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哈衝突以巴衝突/世界上有「4個火藥庫」,俄羅斯和烏克蘭、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中國和台灣「以巴衝突」以阿戰爭爆發!哈瑪斯-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運動組織「哈瑪斯」/巴勒斯坦是「流奶與蜜之地」「聖戰中犧牲者得以上天堂」過去阿拉伯諸國都是巴勒斯坦的後盾,與以色列對峙。但近日沙烏地阿拉伯為了利益接近以色列,希望恢復國交,推動以沙關係正常化。這樣的舉動對巴勒斯坦極為不利。再加上哈瑪斯受到長期經濟封鎖影響,加薩地區經濟衰退,許多市民對於哈瑪斯感到不滿,面對內憂外患的狀況日益嚴重,哈瑪斯才會採取大動作,企圖扭轉局勢。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

B-1也從美國本土出動!美報復空襲親伊朗武裝組織85處設施射125枚彈藥
美軍空襲親伊朗武裝組織85處設施,過程中出動了B-1槍騎兵戰略轟炸機。圖為由F-35、F-22伴飛的B-1。(法新社)
B-1也從美國本土出動!美報復空襲親伊朗武裝組織85處設施射125枚彈藥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br6ReX
2024/02/03 09:35
劉家凱/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軍約旦基地日前遭伊朗支持的武裝組織以無人機襲擊,造成3人死亡,美國2日展開大規模報復性攻擊,針對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軍(Quds Force)與親伊朗武裝單位85處設施進行空襲,過程中還出動了B-1槍騎兵戰略轟炸機。
據《CNN》報導,美國中央司令部表示,美軍對伊拉克和敘利亞境內7個地點進行打擊,一共出動了多架軍機,包括從美國本土起飛的遠程戰略轟炸機(B-1),總計襲擊了85個目標,使用超過125枚精確飛彈,遭受攻擊的設施包括指揮中心、情報中心、火箭和飛彈據點、無人機倉庫、彈藥庫與後勤供應鏈等。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任席姆斯(Douglas Sims)表示,B-1此次是從美國直飛轟炸地區,美軍對打擊武裝組織的精確度非常有信心,初步跡象顯示目標確實已被擊中並發生多次爆炸,預計會造成人員傷亡。
席姆斯透露,美軍展開襲擊的時間是依照天氣決定的,2日是進行空襲的最佳時刻,能夠確保彈藥都擊中正確目標。美國白宮國家安全會議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指出,此次轟炸計畫有告知伊拉克政府,但沒有和伊朗溝通。
B-1也從美國本土出動!美報復空襲親伊朗武裝組織85處設施射125枚彈藥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br6ReX


兩場惡戰方酣 第三場蓄勢待發
星期專論》兩場惡戰方酣 第三場蓄勢待發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0dA47S
2023/10/29 05:30
◎謝蘭尼(Brahma Chellaney)
台灣位於國際社會抵禦威權主義擴張的最前線。然而,在美國總統拜登提出的新援助計畫中,六一四億美元提供烏克蘭對抗俄羅斯入侵,一四三億美元用於協助以色列打擊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Hamas),印度─太平洋地區的盟邦和夥伴卻只分配到廿億美元的安全援助。
烏克蘭和以色列正在進行中的戰爭,不應該掩蓋台灣面對中國攻擊的脆弱性。
中國公開展示武力奪取台灣意願
事實上,保衛台灣必須被認定為對國際安全更重要,因為連續三屆美國政府都未能令人信服地阻止中國在南海的擴張,南海的地緣政治版圖已經被北京徹底改變。在併吞香港之後,中國可能迫不及待地想要染指台灣,完成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實現兩岸統一的所謂「歷史任務」。藉由演練兩棲登陸和空襲行動,中國已經公開展示以武力奪取台灣的意願。
由於美國當前將注意力集中於烏克蘭和以色列的戰場,習近平可能正在等待適當時機對台灣採取行動。習近平勢必會觀察,拜登向以色列轉移關鍵軍械彈藥如何消耗美國的庫存。由於美國向烏克蘭運送了二○○多萬枚砲彈和其他彈藥,美國的庫存已經消耗大半。習近平可能會選擇等待美國的彈藥儲備進一步耗盡,才會對台灣動手。
一旦中國對台發動攻擊,美國可能不會單獨派兵馳援,而是結合志同道合的國家組成聯盟,爭取東亞地區的兩個主要盟友日本和南韓出手相助。從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亞到烏克蘭,美國已經在多場戰爭中領導過這種「志願聯盟」(coalitions of the willing)。
美將組志願聯盟展開護台行動
事實上,中國任何切斷台灣與外界聯繫的行動,都可能會入侵日本的領空,將日本捲入衝突。去年中國在台灣周邊舉行實彈演習,實質模擬對台實施空中和海上封鎖時,有五枚彈道飛彈墜入日本的專屬經濟區(EEZ),已經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然而,南韓可能難以直接參與美國領導的軍事行動,協助台灣擊退中國來犯。筆者最近在首爾的討論中便指出,由於南韓的最高優先要務是遏阻北韓的攻擊,首爾可能不願意捲入台灣海峽的衝突,以免給予北韓發動侵略的可趁之機,或者至少是軍事挑釁。
無論如何,南韓的軍事力量是以地面部隊為核心,不是海軍和空軍,而後者才是台灣抵禦中國進攻的關鍵。
事實上,如果南韓直接幫助台灣抵禦來自中國的攻擊,很可能會遭到中國嚴厲報復,甚至可能慫恿北韓開闢進攻南韓的戰線。
更糟糕的是,俄羅斯似乎也在炮製一張對付南韓的北韓牌。南韓透過美國間接向烏克蘭提供關鍵彈藥,可能是俄羅斯上個月接待北韓領袖金正恩來訪的原因之一。俄羅斯總統普廷(Vladimir Putin)已經警告,如果南韓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將會面臨後果。
自去年年底以來,南韓已經向美國運送了至少數十萬枚砲彈,讓美國得以繼續向烏克蘭提供這類彈藥,反擊俄羅斯的侵略。在更廣泛的層面上,烏克蘭戰爭也幫助南韓成為一個主要的武器出口國,對外輸出坦克、飛彈、榴彈砲、裝甲車和戰機。
北京可能鼓動北韓牽制南韓
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現在似乎有意對南韓打出這張北韓牌,包括威脅向平壤轉讓敏感技術。今年八月,北韓二度嘗試將一枚間諜衛星送入軌道,但以失敗告終,因此正在尋求俄羅斯提供技術協助,條件則可能是為烏克蘭戰場上的俄軍提供砲彈和火箭。
而在與中國的關係上,首爾面臨的風險是,即使在兩岸開戰的情況下沒有直接援助台灣,但在北京看來,南韓還是向美國領導的護台行動提供間接協助,包括後勤和武器支援等。因此,北京可能會鼓動北韓設法牽制南韓。
烏克蘭和以色列已陷入戰火之中,美國正戮力履行為其提供足夠武器彈藥的承諾,因此一旦亞洲出現兩場戰爭,即台灣海峽和朝鮮半島同時爆發衝突,對美國而言,將是地緣政治和軍事上的夢魘。
從這個角度來看,阻止中國對台灣發動攻擊,應該在美國的政策方案中佔有更優先的地位。絕對不能讓台灣成為下一個烏克蘭或香港。
征服台灣將大幅推進中國在亞洲稱霸的野心,顛覆印太地區的權力平衡,尤其是讓中國得以突破所謂的第一島鏈。
台灣能否保有自主的未來,美國的角色至關重要。如果美國無法阻止台灣淪陷,國際社會將普遍認定,美國沒有能力或意願保護其他盟友,包括比其他任何國家駐紮更多美軍部隊的日本,進而可能導致美國在亞洲的聯盟體系瓦解。
星期專論》兩場惡戰方酣 第三場蓄勢待發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0dA47S


全球「4大火藥庫」已爆2個! 矢板明夫:須防剩下的火藥庫爆炸
全球「4大火藥庫」已爆2個! 矢板明夫:須防剩下的火藥庫爆炸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6EiETM
2023/10/10 18:43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以巴衝突升級,引發國際關注。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直言,當今世界上有「四個火藥庫」,都是獨裁與自由的對立,現在已經引爆2個(俄羅斯和烏克蘭、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全世界熱愛自由民主的人們,需要做的事情,是支持正義、早日讓戰爭結束,同時也要防止剩下的火藥庫爆炸。」
哈瑪斯7日大規模突襲以色列,釀慘重死傷,國際高度關注。矢板明夫9日晚間在臉書表示,現在全世界儼然分成2大陣營,美國、日本、歐洲主要國家和台灣紛紛譴責暴力,堅定站在以色列這邊;而伊拉克、敘利亞等阿拉伯國家在支持哈瑪斯,中國和俄羅斯表面上雖要求雙方克制,但實際上是暗中支持哈馬斯。
他接著提到中國外交部8日拋出「兩國方案」是以巴衝突解決之道一事,「中國發表的聲明竟然說『要平息以巴雙方衝突的根本出路,在於落實兩國方案,中方支持巴勒斯坦獨立建國。國際社會也應加大對巴勒斯坦問題的投入,推動以巴雙方早日恢復和談』。慘劇剛剛發生,竟然不譴責暴力,還說支持加害者建立自己的國家。這種說法,幾乎等於為屠殺平民的恐怖份子撐腰。」
矢板明夫表示,今天的世界上有「4個火藥庫」,俄羅斯和烏克蘭、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中國和台灣、北韓和南韓,「都是獨裁與自由、野蠻與文明的對立。現在已經連續引爆了兩個。全世界熱愛自由民主的人們,需要做的事情,是支持正義、早日讓戰爭結束,同時,也要防止剩下的兩個火藥庫爆炸。
全球「4大火藥庫」已爆2個! 矢板明夫:須防剩下的火藥庫爆炸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6EiETM


https://goo.gl/maps/U8yRS64jp9JLJj7g6
巴爾幹半島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H96MmO


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

奧斯曼帝國的崛起——突厥人的「升級版」奧斯曼人!
