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10位皇帝 秦始皇才排第2名!康熙擠不進前5名 | 新奇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發動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創立世界上版圖最大國家蒙古帝國,橫掃13世紀整個人類世界的五分之四,統中國、掠歐洲、徵印度、戰埃及、併朝鮮、侵日本、入越南、平爪哇,前後共滅亡了四十多個國家,將軍事藝術推向了「冷兵器時代」巔峰,他是世界歷史階段上影響最大的人物,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成功者,卻也帶來人類史上最大的災難,他的作為讓後人留下最大的爭論,但不可否認,他是中國歷史上最具世界影響力的「世界之王」史上最强10位皇帝 秦始皇才排第2名!康熙擠不進前5名 | 新奇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https://bit.ly/35K8PqU


52273


中華民族各歷史時期疆域圖– 鐵血網 - http://goo.gl/6kEsYa

元代疆域

File:Yuen Dynasty 1294 - Goryeo as vassal.png

2016-04-26_152422  File:Mongol dominions1.jpg

元朝和四大汗國疆域圖(1300年)

--------------------------------

  

元顺宗皇帝后、元世祖皇帝后   歷代皇帝畫像-----LINK

1266年大蒙古國皇帝忽必烈給日本的國書,被稱為「蒙古國牒狀」。

-------------------------------------------------------------------------------------

元朝(1271年-1368年[b]),蒙古語國號全稱大元大蒙古國,是中國歷史上由蒙古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的朝代。元朝由元世祖忽必烈於1271年所建,定都大都(今北京市),1279年攻滅南宋,從而全面佔領了中國本土地區,統一中國[5]。
元朝的前身為大蒙古國。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漠北諸部,於斡難河(今鄂嫩河)建立大蒙古國。當時蒙古的宗主國為金朝,由於金朝與西夏走向衰落,蒙古先後攻打西夏與金朝,並於1227年8月攻滅西夏,1234年3月攻滅金朝,完全領有華北。在西方,蒙古在西元1271年元朝建立以前先後發動三次西征[c],使蒙古帝國稱霸歐亞大陸[5]。
1259年元憲宗蒙哥於征伐宋戰爭去世後,領有漢地的四弟忽必烈與受漠北蒙古貴族擁護的七弟阿里不哥為了爭奪汗位而發生戰爭,最後於1264年由忽必烈獲勝。忽必烈取《周易》「大哉乾元」中的元,於1271年改國號為大元,建立元朝,即元世祖。這場戰爭讓蒙古四大汗國先後脫離與大汗忽必烈的關係,直到元成宗時期才名義上承認元帝為大汗。1276年元朝攻滅南宋,統治全中國地區,結束自唐末以來400多年的分裂局面。元世祖到元武宗期間是元朝國力鼎盛時期,軍事上平定西北,但在征伐日本、東南亞諸國卻屢次失利,其中在元日戰爭戰敗。中期皇位頻繁更迭,政治始終沒有上軌道。元惠宗晚期,由於怠於政事、濫發紙幣導致通貨膨脹、為了治理氾濫的黃河又加重徭役,最後導致1351年爆發紅巾軍起事。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派徐達北伐攻陷大都。元廷退居漠北,史稱北元。北元後主天元十年(1388年)去大元國號(一說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位建國韃靼),北元亡[5]。
元朝承襲蒙古帝國的主要領土,經過多次擴展後,於1310年元武宗時期達到最大,西到吐魯番,西南包括西藏、雲南及緬甸北部,北至都播南部與北海、鄂畢河東部,東到日本海,被譽稱「東盡遼左西極流沙,北逾陰山南越海表,漢唐極盛之時不及也」[6][7]。元朝且為欽察汗國、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與伊兒汗國等四大汗國的宗主國,其藩屬國涵蓋高麗與東南亞各國[5]。
經濟方面仍以農業為主,雖然元朝整體生產力比宋朝低很多[8],但是在生產技術、墾田面積、糧食產量、水利興修以及棉花廣泛種植等方面都取得發展。蒙古人是遊牧民族,草原時期以畜牧為主,經濟單一,無所謂土地制度。攻打華北時,慘酷的屠殺和劫掠帶來很大的破壞。攻滅金朝後,在耶律楚材勸諫下,窩闊台汗同意復甦農業,鼓勵漢人墾殖以期長治久安[9]。元世祖即位之後,實行些鼓勵生產、安撫流民的措施。到元朝時,由於經濟作物棉花不斷推廣種植,與棉紡織品在江南一帶都比較興盛。經濟作物商品性生產的發展,就使當時基本上自給自足的農村經濟,在某些方面滲入商品貨幣經濟關係。但是,由於元帝集中控制大量的手工業工匠,經營日用工藝品的生產,官營手工業特別發達,對民間手工業則有限制[9]。
元朝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大過對社會經濟的影響。不同於其他征服王朝為了提升本身文化而積極吸收中華文化,元朝同時採用西亞文化與中華文化,例如極力推崇藏傳佛教,在政治上大量使用色目人,儒者的地位下降以及元代前期長時間沒有舉辦科舉等[e]。由於士大夫文化式微,意味宋朝的傳統社會秩序已經崩潰。這使得在士大夫文化底下,屬於中下層的的庶民文化迅速的抬頭。這個現象在政治方面是重用胥吏,在藝術與文學方面則是發展以庶民為對象的戲劇與藝能,其中以元曲最為興盛[10]。

元朝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gtZpZ0

----------------------------------------------

合贊印,上刻漢字「王府定國理民之寶」,由元成宗頒發

合贊(蒙古語:轉寫:Ghazan qaγan[轉寫種類不明],西里爾字母:Газан хаан,1271年11月4日-1304年5月17日),蒙古人,阿魯渾之長子,伊兒汗國的第七任君主。1295年11月3日[3] - 1304年5月17日在位。
合贊母親是基督徒,他本人在青年時改信佛教,後來又改信伊斯蘭教,在1295年推翻拜都奪位。他的繼位確立了伊爾汗國的伊斯蘭化。他最大成就是使蒙古人定居,以及委託拉施德丁編輯史集。

------------------

輔國安民之寶

阿魯渾給腓力四世的信,正文用蒙古文寫成,上面蓋有元世祖忽必烈授予的刻有漢字「輔國安民之寶」的方印

阿魯渾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sT4rWR

-----------------------

元成宗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tmXuBK

File:YuanEmperorAlbumTemurOljeituPortrait.jpg

1305年蒙古帝國伊兒汗國君主完者都給腓力四世 (法蘭西)的信,印章為『真命皇帝和順萬夷之寶』。元成宗賜給伊兒汗國君主的印章有『真命皇帝和順萬夷之寶』和『王府定國理民之寶』,被伊兒汗國當做國璽使用。

-------------------------

【文史】全球化第一人──成吉思汗(上) | 千古英雄人物 | 千年風雲人物 | 蒙古帝國 | 大紀元 - http://goo.gl/iFv0eb

今天撒馬爾罕出土的金幣,正面烙印著「成吉思汗」的名號,並以波斯語寫著「偉大的世界統治者」。對於功績顯赫的商人,成吉思汗就賜予他們金幣作為獎勵。

成吉思汗金幣,背面銘文為「618年(伊斯蘭歷、公元1221年)於伽茲那,汗中之汗,最偉大的,最公正的,成吉思汗」。這種署有成吉思汗全名和製造地、年份的金幣世所罕見。展出於上海博物館

----------------------------------------------------

全球化第一人──成吉思汗(上)
成吉思汗被評為千年風雲第一人
作者:皇甫容
成吉思汗征戰歸來。蒙古伊兒汗國時期著名史學家拉施特.勿丁所著《史集》中的插圖。(公有領域)
成吉思汗征戰歸來。蒙古伊兒汗國時期著名史學家拉施特.勿丁所著《史集》中的插圖。(公有領域)
【字號】 大 中 小
更新: 2016-04-24 6:18 AM 標籤: 全球化, 千古英雄人物, 千年風雲人物, 成吉思汗, 蒙古帝國
在倡導「全球化」的今天,世人用新世紀的角度和視野去回顧歷史進程,追本溯源,可以追溯到近代文明和全球化體系的真正的開拓者。

1995年12月31日,美國《華盛頓郵報》公布了該報「千年風雲人物」(Man of the Millennium)的最終人選——成吉思汗。入選理由是:成吉思汗以其「全球化」的眼光,建立了橫跨歐亞大陸的自由貿易圈。在網絡還未出現的七百多年前,成吉思汗就打開了全球信息交流通道,他是拉近世界各國的最偉大的人。

1999年12月,美國《時代週刊》也把成吉思汗列為「千年人物」第一位。現代人對於文化的反思也逐漸衝破近代科學造成的思想藩籬,重新衡量成吉思汗和他的蒙古帝國的歷史定位及對後世的影響。

據美國學者威澤弗德的研究,成吉思汗為現代世界建立了幾個重要的架構,包括國際法準則、全球商貿、專業化戰爭等。蒙元時代實際上就是第一個全球化時代,蒙古帝國所實行的世俗政治、法律面前無論貴賤、貿易自由、知識共享、宗教寬容、外交豁免權、國際法、國際郵政體系等構成了近代世界體系的基礎

在威澤弗德眼中,成吉思汗是用帝國的形式創造了和平的世紀,歐洲的近代文明實際上受益於蒙古的征服,且不用說印刷術、指南針、火藥這些經蒙古人傳播到歐洲的技術,「歐洲人生活的每個方面——科技、戰爭、衣著、商業、飲食、藝術、文學和音樂——都由於蒙古人的影響,而在文藝復興時期發生了改變」。

蒙元帝國全盛時期四大汗國與帝國本部疆土圖。(海遠網誌)

公元1300年左右成吉思汗帝國和亞洲區域圖。(網絡圖片)
傳遞文明的重要載體——商貿

蒙古是遊牧民族,自身不善於生產和耕種。他們所需物品多以商品交易來獲取,也因商貿是傳遞文明的重要載體,因此成吉思汗在征伐過程中,非常注意保護商業和商人。1218年春,花剌子模在布哈拉接見蒙古使者,同意成吉思汗的提議,雙方締結通商協議。

成吉思汗根據兩國達成的通商協議,派出由450人組成的大商團,用500峰駱駝載著金、銀、絲綢、駝毛織品、貂皮等貴重商品前往花剌子模。成吉思汗在給花剌子模國王的書信中寫道:「我們應使常行和荒廢的道路平安開放,以便商人可以安全、自由地來往。」

但此行蒙古商團在訛答剌城幾乎全部被殺害,只有一人逃出生天。成吉思汗聽聞大為震驚,但他還是希望能通過使節交涉解決紛爭。於是又派出三名使者前往花剌子模詢問肇因,並向國王轉達他的原話:「君與我約定,保證不虐待任何商人。今即違約,枉為一國之主。虐殺商人,若非君命,就請將訛答剌城守將交付於我,否則即將備戰。」

但花剌子模國王置若罔聞,再殺一名蒙古使者,引得成吉思汗震怒,也成為蒙古大軍第一次西征的原因。不過,成吉思汗在西征過程中,向來都是先派出使者進行交涉,或者進行勸降,在以和平手段溝通無效後,才會採取武力攻伐。

成吉思汗征服的城市中,都會進行詳細的人口調查,以人口為基準徵收賦稅,只要按時繳納稅金,蒙古一概不會過問都市的內政。據文獻記載,成吉思汗唯一進入的城市是花剌子模的布哈拉(Bukhara,今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市)。而在其它城市,成吉思汗多是將軍隊移到城外,將都市管理權交給當地的伊斯蘭人

相比花剌子模時代,當地的居民可以更自由地買賣交易。加之商道、驛站的活絡和安全,使得絲綢之路上重要的樞紐城市撒馬爾罕更為富庶。元朝人周致中在《異域志》中講到,撒馬爾罕(今烏茲別克斯坦市)極為富麗堂皇,此地城郭房屋皆與中國相同。繁華程度類似中國,很多商人到了這裡竟長年居住不思還鄉。

