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唐使-20次派遣唐使/阿倍仲麻呂-晁衡/630年日本派出第一次遣唐使+653年,才第二次派遣唐使/高表仁因與日本天皇爭禮而被拒絕,因此憤而揮袖而去,不肯宣讀朝廷的命令。其所爭之禮應該是高表仁要求其面朝北跪拜接唐皇的旨意,這再次表明日本渴望與上朝大國平起平坐的心理。遣唐使另一個任務是向唐朝學習法典、制度、文化,並將其輸入日本。與以往朝代不同的是,他們從中華文明的被動吸收與接受,開始轉向主動的、全面系統的學習和模仿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rrSgFM

姜沆被稱為日本理學之父《看羊錄》1597年萬曆朝鮮戰爭爆發之際擔任刑曹佐郎的要職。鳴梁海戰之後,姜沆被日本水軍藤堂高虎部俘虜,送往日本。姜沆通达经史百家,绘画技艺也高超他的學識和精神給日本留下了偉大的文化之光。在日本时,向日本人传授性理学,成为日本性理学的始祖。著书有《睡隐集》、《看羊录》、《巾车录》、《左氏精华》、《文选纂注》等。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AqlUiS

孫子兵法-孫武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embrQb
孫子/孫武/兵聖/孫子兵法(原文加白話翻譯)/孔子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ZGcNXs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左傳》/“祀與戎”並非泛指祭祀與戰爭,而是指祀禮與軍禮,均屬禮制範疇,具體落實為祭祖、祭社之禮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2tMxYf
姜太公的卦──神準/姜子牙在算命館前掛著“袖裡乾坤大,壺中日月長”的對聯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a8lg54
姜太公/六韜三略/《六韜》被列為《武經七書》之一,為武學必讀之書/《六韜》又稱《太公六韜》或《太公兵法》全書以問答形式呈現,以周武王設問、姜太公答之,來探討各種古代軍政議題。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BCioRU

姜太公/鬼谷子-縱橫家/《太公陰符》-姜太公/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MdwCpI
晉祠位於山西省太原市/聖母即周武王之妻子邑姜,亦為姜子牙之女兒。為周朝開國之君周武王之王后,周成王、唐叔虞之母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6gzSEZ
姜太公/六韜三略/《六韜》被列為《武經七書》之一,為武學必讀之書/《六韜》又稱《太公六韜》或《太公兵法》全書以問答形式呈現,以周武王設問、姜太公答之,來探討各種古代軍政議題。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BCioRU


《孫子兵法》必知的「五事」道、天、地、將、法/孫子兵法談領導人的素質」-「智、信、仁、勇、嚴」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RTHKZE

-----------------------

孫子兵法全球行:歐洲學者稱其是全球商界的“聖經”
2013年05月16日08:45
圖為孔子學院展示的《孫子兵法》受到歐洲商人的歡迎韓勝寶攝
  中新網蘇州5月16日電(記者韓勝寶)歐洲許多企業家,如財富500強的老總們,驚喜地發現《孫子兵法》是贏得當今激烈商戰的強大武器,大部分歐洲人了解這部戰爭的藝術是因為它能夠在商業和金融等現代生活領域得到應用。許多歐洲商人用孫子的東方智慧與謀略,結合當代西方的理念和管理,更多地應用到諸多商業領域。
  在英國與孫子與商戰的相關書籍包括《孫子兵法之經理人:50條戰略法則》、《策略和技巧:孫子兵法在投資和風險管理中的應用》等,在英國購書網站上可以找到十幾種不同版本的類似《孫子兵法》。意大利版《孫子兵法》在介紹中寫道,耶穌前300多年創作的中國兵法,集孫子前的兵法智慧之大成,這部東方軍事哲學書影響了許多世紀,現在這部書居然在管理上全世界都在應有。
  歐洲學者評論說,西方世界把《孫子兵法》視為商戰中的“聖經”,因為它用東方文化全面闡釋了當代西方的企業管理、戰略投資、資本運作、商務談判、市場營銷等諸多商業理念。 
  法國作者讓·弗朗索瓦·費黎宗創作的《思維的戰爭遊戲———從<孫子兵法>到<三十六計>》,對《孫子兵法》有著新穎的視角和獨到的理解。他以一個西方高級企業決策者的體驗與眼光來評述和驗證這部著作,來觀察古老的中國文化遺產如何在現代社會的實踐中得到驗證,及其在與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如何相互融會。
  作為法國最大型工業集團之一的一名財政主管,而後任副總經理的費黎宗,對世界上那些大戰略戰術理論家進行深入研究。他說,從孫子到克勞塞維茨,他們之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毋庸置疑就是孫子這位生活在春秋動盪時期的中國將領。我數十次反复閱讀了他寫的一本薄薄的名為《孫子兵法》的書,我甚至還出版了一個加上自己註解評論的新譯本。
  出生在奧地利的弗雷德蒙德·馬利克教授,曾就讀於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和瑞士聖加侖大學,獲商業管理博士學位。他是歐洲管理重鎮聖加侖大學的教授,維也納經濟大學的客座教授。他還是多家大公司董事會、監事會成員,是許多知名公司的戰略和管理顧問,培訓過數千名管理人員。他提出,《孫子兵法》勝過管理學院
  英國學者、原香港特區政府知識產權署署長謝肅方認為,《孫子兵法》在全世界很有地位,它的運用領域早已超越軍事,廣泛被運用於商業等各個方面做企業不懂戰略不行,懂戰略就要學孫子,保護知識產權也要學孫子,這是在世界市場競爭中取勝的最佳策略。我們需要告訴世界孫子蘊含著這樣的智慧,讓大家知道孫子是“智慧管理之父”。 
  俄羅斯《中國》雜誌社長兼總編魏德漢認為,目前,全世界把孫子研究放到經濟方面,對人們的思維方式起來很大的作用,《孫子兵法》的應用的意義就在於此。
  德國美因茨大學翻譯學院漢柯山的博士論文《兵法與工商》,以中國、日本和美國為範例,闡述了《孫子兵法》對全球工商界的貢獻,德國對於工商孫子的翻譯傳播和應用。他的論文出版後受到德國工商界的關注,德國諾摸思出版社稱《孫子兵法》為“商界中的戰爭藝術”,稱《兵法與工商》一書“用以孫子兵法為核心的企業管理讀物來闡釋中西方跨文化交融”。
  德國科隆大學漢學家呂福克表示,孫子在歐洲很有名,德國人還是很喜歡孫子的,有相當數量的讀者群,也有相當數量的應用者。孫子思想不僅對軍事、商戰,而且對現代社會有很大的影響,具有不可估量的現代意義。人們從這部享譽世界的智慧寶典中尋求兵法理論與哲學思想、管理理念的契合點,已經成為世界上許多國家的普遍現象。
  歐洲學者分析認為,為什麼​​孫子的書至今仍保持著長盛不衰的生命力和新鮮感?那是因為他的書濃縮了中國古代最優秀的戰略智慧的精華。它是戰爭的經典,但又不局限於戰爭。它以高度概括的形式,總結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規律和原則,包含著一系列普遍適用於任何形式、任何層次的競爭和衝突的真理。從這個意義來說,《孫子兵法》不僅屬於中國,如今已光耀世界。


善使孫子兵法,73 歲科技人三度創業成功
finance.technews.tw查看原始檔
「我絕對不當老二,也不當老大,我要當霸主!」說這句話的是富迪科技董事長黃炎松。他還把「獨霸」當作公司願景宣言,大剌剌的放在美國總公司進門最顯眼的牆上。 
他,是台灣半導體界最成功的連續創業家,過去 3 次創業成功,成立了益華(Cadence)、PiE(後併入 Quickturn)、思源科技,在半導體 EDA(電子自動化設計)的設計、模擬、偵錯領域裡的市占率都是第一。單益華,市值就超越新台幣 3 千億元。
2001 年,他在 56 歲「高齡」再度創業,領域跳躍更大,從 IC 設計的「軍火商」,投入噪音消除晶片設計。甫閉幕的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上,南韓大廠三星發表智慧型手機旗艦機 Galaxy S9,其搭載的語音助理,能清楚說話與收音,用的就是富迪技術。
「聲音一定會是潮流。」現年 73 歲的黃炎松氣定神閒,「趨勢來了當然爽,但要看我們做的準備夠不夠。」
現在,透過當紅的智慧音箱,我們可以聲控包括電燈、馬桶、汽車、花園灑水器等設備。研究機構 IHS Markit 統計,2021 年,全球將超過 80 億台設備內建語音 AI 助理。
不當第一,要當霸主 
以小搏大,就要算出最合適的戰場
黃炎松沒有大集團撐腰,卻能在大廠環伺間,成為特定領域的霸主,連日本第一大電信公司 NTT DoCoMo、英特爾旗下的 Intel Capital 都成富迪股東。他的朋友對此卻不意外,因為黃炎松有一套從《孫子兵法》悟出的創業法門,讓子弟兵深深受益,「我就是其中之一!」曾任思源全球研發部門主管的行政院科技部次長許有進說。
「他這套理論,幫好多矽谷留學生賺大錢,」黃炎松的好友、加州旭電創辦人林瑞松說,也包含他自己的公司。加州旭電是全球首批成立的 EMS(電子代工)公司之一,在 2007 年以 36 億美元的價格被全球前 3 大 EMS 廠偉創力(現改名 Flex)收購。
黃炎松眼中,《孫子兵法》是比哈佛商學院還要厲害的企管課,因為,經營企業失敗頂多破產,「古時候一打敗仗,不只自己死翹翹,全家、整個家族都一起沒命。」他說,每當要擬策略,他一定用上《孫子兵法》中必知的「五事」──道、天、地、將、法。
先談天與地,根據《孫子兵法》所述:「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
天時,以商業的語言理解,是對趨勢研判,以及找到需求與供給間的缺口,布局沒被對手看見的機會。「地者」,也就是地利,即對自家與敵手資源的清楚認知。
創業者精算出對自己最有利的位置後,還要如兵法所述:「故勝兵若以鎰稱銖,敗兵若以銖稱鎰。」才出手。古代重量單位 24 銖為兩,20 兩為鎰,也就是,一出手就要有近 500 倍的勝算差距
黃炎松說,小,就不要一開始去跟高手對戰,這等於送死,但要找到可獨占的利基市場,「不只當第一,要當規模比第二名大好幾倍的霸主。」
這次,他能掌握聲控經濟先機,邏輯即如此。
17 年前,他就切入消噪、陣列麥克風,讓富迪已擁有 131 項專利,領先群雄。他不是隨便布局的,當年,富迪的對手還忙著做基本的聲音訊號處理(DSP)晶片,收成大眾市場,但黃炎松卻先鎖定,未來必會用到的噪音消除技術。時至今日,當 DSP 開始被整合進手機處理器,同業飽受衝擊,但富迪因為累積大量利基專利,成為全球唯一能整合麥克風、演算法與 DSP 處理噪音的企業,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處理噪音專業度極高,不是目前手機處理器大廠會兼顧的應用,所以才讓三星與聯都想找他合作。
環境詭譎多變,小公司得更掌握「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的法則,也就是在敵人無法緊急救援的地方出擊,在敵人意想不到的條件下進攻。
然而,鎖定大趨勢後,多數企業最常碰到的窘境就是,等不到訂單,死在半路上。
但,「十幾年來投資人對富迪很有耐心,員工很支持,很不簡單,」許有進觀察。
一上陣就爆發 
不是苛求員工更努力,而是先看對勢
關鍵在於,黃炎松先用讓公司上下同心的「道」,也就是願景,穩住軍心。這也是富迪全球各辦公室,都在進門最顯眼的位置宣示:要獨霸!獨霸聲控市場中消噪音、去回聲、遠距收音訊號處理技術。
如果一個公司有共同信仰,「遇到市場挑戰時,能讓經營者心裡篤定,公司溝通起來力量大!」與黃炎松相識多年的宏碁創辦人施振榮說。
此外,為了要比氣長,比競爭者還多一口氣。黃炎松說,只要股東、投資人還願意投資,他寧願當個小股東也不掏錢;直到沒人願意加碼時,他會拿出自己的雄厚資金做後盾,讓軍心不散。
黃炎松的軍隊一養就是 17 年,過程中,「將」跟「法」的養成也很重要,才能一上陣,就具爆發力。
如兵法所述,「故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故能擇人而任勢。」好的領兵者不會一味苛求員工使盡全力,而是把適當的人用在對的位置、對的時機,他們就好像從山上滾下岩石般,勢不可當。
「他很敢給年輕人機會。」開發出亞洲最大糖尿病管理 App 的智抗糖創辦人鄧居義,曾在富迪任職長達 7 年,是黃炎松的子弟兵。他回憶,當年自己做財務出身,到富迪想轉做行銷,卻無相關背景,黃炎松二話不說就讓他負責亞洲區行銷。看他做得不錯,很快又把歐洲、全球等重要市場都交給他負責,並充分授權,讓他 6 年半就從經理升任副總經理。
「因為他敢!我敢!」鄧居義說。
「法」,則是讓公司建立出符合願景與策略發展的組織。例如,「小公司資源有限,」黃炎松分析,所以富迪專注經營大市場、大客戶,清楚做出取捨。
五事俱全,成功機率就高了,現在,富迪是高階智慧型手機噪音處理市占第一。
找出「可與之生死」的使命 
讓弟子兵幫你一把,願意跟你一起拚

這套歷史已有 2,500 年的兵法邏輯,對正力求轉型的我們,還可有什麼啟發?
施振榮認為,是道。簡單的說是一個價值觀或是願景。「他的《孫子兵法》跟我講的『王道』,有類似之處,就是悟到一套方法,在經營上,吾道一以貫之。」這讓大家在轉型時能更快溝通。黃炎松的答案類似,他說,大家得先找到「可與之死,可與之生」的使命,才能走下去。
若對於個人,懂得站在制高點,評估有利於自己的「天地」,也很關鍵。如他的子弟兵鄧居義,一開始到數位醫療領域創業時,看到亞洲糖尿病人口大增、但醫護人力嚴重短缺的機會,善用台灣高衛教品質的優勢,推出糖尿病衛教 App,鎖定日本、東南亞等市場,兩年半就獲阿里巴巴青睞入股。
現在,當人工智慧時代來臨,台灣有非常好的半導體與硬體基礎,有能力開發出與人類感官有關的各式感應器,整合在 IC 上,把眼、耳、鼻、舌、觸等五感市場做起來,黃炎松說,地利多的是!
一套兵法,給予亞洲首富們如李嘉誠與孫正義啟發,也在黃炎松最失意的失業期,給予他翻身的契機。這讓他一直處於戰鬥的心態,我們說「夕陽無限好」,黃炎松卻不同意接下來那句「只是近黃昏」,因為「夜生活更精彩啊!」他說,他會一直再奮戰下去。


11fb0003d8def1b876c2  下載 (15)201351684128images (14)185500029ed60c32ab23images (15)  

《孫子兵法》日本奉為經典,幫助日本快速崛起!中國人卻沒有讀懂
2016-11-25 由 掘三國 發表于 歷史
縱觀日本歷史,無論是冷兵器時代,還是熱兵器時代;無論是二戰,還是當今沒有硝煙的商戰,都有一位中國人的名字始終貫穿於整個歷史,這個名字的主人雖然是中國人,但他在中國的知名度遠遠不如日本!
他就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軍事家、兵法家、哲學家:孫武!
孫武創作的《孫子兵法》是一部古老而神秘的兵家經典,本稱為「世界古代第一兵書」,「東方軍事學鼻祖」
《孫子兵法》傳入日本後,在戰國時代的日本上層社會,不亞於一場文化啟蒙運動,由此沿襲下來了一個傳統:《孫子兵法》成為日本精英教育中必學課程!

1《孫子兵法》幫助日本統一全國
日本人研究《孫子兵法》,從其中學到的一個精髓就是間諜活動。福島日俄戰爭勝利後,日本情報官說:「孫子倘若在世,他一定會為我們的情報工作感到驕傲!他一定會說我們完全按照他的兵法行事。」
1536年,日本處於軍閥混戰時期,日本歷史上最優秀的政治家豐臣秀吉誕生,他策劃、指揮了本部落的間諜活動,靈活運用《孫子兵法》中的計謀,將大批間諜派往全國,輪流偵察,有序活動,,一一核實,深得「實則虛之,虛則實之」的哲學思想。西方歷史學家認為:豐臣秀吉在軍事上的勝利,更大地應該歸功於他在間諜情報中的戰略戰術。由此,豐臣秀吉被稱為「統一國家的間諜大師」。

2《孫子兵法》助力中途島海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太平洋艦隊在珍珠港被重創,美國為了一雪前恥,也不得不向日本學習起情報間諜活動,甚至有些高級將領隨身攜帶著翻譯版的《孫子兵法》。
而此時美國無線電技術非常先進,正好可以截獲日本通信密碼。在數次截獲的「AF」代碼中,被破譯為「中途島」,美國人深得間諜精髓,為了證實此事,他們故意用明碼發送了「中途島淡水蒸餾器故障」的情報,很快被日本截獲,接下來的幾天內美國就截獲了「AF缺乏淡水」這條信息。

日軍將領山本五十六的計劃是佯攻阿留申群島,意圖將美軍引向背面,然後突然襲擊中途島,這是《孫子兵法》中的「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計,但這一次,因為情報被竊,美軍並沒有上當,而是集中全部精銳埋伏在距離中途島300海里的代號「幸運點」陣位
結果可想而知,日軍大敗,海軍從此一蹶不振,此戰成為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3《孫子兵法》:日企管理的法寶
日本對《孫子兵法》的應用不僅深入軍事,在現代更多應用於商業活動。而根據《孫子兵法》中計謀的活學活用,進行的「商業間諜活動」藝術令人驚嘆!

在商戰中,間諜情報主要表現在:破譯秘密信息、研究法律信息、發掘隱蔽信息。
60年代,我國開發了大慶油田,日本人覺得這是日本產品進入中國市場的大好時機,於是他們通過間諜情報,從《中國畫報》刊登的鐵人王進喜照片上,推斷出大慶油田在中國東北,同時根據煉油照片推斷出煉油塔的外徑,又從大連站運送原油的專列頂的積灰厚度,計算出原油輸送距離。根據這些信息,日本人知道了中國急需輸送管道、煉油設備,便派大型友好團訪問北京,趁機銷售產品
這就是《孫子兵法》,開篇就講:兵者,國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點名,世界上沒有永久的和平,時刻都需要警惕!千萬不可輕易發動戰爭,戰前一定要考察清楚,爭取一戰而勝!

11fd0001b0c5115f59b0  

《孫子兵法》日本奉為經典,幫助日本快速崛起!中國人卻沒有讀懂 - 每日頭條 - https://goo.gl/wVQyP2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rexq49x.html


 1b780002ee43b67c67ee106a0007db68e7f65ce71914000237a5e9fc6f2e1af900014cce52b71eed18af00026def7c691b1318a9000556b7e0e8c057C3_1Rr@1200x1200  