2019-03-21 由 遇冰而化水 
西突厥被唐高宗征服後,群龍無首的各個部落開始闖蕩天下。他們知道冒險是有代價的,但不冒險就等於慢性自殺。他們拿生命賭明天,竟然贏得了連想都不敢想的一切。 大約在公元11至13世紀,西突厥的一支人馬由酋長埃爾托格盧爾率領,進入遼闊而富庶的小亞細亞,依附於塞爾柱人建立的魯姆蘇丹國,封地就在塞爾柱帝國的西北邊緣,即分割歐亞兩大洲的戰略要地達達尼爾海峽周圍,也就是與拜占庭帝國對抗的前線。 日後,奧斯曼帝國的編年史給奧斯曼人編造了一份血統高貴的宗譜,說他們的歷史可以從中亞的烏古斯突厥人,追溯到人類的狹口挪亞。據此推理,不用說,再向上就是人類的始祖亞當和夏娃。
從以後的歷史可以發現,他們日後的崛起絕非出自高貴的血統,而是出自於宗教、軍事和政治,還有一個有趣的原因就是婚姻。 埃爾托格盧爾去世後,兒子奧斯曼繼承的領地並不比原先大多少。奧斯曼的發跡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婚姻。他的妻子是伊斯蘭教蘇菲派長老謝赫·艾德巴里的女兒。據記載,德高望重的長老在奧斯曼即位時,莊嚴地贈送他一把「勝利之劍」,還特別授予他伊斯蘭教「聖戰者」的光榮桂冠,在他頭上罩上了一層神秘的光環。
從此,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奠定了帝國六百年的偉大基業。此後,舉辦隆重的儀式頒發「勝利之劍」,成為歷代奧斯曼蘇丹即位時的傳統。 奧斯曼於公元1300年自封為蘇丹,塞爾柱人在小亞細亞的地位被取代,許多突厥部落慕名投到奧斯曼麾下。這些突厥部落追隨者一律取用他的名字,通稱「奧斯曼人」。從此,奧斯曼率領「信仰武士」們開始了對拜占庭潮汐般的征討。
小戰役不過是鋪墊,真正的血戰發生在公元1317年的布魯薩城。這是拜占庭在小亞細亞北部的軍事重鎮,城垣堅固,易守難攻,雙方僵持達九年之久。當布魯薩城彈盡糧絕開城投降時,奧斯曼已經生命垂危。為了永久占領此地,他的遺體被安葬在該城的一座教堂中,這座教堂很快被改建為清真寺。據說他臨終時還以微弱的聲音告誡兒子奧爾漢:「要時刻牢記,不要殘忍,因為對一個國王最有害的莫過於殘暴;主持正義,因為正義是治國根本;要珍愛學者,身邊要有懂法律的學者,因為真主的法律是我們唯一的武器;要公正無私,要仁愛,要時刻保護好你的臣民,這樣你就能得到真主的保佑……」 奧斯曼去世後,這個高歌猛進的突厥公國就以他的名字來命名,稱為「奧斯曼帝國」,布魯薩城被確定為帝國的首都。建立這個國家的突厥人被稱為「奧斯曼土耳其人」。 隨後,他們把目光對準了西部的基督教世界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yb4k2on.html
---------------------------------------------
奧斯曼一世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IGJ7dT
奧斯曼一世或稱奧斯曼加齊(鄂圖曼土耳其語:عثمان غازى,土耳其語:Osmān Ghāzi ; ?-1323/1324年)[1][2],他領導鄂圖曼土耳其人部族開創了鄂圖曼王朝。新生的鄂圖曼帝國國名由來即是以奠基者奧斯曼一世的名字所命名(剛建立的鄂圖曼帝國當時被稱為「奧斯曼侯國」)。儘管在奧斯曼的統治時期,初生的奧斯曼侯國只是位於安那托利亞地區的一個小國家,但在他去世後的幾個世紀裡,奧斯曼侯國逐步演變成了一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強大帝國[4]。鄂圖曼帝國國祚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1923年才宣告終結。
由於奧斯曼統治時期沒有任何字面資料流傳至今,導致有關他生涯事蹟的歷史資料極為缺乏[5]。鄂圖曼帝國在他去世一百多年後,也就是直到十五世紀才有文字正式記錄奧斯曼的生平[6]。因此,歷史學者要從講述他豐功偉業的許多故事中區分史實與神話極具挑戰性[7]。甚至有史學家將奧斯曼一世的生平描述為鄂圖曼帝國歷史中的「黑洞」時期,直言後人要釐清這段帝國早年歷史是不可能的[8]。
根據鄂圖曼帝國日後的傳統觀點主張,奧斯曼一世的先祖是來自中亞地區卡耶部落的烏古斯突厥人,由於蒙古帝國發動的征服戰役而被迫西遷至安納托利亞一帶,以躲避蒙古人的戰火[9]。1299年,部落首領奧斯曼宣布在比提尼亞地區建立起自己獨立的小國家,雖然在當時僅是十三世紀下半葉出現的眾多安納托利亞侯國之一。不過由於位處歐亞交界的邊緣地帶,因此特別易於對衰落中的拜占庭帝國發動攻擊,蠶食拜占庭已搖搖欲墜的領土,奧斯曼的後代終將追隨他的腳步,完成征服整個拜占庭帝國的事業。
奧斯曼的名字
部分學者認為奧斯曼早年的名字帶有明顯的突厥風格,名為阿圖曼或者是阿杜曼,後來才改為相近的阿拉伯式名字,根據和奧斯曼生活在同個時代的希臘裔歷史學家喬治·帕奇梅雷斯的記載,奧斯曼的名字被拼寫為阿圖曼(Ατουμάνor)與阿杜曼(Ατμάν),而希臘語在書寫「奧斯曼」人名時通常寫作Οσμάν,此外早期的奧斯曼家族,如奧斯曼的父親與叔叔皆未採用阿拉伯人名,顯示奧斯曼極有可能在他人生的中後期,將原本的名字改為更具威望的穆斯林人名[10]。
鄂圖曼帝國的起源
更多資訊:鄂圖曼帝國的崛起和加齊起源說
奧斯曼一世畫像,現存於托普卡匹皇宮
奧斯曼確切的出生日期尚有爭議,由於可靠史料的稀缺加上鄂圖曼人在後來的幾個世紀中不斷為他的事蹟大力吹捧,使奧斯曼的生平被掩蓋於神話的迷霧之中,對他的真實身分和早年生活事實上卻知之甚少[1][11]。依據十六世紀鄂圖曼帝國歷史學家凱末爾·帕夏扎德所寫的日期,奧斯曼最有可能出生於十三世紀中葉的1254年到1255年之間[12]。而鄂圖曼人的崛起過程,根據鄂圖曼帝國的官方說法,為了逃離蒙古大軍西征的鐵蹄,奧斯曼的父親埃爾圖魯爾加齊帶領突厥人卡耶部落從突厥斯坦往西遷移進入安納托利亞。隨後埃爾圖魯爾向當地統治者魯姆蘇丹國(塞爾柱帝國的分支政權)的蘇丹宣誓效忠,並獲得魯姆蘇丹授予他鄰近拜占庭帝國邊界的瑟於特小鎮作為封地,且有權在夏季前往瑟於特西南方的高地放牧牲畜[13]。然而,埃爾圖魯爾和塞爾柱王朝間的關係很大程度上是由一個世紀後的奧斯曼宮廷御用史學家所編篡的歷史,因此事實上鄂圖曼人的真正起源與出身背景依舊充滿著謎團[14]。
當奧斯曼的父親埃爾圖魯爾大約於 1280年去世之後,奧斯曼繼承了貝伊(相當於首領或酋長之意)的頭銜與地位[13]。現今對奧斯曼的早年生涯一無所知,只約略知曉他控制了瑟於特周圍的土地,並以瑟於特為基地展開針對拜占庭帝國的軍事行動。奧斯曼生平第一個有確切紀錄的事件是發生於1301年或1302年的巴菲烏斯之戰,當時奧斯曼率領部隊在戰鬥中擊敗了一支拜占庭的軍隊[15]。
奧斯曼似乎為了避免與更強大的突厥鄰居發生衝突,而決定實行以攻擊拜占庭人所控制的領土為擴張策略[13],奧斯曼首先將領地從原本掌握的埃斯基謝希爾一帶,貧瘠的北佛里幾亞地區擴張到更肥沃的比提尼亞平原;根據學者史丹佛·肖爾的研究,奧斯曼特別針對當地拜占庭貴族所擁有的土地展開征服行動,「其中一些貴族在戰鬥中被擊敗,其他領主則經由以金錢購買城鎮以及政治聯姻等方式和平地被吸收到鄂圖曼人的國土中[16]。」
關於奧斯曼一世年輕時的英勇事蹟與冒險故事是鄂圖曼帝國作家歷來最喜愛的創作主題,特別是他在公平競爭下追求瑪爾可敦芳心的愛情故事。這則有關奧斯曼的傳奇軼聞在後來的鄂圖曼帝國作家筆下,成為如夢似幻般的浪漫史詩。
奧斯曼之夢
主條目:奧斯曼之夢
奧斯曼與一位名叫謝赫·艾德巴利的當地宗教領袖間有著密切的關係,日後的奧斯曼歷史學者與作家們間廣泛流傳著一則有關兩者的神話故事,故事描述年輕的奧斯曼某次投宿於謝赫·艾德巴利家中時所作的一場夢境[17]。這篇史詩故事出現在十五世紀晚期由阿沙克·帕夏札德編篡的史書中,內容如下:
他(指奧斯曼)看到一輪明月從聖者(指謝赫·艾德巴利)的胸前升起,緩緩沉入自己的胸膛之中。隨即一棵大樹從奧斯曼的肚臍中長出,大樹的樹蔭覆蓋了整個世界。陰影之下有著高聳的山嶺,條條溪水自各山山腳下湧出。有人自淙淙溪水中取水而飲,有人逕取泉水澆灌花草,亦有巧匠引水噴泉。奧斯曼醒來後將夢中所見告訴聖者,聖者回答:「吾子奧斯曼,恭喜你!神已將帝國的寶座賜予給你以及你的後代子孫,我的女兒瑪爾也將成為你的妻子[18]。」
這場夢境成為鄂圖曼帝國的一則重要奠基神話,奧斯曼之夢不但賦予奧斯曼王室握有神所允諾統治全世界的權力,同時也美化了早年帝國創立者奧斯曼的功績與成就[19]。除此之外,奧斯曼之夢也可視為神聖的契約:就像真主承諾賜給奧斯曼及其後代王權與榮耀一樣,也暗喻著奧斯曼王室亦有責任為其臣民提供繁榮昌盛的義務[20]。
征服與統治
奧斯曼一世統治時期的疆域
據學者史丹佛·肖爾的考證,隨著魯姆蘇丹國衰弱與分崩離析,奧斯曼也趁著安納托利亞地區陷入各方勢力割據的機會,趁勢佔領埃斯基謝希爾與卡拉賈希薩爾(Karacahisar)兩座堡壘。不久後,奧斯曼攻下人口稠密的城鎮耶尼謝希爾,並將都城遷移至新占領的耶尼謝希爾[16]。
1302年,當奧斯曼在尼西亞(現稱伊茲尼克)一帶擊潰拜占庭的部隊後,他的力量開始威脅到拜占庭帝國位於安那托利亞領土的安全[21]。
