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比例/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達文西描繪、講求極致平衡的「維特魯威人」,希望台灣能建立主體意識,達到均衡與和諧的「全人」發展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f8Z0k7


中山大學研究 男人看到美女誠實度會下降 - 中時電子報 - https://goo.gl/6hRbYY

2018年01月18日 14:08 中時 曹明正
男性看到美女容易變得不誠實?!中山大學教育所教授邱文彬跨校研究,找來上百名年約20歲男性觀看性感素人美女照片後受試,發現會有不誠實、作弊等表現,研究結果顯示「男性看到美女誠實度會下降」,獲國際知名期刊《演化與人類行為》線上刊出。

中山大學研究:男人看到性感美女誠實度會下降 
 分享中山大學研究:男人看到性感美女誠實度會下降到Facebook 分享中山大學研究:男人看到性感美女誠實度會下降到Line 分享中山大學研究:男人看到性感美女誠實度會下降到Google+
2018-01-18 13:50
〔記者方志賢/高雄報導〕女性小心受騙!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根據中山大學的研究發現,看見性感美女,可能讓男人誠實度及自制能力都下降,並誘使男性以不當手段追求。研究結果獲國際知名期刊「演化與人類行為」線上刊出。
 中山大學研究指出,男人看到性感美女,誠實度及自制力下降。(資料照,記者張忠義攝)
中山大學研究指出,男人看到性感美女,誠實度及自制力下降。(資料照,記者張忠義攝)
 根據中山大學研究發現,看見性感美女,可能讓男人誠實度及自制能力都下降,並誘使男性以不當手段追求。(記者張忠義攝)
根據中山大學研究發現,看見性感美女,可能讓男人誠實度及自制能力都下降,並誘使男性以不當手段追求。(記者張忠義攝)
這項「性感美女能誘使男性墮入不道德之路」的研究,由中山大學教育所教授邱文彬、師資培育中心助理教授鄭雯與高雄醫學大學教授吳文雄跨校合作。
研究找上百名20歲上下的男性受試者,並分為2組,一組觀看穿著清涼的性感美女照片,另一組則觀看穿著一般的正常圖片。
研究團隊測試評估受試者的自我控制能力與誠實性,結果顯示,看過性感女性照片的組別,其自制能力明顯變差,且誠實程度下降近一半。女性觀看性感男性的照片後,自制能力則不受影響。
4個實驗中有一項是金錢歸還沒看性感照片歸還金錢的人有78.4% ,看了照片歸還的人佔54.1%,誠實度明顯下降。
邱文彬表示,透過一系列、4個實驗發現,實驗組的男性參與者,觀看20張性感美女照片並評估每張照片的性吸引力後(實驗者佯稱此實驗為協助一項有關外在吸引力的前導測試),比起其他控制組的男生,變得較為衝動與自控力不足,進而導致表現不誠實(沒有歸還多餘的實驗參與金錢報酬)與作弊(數字矩陣作業的自我計分表現優於實際表現)。
鄭雯也指出,當男性的交配動機被性刺激後,傾向採取不誠實與作弊方式,做為提升自身性吸引力的策略;也就是以不當手法獲得金錢、地位或顯示自己更有能力,藉以展現女性偏好的伴侶特徵。
研究團隊強調,日常生活中,激起交配動機的性刺激無所不在,例如車展、電腦3C展等商展活動show girls、社群網路的清涼照、網路情色以及打性感美女牌來推銷商品的廣告(如健身、內衣、溫泉旅館及醫學美容整型等)。
邱文彬進一步說明,根據研究結果,男性可審視或提醒自己的不道德念頭或衝動是否和先前接觸的性刺激有關。不過弔詭的是,男性雖喜歡性感美女,但卻又容易使用不當手段去追求她們,換言之,「男性看到美女誠實度會下降。」

女人別受騙!研究:美女可能降低男人誠實度
【文字提供/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 2017年4月25日 13:00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日前刊登台灣國立中山大學(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的最新發表,研究團隊發現看見一位美麗而具性吸引力的女性,可能讓男人的誠實度下降。
研究中作者招募74位年齡介於20歲上下的男性作為受試者,並將之分為兩組。作者讓其中一組觀看一系列女性擺出性感姿勢的圖片,而另一組則是觀看女性非性感姿勢的一般圖片。接著兩組受試者被要求完成一項評估誠實性及自我控制能力的測試。實驗結果顯示,觀看過性感女性圖片的組別,其誠實程度及自制能力出現顯著下降。
作者表示,基於交配動機(mating motivation) ,面對一位美麗而具性吸引力的異性,男性可能採取不老實或欺騙的方式,好增強伴侶吸引力。而暴露在性刺激(sexual stimuli)下,有機會增加男性參與不道德行為的機率。
-------------------
人類演化大戰略 – 同性戀帶來的演化優勢
2014/06/11 |文明足跡生命奧祕社會群體|標籤:同志同性戀演化遺傳本文由民視《科學再發現》贊助,泛科學獨立製作
credit: CC by Adn!@flickr
credit: CC by Adn!@flickr
文 / 金山豆(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學士,英國諾丁漢大學動物科學博士)
前幾天(2014.6.7)的新聞報導提到男同性戀基因的相關研究,以及同性戀遺傳的議題。這個新聞的原引用來源是《美國華盛頓郵報》 (Washington Post)。其中主要內容討論到男同性戀基因可能具有特別的演化意義,並促使女性親屬更容易生育後代。這個嚴格來說不算新但鮮少得到公眾關注的研究議題難得搬上新聞,頗值得稍微檢視與進一步地討論。
先回頭來看看近代社會對同性戀的一般性看法。同性戀在人類社會上最常被定義為「異常」與「反自然」的主要原因,在於此一性向選擇會使得結成個體無法生育自己的血緣後代,而背離了生命的基本存在意義 – 繁衍子孫。基於這樣的看法,同性戀往往被部份文化認定為「缺陷的」、「不正常的」、甚至是「病態」性質的存在,進而被理解為一種阻礙人類族群與社會發展的負面因素。不過即使如此,綜觀人類歷史與各地社會與族群,都可以發現同性戀乃是普遍地存在於人類之中。甚至在不同社會與文化之中,亦具有相當不同的對應態度,從積極排斥、消極接納、到正面接受等等情況不一而足。
在人類同性戀,或說同性性向(homosexuality)整個群集之中,尚可進一步粗略區分成:
性取向(sexualorientation)
性傾向(sexualpreference)
其中不同之處在於,後者被定義為更為後天自由意志與社會文化性質的選擇,而非前者代表與生俱來、先天性質的生物性狀(phenotype)。一般所謂同性戀雖然包含了這兩種性向選擇類型,但近年主要關切的是同性性取向這樣的同性戀類型,因為它是自然形成的生物性狀,而不是由後天個人自由意志所選擇。在 Dean Hamer 於 1993 年發表X 染色體 Xq28 位置的基因與男同性取向具密切相關的研究後 (1),後續系列研究慢慢指向至少一部份男同性取向者是由遺傳性因素(特定基因或基因群)所決定,也就是開頭華盛頓郵報提到的內容。
這樣的男性同性取向,在人類演化史上的存在便引出了一個特別的問題,即所謂的達爾文悖論(Darwinian’s paradox):
基於天擇法則,對繁衍後代不利的先天生物性狀,無法有效地透過遺傳傳遞給下一代,因此將在物種中逐漸消失。
然而同性性取向在人類歷史中始終穩定存在,並不因個體無法繁衍後代此一生殖劣勢而自人類族群中消退,而形成此一反拮天擇原理的悖論。基於此悖論,要麼天擇說產生例外(或許創造論者可以為此表示欣慰),要麼就是同性性取向此一生物性狀,對人類物種的繁衍並不產生負面影響,甚至還可能具備一定程度的正面意義,因此在人類漫長的演化中佔有一席之地。
為了對應這個達爾文悖論,早期的解釋如Wilson E. 提出的幫助者理論認為,同性取向的個體雖然不具生育後代的能力,但得以貢獻完整的勞動能力來幫助帶有相近遺傳背景的血親生存 (2)。但這樣的理論僅得到部份支持,比如說在薩摩亞與一些玻里尼西亞社會中的確可以觀察到男同性取向成員(fa’afafine,行為似女性的男人),他們以對親族的忠誠奉獻而聞名 (3);然而在其它社群為對象的研究,則不支持這樣的理論 (4)。
另一些學者則提出女性血親多產理論, 認為決定男同性取向的這些特定基因,在女性身上表現的生理功能,反而是增強生殖優勢,比如說強化受孕的能力、減少生殖與生產障礙,得以生育更多的後代。此 一系列研究結果最初在義大利特定家族中得到印證,近年持續在法國、加拿大、大洋洲等社群的相關研究中得到更進一步的支持 (5-7)。有趣的是,男性同性取向的發生率,也被發現會受胎次影響,特別是兄長數目越多的男嬰,越傾向長大後呈現男性同性取向 (8)。從這個目前觀察到的自然現象來看,決定女性多產的基因,或許藉由控制後代男性性取向,來達成族群擴張速度的平衡,扮演一種煞車功能,特別是在男性後代數目持續增加的情況下。換句話說,男性同性取向在演化中扮演的意義,至少部份(由特定基因控制)是藉由促進血親家族中女性成員順產多育的同時,適當緩和族群擴張的速度(特別是男性),兼之還能保有這些男性同性取向個體的基本勞動力來維持家族生產效率,最終達到整個血親家族的最大生存利益。
從演化策略的角度來看,人類族群可經由特定基因表現,來調控同性性取向個體的發生率,做為安定族群、確保穩健成長的手段之一。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何部份人類社會與文明對同性取向的存在,抱持著接納甚至鼓勵的態度。這代表著這個人類社會需要這類型個體的存在,並在社會中發揮功能。而當這類型個體在族群中發生率出現增加的情況下,或許也代表著當下這個人類家族或社會需要同性性取向個體的存在,來安定社群發展。
不過實務上傳統兩性異性取向以外的性取向如女同、男同、雙性(bisexuality)等,生物性成因至今大多數其實瞭解得並不透澈。即使在研究較多的男同性取向之中,目前比較可以被確認的生物決定因素甚至還不只於前文所述的特定基因決定論(如 X 染色體的 Xq28 位置),還包括母體懷孕生理環境內分泌素、性別胎序等調控,以及青春期發育過程中可能的內外生理環境影響等等。這意味著即使在男同性性取向的次群集裡,不同生物因素成因亦可能在演化策略中有不同的存在意義與演化上、社會上的功能性。
無論如何,這方面研究給我們最大的啟示是,雖然異性取向在人類社會中是主流生物性狀,但其它性取向之所以長期存在於人類物種之中,亦代表它們對人類物種延續具有一定的演化意義,不應當過於簡化地以異常個例看待甚至貶抑。再者,當人類物種呈現這樣的性取向多樣性發展時,可以預期它們各自有其存在意義,保障各個性取向次族集能在人類社群中得到公平與尊重的存在空間,才能充份發揮它們在演化上的優勢,確保人類物種的穩定發展。
----------------------------------
演化人類學(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研究介於人科及非人靈長類的演化與社會行為之間的關係。它包括:
研究人類演化的人類學。
研究人類行為的社會文化演化。
對於人類技術跨越時空的變遷過程,所做的考古學研究。
研究人類遺傳學,以及人類基因組隨著時間推移而發生的變遷。
研究演化心理學與演化語言學
演化人類學同時關注人類的生物演化和文化演化,包括過去和現在。它大多依據科學研究方法,並匯集考古學、行為生態學(behavioral ecology)、神經科學、心理學、靈長類動物學與遺傳學等領域 。這是一個充滿活力和跨學科領域,運用了許多的證據路線以了解人類的經驗,包括過去和現在。
對生物演化的研究一般關注人類形體的演化。文化演變的研究包括文化歷經時間和空間的變遷,而且經常包括文化學習(Cultural learning)模型。請注意,文化演化有別於生物演化,而且人類文化包括文化訊息的傳播,它的行為方式明顯有別於人類生物學(human biology)和遺傳學。目前透過支序分類學和遺傳學模型,對於文化變遷的研究正逐漸增加。
----------------------------
「演化與人類行為」期刊〈美國辛辛那提大學和佛羅里達州立大學〉:俊男美女 不易得病
分享: facebook PLURK twitter  
W020080229272161432055f8dfba2703  
「演化與人類行為」期刊〈美國辛辛那提大學和佛羅里達州立大學〉:俊男美女不易得病
自由時報 – 2014年7月2日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
長得美、生得俊的美女帥哥也比較不易罹患某些疾病?美國一份研究指出,外貌姣好的人罹患氣喘、耳鳴、高血壓和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較低。
美國辛辛那提大學和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等研究中心研究員,以美國1萬5000名年齡介於24到35歲之間的男女為研究對象,從他們10歲起追蹤其健康狀況,得出前述結論。這是目前最大規模、也是第一份針對特定疾病所做的研究,發現外貌與健康之間的關聯。研究人員是透過面對面訪談,而非如過去這類研究以照片或影像對長相評分。