今天撒馬爾罕出土的金幣,正面烙印著「成吉思汗」的名號,並以波斯語寫著「偉大的世界統治者」。對於功績顯赫的商人,成吉思汗就賜予他們金幣作為獎勵。

成吉思汗金幣,背面銘文為「618年(伊斯蘭歷、公元1221年)於伽茲那,汗中之汗,最偉大的,最公正的,成吉思汗」。這種署有成吉思汗全名和製造地、年份的金幣世所罕見。展出於上海博物館。(烏拉跨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締造「全球化」的第一人

當時的中國、波斯和阿拉伯國家較於蒙古,在文化技術上都比較發達。但因路途的不暢、各自文化的限制、洲際之間的壁壘阻礙了新技術的傳遞。當時的國際商貿往來,規模相對也都較小。

蒙古帝國在攻打西夏、金國的過程中,不斷地將中原文明和各種技術,跨越種族在各區域之間傳播。印刷術、紙幣、火器、自由貿易、外交豁免權等原本只存在於個別區域,後經蒙古帝國、元朝的推廣使之構成了類似現代全球經貿體系的雛形。其繼任者創建四大汗國,以及日後的貼木兒帝國、莫臥兒帝國,形成容納多元文化和文明的時代。

成吉思汗打開東土中原的疆域界限,引軍走向世界。古代亞歐大陸交通因漢朝和羅馬帝國的衰亡,曾經中斷過,蒙古大軍的西征重新恢復並拓寬了亞歐大陸通道,擴大了貿易路線的輻射範圍。在成吉思汗的引領下,「在思想與知識方面,有意識地為世界打開了一個全新的經貿開放之門」(《成吉思汗與今日世界之形成》)。

成吉思汗頒布的法典《大札撒》(意為「大法令」),把蒙古帝國帶向了民主制,帝國內官職雖然是世襲的,但在法典的約束下,帝國的民主氛圍超越了古希臘雅典民主政治的黃金時代——伯利克里時代的民主制度(伯利克里:Pericles,約公元前495年-公元前429年)。

現代社會文明的標誌包括人民的平等自由、信仰自由、言論自由。在信仰自由方面,成吉思汗的法典對待宗教有著十分開明寬容的態度,法典規定,對當時流行的各種宗教予以自由信奉、平等對待的態度。各宗派的教師、教士還可以根據情況免除賦稅和徭役。

有學者認為「全球化起源於成吉思汗的大一統」,成吉思汗是締造全球化世界的第一人。「大一統」的環境改變了當時世界的格局和發展方向,形成「今日世界的誕生」。

成吉思汗祖孫三代一統蒙古、統一中原、統一歐亞大陸,這三個「一統」大業隨著中原文明的西傳載入史冊,其功勳彪炳千秋,成為世界史上的一大奇蹟

當時光流轉至倡導全球化的今天,回顧八百年前由成吉思汗建造的蒙古帝國,由他傳播的東方文化和思想引發日後世界格局的劇變。或許之前,今人的思維方式受進化論的誤導,再加上實證科學的影響,人們一直低估了那個氣勢磅礴的蒙古帝國的黃金時代,也一直低估了成吉思汗應享有的榮譽和歷史地位。@#

------------------------------

【文史】全球化第一人——成吉思汗(中) | 印刷術 | 旭烈兀 | 火藥 | 大紀元 - http://goo.gl/ojFF5a

【文史】全球化第一人——成吉思汗(中)
傳播中華文明 疏通絲綢之路 締造世界貿易雛形
作者:皇甫容
元初重臣姚樞提倡活字印刷,他教子弟楊古改進活字版印術。圖為最古老的金屬活字印刷本,1377年印刷的高麗佛經。(公有領域)
元初重臣姚樞提倡活字印刷,他教子弟楊古改進活字版印術。圖為最古老的金屬活字印刷本,1377年印刷的高麗佛經。(公有領域)
【字號】 大 中 小
更新: 2016-04-25 5:45 AM 標籤: 印刷術, 成吉思汗, 旭烈兀, 火藥, 絲綢之路, 蒙古軍西征
成吉思汗西征不僅帶去了東方的軍隊,也帶去了東方文化。西征軍中不少是漢軍,他們掌握的火藥、印刷術、指南針等中原文明也隨之西傳。

傳遞中原文化的漢軍

當時金軍和西夏軍原本也不會製造和使用火炮,他們在和宋朝的作戰中,繳獲了炮架、各種弓弩、燃燒器材、狼牙棒等各種器械軍備,因此學會了製造火炮。

後來,蒙古軍攻打西夏、金國,俘獲了兩國眾多的能工巧匠,同樣從金、夏手中繳獲了炮架、火藥、各種攻城器械。中都人薛塔剌海,就率領金國300炮手歸附蒙古。隨軍西征的漢軍將領張榮精於造船,亦精於炮術。

蒙古大軍第一次西征,到達西域莫蘭河,大軍無舟無法渡河。成吉思汗就向張榮徵詢渡河對策,張榮就「請以一月為限造船」。當時,他率人在一個月之內造了上百艘船,協助大軍安然渡過莫蘭河。中國古代的造船技術有三大裝置,即船舵的使用、水密隔艙結構和龍骨裝置。當時大軍西征,就已經完全掌握了這些造船技術。中國的造船技術傳到歐洲後,為15世紀的歐洲大航海時代,鋪墊了有利的條件

1252年,旭烈兀大王奉蒙哥汗之命率軍西征,並遵照蒙哥汗之命,討伐以暗殺著稱的木剌夷國以及在報達的阿拔斯哈里發王朝,唐朝名將郭子儀後裔郭侃是這次西征的漢軍統帥。

旭烈兀率大軍出征前,從中原徵調一千多名漢人匠師,負責製造炮弩、投石機等攻城軍備器械,並隨軍沿途修繕道路橋樑。


成吉思汗之孫及忽必烈之弟旭烈兀汗與脫古思可敦。(公有領域)
蒙古帝國活字印刷術的推手

成吉思汗第三子窩闊台收養的漢人楊惟中,因其有勇有謀、精通書典,年方20就奉命出使西域三十多個國家,於西征期間布述條政、宣化教民,建功赫赫。在他接替耶律楚材擔任宰相期間,「天下畏其勇而懷其仁」。除此之外,楊惟中又是活字印刷術的重要推手

北宋時,杭州平民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但在他生前,印刷術並未能得到官方的推廣,只是在民間流傳。至南宋時期,出現改良的錫活字印刷。後因南宋和金國南北對峙,活字印刷術的推廣範圍受到很大的局限。

元初重臣姚樞提倡活字印刷,他教子弟楊古改進活字版印術,印成朱熹所撰《小學》、《近思錄》,以及呂祖謙的《東萊經史論說》等著作。

姚樞因緣際會結識楊惟中,這兩位青年才俊互協互助,楊惟中向窩闊台推薦姚樞。1250年,忽必烈召姚樞訪問治道,姚樞陳述儒家傳統帝王之道、治國之法,深受世祖器重。

楊惟中和姚樞在中原各地尋訪儒、道、釋、醫、卜士等名士,搜尋各種經典文集,之後悉數送往燕京。次年,在燕京創辦元朝第一家官辦書院——太極書院,典藏各家經史文集,請宋儒趙復、王粹等為師儒,開啟傳繼道學大幕。

在姚樞的影響下,楊惟中行使宰相職權組織能工巧匠,用活字印刷術印製了大量的書籍,燕京、平陽等地由此成為北方印刷業的中心。楊惟中在家所印的《四書》,時稱楊中書版《四書》。楊惟中不僅推廣印刷書籍,也推廣印刷紙鈔。此舉在七百多年前可謂非常超前。1485年朝鮮活字版《白氏文集》的金宗直序講道:「活字印刷法至楊惟中始臻完善。」

時間的步履,清晰地走出他的每一步。當活字印刷術經過兩宋再經蒙元楊惟中、姚樞的推廣日臻完善後,緊接著這一技術就隨大軍西征傳向了中亞、西亞和歐洲。

元朝重臣姚樞像,取自明代王圻輯、萬曆刻《三才圖會》。(公有領域)
疏通「絲綢之路」 締造全球化貿易雛形

伴隨著蒙古軍的征服,文化、宗教、技術以及商品貿易在壁壘消除的洲際通道中,安全地進行交融、流通。大軍西征使草原文化接觸到中國、印度、阿拉伯、希臘羅馬文化體系,帶動東西方文化交融,也把中原的農耕和草原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

陸路絲綢之路的路線圖。(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西征大軍疏通了中斷多年的「絲綢之路」 ,並開闢了新的通道,首創出第一個國家間的郵政通訊系統,蒙古帝國建立的驛站,以帝國首都哈拉和林為中心,連接了世界各地。帝國境內每隔40公里設有一處驛站,其中有住宿、食物、備用的馬匹,旅行者可以在驛站補充所需的物品,並且有驛站都有駐軍保護。

大軍西征展現出蒙古帝國的博大的胸懷,把中國的發明帶到西方,其中的指南針,給後來的航海事業打下基礎,以致後來發現新大陸,開啟了大航海時代,更有利於各國進行海外貿易,逐漸建起全球化的信息通道。眾多被孤立分隔在各自小圈中的歐洲的基督教國家,自蒙古軍隊到來的五十年以後,開始逐漸融為一體,國家之間的往來有了統一的洲際交通、商業、技術交流等體系。蒙古帝國建立的自由貿易區以及保障自由和平通商,也被稱為是當今全球化貿易的雛形。

在亞洲,中國傳統的抑商政策,宋、金兩國南北對峙的壁壘也被帝國大軍徹底打破,中土成為世界的市場、商品製造地以及貿易出口國。在元朝一統時期,中國生產的瓷器、絲織品以及為特別的市場需求增加的新商品,遠銷歐洲。@#

------------------------

【文史】全球化第一人——成吉思汗(下) | 忽必烈 | 蒙古帝國 | 大紀元 - http://goo.gl/oIstlS

全球化第一人——成吉思汗(下)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
歷史上,日本派遣隋使、遣唐使前往中土,經過近三百年的傚法大唐,才一點一點地把盛唐文明涉及的方方面面,原封不動移植到東瀛。文化的傳遞,除了使者頻繁往來、互相通商等,還有一種特別的方式,即征伐。征伐始終會帶來雙面的影響,它對文化既有著巨大的毀壞力,卻又扮演著向別國植入本國文化的角色,在世界格局的重組中又起著重要作用。

中世紀的歐洲有段長達五百多年的被學界稱為「黑暗時代」(Dark Ages)的文化斷層、社會衰敗時期。成吉思汗率軍西征,給歐洲的「黑暗時代」,帶去了一抹來自東方的文明之光。

成吉思汗有著蒙古草原一樣寬廣的胸襟,在用人方面,他不問出身、不計過往,只看重才幹技能,任人唯賢。譬如,他重用敵國大臣塔塔統阿創製蒙古文字;他重用金國耶律楚材,向其詢問治國良方;他重用曾經企圖射殺他的敵將哲別,使他充分發揮統軍作戰的專長。他採用了中原的分封、封賞制度,把功勳忠臣分封到四方區域,猶似建國封邦。成吉思汗所分封的四子,奠定了日後大元四大汗國的基礎。

伊兒汗國的地理位置(公有領域)
伊兒汗國由成吉思汗之孫、忽必烈胞弟旭烈兀所建。至元元年(1264年)旭烈兀大王接受元朝冊封,成為伊兒汗。伊兒汗國沿用成吉思汗制定的萬戶、千戶、百戶、什戶制。仿中原管理方式,開墾荒地、興水利、頒發稅冊、實行采邑制、鼓勵商貿等,並仿照中原統一了度量衡。

蒙古本土文化並無封建之制、農桑、水利、樹藝、漁畜等涉及民治國本之法。由漢人賢者協助蒙古訂立各項規制,蒙古入主中原加以採納,仿漢制大力實施,繼而能承中國國祚,被學者稱為一件奇事。

元世祖和元成宗先後頒發給伊兒汗國方印,上刻漢字「王府定國理民之寶」、「真命皇帝和順萬夷之寶」等。伊兒汗國締建者旭烈兀大王去世後,遺命由其子阿八哈繼位。阿八哈沒得到忽必烈的冊命不敢繼位,另設一座行宮,代理汗位。


