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1500萬輛機車「被當奢侈品」 藏17%高額貨物稅
全台1500萬輛機車「被當奢侈品」 藏17%高額貨物稅 https://bit.ly/3ba81uV
記者許信欽、郭翊軒/台北報導
購買機車的17%貨物稅,一直具有「奢侈稅」的意涵,但現在業界認為,機車早已不是奢侈品的代表,全台約莫1500萬輛機車,說明了機車已是庶民交通工具,此時再被冠以「奢侈」之名課徵如此高的稅金,引起各界關注。現在已經進入修法階段,如果通過,民眾大約可以省下近萬元的負擔。
©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全台約莫有1500萬輛機車。
機車瀑布從台北橋宣洩而下,這是每天尖峰時段常態,台灣機車流量之多更曾躍上國際,但現在買機車的同時,裡面其實還有一筆貨物稅。
民眾:「通常騎機車都是比較算是上班族、小資族」、「多少都不公平,收了十幾年還在收。」
錢不夠才會入手「相對便宜」的機車,政府收奢侈稅中的「貨物稅」,在機車售價中佔了17%。
以相對中高價位的Racing S125來說,售價約8萬多元,貨物稅就要近萬元,相對平價的GP125售價5萬多元,也包含了5647元的貨物稅。
©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機車售價包含一筆具有「奢侈稅」的意涵的17%貨物稅。
車輛工業同業公會主委柯俊斌:「(機車)裡面的結構改變,然後來達到7期的水準,我是成本一直在增加,如果政府把貨物稅減免,消費者就不需要買到那麼貴的。」
全台機車約1500萬輛,超過了一半人口,業界認為已經不是奢侈品代表,現在也進入修法階段。
©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立委高嘉瑜表示,已經提案來修法。
立委高嘉瑜:「其實這個稅收對政府來講,雖然是一個很大的收入,但是對人民是一個很大的負擔,那這個部分我們已經提案來修法。」
©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新機車有5000元補助。
都是「新機車」,7期燃油機車或是電動機車都有5000元補助,但僅有電動機車是免徵貨物稅,有機車族覺得不公平,希望庶民工具別再被冠上「奢侈品」
全台1500萬輛機車「被當奢侈品」 藏17%高額貨物稅 https://bit.ly/3ba81uV
財長︰避免衝擊經濟 僅微調
〔記 者鄭琪芳/台北報導〕奢侈稅(特種貨物及勞務稅)將「微調」,除了買方、預售屋等不納入課稅之外,閉鎖期也不延長。財政部長張盛和表示,預計本月底前將奢 侈稅修正草案提報行政院,奢侈稅兩年閉鎖期不會延長,且「豁免條款」將增列「其他」,但工業用地等「非都市土地」擬納入奢侈稅課徵範圍。
財政部於二○一一年六月祭出奢侈稅打房,持有未滿兩年即出售的房地,按出售價格課徵十%或十五%奢侈稅;但「素地」若是非都市土地,即使持有未滿兩年即移轉,也不會被課奢侈稅。由於工業用地多屬非都市土地,不少投資客轉而炒作工業用地。
張盛和昨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受訪表示,奢侈稅修正草案預計本月底提報行政院,最快十二月送到立法院審議,這個會期大概審不到。他說,奢侈稅將「微調」,「大調的話,GDP更要下去,衝擊太大,經濟更低迷,必須觀察國內外經濟情勢」。
財政部委託學者提出的奢侈稅研究報告建議,買方、預售屋等應納入奢侈稅課徵範圍,且閉鎖期應延長至三年或四年。不過,張盛和先前已釋出買方、預售屋等不課奢侈稅的訊息;他昨天進一步表示,奢侈稅兩年閉鎖期「應該不會動」。
工業地納入、賠錢賣可豁免
另外,為了避免誤傷無辜,奢侈稅豁免範圍將擴大,除了現有十一項「豁免條款」之外,將再增列「其他」一項,授權財政部對個案有行政裁量權,例如賠錢或被迫出售的房地等,擬排除課徵奢侈稅。
張盛和也說,現行「非都市土地」不課奢侈稅的規定,「不合理的部分將修正」。據了解,財政部擬限縮「非都市土地」免稅範圍,工業用地等擬課徵奢侈稅,以免成為投資客炒作的漏洞。
--------------------------------------------------------
〔記者徐義平/台北報導〕對於奢侈稅將「微調」,國泰建設協理陳仁澤表示,看來幾乎是「維持現狀」,造成的衝擊降到最低,且奢侈稅實施兩年多來,量縮價未跌,其實是扭曲供需市場,如果修正法案維持現狀,年底至明年初的房市利空將暫時解除。
不過,陳仁澤也說,未來房市還有囤房稅、實價課稅、升息與QE退場等疑慮,以及兩年後要實施的容積獎勵限縮管制,預期將造成搶照潮,供給量大區域房價會有壓力。
華固建設總經理洪嘉昇則表示,政府總算聽進企業界的聲音,在經濟和房市政策上取得平衡點,為明智的思考方向。
信義房屋認為,奢侈稅若微調,至少可減少市場上的不確定性,降低部分買方的觀望心態,已經持有兩年的屋主,急售狀況可能減少;但奢侈稅對投機仍有明顯壓抑效果,加上稅捐機關仍關注不動產相關稅務,預料短期內市場反應不會太過激情。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說,房價走向仍回歸基本面,觀察QE動向的影響、長期國內利率的走勢與經濟表現等,未來仍存有一些不確定因素。
-----------------------------------------------------------
工業土地飆漲 央行:8行庫審慎放款
2013年12月24日
【記者莊麗存 /台北報導】為抑制工業區土地炒作,央行23日邀請台銀等8家銀行,了解工業區土地抵押貸款辦理情形,並對以工業區土地辦理的融資提出3項處理原則,籲請銀行落實風險控管。
央行指出,過去施行不動產授信針對性審慎措施,未將工業區土地抵押貸款納入管制,主要為避免影響有實質建廠需求廠商的資金調度,但因今年1至10月工業區土地抵押貸款撥款金額較去年度大幅成長50%,且工業區土地價格今年3月較去年9月上漲4.17%,漲幅超過住宅區及商業區。
為此,央行要求銀行審慎辦理工業區土地抵押貸款業務,並提出3項規定。
央行指出,銀行宜請借款人檢附興建或開發計畫及相關財務資料,證明抵押土地確依借款人計畫使用,由承貸行核實評估,宜請借款人切結抵押土地於一定期間內動工興建或開發;違反切結事項者,承貸行宜逐步收回貸款並提高貸款利率。
央行也表示,撥款後宜切實辦理貸放後覆審工作,落實借款人承諾事項。
央行強調,銀行資金來自社會大眾的存款,銀行辦理相關授信業務應力求穩健經營,善盡社會責任,避免助長工業區土地炒作,增加廠商建廠成本,影響企業正常投資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