兵聖孫子
孫子生平概述
約在西元前520年前後,一個青年來到了正勃然興起的吳國,隱居在羅浮山中,苦研兵法,以等待時機。他便是孫子兵法的作者孫武。
孫武,字長卿,齊國樂安(今山東惠民縣,一說山東博興北,一說山東廣饒)人,約活耀於西元前6世紀末至前5世紀初。當他長大成人後,齊國在齊景公的統治下,政治黑暗。隨著君權旁落,田、鮑、高、欒諸大族,既相互勾結又相互傾軋,造成政局嚴重動盪。孫武本是田氏後裔,其祖父田書因伐莒國有功,賜姓孫,故改稱孫書,別開一脈。由於與田氏家族的這種淵源,孫武感到留在齊國會受牽連,何況在這樣的鬥爭形勢下難以施展自己的抱負。比較之下,新興的吳國無疑是發揮軍事才幹的理想用武之地。因此,他下定決心,離齊赴吳。
西元前512年,機會終於來臨了。在伍子胥的極力推薦下,孫武得以晉見吳王闔閭,並呈上自己所著的「十三篇」兵法(即孫子兵法)。闔閭一口氣讀完了這部6,000言的兵書,不住的嘖嘖稱善。接著,他又聽孫武闡述對時局的看法,正一心圖謀大業的闔閭終於為兵法的博大精深和孫武的精闢見解所折服,於是闔閭便任命他為吳國的將軍。孫武從此開始了自己的軍事生涯。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說,闔閭「知孫子能用兵,卒以為將。西破強楚,入郢,北威齊晉,名顯諸侯。孫子與有力焉。」據此孫武應當參與了西元前506年的吳楚柏舉之戰及西元前484年的吳齊艾陵之戰,且發揮過重要作用。可惜秦漢史家對此語焉不詳,使人無以知悉孫武當時之奇謀雄略與戰績軍功。至於孫武最終是掛冠高隱,老死山林,還是像伍子胥那樣遭夫差賜死,就是千古謎案了。
¤ 孫子兵法簡介
孫武並不是以其輝煌的戰績而顯於當世,而是以其不朽的兵學著作?孫子兵法享譽古今中外。
孫子兵法亦稱孫子、吳孫子兵法,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兵書,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部比較有系統的軍事論著。它全面總結了春秋時期及其以前的戰爭經驗分析及論述了許多作戰原理,並揭示了重要的戰爭規律,內容豐瞻,見識精闢,不僅對當時的戰爭有十分現實的指導意義,而且還深遠影響了後世乃至當今的軍事思想,故歷來有「古代兵經之首」、「百代談兵之祖」、「兵學鼻祖」、「兵學聖典」之稱。
關於孫子的篇數,史籍中有兩種記載。西元1972年,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竹簡「孫子」、青海大通縣上孫家寨漢墓出土木簡「孫子」佚文以及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均有「十三篇」的記載。東漢末年曹操為之作注的即為13篇。但漢書‧藝文志著錄為「吳孫子兵法八十二篇,圖九卷」。今本13篇為計、作戰、謀攻、形、勢、虛實、軍爭、九變、行軍、地形、九地、火攻、用間。
孫子的注家,自魏以降,近200家,名家也甚多。據不完全統計,各代的注家列於下:唐以前為14家,宋、元17家,明有53家,清有46家,朝代不明、無名氏注26家,另有今人許多注本。古代注本見諸於著錄的,大部分遺佚,原注本尚存70餘家(含闕本)。
我國第一個註釋孫子兵法的人是曹操(西元155~220年)。曹操說:「吾觀兵書戰策多矣,孫武所著深矣。……審計重舉,明畫深圖,不可相誣,而但世人未之深亮訓說,況文煩富,行於世者失其要旨,故撰為略解焉。」(轉引自吳汝嵩之「孫子兵法淺說」第5頁)。」各家注本以十字注(曹操、孟氏、李筌、杜牧、陳皞、賈林、梅堯臣、王晰、何延錫、張預)最有名。
另外,宋代施子美、元代潘衍翁、明代劉寅和趙本學、清代朱墉和孫星衍等的註解本,也有其代表性和價值。這些註解本對於理解文意、掌握要義,推動孫子研究都發揮積極作用。此外,研究孫子的成書、作者、思想內容等專著和學術論文,其數量之多,當以千百計。
¤ 孫子兵法產生原因
原因有二:一是當時中國社會正處在由奴隸社會走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時期,諸子百家各立思想學說,是百家爭鳴、思想非常活躍的時代,其中就有代表當代新興地主階級的先進思想。這是孫武接受先進思想的客觀原因。
二是孫武有無私無畏的精神。地形篇的「戰道必勝,主曰無戰,必戰可也;戰道不勝,主曰必戰,無戰可也。故進不求名,退不避罪,惟人是保,是利合於主,國之寶也」這段話,就反映出孫武的這種崇高精神。這是他能夠接受先進哲學思想的主觀原因。大凡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人,埋首於自己所從事的科學事業而忘我的人,才能正確認識客觀事物以及自然界和社會的各種現象。
¤ 孫子兵法內容體系
一、重戰、慎戰、備戰、善戰的戰爭觀
孫子首言「兵者,國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承認並提示人們要注意戰爭是關乎國家興亡的大事。因此,要慎重對待,要明主和良將「慮之」、「修之」、「慎之」、「警之」。這也是後世所謂「從古知兵非好戰」的思想。孫子主張「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強調「立於不敗之地」,「虞待不虞者勝」,並注重在兵力、糧秣、財政、器材、輜重等物質上的準備。
而制勝的條件、因素、謀略和方法有:
以「道」為首的多因素制勝論,把「道」(政治)作為第一個制勝條件。
「廟勝」論,多算勝,少算不勝,注重謀略、決策制勝。
「詭道」制勝論,「兵以詐立」,「兵者,詭道」,用詭詐之法取勝,這些可稱為「善戰制勝三論」。
二、「全勝」和進攻速決的謀略思想
孫子十分重視計、謀(戰略),其要點有四:
建立在「知彼知己」、「五事」、「七計」基礎上料敵定謀?制訂謀略的基礎和條件。
強調「廟算」,「先計而後戰」?制訂謀略的必要和重要。
「全勝」,「不戰而屈人之兵」?謀略思想的核心和理想目標。
進攻速勝,「兵貴速,不貴久」?謀略思想的重要內容。
三、主動、惑敵、因情用兵的作戰思想
孫子中作戰思想非常豐富、生動,也甚深刻。主要是:
「致人而不致於人」,爭取主動權,作為用兵之樞紐。
「任勢」、「造勢」,力盡其威。通過軍力、戰鬥力合理編組,士氣激昂,配置及指揮得當,並利用有利條件形成衝擊力、爆發力,使力量得到最佳的發揮。
「奇正相生」、「出奇制勝」,在兵力使用、戰法和作戰形式上,講究常法和變法結合運用;奇在變化無窮,奇在「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虛實」、「示形」、「惑敵」、「動敵」,以達到「避實擊虛」之效。這也就是「多方誤敵」的用兵要著。
「併力」、「分合」,講究「我專敵分」,集兵擊敵。
「因敵制勝」,機動「應變」。
四、「將」、「法」並重的治軍思想
孫子把「將」作為「五事」、「七計」等基本內容。論述了「將」的地位和作用。認為「將者,國之輔」,「知兵之將,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明確提出將帥「智、信、仁、勇、嚴」五條件,一般稱之「五德」。並把「智」放在突出位置,強調指揮才能及謀略素養,以別於「一劍之任」的鬥士。孫子注意以「法」、「令」統一軍隊的行動。所謂「令之以文,齊之以武」,恩威並施,寬嚴相濟,以求行動一致。
五、素樸唯物論、辯證法的軍事哲學
兵學和哲學是相通的,孫子中體現了素樸的唯物論和辯證法。主要有四項論點:
1.反對戰爭尚「天命觀」,注重人事。明確提出「禁祥去疑」,「不可取於鬼神,不可像於事,不可驗於度,必取於人,知敵情者也」
2.注重客觀條件和主觀能動性。「知彼知己,百戰不殆」是孫子運謀用兵的唯物基礎。並主張和強調戰爭中的「三先」思想--「先知」、「先算」、「先勝」。
3.以「智」使「力」的「智力觀」,和「趨利避害」的「利害觀」。孫子突出「計」戰、「謀攻」;提出「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認為「兵者詭道」,強調「智戰」,「先計而後戰」。
4.注意從總體上、多方面來觀察戰爭。孫子並非簡單的以戰論戰,而是從政治、軍事、經濟、地理、外交等方面綜合談戰爭,是從全體上來把握局勢,初步看到其間的主次相互關係。在某種意義上來講,孫子重政治更重於軍事,重智謀更重於拚力量重人事更重於重天地
¤ 孫子兵法理論成就
一、揭示武裝力量建設是國家政權建設不可分割的部分;即「兵者,國之大事」。
二、戰略思想超出軍事的戰略範疇,包含了政治戰略。
三、比較深刻的認識戰爭與經濟的關係。
四、根據對戰爭與經濟所進行的分析,確立了速決戰的戰略思想。
五、主張謹慎開戰,確立不打無準備之仗的思想。
六、非常重視自然條件對戰爭的影響,在特定的空間和時間內進行戰爭,有其不同的自然條件,對戰爭行動有不同的影響。
七、闡明對敵軍工作和情報工作的重要性。
八、認為軍事行動的保密至關緊要。
¤ 從方法論看孫子兵法
一、孫武不是把戰爭?準備和實施?這一社會現象看作是孤立的,而是看作與交戰雙方的政治、經濟、軍事、自然條件互相聯繫而又互相制約。
二、孫武認為戰爭這一社會現象不是靜止的,而是不停的運動變化。對立的雙方在戰爭中都是以自己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力量以及智力進行爭勝,都是按照「知彼知己」、「因敵制勝」的原則,互因互變,變化不止。
三、孫武不是把戰爭情況的變化看作是簡單的數量增減,或是簡單的位移,而是看作發展過程中的運動變化。進者因戰況有利於己是向著勝利的方向發展,退者則因戰況不利於己向著避戰、守勢方向發展。
四、在孫子兵法中,孫武以敵我雙方作為戰爭基本的、主要的矛盾,論述了存在於敵我之間錯綜複雜的矛盾鬥爭。戰爭時刻中透過敵對雙方的矛盾,發揮主觀能動作用,展開鬥爭與轉化。這些矛盾的鬥爭通過量變達到質變,才能打敗敵人,贏得勝利。
五、孫武在考察戰爭時,主張透過表面現象來看戰爭行動的實質。如在行軍篇相敵部分,就講到料敵的一般規律,以及因形見情的道理。
¤ 孫子兵法在中國的流傳與影響
提到軍事家、名將,從戰國的孫臏、趙奢起,到秦末漢初的張良、韓信、陳餘、英布,西漢的衛青、霍去病,東漢的鄧禹、馮異,三國時的曹操、諸葛亮、孫權、呂蒙,晉時的杜預,隋唐時的韓擒虎、李世民、李靖,宋的宗澤、岳飛,元明時的朱元璋、劉基、戚繼光,清代的曾國藩、胡林翼等,歷代名將都將孫子的軍事原理運用實踐於戰爭中,甚或有所發展和創造。孫子孕育了眾多將帥,他們的成就也得力於孫子。
兵書要籍中,如吳子、孫臏兵法、尉繚子、鶡冠子、李衛公問對、武經總要、武經龜鑒、虎鈐經、百戰奇法、陣紀、投筆膚談、紀效新書、登壇必究、兵鏡類編等,均有不同程度得益於孫子;或徵引孫子名言要義,闡發其思想;或以歷代戰例佐證孫子的觀點;或以孫子為式,建立自己的學術體系。另外,在荀子、呂氏春秋、國語、戰國策、吳越春秋、越絕書、潛夫論、淮南子等某些篇章中,也都可看到孫子的影響。
孫子在我國有2,000多年的流傳史和研究史。在戰國時即廣為流傳,韓非子說:「境內皆言兵,藏孫、吳之書者家有之。」可見貴族之家普遍注重孫、吳兵法。史記中說:「世俗所稱師旅,皆道孫子十三篇。」秦漢時兵書由國家收藏,民間流傳受到限制,但師旅中仍循用孫子。漢武帝欲教霍去病「吳、孫兵法」,孫權勸呂蒙「宜急讀孫子」,唐太宗與李靖論孫子,宋神宗元豐3年(西元1080年)4月乙未(初二,4月24日)詔命校定孫子等七書,雕刻刊行,作為武學必讀之書,號稱武經七書。由於帝王的倡導,明定為武學必讀,後代因之,更使孫子處於正宗地位。
明末兵學家茅元儀說:「前孫子者,孫子不能遺;後孫子者,不能遺孫子」。極言孫子內容的廣博和承先啟後的作用,也是肯定孫子在兵學史上的重要地位。
在不斷發現新資料的情況下,我國對孫子的研究進入一個更新、更科學的階段,無論是在戎馬倥傯的戰爭年代,或是富足安樂的太平盛世,都注重孫子基本理論的運用,這些全成為我國現代軍事思想的理論材料。
¤ 孫子兵法在國外的流傳與影
孫子在國外也被視為奇書、傳書,公認為「兵學聖典」,享有極高聲譽。日、法、英、俄、美、捷等國均有孫子譯本;有些國家的軍事院校列為必讀之書;著名的百科全書中都有孫子條目;一些將帥學習、運用孫子,並出現「現代孫子熱」。
日本是國外研究孫子最早、研究者最多、成果相對最多,也是對孫子評價最高的國家。早在西元8世紀唐玄宗時代(日本奈良時代),日本著名學者吉備真備被遣唐留學十八載。西元735年回國時,「所得錫賚,盡市文籍」,中有孫子等古兵書。吉備在太宰府任職期間,還親自聚徒講授孫子的九地篇和諸葛亮八陣圖;嗣後1,000多年,日本的將領、學者十分尊重孫子,研究不絕,有關孫子的著作有百餘部;日本古兵書的中心思想,大多出自孫子,且還有許多將領在實戰中運用孫子兵法而成功的事例。日本人士自稱:「孫子兵法自奈良時代傳到日本以來,給日本歷史、日本人的精神方面極大的影響。」
西元1772年法國在巴黎出版了孫子兵法譯本。這是旅居北京的約瑟夫‧阿米奧神父受路易十五的國務大臣貝爾坦委託翻譯的。據說拿破崙在軍中,常常手不停披法譯孫子;另據柏林伯麥盧將軍稱,拿破崙曾講到東方古昔教訓的原則,就是指孫子。這是孫子西傳歐洲之始。
英國在西元1905年由卡爾思羅普翻譯出版孫子英文本。在此之前,一些精通中文的英國軍官已在口頭上傳播孫子。蒙哥馬利元帥曾說:世界上所有的軍事院校,都應把孫子兵法列為必修課。
俄國在西元1860年由漢學家斯列茲涅夫斯基翻譯出版孫子。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蘇聯又出新譯本以加強研究。一些學者認為:孫子是「最早的軍事理論著作。希臘、羅馬、迦太基等與奴隸社會有關的軍事著作都在它之後。」
德國在西元1910年由布魯諾‧納瓦臘翻譯,在柏林出版德文版的孫子。據說德皇威廉二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失敗後見到孫子,十分感歎
孫子在美洲大陸流傳的時間比以上這些國家還要遲。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研究孫子的人才多起來。
總之,孫子已越出國界,在國外擁有眾多的信奉者與研究者。近來,國外又出現新的「孫子熱」,其主要表現有三:
1.孫子的研究和現代的戰爭理論、戰略作戰思想有關聯。在美、英、日等國,一些當代軍事理論家的論著中,皆程度不同的汲取和運用孫子的思想。他們認為:孫子的「大部分觀點在我們當前環境中仍然具有和當時同樣重大的意義」。特別是被稱為「美國第一流戰略家」的華盛頓斯坦福研究所戰略研究中心主任理查德‧福斯特,運用孫子兵法探索美國對蘇的新戰略,以「不戰而屈人之兵」為基點,提出「確保生存和安全」戰略代替「確保摧毀」戰略,影響五角大樓和白宮的決策。這一戰略思想,日本的三好修又加以闡發,提出了著名的「孫子核戰略」。
2.一些國家的軍方首領也非常注重孫子。聯邦德國國防部長韋爾納博士在西元1977年8月30日和記者談話時,引用了中國古代兵法家孫子的話,並說:「很可惜,在西方許多人不熟悉這一點。」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維西在西元1985年1月14日,訪問中國軍事學院即席演講中說:「美國軍事理論吸收了許多國家的優秀遺產,其中有西元前400多年中國早期的孫子兵法。」西元1986年5月21日,美國國防大學校長勞倫斯訪問中國國防大學時的講話中,一再援引孫子。在美國陸軍作戰綱要(西元1982年版)中,引入孫子的一些名言,作為其基本作戰思想理論和主要方法的要則。
3.在軍事領域之外,在體育競技如圍棋、象棋、相撲等,在企業經營管理方面,也運用孫子的一些原理原則,如兵法經營全書等。日本的一位建築公司董事長服部千春,自稱其經營得以發展是靠運用孫子之賜,並長期研究孫子,著有孫子兵法校解。
----------------------------------

孫子兵法全球行:《孫子兵法》融入日本國民生活
2011年05月28日15:32
孫子兵法全球行:《孫子兵法》融入日本國民生活
日本較有影響的華文報紙之一——《日本新華僑報》總編輯蔣豐認為,“日本治國、治企、治家都用《孫子兵法》”。
日本人非常推崇且刻苦研究《孫子兵法》,僅在日本最大的圖書連鎖店——淳久堂出售的有關《孫子兵法》的書籍就達280餘種。謝國橋攝
【點擊查看其它圖片】
  中新網東京5月28日電題:《孫子兵法》融入日本國民精神生活——訪《日本新華僑報》總編輯蔣豐
  記者韓勝寶謝國橋
  “日本治國、治企、治家都用《孫子兵法》”,資深日本華文傳媒人蔣豐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日本人愛讀《孫子兵法》,有人把它作為自己的人生指南,也有人把它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更有人把它作為日本人的行為規範、處理人際關係的箴言
  蔣豐是東京華人中頗具影響的《日本新華僑報》總編輯,老家北京,出國前學過歷史,做過媒體,來日本已有24個年頭,對中日兩國的歷史文化都有很深的造詣。他在接受記者採訪前,還在《環球網》“蔣述日本”專欄講述《孫子兵法》在日本傳播和應用。蔣豐對記者說,在日本,《孫子兵法》幾乎是盡人皆知,日本人愛讀《孫子兵法》甚至超過了中國人。走進東京的書店,《孫子兵法》的書籍林林總總,有280多種。
  蔣豐拿出在京書店買的十多本《孫子兵法》給記者看,有孫子漫畫、孫子小說、活用孫子、孫子口袋書、孫子學術頂端的文庫書、孫子科普書、孫子娛樂書。有的書的封面上標有“為了取勝我們應該做什麼”、“世界上最容易懂的書是《孫子兵法》”。蔣豐說,孫子的許多名言都成了日本人的口頭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等名言都被譯成了日語中的固定詞組,變得更加通俗易懂。在日本最狂熱的棒球場上,運動員對孫子的警句也能脫口而出。
  日本的孫子研究一浪高過一浪,並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日本人。蔣豐介紹說,其影響面也由軍事擴大到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等各個領域,尤其是《孫子兵法》在日本商界的影響特別深刻、應用非常成功,引起世人矚目。日本的許多《孫子兵法》專家,有開設“孫子經營塾”的坪川三郎等,也有配合日本各類上司、經營者的個性特質而寫出許多淺明的圖解《孫子兵法》。
  蔣豐認為,《孫子兵法》之所以在日本受到歡迎,是因為它與日本歷史和日本文化緊緊地聯繫在了一起。中日兩國文化交流源遠流長,其中一個耐人尋味的現像是,從中國傳入日本的文化許多都變成了“道”。比如,插花變成了“花道”,品茶變成“茶道”,棋藝變成了“棋道”,柔術變成了“柔道”,書法變成了“書道”,而《孫子兵法》變成了“兵道”。在日本,這樣一個“道”,就意味著舶來的中國文化是一種精神元素。
  日本善於吸取中國古代戰略思想的精髓,形成具有日本特色的戰略文化。蔣豐舉例說,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認為《孫子兵法》不僅是優秀的兵法書,而且還是卓越的處世經典,教給我們經久不變的處世法則。北村佳逸撰寫了《孫子兵法與日常生活應用》的文章,闡述了他將《孫子兵法》應用於社會生活的觀點。服部千春也認為,令許多日本人傾倒的《孫子》,其普遍的思索在現代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它不是單純的技術論,而是教給我們要重視人類社會的基礎。通過《孫子》哲學,對日本人的人生觀產生影響,使之在不斷全球化的21世紀社會中生存下去。
  蔣豐告訴記者,日本將《孫子兵法》逐漸升格為“人生戰略學”,從《孫子兵法》中學做人做事。日本人對很信奉孫子的““智、信、仁、勇、嚴””,尤其是“信”,日本的社會風氣是不講信用的人很難在社會上生存,他們將信用看的比金錢更重。日本人普遍被認為守時重信,在約定時間後一般情況下決不會遲到,他們認為遲到是對人失信,也是對人最大的不尊重。日本企業也很講究信用,產品質量以精良著稱於世。
  蔣豐指出,時至今日,《孫子兵法》仍存留在日本人的頭腦中,並成為全體國民的基本思想。正如日本《讀賣新聞》撰文指出的:“《孫子兵法》自奈良時代傳到日本以來,給日本歷史、日本人的精神方面以較大的影響”。也正如日本孫子國際研究中心成立《宗旨》所宣稱的:“《孫子》的哲學之所以能保持不滅的價值,在於其超越了時代和地域的差異,寫出了吸引人們的帶有普遍意義的思考”。(完)