阿八哈騎在馬上,身邊是他的兒子阿魯渾,阿魯渾手中抱著自己的兒子合贊,繪製於14世紀早期。(公有領域)
直到1270年,元廷派遣特使奉詔到來,元世祖賜給阿八哈詔旨、王冠、禮品,任命他為伊兒汗國大汗。阿八哈才舉行登基大典,正式登上王位。1279年,在阿八哈頒發的敕令上,蓋有漢字「輔國安民之寶」方印,即忽必烈頒賜給他的王印。

如今,這張留在博物館中的敕令,成為見證歷史的信物。中國曾經有一座氣勢磅礡的王朝,曾把王朝的光輝撒向遙遠的西亞,天朝皇帝的詔令遠達藩屬國。

1284年,阿魯渾汗取得汗位,但未登基。1285年,忽必烈派遣孛羅丞相前往伊兒汗國宣詔,元朝使臣到來後,阿魯渾汗才正式即位成為伊朗等地諸蒙古、大食民眾之長。孛羅丞相就此留居伊兒汗國,成為呼羅珊地區的長官。他協助拉施特編撰史學巨著《史集》,提供蒙古史史料。阿魯渾汗與歐洲基督教國家結盟,和拜占庭帝國結親,並遣使赴羅馬教廷、英、法等國,建立友好關係

1291年,乞合都繼承汗位,忽必烈賜予他藏語名「亦憐真.朵兒只」,意為「大寶金剛」。由孛羅丞相指導,乞合都汗仿效元朝鈔法,命人印造、發行交鈔。當時元朝向外商徵收的關稅為三十分之一,即3%。伊兒汗國效法元朝,也同樣向意大利商人徵收3%的關稅。

忽必烈伐宋,向伊兒汗國阿巴哈征工匠,回回炮手阿老瓦丁、亦思馬因等應命前往元大都,回回炮技術因而傳入中國。而由旭烈兀西征時帶去的中國炮手、天文學家、醫生等技術人才,隨旭烈兀留居波斯。

位於俄羅斯鹹海和里海北部的金帳汗國,距中原有數萬里之遙,即使快馬飛馳也要二百多日才能到達中原。那裡原本是成吉思汗長子術赤的封地,後由其子拔都創建為汗國。

元太宗窩闊台時,設置驛道通於拔都營帳,其後經斡羅斯和欽察草原通往東方的驛道日益繁忙起來。西方使節、商人東來者,多取此道進入中國。欽察汗國都城薩萊成為連接東西方交流的國際性都市,來自中國的商品大量輸入,不少中國工匠隨遠征軍遷至欽察汗國,從事鑄造銅鏡等行業,而欽察、阿速、斡羅斯等族將卒、工匠技師等也移居元朝。

元文宗圖帖睦爾時收聚境內斡羅斯人一萬為軍,於大都附近賜予良田一百頃屯種。上萬外國人集體移民中國,在此之前沒有過。

真臘自稱甘孛智(今柬埔寨),元成宗初年,元廷遣使真臘,周達觀隨使團前往。在真臘都城吳哥留居一年,此行所見所聞編撰成《真臘風土記》。書中所述真臘人所用金、銀、五色輕絹帛、錫、鐵、漆盤、青瓷、草蓆、雨傘、鐵鍋、銅盤、木梳、針、矮床等皆來自中國。元朝亦有唐人僑居真臘經商,並娶當地婦人為妻,以便經營。

暹國即今泰國。元朝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暹王遣使攜帶國書來到元大都。大德三年(1299年),暹國國主上言,其父在位時,元朝廷嘗賜其父鞍轡、白馬以及金縷衣,乞求循舊例以賜。元成宗採納丞相之言仍賜金縷衣,而沒有賜其白馬。大德四年(1300年),暹國王敢木丁第二次親至大都,請回許多中國陶瓷工匠,開創了暹國的陶瓷業。

這些史實說明,在七百多年前,元朝展現的王朝氣象,其影響力能遠及波斯、俄羅斯、泰國。支撐王朝巨大影響力的重要因素,除了強大的武力和財富之外,再有就是中原文明釋放的能量,既打通了歐亞的洲際壁壘,亦連接了中原、草原、歐洲的三大文明中原文明展現的驚人力度,懷柔安民曠世久遠。@#

參考書籍:
1. 《千年風雲第一人》,巴拉吉尼瑪等編撰
2. 《成吉思汗與今日世界之形成》
3. 《多桑蒙古史》
4. 《忽必烈的挑戰》

責任編輯:張憲義

--------------------------------------------------

2016-04-26_164449204229m8bqvzb3f7v7q122timg  

姚樞(1201年~1278年),字公茂,號雪齋、敬齋,諡文獻。元朝政治家、理學家。歷任太子太師、司農使、中書左丞、翰林學士承旨等職。
生平
先世自營州柳城(今遼寧朝陽)內遷,後唐時奉命出使契丹。其父姚淵任許州(今河南許昌)錄事判官,徙家於許。
1232年,蒙古軍破許州城,姚樞到燕京(今北京)投靠楊惟中,被引見窩闊台。從蒙古軍攻南宋,途中訪求三教、醫學、占卜的專家,得儒生趙復,成為理學家。
1241年,出任燕京行台郎中,不久棄官隱居,隱居於輝州蘇門(在今河南輝縣北)。
中統元年(1260年)為東平宣撫使,元世祖即位(1264年)拜太子太師,改大司農,參與編制《至元條格》。卒諡文獻。

姚樞(1201年—1278年)元初政治家、理學家。字公茂,號雪齋、敬齋。原籍營州柳城(今遼寧朝陽),後遷洛陽(今河南洛陽)[1] 。少時學習勤奮。金朝末年,蒙古軍破許州城,姚樞到燕京投靠楊惟中,被引薦北覲窩闊台汗。
1235年,皇子闊出統兵攻南宋,詔姚樞從楊惟中隨軍訪求儒、道、釋、醫、蔔等類人才。蒙古軍陷德安,姚樞從俘虜中訪得名儒趙復,力勸其北上講學授徒,此後理學在北方傳布漸廣。姚樞從趙復處盡得程朱傳注諸書,始攻習理學。
1241年,出任燕京行台郎中,旋即棄官隱居于輝州蘇門。
1250年,忽必烈召姚樞至漠北訪問治道,姚樞上書陳述儒家傳統的帝王之學,治國之道,深受器重。忽必烈受命總制漠南漢地軍事,姚樞建議在與南宋接壤地區屯兵,積穀守邊,徐圖滅宋,被採納。後從忽必烈攻大理、鄂州,諮謀軍中,屢諫屠戮。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後,姚樞以藩府舊臣預議朝政,參定一代製度,任東平宣撫使、大司農、中書左丞,出為河南行省僉事,入拜昭文館大學士,終於翰林學士承旨職位。卒諡文獻,元成宗即位後,加贈嘉猷程世舊學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追封魯國公。

