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寮窩是客家劉姓宗族的聚落/姜勝智/姜勝略/姜勝韜/姜勝美 兄弟/芎林鄉開拓始祖-姜勝智佃首,與紙寮窩 契約/嘉慶10年劉傳老向九芎林佃首姜勝智取得紙寮窩埔地開墾之「招佃耕墾字」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IyrLYz

--------------------------------------------------------

direct2017-12-09_1244092017-12-09_1244162017-12-09_124422  

《天工開物》練坏施釉造瓶甕 斜坡造窯小大連 | 宋應星 | 陶埏 | 大紀元 - https://goo.gl/TvcXuY


 

製糖──甘蔗-《天工開物》栽蔗極講究土質 唐西來僧傳製糖法

2017-11-04_1142582017-11-04_114318  

《天工開物》栽蔗極講究土質 唐西來僧傳製糖法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十一月 2日, 2017
甘蔗。
攝像者: fotolia
【編按】《天工開物》初刊於1637年(明崇禎十年)。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學家宋應星。書中記述的許多生產技術,一直沿用到近代。先後有日、英、德、法、俄等譯本。全書分為上中下三篇十八卷,並附有一百二十三幅插圖,描繪了一百三十多項生產技術和工具的名稱、形狀、工序。特分節刊登,以饗讀者。
製糖──甘蔗的種類
甘蔗有兩種,盛產於福建、廣東一帶,其餘地方產蔗加起來也只有這兩地的十分之一。甘蔗中像竹,但比竹大的,是果蔗,切斷後生吃,汁液可口,但不能製糖。
像荻,但比荻小的是糖蔗,口嚼則棘傷唇舌,人不敢生吃,白糖、紅砂糖都是由糖蔗生產的。
古代中國不知用蔗造糖。唐代大曆年間(766-779)西來僧人鄒和尚遊經四川遂寧,始傳製糖之法。現在四川種植很多甘蔗,也是從西域逐漸傳來的。
栽植糖蔗
種植糖蔗都是在冬初快降霜時,將蔗砍下,去除其梢及根後埋在土內。雨水節氣前五、六日天氣晴朗時,將蔗取出並去其外殼,砍斷約五、六寸長,每段要有兩個節,密排在地上,用少許土蓋上,使頭尾相疊,像魚鱗似的。每段蔗上的兩個芽要平放,不得一上一下,以免向下的芽難以萌發。芽長到一、二寸時,經常以清糞水澆,待長到六、七寸時,便挖出來分栽。
栽種甘蔗必須用夾沙土,靠近江河邊的土地最好。試驗土質時,掘一尺五寸左右的坑.將其中沙土入口中嘗味,味苦者不可栽蔗。但靠近深山河流上游的河邊土,即使土甜也不可栽蔗。 這是因為山地氣候寒冷,他日用蔗製成的糖也會味苦。在離山四、五十里的平坦、向陽的河邊土地,選擇最好的地段進行種植。
栽蔗時要整地作畦(讀其,意:田一區),每行寬四尺,犁四寸深的溝。將蔗裁在溝內,大約七尺栽三棵,蓋上一寸厚的土,土太厚時發芽便少,每棵長出三、四個或五、六個芽時,逐漸培土,每逢中耕除草時都要培土。培土逐漸加厚,則蔗稈高而根深,可避免倒伏之患。中耕除草不厭其勤.澆糞多少視土地肥瘠而定。待長至一、二尺高時,則將芝麻枯餅或油菜子枯餅泡水澆肥,肥料要施在行內。蔗高至二、三尺時,用牛在蔗田行內耕作。每半月犁一次,一次用來翻土並犁斷旁根,一次用來掩土培根。九月初則培土護根,以防砍後蔗根被霜雪凍壞。
原文
《天工開物》甘嗜第六卷──蔗種
天工開物。(公有領域)
凡甘蔗有二種,產繁閩廣間,他方合併得其十一而已。似竹而大者為果蔗。截斷生啖,取汁適口,不可以造糖。似荻而小者為糖蔗,口啖即棘傷唇舌,人不敢食,白霜、紅砂皆從此出。凡蔗古來中國不造糖,唐大曆間,西僧鄒和尚遊蜀中遂寧,始傳其法。今蜀中種盛,亦自西域漸來也。
凡種荻蔗,冬初霜將至,將蔗砍伐,去杪與根,埋藏土內(土忌窪聚水濕處)。雨水前五、六日,天色晴明,即開出,去外殼,砍斷約五、六寸長,以兩個節為率。密布地上,微以土掩之,頭尾相枕,若魚鱗然。兩芽平放,不得一上一下,致芽向土難發。芽長一、二寸,頻以清糞水澆之。俟長六、七寸,鋤起分栽。
凡栽蔗必用夾沙土,河濱洲土為第一。試驗土色:堀坑尺五許,將沙土口嘗味,味苦者不可栽蔗。凡洲土近山上流濱者,即土味甘,亦不可種。蓋山氣凝寒,則他日糖味亦焦苦。去山四、五十里,平陽洲土擇佳而為之(黃泥腳地毫不可為)。
凡栽蔗治畦,行闊四尺,犁溝深四寸。蔗栽溝內,約七尺列三叢。掩土寸許,土太厚則芽發稀少也。芽發三、四個或六、七個時,漸漸下土,遇鋤耨時加之。加土漸厚,則身長根深,庶免欹倒之患。
凡鋤耨不厭勤過,澆糞多少,視土地肥磽。長至一、二尺,則將胡麻或芸薹枯浸和水灌,灌肥欲施行內。高二、三尺,則用牛進行內耕之,半月一耕,用犁,一次墾土斷傍根,一次掩土培根。九月初培土護根,以防砍後霜雪。#


