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成鋼:中國中產階級貧困是現在進行式
▲在整體經濟放緩的情況之下,大眾對於中國經濟前景大多抱持憂心態度。圖為上海街景。(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NOWnews今日新聞] 先前中國官方統計數據稱,在去年GDP成長了5.2%,引來不少專家質疑。在整體經濟放緩的情況之下,對於中國經濟前景大多抱持憂心態度。近來紐約時報亞洲專欄作家 、獨立記者袁莉創辦的訪談類播客節目《不明白播客》就針對了「中國經濟還有救嗎?」議題,訪問了美國史丹福大學政治經濟學者許成鋼教授。他認為,中國經濟存在的問題不是一個人造成的,而是中國制度造成的,而中產階級貧困化已經是現在進行式。
許成鋼表示,中國的經濟存在的問題,不是一個人造成的,是中國的制度造成的。中國的法庭是黨執行命令的工具,全部土地和整個銀行體系都是國有制。這些問題使得全球金融危機之後,中國經濟實際上就已經非常穩定的逐年增長速度下降。
做為一個大趨勢,其實中國也不是唯一。許成鋼以蘇聯跟中東歐共產國家為例,指出這些國家全都經歷過逐漸下降,最後一直下降到了比資本主義經濟的成長速度還慢。
許成鋼指出,中國共產黨的經濟改革,原本目的也不是單純為了經濟,而是為了政權。當領導人認為私有企業威脅他的統治的時候,看誰的威脅大,就先動手搞掉。他舉例指教培行業,實際上是在教育領域,在意識形態領域跟共產黨搶地盤,那就一股腦兒全部都關掉。
另外一例則是中國電商巨頭阿里巴巴旗下的線上支付巨頭螞蟻集團上市遭擋事件,外界都解釋是因為馬雲的幾句話,這是錯誤的,那個問題遠遠不是馬雲的幾句話,但那個問題遠遠不是這個原因。螞蟻金服作為一個金融機構,如果上市成功,就會分不清楚與銀行之間的界線,從基礎上在動搖共產黨的執政的基礎,這是不能允許的。
袁莉進一步詢問,不少中國中產階級很惶恐,害怕再次跌入貧困這種情況會大規模發生嗎?
對此,許成鋼表示,實際上在近幾年就發生這樣的情況。大量中產階級、中上產階級,都已在承受這個過程。大規模的失業是勞工階級,也就是農民工。現在的問題就是,伴隨著經濟逐漸下降,這個問題將會越來越嚴重。
許成鋼表示,可以確定的是,這是已經在發生、且會繼續發生的事情,不確定的只有會以多快的速度變壞。如果金融危機爆發,那就會非常快,突然之間出現大規模、很多的失業;但若不爆發金融危機,就是逐漸「溫水煮青蛙」式的,逐漸越搞越壞許成鋼:中國中產階級貧困是現在進行式 https://bit.ly/3OQbd5C


中企大規模裁員 青年失業率料繼續惡化
2023/05/19 12:00中企大規模裁員 青年失業率料繼續惡化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pWdBOz
  包括「58同城」在內的中國企業,近來傳出大規模裁員,恐加劇青年失業情況。(法新社)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中國第1季經濟成長數字看似亮眼,實體經濟卻是每況愈下,越來越多企業開始裁員,恐加劇青年失業情況。根據中媒《第一財經》等媒體報導,中國最大的生活訊息網站「58同城」近日爆出大規模裁員,比例高達50%,中國前首富王健林旗下的萬達集團也傳出6月前將大規模裁員,裁員幅度保守估計約30%。
  報導說,中國職場社群平台「脈脈」近來有多位被認證為「58同城」員工的網友透露,該公司近期進行了大規模裁員,這次裁員涉及多個業務線,裁員比例介於30%至50%,裁員補償方式為N+1(每滿1年,補償1個月的工資 )。
  按照「58同城」員工總數近3萬人和裁撤比例30%至50%來估算,本次裁員可能影響約9千到1.5萬名員工。
  此外,中媒引述知情人士透露,陷入財務危機的萬達集團6月將啟動大規模裁員,保守估計約30%,高層主管也可能降職減薪,公司出缺將不再補員。
  艾睿鉑(AlixPartners)諮詢公司今年3月底發布的調查報告《2023年艾睿鉑顛覆指數》指出,隨著經濟下行和地緣政治危機加劇,有17%中國企業已開始裁員,43%受訪企業計劃未來1年裁員或停止招人。
  除了中國企業,也有不少外企因為中國經商環境惡化和地緣政治緊張升高,而縮減中國的人力。
  中國企業開始裁員,恐加劇中國青年失業率。中國4月16至24歲青年城鎮調查失業率高達20.4%,為2018年1月開始記錄以來最高,但因該數據僅調查城鎮青年,未包括廣大的鄉村地區,實際的失業情況可能更加嚴重。 
  此外,今年中國將有1158萬大學畢業生,再創歷史新高,而作為吸納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主力的中小企業卻在3年的防疫清零政策中大量倒閉,使得今年中國大學生面臨空前的就業壓力
中企大規模裁員 青年失業率料繼續惡化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pWdBOz


中國年輕人失業率逼近20% 專家點出關鍵:真實數字恐更高
2022/08/19 13:43中國年輕人失業率逼近20% 專家點出關鍵:真實數字恐更高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QKTpr4
今年7月中國16到24歲城鎮年輕人的失業率是19.9%。(美聯社)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中國國家統計局在本月15日發布7月份經濟數據,結果引起外界議論,數據中,中國16到24歲城鎮年輕人的失業率是19.9%,創下2018年1月以來新高,專家更指出,真實數字恐怕更高。
《美國之音》報導,中國經濟學家李泓(化名)分析,中國有1100萬的大學畢業生,還有數百萬職業學校畢業生,另外加上將近100萬名高中畢業生,保守來算勞動力高達2000萬人,而去年城鎮新增工作職缺僅1100萬個,因此年輕人的失業率恐怕遠高於官方數字,他估計16到24歲族群的失業率恐怕超過三分之一。
非政府組織「中國勞工觀察」的執行主任李強也認為,真實失業數字會更高,原因在於農村的數字並沒有統計;至於這個現象背後代表什麼含意,李強分析,從中國第二季GDP來看,成長率遠低於政府預期目標,若搭配失業問題來看,反映出中國製造業的衰退,甚至電子業或科技業,都處於萎縮狀態,因此市場無法消化掉年輕的勞動力。
中國官方表示,年輕人的失業率有幾個原因,首先是企業受到疫情衝擊,另外則是年輕人傾向於較穩定的工作,而市場上的職缺與年輕人的求職期待出現落差,影響年輕人的入職意願。
不過李泓也強調,實際情況可能沒那麼糟糕,因為今年也是嬰兒潮退休高峰,今年預估會多出1000萬個職缺,其中除了高級職缺外,部分能轉移至年輕人的勞動市場。中國年輕人失業率逼近20% 專家點出關鍵:真實數字恐更高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QKTpr4