隨著奧斯曼的勢力越來越強大,拜占庭人紛紛逃離原本居住的安納托利亞村莊。雖然拜占庭的領主們試圖遏制鄂圖曼人的擴張,但他們所做的微弱抵抗最終仍無法逃離遭到併吞的命運。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奧斯曼一世主要朝兩個方向擴展他的勢力範圍,其一是向北沿著薩卡里亞河併吞沿途的村莊與土地,另一目標則是往西南方馬摩拉海的海岸線推進,1308年,奧斯曼的軍隊還參與了艾登侯國征服以弗所的戰役,以弗所是拜占庭帝國在愛琴海東部沿岸所掌握的最後一個根據地,該城淪陷後拜占庭在亞洲地區的勢力更加衰弱[21]。
奧斯曼生涯的最後一場戰役,是在1317年展開攻打重鎮布爾薩的軍事行動,經過嚴酷而漫長的圍城,拜占庭人在1326年放棄抵抗,宣布投降[22]。雖然奧斯曼因為身染重病而沒有親身參與這次的戰鬥,但對於鄂圖曼帝國來說,成功征服布爾薩對帝國的影響深遠,因為這座城市不僅是拜占庭帝國在安那托利亞地區的重要據點,除此之外,奧斯曼的兒子奧爾汗一世在攻下這座城市後,更決定將帝國的首都遷移到布爾薩,並將他已逝的父親奧斯曼隆重地安葬於布爾薩城中的清真寺內。
奧斯曼之劍
主條目:奧斯曼之劍
奧斯曼之劍是在鄂圖曼帝國歷任蘇丹於加冕儀式中所需使用的一把重要的國家之劍 [23]。授劍的傳統源自奧斯曼的岳父謝赫·艾德巴利幫他佩帶上這把伊斯蘭之劍後,往後的蘇丹皆延續這項授劍的即位儀式[24]。佩戴奧斯曼之劍是極為重要的登基典禮,大多於新任蘇丹繼承皇位的兩週內舉行。新蘇丹首先會從首都伊斯坦堡的托普卡匹皇宮出發,並經由水路橫越金角灣抵達艾郁普蘇丹清真寺舉行加冕儀式。奧斯曼之劍也是蘇丹的信物,這把劍象徵著:新任的鄂圖曼帝國蘇丹亦是一名手持戰劍的戰士。奧斯曼之劍在登基典禮中由一名來自梅夫拉維教團的托缽僧 - 科尼亞的謝里夫(Sharif of Konya)負責佩戴在新蘇丹的身上,科尼亞的蘇菲派教徒保有這項幫新任蘇丹授劍的特權直至鄂圖曼帝國滅亡[25]。
家庭
奧斯曼加齊之墓
由於記錄奧斯曼生平的史料極為缺乏,導致現今對奧斯曼的家庭關係所知甚少。十五世紀時,部分鄂圖曼帝國的作家聲稱奧斯曼家族是來自烏古斯人卡耶部落的後裔,這項說法後來成為奧斯曼官方認可的奧斯曼王室族譜,並廣受土耳其民族主義者與歷史學家穆罕默德·福阿德·科普魯律的支持[26]。然而,現存最早的奧斯曼家譜中被未出現可追溯至卡耶部族的相關記載。因此,許多研究鄂圖曼帝國歷史的學者皆認為奧斯曼家族來自卡耶部落的說法是日後所捏造的族譜,目的是為了鞏固奧斯曼皇室的正統性,讓奧斯曼王朝統治者得以宣稱比其他同位於安納托利亞的突厥競爭對手擁有更高貴的血統[9]。
由於鄂圖曼帝國早年的歷史資料往往有多種不同說法,讓歷史學界很難從鄂圖曼人傳述的奧斯曼一世諸多事績中,區分出哪些是史實而那些部分則僅是神話傳說[27]。根據其中一則軼聞,奧斯曼有一位名叫敦達爾的叔叔,奧斯曼曾在早年擔任首領時與他的叔叔發生過爭吵。當時奧斯曼希望攻打信仰基督教的比萊吉克當地領主,但是敦達爾卻反對姪子的決定,敦達爾認為他們已有夠多的敵人需要應付,不必再另外與基督徒結仇。奧斯曼將敦達爾的異議視為對自己首領權威的挑戰,因此用弓箭射殺了自己的叔叔[28]。這場事件並未被記錄於日後眾多的奧斯曼史書中,假如這則故事為真,意味著奧斯曼殺害他叔叔的事情可能被刻意地掩蓋,以避免鄂圖曼帝國的創始者背負謀殺家庭成員的污名。這則故事也可能象徵著鄂圖曼人與他們基督徒鄰居關係產生重大變化,鄂圖曼人從過往與基督徒和平相處的政策,開始轉為更加積極的征服與佔領手段
奧斯曼一世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IGJ7dT
-------------------------
鄂圖曼土耳其人是鄂圖曼帝國穆斯林米利特的分支,以往主導著鄂圖曼帝國的統治階層。與鄂圖曼人早期歷史的可靠資料缺乏。據一些資料所述,突厥烏古斯人的卡耶部落首領埃爾圖魯爾在十三世紀中為了逃離蒙古人入侵而逃離波斯[1]。他向羅姆蘇丹國的蘇丹稱臣,蘇丹准許他入侵及征服比提尼亞、連接拜占庭帝國的尼科米底亞、尼西亞及布爾薩。他的征服取得成功,並建立了一個小國家,以拜占庭帝國的戰利品誘惑加齊(Ghazi)戰士來迅速增長軍力[2]。埃爾圖魯爾的兒子鄂圖曼一世是同名的鄂圖曼王朝的創建者,鄂圖曼王朝統治了鄂圖曼帝國624年。
簡史
1221年,位於今天突厥斯坦的當時叫梅爾夫城外的平原上過著近二個世紀遊牧生活的鄂圖曼人為避蒙古帝國蹂躪梅爾夫城的鋒芒而向西移到安那托利亞的魯姆蘇丹國[3],從而被當時歐洲人所認識。鄂圖曼人在安那托利亞西部建立了一個國家,以瑟於特為都,瑟於特毗鄰布爾薩,位於黑海及愛琴海之間的馬爾馬拉海以南。埃爾圖魯爾建立的侯國是衰落的塞爾柱帝國的一部分。他的兒子鄂圖曼擴充了侯國,歐洲人都稱他的國家及人民為「鄂圖曼」。鄂圖曼的兒子奧爾汗繼續擴張,佔領尼西亞,即當今的伊茲尼克,又在1356年橫渡達達尼爾海峽占領加里波利[4]。1453年5月29日,鄂圖曼帝國的穆罕默德二世攻克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堡)[5]。
此後,鄂圖曼帝國把疆域擴大到大部分的巴爾幹半島、新月沃土,甚至是埃及和北非達多個世紀,帝國擁有先進的海陸軍。鄂圖曼帝國一直延續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帝國被協約國擊敗。1923年,凱末爾·阿塔圖爾克建立現今的土耳其共和國,取代了鄂圖曼帝國[6]。
文化藝術
征服君士坦丁堡使統治者鄂圖曼人成為地球上最有利可圖的帝國之一,當時的伊斯蘭文化昌盛,位處入歐通商的必經之路。鄂圖曼人在書法、寫作、律法、建築及軍事科學上都有所發展。
鄂圖曼書法
伊斯蘭教非常注重學習古蘭經經文,在歷史上,伊斯蘭文化在不同程度上傾向於無偶像論,書法因此成為鄂圖曼人的主要藝術。
雅庫特語言時期在十五世紀被謝赫·哈姆杜拉所開創的一種新模式所排擠[7],該新模式成為鄂圖曼書法的基礎,著重於納斯赫體(Naskh,一種阿拉伯字體),這成為古蘭經抄本的標準字體[7][8]。
鄂圖曼書法的另一次重大轉變是哈菲茲·鄂圖曼(Hâfiz Osman)的文體,其嚴謹和簡化的文體在鄂圖曼帝國領土達到巔峰時受到歡迎[9]。
最後一種鄂圖曼人的書法風格由穆斯塔法·拉基姆開創,是哈菲茲·鄂圖曼文體的一次改革及延續,更為注重於技術完善,加寬了書法藝術的範疇。
鄂圖曼詩詞
鄂圖曼詩詞出產史詩式長度的詩詞,詩詞的名字較短,易於記憶,例如史詩詩人艾哈邁迪(?-1412年)的亞歷山大大帝。同時代的舍希創作了一些浪漫、愛情的詩詞[10]。雅齊吉-格盧的宗教詩詞敍述先知穆罕默德的生平[11]。
鄂圖曼繪畫
十四世紀,鄂圖曼帝國的繁華使畫作原稿得以經商人及工匠之手,促成縮畫的成熟繁榮,這些縮畫描寫日常生活、商業貿易、城市、記事及編年史。
十八世紀後期,鄂圖曼繪畫受歐洲的影響,引入了油畫、遠景畫法、比喻繪畫、構圖等元素。
鄂圖曼土耳其人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f0XK7X
-------------------------------
鄂圖曼帝國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5xpuO7
鄂圖曼帝國(鄂圖曼土耳其語:دولت علیه عثمانیه‎,土耳其語:Osmanlı İmparatorluğu,中國大陸作奧斯曼帝國,香港作鄂圖曼帝國)是鄂圖曼土耳其人建立的一個存在於1299年至1923年的一個軍事帝國,國名來自創立者奧斯曼一世,以伊斯蘭教為國教。
鄂圖曼土耳其人源自於西突厥烏古斯人的遊牧聯盟。自中亞遷至小亞細亞,日漸興盛。極盛時勢力達亞歐非三大洲,領有南歐、巴爾幹半島、西亞及北非之大部份領土,西達直布羅陀海峽,東抵裏海及波斯灣,北及今之奧地利和斯洛維尼亞,南及今之蘇丹與葉門。自消滅東羅馬帝國後,定都於君士坦丁堡。且以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自居。故鄂圖曼帝國的君主蘇丹以自封的形式,視自己為天下之主,繼承了東羅馬帝國的基督教文化及伊斯蘭文化,因而東西文明在其得以統合[5]。
鄂圖曼帝國位處東西文明交匯處,並掌握東西文明的陸上交通線達六個世紀之久,直至大英帝國在18世紀通過直布羅舵打通地中海航線為止。在其存在期間,不止一次實行伊斯蘭化與現代化改革,使得東西文明的界限日趨模糊[6]。同時鄂圖曼帝國雖然是伊斯蘭教,但對西方文明影響舉足輕重,其建築師希南名留至今。16世紀,蘇萊曼大帝在位之時,日趨鼎盛,其領土在17世紀更達最高峰,控制今日中東歐不少國家。在巴巴羅薩的帶領下,其海軍更掌控地中海。
此時的鄂圖曼帝國是15世紀至19世紀唯一能等同崛起的歐洲基督教國家的伊斯蘭教勢力,但鄂圖曼帝國終不能抵擋近代化歐洲國家憑藉著強大工業力量的衝擊,局勢於19世紀初趨於轉變,開始成為英國、法國等國家的近代化進程的一環,但其卓越的戰略地理位置使英國、法國得以利用鄂圖曼帝國干擾俄羅斯帝國對外向歐洲擴張,並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成功將其阻止。其後第一次世界大戰敗於協約國之手,鄂圖曼帝國因而分裂。之後凱末爾領導土耳其國民運動,成功推翻蘇丹的統治並放棄了大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疆域,建立了主權獨立但面積較小、僅控制色雷斯及小亞細亞的土耳其共和國,鄂圖曼帝國至此改變。