 

2017-10-03_1547522017-10-03_154805  

《天工開物》江南舟上水碓 攻稻一舉三用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十月 2日, 2017
天工開物。(公有領域)
【編按】《天工開物》初刊於1637年(明崇禎十年)。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學家宋應星。書中記述的許多生產技術,一直沿用到近代。先後有日、英、德、法、俄等譯本。全書分為上中下三篇十八卷,並附有一百二十三幅插圖,描繪了一百三十多項生產技術和工具的名稱、形狀、工序。特分節刊登,以饗讀者。
穀物加工——攻稻(三)水碓去殼去膜
水碓是住在山區靠河邊的人們所使用的,加工稻穀省人力十倍,人們都樂於使用。水碓的引水構件與灌田的筒車的引水構件有相同的結構。
水碓上放臼的數目多少不一,如流水少而地狹窄,便置兩三個臼。水流大而地寬闊,即使並列十個臼也沒問題。
江南廣信府(今江西上饒地區)造水碓之法巧絕。因為水碓就怕埋臼的地勢低會為洪水所淹,太高則水流不到。廣信府的造法是以一條船當地,打樁將船圍住,船中填土埋臼。要是在河的中流填石築壩,則安裝水碓便無須打樁圍堤了。更有一身三用的水碓,激水轉動輪軸,水碓的第一節轉磨成面,第二節帶動水碓舂米,第三節引水灌於稻田。這是考慮得十分周密的人製造出來的。
河濱用水碓地區有老死不見礱者,稻穀脫殼、去糠都始終用石臼。只有使用風車及過篩之法,到處都一樣。碾子以石砌成,碾盤、石磙皆用石。由人驅使牛犢(讀獨,小牛)或馬駒(讀居,小馬)拉碾。一牛之力,一日可抵五人。但入碾中的必須是極乾燥的稻穀,稍濕則將米磨碎。
天工開物。(公有領域)
原文
《天工開物》粹精第四——攻稻
凡水碓,山國之人居河濱者之所為也。攻稻之法省人力十倍,人樂為之。引水成功,即筒車灌田統一制度也。設臼多寡不一,值流水少而地窄者,或兩三臼;流水洪而地室寬者,即並列十臼無憂也。
江南信郡,水碓之法巧絕。蓋水碓所愁者,埋臼之地,卑則洪潦為患,高則承流不及。信郡造法,即以一舟為地,橛椿維之。築土舟中,陷臼於其上。中流微堰石樑,而碓已造成,不煩椓木壅坡之力也。又有一舉而三用者,激水轉輪頭,一節轉磨成面,二節運碓成米,三節引水灌於稻田。此心計無遺者之所為也。
凡河濱水碓之國,有老死不見礱者,去糠去膜皆以臼相終始。惟風篩之法者無不同也。
凡磑,砌石為之,承藉、轉輪皆用石。牛犢馬駒惟人所使。蓋一牛之力,日可得五人。但入其中者,必極燥之穀,稍潤則碎斷也。
──轉自《新三才》

