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力發電 風電發威!發電量連8天衝破150萬瓩
2023/10/15 13:09
風電發威!發電量連8天衝破150萬瓩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ty7y4u
台電今指出,整體風電已連8日最高發電量突破150萬瓩,並全天穩定出力達80萬瓩以上。圖為陸域風機。(資料照,記者廖家寧攝)
〔記者廖家寧/台北報導〕入秋後東北風增強,風電也發威!台電指出,自本月7日起截至昨日,風電連續8天瞬間最高發電量皆突破150萬瓩,且全天皆能穩定出力達80萬瓩以上,當於1.5部台中電廠機組的裝置容量。
台電指出,今年度整體風電在本月2日下午4點52分達到190.3萬瓩,創下歷史新高後,今日再度寫新紀錄,自本月7日起截至昨日,風力發電連8天瞬間最高發電量皆突破150萬瓩,且不分日夜皆能穩定出力達80萬瓩以上,不僅在秋冬空污季提供潔淨能源,更是滿足用電尖峰需求的重要電源。
台電統計,截至今年8月,風電累計裝置容量達245.5萬瓩,不僅幾乎是去年同期的兩倍,相較於2016年7月僅67.1萬瓩,更已成長3倍以上。
台電表示,隨著未來離岸風機陸續完成建置,風力發電量將逐步提高,有望繼續維持「風光聯手」綠能發電佳績。
台電說明,目前電力調度皆以再生能源優先,當再生能源發電量增加時,燃煤與燃氣等機組便可減少發電,在秋冬空污季進一步減少火力機組使用。
台電續說,燃氣機組具有快速升降載的特性,更可與再生能源相互配合,作為反應快速的可靠備援電力,再透過以氣代煤,發揮兼顧穩供與環保的功能。
風電發威!發電量連8天衝破150萬瓩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ty7y4u


國土與台灣相近 太陽能占比竟冠全球
2023/04/06 07:40
 LTN經濟通》國土與台灣相近 太陽能占比竟冠全球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KC5deT
浮動式太陽能系統不僅能突破有限的土地資源,也因為太陽能板設置在水面上,水體反射陽光反而提高發電效率。(彭博)
 荷蘭太陽能發電佔比14% 全球之冠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荷蘭土地面積比台灣大不了多少,但卻是全球太陽能發電比重最高的國家。荷蘭,2022年有43%的電力來自低碳能源,其中太陽能發電量更攀升到全荷用電量的14%,究竟土地資源跟台灣一樣稀少的荷蘭是怎麼辦到的?
  架設太陽能板需要用到非常多土地空間。(美聯社)
 發展太陽能 需耗用大量土地
 傳統太陽能電廠需佔用大量空間,如果架設太陽能板,原本的土地將會無法耕作,而且也可能危及當地的生物多樣性。荷蘭萊頓大學的研究表明,發展太陽能需要用到大量土地空間,面積至少是燃煤電廠的40至50倍,天然氣電廠的90至100倍。
 而荷蘭國土面積為4萬1850平方公里,僅比台灣多出5653平方公里,但是荷蘭2022年太陽能發電已佔全荷電力的14%,台灣還在3.7%。
  除了空曠的土地外,車棚、垃圾場、草莓園以及人行道都可以裝設太陽能板。(法新社)
 盪鞦韆也能充手機電 荷蘭能源創新多
 目前常見的太陽能發電,多倚賴屋頂上或是空曠地區的太陽能板,如何在技術上創新與突破,使太陽能發電更加便利、普及與生活化,是太陽能發電能否有效替代現有能源的關鍵。
 荷蘭政府在2014年委由工程公司TNO執行的SolaRoad計畫,把太陽能發電技術應用在路面上,TNO在阿姆斯特丹近郊的克羅默尼鎮鋪設了1條長約70公尺的太陽能自行車道,工程人員把太陽能板鋪在自行車道的底層,並在上方覆蓋玻璃及半透明的粗糙塗料,除保護太陽能發電板以外,也達到防滑效果,避免自行車騎士滑倒。
 研究結果顯示,每平方公尺的車道約可達到每年50至70度的發電量,在正式啟用後半年內,SolaRoad的發電量就已超過3000度,約為1人1整年的用電量。
 另外,荷蘭還在他們的最大火車站烏特勒支裡面,引進特殊鞦韆,旅客不僅可以盪鞦韆產生能量為手機充電,還可以將車站培養成觀光景點、拍照打卡聖地。
  荷蘭,2022年有43%的電力來自低碳能源,其中太陽能更佔全荷用電量的14%。(歐新社)
 深耕水域浮動太陽能 荷蘭要「追日」
 由於荷蘭是「低地國家」,全境地勢低窪,光是水域面積就有7643平方公里,更有半數土地低於海拔1公尺,大部分國土還是填海造陸,人口也相當密集,為高度城市化國家,所以荷蘭在綠能發展上,看中離岸發展,浮動太陽能有望成為能源的轉型要角。
 雖然荷蘭不是首個開發浮動太陽能的國家,但已在這方面耕耘多年。荷蘭太陽能項目開發商Groenleven於2021年完成2座浮動太陽能基台的建設,總裝置容量為7萬900瓩,分別建在荷蘭格羅寧根省與海爾德蘭省的廢棄採砂湖上。
 去年葡萄牙能源公司SolarisFloat也為荷蘭打造了1座浮動太陽能基台「Proteus」,搭載「追日」系統,Proteus的太陽能板可以像向日葵一樣,追蹤太陽路徑,隨時間推移改變面板位置,盡可能捕獲更多日光。
 荷蘭目前已在境內的湖泊與水庫上,安裝50萬塊浮動式太陽能板,這些水域約占荷蘭20%的面積,荷蘭亦計劃到2030年建置3 GW(300萬瓩)離岸浮動太陽能裝置容量。
 美國國家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2018年的研究也指出,若美國在2.4萬多個人造水庫上安裝浮動太陽能裝置,發電量可達美國年發電量的10%。
 不過亞洲才是目前最大的浮動太陽能市場,由於土地成本高,水電資源豐富,有許多地點適合安裝浮動模組,目前規模最大的浮動電廠在中國德州丁庄鎮市,總裝置容量為32萬瓩。
  荷蘭的腳踏車普及率聞名全球。(歐新社)
 搖身一變綠能大國
 荷蘭過去屬綠能後段班,直到2015年,環保組織代表百位公民「告政府」,認為政府未積極解決氣候變遷,法院判決荷蘭政府應修正減碳目標,荷蘭才開始踏上綠能覺醒之路。
 在荷蘭,永續、環保的觀念很早就深入生活各個角落。荷蘭民眾大量使用公共運輸工具,該國火車在2017年全數轉為風力發電,火車站內設置許多永續概念設計,而為了將綠色交通落實在人們日常生活,荷蘭中央及地方政府也積極鼓勵民眾以腳踏車取代汽機車,要減少荷蘭碳排放量、一步步邁向綠能大國。
LTN經濟通》國土與台灣相近 太陽能占比竟冠全球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KC5deT


2022/12/02 11:45
   風力加持 風電發電量破1G - 熱門新訊 - 自由電子報 https://bit.ly/3XQrbPY
陸域風電與離岸風電並進,讓風力瞬時發電量突破歷史新高!台電表示,風力發電瞬時發電量曾在上(11)月23日首次突破100萬瓩(1GW),上月30日更來到117.3萬瓩,相較去(2021)年瞬時最大發電量76.79萬瓩,增加逾五成,且30日當日風力持續穩定發電。陸域風電持續出力,加上離岸風電新血陸續加入,讓風力發電占比逐步提高,為台灣實現風電綠能新願景注入強心針。
風力助陣,風電發電量已經超過1G,且持續超過12小時。圖為離岸風電一期風機。
台電說明,冬季期間受東北季風影響,讓風力機組發電效率良好,30日凌晨3時左右起瞬時發電量均超過100萬瓩,並於當日上午5時15分達到117.3萬瓩新高,佔當下整體負載達到約5%。其中陸域風力達到57萬瓩,離岸風電60.3萬瓩,離岸風力機組陸續運轉,已逐漸成為風電主力。
台電表示,政府推動再生能源已見成果,其中風力發電成長顯著,截至今年10月底,全國風力發電裝置容量達到141萬瓩,相較2016年的68.2萬瓩成長超過一倍。
台電指出,離岸風電部分,台電自有離岸一期計畫共21部風機已於去年完成併聯,二期計畫亦已於本月初動工,預計2025年併聯發電後年發電量可達10億度。民間企業包含大彰化風場、彰芳一期風場等案場正如火如荼地施工當中,加上台電自有案場40.37萬瓩的開發容量目標,預估全台灣2025年離岸風電裝置容量可達560萬瓩(5.6GW)。
台電進一步指出,陸域風電部分,台電自2001年起積極發展陸域風力,迄今已完成168部風機,架設地點北從新北石門,南至屏東恆春,遍布台灣西部沿海及澎湖、金門離島,總裝置容量共計29.704萬瓩,目前也積極推動雲林台西、中港2期及彰工4期等陸域風力場址,預計2025年可達37萬瓩的開發容量目標。
台電說明,台灣具備良好的風場條件,除了政府及業者共同規劃潛力案場之外,為了協力完備綠能發展基礎設施,台電也積極盤點饋線與加強基礎建設,建立友善併網環境,與民間企業共同實踐能源轉型,攜手打造風電新願景。
風力加持 風電發電量破1G - 熱門新訊 - 自由電子報 https://bit.ly/3XQrbPY