誰讓失業率變低了?
By 于國欽,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五月 26日, 2018
失業率降低的原因
失業率是指失業人數占勞動力的比率,勞動力是指有工作者(就業者)、或想工作且正在尋職者(失業者)的總和,至於不想工作、無法工作者則屬於「非勞動力」。
■2017年我國失業人數44.3萬人,勞動力1,179.5萬人,兩者相除得出失業率為3.76%。勞動力等於就業者1,135.2萬人加上失業者44.3萬人,至於非勞動力人口也有825.4萬人。
今年以來,我們常聽到失業率創18年新低,勞動市場好像還不錯的樣子,政府高層對於這樣的成績自然是欣慰不已,因為這個數字威力無窮,既可以證明施政方向是正確的,還可以讓批評者啞口無言。
然而,我們該問一下:「失業率是如何降下來的?」多數人一定認為:「當然是找到工作囉!」那麼,我們來看一下近兩年的就業人數是否大幅增加,令人驚訝的是,就業人數增幅竟大幅滑落,由過去每年增加一、二十萬降至如今不到十萬。
我們比較歷年各期就業人數增加的情況會發現,近年就業人數的增幅不到先前一半,1980年代平均每年就業增加17萬人,1990年代也有12萬,2000年以來平均也都在10萬以上,但過去兩年降至7.7萬,今年首季情況依然。就業人數的減少反映的是就業機會的不足,若在過往,就業人數增幅這麼低,失業率必定要大幅上揚的。
但是,何以近年我們失業率非但沒有上揚,還往下降?這得先從失業率的定義說起,失業人數占勞動力比率稱為失業率,依經驗,當勞動力大幅成長時,通常就會推升失業率。舉例來說,我國每年失業率的高峰大多落在七、八月,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段期間適逢十多萬大學畢業生進入尋職行列,在勞動力大增而工作機會有限下,市場就會多出兩、三萬名失業者,失業率因此走高。
明白這個道理之後,大概就可以了解近年我們就業人數成長不到十萬,卻可以讓失業率創新低的原因。我們看一下勞動力的變化即可明白其中的奧祕,近兩年我們每年勞動力增幅不如昔日甚遠,1980年代每年勞動力增加18萬,1990年代也近14萬,隨後增速雖趨緩但總還有十萬以上,但近兩年已不到8萬,隨著勞動供給成長趨緩,尋職人潮不如昔日熱絡,推升失業的那股力量大大減弱,失業率自然就愈趨緩和了。
但是,何以這些年勞動力成長會降得這麼快?很明顯,這是因為自2000年以來出生人口逐年減少所致,1980年代之前每年出生三、四十萬,近年經常連二十萬都不到。值得注意的是,2000年以來所出生的小孩,如今已逐漸超過15歲,成為勞動力供給的重要來源,當源頭的出生人口下滑,而且十多年來每況愈下,我們怎麼能盼望今日的勞動力成長如同昔日一般?
依主計總處統計,我們15歲以上的民間人口年增數近年已降至10萬,非僅不及1980年代的28萬,也不及十年前的一半。換言之,我們今天失業率之所以能創下近18年新低,追根究柢,並非政府端出了什麼偉大的政策,而是人力供給劇降使然,這不是喜訊而是警訊。
我們應慶幸今天人力供給不若昔日的澎湃,否則以今日不多的就業機會,必然會讓失業率再創歷史新高。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我們民間投資能更熱絡一些,產業提供的就業機會也更多一些,以如今勞動力供給年增不到8萬人而言,要將失業率降至2%的水準,並非難事,蔡總統應深思之。


 悲情台灣勞工 便宜又大碗 | 財經焦點 | 產經 | 聯合新聞網 - https://goo.gl/WRFPe5

失業率/中國的官場腐敗,幾乎到了無官不貪的地步/中產階級加速  


 

