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霸主5 –英國全球霸主時期的重要戰事 | 英國歷史系列 | 英國文化 | 大紀元 - https://goo.gl/ndk7J2
全球霸主5 –英國全球霸主時期的重要戰事
滑鐵盧戰役中,威靈頓公爵在指揮聯軍。
更新: 2018-04-06 11:25 PM       標籤: 英國歷史系列, 英國, 英國文化
【大紀元2018年04月06日訊】16世紀後期,伊麗莎白一世時代,英格蘭在海戰中戰勝了西班牙無敵艦隊,為英格蘭的迅速擴張奠定了基礎。到了19世紀,英國迎來了另外兩場至關重要的戰役,這次的敵人是拿破崙領導的法國。這兩場戰役的勝利,為英國成為全球霸主鋪平了道路。
特拉法加海戰
在18世紀期間,英國與法國進行了多次戰爭。1789年,法國發生革命,建立了新的政府,不久,法國新政府就對英國宣戰。後來,拿破崙成為了法國皇帝,繼續與英國作戰。
當時,法軍在歐洲大陸勢如破竹,而在海上,英國掌握控制權。英軍阻撓了法國的貿易,使法國無法充分運用海軍資源,拿破崙決定入侵英國。
戰爭先從海上開始。英軍的指揮官是海軍中將納爾遜,他手下的軍官都受過良好的訓練,而且戰爭經驗豐富。
但是法國海軍的情況不太好。一些最優秀的將領在此前的大革命中要麼被斬首,要麼離開了軍隊。法西聯合艦隊的指揮官是海軍中將維爾納夫。他並非是當時法國海軍將領中最有能力的一個,而且曾經在納爾遜手中吃過虧,對跟英國交戰的熱情不高,所以可以說,這場海戰將註定是以英國的勝利告終的。
1805年,10月,維爾納夫得知了拿破崙想要派人接替他指揮,他感到氣憤而且有壓力,決定主動跟英軍交戰。他錯誤地判斷了形勢。他認為自己一方有33艘戰艦,而英軍一方只有27艘,覺得自己處於有利地位。
此前一個月,納爾遜加入到圍困法西聯合艦隊的隊伍中,這讓英軍受到極大的鼓舞。而他制定的作戰方案更是受到將士的積極支持,調動起了他們的積極性。
維爾納夫出戰的舉動,早在納爾遜的預料之中。10月21日上午,雙方艦隊在海上相遇。英方的艦隊根據納爾遜事先制定的計畫,迅速的分成了兩列,一列由納爾遜親自率領,攻擊敵艦隊的中央,切斷前後聯繫,另一列攻擊對方的後衛。
而此時,法西聯合艦隊在發現英軍的戰艦後,掉頭想要駛回港口,所以艦隊的陣型已經混亂。法軍艦隊遭遇攻擊後,前方的艦隊沒有理會後方發出的援救信號。
納爾遜所在的「勝利號」戰艦面對的是敵軍的猛烈攻勢,但是納爾遜毫不退縮,一直在槍林彈雨中在原先規定的地方進行指揮。「勝利號」後來跟法軍艦隊中最小但是作戰最勇敢的「敬畏號」進行了近距離的接舷戰,作戰過程中,納爾遜被敵方的火力擊中受傷。
勝利號戰艦(wikipedia)
此時,儘管法西艦隊在竭力抵抗,但是敗局已定。
下午,法西聯合艦隊的旗艦降下帥旗,指揮官維爾納夫被俘。英軍負責攻擊敵方後衛的艦隊也在一個小時後宣告勝利。
這場戰役中,英軍死亡449人,受傷1,214人;法軍死亡3,373人,傷115人;西班牙軍死1,022人,傷1,383人。法西聯合艦隊的船隻中12艘被俘,七艘喪失作戰能力,一艘起火,其餘逃走,而英軍則未損失一艘船。
不幸的是,納爾遜傷重不治陣亡。後來人們在倫敦特拉法加廣場建造了「納爾遜紀念碑」(Nelson’s Column),以表示對他的紀念。納爾遜的勝利號戰艦,則停泊在樸次茅斯港,供後人參觀緬懷。
納爾遜在特拉法加海戰中受傷陣亡。(Hulton Archive/Getty Images)
特拉法加廣場上的納爾遜雕像。( Peter Macdiarmid/Getty Images)
納爾遜上將(wikipedia)
對於英國來說,特拉法加海戰的勝利跟當年伊麗莎白一世戰勝西班牙的無敵艦隊一樣,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它不僅是一場以少勝多的戰役,讓拿破崙放棄了入侵英國的計畫,使法國海軍一蹶不振,還確定了英國日後的海上霸主地位。
滑鐵盧戰役
英法兩國除了在海上交鋒,還在陸地上進行了較量,這就是著名的滑鐵盧戰役。特拉法加海戰確保了英國的海上霸主地位,滑鐵盧戰役則決定了歐洲的命運。
1815年3月,拿破崙率領舊部逃離關押他的小島,重返巴黎,企圖捲土重來。英國、普魯斯、奧地利等國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分頭包圍法國。
6月16日,拿破崙擊敗普魯士的軍隊後,趕往比利時布魯塞爾以南的滑鐵盧,與威靈頓公爵率領的聯軍對峙。