長得美較少請病假
研究發現,男性外貌評分等級增一級,被診斷出高膽固醇機率就降低13%,高血壓機率降20%,罹患憂鬱症的可能性也降低15%,過動症(ADHD)、口吃機率各減少23%和21%。被評為長得美的女性,高血壓、糖尿病風險降低21%和22%,罹患氣喘、憂鬱、過動、口吃和耳鳴風險則減少12%到18%不等。被評為長得非常好看的男、女,也更正面看待自己的健康,請病假的時間較少。
研究人員在「演化與人類行為」期刊發表的報告指出,研究結果證明外貌姣好代表有健康基因的理論,而這也增加有健康下一代機率。
2012年紐卡索大學的研究認為,孩童時期被評為長相不好看的人,到50歲時的健康狀況較差。
西敏寺大學心理學家斯瓦米(Viren Swami)認為,或許有其他非演化因素可解釋外貌姣好與健康的關聯性,如「人們認為『好看就是好』這種光環效應」,長得好看的人較快樂、較受歡迎,也更成功等,人們看待他們的態度也比看待長相比較不好看者更正面,「有相當可能性是,長相好看的健康益處是來自受到他人較好對待。」
---------------------------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
962未分類資料夾
第二章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的理論觀點
第一節 生理學理論
一般而言,生理學者對於人類行為的影響提出四種理論:
一、生命週期論
生命週期論或稱生理年齡說,指個人從出生至死亡生命週期的生物循環之解說。
生命週期有一定的軌跡可循,但所處的環境或罹患的生理疾病卻可能影響其心理發展與行為表現。
人在母體內由受精卵變成胎兒,然後足月出生,並從嬰、幼兒期、青春期進入成年、中年最後進入老年。
生理年齡對人類行為會有不同生命週期的影響分別為:
(一)胎幼兒生理對人類行為的影響
如胎兒的巨嬰症、呆小症等,其生理發展往往會影響其未來的心理發展與行為表現,甚至無法適應社會環境,而成為家人的負擔。
(二)青春期生理對人類行為的影響
在青春期時,性荷爾蒙對於個人發育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
(三)成年其或中年期生理對人類行為的影響
到了成年期或期,生活方式的不正常、過度的工作、壓力,使健康折損,又加上飲食過度,沒有運動,於是三高症狀出現。
(四)老年期對人類行為的影響
更年期也是影響生理與心理的重要因素,如熱潮紅、失眠、腰酸背痛等。
二、基因遺傳說
基因就是指示如何形成我們個人的說明書或密碼。基因位於細胞核的染色體內,而染色體帶的密碼就是去氧核醣核酸DNA,染色體來自父親與母親結合的受精卵;決定我們細胞的發育和運作,基因遺傳在人類行為模式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三、生物決定論
指生物因素影響且決定了人類行為,也就是指性別差異影響人類行為。在生物發育上,男女性別差異會導致後來男女行為的不同。
四、生物演化論
生物演化對人類行為具有重要的影響。
地球上的各種生物是由共同的生物祖先經演化過程而來,演化過程則藉由天擇完成。
造成地球上生物物種的多樣性,也造成生物體內基因體的多樣性。
生物最基本的性質就是生存與繁殖,並能成功的將其遺傳訊息傳給下一代。
由於物種大量繁殖,環境資源不足會造成同種生物間的競爭,使族群中的某些個體不能生存。
為了適應其生活環境的變化,生物進而發生了演化。
第二節 心理學觀點
對於社會化或人類行為發展的可能性,提出五種主要的解釋:
一、心理分析理論
1.心理分析理論源自佛洛依德,提出無意識心靈形塑人類行為之想法。將人類行為看做由基本心理力量所引導與激發。
2.人類精神有三部分:本我、超我、自我。
本我:是由深處的驅力與衝動所組成,這是心靈深處的一種力量。
超我:是自我面向的其中之一,代表代表社會標準或規範。
自我:是在本我與超我間扮演一種平衡角色,使本我慾望適應超我的社會期待。
3.當穩定的三部分自我與他人互動時,社會化規則即出現。
4.陽具羨慕:是指女性主義者批評佛洛伊德將女性看作性慾的,心理不成熟的,甚至心理失調的。
二、客體關係理論
客體關係理論:主張兒童經歷的社會關係決定成年人格的發展。現代有一種家叫不對稱的分工,指現代家庭讓女人學習「母親」,而男人則否;做為母親的女人工作被社會貶低價值,並未被界定成實際工作,也未獲得相同的社會與經濟支持。
許多墨西哥裔美國人的家庭特徵是家庭主義,其定義是一種大型、跨世代的家戶,並對家庭合諧和家人與親屬間的頻繁互動給予很高評價。
三、社會學習理論
1.社會學習理論強調社會與文化因素對於性別角色的影響。
2.性別角色是透過社會學習與環境制約,及嬰幼兒的觀察與模仿而形成差異。也就是說透過增強、懲罰、觀察、模仿及獎勵而來。
3.性別社會化行為的學習透過兩個歷程:性別角色增強與類化、模仿父母的行為。
a.性別角色增強與類化:前者是指父母透過正、負強化形塑孩童的行為,使期能符合某個性別,後者只學習者在類似原先學習發生的情境中表現出被增強的行為。
b.模仿父母的行為:藉由觀察父母的言行舉止,孩童會模仿父母的行為。
四、認知發展理論
1.皮亞傑主張:人類心靈將經驗組織成心靈範疇,即所謂基模,會隨著社會經驗累積而修正與發展。
基模:指人類心靈將經驗組織成心靈範疇,會隨著社會經驗累積而修正與發展。
2.認知發展的四個階段:感覺動作期、準備運思期、具體運思期、形式運思期。
感覺動作期:指兒童經驗的世界直接透過其觸、嚐、看、聞與聽等五種感覺。
準備運思期:指兒童開始使用語言與其他符號或象徵。雖然還不能抽象思考,但確實獲得意義的認知,已超越其接近感。
具體運思期:指兒童在爲更抽象推理或論證形式做準備。
形式運思期:指兒童能抽象思考,並以生活周遭不同於實體的方式想像。
心理學家柯爾保基於皮亞傑的發展階段模型,所發展出道德發展理論。柯爾保認為,隨著認知技巧的增加與理解他人能力的增進,道德發展乃從某個階段過渡至下一階段。
3.人理學家柯爾保基於皮亞傑的模式,發展出道德發展理論,把個人道德發展分成三期六段:
(1)道德成規前期:約出現於幼稚園與小學低中年級時,特徵是:遵守規範但尚未形成主見。
第一階段-避罰服從導向:為避免處罰或服從權威
第二階段-相對功利導向:以自己的興趣或個人的需要作為行為準則
(2)道德循規期:約出現在小學低中年級以上,直到青年、成年,特徵是:個人從瞭解與認識團體規範,進而接受、支持與實踐規範。
第三階段-尋求認可導向:人際和諧導向階段
第四階段-順從權威導向:維持社會系統導向階段
(3)道德自律期:或稱道德成規後期,至少要到青年期人格成熟後,個人思想發展期超越現實道德規範之約束,才能達到完全獨立自律境遇。
第五階段-法制觀念導向:為社會契約、法規導向的階段
第六階段-價值觀念導向:為普同的道德原則
五、環境—行為關係理論(六種主要理論取向)
(一)情緒激動取向:指環境因素引發情緒激動程度無論高於或低於最佳點,均會影響行為表現的增進或下降。
(二)刺激負荷取向:包括環境負荷取向與刺激不足取向。
1.刺激不足取向:指單調的環境刺激導致無聊或刺激太少,進而造成行為不能。
2.過度刺激取向:是假定過度刺激使邊緣輸入被忽略,而給予基本作業適度注意力。
(三)適應水準取向:指當刺激水準低於或高於適應水準時,會帶來不舒適而使個體努力減少或增加刺激。
(四)行為強制取向:指當個體覺得行為自由受限制時,心理抗拒會引導個人重獲自由。
(五)環境壓力取向:環境中的許多因素(如擁擠與噪音)視為壓力來源,並認為對個人安寧有害。
(六)生態心理學取向:指行為與環境的關係是雙向或生態相互獨立的,空間環境可預知其中行為的發生。
第三節 社會學理論
社會學之父孔德在建構社會學時,即強調該學問是一種科學,主要的四個理論
一、結構功能理論
1.結構功能理論:認為一個社會就像一個有機生物一般。每一部門都是相互關聯的,社會進化的方式類似生物進化的原則。研究社會最適當的方式是將社會視為整體,進而分析其內在成分,而不應單獨研究分解其個別成分的單位。
2.功能:指一種對維持社會結構均衡有用的適當活動。它可被視為效果,也是控制體系內結構與過程運行的條件,因為這些條件會影響到結構穩定的持續運作。
3.結構功能理論四個特質:
(1)在功能上,每一結構內的各部門是相互關連的。
(2)每一結構內的組成單位不同,但通常有助於該結構的持續運行。
(3)既然大多數的結構對其他體系都有影響,則應被視為整個有機體的附屬體系。
(4)結構是穩定和諧的,不亦有所變遷。
二、衝突理論
1.是一種研究社會生活中的衝突性,並以此了解社會變遷的社會理論流派。
2.理論基礎建立在不可避免的社會變遷與社會衝突上。
3.社會體系內每一個部門都是相互關連的,在此關連裡會有緊張、失衡與利益衝突等現象產生。
4.衝突理論的四個要點:
(1)每個社會無時無地都在經歷變遷,因此社會變遷是無情且不可避免的。
(2)每個社會都有分歧與衝突因素,因此社會衝突是無法避免的。
(3)社會裡的每個單位都有直接或間接促成社會的分化與變遷。
(4)強制性的權力關係是社會的基礎,社會份子的關係其實是支配與受支配的權力分配關係。
三、符號互動理論
1.主要探究重點在於人與人的互動過程,並且強調:社會學應該研究社會過程裡的個人行為與活動,因為個人行為只是整個社會團體行為與活動的一部份而已。
2.人與人的互動過程中,總是先將對方的想法加以吸收與解釋。
3.個人是由參考團體而習得社會所公認的觀點。參考團體的觀點往往成為個人的觀點。我們個人的態度最初可能與團體的觀點有差距,但當我們知道團體的觀點後,就會將自己的態度加以修正以符合團體的觀點
4.符號理論的三點基本特質:
(1)符號互動的發展是社會性的,人們經由互動過程以形象來表達意念、價值與思想。
(2)符號互動的定義與運用並非完全一致,通常是由使用者隨意而定,當互動改變時,符號互動定義也可能改變。
(3)手勢與語言都含有某種特定的意義,當人們把手勢與語言連接在一起使用時,就能用來表達意思以溝通互動。
四、交換理論
1.主要研究對象是社會中的個人,探討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交往關係,進而推論到團體、社會與文化等的穩定與變遷。是綜合心理學、經濟學與人類學的基本理論,而將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視為一種計算得失的理性行為。
2.交換理論的五個相互影響命題:
交換理論強調:這五個命題是相互聯繫的。把這五個命題作為一個整體綜合起來,社會學就有能力解釋社會結構與一切社會行為。
(1)成功命題:個人的某一特定行為越能時常得到獎賞,該行為越會重複出現。
(2)刺激命題:在過去某種特定刺激狀況的出現曾帶來報償,則當目前所發生的刺激狀況越類似過去狀況時,類似以往的行為就越可能重複出現。
(3)價值命題:個人所從事此項活動的價值越高,就越有可能重複出現該活動。
(4)剝奪與滿足命題:個人重複獲得某種獎勵的次數越多,則這一獎勵對該人來說價值就越少。
(5)侵犯與贊許命題:當個人行動沒有得到期望的報償或受到意外的懲罰,就會氣憤變為更經常做出侵犯行為。
----------------------------------
重啟「遺傳/教養」之爭,史上最重要的動物行為學論著──威爾森,社會生物學
親子衝突之所以演化出來,是因為天擇在兩代身上朝相反方向作用──
社會生物學:新綜合理論3 統御制度、角色、階級
亞里斯多德說「人是社會動物」,然而地球上群居的社會動物絕不僅人類一種,許多生物都表現出複雜的社會行為。為什麼各種生物都演化出複雜的社會行為?為了解釋此一現象,生物學界出現了一門稱為「社會生物學」的學問,認為所有社會行為都有生物基礎,目的在幫助生存和繁殖,讓生物所攜帶的基因更容易被天擇保留。其發展的二十幾年裡,不僅帶來生物學的革命,影響也遍及人文社會科學的領域。
威爾森的《社會生物學》正是這門學問的扛鼎之作,作者以大量案例配合行為、遺傳、族群、生態等學說與證據,建構一套完整的體系,解釋社會行為的脈絡,最後更將討論範圍擴大,試圖以相同的方式研究人類社會學。本書最後一章說明:人類跟其他動物一樣,許多人類的社會行為之所以演化出來,是因為對物種的生存有益,包括道德、侵略性、愛情、宗教等。此說激怒了一群人,認為威爾森在為種族主義、社會達爾文主義背書,最著名的反對者就是他的同事古爾德。社會生物學的追隨者強烈否認這門科學含有保守的意識形態,兩派人馬進行了一場大論戰,堪稱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學術爭議。
--------------------------------
經過40億年的演化,自由意志可以戰勝基因的掌控嗎?
Photo Credit: Hartwig HKD @ Flickr CC By ND 2.0
唸給你聽 
powerd by Cyberon
Gene Ng
來自馬來西亞,現居台北。興趣廣泛的生物學家,研究工作之餘,啫好讀讀書、看看戲、寫寫作、騎騎車、踏踏青。過去曾長期擔任中文科學新聞網站「科景」(Sciscape.org)總編輯,現任泛科學、Readmoo【GENE思書軒】專欄作者;個人部落格:The Sky of Gene;臉書粉絲頁:GENE思書齋。
 訂閱作者
 收藏本文
來試試我們的新功能!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這本書中強烈主張我們的自由意志,是可以戰勝基因的束縛的。生活在一個又一個想像的共同體等虛構的事物下,究竟什麼是真正的自由呢?