投奔蒙古
姚樞,字公茂,本柳城(今遼寧朝陽)人,後遷洛陽(今河南洛陽)[4] 。其先祖作為後唐的使者出使契丹,不知什麼緣故留居其地,遂落籍營州柳城(今遼寧朝陽)。100多年後,姚樞的祖父和父親先後擔任金國中下級官吏,其家輾轉回到中原。姚樞生長於洛陽,[3] 金末,他父親姚淵調任許州(今河南許昌)錄事判官,“乃徙家於許”。[5]
姚樞自幼讀書刻苦,自期甚高,當時閒居許州的名士宋九嘉對他倍加賞識,認為他有“王佐略”。[1]
這個時候,在蒙古軍隊長鞭的頻頻抽打下,金朝已是風雨飄搖。公元1232年,蒙古軍攻破許州,姚樞被迫出逃。這時,宋九 ​​嘉已出任蒙古官職,姚樞就到燕京(今北京)投靠他,宋九 ​​嘉將他推薦給了名臣楊惟中。
所謂“英雄惜英雄”,當時姚樞32歲,楊惟中只有27歲,兩個青年才俊相互欣賞,楊惟中很快推薦姚樞前往漠北,覲見窩闊台。那會兒漠北沒有漢人士大夫,窩闊台“喜其來,甚重之”,留他在身邊數年,姚樞因此熟知了蒙古的風俗和文化。
傳播理學
1235年,皇太子闊出統兵攻宋,姚樞受詔從楊惟中隨軍出征,到漢地求訪儒、道、釋、醫、卜、酒工、樂人等類人才。這是姚樞在歷史舞台上的第一次演出,可說極其成功,他以睿智的目光和果斷的行動,對歷史的演變發揮了深刻的影響。
姚樞半身像
姚樞半身像
姚樞深知自己此行的意義,在血腥而無序的戰爭中,他敏銳而專注地履行使命。蒙古軍破棗陽,主將欲坑殺姚樞搜羅的各色專門人才。在他的全力保護下,這些人脫逃“入竹林間,盡免於死”。[7]
不久,蒙古軍又打下德安(今湖北安陸),“其民數十萬,皆俘戮無遺”。其時,姚樞還沒有能力製止濫殺,但他拿著窩闊台的詔書四處奔走,盡力解救身著儒服的人,其中一位叫趙復的人言談不俗,慧眼獨具的姚樞當即將趙復帶在身邊,與他同吃同住。不久,姚樞親自護送趙復北至燕京。為“傳繼道學之緒”,在中書令耶律楚材的支持下,姚樞協助楊惟中在燕京創立太極書院及周子(周敦頤)祠,“以二程、張、楊、遊、朱六子配食,請趙復為師,選俊秀有識者為道學生”,從學者達百人之多,由是,理學在北方傳布日廣。而姚樞“首受其學”,成為趙復的第一個學生,精心研讀“程朱二子性理之書”,很快成為闡揚理學的一個重要人物。
理學產生於北宋,但隨著大宋南遷,該學派主要人物流落江南,傳承到朱熹時,形成了完整的體系。理學是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理論表現,但這種新興的學術,在北方卻沒有多少迴響。金和南宋對峙百年,導致南北“聲教不通”,金朝的儒士崇尚漢代經學的章句注疏,“學文止於詞章,不知講明經術為保國保民之道”。
而在公元1235年硝煙瀰漫的戰場上,姚樞發現、保護、推薦了趙復,瞬間打開一扇南北文化交流的大門,程朱理學由此在北方廣泛傳播,令北方儒士沐浴在耳目一新的學術空氣中。當時人評價說:“北方知程朱之學,自(趙)復始。”而黃宗羲之子、明末清初經學家黃百家回望歷史煙雲,也曾感慨道:“自趙江漢(趙復號江漢先生)以南冠之囚,吾道入北,而姚樞、竇默、許衡、劉因之徒,得聞程朱之學,以廣其傳,由是北方之學鬱起,如吳澄之經學,姚燧之文學,指不勝屈,皆彬彬鬱鬱矣。”
由於姚樞、竇默、許衡等人的努力,元朝尊信程朱,將理學定為官學。此後,明清承續元代,也以程朱之學為官學。當初,姚樞發現、救護趙復,只是一點燦爛的星火,但因緣際會,這點星火竟成燎原之勢。
避禍隱居
公元1241年,40歲的姚樞命運發生一次重大轉折,這成就了他與輝縣百泉的一段緣分,也成就了他與許衡、竇默等大儒之間的情誼。有時候,生活的轉變來得出人意料。40歲,大筆的賄賂擺在姚樞面前,因無法拒絕,他只好選擇了轉身離開。
那年,窩闊台任命姚樞為“燕京行台郎中”。“燕京行台”也叫“中州斷事官”,是蒙古汗國總理漢地政務的官職,當時擔任這一職務的,是花剌子模人牙魯瓦赤,此人經商出身,性喜貨賄,為了不得罪他,各地官員和掌握兵權的“世侯”競相往燕京送銀子。大約為了堵住姚樞的嘴,牙魯瓦赤常把賄賂分一份送給他。姚樞是個潔身自好的人,不想要,但頂頭上司又得罪不起,潔身無門,只好放棄一切,掛冠而去,攜家小遷至輝州蘇門(今輝縣北蘇門山,百泉即在該山下)隱居。[8]
來到蘇門後,姚樞的生活是簡樸的,沒有了燕京城的高堂華屋,他“誅茅為堂”,蓋起了茅草屋,然後出資墾荒田數百畝,“修二水輪”灌溉,讓自己的生活有了基本的著落。隨後置家廟,奉祠四世堂龕,“別為室奉孔子及宋儒周敦頤等像”,自己“終日危坐”,潛心研讀程朱之書,如醉如痴。那時北方長期戰亂,各種書籍相當缺少,剛剛從南方傳來的理學典籍更是匱乏。蘇門山下,姚樞親自從事小學、四書的刊行,還動員朋友出資刊刻圖書,散發到四方。
這時,“江漢先生” 趙復已徹底從人間隱匿。出生於南方的趙復,與楊惟中、姚樞等人不同,他的“華夷之辨”觀念十分強烈,心向南宋,不願事元。忽必烈曾召見他,問道:“我欲取宋,卿可導之乎?”趙復答道:“宋,吾父母國也,未有引他人以伐父母者。”雖然在姚樞的勸說下,他前往燕京傳授程朱理學,但一年後就隱居起來。沒有了趙復,執著的姚樞就成了北方理學傳播的核心人物,前來求學問道的人數眾多,其中最有名的,是後來成為大儒的許衡和竇默。
姚樞隱居蘇門山時,許衡已30多歲,也是一位老師了,他聞訊前來拜訪,讀到“伊洛程氏及新安朱氏書”,頓覺眼界大開,興奮得“不知手之舞,足之蹈”,遂敬信如神。回去後,他對自己的學生說:“過去我教你們的都不對,現在我才知道了進學之序!”不久,許衡就帶著家人和學生遷至蘇門,與姚樞“相依以居”。
另一位飽學之士竇默也前來隱居,與姚樞、許衡等人“慨然以道為己任”。他們過從甚​​密,經常聚集在一起,朝暮講習,“凡經傳、子史、禮樂、名物、星曆、兵刑、食貨、水利之類,無所不講”,從學者甚眾,輝縣一時星光閃耀,成為理學研究和教學的中心,在北方名聲極為響亮,名士王磐受窩闊台徵召,就曾將自己的全部學生轉至姚樞處從學。
這段研讀歲月長達十年,姚樞、許衡、竇默後來都卓然而成大家,並且都受到忽必烈的重用。
輔佐世祖
姚樞隱居輝縣之時,並沒有考慮自己的仕途。在蘇門山下,他“讀書鳴琴,若將終身”,悠然自得,似乎要終老於林泉。
公元1250年,忽必烈派人前來徵召,50歲的姚樞慨然允諾,走下蘇門山,走出百泉,再次前往漠北。
初到漠北,忽必烈“時召與語”。這是一種試探,姚樞沒有錯過機會,他上書數千言,總的要領是勸忽必烈用漢法治理漢地。
姚樞首先談形而上的,“二帝三王,為學之本,為治之序,與治國平天下之大經,彙為八目,曰修身、力學、尊賢、親親畏天、愛民、好善、遠佞”;然後是形而下的,談改革時弊的要務,多達三十條,包括立省部、舉逸遺、慎銓選、汰職員、班俸祿、重農桑、修學校等。各種建議都論及具體實施的方略,“施張之方,其下本末兼該,細大不遺”。忽必烈大感驚奇,“奇其才,動必召問,且使授世子經”。[9]
“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沒有。”姚樞在忽必烈跟前一出手,很快贏得了信任。這一點很重要,與君王交往,信任是第一位的,韓非子在《說難》中,曾以“智其子而疑其鄰”等一系列故事,反复地說明這個道理。再有能耐的人,也只有獲得了信任,才能獲得施展的空間。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孫子,拖雷的兒子。姚樞到達漠北時,他還只是位普通的藩王,但此人胸有大志,身邊已經聚集了一批智謀之士,這是姚樞毫不猶豫地應他徵召的重要原因。以後,在蒙古汗國的大舞台,他憑藉著傑出的洞察力,一次次讓忽必烈避開災難,走上坦途。
一年後,在蒙古王族的權力之爭中,忽必烈之兄蒙哥取得蒙古汗國大汗之位。為了把天下控制在拖雷家族手裡,蒙哥汗將漠南漢地軍政事務全權委託給忽必烈掌管。
對於早已“思大有為於天下”的忽必烈來說,這是多年夢想一朝得圓的時候。他大喜過望,大張筵宴,與幕府眾多謀士、名流慶賀。對於整個忽必烈利益集團來說,這是天大的好事,因此眾人都忘乎所以,興高采烈,“奉觴稱賀”,獨姚樞坐於席中,默然無語。[10]
待至席散,眾人皆出,忽必烈讓人留住姚樞,問道:“眾人在席間皆作賀詞,你獨默然而坐是什麼緣故?”姚樞等的就是這一問,他直截了當說出心裡話:“今天下土地之廣,人民之殷,財富之阜,有超過漢地的嗎?軍政大權全都歸了我們,大汗還管什麼?”這下子,輪到忽必烈“默然”了。姚樞繼續說道:“以後大汗身邊的人乘隙進讒言,大汗必定疑心、後悔,因此將奪了你的權。不如只接下兵權,將行政權力交回,請大汗派出相關機構掌管。這樣才勢順理安。” [11]
這番話,估計令忽必烈聽得一頭冷汗,他肅然答道:“慮所不及也。”恍然大悟之後,按照姚樞的建議,把漢地政務交還蒙哥。從後來的事態發展看,這種韜晦之計是十分必要的,自古君權的排他性都會產生慘烈的後果,自相殘殺的事例不勝枚舉。隨著忽必烈在漢地站穩腳跟,聲望日隆,蒙哥汗也掃清了異己,對親弟弟的猜忌之心,頓時強烈起來。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在忽必烈掌管漠南兵權的第二年,蒙哥汗大封同姓,命忽必烈於南京(今開封)、關中自擇一處,以為封地。忽必烈與眾謀士商議,大家計議不定,姚樞道:“開封一帶逼近黃河,水道遷徙無常,土薄水淺,四處有鹽鹼地,不若關中深居腹地,險要可恃,土地肥沃,古名天府陸海。”忽必烈遂願處關中。[12]
過了一段時間,蒙哥汗對忽必烈說:“關中雖好,但人戶寥落,所得財賦,你如何夠用呢?我瞧懷孟一帶地方,人煙很是稠密,如今也歸你掌管,方可以調劑得平。”忽必烈招納人才,精心治理,這兩個地方後來都成了他的根基。
這一年,姚樞再次上書忽必烈,分析了公元1235年徵宋以來蒙古軍隊的種種失誤,指出在歷年征戰中,“軍將唯利剽殺、子女玉帛悉歸其家”,所掠人民盡沒為私奴。這不僅造成了南宋人民誓死抵抗的形勢,而且所下之地“城無居民,野皆棒莽”,軍事戰果根本無法鞏固,這決不是安邦定國之策。他建議,變春去秋來、專事擄掠的軍事行動為分屯要地,以守為主,亦戰亦耕的長期戰備,在蒙宋交界地段屯墾戍邊,等到邊備充實,方可有大的作為。
此後不久,忽必烈徵得蒙哥同意,“試治”河南、陝西,施行姚樞的這一策略。當時立經略司於開封,以忙哥、史天澤、楊惟中、趙璧為使,屯戍軍隊,耕戰結合,屯田唐、鄧等州,在西自襄鄧,東至陳亳、桃源一線佈置重兵,並構置工事,與南宋邊境上的重鎮襄陽成犄角之勢,宋兵至則御之,去則耕種。隨後,又接受姚樞建議,置都運司於衛地,通過黃河轉運糧草,不一、二年,河南大治,成為蒙古軍日後進攻襄樊的根據地,也成為忽必烈的重要根基。
忽必烈奉命征討大理,在一次軍中宴會上,姚樞講了當年宋太祖趙匡胤的大將曹彬攻占南唐後不殺一人,市不易肆的故事,委婉地勸諫忽必烈不要濫殺。忽必烈當時沒有說話,第二天出發時,在馬上大聲對姚樞、也是對全軍說:“汝昨夕言曹彬不殺者,吾能為之,吾能為之!”忽必烈將“屠城令”改為“止殺令”。[13]
