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似-台灣山貓-石虎


咖啡不僅是飲品,更是一種生活態度。但你知道,全世界最貴的咖啡咖啡不僅是飲品,更是一種生活態度。但你知道,全世界最貴的咖啡咖啡不僅是飲品,更是一種生活態度。但你知道,全世界最貴的咖啡咖啡不僅是飲品,更是一種生活態度。但你知道,全世界最貴的咖啡

麝香貓現身玉山國家公園的麟趾山區。(圖/玉山國家公園粉絲專頁) 玉山國家公園有稀客!謎樣麝香貓現身麟趾山 創最高海拔活動紀錄 | 地方 | NOWnews今日新聞
玉山國家公園有稀客!謎樣麝香貓現身麟趾山 創最高海拔活動紀錄 | 地方 | NOWnews今日新聞 https://bit.ly/3IELXeX
2024-03-17 20:59:44
玉山國家公園有嬌客!玉管處在臉書說,麝香貓為臺灣特有亞種,在臺灣本島呈現不連續分布,過去很少聽過會出現在玉山國家公園園區,但近日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翁國精教授在塔塔加地區進行水鹿自行研究案裡的自動相機,拍攝到麝香貓在塔塔加麟趾山區活動的影像,原來高達海拔2800公尺的麟趾山;真的有麝香貓駐足流連。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玉管處在臉書說,麝香貓通常出現區域都在海拔2千公尺以下,如新北、台北(東北角區域)、苗栗(少數分布)、大阿里山區、屏東雙流(草埔壽卡)等地,已知1658多筆紀錄只有2筆超過2000公尺,發現點在台東縣山區約2300公尺)。
玉管處解釋,麝香貓多單獨活動,為夜行性肉食性動物,以小型齧齒類、甲蟲、昆蟲等為食,但也愛食用植物如姑婆芋、芒草、狐尾草、紅楠、漿果等。較常出沒於茂密的原始闊葉林中,多半地面活動極少上樹,遇到危險時,則會迅速躲入草叢中,生態習性相當隱密。
玉管處說,在台灣國家公園區域則以陽明山國家公園較為常見,雪霸、太魯閣、墾丁等國家公園僅有零星分布,在玉山「廣袤」園區,從1988年到2013年間也僅在東部及南部園區有16筆紀錄,即使是資深的巡山員或在園區長年走動的研究人員從來沒在塔塔加地區見過、甚至聽過麝香貓的紀錄。
不過玉管處說,2023年10月有機會與北市動物園張廖年鴻博士合作,收集塔塔加地區黃喉貂的排遺進行研究,想知道牠們的菜單中到底有些甚麼?結果意外採集到麝香貓的排遺,因為海拔及分布區域差距過大,我們抱著可能樣本有誤或汙染等?
直到近日翁國精的自動相機拍到,原來高達海拔2800公尺的麟趾山,真的有麝香貓駐足流連,而且還從去年年底待到今年年初,還證明了牠至少有2-3個月短暫的活動紀錄。
玉管處說,塔塔加遊憩區的麝香貓可能是遊蕩個體,因野生動物中遊蕩個體活動範圍很大,以台灣獼猴為例,公猴可能遊蕩近百公里、黃喉貂目前則有近120公里的遊走紀錄,不見得會常住下來,但海拔的差異的確有特殊的意義,是牠們的族群正在復育?或在擴展中?如果氣候變遷也是選項之一,那臺灣的野生動物的活動拼圖,可能正在變化。
玉管處說,塔塔加的麝香貓是未來的長住客或短暫的過客,暫時還沒有答案,但若能在高海拔偶遇,鐵定是「玉山行」愉快的大幸事!
玉山國家公園有稀客!謎樣麝香貓現身麟趾山 創最高海拔活動紀錄 | 地方 | NOWnews今日新聞 https://bit.ly/3IELXeX