 「風林火山」的圖片搜尋結果「風林火山」的圖片搜尋結果

《孫子兵法》在日本經久不衰 企業家愛不釋手
經營者的一個決斷關係數千、數萬員工以及企業的前途未來,深感一個決定的份量和影響,在孤獨的決斷中難免會猶豫難斷。此時,眾多經營者從《孫子兵法》中尋找靈感和智慧。(網絡圖片)
林楚舟報道 2017年02月23日
2,500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孫子留下了一部對後世影響深遠的兵書《孫子兵法》。這部傳世之作成為了微軟的比爾‧蓋茨,軟銀的孫正義等世界著名企業家愛不釋手的著作。特別是知名的日本企業的經營者中,三成以上從《孫子兵法》中吸取經營智慧。
《孫子兵法》為何在日本經久不衰
《孫子兵法》在日本具有很深的影響力,日本的戰國名將武田信玄的軍旗上所書寫的「風林火山」就源於《孫子兵法》第七篇「軍爭篇」中的「……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的各句末尾四字;松下電器的創始人松下幸之助留下了能背誦《孫子兵法》的佳話;軟銀集團的孫正義常把領悟《孫子兵法》的心得植入組織管理、經營決策之中。
這部誕生於諸侯割據、戰事不斷的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兵法為何在日本社會經久不衰呢?日本著名的中國古典研究家、寫下大量《孫子兵法》關連著作的守屋淳分析說:「當今商業社會個人和企業都處在激烈的競爭中,孫子的戰略思想超越時空、國界,解析了脫穎而出的智慧。
在競爭激烈的商業社會,日本的企業經營者受孫子戰略思想的影響,關心的不只是「戰勝的方法」,更崇尚孫子提倡的「不戰而勝」的最高境界。
一般的經營戰略多以如何取勝為重點,而孫子主張絕不投入一場沒有把握取勝的戰爭,不落入對目標無益的消磨戰等。孫子提倡的「不敗」的戰略思想讓日本經營者在經營上更具柔軟,富有進退的策略。
三成日本經營者實踐《孫子兵法》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日本的經營者視用兵與企業經營異曲同工。經營者的一個決斷關係數千、數萬員工以及企業的前途未來,深感一個決定的份量和影響,在孤獨的決斷中難免會猶豫難斷。此時,眾多經營者從《孫子兵法》中尋找靈感和智慧
據《Diamond》經濟雜誌對名列前位的1,000家上市公司的調查顯示,有關經營思想的問卷中,31%的經營者表示「受到孫子思想的影響」。
對於2,500年前的古老智慧是如何用於企業經營的問卷顯示,最廣泛被應用在「對下屬和部門組織的管理」。多數經營者還引用《孫子兵法》中:「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的思想,審視企業上下齊心的狀態,天時、地利、決策人的才智、賞罰有信、管理上職權分明等五大方面的「戰鬥狀態」。
同時,在競爭環境中,「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的戰略思想被應用。在項目企劃實施之前,了解對手和業界環境,對項目方案進行冷靜、周密的分析、比較、策劃。如果最終結果有利條件多,勝算把握大則實施推進,切忌草率行事。
此外,在現代商業競爭中,對於情報的蒐集,「而愛爵祿百金,不知敵之情者,不仁之至也……」也使企業投資在商業情報的蒐集、分析,掌握業界和對手最新的動態情報。三菱重工的宮永俊一社長表示:「企業面對全球化的競爭,孫子的這段話時刻提醒我,情報的重要性。」◇
------------------------------
日本人竟用一個字給《孫子兵法》內核差評:「懼」
2016-11-07 由 腦洞大開的歷史 發表于 文化
《孫子兵法》在世界兵學上地位之高、在全球普及程度之廣、相關論著文章之多,恐怕沒幾本古書可以超越。在中國,談論《孫子兵法》幾乎都要帶著仰視的目光和膜拜的表情。如果膽敢說這部兵書還有不足甚至不對的地方,少不了人罵你不知天高地厚、幾斤幾兩。
《孫子兵法》英譯本(圖注)
自己的兵學聖祖,也許中國人自己不好意思說它的不是。不過,外國人就沒這顧忌了,其中以日本人為最。島國研究《孫子兵法》的結論,居然用一個字概括這部偉大兵書的中心思想——「怕」。
日本有一本非常著名的兵書叫做《鬥戰經》,從書名就可以看出它想寫什麼。這部兵書這樣評價《孫子兵法》:「孫子十三篇,不免懼字也。」《孫子兵法》在日本人那裡,不管是戰略、戰役還是戰術層面的論述,都被認為離不開一個「怕」字。
此話怎講?
日本兵書《鬥戰經》(圖注
《孫子兵法》中,有句話知名極高,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不戰而屈人之兵」。孫子認為,這是用兵的最高境界。可日本人不這麼看,他們認為如果有實力,就應該暴揍對方,把對方徹底打趴下,打怕,打得俯首稱臣。如果有實力卻不用,只是威嚇,其實是「怕」的表現。只能說,日本人的思維很奇特,而且充滿「實力即強權,強權即真理」的味道。
孫子還提出了許多戰法,如出奇制勝、避實擊虛、先弱後強、迂迴包圍等。這些軍事思想和軍事理論,被戰爭實踐證明是非常實用和管用的。然而,在日本人那兒,又不對勁了。他們不認同避實擊虛、先弱後強,而主張正面強攻,中央突破。在日本看來,只要把對方最強大的部隊擊敗了,把敵人最堅固的城池拿下了,就解決了主要矛盾,其他問題還不是小菜一碟?
平安時代的日本(圖注)
《鬥戰經》寫於日本平安時期(794-1192年),成書後普及率非常高,史載「自幼至名,手不舍卷」,書中觀點深入人心。從日本人的戰爭實踐看,還真是這樣。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culture/kx3x3ab.html
--------------------------------------------
吳王想試試孫子的本事,派出美女180人,結果還賠了2個妃子
2017-04-10 由 魚羊秘史 發表于 歷史
(圖)孫武,中國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尊稱兵聖或孫子(孫武子)
人類歷史,少說也有萬餘年了。其中有文獻記載的部分,也已經有三四千年之久。在這千萬年的歷史上,到世上走過一遭的人,累計起來,數以億兆計。想要從這億兆之數的芸芸眾生間突圍而出,留下姓名,讓人記住,讓人講述,讓人敬仰,一言以蔽之曰「永垂不朽」,談何容易!
毫無疑問,春秋末期的軍事家、齊國樂安郡(今山東省東營市轄廣饒縣)孫武或稱孫子的,是一位突出於芸芸眾生間的永垂不朽人物。
一個人,怎樣才能永垂不朽呢?古人概括了三條標準:立德,立功和立言。
對照這三條標準,軍事家殺人如麻,一將功成萬骨枯,靠立德永垂不朽,是不可能的。剩下的,就只有立功和立言。
根據司馬遷《史記》孫子傳的記載,孫武之功,是在得到吳王闔閭的賞識,任命為將軍後,「西破強楚」,幫助吳國「顯名諸侯」。這樣的功勞,在春秋戰國時期,基本上是司空見慣,不足為奇。
孫武之所以永垂不朽,大約一般人都會認為,其主要原因是,他二三十歲時所寫的一部由13篇組成的兵法著作,即後世所說的《孫子兵法》。
這一部只有五六千字的兵法著作,享譽古今,的確是事實。
《孫子兵法》,問世之後,受到了世人的重視,歷代著名學者、軍政巨人,紛紛加以讚揚。韓非子說:「境內皆言兵,藏孫吳之書者家有之。」司馬遷說:「世俗所稱師旅,皆道孫子十三篇。」例如,魏武帝曹操曾說:「吾觀兵書戰策多矣,孫武所著深矣。」諸葛亮說:「孫武所以能制勝天下者,用法明也。」唐太宗李世民說:「朕觀諸兵書,無出孫武。」蘇軾說:「古之言兵者,無出孫子矣。」近現代,孫.中.山、毛.澤.東亦曾稱引過《孫子兵法》。
(圖)《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等,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
但是,我認為,對普通民眾而言,孫子之所以名揚千古,還跟司馬遷講的孫子練兵故事有關。那便是,孫子以兵法求見吳王闔閭時,闔閭派出宮中美女180人,讓他用兵法訓練。結果,孫子在斬殺被任命為左右隊長的吳王闔閭的兩個寵姬之後,宮女們都不敢嬉笑,按照命令,認真演練起來。紀律嚴明之後,「雖赴水火猶可也」。
《史記》孫武傳,絕大部分的篇幅都在講上述故事,介紹孫子擔任吳國將軍之後的作為,卻只用了不到十分之一的篇幅。由此可見,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作者司馬遷,其實更重視「無韻之《離騷》」的部分,即文藝的部分,故事的部分。他懂得,即使是歷史著作,其讀者也是喜歡聽講生動有趣故事的。
沒有訓練宮女練兵的故事,孫子傳的文字將無比骨感。
相比之下,附在孫武傳中的其後世子孫孫臏的故事,又是幫助齊將田忌取得賽馬的勝利,又是跟同學龐涓的冤讎相報,內容比其百年前的祖先孫武傳部分充實多了,以至於有喧賓奪主之嫌。
除了訓練宮女兵法這個香艷故事外,有一批出色的後世子孫,其實也是孫子永垂不朽的砝碼。
此外,孫氏後裔的若干人物,例如三國東吳國君孫堅、孫策、孫權,也對孫子的永垂不朽起到了添磚加瓦的作用,此所謂「光宗耀祖」。
總結一下,孫子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要想永垂不朽,最好是有點香艷的故事,有一批出色的子孫。倘若這兩點都不沾,早早地死去,充其量只能得到一句籠統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題詞,無人理會每個「人民英雄」的姓名。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mmr3r96.html
----------------------
簡述古代八大兵書 長知識
2017-02-02 由 史海扁舟 發表于 歷史
「兵者,國之大事,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 縱觀中國歷代的兵書戰策,有如下共同特點:
一、反對天命,注重人事。二、反對封建迷信。三、主張富國強兵。四、注重靈活多變的用兵藝術。五、重視將領的作用,強調選賢任能。六、主張嚴明法紀,賞罰必信,動有節制。
《孫武兵法》
《孫子兵法》是春秋末年的齊國人孫武(字長卿)所著,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兵書,歷來受到兵家的重視。
日本松下電器創始人松下幸之助說:「《孫子兵法》是天下第一神靈,我們必須頂禮膜拜,認真背誦,靈活運用,公司才能發達。」
唐朝李世民說「觀諸兵書,無出孫武」
孫子兵法
《太公兵書》
商周之交, 姜太公在山中避紂時苦心研究兵法,並寫出太公兵書,成為中國古代八大兵書之一。天台山中太公台尚在,太公崖猶存。
牧野一戰,紂王兵敗自殺,即是《姜太公兵書》的輝煌成就。而中國完整統一的軍事哲學思想,亦是從姜太公開始的。周公旦的「文治」與「武功」謀略,也是學自於太公而又加以發揮的,可以說,周朝的統一大業與太公的謀略精神是密不可分的。
《吳起兵書》
吳起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軍事家。吳起既是兵家代表人物,又是儒家學者,亦是法家先驅。他是孔子的再傳弟子,先後求學於儒家的思孟學派(以治學修身見長)和西河學派(以治學治國見長)。
吳起
後世把他和孫武並稱為「孫吳」,《吳子》與《孫子》又合稱《孫吳兵法》,在中國古代軍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孫臏兵書》
又名《齊孫子》,系與《孫臏兵書》區別之故。《漢書·藝文志》稱「《齊孫子》89篇,圖4卷」,但自從《隋書·經籍志》開始,便不見於歷代著錄,大約在東漢末年便已失傳。1972年,銀雀山漢墓竹簡出土,這部古兵法始重見天日
《尉繚子》
《尉繚子》的作者名叫尉繚,是戰國時人,此書的前身即《漢書·藝文志》所著錄的「兵形勢」《尉繚》31篇。
《諸葛亮兵書》
流傳至今的《諸葛亮兵書》,雖然有人推測可能是後人托諸葛亮之名而作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中國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書法家、散文家、發明家。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省沂南縣)人。諸葛亮青年時耕讀於荊州襄陽城郊,地方上稱其臥龍,臥龍先生。受劉備三顧茅廬邀請出仕,隨劉備轉戰四方,建立蜀漢政權,官封丞相。
《劉伯溫兵書》
《劉伯溫兵書》 是「中國古代八大兵書」之一,全書共分100戰,主要對劉伯溫兵書中的戰略計謀作了介紹,具體內容包括火戰、必戰、和戰、易戰、疑戰等。在中國悠久燦爛的古代文化中,兵書戰策無疑是一朵奪目的奇艷。
劉伯溫
《曾國藩兵書》
曾國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諡文正,漢族,嘉慶十六年出生於湖南長沙府湘鄉荷葉塘白楊坪(今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荷葉鎮天坪村)的一個書生門第家庭。晚清重臣,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者。清朝軍事家、理學家、政治家、書法家,文學家,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四大名臣」。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毛澤東曾說:「予於近人,獨服曾文正。」表達出對這位已故鄉人的推崇之情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mgvnexg.html
--------------------------
中國2000年前的一本奇書,被各個國家奉為至寶,現今都在研究
2016-09-30 由 指點江山 發表于 文化
大概在《孫子兵法》未成書之前,很難想像世間居然會誕生這樣一部奇書,而寫成這部書的作者孫武,自然也就是一個難得的奇人。他在軍事上展現出的才能,讓世人咋舌。曾經讀過他的書的俄國軍人郭泰納夫都對他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儘管他是若干年以前的軍事家,但是在這個俄國人的眼中,就算是放在今天,他也仍舊無愧於世界一流軍事家的名號。
甚至就連李世民都對他極為讚賞,稱這部書絕對是所有兵書中最實用的。全書分為十三篇,是孫武初次見面贈送給吳王的見面禮,事見司馬遷《史記》:「孫子武者,齊人也,以兵法見吳王闔閭。闔閭曰:子之十三篇吾盡觀之矣。」
最早的時候,人們關於戰爭的技巧其實是非常粗糙的,很多時候只是臨戰發揮,很少有能夠在戰局開始之前,就可以掌控整個局勢的大將。隨著時間的發展,人們才開始總結關於戰爭的經驗,從中汲取有用的東西,但是直到春秋時期,仍舊沒有發展出一個基本的雛形。
而在當時出生的孫武,長大後不久便意識到戰略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因此他便開始對這方面深入研究,通過大量的戰事積累,以及其本身睿智的思維,終於總結出了這樣一部兵書。其中所包含的內容,直到今日,仍舊讓人受益匪淺。
毫不誇張的說,一旦能夠將這部書中的內容學會貫通,就可以成為一代名將,就算放在今天,仍舊有人將其奉為經典。就是這本2000多年前的奇書,竟然被各個國家奉為至寶,現今很多國家乃至領導人都在研究。其中日本松下的創始人曾經說過這樣一番話,他認為這部兵書才是時間最珍貴的財富,需要他們仰望並背誦記憶,只要可以將這部書所包含的內容靈活運用在公司里,那麼公司就一定可以穩步持續的發展
當然,兵書的威力雖大,但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模式化的套路對於軍人來說是最大的軟肋,一旦將這部書中的兵法,當成了解題用的數學公式,那麼基本上也就到了毀滅的邊緣。之所以這部書的神奇,是因為其中的內容,只要稍微加工一下,就可以適用於當今社會的發展。但是如果一成不變的拿出來使用的話,恐怕所適用的事物,應該還在數千年以前吧。
《孫子兵法》英文名為《The Art of War》——「戰爭的藝術」,這本成書於專諸刺吳王僚之後至闔閭三年孫武見吳王之間,也即前515至前512年,距今已經2000多年的作品,被後世乃至世界極力推崇。美國的總指揮弗蘭克斯曾經在評價孫武的時候說道,他似乎就像是一個有另一半,遊蕩在戰爭中的每一台戰爭機器旁邊。這部兵書的精彩之處就在於,無論是在何時何地,都有其效用。
所謂,兵者詭道,說明戰場上的風雲,瞬息萬變。但是真正的高手,是可以在這條詭道上,尋找出自己的道路的。這部兵書的問世,人們便可以從其中尋找到很多問題的答案,因為這裡面所記載的,實際上是如何熟練運用「詭道」的道理。
這部書還教給我們如何去偽裝,利用計謀來出奇制勝,例如苦肉計、聲東擊西等等招數,都是通過偽裝真相,來誘騙敵人做出錯誤的判斷,也算是詭道的一種,但卻是其中最精華的部分,同樣也極難操作,很多時候收到的效果反饋,可能遠不如我們預想中的好。
這部兵書除了教我們如何打仗之外,還教我們是在被圍攻的時候,應該怎麼辦。一成不變的計劃是對付不了敵人的,戰局易變,我們多能做的就是隨機應變,而書中的內容也是在教我們一定要學會見招拆招。其實,一部兵書之所以能夠被傳誦至今,除卻其中的謀略高明之外,最重要的其實就是書中所灌輸給人們的思想,每一場戰爭都完全不同,所以同樣的計謀在使用時,必須要考量清楚。
因此,很多時候,就算戰況相似,但是我們仍舊需要根據交手對象的不同,來重新制定計劃。其實這部書雖然看起來,殺機畢露,但是我認為更多的卻是在保護我們,書中的一招一式幾乎都是為了防止陷入危機。這也是這部書的高明之處,說白了之所以要打勝仗,無非也就是為了「生存」二字,贏了便生,輸了則死,生死就在這一場戰爭間分出。
最後,我認為書中最值得記憶的應該是「知勝之道」,何為「知」?就是對整個戰局都了解透徹,包括對方的戰術、人馬等等重要機密,以及我方的實際情況。這也是為什麼,每次大戰在即的時候,交戰雙方的間諜你來我往,拼了命也要獲取對方的重要信息。因為往往一條消息的獲取或是遺失,都可能完全改變這場戰局。
不過,就算兵法再高明,戰爭仍舊是可悲、可憎的,凡是不能以和平方式解決的問題,都必將流血,而這也是什麼兵書都無法避免的事。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j3g2my.html
---------------------------
《孫子兵法》在亞馬遜暢銷榜排第一?列強羨慕中國的月亮比較圓?
2016-11-16 由 柒月的小站 發表于 資訊
《孫子兵法》是暢銷書。曾在亞馬遜全排名222名,軍事類第1名,軍事戰略類第1名,歷史亞洲類第1名,哲學東方類第1名。同時也是《華盛頓郵報》的最佳暢銷書。
《孫子兵法》又被稱為《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等,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沒有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沒有之一),被譽為「兵學聖典」。一共六千字左右,分十三篇。作者為戰國時的吳國將軍孫武。
《孫子兵法》是中國寶貴的軍事文化遺產,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是古代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孫子兵法》被奉為兵家經典。誕生至今已有2500年歷史,歷代都有研究。
國人不讀《孫子兵法》,但是在國外卻被奉若至寶。歷史上不論是商業、政治等等有名的大佬諸如布希、松下、福特總經理史密斯等等。都曾經表達過對《孫子兵法》的推崇。真可謂是中國的月亮比較圓。
國外人自由開放尚武,理性剛猛的《孫子兵法》的影響力遠超《莊子》、《論語》。
侵華日軍的閃電戰,以戰養戰,先知情報等作戰思路,那都是《孫子兵法》教的。
可笑國人自己不學,還天真的以為別人不學,這叫無知。最後被凌辱,出過門一打聽,才知道這些方法都是我們自己教出去的。
在外國,在軍校,行政,管理領域都是必讀書目,本科生就開始用來學習打基礎的。《孫子兵法》和《君主論》是軍事/行政戰略領域必讀的基礎書目。美國西點軍校,美國海軍陸戰隊大學給初級軍官(少尉-中尉)指定的基礎讀物就有《孫子兵法》。
下面展示下在美國不同領域的熱門程度對《孫子兵法》評論
"Absorb this book, and you can throw out all those contemporary books about management leadership."— Newsweek
讀了這書,可以把現代那些管理和領導力的書扔了。——《新聞周刊》
"A breast-pocket favorite of many commanders and U.S. Marines."—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一本經常放在美國軍官和士兵上衣袋裡的收藏。——《基督教科學箴言報》
ps:(國外《孫子兵法》版本很多,有的印成撲克牌,小詞典的樣子)
"The Art of War soon could join Machiavelli's The Prince as required reading in the executive suite."— USA Today
在行政領域,《孫子兵法》和《君主論》是必讀書目。——《今日美國》
華爾街金融領域的分析師,策略師,諮詢師也要看《孫子兵法》,因為這些精英人士要給他們的客戶——各行各業大老闆、政府首腦出謀劃策,而這些人也推崇《孫子兵法》。
對於那種每天打100個電話騷擾用戶要不要買保險,貸款,辦信用卡之類的中國某些金融從業人員,當然不需要看《孫子兵法》,每天跳一會小蘋果就行了。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news/reqmjpv.html
-------------------
中國歷史的軍事第一人
2014-11-03 由 歷史趣聞 發表于 歷史
孫武(前535 年左右—?),字長卿,春秋時期齊國樂安(今山東惠民)人,三十歲奔吳,隱於穹窿中,後被吳王闔閭重用。中國歷史上卓越的軍事家、軍事理論家、統帥,後人尊稱為孫子、孫武子。
孫武,著名軍事家。曾率領吳國軍隊大破楚國軍隊,占領了楚的國都郢城,幾滅亡楚國。其著有巨作《孫子兵法》十三篇,為後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譽為「兵學聖典」,置於《武經七書》之首,被譯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為國際間最著名的兵學典範之書。
孫武的軍事理論並非沒有缺點、錯誤的東西,但遠遠超出了同時代的兵法著作,也以其卓越的見識深深影響了後世,受到古今中外軍事家的廣泛推崇。例如:孫武主張「慎戰」。在《孫子兵法》中開宗明義便指出:「戰爭是國家的大事,關係到人民的生死,社稷的存亡,是不可不慎重研究悉心考慮的」。孫武又警告國君不可因憤怒而興兵,將帥也不可因惱火而交戰,一定要瞻前顧後,以國家利益為尺度作出決策。例如,孫武提出了「知彼知己,百戰不殆」這個著名論斷,認為一定要對自己的實力和對方的情況了如指掌,隨時隨地掌握對方的動態變化,採取相應的應變措施,才能取得戰爭的勝利。例如,孫武又提出了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的主張,認為不管敵我總體力量對比的強弱如何,一定要創造機會,造成我在局部兵力上的優勢,以十攻一,以眾擊寡,全殲敵方。……這些光輝的軍事思想和軍事論斷都倍受軍事家們的推崇,孫武被古今中外的軍事家一致尊崇為「兵家之祖」。戰國時代的吳起、孫臏、尉繚等眾多的軍事家推崇孫武的軍事藝術首屈一指。三國時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曹操盛讚《孫子兵法》,他親自整理前人對《孫子兵法》的研究,作成簡明的「略解」,為後人學習運用《孫子兵法》提供方便。寧代,《孫子兵法》作為《武經七書》的第一部,成為科舉中武科考試的理論科目,《孫子兵法》從此在社會上得到廣泛的流傳。同時,《孫子兵法》也向越南、朝鮮、日本、以色列乃至英、德、俄等國流傳。
近現代的戰爭使用許多新式武器,與古代戰爭的條件大不相同,但《孫子兵法》所論述的戰爭的基本原理和原則都沒有因戰爭條件的改變而改變,所以仍然受到軍事家們的普遍推崇。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毛澤東曾高度評價說:「孫子的規律,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仍是科學的真理。」1990年的海灣戰爭中,美國將軍斯瓦茨科夫使用最古老的《孫子兵法》中「重將治兵」的原則及名種謀略思想來驅動裝備著最現代化的戰爭武器取得了戰爭的勝利,斯瓦茨科夫也由此被譽為「將星奇才」。英國著名戰略家利德爾.哈特在《孫子兵法》英譯本序言中說:「2500多年前中國這位古代兵法家的思想、對於研究核時代的戰爭是很有幫助的。
古今中外的軍事家們都使用其中論述的軍事理論來指導戰爭不僅運用於軍事領域,還被推廣運用於社會的各個領域,尤其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孫武的軍事理論與企業管理雖然活動的領域不同,但它們確實有許多相似之處,市埸,競爭即戰爭日本企業家大橋武夫所著《兵法經營全書》指出:「採用中國的兵法思想指導企業經營管埋,比美國的企業管理方式更合理、更有效。」美國著名經濟學家霍吉茲在《企業管理》一書中指出:《孫子兵法》一書中「揭示的許多原理原則,迄今猶屬顛撲不破,仍有其運用價值」。古老的兵法在現代社會中閃耀著迷人的光彩。孫武雖非出生吳地,但一生活動是在吳地。孫武在歷史上最傑出的貢獻是一部《孫子兵法》流傳了近3000年影響並未消退。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53l4r3.html
---------------------------
春秋戰國時期的這本兵法書是美國軍校教材?假的!根本沒幾個人讀
2017-03-16 由 軼聞密檔 發表于 軍事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等,誕生至今已有2500年歷史,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被譽為「兵學聖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是古代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作者為春秋時祖籍齊國樂安的吳國將軍孫武.
《孫子兵法》當然是了不起,是我們華夏軍事家智慧的結晶,但是近些年也有誇大《孫子兵法》的段子到處流傳,流傳最廣的就是美國西點軍校把《孫子兵法》列為必修教材
比如這篇文章就是這麼說的——
在西點軍校中國的《孫子兵法》是必讀的課程,把孫子兵法作為戰事的謀略來講解;「孫子曾說過為將者的首要素質是智慧。要察知環境的變化,並能迅速行動。」西點軍校的第一任培訓中心主任肖恩·翰納說他自己學以致用的是在1991年的「沙漠風暴」行動和洛杉磯暴亂應急處理中。
然而國內多名記者在採訪過西點軍校後都表示,西點軍校並沒有把《孫子兵法》當做必讀課程20世紀80年代,孫子兵法被西點軍校列為課程參考書後,西點軍校也只有2門課涉及到對孫子的學習,一門是「亞洲戰爭的歷史」,另一門課是「戰爭和軍事理論家」。這兩門課都是歷史系而非軍事系開設的,孫子是被作為歷史的角色來看待,而不是從他的軍事哲學思想來學習。
《孫子兵法》英文版
2007年,西點軍校的圖書館負責人、軍事歷史學家阿倫也表示,《孫子兵法》主要是供軍事歷史課等幾門課程的教學用途,西點的學生大約有5%左右閱讀過這本書。
時任美國國防部新聞處主任凱克也表示,《孫子兵法》遠未達到「軍事聖經」的地位,只是用於軍事史教學的一本普通教科參考書。
2011年時,又有一位記者在採訪了西點軍校後撰文表示西點軍校真正知道《孫子兵法》的很少,而且軍事專業的學生幾乎都不知道《孫子兵法》為何物。
其實《孫子兵法》的偉大真的不需要再用西點軍校來證明了,「西點軍校把《孫子兵法》當做必讀課程」這種段子可以休矣。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military/r9bj8qo.html
-------------------
中國古代最優秀的戰略智慧的精華全在這本書了,被稱兵家韜略之首
2017-04-05 由 讀書課代表 發表于 文化
《文心雕龍》記載,這本書不僅是中國的謀略寶庫,在世界上也久負盛名,現今已被翻譯成29種文字,在世界上廣為流傳。凡讀過這部兵法的人,無不傾心於它所蘊含的深邃而奧秘的思辨內容、博大而精深的軍事學說內涵、清新而鮮明的實踐風格,以及辭如珠玉的文學性語言。其問世雖久,但書中所包容的一些哲學思維,以及在這些哲學文化意識指導下所闡述的戰爭規律和原則,至今仍然閃爍著熠熠光輝,被稱為令人嘆為觀止的罕世之作。
孫武兵經,辭如珠玉,豈以習武而不曉文也。
不僅濃縮了中國古代最優秀的戰略智慧的精華,是兵家韜略之首、人類智慧之源,也是最能代表中華文明的經典著作之一,也是影響世界歷史進程的兵書典籍。
它就是《孫子兵法》。
唐太宗李世民曾言:「朕觀諸兵書,無出孫武;孫武十三篇,無出虛實。夫用兵識,虛實之勢,則無不勝焉」。宋文學家蘇洵也有言道:」孫武十三篇,兵家舉以為師。然以吾評之,其言兵之雄乎!今其書,論奇權密機,出入神鬼,自古以兵著書者罕所及……吳起與武一體之人也,皆著書言兵,世稱之孫吳「。然而吳起之言兵也,輕法制,草略無所統紀,不若武之書辭約而意盡,天下之兵說皆歸其中。
《孫子兵法》全書13篇,約6000字,為我國春秋時代孫武所著,距今已2500多年,是我國同時也是世界現存最古老的一部兵書,一直為歷代政治家、軍事家、商人、學者奉為至寶。該書自問世以來,對中國古代軍事學術的發展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被人們尊奉為「兵經」、「百世談兵之祖」。歷代軍事家、政治家無不從中汲取養料,用於指導戰爭實踐和發展軍事理論。
國外學者和軍事家對孫子更是不吝讚美之詞,美國著名學者波拉克就這樣評價道:」孫子是軍事史上最負威名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不但在中國,而且對中國之外的許多國家,都有很大的影響……《孫子兵法》對軍事戰略提出了很概括的見解,它的內容是許多不受時間限制的作戰指導原則,而不是應付種種具體情況的詳細的建議和忠告。從這個方面說,它是名副其實的兵典,學者和軍人總能從中獲得教益。「
英國軍事理論家利德爾·哈特曾經說過:「在導致人類自相殘殺的、滅絕人性的核武器研製成功之後,更需要重新和更加完整地讀《孫子兵法》」。
中國偉大領袖毛澤東和《孫子兵法》更是淵源極深。
《孫子兵法》是我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兵書典籍,即使在世界上也一直受到人們的重視,有人還把它和毛澤東軍事思想聯繫起來,認為毛澤東繼承了從孫武以來的中國兵家傳統,因而創造和豐富了毛澤東軍事思想。這種觀點不是沒有根據的,毛澤東歷來重視對《孫子兵法》的研究,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書中,就稱孫武是「中國古代軍事學家」,還引述了《孫子兵法》中的觀點。從思想淵源來說,中國傳統的東西,特別是《孫子兵法》,是毛澤東軍事思想形成的一個源泉。這一點不能否認。在他的軍事思想正在形成的時候,《孫子兵法》這本書對構造他的思想起了很大作用。他用兵那麼神,實際上看書對他有一定的影響。
李德在《中國紀事》中講到,在長征中,毛澤東曾引用了《孫子兵法》中的話,主要是鼓舞士氣,渡過困難之後很快取得勝利,也就是《孫子兵法》里「置之死地而後生」那段話。他還說,毛引用這句話,對當時克服困難起了一定作用。
毛澤東對《孫子兵法》,從他一生看都是比較重視的,《孫子兵法》的確在他的軍事思想的形成中起了很大作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是毛澤東軍事思想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這本書標誌著他的軍事思想和體系的形成,但他構造這個體系時並沒有忘記《孫子兵法》,也沒有忘記從《孫子兵法》中挖掘有用的東西。
現在國際流行《孫子兵法》熱,我們國家也召開了三次《孫子兵法》國際學術討論會,美國的軍事院校里開有《孫子兵法》課,中國社會科學院曾有人在美國國防大學專門講這門課,日本、東南亞對《孫子兵法》都很感興趣。現在他們不僅僅把它看成戰爭的兵書,而且運用到各個領域,如領導藝術、經商藝術、決策藝術等,他們認為,戰爭是流血的東西,而和平地把《孫子兵法》運用到其他領域更能很好地顯示它的價值。在許多外國人看來,毛澤東軍事思想基本上就是繼承了《孫子兵法》,日本一個軍事理論家曾評價說,雖然毛澤東軍事思想主要來自於馬克思,但更多的來自於《孫子兵法》。
隨著實踐的發展和軍事技術的進步,我們會越來越感到《孫子兵法》和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博大精深,這一點是應該肯定的。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vmr5bgl.html
-----------------------------
孫子兵法是如何影響世界的呢?
2017-03-10 由 閒話難少說 發表于 歷史
《孫子兵法》自問世以來,一直受到軍事家的推崇。我國三國時期著名軍事家曹操說,他看過的兵書算是很多了,但只有孫武寫得最深刻。唐太宗李世民和大將李靖談論兵法時也說,他看過各種兵書,但沒有人能超過孫武。《孫子兵法》是我國古代軍事家必讀的經典兵法著作。宋朝時,《孫子兵法》已被列為軍事教科書的首讀課本,而且規定,凡從軍習武之人,必須熟讀《孫子兵法》,考試合格才能授予武職。