6月17日的夜間一直在下雨,地面泥濘,英法兩軍的駐地相隔大約三英里。威靈頓認為,第二天戰事成敗的關鍵是普魯士援軍抵達的時間。普軍的主力雖然被拿破崙擊敗,但是兩翼的部隊並未損失,所以能夠重新集結。
如果援軍能夠在主力軍沒有被拿破崙擊敗之前趕來,聯軍就有取勝的把握。17日,援軍距離滑鐵盧還有18英里的距離。
拿破崙認為,普軍和聯軍被分開了,他有信心擊敗威靈頓,長驅直入布魯塞爾。
6月18日,那個時代的兩位軍事巨人在戰場上正面對決。拿破崙與威靈頓同齡,都是傑出的軍事家,打過許多勝仗。這場勢均力敵的對決將決定歐洲的命運,是法國戰敗,歐洲從此安寧,還是已經進行了20年的戰鬥繼續下去。
威靈頓的策略是以防禦為主,阻撓法軍去布魯塞爾的道路,拖延時間等待救援。當時,他指揮的聯軍有6.8萬人,法軍有7.2萬人。聯軍藏身在一個山脊和三個農場後面,處於有利地位。
威靈頓公爵。( Hulton Archive/Getty Images)
拿破崙也在密切地關注天氣。因為道路泥濘,他決定等地面乾了再發動攻勢,因為步兵和騎兵如果穿過泥濘的道路會很容易疲憊,這對於戰爭的第一階段不利,但是這個決定很冒險,因為他知道威靈頓在等待普軍的部隊,雙方一旦匯合,法軍立刻落在下風。
拿破崙對左側和右側的兩個農場發動攻勢,雙方各有損傷,幸好,下午3點半左右,援救的普軍趕到了,法軍不得不兩面迎敵。
下午4點,拿破崙開始用炮火攻擊中間的農場,聯軍蒙受了不少損失,因此失守。威靈頓不得不在山脊後防衛法軍,希望普軍能夠快速抵達增援。
傍晚7點左右,拿破崙派出6,000步兵直撲威靈頓所在的山脊,因為他知道這個時刻每一分鐘都很重要,如果聯軍等來了普軍的救援,法軍就沒有扭轉局勢的空間了。
法軍前進到聯軍面前,威靈頓下令開槍,迫使法軍後退,而此時,普軍的援兵趕到了。法軍面臨夾擊。據說,當時,英軍有可能射殺拿破崙,但是威靈頓下令不要開槍。
此後,拿破崙計劃逃亡北美,但是英軍封鎖了法國的所有港口,7月15日拿破崙投降。
滑鐵盧從此成為慘敗的同義詞被加入到詞典中。為了紀念這次勝利,1848年,倫敦新建的火車站被命名為「滑鐵盧」。
威靈頓因此獲得了「鐵公爵」的稱號,兩次出任英國陸軍總司令和英國首相,成為英國乃至世界歷史上最著名的軍事將領之一。
威靈頓公爵本名是亞瑟•韋爾斯利(Arthur Wellesley,Duke of Wellington),出生愛爾蘭大地主貴族家庭。他17歲從軍,在印度戰場成名,1805年返回英國後,被提升為少將,擔任愛爾蘭事務大臣。
1806年,他奉命前去葡萄牙抵抗拿破崙的軍隊,讓法國的將軍首次嚐到了戰敗的滋味。1814年他出任駐法大使,並獲得了「威靈頓公爵」的頭銜。
1852年,在威靈頓公爵的國葬儀式上,對外公布他的頭銜包括英國、俄羅斯、奧地利、普魯士、漢諾威、西班牙、葡萄牙和荷蘭授予的元帥或者相當於元帥的軍銜,是歷史上唯一獲得八國元帥軍銜的人。◇
-----------------------
全球霸主 7——維多利亞時代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五月 5日, 2018
維多利亞女王一家(維基百科)
【大紀元2018年05月05日訊】1837年,18歲的維多利亞女王繼位成為了英國女王,她一直統治英國至1901年,長達64年,是除了現任女王外,英國歷史上在位期最久的統治者
維多利亞女王(維基百科)
維多利亞女王的統治期被稱為「維多利亞時代」(Victorian Age)。這段時期普遍被視為是英國的鼎盛時期。大英帝國的殖民地遍布全球,被稱為「日不落帝國」
大英帝國
在維多利亞時代,大英帝國版圖持續擴張,覆蓋了整個印度和澳大利亞,以及非洲大部分地區,成為了世界上從古至今最大的帝國,人口約達4億

當時,國家鼓勵人民離開英國去海外定居。在1853年到1913年之間,共有多達1,300萬英國公民離開了本土。另一方面,也一直不斷有人口從世界各地湧入英國。
1870年到1914年間,共有約12萬來自俄羅斯和波蘭的猶太人逃難到英國,許多人選擇定居倫敦東區、曼徹斯特和利茲。此外,許多大英帝國殖民地的人口,包括印度和非洲人等,也移民到英國來生活、工作和學習。
貿易和工業
貿易方面,19世紀的英國延續了其貿易大國的地位,政府不僅推行自由貿易政策,還廢除了許多對進口商品的稅收,例如1846年廢除了阻礙進口廉價糧食的《穀物法》(Corn Laws)。這些改革使得低價原材料能夠進口英國,有效促進了英國工業發展。
工業方面,英國的工業當時領先世界,鐵、煤、棉布的產量占世界產量一半以上。英國還成為了金融服務中心,包括保險和銀行業。