風光來出力 供電更穩定
2022/11/05 10:00
風光來出力 供電更穩定 - 熱門新訊 - 自由電子報 https://bit.ly/3WLe3ey
台灣陸域風電發電量突破100億度。圖為陸域風電機。
2022年台灣綠能發展持續締造新的里程碑!太陽光電在夏季尖峰出力來到550萬瓩,已成為滿足夏季尖峰用電需求的主要電力來源。陸域風力發電在今年2月份累計發電量也已突破100億度,台電表示,台電作為台灣重要電力供應者,肩負維持穩定供電重責大任,在面對國際淨零趨勢下,也努力推動能源轉型與綠能發展,未來也將持續努力推動「風光建設」,讓「風光來出力,供電更穩定」。
台電說明,太陽光電發電量今年突破歷史新高,今年8月22日12時24分,太陽光電發電首次達555萬瓩,占當下負載約15%,接近當時核能機組總發電量的兩倍,甚至超越大潭、興達、台中電廠等火力電廠的整廠裝置容量,為系統挹注可靠綠色電力。太陽光電在夏季中午至午後尖峰用電時刻,已可貢獻可觀的穩定電力,成為夏季尖峰滿足用電需求的重要電力來源
台電表示,政府推動再生能源已見成效,太陽光電部分,裝置容量從2016年的1.25GW 成長至2021年7.65GW,成長超過五倍。除政府及業者共同積極建置光電案場之外,為了協力完備綠能發展基礎設施,台電亦積極盤點饋線與加強基礎建設,建立友善併網環境,共同努力逐步實踐能源轉型。
針對陸域風電,台電也指出,從民國90年在澎湖中屯設立第一座陸域風機起,至今台電已完成168部陸域風機,總裝置容量共計29.704萬瓩。架設地點北從新北石門,南至屏東恆春,遍布台灣西部沿海及澎湖、金門離島,其累計發電量於104年4月達到50億度,今年2月超過100億度。近年來結合大數據技術強化機組維運,提升發電穩定度。
台電進一步說明,陸域風機架設地點分散且常處濱海環境,而早期風機沒有升降梯,維修人員常需徒手爬上60、70公尺高的鋼製塔中,再加上機艙內常有悶熱、搖晃、震動等不利狀況,讓早期風機巡檢與維修的困難度倍增。近年隨維運技術成熟,維修工作結合遠端集中監控管理,並結合大數據技術運用,長期蒐集運轉數據以提早預知未來可能異常的設備,並安排檢修或購置更新,最大化設備正常運轉時間及最小化維護人力配置,進而提升風機可用率及發電量。
風光來出力 供電更穩定 - 熱門新訊 - 自由電子報 https://bit.ly/3WLe3ey


「電力供需必然有偶發情況!」經濟部:已考慮極端炎熱天氣問題 https://bit.ly/3BlI24j
「電力供需必然有偶發情況!」經濟部:已考慮極端炎熱天氣問題
2022年7月26日 週二 上午11:17
電力資源供需報告出爐,外界擔心用電量將使供電吃緊,對此,經濟部26日說明,長期電力供需報告是以平均成長的概念,考量經濟成長、重大投資等因素的預測模式,但電力供需必然有相關偶發情況,因此有另規劃備用容量,以因應如近期的極端炎熱及汽電共生減發且增用電力的問題。
經濟部指出,日尖峰用電雖超越預期突破新高,因日照佳、天氣炎熱時,光電表現同樣更佳,以7月22日為例,白天瞬時尖峰負載雖高達4,074.8萬瓩,但太陽光電最大時供電超過500萬瓩,已經是核二1號機容量的5倍,使日間備轉容量率仍達到10.3%,維持綠燈。
至於為何近日超過電力負載預測,經濟部表示,有兩個主要因素,首先是氣溫異常炎熱,冷氣用電大幅增加,從台電資料來看,7月22日光是低壓用電,就比2021年7月27日尖峰日增加高達69.4萬瓩。
第二,國際燃料價格大幅高漲,導致民間汽電共生業者不僅減少發電,還增加向台電購電。經濟部再以7月22日為例,民間發電同樣較去年尖峰日減發105.2萬瓩,另外還多用台電的電12.5萬瓩,增加負載、減少備轉容量。
經濟部強調,若考量這兩種因素的差額,事實上與長期供需報告及近日超高負載的落差相去不遠。
另外,為因應再生能源時代來臨,強化夜尖峰供電能力,台電試辦調整時間電價鼓勵大用戶推動挪移製程,由供電資料顯示,已經有效抑低夜尖峰約50萬瓩,也因為製程挪移至太陽光電充沛的日間,則使日尖峰負載增加約40萬瓩。
不過,因為是試辦,尚不在原先的預測模型中,新的年度供需預測時,將就試辦結果納入預測公式考量。
經濟部表示,雖然日尖峰因炎熱大幅增加用電,導致突破歷史新高,但近來太陽光電裝置量已達8.8GW左右,於炎熱時的尖峰發電實績都超過500萬瓩,是核二1號機容量的5倍、核四1號機的3倍多,「突顯若沒有建置光電,特定人士期待的重啟核四也完全不足以因應電力需求大量增加的情況,才真的會造成缺電。」
對於此次資源報告,經濟部說明,該報告已揭露未來電力規劃的方向,將以增強夜間尖峰供應能力為重點,依最新發布的長期電源開發方案,未來將加強夜間需求管理措施。
經濟部進一步指出,如時間電價尖峰時段挪移,以及需量反應措施調整等,同時新增燃氣機組預估2022至2028年間燃氣機組仍將淨增加1,697萬瓩(已扣除屆齡除役容量),再加上儲能及抽蓄、慣常水力的搭配使用,持續增加夜間供電能力
「電力供需必然有偶發情況!」經濟部:已考慮極端炎熱天氣問題 https://bit.ly/3BlI24j


台電的太陽能及風力發電,今年5月份發電量佔台電發電量比重才0.5%,如果要支持台積電這種大型工廠興建,再生能源顯然力有未逮。2022/07/17
密碼台灣》太陽能風力發電少 台積電能靠誰?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Pj18w8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根據能源局統計,今年5月台電的發電量是219億3602萬度,其中火力電廠發電量139億2756萬度,佔比63.5%;核能發電量22億627萬度,佔比10%;再生能源8億7880萬度,佔比4%。其餘為抽蓄水力發電等。
台電發電量佔國內總體發電量的九成,由台電的發電結構,應可一窺台灣發電市場走勢。
再生能源是政府近來大力推動的產業,觀察台電5月份的再生能源發電量,最大宗是慣常水力發電7億6602萬度,佔台電整體發電量比重3.49%;太陽能發電量是3068萬度,佔比0.14%;風力發電量8210萬度,佔比0.374%。
慣常水力發電就是指台電的大甲溪電廠,花蓮銅門電廠這些設施所發的電力,也就是台電本來就有的裝置容量,所以太陽能及風力發電,以5月份而言,佔台電發電量才約0.5%。
太陽能與風力發電,單位裝置容量小,且發電量易受天候影響而不穩定,但是全球氣候協定的規範,仍是必須發展的趨勢。只是台灣一直要鼓勵像台積電這種大型工廠設廠,單座工廠電力需求動輒上百萬瓩,想要依賴太陽能、風電這種再生能源,是不切實際的。如果不想再動用到核能發電,配套周詳的火力電廠,才是推動經濟發展的最佳方案。密碼台灣》太陽能風力發電少 台積電能靠誰?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Pj18w8


離岸風電躉購每度5.8元 經長:與國際水準差不多
By 中時電子報,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五月 5日, 2018
經濟部長沈榮津昨(5)日表示,離岸風電躉購電價與國際趨勢一致,台灣是每度5.8元,並有20年的保證收購期;相比德國在前12年是5.1元、英國是5.7元,與我國差不多。對在野黨批評躉購電價太高恐將造成電價上漲,沈榮津表示,希望提供合理價格和20年保證收購,讓國際開發商初期願意在台投資技術和資金,過去國際上也都是這樣做法。
沈榮津昨陪同蔡英文視察5+2產業創新中的離岸風電,他表示,2025年再生能源佔比20%政策中,風力發電要達到6.7GW的裝置目標,其中陸域1.2GW、離岸5.5GW。
他指出,台灣躉購電價一度5.8元,參考德國前12年是5.1元、英國5.7元,鄰近的日本則是9.8元,可以看得出來台灣躉購電價和國際趨勢一致。而競標價荷蘭每度2.5元、德國1.7元,沈榮津解釋,這都是因國外先有躉購機制,在技術和環境成熟後再進行競價機制,國際上比較先進做法是躉購、競價同步進行,最近評選完後會馬上進行躉購,並在6、7月開放國際競價。
在苗栗兩座示範離岸風電建制過程中,經濟部獲得國內外的支持和響應,沈榮津希望台灣廠商可以連結國際廠商,在台灣的風場練兵,然後走向亞太市場。


台灣真的不簡單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
根據國際工程顧問公司4C Offshore在3年前發布的全球「23年平均風速觀測」,世界上風況最好的20處離岸風場,台灣海峽就占16處。甚至排在前10名的9處都在台灣,平均風速近12 m/s。相對於台灣陸域風力機平均年滿發2,400小時,台灣海峽的離岸風場,年滿發可達3,000小時,約占一年的34.2%。2010年時,美國太空總署NASA,也發現彰化沿海風力平均密度,每平方米超過750瓦,常年風速高達7 m/s以上。
工研院亦在2013年表示:台灣離岸風電可安裝面積達5,640K㎡,總裝置容量達29GW,若能全數開發,幾乎是目前全球已開發量能的一倍。未來7年內,預計台灣海峽上將樹立1,000支左右的風機,將帶動9,625億元投資額,1.8萬人次就業機會。
台灣地狹人稠,近2/3為山區,又有颱風、地震,可以開發陸域風場的土地有限,加上陸域風機會造成噪音及光影問題,引起環保意識及民怨,我們何不好好移用離岸風場?難道我們拱手讓出台灣海峽,成為中國內海?
英國媒體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上月中公布「全球百大科技領袖」(Top 100 Global Technology Leaders)名單,台灣有13家公司上榜,台積電名列第7。10名以外的90家企業,日本和台灣並列第2,台灣上榜的有:宏碁、華碩、日月光、光寶科、力成、佳世達、廣達、矽品、聯電、緯創、和碩與南亞科。去年底,波士頓JOHCM管理公司表示,投資科技公司,最好在台灣和南韓。
台灣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台灣的邦交國剩下20個,中國有172個,但中國免簽的國家才20幾個,台灣卻有164個。台灣在全球經濟規模排名在阿根廷之後,但卻是全球第22大的國家,台灣至少贏了二百多個國家。
如同謝金河說的:台灣其實不小!台灣人曾創造無數的台灣奇蹟。台灣真的!真的!不簡單!