伯讓是少有的有才科普作家,他在這本《大腦簡史:生物經過四十億年的演化,大腦是否已經超脫自私基因的掌控?》中,加入了許多他對大腦演化的新觀點,並且還有這麼一個創新的作法,邀請幾位專家、作家、部落客等來討論書中的主題。
整體而言,伯讓用了非常生動的筆觸寫了動物的演化史,也很深入淺出地闡述了腦的許多部區和功能,還巧妙地加入他自己長年的研究成果,是本寓教於樂的科普好書。他是台灣大學生命科學學系畢業的,在赴美留學唸博士班前唸了中正大學哲學研究所,探討心靈哲學。這本書探討的是腦的演化,在書中伯讓的哲學觀點是,腦或者說神經元是自私的。其實,我們很少在科普書中,同時看到知識的有趣介紹的同時讀到啟發性的創見,這值得大力鼓勵。
來自《自私的基因》的擬人化比喻
這種擬人化的手法,起源是來自牛津大學的演化生物學大師道金斯(Richard Dawkins)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自私的基因》無疑是演化遺傳學的經典之作,道金斯用極為淺顯易懂的文字,為大家解釋一個很複雜的演化生物學觀念,不懂故事精彩,邏輯也夠嚴密,所以深受讀者喜愛,歷久不衰。
讀《自私的基因》時,我正在唸大學,也感到非常震撼,覺得演化生物學真是個極為有趣,又有奧妙邏輯的一門科學,於是獻身研究迄今。這是一本博大精深的好書,其中一個重要的觀點,就是用基因是自私的,來解釋利他行為的演化。這個解釋的其中一個奧妙,當然是在兩者乍看之下是矛盾的。
利他行為這種犠牲自己的生存和繁殖機會來造福其他個體的行為,在各種動植物中皆可見。原先,演化生物學家是用團體選擇(group selection)來解釋,也就是那些個人是犠牲小我、完成大我,有利他行為個體的團體比沒有的團體更有利等等。
然而,在60年代,已故的英國演化生物學大師史密斯(John Maynard Smith,1920 – 2004)卻主張天擇的單位不是團體,而是個體。他用數學模式反駁團體選擇的可能。而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的主張更激進,他認為天擇的單位甚至不是個體,而是基因。
他的主張是來自另一位已故的美國演化生物學大師威廉斯(George C. Williams,1926 – 2010)在經典《適應與天擇》裡提出的,持這主張的演化生物學大師還有漢彌爾頓(W. D. Hamilton,1936 – 2000),這些主張稱為「基因中心的演化觀點」(gene-centered view of evolution)。我個人覺得這個理論最大的說服力是,無法遺傳的性狀,無論有多好,天擇都無法挑選的,而表徵性狀既然要能夠遺傳,那麼天擇的單位說是基因也不為過。
這個觀點通俗上就稱作「自私的基因理論」(selfish gene theory),這理論不算好理解,但在《自私的基因》的推波助瀾下,居然也成了大眾都能朗朗上口的演化理論之一。這個理論的提出,是演化生物學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因為可以用來解釋許多很弔詭的現象,而且在也容易測試,還具有啟發性,所以這方面的論文頗多,在學術界也頗有影響力。
道金斯把基因描述成自私的,這擬人化的手法,很有趣也廣為接受,雖然在學術界有很大的爭議,但「自私的基因」(selfish genes)或「自私的遺傳元素」(selfish genetic elements)這類名詞,在學術論文中也可見。一個理論的興衰或價值,很多時候是在其能不能有更好的解釋力。美國科學哲學家孔恩(Thomas S. Kuhn,1922-1996)在其經典的《科學革命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中,卻指出典範的建立和轉移,其實比這還複雜。自私基因理論讓科學家有了很方便好用的典範去玩解謎遊戲,所以能夠流行。
然而,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擬人化的說法,卻也造成了不少問題。主要問題就是,「自私」這詞,似乎是帶有「目的性」的。可是,基因是不會思考的,它們沒有「想要」把自己傳下去。比較正確的說法是,有些突變如果剛好能夠透過各種機制增加傳遞而且生存下來的機會,在後代中的頻率會愈來愈高,這是個邏輯性的法則。生物學是實驗科學,我們也確定觀察到這樣的現象。所以「自私」的比喻,實則和自不自私無關,真正關乎的是繁殖和生存能力。
伯讓在《大腦簡史》中,把《自私的基因》的說法搬了出來,也用擬人化的手法來敍述腦的演化,把腦視作一個自私的器官,到最後,人體成了腦的載具而已。當然,伯讓很清楚這些擬人化的比喻是圖方便而已。
神經系統為何演化成更複雜?
生物的演化,看似往愈來愈複雜的方向演化,給了我們一個錯覺,以為複雜度的提高,是適應性的提高。可是,這是很大也很常見的誤會。更複雜的生物,是更成功的生物嗎?在演化生物學界,我們已放棄了演化是往更進步的方向前進的幻覺。我們人類是萬物之靈嗎?要怎麼定義成功?
是個體數最多?還是生物質量最大?還是繁衍的速度?改造環境的能力?存活在地球上的時間?其實,就以上問題而言,最成功的生物反而是單細胞的細菌無誤。如果細菌那麼成功,那麼為何還會演化出更複雜的生物?簡單的答案,不是因為更複雜的生物更成功,而是更複雜的生物能夠適應到新的「生態棲位」(Ecological niche)。
舉個比較極端的例子,就是細菌能有可能飛上天嗎?飛翔能力是很複雜的,能飛不代表更成功,但肯定能適應到新的生態棲位。
多細胞生物的出現,就是演化史上一項重大創新,也是一道謎。多細胞生物身體中,本身就存在很大的矛盾,為何絕大多數細胞放棄了繁殖的機會,乖乖分化成各種組織器官,然後還整體配合無間。其實,多細胞生物的有些細胞,會出錯而放肆地瘋狂生長,那就是我們熟悉的癌症。若要說「自私」,神經元是比不過癌細胞的。書中提到,動物的神經系統,是從「地方自治型生物」往「中央集權型生物」演化的,這趨勢上是如此,但主要原因是可能是「中央集權型生物」有更大的行為彈性,能夠適應新的生態棲位,而非後者比較有競爭優勢。
Neurowissenschaftlicher Campus
Photo Credit: Jens Wolf / picture-alliance / dpa / AP Images
我們人類的意識,無疑是「中央集權型生物」在地球上演化迄今的極致。演化生化學家尼克.連恩(Nick Lane)在他的好書《生命的躍升:40億年演化史上最重要的10個關鍵》(Life Ascending: The Ten Great Inventions of Evolution)就把這個人類心智的根源列為40億年演化史上最重要的十大關鍵之一。對比人類歷史,我們也能觀察到類似的有趣現象。
人類社會過去長期是以小部落小村莊的形式存在的,一直到德國哲學家卡爾·雅士培(Karl Theodor Jaspers,1883-1969)在《歷史的起源與目標》(The Origin and Goal of History)提出的「軸心世紀」(Achsenzeit)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那大約是從公元前八世紀到前二世紀之間。在這期間,不論是中國、印度及西方,都有革命性的思潮湧現。軸心世紀中國的聖人是孔子,西方在這個時期則是蘇格拉底,而印度文明則對應的是釋迦摩尼。這些哲學思想,可謂是人類社會的集體意識的覺醒吧!
一些人類學家相信,軸心時代的覺醒是由農業創造的大量富餘供給引發的,全世界大規模灌溉系統和水利工程的建設提供了條件。因為,腦發達到能夠產生意識,也說不定是肌肉血管系統的高度發展,為意識的覺醒提供了營養上的大量餘富。有趣的是,為何只有人類這種靈長類有了意識上的覺醒,而非其他動物?這也像為何只有少數社會發展出高度的文明一樣是個難解但誘人的謎題。
我們的心理和行為也是演化的結果?
在書中,伯讓指出,演化到極致的大腦在對抗生物繁衍的宿命。要用演化來解釋人類的許多行為,這在學術界也是能吵翻天的。自從演化生物學大師威爾森(Edward O. Wilson)在他經典的《社會生物學:新綜合理論》(Sociobiology: The New Synthesis)的最後一章提到了人類,在學界和公眾都引起了軒然大波,許多學者和公民團體群起團攻,但在學術界也啟發了更多人以演化生物學的觀點來研究人類的行為和心理,創立了演化心理學這一學門。
是的,人類有些行為確實無法再用基因來解釋,例如現代許多國家都面臨了一個囧境,就是太多人為了過較輕鬆愉快的生活,選擇少生孩子,或甚至不生小孩。很多反對「基因陰謀論」者,都指出這和基因演化不符。或者自殺也是個只有人類才有的行為,但那不利基因傳遞。
然而,我們知道,其實並非所有表徵,都是天擇的直接產物,都有其適應性的。已故的演化生物學大師古爾德(Stephen Jay Gould,1941-2002),提出一個比喻,指出聖馬可教堂支撐拱肩的拱形桁架(又稱「三角壁」)上有精彩的壁畫,但其作用並非是設計來作畫的,是建築上結構和樣式的副產品,只是後來不用白不用,所以拿來作畫或放其他裝飾。同樣的,並非所有表徵,都是天擇的直接產物,有不少可能只是副產品。所謂的「自由意志」,可能只是個副產品,假如其存在的話。
spandrel
Photo Credit:Spencer Means@Flickr CC BY SA 2.0
其實做出少生育或不生育的決定,也不見得非演化而來的。當後代存活率提升時,少生反而是理性的抉擇,只是這樣的抉擇,在我們現代的社會不適應了。就像我們身體選擇儘量儲存大量脂肪,過去百萬年來,是個很理性的抉擇,但是到了現代社會不適應了。當我們在談論演化時,也得注意到,環境的變動是否讓過去好的性狀或行為,成為不太妙的表徵。
那麼自殺又是怎麼回事呢?自殺比不生育還狠還絕。在論證自殺時,我們是否先要探討自殺的原因。一般來說,自殺有情緒、宗教、榮譽感和人生意義,除了情緒,其他原因不是生物學的。是的,我們人類社會,有許多現象,已經無法用生物學的因素來解釋。以色列歷史學家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在好書《人類大歷史:從野獸到扮演上帝》指出,人類不同於其他動物之所在,是我們能無中生有地建構中想像的虛構事物,還由衷地信以為真。因宗教、榮譽感和人生意義而自殺,是超過生物學能理解的範圍,但那也是起源自我們智人在七萬年前產生的「認知革命」,那是腦和意識演化的副產品,不是天擇直接作用的,當然也非「基因陰謀論」能解釋的。
就情緒而言,最主要導致自殺的情緒,是悲傷。就這個問題,我們也要考量到,遺傳學的理論,也會考量環境的部分的。這問題有兩個層次,一是我們的腦為何要演化出悲傷的感覺?另一個是有些人是否天生就比較容易感到悲傷?悲傷的感覺,並非人類才有,只要有養寵物或觀察過其他動物,也多少能觀察到。悲傷的感受,簡單來說,是演化來避免一些不好的事物,主要還是和繁衍有關;遺傳學的研究也顯示我們是否容易快樂或悲傷,大概有五成的是由遺傳決定的,也就有約五成是後天的。
無論如何,悲傷到自殺,似乎是只有人類才有的行為
既然我們能否產生悲傷的感覺,以及悲傷的程度有遺傳傾向,那麼會自殺,我認為,那是人類行為彈性夠大的一個副產品。其他動物不會自殺,只是因為牠們的行為沒有彈性到自殺能夠成為一個選項。而人類可以有樣學樣,只要有人自殺,其他人可以模仿。
這麼說是有根據的,自殺事件的媒體報導會提高自殺行為,這在社會心理學上已有所研究。這就是為何媒體報導自殺事件,都要列出一則善意的提醒: 「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
另外,演化是在持續進行的,我們現在看到的,不過是整個歷史悠遠長河的一個薄薄的切片。在演化的長河中,基因頻率是會因許多因素而變動的,其改變的動力除天擇外,還有隨機漂變、新突變等等。假設全球經濟都得到大幅改善,讓大量人口決定不生小孩了,於是全球都陷入人口萎縮的危機。假設想生多或生少,是可以有遺傳傾向,那麼在未來的世界裡,願意多生小孩的父母,是否就會有了更多更想多生育的子女子孫?那麼是否會愈來愈多人更想大量生育了?這個簡單的思想實驗,可以讓我們瞭解,要瞭解演化,是要瞻前顧後的,而且是要以族群的整體表現為考量。
最後,我要提出,不可遺傳的,就不會是天擇能夠有所作用的,無論那個東西有多奇妙。天擇無法挑選出思想,也無法挑選出文化和信仰;另外,有些可遺傳的性狀表徵,也不一定是天擇直接作用到的,很有可能是某個器官或功能的副產品;還有,少數個體甚至多數個體在即定時刻的表現對繁衍不利,仍無法說明那些行為或特徵和演化遺傳無關,因為我們必須考量一個生物過去面對的問題,以及環境的變動是否讓適應性改變了。
伯讓在這本書中,強烈主張我們的自由意志,是可以戰勝基因的束縛的。生活在一個又一個想像的共同體等虛構的事物下,究竟什麼是真正的自由呢?這是值得好好深究的。
----------------------------
人類為何會做出手淫、廢寢忘食、自殺等不利於生存繁衍的行為?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com/達志影像
唸給你聽 
powerd by Cyberon
精選書摘
TNL精選書籍,讓你站上文字巨人的肩膀,遠眺世界。
 訂閱作者
 收藏本文
來試試我們的新功能!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如果大腦拋棄了生殖就一定會被演化淘汰,為什麼人類在歷史上仍然會陸續不斷的出現各種為了愛情、知識,或藝術而「昇華」的事例?為什麼人類寧願冒著被演化淘汰的風險,也要前仆後繼的追求精神上的滿足?