忽必烈在漢地的一系列行動,尤其是他率軍平定大理,既打通向南商路,又對南宋形成包圍之勢​​,使他的勢力和聲望大大提高,但這樣一來,便有了“功高鎮主”、“尾大不掉”之嫌。
蒙哥汗身邊的貴族,逐漸有人表示擔憂,稱“王府(指忽必烈)得中土心”,告發王府人員“擅權為奸利事”。公元1256年,蒙哥把看不順眼的堂叔、堂嬸、堂兄弟拾掇完畢,聽著越來越多的閒話,開始對親弟弟有了猜忌之心。他指派親信阿藍答兒到忽必烈封地,設置專門機構“鉤考局”,借經濟問題開始說事。倚仗蒙哥汗聲威,阿藍答兒揚言除史天澤、劉黑馬(這兩位是最為著名的漢將,在朝廷有強硬的後台)外,對漢地其他世侯和忽必烈委任的關中及河南官員們都有擅殺之權。
這一切,顯然是衝著忽必烈來的。忽必烈與蒙哥的關係頓時令人猜測萬端。姚樞對此洞若觀火,深知個中險惡,關鍵時刻,他為忽必烈條分縷析:“大汗君也,兄也;大王弟也,臣也。這事沒法兒計較,遠離朝廷本來就容易遭受不白之冤。當務之急,是要徹底消除大汗疑忌,這是釜底抽薪的辦法。”
他向忽必烈建議,請他將自己的妻子和世子送到首都和林,送到蒙哥汗的眼皮底下,在那里長期定居,以表明忠誠心跡,這樣,蒙哥汗的疑忌自然會解除。
忽必烈猶豫不決。第二天,姚樞又一再敦勸忽必烈返回漠北,回到大汗身邊,徹底解除他的猜忌。忽必烈思考再三,終於斷然回答:“從汝、從汝。”
這年十一月,忽必烈先後兩次遣使覲見蒙哥,表白自己願意“歸牧”漠北的心跡,得到蒙哥的詔許後,忽必烈即馳歸和林。兄弟相見,忽必烈端一杯酒站著敬獻哥哥,恭恭敬敬行了禮退迴座位,然後再次敬獻一杯酒,再退下來。等他第三次去獻酒,蒙哥汗的眼淚潸然而下,忽必烈的眼淚也止不住地流淌,他想為自己告白,蒙哥汗卻伸手製止了,兩兄弟張開雙臂相擁在一起。隨即,蒙哥汗下令撤銷“鉤考局”。[14]
鉤考雖然停止了,忽必烈仍然被解除兵權,留居漠北。
在漠北閒居一年後的公元1258年,進攻南宋的蒙古東路軍連連失利,蒙哥想到那個被自己委屈了的能幹的弟弟,再次委任忽必烈率軍南下。忽必烈仍以姚樞從行,南宋賈似道聞其諮謀軍中,“比為王猛”。
公元1259年,蒙哥汗戰死於四川合州(今重慶市合川縣)釣魚城。忽必烈當時已逼近鄂州,因聞聽留鎮漠北的幼弟阿里不哥欲謀稱汗,他匆忙在鄂州城下與南宋訂立和約,隨即北歸。公元1260年春,忽必烈在開平(今內蒙古正藍旗東)舉行忽裡台大會,得到各路蒙古貴族擁戴,即位稱帝,建元中統。蒙古帝國的統治重心從此由漠北轉移到漠南漢地。
隨後發生的一件大事,再次顯示了姚樞驚人的洞察力。稱帝后,忽必烈的主要精力放在對付也自稱大汗的阿里不哥,這時,用兵山東的世侯李璮發動兵變。在兵變前一個多月,李璮送到燕京當人質的李彥簡悄悄逃走,忽必烈聞訊馬上召姚樞商議,要他預測李璮動向。姚樞認為,對方兵變後有上中下三策可供選擇,“使乘吾北征之隙,瀕海搗燕,閉關居庸,惶駭人心,為上策;與宋連和,負固持久,數擾邊,使吾罷於奔救,為中策;如出兵濟南,待山東諸侯應援,此成擒耳”。忽必烈追問:“今賊將安出?”姚樞斷然對曰:“出下策。” [15]
事態的發展證實,姚樞的預見極其敏銳、準確,為忽必烈的及時決策提供了正確的思路。[10]
晚年境遇
在姚樞後人為他撰寫的神道碑銘裡,稱讚他“不固富貴,進退禮敬……故不取恥當時”。這段話曲折地暗示,姚樞晚年的遭際並不十分理想。
忽必烈的潛邸(即位前的府邸)時期,姚樞是他最倚重的智囊之一,但在忽必烈登上皇帝寶座之後,他卻始終沒有獲得舉足輕重的地位,也因此沒有顯著政績。這不太符合人之常情,原因何在呢?
有史家探討這一問題,認為根本在於姚樞是一個“儒者”,“以道為己任”的人生態度,使他不願追逐“功利成效”,更注重安定天下,節用愛民。[16] 他高瞻遠矚的戰略思想、文人具有的正直的品格和道德操守與東漢末年曹操的大謀士荀彧如出一轍,他們的晚年競也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忽必烈登上皇帝寶座後,情形發生了變化。為了與弟弟阿里不哥抗衡,忽必烈亟須增擴中原財賦。這個時候,倡言舒緩民力、“藏富於民”的理學派儒臣,就不是他眼中最合適的大臣人選了。他起用了漢人王文統,此人精權術,擅機變,不肯拘泥於儒家的綱常名節,被竇默等人斥為“學術不正”,卻善於理財,“敷對明敏”。為了增加國家財政收入,忽必烈對他十分寵信。
1261年(中統二年),王文統請奏忽必烈任命姚樞為太子太師,同時任命姚樞的朋友竇默和許衡為太子太傅與太子太保。表面上是對三人非常尊崇,實際上是把他們捧到不能再任平章政事之類職位,三公三孤,照例職位高於丞相之上,卻無實權。姚樞與竇默、許衡一齊懇辭,對元世祖說:“陛下還沒有立太子,我門當誰的太師?誰的太傅、太保?”忽必烈就改任姚樞為大司農,竇默為翰林侍講學士、許衡為國子祭酒。
不過,王文統是李璮的岳父,李璮之亂發生後,他因有牽連被誅。王文統死後,元世祖詔任姚樞與左三部尚書劉肅同商議中書省事。實際上是任命姚樞參議中書省的機密與決策。一年後,姚樞又任中書省左丞(左丞相的地位雖然低於右丞相和平章政事,卻有實權,比同商議中書省事升職一級)。[17]
因李璮之亂,忽必烈對漢人的疑懼心理日漸加深。他雖然任命姚樞為中書左丞,但同時提拔出生在費納喀忒(今烏茲別克斯坦境內)的阿合馬為中書平章,主持工作。
姚樞官至左丞相,似無赫赫之功,但實際上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姚樞作了不少很有建設性的事,如設立樞密院,建議元世祖詔令將漢軍分為十個“奧魯”。每一個“奧魯”設一個總管府;從此不再隸屬“萬戶”,敕令凡奧魯內有“萬戶”的“弟男”及“私人”皆罷除。所謂“弟男”、“私人”就是因戰爭被俘虜而成的奴隸。這一敕令,也是一大德政。
  姚樞還策成了多件要事,如設立新條格(標準)、省并州縣、核定官吏員數、品級、職務。改燕京為中都,與上都開平同為京城、改年號為至元、大赦天下。詔蒙兀人充各路達魯花赤(掌印官),漢人為總管,回回人(包括畏吾兒與其它各國家回族人)充同知,“永如製”等等。
  可惜,之後不久,姚樞因敵不過阿合馬的惡勢力被外調,“以左丞、行省西京平陽等處。”就是帶相銜先後到河南、山西等地主持地方工作。隨後,元朝進行了一系列的戰爭,費用浩繁,長期需要增加國家財政收入。在此大背景下,諱於言利、主張節用愛民的理學派儒臣更加不合時宜,姚樞曾被忽必烈斥為“不識事機”。阿合馬、盧世榮、桑哥一班“聚斂”之臣,因此得到重用。
除了“不識事機”,姚樞還有一點頗招忽必烈煩。他以傳播、顯揚理學為己任,對蒙古貴族常欲“以三綱五常、先哲格言熏陶德性”,結果招致忽必烈反感,這很可能是他被逐漸疏遠的原因。
不過,已做了中原王朝皇帝的忽必烈還是離不開姚樞。他先後任用姚樞主持修訂典章制度和各種禮儀,在元朝基本建設層面上,姚樞仍然貢獻巨大。
1268年(至元五年)姚樞才被調回京城,任一個有職無權的閒差事:“同議中書省事”。1273年(至元十年)才被任為“昭文殿大學士”。[17]
姚樞晚年得了心腦血管病,大約在公元1275年的一天,他正在朝廷說事,突然倒在忽必烈面前。經太醫緊急救治,他緩了過來。
公元1278年,姚樞病逝於大都(今北京),諡曰文獻。[18] 遺命子孫將輝縣作為他永久安息的地方。為了守護祖先的墓塋,他的一支後裔生活在這裡。元成宗即位後,加贈嘉猷程世舊學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追封魯國公。
歷史評價編輯
姚燧《姚樞神道碑》:“事世祖潛邸十年,左右宸極十有九年,居近密之地、受尊寵之任,可謂必世之久,惟其不固富貴,進退禮敬,窮達一節,不易寒士,故不取恥當時,明哲保身。” [19]
宋濂《國朝名臣頌》:“燁燁龍泉,神彩內明。視之如空,其鋒所指。無物不斷,其疾如風。媲之文獻,雄姿英發。靡有不同,在前無古。在後無今,有志卓卓。倡道蘇門,上泝泗沂。不探關洛,施於有政。蔚為王佐,務盡忠諤。立經陳紀,禮賢黜邪。風動四方,大開文明。輦緻雅樂,實自魯邦。不殺之諫,晝夜諄諄。舌不得藏,治定功成。渾然無跡,莫窺所存。左許右竇,三人同心。扶幹植坤,如帶如礪。信誓弗渝,永世有聞。” [20]
《元史·竇默傳》記載,忽必烈曾評價道:“如竇漢卿(即竇默)之心,姚公茂(即姚樞)之才,合而為一,斯可謂全人矣。”
《元史·姚樞傳》則認為他是位忠厚長者:“樞天質含弘而仁恕,恭敏而儉勤,未嘗疑人欺己。有負其德,亦不留怨。憂患之來,不見言色。有來即謀,必反復告之。”有人對不起他,他也沒有怨氣;有人來請教事情,他必定反复闡述,讓對方理解透徹,這樣的人,的確仁厚。
王夫之《讀通鑑論》:“①嗣是而後,上失其道,則遊士蜂起。...廉希憲、姚樞、許衡之流,又變其局而以理學為捭闔,使之自躋於堯、舜、湯、文之列,而益無忌憚。遊士之禍,至於此而極矣。” [21] “②故鬻詩書禮樂於非類之廷者,其國之妖也。其跡似,其理逆,其文詭,其說淫,相帥以嬉,不亡也奚待?虞集、危素祇益蒙古之亡,而為儒者之恥,姚樞、許衡實先之矣。雖然,又惡足為儒者之恥哉?君子之道,六經、語、孟之所詳,初不在文具之浮榮、談說之瑣辯也。” [22]
柯劭忞《新元史》:“劉秉忠、張文謙、竇默、姚樞,皆世祖潛邸賓僚,贊帷幄之謀,以成大業。” [23]
蔡東藩《元史演義》:“忽必烈開府漠南,用姚樞、許衡、廉希憲諸賢,似屬究心治道。” [24]
軼事典故編輯
1235年,蒙古軍隊南征伐宋,“楊惟中行中書省軍前,姚樞奉詔即軍中求儒、道、釋、醫、卜士,凡儒生掛俘籍著,輒脫之以歸。”後來元軍攻破湖北德安時,俘獲了隱居於此的“江漢先生”趙復。姚樞對趙復的為人與學術極為尊敬。[25]
姚樞當即將趙復帶在身邊,與他同吃同住。看著“戎服長髯”的姚樞,趙復頓感落入異族之手,悲切難抑。當夜深人靜,姚樞睡熟之際,他悄然逃走。姚樞醒來,驚出一身汗,乘月馳馬,踏著積尸,不顧一切地追趕。追到一條河邊,只見冷冷殘月下,趙復“披髮赤腳,仰天而號”,向河中間走去。姚樞滾鞍下馬,奔跑水中,拽回趙復,然後“委屈勸勉”:“汝存,子孫或可傳諸百世。”
儘管人救了回來,但趙復“因九族俱殘”,仍無意跟隨姚樞北上,姚樞說以傳道大義,贏得他的尊重,趙復這才勉強同意北上,並將自己所藏八千多卷“程朱傳注諸書”贈與姚樞。[5]
史料記載編輯
《牧庵集·卷十五·中書左丞姚文獻公神道碑》
《元朝名臣事略·卷九·左丞姚文獻公》
《元史·卷一百五十八·列傳第四十五》[4]
《宋元學案·卷九十·魯齋學案》[26]
《新元史·卷一百五十七·列傳第五十四》[23]
墓葬紀念編輯
姚樞家族墓地位于輝縣市北環路,除姚樞本人外,名人還有元代大文學家姚燧(姚樞之侄)、元代平章政事姚煒(姚樞之侄)。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墓地翠柏掩映,鬱鬱蒼蒼,墓前石馬、石羊整齊地排列,堪為輝縣一景。但現狀是姚燧墓已了無踪跡,姚煒墓嵌在路中,姚樞墓周圍雜草叢生,瓦礫遍地。所幸,在姚樞墓的側後方,一株野生的大椿樹張著如傘般巨大樹冠,為他遮風避雨,讓人感覺到這方土地對一代大儒的情誼。[5]