鄂圖曼帝國領土動態圖
國名及由來
鄂圖曼土耳其語的官方名稱為「دولت علیه عثمانیه」,拉丁化轉寫為「Devlet-i ʿAliyye-i ʿOs̠māniyye」,意為「鄂圖曼的崇高國度」;現代土耳其語中稱為「Osmanlı İmparatorluğu」「鄂圖曼帝國」或「Osmanlı Devleti」「鄂圖曼國」。漢語譯名方面,《明史》稱之為「魯迷國」,亦即阿拉伯語化的「羅馬帝國」,這沿襲了唐宋以來稱呼建都君士坦丁堡的政權為「Al-Rum」的傳統;英語名稱為「Ottoman Empire」或「Turkish Empire」[7],或簡稱「Turkey」[8];阿拉伯語名稱為「 دَوْلَتِ عَلِيّهٔ عُثمَانِیّه الدولة العليّة العثمانية‎」。
鄂圖曼帝國國名得名於開國蘇丹奧斯曼一世的名字。「鄂圖曼」(鄂圖曼土耳其語:عثمان;現代土耳其語:Osman;國際音標:/osman/),注意鄂圖曼土耳其語原使用阿拉伯-波斯文字書寫,/s/音出現在元音後的詞中時以ث /θa:/標示。由於土耳其語無「θ」音,而以「t」音代之。當鄂圖曼勢力擴張到東歐時,日耳曼人將「عثمان」(othman)訛念為ottoman,後轉音為「鄂圖曼」。這使得清代譯名對應翻譯國名為「鄂圖曼」,中華民國成立後亦沿用(以拉丁語「ottomano」為翻譯標準)[9];另有「鄂斯曼」、「奧特曼」、「奧圖曼」、「奧圖托曼」等譯名。
目前,中國大陸譯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簡稱「奧斯曼帝國」或「奧斯曼」。台灣、香港一般稱為依照英語名稱音譯為「鄂圖曼帝國」,部分書籍也音譯為「歐斯曼帝國」
歷史
主條目:鄂圖曼帝國歷史
崛起
主條目:鄂圖曼帝國的崛起
西突厥與唐朝戰爭戰敗後西遷。阿拉伯帝國統治西亞期間,為對抗十字軍東征攻占耶路撒冷等內憂外患,以塞爾柱突厥人為僱傭兵。到11世紀下半葉,突厥部落以塞爾柱人為首遷居小亞細亞,建立魯姆蘇丹國。13世紀30年代,烏古斯人卡耶部落首領埃爾圖魯爾獲得封地瑟於特,瑟於特遂成為鄂圖曼帝國的發祥地。埃爾圖魯爾之子奧斯曼一世蠶食拜占廷領土,並於1299年自稱埃米爾,宣布獨立,建立以其名命名的鄂圖曼國家。
參見:鄂圖曼帝國的成立和鄂圖曼帝國大空位期
自羅姆蘇丹國於1300年左右滅亡後,位於黑海和地中海間的安那托利亞高原上,分裂出多個獨立國家,統稱為安納托利亞侯國。在1300年,衰弱的東羅馬帝國失去了對安那托利亞地區的控制,該地區由埃爾圖魯爾加齊之子奧斯曼一世率領的侯國統治,掌領安那托利亞西部的埃斯基謝希爾[10]。奧斯曼一世將其國境擴張至東羅馬帝國的邊境,並攻下後來的首都布爾薩[11],奧斯曼一世因而得到「喀喇」(Kara,強大[e])的稱號。奧斯曼一世被廣泛地認為是強而有力的領袖,即使在他逝世後,仍流傳著一句有數百年歷史的土耳其諺語:「他可能強如奧斯曼」[12]。中古土耳其故事「奧斯曼之夢」亦顯揚了他的名聲,那是一個關於奧斯曼在年輕時預見鄂圖曼帝國征服各國的神話。在他在位時,一個正式的鄂圖曼政府設立起來,其後這個政府在帝國時期經歷了劇烈的轉變。此外,政府設立法律實體,稱為米利特,各宗教派別及少數民族可在米利特底下享有一定程度的自治。
奧斯曼一世逝世後,鄂圖曼帝國的統治擴張至地中海東部及巴爾幹地區。1387年,威尼斯人治下的重鎮塞薩洛尼基被鄂圖曼帝國攻陷[13]。1389年,鄂圖曼帝國在科索沃戰役的得勢導致塞爾維亞在巴爾幹半島的統治結束,去除了鄂圖曼帝國進軍歐洲的屏障。1396年的尼科波利斯戰役被視為中世紀最後一次大規模十字軍東征,但未能阻止鄂圖曼帝國繼續擴張[14]。土耳其人在巴爾幹半島的領土持續擴張,而進攻君士坦丁堡是鄂圖曼帝國的關鍵目標。君士坦丁堡的周邊地區幾乎已全部落入鄂圖曼帝國手中。1402年,帖木兒入侵安那托利亞,蘇丹巴耶塞特一世在安哥拉之戰兵敗被擒[15],使東羅馬帝國得以苟延殘息。1402年後,鄂圖曼帝國對其佔據的部分巴爾幹地區暫時失去控制,在1430至1450年代間穆拉德二世在位時恢復對該地區的控制。
巴耶塞特一世的被俘使土耳其人方寸大亂,巴耶塞特一世的兒子們為了爭奪帝位,在1402年至1413年爆發內戰。穆罕默德一世繼位為蘇丹,結束了爭位戰爭,標誌著大空位期的結束。穆罕默德一世的孫兒穆罕默德二世重組國家及軍事結構,並在1453年5月29日攻陷君士坦丁堡,當時的穆罕默德二世年僅21歲。君士坦丁堡成為鄂圖曼帝國的新首都[16],並開始使用羅馬皇帝的名號,但希臘及西歐都不承認穆罕默德二世負有這名號,而俄國沙皇也聲稱是東羅馬帝國的後繼者[17]。為了鞏固其名號,穆罕默德二世希望可以奪取羅馬。1480年,鄂圖曼帝國佔領奧特朗托及普利亞[18],並深入義大利半島,但穆罕默德二世在1481年5月3日逝世,中止了鄂圖曼帝國的遠征。
擴張
主條目:鄂圖曼帝國的擴張
鄂圖曼帝國在1453年至1683年間的歷史大致可分為兩個時期:1566年前的領土、經濟及文化擴張時期及其後的軍事及政治相對緩和的時期[19]。
擴張及極盛
穆罕默德二世及其軍隊進入君士坦丁堡
鄂圖曼帝國在1453年征服了君士坦丁堡,穩固了帝國作為歐洲東南部及地中海東部地區霸主的地位,接下來帝國進入了漫長的征服擴張期,將疆域擴至歐洲及北非。鄂圖曼帝國的陸上擴張主要倚靠其軍事革新及軍紀,而其海軍亦對其征服活動起了重要的作用,在義大利城邦及葡萄牙人手裡爭奪及保障了黑海、愛琴海、地中海、紅海及印度洋的遠航路線。由於鄂圖曼帝國握有歐亞之間主要的陸路貿易路線,帝國的經濟因而蓬勃發展。鄂圖曼帝國對西歐及亞洲間貿易的壟斷經常被引證為西班牙女王支持克里斯多福·哥倫布西航尋找亞洲海路的主要原因[20]。1492年前已有人推測地球是圓的,然而哥倫布卻是第一位發現了可縮短需經鄂圖曼帝國往亞洲貿易的危險路線的方法。
鄂圖曼帝國在一些賢能蘇丹的統治下繁榮興盛。塞利姆一世在位時致力於向東及向南擴張,於1514年查爾迪蘭戰役擊敗了伊斯邁爾一世治下的薩非王朝[21]。1517年,鄂圖曼帝國消滅埃及馬木路克王朝,其海軍勢力亦擴至紅海。此後,鄂圖曼帝國及葡萄牙帝國成為了地區最具支配地位的勢力[22]。
1526年的第一次摩哈赤戰役
1526年後匈牙利領土的瓜分
  皇家匈牙利  特蘭西瓦尼亞
  鄂圖曼帝國  哈布斯堡奧地利
繼後的蘇萊曼一世並沒有停止征服步伐。1521年,鄂圖曼帝國攻陷貝爾格勒[23],其後征服了匈牙利王國,並在現今匈牙利及中歐的所在地建立鄂圖曼帝國屬匈牙利(Ottoman Hungary)[24]。1526年,土耳其人在第一次摩哈赤戰役得勝[25],並於1529年發動維也納之圍,但由於冬季的來臨而被迫撤退[26]。1532年,鄂圖曼帝國舉兵逾25萬再次進攻維也納,但在維也納以南的克塞格被擊退[27]。
1543年,鄂圖曼帝國繼續進逼,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者斐迪南一世在1547年正式承認鄂圖曼帝國對匈牙利的宗主權[28]。在蘇萊曼一世治下,特蘭西瓦尼亞、瓦拉幾亞及反覆無常的摩爾多瓦都成為帝國的附屬國,須向帝國納貢。在東面,鄂圖曼帝國在波斯人手裡奪取巴格達,得以掌控美索不達米亞及波斯灣,開啟了300多年的鄂圖曼-波斯戰爭[29]。在蘇萊曼一世統治時期的末段,帝國的總人口多達1,500萬人[30]。
1538年,巴巴羅薩·海雷丁於普雷韋扎戰役擊敗查理五世的神聖聯盟。
在塞利姆一世及蘇萊曼一世時期,帝國擁有強大的海軍力量,能控制地中海大部分地區[31]。帝國海軍司令巴巴羅薩·海雷丁在蘇萊曼一世時期帶領鄂圖曼帝國海軍多次擊敗基督教國家的海軍,包括征服了西班牙的突尼西亞及阿爾及利亞。鄂圖曼海軍協助穆斯林及猶太人在西班牙宗教裁判所時期逃離西班牙,並護送他們抵達鄂圖曼帝國(特別是塞薩洛尼基、賽普勒斯及君士坦丁堡)[32]。1543年,鄂圖曼海軍佔領神聖羅馬帝國的尼斯,這是由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促成的[33]。法國及鄂圖曼帝國因與哈布斯堡王朝於中歐及南歐的敵對而聯合起來,成為當時的強大聯盟,這是一個軍事及經濟聯盟,鄂圖曼帝國允許法國可在帝國內貿易而免收徵稅。事實上,當時的鄂圖曼帝國是歐洲相當重要及受接納的政體,帝國與法國、英格蘭王國及荷蘭共和國締結軍事同盟,對抗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義大利及奧地利大公國[34]。
隨著16世紀的發展,鄂圖曼帝國的海軍力量受到冒起的西歐勢力挑戰,特別是在波斯灣、印度洋及摩鹿加群島一帶受到葡萄牙威脅[35]。由於鄂圖曼帝國封鎖了向南及向東的海路,歐洲各國只得另覓路徑。在陸上,鄂圖曼帝國被奧地利的戰爭及波斯這兩條戰線困擾,維持戰爭所需的資源、後勤補給及通訊因距離過遠而變得困難,使海軍無法維持。
叛變及中興
蘇萊曼一世逝世後,鄂圖曼帝國的領土擴張逐漸放緩。西歐海事力量的增長、發展由歐洲前往亞洲的海路及新大陸破壞了帝國的經濟發展。以往有效的軍事及官僚體制因蘇丹的管治失當而變異。雖然帝國面對著這些困難,它仍然是歐洲的主要擴張勢力,直至1683年的維也納之戰,維也納之戰標誌著鄂圖曼帝國終止向歐洲繼續擴張。