---------------------------------------

2017-08-13_141236  

《天工開物》乃服第二卷‧龍袍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八月 11日, 2017
天工開物。(公有領域)
【編按】《天工開物》初刊於1637年(明崇禎十年)。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學家宋應星。書中記述的許多生產技術,一直沿用到近代。先後有日、英、德、法、俄等譯本。全書分為上中下三篇十八卷,並附有一百二十三幅插圖,描繪了一百三十多項生產技術和工具的名稱、形狀、工序。特分節刊登,以饗讀者。
衣料第二‧龍袍
供皇帝穿著的龍袍,我朝(明朝)的織造局設在蘇州和杭州。生產龍袍的織機的花樓高達一丈五尺,由兩名技術能手拿着設計好的花樣提花,每織過幾寸以後,便變換提織龍形圖案的另一部分。龍袍有機房各部分工織造單獨部分再拼合而成,不是出於一人之手。所用的絲先染成紅、黃等色,所用工具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只是人工和成本要增加數十倍,以表示忠敬之意。其中的細節繁多,無法詳細訴說。
原文
《天工開物》乃服第二卷‧龍袍
凡上供龍袍,我朝局在蘇、杭。其花樓高一丈五尺,能手兩人扳提花本,織過數寸即換龍形。各房鬥合,不出一手。赭黃亦先染絲,工器原無殊異,但人工慎重與資本皆數十倍,以效忠敬之誼。其中節目微細,不可得而詳考云。#
──轉自《新三才》
乃服 | 大紀元 - https://goo.gl/Fd2GCa


 

蔡倫與造紙術 (上)

漢代對人類文明的影響極為深遠的一項成就就是造紙術。直到今天,紙依然是日常使用的書寫材料,是為數不多的使用了近兩千年而沒有被淘汰的偉大發明。

今天,人們公認東漢初期的蔡倫是造紙術的發明人。東漢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首度採用麻頭、樹皮、破布之類低廉而常見的原料,經過挫、搗、抄、烘等工藝製造出書寫用的紙張。晉代對蔡倫造紙術改進後,造紙成本進一步降低,紙張開始正式取代竹簡成為書寫記錄的材料,最終隨著絲綢之路遠走西域,深刻影響人類文明的腳步。

古代的書寫材料

人類最早的記事方法是結繩記事。中華文明歷史悠久,黃帝時倉頡造字。最初的文字是刻在龜甲或獸骨上,叫甲骨文。殷商和西周時代,人們把文字鑄刻在鐘、鼎、盂、壺等青銅器的內壁或底部,或在石頭上刻字,這就是通常說的鐘鼎文、石鼓文。但是,甲骨、石頭比較堅硬,難以刻寫,也不便攜帶。到了春秋末期,人們開始用「簡牘」代替龜甲和獸骨。(「簡」是竹片,「牘」是木片。)


龜甲的拓片(翻攝:鍾元/大紀元)
將竹簡或木簡用繩子串連起來就叫「一策」或「一冊」。簡的長度不等,最長的達三尺,短的五寸。人們寫信,往往用一尺長的簡,所以後來把信稱為「尺牘」。每根簡上寫的字多少不一,大多是二十來個字,少的一兩個字。寫一篇文章可能需要很多片簡牘。簡牘相比龜甲、獸骨已經輕便許多了,但仍然笨重。