夏小強:習近平為何要清除江澤民的政治遺產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七月 27日, 2017
習近平必須清除江澤民的政治遺產。
攝像者: Getty Images
【大紀元2017年07月27日訊】中國社會目前在政治、經濟等諸多方面所呈現出的危機與亂象,主要由兩方面原因促成。一方面,中共政權幾十年殘暴統治走到末期,已經對中國社會和中華民族造成全方位的破壞;另一方面,中共江澤民集團控制中國社會二十多年,江澤民留給習近平的政治遺產正在中國社會全面發酵。
江澤民給習近平留下的主要政治遺產是什麼呢?其主要表現在兩方面。
官場全面腐敗墮落
當今中國的官場腐敗,幾乎到了無官不貪的地步。中國的大規模製度性腐敗是江澤民上台後開始的。政府和資本的結合,是江澤民上台之後經濟發展模式的核心之一。江澤民為鞏固權力下的一步棋就是放手腐敗,讓官員腐敗來換取他們政治上的支持
江澤民兒子江綿恆更成為「中國第一貪」,江澤民集團重要成員周永康、曾慶紅、劉雲山等家族都富可敵國。共同腐敗的政策,迅速使中共數千萬官員整體極度腐敗,形成制度性、系統性和公開性的腐敗,並在黨、政、軍各系統培植起由眾多貪官污吏構成的江氏幫派體系,中國政治權力走向了全面腐敗的黑暗時期
更為惡劣的是,江澤民為了維持迫害法輪功和不失去權力,一直在使用「有罪才有位」的用人標準。只有那些在迫害法輪功上犯有重罪,有直接血債的人,江才會放心。因為只有這樣的人,才有可能與其捆綁在一條船上。這樣就造成幾乎所有的江澤民集團成員手中都有迫害法輪功學員的血債
迫害法輪功罪惡滔天
江澤民留給習近平的最大的一筆政治遺產,就是迫害法輪功。這場持續了18年的對真善忍信仰的迫害,不僅成為這個世紀以來全世界最大規模的一場人權迫害,遭到了國際社會正義力量的持續譴責;更為嚴重的是,迫害法輪功,加速了中國社會在經濟、道德等方面的危機。
18年來,江澤民集團耗巨額資金迫害法輪功,造成國庫空虛。據悉,鎮壓最高峰時期的財政資源消耗高達約中國國民生產總值一半的社會綜合資源,一般時期也使用了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國家財力。對付法輪功的財政投入超過了一場戰爭的經費。在國家財政無法負擔的情況下,江讓親信控制的國企部門為迫害輸送巨額資金。同時,中共為維持政權,不斷加印鈔票,大量財富流入貪官口袋的同時,老百姓的血汗錢則因為通貨膨脹價值不斷縮水對百姓財富的殘忍掠奪,嚴重衝擊中國社會穩定,激化社會衝突。
在社會道德方面,江澤民對中華民族道德的摧毀,最集中的體現在打壓法輪功「真、善、忍」的信仰上。江澤民集團用暴力強迫法輪功學員放棄信仰,用「自焚」偽案等謊言欺騙來煽動仇恨,在全國範圍搞人人過關表態,用株連政策捆綁全體民眾參與迫害法輪功。這使得中國社會的道德加速下滑,徹底衝破人類道德底線。
在對法輪功「經濟上搞垮,名譽上搞臭,肉體上消滅」「打死白打死,打死算自殺」的迫害政策下,也同時完全地摧毀了中國的法制系統和法制建設。
反腐和政變 永遠在路上
習近平在2012年上台執政之後,就開始背負起江澤民留給他的這兩大遺產,艱難前行。江澤民留下這兩大遺產,也是遺禍,也一直不斷在中國社會發酵,加速著中國社會的危機。
近5年來,為了能夠正常執政,習近平用反腐打虎的方式,開始對江澤民集團進行清除。江澤民集團沒有束手待斃,原本計劃取代習近平的薄熙來意外落馬,江派繼續對習近平展開政變奪權行動。幾年來,暗殺、製造暴亂、在香港製造亂局、做空股市製造金融政變等等,用超限戰來對付習近平。可以說,習近平反腐打虎的5年,雖然拿下了江派超過百名部級以上高官,但全程也伴隨著江派的政變行動。習近平和王岐山不斷稱「反腐永遠在路上」,其實,政變也是「永遠在路上」
清除江澤民遺產
習近平為什麼必須清除江澤民的政治遺產呢?
日前,在中共十九大前,重慶市委書記孫政才突然落馬,這是十八大後習近平拿下的江派第一個在職的政治局委員,再次發出打虎升級的信號。但是,在習近平權力逐漸穩固的情況下,江派官員敢於前赴後繼繼續挑戰對抗習近平的根本原因,在於習近平王岐山的反腐不僅觸動了江派的利益,也觸動了中共內部所有貪腐既得利益集團。這些官員要麼對抗習近平,要麼消極怠工不作為。這也是江派和中共腐敗貪官痛恨王岐山的原因,因此才出現了江澤民集團的國安特工這幾個月在海外放料攻擊王岐山,試圖打掉習近平的反腐助手王岐山來打擊習近平。
與此同時,江澤民集團的勢力還在繼續迫害法輪功,並以此方式捆版習近平當局。中共利於法外系統610辦公室來調動國家資源來迫害法輪功,使得習近平提出的「依法治國」成為一句空談,而由迫害法輪功開始而形成的血腥暴力維穩模式,也在全社會肆虐,造成中國社會冤案遍地,哀鴻遍野。外界和民眾越來越對中國失去信心,對習近平當局失望。
江澤民的兩大政治遺產,到目前為止,都未得到真正清除。
要清除江澤民的這兩大遺產:解決迫害法輪功的問題,解決官場腐敗的問題,首先邁出的第一步,就是要解決江澤民的問題。製造這兩大遺產的始作俑者不被徹底否定,其不被繩之以法,江澤民留下的遺禍仍將會肆虐中華。圍繞在江澤民周圍的貪腐集團仍將繼續對抗、實施政變,隨時伺機奪權翻盤。
雖然習近平王岐山的反腐不斷升級,貪腐官員不斷落馬,但是一個貪官倒下去,江澤民和中共結合製造出的貪腐體制系統,讓千萬個貪官站出來
近日,在中共央視播出的政論專題片中,隱去了習近平之前的兩任中共總書記江澤民與胡錦濤,直接將習近平與鄧小平時代對接。鑒於習近平與胡錦濤的政治同盟關係,習近平此舉發出了未來將要清算江澤民政治遺產的信號。
但是,這還遠遠不夠,因為反腐不可能永遠在路上:江澤民留給習近平的遺產,這個定時炸彈的引信已經點燃。