--------------------------------------------

楊惟中(1205年-1259年),蒙古帝國大臣,弘州(河北陽原縣)人,字彥誠。
楊惟中少事奉太宗窩闊台,出使西域。跟隨闊出伐宋,得到數十個名士,在燕京設立太極書院。講授理學。後來繼承耶律楚材擔任中書令。憲宗蒙哥繼位,出任河南道經略使,主持屯田。1259年,跟隨忽必烈伐南宋,回師時,在蔡州(今河南汝南)去世。

楊惟中是初事太宗窩闊台,奉命出使西域,後為江淮京湖南北路宣撫使的元代弘州人。

楊惟中- 人物生平
  楊惟中的父母在女真和蒙古的戰亂中遇難了,他便被後來成為元太宗的窩闊台收養,現在雖然已經無法知道楊惟中被收養後受到了怎樣的教育,但是《元史》說他“知讀書,有膽略”,尤其在語言方面有很高的天賦,他擔任過“通事”,也就是翻譯,可見他至少熟悉兩國以上的語言,他20歲時就奉命出使西域30多個國家,“宣暢國威,敷布政條”,使這些國家都歸順了元朝,而且簽訂了有關的條約。
楊惟中- 楊惟中出使
  楊惟中出使碩果累累,深受太宗窩闊台的 ​​器重,當時就想重用他,等到蒙古太宗七年(1235年),皇太子 闊出帶兵伐宋的時候,就“命惟中 於軍前行 中書省事”,使楊惟中有了大顯身手的機會。他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攬英才,建書院。楊惟中認為:“傳繼道學之緒,必求人而為之,師聚書以求其學,如岳麓白鹿,建為書院,以為天下標準,使學者歸往,相與講明,庶乎其可。”於是他在 棗陽、襄陽等地尋訪儒、道、釋、醫、卜士等方面的名士,搜尋各種文化典籍尤其是伊、洛等學派的理學著作,然後都小心翼翼地送往燕京(今北京市)。次年,在燕京創辦起元代第一家官辦書院—— 太極書院,把搜尋到的典籍置於其中,請宋儒趙復、王粹等為師儒,“選俊秀之有識度者為道學生”。從此,宋朝時興起的理學在 蒙古帝國統治的北方逐漸傳播開來。楊惟中還十分重視活字印刷術的推行。北宋中期,杭州人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但是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推行。楊惟中依仗政權的力量,組織各地的能工巧匠,用活字印刷術印刷了許多書籍,燕京、平陽等地也發展成為北方的印刷業中心。楊惟中家就印過《四書》,時稱楊惟 中書版《四書》,為當時的教育和文化作出了巨大貢獻。
楊惟中- 窩闊台去世
  蒙古太宗十三年(1241年),窩闊台去世, 耶律楚材辭職,楊惟中繼任 中書令,“以一相負天下”。他繼承 耶律楚材的治國方略,殫精竭慮為朝廷謀劃,尤其是他在整肅吏治上敢作敢為,充分顯示出他的大智大勇。平陽道 斷事官斜徹恣意橫行,不依法辦事,楊惟中前去查辦,立即誅之。 河南道總管 劉福貪婪、卑鄙、殘暴,禍害百姓,楊惟中到河南,招劉福訓示,劉福害怕,裝病不到,楊惟中命人設大梃(一種棍棒)於座前,派人再去傳喚,並讓人告訴他:如不奉命,軍法從事。 劉福不得已,在數十人的保護下來拜見,楊惟中毫不畏懼,手拿大梃把劉福打倒在地,劉福爬起來,楊惟中再次把他打倒,幾天后,劉福死去,河南大治。四川、陝西一帶,軍帥驕奢淫逸、勞民傷財,尤其是郭千戶,殺人夫,奪其妻,民憤極大,可又長期逍遙法外,楊惟中以 宣慰使的身份來到四川,將其法辦。百姓拍手稱快,關中立刻秩序井然。楊惟中感慨地說:“吾非好殺,國家綱紀不立,至此輩賊害良民,無所控告,雖慾不去,可乎!”
楊惟中- 忽必烈率軍進軍南宋
  蒙古 憲宗九年(1259年),忽必烈率軍進軍南宋,楊惟中被任命為江淮京湖南北路 宣撫使,授予他很高的權力:“俾建行台,以先啟行,宣布恩信,蒙古、漢軍諸帥並聽節制。”只可惜,出師未捷身先死,正值用人之際,年僅54歲的楊惟中不幸在 蔡州軍營中去世。他“相三君,歷事四朝,出入柄用者30年,天下畏其勇而懷其仁”( 郝經《元中書令楊惟中神道碑》)。
  半年後,忽必烈在 開平( 元上都,今內蒙古錫林廓勒盟 正藍旗)繼位,他沒有忘記跟著他出生入死的楊惟中,追諡他為忠肅公。
楊惟中- 史書記載
  楊惟中,字彥誠,弘州人。金末,以孤童子事太宗,知讀書,有膽略,太宗器之。年二十,奉命使西域三十餘國,宣暢國威,敷布政條,俾皆籍戶口屬吏,乃歸,帝於是有大用意。皇子 闊出伐宋,命惟中 於軍前行中書省事。克宋棗陽、光化等軍,光、隨、郢、復等州,及襄陽、德安府,凡得名士數十人,收伊、洛諸書送燕都,立宋大儒週惇頤祠,建 太極書院,延儒士 趙復、王粹等講授其間,遂通聖賢學,慨然欲以道濟天下。拜 中書令,太宗崩,太后稱制,惟中以一相負任天下。
楊惟中- 定宗即位
  定宗即位,平陽道 斷事官斜徹橫恣不法,詔惟中宣慰,惟中按誅之。金亡,其將 武仙潰於 鄧州,餘黨散入太原、 真定間,據大明川,用金開興年號,眾至數万,剽掠數千里,詔會諸道兵討之,不克。惟中仗節開諭,降其渠帥,餘黨悉平。 憲宗即位, 世祖以太弟鎮 金蓮川,得開府,專封拜。乃立 河南道經略司於 汴梁,奏惟中等為使,俾屯田唐、鄧、申、裕、嵩、汝、蔡、息、亳、潁諸州。初,滅金時,以監河橋萬戶 劉福為 河南道總管,福貪鄙殘酷,虐害遺民二十餘年。惟中至,召福聽約束,福稱疾不至,惟中設大梃於坐,復召之,使謂福曰:“汝不奉命,吾以軍法從事。”福不得已,以數千人擁衛見惟中,惟中即握大梃擊僕之。數日福死,河南大治。遷陝右四川 宣撫使。時諸軍帥橫侈病民,郭千戶者尤甚,殺人之夫而奪其妻,惟中戮之以徇,關中肅然。語人曰:“吾非好殺,國家綱紀不立,致此輩賊害良民,無所控告,雖慾不去,可乎!”歲己未, 世祖總統東師,奏惟中為江淮京湖南北路 宣撫使,俾建行台,以先啟行,宣布恩信,蒙古、漢軍諸帥並聽節制。師還,卒於 蔡州,年五十五。中統二年,追諡曰忠肅公。

-------------------

楊惟中(1205-1259年),字彥誠,漢族,元代政治家。西寧路弘州(今張家口陽原)人。楊惟中幼時父母在蒙古與金國的戰爭中遇難,因機緣巧合,他被成吉思汗的三子,即後來成為大汗的窩闊台收養。楊惟中“知讀書,有膽略”,20歲時就奉命出使西域30多個國家,“宣暢國威,敷布政條”,使這些國家歸順元朝。既是大汗養子,又有勇有謀有功績,楊惟中自然深受器重,後來更是接替耶律楚材,以中書令行使宰相職權,在任期間敢作敢為,治績顯著,“天下畏其勇而懷其仁”。[1]
中文名 楊惟中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張家口陽原 出生日期 1205年 逝世日期 1259年 職 業 政治家 朝 代 元代

楊惟中(1205~1259年),字彥誠,弘州(故治即今河北陽原縣)人。金末,蒙古軍大舉南侵,這時,尚在童年的楊惟中,喪失父母,孤苦伶丁,被蒙古軍擄去,元太宗窩闊台將他選作侍從。他勤讀書,有見識,為窩闊台所重愛。20歲時曾奉命出使西域,遍曆三十多個國家。[2]
楊惟中的這次出使十分成功,宣揚了蒙古帝國的國威,頒布了大汗朝廷的條令,登記了各地的戶籍人口,使這些國家歸順元朝。窩闊台時代的西域並不太平,楊惟中奉大汗之命西行,圓滿完成了任務,建立了赫赫功勞,深得窩闊台的欣賞,從此更加重用他了。
1232年,逃難到燕京的姚樞被宋九嘉推薦給了楊惟中。當時姚樞32歲,楊惟中只有27歲,兩個青年才俊相互欣賞,楊惟中很快推薦姚樞前往漠北,覲見窩闊台。[3]
皇子闊出領兵南下進攻中原,楊惟中受命隨軍行中書省事。楊惟中認為:“傳繼道學之緒,必求人而為之,師聚書以求其學,如岳麓白鹿,建為書院,以為天下標準,使學者歸往,相與講明,庶乎其可。”於是他和姚樞在棗陽、襄陽等地尋訪儒、道、釋、醫、卜士等方面的名士,搜尋各種文化典籍尤其是伊、洛等學派的理學著作,然後都小心翼翼地送往燕京(今北京市)。次年,在燕京創辦起元代第一家官辦書院——太極書院,把搜尋到的典籍置於其中,請宋儒趙復、王粹等為師儒,“選俊秀之有識度者為道學生”。從此,宋朝時興起的理學在蒙古帝國統治的北方逐漸傳播開來。[4]
在姚樞的影響下。楊惟中還十分重視活字印刷術的推行。[5]
北宋中期,杭州人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但是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推行。楊惟中依仗政權的力量,組織各地的能工巧匠,用活字印刷術印刷了許多書籍,燕京、平陽等地也發展成為北方的印刷業中心。楊惟中家就印過《四書》,時稱楊中書版《四書》。
公元1485年朝鮮活字版《白氏文集》前有金宗直序,其中說:“活字法由沈 ​​括首創,至楊惟中始臻完善。” [6]
耶律楚材辭職後,楊惟中繼任中書令,他繼承耶律楚材的治國方略,殫精竭慮為朝廷謀劃,太宗死後,他以丞相身份主管朝政。[7]
憲宗蒙哥即位,命令忽必烈總領漠南漢地軍國庶事。忽必烈承命後由漠北南下,駐帳於金蓮川,建立了蒙元史上有名的“金蓮川幕府”。楊惟中、許衡、姚樞、竇默、楊果、郝經都是其中重要的成員。
忽必烈在汴梁(今河南開封市)設立河南道經略司,奏請任命楊惟中任經略使。他在河南南部廣大地區,廣開墾田,充實軍糧,尤其是他在整肅吏治上敢作敢為,充分顯示出他的大智大勇。
河南道總管劉福貪婪、卑鄙、殘暴,禍害百姓,楊惟中到河南,招劉福訓示,劉福害怕,裝病不到,楊惟中命人設大梃(一種棍棒)於座前,派人再去傳喚,並讓人告訴他:如不奉命,軍法從事。劉福不得已,在數千人的保護下來拜見,楊惟中毫不畏懼,手拿大梃把劉福打倒在地,劉福爬起來,楊惟中再次把他打倒,幾天后,劉福死去,河南大治。
1253年,忽必烈受封於京兆(今陝西西安市),同時設立京兆宣撫司,楊惟中擔任宣撫使。當時尚處戰亂之中,駐於關中的蒙、漢各軍的將帥橫行不羈,殘害百姓,其中以郭千戶最惡。他們搶掠民財,殺夫奪妻,無法無天,百姓深受其害。楊惟中嫉惡不息,嚴懲不貸,將罪大惡極的惡吏繩之以法,殺一儆百,使關中地社會秩序轉好。他曾對人說,並非我嗜殺,只因國家綱紀未立,致使這些驕兵悍將、豪紳惡吏苦害百姓,百姓有冤無處控告,對不法之徒不懲辦是不行的。[8]
他一面打擊豪強,一面選用有知識的人才,建立法規制度,印行錢鈔,發展商業,鼓勵農民恢復農桑,使關中地區文化和經濟得到發展。他又向元朝廷奏報,言稱關中地久經戰亂,人煙疏少,田地荒蕪,8州12縣總人口還不到一萬戶,應該減徵半數賦稅。但由於他所推行的壓抑豪強,懲辦惡吏的政策引起了蒙、漢貴族的不滿,所以,第二年即被罷職。
  1258年,忽必烈奉命統兵南征,又奏請憲宗起用楊惟中任江淮、荊湖南北路宣撫使,建立官署,發布文告,管理地方行政,並節制蒙、漢諸路軍隊。1259年,憲宗蒙哥戰死,忽必烈停戰北還。楊惟中北返途中,卒於蔡州(故治即今河南汝南縣)。時年55歲。1261年,追諡曰忠肅公。[9-10]
軼事典故
督察軍紀
鄂州之戰,忽必烈任命楊惟中、郝經為“軍紀督軍”的長官,指揮督察戰地蒙軍(包括蒙方漢軍)的軍紀,法規很嚴。結果出現了“渡江不殺降,百姓皆安堵;羊羅到武昌,相望兩舍許……通衢萬家市,巴商雜越旅”(郝經《青山磯市詩》)的喜人景象。[11]
創建書院
太極書院是元代官方建立的第一所書院,創建時間是240—1241年,由姚樞協助楊惟中創建。書院以伊洛道學為宗,“推本謹始”,故以“太極”為名。[12]
據元代文人郝經《太極書院記》記載,“中令楊公(惟中)當國,議所以傳繼道學之緒,必求人而為之師,聚書以求其學,如岳麓、白鹿建為書院以為天下標準。”這所書院完全由官方興辦,雖然它以南宋的岳麓、白鹿洞為榜樣,但它的建立卻是為天下書院做模範。
據史書記載,1235年闊出南征伐宋,“楊惟中行中書省軍前,姚樞奉詔即軍中求儒、道、釋、醫、卜士,凡儒生掛俘籍著,輒脫之以歸。”後來元軍攻破湖北德安時,俘獲了隱居於此的“江漢先生”趙復。姚樞對趙復的為人與學術極為尊敬。五年後,姚樞協助楊惟中在北京創建太極書院,遂請趙復來主持講學。史稱自此以後,許衡、郝經、劉因等北方學者“皆得其書而尊信之,北方知有程朱之學,自(趙)復始”。不僅如此,即使是楊惟中、姚樞本人也時常來此論學。從此,理學隨太極書院的建立紮根於北方。[13]
史籍記載
《元史·卷一百四十六· 列傳第三十三》有傳。
歷史評價
郝經《元中書令楊惟中神道碑》:“相三君,歷事四朝,出入柄用者30年,天下畏其勇而懷其仁。”
《元史》:“惟中以一相負任天下。” [14]