戰國時宋國的思想家惠施著作多,立論新奇,善於辯論,常應邀外出講學,隨身攜帶的書就裝了五車,所以有「學富五車」的典故。

據記載,秦始皇每天批閱的竹簡公文,重達一百二十斤(秦制)。兩漢時,以辭令見稱的文學家東方朔向漢武帝寫了個奏章,用了三千根竹簡。進呈皇帝時由兩個身強力壯的武士抬進宮去,漢武帝看了兩個月才看完。這樣多的竹簡冊,存放、運輸都很麻煩。如果編簡的牛皮帶斷了,竹片散亂,前後次序顛倒更是麻煩事。書寫的文件多了,其所使用的簡牘數量既多且重,人們往往用「汗馬牛」、「充棟宇」來形容其沉重和數量龐大,形成了「汗牛充棟」的成語。


竹簡
攝像者: shutterstock
當時也有人用絹帛做書寫材料,《墨子》一書有「書之竹帛,傳遺後世子孫」的記載。但是絹帛價格昂貴,一般人用不起。孔子就有「貧不及素」的說法。這裏的「素」指的就是絹帛。漢代一匹絹帛(長約十多米,寬不及一米)的價格就相當於七百二十斤大米。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古人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病繭等用漂絮法製取絲綿。漂絮完畢,篾席上會遺留一層薄絲綿,把這一層剝下來晾乾,可用來寫字。這種漂絮的副產物品數量不多,在古書上稱它為赫或方絮。

「縑帛」,「縑」是雙色的淡黃色的絹,「帛」為絲織物的總稱。縑帛就是一種絲織品,可以剪裁,縫製衣服,也能在上面寫字、繪畫。寫在絲織品上的文字,稱為「帛書」。

《漢書‧蘇武傳》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下系帛書。」縑帛柔軟光滑,可折可捲,運筆順暢,書寫方便,重量輕,便於搬運,易於傳播。但是,縑帛價格昂貴,一般人無力使用。作為文字載體,縑帛不具備普及和推廣的條件。

縑帛的製作是把蠶繭煮過,放在竹蓆上,浸泡在河水裏,再將蠶繭沖洗打爛,曬乾即成。用帛來寫字,字寫好後捲起來,成為一「卷」。這種絲帛造的紙,由於原料有限,產量不多,價錢也高。

由於竹、帛是作為記錄和書寫用具來使用的,「竹帛」兩字幾乎成了書籍或歷史的代名詞,「功垂竹帛」的說法就是從這裏來的。

紙與帋

目前學術界認為,蔡倫改進造紙術前,中國已有「紙」這個字。由於中國一早就有「紙」字,這對後人的認知造成一些混淆,有人誤將蔡倫所造的「帋」和蔡倫之前所用的「紙」混為一談。

「紙」在中國古代是甚麼意思呢?據東漢劉熙(或又作劉熹)所撰《釋名》,紙,砥也,平滑如砥石也。這就是說,所謂「紙」,是指一種像磨刀石一樣平滑的材料。

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談到「紙」的來源說,紙從「糸」旁,也就是「絲」旁。這顯示當時的紙主要是用絹絲類物品製成。許慎認為,紙是絲絮在水中經打擊而留在床席上的薄片。這種薄片可能是原始的「紙」,有人把這種紙稱為「赫蹄」。

唐代徐堅編集的《初學記》稱,古者以縑帛依書長短隨事截之,名曰幡紙,故其字從糸。至後漢,蔡倫剉故布(破舊的布)擣抄作帋,其字從巾。

三國時期魏人張揖所撰《古今字詁》巾部云:紙今帋。這個「帋」字從巾字旁,這是蔡倫為了區別他所造的「帋」而創造了的字。


《天工開物》所載中國古代造紙術流程,此圖為斬竹漂塘。(公有領域)
這些典籍顯示,蔡倫之前的「紙」主要是指縑、帛等柔性的書寫載體。蔡倫用樹皮及敝布、魚網所造的紙,被蔡倫稱為「帋」。但蔡倫的造紙術流傳下來了,他所創造的「帋」字卻沒有流行起來,後來的人們依然用「紙」字指稱按照蔡倫的造紙術所製造的紙。