風機害魚群跑光 三芝人抗議
By 陳心瑜,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十月 12日, 2017
圖為風力發電場景示意圖。(陳心瑜攝、本報資料照片)
環保署、艾貴風能壹公司12日在三芝舉辦第二場離岸風力發電說明會,當地民眾拉起「堅決反對風力發電入侵優良漁場」布條抗議。陳心瑜攝、本報資料照片)
新北市三芝外海被選為離岸風力發電潛力場址,環保署、艾貴風能壹公司12日在三芝舉辦第二場離岸風力發電說明會,除了民眾不滿環保署未正面回應漁場遭破壞、漁損補償機制等問題,現場炮聲隆隆,就連綠營民代也群起反對,「自己人都不挺風力發電」,怎能奢望民眾支持?
衝擊漁業 損失怎補償
環保署和艾貴風能壹公司12日在三芝區後厝市民活動中心召開「新北離岸風力發電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意見陳述會議及現勘,現場擠滿抗議民眾,大家拉起「堅決反對風力發電入侵優良漁場」布條誓死反對,大批警力在場戒備,三芝區長林克文和當地市議員蔡錦賢、蔡葉偉、鄭戴麗香和鄭宇恩、立委呂孫綾助理也全程參與。
聚魚效果 遭民眾抓包
行政院環保署綜合計畫處今年6月已在淡海市民活動中心舉辦第一場離岸風力發電意見陳述會議,當時一片炮聲隆隆,漁民質疑62支風機進駐離岸僅1至4公里的海域,恐破壞漁場。
昨天與會民眾發言踴躍,大家一面倒反對離岸風力發電進駐三芝區外海,市議員蔡錦賢也表示,「風機害魚群跑光光,談什麼補償?」更表示「沒什麼好談的,三芝人就是反對離岸風力發電」,在場近百名民眾附和、歡呼。
在淺水灣經營咖啡廳的藍先生表示,聽完環說書重點摘要後,只有滿滿的疑惑,像是環保署表示風機基座會有局部聚魚效果,但漁場深度要深達125公尺才會有群聚礁石作用,風場水深卻僅25至70公尺,他認為環說書並未針對三芝地區分析,讓民眾難以認同。
淡水漁會理事長鄭康忠也說,環保署一再強調會有補償,卻未進一步分析風場對漁場的衝擊,且環境評估書中,對於漁業資源的衝擊僅提及「風機基座產生聚魚效果」,漁民難點頭答應。
環保署綜合計畫處科長溫育勇說,將針對漁會相關補償機制相關問題另召開說明會,但民眾仍不滿未說明對漁業的具體衝擊。

反核/風力發電/風車/綠色電力認購量  


遠東風電環評 補件再審
By 聯合新聞網, udn.com查看原始檔七月 21日, 2017
A-A+
2017-07-21 00:39經濟日報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
遠東集團將跨足風力發電。環保署昨(20)日審查由遠東集團德勤投資公司轉投資竹風離岸風電環評,該案預計投資上百億元、2021年動工,昨差點遭封殺,最後環評委員決議,補件再審。
分享
環保署快馬加鞭昨一口氣召開竹風電力公司開發的竹風離岸風電、上緯新能源開發的海能離岸風電環評,兩案皆決議補件再審。另外,環保署昨也審查英華威開發的陸域雲林縣口湖、四湖鄉風力發電案環評,則決議「進入二階」及「補件再審」兩案並陳方式,交由新一屆環評委員決定。
環保署昨日首度召開竹風風電環評專案小組會議,其風場位在新竹市外海、距岸邊約2至6公里,水深約15至50公尺,涵蓋面積約51.6平方公里,風機最大總裝置容量不超過450MW(百萬瓦),已避開環境敏感區位,如香山濕地,距離中華白海豚棲息地在5公里以上
在昨日閉門會議上,有環委認為,該案開發位在活斷層上,根本不宜開發,應打入二階環評後再予以否決。不過,也有委員認為,斷層上是可以開發,而是須避開觸動帶;還有委員認為,若因斷層活動致風機傾倒,因位於外海,人身安全影響不大,投資風險是業者自己要評估、承擔。最後決議補件再審。
竹風電力籌備處執行長吳宏能表示,該案投資額估計上百億元,以2021年動工、2023年營運為目標。未來不排除引進策略性夥伴,但遠東集團一定會主導。


 

選址斷層區造風場 環委:我都替竹風電力捏把冷汗 
分享選址斷層區造風場 環委:我都替竹風電力捏把冷汗到Facebook 分享選址斷層區造風場 環委:我都替竹風電力捏把冷汗到Line 分享選址斷層區造風場 環委:我都替竹風電力捏把冷汗到Google+
今日環保署首次審查竹風電力在新竹外海的離岸風電開發案。圖為離岸發電機組示意圖。(上緯公司提供)
2017-07-20 20:12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今日環境保護署首次審查竹風電力在新竹外海的離岸風電開發案。環評委員表示由於該場址南邊靠近新竹斷層,未來可能有安全上的疑慮,並直言該選址讓「我(環委)都替你們捏把汗」,全案最後仍需補件再審。
環評委員指出,該風場南邊有新竹斷層,且斷層變形幅度大、變形帶也寬。環委認為,業者應該要更詳細的調查斷層範圍和活動狀況。在閉門會議時,環委更直言「任何堅固人造物碰到斷層,都是螳臂擋車」。
與會的能源局官員則表示,雖然不確定斷層的狀況,但應不涉及安全問題。站在全國再生能源政策及產業的角度考量,政府希望能讓國內廠商參與離岸風電產業鏈,且目前離岸風電多設置在彰化外海,而且如果其他縣市都沒有離岸風電,太陽光電會與農業產生競合問題。
最後在環評委員的要求下,指示竹風電力應詳細調查斷層資料、繪製精確的地形圖,優先考慮迴避斷層帶,並且提出抗震設計,全案補件再審。
風電力的離岸風場位於新竹香山外海2至6公里,水深15至50公尺處。該開發案由遠東集團旗下德勤投資公司出資,是少數由台灣本土廠商完全主導開發的風場


過半民眾支持 瑞士公投廢止舊核電廠
By 李靖棠,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五月 22日, 2017
位於瑞士巴登湖畔的核能發電廠。(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據英國獨立報(The Independent)報導,瑞士於前日(5/21)再次舉行全民公投,以58.2%的比例贊成廢止現役的5座境內老舊核電廠,將尋求新式的再生能源替代。瑞士此舉非同小可,這5座核電廠年總發電量佔該國的1/3,該國政府有意投入數十億英鎊的資金,以擴大太陽能、風力、地熱與生質能源的比重,從2019年第一座核電廠退役開始,嘗試走入再生能源國家。瑞士綠黨對此公投結果感到相當興奮,表示這將是瑞士和歐盟地區的歷史性一刻!
繼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廠外洩意外後,歐洲各國也逐漸開始著手削減核能發電的比例,從德國開始,率先喊出2022年零核電的目標;北歐、蘇格蘭等地更是大舉發展風力發電,也已頗具規模和功效。但根據瑞士當地媒體統計,現階段瑞士的各式發電比例中,水力佔約6成比例、核能為35%、但風力與太陽能卻僅有不到5%的比例。對此,瑞士能源部長陶瑞絲(Doris Leuthard)表示,「公投結果顯示民眾不想要新的核電廠,那我們就將擴大水力和相關再生能源的發展,來保護和維護瑞士這片土地。」
雖然公投過關,但瑞士國會勢力最大的人民黨(Swiss People’s Party)仍堅決反對此能源改革方案,他們認為,這個方案中,每一個有4名成員的瑞士家庭,未來每年必須多承擔至少3,200瑞士法郎(約9.93萬台幣)的額外費用,高額的電費恐造成邊境居民選擇向鄰國購電,造成國際議題;甚至擴建太陽能板和風力發電機,也將影響土地和農業發展,對瑞士而言,是「弊大於利」。


 

