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不重至,禍必重來」、「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https://is.gd/Xe0jlO


「八仙」代表男、女、老、少、富、貴、貧、賤?是真的!
2018-03-21 由 微子柒 發表于文化
「八仙」是民間廣為流傳的道教八位神仙,即:李鐵拐、鍾離權、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曹國舅。八仙均為凡人得道,性情與百姓較為接近。
八仙過海,各顯其能」這個成語家喻戶曉,可是「八仙」分別代表男、女、老、少、富、貴、貧、賤,知道的人就很少了。
李鐵拐是傳說中的八仙之首。李鐵拐原本相貌堂堂,最後怎麼變成拄鐵拐、背葫蘆的「醜陋」形象呢?原來,李鐵拐元神外游參加太上老君的華山仙會,交待弟子守護軀殼七天。結果這名弟子家有變故,在第六天半時燒了李鐵拐的軀殼回去盡孝了。鐵拐李元神回歸,無處可托,匆忙之中借屍還魂,豈料對方是一個黑臉蓬頭、卷鬚巨眼的瘸子,太上老君見狀賜給他一根鐵拐。於是,李鐵拐變成了拄鐵拐、背葫蘆、遊歷人間,解人危難的形象。
漢鍾離是全真道的「正陽祖師」,據說是上古黃神氏託孤轉世。漢鍾離長大以後任朝廷的諫議大夫,奉命出征吐番,戰敗後隱居終南山。漢鍾離遇東華帝君王玄甫,得長生真訣、金丹火候及青龍劍法;又遇到華陽真人,得太乙九圭、火符金丹、洞曉玄玄之道;最終在崆峒山紫金四皓峰得玉匣秘訣,成了仙人。漢鍾離自稱「天下都散漢」,他的形象常常是袒胸露乳,手搖棕扇,大眼睛,紅臉膛,頭上扎了兩個丫髻,神態自若。
張果老是八仙中年邁的仙翁,據說由唐代道士張果演化而來,道教稱之為果老仙師。唐太宗曾召他入宮,被他拒絕;武則天時期,他不得已奉詔出山,又半路裝死不去;唐玄宗時期,他終於入宮,賜名「通玄先生」。唐玄宗要將女兒許配與他,他未同意且懇辭還山,最終死於衡山蒲武縣。弟子說他已羽化成仙,唐玄宗下令建棲霞觀以祭祀。民間傳說他常倒騎白驢雲遊四方,宣唱道情,勸化度人,「騎驢看唱本」這個成語就源於此。
呂洞賓是全真道的「純陽祖師」。呂洞賓得道之前是個讀書人,家境殷實。苟杳是呂洞賓的同鄉,家境貧寒、勤奮好學,借住呂家。苟杳看上林家妹子,呂洞賓怕他耽誤前程不充但拗不過苟杳。雙方達成妥協:苟杳新婚,由呂洞賓先陪新娘睡三天。實際上,呂洞賓只是挑燈夜讀,什麼故事也沒有發生。苟杳夫婦明白了呂洞賓的良苦用心。
世事無常,幾年後,苟杳金榜題名,呂家卻因一場大火陷入赤貧。呂洞賓赴京求助苟杳。苟杳好酒好菜招待呂洞賓幾個月,卻絕口不提借錢一事。呂洞賓憤憤不平回到老家,卻發現家裡已蓋起新房。走進家門,呂洞賓意外發現家裡正在為他辦喪事,妻子在嚎啕大哭。門外一幫人抬進一口棺材,打開卻發現全是金銀財寶。郵差送來一封信,上寫「苟杳不是負心郎,路送金銀家蓋房。你讓我妻守空房,我讓你妻哭斷腸」。呂洞賓恍然大悟。
「苟杳」與「狗咬」同音,這就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的典故。呂洞賓被漢鍾離點化成仙,是八仙中最有人情味一個,瀟洒、風趣,為民除暴安良、斬妖除怪、好酒好色成為呂洞賓的典型形象。
何仙姑是八仙唯一的女仙,原名何秀姑,生於唐武則天時期。何仙姑出生時紫雲繞室,頭頂上六道毫光。何仙姑從小智慧敏捷、聰敏過人。15歲時,何仙姑夢見神人教她食雲母粉,於是輕身如飛,往來於山頂之間。她每天早上外出,采山果孝敬母親。武則天聞之,派使者召請,未果。據說何仙姑在唐中宗時八月初八由呂洞賓點度成仙。
藍采和是八仙中玩世不恭、似狂非狂的行乞道仙。藍采和在戲曲中常常女裝打扮,手提花籃。藍采和夏天穿棉衣,冬天臥雪地,經常手持唱板、邊走邊唱、帶醉踏歌,似狂非狂。人們有時給他銅錢,他卻用長繩穿起拖地而行,見到窮人,就把銅錢送給他們。藍采和最有名的踏歌是:踏歌藍采和,世界能幾何?紅顏一春樹,流年一擲梭。古人混混去不返,今日紛紛來更多。朝騎鸞鳳到碧落,暮見桑田生白波。長景明暉在空際,金銀宮闕高嵯峨!
韓湘子是八仙中的斯文公子,一位手持長笛的英俊少年。韓湘子,本名韓湘,是唐代大文豪韓愈的侄子。韓湘前生為白鶴,投生昌黎縣韓會之子,乳名湘子,幼年喪父,由叔父韓愈撫養。韓湘子長大後得鍾、呂二仙傳授修行之術,韓愈極力反對。韓湘子因此出家,隱居於中南山修道,得成正果。幾年後,韓愈被貶,韓湘子化身點化,韓愈頓悟,也修道成仙。
曹國舅的形象是頭戴紗帽,身穿紅袍官服,手持陰陽板。傳說曹國舅是宋朝皇帝宋仁宗曹皇后的長弟,他天資淳善、志在清虛、不慕虛榮、不喜富貴。曹國舅因看不慣其弟殘害人命而隱跡山岩,專心思考玄妙深奧的道理。有一天,他遇到了漢鍾離和呂洞賓兩位仙人,被點化加入了了仙人團隊。
「八仙」的故事在民間影響深遠,農家的四方桌被稱為「八仙桌」,西安有個有名的「八仙庵」。人們把日常生活中的美好願望與「八仙」聯繫起來,於是有了「八仙」分別代表男、女、老、少、富、貴、貧、賤的說法。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culture/3l3qn58.html
-----------------------------------------------

鍾離權傳奇(1)仙人謫降 | 大紀元 - https://goo.gl/wK27jZ



男:呂洞賓、曹國舅、漢鍾離 
女:何仙姑 
老:張國老、鐵拐李 
幼:韓湘子、藍采和 
貧:藍采和、張國老 
賤:鐵拐李 
富:曹國舅、韓湘子 
貴:呂洞賓、何仙姑、漢鍾離
-------------------------------
男'呂洞賓'鍾離權 
女'何仙姑 
老'張果老 
幼'藍采和'韓湘子 
富'曹國舅 
貴'鍾離權'曹國舅 
貧'藍采和'李鐵拐 
賤'李鐵拐 
---------------------------------------
為什麼說八仙分別代表男女老少富貴貧
2015/12/06 來源:中華道友會
為什麼說八仙分別代表男、女、老、少、富、貴、貧、賤?編輯/中華道友會
八仙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但是八仙代表著什麼,一般人就不是很清楚了。八仙分別代表男、女、老、少、富、貴、貧、賤。為什麼這麼說呢?這是從八仙的身份和形象來說的。
八仙,是指民間廣為流傳的道教八位神仙,即劉鐵拐、鍾離權、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曹國舅。由於八仙均為凡人得道,所以性情與百姓較為接近。
李鐵拐,是傳說中的八仙之首。相傳姓李,名玄,又叫李凝陽、李洪水、李孔目。《列仙全傳》等說他本來長得相貌堂堂,在碭山洞中修行。因為約定要參加老君的華山仙會,臨走對弟子說:「我欲從游華山,倘若遊魂七日不回返,你就把我的屍殼焚化。」據說他的魂藏於肝,魄藏於肺,元神出遊時魂一起去,只把魄留下守著屍殼,這就是所謂的「元神出殼」。鐵拐李留下屍殼,元神外游,不料到了第六天,弟子家中來人報信母親病危,弟子坐臥不安,又堅守到第二天中午,見師父元魂還未歸,無奈燒了師父屍殼,回家盡孝道去了。當弟子回家後,鐵拐李的元神回歸,無處可托,真是喪魂落魄,似孤鬼遊魂。他忽然看見林中有一餓死的人屍,靈機一動,心想:「即此可矣!」馬上從他的前額腦門進入,站起來之後,才覺不行,趕忙從葫蘆里倒出老君所贈的仙丹,葫蘆忽然閃出金光,映出一個醜陋的形象,黑臉蓬頭,卷鬚巨眼,右腳還是瘸的,正在驚訝,身後忽然有人鼓掌,回頭一看,正是老君。鐵拐李覺得改頭換面得來的尊容實在不像樣子,有點不高興,忙要把元神跳出。就在這時,老君制止說:「道行不在於外表,你這副模樣,只須功夫充滿,便是異象真仙。」於是授他金箍一道收束亂髮,授予鐵拐一根助拄跛足。李鐵拐還常背一葫蘆,據說裡面裝有仙藥,降到人間時,專門用來治病救人。於是鐵拐李的形象是拄鐵拐,背葫蘆,遊歷人間,解人危難。