《孫子兵法》在世界上的影響極其深遠。遠在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唐玄宗時,日本就通過留唐學者將此書帶回日本,接著,法、英、德、美、俄、捷等國也翻譯了《孫子兵法》,他們對孫武的軍事思想佩服之至,稱《孫子兵法》為「東方兵學鼻祖」。英國名將蒙哥馬利元帥主張全世界的軍事學院都應將《孫子兵法》作為必修課目。現在美國的最高陸軍研究機構「美國陸軍作戰學院」,就將《孫子兵法》作為必讀課本。清朝末年,清政府曾向德國派遣留學生學習軍事,而德國的軍事家卻說:「你們何必遠道來我國取經呢?我們的軍事教材就是你們的《孫子兵法》。」
在日本,研究《孫子兵法》的著名學者有170多人,出版的研究著作有二百多種。日本學者服部千春,經數十年潛心研究,於1974年寫出《新編〈孫子兵法〉十三篇》,並呈送給毛澤東主席,後又寫出了30萬字的《〈孫子兵法〉校解》。被日本人譽為「軍神」的乃木希典自費出版《孫子兵法》分贈友人。日俄戰爭中,日軍海軍司令東鄉元帥出航時攜帶的惟一兵書就是《孫子兵法》。他在取得對馬海峽全殲俄國波羅的海艦隊勝利之後總結說,他是運用孫武的「以逸待勞」理論取得這次勝利的。
法國的拿破崙、德國的威廉二世在失敗之後,都感嘆事前沒讀過《孫子兵法》。拿破崙在滑鐵盧失敗之後才見到此書,悔未早讀。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失國之後,威廉二世讀了《孫子兵法》,感嘆地說:「早二十年讀《孫子兵法》,就絕不會遭亡國之痛了。」
在現代戰爭中,軍事家們仍然廣泛地使用者孫武的戰略戰術。原美國駐越南美軍司令威斯特摩在他所著《軍人的報告》一書中談道,他主張從越南撤軍就是根據《孫子兵法》中的「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的理論原則為依據的。
在1990年的海灣戰爭中,美國將一本90頁的英譯《孫子兵法》運往沙特,供在那裡作戰的陸軍學習使用。伊拉克的蘇聯軍事顧問也向伊拉克士兵傳授《孫子兵法》上的作戰經驗。伊拉克擺脫多國部隊空襲的辦法,就是從《孫子兵法》中學來的。
當今的西方軍事家已將《孫子兵法》運用到核時代的戰略決策中。日本學者三好修和美國戰略家福斯特共同提出了「孫子核戰略」一說。英國戰略家哈特說:「在導致人類自相殘殺的滅絕人性的核武器研究成功後,更需要重新和更完整地讀《孫子兵法》。」
1989年,美國總統尼克森撰寫的《1999年——不戰而勝》一書,更是直接地運用了孫武的「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戰略思想。
《孫子兵法》的戰略思想,不僅適應於軍事,也適用於政治、外交、經濟等各方面。最近,西方的一些企業家、經濟學家已把《孫子兵法》運用到現代經濟和企業的戰略決策中。著名日本企業家、東洋精密工業股份公司經理大橋武夫就曾多次坦言,他就是靠《孫子兵法》發的財。美國著名管理家喬治在《管理思想史》中寫道:「你想成為管理人才嗎?那你必須去讀《孫子兵法》。」
最近,人們對《孫子兵法》的研究更加廣泛。有人甚至寫出了《〈孫子兵法〉與人際關係》、《〈孫子兵法〉與戀愛》等社會普及讀物。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b2apevm.html
---------------------------
《孫子兵法》融入漫畫風靡日本
【阿波羅新聞網 2011-09-16 訊】☕打印版 ◪圖片版 ◫PDF
《孫子兵法》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軍事科學論著之一,也是我國古代最完整、最著名的兵書,有「兵學聖典」之盛譽。
日本把《孫子兵法》編寫成漫畫,有單本的,也有一至五冊全套的讓孩子從小就開始學習。日本的中學就推薦《孫子兵法》文字版和漫畫版,日本學生讀起來都會津津樂道。
日本出版的漫畫《風林火山》出自《孫子兵法》中「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
在東京各大書店,《孫子兵法》漫畫比比皆是,有中國出版的包括《孫子兵法》和中國四大名著系列漫畫,版權已輸往日本,有香港漫畫大師李志清最著名的漫畫代表作品《孫子兵法》,一舉奪得日本首屆「國際漫畫賞」最優秀作品獎,還有台灣的著名漫畫大師蔡志忠的《孫子兵法》漫畫。
日本把《孫子兵法》編寫成漫畫,有單本的,也有一至五冊全套的讓孩子從小就開始學習。日本的中學就推薦《孫子兵法》文字版和漫畫版,日本學生讀起來都會津津樂道。一本名為《孫子醬的兵法》的讀本,除了有大量的萌圖以增添閱讀樂趣之外,還有超過60則以上的四格漫畫,深入淺出地介紹了著名兵書《孫子兵法》中的一些精髓部分,以期讓讀者簡單地了解一些古典兵法在現代社會中的活用法則,充滿趣味性的解讀,是推廣古典名著的一個不錯方式。
最受推崇的要數森哲郎的《孫子兵法》漫畫,日本人只要讀起來都會愛不釋手。森哲郎是日本著名社會派漫畫家,在日本漫畫界自成一派,因而被稱為日本漫畫界的「一匹狼」。他對中國充滿感情,20多年來訪問中國50餘次,目的就是給中日文化牽線搭橋,堪稱「中日漫畫交流第一人」。
森哲郎背井離鄉,靠什麼在漫畫界站穩腳跟的?森哲郎回答說:「因為我懂得《孫子兵法》,我用兵法創業」。他畫的《孫子兵法解讀》,把中國的兵法以漫畫的形式刻畫的惟妙惟肖。這是森哲郎第45冊漫畫著作,在日本獲得廣泛讚譽。
日本出版的漫畫《風林火山》出自《孫子兵法》中「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動漫《秦時明月》中衛庄的四個手下原型似乎就是「風林山火」。在日本「戰國第一兵法家」第一個把「風林火山」綉在軍旗上的武田信玄,其故里甲府市《風林火山》的漫畫十分流行。
《孫子兵法》的戰法軟體在日本也大受孩子們的喜愛。日本任天堂公司把《孫子兵法》登陸掌機,推出以《孫子兵法》為題材的NDS戰略學習型遊戲,遊戲以孫子13篇為內容,共256頁,並以現代日語的方式著寫,還加入語音來輔助,收錄了中國的赤壁之戰和日本戰國的著名戰役,並加入了其中使用《孫子兵法》的戰略解說,可以邊聽邊讀,邊走邊玩,十分有趣。
NDS《孫子兵法》現代職場攻略在日本大行其道,該遊戲以各種現代職場與經營決策作為案例,加入《孫子兵法》的角度加以解釋,再給出致勝的方案。遊戲還可通過問題測試,給出職場類型以及戰略能力評定,讓使用者獲得參考,活學活用,從而「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日本知名評論家、作家麻生晴一郎認為,中國孫子文化已成為日本文化的一個部分,如今五、六十歲的日本人幾乎沒有不知道《孫子兵法》的,而年輕人和孩子們不一定會刻意地去學孫子,主要通過漫畫和遊戲,寓教於樂。日本人把孫權看成孫子的後代,所以都很喜歡《三國演義》,其漫畫遊戲在日本也很風靡。
--------------------
《孫子兵法》融入日本國民生活
收藏 發給朋友 來源: 新華網 發佈者:delia0921
瀏覽1204次 時間:2011年5月29日 16:49
日本人非常推崇且刻苦研究《孫子兵法》,僅在日本最大的圖書連鎖店——淳久堂出售的有關《孫子兵法》的書籍就達280餘種。謝國橋攝
「日本治國、治企、治家都用《孫子兵法》」,資深日本華文傳媒人蔣豐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日本人愛讀《孫子兵法》,有人把它作為自己的人生指南,也有人把它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更有人把它作為日本人的行為規範、處理人際關係的箴言。
蔣豐是東京華人中頗具影響的《日本新華僑報》總編輯,老家北京,出國前學過歷史,做過媒體,來日本已有24個年頭,對中日兩國的歷史文化都有很深的造詣。他在接受記者採訪前,還在《環球網》「蔣述日本」專欄講述《孫子兵法》在日本傳播和應用。蔣豐對記者說,在日本,《孫子兵法》幾乎是盡人皆知,日本人愛讀《孫子兵法》甚至超過了中國人。走進東京的書店,《孫子兵法》的書籍林林總總,有280多種。
蔣豐拿出在京書店買的十多本《孫子兵法》給記者看,有孫子漫畫、孫子小說、活用孫子、孫子口袋書、孫子學術頂端的文庫書、孫子科普書、孫子娛樂書。有的書的封面上標有「為了取勝我們應該做什麼」、「世界上最容易懂的書是《孫子兵法》」。蔣豐說,孫子的許多名言都成了日本人的口頭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等名言都被譯成了日語中的固定詞組,變得更加通俗易懂。在日本最狂熱的棒球場上,運動員對孫子的警句也能脫口而出。
日本的孫子研究一浪高過一浪,並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日本人。蔣豐介紹說,其影響面也由軍事擴大到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等各個領域,尤其是《孫子兵法》在日本商界的影響特別深刻、應用非常成功,引起世人矚目。日本的許多《孫子兵法》專家,有開設「孫子經營塾」的坪川三郎等,也有配合日本各類上司、經營者的個性特質而寫出許多淺明的圖解《孫子兵法》。、
蔣豐認為,《孫子兵法》之所以在日本受到歡迎,是因為它與日本歷史和日本文化緊緊地聯繫在了一起。中日兩國文化交流源遠流長,其中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是,從中國傳入日本的文化許多都變成了「道」。比如,插花變成了「花道」,品茶變成「茶道」,棋藝變成了「棋道」,柔術變成了「柔道」,書法變成了「書道」,而《孫子兵法》變成了「兵道」。在日本,這樣一個「道」,就意味著舶來的中國文化是一種精神元素。
本善於吸取中國古代戰略思想的精髓,形成具有日本特色的戰略文化。蔣豐舉例說,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認為《孫子兵法》不僅是優秀的兵法書,而且還是卓越的處世經典,教給我們經久不變的處世法則。北村佳逸撰寫了《孫子兵法與日常生活應用》的文章,闡述了他將《孫子兵法》應用於社會生活的觀點。服部千春也認為,令許多日本人傾倒的《孫子》,其普遍的思索在現代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它不是單純的技術論,而是教給我們要重視人類社會的基礎。通過《孫子》哲學,對日本人的人生觀產生影響,使之在不斷全球化的21世紀社會中生存下去。
蔣豐告訴記者,日本將《孫子兵法》逐漸升格為「人生戰略學」,從《孫子兵法》中學做人做事。日本人對很信奉孫子的「「智、信、仁、勇、嚴」」,尤其是「信」,日本的社會風氣是不講信用的人很難在社會上生存,他們將信用看的比金錢更重。日本人普遍被認為守時重信,在約定時間後一般情況下決不會遲到,他們認為遲到是對人失信,也是對人最大的不尊重。日本企業也很講究信用,產品質量以精良著稱於世。
蔣豐指出,時至今日,《孫子兵法》仍存留在日本人的頭腦中,並成為全體國民的基本思想。正如日本《讀賣新聞》撰文指出的:「《孫子兵法》自奈良時代傳到日本以來,給日本歷史、日本人的精神方面以較大的影響」。也正如日本孫子國際研究中心成立《宗旨》所宣稱的:「《孫子》的哲學之所以能保持不滅的價值,在於其超越了時代和地域的差異,寫出了吸引人們的帶有普遍意義的思考」。
-------------------------
風林火山(ふうりんかざん)是日本戰國時期甲斐國將領武田信玄所使用的軍旗,旗幟上書「疾如風、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
文字出自中國《孫子兵法·軍爭篇》:「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日語:疾(はや)きこと風の如く、徐(しず)かなること林の如し、侵掠(しんりゃく)すること火の如く、動かざること山の如し)。武田信玄在讀過《孫子兵法》後拜訪和尚快川紹喜,訴說他想設計新武田軍旗,於是從中挑選出上述的句子作為旗印。
其實風林火山旗並非武田信玄原創,早在200年前的南北朝時代,在奧州舉兵的年輕武將北畠顯家就曾經在對抗足利尊氏時使用此一旗印。北畠顯家是名門村上源氏的後代,學識非常高,深深被孫子兵法吸引。
風林火山旗的原始型式並非大家所熟悉的長方形陣旗,據甲陽軍鑑及川中島合戰圖屏風(米沢市上杉博物館藏)和武田信玄配陣圖屏風(大阪城博物館藏)中的文字和圖畫紀錄,風林火山旗應為方形黑底四行直書的陣旗。日本戰國時代中期的陣旗多為方形旗。日本至今藏有一面戰國時代晚期的長方形藍底的風林火山旗,以致多數書籍、影視作品及電玩皆引用此款式的風林火山旗,反令真正的風林火山旗湮沒無聞。
日本文學家井上靖曾以「風林火山」為題,發表以武田信玄軍師山本勘助為主角的同名小說。
信玄公旗掛松事件
傳說武田信玄曾將他的風林火山旗幟掛在今山梨縣北杜市長坂町日野春村內的一棵松樹上,日語稱為「信玄公旗掛松」(しんげんこうはたかけまつ)。這棵松樹於明治、大正時期為附近居民清水倫茂所有;1902年,鐵道省(當時稱「鐵道院」,JR前身)興建鐵路中央本線,其中的日野春站就臨近該棵老松樹。清水倫茂由於擔心老松樹會受到即將通行的蒸汽火車污染,曾三次向鐵道院通過書面請求老松樹受到保護,但皆未得到鐵道院正面回應。鐵路於1904年開通,十年後的1914年,信玄公旗掛松果真枯死。清水於是正式向地方法院控告鐵道院規劃鐵路時濫用權力,致使他的老松受火車污染而枯死,並最終勝訴獲得賠償。這起案件成為日本民事訴訟的經典判例,史稱信玄公旗掛松事件。
----------------------
讓傳統兵學綻放新的光芒
2016-05-20 由 解放軍報融媒體 發表于 軍事
中國傳統兵學源遠流長,體系博大,內涵精深,形成了世界古典兵學中獨樹一幟的中國學派,在歷史上對中國和東亞地區的軍事實踐產生了深遠影響。在現當代,以《孫子兵法》為代表的中國古典軍事思想跨越時空阻隔,在世界範圍產生了廣泛影響,成為新世紀軍事實踐發展創新的重要理論源泉。
我們研究傳統兵學,就是要從中挖掘、汲取有益的思想營養,為新時代中國軍事理論的創新發展服務。這是傳統兵學研究最為重要的意義所在。在這方面,延安時期毛澤東對《孫子兵法》的研究運用能夠很好地說明問題。
1935年紅軍長徵到達陝北後,毛澤東先後撰寫了《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論持久戰》等光輝著作,確立了毛澤東軍事思想的主體內容。這個時期毛澤東在軍事理論上的卓越創造,其中一個重要的思想資源就是優秀的中國傳統軍事思想,包括《孫子兵法》和中國歷史上一系列著名的以弱勝強戰例所蘊含的寶貴啟迪。當時,毛澤東曾專門給在西安的葉劍英寫信,要他「買一部《孫子兵法》來」。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和《論持久戰》中,毛澤東多處引用孫子的話和中國古代的戰爭戰例來說明問題,還特別指出,孫子的名言「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仍是科學的真理」「我們不要看輕這句話」。以《孫子兵法》為代表的中國優秀軍事遺產的深刻影響,賦予了毛澤東軍事思想深厚的歷史內涵,也是毛澤東軍事思想表現出獨有的中國氣派的一個重要因素。
應該注意到,中國傳統兵學中的許多優秀思想,是對戰爭實踐的深刻總結,體現了中華民族對戰爭本質和戰爭規律的睿智洞察和獨到把握,對現當代的軍事實踐和軍事理論創新仍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啟迪作用。我們必須把傳統兵學研究與當今時代的軍事實踐緊密結合,才能做出有價值的創新和發展。與實踐脫節的、局限於書齋的經院式研究必然難以解答軍事實踐面臨的迫切問題,必然難以對我軍的軍事理論創新發展發揮有力作用。必須突破就中國論中國或就軍事論軍事的狹窄藩籬,打開視野,廣泛吸收古今中外優秀的思想理論營養,在緊密聯繫實際的基礎上加以融會貫通,熔鑄於一爐,從而實現軍事理論上的新突破新創造。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military/p4r6ae.html
--------------------------
孫子兵法運用-日本松下企業
分享: facebook PLURK twitter
  日本留學生吉備真備將孫子兵法帶回日本,孫子兵法就逐漸影響了日本的軍事理念,而最早把孫子兵法的謀略思想運用在現今的企業管理與商場競爭的,也是日本的企業家,而且都已有很大的成就。日本著名企業家─松下公司的創辦人松下幸之助,就曾說:商場就是戰場,買賣就是用兵,中國古代先哲孫子,是天下第一神靈,員工應對孫子頂禮膜拜,對其兵法應認真背誦。他曾自稱,他所以能從1918年的小資本,發展到擁有130多家工廠,地跨五大洲的「松下王國」,就是靠了孫子兵法。
  根據松下幸之助傳記記載,松下曾受兵法「半渡擊之」道理的啟發,擊敗實力強大的新力公司。1969年新力公司研製成功,推出世上最早家用的小型錄影機,一時風靡。松下並未急步其後塵,而是分析研究新力產品的缺點,並針對市場需求的變化,出產了比新力的錄影時間更久而價錢卻更便宜的機種,一上市就壓過新力,獨占市場。這只是松下用兵法的一小事例;日本的豐田、本田汽車製造集團亦是運用了孫子的「集中兵力」、「因敵變化,出奇不意」、「知己知彼」等戰略、策略思想,在與歐美同行的競爭中,取得勝利《見孫子兵法與日本經濟》。類此者不勝枚舉,就如日本大前研一在所著之《孫子對日本經營管裡產生的影響》一文中,指出日本採用了中國孫子兵法,指導企業經營管理,收到了很大的成效。對於能活用中國的孫子兵法於商場、企業管理等方面,日本也是引以自豪的。
---------------------
黃朴民:怎樣讀《孫子兵法》
2015-06-29 由 水煮百年 發表于 軍事
《孫子兵法》是中國最為傑出的兵學著作,被人們尊奉為「武經冠冕」、「百世談兵之祖」,自問世以來,對中國古代軍事文化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它的很多合理內核,直到今天仍閃耀著智慧的光芒,不僅對現代軍事理論的建設和發展具有重大借鑑意義,還滲透到軍事以外的領域,對商業競爭、企業管理、外交談判、體育競賽等也有深刻的啟迪。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孫子兵法》具有超越時空的價值。閱讀《孫子兵法》要堅持三個原則,首先是要堅持回歸經典自身的整體性原則。《孫子兵法》十三篇是一個完整、有機的思想體系。每篇既是一個獨立的整體,篇與篇之間又相互保持密切的聯繫。前後十三篇邏輯嚴謹,層層遞進,首尾呼應,渾然一體,對戰爭的平時準備,戰略計劃的制定,戰役程序的組織,戰術手段的運用,以及行軍、保障、各種地形條件下的作戰行動及特殊戰法都做了層次分明、前後貫通的闡述。其思維的整體性和思辯的深刻性在先秦諸子中也是罕有其匹的。全書從戰略運籌、戰爭預測(《計篇》)起步,經戰爭準備(《作戰篇))、運用謀略(《謀攻篇))、發展實力(《形篇》)、創造有利態勢(《勢篇》)、靈活用兵、爭奪先機、因敵變化而取勝(《虛實篇》《軍爭篇》《九變篇》),到解決「處軍相敵」(《行軍篇》)、利用地形(《地形篇》)、掌握兵要地理(《九地篇》)、實施火攻(《火攻篇))、搜集情報、以資決策(《用間篇》)等具體的戰術問題,始於「知彼知己」,又終於「知彼知己」,恰好規劃了一個完整的戰爭程序,其篇次結構序列設計,注重於按用兵制勝的要領與方法加以邏輯展開,以戰爭規律性為立足點。曾有人這麼認為:「十三篇結構縝密,次序井然,固有不能增減一字,不能顛倒一篇者」(蔣方震等《孫子淺說•緒言》)。在某種程度上說,這話不無道理。只有從整體性上理解和把握,我們才能避免對《孫子兵法》作片面的解讀。例如,許多人推崇《孫子兵法》的講謀略,甚至認為《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是同類。這顯然是一種偏頗的識見。《孫子兵法》當然講謀略,提倡「上兵伐謀」,以謀制勝。但是《孫子兵法》更是注重實力建設,認為實力是基礎,無實力作後盾,則謀略無所施展其作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戰勝對手,前提是做強、做大自己,「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所以,它主張「先為不可勝」,強調「勝兵先勝而後求戰」,「勝兵若以鎰稱銖」。這裡,《孫子兵法》所揭示的是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性的辯證統一關係,提倡既要尊重客觀實際,遵循客觀規律性,又要重視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這是與光強調謀略,將「瞞天過海」「借刀殺人」「順手牽羊」「混水摸魚」「趁火打劫」之類陰謀詭計奉為圭臬的《三十六計》有著雲泥之別的。如果僅僅視《孫子兵法》為謀略的淵藪,那顯然不是正確的有關《孫子兵法》整體性的認知與把握。
其次,是要堅持認識經典要義的靈活性原則。《孫子兵法》的靈魂,在於強調「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在孫子看來,兵法的許多基本原則,如「高陵勿向,背上勿逆」圍師必闕,窮寇勿迫」之類,是無數次戰爭經驗與教訓的沉澱積累,是千萬人用鮮血與生命換取的結晶,自然應該充分尊重,加以借鑑和傳承。但是,對這些兵學原則,又不能過於迷信,亦步亦趨,而必須結合新的狀況,針對不同的對手,根據不同的條件,靈活機變,出奇制勝。孫子希望人們學習兵法,但他的終極宗旨是期盼人們在學了兵法之後忘掉兵法。在孫子的心目中,沒有規則,就是唯一的規則;沒有規則,就是最高的規則。所謂「形兵之極,至於無形」。用岳飛的話講,就是「陣而後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歷史上有不少將領由於不懂得這個道理,食古不化,一味迷信兵學教條,不但沒能在戰場上克敵制勝,建功立業,反而大敗虧輸,覆軍殺身,成為紙上談兵的反面典型。像三國時的馬謖,他對《孫子兵法》可謂是稔熟於心,其在街亭之役中,行軍布陣,處處遵循《孫子兵法》的要求,兵法要求軍隊屯駐宜「居高向陽」,他就部署軍隊於高丘之上,聲稱「居高臨下,勢如破竹」。別人提醒他山上無水源,若遭敵軍包圍,就容易陷入不戰自亂的困境,他亦拿出《孫子兵法》的話來為自己作支持,「置之死地然後生,投之亡地然則存」。而忘了自己的對手乃號稱曹魏五虎上將的宿將張郃,人家走過的橋比自己走過的路還長,吃過的鹽比自己吃過的米還多,若不玩《孫子兵法》,尚不至於敗得如此不堪,而拘泥《孫子兵法》的教條,則輸得慘到自己的命都給搭進去了。由此可見,在今天讀《孫子兵法》,不能把兵法原理當作教條,而要結合實際情況來靈活運用這些原理,與時俱進,在原有理論的基礎上發明新的理論,新的戰法,這才是理解和運用《孫子兵法》的最上層境界,也是現代社會競爭中掌握先機、立足主動的根本前提。其三,是要堅持理解經典價值的超越性原則。《孫子兵法》是一部成書於2500年前的兵學著作,它之所以在今天還為人們熱愛、閱讀,自是其擁有獨特的魅力,具有時空的超越性。更為重要的,它已超越了單純的軍事領城,而具有了哲學意義上的普遍性價值。從本質上講,《孫子兵法》是一部哲學著作,是一種思想方法論,充滿哲學啟迪與人生智慧。像在理想層面的「求全」和在操作層面的「取偏」,就是孫子樸素辯證思維理性的表現之一。中國文化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稱之為「求全」文化,追求萬全,爭取圓滿,是人們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標。在這樣的「求全」文化氛圍籠罩之下,孫子同樣對「全」情有獨鍾。《孫子兵法》十三篇中,孫子提到「全」的地方多達十餘處,如「知彼知己,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可全」,「兵不頓而利可全」,「自保而全勝」等等,可見,「全」在孫子的兵學理論體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更加了不起的是,孫子同時還是一位清醒的現實主義者。在他的心目中,「求全」只能是一面旗幟,一種理想,一個口號,如果過於拘泥膠著於「全勝」,而忘記了戰爭廝殺這個殘酷的鐵血事實,將「理想」同「實際」簡單地等同起來,則不免是「迂遠而闊於事情」,自欺欺人了。換言之,孫子已清醒地認識到,一味追求萬全之策是不現實的,事實上很難有真正的萬全,更不應為追求萬全、爭取圓滿而患得患失,瞻前顧後,投鼠忌器,優柔寡斷,以至於錯失戰機,與成功失之交臂。正因為孫子早已將這層關係明了於胸,所以他在高舉「全勝」這杆大旗,理念上汲汲追求萬全之策的同時,在具體操作的層面上一直磨礪「戰勝」這把尖刀,注重「取偏」的實效,特彆強調突出重點,劍走偏鋒,主張集中兵力,發揮優勢,尋找突破口,各個擊破,在此基礎上擴大戰果,克敵制勝,「故為兵之事,在於順詳敵之意,並敵一向,千里殺將」。指出戰略家最大的過錯,在於不分主次輕重緩急,眉毛鬍子一把抓:「故備前則後寡,備後則前寡,備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
由此可見,在「兵聖」孫子那裡,理想上求「全」與操作上重「偏」是高度統一的。孫子真正明白了「捨得」這層道理,得與失是辯證的,捨得捨得,說到底是有舍才有得,所以孫子強調五「不」:「途有所不由,地有所不爭,城有所不攻,軍有所不擊,君命有所不受」,決不能為求「全」而大包大攬,決不應為「全勝」而放棄「戰勝」,一切要突出重點,抓住關鍵,牽一髮而動全身,「以正合,以奇勝」。應該說,孫子這種劍走偏鋒的思維方式充滿深邃的哲理精髓,老子說「少則得,多則惑」,其所體現的精神旨趣,正與孫子「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的理念相吻合。很顯然,孫子有關「求全」與「取偏」平衡統一的辯證思維,反映了理想與實際的統一,終極目標與階段任務的統一。這在今天也是很有價值的。可以說,《孫子兵法》的價值集中體現在它的辯證思維上,和《老子》一樣,它充滿鮮明的超常思維與逆向思維特徵,善於在合理中發現不合理,在正常中發現不正常。如既強調健全法制、制定規章的重要性,「修道而保法」,又主張超越法紀、超越制度,「施無法之賞,懸無政之令」。既提倡軍隊統一號令、令行禁止,「令素行」、「一人之耳目」,又推重機斷指揮、不唯上令,「君命有所不受」。既肯定愛護民眾,關心民眾的必要性,「視卒如愛子」「唯民是保」,又反對無原則的愛民、汲汲於講求廉潔奉公,認為「廉潔」「愛民」會成為導致軍隊覆滅、國家危亡的禍因。表面上對立的事物,合在一起恰恰能成為最大的合理,所謂「一陰一陽謂之道」「一正一反謂之道」。這種善於反向思考事物利弊得失的思想方法論,無疑是《孫子兵法》一書留給我們的最佳資源。它具有時空的超越性,是《孫子兵法》中的精華之所在,也是其具有當代啟示意義的象徵。讀《孫子兵法》的重中之重,就是發掘和借鑑它的思維方式,為提升自己的能力創造條件。總之,要真正讀通這部兵學經典,第一是必須回歸原典,真正了解和把握《孫子兵法》近6000字的含義、思想內容、邏輯體系;第二要放開視野,以深厚歷史文化知識作為支撐,避免出現將「伐交」誤讀為從事外交角逐之類的問題;第三要跟中國漫長的軍事史結合起來,看看它的一些原則是怎樣運用到軍事領域的,是如何幫助將帥在戰場上克敵制勝、叱吒風雲的;第四要比較地學,跟其他兵書如《司馬法》《吳子》《六韜》《黃石公三略》等兵學名著進行綜合對比地學習。第五要借鑑西方近現代軍事理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中西軍事文化交流融通的前提下,前瞻性地學習、研究和弘揚。第六,也是最為重要的,是有重點地學,體認它辯證能動的思維方法,掌握它的超常思維、逆向思維,增強我們的聰明才智,在人生事業中爭取主動權,立於不敗之地。這六個方面結合起來,讀懂《孫子兵法》肯定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運用《孫子兵法》也必然是爐火純青、出神入化。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military/ljbk8g.html
----------------------
聽淄博籍將軍趙承鳳講「孫子兵法」
2016-07-30 由 掌中淄博 發表于 資訊
7月30日上午,趙承鳳將軍「孫子兵法」國學經典講座在齊盛賓館舉行。
趙承鳳將軍以《談談<孫子兵法>十三觀》為題,講述了《孫子兵法》的理論在現代社會中的意義。
老報人宋東升贈與趙承鳳將軍墨寶:強軍興邦
趙承鳳將軍向淄博讀者贈送自己的著作《孫子長歌》
趙承鳳將軍向淄博日報社新聞工作者贈送著作《孫子長歌》
趙承鳳將軍與淄博晚報小記者合影
勉勵小記者好好讀書,認真學習,做祖國有用之人
趙承鳳將軍為熱心讀者簽名贈書
講座現場座無虛席,許多老戰士、老同志專程來聽趙承鳳將軍講兵法
淄博新聞網訊 (記者 張捷)兩千多年前祖籍齊魯大地的孫武,為兵學鼻祖,被尊為「武聖」。而《孫子兵法》則成為兵學文化的經典,內涵豐富,博大精深。當下國學教育正上升為國家戰略,並在全國形成國學講座熱。7月30日上午,趙承鳳將軍「孫子兵法」國學經典講座在齊盛國際賓館會議中心舉行。
趙承鳳將軍(山東省軍區原政委、山東省委原常委、山東孫子兵法研究會會長、山東孫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主任)研究《孫子兵法》多年,具有很深的造詣。曾出版《黨委領導藝術》《齊魯兵學》《百名將校論兵法》《孫子兵法在世界的傳播與應用》《孫子長歌》等10餘部專著。趙承鳳將軍以《談談<孫子兵法>十三觀》為題,從「慎戰重戰的戰爭觀;五事七計的算勝觀;不戰而勝的全勝觀;上兵伐謀的韜略觀;知彼知己的制勝觀;五德兼備的將帥觀」六大方面,把這部兵經聖典的思想精髓作了系統闡述,為現場聽眾奉上了一道豐盛的文化大餐。
趙承鳳將軍強調,作為「百世談兵之祖」、「世界古代第一兵書」,《孫子兵法》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當今社會先進軍事文化的源頭,它不僅在世界軍事史、軍事學術史和哲學史占有重要的地位,並在政治、經濟、文化、哲學、教育、體育等領域被廣泛應用。《孫子兵法》蘊含其中的重道尚智的價值取向,強軍安國的和平追求,兼收並蓄的開放態度,上兵伐謀的妙算良策,精闢闡明了用兵制勝的途徑,對於發展現代先進軍事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趙承鳳將軍講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明確提出了以重戰、慎戰、備戰為核心內涵的戰爭觀。國無防不立,軍無兵不強。特別是在當前複雜的國際環境下,重視戰爭,重視國防,重視軍隊建設,確保「戰勝而強立」的安國全軍之道更有著特殊的意義。
在「五事七計的算勝觀」中,趙承鳳將軍強調,要對天時地利、敵情我情等戰爭要素進行全面分析比較,計算運籌。孫子提出的「五事七計」算勝觀,是對戰略要素進行綜合、全面的考察,構建的一個完善的戰略運籌框架,是制定正確戰略之關鍵。「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五事七計」在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踐中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趙承鳳將軍講到,「全勝」是孫武軍事認識論思想的核心範疇,也是根本戰略指導思想。善用全知、全謀、全爭之策,以達「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全勝戰略境界。在近期東海、南海國際形勢下,「不戰而勝的全勝觀」得到了充分體現。孫武「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全勝思想,有利於構建新世紀軍事理論體系,有助於樹立和平發展的外交政策,對構建和諧中國、和諧亞洲、和諧世界起到重要的借鑑與推動作用。
趙承鳳將軍強調,軍隊打仗,歷來最崇尚兩條:一是兵銳將勇,這是戰爭取勝最基本的要素;二是兵略權謀,這是戰爭取勝的決定因素。孫武的「上兵伐謀」等謀略思想,已經成為美國競爭戰略和核戰略的指導原則,成為許多政治家、軍事家的信奉經典。並不斷地被運用於當代政治、軍事、經濟、外交、體育、商戰等各個領域中去,成為政治家的治國方略、思想家的深邃智慧、戰略家的奇計良謀、軍事家的文韜武略、企業家的經營之道。
趙承鳳將軍把孫子所追求的最高軍事理想境界概括為五個字,即:全、知、算、先、善。他強調,無論從商、從政、從事各行各業,都要把握「知」字,無論從事什麼工作,都要力爭親知、真知、先知、熟知、全知、預知,要知微知變,知利知害。都要牢記毛澤東同志充分肯定並多次引用的「知己知彼,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可全」這句經典名言。
趙承鳳將軍強調,「五德兼備的將帥觀」從識人、用人方面,從為將之道和用將之法,對黨、政、軍、企選拔任用幹部,加強幹部建設都有借鑑意義。科學合理選拔人才、造就人才、使用人才、爭奪人才等方面已成為加強班子和人才隊伍建設的重點。建議大家以正立身,以正立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千萬不要忘了這個「正」字。
最後,趙承鳳將軍把《孫子兵法》另外七觀贈與讀者,即:
奇正相生的權變觀
令文齊武的治軍觀
日費千金的經濟觀
避高趨下的虛實觀
以眾擊寡的用兵觀
勢短節險的貴勢觀
視卒如子的愛兵觀 (攝影:張群群)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news/98xljb.html
聽淄博籍將軍趙承鳳講「孫子兵法」 - 每日頭條 - https://goo.gl/TgMhhc
--------------------