珍稀保育麝香貓平溪現蹤 慘遭「路殺」民眾盼設保護區 玉山國家公園有稀客!謎樣麝香貓現身麟趾山 創最高海拔活動紀錄 | 地方 | NOWnews今日新聞
獨/珍稀保育麝香貓平溪現蹤 慘遭「路殺」民眾盼設保護區 | ETtoday寵物雲 | ETtoday新聞雲 https://bit.ly/3wZUkiP
▲ 珍稀保育「麝香貓」平溪現蹤,慘遭路殺民眾盼設保護區。(圖/讀者授權提供,下同)
記者郭世賢/新北報導
尖尖小臉有著2個大眼睛,拖著8到9節黑白相間環狀紋長長的尾巴,被稱為「九節貓」,也是珍稀的保育類動物「麝香貓」,5月15日在新北市平溪區東勢里東勢格路戲坪涼亭附近,被當地郭姓民眾發現,麝香貓躺臥在路旁,當時已無生命跡象,疑似遭到路殺。
5月15日郭姓民眾發現後,回家準備袋子,將「麝香貓」裝妥後,通報新北市農業局處理,沒想到,回到原處屍體不見了,遍尋四周都找不到,疑似被流浪狗給叼走,希望市府能重視此問題。
▲ 珍稀保育「麝香貓」平溪現蹤 慘遭路殺民眾盼設保護區。(圖/讀者授權提供)
台灣麝香貓為台灣特有亞種,有九節貓、筆貓、七仔之稱,分布在台灣全島低海拔山麓至海拔1000公尺左右的山區為主,以濃密的原始闊葉林或雜林地為主要棲息環境。
因棲地遭破壞,目前野生族群數量稀少,除攝影機拍攝外,極少被發現。「九節貓」體重約2到4公斤,體型細長約50公分,不論雄雌皆有可分泌特殊氣味的「麝香腺」,故稱為「麝香貓」。
▲ 珍稀保育「麝香貓」平溪現蹤 慘遭路殺民眾盼設保護區。(圖/讀者授權提供)
麝香貓屬靈貓科是特有的亞屬,不是台灣的貓科動物,與台灣的貓科動物僅剩石虎一樣,分常稀少珍貴。但台灣麝香貓的研究非常少,台大副教授朱有田曾以「借物少女艾莉緹」形容麝香貓,其與人類的生活距離非常接近,卻不易覺察,可謂咫尺天涯。
平溪紫東社區理事長潘水柳表示,社區民眾農作種植都以友善大地方式,所以生態慢慢恢復,尤其經常發現保育類動物,去年養雞的民眾也有捕抓到麝香貓,然後野放,顯然是麝香貓活動區域。希望新北市府將本地區劃為「麝香貓保護區」,以保護好不容易回來的嬌客。
獨/珍稀保育麝香貓平溪現蹤 慘遭「路殺」民眾盼設保護區 | ETtoday寵物雲 | ETtoday新聞雲 https://bit.ly/3wZUkiP