八仙中名氣僅次於鐵拐李的是鍾離權,又稱漢鍾離,全真道尊為「正陽祖師」,奉為道教北五祖之一。有關他出生的故事非常生動,說有一天,一個巨人大跨步走進他母親的內室,大聲說道:「我是上古黃神氏,當託兒於此。」頓時,只見異光數丈如烈火,隨之漢鍾離降生,他一出生就像三歲的小孩一樣大,天生一副福相,頂圓額寬,耳厚眉長,口方頰大,唇練如丹,乳圓臂長,更為奇怪的是他晝夜不聲不響、不哭不吃。一直到了第七天,他突然說了一句話:「身游紫府,名書玉京。」這一句話驚動了他的父母,因為紫府、玉京是天上玉帝的宮城,所以以為他是神仙轉世。父母希望他長達成人多掌大權,因此起名「權」。據說鍾離長大以後,任朝廷的諫議大夫,後來奉詔出征吐番。戰敗後隱居終南山,遇到東華帝君王玄甫,得到長生真訣、金丹火候及青龍劍法。後來又遇到華陽真人,教他太乙九圭、火符金丹,洞曉玄玄之道。最終在崆峒山紫金四皓峰得到玉匣秘訣,成了一位仙人。他自稱「天下都散漢」,即天下第一閒散之人。他的形象常常是袒胸露乳,手搖棕扇,大眼睛,紅臉膛,頭上扎了兩個丫髻,神態自若。
張果老是八仙中年邁的仙翁,名「張果」,因為八仙中年事最高,人們尊稱其為「張果老」。張果老,道教稱為果老仙師,由唐代道士張果演化而來。據說唐太宗、唐高宗曾派使者召他入宮,均被他拒絕。到了武則天時期,不得已奉詔出山,走到半路假裝死去又未去成,到了唐玄宗時期,玄宗派遣使者終於將他請到了宮內,封他為「銀青光祿大夫」,賜名「通玄先生」。後來,玄宗準備將他的女兒許配給他,他唱道:「媳婦得公平,平地生公府,人以可喜,我以可畏。」最終也沒同意這門親事,懇辭還山,走到半路,死於衡山蒲武縣。弟子說他羽化成仙,唐玄宗下令在當地建棲霞觀以祭祀。民間傳說他常背負一個道情筒,倒騎白驢,雲遊四方,宣唱道情,勸化度人。後來民間的名言「騎驢看唱本」就源於此。他所乘的白驢,日行萬里,夜間摺疊如紙,放在箱子裡。白天騎的時候,口中含水噴洒一下,就又還原成真驢。後人題詩:「舉世多少人,無如這老漢。不是倒騎驢,萬事回頭看。」
洞賓,姓呂名岩,在道教中,全真道奉其為「純陽祖師」,為北五祖之一,又稱「呂祖」。呂洞賓成仙得道之前,原是個讀書人。
他的好友中有個同鄉叫苟杳。苟杳的父母雙亡,家境貧寒,但為人忠厚,是一個老誠君子,讀書又很勤奮,呂洞賓很賞識他,與他結拜為金蘭兄弟,並請他到自己家中居住,希望他刻苦讀書,以後能有個出頭之日。一天,呂洞賓家來了一位姓林的客人,見苟杳一表人才,讀書用功,便對呂洞賓說,想把妹妹許配給苟杳。呂洞賓深怕苟杳貪戀床第之歡誤了錦繡前程,連忙推託。沒料到,苟杳本人聽說林家小姐貌美,執意要應允這門親事。
呂洞賓思索良久同意了,並對苟杳說:「賢弟既然主意已定,我不阻攔,不過成親之後,我要先陪新娘子睡三宿。」苟杳聽了大吃一驚,但寄人籬下,怎能不低頭,再說,婚禮的一切花費都得仰仗呂家,誰讓自己一貧如洗呢?思前想後,還是咬咬牙答應了。苟杳成親這天,呂洞賓喜氣洋洋,跑前跑後張羅一切,而苟杳卻沒臉見人,乾脆躲到一邊。到了晚上,送走了賓客,呂洞賓進了洞房,只見新娘子頭蓋紅紗,倚床而坐。呂洞賓不去掀那紅蓋頭,也不說話,只管坐在燈下埋頭讀書。林小姐等到半夜,丈夫還是不上床,只好自己和衣睡下了。
天明醒來,丈夫早已不見。一連三夜都是這樣,可可苦壞了林小姐。回頭再說苟杳,好不容易熬過了三天,剛進洞房,見娘子正傷心落淚,低頭哭著說:「郎君為何一連三夜都不上床同眠,只顧對燈讀書,天黑而來,天明而去?」這一問,問得苟杳目瞪口呆。新娘子抬起頭來一看,更是驚詫莫名:怎麼丈夫換了個人?半天功夫,夫妻倆才恍然大悟。
苟杳雙腳一跺,仰天大笑:「原來哥哥怕我貪歡,忘了讀書,用此法來激勵我啊!」林小姐也是心中歡喜,對呂洞賓充滿了敬意。夫妻倆都說:呂兄此恩,將來一定要報答。幾年後,苟杳果然金榜題名,做了大官。夫妻倆與呂洞賓一家灑淚而別,赴任而去。一晃八年過去了,這年夏天,呂家不慎失火,偌大一份家財化為灰燼。呂洞賓和妻小隻好在殘磚破瓦搭就的茅屋裡寄身,日子過得是夠難的。
呂洞賓只好出門去找苟杳幫忙,一路上經歷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苟杳府。苟杳對呂洞賓家遭大火非常同情,熱情接待了他,可就是不提幫忙的事,呂洞賓一住幾個月,一點銀子也沒拿到。呂洞賓仰天長嘆:「人情薄如紙,一闊臉就變,滔滔然天下皆是也!」一氣之下,不辭而別。回到家鄉,呂洞賓老遠就見自家的破茅屋換成了新瓦房,大為詫異:自己遠離,子幼妻弱,怎能大興土木?乃至走近家門,更是驚得三魂走了兩魄:大門兩旁竟貼了白紙。家裡死了人?他慌忙進屋,見屋裡停著一口棺材,妻子披麻戴孝,正在嚎啕大哭。
呂洞賓愣了半天:她為哪個戴孝?輕輕叫一聲:「娘子。」娘子回頭一看,驚恐萬狀,顫顫抖抖地叫道:「你,你是人還是鬼?」呂洞賓更覺詫異:「娘子怎出此言?我好好地回來了,如何是鬼?」娘子端詳了半天,才敢相信真是呂洞賓回來了,說:「哎呀!當真嚇死我了!這不會是在夢中吧。」
原來,呂洞賓離家不久,就有一幫人來幫他蓋房子,蓋完了房子就走了。前天中午,又有一幫人抬來一口棺材,說是呂洞賓在苟杳家病死了。妻子一聽,天塌地陷,哭得死去活來。今天正哭著,不想呂洞賓竟回來了。呂洞賓心下明白:都是苟杳玩的把戲。他操起一把利斧,狠劈棺材,「咔嚓」一聲,棺材劈開了,裡面竟全是金銀財寶,還有一封信。呂洞賓展開信讀到:「苟杳不是負心郎,路送金銀家蓋房。你讓我妻守空房,我讓你妻哭斷腸。」
呂洞賓如夢初醒,苦笑一聲:「賢弟,你這一幫,可幫得我好苦啊!」從此,呂、苟兩家倍加親熱。這就是俗話常說的「苟杳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因為「苟杳」與「狗咬」同音,傳來傳去竟成了「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後來呂洞賓被鍾離權點化成仙,是八仙中人情味最濃的一個,瀟洒、風趣,為民除暴安良、斬妖除怪,還好酒好色。民間將其塑造成手持寶劍,解救人間苦難的遊俠形象。
何仙姑,八仙唯一的女仙。據說原名何秀姑,生於唐武則天時期,出生時紫雲繞室,頭頂上有六道毫光。從小智慧敏捷,聰敏過人。十五歲時,夢見神人教她食雲母粉,於是輕身如飛。往來於山頂之間,每天早上外出,采山果孝敬母親。後來辟穀,言語異常。武則天聽說後,派使者召請,中途不知去向,有人說在唐中宗時八月初八飛天。還有一種說法是,何仙姑十三歲時入山,遇仙人呂洞賓,呂賜其一桃,吃了以後不飢不餓,並能預知禍福之事,頗為靈驗。村裡的人奉為神明,專門建樓供她居住,後來呂洞賓度她成仙。
八仙中有位玩世不恭、似狂非狂的行乞道仙,名為藍采和。藍采和,本為男子,但在造像或戲曲中常常女裝打扮,手提花籃。據說他本來赤腳大仙降生,原來一條三寸多寬的木腰帶,一腳穿靴子,一腳赤行。夏天穿的是棉衣服,冬天臥於雪地中,氣出如蒸。經常手持三尺多長的大拍唱板,在城市裡邊走邊唱,帶醉踏歌,似狂非狂,男女老少都跟隨著他。人家把銅錢給他,他卻用長繩穿起來,拖地而行,散失了也不回頭看一看。有時見到窮人,就把銅錢送給他們。
後來他踏歌於濠梁酒樓乘醉,有雲鶴笙簫聲,忽然輕升雲中,拋下靴衫腰帶板拍,冉冉而去。他最有名的踏歌是:踏歌藍采和,世界能幾何?紅顏一春樹,流年一擲梭。古人混混去不返,今日紛紛來更多。朝騎鸞鳳到碧落,暮見桑田生白波。長景明暉在空際,金銀宮闕高嵯峨!