關於《孫子兵法》與《戰爭論》軍事思想中戰略要素問題的對比探究及現實意義
《孫子兵法》和《戰爭論》是不同歷史時代、戰爭環境和文化土壤條件下的產物。兩書均足以算是中西方傳統軍事學術的代表。通過對兩書軍事思想中戰略問題的對比探究,從各個具體的戰略要素展開論述分析,顯示出中西方對軍事戰略問題思考的異同。可以為思考未來軍事學術走向提供幫助。同時,戰略要素問題也能為現代的軍事運籌提供良好的素材。
(一) 概念的界定
“軍事”是軍隊事務的簡稱,中國古代稱呼為軍務,是與一個國家(或者政權、集體)生死存亡有關的重要事務以及法則。
“戰略”一詞最早是軍事方面的概念。在西方,“strategy”一詞源於希臘語“strategos”,意為軍事將領、地方行政長官。後來演變成軍事術語,指軍事將領指揮軍隊作戰的謀略。在中國,戰略一詞歷史久遠,“戰”指戰爭,略指“謀略”。春秋時期孫武的《孫子兵法》被認為是中國最早對戰略進行全局籌劃的著作。
“軍事思想”是關於戰爭與軍隊問題的理性認識,通常包括戰爭觀、戰爭問題方法論、戰爭指導思想、建軍指導思想等基本內容。
中國和西方在1840年以前可以說是兩個相對封閉的系統,文化的交流較少,軍事學術上的交流更是少之又少,在兵學史上也就同時獨立地開出了兩朵奇葩,各有其特色,東西兵學交相輝映。
(二)兩書的成書背景
西方的軍事學術真正開啟的時間是在資產階級產業革命後。之前的軍事學術更多的是和戰爭史緊密聯繫的,其目的並不是敘述戰爭的指導原則,而是記述戰史。 隨著資產階級產業革命的發展,軍事戰爭的武器裝備、軍隊體制、作戰形式和後勤保障等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於拿破侖戰爭的爆發,歐洲一些出色的將領比如勞埃德,比洛,卡爾大公等人開始對軍事經驗進行總結,提出了各種新的觀點。而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是這些著述中的最為人所熟知的。
世界的歷史是從戰爭開始的,同樣,中國歷史也是從遠古的涿鹿之戰和阪泉之戰開始的。中國的歷史上有著豐富的戰例資源。《中國軍事史》所集《歷代戰爭年表》,起自西元前26世紀傳說中的神農時代,止于西元1911年清王朝的滅亡。據《年表》統計,在大約4500年的漫長歲月中,我國有文字記載的戰爭共3791次。
正是由於有著如此之多的戰爭經驗,中華大地上才孕育出了豐富的軍事思想,體現出獨特的軍事思維。
頻繁不斷的戰爭,曾推動了中國古代社會向前發展,正是在這些戰爭中,人們開始對戰爭作理論思考。戰爭究竟是一件好事還是不好的事,這是當時人們思考的問題。評價一場戰爭好還是不好,不能只看當權者說些什麼,而是要看它的社會效果;也就是認為:戰爭的勝與敗取決於戰爭發動者是否有德。因此,有德之戰必勝,無德之戰必敗,成為中國古人看待戰爭的第一個結論。“德戰思想”不僅打破了“天”在人們心中至高無上的地位(無德之君是可以取代的),將事業的成敗和人的生死禍福的決定權從天那裏收回到人自己手中。 而且使人們判斷戰爭行為的正當與否有了一個客觀的依據。
讚賞有德之戰和叱責失德之戰成為中國人特有的戰爭觀。通觀以後的重要兵學著作,也都是按照這一條總的思路逐步展開的。孫子的“道”,吳子的“內修文德,外治武備”,尉繚子的“兵者,以武為植,以文為種。武為表,文為裏”的著名論斷,都是“德”的觀念在多層面的展開。
(三)兩書簡單介紹
《孫子兵法》相傳為孫武所著,是中國歷史上現存最早的一部經典性的軍事學術著作,是對春秋以前中國古代戰爭經驗的最高的理論總結。它不僅提出了一系列帶有普遍性的軍事規律,包容了豐富的兵學學術思想,而且蘊涵有深邃的哲學思想和特有的人文意識,所以被學者們稱為古代東方兵學智慧的結晶。現存分13篇,為《始計》、《作戰》、《謀攻》、《軍形》、《兵勢》、《虛實》、《軍爭》、《九變》、《行軍》、《地形》、《九地》、《火攻》和《用間》。據傳現存版本是為曹操校訂。按照東漢班固的觀點,當時的兵書可分為四派,即“權謀”、“形勢”、“陰陽”、“技巧”。而《孫子兵法》歸之於“權謀”一派。
《戰爭論》是克勞塞維茨對戰爭進行觀察、研究和分析的結晶,是世界軍事思想史上第一部自覺運用德國古典哲學的辯證方法、系統地總結戰爭經驗的著作,具有重要的軍事學術價值。它既是一部軍事理論著作,又是可以算是一部哲學著作,其受到了黑格爾哲學很大的影響。 它不僅奠定了近代西方資產階級軍事學基礎,被譽為西方近代軍事理論的經典之作,而且也是馬克思主義軍事科學的重要理論來源之一。全書分八篇,為《論戰爭的性質》、《戰爭理論》、《戰略概論》、《戰鬥》、《軍隊》、《防禦》、《進攻(草稿)》、《戰爭計劃(草稿)》。這是克勞塞維茨的遺著,是由其妻子瑪麗•馮•克勞塞維茨整理出版的。
(四)《孫子兵法》和《戰爭論》各自提出的戰略要素
《孫子兵法》六千余字,可總結為兩字“算”和“詭”。“算”,即謀劃,計算。《始計》篇即是講廟算。“算”的目的是衡量雙方實力,儘量做到集中力量,以強攻弱。“詭”,即“詭”並非一種固定觀念,在《孫子兵法》一書中其義為因利制權,即必須採取各種不同的手段始能達到造勢的目的,而並無一定常規可循。孫子在《計》篇中列舉了十二條詭道的內容,然而這並不是全部,因為詭道並無常規可循,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通過“詭”做到“致人而不致於人”。這也是《孫子兵法》歸入“權謀”派的原因之一。所謂“權謀”,就是以正來防衛國家,以奇用兵,先用計謀而後發動戰爭,兼顧戰爭的形勢,包括陰陽在內,使用巧妙的作戰計劃,便是權謀。換言之,即是以戰略為中心,從政治到戰術為止,討論到廣泛的“計謀”的一派。
《孫子兵法》把戰爭的要素歸結為“五事七計”。 “五事”者,即道、天、地、將、法。道者,令民與上同意。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七計”者,即“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兵孰練?賞罰孰明?”通過這“五事七計”的全面考量來得出勝算的多少,這也是中國最原始的軍事運籌。
《戰爭論》將構成決定戰鬥運用的戰略要素區分為五類:精神要素、物質要素、數字要素、地理要素和統計要素。“第一類是精神要素及其作用所引起的一切;軍隊的數量、編成、各兵種的比例等等屬於第二類,即物質要素;作戰線構成的角度、向心運動和離心運動,只要它們的幾何數值有計算價值則屬於第三類即數字要素;制高點、山脈、江河、森林、道路等地形的影響屬於第四類;最後,一切補給手段等屬於第五類。” 我們通常認為東方更重視精神作用,但事實西方兵學的大家克勞塞維茨在其書中便將精神要素放在極其重要的地位上。
《戰爭論》中對“戰略”一詞給出了一個較好的定義,戰略就是為了達到戰爭目的而對戰鬥的運用。 “上兵伐謀”。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都將對戰略的探討放在僅次於戰爭本質的地位上。西方有“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東方有“德戰”之說。此二者有異曲同工之妙。在戰爭性質上的探討,中西意見可謂不謀而合。而在戰略問題上的討論,中西似乎各有韆鞦。
(五)兩書對戰略要素探討的異同
(1)精神要素
戰爭的勝負是要靠實力作為基礎的。在實力基礎之上,精神要素可為戰力的倍增器。 “投之亡地然後存,險之死地而後生。”這句話出自於《孫子兵法》中的《九地》篇。昔日韓信破趙正是靠此獲勝。孫子認為要發揮精神要素的力量,最重要的就是“道”,但此“道”非儒家所深究之道,而僅僅是“令民與上同意,故也可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韓信破趙成功源自於他破魏的功績讓士兵們篤信于這個主將,而馬謖失敗也是由於沒有這個基礎。 《孫子兵法》對精神要素的描述只此寥寥數言,雖已擲地有聲,為後世軍事將領所重視,但仍缺乏系統的描述。《戰爭論》彌補了這個缺憾。克勞塞維茨提出:主要的精神力量重點是指統帥的才能、軍隊的武德和軍隊的民族精神。更難能可貴的是他還提出了在戰爭中這三者在不同的場合作用發揮的大小有所不同,具體說明在不同的戰場環境中何者表現更為明顯。
在戰爭中,有些時候精神要素遠比物質力量重要。精神要素既不能用數字明確地表達出來,也不能明顯地劃分成等級,人們只能看到或感覺到。但是,它們始終貫穿于整個戰爭領域,同推動並支配著整個物質力量的意志緊密地融合成一體。理論為物質力量制訂每條規則時,都必須考慮精神要素可能佔有的比重。在戰爭中,物質的原因和結果不過是劍柄,精神的原因和結果才是真正的鋒利的利刃。在這點上,這兩本書的作者不謀而合。
(2)物質要素
儘管精神要素是至關重要的,但物質要素畢竟是戰力的基礎。戰爭還是要憑實力爭勝負的,即使戰勝如果沒有實力來維持戰果,那勝利也便是虛話。關於物質要素,《孫子兵法》中有一句很經典的論述:“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數,四曰稱,五曰勝。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數,數生稱,稱生勝。”這大意是說:土地經丈量而知其面積的大小,由此聯繫到養活人口的多少,又能聯繫到物質資源的豐富或貧瘠,由此決定了供養士卒的眾寡。一般說來,士卒多的居優勢,士卒少的居劣勢,由此推知,把上面幾項相互聯結,便可以權衡雙方實力大小,最後決定了是勝還是敗。
嚴格地來說,戰爭是勝還是敗,還取決於許多別的因素,遠不是上面說的這麼簡單;但《孫子兵法》在此的可貴之處在於它看到了戰爭的勝負並非突兀而至,而是有多方面量的積累作準備的過程。這一見解是超越前人的。
克勞塞維茨將軍隊的數量、編成、各兵種比例等作為物質要素。不得不承認,在大戰略的眼光上,克勞塞維茨是遜於孫子的。克勞塞維茨將物質要素僅局限于軍隊本身,同時兼顧了一些軍事後勤問題,但他忽略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問題。可以推想,他在書中的一個重大的漏洞(即忽視了戰爭準備的問題)和他這個思維盲區是有關聯的。
但孫子的缺陷沒有講軍隊的合理比例和陣型如何編成(這倒是《孫臏兵法》的重點),當然也可能孫武並沒有想細化每一個環節。所以說,這兩本書在講到物質要素時是互補的。
(3)地形要素(自然要素)
關於地形要素,這是兩書都很重視的,當然不只是這兩本書,任何和軍事戰鬥有關的書籍都不會忽視對地形的研究。地形不僅同軍隊的後勤有關係,同軍事行動本身也有十分密切而永久的關係,對戰鬥過程本身、對戰鬥的準備和運用,都有著近乎決定性的影響。
按照克勞塞維茨的觀點,地形對軍事行動發生的影響有三個方面:妨礙通行、妨礙觀察和對火力的防護。他很詳細地論述了在山地、江河、沼澤地、氾濫地、森林地、要塞、設防營壘等不同地形條件下如何進行進攻和防禦。
而孫子不僅講到了地形,也講到了“天”,孫子討論的其實可歸之於自然因素,即他所說的“天”和“地”。任何戰爭都是在一定的時空範圍內進行的,必然要受到所有自然條件的影響(儘管各種自然要素影響程度不同)。孫子說:“夫地形者,兵之助也”,地形的“遠近、險易、廣狹、死生”都決定著戰力的發揮。天,即“陰陽、寒暑、時制”等氣候條件,它不僅對一般的軍事行動有影響,對古代很常用的以少勝多方式——火攻的實施,作用更為直接。可以說,在自然要素這方面的敘述,孫子更勝一籌。孫子花了十三篇中的四篇來論述地形和作戰的關係,孫子在《行軍》篇中論述了行軍作戰如何利用地形要素的問題。“凡處軍相敵,絕山依谷,視生處高,戰隆無登,此處山之軍也。”這是孫子對當我軍和敵軍在山中作戰所提出的作戰思路,控制著高山,設營于谷地,如此方能以山險為屏障,以谷澗為待機位置。這種利用自然形勢所造成的防禦工事,不但勝於人為的防禦體系,而且還替國家省卻了一筆人力、財力和物力的開銷,何樂而不為呢?何況,谷間潺潺流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草木的繁茂也正可為戰馬之秣糧。然而,選擇紮營的山谷時務必切記:我們所處之地必定要高於敵人的營區。這樣才能收地利之實效,控制敵人,而不被敵人所控制。在《行軍》篇前,孫子曾再三說過“高地之敵不可攻”,所以假使我們所處的地勢優於敵方,那麼在戰事之中,我們必是主動的一方,毋庸憂懼敵人的覬覦。孫武的這短短的一段話說明的就是“處山之軍”應該如何部署的原則。而其下文將分別說明面臨各種狀況時,例如江河、沼澤、平坦曠地、丘陵、“六害之地”(絕澗、天井、天牢、天羅、天陷、天隙)等,我方應該採取的適當行動為何。但需重視和注意的是這種應付手段除了順應自然環境之外,參戰者的生理狀況和心理因素也必須事前了解,列入考慮的範圍之內,否則斷不可能收取宏效。
《地形》篇中,孫子將地形分為六種,當然這是東方式的分法,西方的軍事家們還是無法如此分類地形。六種分別為“通、挂、支、隘、險、遠”。此六者究竟為何意,我將以自己的理解來一一解釋。
平坦而暢行無阻之地曰“通”,多所障礙之處曰“挂”,兩軍對峙之地曰“支”,狹隘而進出困難之地曰“隘”,險阻難行的所在曰“險”,迢迢千里之地曰“遠”。這六種地形為中國兵家必須詳為研判的地理知識。西方無須分如此之細,只需按照自然地貌分類即可。羅馬軍團在西方能橫行天下,但與東漢一戰便大潰而降。 這不是說明東西方孰強孰弱,而是側重點不同而已。羅馬兵團在歐洲戰場可大開大闔,只需分平原,山地,江河,沼澤等不同地貌採取不同方式發揮其技術軍隊的優勢同蠻族作戰即可。而在東方,羅馬軍團作為技術型軍隊 十分依賴後勤的特點就註定他得考慮更多的地形要素,它也只能採取東方式的地形分類方法。孫子在《地形》篇中就分別闡述了這六種地形在戰法上的應用。
在《九變》篇中孫子談到了在面臨九種情況的異變中君命可以有所不受,而這九種情況中有六種也為地形情況。再加上《九地》篇中補充的三種地形,共為九類。《九地》為《孫子兵法》十三篇中篇幅最長的。從內容上看,似乎是上篇《地形》的姊妹篇。在本篇中,孫武主要論述了在這九種地域作戰的用兵原則,但比較出彩的是他強調了要善於掌握兵士在不同作戰地域的不同心理狀態,以便採取相應的作戰策略。
可以說,在地形要素的探討中,孫子更勝一籌。人們對中西方軍事思想的差別往往有這樣的一句概括:東方重謀,西方重器。何謂“謀”,謀劃也。何謂“器”,兵器也。分析一個歷史人物的思想,就要結合他當時的客觀環境。西方的主流軍隊在歷史的很長時期內都是技術型軍隊,例如希臘聯軍,羅馬軍團等(中世紀的歐洲軍隊除外)。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克勞塞維茨更多地想的是自然要素如何與他的技術型軍隊相結合即可。故他對自然要素的探討也就沒有孫子那麼詳細了。
(4)數字要素(幾何要素)
幾何要素可以算是西方軍事思想的獨特性的貢獻。所謂戰爭中的幾何要素,就是兵力配置的方式。在戰術中,幾何學是關於軍隊運動的理論基礎。幾何要素包涵在西方軍事戰略所概括的數字要素之中。上文已提到,作戰線構成的角度、向心運動和離心運動,只要它們的幾何數值有計算價值則屬於數字要素。克勞塞維茨在其書中提出:“在戰略範圍,空間廣闊,時間很長,更為重要的是戰鬥勝利的次數和規模,而不是聯繫這些戰鬥的幾何形式,幾何要素的作用要小得多,這是一條已定的真理。” 我個人認為他這一觀點值得商榷。西方軍事概念上的“數字要素”乃至幾何要素可算是西方軍事戰爭問題的一個創造。在戰術上的作用已無爭論。我要討論的問題是戰略中幾何要素的作用。
假想有一支軍隊開入戰場作戰,這個指揮員第一件所要注意的事情,就是他個人對於戰爭本質的認識一定要完全和政府當局相同,就像我前文分析的那樣,對於戰爭本質的思考是該放在第一步的。其次他就要仔細研究戰場的情形,並且選擇一個最適宜的作戰基地。這個基地的選擇和預定的戰爭目標進一步決定了作戰區域的劃分。戰場指揮員此時要設法爭取第一個目標點,要選擇如何才能達到這個目標點的一條作戰線。這些線有的是永久性的,有的是暫時性的,其選擇的標準就是以能夠達到最有利的方向為原則:這個方向具有極大量的有利機會和極小量的危險。一支軍隊沿著這些作戰線行動時,又會有一個作戰正面和戰略正面。這些軍隊的主力在這個作戰正面上或是防守線上所暫時佔領的位置就是戰略位置。
當軍隊接近它的第一目標點時,或是它開始受到敵方抵抗時,那麼它就要攻擊敵人,或是採取某種行動以強迫敵人撤退。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這支軍隊可能要採取一兩條戰略調動線,這些線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可以暫時與一般作戰線不相符合,這二者不能被混為一談。
當軍隊前進時,在戰略正面與作戰基地間一定要建立各種補給線、倉庫等後勤上的設施。當我軍差不多達到它的第一目標點時,假使敵人還是擋著它的進路,那麼就會有一場戰鬥發生;假使勝負難決,那麼戰鬥就會繼續發展下去;假使我軍獲得了勝利,它就要確保這個第一目標點,或是繼續前進以達到第二個目標。假使我軍兵力有足夠的強度,可以擴張勝利的戰果,或者是已無要塞需要加以圍攻,那麼當然就應該繼續向第二個更重要的目標進攻。假使這個目標點距離頗遠,那麼就必須建立一個中間的支援點。一兩個已經確實佔領的城市可以當作暫時的基地;假使沒有這種合用的基地,那麼就應該留有一支小型的戰略預備隊,以來保護我軍的後方。當部隊要渡過大型的河川時,他們一定要選擇良好的渡河點和構築必要的防禦工事。
以上是我舉的一個幾何要素在戰略上運用的例子,通過這個很簡單同時也是一場戰爭的基本操作框架可以清楚地明白數字要素(幾何要素)在戰略上同時也起著很大的作用。在中國傳統的軍事戰略問題探討中,幾何要素未得到足夠的重視。中國的古代的兵書中只出現過幾何要素在戰術上的運用,即戰術上兵力配置,如《孫臏兵法》和戚繼光的《練兵實紀》中就有相關的陣型設計。
(5)統計要素
至於《戰爭論》所提出的統計要素,這裡的“統計要素”是一個在西方軍事語境中的概念。它的內涵其實就是後勤問題。軍事後勤問題是中西方戰爭都極其重視的問題。其實許多時候,戰爭打的就是後勤保障。這個要素中西方觀點比較統一,我就不再多述了。但值得注意的是,孫子提出了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方式就是因糧于敵。“食敵一鐘,當吾二十鐘;芑稈一石,當吾二十石”。孫子又就如何達到因糧于敵的目的,提出“取敵之利者貨也”,用重賞去激勵部隊因糧于敵。所謂“勝敵而益強”,這才是戰場後勤工作的最高境界。
(6)統帥要素
《孫子兵法》中提到的“五事”:道、天、地、將、法。“道”可為政治因素,也可為精神因素,只不過古往今來很多人對孫子的“道”理解錯了,認為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道”,故只理解為政治因素。“天”和“地”很明顯,是自然要素。《孫子兵法》第三篇《謀攻》篇中提到了“伐交”,也就是說外交因素。政治因素和外交因素固然是軍事戰爭的首要問題,但那是大戰略問題,不屬於本文所討論的軍事戰略問題。剩下的“將”和“法”主要體現的就是軍隊要素。雖然,《戰爭論》中未把軍隊要素列為戰略五要素之一,但其花了很大的篇幅在討論軍事統帥問題和軍隊的武德。可見,軍隊要素在兩部書對戰略的論述中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
孫子認為將帥是“國之輔”,“國家安危之主”,“民之司命”。“將者,智、信、仁、勇、嚴也。”孫子指出軍中統帥必須具備下列5個條件:以豐富的專業知識促進工作效率,以誠實的態度對待士卒,讓仁愛的行為惠及眾人,以勇氣和毅力面對戰場的挑戰,更要以嚴格的紀律約己束人。為將者,當以智、勇應敵禦侮,以仁、信、嚴統軍禦眾。至於“法”,不能僅理解為法規制度,而應包括編制裝備、通信聯絡、軍事訓練、管理教育、後勤保障等各個方面,即“曲制、官道、主用也”。軍隊戰鬥力主要體現在現在實力和指揮藝術上。前者決定於“法”,後者決定於“將”。
《戰爭論》中給出了“軍事天才”的概念,當然這裡的“軍事天才”並不是宣揚“天才論”,而是指的是軍事人才,或者說成是軍事將領和軍事統帥更為恰當。克勞塞維茨認為軍事天才必須具備完善的勇氣;必須具備卓越的智力和果斷精神;必須具備榮譽心、堅強等多種精神力量。在到處都充滿危險的戰爭領域,軍人應具備的首要品質就是勇氣,勇氣包含兩種:個人敢於冒險的勇氣和敢於負責的勇氣!其次軍人需要很高的智力。戰爭充滿了不確定性,形象點說,戰爭行動所依據的情況有四分之三好像隱藏在雲裏霧中。我始終認為一場標準意義上的戰爭應是作戰雙方零失誤的較量,因為無論一個國家多麼的落後,憑一國之人力選出一個軍事人才也是可能的。作戰雙方更多的只能是智力和硬實力的較量。但同時戰爭大多數都不是標準的,戰爭領域充滿了偶然性,智力平庸有時碰巧也能辨明真相,勇氣非凡偶爾也能彌補失算,這樣的例子儘管偶然性很大,但在歷史上的長河中還是為數不少的。但在大多數情況下或就平均結果來看,智力不足總是會暴露無疑的。何況戰爭的每一個計劃和部署都是和生命有關,這就使得智力變得更為重要。“綜觀形成戰爭氣氛的四個要素:危險、勞累、不確定性和偶然性,就可以理解,要想在困難重重的戰爭中順利前進,需要在感情方面和智力方面有巨大的力量。” 我們需要的是幹勁、堅強、頑強、剛強和堅定等多種精神力量。對於指揮員來講,地形判斷力也是至關重要的。總之,軍事行動要求指揮員必須具備智力和強大的精神力量。智力是一種起主要作用的力量,不管軍事行動從現象上看多麼簡單,不具備卓越智力的人,在軍事行動中也是不可能取得卓越成就的。這點同孫子“為將五德”將“智”放在第一位是多麼地契合啊!綜上,我個人認為,選擇一名合格的軍事統帥也是一個重要的戰略問題!
(7)情報要素
“故明君賢將,所以動而勝人,成功出於眾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於事,不可驗于度,必取於人,知敵之情者也。”這是孫子對知敵情的論述。這一段話不僅提出“先知”,而且確認“先知”為“動而勝人”的先決條件,即“知”為“計”的基礎。而對情報的收集上,孫子創造性提出了“三不可”,“不可取于鬼神”,這個很好理解,不過在孫子生活的時代這點已難能可貴。“不可象於事”,曹操注:“不可以事類而求。”即不可通過類比的方式獲知敵情。“不可驗于度”,即不能僅通過對數據的簡單分析來推測敵情,不能用計算方法來推測未來的趨勢。孫子認為“先知”唯一的途徑就是人,通過能知敵情的人提供正確的資訊,從而對敵情乃至敵情演變趨勢作出正確的評估和判斷。
情報要素在孫子的思想體系中非常重要。這是知敵情的必備條件。很有意思的是,西方的克勞塞維茨對情報的價值則幾乎完全予以否定,他說:“戰爭中有許多情報都是矛盾的,甚至於更多的情報都是虛偽的,而極大多數情報都是不確實的。”這兩位戰略大家再對待情報的態度上有如此大的差距,又當如何理解?我可以試作這些的解釋。克勞塞維茨所分析的客體是在作戰層面上的情報。戰場情況瞬息萬變,眼前情況複雜,既難獲得準確及時的情報,又難對接收的情報做出精確的判斷、評估和反應。可憐的情報+時間壓力+直覺判斷,這些因素經常會讓真實情況扭曲。而孫子所重視的情報是在戰爭計劃和準備層面上的,而不是僅針對眼前的情況。他注意的是長期的預測和準備,制訂的是總體的計劃,所以兩者對情報的態度有著如此巨大的差異。
孫子提出情報獲得的途徑是靠“用間”,用間有五種:“鄉間,內間,反間,死間,生間。”這樣的分類固然是適應孫子那個年代的情況,但直到今日也仍然不失其價值。即使是在現代的環境中,用間的方式也不過是這五種而已。在該篇的末句,“故惟明君賢將,能以上智為間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軍之所恃而動也”。這直接指出了情報的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照應首篇的“廟算”,精確點出了“算”與“知”密不可分的邏輯關係。
(六)現實意義
英國戰史大師富勒將軍有雲:“除非歷史可以教導我們如何觀察未來,否則歷史就不過只是一種充滿血腥的傳奇故事。”簡言之,研究歷史的主要目的即為鑒往知來。研究戰略思想亦是如此。《孫子兵法》畢竟是兩千餘年前的古代兵經,而《戰爭論》亦是19世紀的作品。在當前和未來的世界中還有什麼樣的意義,這是許多學者孜孜不倦投入其中的研究課題。
我試從一個新的角度解讀本文所整理闡述的孫子戰略思想的現實意義。眾所週知,現代的戰爭是資訊化戰爭,一切戰爭單位都要轉化為資訊單元。而孫子兵法所闡述的戰略思想又將如何在資訊化戰爭中體現出來,我將從數學建模的角度將各個戰略要素融入其中,得出一支軍隊戰鬥力的定量判定,將古代的軍事戰略思想用現代戰爭的語言表現出來。
美國歷史學家、陸軍退休上校杜派(Trevor Nevitt Dupuy)設計出一種軍隊戰鬥力的框架結構,他稱之為“定量判定模型”。他的想法是從歷史上的戰鬥經驗數據中分析出影響戰鬥的重要因子,在可能的戰鬥環境下產生的效應,都分別給以特定的因子值,然後用這些因子值乘以交戰各方擁有的全部武器的應用殺傷力指數值 ,從而得出各方軍隊總的戰鬥力值。杜派利用了1943年9月至1944年6月間在義大利戰區60次師級作戰戰例的全部戰鬥數據,他仔細計算了交戰雙方在塞勒諾(Salerno),沃土爾諾(Volturno),安茲沃(Anzio)和羅馬戰役中德、英、美各國武器的應用殺傷力指數值。這些數據對於軍隊戰鬥力的定量化研究奠定了一個基礎,好比是完成了原材料的準備。現代武器的應用殺傷力指數值可以根據這些數據演算出來。而《孫子兵法》中的戰略要素剛好是這其中的一系列戰鬥因子,我們可以對某時各種環境下這些戰略要素產生的效應提供符合實際情況的假設值。
由於《孫子兵法》和《戰爭論》所產生的年代主要進行的是地面戰爭,所以就在地面戰爭這個大的假定框架中進行探討。對於現代地面戰爭所用武器,我們可以分成這四類:步兵武器,炮兵武器,裝甲兵武器和航空兵武器。
(1)原戰鬥實力公式(即硬實力)
由於任何武器的使用都會受到自然要素的影響,這些自然要素的影響,可以分別細化為單個因數,這些因數可姑且稱之為環境因子。孫子云:“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高下、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陰陽、寒暑即為晝夜、晴雨、溫度等氣象情況。時制,即季節變化。這些可統稱為天時要素。我在此根據現代武器受影響的實際情況將天時要素的因子分為氣象因子和季節因子。“地”即地形要素,孫子對地形做了不同的分類,在上文中已做了論述。
於是可列出以下計算公式。
S=(W輕+W重)*r步+W反坦*r步+(W炮+W防空)*(r炮*h炮*z炮+w炮)+(W裝甲*r裝甲*h裝甲)+(W近空*r近空*h近空*z近空*w近空)
式中符號含義如下:
S:原戰鬥實力值(用自然要素因子修正後的一支戰鬥部隊武器殺傷力指數值的總和);
W:一支部隊編制內的武器應用殺傷力指數總值,即步兵輕武器(W輕)、步兵重武器(W重)、反坦克武器(W反坦)、地面火炮(W炮)、防空武器(W防空)、裝甲車載武器(W裝甲)以及近空支援武器(W近空)的應用殺傷力指數總和;
r步:與步兵武器有關的地形因素因子;
r炮:與炮兵有關的地形因素因子;
h炮:與炮兵有關的氣象因子;
z炮:與炮兵有關的季節因子;
w炮:與炮兵有關的空中優勢因子;
r裝甲:與裝甲兵有關的地形因素因子;
h裝甲:與裝甲兵有關的氣象因子;
r近空:與近空支援有關的地形要素因子;
h近空:與近空支援有關的氣象因子;
z近空:與近空支援有關的季節因子;
w近空:與近空支援有關的空中優勢因子。
(2)修正戰鬥實力公式:(經不同情況下戰鬥因素修正後的戰鬥力)
當部隊投入戰鬥之後,其戰鬥力不僅受到自然要素影響,還會受到統帥要素、訓練、士氣、後勤、態勢等各種戰鬥要素的影響,這些要素也可以分別細化為單個的因素,可統稱為戰鬥因子,用戰鬥實力值與各種戰鬥因子的乘積,叫做部隊的戰鬥潛力值,則有:
P = S*m*l*t*o*b*u*v
式中符號含義如下:
P:修正戰鬥實力值(用戰鬥因子修正過的戰鬥總實力);
m:機動因子(通常防禦方的m值為1);
l:統帥要素因子(當數據允許對這一因素作出評估時);
t:訓練或經驗因子(當數據允許對這一因素作出評估時);
o:士氣因子(當數據允許對這一因素作出評估時);
b:後勤要素因子(當數據允許對這一因素作出評估時);
u:態勢因子(其中包括與實力、地形、氣象、季節等有關的態勢因子);
v:易損因子。
當然從軍事運籌的角度,還可以做很多類似的運用,上面這個例子只是一個簡單的嘗試。從這裡可以看出,《孫子兵法》和《戰爭論》中所包含的戰略要素的問題在今天的戰爭理論和實踐中依然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戰爭並不能用數學算出來,但是亦不可缺少算的環節,正如孫子所強調的:“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頁;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七)總結
上文將《孫子兵法》和《戰爭論》兩部書的軍事戰略問題分各種要素進行了分析對比,並提出了一種戰略要素運用的可行方式,但目的僅僅是為了詳細地闡述問題。其實孫子研究軍事和戰爭問題的重要特點之一,就是把戰略、戰役和戰術等各種戰爭問題融合在一起進行研究。而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中,雖然把戰略要素區分為精神要素、物質要素、數字要素、地理要素和統計要素五個方面,但他強調指出:“這些要素在軍事行動中大多是錯綜複雜並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的,因此,如果有人想根據這些要素來研究戰略,那麼,這將是一種最不幸的想法。他必然會在脫離實際的分析中迷失道路,就像在夢中從抽象的橋墩向現實世界架橋一樣,必然會徒勞無益。” 顯然,為了研究和把握戰略的需要,他不得不指出戰略的要素。同時,他又生怕人們只關注這些所謂的戰略要素而忽視或丟失了其他具體的戰略問題。在“戰略概論”一篇中,他將“主要的精神力量”和“軍隊的武德”等極為相近的問題,專門分章進行闡述。克勞塞維茨還鮮明地提出了“戰略是對戰鬥的運用”的著名論斷,並對戰略如何運用戰鬥的一些細節性的問題進行了研究。
所以說,戰略的各要素是要聯繫在一起綜合考慮並要結合具體的戰略、戰役和戰術問題。這樣的軍事戰略才會真正地有操作價值。作戰起于“知”,而這些戰略要素正是“知”的範疇。“知”而方能用。“兵無成勢,無恒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對戰略要素的運用也正因如此。這些要素在每一場戰爭中都需要一一去考量,同時根據實際情況來重點考量其中一種或幾種要素。弱欲勝強,則需重點考慮精神要素和自然要素,並要善於運用各種變化來一點一點扭轉劣勢;強欲勝弱,則不僅要考慮弱者的想法,避免弱者創造奇跡,同時要多考慮後勤要素,使得自己易勝敵且“勝敵而益強”。戰略要素的比較並不是恒定不變的,而是要在變化中來對戰略要素進行靈活的分析和運用,這樣才能達到軍事藝術的境界。
真正的戰略家是用一次次的戰爭歷練和一升升的鮮血澆灌出來的。如果不是一名優秀的基層指揮員,那麼就幾乎不可能成為一名優秀的戰略家。自古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我們需要以古人的經驗和戰例與自己的演習實踐相結合,在軍事學術上真正地從實戰角度出發,務實不務虛,這樣方能使研究成果對我國軍事事業發展有所裨益。(新華網 倪霄漢、楊陽、江政奇)
-----------------------------------------
西方的「孫子兵法」--《戰爭論》
2014-03-28 17:14:00
一、作品簡介
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被譽為西方近代軍事理論的經典之作,對近代西方軍事思想的形成和發展起了重大作用,被譽為影響歷史進程的100本書之一。克勞塞維茨本人也因此被視為西方近代軍事理論的鼻祖。全書分為八篇,《戰爭論》為譯者選譯的精華本。在書中,作者揭示了戰爭從屬於政治的本質,指出了人的因素尤其是精神力量的作用,闡述了戰爭性質向民眾戰爭轉變的歷史趨勢,探討了戰略和戰術、進攻和防禦、戰爭的目的和手段之間的辯證關係,提出了集中優勢兵力殲敵等理論。
儘管該書是一部未完成的著作,但由於克勞塞維茨注意運用德國古典哲學的辯證法考察戰爭問題,因而闡發了諸如:"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等一系列在戰爭理論中引發革命的主要思想。
二、作者簡介
卡爾·菲利普·戈特弗里德·馮·克勞塞維茨(1780-1831),德國軍事理論家和軍事歷史學家。1792年參加普魯士軍隊,1795年晉升為軍官,自修了戰略學、戰術學和軍事歷史學。他主張聯合俄國抗擊拿破崙,1812年來到俄國軍中參加抵抗拿破崙的戰爭,1818年出任柏林軍官學校校長並晉升為將軍。克勞塞維茨研究了1566-1815年期間的130多次戰爭和征戰,留下的遺著達十卷。《戰爭論》是其前三卷,共分8篇124章,系統總結戰爭經驗,在戰爭的概然性、戰爭與政治的關係、精神因素的作用、民眾戰爭、集中兵力等許多方面有精闢論述,被譽為西方近代軍事理論的經典之作。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Pj54k.html
----------------------------
每本書解決不同問題,竊以為別分高低,更別用它們試圖解決的問題分級,他們的成書年代就不同,解決的脈絡也不同。
  戰爭論用了一句話把孫子兵法的一個精神詮釋:「戰爭是政治的延伸。」而這精神,在孫子兵法的《始計》中談得很清楚:「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不可不慎。」甚麼可以說是國之大事?政治絕對包含在內,戰爭論又把一個孫兵中有的概念突出並強調,可說有功,但也不能說這就優於孫兵。也不能說,孫兵的思想包括戰爭論,戰爭論則劣於孫兵。難道它們解決的問題,無論提出輪廓或強調部分,就像全景畫和特寫畫,有優劣之分?
  我只能說,有不同想法,寫寫心得是不錯的。但爭孫兵優於戰爭論或反之,實在沒意義:它們都解決不同問題,帶來不同啟發。
---------------------
世界三大兵書,其中一本講管理,一本講劍法
2016-09-11 由 歷史小茶館 發表于 文化
一:《戰爭論》。此書被譽為西方近代軍事理論的經典之作,對近代西方軍事思想的形成和發展起了重大作用,被譽為影響歷史進程的100本書之一。克勞塞維茨本人也因此被視為西方近代軍事理論的鼻祖。作者在書中揭示了戰爭從屬於政治的本質,指出了人的因素尤其是精神力量的作用,闡述了戰爭性質向民眾戰爭轉變的歷史趨勢,探討了戰略和戰術、進攻和防禦、戰爭的目的和手段之間的辯證關係,提出了集中優勢兵力殲敵等理論。儘管該書是一部未完成的著作,但由於克勞塞維茨注意運用德國古典哲學的辯證法考察戰爭問題,因而闡發了諸如:"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等一系列在戰爭理論中引發革命的主要思想。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是軍事思想史上自覺運用辯證法系統總結戰爭經驗的戰爭理論經典。該書出版後,曾受到各國軍界的極大重視。美國上世紀80年代出版的《大不列顛百科全書》"戰爭指導"的條目提出,克勞塞維茨是第一位偉大的戰略學家,是現代戰略學研究的鼻祖。他的不朽著作《戰爭論》不愧為全面研究軍事學術的最佳理論著作,在某種程度上講,他的著作就是戰略學的"聖經"。
二:《孫子兵法》。《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等,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被譽為「兵學聖典」。處處表現了道家與兵家的哲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是古代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作者為春秋時祖籍齊國樂安的吳國將軍孫武。《孫子兵法》被奉為兵家經典。誕生至今已有2500年歷史,歷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說「觀諸兵書,無出孫武」。《孫子兵法》是美國西點軍校和哈佛商學院高級管理人才培訓必讀教材,影響松下幸之助、本田宗一郎、盛田昭夫、井深大一生的書,通用汽車CEO羅傑·史密斯、軟銀總裁孫正義成功的法寶,商界必備實戰手冊啟迪人生權變創新的智慧。 兵法的核心在於挑戰規則,唯一的規則就是沒有規則,此兵法不僅是謀略,更是大戰略、大智慧。
三:《五輪書》。作者是宮本武藏,是一本既為劍法,也為兵法的一本著作。宮本武藏他是名聞遐邇的劍客,日本歷代公認的第一劍手。七歲成為孤兒,後來跟隨同村的新當流派劍手有馬喜兵衛學習,但於十三歲就擊敗自己的老師,隨之出走,成為一名漂泊武者,專心研習兵法和劍法。宮本武藏晚年隱居在細川家。細川忠利死後,隱居在與葉城西的金剛山靈岩洞中,學習坐禪,學習繪畫雕刻。於六十歲時,他以純以天道和觀世音為鏡,把自己流派的經驗和心得總結而成,寫下《五輪書》。
宮本武藏說:自從年輕時我就致力於兵法的研究。我第一次決鬥是在十三歲那年,我擊敗了一名新當流的兵法家有馬喜兵衛。當我十六歲那年我擊敗了另一名但馬國秋山的怪力兵法高手。二十一歲時,我去了京都,在那裡幾乎跟所有的流派都交過手,未嘗敗績。之後我週遊各國,不斷和全國各種流派的兵法名家決鬥。自我十三歲那年到二十八歲,決鬥凡六十次,從未敗北過。當我三十歲的時候,我回顧昔日的戰績,發現這些勝利並不意味著我已經達到兵法宗匠的境界。這也許是因為我欠缺兵法的才能吧,或者是天數如此,也有可能是其他流派的水準太差之故。於是我日以繼夜地尋求著兵法的奧義,當我五十五歲的時候,我終於領悟到了所謂兵法的精髓所在。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culture/ablj5n.html
----------------------
世界三大兵書:孫子兵法排名第一無可爭議,排名二、三你知道嗎
2017-01-09 由 歡聲笑語 發表于 資訊
不同的軍隊在不同年代、不同地點進行交戰,世界三大兵書就是在這樣的戰爭背景下誕生的。
《五輪書》
作者簡介:
宮本武藏(1584-1645),原名新免武藏,出生於日本岡山縣英田郡,是一名從來都沒有輸過的劍客