四論核四怎麼辦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
澎湖縣長痛批台汽電
六月二十六日,澎湖縣陳光復縣長在澎湖縣議會縣政總質詢時,破口大罵台汽電公司。副議長陳雙全質詢時說,當初為了達成澎湖低碳島的目標,縣府與台電公司合作成立澎湖能源公司,陸域風場 (124MW) 全年產值 12 億元,這個金雞母,縣長卻沒能好好掌握住,導致縣長都要聽中央的。陳光復答覆說,澎湖能源公司未能落實,主要原因在於大股東台汽電突然撤資。
籌備多年的澎湖能源公司,在籌設的最後階段,因為BOT案的最優得標廠商台灣汽電共生公司(台汽電)、原先承諾的6250萬元沒有準時匯入,使得澎湖能源公司在法定期限内原設定的資本額未收足,導致澎湖能源公司解體。據縣政府建設處前處長葉國清2015年11月5日在宜蘭「公民素養週」活動中的發言,台汽電公司是受到其母公司台灣電力公司的指示,而做出不匯入資金的決定。台電公司之所以要這樣做,是為了獨佔澎湖豐富的陸域風電資源。目前陳光復縣長以及澎湖縣民對台電陸域風機的設置,其實是採取抵制的姿態。尤其是設在澎湖縣龍門村的風力發電機,因為與村民居住的地方太近太吵,而使居民反對。這事情就像苗栗「苑里反瘋(風)電」的故事一樣。
説到澎湖風電,我真的是心中非常有感觸。為什麼呢? 因為在1992年、1993年在立法院為了抵抗台電及經濟部推動的核四建廠案,以及核四預算審查時,我們在立院公聽會發言說台灣應該要使用再生能源,台電公司代表都會跟我們講,台電在澎湖七美地方有風力發電機,在宜蘭清水有地熱發電廠。台電公司在澎湖七美的經驗證明台灣的風力發電不可行,在宜蘭清水的經驗證明台灣的地熱發電不可行。事隔20多年,同樣的戲碼竟然是以台電的子公司台汽電公司來演出:用具體行動來證明台灣風力及地熱發電不可行。
宜蘭縣却超愛台汽電
台汽電公司是怎麼樣的公司呢? 在網路上我們看到許多資訊。例如說目前台汽電有12位董事,其中有6位是台電指派的。台電公司是台汽電的最大股東佔27%,而且台汽電的董事長都由台電公司指派。平常是以台電公司的副總經理級的人與台汽電董事長互調,過去幾年來都是如此。而且我們還看到台中市長林佳龍2012年在立法院發言指責台汽電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是台電指派的酬庸。林佳龍委員在委員會提案,要求經濟部應該訂定規範,限制台電經理級以上高階人員於退休前後五年內不得轉任台汽電及轉投資民營電廠之董監事或總經理。該份提案在經濟委員會獲得通過。
所以我們可以知道,台電公司對台汽電公司有絕對的掌控能力。除了在澎湖能源公司的惡劣作為之外,我們可以看一下台汽電公司近年在再生能源方面的作為。其中最重要的是台汽電公司在2016年8月22日投了宜蘭縣清水地熱的BOT案。然而由於宜蘭縣政府在八位審標委員中,除了縣府的三位一級主管之外,還任用了兩位台電公司的高階員工,包括台電綜合研究所的楊金石副所長、蘭陽水力發電廠的王進龍廠長。而開標的結果是台汽電得到第一名被選為最優得標廠商。事後、包括李長榮化工以及我們蘭陽地熱資源公司都向BOT案的主管機關財政部,投訴說台電與台汽電公司球員兼裁判。這個案子目前還在財政部的訴願委員會審理之中,日前卻傳出宜蘭縣政府的工商旅遊處池騰聯副處長說,在七月初縣府即將與台汽電公司進行BOT案的簽約。
我們在此要敬告宜蘭縣政府:既然這個案子有爭議,在財政部訴願委員會做出判決之前,縣政府不應該與台汽電公司簽約,否則以後引發的法律糾紛甚至國家賠償問題,宜蘭縣政府相關人員一定要負起責任,而且我們也一定會向監察院檢舉這個案子。
尤其令我們不解的是,BOT案中台汽電公司在2020年只願意做到1MW,2023年只願意做到3 MW,是四家投標廠商中承諾的產能最小的,為什麼可以拿第一名?而承諾產能 4 MW、6MW、10MW的公司卻是拿第二名、第三名、及第四名。更遑論這些公司所列的對宜蘭縣政府的回饋金額。因此我們主張宜蘭縣政府在財政部訴願委員會做出判決之前,不應該與台汽電公司簽約,以免引發以後的國賠問題。
台汽電可發揮的角色
台汽電公司是上市公司,資本額有55億元,每年EPS高達2塊錢,是一個可以為台電公司做出很多貢獻的子公司。很可惜目前台電對於這家子公司的做法,只是將其董事長當成酬庸來使用。事實上,當我們跟台電公司的高階主管討論時,台電公司都一直在推託說,目前地熱發電不是成熟的技術,因此台電公司目前只願意做像是綠島那樣的0.5 MW,最多2 MW的小型地熱電廠,不願意做更大規模的地熱電廠。但是,也有報導說台電在2025年時要做100 MW的地熱電廠,而且即將投入240億元。
我們認為在目前台電還沒有進一步進化之前,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台電公司給子公司台汽電的董事會一個任務,要求子公司台汽電做地熱發電的技術研發工作。這方面的一些技術研發,我們也可以來支援或者合作。例如說可以在大屯火山群共同研發抗腐蝕地熱管及相關的發電設施,為開發大屯火山區500MW的淺層地熱做準備工作。也可以在金山萬里地區,也就是說核二廠的外圍,由台汽電公司買一塊地,直接在當地挖5公里深的地熱井,來做核二廠以後轉型做地熱電廠的準備工作。或者只是出一筆數千萬元的挖井費用、協助將新北市與工研院共同開挖的四礦仔坪井,由目前的1300公尺深再加挖到5000公尺深。因為在核二廠正下方,金山萬里之間的正下方,有台北市四分之一大小的岩漿庫。而岩漿庫是在20公里深處,換句話講就是在20公里的地底有1200度C的高温,因此在當地挖五公里就會有320度C的高溫了。這就足夠作為將核二廠轉型做地熱電廠的先期研發工作。
核四怎麼辦、台電怎麼辦?
既然廢核四已成定局,而且明年又是已經到封存3年的核四封存期期滿。而核四案到目前為止已經投入的開發費用2838億元要如何處理?是認列損失、或者由電費支付,也有不同的意見。如果認列損失、台電公司資本額3300億元,依公司法馬上就要宣佈倒閉重整,因此直接認列損失是不可行的。那麼怎麼辦呢?在6月27日傳出經濟部長李世光同意、或者說主張應該要用五年為期的電費調整來抵銷核四這2838億元的損失,換句話講就是說要漲電價啦。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馬上出來否認,而且經濟部也由能源局李君禮副局長具名,發出一則否認的新聞在經濟部能源局的網站上面。因此、目前核四怎麼辦?台電怎麼辦?都是大家非常頭痛的問題。
我曾經在六月二日的民報上面,發表核四應該要怎麼辦的文章〈油管地熱管、雙管齊下救缺電〉。說明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就是不要使用核反應爐,而要很簡單、很直接使用核四的一個發電機組,以及已經建置好的、對外的輸配電網路。而我所以選擇使用液態燃料,是因為燃煤因PM2.5空氣汙染問題,在台灣已經不可行。燃天然氣,則連核四要用天然氣氣源的接收站,建到2025年都沒有辦法興建完成。我們只要看即將供應給桃園大潭天然氣發電廠的、觀塘天然氣接收站目前進度就了解狀況。其實這個接收站的環評在十年前就已經通過。而且即使立即順利通過環差(環境差異分析)的審核,單單興建接收站工程,也要到2023年才可能完成。而在核四地區,若要改建成天然氣電廠,加上環評的時間,到2025年也完成不了,所以燃氣是緩不濟急。
然而如果使用液態燃料,只要在核四重件碼頭由油輪接過來的地方做油管,而在核四廠內興建液態燃料的儲存槽即可。像大潭天然氣發電擴廠,要增加900萬噸燃料,可見在核四也可能就是建400萬桶的儲存槽就可以了。一個油輪就可以載200萬桶的油或液態燃料,因此在供應上不會有任何問題,剩下的問題只是成本而已。
而我們將使用液態燃料這個部分定位為3年轉型期。在這時間就是要在核四開始挖深井,就像我們蘭陽地熱的利澤地熱電廠一樣。而這個地熱井一個井大約7公里深,在利澤工業區就可以有10MW的發電量。那麼在核四廠因為地質、地層結構相像,以及跟龜山島都是20公里遠,基本上我推估也會是挖7公里深的向龜山島方向的定向井,就可以有10MW的發電產能。這樣只要多挖幾口井,就可以快速將核四廠轉型成地熱電廠。當然我們知道,目前台電公司高階人員的心態是,核四廠裡面不使用非成熟的技術。這就是為什麼我提出由台汽電公司在金山地區買一塊地,挖五公里的地熱深井,與我們合作來開發地熱發電的技術。使其在一年之內,將目前被台電視為不成熟技術的地熱發電,變成可以使核二廠及核四廠快速轉變成地熱電廠的成熟技術。
没有奠基於前人研究,是NEP2地熱挖井失敗的主因
六月十七日宜蘭選出的陳歐珀立委,帶著能源國家型計畫(NEP2)地熱主軸的相關教授以及能源局掌管地熱的陳科長,一起到宜蘭縣三星鄉紅柴林2號井去參觀。媒體報導陳歐珀立委要求NEP2要編更多的錢在礁溪及三星繼續挖井。他說NEP1研究結論說三星及礁溪的地底有2.6個核四廠的地熱潛能。因此政府要再編更多的挖井費用繼續在三星及礁溪挖井。其實,這說法是很大的誤導。因為原先江協堂教授與宋聖榮教授等人的研究是說整個宜蘭平原,而其中最重要的其實是在利澤龍德工業區。因為熱源是從琉球海槽或者從龜山島(台灣唯二的活火山之一)過來的,所以在2016年6月10日,我就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既然熱源來自於龜山島火山,NEP2地熱井為什麼不挖在海邊?〉我們看到日前陳歐珀立委說要爭取挖井的費用,主要是要花在三星鄉。當然他曾經代理過三星鄉長,對三星情有獨鍾,這一點我們可以理解。尤其是如果能將三星鄉因為挖掘地熱井而變成另外一個像礁溪的溫泉鄉,那麼對將投入宜蘭縣長選舉的他在選票上面會有莫大的幫助。
然而事實是:三星地區並不是一個適當的淺層溫泉區,從前人的研究就可以看出這樣的結果。不幸這幾年NEP2將幾乎全部的研發能量以及挖井經費都用在三星紅柴林地區。導致整個6億元的NEP2地熱主軸計劃只能發30KW(而非原訂目標1MW)電力,以失敗收埸。
我認為失敗的主要原因為:
第一、主導的地質地科教授們重視的是取得岩心、發表學術論文,是否能夠發足夠量的電是在其次。
第二、地方的政治人物想利用NEP2地熱發電研發經費探勘溫泉所在,將三星紅柴林地區變成溫泉區。這不只對選票有幫助,甚至還可以大發土地利益。
第三、NEP2挖地熱井時,認定四稜砂岩地層會有水層是錯誤的,專找地底最低電阻區的做法是錯誤的。其實在十年前,台東縣政府用能源局的經費補助、委託工研院在台東縣金崙地區調查地熱資源,其結案報告中我們就可以看到如下的論㫁:
「地層電阻率與溫度關係是研究地熱特性的重要因子。Ussher et al.(2000)研究大地電磁探測(MT),孔內電阻井測(Resistivity log)。岩心電阻率與溫度的關係時指出,由於熱水、黏土礦物及高溫的交互作用影響,使地熱系統中出現極低電阻率(<10 Ω-m)的地層特徵,此特徵普遍的存在於地熱系統,為地熱構造調查的重要指標。在地熱系統中,低溫岩層(<70℃)的電阻率最高;中溫岩層(70℃~200℃)的地層電阻率極低,約在1-10 Ω-m之間;高溫岩層(>200℃)的電阻率較中溫地層電阻率顯著增加,但仍不超過100 Ω-m。大地電磁法可以獲得深地層電性構造,是目前世界各國地熱資源開發最常使用的方法。」(P.7-18)
用這些論斷來看,紅柴林的挖井團隊努力找地電阻最低的地方。其實那些地方並不會是高溫的地熱區,因多水區的地電阻更低。但是,在金山萬里向下挖、或在核四向龜山島挖五公里以上的深井,可完全避開NEP2找不到熱源的錯誤。
如何既廢核四又使損失極小化
如何能既廢核四、又可使損失極小化呢?其實在過去這二十多年來,我們一些反核四的朋友都努力要做這樣的一件事情。例如說,在1996年5月24日,在立法院通過了引用憲法第五十七條第二款的「廢止所有核電廠興建案」(簡稱廢核案)時,如果台電公司依照當時的承諾,四個月之內行政院沒有覆議成功就把與美國奇異公司(GE)簽的國際標合約作廢,那麼損失只會有幾十億元,最多80億元。而在2000年時,行政院張俊雄院長在10月27日宣布廢核四政策後,那個時候核四的花費,即使再加上所謂的對GE公司合約的賠償,也不過是400億元左右。然而到2014年馬政府在311日本福島核災帶動的反核民意,及林義雄律師無限期禁食的壓力之下,宣布核四要封存時,核四已經用了2800多億元了。所以目前能夠做的就是,如何使核四廠已經投資下的資產「廢物利用」。例如說先賣掉核燃料棒、將核四廠的核反應爐低價退還給實際興建核四廠的日本日立公司。之後核四廠内的兩個汽輪機以及供電設施,其實是可以使用的。
那麼如何使用其供電設施,以及汽輪機呢?這是我過去寫〈再論如何將核電廠轉變成地熱電廠〉的主要構想。而想到中間需要一個過渡階段,所以後來再加上使用甲醇、乙醚、酒精、輕油等液態燃料的電廠,因此再提出〈油管地熱管、雙管齊下救缺電〉。這中間當然主要目標是要建成全世界最大、最先進的地熱電廠。我們台灣有這個條件嗎?有,因為在核四廠附近就有龜山火山島,而且還有琉球海槽就在附近。
打造全世界最大最先進的地熱電廠
全世界各地目前運轉的地熱電廠,都是歸類為淺層地熱電廠,也就是說它的地熱井的深度大約在2500公尺之內,而且直接取用地下熱水來做汽水分離、擴容閃發,並且使用蒸汽渦輪機來發電。而我們目前準備在核四廠建構的地熱電廠,是使用CEEG井取熱不取水的技術,使得由內管跟外管之間的環狀通道進入的冷水,在地底320℃的環境之下吸收外管外面的熱量,而由內管底部上升到井口,並且使用這個將近290℃的高壓高溫水,來做地熱電廠的發電之用。
這個方法目前全世界都還是只有觀念階段,還沒有真正實際運作的大型電廠。在2016年10月21日京都大學工學院Takehiko Yokomine教授,與日本新能源公司(J-NEC,Japan New Energy Corporation)合作,在九州大分縣做了一個1450公尺的閉迴路地熱管的取熱試驗,成功發出75KW的電力。而我們目前蘭陽地熱資源公司,即將在台灣的淺層地熱資源區,做一個CEEG式的地熱電廠,預計在一年之內可以完成。其發電容量至少1MW以上。
有了這些基礎之後,我們可以在核四廠或在核二廠附近的金山地區,挖一個5000公尺的深井,作CEEG井取熱的試驗。試驗成功後,我們可以同步在利澤地熱電廠以及核四廠內或核四廠的外圍,挖一口7公里深、斜向龜山島的定向井,並且做取熱試驗。只要取熱成功,那就可以保證在核四廠內建成CEEG式深層地熱電廠。當然接下來就是成本的問題。
目前我們也與德國的一些地熱公司接觸,例如說CEEG井取熱系統概念設計發明人、博賀丹‧沙基維茲博士(Dr. Bohdan Zakiewicz)。他也在歐洲努力要興建CEEG式的地熱電廠。但是因為德國等歐洲大陸地方的地溫梯度大約只有每百公尺3℃左右,遠低於利澤地區或者核四廠地區每百公尺6℃左右的地溫梯度。因此,在歐洲大陸要建CEEG式的地熱電廠是比台灣困難很多。
另外,在冰島地區,我們看到冰島深鑽計畫(IDDP)第一期及第二期。第二期即將挖到900℃的岩漿庫。那麼一口井就能夠發出非常高容量的電力。英國希望投資冰島的地熱電廠,並且建一條1400公里的海底電纜,將冰島的地熱電廠所發的電,送回英國使用。我們目前也接觸到歐洲的團隊,德國的團隊號稱可以挖20公里的深井,並且使用的材質可以耐溫到3000℃。目前我們也正與這個團隊積極聯繫,希望能在利澤地區至少挖一口10公里深的地熱井。如果這個10公里深的地熱井挖掘成功,我們也可以一樣在核四廠來挖地熱井。因為這樣的10公里深井,井底溫度超過375℃,即超過水的臨界溫度,這口地熱井就可以發出數十MW的電力。
要使用最先進的挖井技術,來建構最先進的地熱電廠,使核四廠能夠轉型為全世界最先進、最大的CEEG式深層地熱電廠,這是我們的信念及使命。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反核/風力發電/風車/綠色電力認購量  