韓湘子,八仙中的斯文公子,形象是一位手持長笛的英俊少年。韓湘子,本名韓湘,是唐代大文學家、刑部侍郎韓愈的侄子。韓湘前生為白鶴,白鶴受鍾離權和呂洞賓的點化,又投生為昌黎縣韓會之子,乳名湘子,幼年喪父,由叔父韓愈撫養,長大後又得鍾、呂二仙傳授修行之術,韓愈極力反對,訓斥他。
韓湘子因此而出家,隱居於中南山修道,得成正果,列為八仙。韓湘子屢次化形,度化他的叔叔韓愈,但韓愈多次不悟。後來,韓愈被降官到了潮陽,路經藍關,凍埋雪中。湘子趕來相救,並指點度化。韓愈最終感悟,也修道成仙。
曹國舅的形象是頭戴紗帽,身穿紅袍官服,手持陰陽板(玉板),與其他仙人的打扮迥然不同。傳說他是宋朝皇帝宋仁宗曹皇后的長弟,名景休。他天資淳善,志在清虛,不慕虛榮,不喜富貴。
後來因為他的弟弟嬌縱不守法,殘害人命,曹國舅深以為恥,於是隱跡山岩,穿戴平民的衣帽,精心思考玄妙深奧的道理。有一天,他遇到了鍾離權和呂洞賓兩位仙人,他們問:「聽說你在修養,所養的是什麼呢?」答道:「養道。」仙人又問:「道在哪裡?」曹國舅舉手指天。二仙又問:「天在哪裡?」曹國舅用手指心胸。二位仙人笑著說:「心即是天,天即是道,你已經頓悟道之真義了。」
於是傳授他還真秘術,點化指引他入了仙人團隊。還有一種說法,說他出家時皇帝賜他一塊金牌,後來過黃河沒有船費,就以此抵押,恰好遇到了呂洞賓,與他一起同游,因此悟道而名列「八仙」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Kz7AL.html
--------------------------------
八仙是怎麼來的,其分別代表著「男女老少、富貴貧賤」
2016-09-16 由 斌斌閒談 發表于文化
八仙是道教中極為重要的神祗,關於八仙的故事更是膾炙人口、流傳甚廣。由於八仙均是凡人得道,其性情與百姓最為接近,故在民間備受尊崇。傳統的八仙即:鐵拐李、漢鍾離、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曹國舅,按其不同的身份和形象,分別代表著「男、女、老、少、富、貴、貧、賤」。
八仙的傳說起源很早,最早可追溯到西漢時期,在淮南王劉安的《淮南子》中便有記載。淮南王好練丹求藥,眾人便傳其成仙,後人為了附會此事,更是傳出劉安最著名的八位門客也隨之成仙,即蘇飛、呂尚(此呂尚非姜子牙)、左員、田由、雷被、毛披、伍被、晉昌。
及至兩晉時,譙秀在《蜀紀》中創作了蜀地八仙,所謂的蜀地八仙,並不是指全是四川人,而是指在蜀地得道成仙的八個人,分別為: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張道陵、莊君平、李八百、范長生、爾朱先生。
唐代的八仙可謂是最富有浪漫主義情懷,不少詩人、書法家紛紛入選,名單中有李白、賀知章、李适之、李進、崔宗之、蘇晉、狂草張旭、焦遂,此八人因皆好飲酒賦詩,被人稱為酒中八仙人。
發展到明代,八仙之名最終定型,吳元泰的《東遊記》將八仙始定為:鐵拐李(李玄)、漢鍾離(鍾離權)、張果老(張果)、呂洞賓(呂岩)、何仙姑(何瓊)、藍采和、韓湘子、曹國舅(曹景休),此說法流傳至今未有改變。
除此之外,八仙的形象及寶物也被固定了下來,八仙所持的檀板、扇子、洞簫、漁鼓、寶劍、葫蘆、荷花、花籃等八物稱為「八寶」或者「暗八仙」。後人根據其不同的形象又有所附會,認為他們分別代表著「男女老少、富貴貧賤」,其中男(呂洞賓)、女(何仙姑)、老(張果老)、少(藍采和)、富(韓湘子)、貴(曹國舅)、貧(漢鍾離)、賤(鐵拐李)。八仙是怎麼來的,其分別代表著「男女老少、富貴貧賤」 - 每日頭條 - https://goo.gl/c9C8Ho


【中國神話】從帥哥到身有殘疾,八仙——鐵拐李傳奇

鐵拐李原本非但不瘸,還是一位「質非凡骨、狀貌魁梧」的高大氣質帥哥。以藝人來比喻的話,在日本是阿部寬,在韓國是張東健,在歐美則是克里斯漢斯沃。問題來了?魁梧帥哥鐵拐李,怎會淪落到如今這般三分像人、七分像鬼的「賤模樣」?
唸給你聽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能一口氣講出八仙有誰的不多,但無論如何,鐵拐李的知名度在八仙裡最少也是個男二號,僅次帥哥呂洞賓。
八仙分別對應「男、女、老、少、富、貴、貧、賤」。神仙裡有男女老少這不意外,非富即貴也很合理,少數幾位一貧如洗卻兩袖清風的也能想像。但誰是裡頭的「賤」擔當呢?就是長相猥瑣、身有殘疾的鐵拐李了。
但,很少人知道的是,鐵拐李原本非但不瘸,還是一位「質非凡骨、狀貌魁梧」的高大氣質帥哥。以藝人來比喻的話,在日本是阿部寬,在韓國是張東健,在歐美則是克里斯漢斯沃。問題來了?魁梧帥哥鐵拐李,怎會淪落到如今這般三分像人、七分像鬼的「賤模樣」?