歐洲各國開始著手應付鄂圖曼帝國對陸路貿易通道的控制。西歐國家繞過帝國的貿易壟斷,建立她們通往亞洲的海路。從新大陸大量湧入的白銀導致鄂圖曼貨幣的貶值及通膨,這對鄂圖曼社會的各階層有嚴重的負面影響。塞利姆二世時期的大維齊爾索庫魯·穆罕默德帕夏開始進行蘇伊士及伏爾加航道的開發,以挽救經濟,但這些計劃在後來被取消[36]。
1571年後,鄂圖曼帝國支持的克里米亞可汗德夫萊特·格萊計劃征服俄國。翌年,克里米亞軍在摩洛迪戰役被擊敗[37]。當時的克里米亞汗國無疑是東歐的一個強大勢力,直至十七世紀末[38]。
勒班陀戰役
在南歐,腓力二世領導的天主教聯盟在地中海挑戰鄂圖曼的海軍,他們在勒班陀戰役擊敗鄂圖曼艦隊,對於鄂圖曼海軍不敗的姿態造成打擊。現今的史學家認為,勒班陀戰役的象徵意義重於軍事。在鄂圖曼海軍戰敗後的六個月內,一支約250艘戰船、其中八艘配備現代三桅帆裝軍備的新艦隊建成。在君士坦丁堡的碼頭,造船高峰時每天都有船艦落成[39]。鄂圖曼帝國大維齊爾在與威尼斯的部長討論時說:「在我們奪取賽普勒斯時,我們除去了你們的一支軍隊,而你們擊敗了我們的艦隊也只不過是刨掉了麵包的一層皮。」[39]鄂圖曼海軍驚人的恢復能力使威尼斯於1573年簽訂和約,帝國得以在北非擴張及鞏固其地位[40]。
1683的維也納之戰
哈布斯堡王朝的邊界則沒有太大的變動,只有多次爭奪個別要塞的小型戰役。這是由於歐洲發展了星形要塞,這是奧地利在邊界建造的一種低堡要塞,這種要塞須經長期圍攻方可攻破。鄂圖曼帝國對這種堡壘毫無辦法,帝國以往所使用的大炮都變得無效[41]。這亦反映出其地理限制,在初春至晚秋的戰爭季節裡,鄂圖曼帝國軍從君士坦丁堡進軍,維也納是帝國軍的最遠點。此外,帝國亦須在前線部署軍力,一方面須防範奧地利人,另一方面又要對抗什葉派穆斯林的薩非王朝。
在戰場上,鄂圖曼帝國逐漸被歐洲的軍事技術趕過,宗教及知識份子保守派的壯大扼殺了帝國的軍事革新。歐洲軍事革命對戰略及軍備的改變使以往令人聞風喪膽的西帕希騎兵的威脅減弱。在對抗哈布斯堡王朝的冗長戰爭裡,帝國需要大量配備火器的步兵,於是放寬募兵政策,使土耳其新軍的數量大為提高,但卻引起了軍紀、兵士素質等問題,政府甚至需要應付軍士嘩變。歐洲提倡火槍而發展的長矛與火槍及綫性戰術對鄂圖曼帝國軍造成致命打擊。帝國軍招募了一些非正規的狙擊手應付戰爭,一些狙擊手於復員後在傑拉里叛亂裡淪為土匪,傑拉里叛亂讓安那托利亞在十六世紀末及十七世紀初陷入無政府狀態[42]。至1600年,鄂圖曼帝國的人口達到三千萬,對土地短缺的訴求亦對政府構成壓力[43]。
不過,十七世紀並非單純是鄂圖曼帝國的滯止及衰退期,這亦是帝國及其體制開始適應內外新的壓力及事物的時期。
原本在帝國的早期,一位蘇丹駕崩之後、其繼任者繼位之前往往有一段空位時期,這是因為當時帝國的皇位繼承制度像史學家描述的那樣,是「適者生存,而不是長子繼承」:當一位蘇丹駕崩後,他的兒子們不得不為了皇位兄弟相殘,最終勝利者方能繼任蘇丹,並可任意處決兄弟。因為兒子們的內訌和兄弟相殘的發生,蘇丹駕崩和其繼任者繼位經常不在同一天。1603年穆罕默德三世駕崩後,只有兩個兒子13歲的艾哈邁德一世和12歲的穆斯塔法。如仍按先例處決穆斯塔法,則一旦艾哈邁德無後而亡皇室就將絕嗣,加上艾哈邁德對弟弟的喜愛,穆斯塔法僅被囚禁而免於一死,新蘇丹殺光兄弟的先例被打破。
蘇丹女權時期(1648年-1656年)是帝國後宮對政治有很大影響力的一個時期,由太后代表兒子行使權力,這並非前所未有,許蕾姆蘇丹在1530年代初繼承艾謝·哈芙莎蘇丹成為蘇丹皇太后,她被威尼斯駐君士坦丁堡大使安德里亞·傑里迪形容為「極度善良、有膽識及聰慧的女人」[44][45]。由於易卜拉欣一世無力管治國家,以及年幼的穆罕默德四世於1646年登位,政務就交帝國後宮治理[46],這時期最著名的女性是柯塞姆蘇丹及其兒媳婦杜亨·哈提婕。在柯塞姆蘇丹廢黜穆罕默德四世的計畫洩漏後,哈提婕的支持者在1651年將柯塞姆蘇丹殺害[47]。
接下來帝國進入科普魯律時期(1656年-1703年),在這段時期,帝國由科普魯律家族的成員出任大維齊爾。1656年9月15日,時年八十歲的科普魯律·穆罕默德帕夏得到杜亨·哈提婕保證帝國後宮不會干預他處理政務。科普魯律·穆罕默德帕夏是一位激進的保守執法者,他恢復了中央權力及帝國的軍力,其子及繼承人科普魯律·法奇爾·艾哈邁德(Köprülü Fazıl Ahmed)奉行其父的路線[48]。科普魯律家族重振軍威的成果可見於重奪特蘭西瓦尼亞、1669年征服克里特及1676年擴張至烏克蘭南部,佔領霍京、卡緬涅茨-波多利斯基及波多里亞地區[49]。
1683年5月,剛得到重振的軍事力量再遭到毀滅,卡拉·穆斯塔法帕夏舉兵再次進攻維也納,鄂圖曼帝國軍被波蘭國王約翰三世領導的哈布斯堡王朝、德國及波蘭聯軍擊敗[50]。
《卡爾洛夫奇條約》的簽訂終止了大土耳其戰爭,使鄂圖曼帝國軍須首次割讓其控制的歐洲領土,包括鄂圖曼帝國匈牙利[51]。自此,帝國無力再對歐洲奉行擴張政策,在歐洲戰線上只得採取防守。
在這時期,只有兩位蘇丹可對帝國實施有效的政治及軍事管治。穆拉德四世重奪葉里溫及巴格達,中央權力再次得到重視[52]。穆斯塔法二世在1695年至1696年反攻哈布斯堡王朝的匈牙利,但在桑達大
鄂圖曼帝國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5xpuO7
----------------------------------------
新鄂圖曼人(土耳其語:Yeni Osmanlılar),鄂圖曼土耳其帝國19世紀知識分子集體之一,成員包括記者、作家、教師、政府官員和軍官。新鄂圖曼人運動的著名參與者有易卜拉欣·希納西(İbrahim Şinasi,1826-1871)、奈米克·凱末爾、阿里·蘇阿維、齊亞帕夏(Ziya Pasha,1825-1880)、阿加·埃芬迪(Agah Efendi,1832-1885)等。新鄂圖曼人運動起初宣傳民族主義思想,由作家希納西領導,創辦報刊,主張發展土耳其民族文學、淨化土耳其語,隨後增添政治訴求,要求立憲[1]。
新鄂圖曼人不滿於坦志麥特改革,認為改革並不徹底[2],主張效法西歐,改革鄂圖曼帝國的政治體制、制定憲法,以維持帝國統治[3]。新鄂圖曼人成員的政治立場並不統一,但皆主張將伊斯蘭教作為新憲法的基礎,並融入自由主義和議會民主制思想[4][5]。
1876年,專制蘇丹阿卜杜勒-阿齊茲遭廢黜,穆拉德親王即位,成為穆拉德五世。穆拉德與新鄂圖曼人關係密切,並承諾立憲,但僅即位93天後便因精神原因被廢黜。新鄂圖曼黨人又擁立哈米特·埃芬迪親王即位,成為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1]。新鄂圖曼人成員隨後參與編寫了1876年鄂圖曼帝國憲法,是為新鄂圖曼運動的最高潮,開啟了鄂圖曼帝國歷史的一次立憲期。1878年,蘇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恢復君主專制統治,新鄂圖曼運動宣告失敗[6],但其思想影響了後繼的青年土耳其黨人,後者在數十年後發動革命,開啟第二立憲期
新鄂圖曼人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kAZXbk
-------------------------------
奧斯曼帝國初期,土耳其人為何堅持入侵歐洲?只因東方國家太強大
2020-05-04 由 昭武觀史 發表于歷史
奧斯曼帝國是古代土耳其人建立的一個強大國家,其領土曾橫跨亞歐非三大陸,在奧斯曼帝國存在的六百多年時間裡,對東歐和地中海沿岸國家的歷史影響非常深遠。而奧斯曼帝國的皇室成員,其祖先原本是生活在中亞的遊牧民,當成吉思汗發動西征之後,奧斯曼家族為了躲避戰火舉族西遷,經過多年的跋涉,奧斯曼家族進入小亞細亞半島,成為了羅姆蘇丹國的僱傭軍。
帝國的創建者奧斯曼一世
經過歷代酋長和蘇丹的努力,奧斯曼家族在小亞細亞半島站穩了腳跟。當羅姆蘇丹國衰落之後,奧斯曼家族的領袖奧斯曼一世成功擺脫宗主國的統治,並且將征服之劍指向了日薄西山的拜占庭帝國,奧斯曼一世率領驍勇善戰的遊牧戰士不斷對拜占庭帝國作戰,當奧斯曼一世的生命走到盡頭之時,土耳其人征服了拜占庭帝國在小亞細亞半島最後一個據點布爾薩城,這座城市的陷落為土耳其人進軍歐洲掃平了道路。
在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奧斯曼帝國的土耳其人很少參與東方的事務,他們一直執著的向歐洲進軍,奧斯曼一世去世之後,他的兒子奧爾汗在精心準備後率軍渡過達達尼爾海峽,土耳其人首次踏入了歐洲的土地。通過奧爾汗、穆拉德一世和巴耶塞特一世三代人的努力,奧斯曼家族占領了巴爾幹半島的許多土地,而土耳其人的迅速擴張則讓歐洲的居民驚恐不已。
奧斯曼帝國於歐洲人的戰爭
直到公元1453年,土耳其人在穆罕默德二世的帶領下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國宣告滅亡,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標誌著奧斯曼帝國開始放緩對歐洲的入侵,帝國的蘇丹開始將注意力放在東方的伊朗高原和非洲北部的土地。不過奧斯曼帝國對東方的入侵遠沒有他們入侵歐洲時順利,奧斯曼帝國曾和伊朗的薩法維王朝以及阿夫沙爾王朝進行了兩百多年的持久戰,結果以兩敗俱傷而告終。