楊惟中(1205-1259年),字彥誠,漢族,元代政治家。西寧路弘州(今張家口陽原)人。楊惟中幼時父母在蒙古與金國的戰爭中遇難,因機緣巧合,他被成吉思汗的三子,即後來成爲大汗的窩闊台收養。楊惟中“知讀書,有膽略”,20歲時就奉命出使西域30多個國家,“宣暢國威,敷布政條”,使這些國家歸顺元朝。既是大汗養子,又有勇有謀有功績,楊惟中自然深受器重,後來更是接替耶律楚材,以中書令行使宰相職權,在任期間敢作敢爲,治績顯著,“天下畏其勇而懷其仁”。

楊惟中(1205~1259年),字彥誠,弘州(故治即今河北陽原縣)人。金末,蒙古軍大擧南侵,這時,尚在童年的楊惟中,喪失父母,孤苦伶丁,被蒙古軍擄去,元太宗窩闊台將他選作侍從。他勤讀書,有見識,爲窩闊台所重愛。20歲時曾奉命出使西域,遍曆三十多個國家。
楊惟中的這次出使十分成功,宣颺了蒙古帝國的國威,頒布了大汗朝廷的條令,登記了各地的戶籍人口,使這些國家歸顺元朝。窩闊台時代的西域並不太平,楊惟中奉大汗之命西行,圓滿完成了任務,建立了赫赫功勞,深得窩闊台的欣賞,從此更加重用他了。
1232年,逃難到燕京的姚樞被宋九嘉推薦給了楊惟中。當時姚樞32歲,楊惟中隻有27歲,兩個青年才俊相互欣賞,楊惟中很快推薦姚樞前往漠北,覲見窩闊台。
皇子闊出領兵南下進攻中原,楊惟中受命隨軍行中書省事。楊惟中認爲:“傳繼道學之緒,必求人而爲之,師聚書以求其學,如嶽麓白鹿,建爲書院,以爲天下標准,使學者歸往,相與講明,庶乎其可。”於是他和姚樞在棗陽、襄陽等地尋訪儒、道、釋、醫、蔔士等方面的名士,蒐尋各種文化典籍尤其是伊、洛等學派的理學著作,然後都小心翼翼地送往燕京(今北京市)。次年,在燕京創辦起元代第一家官辦書院——太極書院,把蒐尋到的典籍置於其中,請宋儒趙複、王粹等爲師儒,“選俊秀之有識度者爲道學生”。從此,宋朝時興起的理學在蒙古帝國統治的北方逐漸傳播開來。
在姚樞的影響下。楊惟中還十分重視活字印刷術的推行。
北宋中期,杭州人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但是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推行。楊惟中依仗政權的力量,組織各地的能工巧匠,用活字印刷術印刷了許多書籍,燕京、平陽等地也發展成爲北方的印刷業中心。楊惟中家就印過《四書》,時稱楊中書版《四書》。
公元1485年朝鮮活字版《白氏文集》前有金宗直序,其中說:“活字法由沈括首創,至楊惟中始臻完善。”
耶律楚材辭職後,楊惟中繼任中書令,他繼承耶律楚材的治國方略,殫精竭慮爲朝廷謀劃,太宗死後,他以丞相身份主管朝政。
憲宗蒙哥即位,命令忽必烈總領漠南漢地軍國庶事。忽必烈承命後由漠北南下,駐帳於金蓮川,建立了蒙元史上有名的“金蓮川幕府”。楊惟中、許衡、姚樞、竇默、楊果、郝經都是其中重要的成員。
忽必烈在汴梁(今河南開封市)設立河南道經略司,奏請任命楊惟中任經略使。他在河南南部廣大地區,廣開墾田,充實軍糧,尤其是他在整肅吏治上敢作敢爲,充分顯示出他的大智大勇。
河南道總管劉福貪婪、卑鄙、殘暴,禍害百姓,楊惟中到河南,招劉福訓示,劉福害怕,裝病不到,楊惟中命人設大梃(一種棍棒)於座前,派人再去傳喚,並讓人告訴他:如不奉命,軍法從事。劉福不得已,在數千人的保護下來拜見,楊惟中毫不畏懼,手拿大梃把劉福打倒在地,劉福爬起來,楊惟中再次把他打倒,幾天後,劉福死去,河南大治。
1253年,忽必烈受封於京兆(今陝西西安市),同時設立京兆宣撫司,楊惟中擔任宣撫使。當時尚處戰亂之中,駐於關中的蒙、漢各軍的將帥横行不羈,殘害百姓,其中以郭千戶最惡。他們搶掠民財,殺夫奪妻,無法無天,百姓深受其害。楊惟中嫉惡不息,嚴懲不貸,將罪大惡極的惡吏繩之以法,殺一儆百,使關中地社會秩序轉好。他曾對人說,並非我嗜殺,隻因國家綱紀未立,致使這些驕兵悍將、豪紳惡吏苦害百姓,百姓有冤無處控告,對不法之徒不懲辦是不行的。
他一面打擊豪強,一面選用有知識的人才,建立法規制度,印行錢鈔,發展商業,鼓勵農民恢複農桑,使關中地區文化和經濟得到發展。他又向元朝廷奏報,言稱關中地久經戰亂,人煙疏少,田地荒蕪,8州12縣總人口還不到一萬戶,應該減征半數賦税。但由於他所推行的壓抑豪強,懲辦惡吏的政策引起了蒙、漢貴族的不滿,所以,第二年即被罷職。
  1258年,忽必烈奉命統兵南征,又奏請憲宗起用楊惟中任江淮、荆湖南北路宣撫使,建立官署,發布文告,管理地方行政,並節制蒙、漢諸路軍隊。1259年,憲宗蒙哥戰死,忽必烈停戰北還。楊惟中北返途中,卒於蔡州(故治即今河南汝南縣)。時年55歲。1261年,追諡曰忠肅公。
編輯本段軼事典故
  督察軍紀
鄂州之戰,忽必烈任命楊惟中、郝經爲“軍紀督軍”的長官,指揮督察戰地蒙軍(包括蒙方漢軍)的軍紀,法規很嚴。結果出現了“渡江不殺降,百姓皆安堵;羊羅到武昌,相望兩舍許……通衢萬家市,巴商雜越旅”(郝經《青山磯市詩》)的喜人景象。
創建書院
太極書院是元代官方建立的第一所書院,創建時間是240—1241年,由姚樞協助楊惟中創建。書院以伊洛道學爲宗,“推本謹始”,故以“太極”爲名。
據元代文人郝經《太極書院記》記載,“中令楊公(惟中)當國,議所以傳繼道學之緒,必求人而爲之師,聚書以求其學,如嶽麓、白鹿建爲書院以爲天下標准。”這所書院完全由官方興辦,雖然它以南宋的嶽麓、白鹿洞爲榜樣,但它的建立卻是爲天下書院做模範。
據史書記載,1235年闊出南征伐宋,“楊惟中行中書省軍前,姚樞奉詔即軍中求儒、道、釋、醫、蔔士,凡儒生掛俘籍着,輒脱之以歸。”後來元軍攻破湖北德安時,俘穫了隱居於此的“江漢先生”趙複。姚樞對趙複的爲人與學術極爲尊敬。五年後,姚樞協助楊惟中在北京創建太極書院,遂請趙複來主持講學。史稱自此以後,許衡、郝經、劉因等北方學者“皆得其書而尊信之,北方知有程朱之學,自(趙)複始”。不僅如此,即使是楊惟中、姚樞本人也時常來此論學。從此,理學隨太極書院的建立紮根於北方。

編輯本段史籍記載
  《元史·卷一百四十六· 列傳第三十三》有傳。

編輯本段歷史評價
  郝經《元中書令楊惟中神道碑》:“相三君,曆事四朝,出入柄用者30年,天下畏其勇而懷其仁。”
《元史》:“惟中以一相負任天下。”

楊惟中(1205-1259年),字彥誠,漢族,元代政治家。西寧路弘州(今張家口陽原)人。楊惟中幼時父母在蒙古與金國的戰爭中遇難,因機緣巧合,他被成吉思汗的三子,即後來成為大汗的窩闊台收養。楊惟中“知讀書,有膽略”,20歲時就奉命出使西域30多個國家,“宣暢國威,敷布政條”,使這些國家歸順元朝。既是大汗養子,又有勇有謀有功績,楊惟中自然深受器重,後來更是接替耶律楚材,以中書令行使宰相職權,在任期間敢作敢為,治績顯著,“天下畏其勇而懷其仁”。

中文名: 楊惟中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張家口陽原
出生日期: 1205年
逝世日期: 1259年
職業: 政治家
朝代: 元代
dot人物生平

楊惟中(1205~1259年),字彥誠,弘州(故治即今河北陽原縣)人。金末,蒙古軍大舉南侵,這時,尚在童年的楊惟中,喪失父母,孤苦伶丁,被蒙古軍擄去,元太宗窩闊台將他選作侍從。他勤讀書,有見識,為窩闊台所重愛。20歲時曾奉命出使西域,遍曆三十多個國家。
楊惟中的這次出使十分成功,宣揚了蒙古帝國的國威,頒布了大汗朝廷的條令,登記了各地的戶籍人口,使這些國家歸順元朝。窩闊台時代的西域並不太平,楊惟中奉大汗之命西行,圓滿完成了任務,建立了赫赫功勞,深得窩闊台的欣賞,從此更加重用他了。
1232年,逃難到燕京的姚樞被宋九嘉推薦給了楊惟中。當時姚樞32歲,楊惟中只有27歲,兩個青年才俊相互欣賞,楊惟中很快推薦姚樞前往漠北,覲見窩闊台。
皇子闊出領兵南下進攻中原,楊惟中受命隨軍行中書省事。楊惟中認為:“傳繼道學之緒,必求人而為之,師聚書以求其學,如岳麓白鹿,建為書院,以為天下標準,使學者歸往,相與講明,庶乎其可。”於是他和姚樞在棗陽、襄陽等地尋訪儒、道、釋、醫、卜士等方面的名士,搜尋各種文化典籍尤其是伊、洛等學派的理學著作,然後都小心翼翼地送往燕京(今北京市)。次年,在燕京創辦起元代第一家官辦書院——太極書院,把搜尋到的典籍置於其中,請宋儒趙復、王粹等為師儒,“選俊秀之有識度者為道學生”。從此,宋朝時興起的理學在蒙古帝國統治的北方逐漸傳播開來。