二十歲才發作的中二病患者
鐵拐李本名「李玄」,春秋戰國人。家境小康,從小深受父母栽培,希望能培養出一位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正統讀書人。他早上讀書,放學去補習班的生活持續了二十年,原本應該順著「建中自然組、台大理工科、台積電工程師」的人生,卻在某天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壞掉了。
不知是受到怎樣的打擊(又或者說啟蒙),李玄看破功名利祿,決定投筆從⋯⋯「仙」。「我要成為,仙人王!」說到做到的李玄把參考書全扔掉,開始攻讀煉丹、御劍、卜筮、咒符等仙術技能。故事裡最傷心的當然就是李玄爸媽,要是你的乖兒子活到二十歲突然說要修仙,你也一定會當場中風的。
父母的眼淚沒有對他造成絲毫困擾,他心想既然都要修仙了,七情六慾不可掛念,於是就離家出走了。李玄一路餐風露宿,以天地四海為家,除了遊山玩水外,有機會就自修仙術。但仙術哪是那麼容易自修的?在接連不斷的瓶頸後,他決定找一位指導教授,拜師學藝。「找誰好呢?」找誰?這可是大哉問。這位指導教授必須名聲響亮、法力無邊、還得願意收自己為徒。
他想來想去,決定拜「太上老君」為師。理由有二:
其一、道教裡最厲害的是鴻鈞老祖,但他老人家可是大宇宙意志的化身,不可能收徒弟的。那再次一階就是「三清」,太上老君為三清之一,法力絕對牛逼。
其二、太上老君即「老子」,本名「李耳」,恰好與自己同姓,千百年前是一家,答應當指導教授的機率又多了幾分。李玄拍胸大笑,即刻往老子所在的「華山」前進。
華山上,兩正太
太上老君與宛丘先生(註一)在華山論道,忽然感到清風一陣,似有異人將來,便差兩名仙童到山下接待,果真遇到前來拜師的李玄。「太上老君居然知我將來,難不成今日就要羽化登仙了嗎?嘻嘻!」李玄暗自竊喜,隨仙童來到華山頂,總算見著兩位仙人。
陽光灑在兩位仙人的臉上,輝映出耀眼的白光。這兩位理應破千歲的老仙,卻各自擁有一副白裡透紅的肌膚及一雙稚嫩脫俗的水汪汪大眼,要不是頂白髮,穿道袍,誰也想不出大名鼎鼎、法力無邊的「太上老君」就在其中。「什麼?這兩位大仙居然是⋯⋯是⋯⋯正太!」李玄看到太上老君,忍不住OS起來。
「你說誰是正太?」說話者正是太上老君。(這與讀心術無關,李玄一臉看到「貓咪肉球」的模樣,任誰也讀得出心事。)一陣沈默後,李玄趕緊磕首拜師。太上老君揮揮衣袖,當場傳授口訣心法:
至道之精,杳杳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  
無道無所,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  
毋勞爾形,毋播爾精,毋狎爾性,息慮營營⋯⋯乃可長生。  

(大意:別想太多,清淨無為便可長生。)
李玄好歹也是個前資優生,隨即把心法背了下來。再三拜謝後,又轉向宛丘先生,宛丘先生笑吟吟地說:「你名在仙籍,不日可到,何必多求?」這句話更讓李玄又驚又喜,「原來我早已名列仙班啊!」他拜別兩位大仙後,回家潛心修練,果真沒多久就掌握不死仙術,甚至還蓋了自己的工作室收起學徒來。
照理來說,李玄應該就這樣成為一位仙風道骨,或乘著白鶴、或御劍飛升,偶爾斬妖除魔、懸壺濟世的偶像級男神,但到底為什麼成了如今這般賤模樣?「嘿!阿玄,我來找你囉。」門外一陣正太清朗的呼喊聲,來者正是太上老君。
世上再無帥哥李玄
太上老君:「阿玄~下禮拜我要去阿拉伯七日遊喔,你要不要加加?」李玄:「加一加一,我一定到。」太上老君:「好窩,那到時候華山集合,記得啊,我們是用那招去喔。」老玄:「OKOK。」太上老君口中的「那招」,就是「靈魂出竅」之術,都已經是大仙了,旅遊還親自走過去多麻煩?所以一直以來他們都是用這種「OB視角」在玩樂。
靈魂出竅最麻煩之處在於魂一離魄就會喪失生命現象,如果沒有信得住的人照管身體,很容易出得去回不來。還好已經是補習班老師的李玄,信得過的徒兒還是有的,當天他就囑咐徒兒,在自己離魄的七日內,務必嚴加看好自己的身體。在這七天之中,徒弟都恪守本分,像對待一具心愛的等身公仔一樣照料著李玄的身體。
風平浪靜的六天後,故事轉折出現了。——「徒弟之母,病危!」過去在徒弟的親朋好友眼裡,他就是個「智障」,不讀書跑去修仙就算了,如今老師都死了還幻想人死可以復生,寧願陪一具死屍體,不願回家探望老母親。
人的內心是很容易受到外界影響的,何況如今又是母親病危?徒弟眼睛看著李玄冰冷身體,心中所想卻是父母養育之恩,但此時一走,恩師的身體會不會受到蟲鼠啃食?「老師,對不起!」最終,小徒弟銜著眼淚,一把火燒了李玄的身體,趕回家探望病危老母。
隔天,李玄拜別太上老君回家,但卻遍尋不著身體,直到在角落發現燃燒完的薪火,才知道⋯⋯「這下靠北了」。仙人中的「阿部寬、張東健、克里斯漢斯沃」,如今卻成了孤魂野鬼,每天除了哭哭叫叫以外,什麼都做不到,直到某天,在荒郊野嶺看到一具餓莩,李玄才想起西域之旅結束後,太上老君不懷好意的笑容:「欲得舊形骸,正逢新面目。」
李玄終於理解這趟西域之旅的真正目的⋯⋯「這就是最終的考驗⋯⋯嗎?」呢喃完,他鑽進餓莩內借屍還魂。餓莩搖搖晃晃地站起來,蓬首垢面、坦腹瘸足,曾經擁有一切的李玄,此時唯一擁有的只剩手中一把木杖。他哈哈大笑,以杖過水,木杖隨即成鐵。從此,世上再無李玄。「就叫我鐵拐李吧。」鐵拐李哈哈大笑,開始踏上尋找其他七仙的旅途。
【八仙】鐵拐李傳奇—完。
註一:宛丘,少數煉出長生不老藥的仙人之一,應該是三皇五帝時代就存活的人。


八仙是中國道教及中國神話中的八位神仙,分別代表男女老幼、貧賤富貴八種不同的人群,由於八仙均為凡人得道,所以個性與百姓較為接近,晚近為道教中相當重要的神仙代表,台灣許多地方都有八仙宮,迎神賽會也都少不了八仙。他們手持的法器或寶物,也稱為「八寶」。
八仙的由來
「八仙」一詞在中國歷史上的不同時期一直擁有不同的涵義,直到明朝吳元泰的《八仙出處東遊記》(一般稱為《東遊記》),才正式定型為鐵拐李、漢鍾離(或鍾離權)、呂洞賓、張果老、何仙姑、曹國舅、韓湘子及藍采和。八仙人物出處不一,時代不同。最初見於史籍且確有其人的,是初盛唐時道術之士張果。
西漢淮南八仙,所指即助成西漢淮南王劉安著成《淮南子》的八公,淮南王好神仙丹藥,後世傳其為仙,淮南八仙之說可能附會此事而起。五代時道士作畫幅為蜀中八仙,所畫人物有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張道陵、嚴君平、李八百、范長生、爾朱先生。
唐朝杜甫寫的《飲中八仙歌》,指的是李白、賀知章等八位能詩善飲的文人學士。今之所謂八仙,大約形成於元代,但人物不盡相同。
五代宋初,關於呂洞賓的仙話傳說,流傳甚盛,與道教內丹修煉法的傳播相煽助,兩宋之際即盛傳「鍾呂金丹道」。金元時全真道教興起,為回應民間信仰及傳說以宣揚其教法,將鍾離權、呂洞賓等推為北五祖,民間傳說、雜劇戲談等便與道教神仙相互演衍,八仙故事流傳益廣,內容益繁富。呂洞賓是八仙形成的核心人物,道教稱之為呂祖,各地道觀,尤其全真道觀祭祀不輟。
道教的八仙緣起於唐宋時期,當時民間已有「八仙圖」,在元朝馬致遠的《岳陽樓》、范子安的《竹葉船》和穀子敬的《城南柳》等雜劇中,都有八仙的蹤跡,但是,成員經常變動。馬致遠的《呂洞賓三醉岳陽樓》中,並沒有何仙姑,取而代之的是徐神翁。在岳伯川《呂洞賓度鐵拐李岳》中,有張四郎卻沒有何仙姑。明《三寶太監西洋記演義》中的八仙,則以風僧壽、玄虛子取代張果老、何仙姑。劉海(或作劉海蟾)雖然現在不列在八仙當中,但在許多地區仍位於八仙之列。明《列仙全傳》用劉海頂替了張果老,在江西某些地區的「跳八仙」中,也有以劉海代替漢鍾離的。