砸850億在桃園近海蓋風場 歐風引進「浮動式」技術
▲浮動式離岸風電示意圖。(圖/歐風能源提供)
記者徐珍翔/台北報導
在台灣鴨子滑水逾4年,國際風力發電大廠──法商歐風能源(EOLFI)昨(2)日出手,宣布已在台灣海域選定5處潛力場址設置「浮動式」離岸風電機組,希望透過在地採購、合作,在2019年以前能開始興建2支發電量6到8MW(百萬瓦)的風機,2024年以前進一步擴充至62到82支的規模,完成總電量500MW目標,期間預計可創造1500個就業機會。
歐風能源指出,台灣海峽受到中央山脈、福建武夷山兩面包夾,狹管效應造成強勁的東北季風,因此,在全球評價最佳的22個風場條件中,台灣海峽就占了13個之多,加上台灣多數仰賴國外進口能源、溫室氣體排放比率過高、民眾反核意識抬頭等因素,都顯出「現在就是改變時機」。
對此,歐風能源執行長施西龍(Joël Ciceron)表示,該公司已選定其中5處作為潛力場址,目標是在2030年以前,分5階段完成總發電量2500MW的目標;首站為桃園,預計在2019年第1季以前開始興建2支發電量6到8MW的「浮動式」離岸風電機組,若一切順利,將在2024年第4季擴充至62到82支的規模,完成總電量500MW目標,也因為多與台廠合作,期間可望創造出1500個就業機會,即便興建完畢正式運轉,也有200名左右的人力需求。
歐風能源專案工程師胡露西(Lucie Roubin)則透露,要完成總發電量500MW的一處風場,估計得投入新台幣850億元,她進一步說明,浮動式離岸風電機組各零件中,除扇葉、軸心分別屬於西門子(Siemens)及奇異(GE)專利外,其餘將全數在台採購,並與中鋼、台船等在地業者合作,也就是說,若全台五大風場全數興建,總投資金額將上看4250億元。
根據歐風能源資料顯示,有別於「傳統固定基座式」風力發電機必須將鋼柱打入海床,「浮動式」離岸風電機組免受水深50公尺以內的限制,不僅能避開航道路線、漁業區及動物棲息地,更可以避免侵入式安裝工程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即便未來風機除役也可拖回岸上回收,不會殘留任何人工物於海洋之中,對環境相對友善。

============================

304萬人陷能源貧窮 台學者:電價需做級距計算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十一月 25日, 2016
【大紀元2016年11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翠玲台灣台北報導)台大風險政策中心根據主計總處2014年家庭收支調查推估,初步發現13%家庭面臨能源貧窮潛在風險,即約304萬人油、水、電能源支出超過家庭收支10%。而各縣市能源貧窮家戶中,汽油支出為最大宗,特別在幾個能源貧窮比例超過20%的縣市中,如苗栗、雲林、新竹,家戶汽油費用約占總體支出60%,而電費約占15~20%。

台大風險政策中心主任周桂田25日表示,依照現在收入情況已經有能源貧窮現象,政府應該考慮儘快實施電價級距政策;世界發展再生能源費率在下降,國家如果要全力發展再生能源,費率要動態性計算,發展再生能源同時節能、促進能源效率,這時談能源貧窮,拋出社會公平、能源正義問題,希望社會能重視。

未來電價級距評估,周桂田認為,要用社會貧窮線考量電價級距,還要考量能源效益、節能,例如:月收入3萬~4萬家庭,能源支出占10%,3,000元對這家庭支出是高的,月收入20萬家庭,電費4,500元,只高出一點點,這是不公平的。在電價費率設計上,如果收入高的人耗電、不節電或在能源效率上不改善,油電支出費率可以再提高。

目前電價制度,有錢人付得少,低收入戶台電有補助,負擔最重的是中產階級,周桂田說,這不公平現象也是重要議題,油電漲價或自由化是很多面向,電價的設計要考慮收入級距、能源效率政策、節能政策,台灣的油電勢必要適度調升,才能促使台灣產業轉型、在節能、能源效率上做更多努力。級距是未來社會公平的基礎時,就要慎重考慮怎麼設計級距,政策上怎麼施行,要多傾聽各界聲音,尤其是弱勢的聲音。◇

===========================================

學者研究:每戶每月電費多85元 2025年非核無煤有機會
文字大小
624 3 Share1
本報2016年9月5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2025年非核又無煤,是有機會的。」長期鑽研環境與空氣問題的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莊秉潔這麼看待。