文:謝伯讓
愉悅感:性高潮、手淫與吸毒
人類有很多「不利於生存繁衍」的行為,其實都是因為我們為了追求虛擬的意識經驗(例如愉悅感)而導致。諸如追求性愉悅、手淫、吸毒、賭博、電玩、電影、小說、藝術、政治等等,說穿了都是人類追求虛擬意識經驗的行為。在這些情況中,心靈狀態脫離了原先演化的目的,反僕為主的成了人類魂牽夢縈的目標。
我們先來看看性行為這件事。
在沒有安全障蔽的環境中,生物進行性行為很容易使自己暴露在危險之中。而且,性行為也頗耗費能量。研究發現,性行為平均每分鐘所耗費的能量,大約接近慢跑平均每分鐘耗費能量的一半。因此如果沒有明顯的誘因,生物其實並不會有很高的意願去進行性行為。
有鑑於此,在演化的過程中若是有某些生物的大腦意外地賦與性行為愉悅的意識狀態,例如性愉悅和性高潮,那麼該生物就會有強烈的欲望去進行性行為以獲取愉悅感,而這樣的行為,就可以幫助牠們在繁衍競賽中勝出。
這種獎勵似乎是一種很好的機制。不過,性高潮這個當初用來鼓勵性行為的「獎賞」,卻在演化的過程中脫離了性行為,變成人類趨之若鶩的追求目標。這個原本應該是作為「獎賞」的次要目標,反而超越了生殖,喧賓奪主的成了主要、甚至是唯一的目標。
不相信嗎?那就看看手淫吧,獨自一人偷偷摸摸的關在屋子裡,瞻前顧後的燃燒熱量,只為了獲得幾秒鐘的快感。這樣大費九牛二虎之力追求性高潮、但卻一點也無助於繁衍後代的行為,看在基因的眼中,或是看在以散播基因傳宗接代為首要的「基因沙文主義」者眼中,真的是十分荒謬。
不過,反對者可能會認為自慰並非全然無助於繁衍後代,因為有些研究似乎發現自慰的好處。比方說,有研究指出男性自慰可能有利於移除老舊的精子,而且每天射精可能會提升精子的品質與活動力。女性自慰則可以改變子宮頸酸鹼值以減少子宮頸感染機會,而在性交前後的自慰行為則可能有助於精子和卵子結合。
但是即使自慰真的可能有助於繁衍後代,我們仍須仔細觀察並思考自慰行為的最主要誘因為何。我的看法是:「促使人們願意花費氣力去自慰的主要動機,應該還是它所附隨的生理或心理快感。」而這個命題,其實是一個完全可以透過科學實驗方法來驗證的經驗命題。比方說,如果我們有辦法利用局部麻醉等實驗方式來去除自慰所帶來的「精神獎賞」,我預測人們應該就會喪失自慰的動機和行為。
廢寢忘食的老鼠
此外,這種「精神獎賞超越生存繁衍」的行為,也不是只有人類才會、而且也並不只局限於與性有關的自慰行為。科學家早在一九五○年代就發現,電刺激老鼠的大腦,也會讓老鼠產生廢寢忘食的上癮行為。
一九五三年,神經科學家歐爾茲(James Olds)在老鼠大腦中的隔核(septal Nuclei)置入電極。歐爾茲原本以為,當老鼠進入房間角落並受到大腦電擊後,應該會學會避開角落,沒想到,老鼠竟然一直跑回那個角落,彷彿希望被電擊似的。後來深入研究後才發現,原來這個區域和附近的阿肯伯氏核(nucleus accumbens)以及扣帶皮質(cingulate gyrus),可能就是大腦中的「愉悅中樞」或「欲望中樞」。
刺激這個區域時,老鼠會變得廢寢忘食、一心只想著要繼續接受刺激,如果給老鼠一個按鍵,讓牠可以按壓按鍵來刺激自己的大腦,老鼠就會不斷重複按壓的行為,一小時甚至可以按壓數千次以上,直到筋疲力竭為止。  
這些類似成癮的反應,顯示出一個可能性:原本用來獎勵性行為或鼓勵其他各種費力行為的「愉悅感覺」,似乎可以獨立運作。無論是透過電擊、手淫、吸毒或透過各種自我刺激的方式,只要有機會刺激「愉悅中樞」,大多數人都很樂意而為。而且重點是,很多人甚至會願意「為了愉悅而愉悅」,即使這些行為不利於生存繁衍,也依然執迷不悔、我行我素。
由此看來,大腦在演化出意識狀態之後,某些意識狀態(例如愉悅感)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似乎變得比生存繁衍更加重要。先不論這種情況在道德上是好是壞,在此我希望讀者們跟我一起把注意力集中在它所衍生出來的一個特殊意義上:大腦似乎有機會擺脫基因的控制。
在上述眾多與心靈有關的現象中,我們可以隱約發現:透過意識與心靈,大腦似乎可以不再受限於基因的操控。以基因的角度來看,任何行為都應該要以促進生存與繁衍為優先,但是發展出意識的大腦,有時候卻樂於活在大腦自己所創造出來的虛擬世界,追求自己所創造出來的愉悅,甚至做出不利於生存繁衍的行為。
從自私基因的角度來看,這完全是大逆不道、不利於演化的逆天行為,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些行為則顯示出大腦本身也是自私的(或者說是自由的),其自私/自由之甚,甚至到了可以對抗基因的地步。大腦不屈服於基因所重視的「生存繁衍效用」,寧願追求可以帶來愉悅的「心理效用」,就好像大腦也有它自己的自由與意志一般。
我們再來看看以下的例子,包括愛情、美感,以及對智性活動的喜好,其實也都變成了大腦展現其自由不羈的渠道。這些原本用來鼓勵生存繁衍的心靈狀態,後來全都可以獨立運作,讓大腦可以不再受到基因的宰制。
柏拉圖式的愛情
愛情這種心靈狀態的原始功能,應該有其演化上的益處。因為如果一種生物對其配偶會有「喜愛」和「占有」的欲望,那麼這種生物就可能比較願意「守護」或「霸占」配偶。如此一來,就容易形成較長期的配對關係。這種長期配對關係不但有利於互相照應以便生存,也有助於確保後代是自己的,同時還能讓照料後代的工作變得更容易。
但是就像愉悅感可以超越性行為而獨自運作一樣,愛情也可以。有愛無性的柏拉圖式愛情,時有所聞。各種為了得不到之愛情而自殞的淒美故事,也一直被眾人傳頌。這些例子,都顯示出人類的心靈有時會為了單純追求感受(戀愛感)而放棄原本與戀愛感密不可分的生殖繁衍行為。
昇華的美感追求
同樣的,對「美麗事物」的追求,也能夠從原本具有演化益處的行為,昇華成可以獨立運作的舉動。
「美」的心理感受,一開始確實可以為我們帶來演化上的優勢。大家只要觀察一下周遭「美」的事物,就會發現,追求這些「美」的事物,通常都會提升我們的生存或繁衍機會。
在演化早期,某些人可能會「隨機」覺得某些事物很「美」,而且他們會對這些事物有欲望並進行追求。追求成功後,如果這些到手的事物剛好能夠提升他們的生存或繁衍機率,那這些覺得某事物很美且有占有欲的人,就會在演化的競爭中脫穎而出。那些事物,也就理所當然的成為他們心中或文化上認為「美」的事物。而我們,就是這些人的後代。
反過來說,如果某些人「隨機」覺得某些事物很「美」,但是追求成功後,這些到手的事物卻無法提升他們的生存和繁衍機率,那麼這些覺得某事物很美的人就會因為做白工而容易在演化的競爭中被淘汰。那些事物也就無法變成眾人認為「美」的事物。放眼所見,任何我們覺得不美的事物,其實就是那些追求後無法提升我們的生存或繁衍機率的事物。
換言之,由於男生追求女性可以提升繁衍機率,因此如果某些男性在看到女性時會產生特別的美感,那麼這些男性對女性的追求欲望就會比較強烈,他們的生存或繁衍機率就可能會更加提升。結果就是,這些男性在演化中存活下來了,同時,他們覺得女性很美的「美感」也存活下來了。
同樣的,保護寶寶順利成長,也可以提升整個族群的生存或繁衍機率,因此如果某個族群中的人看到寶寶時會產生特別的可愛感或愛心,那麼這個族群中的人就會有更強烈的欲望去照顧寶寶,他們整個族群的生存或繁衍機率就可能提升。結果一樣,這個族群存活了,而且他們看到寶寶時會出現的可愛感和愛心也存活了。
這個理論並不只局限於解釋「人」的美。包括「風景」,甚至是哲學家康德(Immanual Kant)認為的「壯麗」、「崇高」等美麗性質,似乎也可被這個演化心理學的理論所解釋。比方說,在遠古時期,某些人對「壯麗」事物(例如山川、江山、廣闊的土地)可能充滿喜好且會努力追求,當他們追求成功時(打下江山時),的確會因為獲得了更多資源而為他們帶來演化上的優勢。相對而言,對這些事物不會感到「壯麗」的人,就不會去追求它們,與前者相比,後者可能會因此缺乏資源而被淘汰。如此演化下來,身為前者的子孫的我們,自然就會認為廣闊高聳的山川非常「壯麗」、非常「美」。
同樣的,某些人追求「崇高」品德、操守或「知識」後,也可能會因為他們隨之產生的某些利他行為而為其帶來演化上的優勢。他們的後代勝出之後,「崇高」和「知識」也就自然成為「美好」的事物。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美的感受和對美麗事物的追求,也和「愉悅感」以及「愛情」一樣,會出現昇華而獨立運作的狀況。例如帝王將相們可能會只愛江山而不愛美人(不愛傳宗接代),藝術收藏家們可能會出現收集名品的瘋狂癖好以至廢寢忘食而死,哲學家或博學家則可能會沉迷思索和一心追求知識而與世隔絕。
再一次,大腦似乎展現出自己的自由與意志,在這些例子中,我們似乎不時會為了追求某些感受而放棄生存繁衍。基因的桎梏,好像怎麼也攔不住無邊無界的自由心靈。
不自由毋寧死:寧被演化淘汰也要拋棄生殖
大家可能會問,如果大腦真的拋棄了生殖,不就注定要被演化淘汰了嗎?沒錯,如果完全背離了生殖繁衍,的確就只有絕種一途。但是大家也應該反過來思考一下:如果大腦拋棄了生殖就一定會被演化淘汰,為什麼人類在歷史上仍然會陸續不斷的出現各種為了愛情、知識,或藝術而「昇華」的事例?為什麼人類寧願冒著被演化淘汰的風險,也要前仆後繼的追求精神上的滿足?
這個現象或許告訴我們一件事,就是即使明知做出某些選擇會被演化所淘汰,大腦也仍然義無反顧。「演化壓力也無法不讓大腦做出自由選擇」的事實,可能正是大腦對抗基因宿命的展現。
自殺也是大腦的自由展現
上述關於「大腦展現自由」的說法,似乎也可以解釋部分的自殺現象。
從演化生物學的角度來看,自殺是一種非常奇怪的行為。怎麼說呢?首先,如果自殺這種行為是由基因所控制,那麼由於帶著這種基因的人會自殺,因此其「自殺基因」就會無法順利遺傳下去,久而久之,「自殺基因」就會在演化的過程中被淘汰,而自殺行為也會從人類的行為中消失。
但是人類的自殺行為卻從來沒有消失過,因此根據歸謬法我們可以推論:應該不存在「自殺基因」。或者我們可以說,現今的自殺行為恐怕不是(或至少不全然是)基因所為。好,如果自殺非關基因,那是什麼原因所致呢?社會學家涂爾幹(Emile Durkheim)在《自殺論》一書中主張自殺是一種由社會因素所導致的現象。他把自殺大致區分為四類:自我中心型自殺(egoistic suicide)、利他性自殺(altruistic suicide)、異常性自殺(anomic suicide),以及宿命性自殺(fatalistic suicide)。
這四種自殺類別,都是因為個人受到社會因素影響的結果。例如在自我中心型的自殺案例中,個人會因為無法融入社會團體而自殺(例如懷才不遇者)。在利他型自殺案例中,個人會因為社會團體執行所賦予的責任或命令而自殺(例如自殺炸彈客)。在異常型自殺案例中,個人會在社會出現重大變化後,因為喪失了某些既得利益後而自殺(例如經濟蕭條或重大災變後選擇自殺)。在宿命型自殺案例中,個人會因為無法對抗社會團體對自己造成的壓迫而自殺(例如囚犯或奴隸的自殺)。
無論社會因素是透過怎樣的機制影響個人行為,我們必須注意的一個重點就是:這些行為的最後決定者仍然是個人(或者說是大腦)。如果大腦沒有意識、沒有心靈、沒有足夠的認知能力和複雜度,那麼即使有社會因素的影響,也無法產生自殺的行為。在眾多社會性的生物中,只有人類會出現自殺行為。這或許正是因為人類的大腦已經演化出高度複雜的心靈,得以自由地追尋自己的目標,並因此有意或無意的和基因所操控的生存繁衍宿命進行對抗。
除此之外,透過離群索居的出世方法來進行精神上的自我修行,似乎也是在與基因的生存繁衍宿命進行對抗。在某些宗教或者靈修的派別中,都會透過禁欲,或甚至是離群索居的方法來追求精神上的提升。這種徹底斷絕生育的行為,看起來對基因的生存繁衍毫無助益,彷彿是大腦正在頑強抵抗基因的輪迴宿命。
書摘 ►打破味覺迷思:你以為「酸、甜、苦、鹹、鮮」分布在舌頭的不同部位?