南宋末年的李簡易《玉溪子丹經指要》卷首載《混元仙派圖》列舉了內丹鍾、呂一系的傳承系譜,雖不可盡信,卻不失為最早、最系統的內丹傳承史料。按該圖所列,第一代鍾離權所傳有呂洞賓、王老真人、陳朴等,其中呂洞賓最為著名。其中,鍾離權、呂洞賓、曹國舅、李鐵拐這四位道教人物都是後世「八仙」原型。
日本民間信仰也有類似的神明組合,稱為「七福神」,七福神中除了惠比須為日本固有神明之外,其餘皆為外來神明。大黑天、毘沙門天、辯財天傳自印度佛教,壽老人、福祿壽、布袋則傳自中國。由於中日兩地文化影響,加上七福神搭寶船的形象與八仙過海類似,也有學者認為七福神是由中國八仙而來。
形象
浙江武義俞源村木雕雀替
八仙與道教,均來自人間,而且都有多采多姿的凡間故事,之後才得道,與一般神仙道貌岸然的形象截然不同,所以深受民眾喜愛,其中有將軍、皇親國戚、乞丐、道士等等,並非生而為仙,而且都有些缺點,例如漢鍾離袒胸露乳、呂洞賓個性輕佻、鐵拐李酗酒成性等等,但他們都是道家的仙人,常常在一起。
漢鍾離(富)鍾離權長大之後,練成了一身的好武藝;他的父親原是一位王侯,在當時很有勢力,所以,鍾離權從小就生長在富裕的家庭裡,也因為父親的關係,使得他有在朝廷表現的機會。後來,更受到皇帝的重用當上了大將軍。
呂洞賓(男)道教八仙之一。呂洞賓,本名巖,自號「純陽子」。
張果老(老)鶴髮童顏,銀須飄拂,常倒騎一隻小毛驢。其原型為唐代方士張果。《明皇雜錄》卷下:「張果者,隱於恆州條山。常往來汾晉間,時人傳有長年秘術。……唐太宗、高宗屢征之不起,則天召之出山,佯死於妒女廟前。」
韓湘子(少)是唐朝大文豪文學家韓愈的侄孫,愛吹笛子。道教音樂《天花引》,相傳為韓湘子所作。《度韓公》一事當是韓湘開始神話的故事韓若雲《韓仙傳》載:韓湘,自少學道,呂洞賓度之登仙。 湘又欲度其叔愈。會愈宴集朋僚,湘赴宴,勸愈棄官學道,呈愈詩有「解造逡巡酒,能開頃刻花」等句, 愈斥為異端,不從。 湘 乃以徑寸葫蘆酌酒遍飲座客,又以火缶載蓮,頃刻開花,花上有字成聯云:「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愈終不悟,乃別去。韓湘子形象當由《韓仙傳》等書所載附會渲染而成。
鐵拐李(賤)有一位已是得道仙人好朋友,為太白金星叫做老子名李耳字老聃;因為他們都希望李鐵拐能和他們一樣早日位列仙班,於是就經常上山傳授道術給李鐵拐。
何仙姑(女)道教八仙之一。其身世有多種說法。然多傳說為何氏女最被人信任,途遇仙人,賜仙桃或仙棗食之,成仙,不知飢餓。能預知禍福,善輕身飛行。一說乃呂洞賓弟子。
藍采和(貧)道教八仙之一。唐開元天寶時人。夏服絮衫,冬臥冰雪,常於長安市唱踏踏歌,歌詞多神仙之意。有人孩童時見過他,及至年老再見,采和顏狀如故,後於酒樓乘醉騎鶴而去。元人以此逸事,撰雜劇漢鍾離度脫藍采和。
曹國舅(貴)相傳為宋仁宗朝之大國舅,名佾,亦作景休。曹國舅是宋朝時曹太后的弟弟,他雖然身為皇親國戚,可是卻生性淡泊,不喜歡功名利祿。平日, 他除了處理日常的政事之外,空餘的時間,就是研究史學和人生哲學,對於人生的悲歡離合看得很淡,認為一切皆是因果循環的結果。可是,他的弟弟卻和他完全不 同,不但仗勢欺人,到處吃喝嫖賭,連官吏也怕他三分,不敢說他不是。
八仙也分別代表了男女老幼、富貴貧賤。也因此,一般道教宮廟都有供奉八仙的地方,或是獨立設置八仙宮,而神明廟會也有八仙出現。
八仙也常出現在年畫、刺繡、瓷器、花燈及戲劇之中,相傳八仙也會定期赴西王母蟠桃會祝壽,所以「八仙祝壽」也成為民間藝術常見的的祝壽題材。民間戲曲酬神時,也經常上演《醉八仙》或《八仙祝壽》等所謂「扮仙戲」。 八仙豐富了台灣神話文化,增添了神話的神秘性。
八仙八寶
蓬萊閣的八仙過海雕塑
在傳統的繪畫、雕刻中,常以八仙表示吉祥,直接明示八仙八位尊神者,稱「明八仙」;以八仙之法器表示者,稱「暗八仙」。八仙每人都有一至二樣寶物或法器,一般稱為八寶,常出現於刺繡、瓷器紋飾、建築裝飾和民間藝術之中,均代表吉祥之意,而且隨場景不同而變換。其中較為通俗的八寶為:
蒲扇(鍾離權)
葫蘆(鐵拐李)
花籃(藍采和)
荷花(何仙姑)
寶劍(呂洞賓)
竹笛(韓湘子)
魚鼓(張果老)
玉板(曹國舅)
八仙過海
相傳,某次八仙在蓬萊閣上聚會飲酒,酒至酣時,鐵拐李提議乘興到海上一遊。眾仙齊附,並定下規則,要各人憑自己道法渡海,不得乘舟。漢鍾離率先把大芭蕉扇往海裏一扔,坦胸露腹仰躺在扇子上,向遠處漂去。何仙姑將荷花往水中一拋,頓時紅光萬道,何仙姑佇立荷花之上,隨波漂遊。隨後,呂洞賓、張果老、曹國舅、鐵拐李、韓湘子、藍采和也紛紛將各自寶物拋入水中,藉助寶物大顯神通,傲遊東侮。這就是偈後語:「八仙過海,各施各法」的由來。
八仙的舉動驚動了龍宮,東海龍王率蝦兵蟹將出海觀望,但言語間與八仙發生衝突,引起爭鬥,東海龍王乘八仙不備,將藍采和擒入龍宮。八仙大怒,各展神通,上前撕殺,腰斬兩個龍子,蝦兵蟹將抵擋不往,紛紛敗下海去,隱伏水底。八仙則在海上往來叫戰。東海龍王請來南海、北海、西海龍王,合力翻動五湖四海水,掀起狂濤巨浪,殺奔眾仙而來。危急時刻,曹國舅的玉板大顯神通,只見他懷抱玉板頭前開路,狂濤巨浪向兩邊退避,眾仙緊隨在後,安然無恙。四海龍王見狀,急忙調動四海兵將,準備決一死戰,正在這時,恰好南海觀音菩薩經過,喝住雙方,並出面調停,直至東海龍王釋放藍采和,雙方罷戰。八位仙人拜別觀音菩薩,各持寶物,興波逐浪遨遊而去。這就是「八仙過海」的故事


原來八仙過海背後 竟有如此悲慘的故事
2015-10-08 由 大嘴侃歷史 發表于歷史
八仙過海的故事流傳了千年,現在我們已無法考證這個故事起源於何時何地。
今天我們大多認為八仙過海的故事是這樣的:
八位神仙呂洞賓、鐵拐李、漢鍾離、張果老、韓湘子、何仙姑、藍采和、曹國舅等仙準備去蓬萊仙島搞聚會。宴會上珍饈美酒數不勝數,八仙十分盡興,個個都喝的有點醉醺醺的了。完了大家就要離開,呂洞賓說:「我等既為仙人,今番渡海不得乘舟,只憑個人道法,如何?」眾仙一聽都說好。便紛紛亮出自己的法寶,凌波踏浪、渡海而去,好不洒脫……
然而背後真正悲慘的故事可能是這樣的:
據說在北宋太祖趙匡胤時,山東煙臺那裡有個沙門島,是朝廷專門囚禁犯人的地方,就像美國那個惡魔島監獄一樣。後來島上關的犯人越來越多,可是這裡只夠養活300名犯罪,多出來的犯人就沒飯吃了。
怎麼辦呢?監獄長便想了個辦法,凡是當島上犯人超過300時,便把多出來的人捆上手腳扔進海。這個辦法施行沒多久就殺了七八百人。
一次,又有一批多出來的犯人即將被殺。這些犯人們想扔進海里多半是個死了,不如現在逃出去,說不定還能有一線生機。於是他們便趁著夜色跳進海中,往蓬萊山的方向游去。有的犯人還事先準備了葫蘆、木板之類的,以便長時間游泳。
一路上大多數人都因體力不支淹死了,後來到達蓬萊山的只剩下八個人。當他們被漁民發現後,一問才知道他們竟然是從沙門島游過來的,無不感到驚奇,都稱他們為「神人」。這八個人固然是「神人」,可是還有那麼多葬身海底的人卻永遠被歷史湮沒了,人們記住的只是所謂「神人」。
當然,畢竟是傳說,很難考證真假了,也可能是假的。不過,如果是真的話,那就太悲慘了。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history/gvq8k3l.html

 