天下財經週報:學歷愈高,失業率愈高
www.cw.com.tw查看原始檔
這星期將公佈的總經和企業財報,重要性高又密集。其中包括美國、台灣、南韓、歐元區、英國和加拿大的GDP大PK、很多國家的採購經理人指數和美國的超級財報週。
以下是本週最重要的5件財經大事排行:
#1、台灣人的工作 學歷高不如工作好。(關鍵事件:7/26 6月份失業率)
比起世界各主要國家,台灣的就業狀況不錯,失業率持續下降,5月底失業率是3.66%,與各主要國家相比並不遜色。但分解數字所呈現的問題卻不由得樂觀。
5月底的數字,15-24歲失業率12%,25-29歲6.53%,是平均失業率的3倍多和兩倍。
從學歷來看,國中以下程度失業率僅2.85%,高中3.7%,大專以上3.92%,大學以上4‭.‬47%。
年輕人失業率最高,全球都一樣。但台灣學歷愈高失業率愈越高的情形,有其經濟和教育的結構性問題,不容忽視。
#2、台灣人的薪情 平均值增加但中位數左移(關鍵事件:7/28‭ ‬5月份薪資統計)
4月底台灣勞工的總薪資(含津貼和獎金、加班費),平均每人44,359元,分別比3月和去年4月增加0.49%和1.83%。不含津貼獎金等的經常性薪資則是39,826元,也是成長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更能反映分配的薪資中位數。中位數一年只公佈一次,今年3月公佈的去年全台灣勞工薪資中位數是倒退的,代表低薪的人變多了,薪水更加兩極化。
中位數是把全台灣勞的薪資從低到高分成10組,每組再成10分位排列,取最中間值。中位數比平均數更能反映勞工薪資的真實情形。由下圖可知,去年台灣勞工的薪資中位數是下降的。
資料來源:主計處
#3、川普全面拉開貿易談判戰線 (關鍵事件:美韓、美中、美墨怎麼談?)
上星期開始,川普終於開始發動貿易談判。他到底要怎麼改變世界貿易的遊戲規則?主要看美國和韓國的FTA、北美NAFTA以及美國和中國的貿易談判怎麼談。這三個戰場,上週都有重要發展。
華府上週正式由貿易代表代表Robert Lighthize致函南韓貿易部長Joo Hyung-hwan,提出「談判排除對美易障礙及考慮必要之修正」。南韓總統文在寅上週三與四大政黨領袖餐敘時說,美韓FTA是「談判修改」,不是重談。
美中交好的百日計劃,17日才讓大陸消費者開始可以吃到美國牛內,但兩天後的美中首輪最高級別的全面經濟對話卻不歡而散,雙方都臨時取消記者會,也不發表會後聲明,據了解,雙方在補貼、汽車、鋼鐵、金融、匯率等爭議上互不相讓。
此外,川普政府上週擬定長達17頁的重談NAFTA目標,其中包括要在協定中加入阻止貿易夥伴操縱匯率。但NAFTA的墨西哥和加拿大並沒有在美國的匯率操縱國觀察名單上,因此這項目標被視為美國所有的貿易談判,匯率都將是重點。
NAFTA重新談判,最快將會在8月16日展開。
#4、美國超級財報週 (關鍵事件:S&P 184家企業財報轟炸市場)
這個星期,S&P 500將有184家企業將公佈財報,是財報季最吃重的一週,其中不乏重量級的企業,包括‭ ‬Alphabet,也就是‭ ‬Google、Facebook、英特爾、Amazon、星巴克、麥當勞、3M、通用汽車、AT&T波音、、可口可樂、福特汽車、‭,‬寶鹼、UPS、‭ ‬Mastercard、美泰兒、默克藥廠、全錄和美國航空。
#5、GDP成長逐季降,通膨低,美國利率還升不升?(關鍵事件:FED 25-26 利率決策會議)
葉倫上週到國會作證之後,市場對聯準會緊縮立場鬆動預期心理明顯升高。本週二、三聯準會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又將舉行利率決策會議,沒有人預期利率會有變,最大的問題在會後聲明是顯示聯準會對通膨的憂慮是升高還是降低,以及今年內開始縮減資產負債表會如何進行。

 

 


中產階級,中國最失落的群體? ◎VOA 08-19-2016
m.news-adding.com查看原始檔

華盛頓 — 最近一段時間,一些探討中國中產階級現狀的文章在網上熱傳,這些文章的一個共同主題是,中國中產階級硬件達到了歐美中產的標準,但由於社會體制的不完善,他們往往缺乏安全感和幸福感,對自己的財富和未來存在焦慮感。中國中產階級的現狀如何?他們是樂觀還是焦慮的一群?與中國今天的政治和經濟現實有多大的關係?

參加討論的四位嘉賓是:美國智庫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基辛格中美關係研究所」主任戴博先生,他的英文名字是Robert Daly;美國之音記者,社會學家龔小夏女士;普林斯頓社會學博士,轉型問題學者程曉農先生;政論作家,時事分析人士陳破空先生。

戴博先生剛結束了對中國一個月的訪問,他說,他早知道共產黨失去了知識分子的支持。但此行最讓他吃驚的是,很多中產階級都覺得不安全,不管是財富安全還是人身安全,他們都缺乏安全感。雷洋案在大城市內影響很大,此前中產階級精英一直都知道低收入群體面臨很多社會不公,但並沒有觸動他們。直到雷洋案讓他們看到一個年輕、聽話、受過高等教育的白領也被警察打死、輕易掩蓋事實,這讓他們受到了觸動。雷洋是體制內的人,其遭遇讓他們聯想到自身。

戴博說,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建立以來,一直非常熟悉農民、工人、知識分子的情況,處理起來不難。但共產黨沒有任何管理中產階級的經驗與政策,這對於共產黨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挑戰。不過,今天的中國中產階級和前蘇聯的情況不一樣。他們不是被鎖在中國內部,而是有很多旅遊、留學等方式去享受其它國家的生活,這些和外面溝通的途徑就像減壓閥一樣,因此他們與體制的衝突沒有那麼直接,對抗沒有那麼厲害。大多數中產階級還是比較滿意政府經濟改革的大方向,只是知識界、文藝界的學者非常不滿意。但這一類人畢竟是少數,且共產黨並不懼怕,因為他們有很多控制知識分子的經驗。

龔小夏表示,她的中國中產階級朋友來美國考慮的第一個話題都是投資移民,對在中國的人身安全有很多的抱怨。中國法制的不健全造成了這一點,十年以前他們覺得中國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今天這個空間已經被擠沒了。自從六四事件以來,中產階級是中國穩定的基本力量。從社會學角度來講,中國的上升途徑還是比較通暢的。底層社會有能力的人可以變成中產階級。但當他們成為中產階級後,認為人生和財富受到威脅,那麼他們支持政府的政治基礎就被瓦解了,這對於中國政府非常危險