書評 ►《大腦簡史》:經過40億年的演化,自由意志可以戰勝基因的掌控嗎?
書籍介紹
《大腦簡史:生物經過四十億年的演化,大腦是否已經超脫自私基因的掌控?》,貓頭鷹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謝伯讓
所有物種的元祖都是一個單細胞生物,然而這個單細胞生物如何存在?存在之後,為何會發展出多細胞生命體乃至有中樞神經組織的物種呢?謝伯讓以親切詼諧的擬人觀點,從40億年前的第一個細胞開始,抽絲剝繭,帶領你見證演化長河之下,生物體為了存活的種種挑戰與策略;作者將大腦的形成比喻成一場身體資源競逐的戰役,神經細胞為了抵抗外在的艱困環境,不斷的拉幫結派、結黨營私,到奮力突破演化上的各種生死關卡之後,最終形成了大腦……
大腦對抗基因論之推創者謝伯讓,這次將用生動的故事,綜覽最新科學研究,從第一顆細胞的誕生、大腦之形成到與基因的抗衡,外加演化生物學到倫理學界重要意見領袖大批判,讓您了解大腦如何形成,以及思考大腦的更多可能
-------------------------------------
演化心理學與動物行為學
什麼是演化?
演化是指物種會隨著時間改變的一種現象,而解釋演化事實的理論都稱為演化論,探討各物種如何被創造、演變。
1. 創造論:
最初解釋物種的起源為「創造論」,達爾文之前歐洲人認為創世紀時,生物創造時便如聖經所言的是由上帝所造成了現在的樣子。為生物特創說 (Creationism)。依附聖經的神學觀念認為上帝創造萬物,直至「演化論」出現。
2. 演化論:
以解剖對應各種動物之間的差異,物種是漸變演化而成的理論。目前在學術界主流的演化理論是達爾文的天擇說﹙natural selection﹚,直至20世紀初期才被科學界接受。因為演化論的出現,生物學得以擺放在同一平台上,了解其震絡。動物分類學也才得以發展。
*達爾文的演化論學說:
(1)變異:物種中個體間必存在差異,生物代代之間子代與子代、子代與親代皆有「變異」。
(2)物競天擇。在有限的資源下個體必須彼此競爭
(3)適者生存:適者依天擇條件而定。經過變異才有天擇與適者生存。
一、 演化心理學與社會生物學
若無演化論,生物學則是零星的紀錄總合,找不到有系統、有骨架、完整的觀察檢視系統。傳統的動物分類是解剖身體特徵的分類學,演化論出現後,動物分類學主導研究半世紀之久。
1.演化心理學
人類作為動物發展階段中最高等的發展階段,在調查人類心理活動時,也將動物的心理生活的表現加以考慮。因為動物的心理活動能使人類意識的演進更清楚的表達出來。包括探討人類性格分化、性吸引力(審美問題、感情架構)、性別角色、攻擊性、利他行為的心理學。
利他行為:此種基因以天擇角度來看,無法解釋如何在演化中保存下來,不過以基因的角度解釋,即能獲得合理的解釋。以基因的變異來談,「隱性基因」是必須要被保存於世的,因此寬大包容的觀念是非常重要的。(「自私的基因」-道金斯著)
2.社會生物學
即是利用動物社會體系作為研究的生物學。如Wilson所著的「大自然獵人」、「螞蟻」等書。從蜜蜂和螞蟻的活動中研究出社會結構,其中也牽涉到社會中「利他」的行為。
二、 動物行為學
認為動物的分類不只在於動物的生理構造而也許有其〝心理構造〞。另外可以藉動物的行為觀察演化。
動物許多行為是由於刺激而釋放的本能如:
1.「釋放刺激」:母鳥餵食幼鳥的行為以人類的觀點去解讀則視這種行為為親情的表現,不過事實上這種餵食幼鳥的行為為一種釋放刺激。
研究實驗如下:(1)當以一片有紅點的紙片替代母鳥,子鳥也會群而啄之。(2)當以鐵鎚用適當力量輕擊母鳥紅點時,母鳥也會釋放食物。可知→一個紅點的刺激能產生固定的反應,此刺激稱為「釋放刺激」。而母鳥餵食子鳥的行為其實是「釋放刺激」與「原始本能」的組合。母鳥喙上的紅點會刺激幼鳥去啄它,母鳥受到這個刺激之後反射性的將嘴巴打開。這種動物行為是一種本能,並非同等於人類出於親情表現的心理活動。
◎釋放剌激:
某種鳥類的幼鳥在成體回巢時用自已的喙去啄成鳥喙上的紅點,以刺激成鳥吐出食物。就算不是真正的成鳥或幼鳥,在條件吻合的情況之下,這樣的行為還是存在。
2.「儀式行為」:以黑腳蒼蠅為例。公蠅會以絲包裝成球狀贈與母蠅,當母蠅拆解絲狀物時進行交配。探究此「儀式行為」是如何演化的?最初是公蠅送母蠅食物以製造交配時間→中期演化成吐絲包物以延長交配時間→今日則只以吐絲的毛球物作為此儀式行為的代表。可以用「儀式行為」來推斷昆蟲的演化歷史。
◎儀式行為:
觀察動物某些本能反應,有些已失去意義,而如今卻仍是存在,為一種演化遺跡。演化遺跡:生理上……人類的尾椎。 心理上……蠅的交配行為。
動物行為學著名心理學家以Konrad Lorenz(1903~1989)、Nikolaas Tinbergen、Karlron Frisch為代表。Konrad Lorenz為奧地利動物學家,也是現代行為學的創始者。他提出比較動物學的研究方法以研究動物及人類的行為。1935年他根據鴨、鵝的學習行為,提出鉻記(imprinting)的概念:孵化後不久的幼雛會透過視、聽刺激學會辨識親鳥(親生父母或養父母)並到處跟隨其行走。Lorenz認為每個物種都具有遺傳性能力以學習特定事物。此外,他也發展並啟發關於遺傳學、生理學、演化和與物種行為適應生存價值有關的個體行為發生學等概念。他的許多方法和概念己 經被應用在人類的行為上。Lorenz早期研究本能行為,後來又與荷蘭行為學家Nikolaas Tinbergen合作,證明了不同形式的行為是互相協調進而組成一個行為序列的。在研究物種行為的進化時,他尤其關切生態因子的作用和行為的適應意義。他幫助闡明了個體在發育過程中,行為模式發展成熟的方式。他認為低等動物的攻擊性行為對其生存有利,而人類的好戰行為也有其先天性基礎,這種理論可用以理解城市居民中的暴力行為並可用以預防戰爭。1973年Lorenz與Karl von Frisch、Nikolaas Tinbergen因對動物行為模式的研究而同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http://www.ling.fju.edu.tw/biolinguistic/data/people/konrad.htm
三、 人類演化與早期藝術簡介【Human Prehistory:An Exhibition】
達爾文19世紀中期發表《物種起源》書中提出「演化理論」推翻上帝創造萬物的觀念,從演化上來看我們和猩猩是近親,人從直立猿人,巧人一路演化成智人也就是我們現代人,之後因人種遷徙到世界各地發展出各種人種。 以物種同源來看我們與動物起源於同一個祖先,這引發我們思考一個問題人為何之所以成為人?人和其他物種有什 麼樣的關聯?人類和動物的行為有哪些共同與不同處?人類的心理活動和動物心裡有哪些相關性?以這些問題來探究人的藝術創造和審美能力,人與動物的不同包括:語言、音樂、意識、自我意識…等等活動,而藝術創作與大腦的語言區有相當大的關聯,人類大腦語言區成熟之後才能畫出精緻的圖。另外,石器時代工具的使用、牆上的繪畫使我們推論出人類於演化過程中產生較其他動物高的意識,演進到新石器時代有「表徵」的出現。「表徵」為使用代號幫助思考如數學以1、2、3、4為數量的代號再去運算,表徵的出現使人類的思考有進一步的發展。對於人類較抽象的學習有幫助,表徵的有無也與人類智慧有極大的關係。
1.人類演化的歷史
(1)離開樹木是人類演化的重要步驟。
氣候因素將叢林帶離人類身邊,人必須學會站立而行,因此更容易觀察敵情;且空出雙手,便可獵食、取食,促使「發明」的產生。
◎人類演化的學說:
由Charles Lyell , T. H. Huxley提出,Lyell著「地質學」,利用地質高低判斷化石年代。Huxley是力挺達爾文學說的學者。之後由Charles Darwin提出人類應是猴子的表親(指猿類),最近的是「侏儸黑猩猩」。
◎ 人類是猴子的表親,最近的是侏儒黑猩猩 — 猿類
直立猿人 → 南方猿人→ 巧人→ 智人→ 人類(世界各族)
◎品種的概念:在自人界中運用自然方式,生育出具「繁殖能力」的下一代即是同一品種。
(2)The First Humans【智人】
露西(Lucy)-是最確定,人類最直系的祖先。
1. 距今約350萬年前。
2. 是遇難的同一族群中之一。
3. 略可拼湊出40﹪的骸骨,為20世紀考古人類學中最重要的發現。
人種遷徙圖:
◎ 除了以人類學的方法外,我們也可用語言、語系推斷人類遷徙的過程。
2 .早期藝術簡介
史前歐洲藝品【Prehistory European Artifacts】
(1)氣候與人類發展的關聯:
舊石器時代中期結束時,也正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階段,因此人類文明的發展與氣候穩定度實有極大的關係。
(2)洞穴藝術的傳承消失問題:
人之所以為人而異於動物,便是因為人類有語言、音樂與審美的表現。而3萬年前高水準演出的洞穴藝術,為何至1萬7千年前回歸「樸素」,其技術如何流失?為何流失?至今仍不明。(可能與希臘、羅馬壁畫藝術,至基督教藝術時期突然倒退100年的原因,有相同的歷史軌跡可循。)
洞穴壁畫與人工製品: 
觀察洞穴壁畫,可以了解史前人類對認知 的行為與表徵 的概念皆已成熟。
認知:
◎由外在接受訊息進來至作出決策,此運作過程即是認知。人類異於動物除了語言、藝術、音樂、審美外,更重要的是「自我意識」,像嬰兒便無法分辨自我與外在之別。
◎人如何獲得意識?有兩種相反的說法:一種是認為壁畫是有意識的人類創作品,即是先有意識再發展出圖象(意識→記憶→圖象);另一種是近年來的學說,認為人類的意識是由遠古時不斷學習、製作工具、描繪圖象中發展出來的。(先有圖象→意識)
表徵:
◎對任何問題,建構在腦中的代表(去想、去代表),即是表徵。如柏拉圖所言,所有經驗都是腦
中的表徵,並非外界真實的形象。
◎表徵的出現對人類意識的成長非常重要,也是人類啟蒙的重要關鍵。有表徵才能計畫,否則腦中將會模糊、渾渾噩噩。也只有當大腦語言區發展成熟後,才有機會畫出精采的圖象。(大腦語言區並非單管語言,而是以三種為主:時間、空間順序的辨別、視覺動作協調的辨別)
時間:舊石器時代(約15000年前)。
地點:
1.法國多敦地方的小村蒙提納克附近洞窟—Luscaus。
2.法國洛特縣卡布雷村附近洞窟---Pech-merle。
3.法國洛特縣洞窟---Cougnac niaux。
4.西班牙北部---Altamira。
5.西班牙東部---Levant。
四、 審美:演化的觀點
審美的兩大種類
1. 不需任何藝術經驗的審美,即對人相貌、身材的判斷。這方面有多少是文化造成的,有多少是本能對某特性、特徵的偏好,在演化心理學上著墨甚多。
2. 對藝術作品與人工作品的評斷,即使用層次之外的美感要求。如:對特殊的審美趣味作探討(誇張漫畫更能凸顯人物)。
五、 石器時代的審美觀---壁畫特徵:
1. 內容大多是動物的圖像和少數的人物像以及補獸陷阱圖形…等等。
2.繪畫表現以輪廓為主。可知輪廓為發展傳達物件的首要表現法。
3.繪畫以平塗手法及混合兩種以上色彩所塗成,另外也以噴吹手法著上色彩。