關於「赫蹄」紙的記載在《漢書趙皇后傳》可見。據二世紀末東漢學者應邵解釋,赫蹄是一種用絲綿做成的薄紙。

應邵字仲遠,是汝南南頓人(今河南項城西南)。應邵少時篤學,博覽群書,獻帝時任泰山太守。獻帝初,舊章湮沒,書籍罕存,他編集所聞,著《漢官儀》十卷,凡朝廷制度,百官典制,多為他所訂立。他還著有《風俗通義》三十卷、《漢書集音義》(今佚)等書。

蔡倫的造意

范曄的《後漢書》記載:「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


清朝繪製的蔡倫,造紙業所供奉的祖師像。(公有領域)
東漢學者劉珍、延篤等撰寫的官修史書《東觀漢紀》卷二十記載:「蔡倫字敬仲,桂陽人,為中常侍,有才學,盡忠重慎。每至休沐,輒閉門絕賓客,曝體田野。典作尚方,造意用樹皮及敝布魚網作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用,天下咸稱蔡侯紙。」

其他晉、唐、宋人筆記,例如晉張華《博物誌》,唐徐堅《初學記》,宋歐陽詢《藝文類聚》,唐白居易《白氏六帖》及唐虞世南《北堂書鈔》等也都有類似的記載。

蔡倫,字敬仲。生於公元62年,卒於公元121年,是東漢桂陽郡(即今湖南省耒陽市)人。

清末民國初年著名學者章太炎曾經說:「湖南人士,始後漢桂陽蔡倫。倫誠宦者,然史稱其才學,校讎經典,倫實監理,斯故弘恭,史游之次。又始造樹膚魚網為紙,中夏文化升降之蹟,倫有力焉。」


《天工開物》所載中國古代造紙術流程,此圖為煮楻足火。(公有領域)
弘恭(?~前47年)是江蘇沛縣人,漢宣帝時的宦官,因懂得國家法令及歷史等文化,得到漢宣帝的賞識,被封為中書令。

史游是漢元帝時的宦官,任黃門令,官秩六百石,掌管衙中眾宦官。精字學,工書法。約在公元前40年以隸書草寫成《急就章》一篇。文曰:「師猛虎,石敢當,所不侵,龍未央」。後人稱其書體為章草。

章太炎說蔡倫與弘恭、史游一樣,都是宦官出身。但是,歷史上記載蔡倫富有才學,曾經主持經典的校讎,還始創用樹皮和魚網造紙,此舉對中華文明的發展有頗為巨大的功績。

蔡倫十三歲時,皇宮派人來家鄉徵選宦官。東漢章帝劉炟建初中期,蔡倫十八歲,當上了「小黃門」,這是漢朝太監中較低級的職務。

按漢朝的制度,宦員每旬(十天)有一天休息,這是士大夫們互相交流、聯絡感情的時候。可蔡倫每逢此時卻閉門,謝絕賓客,不與同僚往來。這個時候,蔡倫去做甚麼呢?

據《後漢書》記載:「倫有才學,盡心敦慎,數犯嚴顏,匡弼得失。每至休沐,輒閉門絕賓,暴體田野。後加位尚方令。永元九年,監作秘劍及諸器械,莫不精工堅密,為後世法。」

《東觀漢紀》卷二十也有相同記載:「蔡倫……為中常侍,有才學,盡忠重慎。每至休沐,輒閉門絕賓客,曝體田野。」

這些記載是說,蔡倫才學出眾,做事盡心盡力,敦厚謹慎,敢於忠言直諫,對皇帝施政得失有所匡弼。在宦官輪休的日子,他或者閉門謝客,或者深入田間,考察農耕,增長見聞。這樣,蔡倫的見識和學問與日俱增,越來越受皇帝賞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