設陷阱捕捉保育動物 民眾違法飼養麝香貓、食蟹獴 玉山國家公園有稀客!謎樣麝香貓現身麟趾山 創最高海拔活動紀錄 | 地方 | NOWnews今日新聞
記者黃村杉/新北報導  2021-02-09 17:55設陷阱捕捉保育動物 民眾違法飼養麝香貓、食蟹獴 | 台灣好新聞 TaiwanHot https://bit.ly/3wW07Wt
動保處派員會同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第七總隊刑事警察大隊前往勘查,現場為一開闊放養家禽農地,農地內查獲保育類野生動物食蟹獴1隻及麝香貓3隻
新北市政府動保處日前接獲民眾通報在雙溪山區一處農地,有人疑似在家飼養保育類野生動物台灣山鷓鴣,1月28日派員會同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第七總隊刑事警察大隊前往勘查,現場為一開闊放養家禽農地,農地內查獲保育類野生動物食蟹獴1隻及麝香貓3隻,動保處依野生動物保育法第52條規定,將全數保育類野生動物沒入帶回,沈嫌由保七刑事警察大隊後續偵辦。
沈嫌表示,農地開放式飼養許多家禽,因食蟹獴與麝香貓危害家禽,會前來捕食,造成經濟損失,便設置陷阱捕捉,約飼養2-3個月;動保處呼籲民眾,野生動物受野生動物保育法保護,為維護物種多樣性,民眾應與自然生態平衡,任何人不得獵捕、宰殺保育類野生動物,依野生動物保育法第52條將保育類野生動物全數沒入,沈嫌恐涉及野生動物保育法第18條非法獵捕保育類野生動物,由保七刑事警察大隊偵辦。
麝香貓及食蟹獴分別屬二級及三級保育類野生動物,麝香貓分布於臺灣全島平地至海拔1000公尺左右之山區,名稱中雖有貓字,但非貓科動物,牠是屬於靈貓科,食蟹獴因喜食螃蟹而得名,常出沒於平地至中海拔溪流附近,為溪流水域指標之一;因棲地破壞與人為干擾,加上生活範圍部分與人類重疊,有時會出現在淺山或都會區邊緣,造成農民作物損失,民眾如在野外遇見牠們請遵守不餵食、不接觸、不撿拾等三不原則以免觸犯相關法令,野生動物應予以保育讓牠自由在山林裡奔走。
動保處表示,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第18條規定,保育類野生動物應予保育,任何人不得隨意騷擾、虐待、獵捕、宰殺或其他利用,違者依同法最重可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100萬元以下罰金。民眾如發現有違法陳列、獵捕或買賣保育類野生動物之行為,在自身安全無虞的狀況下,可拍攝相關照片、影片或記下車牌,可通報動保處24小時專線02-29596353處理設陷阱捕捉保育動物 民眾違法飼養麝香貓、食蟹獴 | 台灣好新聞 TaiwanHot https://bit.ly/3wW07Wt