1851年,在海德公園水晶宮舉行了博覽會,水晶宮是一座由鋼鐵和玻璃製成的巨大建築,裡面展出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品,有機器製造品,也有手工製品,大多數都是英國製造。
工作環境方面,工廠裡的工作條件逐漸好轉,為工人建造了更好的居所。此外,1847年出臺的一項法律規定,婦女和兒童的工作時間限制為每天10小時。
交通運輸方面,交通網絡得到了改善,貨物和人口在全國各地的流通都更加便利。在維多利亞女王登基前,喬治和羅伯特•斯蒂芬森(George and Robert Stephenson)父子發明設計出了火車引擎。
在接下來的維多利亞時代,英國進行了大規模的鐵路擴建,遍布整個大英帝國。此外,交通運輸的其它領域也出現了很大進步,比如伊桑巴德•金德姆•布魯內爾等工程師建造的許多橋樑。
選舉權
19世紀,在富庶的工業城市和鄉鎮中,中產階級的勢力愈發強大,他們開始對政治權利有了更多需求。1832年,《改革法案》(the Reform Act)出臺,極大增加了擁有選舉權的人口的數量。
該法案還廢除了以前的「口袋選區」及「衰敗選區」,並給各城市和鄉鎮保留了更多的議會席位。當時,政治權利從農村永久性地轉向了城鎮,但選舉權仍然取決於財產,因此,城鎮中的工人階級群體依然沒有選舉權。
在上述情況下,工人階級及其他無財產民眾爆發了一場運動,開始要求選舉權。一群被稱為「憲章派」的活動人士向議會提交了請願書。
這場運動起初的成功機率渺茫,然而,1867年通過了另一項改革法案,不僅增加了城鎮中的議會席位,還降低了選舉人的財產標準。但這沒能根本改變選舉權狀況,大多數人口仍沒有選舉權,並且女性沒有任何選舉權利。
政客們意識到,選民數量的增加意味著,如果他們想要成功當選議會議員,需要說服別人給他們投票。於是,各政治黨派開始創建各類組織接觸普通選民,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中,普選權(每一個成年人,無論男女,都擁有選舉權)應運而生。
女性參政
關於19世紀時女性的選舉權問題, 英國與當時歐洲其它國家一樣,女性的權利比男性少得多1870年前,女性一旦結婚,她的收入、財產和金錢會自動歸丈夫所有。
1870年和1882年的議會法案賦予已婚女性保留自己收入和財產的權利。到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越來越多的女性參與爭取各類權益的運動,特別是選舉權,她們組織了女性選舉權運動,被稱為「女性參政論者」(Suffragettes)。
埃米琳•潘克赫斯特(Emmeline Pankhurst)
潘克赫斯特出生於曼徹斯特。1889年,她成立了女子公民權聯盟(Woman’s Franchise League),為已婚女性爭取地方選舉權。1903年,她協助建立了婦女社會和政治聯盟(WSPU),成為第一批被稱為「婦女參政者」的群體。
婦女參政運動的先驅埃米琳•潘克赫斯特(中)。(維基百科)
該組織以非暴力反抗作為抗議的一部分,以爭取婦女選舉權。她們會把自己拴在欄杆上、打碎窗戶、縱火,潘克赫斯特還直接參與過絕食抗議。
1918年,為了表彰女性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貢獻等原因,30歲以上的女性終於獲得了選舉權和代表議會的權利。1928年潘克赫斯特去世前不久,女性獲得了和男性一樣的權利,21歲時就享有選舉權。
克里米亞戰爭
1853年至1856年間,為了爭奪土地,爆發了規模巨大的多國之間的克里米亞戰爭(the Crimean War)。英國在戰中聯合土耳其和法國對抗俄國。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擁有大量新聞媒體報導和照片的戰爭。
戰時條件惡劣,許多士兵沒有戰死沙場,卻因在醫院感染疾病最終死亡。當時的英國處於維多利亞女王執政時期。女王在這次戰爭中引入了維多利亞十字勛章(Victoria Cross),用以表彰士兵們的英勇無畏。
拉迪亞德•吉蔔林(Rudyard Kipling,1865-1936年)
吉蔔林生於印度,後在印度、英國和美國三地生活,在印度和英國期間寫書和創作詩歌,肯定並稱讚大英帝國是一股正義力量,1907年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他的代表作有《原來如此的故事》(Just So Stories)以及《森林王子》(The Jungle Book),流行至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