龔小夏說,當今40歲至60歲的中國中產階級正是獨生子女一代的父母,他們做決定都優先為孩子考慮。而這一代的孩子是在看美劇、韓劇、崇尚西方生活方式的環境下長大的。因此他們的父母擔心,如果孩子在中國民粹主義興起的環境下成長,將來是不是無法適應全球化的生活環境,這是促使他們移民的一個重要原因。

龔小夏認為,現在的知識分子相比以前有很大的變化。近二十年以來中國政府花了很大的力氣去收買知識分子,使他們成為中產階級的一部分。但自習近平執政以來,他們感到了危機,因為覺得不再受寵,擔心文革會再次出現。政府控制的媒體越來越噤聲,但社交媒體的發展讓知識分子對輿論的影響很大。雷洋的事情被炒得這麼大也是因為同病相憐的知識分子們在網上發表意見。而政府現在還不知道如何處理這種情況。

程曉農認為,各國對中產階級的認知和定義不同,如以家庭金融資產超過1到2百萬人民幣劃線,中國的中產階級家庭大約在1千萬左右。中國現在處於房產泡沫頂端,許多中產階級的不動產究竟將來值多少錢,是個未知數。中產階級的焦慮主要是擔心未來,包括政治上收緊、經濟衰退、環境惡化、缺乏財產安全感、子女無前途、底層社會的反精英心態等。中產階級的多數認同普世價值,期待政治進步,但最近幾年來中國的政治演變方向與他們的願望背道而馳,他們的政治不滿自然比幾年前強烈,然而,他們一般不會變成政治反抗者。在專制體制下,體制的反抗者常常被剝奪生存機會,所以,能成為中產階級的人,都不是體制的反抗者。在過去的經濟景氣時期,中共對中產階級採取了提高收入等安撫措施,房價上漲也讓中產階級有滿足感。今後政府的財力短拙,開始用政治高壓代替經濟安撫。這種高壓通常不是階層指向型,而是事件指向型,不管是街頭活動,還是網上議論,哪裡出現公共事件,當局就全力用高壓手法控制打擊。中產階級的多數對時局十分無奈,有能力的往往通過移民儘量逃避,而無法出走的大多數中產階級則很少參與集體行動,因為部分民眾的集體行動無法與政治高壓抗衡。

程曉農說,中國的富裕階層已經有20多年的移民歷史了,據說,金融資產兩千萬以上的家庭基本上都辦了移民和資產轉移,現在資產少的中產階層也在考慮移民。過去富裕階層裡有個說法,「國外是好山好水好寂寞,國內是好髒好亂好快活」,那時他們移民只是買份保險、留個後路,資產只轉移一部分,人也是移民不移居;但最近這種看法開始改變,許多人認為,國內已經變成「又髒又亂不快活」,不再值得留戀,因為前景不佳。他們的財富不安全感首先來自各級政府對企業搜刮稅收的舉動,讓他們擔心成為「被不斷剪毛的綿羊」;其次,即將徵收房產稅的傳聞也迫使他們把房產變現,趕緊把資金轉移國外。

陳破空表示,中國中產階級,一度是改革開放的既得利益者,因而一度是中國社會的穩定器,曾經有利於一黨專政的維持。然而,具有相當教育程度的中產階級,對社會不公最為敏感,比其他階層更早具有權利意識,如果在權利和法治方面繼續失望,中產階級將從社會的穩定器角色,轉換為不穩定的源頭。數十年間,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經濟規模急劇擴大,但中國的法治與規則一直沒有建立起來,中產階級的利益沒有根本保障。眼看著官場腐敗、權貴橫行、社會繼續失序,中產階級漸生不滿。厚黑成風的社會氛圍和人治高壓的社會環境,讓中產階級感到連人身安全都沒有保障。魏則西和雷洋之死等事件觸目驚心,極大地刺激了中產階級。中產階級從不滿到憤怒。經濟下滑更加劇了這種失穩趨勢。

--------------------------------

你找到工作沒? 8月失業率4.08% 連2個月4字頭
news-hl-cm.newsrep.net查看原始檔
▲颱風莫蘭蒂侵襲第4日,台電17日統計,全台灣已經復電92%。(圖/台電提供)
主計總處今(22)日公布8月份失業率為失業率4.08%,較上月升0.06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月亦升0.18個百分點,連續2個月站上4字頭,主要是受到受應屆畢業生持續投入尋職行列影響。

統計顯示,8月就業人數為1,129 萬人,較上月增加1萬5千人或0.13%。失業人數48萬人,較上月增加8千人,其中初次尋職失業者增加5千人;失業率4.08%,較上月升0.06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月亦升0.18個百分點。

1至8月失業率平均為3.93%,較去年同期上升0.20個百分點。

按教育程度別觀察,國中及以下程度者失業率3.13%;高中(職)程度者失業率 4.04%;大專及以上程度者失業率4.44%,其中大學及以上程度者失業率5.11%。

按3段工作年齡層觀察,15至24歲年齡層失業率12.82%;25至44歲年齡層為4.17%;45至64歲年齡層為2.26%。

8月失業者失業週數平均為23.6周,較上月縮短0.8周,其中初次尋職者為22.9 周,較上月縮短0.4周;非初次尋職者為23.8周,較上月縮短0.9周。8月失業期間達1年以上之長期失業人數為6萬8千人,較上月減少2千人。

世界主要國家、地區最新失業率,法國10.3%,加拿大7.0%,英國5.0%,美國 4.9%,德國4.2%,南韓3.6%,香港3.4%,日本3.0%,新加坡2.1%(居民失業率3.0%)。