咖啡不僅是飲品,更是一種生活態度。但你知道,全世界最貴的咖啡


提到牠總是想到咖啡? 不是貓科動物的「小靈貓」:麝香貓
2022年04月08日【自然谷之星】提到牠總是想到咖啡? 不是貓科動物的「小靈貓」:麝香貓 | 環境資訊中心 https://bit.ly/48Xb5bM
幼年的麝香貓,毛色與成體一樣,但體型較小。資料照。圖片來源:農委會林試所
自然谷的自動相機具有2吋的小螢幕,每次從山上取下相機清潔前,大致瀏覽最近拍到哪些動物是一大樂趣。反射紅外線的明亮雙眼、圓筒狀的身軀、稍微長一點的四肢、細長的尾巴,影片中是牠第一次在自然谷被拍下的身影,從小螢幕上看起來就像是尋常的流浪貓(雖然這件事也不該是常態)。
隨著牠更靠近鏡頭,身體的細節更加明確:背上的黑色縱紋、尾巴上的黑色環、還有那對圓圓的耳朵,顯然不是自然谷曾發現過的生物,稍加思索,比對了腦海中曾瀏覽過的哺乳動物資訊,驚覺這是難得一見的麝香貓!麝香貓在台灣廣泛分佈但族群稀少,屬於珍貴稀有野生動物(Ⅱ級)之一,許多地方都有零星的觀測記錄,目前已知陽明山國家公園及北部部份自然保留區為數量較豐富的地區,自然谷的地形、植被狀況也符合相關資料中提到的棲地偏好。
麝香貓有幾個別稱,七節貍、七仔、九節貓等稱呼是以牠們尾巴上的數個黑色環為依據,那麼「筆貓」又是怎麼一回事呢?毛筆是過去流行的書寫工具,採用許多種動物的毛髮作為沾上墨汁書畫的媒介,質地尖挺且富有彈性的麝香貓毛髮自然是良好素材之一,也因此有了筆貓這個別稱。
而「麝香貓」之名顯然與氣味有關,除了專指本文介紹的Viverricula indica,也是靈貓科許多物種的代稱。先前介紹白鼻心時也提到,靈貓科動物多有「香腺」,位於肛門和會陰之間,形狀像是兩瓣橘子並列(或像是植物的氣孔),是牠們用來將氣味擦在植物、岩石上標示領域的方法。這個分泌特殊氣味的構造,也被人們利用於香水製造。
正因為牠們具有質地良好的毛皮,再加上氣味腺體的延伸應用,使得世界各地的麝香貓面臨了一定程度的捕獵壓力。
一起數數看牠的尾巴有幾「節」?
提到這種動物,總有人聯想到「咖啡」。確實有一種風味特殊的咖啡生產過程與「麝香貓」相關,咖啡果實經過動物攝食、消化,在牠們體內和酵素發生複雜作用後排出咖啡豆糞便,經過處理成為了令人趨之若鶩的黑色飲品。
這裡所提到的麝香貓並不是本文中介紹的Viverricula indica,而是同科不同屬的椰子貓(Paradoxurus hermaphroditus),分布於斯里蘭卡、印尼、東南亞、中國南部。野生椰子貓的食物來源多元,咖啡豆也不是牠們的偏好,要取得「野生的」麝香貓咖啡豆並不容易。因此有咖啡生產者為了得到穩定的原物料,圈養椰子貓,並提供咖啡豆作為主食,圈養空間限制、食物單一造成營養不良,再加上高濃度咖啡因持續引起亢奮,人類過份追求食物的風味,形成另一種對於野生動物的迫害。
咖啡的花。自然谷內種植少量的咖啡作為景觀植物。
除了開發行為造成棲地流失與人類捕獵危害牠們生存,正式研究及目擊記錄都曾留下麝香貓與其他野生動物受到遊蕩犬貓攻擊而殞命的證據。以陽明山國家公園為例,此處具有龐大的遊蕩犬族群,步道上常有餵食者擺放的飼料盆。
有許多人認為犬隻被餵食以後,就沒有攻擊其他動物的必要性。然而,許多攻擊事件的受害動物並沒有被啃食殆盡,經常是以受重傷的殘破身軀恰巧被人發現,奄奄一息者或許能獲救,剩下的是更多遺憾。因為吃飽喝足的遊蕩犬貓不需要為了下一餐煩惱,有了更多的體力、更少的風險,進行無關生理需求的攻擊活動。此類事件對於野生動物的危害不下於棲地破壞、人類捕獵,人類製造的問題終究得由人類解決。
【小知識】芬芳的香水
人類不像麝香貓能分泌特殊的氣味,因此發明了「香水」,在脖子、手腕內側擦上一點點,芬芳的氣味隨著體溫逸散。香水的基礎成分是香精或精油(香氣的來源)、酒精(香料成分的溶劑)、定香劑(減緩香水揮發、使香料成分均勻)。有些動物能產生特殊的氣味,因此被人類從腺體或產物萃取成分,作為定香劑或香水獨特氣味的來源。除了麝香貓,麝鹿、河狸也具有類似的腺體,偶爾出現在海邊的龍涎香(鯨豚消化道內的蠟狀物質塊)也是製造香水的傳統成分。
資料照。圖片來源:農委會林試所
中文名:麝香貓
別名:小靈貓、筆貓、七節貍、七仔、九節貓
科名:靈貓科
學名:Viverricula indica taivana (Schwarz, 1911)
分佈:分布於南亞、東南亞半島諸國、中國(南部、東部、中部)、台灣及婆羅洲、蘇門答臘、爪哇等東南亞島嶼上,台灣的麝香貓為十二亞種之一。
生態:棲息於海拔1500公尺以下的山區(灌叢地、草地、鄰近開闊地的森林或溪谷),喜好潮濕、平坦的環境,濃密森林反而不受到青睞。主要以地面上的各種小型動物及植物果實、嫩葉為食,需要時也能爬樹採集。
特徵:
體長52~55cm,尾巴略長於體長的一半。
體重2~4kg。
頭部及軀幹細長,吻端突出,口型尖狹。
身體為黃褐色,密布黑褐色斑點。
頸部至前背部有小黑斑點,後背則有數條平行排列的黑褐色縱紋。
尾巴細長,有6~10個黑色環,末段必以淺色毛收尾。
【自然谷之星】提到牠總是想到咖啡? 不是貓科動物的「小靈貓」:麝香貓 | 環境資訊中心 https://bit.ly/48Xb5bM
【自然谷之星】提到牠總是想到咖啡? 不是貓科動物的「小靈貓」:麝香貓 | 環境資訊中心 https://bit.ly/48Xb5bM

