湖捷運線般人謀不臧的可疑情事暗藏其中?媒體難道對它一點也不好奇?

筆者有一位來台工作多年的外籍朋友,他曾說出對台灣社會最一針見血的觀察:「為什麼你們政府蓋的東西都很貴,但品質卻未必很好?」明眼人都知道,這其中牽涉複雜的政商問題,大家心裡有數。

從 中央到地方,政府負債迅速累積,一般民生也早被低迷的景氣壓得生活幾乎喘不過氣來。然而一干政客並未因此改掉好大喜功、浪擲公帑(或說把公共建設當肥 羊?)的惡習,依舊以花大錢的方式炫耀政績。馬總統甚至在信義線啟用致辭刻意為自己攬功,叫大家別忘記這是他台北市長任內的建樹。說實在,六公里多就耗費 近四百億的納稅人血汗錢,實在沒有什麼好說嘴的,反而更應因沒為國家省錢而表示慚愧才是。如果信義線能每公里省個幾億,就可以改善偏鄉老人看病的交通問 題,可以幫助全台弱勢學童支付營養午餐…,只可惜,眼中只有虛榮與利益的政客,永遠看不到對人民最有實質意義的事。

(作者為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

-----------------------------------------------------------------

◎ 姚中原

釣魚台主權之維護,表面看似「台日中」三邊國家的領土爭奪,背後實質為美 日同盟與中國的戰略對抗。但即使如此,馬政府在外交與軍事上,也不能只是消極性作為,而不敢對中共有所強勢表態。否則,未來台灣在釣魚台政治主權的爭取角 色,只會逐漸被周邊國家有意弱化及邊緣化,甚至丟掉談判的籌碼!

中國將釣魚台海域劃入其東海防空識別區,主要戰略目的,除了排除日本獨占釣 魚台的實質控制權外,實則也有壓縮台灣在釣魚台主權爭議的國際談判空間。然而,此次中國企圖改變現狀及可能引發區域情勢緊張的強行作為,只見美、日兩國官 方強烈抗議,卻不見馬政府亦有相等力道抨擊,令人失望。

其實,中國去年將台灣領土放入其新版的護照內頁中, 就是一種非善意的行為表現,但當時我外交部卻沒有強烈抗議。如今,再面對中國的東海防空識別區與我防空識別區重疊的挑戰問題,也看不出國防部有任何戰略因 應作為。如此,國人還真能期待馬政府會有效維護台灣的外交與國防利益嗎?(作者為中華經略國防協會戰略顧問、前國防部戰略規劃司簡任副處長)

◎ 許戰

日前前國安會秘書長康寧祥回憶錄發表會,貴報有兩則報導,讓筆者感動不已。

一是,高齡九十歲的知名文學家齊邦媛女士稱,她家來到台灣已經第五代,她的家族已經真正在台灣落戶,她的父母都埋骨在淡水山上,未來她也會葬在那裡;大陸都稱她是「台灣作家」,希望台灣的一些人不要再說她是「流亡作家」。

二是,知名政治評論家南方朔先生表示,剛進大學時,台灣社會普遍存在省籍歧視、教育歧視,讓他覺得「台灣人沒有水準」;如今身為一個「台灣的外省人」,他對台灣的認同程度已經轉為「強硬」

筆者以為,是否「本省人」、「外省人」不重要,是否會說「原住民話」、「客家話」、「閩南語」也不重要,凡是愛台灣、認同台灣的人民都是「台灣人」。

相較某個統媒老闆罵「你們台灣真可惡」、郭冠英罵台灣人「台巴子」、中國和尚星雲說「台灣的人都是中國人」,落地生根、「強硬」認同台灣的齊邦媛、南方朔,讚啦!(作者業商,彰化市民)

-----------------------------------------------------------------------------------------

◎ 沈建德

中國選在七十年前開羅會議的第一天(十一月二十三日),宣布把釣魚台劃入其東海防空識別區(ADIZ)。若國、民兩黨再裝著若無其事,台海中線守不住只是遲早的問題。

邱吉爾一九五五年就否定「開羅宣言」把台灣交給中華民國,國、共擁有台灣的法理不存在。因此兩岸的中國政客以開羅「新聞公報」冒充宣言,至今仍拿不出所謂「開羅宣言」的真正文件。

另 一會議參與人英國外相艾登,一九四三年十二月十四日在英國會報告開羅會議經過時稱,「大部分工作係討論軍事問題」,政治原則為將日本從其攫取之地驅逐出境 (見同日蔣之駐英大使顧維鈞電報),連提到台灣也沒有,和邱吉爾說法相同。可見「開羅宣言」和「新聞公報」都不是台灣的賣身契!何況就算是,也沒有國際法 的效力。奧本海國際法舊版作者勞德派特及新版作者詹寧斯(前國際法庭院長)都認為「新聞公報」只是一個概括的聲明又沒有人簽字,根本算不上「契約行為」, 沒有實施的義務!馬英九、習近平想竊取台灣,該死心了!(作者為留美企管博士,現為台灣國臨時政府總召集人兼自耕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