---------------------------------------------------

長照 2.0:政府的退位計畫
拒絕成為下流老人,就必需深刻認識到,「長期照護」這件事,不是政府認為會「賠本」就可以不做的事。
2017-03-11 15:47

2017年03月03日,一群社福團體代表與執政黨「代表老人福利」的不分區立委,共同召開記者會。打著「為落實長照2.0」、「照顧工作有特殊性」等理由,要求將社工的工時適用30-1 (工時保障的漏洞),與《勞基法》基本保障脫勾。
以照顧之名的這些訴求,除了反動了女性主義者「家務勞動社會化」的主張 外,也引起了長期被低工資長工時壓迫的社工們的不滿 。在女性勞動先輩們為爭取縮短工時、增加工資而拼出來的國際婦女節前夕,更是顯得無比諷刺! 台灣的照護工作,大多是個別家戶內的家庭照顧者承擔。
長期以來,甚少有婦女團體致力於將女性從家務勞動解放出來;所謂的「社會福利」團體,從來也不將照護工作當成一個社會的基本需求而訴求政府建立公共照護機制,卻僅滿足於政府以補貼的方式鼓勵(營利的)照護機構成立,同時也縱容了政府免於承擔照護的壓力。

全台社工職業工會9日召開聯合記者會,提出堅守工時上限,拒絕修法解套等訴求。(記者張嘉明攝)
然而,當台灣一步步進入高齡化社會的時候,已習慣不用面對照護壓力的台灣政府,便順勢開放廉價跨國勞動力,除了滿足產業資本家的需求外,也以「開放家務移工」市場,作為免除掉其建立社會福利制度的替代品。 從此,照護責任便持續落在個別家戶裡、落在市場裡。大多數有需求的家庭,或背著「不孝」的罪名,將家中需照護的長者送進被政府帶起卻放任照護狀況愈趨惡化的養護機構;或因為送不了養護機構,勉力想法購買市場上的廉價勞動力,將照顧重擔轉嫁到政府不保障其勞動條件的家務移工身上;而更有多數家庭,因為相對於生活負擔越來越微薄的薪資,無法送進機構、無法聘僱移工,只能自行照顧。
長年後,越來越多自行照顧的家庭,在「久病無孝子」的照顧壓力下,最終成為社會版上的悲劇…. 然而,目前的政府,看來卻是想繼續以「發展長照產業」為名,擴大這樣的市場邏輯。國民黨時期以長照是個前景看好的產業為由,吸引熱錢很多的保險業者投資 (非要對其增稅);打著與國民黨不同、「以稅收制建立長照」的民進黨政府,口說一套,實際上則是,一面將編列的預算減少、就地合法化已是營利事業的49床以下機構成為長照機構,並透過《長照法人法》的建制過程,架設長照機構為以投資、盈餘分配為營運型態的準營利機構模式。

甚少有婦女團體致力於將女性從家務勞動解放出來;所謂的「社會福利」團體,從來也不將照護工作當成一個社會的基本需求而訴求政府建立公共照護機制,卻僅滿足於政府以補貼的方式鼓勵照護機構成立,同時也縱容了政府免於承擔照護的壓力。(記者花孟璟攝)
3月3日的記者會,長期以「公益」做形象的社福團體,其代表、立委(像遊覽車司機的雇主、臺鐵局、及漁業移工的雇主一樣)可以「工作特殊性」為由,要求與工時規定脫勾,其實配套的就是背後政府這套產業/市場邏輯。計較的不是「公益」、不是「社會福利」,甚至不真是其口中的「被照護者權益」,僅是「成本」問題,甚至是產業/市場上計較的利潤問題。 產業/市場存在的目的,不是為了解決人民的基本需求,是為了賺取利益,所謂「賠本的生意沒人做」。
或許一時間,私人資本的進場,乍看之下會創造出更多的服務提供,然而,不論以他國(德國、韓國、日本)或台灣其他產業的經驗來看,長期競爭後,受雇於產業的勞動者,勞動條件會被壓低;而能夠在市場裡獲得服務的人,也是少數有錢購買的人。 正因為市場裡資本運作的邏輯,創造GDP成長的受薪階級,不但承受長工時、低工資之苦,苦勞大眾的照顧責任更成為雪上加霜的壓力。以「募集資金、創造服務」為名,認為市場/產業可以解決政府解決不了的問題,其實僅是政府退位的一套說詞。
拒絕成為下流老人,就必需深刻認識到,「長期照護」這件事,不是政府認為會「賠本」就可以不做的事;同時也必須認識到,唯有要求政府對照顧提供者的勞動條件提供充分的保障,被照顧者才能擁有較好的照護品質。因此,要求政府調整稅賦制度,解決財源問題、要求提高照顧者勞動條件保障,以增加服務,才是監督政府不退位、要求政府直面「人民生活必需」的應有作為。

----------------------------------

人在不同階段的不同心性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
當年 愛妳在心口難開
如今 相對無語口不開
世間 晴時多雲偶陣雨
人心 忽冷忽熱也不怪

一位女士經常抱怨,她的先生婚前追她的時候,又是送花又是看電影吃西餐,生日卡片從沒有錯過,現在呢?已經多年沒送過花,沒一起看電影吃西餐,甚至連她的生日是那月那日都忘得一乾二淨。

有人對她說,這就像是搭公車一樣,公車來的時候拼命的追,好不容易才擠了上去,既然上了車,就「relax」放鬆下來,好好的休息休息,什麼都不必去管,司機自然會送他到目的地。

這是人性的一面,求之不得的時候,寶貴得要命,不顧一切的用盡心機,使盡力量,既然得手,就不在乎,任意的擱在一邊。

不要說男生追女生,歷史上有許多大人物,未得勢的初期,仁心濟世,滿腔正義,拋頭顱灑熱血在所不惜,登上了大位之後,心性逐漸轉變,怕別人搶他的位置,於是殺功臣、殺謀士,除去一切可能的變數,手段之狠,心機之深,完全是另一個人。

所以啊,這位女士的先生雖然情已淡,人未離,還在家,沒有不見人影,沒有移情別戀,已是不幸中的大幸。

因此我們要認知,人在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心性,因為際遇和環境不斷的挑戰磨與練著人,使人在因應和影響之下,開始轉變,變成「不再是我」。

所以不要以為貧窮是挑戰,往往富裕也是挑戰,因為貧窮讓人錙銖計較得自私自利,富裕會讓人自大得目中無人,忘了我是誰。

因此若是一個曾經是你在寥落時候同甘共苦過的朋友,發達之後經常避著你,變得好像不認識你一樣,不要覺得奇怪,因為你們已經不再是同穿一條褲子的過命之交了,他的步伐已經和你的不同調了。

且慢將手指頭指向別人,試著問問自己,如果一個窮困潦倒的朋友經常的纏著你,三不五時的來找你搧秋風,那你又會如何,大概也是避之不及吧?