3日下午,莊秉潔在「非核無煤:關鍵四年如何換得環境永續的百年?」演講中再談台灣空污整治及能源結構調整的可能解決方案。他估算,只要每戶每月多付85元電費,便能以天然氣、再生能源取代燃煤,還給中南部乾淨空氣與健康。  

莊秉潔估算,只要每戶每月多付85元電費,便能以天然氣、再生能源取代燃煤,還給中南部乾淨空氣與健康。圖片來源:本報資料照。攝影:陳文姿。

這場演講也是中興大學前校長李德財號召中興師生校友組成「宏華環境保護與數位未來基金會」的第一場活動。李德財表示,成立這個基金會,為的是跟年輕人有更多的溝通和交流,也引導研究人員更關心台灣所面臨的問題,並投入尋找解答的行列。將來將營造聚會空間,持續舉辦演講等活動,並建置線上課程等。

重返健康環境 非核、無煤發電須並進

目前台灣的電力,12%來自核能、50%來自燃煤,雖然非核目標已確定,但燃煤電廠排放的重金屬、戴奧辛也威脅著中南部居民的健康。因此隨之出現「非核無煤家園」的倡議,例如在2015年的12月便有8000人走上街頭,祈望國家可以推動「非核無煤」家園。

「傷害實在太大!空污是會死人的!」莊秉潔強調,空污不只是感官問題,更會帶來死亡。他從1990年代台塑六輕建廠過程擔任環評委員開始,花了20年左右時間研究PM2.5污染模擬模式等,也因此在先前國光石化爭議時,更提出若國光石化營運,全台每人平均減少23天壽命的推論。而這個從研究六輕數據所模擬出來的理論,也讓莊秉潔遭台塑集團提起訴訟,直到2013年才獲得勝訴。

比起燃煤製造空污帶來死亡,有一派說法認為不會產生空污的核電,因此算是拯救了上百萬人。然莊秉潔認為,空污帶來死亡、而核災帶來的卻是棲地的喪失,讓人們再也無法在當地養育下一代。且依他的模擬,若福島核災發生在台灣,還得看風向與地形等條件,最壞的狀況,核災造成的影響與損失仍可能高過台中火力發電廠。

反核/風力發電/風車/綠色電力認購量
今年3月,立委與學者曾召開記者會,要求台電減用燃煤發電。左起:蔡培慧、洪慈庸、何欣純、蘇治芬、莊秉潔。圖片來源:本報資料照。攝影:陳文姿。

發電空污成本 不該再由中南部承受

莊秉潔指出,在60年代時,北部工廠林立,因此空氣品質較惡劣。但隨著工廠陸續遷出、捷運開通等,變成中部在1991年有了台中火力發電廠、1997年麥寮電廠,此後雲林台西、彰化大城等地的居民,癌症死亡率便從全國最低轉為最高。居住在大台北地區的民眾,也許「不能感覺」,但也應該想想目前北部有較好的空氣,算是來自中南部代為承受工業、中電北送等換來的結果。

如何還中南部清淨空氣?莊秉潔表示,若關閉台中火力發電廠,彰化、南投竹山、雲林斗六、嘉義都將受益;若再將台中的工廠從燃煤、重油改成天然氣、柴油,則能讓台中市區的空氣品質達到宜蘭、花蓮等水準;若再調整汽機車使用,中部重回「仙境」不是不可能。

不過莊秉潔也提醒,並非一味採用電動車就是解決空污,因為還是要看電力從何而來。若仍使用燃煤發電,再加上輸配中的折損,反而只是轉嫁了空污。他以美國的經驗為例,美西由於善用加州陽光,做太陽能發電,以電動車改善空污;反觀美東,卻因此加重了污染。

能搭配天然氣 民調:漲電費過半民眾願買單

莊秉潔認為,應以綠能搭配天然氣取代核電與燃煤發電。天然氣的好處除了空污遠低於燃煤外,更重要的是可以快速調節,只要不供氣便可停轉。燃煤從燃燒到熄滅則需要時間,無法即時反應。在綠能因為天候條件停擺時,隨時可以用天然氣補上。

莊秉潔估算,這樣的改變大約會讓電費從一度3.2元,提高到3.5至3.6元,每戶每月將因此增加約85元電費。但他也提出之前遠見雜誌做過的民調,顯示過半數的民眾都願意為了乾淨的空氣買單。

目前行政院長林全已承諾「減煤」,而加拿大、新加坡、中國、紐西蘭、德國、丹麥、英國、美國,也已不約而同提出無煤家園訴求,莊秉潔認為,這已是國際趨勢。

----------------------------------

台灣太小! 柯文哲:我不是反核電,是反對台灣用核電
nr.news-republic.com查看原始檔

▲台北市長柯文哲。(圖/台北市政府提供)

記者楊佳穎/台北報導

北市今日上午舉行「北北桃基防災生活圈首長座談會」,台北市長柯文哲在會中指出,自己不是反核電,而是反對台灣用核電,因台灣太小,像中國這麼大的國家,才能有核電廠。他還說,支持核一、核二加速退役,但若核電廠不做了,要再生能源要補這塊,不是一天兩天可以達成,老百姓也要有心理準備,電價不可能這麼便宜。

針對核電問題,柯文哲今日指出,對於8公里疏散範圍怎麼算出來的無法理解,且若是嚴重洩漏,大家心裡有數,8公里根本不夠,但若設30公里,坦白講要疏散幾十萬人,根本也是無解。他還說,如果核電廠出事,在還沒被污染前趕快疏散「就OK」,但若被有人被核能汙染,現在根本沒有處理方式,過去自己還在台大醫院時,急診手冊SOP,就是把受到汙染的病患在外面用水沖一沖,就原車送走。

柯文哲接著提到,蘭嶼堆核廢料,「這當然是欺負原住民」,而現在問題是蘭嶼也裝滿了,核電廠繼續運轉,核廢料到底要送到哪去,這也沒人講;自己常常講,比貪污更嚴重的事,就是決策錯誤,「核電廠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柯也強調,「我個人態度,我不是反核電,是反台灣用核電」,美國明尼蘇達就有核能發電廠,但遠離人口區,反觀台灣太小,若像中國這麼大的國家,才能有核電廠,可把核廢料藏在沙漠、西藏等人少的地方,並將核電廠設在遠離人口處,「所以核能發電在某些國家是合理的」,因此不反對核能,而是反對台灣發展核能,這也是新政府上來必須做個了結的題目。

柯文哲還說,核一、核二加速退役,以及核四不蓋「這政策我是支持」,只是每個理想背後都有代價,若真的要這樣做,就必須面對電價調漲現實;將來若核能發電廠不做了,再生能源要補這塊,不是一天兩天可以達成,這也是台灣未來必須誠實面對的問題,若不用核電,「老百姓要有心理準備,電價不可能這麼便宜」。

-----------------------------------------------------

反核/風力發電/風車/綠色電力認購量

成本下滑,歐洲風力發電價格較核能便宜 30%
technews.tw查看原始檔

對於環繞著北大西洋北海附近的歐洲國家來說,風能正式超越核能成為最負擔得起的能源選項,發電成本較核能便宜 30%,歐洲風力交易協會(Wind Europe)也預測,2030 年前,歐洲所有風力發電場發電量將占各類能源發電總和的 7%。

過去由於離岸風電成本較化石燃料高,大多數公司不願意投資在離岸風電計畫上,而近來風能發電成本之所以下滑,主要是因為離岸風電成本逐漸降低,且建置上也較以往容易。其中,鋼價下跌使離岸風電主要原物料成本減少,其成本在全球市場上降低便是整體離岸風電成本下降的原因之一。此外,油價下跌也是使離岸風電成本降低的幕後推手,除了使安裝離岸風電機的工作船燃料成本降低,低油價也使海上鑽油工作停工,原本租用為海上鑽油的工作船閒置量變多了,離岸風電租用工作船的價格也跟著降低。

過去幾年以來,離岸風電的建置與工程技術已逐漸標準化,原本在離岸風電計畫中,占了 40% 營運成本的維護經費也因而降低,業界目前大多傾向使用較不需經常檢修的 6MW 風機,未來的趨勢則可能朝 8MW 風機邁進。

除了上述原因外,連結離岸風電場電力網絡的電纜成本逐漸減少也是推手之一。在初期時,電纜的設計只能使其維持全產能供電運作,不過,新的電纜設計較不笨重、成本也較低,足以應付斷斷續續的電力產出。

成本降低的結果,使歐洲原本就相較興盛的離岸風電產業又更加蓬勃,各國的離岸風電項目如雨後春筍般持續冒出。在英國北海附近的風電計畫 Dogger Bank Wind Farm 包括 4 座離岸風電場,於 2015 年完工,每座風電場發電容量達 1.2 GW,足以供應超過 100 萬戶家庭用電。至於 2017 年,荷蘭海岸將有內含 150 支風機的離岸風電場開始運作。以目前的建置速度來看,歐洲風力交易協會預測,到了 2030 年,歐洲所有電力產出中將有 7% 來自離岸風電。

英國、丹麥、瑞典與葡萄牙等歐洲國家都致力推動離岸風電,而中國對於這塊領域也野心勃勃,計畫要在 2020 年前,使離岸風電發電容量達到 30GW。

------------------------------------

夏至最高溫37.1度 全台用電量今年次高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16-06-21 16:52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今日適逢24節氣中的「夏至」,全台最高溫出現在台北達37.1度,可預見的高用電量讓台電不敢大意,原先預估尖峰最高用電量達3450萬瓩,最大供電能力3600.8萬瓩,備轉容量率4.37%,如果成真將創今年新高紀錄,所幸用電量比預估樂觀,僅達今年次高。
今日夏至高溫,用電量達今年次高紀錄。(資料照,記者朱沛雄攝)
今日夏至高溫,用電量達今年次高紀錄。(資料照,記者朱沛雄攝)
今日預估尖峰備轉容量率。(圖片截取自「台灣電力公司」)
今日預估尖峰備轉容量率。(圖片截取自「台灣電力公司」)
綜合媒體報導,台電表示,昨日尖峰用電量達3424.7萬瓩,今日原先預估會達3450萬瓩,比今年最高紀錄5月31日的3442.5萬瓩還多出7.5萬瓩。但下午實際用電量為3439.9萬瓩,雖然沒有破紀錄,但仍是今年次高,實際備轉容量率為4.85%,備轉容量166.7萬瓩。
台電提到,天氣高溫悶熱會減低發電機組效率,大潭第6號機組今日就因熱效應「運轉限制」,使得原本能提供70萬瓩的電能僅剩20萬瓩,加上汽電共生機組在今日檢修完畢,並於下午2點才開始併聯發電,對供電能力產生部分影響。

------------------------------------------------------------

反核/風力發電/風車/綠色電力認購量

台灣再生能源輸給菲律賓!
smartold.businessweekly.com.tw查看原始檔

小英總統倡議台灣要發展綠能科技,今年2月到屏東佳冬去看國內第1個商業運轉的「養水種電」系統。這個水上太陽能發電系統主要是由全利能源出資興建,背後股東是李長榮化工董事長李謀偉家族。榮化曾因轉投資太陽能上游原材料,在2014年大虧83億元,賠到轉投資公司破產收掉,李謀偉為什麼還敢繼續投資綠電?他會成功嗎?