4.講求形象的立體感,並以巧妙的技巧處理陰影,雖然以解剖角度來看比例並非正確但其寫實度極高。
5.以部分物件特徵代表整體(符號化)。如:畫馬的背部代表整匹馬的形象;畫女性生殖器代表生殖力量或讚頌繁衍。
6.圖像以重要特徵組合而成,如:以鹿角的正面組合鹿的側身。類似埃及的多視點繪畫法。「patch by patch」將物件最該被欣賞的角度或最具代表性的觀察角度(canonical view)加以拼湊出,如近代的立體派畢卡索。
Canonical view :以鹿角的正面組合鹿的側身。類似埃及的多視點繪畫法
7.洞穴壁畫是種「寫意畫」,誇大卻描寫完美型態。
(法國地區洞穴多受傷、扭曲的表現手法;西班牙地區則多肥態、精神性的表現手法。)
8.新舊石器時代繪畫之比較:
a.新石器時代繪畫技巧遠不如舊石器時代。
b.觀念方面(將東西符號化過程),新石器時代較為進步。
c.新石器時代比舊石器時代多了敘事性,可讀出作者傳達的事件。舊石器時代很少描繪完整人的形體,大多以手掌代表人新石器時代人物繪畫,無任何情境的連結;新石器時代則多了些傳達事件的「敘述性」,且多與當時社會作連結,可知對人的關心程度較高且積極。較多內容大多是描述社會活動。
d.新石器時代人類的生活由狩獵 → 畜牧採集 → 農耕。開始出現磨製石器,種植經濟和畜牧事業次第發展,已有陶器的製作。藝術風格趨向逐步程式化、
簡括化、符號化,但少能有和舊石器時代相比美的雕刻及繪畫。
六、 美的標準【Beauty:a human obsession】
Konrad Lorenz的都市動物行為學研究兩性文化的吸引力。演化心理學中,性吸引力與審美有相當大的關係。
1.審美標準的一致性:社會內與社會間的比較
(1)達爾文式的美學(Darwinism Aesthetics):
達爾文於各民族部落之間做了觀察後,認為人對於美沒有絕對的標準,但各民族對於美的追求卻是共同的。如長頸族、厚唇族。但近年來研究資料顯示,對「身體」的美感,可能受文化的影響較大,但是對「臉部」可能就泛文化、共識較為集中。現代心 理學家的研究顯示,對於臉的美有泛文化的傾向,不論和種族對於臉的美醜有相當高的一致性。
(2)對漂亮人物的偏心:
動物界之中看起來健康的幼雛較能的到妥善的照顧,在 人類也有類似的現象,美國心理學家研究美國高危險出生時 體重不足的雙胞胎,發現孩子8個月大時母親明顯較偏愛雙胞胎的其中之一,受寵的不見得是比較會說話、會笑、會黏母親的,但絕對是比較健康的。這項研究的結論是母親會無意識地偏愛存活機會較大的嬰兒,這是進化論中強化母親繁殖能力所發展出來的機制。對於美的偏心也影響著社會文化,如校園生活之中成為大家注目的焦點往往是學校的外貌出眾的校花、校草。進入社會以貌取人的情形更是普遍。
對漂亮人物的偏心也許是與生俱來,心理學家Judith Langlois提出嬰兒時期就有辨別美醜的能力。以三個月大的嬰孩作實驗,研究發現嬰兒凝視比較久的照片正是成人覺得比較美的,小孩也喜歡看較美的照片,因此他認為審美觀是與生俱來的。早在嬰兒時期便已確立。相對的,父母或長輩也比較喜歡漂亮的小孩,小孩未來也將擁有許多先天優勢 。
(3)偏執的來源: 
1.物種對於審美、品味的態度,其實皆與「求偶、交配」有關。在動物中雌雄動物的體態有不對等的情形,通常雄性動物具有美麗的外表而雌性動物相貌普普,雄性動物成為被挑選者,雌性動物為挑選者。雌性動物在兩性之中擔負較大的育兒工作,因此當然要慎選伴侶,公孔雀鮮豔漂亮的羽毛不僅外觀美麗也代表這是一個健康的對象,基於繁衍的角度母孔雀會選擇較健康也就是較美麗的雄性動物作為交配的對象。
2.物種的審美習性,與「雌雄分工」的狀態比例有關。
(1)雌雄分工極不平均-
(則產生雌的專情,雄的多情)→一夫多妻。因為雌性繁衍後代的能力不及雄的(卵是固定數量的,精子卻持續增加)。因此一方面會較具侵略性的播種能力;另一方則具有繁殖性的營養供給條件。通常公的漂亮、母的命苦,體態不對等則育兒工作也不對等,但雌性擁有較強的性主導權。(慈鯛科的魚類與一些海馬,則是雄性負責絕對多數的育兒工作)
(2)雌雄分工平均-
(產生雌雄皆專情)→一夫一妻,以鳥類居多。
(3)人類介於此兩極端之間-
以動物來看雄性動物天生拈花惹草,雌性動物通常擔負養兒育女的工作。人類雖介於此兩極端之間,雌性仍負較多育兒的工作,在兩性之做間比較,男性先天便易拈花惹草,比較容易有外遇。對性伴侶的選擇態度也不盡相同,通常男的不挑、女的很挑。人類男女在求偶型態的差異,影響看待彼此物理特徵的條件。男性多關注與女性荷爾蒙程度有關的特徵(與生育相關);女性則多關注與男性荷爾蒙有關的特徵(與攻擊、禦敵性相關)。
七、 美的數字形式:
魅力的物理參數:什麼是具吸引力的外表,以統計方法找出 
◎臉---女性:過去的美女標準為高額頭、小嘴巴、大眼睛類似嬰兒「babyness」的特徵。現代美女的標準為尖下巴、高且明顯的顴骨(small size of the lower face ,high and prominent cheekbones)。
男性:較大的下顎、較寬的下巴。
◎身體--
女性:胸部大、骨盆往下、較明顯的臀部曲線。
男性: 女性這部分喜好較不明顯,可能希望男性擁有較寬的肩膀,但對於大腹便便則是絕對不受歡迎的。
1.魅力判斷的性別差異---理論的預測
對於魅力的標準從古至今沒有一定的標準,現在提出一個假說,如果魅力和配偶的選擇有相關性則有兩項特徵:
(1)以女性而言便是「年輕」,是否在最理想的生殖年齡?否則將被演化淘汰),因此年輕便是彰顯性別的特徵。
(2)性別差異:性別差異的彰顯,動物界中,異性會對自身沒有的特徵較被吸引。如孔雀的性別差異在尾巴,公孔雀總是為極盡所能的展現美麗的尾巴。在演化的過程中其吸引異性的目地是為了物種的生存和繁衍後代。
2.男性魅力與性荷爾蒙的關係
男性的魅力通常與寬下顎有關,而寬下顎又與男性性荷爾蒙有關,在一定的範圍內,顎的寬度多少與男性激素有關,而男性荷爾蒙與攻擊性也有相當大的關係。
在動物之中雌性動物也傾向於選擇攻擊性強的雄性動物為配偶,這樣雌性動物和其兒女能在較安全的環境下生存。攻擊性在演化過程中是女性擇偶的重要特徵,因為女性會認為從其身可獲得較多資源。美國以軍隊生做研究,下顎愈寬,階級愈高,女性社交圈愈活躍(有點西方人的主觀偏見,跟大胸部的觀念相同)。而男生喜歡下巴尖的女孩,也是因為男生不喜歡女生帶有較多的男性荷爾蒙。荷爾蒙超過一定範圍也並非益事,睪固醇愈強之人,愈容易造成免疫系統不佳,疾病抵抗力較弱,愈容易短命。
3.女性魅力與荷爾蒙之關係---性擇的感官偏誤理論
女性越接近春青期(性成熟後),看來年輕或老,成了重要的問題。美國的女模特兒一般看起來像大學生一般年輕。而雌性激素便是決定看起來較年輕的賀爾蒙,雌性激性越高,看來越年輕。臉部的比例為: 小臉、鼻子和下顎短、豐唇。另外,以雌性激素作為標的物,結果顯示雌性激素和加強免疫系統有關,如同男性,雌性激性越高,体內有毒癈物量越高。雌性激素對細胞有毒害功能,因此也代表此人身體代謝功能較佳,較能承受雌性激素的侵害。並且雌性激素高的女性較易受孕。因此便與吸引異性魅力指數呈現正相關。
4.身體特徵的兩性分化
a.體脂肪:
●性徵:體脂肪的分布男女性別有差異,女性於青春期之後脂肪儲存於臀部和胸部,以突顯的性徵吸引異性。
●皮膚: 皮下組織富含脂肪,也是年輕的指標。
b.毛髮:
是性器官的延伸,男生通常毛茸茸,女生通常光溜溜。而文化有時為了拉開男女性別上的差異,剃毛風氣便成為一種文化上的怪象。男性易受女性氣(費洛蒙 )影響,而毛髮便是散發費洛蒙的主要輔助器官,因此泛文化的人多喜歡長髮(愈是遠古時代,氣味愈重要,因此頭髮在當時便扮演極重要的魅力角色),選擇長髮也是選擇較少的雄性激素。
c.髮色: 
在大部分的髮色母群中,會偏好在社群中最少見的髮色。可能與「尋求基因變異」有關(論調目前仍不定),或是金髮可以較稱托出臉部的紅潤光澤,可以象徵個體的健康程度。偏好族群中越不會出現的髮色。有光澤的頭髮為健康的表示。
d.年齡:
女性24歲不論在懷孕、育兒能力方面都是處於高峰期,也就是最具魅力的年齡。而剛好也是魅力指數的高峰期(而女性的育兒能力也在潛意識中成為影響男性對女性的擇偶條件)。
e.身體比例:
凹凸有致的身型受到光線照射形成的光影,也是極容易自動吸引目光的焦點。
◎奧地利「都市動物行為學」
對美的研究有較多的資料庫可以進行分析裡面有許多參考點作為細部研究。
大量資料以「因素分析」作為主要參數的挑選機制。
◎女性對男生身體似乎沒有一定的審美標準,只有肚子大算是不好看的。
男生對女性的審美觀則是非常注重腰臀比例:最好看的比例是0.72,擁有此比例的身體通常較健康且較容易受孕(這也是人工受孕之中女性最易受孕的腰臀比例)。傳統婆婆也都看骨盆的大小,這是相同的觀,此比例與「平均值」相差甚遠,可見此一比例是人類特殊的審美比例。
女性 :腰臀比:0.72被認為是最好看的比例,,因此認為魅力與生育能力、健康有關。胸圍:為一般值。
◎對美的不同主張與想法
1.反駁女性要像小孩子的說法:以「sexy-scheme」為論調,超過範圍則成為「in competence(無能)」,反成不利的條件,因為會影響育兒能力。
5. 範型是平均的理由:
(1)對典型的偏好:
多為綜合的平均數而非偏好極端。由完形心理學上來看,漂亮的完形比漂亮的單純物件來的重要,也就是美的整體拆開不一定美,美的部分集合起來也不一定是美。因為判斷人好不好看的時間,約只需1/200秒,以時間的條件下,並無法仔細評估,因此只能掌握到瞬間的完形整體。
柏拉圖認為任何東西皆有泛型,範型就是平均 (視覺不斷接受各種多變的人臉,將人臉資訊建立起來,平均成為大腦意識中的範型 ),愈接近泛型愈美。研究顯示 外國人的臉取其平均值,愈接進希臘雕像者大多數人皆認為美。
(2)基因演化因素:
同質性的基因會產生極端,在演化上較為不利。如基因型Aa ×Aa會得到三種基因型AA:Aa:aa=1:2:1代代演化下去Aa會成為最龐大的族群,有利於演化。因此我們傾向於選擇一般型。同質性的基因易產生極端的性狀,在演化上較為不利。為何偏好極端而選擇中庸:以演化長遠的安全性來看,選擇多種基因組合模式,相對於美而言即是選擇平均值。
6.美的標準會因接觸的樣本群而調整:
美的標準會因接觸的樣本群而有所調整,多看美女標準質便會調高,少看美女便會調低。這便是母豬賽貂蟬或因國際交流而改變對外國人容貌認知的因素。(做平均時,捨棄諸多的極端數使標準漸行調高)
7.偏好美的典型使得美的人口增加:
偏好典型使得美的人口增加:物種找伴侶的機會便會增加而不會減少,此仍是以演化角度來觀察的。
8.平均臉難以記憶
所有特徵都平均的人會使人覺得沒有特色,平均值是重要核心,但最漂亮的不會落在此族群。如果將其中之一的特徵加以誇張會讓人覺得比平均臉還美。平均臉傾向於對稱--到底是「平均」迷人,還是「對稱」迷人?
美的另一個衝量標準:對稱
實驗發現,平均臉傾向對稱,又,是平均使人迷人,還是對稱使然?
越對稱的情形(不論臉或身体),也造成了越有魅力。且對稱性自小就呈現,在胎兒懷孕的第一期,就分出了對稱與否。在美的評定中,對稱性甚至高過平均。然而是什麼演化上的因素,造成我們對對稱這件事有如此的關注力呢?