人情的冷熱就是如此,愛情的冷暖,友情的厚薄,不可能永遠沒有上下起伏,想通了,不見怪也就不怪了。@

------------------------------------------------------

所得10年不變…開發國中產階級加速崩塌
udn.com查看原始檔
A-A+

中產階級加速崩塌,凸顯英國脫歐、川普崛起等現象。 路透
分享
麥肯錫全球研究所的報告指出,全球25個已開發國家中,約三分之二人口(逾5億人)所得與10年前相比為停滯或減少,成為先進經濟體日益嚴重的新問題,也顯示中產階級崩塌的速度比原先料想還快,並凸顯英國脫歐、川普崛起等現象,反映中產階級的憤怒及對改變的期望。
麥肯錫全球研究所的「比父母還窮:先進經濟體所得停滯或下滑」報告指出,中產階級收入陷入停滯或減少,已成為全球富裕國家的共同現象。過去十年來,25個先進經濟體中,多達70%的家庭收入下滑。1993至2005年,所得停滯或減少的人數不到1,000萬,但2005至2014年卻暴增為5.4億至5.8億人。

這些數據顯示,二次世界大戰後,先進經濟體多數家庭生活標準比上一代好轉的趨勢,已出現變化。報告作者之一杜柏斯表示:「金融海嘯前,西方世界僅約2%的人所得不如十年前的同儕,但世界已不同,許多人的收入不再成長。」

這項報告凸顯金融泡沫與全球危機的後續衝擊程度有多大,十年前的所得之所以增加,主要靠這種無法持續的泡沫拉抬,隨後的金融風暴則使全球經濟陷入衰退,至今仍未完全復甦。這些傷害也有助解釋何以選民拒絕既有的政治體系、轉而支持民粹政黨,例如英國公投脫歐,或者民主黨、共和黨傳統政治人物在美國總統初選中失利。

由於個人所得差異極大,個人職涯收入也有落差,許多中產階級對財富逐步縮水的感受不同。此外,政府推動的所得重分配,也減緩了相關衝擊。然而,不論各國的政策如何,這份報告清楚顯示,工資停滯已成為富裕世界持續擴大的新問題。

-----------------------------------------------

超A評論》不認輸的幸福:日本崩世代面對工作貧窮的逆襲想像

失業率/中國的官場腐敗,幾乎到了無官不貪的地步/中產階級加速

戲劇反映社會現實,幾部日劇描寫了日本崩世代無論出生、專業與學歷有多大的努力,在面臨「下流社會」、「工作貧窮」、非正式僱佣下,通通成為「人生失敗組」,甚至成為「希望落差」的一代。儘管劇中主角並沒有選擇放棄,但在現實生活中,生命挫折的嚴酷考驗,是否人人都有機會改變?
推文到plurk
作者:A-sia studio A舍| 2016-07-01 18:20

王文岳/中央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工作貧窮、格差與期待漂流
日本的社會形構在經濟泡沫破裂以後,持續了近20年之久,「失落的10年」一再延長;然而,經濟問題如何影響政治、社會與文化,必須由總體的社會基礎進行瞭解。
1970年代,日本人均所得普遍進入中產階級年代。根據當年的「國勢調查」(類似台灣的普查),該時日本總體人口數約1億0372萬人,經歷了1960年代的「所得倍增計畫」以後,日本的人均收入在90%以上已脫離中下階級晉升為中產階級,「一億總中流」、「國民總中流」等名詞開始流行,日本進入大量消費年代。
1990年代以後,日本追求全球化,經濟結構也出現了新自由主義體系的轉型。原來賴以維持社會穩定的終身僱用制逐漸解體,取而代之的是非正式僱用、能力主義與成果主義。這些原本是促進效率的僱佣改革,在經濟泡沫破裂以後,失業率提高,加上高齡化盛行,日本年收入299萬日元以下的下層階級逐漸擴大,最引以為傲的均富社會也出現了歐美國家的所得落差(日文稱為「格差」),測量所得落差指標的吉尼指數由1990年的0.4334上升為2005年的0.5263。
2005年,作家三浦展提出「下流社會」的概念,在他由光文社出版的同名書籍中,主張日本已經出現中產階級崩壞,也就是所得降低造成了中產階層流失,並且向下流動現象;「下流社會」的說法完全切合大眾普遍的新貧階級想像,「下流中年」、「下流老人」等概念應運而生,《下流社會》在當年大賣80萬本,成為年度暢銷書。

1990年代以後,原來賴以維持社會穩定的終身僱用制逐漸解體,在經濟泡沫破裂以後,失業率提高,加上高齡化盛行,日本年收入299萬日元以下的下層階級逐漸擴大。圖為日本車站的派遣工。(d. FUKA from Yokohama, Japan - Cleaner [Suzhou Station / Suzhou])
中產階級的向下流動,使得支持社會秩序的家庭結構也發生動搖。
伴隨失業帶來的單親家庭、工作貧窮、地下錢莊、老年照護等問題改變了大眾的社會秩序認知。日本社會原有的「少子化」問題已因「高齡化」而益形惡化,在老年人口一再增加的情形下,「超高齡化」社會即將到來,當人口組成超過三分之二以上均為缺乏經濟能力的老人與小孩時,日本社會的所得落差問題將更為嚴竣,甚至可能進入「超格差」社會。
「格差」或是更嚴重的「超格差」,青年人總是世代分配最不利的一群。
NHK在2007年出版《Working Poor》(ワーキングプア)一書中,明顯地描述日本青年生活無以無繼的困境,「工作貧窮」一詞廣為人知。各種「網咖難民」(ネットカフェ難民)、電話派遣勞工(ワンカール派遣)、人生失敗組(負け組)、飛特族(フリーター)、尼特族(ニート)、超高工時、過勞死等低收入衍生現象,一再衝擊日本青年對於社會的信心,作家增田明利甚至以工作貧窮現象為主題,進行一系列以當事人採訪為基礎的寫作,包括《今天開始工作貧窮》(今日からワーキングプアになった,2015,彩図社),《今天變成流浪漢》(今日、ホームレスになった),《今天公司倒閉了》(今日、会社が倒産した),充分反映一種當代的社會氛圍。而這種氛圍,也就成為戲劇創作的素材。