當奧斯曼帝國的蘇丹明白自己無法在東方占到太多便宜之後,土耳其人便開始重新進入歐洲戰場,可是此時的歐洲人以及開始強大起來,他們在1683年的維也納之戰中重創奧斯曼帝國的軍隊,這場戰爭成為了奧斯曼帝國命運的轉折點。而奧斯曼帝國之所以要堅持入侵歐洲,《奧斯曼帝國和現代土耳其》的作者斯坦福·肖曾這樣解釋:「在奧斯曼帝國初期,土耳其人發現他們入侵歐洲要比對付東方的鄰居更容易,東方的那些強大國家總能讓奧斯曼帝國吃到苦頭。」
被帖木兒俘虜的巴耶塞特一世
確實,在十七世紀之前,對於土耳其人來說,帝國東方的鄰居要比西方的鄰居更加強大,他們在西方作戰時往往戰無不勝,在東方作戰時卻嘗試到了屈辱的滋味。在奧斯曼家族剛剛崛起的時候,蒙古人在伊朗建立的伊兒汗國仍然存在,在這段時期,土耳其人是不敢挑釁伊兒汗國的,雖然伊兒汗國也已經衰落,但是相比於拜占庭帝國,奧斯曼家族則更畏懼成吉思汗的子孫。
到了公元1402年,讓歐洲人嘗盡失敗之苦的奧斯曼蘇丹巴耶塞特一世開始挑釁東方的帖木兒,此時的土耳其人已經被在西方的勝利沖昏了頭腦。巴耶塞特一世的挑釁直接導致中亞之王帖木兒率軍來襲,面對帖木兒強大的軍隊,巴耶塞特一世雖然英勇奮戰,但是仍然成為了安卡拉之戰的失敗者,他本人也在被俘後鬱鬱而終,奧斯曼帝國進入了「大空位」時期,這場戰敗險些使奧斯曼帝國亡國,直到公元1421年才結束分裂。
奧斯曼帝國和薩法維帝國的戰爭
在十六世紀初期,「冷酷者」塞利姆一世曾發動了三次東征,其中有兩次都是針對伊朗的薩法維王朝進行的。在塞利姆一世和薩法維王朝的戰爭中,奧斯曼帝國的軍隊雖然在戰場上戰勝了薩法維軍隊,但是卻無法徹底摧毀薩法維王朝,薩法維王朝的統治者伊斯瑪儀一世被塞利姆一世擊敗後,便利用遼闊的國土對奧斯曼帝國的軍隊進行消耗,結果導致奧斯曼帝國無法擴大戰果,在占領薩法維王朝西部的一些土地後便開始回師。
塞利姆一世在滅亡埃及的馬穆魯克王朝後,曾打算繼續征服薩法維王朝,但是由於自己病情的惡化,才使薩法維王朝逃過一劫。塞利姆一世去世後,他的繼承者蘇萊曼一世繼續對薩法維王朝作戰,但是蘇萊曼一世遇到了和父親一樣的問題,雖然蘇萊曼一世占領了巴格達等地,但是始終無法深入薩法維王朝的腹地,伊朗高原惡劣的天氣讓土耳其人苦不堪言。
阿巴斯一世的畫像
蘇萊曼一世去世之後,奧斯曼帝國和薩法維帝國開始進行消耗戰,在那段時期,兩個國家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直到十六世紀末期,薩法維王朝的中興之主阿巴斯一世順利登基,在阿巴斯一世的帶領下,薩法維王朝開始對奧斯曼帝國進行反擊,阿巴斯一世經過近十年的殘酷戰爭,成功擊敗了土耳其人,並且收復了曾經被奧斯曼帝國占領的許多土地。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jav5gvl.html
---------------------
奧斯曼帝國 (1299-1923年土耳其人建立的帝國) 
奧斯曼帝國(英文:Ottoman Empire;1299年 [1-2]  —1923年 [3]  ),是土耳其人建立的多民族帝國,因創立者為奧斯曼一世而得名。 統治者為起源於中亞突厥遊牧部落的奧斯曼人, [4]  穆罕默德二世時定都伊斯坦布爾。 [5] 
奧斯曼人原為一個突厥小部族, [6]  初居中亞,遷至小亞細亞,後來日漸興盛。 奧斯曼帝國自1453年消滅拜占廷帝國后,定都君士坦丁堡,改名為伊斯坦布爾, [5]  且以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自居。 故奧斯曼帝國的君主蘇丹繼承了東羅馬帝國的文化及伊斯蘭文化,因而東西文明在其得以統合。 16世紀蘇萊曼大帝在位之時,奧斯曼帝國日趨鼎盛。 其領土在17世紀更達最高峰。 在巴巴羅薩的帶領下,其海軍更掌控地中海。 [7]  奧斯曼帝國是15到19世紀唯一能挑戰歐洲國家的伊斯蘭勢力,但是1699年《卡洛維茨條約》的簽訂標誌著帝國擴張的停滯,到19世紀初,帝國趨於沒落。 [8]  最終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敗於協約國之手,奧斯曼帝國因而分裂。 [9]  1922年,凱末爾擊退歐洲勢力。 1923年,土耳其共和國成立,奧斯曼帝國滅亡。
奧斯曼帝國極盛時疆域達亞歐非三大洲。 [10]  領有巴爾幹半島、中東及北非之大部分領土,西達直布羅陀海峽,東抵裡海及波斯灣,北及今之奧地利和斯洛維尼亞,南及今蘇丹與葉門。
奧斯曼帝國位處東西文明交匯處,並掌握東西文明的陸上交通線達6個世紀之久。 [11]  伴隨著向外擴張,促進了伊斯蘭教在世界的第三次大傳播。 在15至19世紀成為伊斯蘭世界的盟主。 在其存在期間,不止一次實行伊斯蘭化與現代化改革,使得東西文明的界限日趨模糊。
奥斯曼帝国(1299-1923年土耳其人建立的帝国)_百度百科 https://bit.ly/2UxrLCE


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


巴爾幹半島究竟有哪些國家,如何變遷?俄羅斯和塞爾維亞啥關係?
2017-09-25 由 人文悟宇 發表于歷史
巴爾幹在土耳其語裡是山脈的意思,巴爾幹山脈穿過保加利亞,到達塞爾維亞東部。
半島的得名就是來自這個巴爾幹山脈。
從地理上來說,巴爾幹半島的北部以多瑙河、薩瓦河(從阿爾卑斯流經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赫及塞爾維亞,進入多瑙河)為界。這樣一來,羅馬尼亞可以不算在內。
當然,我們通常從政治意義上來說,還是包括羅馬尼亞的,共涉及11個國家。見上圖黑色字體的國家。
在亞歷山大帝國(前336-前323年),巴爾幹半島除了伊庇魯斯、斯巴達的伯羅奔尼撒半島、現在的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黑山和塞爾維亞(大概屬於伊利里亞)之外,其餘的都被納入了帝國版圖。
羅馬帝國時期,巴爾幹半島全部歸屬羅馬。在西羅馬滅亡之後,公元4-7世紀,匈人、阿瓦爾人、倫巴第人、斯拉夫人等蠻族在此地展開激烈爭奪。
東羅馬期間,拜占庭也曾擁有過半島領土,但逐步丟失。
拜占庭帝國版圖
奧斯曼土耳其(1299-1922年)1453年滅亡拜占庭之後,巴爾幹半島被其整整統治了5個世紀。
在俄羅斯1613年羅曼諾夫王朝建立之前,奧斯曼土耳其主要與神聖羅馬帝國相爭,相爭的地方其實就是巴爾幹半島區域,巴爾幹半島完全被土耳其控制之後,在往西北就是匈牙利和奧地利了,奧斯曼牛逼的時候,一直打到過維也納。匈牙利和捷克歷史上也曾出現過抗擊奧斯曼土耳其的英雄人物。
真正使巴爾幹半島成為火藥桶的,應該是從彼得一世開始,俄羅斯尋求出海口開始。向南的出海口就在黑海,而要突破黑海口,一是控制黑海北部的克里米亞,二就是控制黑海西邊的幾個巴爾幹半島國家,特別是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
這就是俄羅斯與奧斯曼土耳其發生200多年俄土戰爭的主要原因。
塞爾維亞是斯拉夫人,和東斯拉夫的俄羅斯應當算是兄弟,而且同信東正教,而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不是斯拉夫人,所以,塞爾維亞和俄羅斯相對更為親近。
1853年的克里米亞戰爭就是俄羅斯為了從土耳其手中奪取對上述國家的宗主權而起,當然,最後俄羅斯在英法、撒丁王國和土耳其的聯盟下戰敗而未成。
克里米亞戰爭
1877-1878年的第十次俄土戰爭,俄羅斯如願以償,羅馬尼亞和塞爾維亞獨立,保加利亞成為其管轄的自治國。
為了戰略利益,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搞出個塞拉耶佛事件,引出一戰,俄羅斯加入協約國,幫助塞爾維亞。雖最終勝出,但俄羅斯最後把自己給搞沒了。
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傳和俄羅斯的斯拉夫派有緊密聯繫
此後,巴爾幹半島一直作為重要的戰略要地,被各種勢力爭奪,成為「歐洲火藥桶」。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ka6zbbr.html
-------------------
由於這裡居住著眾多的民族,有不同的語言與多樣的宗教信仰,最重要的是在千百年之間,遭受過數個外來帝國的統治,這些強植的外來政權,又帶來不一樣的文化與宗教信仰,也 讓這個地方帶來不一樣的衝擊;這些原來居住在這裡的民族、國家,也曾因為相互間的信任與需要,形成了龐大的民族體與邦聯,也曾因為相互之間的 獨霸、殘害,不得不各自尋求獨立,目前這裡共有十一個國家,最年青的國家才 於2008年2月17日才宣布獨立,也給這個地方帶來另一層的隱憂,沒錯!由於這裡的地理位置、戰略地位、種族情懷、宗教信仰、生活 習俗、文化差異等問題,從公元七世紀開始,這裡就爭戰不斷,要知道這是哪裡嗎?這就是巴爾幹半島!