漢高祖劉邦共生有8個兒子,劉安的父親劉長是他的第七子。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項羽敗亡後,劉邦在齊王韓信、韓王信、淮南王英布、樑王彭越、衡山王吳芮、趙王張敖和燕王臧茶等諸侯王的“勸進”下,由“漢王”搖身一變而成了漢王朝的“皇帝”,完成了由秦到漢的歷史性過渡。漢王朝建立後,西漢中央政權與各諸侯王的矛盾很快便浮出水面,各諸侯王紛紛舉兵叛亂。公元前196年7月,淮南王英布率兵反漢,年老體弱的劉邦抱病親率大軍迎戰,並最終將英布擊敗。此後,在大大小小一系列針對諸侯王的平叛戰爭中,劉邦得出了一條“經驗教訓”———各諸侯王之所以會與中央政權離心背德,關鍵的原因就在於他們都不姓“劉”。於是,劉邦開始將諸侯王分封給劉氏的宗室子弟,到他於公元前195年去世時,總共有9位劉氏子弟被封爲諸侯王,其中劉長“接”了英布的“班”,被父親立爲淮南王。淮南國共領有九江、衡山、廬江和豫章4郡,都城在壽春,也就是今天的壽縣。 後來歷史的發展卻表明,劉邦總結出的這條“經驗教訓”實在是荒唐透頂得很,被他親自冊封爲諸侯王的劉氏子弟,隨着羽翼的豐滿和勢力的膨脹,又很快走上了英布等異姓諸侯王的老路,他們不僅“跨州兼郡,連城數十,宮室百官同制京師”,甚至公然與朝廷分庭抗禮、“叫起板”來。漢文帝即位沒多久,濟北王劉興居便舉兵反叛;公元前174年,被漢文帝劉恆“待以兄弟之禮”的淮南王劉長也起了叛心。 劉長的生母趙姬原是趙王張敖的姬妾,當年劉邦伐韓信經過趙國時,趙王將趙姬獻給了劉邦,趙姬在和劉邦一番巫山雲雨之後竟有了身孕。後來張敖叛亂,趙姬受牽連被捕,她在生下劉長後憤而自殺。由於有了這樣的出身,劉長從小便養成了不太正常的心理,在被立爲淮南王后,他更是將這種變態的心理髮展到了極致,平素爲人傲慢,驕橫無比。到漢文帝時,劉邦的兒子們大多已不在人世了,剩下的只有漢文帝和劉長,因此,劉長做起事來更是驕縱妄法,無視朝廷的各種典章制度。比如他因爲怨恨大臣闢陽侯當初沒有替生母趙姬辯白,甚至用袖中藏着的一把鐵錐,親手將闢陽侯殺死。劉長不僅在淮南國內不用漢法,而且還自己任命起各級官員來,小小的淮南國,儼然成了不在漢王朝統治下的“世外桃源”。 公元前174年,劉長暗地裏派人與太子啓等勾結,並打算聯合閩越人和匈奴人聯手叛亂。很顯然,像劉長這樣的“公子哥兒”,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並非輕而易舉的事,他的密謀很快便被朝廷發覺,他本人也被捉拿到了京城。漢文帝因念及兄弟之情,並未依法處劉長極刑,而是將他廢爵流放蜀郡。劉長在發配途中絕食而死,年僅25歲,死後被諡爲淮南厲王。劉長死後,淮南國被取消,收歸中央管理。 兩年後,漢文帝又想起了劉長這個自殺了的弟弟,越想心裏越不是滋味,便下詔將劉長4個年僅七八歲的兒子都封了侯;到公元前164年,漢文帝再次下詔,將原來的淮南國一分爲三(淮南、衡山和廬江),分別封給劉長的3個兒子(有1個病薨),其中長子劉安承襲了父親的爵位,出任淮南王。 劉安好讀書鼓琴,不喜弋獵狗馬馳騁,潛心治國安邦,著書立說。劉安愛賢若渴,禮賢下士,淮南國都壽春成了文人薈萃的文化中心。劉安和衆門客著成《淮南子》(又名《淮南鴻烈》)。《淮南子》有《內篇》21篇、《外篇》33篇、《道訓》2篇,20餘萬字。又著詩歌《淮南王賦》82篇、《羣臣賦》44篇、《淮南歌詩》4篇、《淮南雜星子》19卷、《淮南萬畢術》。內容涉及政治學、哲學、倫理學、史學、文學、經濟學、物理、化學、天文、地理、農業水利、醫學養生等領域,包羅萬象。這些著作中集中體現了道家思想。在《淮南萬畢術》中就有“曾青得鐵則化爲銅”的記載,據考證“曾青”是指銅的化合物,有的科學工作者認爲是銅綠,說法不一。 劉安好黃白之術,召集道士、儒士、郎中以及江湖方術之士煉丹製藥,最著名的有蘇非、李尚、田由、雷被、伍被、晉昌、毛被、左吳,號稱“八公”,在壽春北山築爐煉丹,偶成豆腐。劉安因之被尊爲豆腐鼻祖,八公山也因此而得名。 據史料記載,相傳劉安是孝子,其母患病期間,劉安每天用泡好的黃豆磨豆漿加麥芽糖給母親喝,劉母十分愛喝,之後劉母的病很快就好了,從此豆漿就漸漸在民間流行開來。 劉安的制國思想是“無爲而制”,對道家思想加以改進,不循先法,不守舊章,遵循自然規律制定了一系列輕刑薄賦、鼓勵生產的政策,善用人才,體恤百姓,使淮南國出現了國泰民安的景象。儘管劉安的治國政策得到百姓的擁護,可是在那獨尊儒術的時代,他所奉行的道家思想,屢遭讒言。漢武帝元狩年(公元前122年),武帝以劉安“陰結賓客,拊循百姓,爲叛逆事”等罪名派兵入淮南,劉安被迫自殺。 漢武帝非常欣賞劉安的才情,但他強力推行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統治思想,卻和劉安推崇的“無爲而治”的道家學說南轅北轍,而父親劉長之死更成了劉安心中的一個“死結”。因此,劉安在廣置門客進行“學術研討”的同時,也在不斷地積蓄力量,爲有朝一日的謀反做着準備。不過,和自己的父親一樣,劉安的謀反還沒有來得及實施,便由於門客雷被的告狀,以及門客伍被、孫子劉建的告密而劃上了句號。 在劉安招募的數千門客中,有8個人最具才華,他們分別是蘇非、李尚、左吳、陳由、伍被、毛周、雷被和晉昌,這8個人號稱是淮南王府上的“八公”。其中雷被是一位劍藝精湛的劍客,他在與淮南王太子劉遷的一次比試中,失手擊中了劉遷,從此惹怒太子,後來更是被逼得在淮南國裏待不下去了。雷被於是向劉安請求:跟隨大將軍衛青去打匈奴。沒想到劉安聽後,反倒認爲雷被起了叛心,並將其免了職。心懷怨恨的雷被索性逃出淮南王府,跑到長安城狀告起劉安來。根據漢律,凡阻撓執行天子詔令者,應被判棄市死罪。此時正忙着“削藩”的漢武帝,早已對劉安的所作所爲有所耳聞,因此雷被這一狀正好告對了時候,漢武帝順水推  舟,剝奪了劉安的封地。 “八公”中的另外一位門客伍被,在得知劉安準備謀反時,曾經多次進行勸阻,但劉安不僅不聽,還總是拿出秦末陳勝吳廣起義成功的例子來反脣相譏。伍被見自己的諫言得不到採納,也決定反戈一擊,將劉安謀反一事密報給了朝廷。 俗話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就在劉安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他的孫子劉建又跳了出來,朝自己爺爺的心窩上狠狠地“捅了一刀”。劉建的父親劉不害因爲是庶出,很少得到劉安的寵愛,長期心存怨言。此時,他那個“沒長腦袋”的兒子劉建,竟然也跑到了長安城告起狀來。劉建的目的原本是想陷害太子劉遷,讓自己的父親當上淮南王的繼承人。只是他沒有想到,這一狀恰恰將自己的爺爺送上了黃泉路。 如此一來,雷被告狀在前,伍被、劉建告發在後,漢武帝遂派有名的酷吏張湯前來辦案,結果認定劉安謀反屬實。公元前122年(漢元狩元年),漢武帝以劉安“陰結賓客,拊循百姓,爲叛逆事”等罪名,派兵進入淮南,從劉安家中搜出了準備用於謀反的攻戰器械,和用來行詐而僞造的玉璽金印,自知罪無可赦的劉安被迫自殺,而與他串通一氣的衡山王劉賜聞訊後,也自殺而亡。
----------------------------------
八公山是西漢淮南王劉安命名的嗎
2016-08-23 由 趙汗青 發表于歷史
八公山是西漢淮南王劉安命名的嗎
趙汗青
八公山位於安徽省中部、淮河中游,由大小四十餘座山峰疊嶂而成,方圓達二百餘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41.2米。八公山歷史悠久,古稱北山、淝陵、紫金山。這裡有形成於8億年前的「淮南蟲」化石,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最早的古生物化石,被國際地質學界譽為「藍色星球」上的生命之源。2000年,中科院考古隊在八公山又發現了古猿化石,距今300多萬年,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古猿化石。
早在原始社會末期和奴隸社會,淮河流域生息著一個淮夷部族,西周時了建立了一個諸侯國,名「州來」,都邑就在八公山下。而「八公山」一名的得來則源自於西漢淮南王劉安學道成仙的神話。西漢時,八公山屬淮南國。