▲ 宮本武藏
成書年代:
1643年,當時的日本已經結束了戰國年代,進入了德川家康一統天下的江戶時代。
內容特色:
此書既是劍法著作,也是兵法著作,全輸共五卷。這五卷內容逐一介紹了兵法總論、兵法的適用原
理、兵法的變化、兵法與劍道的區分、兵法的活用。
《戰爭論》
作者簡介:
卡爾·菲利普·戈特費里德·馮·克勞塞維茨(1780-1831),德國軍事理論家和軍事歷史學家。
▲ 卡爾·菲利普·戈特費里德·馮·克勞塞維茨
成書年代:
1831年11月,在其去世後,他的妻子整理出版了共10卷的《卡爾·馮·克勞塞維茨將軍遺著》,其中1
-3卷位《戰爭論》。
內容特色:
《戰爭論》是克勞塞維茨在總結以往戰特別是拿破崙戰爭的基礎上寫成的,是軍事思想史上自覺運
用辯證法系統總結戰爭經驗的戰爭理論經典。
《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又稱為《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書》和《孫武兵書》。
作者簡介:
孫武:(約公元前535-?),春秋末年的齊國人,陳國公子陳完的後代,後人有尊稱孫武子。
▲ 孫武
成書年代:
一般認為此書成書於春秋末期。
內容特色:
《孫子兵法》是我國古代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軍事理論著作,全書分為13篇,共有6000字,闡
述的兵法和哲理對後世影響深遠。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news/zmrav2q.html
----------------------
影響世界的五位軍事理論家
2017-01-11 由 歷史邊緣的探索者 發表于 軍事
這個世界幾乎所有的東西都要靠理論支撐,軍事戰爭也不例外。有五位軍事理論家,他們的著作在全世界範圍之內掀起了巨大反響,他們是孫武、克勞塞維茨、馬漢、富勒和杜黑。
孫武,中國「兵聖」,他曾在柏舉之戰中以三萬人破楚二十萬之眾,他的經典之作《孫子兵法》風靡全球,至今還是許多國家軍界商界的追捧的「精神財富」。《孫子兵法》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統概括戰爭的軍事理論著作,其中不少理論超前即便放在現在也不過時比如上兵伐謀、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戰而屈人之兵等等。
克勞塞維茨是普魯士的軍事理論家,他是近代軍事戰略學的奠基人,他一生參加過四次著名的戰役,他的著作《戰爭論》是所有軍人必讀的兵學聖經。《戰爭論》不僅揭示了戰爭從屬於政治的本質還闡述了戰爭性質向民眾戰爭轉變的歷史趨勢,此外書中還介紹了戰略戰術、進攻防禦等等一些內容。
阿爾弗雷德·賽耶·馬漢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最有影響力的人之一,他的《制海權對歷史的影響》一書是各國海軍信奉的寶典,也就是在他和他的作品影響下,各國展開了造艦競賽。馬漢在書中提出了「海洋中心說」,他認為商船隊是海上軍事力量的基礎,海上力量決定國家力量,誰能有效控制海洋,誰就能成為世界強國,要控制海洋就要有強大的海軍和足夠的海軍基地,以確保對世界重要戰略海道的控制。時至今日,《制海權論》還影響著主要大國。
《裝甲戰》是英國軍事理論家富勒撰寫的,主要介紹了裝甲部隊在未來戰爭中的作用和意義。這在當時來說是一部劃時代的著作。二戰中蘇德雙方將裝甲戰發揮得淋漓盡致皆是拜它所賜。
杜黑,義大利人,空軍理論巨匠,空軍戰略學創始人。1917年,杜黑提出了明確而完整的戰略轟炸理論,他認為結束戰爭最好的方法是奪取制空權,然後摧毀敵人生死攸關的部分包括敵人的後勤供給和抵抗意志。1921年,《制空權》問世,這本書對後世極有影響,它間接影響了二戰中的千機大轟炸。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military/89yb22l.html
------------------------
兵家的起源以及發展歷程
2016-12-25 由 歷史名人小傳 發表于 歷史
兵家是中國先秦、漢初研究軍事理論,從事軍事活動的學派,諸子百家之一。中國自古以來兵家一直是受到重視。據《漢書·藝文志》記載,兵家又分為兵權謀家、兵形勢家、兵陰陽家和兵技巧家四類。兵家的代表作品有《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吳子》、《六韜》、《尉繚子》等。兵家著作中含有豐富的樸素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兵家的代表人物有春秋時孫武、司馬穰苴,戰國時孫臏、吳起、尉繚、趙奢、白起,漢初張良、韓信等。
兵家集大成者是孫武的《孫子兵法》。中國自古以來兵家一直是受到重視的。兵書在中國的發展源遠流長,兵書產生於西周,成熟於春秋。如何從宏觀上把握戰爭,是兵法的關鍵。戰爭是政治的繼續,關係到一國或一民族的生死存亡或被人奴役的大事。兵法也可以將它看成既是一部如何統治國家,制定國家戰略的指引;又是一部如何領兵打仗,制定戰爭戰略與策略的書本。兵家是春秋戰國「百家」中的一個重要學派,以研究作戰、用兵為其主要宗旨。《漢書·藝文志·兵書略》將兵家著作分為四類:兵權謀類側重於軍事思想、戰略策略;兵形勢類專論用兵之形勢;兵陰陽類以陰陽五行論兵,且雜以鬼神助戰之說;兵技巧類以兵器和技巧為主要內容。
兵家主要代表有孫武、吳起、孫臏、尉繚等。他們的著作留傳下來的有:《孫子兵法》、《吳起》、《孫臏兵法》、《尉繚子》等。這些著作均是當時戰爭和治兵經驗的總結,其中提出了一系列戰略戰術原則,包含有豐富的軍事辯證法思想以及治兵作戰的哲理。
兵家主要代表有孫武、吳起、孫臏、尉繚等。他們的著作留傳下來的有:《孫子兵法》、《吳起》、《孫臏兵法》、《尉繚子》等。這些著作均是當時戰爭和治兵經驗的總結,其中提出了一系列戰略戰術原則,包含有豐富的軍事辯證法思想以及治兵作戰的哲理。
兵家著作中以《孫子兵法》(以下簡稱《孫子》)影響最大,該書成於公元前五世紀春秋末期,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軍事理論著作。《孫子》作者孫武,字長卿,人稱孫武子、吳孫子,春秋末期齊國人,生卒年月尚不詳,大約與孔子同時代人。據《史記》記載,公元512年,孫武從齊國出走至吳。經吳國大臣伍子胥推薦,以兵法進見吳王闔閭。他以驚世駭俗之宏論,卓越遠見之謀略,使吳王為之動心,於是重用。此後,他被任為將軍,和伍子胥共同輔助吳王,「西破強楚,入郢,北威章、晉,顯名諸候」。孫武主張改革圖強,畝大稅輕,「士少」、「富民」,鼓勵發展小農經濟,以求富國強兵。從公元前512年至公元前418年,他在吳三十年,戰功顯赫,使吳國崛然而起,奪取晉國的霸主地位。
兵家是最講究實際功效的一家。兵家的目的很明確:取勝。以戰屈人之兵也好,不戰屈人之兵也好,火攻也好,用間也好,所有一切手段都為著一個清晰的戰爭目的:勝利。在生活、學習或者工作中,常常遇到需要解決的問題,然而在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對目標沒有清晰的認識,經常兜圈子,轉來轉去,精力被分散,不能全力以赴,遲遲不能解決問題。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2ax3o3z.html
--------------------
非著名諸子百家|兵家、戰爭論與五輪書
2017-02-06 由 貓圖怪談 發表于 文化
《孫子兵法》、《戰爭論》和《五輪書》一直以來被認為是世界三大兵法書,從不同的角度為人類展開了戰場上的奧秘。它們受歡迎的一大原因,就是戰爭在人類文明中扮演著太過重要的角色。資源的匱乏始終是困擾物種繁衍生息的壁壘。為了爭奪更好的生存資源,物種之內的戰爭從來也沒有停止過。看似溫順無害的綿羊,在草場荒蕪時也會拚命多吃,其實也就是在間接地與同類掀起生存戰爭。人類當然也不會例外。天災水旱、蝗蟲入侵、利慾薰心,隨便一點藉口就能點燃一場戰爭,戰爭的藝術也因此一度被捧到了至高無上的地位。
放下種族仇恨的問題不談,令人驕傲的是三本兵法里有兩本出自東亞文明。它們也都滲透著東亞民族特有的對天地萬物的關懷,而不僅僅拘泥於軍事技術這個小層面。《孫子兵法》中國人都再熟悉不過,還包括它的繼任者《孫臏兵法》都是中國兵法書的瑰寶。據統計,《孫子兵法》中「道」字出現了50多次,在很大程度上堪稱一本有道家涵養的哲學書。日本劍豪宮本武藏的著作《五輪書》則來自我們的近鄰日本。這本書說是兵法書,其實到不如說是一本凝聚了一位技藝高超的藝人(武藝)人生思考的書,本質上和今天很多商業大亨的自傳回憶錄差不多。即使不是將軍或者創業者,《五輪書》也能給普通人一種全新的感悟。
正如前文所說,兵法的實用價值這麼高,各民族的側重點還不一樣,似乎也能體現各種文化的不同關注點。《孫子兵法》以晦澀難懂著稱,大量的篇幅都在用來討論軍事中的形勢、國運,這些知識是需要一定的文化素質和體悟能力才能轉化為戰鬥力的。歷史上對這本兵書的註解和推演大概僅次於文字晦澀多解的《道德經》和《春秋》,仿佛不通過注釋人們就無法理解這本書的全貌了。這大概和《孫子兵法》的成書目的有關係。孫武寫作這本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進獻給吳王闔閭作為自己的進身之階。因此與其說這本書是給軍官的教科書,到不如說是用來展示自己對戰爭藝術理解的高級學術著作。想要吸引信徒,尤其是吳王這樣有一定文化水平和思考能力的信徒,孫子必須要有所保留乃至故弄玄虛。這不是在黑孫子,而是對人心正常的揣度。如果他把《孫子兵法》寫成當時的大白話,而且讓基層軍官都能輕鬆看懂,還怎麼體現自己的思想水準呢?再說作為第一讀者的吳王闔閭,其實也不需要知道太多真正上戰場的事,以自己作為國家政治首腦的身份去看兵法書,如果能找到和自己職責相匹配的內容,那才能引起他的濃厚興趣。孫武也才能留在吳國謀個一官半職。最後的結果也算是皆大歡喜,齊國出身的孫子成為了吳國的將軍,幫助吳國一時達到鼎盛。吳王闔閭也在和孫子的探討中收穫了很多實用的統治者思想。
可嘆的是,正是這樣一本需要最高統治者視野和經驗方可理解的深邃著作,後來變成了中國歷史上的軍官考試書目。自唐朝以後,中國的軍官就被文官視為「豪豬賤狗之輩」,是沒有思想沒有文化的肌肉棒子。他們自己倒也爭氣,大多數是半文盲,只是憑著舉多重的石鎖在軍中謀得差事。文武雙全的大將偶爾還能出現,識字的基層軍官就很稀罕了。指望這幫人理解晦澀的《孫子兵法》實在是強人所難了,讓他們去理解《孫子兵法》里「不戰而屈人之兵」這樣的彎彎繞軍事手段也沒有太大的願意。這就好比讓一個在核物理研究所負責後勤的中專生機修工先讀懂相對論再上崗,根本沒有什麼意義。他只需要把《電路維修手冊》讀通學懂就已經足夠應付工作所需了。讓他天天分析強子對撞的實驗結果,反而會讓他無法勝任自己的工作。這不得不說是《孫子兵法》流傳過程中被過度神化和拔高而造成的悲劇。
與此相對,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就更專注於戰爭技術本身。這本書屬於高屋建瓴的軍事家、政治家也能看,基層單位的連長排長也能看的兵法著作。一般人都會把目光集中在《戰爭論》的前兩卷,認為這本書對戰爭的概括極為貼切,有一定的哲學意味。這是因為對現代人還有用的章節都集中在這一部分。現代軍事家和企業家研究這本書,就是為了從它的理論部分找到一些值得學習之處。它對現代戰爭和商業競爭的指導作用也僅限於此了。
但作為親身參與了拿破崙戰爭的普魯士高級將領,克勞塞維茨本人對戰爭細節的研究也值得稱道。在書的後半部分,他花了很多心思討論戰場上的排兵布陣。從行軍、平原攻防、山地攻防、江河攻防、沼澤攻防、陣地戰等各方面可謂翔實地為讀者提供了參考。《孫子兵法》強調的「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在《戰爭論》的後半部分被打得粉碎,克勞塞維茨就是希望讀者能用他寫的這本「操作手冊」一板一眼地完成戰場上的布置。那你說克勞塞維茨是不知道戰場情況瞬息萬變,指揮官不應該拘泥於書本上的指揮技術嗎?他當然知道。但能隨時根據戰場情況做出恰當而精妙判斷的只是少數指揮天才,這種人是不世出的。大多數軍官沒有那麼高的智慧,他們在戰場上能按部就班地照著天才設計好的套路打仗就已經夠了。尤其是基層軍官,他們其實不需要知道戰爭是不是政治的延續,只需要了解在這一場具體的堡壘攻防戰里自己怎麼趕跑棱堡里的敵軍就可以了。這就好比籃球天王喬丹退役當了球隊老闆,要求所有的板凳球員像自己當年那樣能跑能跳能投籃,還要敏銳地觀察場上局勢。這是做不到的,大多數人能有這其中一項的天賦已經很了不起了,其他的技術特點只能通過不斷的訓練勉強完成教練的要求。其實孫子也早就意識到,指望所有人都能兵無常勢是很苛刻的要求,所以他才會在後文寫道:「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既然是神,就不是每個凡人都能有的境界。
《戰爭論》軍事高級理論和實操技術的結合,也是它的目標讀者所決定的。克勞塞維茨寫作這本書,一方面是為了完成自己的夙願,把從戰場上帶下來的軍事理論傳播出去,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寫一本軍事教科書,實指望能夠暢銷呢。如果沒有點具體的「乾貨」,一本暢銷書就不可能賣得動。這一點放之四海而皆準,在今天也仍然是這樣。同樣的經管類書籍,強調培養企業文化、提高企業家自身素養的書估計就很難賣得動;充滿厚黑內容一步一步教你怎麼控制員工行為的管理學卻成為了企業家的座上賓。人都有惰性,也有追逐眼前利益的弊病,只願意花時間在短時間裡能看見學習收益的事物上。
《五輪書》就更是這幾本兵書里的奇葩。仔細看過《五輪書》的人會意識到,作者宮本武藏真正說到兵法的部分並不多,也就是《火之卷》和《水之卷》的一部分。大量的內容都在闡述作者對武士戰場的生涯。開篇對世界四種人生:農夫、商人、武士和工匠的分類,不由得讓人想起柏拉圖正義之城裡的三種人:統治者、戰士和老百姓。這幾種人生各有其美妙之處,只要過得好就沒有什麼值得遺憾的。相差近兩千年的兩位歷史名人對生命做出了幾乎相同的思考。說《五輪書》是兵法倒不如說它是一本人生心靈雞湯。
即使談到兵法部分,這本書的用語也多少有些隱晦,比如《水之卷》的開篇:「別讓別人窺破你的心態!矮子的心態要象個壯漢,壯漢的心態要象個矮子。無論你的體形怎麼樣,都不要被它固有的反應所誤導。要籍著你的心去觀察事物,收放自如,從更高的角度去思考。你需要錘鍊你的智慧和精神。為了變得更加睿智,你需要明辯是非,通曉大義,廣涉才藝,當你不再會被人所欺騙的時候,你就達到了兵法中所說的『智』!」這樣講述兵法的總義,帶有太濃重的日式思考印記,那種忍耐中的沉靜想必是讓人比較無法快速領會的。今天閱讀《五輪書》的人,與其說是想從中學到什麼競爭的制勝之道,倒不如說是為了讓自己的心態的得到更多調整。這也和《五輪書》的寫作目的相契合。宮本武藏寫這本書既不是為了從大名諸侯那裡獲得什麼,也不是為了賣暢銷書大賺一筆,純粹只是想傳遞自己的思考,讓弟子和友人們繼承本門的淳樸哲學。他不寫技術也不寫謀略,專寫個人哲學,也就不足為奇了。
三本不同的兵法書,折射三種不同文化,反應三種不同寫作目的,卻最終都成為了人類文明寶庫里不可或缺的一筆,也不得不說是人類文明寬容的一個象徵吧。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4qr8mj3.html
------------------------------
世界最早的兵法著作,你知道《孫子兵法》的十大名句嗎?好好學!
2016-11-16 由 文學細品 發表于 文化
《孫子兵法》,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被譽為「兵學聖典」。處處表現了道家與兵家的哲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是古代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作者為春秋時祖籍齊國樂安的吳國將軍孫武。
《孫子兵法》被奉為兵家經典。誕生至今已有2500年歷史,歷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說「觀諸兵書,無出孫武」。兵法是謀略,謀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戰略、大智慧。如今,孫子兵法已經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軍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今天,跟隨微博:@微言教育 一起來欣賞解讀十大名句。
相關文章
孫子兵法簡介: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軍事著作
2016-05-21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等,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被譽為「兵學聖典」。處處表現了道家與兵家的哲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yankl3j.html
--------------------------
同時代與《孫子兵法》並列的還有六部,為何只《孫子兵法》傳世?
2017-01-30 由 黑白歷史 發表于 文化
春秋戰國亂世,幾乎沒有和平一說,在如此高強度的戰爭背景下,軍事潛力被快速挖掘了出來,但是世人只知《孫子兵法》,但是同時期能與《孫子兵法》並列的,還有六部傳世兵法。
TOP、1《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等,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被譽為「兵學聖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是古代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作者為春秋時祖籍齊國樂安的吳國將軍孫武。
《孫子兵法》被奉為兵家經典。誕生至今已有2500年歷史,歷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說「觀諸兵書,無出孫武」。兵法是謀略,謀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戰略、大智慧。如今,孫子兵法已經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軍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孫子兵法》竹簡出土在臨沂。
TOP、2《鬼谷子》
鬼谷子此人太過於神秘,更逆天,堪稱千古第一智者也絲毫不為過。
鬼谷子還有四個最有名的弟子,蘇秦、張儀、龐涓、孫臏。
《鬼谷子》這部書,堪稱中華史上最詭異的一部書,雖然歷代以來的所有學者毫無例外的都譏諷詆毀這部書,但是私底下卻又無一例外的深入研究這部奇書,而且據說歷代帝王的帝王心術典範書籍其中必有《鬼谷子》。
鬼谷子是極少的從人性的角度來剖析這個世界的書,而不是盲目的去引導所謂的正義或者邪惡,縱橫捭闔,所向披靡;《鬼谷子》不是一部教導的書籍,講究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分析問題,把一切都算到了,也就不懼了,所以真正能學好《鬼谷子》的人,智商也是同代的佼佼者了,而且對人性有極深刻的理解,這樣的人,足以為帝師了,市面上所謂的《鬼谷子》十有八九都是騙子,真的能研讀好《鬼谷子》的人,也沒必要去靠這個掙錢了。
《鬼谷子》裡面,當然也有兵法篇,龐涓和孫臏的兵法絕大部分都是鬼谷子教的。
TOP、3 《司馬法》
《司馬法》,是重要的春秋時期軍事著作之一。據唐朝宰相李靖所說,《司馬法》本出自姜太公之手,商周秦漢的大司馬可以理解為現代的國防部長,司馬法從字面上解釋就是國防部頒發的作戰條例,而姜太公曾擔任周文王的大司馬,故有周之司馬法出自姜太公之說。而後世司馬穰苴所寫兵書名為《司馬穰苴書》,並非《司馬法》。
《司馬法》是現存最古老的軍事思想,比大名鼎鼎的《孫子兵法》還要古老。它保存著春秋前期的一些非常古典的作戰原則,有濃郁的貴族色彩,如「逐奔不過百步","縱綏不過三舍」。此書講軍禮的地方甚至超過兵法的部分,典型的三代兵法的化石。
TOP、4《吳子兵法》
《吳子兵法》,中國古代著名漢族軍事著作,《武經七書》之一。相傳戰國初期吳起所著,戰國末年即已流傳。《漢書·藝文志》稱「吳起四十八篇」,《隋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均載為一卷。今有《續古逸叢書》影宋本及明、清刊本,存圖國、料敵、治兵、論將、應變、勵士六篇,分上下兩卷。
《吳子》繼承和發展了《孫子兵法》的有關思想,在歷史上曾與《孫子》齊名,並稱為「孫吳兵法」,因而為歷代兵家所重視。現有日、英、法、俄等譯本流傳。
TOP、5《孫臏兵法》
《孫臏兵法》是中國古代的最著名中原軍事著作之一,也是《孫子兵法》後「孫子學派」的又一力作,是反映戰國時期兵家思想的代表作之一。《孫臏兵法》古稱《齊孫子》,作者為孫臏,先秦天下十豪之一。
《孫臏兵法》應該是最齊全的一門兵法,孫臏本身天資聰明,天資比龐涓還高,加上出生名門之後,系統的總結了《鬼谷子》兵法的核心思想和傳承《孫子兵法》,加上多年帶兵打仗經驗,可以說《孫臏兵法》應該是戰國中期的戰爭思想總結了。
TOP、6《尉繚子》
其實,關於《尉繚子》這部書,其真偽、作者、成書年代和書的歸類,歷來爭議頗多。
至到1972年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尉繚子》殘簡後,才充分證明其並非偽書。對於它的作者和成書年代,一說為梁惠王時期尉繚所著,故成書於戰國中期。另一說為秦始皇時期尉繚所著,故成書於戰國晚期。一般認為前一種說法較為可信。
但是,依舊還是太神秘,不過該書被北宋神宗元豐年間被列《武經七書》之一,可見此書的重要性了。
TOP、7《六韜》
《六韜》的作者是呂望,《六韜》的名氣,絲毫不遜於《孫子兵法》,其實很多人都對《六韜》有點陌生,換個說話可能就會恍然大悟了,《六韜》其實就叫《太公六韜》或《太公兵法》。
雖然剛開始的人認為,《六韜》的作者是呂望,嗯,又要姜望,字子牙,就是姜子牙了。
但是經過宋代至今的考古等認為,《六韜》應該是書成於戰國時期,迷糊的是,該書大量的是以姜子牙的視角來以對話的形勢寫這部書的,具體真實作者是誰,已經考證不出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六韜》這部書,太過於經典深邃,也不知原著作者為何不說自己的名字。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p4oepq8.html
----------------------------
《孫子兵法》與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吳稼祥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這兩部書,可以說是東西方兵法理論的代表作。
  根據我國新興的軍事謀略理論,軍事謀略可以分為“全勝策”和“戰勝策”(參見李炳彥、孫兢著:《軍事謀略學》)。
  《孫子兵法》是全勝策的開山之作,而克氏的《戰爭論》則是戰勝策的軍事教科書。
  戰勝策的核心是戰,全勝策的核心是全。所謂戰,按照克氏的解釋,就是交戰雙方的相互消滅;所謂全,在孫子看來,就是交戰雙方的相互保全。
  全勝策的最高原則是“兵不頓而利可全”,最高目標是全我以存、全敵以降;戰勝策的核心原則是“無限制地使用暴力”,最終目標是徹底地消滅敵人。
  美國“相互確保摧毀”核戰略的理論基礎是《戰爭論》,是戰勝策,而後來“相互確保生存”戰略防禦理論和核威懾理論的基石是全勝策,是《孫子兵法》。
  我把全勝策稱為加法兵法,把戰勝策稱為減法兵法。
  減法兵法的基本原理是克勞塞維茨所謂的“兩極性原理”。這一原理認為,一方和敵方的利害總是正好對立,“正數和對立的負數”恰好抵消。根據這一原理,他推論出三個極端的“相互作用力理論”。這就是說,在交戰雙方之間,存在著一個確定無疑的減號。
  加法兵法的基本原理之一是“利害轉化原理”(也就是“生剋轉化原理”,以後我們將專門討論)。己方不是絕對的利,“久暴師則國用不足”,這就是己方用兵之害。敵方也不是絕對的害,敵方全國以降,就變成了利。收服一個繁榮的國家與得到一片戰爭廢墟,孰利孰害,是不言自明的。可見,毀敵可能是有害的,而全敵可能是有利的。這就是說,在交戰雙方之間,存在著可能的加號。勝利也許對雙方都有害處,而免戰則對雙方都有利益。而況在核時代,不會有真正的勝利者。
  據此可以認為,加法兵法隱含著一個“理性人”假設。在孫子看來,戰爭的唯一動機是利益。戰爭不是毀滅,而是求利。他的“兵不頓而利可全”最高用兵原則,就是利益最大化原則。
  他排除了非理性的戰爭動機:“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合於利而動……”至於希特勒發動的種族滅絕戰爭,當然是非常不理性的。
  理性人的戰爭追求利益最大化、損害(也就是成本)最小化。
  仗應不應該打,要看戰爭收益能否抵補戰爭成本。孫子計算過動用十萬軍隊的費用:“凡興師十萬,出征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日費千金。內外騷動,怠於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萬家。”日費千金,年費三十六萬金,七十萬家幹不成事,人力物力的耗費都是可觀的。
  仗能不能打,要看敵我雙方的條件,看雙方的加數與減數:有利條件是加數,不利條件是減數。
  《孫子兵法》第一篇《計篇》,就是要求用兵者從道、天、地、將、法五個方面,計算各自的加數與減數。
  傑出軍事領導人要做的工作是:自己正確地計算,同時,千方百計地讓對手誤算。自己正確計算的前提是獲得準確的情報,第十三篇《用間篇》,談的就是這個問題。讓對手誤算,就要善於製造假象,善於示形用佯、顯虛隱實。
  仗如何打,要看誰最善於保全自己,要看如何增加自己的加數與對手的減數,如何減少自己的減數與對手的加數,如何使雙方的加減數發生有利於己方的轉化。也就是說,要看如何設計與實施加減軍事謀略。
  加減的目的是取勢,取勢的目的是不戰而屈人之兵,是安國全軍的全勝。讓人屈服的是勢,不是力。勢一大,就會讓敵方感到抵抗是徒勞的。
  因此,加法兵法追求絕對的優勢,“以鎰稱銖”(鎰的重量是銖的480倍,以重舉輕的意思)。要追求絕對優勢,就要最大限度地用加法。戰前最大量地用了加法,戰時就能最小量地用減法(消滅對手),甚至不用減法,不戰而勝,讓對手變成我們的盟友。尼克鬆在《1999:不戰而勝》那本書裡發揮的主要就是這個思想。所以勝在先,戰在後;所以“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
  孫子首先強調的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將領和治軍法度的優勢;其次強調軍隊數量的優勢、狀態的優勢;特別強調局部優勢(整體優勢要靠國力和外交,局部優勢主要靠戰場調度),所謂“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則我眾而敵寡”;還強調了速度優勢、戰鬥力優勢、士氣優勢以及情報優勢等等。
  把所有這些優勢加在一起,就可以達到全勝的目的。
  我想,《孫子兵法》的偉大貢獻之一,就是在主要運用減法藝術的軍事領域引入了加法。
------------------------------------
《孫子兵法》和《戰爭論》
97 [美]藝術殿堂
  《孫子兵法》和《戰爭論》各有其深厚的文化淵源。中國悠久的軍事文化是孕育《孫子兵法》的母體,而西方傳統的軍事文化是培育《戰爭論》的搖籃。
  農戰合-孕育的製勝智慧。中國古代素有“兵書王國”之稱。據統計,從先秦至晚清,見於著錄的兵書多達3300餘部。公元前6世紀後半期,中國出現了傑出的軍事思想家——孫武,及其體系完備、思想精深的兵書——《孫子兵法》。《孫子兵法》十三篇,篇篇言智,句句論謀。歷代謀臣將帥運用這些大謀大智,或不越樽俎折衝千里,或兵不血刃所向披靡。正因為孫武揭示了戰爭的規律,闡明了製勝的妙道,所以歷代兵家無不尊以為師。
  中華民族發源於中原,然後向四周擴展,逐漸形成統一的民族。在長期農耕勞動中,先民們不斷探索日月運行和四季變化的規律,努力掌握地理山川的特點及動植物生長的奧秘,以便戰天斗地,從土地上得到豐富的生活資料。這種物我合一、天人合一的觀念使中華民族逐步形成重整體、重綜合、重宏觀的獨特視角,以及唯物、辯證的思維方法。這種獨特視角和思維方法在農戰合一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引入軍事領域,日漸產生出高度重視戰爭、長期準備戰爭、講機變、重權謀的製勝智慧。無疑,它也遺傳到孫武的精神世界,激活這位偉人的聰明睿智和非凡才華,進而衍變為孕育《孫子兵法》的原始基因。
  鐵血澆鑄的兵學基礎。克勞塞維茨的軍事著作共10卷,《戰爭論》是其中前三卷,後七卷都是對戰史的研究和評論,即使在前三卷中,戰史和戰例也比比皆是。這些戰例,上至古希臘時期的馬拉松戰役,下至拿破崙戰爭時期的滑鐵盧之戰。克勞塞維茨有句名言:“光輝的戰例是最好的教師。”這說明,他的一切理論都來自於戰例研究。或者說,鐵與血鑄就的戰爭史是其軍事思想的雄厚基礎。
  火器問世之前,西方奴隸制時代和封建制時代儘管軍事思想的發展明顯滯後,但是豐富的戰爭實踐經驗為克勞塞維茨撰寫《戰爭論》提供了雄厚的歷史依據。他生活於18世紀末19世紀初,這期間發生了震撼整個歐洲的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戰爭。他不僅親身經歷了這場革命,而且以其敏銳的觀察力和冷靜的思考力對革命中湧現的新思想和新戰法進行了深入研究。他十分注重研究拿破崙的戰爭藝術,及時總結拿破崙的經驗和教訓,《戰爭論》中涉及的戰爭實例有2/3與拿破崙有關,因此他享有“拿破崙戰爭高僧”的雅號。不言而喻,法國革命戰爭,尤其是拿破崙戰爭中產生的新思想、新戰略戰術,是克勞塞維茨軍事思想的直接源泉,是培育《戰爭論》的沃土。
風格迥異的思維方法
  孫武和克勞塞維茨之所以能夠先後登上世界兵學的最高殿堂,與他們超凡脫俗的思維方法顯然有著密切的關係。他們都注重以當時進步的哲學思想為指導,並運用於對戰爭一般規律的分析和研究之中。孫武的軍事思維方法受中國樸素唯物主義自然觀和無神論的影響,基本上是唯物主義性質的,克勞塞維茨的軍事思想受德國古典唯心主義辯證法的影響,具有客觀唯心主義的性質。
  萬流匯聚的兵學思想。《孫子兵法》只是中國現存軍事典籍中產生最早、最為成熟的一部兵書。孫武在《計篇》論述戰略謀劃問題時,曾用了一個古老的軍事術語——“廟算”。他說:“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廟”本是古代祭祀祖先與商議大事的地方,亦稱廟堂。“算”是古人計算的工具,即一種直徑一分,長度六寸的竹製籌碼。這種原始的戰爭預測術,在形式上顯然就是廟算的雛形,而在內容上則逐漸形成兵法的幼芽。
  孫武在《軍爭篇》中為了說明戰場指揮號令問題引用了一段古兵書的話,即“《軍政》曰:'言不相聞,故為金鼓;視不相見,故為旌旗。”《軍政》是產生於春秋中葉以前語錄式的論兵專著,與其同時期產生的還有《令典》、《軍志》。雖然這些兵書早已散佚,但從先秦史籍和兵書所引用的只言片語中還是可以發現一些閃光的軍事思想。
  孔子雖不是一位軍事家,但作為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致力於思考和研究的不只是儒學,軍事思想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部分。首先,孔子最先提出了慎戰的觀點。孔子這一看法雖很簡單,卻對中國古代軍事思想史的發展產生過相當大的影響。總之,無論兵家言戰還是文人談兵,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各家的論兵思想無疑都為孫武提供了啟發和借鑒。
  清濁交融的哲學源泉。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輝煌勝利,極大地鼓舞了歐洲各國新興資產階級的革命熱情,尤其是在其東部臨國普魯士激起了資產階級的熱切迴響。當時,談論哲學在普魯士幾乎成了知識界的一種時尚。德意志哲學泰斗康德、黑格爾等人的學說對人們的思想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對於正處於青年時期的克勞塞維茨來說,這種影響無疑是直接的、深刻的。不少研究《戰爭論》的學者都認為克勞塞維茨戰爭理論的哲學基礎就是康德哲學。
  繼康德之後,年輕的哲學家黑格爾以其博大精深的辯證法思想成為普魯士溫和革命的旗幟。如果說康德哲學曾對克勞塞維茨產生過重要啟蒙作用的話,那麼,黑格爾哲學則對克勞塞維茨戰爭哲學的成熟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儘管康德哲學和黑格爾哲學清濁混流,但對克勞塞維茨的影響,總的來說還是積極多於消極。他們的邏輯思維和辯證方法,啟迪克勞塞維茨比較正確地認識了戰爭本質,比較準確地揭示了某些戰爭規律和戰爭問題的辯證關係,最終形成了一個比較系統的戰爭哲學思想體系。
同中有異的戰爭理論
  孫武和克勞塞維茨刻苦著述有一個共同目的,那就是要努力探索戰爭規律和戰爭指導規律。孫武身處“戰勝而強立”的時代,為幫助吳國征服群雄稱霸天下,他竭力總結前人的戰爭經驗,尋求制勝之道。克勞塞維茨身處軍事革命的大潮之中,精心總結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戰爭的經驗教訓,研究適合新形勢的新理論、新戰法,目的在於振興屢戰屢敗的普魯士。事實證明,他們都基本上實現了自己的著述目的。
  崇尚理性與崇尚暴力的戰爭觀。孫武開篇即言:“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把戰爭列為國家頭等重要的大事,以引起國君將帥的高度重視。克勞塞維茨也從解釋戰爭人手,但他主要從哲學角度抽象戰爭的本質,提出“戰爭是迫使敵人服從我們意志的一種暴力行為的觀點”直接揭示了戰爭的本質,回答了戰爭是什麼的問題。由於著眼點不同,決定了孫武和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與政治的關係問題上的見解不一致。
  孫武最早認識到,戰爭絕不是孤立的社會現象,必須聯繫政治、經濟等各種條件考察和指導戰爭。所以,他提出了“道”的概念,即”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受當時歷史條件的限制,這些論點又不可避免地帶有直觀籠統和朴素的性質,還沒有也不可能從理論上徹底揭示戰爭本質及戰爭與政治的關係問題。
  克勞塞維茨認識到戰爭不過是政治的開路工具,提出了“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的經典論斷。儘管他的這一論斷仍有一定的局限性,但畢竟在世界軍事思想發展史上第一次比較正確地揭示了戰爭的政治本質。較之於孫武的認識,他的這些觀點顯然更準確、更深刻、更全面。然而,這種進步並沒有抹去孫武戰爭觀的思想光輝,而是與之交相輝映,相得益彰。所以,人們說起《孫子兵法》首先想到的是“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提起《戰爭論》則立即想到 “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
  謀求全勝與爭取戰勝的戰略思想。《孫子兵法》和《戰爭論》被人們視為中西方戰略學的經典,它們在戰略理論上的成就舉世矚目,影響深遠。對一場戰爭而言,戰略是籌劃戰爭全局的方略,對一個軍事理論體係而言,戰略思想是整個理論體系的核心和基礎,決定著其他各方面思想觀點的特點和走向。孫武受時代的限制,並沒有將其理論作戰略、戰役、戰術之分,也就不可能像克勞塞維茨那樣對戰略下個明確的定義。所以,我們將孫武的思想觀點納入戰略範疇並不是搞“古人現代化”,而是著眼於深入發掘孫武軍事思想的價值。綜合分析兩部軍事經典,我們可以發現孫武和克勞塞維茨戰略思想的差異是比較明顯的,各有其特點,也各有其重點。第一,中國人重謀,西方人尚力,這種區別在《孫子兵法》《戰爭論》中表現得相當明顯。孫武的軍事思想側重於計謀和戰略,克勞塞維茨則強調暴力。
  孫武軍事思想的確是以謀略為基礎,以爭取“全勝”為戰略目的。孫武認為,戰略上的最佳選擇是“上兵伐謀”,爭取“不戰而屈人之兵”。他著重從三個方面闡明了求“全”之道。一是重用詭道。二是多方制敵。三是增強實力。克勞塞維茨的戰略思想與孫武的戰略思想可謂大異其趣。克勞塞維茨還強調指出,最後實際上不再需要使用軍隊這種物質力量,只需要計算雙方的兵力對比,對行動進行代數演算就可以了。不知是巧合,還是確實看過《孫子兵法》,他的這些批評顯然有針對孫武全勝論之嫌。在他看來,戰爭是一種暴力行為,而暴力的使用是沒有限度的。寸有所長,尺有所短。孫武和克勞塞維茨的戰略理論,作為不同軍事文化的產物,必然各有其 理之處。我們不能簡單地肯定一個而否定另一個,正確的態度是辯證分析,取其精義。
  注重變化與強調規則的作戰思想。孫武和克勞塞維茨戰略理論立足點的不同,導致其作戰理論側重點的不同。儘管他們在打擊目標、兵力運用、戰場指揮等問題上有著共同的話題,但其見解卻各有側重。
  關於打擊目標問題,孫武主張“避實擊虛”,克勞塞維茨則強調“打擊重心”。兩者對照,“擊虛”與“擊強”之別昭然若揭。關於兵力運用問題,孫武和克勞塞維茨都主張以眾擊寡,但相比之下,孫武的觀點更為辯證。關於戰場指揮問題,孫武側重於因敵制勝,克勞塞維茨則側重於按計劃行事。孫武對作戰指揮的最高要求是“用兵如神”。所謂“神”,就是那種“能與敵變化而取勝”的人,核心是一個“變”字,要求將帥根據戰場實際情況的變化,靈活變換作戰布勢和作戰方法。克勞塞維茨主張戰略的任務是製定戰爭計劃和戰局方案,作戰中的一切行動應按計劃進行。關於戰場偵察問題,孫武主張盡知敵我之情,克勞塞維茨卻認為戰場充滿迷霧,不可能完全了解清楚。在他的理論體系中,戰爭除了具有暴烈性和從屬性等本質屬性之外,概然性和偶然性也是其基本屬性。概然性和偶然性的現像是不可預先測定的,這就使得戰場上充滿“迷霧”,一切情況都處於很不確實的狀態。關於戰場控制問題,孫武強調為將者要善於在戰場指揮過程中運用“四治之法”,即治氣、治心、治力、治變。克勞塞維茨也多次強調戰場控制問題,他認為,有效控制戰場的最好辦法是克服戰爭的阻力。但是,克勞塞維茨對於戰爭中的阻力沒有提出孫武這麼多辦法,主要寄希望於指揮官的個人毅力和情緒。關於詭詐之術問題,孫武在軍事理論上的一大創見就是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兵以詐立”的觀點,認為“兵者,詭道也”。克勞塞維茨也承認詭詐的作用,在《戰爭論》專列一章論述詭詐問題。但是,他對詭詐基本上持鄙視態度,與孫武的觀點頗為不同。關於進攻防禦問題,孫武的思想中始終是把防禦與進攻同等對待的。克勞塞維茨則對防禦研究尤為深入,以致《戰爭論》中關於防禦的論述不僅篇幅最長而且內容也很精彩,其中明確提出了“防禦是比進攻強的一種作戰形式”。
--------------------------------------