在南歐鄰著地中海有三大半島,依次從東向西分別為巴爾幹半島、義大利半島(義大利)、伊比利半島(也就是西班牙與葡萄牙),最難寫歷史的 就是巴爾幹半島(Balkan),巴爾幹半島位於歐洲的東南方,曾經被喻為是世界的火藥庫,居於亞得里亞海和黑海之間的陸地,目前這裡約有550,000平方公里,和將近5,500萬的人口。
但這裡千百年來多元種族聚居,使原先是純樸善良的斯拉夫民族,歷經了幾個帝國的洗鍊壓迫下,在相互融合與衝擊的生存條件中,各自發展出自己獨特的人文風情與文化,尤其這裡美麗的自然景觀與優美建築風格,加上特有的人文風情,許多旅遊者都喜歡上這個後花園,大家都評定這裡是人的一生之中,一定要到訪的地方。
目前在這裡共有十一個國家,以下是這些國家的名稱:
塞爾維亞(SERBIA)。
黑山(MONTENEGRO)又有譯稱為蒙特內哥羅。
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BOSNIA&HERZEGOVINA)又譯稱為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
科索沃(KOSOVO)。
斯洛維尼亞(SLOVENIA)。
克羅埃西亞(CROATIA)。
保加利亞(BULGARIA)。
阿爾巴尼亞(ALBANIA)。
馬其頓(MACEDONIA)。
希臘(GREECE)。
羅馬尼亞(ROMANIA)。 以地域來劃分,羅馬尼亞應該是屬於東歐範圍,但因為歷史的發展與周邊各國的淵源
巴爾幹半島 https://bit.ly/35vKa9o
-------------------------------------
巴爾幹半島(Balkans),又稱希臘半島,是一個地緣政治和文化上的名詞,用以描述歐洲的東南隅位於亞得里亞海和黑海之間的陸地,詳細的範圍依照定義不同有許多種說法。該地約有55萬平方公里和近5500萬人口。在古希臘時代,巴爾幹半島被稱為哈伊莫司半島。該地區的名稱來自於一條通過保加利亞中心到東塞爾維亞的巴爾幹山脈。[1]
巴爾幹地區向來存在諸多矛盾,其中既有宗教矛盾,也有領土爭端。由於半島的地緣政治重要性,由此而來的列強干涉致使這一地區的矛盾頻繁被放大為戰爭,因此又有歐洲火藥庫之稱。不過近年巴爾幹半島(南斯拉夫內戰後至今)已實現停火與和平,只是偶然間在領土主權上有些糾紛,例如科索沃主權問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觸發點之——塞拉耶佛事件亦是發生在巴爾幹半島上。
目前,巴爾幹半島共有11個國家,共有面積是47.6萬平方公里,人口1.3億。
史前
巴爾幹地區是歐洲最早接受農耕文化的地方。新石器時代,農耕和畜牧科技從新月沃土通過小亞細亞傳到這裡,並從巴爾幹半島向北傳播到中歐。
公元前3000年左右,使用原始希臘語的部落率先在巴爾幹半島定居。公元前1000年,[17]伊利里亞人出現在現阿爾巴尼亞北部和亞得里亞海沿岸。同時,達契亞人和色雷斯人來到巴爾幹,他們在東南歐和中歐一帶活動。[18]他們使用的色雷斯語屬印歐語系,在這個地區創造了輝煌的文明。
希臘歷史中傳說多利安人在公元前1200年到前800年入侵希臘各地,這段時期被稱為希臘黑暗時代和幾何藝術時代。
古典時代
公元前9到8世紀,古希臘文化在巴爾幹半島南部崛起,在前6到5世紀達到高峰。前5世紀波斯第一帝國入侵巴爾幹挑起希波戰爭,目標是占領希臘,進軍土地肥沃的歐洲。希臘人激烈反抗,把波斯人擋在巴爾幹之外。前4世紀,希臘化文明隨著亞歷山大大帝的擴張流傳到馬其頓王國各地,最遠至印度而止。到前4世紀末為止,希臘語言和文化統治了整個巴爾幹,以至於全部地中海東翼。
阿爾巴尼亞費里市一處古希臘時代遺蹟
巴爾幹的其他民族也建立起較大的部落聯盟,如前5世紀色雷斯人建立的奧德呂薩帝國,定都於現在保加利亞的舊扎戈拉。達契亞人、伊利里亞人、培奧尼亞人也都成立了部落聯盟,受國王統治。
巴爾幹半島的地位與它的地理位置息息相關,這裡自古被看作是各種文化交匯的十字路口。羅馬帝國時期,這裡是拉丁語和希臘語過渡地區,也是斯拉夫人大舉南遷的目的地;這裡是東正教和天主教接觸的地方,也是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相遇的前線。
公元前3世紀後期,伊利里亞王國經常襲擊來往於亞得里亞海的羅馬商船,古羅馬共和國以此為藉口入侵巴爾幹。伊利里亞戰爭使羅馬獲得內雷特瓦河河谷,也壓制住了亞得里亞海的海盜。前168年,羅馬擒獲伊利里亞國王,開始在巴爾幹的統治。
羅馬最初在巴爾幹扶植了四個附屬共和國,後來這裡被改為羅馬帝國行省。前168年,羅馬利用希臘內戰的機會擊敗馬其頓王國,成為巴爾幹地區實質上的統治者。原希臘領土被分割為三個省:馬其頓行省、亞該亞 (羅馬行省)和伊庇魯斯。
西羅馬帝國統治下的巴爾幹各省
從公元2世紀開始,古羅馬文化與拉丁語進入巴爾幹半島,拉丁化的巴爾幹成為羅馬帝國最繁榮穩定的地區。但古希臘文化仍然主導著巴爾幹南部。羅馬人把羅多皮山脈當做半島的北邊界,這一界限大體上分割開希臘和羅馬文化的影響範圍。後來這被稱作吉里西克線。[19]
羅馬帝國在三世紀出現各種政治和經濟危機,在巴爾幹的邊防線大大削弱。巴爾幹的軍事地位突顯出來,湧現了很多戰爭英雄、執政官和帝國皇帝。[20] 君士坦丁大帝穩定了局面,之後狄奧多西帝將帝國以亞得里亞海為界,以東為東羅馬,以西為西羅馬。然而隨後發生歐洲民族大遷徙。隨著匈人入侵歐洲,北方蠻族以和平或暴力的方式湧入巴爾幹。在羅馬帝國最後的幾十年裡,巴爾幹地區成為侵略者西進義大利的跳板。這裡也成了羅馬人、哥特人和匈人簽訂條約與軍事演習的地方
中世紀
參見:羅馬帝國在中世紀和南部斯拉夫民族
前保加利亞帝國首都大特爾諾沃里一處中世紀據點。
斯拉夫人在6世紀到達半島,並同化當地人。很快,他們就完全取代了巴爾幹北部和中部的舊居民。[21]在中世紀,巴爾幹成了羅馬帝國中世紀時期、保加利亞帝國和塞爾維亞帝國征戰不休的舞台。
鄂圖曼帝國
參見:鄂圖曼帝國的擴張
1796~2008年期間巴爾幹政治權力變換 (動畫)。
中世紀晚期,突厥人建立的鄂圖曼帝國崛起,控制勢力從小亞細亞發展到色雷斯,再擴張到巴爾幹半島。到16世紀末,鄂圖曼帝國已經是巴爾幹地區最大的勢力。鄂圖曼土耳其人以強制手段同化非穆斯林人,在巴爾幹地區製造了數起大屠殺。[22]這一時期,巴爾幹人口大幅下降,但當地人仍然堅持保留自己的文化傳統。很多巴爾幹人,無論來自哪個種族,都把抗擊鄂圖曼帝國的名人看做最重要的民族英雄。[23]
1865年塞爾維亞公國首都貝爾格勒街景
波赫和黑塞哥維那與鄂圖曼帝國的戰爭,1876年
在過去的幾個世紀中,由於圍繞著鄂圖曼帝國的衝突多發生於巴爾幹,加上歐洲經濟和政治重心逐漸從小亞細亞轉移到大西洋沿岸,巴爾幹地區與主流經濟發展隔離,成為歐洲最欠發達的地區。據估計16世紀末巴爾幹人口最高峰時有8百萬人,到18世紀中期,這裡只剩下3百萬人這一估算與當時奧斯曼的書面記載相符。[24]
大部分現有的巴爾幹民族國家出現於19世紀到20世紀初。他們分別從鄂圖曼帝國或奧匈帝國獨立後,成為獨立國家。希臘於1829年獨立,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和黑山在1878年獨立,羅馬尼亞在1878年獨立,阿爾巴尼亞在1912年獨立,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於1918年獨立。
20世紀
巴爾幹戰爭
主條目:第一次巴爾幹戰爭和第二次巴爾幹戰爭
1912到1913年,四個東正教民族國家:保加利亞王國、塞爾維亞王國 (近代)、希臘王國和黑山王國組成巴爾幹同盟,一起對抗鄂圖曼帝國,史稱第一次巴爾幹戰爭。戰爭結束後,鄂圖曼帝國在歐洲殘存的領土都被同盟拿下並瓜分。這件事也促成了阿爾巴尼亞民族國家的獨立。
儘管戰場上取得了成功,參戰國家對戰利品瓜分不滿。為了爭奪對馬其頓王國的統治權,保加利亞向盟友塞爾維亞和希臘宣戰。在羅馬尼亞的幫助下,塞爾維亞和希臘大獲全勝,希臘軍隊侵入保加利亞本土,保加利亞國王投降。鄂圖曼帝國利用這個機會奪回色雷斯東部,確立了土耳其今天的西國境線。
第一次世界大戰
主條目:塞拉耶佛事件和巴爾幹戰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
一戰中,奧匈帝國軍隊在塞爾維亞屠殺平民,1914年。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在巴爾幹打響。以塞爾維亞人為主、傾向於斯拉夫民族主義的革命組織「黑手」在塞拉耶佛刺殺了奧匈帝國王位繼承人斐迪南大公。奧匈帝國當即向塞爾維亞宣戰,由於協約國連鎖反應,全世界被拉入戰爭。之後不久,鄂圖曼帝國加入同盟國陣營,成為這一聯盟的三大帝國之一。次年保加利亞也加入同盟國,在塞爾維亞忙於抵抗北面的奧匈帝國時予以夾擊。隨著塞爾維亞被擊潰,協約國派遠征軍進入巴爾幹半島支援,並如願以償地建立起馬其頓戰線。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第三條戰線,很快和其他戰線一樣進入膠著狀態。
三年後的1918年,希臘加入協約國陣營參戰。這終於打破了一戰中期的拉鋸狀態,促使德國-保加利亞戰線崩潰。保加利亞退出戰爭,奧匈帝國內憂外患,孤掌難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25]奧匈帝國瓦解
巴爾幹半島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H96MmO
---------------------------
首度踏上巴爾幹半島的土地
2017/08/24 16:58瀏覽6,077迴響5推薦120引用0
巴爾幹半島(Balkans)對很多生活在台灣的人,模糊而遙遠,負面印象居多;2017年八月初,首次踏上巴爾幹半島的土地,探訪這古老神秘的國度,帶點興奮,和微微的不安感,但心裡卻有更多的好奇。
學生時代的了解,巴爾幹半島民族,及宗教信仰複雜,因此自古以來戰亂頻傳,兵燹不斷,是歐洲的火藥庫。說到巴爾幹半島,腦海中不覺浮現兩個深刻印象。
第一是20世紀初,奧匈帝國王儲在巴爾幹半島的城市塞拉耶佛(Sarajevo),被屬於斯拉夫民族的塞爾維亞(Serbia)人喑殺,奧匈帝國報復,同屬斯拉夫民族的俄羅斯出面相挺,引發全面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漫天烽火於焉展開。
第二是1971年,位在巴爾幹半島的阿爾巴尼亞(Albania),領銜向聯合國大會,提出所謂「排我納匪」案,卽是以大陸取代台灣的會員資格;之前台灣每年都為此案,疲於奔命,但1971年終究不敵國際情勢,被近乎羞辱的趕出聯合國,台灣的國際空間,自此江河日下,也是現在很多國人,覺得台灣是「亞細亞孤兒」的起源。