帶著這樣的好奇,4月我們和這位在高雄氣爆事件發生後被媒體全面修理、被受害家屬砸水瓶的董事長見面,他詳述自己處理氣爆事件的想法、解釋榮化去年下半年起毛利率大幅跳升的原因,再分析他看到的綠能商機。雖然出身石化產業,但他認為,過去170年人類與石油共生,卻非常浪費,例如用石油的汽車內燃機效率就遠不及電動車,因此他看好電動車的發展。至於綠能產業,現在也許還不能賺錢,但國外都在發展,連菲律賓都大舉投資再生能源,地熱發電規模甚至已排名全球第2,台灣為什麼不能?全利現在正在評估是否要在台灣投資地熱發電,甚至要到菲律賓去取經。

順著這個話題,我特別找了一下菲律賓發展再生能源的資料。不得了!這個電氣化程度預計明年才會到90%的國家,2008年通過《再生能源法案》,只比台灣早1年。可是目前再生能源占其總發電量的比率竟達28%,相較之下,台電來自再生能源的發電比率,即使加上抽蓄水力也只占4.5%。台灣對再生能源的投資顯然已經大幅輸給菲律賓,小英總統現在拍板決定投資,但不知要多久才能追上菲律賓?

-----------------------------

限電危機救核四?

推文到plurk
2016-06-03 06:00

◎ 林清淵
全台飆高溫,爆發限電危機,台電總經理朱文成表示,已要求所有電廠例行實驗、檢測暫時停止,預估六月中旬台電機組大修結束後,供電危機可稍微緩解。
原來,備轉容量低是因為發電廠機組不當歲修的人為問題,核一廠一號機與核二廠二號機,因為歲修後未順利完成啟動,損失一六二萬瓩的核能機組容量;核一廠二號機因老員工錯按開關造成反應爐水位異常;核電廠年跳機約三次;台中火力電廠六號機發生破管意外;二十億買爛變壓器台電貪官遭起訴;台電貪官喝花酒,正義品管員揭弊丟飯碗;成為台電退職肥貓的民營電廠未依法繳納一五○億用戶公積金;輸變電計畫招標弊案;變電箱爆裂冒濃煙…。
屢次超載運轉不但損害發電機組、發電效率,也增加支援調度系統成本,為什麼在夏季維修機組?屢次營造限電危機感?若沒有人為問題,台灣GDP保一外銷訂單連十四黑,會限電嗎?偏偏要在飆高溫的節骨眼跳機、歲修、破管,過去以限電來迫使台灣人民相信缺電,騙取支持核四的伎倆,如今又重現了嗎?

核四廠。(資料照,記者湯佳玲攝)
獨家壟斷擁特權沒競爭對手,幾千億預算採購回扣形成上中下的利益集團,徒具形式的監督只是提供另一共犯。當聽到經濟部長李世光宣示二○二五非核家園、保證未來兩年不會缺電、基本電價不漲等蔡英文的政見,馬上跳起來反對,是怕被掀汙垢嗎?
建議剛上任的李部長,要整頓台電、了解真正備轉容量創新低的原因,抓一個貪污能增加幾萬瓩發電量、查一個人謀不臧能儲備幾萬瓩備轉容量,揪出台電裡的垃圾集團、利益勾結及貪污腐敗,人民絕對不能被予取予求受脅迫;也不願在酷暑中忍受冷氣突然跳電、電腦無預警變黑;更不要中長期缺電的系統性風險嚇跑國內外投資。
(作者任職營造業)

反設風機護烏魚 竹北嗆封路

2016-05-06

〔記者廖雪茹/竹北報導〕竹威風力發電公司今天將召開「竹北市風力發電機施工前公開說明會」,地方憂心風機長期運轉恐會影響養殖烏魚生長,造成減產,堅決反對,將拒絕出席;市長何淦銘也說,公所不會核發路權,若業者未獲鄉親認同就強行施工,將發起封路嚴正抗議。

  • 竹威風力發電公司今天上午將召開竹北市風力發電機施工前公開說明會,但竹北市公所和濱海漁民擔心風機長期運轉恐影響養殖場烏魚生長,先喊反對。竹威則希望透過理性互動,解釋清楚。(記者廖雪茹攝)

    竹威風力發電公司今天上午將召開竹北市風力發電機施工前公開說明會,但竹北市公所和濱海漁民擔心風機長期運轉恐影響養殖場烏魚生長,先喊反對。竹威則希望透過理性互動,解釋清楚。(記者廖雪茹攝)

  • 竹威風力發電公司計畫在新竹縣鳳山溪出海口設置風力發電機組,今天將召開施工前公開說明會。圖為苗栗後龍風機。(資料照,記者彭健禮攝)

    竹威風力發電公司計畫在新竹縣鳳山溪出海口設置風力發電機組,今天將召開施工前公開說明會。圖為苗栗後龍風機。(資料照,記者彭健禮攝)

竹威:減產無科學證據

竹威公司則說,影響烏魚生長說並無科學根據,盼透過理性溝通,讓民眾確實了解綠能產業的最新發展,爭取支持。

竹威公司說,竹威是德商英華威旗下子公司,英華威已在全台建造一百六十多座風機,至今都正常運作。而準總統蔡英文大力支持綠能產業,公司積極投資,引進高科技風力產業,配合打造台灣綠能島。

竹威公司解釋,竹北市風力發電廠第CB01號風機位在鳳山溪出海口,規劃超過十年,且通過環評,取得經濟部能源局和新竹縣政府核准設置,只因地方尚有疑慮,至今未施作。許多民眾並不確實了解工程內容與位置,風機預定地位在出海口,周邊並無民宅和養殖場。

竹威公司也說,並沒有科學數據顯示風機會造成養殖魚類減產,希望透過說明會爭取鄉親認同與支持,說明會預定今早十點在新港里保星慈明宮舉行。

里長:拒絕出席說明會

「我們反對,並拒絕出席!」新港里里長戴章興說,風機距離民宅或養殖場應達一定標準以上,魚類對音波特別敏感,鳳山溪出海口周邊有十公頃以上的養殖場和海釣場,漁民們都不支持;崇義里里長林秋榮也說,漁民們都很擔心風機運轉恐妨礙烏魚生長。

市長:恐破壞濱海景觀

竹北市長何淦銘說,拔仔窟烏魚養殖場約有六十公頃,漁民們擔心風機運轉噪音影響烏魚生長,多年心血白費,強烈反對興建。此外,竹北濱海有新月沙灘和原生林,市公所致力推動濱海休閒綠帶,不希望風機破壞景觀,公所已發文給竹威公司,明確表達反對的立場。

巨蛋與核四
www.msn.com查看原始檔

© 由 風傳媒 提供
近日台北市政府準備與遠雄大巨蛋BOT解約一事鬧得沸沸揚揚。累日報章雜誌都大幅報導。報導中都一再強調大巨蛋造價300億元,不論未來如何收尾,對此一耗費鉅資但完工遙遙之無期,甚至可能面臨拆除命運的大巨蛋深表不值與不捨。

個人讀後又不免失笑。台北市政記者真是沒見過世面,300億元就不得了了?就值得呼天搶地?難道不知道台灣現在「有錢」了,執行許多「敗家」政策時,臉不紅、氣不喘,還博得熱烈掌聲?

遠的不說,就以「核四封存」為例:兩年前政府在「聖人」絕食,諸候壓力之下,政府「順應民意」將「核四封存」,怎麼沒想到核四建廠成本3000億元?核四封存的後果也是「完工遙遙無期」,許多反核人士甚至也「拆之而後快」,命運豈僅不是和大巨蛋一樣?