台北市立建成國民中學家長讀書會導讀(25)
書名:突破人生危機---「孫子兵法」的15個生活兵法
作者:羅定暹
出版社:遠見
和外國人比起來,我們對祖先所遺留下的文化遺產較不重視。外國人把影響世界的著作依其程度選出十本書,其中中國古籍佔有兩本,一是論語,一是老子。論語的人生哲理,從生活中做起,看似平淡卻使人際關係得以維持溫潤平順;老子雖只區區五千言但洞燭人性,深刻體會人生,看似無為卻無所不為。除此之外,莊子的曠達瀟灑,回歸自然,是最好的心理導師;孟子的滔滔雄辯,正氣沛然莫之能禦,是入世急先鋒。這些書雖已流傳兩三千年,卻毫不覺其落伍,如果大家用一種比較客觀的心態來閱讀這些中國人的智慧結晶,必定大有收穫。
孫子兵法在軍事界,無論國內國外都是頗受重視的偉大巨著,但能夠把用兵之法拿到生活上來印證倒是最近之事,想想本該如此!人生既然宛如戰場,各種紛爭,各種險惡無日無之,那便該有一本『戰場聖經』來指導我們,那不選孫子兵法來深入研究,要選哪一本書呢?
教書生活再單純不過了,所以社會上的鉤心鬥角,欺上瞞下,以大吃小,以小搏大的種種紛爭很少發生在學校。而教書的人總較淡薄於功名利祿,所以生活基本上是不必用到『兵法』的,但是否也因此變得不合時宜就不得而知了!還好讀了這本書,把作者從孫子兵法中歸納出的十五條生活法則應用在日常生活,但願面對學生時能更有效的來引導他們,帶學生如帶兵,所以孫子兵法一書恐怕該好好來讀一讀。下面有把書中精要的句子摘錄出來,作為座右銘:
● 人的腦袋常隨空間之不同而改變,人的價值也因空間而異。(p3)
● 人的心理傾向決定事情的成敗禍福(p15)
● 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p23)
●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p29)
● 天下資材都是供人運用,運用之妙,實在繫乎『識眾寡之用!』(p34)
● 管理其實很EASY----符合人性的管理就是好管理。(P41)
● 在人生的道路上亦須隨周邊景觀的不同而隨機轉換觀點,才不至於產生『刻舟求劍』的迷思!(P52)
● 不執著是智慧。(P60)
● 一個人面對挫折、困頓的態度,決定挫折、困頓的影響是大或是小,是正面或負面。(P86)
● 人人各異乃是紅塵實像。(P88)
● 靜水可以觀照萬物而纖毫畢現,寧靜的、不受私情、私欲干擾的心才可以產生全盤觀照事物的智慧,才能有幽深遠見的策略規劃。(P131)
● 此生最大的智慧就是培養『正智正見』,以免被不良觀念掌控而毫不自知。(P149)
● 常想一二,不思八九。(P162)
●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P188)
● 眼界有多寬,路有多廣(P195)
● 生在今日,不會兩種語言,那裡有飯吃。(P203)
● 廣交友,以創造雙贏,慎擇敵,以提升人生境界。(P217)
(張世聰 2002/3/28 )