咖啡不僅是飲品,更是一種生活態度。但你知道,全世界最貴的咖啡


咖啡不僅是飲品,更是一種生活態度。但你知道,全世界最貴的咖啡  

咖啡不僅是飲品,更是一種生活態度。但你知道,全世界最貴的咖啡  

咖啡的香醇,人人都愛,從常見的藍山、曼特寧、摩卡,到較少見的肯亞咖啡、爪哇咖啡,都有其支持者。對許多人來說,咖啡不僅是飲品,更是一種生活態度。但你知道,全世界最貴的咖啡是哪一種嗎?答案就是印尼麝香貓(又稱果子狸)咖啡。然而,在這一杯杯香氣迷人的咖啡後面,卻隱藏了麝香貓的哀嚎與淚水。

「貓屎咖啡」要價不斐

麝香貓咖啡是全世界最貴的咖啡之一。但,印尼的麝香貓咖啡並非野生,而是被關子狹小的籠子裡,且環境髒亂,和一般人對於麝香貓在叢林間漫步的印象大不相同。麝香貓咖啡最早是在殖民時期的種植園裡被研發出來的。種植工人被規定不可隨意摘採咖啡豆,於是,他們便轉向麝香貓。這些麝香貓常常偷溜進園子,躲在樹梢大啖咖啡果,卻無法完全消化。被麝香貓隨著糞便排出來的咖啡果,就被工人蒐集起來,經過清洗、發酵、乾燥、烘焙、磨粉,沖泡,就成了一杯杯聞名世界的麝香貓咖啡。

咖啡豆經過麝香貓的消化系統後,產生化學反應,風味大大升級。這種「貓屎咖啡」聽起來可怕,但喝起來不旦一點都沒有恐怖的大便味,口感竟然相當滑順、飽滿、圓潤,更有一股甘甜的香味。也難怪種植園的地主一嚐之後,就像著了魔一般,愛不釋手。

過去10年內,麝香貓咖啡成功贏得全球消費者心,也讓人們心甘情願的為這一小杯咖啡掏出口袋的銀子。在紐約或倫敦,一杯「貓屎咖啡」,要價從30美元至100美元不等;一公斤的麝香貓咖啡豆在原產地印尼則可喊至130美元,若是出口至海外,那價格又要翻漲好幾倍。英國的哈洛百貨(Harrods),把麝香貓咖啡用24克拉鍍金袋包裝起來,竟然可以賣至10000美元。

到底為什麼麝香貓咖啡可以如此「高貴」?這是因為,業者宣稱,麝香貓咖啡得來不易,都從野生的麝香貓蒐集而來,且全球一年僅有500公斤的產量。然而,這樣的說法,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和著血和哀嚎的咖啡

調查指出,印尼麝香貓並非野生,而是被關在籠子裡,業者把麝香貓關在黑暗、狹小的籠子裡,每天只餵牠們吃咖啡豆和櫻桃。麝香貓本是夜行動物,習慣在森林、枝頭上生活,現在卻被迫關在狹窄的籠子裡,連轉身都有困難。麝香貓飲食不均衡,生活環境髒亂,似乎出現神經質的現象:在小籠子裡來回踱步、啃咬自己的四肢、爪子不停向外抓;有些麝香貓就因此生病、受傷,最終死亡。

這樣虐待飼養麝香貓的行為,不僅只在印尼,也存在於其他亞洲國家。甚至有調查指出,咖啡市場上每年約有50噸的麝香貓咖啡,都是來自印尼、越南、菲律賓和中國。(接下頁)