歷史上,巴爾幹半島早期被亞德里亞海對岸的羅馬帝國統治,羅馬帝國滅亡後又被中歐的哈布斯堡王朝和奧匈帝國統治,同時期威尼斯人也佔領沿海部份地區,留下許多身影,事實上可說是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曾在元朝時東來,後來引發歐洲人東方熱潮的義大利人馬可波羅(Marco Polo),傳說就是出身現在克羅埃西亞,一個名叫科楚拉(Korcula)的小島,雖然說法迄今仍有很多爭議;15世紀中葉起,從小亞細亞(Anatolia,現在土耳其)掘起的鄂圖曼帝國(Ottoman Empire),開始擴展勢力到這些地區,一直統治到19世紀中葉。20世紀初葉,鄂圖曼帝國也在一戰後灰飛煙滅。
巴爾幹半島的地理位置,介於歐洲與小亞細亞之間,是歐亞間的橋樑,而巴爾幹也充分這個角色;巴爾幹是歐洲最早種植穀類作物,及養殖牲畜的地區,這些農業技術由兩河流域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平原,所謂人類文明搖籃的「肥沃半月彎(Fertile Crescent」)發展出來,經小亞細亞,先傳至巴爾幹半島,再傳入歐洲。
1919年起,行駛於巴黎與伊斯坦堡之間的東方快車(Orient Express),是當時歐洲上流社會的象徵,其路線有數條,中間都經過巴爾幹半島,包括現在克羅埃西亞的首都札格里布(Zagreb),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勒(Belgrade)等都市。1970年代著名電影,由同名小說改編的「東方快車謀殺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場景就設在現在克羅埃西亞的路段,原著作者是英國小說家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不過札格里布、貝爾格勒等都市,大部份國人也都十分陌生。
但巴爾幹半島範圍的定義並不一致,地理上北方邊界就有兩種不同說法,但都包括西臘及土耳其歐洲的一小部份。但地緣政治上說法則只有原南斯拉夫,加上保加利亞(Bulgaria)、阿爾巴尼亞、羅馬尼亞(Romania)這些原屬共產集團的國家,甚至更縮小到最複雜、最多紛爭的原南斯拉夫地區,這裡素有「一個國家,兩種文字,三種宗教,四種語言,五個民族,六個國家,七條國界」的形容。
原來南斯拉夫的地區,二戰後狄托(Marshal Josip Broz Tito)主導,一統舊南斯拉夫王國(Kingdom of Yugoslavia),成立共產集團屬下的「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合國(Social Federal Republic of Yugoslavia)」,簡稱「南聯」,「Yugo」在斯拉夫文就是「南」的意思。1991年原蘇聯解體後,南聯也開始解體,隨及爆發激烈内戰,新聞中常看到塞拉耶佛斷垣殘壁,煙硝處處的戰爭畫面,更由於上面所說的負面印象,直覺巴爾幹半島是個窮山惡水,地瘠民貧的地方。
内戰後原來的南聯,陸續分裂成七個國家,包括斯洛文尼亞(Slovenia)、克羅埃西亞(Croatia)、波斯尼亞及赫塞哥維那(簡稱波赫,Bosnia & Herzegovia)、馬其頓(Macedonia,註1)、塞爾維亞(Serbia)、及原為塞爾維亞轄下自治省,2008開始尋求獨立,目前只有部份國家承認的科索沃(Kosovo)。
雖然說是首度踏上巴爾幹半島的土地,但自空中倒是有無數次飛越的經驗。台灣至中、西歐如荷蘭阿姆斯特丹,德國法蘭克福、奧地利維也納、法國巴黎、甚或英國倫敦等城市的空中航線,雖然去程可能取道俄羅斯西伯利亞,但回程大都會經過巴爾幹半島西北部上空,再經黑海、高加索等地回台灣。
註1 : 西元前350年前後,建立橫跨歐亞非三洲龐大帝國的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即出身馬其頓。
首度踏上巴爾幹半島的土地 - 旅途的印記 - udn部落格 https://bit.ly/36DIYAa
--------------------------
圖蘭人的征服:蒙古人與奧斯曼人
 2020年07月15日 14:18:34  1017 views  
摘要
匈奴人,是最早在信史時代闖入歐洲諸民族中的圖蘭人。另一個入侵歐洲的圖蘭民族為馬扎爾人,或稱匈牙利人,是匈奴民族的另一個分支,在9世紀之時便成功地沖入歐洲大陸的縱深處,並在此地建立起了極為重要的匈牙利王國。
匈奴人,是最早在信史時代闖入歐洲諸民族中的圖蘭人。另一個入侵歐洲的圖蘭民族為馬扎爾人,或稱匈牙利人,是匈奴民族的另一個分支,在9世紀之時便成功地沖入歐洲大陸的縱深處,並在此地建立起了極為重要的匈牙利王國。他們很快就採用了當地人的風俗習俗及宗教,當然,他們保留了自己的語言。簡而言之,他們已經被歐洲化了;而且,在14世紀的時候,他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抵禦其同族的突厥部落入侵基督教歐洲的主要防禦力量。
圖蘭人的征服:蒙古人與奧斯曼人
匈奴人
蒙古人
匈牙利人入侵歐洲兩個多世紀後,桀驁不馴的蒙古人或韃靼人游牧在中亞和東亞地區的大草原上,那裡是好戰民族的溫床。蒙古人在蒙古的各個部落之間建立了新的統治。他們的第一個偉大首領是鐵木真,曾給人類帶來最可怕的痛苦與折磨。成吉思汗對以突厥人為主的無數部落展開了冷酷無情的屠殺,似乎他們屬於另一個物種,其刀劍和火把橫穿了亞洲大部。他們征服了現今中國北部的大部分地區,然後揮師西進佔領了突厥斯坦和波斯。大軍所到之處,城市全部被夷為平地,人口稠密的平原變成了寂靜的荒漠。成吉思汗生前權力範圍已囊括羅斯的第聶伯河及印度河谷,即使死後還需殉葬:在他的墓前,40名少女被殺,以便她們的靈魂可以去另一個世界裡服侍他。
圖蘭人的征服:蒙古人與奧斯曼人
成吉思汗
偉大的征服者成吉思汗將自己的廣闊疆土傳給了一位稱職的繼任者,他的兒子窩闊台。他將帝國疆域向東亞推進的同時,也向西亞擴展,併入侵歐洲。這次西征由著名的拔都率領,並採用了軍事專家所謂的「完美策略」。羅斯、波蘭和匈牙利的大部分地區被佔領並被破壞;莫斯科、基輔、佩斯及許多其他城市被焚毀,居民被殺戮。在1238年至1241年這兩到三年的可怕時光里,幾乎一半的歐洲都慘遭蹂躪。另一半的居民如若沒有瘋狂地專註於教皇和皇帝之間的紛爭的話,似乎也不知所措。他們沒有共同努力阻擊入侵的進程,顯然把這次天罰視為大自然給予的破壞性災難,難以避免,無法補救。幸運的是,值此緊要關頭,窩闊台去世了,拔都被召回亞洲,西方文明就此逃過一劫。
圖蘭人的征服:蒙古人與奧斯曼人
窩闊台
後期最著名的蒙古首領是忽必烈汗。他遷都汗八里,即為現在的北京,並在此接見世界各地的使節與訪客。義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也在這位君主的皇宮裡居住多年,獲取了關於遠東珍貴而鮮活的知識,並在其著名的《馬可·波羅行記》中將之傳遞給了歐洲。
圖蘭人的征服:蒙古人與奧斯曼人
中世紀時期蒙古人的遊動式蒙古包
忽必烈汗死後,無節制擴張且鬆散聯合的帝國陷入混亂並分裂成了諸多小國。後來成吉思汗的一位遠親帖木兒,又將帝國恢復,亞洲大部都被置於他的統治之下。
帖木兒死後,廣闊的帝國一樣土崩瓦解。他的後代之一巴布爾於1525年入侵印度,並建立了莫卧兒帝國。這個蒙古王國持續了200多年,直到18世紀被英國人摧毀。莫卧兒帝國在德里和阿格拉的宮殿的富麗堂皇是東方最燦爛的藝術風格之一。
圖蘭人的征服:蒙古人與奧斯曼人
阿格拉的泰姬陵
亞洲從未從蒙古征服者製造的可怕災難中復甦過來。許多生機勃勃的地區被這些民族毀滅者掃蕩一空,至今仍如墓地般荒無人煙。但蒙古的入侵與西方歷史之間的聯繫最令人矚目。這場劇變對歐洲歷史有著重要意義,蒙古人統治了東斯拉夫人近300年之久。這對於羅斯來說,就像後來的奧斯曼人征服東南歐一樣,都是災難。
奧斯曼帝國的開端
歷史上所有圖蘭人國家中,最新、最長、最重要的由奧斯曼人建立。該帝國的核心是13世紀一隊突厥武士在小亞細亞建立的小國。當蒙古人西征至小亞細亞時,周邊的部落開始逐漸臣服於奧斯曼,與此同時,他逐省地吞併拜占庭皇帝的亞洲領地。在14世紀後半葉,現在土耳其的大部分地區落入了奧斯曼人之手。
圖蘭人的征服:蒙古人與奧斯曼人
奧斯曼帝國
加尼沙里軍團
奧斯曼人的征服極大地得益於一個極有戰鬥力的兵團,它組建於14世紀初期,被稱為加尼沙里軍團。其主要成員起初是基督教俘虜中的優選兒童,這些兒童在伊斯蘭的信仰中成長。當戰爭導致沒有足夠的兵源之時,蘇丹向信仰基督教的子民強征兒童服兵役,有時一年強征多達2000名男孩。這種徵兵的方法維持了大約300年。
圖蘭人的征服:蒙古人與奧斯曼人
加尼沙里軍團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由於蒙古人在亞洲襲擊了奧斯曼人,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因此而延遲了一段時間。最後,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1451—1480)以龐大的軍隊和艦隊圍攻君士坦丁堡。經過短暫的包圍,君士坦丁堡徹底淪陷。據說都城的10萬居民中有4萬人被殺,5萬人淪為奴隸。聖索菲亞大教堂圓頂之上的十字架被新月所取代。
圖蘭人的征服:蒙古人與奧斯曼人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這樣一來,在舊羅馬落入西部蠻族之手整整1000年後,新羅馬也落入了東部蠻族之手。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是歷史上最令人痛心卻又命中注定的事件。此時的穆罕默德二世,像西庇阿在迦太基時一樣,凝視著君士坦丁堡的廢墟和空蕩的宮殿,據說他感慨於命運無常,若有所思地吟誦了波斯詩人菲爾多西的詩句:
「蜘蛛網是愷撒宮殿的窗帘;貓頭鷹是阿夫拉西亞普望樓上的哨兵。」
奧斯曼人對歐洲文明的影響相當無感,他們一直被視為歐洲的入侵者,在當地的存在導致了幾場最為血腥的近代戰爭。奧斯曼人逐漸被排擠出了歐洲的領土,就如盤踞在歐洲大陸另一角的穆斯林摩爾人在很早以前被西班牙的基督教騎士驅逐一樣,而其被從博斯普魯斯海峽趕回去的日子也可能為時不遠了
圖蘭人的征服:蒙古人與奧斯曼人 | 天天要聞 https://bit.ly/2IEGvgR
---------------------
罕見人像照:生活在百年前的奧斯曼人是什麼樣子
圖一:今天為各位讀者朋友們分享的一組圖組是來自19世紀末期的奧斯曼人像照老照片,通過這一組照片,我們可以來看一看生活在百年前的奧斯曼人的精神面貌與他們所穿戴的服裝。
罕見人像照:生活在百年前的奧斯曼人是什麼樣子 - iFuun https://bit.ly/3kzfwAh

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奧斯曼高舉著「勝利之劍」東征西掠,一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