《孫子兵法》獻計 企業如何利用「迂直之計」,劣勢反擊|天下雜誌
www.cw.com.tw查看原始檔
《孫子兵法》十三篇中,到第六篇為止都在闡述「如何不戰而勝」。以兵法書來說,固然是特例,也正是孫子的厲害之處。意思是,即使面對戰爭也以和平主義為出發點。
從〈軍爭篇〉開始,才總算談到「實際的戰鬥」。首先讓我們來讀讀開頭的第一句。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
我對「戰略」的定義是「化不利為有利」。
不過,前提是基於「戰爭中,強大的一方獲勝」的理論。也就是說,處於不利的情況下就贏不了。然而因為不利就打消求勝的念頭,也未免操之過急。只要可以逆轉不利的情勢化為有利,讓對方變得比自己還弱,就可勝券在握。這時要活用的是「戰略」。
軍爭篇 「化不利為有利」
孫子說:「如果前方有所阻礙,就迂迴而行。但仍然必須有如直行前進一般,比任何人都早一步抵達戰場,獲得勝利才行。」這是所謂的「迂直之計」。
成功施展這個戰略的,就是織田信長。由西元一五六○年征討今川義元的「桶狹間(田樂狹間)之戰」中就可見到實例。要讓各位理解「迂直之計」,回頭檢視這場歷史戰爭應該是最快的方式。就讓我們來詳細探究一番。
重點有五項。
①指派三十名間諜蒐集情資
打從今川軍由駿府啟程之後,信長就讓三十名間諜持續不斷刺探軍情,徹底執行我們現在所說的情報蒐集。因而得知「今川軍因為覺得已經獲勝而輕忽大意」的情況。
立於不利地位的好處,正是在這裡,對手將破綻百出,變成處處皆可攻擊的狀態。
企業也一樣,愈是力量強大,就愈容易陷入「已經沒有敵手」的感覺,經營態度散漫,自己扯自己後腿,就像是告訴人家:「來吧,隨你高興,來打我吧!」
②提升軍隊士氣
信長出兵當時,在熱田神宮誓師祈願可以打勝仗。他稍稍費了點心思,讓鈴鐺聲由神殿內部響起。結果士兵們全都認為「神明允諾了信長大人的祈求」,而鼓噪起來。強化了「必勝」的念頭,自家軍隊朝著戰勝今川軍的目標,團結一心。
現在聽來,或許像是在哄騙小孩似的,卻是超乎我們想像的重要。不必去到神社參拜,只要經營者能夠發表一番深具說服力的演說,確實描繪出一幅勝利的藍圖,員工的士氣肯定截然不同。甚至是寫實地談論公司由競爭中勝出之後,將面臨什麼樣的榮景也不錯。
③拔除敵軍的骨幹
相對於織田軍的兩千人,今川軍有兩萬五千名士兵,士兵人數如此懸殊,根本無法較量。於是信長構思了拔除戰力骨幹的方法,他利用的是酒。在不讓對方知道是來自於信長安排的情況下,為那些在田樂狹間休息的今川軍獻上了慶祝勝利的美酒。
或許是因為大意輕敵,今川軍還沒開始作戰便覺得「難得人家一番盛情,就來一杯吧」而喝了起來。酒精這樣的魔物,愈是酣醉愈忍不住「一杯接一杯」,酒量大增。
到最後,今川軍大擺酒席,變為一群爛醉如泥的老頭;另有一說是沿路民眾招待請喝酒。不論哪一種,結果都一樣。而且當天非常酷熱,士兵們全都脫掉了厚重的盔甲。信長就這樣除去敵軍的骨幹,排除了人數上的劣勢。
提到企業之間的競爭,一樣是要保持「勝利了也不鬆懈」的精神。當獲利收益不斷增加時,若動不動就想著「員工旅遊去夏威夷吧」之類的事,難保不在財務上出現破綻。有時候員工甚至會因為想著「去夏威夷、去夏威夷」而心情浮動,完全忘記商場征戰的艱困景象。這是務必要留心的部分。
④利用地形
當今川軍因為酒宴而神智不清的時候,信長已經在俯瞰田樂狹間的要塞擺好陣仗,伺機要進攻。此時正好下起大雨,視線不佳的情況下,今川軍已經失去緊張感。否則一般而言,會派遣先行部隊探查,他們卻怠惰疏忽了。這意想不到的幸運,信長軍當然是一鼓作氣攻打
進去。
今川軍完全措手不及。而且狹間(峽谷)是勉強只能一人縱列行進的狹窄道路,他們全被一網打盡。信長利用了「易攻難守」的地形,步步進攻喝得醉醺醺的今川軍。
像這樣,企業在競爭時營造出對自家公司有利的狀況即是關鍵。在對手不留神的時候積極穩當開發新產品或新服務,同時盯住對方的動向,看準他們在銷售攻勢正疲乏的最佳時機打入市場。這樣的對策,是必須要去思考的。
⑤拿下將領的首級
歷史劇中,經常以拿下敵軍將領首級的畫面來描繪戰爭的終結。愈是優秀的將領被擊倒時,愈容易讓軍隊立刻陷入一團混亂,這也正是攻擊將領的主要目的。
當時的信長軍也因為今川軍完全是獨裁將領—今川義元的「一人部隊」,於是採取了「無論如何要拿下義元首級」的戰略。於是以兩百人以上的陣仗追打在三十人護衛隊保護下而撤退的義元,決出了勝負。
企業中,以經營者個人魅力「撐住」大局的狀況並不少見。那種馬首是瞻的企業,一旦社長不在了,業績就會急速下滑。為防止這樣的情況,要在每個部門設置具備相應決策權的高層主管,必須事先鋪設好預防整體崩塌的體制。
以上,就是信長籌劃的「迂直之計」。其中有關商業部分的說明也請各位參考,如能藉此由信長與義元雙方的角度去思考制訂戰略,想必將有所助益。
將「迂直之計」應用於自家企業經營
「迂直之計」這樣的戰略,主要可以應用在開發、銷售競爭上起步較晚,或是因為某些意外事件而陷入不利的處境中等情況。此時在思考上最重要的,是針對以下三點稍稍「做點改變」。
第一,「改變戰場」
對企業而言的「戰場」,有生存領域、事業領域、銷售領域。
在茶飲業界中高手企業相當多。以過去的例子來說,曾有公司因為茶葉賣不出去,於是將茶裝入寶特瓶當成飲料販售而大發利市。另外,也有進入婚喪喜慶業界去推廣「奠儀回禮就用茶」這種概念的公司,或是用抹茶製作點心而大賣的商家。
這些都不是在茶葉市場中具壓倒勢力的企業。我認為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會想到「在其他業界決勝負」的構思。
第二,「改變作戰時間」
不論哪個業界,都會有「賣得很好的時間點」。然而起步較晚的廠商,即使在同一時期競爭也很難贏過已先進入市場的企業。於是有人會想,既然如此,把販售的時間點錯開就行了。
例如優衣庫(UNIQLO)就打破時裝業界中「季節商品」的一般常識,以「一年四季都可穿」的服裝風格建立了全新的穿衣常識。此外,某玩具製造商不顧業界中「新產品要在展示會上販售」的習慣,直接在網路上開賣。藉此打下了一個「二十四小時、三百六十五天都是展示會」的舞台。
因此,這就是錯開業界其他同行打算要販售的時間點,以個人舞台為目標的做法。
第三,「改變作戰主題」
大部分企業都是趕流行。如果是強而有力的公司,或許還可以分個勝負,但是後來跟風的公司大概就只是被許多競爭對手埋沒其中而已。對於流行風潮,要以不同的觀點找出附加價值,在思考上必須非得走在流行的尖端不可。
由上述三項重點去研擬「迂直之計」,才是真正能夠化不利為有利的戰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