個人為何說市政記者沒見過世面?核四造價3000億元可是大巨蛋造價300億元的十倍。今日心痛大巨蛋300億元可能打水漂,而對造價3000億元的核四的封存又何以無感呢?很重要的原因可能是「Out of mind, out of sight」,勉強譯為中文是「眼不見為淨」。大巨蛋位於台北精華區忠孝東路,在國父紀念館之側,每天無數市民路過都看到柯政府的「政績」,想忘都忘不了。

核四遠在天邊,除了附近居民,有幾個人還記得封存的核四?封存的核四正是反核團體豐功偉業的紀念碑。核四封存打水漂的何止3000億元?核四可提供大量電力,經濟效益極大。核四每年發電200億度,即使保守以40年運轉年限計算,共可發電8000億度。以每度電3元計算,產值2.4兆元。電力是經濟活動的input(輸入),使用電力造成經濟活動的產值更不知多少倍於電力產值,在執行核四封存時,好像很少人細究這筆經濟帳。

媒體在成篇累牘報導巨蛋成本,痛惜民脂民膏之際,是否也可分些篇幅,對核四投投以一些「關愛眼神」?如能因而喚起民眾記憶,促使新政府從新考量核能政策則功德無量。

*作者為中國工程師學會環境能源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

最低一百度 民眾也能認購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16-03-30
〔記者張菁雅/台中報導〕經濟部訂出今年綠色電力認購量為十億度,目前已認購量達三千萬度。台電表示,認購綠電最低門檻為一百度,透過臨櫃、郵寄、網路及電話等方式均可認購。
台電台中區處表示,經濟部推動綠電試辦計畫,所販售的綠色電力即再生能源電力,而我國主要的再生能源來源為太陽能及風力。而綠電收入將納入再生能源發展基金中,並依「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第七條規定用途支出,使其有更多資金發展再生能源。
今年綠色電力認購量為十億度,目標是四千戶,至三月廿九日,全國已認購量超過三千萬度,已認購戶數一千六百多戶
目前台中地區認購大戶包括立委顏寬恒、大甲鎮瀾宮、大坑聖壽宮、豐興鋼鐵、台肥公司,都是一口氣認購十萬度。
台電台中區處表示,民眾也可以認購綠電,綠電最低認購門檻為一百度,建議參考全年用電總度數選擇適當的認購單位,有意願申購的民眾可以至台電櫃檯或郵寄申請,也可撥打台電客服專線「一九一一」、至「綠電認購即時資訊網」申辦。

反核 廢核 核廢

2016-03-19 06:00

反核/風力發電/風車/綠色電力認購量

◎ 林碧堯

反核/風力發電/風車/綠色電力認購量上週在大雨之中,民眾仍上街參與廢核遊行活動,表達反核立場。(資料照,記者劉信德攝)

台灣環保運動的切入點是從反核開始的,九○年代的夏潮和新環境基金會是播種者,啟蒙了台灣的環保意識和反核理念。解嚴後,台灣環保聯盟「起而行」,結合民主運動的翻滾,將反核帶入社會運動成為「新潮流」,北從金山、萬里,南到恒春,以及後來居上的貢寮,成功結合核廠附近居民的反核自救會,浩浩蕩蕩成為台北街頭年年上演的「民主擾動」,將「社會權」的意識帶進台灣社會。政黨首次輪替後,帶有民主教育的「核四公投」成為社會運動的新焦點;政黨再次輪替,「核四封存」終達到反核的初步具體效果,但距「非核家園」依舊遙遠。

台灣的核廢問題,首於一九八八年由「新環境」的反核「仙角」結合蘭嶼長老教會的年輕牧師,發起「二二○反核廢驅逐蘭嶼惡靈運動」而呈現「環境正義」的覺醒。當反核成為社會運動浪潮後,參與台北的蘭嶼反核隊伍更成為媒體的焦點,蘭嶼的「雅美」族名也在「自治」的意識下,改為「達悟」(Tao)族。核廢議題,除了「環境正義」的訴求外,台灣的反核運動是希望藉此阻住「核電肛門」,以達廢核的效果。至於核廢的處理,那是執政黨該挑的擔子,反核團體很少「越俎代庖」,非政府組織(NGO) 通常力不及此。

從黨外開始,民進黨的初階段成長一直和反核運動「常相左右」。如今將再度執政,當年環保聯盟的重量級策士即將入閣擔任要職,對於核廢的本質應當非常清楚。而當年用來「鞭策」國民黨的「髒彈」,已經快要落到民進黨的頭上,這是新內閣無法逃避的燙手山芋,因此務必謹慎以對,新政務委員更該謹言慎行。

核廢不只是政治難題,更是目前科技的「金光死角」,小英內閣成員尚未就任就輕易對核廢政策「指三道四」,亦顯現出新執政團隊可能出現的紀律問題。核廢幾乎是挑戰人類文明的辣手問題,台灣已屆核廠除役的階段,核廢也不是簡單由「無人島」吃得下的小問題,所以要談除役,非同時談核廢不可。

目前台電設立的核一乾貯場,並不能解決核一廠的核廢難題,這是新執政團隊要發揮智力解決的挑戰,而且困難度比在野時複雜得多。若粗心大意的話,當年一起走街頭的戰友都可能反目成仇,那就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警惕。﹙作者為東海大學退休教授)

核電靠禍殃萬代子孫省電價

2016-03-17 10:34

反核/風力發電/風車/綠色電力認購量

◎林清淵

日本三一一福島核災五週年前夕,台灣核一廠二號機因反應爐水位異常,無預警跳機,經台電調查確認是三十多年的老員工不慎按到開關造成,電源切換時有SOP,通常要兩位當班機組值班主任同意才能啟動,同時由兩位作業員,一個口述動作,另一個複誦並操作,控制開關要加註標語,如果經驗豐富又按照標準作業流程走,都無法防止這種低級錯誤、都可能步向車諾比核災的後塵了,我們該如何相信台電公司的管理而不感到恐慌?

反核/風力發電/風車/綠色電力認購量「告別核電!面對核廢料!」反核大遊行於3/11下午在高雄愛河登場,希望傳達反核及廢核的理念,要求核一、二、三盡快除役、核四停建。(資料照,記者葛祐豪攝)

七九年國內核電廠跳機次數達二十三次,近年雖有改善,但平均每年仍要跳機三次,去年底甚至曾有核電廠六部機組僅剩兩部運轉,另外四部都在停機的紀錄。核能專家、核工教授、擁核財團、賣核技術設備公司與擁核人士們,不是說核電很安全嗎?只見眼前用電成本,不管核廢處理殃及萬代子孫,執意在地域狹小、地質破碎、多斷層、地震帶又靠海的台灣建核電,卻無能力、條件、技術處理核廢料,也不見有人提出解決之道,只不斷恐嚇人民「廢核恐限電」,就像沒中客活不下去要逼小英表態的觀光業者一樣。

跳機102小時,台電營業收入損失估計達一億八千多萬元,前年12月核一廠一號機歲修時,因燃料水棒連接桿斷開,至今停機十五個月,損失難以估算,再加上已經花費三千億遭封存的核四,電價哪有不漲的道理?如果照台電公司的管理,核一廠一號機多年故障,其他機組又不時出包,滿池的核燃料棒無處去,八年才能建成的乾貯設備出問題,核廢選址遭拒,國外處理又受阻等問題,再再都是成本,擁核人士還要騙人說廢核恐限電、漲電價嗎?

一條龍的中客靠破壞自然環境賺錢,核電靠禍殃萬代子孫省電價,他們都是睜眼說瞎話!

(營造業)

---------------------

反核/風力發電/風車/綠色電力認購量
2015 年德國風機安裝規模史上第二,僅次於 2014 年
作者 藍 弋丰 | 發布日期 2016 年 02 月 12 日 0:00 | 分類 能源科技 , 風力

2016 年 1 月底,德國風能協會(Bundesverband WindEnergie eV,BWE)與德國工程聯盟(Verband Deutscher Maschinen­ und Anlagenbau,VDMA)發表 2015 年風能安裝量統計,總計 3,535.8 百萬瓦(megawatt),雖然遠遠不及 2014 年的 4,385.9 百萬瓦,但也創下史上第二安裝規模紀錄,德國至 2015 年底風機總發電容量達 41,651.5 百萬瓦,超過尖峰用電需求的半數,2015 全年風能發電量 780 億度,足夠供應 2,000 萬戶用電,佔德國全年用電量 12%。

雖然如此,德國在純粹數據上已經不是風能領先國家,在裝機容量部分,已經遠遠落後中國與美國中國近年來積極衝刺風能,裝機容量已經超過德國的 3 倍,而美國也超過德國的 2 倍,雖然這是因為中、美兩國的用電規模與國土面積都遠大於德國的關係,但即使比較風能安裝容量與尖峰用電容量的比例,德國也僅能佔全球第 5,落後丹麥、葡萄牙、愛爾蘭、西班牙,只與立陶宛和羅馬尼亞相當

相對來說,全球 2015 年陸上風機總安裝容量至少 55 吉瓦(gigawatt),較 2014 年的約 50 吉瓦成長 10%,德國卻是較 2014 年衰退約 19%,因此佔全球新裝機比例跌至 6%,不過,德廠在全球表現仍佳,全球市佔率約 2 成,因此 2015 年德廠有三分之二產能都是外銷出口。據 2014 德國經濟部統計,德國陸上風機產業直、間接雇用 13.05 萬人,創造 118 億歐元營收,並帶來本土投資,德廠在全球風能產業上的優勢,都建立於德國本土風能市場健康發展的基礎上。

對很早開始發展風能的德國,如今有一項重大任務,那就是汰舊換新,如今最新的風機,比 20 年前的風機更強大 40 倍,德國有 253 支老舊風機,共 195 百萬瓦容量需要汰舊,換為 176 支新風機,共 484 百萬瓦容量,汰舊換新佔 2015 年德國新裝機容量的 13%。

1990 年,風機平均高度 40 公尺,扇葉直徑 24 公尺,發電容量僅 50 千瓦,到 2010 年,平均高度已經來到 99 公尺,扇葉直徑 80 公尺,發電容量將近 2 百萬瓦2014 年來到 2.69 百萬瓦,2015 年更來到 2.8 百萬瓦,相較於 2010 年,5 年內就成長了 40%,而光是 2014 年到 2015 年,平均塔高自 116 公尺成長為 123 公尺,平均扇葉直徑從 99 公尺成長為 105 公尺,成長 6%。

更高大的風機與扇葉,不僅名目發電容量大,由於大風機在低速風況的表現更好,更低速度的風力就能推動風機轉動,使得容量因數(capacity factor)提升,也因此能發出更多電力,風能佔德國總用電的比例,也因此從 8.7% 提升至 12%。

德國風能發展在 2016 年則面臨政策面的隱憂,定價電價收購補貼政策(feed­in tariffs)最晚在 2017 年將結束,而陸上風能被放在太陽能與離岸風能之後,年度限額扣除太陽能與離岸風能剩下的才分配給陸上風能,這種種政策都不利於德國本土陸上風能市場,德國風能協會正積極遊說德國政府跟隨歐盟新規範:6 支風機以下,最大發電容量 18 百萬瓦的小型風場,可以維持定價電價收購補貼,而不需經過電價競標,不過德國政府尚未接受。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