平均與對稱比較
一.對稱性自小即呈現:懷胎三個月便開始產生不對稱的因素。
二.臉與身體的對稱性皆有助於魅力,且彼此相關。
一般人會將漂亮的臉和均勻的身材相配。
◎男生的選擇只與基因良好有關,因此較注重表象,也就是有助於繁衍的健康特徵。
◎女生則選擇與資源有關的因素,因為育兒的關係。
◎泌乳功能與乳房對稱性有關,此也與生育能力有關。
一般人會將漂亮的臉和均勻的身材相配。實驗 結果顯示,一般人會認為臉蛋較有魅力的人,其身材也通常的較有魅力。
1.病媒抵抗力假說(對稱性與健康指標的關聯性)--Parasite theory
人的臉和身體的不對稱性是由病媒所導致的,人在生存的環境,必須遭遇各種病媒騷擾,而愈能抵抗病媒的個體,便是擇偶最好的選擇。(反過來說,愈不對稱的形象,通常都是病媒造成的,因此人的一生會一直往不對稱發展。如中風導致顏面神經、運動神經失調。因此身體的對稱性被認為和健康有關。對對稱性的偏好為物種普遍的現象,病媒愈充斥的社會擇偶愈以魅力為本
落後地區對於種族的繁衍更是重視,因此更加選擇有魅力的配偶,也就是愈健康的配偶有利於後代的存活。
2.對稱性重要性凌駕於平均
人對於視覺的處理對稱性的處理效率較高,因此美的因素中對稱性和平均率來相比,稱性的重要性較高。形象比較對稱的男女通常性經驗的年齡較早,且性經驗的次數較多。對稱性是否對感官而言處理效率較高:對稱性的資訊較少,以感官經驗的辨識分類,處理時速度較快,即是當競爭感官處理速度時,對稱優於不對稱。
總結:
一. 臉和身體的吸引力皆是健康的指標,和生殖功能有關。
二. 測量人體各種因素後,將因素加以分析。總結出4個和美最相關的因素:
1. nubile:適合生育階段年齡的人最有魅力。
2.body mass index:度BMI值為肥胖判斷標準,和一些心血管疾病、代謝疾病有關,也是健康狀況的表示。體位、噸位的大小在一定的適當範圍內,太大反而會成反效果。
3.symmetry and skin color:皮膚光滑、細緻、有彈性與荷爾蒙分泌正常與否有關,也是健康的指標。代表女性荷爾蒙分泌是正常的,也是是否進入養兒育女階段的指標
4.babyness-androgyneous:女性太像嬰兒或男性化程度愈高,都與女性面貌的逆相關,愈不吸引異性。
三. 美就像裝飾物一樣,只是宣告身體是否適合生育。
對於人臉和身體的審美也許是由演化而來的。
* 補充 *
▲Ramachandran學說:
印度著名心理學家,做了許多「幽靈肢」(Phamtom limb)的研究。「幽靈肢」即是不存在的器官產生痛覺、癢覺,當手腳殘缺時,大腦仍存在我們整體的地圖表徵區 ,而許多因自發性的神經衝動便會產生幽靈知。
治療幽靈知的方法:
1.從大腦下手:用嗎啡(深度因素)或安慰劑效應(心理因素)作為治療。
2.由神經下手:通常難以處理。
3.鏡子治療法:運用鏡子原理,以正常部位代替殘缺部位,藉心理來達到解決痛癢的感受。
▲releasing stimuli(釋放刺激)--雁鷗實驗
先前以子鳥啄母鳥嘴上紅點的釋放刺激實驗,如將另一個大紅點(超級刺激)同時置於母鳥旁,子鳥將群而啄之(超級刺激的大紅點)。
藝術作品可以將此刺激放入,如立體派便是將許多角度的刺激加入,因此可以將諸多刺激同時激發起來,產生自然界無法製造出來的刺激點,也因此產生較高的快感。學習前會將反應與負情緒結合,而學習後會將反應與正情緒結合。
▲ peak shirt:
以老鼠做實驗,在選擇正方形與長方形的過程中,老鼠選擇長方形時則給予獎勵。再次以長方形與更拉長的矩形形狀做選擇時,老鼠會選擇更為極端的物件。為何老鼠不選擇穩定獲得報賞的物件,反而偏好更極端的樣本?這與人類喜歡誇張變形的繪畫手法息息相關(席勒的線筆畫與書報的政治漫畫)。
誇張式的畫法筆正常的線條容易辨識的多,因為臉與身體的辨識,本來就是同中求異的事情。這便是可以解釋為什麼人對於誇張的物件,接受的如此自然,又如此覺得好看。
◎人能辨識以往小學同學的能力,掌握身分的一致性,實在是一件難事,因為小孩演化成為大人的形象,差異極大,但人多能辨識出來。
我們對於對稱偏好不只在臉、身體,甚至在許多器物上--臉或身體可以說是健康的指標,至於物品可以是健康指標的喜好投射嗎?可能的說法有:
1.可以是投機取巧的製作方法。
2.結構上是穩定的。
3.人體在製作的動作模式也是對稱的。
對稱又非常強烈的與功能結合在一起,我們在審美品味中有一種是「實用性」,即是對耐用、穩定結構產生偏好,也與對稱有關。
▲mirror neurons:
以往認為神經不外乎二種:一種是感覺神經細胞,一種是運動神經細胞。 但mirror neurons 結合二種。這便可以解釋人之所以產生同理心的原因,如何感同身受。舉例來說,當我們看到笑容(感受笑並準備笑),多少會牽動肌肉作出笑的動作,這是因為我們認知平常快樂才會產生此反應的動作(因此認為他人笑的時候便是快樂)。
mirror neurons 可以解釋男人為什麼喜歡看A片,也可以解釋為什麼看到肢體動作深刻的藝術品產生的同理心(在意識的檯面下,在表達動作的準備上皆已完成,只是看是否被完成表現出來--此為移情作用的生理基礎)。
在大腦語言區的mirror neurons,會因為語言區的發展而產生差異,而目前所知擁有mirror neurons的,除了人類、猴子外,似乎貓也有些許成分。
▲Attention resources:
我們有時候也會偏好「簡單」的處理模式,也會對此產生一種美感。因為我們的注意力資源有限,因此若同時把注意力分散在諸多項目,效果不如集中在單一項目上(此處便是線條),可以產生強烈的視覺效果。
▲peekaboo(偷窺癖):
在許多藝術表現中,要露沒有露的性感程度,要比看透來的高出很多,因為看透的刺激程度很短暫,因此遮一點比全遮或完全不遮產生興趣的時間較長。另外這跟「好奇心」也有關。依人類學的資料來看,在原始社會下,「留下沒有翻過來的石頭是危險的事」(沒有將有實物的線索來追根究底是件危險的事),這可能與人類與生具來的生存競爭有關(實物可能是對自己極為危險的生存威脅動物),因此靈長類以上的動物,智力程度愈高,好奇心愈強。
▲基因演化天擇的差異性:
在許多醫療很差的國度,常產生非常長壽的人,因為此區仍受天擇的影響,但其他進步國度已經不再那麼受到生物天擇壓力的影響,多接受的是「文化演化」的影響。
無標題文件 - https://goo.gl/qrWqra


黃金比例/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達文西描繪、講求極致平衡的「維特魯威人」,希望台灣能建立主體意識,達到均衡與和諧的「全人」發展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f8Z0k7


梨型v.s蘋果型身材 研究:最吸引男人的比例「腰臀比0.7」
文 / 記者 朱芳誼      2013/07/24
小蠻腰腰圍臀圍費雯麗
梨型v.s蘋果型身材 研究:最吸引男人的比例「腰臀比0.7」
在男人心裡深處,總是放棄不了豐滿大胸情節,但根據一項調查顯示,雖然近半數男人第一眼目光多會集中在「大奶妹」身上,但擁有性感小蠻腰的女性,是男人最愛的第二選擇。女性腰部的優美和纖細程度,決定了女人對男人誘惑的程度,也決定了女人能給男人多少身體的感覺,對異性具有相當強烈的吸引力。
▲女人性不性感,看「腰」就知道!(圖/取自網路)
▲根據調查,男人看女人第一眼會先停留在胸部,其次是腰臀,顯示楊柳細腰、性感翹臀對男人來說是致命的誘惑。(圖/取自網路)
「什麼樣的女人最美?」這個答案放諸世界都難以界定。13世紀法國認為前胸後背各露15公分是性感,700年前則流行「小巧尖挺」之美,健美體型、飽滿嘴唇、修長腿、迷人眼,到底真正美麗尺度怎麼看?有美國學者綜合世界幾十萬部文學作品中對美女的描述進行研究發現,只有女人的「楊柳細腰」才是永恆不變的美女標準。
▲大半模特兒,完美身材標準必備修長美腿、細腰。(圖/取自網路)
像是好萊塢著名女星費雯麗,就因為細腰讓她脫穎而出,成為經典電影《亂世佳人》的女主角,而即使是印度文化下的雕塑,在豐乳肥臀之外,也還是必須有細腰。研究人員表示:「無論女人的體重是多少,男人最喜歡的腰圍是臀圍70%的女人。」顯示在男人眼裡,只有腰細的女人才稱得上是真正的美女。
▲被譽為歐洲二十世紀兩個最具魅力女人之一的費雯麗,完美腰身更能展現其女人味。(圖/取自網路)
▲古印度女性雕塑寬臀細腰為其特色風格。(圖/取自網路)
女人最佳的腰身,其腰圍和臀圍比例是7:10,這是最吸引男人的比例。即使胸不夠豐滿,臀不夠翹,只要有細腰,視覺上仍能給人曲線玲瓏的美感,反之,就會顯得粗笨。對於擁有完美比例的女人,男人很少能不多看幾眼。而當女人的腰開始因久坐、發福而變粗時,女性的魅力值也會減少。許多男人坦言,當女人的腰一旦從成「水蛇變水桶」,對她們興趣就會下降。
▲當女人的腰臀比例高於80%之後,男人就開始不感興趣了,腰臀比例越高,吸引力越小。(圖/取自網路)
除了作為完美身材標準值,腰臀數字也能用來判別一個人的身型及健康狀態。正常情況下,腰圍與臀圍之比率應約為0.72,如果比率低於這個數字,就屬於標準梨型身材,而比率高於這個數字,即為蘋果型身材,也就是所謂「水桶腰」。一般來說,有蘋果型腰身的女性患心臟病的比率更高,尤其是脂肪聚集在腰、腹部的人,應該更加注意。
★腰圍與臀圍比率<0.72=梨型身材
★腰圍與臀圍比率>0.72=蘋果型身材
▲纖細的腰身能完美襯托女人背部S型曲線,增添女性魅力值。(圖/取自網路)
男人會對小蠻腰特別青睞,其實源自內在本能,因為腰圍是一種最容易辨識的信號,從女性的腰圍就能看出她的生育能力和健康狀況。另外,經常鍛鍊的腰部中間的脊椎部位,是往裡凹陷呈現彎曲狀的,能讓女人的胸部自然挺起,使曲線立體感更強,並且還會出現兩個對稱分布的臀窩,在男性眼裡,這樣的腰身才更嫵媚動人。
【標準小蠻腰怎麼看】
1. S型完美腰圍尺寸算法:身高cm×0.37
2. 腰圍/胸圍:0.76為最佳比例,越接近這個人體的黃金比例越美觀
3. 腰臀比=腰圍/臀圍:女性最理想腰臀比約在0.67-0.8之間,0.7左右屬於黃金腰臀比例
----------------------------------------------
女性腰臀比完美值多少
2016-10-01 由 養生之道網 發表于健康
腰臀比即WHR,是腰圍和臀圍的比值,能體現一個人身體的曲線,因此被作為人體標準身材的比例評判標準。目前腰臀比亞洲男性平均為0.81,亞洲女性平均為0.73;歐美男性平均為0.85,歐美女性平均為0.75。 至於最完美的腰臀比,國際上還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但是人們普遍認可的是女性理想腰臀比在0.67~0.80之間,較為合適腰臀比為0.72。當女性腰臀比小於0.72,身材就會向梨形靠攏;當腰臀比超過0.72,則可能發展為蘋果身材。男性理想腰臀比在0.85~0.95之間。
女子的身高與體重,四肢與軀幹等部位的比例為多少才合乎健美的標準呢?在這方面,有關專家、學者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總結出一套較適合女子健美的測量標準。
1、上、下身比例:以肚臍為界,上下身比例應為5:8,符合「黃金分割」定律。
2、胸圍:由腋下沿胸部的上方最豐滿處測量胸圍,應為身高的一半。
3、腰圍:在正常情況下,量腰的最細部位。腰圍較胸圍小20厘米。
4、髖圍:在體前恥骨平行於臀部最大部位。髖圍較胸圍大4厘米。
5、大腿圍:在大腿的最上部位,臀折線下。大腿圍較腰圍小10厘米。
6、小腿圍:在小腿最豐滿處。小腿圍較大腿圍小20厘米。 骨骼美在於勻稱、適度。即站立時頭頸、軀幹和腳的縱軸在同一垂直線上;肩稍寬,頭、軀幹、四肢的比例以及頭、頸、胸的連接適度。肌肉美在於富有彈性和協調。過胖過瘦或肩、臀、胸部的細小無力,以及由於某種原因造成的身體某部分肌肉的過於瘦弱或過於發達,都不能稱為肌肉美。
二、腰臀比的重要性
除了用來判斷一個人的身材好不好,腰臀比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價值就是,通過腰臀比我們可以預測一個人的患病風險。
腰臀比能夠反映一個人內臟脂肪情況,是判定中心性肥胖的重要指標。這裡,小編有義務跟大家普及一下什麼叫中心型肥胖。中心型肥胖也叫腹型肥胖或向心型肥胖。主要特徵為其他部位肥胖不明顯,但是腹部脂肪堆積嚴重。中心型肥胖反映的主要是內臟脂肪過多問題。國際上判定人胖瘦的綜合標準是BMI,但是BMI主要反映的是人體全身脂肪問題,而非內臟脂肪問題。世界衛生組織以腰圍男性≥102cm,女性≥88 cm或腰圍/臀圍:男性>1.0,女性>0.9時為中心性肥胖。但是這個標準對於中國人來說有些差距。在我國,男性腰圍≥85cm,女性腰圍≥80cm就已經算是中心型肥胖。我國男性肥胖大多屬於中心型肥胖,而女性肥胖也多是腹部、腰部肥胖。華盛頓大學醫學院人類營養研究中心曾主持的一項研究發現,脂肪的分布位置直接影響到肥胖的人是否健康,其中腹部脂肪堆積問題對人體健康傷害最大。如果發現你的腰臀比過大,可要當心脂肪肝、糖尿病、心臟病等多種疾病找上門來啦。
三、怎樣練出完美腰線
1、雙手自然扣起;
2、然後從屈膝開始,要主動的去寬;
3、膝蓋要往後撤,然後慢慢轉身到身體的斜上方,這個時候去拉伸你的側腰,再還原;
4、還原到屈膝後,腳尖不動,反方向再做。
5、反覆做幾次。
做這些動作,對於改善「水桶腰」會有很大的幫助。因為這些動作,拉伸了腰的兩邊,一直扭、轉,同時也能練到臀部。
四、巧妙飲食告別「水桶腰」
彩虹減脂餐,這個套餐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能做,非常方便。它所需要的食材有:糙米,紅黃彩椒,西蘭花紫甘藍雞胸肉。步驟也很簡單:
1、將五色食材切絲過水汆燙;
2、將汆燙好的售票與糙米飯混合在一起,根據個人口味加入橄欖油、胡椒粉、鹽調味、攪拌。
這樣一個既能減肥瘦身,又很有營養的套餐就完成了。如果想告別「水桶腰」的話,吃這個套餐,一個人一小碗就好了。
五、小動作告別下腹部肥胖
1、平躺下來,放鬆,然後腳後跟貼在一起屈膝,膝蓋向兩邊,往遠處蹬。
2、要把腰落在地板上,再屈膝收回來。所以,當你的腳蹬直向前的時候,你的腳伸長,你的力距長了,就會讓你的下腹部,也會用長去伸長;來回做二十到二十五個。小夥伴,不用擔心會讓你的大腿變粗,只會讓你你的勁變大。
腰線有了,臀部也要翹,翹到怎麼一個程度為美呢?在臀部上能放一個杯子,就像金卡戴珊。很久以前的祖先里,男性看女性的臀部都是以夠不夠翹,夠不夠大,夠不夠圓為準,其實,他們在判斷女性的臀部時,會跟是否繁衍後代划上等號,這當然是沒有什麼科學根據,但是對於現代女性而言,如果你的臀部夠翹,夠大,夠圓的話,你的身型就很完美了,所以臀部線很重要。
------------------------------
女生怎麼練出腰臀比? - GetIt01 - https://goo.gl/naevyn
------------------------------------
原來女人真正的好身材不是胸大腰瘦而是要看「這個部位」,你中了嗎?