首次引入西方 蔚為風潮

知名飲料企業英國皇家泰勒公司(Taylors of Harrogate)的咖啡總監懷爾德(Tony Wild)於1981年,首次在《國家地理》雜誌上讀到關於麝香貓咖啡,引起他極大的興趣。1991年,他因好奇,進口了1公斤的麝香貓咖啡,並沒有透過公司販售。然而,這一小小舉動,卻從此改變麝香貓的命運。這一包神秘的咖啡,引起了當地媒體獵奇的興趣,很快的,麝香貓咖啡被媒體大量炒作,並且快速擴展至整個西方世界,掀起一陣旋風。 CNN新聞、各樣談話節目以及好萊塢電影裡都可以看到麝香貓的身影。2003年,美國脫口秀女王歐普拉在其節目上沖泡麝香貓咖啡,引起大眾討論。此外,2007年,由摩根費里曼(Morgan Freeman)和傑克尼克遜(Jack Nicholson)主演的電影《 一路玩到掛》(The Bucket List)中,其中摩根費里曼飾演的角色,就相當鍾情麝香貓咖啡,還在片中大談此咖啡「全天然」的製作過程。

然而,懷爾德日後跟著英國廣播公司(BBC)團隊實地走訪印尼蘇門達臘島的麝香貓飼養地,終於親眼目睹麝香貓被虐待的事實。從那之後,懷爾德就轉變立場,並且發起連署,呼籲消費者不要再繼續飲用這樣的「血汗」咖啡。

商機龐大 麝香貓被虐

懷爾德指出,麝香貓咖啡商機龐大,但卻是拿野生動物的自由來換,簡直就是虐待和敲詐。現在印尼的麝香貓已經淪為企業的搖錢樹,而要透過野生的麝香貓來製作咖啡,簡直不可能。懷爾德回憶在印尼親眼目睹的情況,「這些膽小獨行的麝香貓,被迫和同類關在同個籠子裡,整天只能吃咖啡果,導致營養不良,甚至生病。最後也因壓力過大,開始彼此爭鬥,甚至咬斷自己的腿,糞便開始帶血,最終死亡。」

此外,懷爾德也指出,在印尼,誘捕麝香貓的行為本應被嚴格控管,但這些可憐的動物卻被偷獵者抓進籠子,強迫餵食咖啡果,好排出更多帶有咖啡豆的糞便。這一切,都只是為了牟取暴利和滿足人類虛偽的樂趣。

印尼麝香貓咖啡協會(The Indonesian Kopi Luwak Association)創辦人藤古(Teguh Pribadi)接受《TIME》雜誌時坦承,印尼的麝香貓並沒有受到適洽的對待。藤古表示,「許多印尼農夫不知道該如何正確豢養麝香貓。」協會建議,飼養麝香貓的籠子高度至少要達2公尺,寬度則不應少於1.5公尺,且應該適時把麝香貓放出來。

然而,動物學家指出,麝香貓是群居動物,根本就不應該被關在籠子或是任何形式的柵欄裡,因為一隻麝香貓平均需要17平方的生活領土。有專家甚至表示,曾經親眼目睹100隻麝香貓被關在一個不到半公頃的咖啡農場,簡直和戰俘營沒兩樣。過於狹小的生活空間,使得麝香貓開始自相殘殺。

真正令人困擾的點是,若要採集真正完全天然的麝香貓咖啡,其實相當麻煩,甚至會危害健康。藤古表示,若透過天然採集,咖啡農並不知道遺落在野外的麝香貓咖啡豆已經暴露在外多久,若超過24小時,那咖啡豆很有可能會被真菌感染,人類飲用後將危及健康。當地咖啡農也表示,若要採集純天然的麝香貓咖啡,唯一的方法,就是農夫自己一人在森林中尾隨麝香貓整整一個晚上,才有可能收集得到帶有咖啡果的糞便。既然天然的不易採集,人工的又涉及虐待動物,那最好的方法,還是回歸單純,來杯最平凡的阿拉比卡咖啡吧!(文:劉季清)'