------------------------------

北京太極書院
位於北京城內。元太宗七年(1235)行中書省事楊惟中所建。時楊氏從皇子闊出出師伐宋,得名儒數十人,並蒐集伊洛諸書8000餘卷,聚之燕京,遂與姚樞建書院,並立周敦頤祠,以張載、程顥、程頤、楊時、遊酢、朱熹配享,刻《太極圖》、《通書》、《西銘》於祠壁。延趙復為書院主講,以王粹為之佐,有生徒百餘人。自此,楊、姚及許衡、郝經、劉因等北方學者亦得習程朱之學。書院之學,旨在以伊洛道學為宗,“推本謹始”,故以“太極”名。此為元建書院之始。元郝經有《太極書院記》
中國書院史 - 鄧洪波 - Google 圖書 - https://goo.gl/oHh1ZA
書院教育與科舉關係研究 - Google 圖書 - https://goo.gl/mW8vWd
-------------------------------------
姚樞(1201-1278)元初政治家、理學家。字公茂,號雪齋、敬齋。先世自營州柳城(今遼寧朝陽)入居內地。少時學習勤奮。金朝末年,父姚淵任許州(今河南許昌)錄事判官,徙家於許。1232年,蒙古軍破許州城,姚樞到燕京(今北京)投靠楊惟中,被引薦北覲窩闊治汗。1235年,皇子闊出領兵攻南宋,詔姚樞同楊惟中隨軍訪求儒、道、釋、醫、蔔等類人才。蒙古軍陷德安(今湖北安陸),姚樞從俘虜中訪得名儒趙復,力勸其北上講學授徒,此後理學在北方傳布漸廣。姚樞從趙復處盡得程朱傳流諸書,始攻習理學。1241年,出任燕京行台郎中,旋因與主管官員意見不合,棄官,隱居于輝州蘇門(在今河南輝縣北)。1250年,忽必烈召姚樞至漠北訪問治國之道,姚樞上書陳述儒家傳統的帝王之學,治國之道,深受器重。忽必烈受命總制漠南漢地軍事,姚樞建議在與南宋接壤地區屯兵,積穀守邊,徐圖滅宋,被採納。後從忽必烈攻大理、鄂州(今湖北武漢),諮謀軍中,屢諫屠戮。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後,姚樞以藩府舊臣預議朝政,參訂一代製度,任東平宣撫使、大司農、中書左丞,出為河南行省僉事,入拜昭文館大學士,終於翰林士承旨職位。
------------------
姚樞自幼讀書刻苦,自期甚高,當時閒居許州的名士宋九嘉對他倍加賞識,認為他有“王佐略”。
這個時候,在蒙古軍隊長鞭的頻頻抽打下,金朝已是風雨飄搖。公元1232年,蒙古軍攻破許州,姚樞被迫出逃。這時,宋九 ​​嘉已出任蒙古官職,姚樞就到燕京(今北京)投靠他,宋九 ​​嘉將他推薦給了名臣楊惟中。
所謂“英雄惜英雄”,當時姚樞32歲,楊惟中只有27歲,兩個青年才俊相互欣賞,楊惟中很快推薦姚樞前往漠北,覲見窩闊台。那會兒漠北沒有漢人士大夫,窩闊台“喜其來,甚重之”,留他在身邊數年,姚樞因此熟知了蒙古的風俗和文化。
傳播理學
1235年,皇太子闊出統兵攻宋,姚樞受詔從楊惟中隨軍出征,到漢地求訪儒、道、釋、醫、卜、酒工、樂人等類人才。這是姚樞在歷史舞台上的第一次演出,可說極其成功,他以睿智的目光和果斷的行動,對歷史的演變發揮了深刻的影響。
-------------------------------------------

課本沒講清 台灣「這樣」走進世界歷史
www.appledaily.com.tw查看原始檔

雖然我們生長在台灣,但您可知道,台灣是在何時躍上世界舞台呢?以動畫短片方式訴說台灣歷史的「台灣吧-Taiwan Bar」,今日推出全新影片,述說台灣走進世界史篇章的故事。

影片中表示,台灣走進世界史,起源於十六十七世紀的大航海時代。當時葡萄牙、西班牙的海上冒險,開啟了歐洲大航海時代的來臨,眼紅於兩國貿易利潤的荷蘭人,為了分一杯羹,也勇敢的向東方前進,為了尋找能和中國交易絲綢、瓷器等高價品的貿易據點,輾轉來到了台灣。第一批到達台灣的荷蘭人,並不是代表荷蘭這個國家,而是一家在1602年由十四家經營海上貿易的公司合併成立的「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荷蘭語: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簡稱VOC)。VOC抵達台灣後,起初在台南一帶的大員落腳,當時的台灣處於無政府的混亂狀態,中國和日本在此進行貿易轉運,但海盜與走私在此也十分盛行。VOC抵達此處後,陸續和當地的原住民、日本人陸續發生武力衝突,也就是後世的「濱田彌兵衛事件」與「麻豆社事件」。隨著VOC統治的加深,他們對台灣投入的成本也越來越高,於是VOC開始尋找屬於台灣的產出商品,這時他們看上的就是台灣的甘蔗與稻米。為了耕種這些經濟作物,便招募許多中國沿海的漢人來台灣耕種,但在漢人數量曾多後,對VOC的統治感到不滿,終於爆發足足捲入四、五千名漢人進行武力抗爭的「郭懷一事件」。雖然「郭懷一事件」在VOC武力鎮壓下落幕,但同時也暴露出少量人數的荷蘭人,對台灣的統治已經岌岌可危,之後再更強勢的鄭成功武力驅逐下,VOC終於被迫離開了台灣。網友看完這支短片,紛紛留言表示:「最喜歡世界史了啊!」、「太好看了!馬上長知識」、「每次看到你們講很多我們當時不知道的歷史,都讓我有更多不同的思考角度」,也有年輕網友留言表示:「希望歷史課本也可以做的這麼有趣」、「看完這集才發現以前上的歷史課都好狹隘好偏頗,所謂的荷西時期跟明政時期都是2、3頁就草草帶過…」(即時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

古風悠悠:直言強諫、衛國護民的耶律楚材
作者:慧淳
耶律楚材是蒙古國大臣。在他侍奉成吉思汗、窩闊台汗兩朝近30年間,屢次為了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敢於犯顏直諫,置生死於度外。(Fotolia)
耶律楚材是蒙古國大臣。在他侍奉成吉思汗、窩闊台汗兩朝近30年間,屢次為了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敢於犯顏直諫,置生死於度外。(Fotolia)

更新: 2016-08-08 11:41 PM 標籤: 成吉思汗, 窩闊台, 耶律楚材

元朝時代的耶律楚材(1190一1244年)是契丹族,蒙古國大臣。在他侍奉成吉思汗、窩闊台汗兩朝近30年間,屢次為了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敢於犯顏直諫,置生死於度外。

貞祐三年(1215年),成吉思汗攻克金國中都(今北京)後,在漠北召見了耶律楚材,並表示要為他報雪遼、金世仇。但他並沒順著成吉思汗的意願答話,而是說:「我和我的祖父、父親,都做過金朝的官,我怎麼能胸懷二心,仇視君王呢?」成吉思汗很賞識他的忠心和耿直,讓他在自己左右草擬文書告令,信任有加。

窩闊台汗即位(1229年)以後,他定策立儀制;勸親王察加台(窩闊台汗之兄)要行君臣之禮。在耶律楚材親自制定的律令中,有「貢獻禮物,為害非輕,深宜禁斷」一條,窩闊台表示不同意,認為「自願饋獻者,宜聽之」。耶律楚材說:「蠹害之端,必由於此。」窩闊台無奈地說:「凡卿所奏,無不從者,卿不能從朕一事耶?」

天興二年(1233年),速不台佔領汴梁(今河南開封),按蒙古國舊規,凡攻城時遭到抵抗的城鎮,佔領後的報復方式是屠殺全城百姓。耶律楚材稟奏再三,力陳利弊,窩闊台才同意只向金朝皇族問罪,其餘人等一律寬免,使城內百萬居民得以存活。

窩闊台喜歡喝酒,經常與大臣酣飲,耽誤處理國家大事。耶律楚材屢次勸諫,窩闊台不聽。有一天,耶律楚材拿著被酒麴腐蝕壞的酒槽鐵口,對窩闊台說:「鐵尚如此遭酒腐蝕,況人之五臟乎?」他才醒悟,命近臣「日進酒三鍾而止」。

有一年通事楊維中參與一案件,耶律楚材按照法令拘捕了他。窩闊台很器重和信任楊維中,得知此事後大怒,差人將耶律楚材綁起來,後來又後悔,命人放了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不讓人替他鬆綁,聲色俱厲地說:「老臣備位公卿,輔佐陛下處理國政。陛下下令捆綁我,是因為我有罪,那就應該明示百官,讓他們知道我罪在不赦;現在又輕易地要以無罪釋放我,如同戲弄小孩一般,假若國家有大事,難道也能這樣辦嗎?」

在場的官員聽後大驚失色,以為耶律楚材大禍將要臨頭了。可是窩闊台仔細想了想,認為耶律楚材說的有道理,並當場承認了錯誤:「朕雖為帝,寧無過舉耶?」

窩闊台晚年時,信任撲買課稅的奧都刺合蠻,撲買就是先支付高出某種稅額的銀兩,以取得課稅的專利權,然後再以增加稅收數額從中漁利。耶律楚材認為,撲買課稅者都是「貪利之徒,罔上虐下,為害於國民者甚大」。他極力勸諫窩闊台汗,但窩闊台汗不聽。耶律楚材歎息道:「民之困窮,將自此始矣!」

淳祐元年(1241年),窩闊台汗死,皇后乃馬真氏稱制,她「崇信奸回,庶政多紊」,特意以「御寶空紙」(有御璽的空白信)發給寵臣奧都剌合蠻,要他「自書填與之」。耶律楚材認為:「天下得之不易,朝廷自有憲章,今欲紊之,臣不敢奉詔。」乃馬真氏聽後,不得不把「御寶空紙」收回。後又下旨:「凡奧都剌合蠻所建白,令史不為書者,斷其手。」耶律楚材說:「國之典故,先帝悉委老臣,令史何與焉。事若合理,自當奉行。如不可行,死且不避,況截手乎?」

耶律楚材不怕丟官罷職,敢於直言不諱,是有元一代剛正耿直官員的楷模。

正是:
截手斷頭均不怕,
唯恐佞邪禍國家;
風光霽月平生志,
要濟黎庶燦物華!(事據《元史》)@

責任編輯:王愉悅

---------------------------------------------------------

元代-書法空間——永不落幕的書法博物館 - http://goo.gl/TfMk8t

耶律楚材(1190-1244)


  字晉卿,號湛然居士,又號玉泉老人。遼宗室。博學能文,元太袓定燕,召為相,歷事兩朝,凡蒙古陋風,悉為改革,元立國規模多出其手定,著有湛然居士集。博覽群書,旁通天文、地理、律曆、醫卜及釋道之學,並善詩文。

  青年時代任金開州同知。金宣宗遷都後,完顏復興留守中都,闢為左右司員外郎。蒙古軍破中都後,成吉思汗於漠北召見,甚為讚賞,稱為「吾圖撒合理」(長髯人)。次年即隨軍西征。後在窩闊台汗時期長參與議論軍國大事,為窩闊台定君臣禮儀,立課稅制度,使蒙古國粗有儀制和法制、國用充足。廢屠城舊制,保全攻占諸地人民。設編修所、經籍所、印儒家經典,開科取士,漸興文教,召用儒者。官至中書令。窩闊台卒後,乃馬真皇后當政,朝政多亂,力爭不得,悲憤以終。卒贈廣寧王,諡文正。

  耶律楚材少年時受金代文化影響至深,在趙孟頫扭轉金及南宋末午書法流風之前,他的書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元史》本傳稱其:“善書,晚年所作字畫尤勁健,如鑄鐵所成,剛毅之氣,至老不衰。”他的書法繼承了唐宋顏真卿,黃庭堅書風,雄放剛健、硬拙挺拔,以端嚴剛勁著稱,有“河朔偉氣”,與後來趙孟頫提倡的晉人韻味迥異。明人宋濂說:“耶律文正晚年所作字畫尤勁健,如鑄鐵所成,剛毅之氣,至老不衰。”

耶律楚材《送劉滿詩卷》楷書36.8X283.8cm 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顧洛阜(John M Crawford Jr,1913—1988)寄贈

  《送劉滿詩》卷是耶律楚材作於1204年書法作品,其內容不長,不妨錄於下:“雲宣黎庶半逋逃,獨爾千民按堵牢。已預天朝能吏數,清名何啻泰山高。庚子之冬十月既望,陽門劉滿將行,索詩以贈之,賞其能治也。暴官猾吏豈不愧哉。玉泉。”

  《送劉滿詩》卷拖尾有五人七跋,可能是因為重新裝裱的原因,未按時間順序,而將歷史上名氣最大的宋濂列於首位。如按時間排列各題跋,則應一是至治元年(1321年)龔璛跋、二是至正九年(1349年)戴良一跋、三是至正十二年(1351年)鄭濤一跋、四是至正年間宋濂(未署年月,但稱元為國朝,故當在元末)一跋、五是乾隆八年(1743年)李世倬的三段跋。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