Ting
11-01      
人類是視覺的動物,隻有美才能感動他們。說人話就是:好肉體才能入人法眼!身材方面,人們審度女人身材眼光最為苛刻,又要大胸,又要長腿,還要細腰豐臀的。
可偏偏女人天生愛美,並立誌要走在美的前沿。追求美,首先就要懂得美!
那究竟怎樣的身材就是好身材呢?
胸大就夠?腰細就行?臀部豐滿最好?還是說,這些都有就完美啦?然而,並不是的。世界上最大的胸每個9公斤,世界最細的腰約40厘米,世界上最大的臀,臀圍約2.4米。天哪!看到這些數字時都顫抖了。當這幾個“世界之最”加在一起。畫面簡直美得讓人不忍直視!
腰臀比
到達“世界之最”高度的畢竟是少數人,擁有這樣驚天版本的胸、腰和臀的人是極少數的。再說,這樣“美”的身材也不是人類hold得住的。人類口味也不至於重到喜歡這樣的身材。
女性身材好不好其實不在於胸有多大,腰有多細,腿有多長或者屁股有多大,關鍵在於比例合適。而體現女性身材至關重要的一個比例就是腰臀比!
BBC曾報道過一個關於異性吸引力的研究,其中有一項是關於異性身材吸引力的。研究者對一百餘名單身男女進行調查,並根據其描述在電腦上做出與其身材相符的異性三維模型。
研究者發現,男性看女性身材重點落在胸部和腰臀比。女性模型的胸部變化大,也就是說男人看女性胸部的眼光差異很大,有男性喜歡飛機場,有男性喜歡巨乳。女性模型的腰臀部位變化較小,也就是男性對女性的這兩個部位看法分歧不大。
org_510375
(圖片來自BBC紀錄片)
最後,研究者得出男性最愛臀圍為36寸,腰圍為23寸的沙漏型身材。
至於為什麼腰臀比如此令人著迷嘛,心理學家分析,這是因為男性會通過身材來判斷女性的生育能力,有生育能力的女性會更吸引人。而腰臀比較低的女性生孩子容易,因而更受男性喜歡。
腰臀比即WHR,是腰圍和臀圍的比值,能體現一個人身體的曲線,因此被作為人體標準身材的比例評判標準。目前腰臀比亞洲男性平均為0.81,亞洲女性平均為0.73;歐美男性平均為0.85,歐美女性平均為0.75。至於最完美的腰臀比,國際上還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但是人們普遍認可的是女性理想腰臀比在0.67~0.80之間,較為合適腰臀比為0.72。當女性腰臀比小於0.72,身材就會向梨形靠攏;當腰臀比超過0.72,則可能發展為蘋果身材。男性理想腰臀比在0.85~0.95之間。
除了用來判斷一個人的身材好不好,腰臀比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價值就是,通過腰臀比我們可以預測一個人的患病風險。
腰臀比能夠反映一個人內髒脂肪情況,是判定中心性肥胖的重要指標。這里,小編有義務跟大家普及一下什麼叫中心型肥胖。中心型肥胖也叫腹型肥胖或向心型肥胖。主要特征為其他部位肥胖不明顯,但是腹部脂肪堆積嚴重。中心型肥胖反映的主要是內髒脂肪過多問題。國際上判定人胖瘦的綜合標準是BMI,但是BMI主要反映的是人體全身脂肪問題,而非內髒脂肪問題。世界衛生組織以腰圍男性≥102cm,女性≥88cm或腰圍/臀圍:男性>1.0,女性>0.9時為中心性肥胖。但是這個標準對於中國人來說有些差距。在我國,男性腰圍≥85cm,女性腰圍≥80cm就已經算是中心型肥胖。我國男性肥胖大多屬於中心型肥胖,而女性肥胖也多是腹部、腰部肥胖。華盛頓大學醫學院人類營養研究中心曾主持的一項研究發現,脂肪的分布位置直接影響到肥胖的人是否健康,其中腹部脂肪堆積問題對人體健康傷害最大。如果發現你的腰臀比過大,可要當心脂肪肝、糖尿病、心髒病等多種疾病找上門來啦。
既然說了從腰臀比可以看出一個人患病風險,就自然有個系數讓大家參考一下。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女性的腰臀比和健康危險系數之間的關系:
腰臀比率為0.72-0.75,危險系數提升50%
腰臀比率為0.76-0.83,危險系數提升102%
腰臀比率為0.83-0.87,危險系數提升128%
-----------------------------------------
女性腰臀比完美值多少
2016年10月16日 0評論 279瀏覽
女性腰臀比完美值多少
一、女性腰臀比完美值多少
腰臀比即WHR,是腰圍和臀圍的比值,能體現一個人身體的曲線,因此被作為人體標準身材的比例評判標準。目前腰臀比亞洲男性平均為0.81,亞洲女性平均為0.73;歐美男性平均為0.85,歐美女性平均為0.75。至於最完美的腰臀比,國際上還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但是人們普遍認可的是女性理想腰臀比在0.67~0.80之間,較為合適腰臀比為0.72。當女性腰臀比小於0.72,身材就會向梨形靠攏;當腰臀比超過0.72,則可能發展為蘋果身材。男性理想腰臀比在0.85~0.95之間。
女子的身高與體重,四肢與軀乾等部位的比例為多少才合乎健美的標準呢?在這方面,有關專家、學者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總結出一套較適合女子健美的測量標準。
1、上、下身比例:以肚臍為界,上下身比例應為5:8,符合“黃金分割”定律。
2、胸圍:由腋下沿胸部的上方最豐滿處測量胸圍,應為身高的一半。
3、腰圍:在正常情況下,量腰的最細部位。腰圍較胸圍小20厘米。
4、髖圍:在體前恥骨平行於臀部最大部位。髖圍較胸圍大4厘米。
5、大腿圍:在大腿的最上部位,臀折線下。大腿圍較腰圍小10厘米。
6、小腿圍:在小腿最豐滿處。小腿圍較大腿圍小20厘米。骨骼美在於勻稱、適度。即站立時頭頸、軀乾和腳的縱軸在同一垂直線上;肩稍寬,頭、軀幹、四肢的比例以及頭、頸、胸的連接適度。肌肉美在於富有彈性和協調。過胖過瘦或肩、臀、胸部的細小無力,以及由於某種原因造成的身體某部分肌肉的過於瘦弱或過於發達,都不能稱為肌肉美。
二、腰臀比的重要性
除了用來判斷一個人的身材好不好,腰臀比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價值就是,通過腰臀比我們可以預測一個人的患病風險。
腰臀比能夠反映一個人內臟脂肪情況,是判定中心性肥胖的重要指標。這裡,小編有義務跟大家普及一下什麼叫中心型肥胖。中心型肥胖也叫腹型肥胖或向心型肥胖。主要特徵為其他部位肥胖不明顯,但是腹部脂肪堆積嚴重。中心型肥胖反映的主要是內臟脂肪過多問題。國際上判定人胖瘦的綜合標準是BMI,但是BMI主要反映的是人體全身脂肪問題,而非內臟脂肪問題。世界衛生組織以腰圍男性≥102cm,女性≥88 cm或腰圍/臀圍:男性>1.0,女性>0.9時為中心性肥胖。但是這個標準對於中國人來說有些差距。在我國,男性腰圍≥85cm,女性腰圍≥80cm就已經算是中心型肥胖。我國男性肥胖大多屬於中心型肥胖,而女性肥胖也多是腹部、腰部肥胖。華盛頓大學醫學院人類營養研究中心曾主持的一項研究發現,脂肪的分佈位置直接影響到肥胖的人是否健康,其中腹部脂肪堆積問題對人體健康傷害最大。如果發現你的腰臀比過大,可要當心脂肪肝、糖尿病、心髒病等多種疾病找上門來啦。
三、怎樣練出完美腰線
1、雙手自然扣起;
2、然後從屈膝開始,要主動的去寬;
3、膝蓋要往後撤,然後慢慢轉身到身體的斜上方,這個時候去拉伸你的側腰,再還原;
4、還原到屈膝後,腳尖不動,反方向再做。
5、反复做幾次。
做這些動作,對於改善“水桶腰”會有很大的幫助。因為這些動作,拉伸了腰的兩邊,一直扭、轉,同時也能練到臀部。
四、巧妙飲食告別“水桶腰”
彩虹減脂餐,這個套餐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能做,非常方便。它所需要的食材有: 糙米 ,紅黃彩椒, 西蘭花紫甘藍雞胸肉。步驟也很簡單:
1、將五色食材切絲過水汆燙;
2、將汆燙好的售票與糙米飯混合在一起,根據個人口味加入橄欖油、胡椒粉、鹽調味、攪拌。
這樣一個既能減肥瘦身,又很有營養的套餐就完成了。如果想告別“水桶腰”的話,吃這個套餐,一個人一小碗就好了。
五、小動作告別下腹部肥胖
1、平躺下來,放鬆,然後腳後跟貼在一起屈膝,膝蓋向兩邊,往遠處蹬。
2、要把腰落在地板上,再屈膝收回來。所以,當你的腳蹬直向前的時候,你的腳伸長,你的力距長了,就會讓你的下腹部,也會用長去伸長;來回做二十到二十五個。小伙伴,不用擔心會讓你的大腿變粗,只會讓你你的勁變大。
腰線有了,臀部也要翹,翹到怎麼一個程度為美呢?在臀部上能放一個杯子,就像金卡戴珊。很久以前的祖先裡,男性看女性的臀部都是以夠不夠翹,夠不夠大,夠不夠圓為準,其實,他們在判斷女性的臀部時,會跟是否繁衍後代劃上等號,這當然是沒有什麼科學根據,但是對於現代女性而言,如果你的臀部夠翹,夠大,夠圓的話,你的身型就很完美了,所以臀部線很重要。
---------------------
腰臀比計算機-0.7的致命吸引力 | 計算0123456789 - https://goo.gl/ZIZ6BH
---------------------------------

4000萬年前就開始!研究發現雄性靈長類手淫的好處
 研究發現,手銀這項行為早在4000萬年前就出現了。(歐新社)
4000萬年前就開始!研究發現雄性靈長類手淫的好處 - 蒐奇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Chnd9w
 2023/06/07 12:19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科學家近日發現,人類的手淫活動可能可以追溯到4000萬年前。研究人員透過數百份記錄過靈長類動物自慰的出版物、問卷調查以及個人筆記,並比對進化樹狀圖,發現男性手淫會增加配偶受孕的機會,甚至在性交後手淫可助於降低感染性傳染病的風險。
 根據衛報指出,倫敦大學學院做了一項最新研究,首席研究員布林德爾博士(Matilda Brindle)表示,手淫這個行為出現在大約4000萬年前,存在於所有猿猴類祖先,是一項古老的進化特徵。布林德爾博士與夥伴們深入研究了這種行為歷史,他們向動物學家以及動物園搜集了包含靈長類自慰的出版物、問卷調查以及個人筆記。
 科學家們發現在4000萬年前,不論性別或是年齡的靈長類動物間,已經有類似的行為出現,但目前沒有更多的數據可以推測為什麼4000萬年前突然進化出如此行為,且對於雌性的描述尤為稀少,科學家僅能抽離出部分關於雄性靈長類的行為意義。
 他們分析出雄性手淫可能增加配偶受孕的機會,在性交前自慰可以增加性興奮,這代表他們可以更快地為伴侶受精;若出現競爭者遂而結合失敗,也可以透過手淫幫助雄性排出陳舊精子,留下更新鮮、具有競爭力的細胞為日後做準備。另外,雄性在性交後手淫,有助於沖洗生殖道,降低感染性傳染病的風險。
4000萬年前就開始!研究發現雄性靈長類手淫的好處 - 蒐奇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Chnd9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