---------------------

強行眷養餵食 高貴麝香貓咖啡淪奴役產業
By 林柏安,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

麝香貓咖啡源自荷蘭人統治時代,印尼人種咖啡卻喝不到,無意撿拾貓屎而偷偷飲用,卻發現貓屎咖啡更好喝,經西方媒體大肆報導而走紅。(本報系資料照)

被餵食的麝香貓。(圖取自今日頭條)
工作人員餵食被眷養的麝香貓。(影音/取自YouTube)

又名「貓屎咖啡」的麝香貓咖啡味道香醇,是世界上昂貴的咖啡之一,每磅的價格高達上萬新台幣,有的甚至一杯就要賣100多美元(約新台幣3000元)。但香醇咖啡的背後,其實是整個「奴役產業」,野生麝香貓恐都被關起來虐待、強行餵食。

據美國知名財經網站報導指出,貓屎其實不是我們常見的寵物貓屎,是印尼蘇門答臘島上一種叫做「麝香貓」的便便,印尼當地人無意發現麝香貓愛吃咖啡果子,並且在排泄時把豆子原封不動的排出來。自2013年以來,貓屎咖啡的價格雖略為下降,但1公斤仍高達200至400美元(約合新台幣6000-12000元),且愈來愈受遊客追捧。

麝香貓咖啡源於麝香貓吞食之後無法消化而排泄出的咖啡豆所製成,暴紅之後,麝香貓卻面臨被強行餵食以增加排泄量的悲慘命運。報導指出,近日發表在《動物保護》雜誌的一份報告,針對16個種植園的48隻麝香貓的生存狀況進行評估後發現,貓屎咖啡產業根本是一個奴役產業,極不人道。

野生麝香貓將咖啡豆作為日常飲食的一部分,但是經過眷養的麝香貓命運大不同,是被過度餵食;且野生麝香貓喜歡在夜間活動,但是眷養的麝香貓卻被關在容易導致幽閉恐怖症的日照空間,牠們被激怒時甚至會打架,許多麝香貓都因壓力過大而生病死亡。

有愛心人士呼籲喝好咖啡也要善待貓咪,友善對待才能作出真正好咖啡,但動物權益人士表示,追蹤貓屎咖啡的來源很難,判斷他們是否涉及虐待麝香貓更難。

咖啡不僅是飲品,更是一種生活態度。但你知道,全世界最貴的咖啡

-----------------------------------------

咖啡不僅是飲品,更是一種生活態度。但你知道,全世界最貴的咖啡  

喝咖啡不用虐待動物 屏科大研發科技麝香貓咖啡 香氣多達42種
a.msn.com查看原始檔
從1000株挑到剩16株 分析香味 花費4年
謝寶全7年前觀察咖啡市場的蓬勃發展後,決定投身此研究,帶領學生團隊前往印尼採集30多頭麝香貓糞便,並分析出1000多株微生物菌種,從中再篩選136種,經過逐一配對,最後分離出16種菌株與麝香貓腸胃道的發酵環境相同。

篩選出菌種後,研究團隊模擬麝香貓腸胃道的環境,再將咖啡豆置入發酵。謝寶全說,「為了讓菌株長得更好,產生獨特的香味,我們在環境裡頭加了一些氧氣,同時利用氣相層析儀分析野生麝香貓咖啡豆的香氣成分,進行各種菌種組合的比例調配,這樣複雜的研究工作前後共花了4年。」

沒有過重的焦糖味 生物科技麝香貓咖啡花果香味濃
謝寶全指出,一般野生的麝香貓咖啡豆為了蓋過麝香貓的糞便味,會將咖啡豆烘烤得特別黑,因此焦糖味很重,但「馨之香咖啡」因為是以印尼的曼特寧咖啡豆為基底,不用特別費心蓋過糞便味,因此在咖啡豆的風味調配上,除了保留原本31種香氣外,還增加了肉桂、百果香等11種香氣,咖啡豆在經過淺培沖煮後,會立即散發花果香氣,飲用下去會有淡淡的焦糖、肉桂味,尾韻會散發花香與果酸,入喉後會回甘,是一種層次感很豐富的咖啡。