漢厲王之子、漢武帝的皇叔劉安被封為淮南王。劉安尚文重才,廣招天下賢達飽學之士3000多人,編著了一代名篇《淮南子》,第一次整理編定了二十四節氣,發明了名揚四海的美食——豆腐。其中最為劉安賞識的八位:左吳、李尚、蘇飛、田由、毛被、雷被、伍被、晉昌被封為八公。劉安與門客常在八公山中著書立說,研究天象,編制曆法,冶丹煉沙。相傳一日,劉安與八公煉成仙丹,服食後得道成仙。《太平環宇記》中就有記載:「昔淮南王與八公登山埋金於此,白日升天。余藥在器,雞犬舔之,皆仙。其處後皆現人馬之跡,猶在,故山以八公為名。」這也是典故「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出處。
《淮南子》又名《淮南鴻烈》、《劉安子》一書是中國古代著名的著作,其中《內篇》有21篇,《外篇》33篇,《內篇》流傳至今。
該書在繼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礎上,糅合了陰陽、墨、法和一部分儒家思想,但主要的宗旨屬於道家。「鴻」是廣大的意思,「烈」是光明的意思(東漢高誘《淮南鴻烈解序》)。作者認為此書如道一樣包括了廣大而光明的通理。
《淮南子》原書內篇二十一卷,中篇八卷,外篇三十三卷,至今存世的只有內篇,現今出版版本,大多對內篇進行刪減後再出版。「說林、說山、人閒諸篇多紀古事」。這部書的思想內容以道家思想為主,同時夾雜著先秦各家的學說,故《漢書·藝文志》將之列為雜家類。梁啓超說:「《淮南鴻烈》為西漢道家言之淵府,其書博大而和有條貫,漢人著述中第一流也。」胡適說:「道家集古代思想的大成,而淮南書又集道家的大成。」劉文典寫有《淮南鴻烈集解》。
八公山是我國古代楚漢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又因為所處「中州咽喉,江南屏障」的重要位置,歷史上戰事頻繁,遺存豐富,傳說頗多,除「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典故,後來的「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故事更使八公山聞名遐邇。
公元383年東晉與前秦在今安徽壽縣一帶進行了一場大戰,史稱「淝水之戰」。「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歷史典故即出於此。
公元316年,西晉王朝滅亡。公元357年,苻堅稱大秦天王,滅前燕、前涼及代國,最終統一北方。在南方,琅琊王司馬睿在建康(今南京)稱帝,建立東晉王朝。東晉占有今漢水、淮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區。這樣,形成了秦晉南北對峙的局面。
公元383年五月,苻堅不顧群臣反對,決意攻取東晉。八月,苻堅率步兵六十餘萬、騎兵二十七萬、「羽林軍」三萬餘騎;前後千里,旌鼓相望,直逼東晉。苻堅驕狂地說,以此強兵百萬,「投鞭可以斷流」,何愁東晉不滅?晉武帝則採納了謝安、桓沖等人的主張,堅決抵抗。他派將軍謝石、謝玄等率兵八萬沿淮河西進,以拒秦軍;又派將軍胡彬率領水軍五千增援戰略要地壽陽(今安徽壽縣)。
同年十日十八日,秦軍前鋒攻占壽陽。胡彬所部水軍走到半路,得知壽陽失守,退守硤石(在壽縣西北二十五里〕。秦軍為了阻擋晉軍主力西進,又派兵五萬進至洛澗(今安徽懷遠縣以南之洛水),並在洛口設置木柵,阻斷淮河交通。胡彬因困守硤石,糧食用盡,處境十分艱難,寫信要求謝石增援。不料胡彬的信被秦軍進獲。苻堅認為晉軍兵力很少,糧食十分困難,應該抓緊進攻,遂把主力留在項城(今河南項城縣境),帶了八千騎兵趕到壽陽。苻堅先派尚書朱序到晉軍勸降。朱序原來是東晉防守襄陽的將領,襄陽失守時被俘。朱序到晉軍以後,不僅沒有勸降,反而透露了秦軍情況,並且建議說,如果秦兵百萬全部到達,晉軍難以抵抗,現在應趁它還沒有到齊,迅速出擊,打擊它的前鋒,大軍就會潰散。晉軍將領謝石、謝玄聽從了朱序的建議,於十一月派劉牢之率精兵五千進攻洛澗。劉牢之分兵一部到秦軍側後,斷敵退路,親自率兵強渡洛澗,夜襲秦軍大營。秦軍抵擋不住。主將梁成戰死,五萬秦兵大潰,搶渡淮水,淹死一萬五千餘人。洛澗的勝利,鼓舞了晉軍的土氣。晉軍乘勝追擊,一舉推至淝水東岸,與秦兵隔河對峙。苻堅登上壽陽城頭,望見東晉軍隊布陣嚴整,心中暗暗吃驚。又見淝水東面八公山上草木搖動,以為都是埋伏的晉兵,不由連連感嘆:「此亦勁敵澗謂弱也」。
洛澗失利後,秦軍沿著淝水西岸布陣,阻止晉軍反攻。晉軍將領謝玄派人對苻堅的弟弟苻融說;如果你把軍隊稍向後撤,讓出一塊地方,使晉軍渡過淝水,兩軍一決勝負!秦軍諸將都認為不能讓晉軍渡河,但符堅卻說:可以稍退一步,等到晉軍兵馬渡河至一半時突然襲擊,再用鐵騎數十萬攻擊,一定可以取勝。於是苻融指揮秦軍後撤。秦軍本來內部不穩,這一撤,秦軍以為前鋒被打敗了,頓時大亂,一潰千里,不可遏止。晉軍以精銳八千涉渡肥水,展開猛烈攻擊。符堅中流箭,臨陣斬苻融。晉軍乘勢迫擊,秦軍人馬相踏,投水死者不可勝計,肥水為之不流。其他軍眾棄甲,晝夜潰退,聽到風聲鶴唳,以為是東晉追兵,草行露宿,饑寒交迫,死去十分之七八。及至洛陽,只剩下10餘萬人。
後世用成語「草木皆兵」來形容人在極度恐慌時,一有風吹草動便疑神疑鬼的樣子;以「風聲鶴唳」來形容人極度恐慌以致於自相驚擾的樣子。
八公山一年四季景色皆美,尤以秋天為最。
走進八公山,如穿越了時空,突然間就進了無限嚮往的桃花源。果林里酥梨飄香,石榴泛紅,加上涼爽的生態小氣候,表明這正是一年中八公山最宜人的秋季;但樹葉卻還是一片青綠,鬱鬱蔥蔥,一派夏天的長相。信步踏上果林間一條蜿蜒的小路,讓微風從耳邊拂過,讓白雲從眼前飄過,聆聽著枝頭上跳躍的一個個秋的音符,打探著葉蔓間隱藏的一張張的笑臉,感受著八公山所特有的溫厚和飽滿。
回眸西望,夕陽斜暉下的森林金黃帶亮,溫潤嫻靜,甜而不膩,含而不露,那種浪漫、那種意境、那種韻味,清澈通透得讓人悵然若失,凝噎失語。如果你是初次到來,一定會在山坡選個地方,靜靜地坐下,慢慢地觀賞。等到暮色降臨,滿足地離開。但我已是多次來過,知道八公山博廣,大美無邊,越往山里走,越是美不勝收呢。腳下小路曲折,時而盤繞在山的半腰,時而伸向谷底的小溪,掩映在爛漫的色彩之中。山上跟山下不一樣,各色秋花開了,茅草黃了,野柿野棗紅了,「離離朱實綠叢中,秀峰一帶相映紅」 ,秋意闌珊,美得讓人眩目。等你耐不住誘惑,彎腰采個野果放在嘴裡品嘗,卻驚飛了兩隻野雞,「撲楞楞」飛了遠去,落在另一塊叢中。有時候,突然身邊茅草一溜聳動,定眼細看,才知是一隻野兔從身邊竄去。有意思的是那毛噔噔的刺蝟,見了人,抱成一團,只留著一對小眼睛怯生生地看人。
八公山的秋天,豐實得讓人無法逃離!真得感謝八公山人,為了保護這座名山,關閉了污染企業,停止了採石行為,開展起植被恢復行動,才短短几年,生態就得到了良好改善。滾滾商朝,囂囂紅塵,八公山人居然有如此眼光和胸懷,實在讓人刮目相看!
八公山被稱作淮南和壽縣古城的「後花園」。這個稱呼再貼切不過,現代人生活節奏快,煩了累了,需要有塊身心的棲息地調節性情。淮南和壽縣古城人真幸運,大自然造物主賜予他們這方寶地,為他們留下一份難得的清涼和幽靜。這份寧靜,多少人陷於喧鬧都市苦求不得,可他們足不出戶便已擁有,豈不美哉快哉!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親臨這裡,漫步在這樣的山上,你就是有再多的煩惱與苦悶,也會煙消雲散。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history/rx2mgv.html
----------------------------------------
八仙的別樣象徵:「男女老少,富貴貧賤」分別指的是哪一仙?