格差」或是更嚴重的「超格差」,青年人總是世代分配最不利的一群。(Francesco Jodice - OTRS 2013022110009441)
時代的逆襲:拒絕失敗的勇者圖像
年青世代對於艱苦時代的挑戰,會不會有相同的理解?這個問題在2014年的戲劇《年輕人們》(若者たち)獲得解答。
《年輕人們》是富士電視台在1966年製作的連續劇,內容描述失去雙親的5個手足在面臨成家、出獄、不倫、工作、學業的挑戰,如何相互扶持而渡過難關就成為人生最大的關鍵。
此劇所描述的手足之情在家庭觀念濃厚的昭和年代極受歡迎,2008富士電視台開台50週年慶還將此劇重新發行。2014年7月至9月,富士電視台再次將《年輕人們》改編搬上螢幕,請來妻夫木聰、瑛太、滿島光、蒼井優、長澤雅美等年輕世代演員擔綱。本劇演員實力艱強,但收視情形慘澹,描述中下階級中的手足之情被批評為過於老舊,最後落後草草收場。

《年輕人們》是富士電視台在1966年製作的連續劇,2014年,富士電視台再次改編搬上螢幕,請來妻夫木聰、瑛太、滿島光、蒼井優、長澤雅美等年輕世代演員擔綱。(圖:富士電視台官網)
《想到這段戀情就會流淚》(港譯「思戀哭泣,原名「いつかこの恋を思い出してきっと泣いてしまう」」是2015年由富士電視台製播的週一九點連續劇,本劇本由《東京愛情故事》的著名編劇坂元裕二執筆,由當紅偶像高良健吾與有村架純擔綱;由於坂元裕二擅長描寫青年在現實與愛情之間的掙扎,本劇卡司堅強,在播出時被認為坂元裕二有機會在20年以後再創《東京愛情故事》收視熱潮的力作。

《想到這段戀情就會流淚》2015年由富士電視台製播,本劇本由《東京愛情故事》的著名編劇坂元裕二執筆,當紅偶像高良健吾與有村架純擔綱演出。(圖:富士電視台官網)
此劇描述生長於北海道鄉下的養女杉原音(有村架純飾)原本在養父的安排下,將與鎮上的富人白井篤史結婚,但另一位由福島來到東京工作的搬家工人曾田練(高良健吾飾),發現友人偷竊的包包中有一封原主人亡母所寫的信,曾田練感到此信對於失物主人的重要意義,因此架著貨車開由東京駛往北海道尋找包包主人,認識了杉原音。
兩人見面後,曾田練知曉了杉原的處境,決定將杉原帶往東京,開啟全新的人生。杉原到了東京以後,發揮她的愛心,在老人介護機構工作,引來了少主的追求,但杉原在幾經波折以後,仍發現同樣心靈充滿傷痕的曾田練才是她的最愛,但是為了義理,她決定離開夢想的東京,回到北海道。曾田練得知此一消息,再度前往北海道,與杉原重會。
此劇的主人翁杉原音在工作處境堅難的老人介護機構堅持專業,面對少主的追求,也不因出身差距而失去自己的尊嚴,她面臨人生的貧困與失恃,仍然決定回到成長的地方重新開始,不對東京的物質享受存有依戀,被視為是工作貧窮年代志氣的反映,鼓勵青年勇於作自己,堅持所愛,勿忘初衷,被視為近年能夠細膩地描寫現實困境與愛情抉擇的佳作。
《遲開的向日葵》(遅咲きのヒマワリ)是2012年10月由生田斗真與真木陽子主演的週二9點連續劇,此劇曾於2013年9月下旬於台灣播映。

《遲開的向日葵》是2012年10月由生田斗真與真木陽子主演的週二9點連續劇。(matome.naver.jp)
此劇的背景主要在於描述長期擔任派遣工的小平丈太郎(生田斗真飾)遭到裁員以後,與女友的戀情也告一段落;他決定加入政府「地域復興協力隊」的臨時僱員招募活動,前往一無所知的四萬十市,協助地方再生的活動推進。而出身四萬十市的二階堂香織(真木陽子飾)則是志向遠大的醫科學生,在高中畢業以後,前往東京的大學學習醫科,畢業後前往美國進行癌症研究,之後任職東京醫療科學大學癌症研究中心,然而,由於研究經費不足,上司要求二階堂回到故鄉的四萬十市的市民醫任就職,中斷了二階堂一心追求研究的想法。
這兩位出生不同,志向迥異的主角,在因緣際會之下,回到人際關係緊密,卻面臨發展侷限的四萬十市,重新認識了自己。小平丈太郎重建他的社會網路,在協助地域復興的活動中,重新找回信心,決心要在四萬十市發展人生。而二階堂也在一連串人事交往以後,瞭解到人生真正的意義並不限於在東京功成名就,而有多元的可能性。此劇主角稱職,劇情貼近政策方向,對於青年世代具有啟發作用,獲得了第67屆文化廳藝術祭的電視劇部門優秀賞。
《年輕人們》、《想到這段戀情就會流淚》與《遲開的向日葵》描寫了日本崩世代無論出生、專業與學歷有多大的努力,在面臨「下流社會」、「工作貧窮」、非正式僱佣下,通通成為「人生失敗組」,甚至成為「希望落差」的一代。
然而,日本戲劇中的主角,並沒有選擇放棄。在生命挫折帶來的嚴酷考驗中,人人都有機會成為杉原音或二階堂香織,而人人也都可以選擇像她們一樣勇於認識自己,面對真實人生,讓生命出現改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