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世解謎 葡萄牙牡蠣源自台灣

2016-10-21

〔記者吳欣恬/台北報導〕「葡萄牙牡蠣」原來前身就是「台灣牡蠣」!

台灣原生種牡蠣的品種過去都被認為屬於日本的「太平洋牡蠣」,但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海洋大學和中研院的研究團隊經過四年調查,竟發現其實是跟「葡萄牙牡蠣」同宗,且基因變異性高於歐洲,推測是在十六世紀附著在葡萄牙船上,被帶回歐洲落地生根。這項發現九月廿六日登上國際Nature期刊集團下的「Scientific Reports(科學報導)」。

  • 研究團隊經4年調查,台灣應該就是「葡萄牙牡蠣」的原鄉。(記者吳欣恬攝)

    研究團隊經4年調查,台灣應該就是「葡萄牙牡蠣」的原鄉。(記者吳欣恬攝)

  • 葡萄牙牡蠣(右)長到極限時體長約10公分;太平洋牡蠣(左)則約40公分,但外觀相似。(水試所提供)

    葡萄牙牡蠣(右)長到極限時體長約10公分;太平洋牡蠣(左)則約40公分,但外觀相似。(水試所提供)

推測十六世紀附著在葡萄牙船上 被帶回歐洲

水試所助理研究員蕭聖代指出,「太平洋牡蠣」和「葡萄牙牡蠣」外觀上並無顯著差別,需養殖五年以上才可看出明顯的體型差異,「葡萄牙牡蠣」極限體長只有約十公分,「太平洋牡蠣」則可長至四十公分。

蕭聖代說,「太平洋牡蠣」主要分布在日本、韓國以及中國北方到長江口的淺水域,後來推廣至全球,目前人工養殖九成都是「太平洋牡蠣」,也是歐美常見的生蠔。台灣因與日本地緣相近,台灣原生種牡蠣過去都被認定是「太平洋牡蠣」。

台灣牡蠣養不大 與大顆太平洋牡蠣雜交都不成

不過,蕭聖代發現,一直以來台灣牡蠣都養不大,且與日本引進的太平洋牡蠣進行雜交都無法成功,因此從台灣沿海和中國南方海域採集三一三個牡蠣樣本,經過DNA定序,發現台灣周邊海域無論是野生或養殖牡蠣,全為「葡萄牙牡蠣」,而且台灣的「葡萄牙牡蠣」基因多樣性更高於中國沿海的「葡萄牙牡蠣」,因此可推斷台灣應該就是「葡萄牙牡蠣」的原鄉。

此外,葡萄牙、西班牙及南法歐洲等地的「葡萄牙牡蠣」在一九六○年代發生疫病,大規模滅絕後,由日本引進太平洋牡蠣養殖。因此目前葡萄牙已難以見到「葡萄牙牡蠣」。

蕭聖代說,台灣的「葡萄牙牡蠣」幾年前也因染病而大規模死亡,但並未像歐洲的牡蠣族群一樣一蹶不振,由此可推斷,台灣「葡萄牙牡蠣」的基因變異性高於歐洲的牡蠣,較可存活,也顯示比較可能是族群較大、較為源頭的母種。

研究團隊也因此進一步推測,葡萄牙牡蠣應是十六世紀附著在葡萄牙來台船隻上,被帶回歐洲落地生根,但到十九世紀被學者在葡萄牙發現,因此被稱為「葡萄牙牡蠣」。

蕭聖代說,太平洋牡蠣學名為「Crassostrea gigas」,是「 大牡蠣」的意思;葡萄牙牡蠣學名為「Crassostrea angulata」,是「小牡蠣」意思,葡萄牙牡蠣只是通用的俗名,要讓學界習以為常的「葡萄牙牡蠣」正名為「台灣牡蠣」並不容易。

蚵民沒漁業權 農委會︰無法補助

台南牡蠣養殖掃到海燕颱風的颱風尾,損失慘重,農委會官員昨南下勘災,蚵民希望政府能給予補助。(記者蔡文居攝)

〔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掃到海燕颱風尾,台南蚵棚損失慘重,農委會昨天南下勘災,農委會官員以南市蚵民沒有漁業權,要南市府自己處理,農業局長許漢卿則以蚵民都有合法登記,強調「災損是事實」,中央若以漁業權為藉口不補助,實在說不過去。

立委陳亭妃則表示,專業漁業權的問題應由中央及地方政府去協調,不能將責任歸咎於蚵民、影響他們的權益,要求漁業署及市府農業局組成協商平台,就適法性及照顧蚵民權益等方面,研商解決之道,一星期內提出補償蚵民的處理辦法。

海燕重創台南沿海蚵棚,立法委員陳亭妃昨天邀請農委會、漁業署及市府農業局等單位會勘,副議長郭信良、市議員郭清華、台南市漁會理事長方裕豐、總幹事吳春銀,也到場關心並要求相關單位應從寬認定從優補償受災的蚵民。

蚵民代表陳清和陳情表示,辛苦養殖的牡蠣,心血都泡湯了,生計大受影響,希望農委會能體恤他們的困境,給予補償救助。

漁業署研究員陳汾蘭表示,依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辦理,需有專業漁業權才能補助,適法性問題應先確認釐清才行。

許漢卿、吳春銀則表示,四草蚵民自古就在當地放養牡蠣,當地也有向市府合法登記,漁業權問題主要是卡在安平商港的問題迄未解決,才未劃分漁業權,但並非代表蚵民非法放養,以此理由不補助對蚵民並不公平。

至於散佈在岸邊的蚵棚及保麗龍,許漢卿表示,這部分將會由市府與漁會共同清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