2018/04/24 來源:老黃說史
「八仙過海」的傳說,是小時候最常聽的睡前催眠故事。在那個沒有奇蹟發生的年代,我們也常常幻想能在某一個角落,遇到下山度化的張果老或是呂洞賓。只是,那時,聽老人講古,圖的就是一熱鬧,根本理解不了其中的隱喻及教化。
所謂的八仙,其實也都是普通人,他們歷經「磨難」,才修成正果,每個人都是一部人生的逆襲史。正是因為他們身上充滿人間煙火的味道,所以,每個人的成功也都有著不同的塵世象徵。
歷史上的「八仙」,因時代不同,而人員各異。八仙的傳說最早可追溯到西漢時期,傳說淮南王好練丹求藥,眾人便傳其成仙,後人為了附會此事,更是傳出劉安最著名的八位門客也隨之成仙,即蘇飛、呂尚(此呂尚非姜子牙)、左員、田由、雷被、毛披、伍被、晉昌(事見《淮南子》)。
及至兩晉時,譙秀在《蜀紀》中又創作了蜀地八仙,分別為: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張道陵、莊君平、李八百、范長生、爾朱先生。所謂的蜀地八仙,並不是指全是四川人,而是指在蜀地得道成仙的八個人。
而到了唐代,八仙的組成又為之一變,他們都是當世著名的詩人、書法家,因為他們皆好飲酒賦詩,被稱為酒中八仙,亦稱「醉八仙」。上榜者有李白、賀知章、李适之、汝陽王李進、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杜甫還專門為此寫了首《飲中八仙歌》——
一仙賀知章: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二仙汝陽王: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三仙李适之: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避賢。
四仙崔宗之:宗之瀟洒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五仙蘇晉: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
六仙李白: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
七仙張旭: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八仙焦遂: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闊論驚四筵。
唐代的八仙可謂是最富有浪漫主義情懷的,他們雖是俗人,但是,卻有著超脫塵世的胸懷,與仙無異。
而我們現在所熟悉的「八仙」,是到了明代才最終定型的。吳元泰的《東遊記》將八仙始定為:鐵拐李、漢鍾離、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曹國舅,「八仙過海」講述的就是張果老們的故事。
因為他們都是非常接地氣的凡人逆襲,後人根據他們的不同形象又賦予不同的象徵意義,認為他們分別代表著「男女老少、富貴貧賤」,其中男(呂洞賓)、女(何仙姑)、老(張果老)、少(藍采和)、富(韓湘子)、貴(曹國舅)、貧(漢鍾離)、賤(鐵拐李)。
這樣的附會,其實也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不管身處何地,不管出身富貴貧賤,只要有了足夠的付出,就能完成人生的華麗轉身。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E8N2Dm7.html


鍾離權傳奇(4)將星仙緣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八月 29日, 2018
拂塵是道士常用的器物,拂塵也是漢傳佛教法器,象徵掃去煩惱。(公有領域)
(續前文)
鍾離權逃出蕃軍圍攻,連夜兼程,卻迷途於山林之中,找不到回家的路。忽然從山中走出來一個胡僧,手中拄著一根竹杖,向他大步走來。僧人身上透著一股落拓不羈的氣象。鍾離權見僧人氣度不凡,便以拱手禮相問:「在下是大漢將軍,因為征討北蕃失利,縱馬馳奔迷於山林。懇請祖師指引一條歸路!」
胡僧只是點點頭,並沒有說話,走在前面為他帶路。二人走了幾里,來到一座村莊。這時僧人對他說:「這裡是東華先生成道的地方,將軍可以靜心休憩。」說罷,就揖手而別。
鍾離權見這裡清幽寂靜,迥然有別於凡塵。處處可見奇花異草,就連空氣中也瀰漫著氤氳的蘭香。淙淙流淌的山泉,青翠的松柏參天,恍惚間,分不清這是人間還是世外桃源。
難中逢仙緣 高人傳道術
鍾離權獨自站立良久,忽然聽到有人吟詩。詩曰:
自樂平生道,煙蘿古洞間。 
野情多放曠,身伴白雲間。 
有路不通世,無心孰可扳。 
康床孤夜坐,圓月上前山。
話音剛落,從莊園裡走出來一位老翁,他身披白袍,扶著青藜杖,開門拱手說道:「來者可是大漢將軍鍾離權?」鍾離權一聽吃驚不小,在這個遠離人煙的村莊,竟然有人知道他的姓名,想必老者必定是遠離世俗的奇人。於是揖手還禮。
老翁請鍾離權進入莊園,招待他飲食,緩緩對他說道:「功名富貴,都像是浮雲。征戰攻伐,向來是凶器。你可曾看見萬古以來,江山可有不變之主?誰又能永遠守住功名富貴?轉眼之間,猶如黃粱一夢。功名何在?富貴何在?將軍何必苦戀功名,為俗事勞心傷神?」
老翁這番話語音清致,意味深長,頓時將鍾離權的虎豹雄心轉變為沖天的鸞鶴之念(鸞和鶴,相傳為仙人所乘的禽鳥)。言談之間,老翁多次提醒鍾離權,不要被物慾所累,保住精氣,窒息慾念,漸漸地就可以「身遊紫府,名書玉冊」。
鍾離權聽了老翁的一番話,以前的記憶仿佛被打開了,當即大悟:「如果不是仙翁提醒,我幾乎要陷在迷中,終我一生也難逃塵網!」
於是向老翁執弟子之禮,老翁傳授他長生、煉丹祕訣以及青龍劍法。待鍾離權演練精熟後,老翁指示他回家的路。鍾離權辭歸,回首望望莊園,眨眼之間,老翁和莊園已不見蹤影。鍾離權直嘆:「這世上真有高人啊!」
鍾離權聽了老翁的一番話,仿佛打開了以前的記憶,心中當即大悟:「如果不是仙翁提醒,我幾乎要陷在迷途,終其一身也難逃塵網!」圖為清 王仲謙冊《仙真童子仙冊‧八仙-呂洞賓漢鍾離》。(公有領域)
返回家園
在老翁的指點下,鍾離權得以回到家。鍾離權的家人聽說漢軍北征戰敗,大將也杳無蹤影,全家人都以為鍾離權已經戰死,如今卻忽然出現在眼前,一家人欣喜不已。
鍾離權告訴家人事情的全部經過,因幸得仙翁傳道,今日才能回到家中。鍾離權的家人也說:「你剛出生時,就有數丈祥光相伴。還說了一句『身遊紫府,名書玉冊』,所以知道日後你定會遇到非凡之事。」於是家人設宴慶賀,欣喜盡歡。
幾天之後,鍾離權想到戰敗後回到家中,並沒有稟報朝廷,倘若朝廷追究起來,說不定會獲罪。 既然已經得到仙劍道術,趁機訪道修真,才是要事。
鍾離權的兄長鍾離簡,曾在朝中擔任郎中,因其天性喜靜慕道,已棄職回家。鍾離簡聽說弟弟萌生向道之心,頗為欣喜,就想和他一起同行,尋仙訪道。
於是,鍾離權辭別家人,改穿道袍,手拿拂塵,和哥哥一起前往華山。@*#(待續)
鍾離權心想,既然已經得到仙劍道術,趁機訪道修真,才是要事。圖為鍾離權畫像。(公有領域)
改編自明朝《東遊記》


麥寮真實借屍還魂!神明借壽20年 她行善積德陽間加簽2次
By Fb, www.ettoday.net查看原始檔
▲雲林朱秀華(中)「借屍還魂」的故事,完全震驚了當時麥寮、台西沿海地區純樸的民風。
圖文/鏡週刊
曾引起全台轟動的「借屍還魂」主角朱秀華,5月23日走完她傳奇的一生。家屬說,朱秀華曾自道,因為她冤死,神明許她以吳林罔腰的肉身還陽,借壽20年,但因為她祀奉玄天上帝,興建鎮東宮,一生清修濟世,幫助無數人,積福積德,所以神明讓她的「陽間簽證」再加簽兩次,她過世的時候,借來的肉體年紀97歲,靈魂年紀也70多了。
本刊記者在朱秀華彌留前,前往台大雲林分院虎尾院區探望,當時她已經無法對記者說任何言語,醫師說,檢查不出她罹患什麼絕症,但老太太全身器官、肢體功能嚴重衰竭耗,無法行走;據了解,這半年,她少數清醒的時候,僅能以眨眼、動動手指表達其意願,只有在病榻陪伴她十年的王姓媳婦,與他們家最信任的陳姓看護能理解。
▼朱秀華祀奉玄天上帝。
朱秀華,法律上的名字叫「吳林罔腰」,50年前,17歲香消玉殞的朱秀華,一年後以吳林罔腰的肉體還陽,其事蹟轟動全台,甚至拍成電影、這些年來,也有電視鄉土單元劇改編其故事。
▼麥寮街上的建材行。
據媳婦王女說,神明許婆婆以吳林罔腰的肉身還魂,借壽20年,但因為她潛心修道、濟世助人,從1959年還陽至今,已經多借了快2個20年,可是,借來再多的陽壽,也終於用完了,5月23日,朱秀華壽終正寢。
王女表示,婆婆縱然走了,她以一生心力興建的鎮東宮,會持續她的精神,繼續濟世救人,以虔誠的心祀奉神明,感化世道人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