謝寶全強調,此款麝香貓咖啡除了具有多重香氣外,每100毫升中,咖啡因含量僅有36毫克,是一般市售咖啡的一半,換算成國家建議的成人每天最多攝取咖啡因量150毫克,一天約可以喝到4杯。目前屏科大馨之香咖啡主要由食科系學生當做實習課程生產,一週約能供應50公斤,並由屏科大福利社販賣,一磅共要4000元。


野生麝香貓咖啡不人道 動保團體鼓勵替代性咖啡

 傳統麝香貓咖啡必須強迫動物大量吃入咖啡(圖片提供/動社)
面對屏科大花費多年時間研究生物科技版的麝香貓咖啡,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陳玉敏予以肯定,她指出,麝香貓是一種靈貓科動物,非常喜愛棲息在樹上等較為隱蔽的空間,但因為牠能以咖啡豆為食,對有利可圖的業者來說,就會把牠關在木箱或鐵籠裡,當成經濟動物圈養。

陳玉敏表示,被關起來的麝香貓爪子無法爬樹,再也無法玩耍、躲藏,不肖業者為了謀取暴力,不斷的餵養麝香貓吃咖啡豆,造成飲食單一化,因為違反了牠們的天性,長期下來便造成麝香貓出現不斷在籠中繞圈、搖頭晃腦等刻板行為,因此飲用麝香貓咖啡常會受到國際動保團體撻伐,因為這根本是沒有必要的,屏科大此次能研發出替代性咖啡,值的鼓勵。

--------------------------------------------------------------

麝香貓出沒 平地造林見成效

  • 2013-10-26 02:22
  • 中國時報
  • 【李宗祐/台北報導】
 珍貴稀有的麝香貓在台灣相當罕見,主要活動於北部低海拔山區,花東地區很少有觀測紀錄。(圖/農委會提供)

 珍貴稀有的麝香貓在台灣相當罕見,主要活動於北部低海拔山區,花東地區很少有觀測紀錄。(圖/農委會提供)

     農委會林業試驗所在花蓮縣建造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歷年12年終於傳出喜訊,首度觀測到珍貴稀有的麝香貓在園區內出沒。麝香貓在台灣相當罕見,過去出現紀錄以北部低海拔山區為主,此次在大農大富現身,證實平地造林也可能成為森林野生動物棲息地。

     農委會昨日以「驚喜」形容首度觀測到麝香貓在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出沒。林試所森林保護組副研究員葛兆年指出,大農大富平地森林造林歷史已有12年,園區林木蒼鬱,這次拍攝到麝香貓,不僅令人興奮,更大感意外。

     麝香貓數量在台灣相當稀少,分布零星,族群狀況至今仍不清楚。出現紀錄以北部低海拔山區為主,中南部較少,花東更是罕有發現。

     林試所從去年開始在大農大富平地森林設置紅外線自動相機,監測中大型哺乳動物在園區活動情形,自去年11月起數度拍攝到麝香貓在高芒草混雜灌木及短草區出沒。

     林試所副研究員陳一銘表示,一般認為低海拔森林是麝香貓主要棲地,沒想到大農大富平地森林保留部分茂密的高芒草、灌木及草生地,反而更適合麝香貓棲息,顯示維持棲地多樣性對生態保育更有助益。

     葛兆年分析,除了麝香貓,大農大富平地森林還拍攝到山羌、鼬獾、白鼻心及野兔等野生動物。這片平地森林東側緊鄰海岸山脈,保持相當面積的低海拔闊葉林,此次拍攝到麝香貓,證實平地造林也可能成為森林野生動物棲息地,成為海岸山脈與中央山脈物種交流廊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