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調查:僅9.4%國人認為中國是講信用國家
 中研院調查:僅9.4%國人認為中國是講信用國家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VZljBO
中研院調查發現,83%民眾認為中共威脅近年來加劇,僅9.4%國人認為中國是講信用國家。(路透檔案照)
 2023/01/12 19:28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中國對台從不放棄統一,台灣為可能發生戰爭的區域之一,中研院歐美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李語堂團隊執行「美台中關係重點研究計畫」,經民調發現,83%民眾認為中共威脅近年來加劇,僅9.4%國人認為中國是講信用的國家,但也同樣有56%的國人不認為美國講信用,這是國內首度調查呈現國人對美中兩大國信任度。
 美國肖像計畫由中研院歐美所「美台中關係重點研究計畫」所發起,調查美台中關係評估發現,有58%的受訪者認為近年美國增加對台灣安全的支持,另外有83%的民眾認為中共威脅加劇,僅有9.4%的民眾認為中國是講信用的國家,但調查也發現,國人對美國信任度兩極化,只有34%的國人認為美國講信用,而有56%的國人不認為美國是講信用的國家。
 調查是在接近九合一地方選舉前進行,台灣「疑美」比例之高出乎意料,被問及是否意味中國對台認知作戰取得成效有關?參與研究的中研院政治所副研究員吳文欽說,從調查結果來說,或可得到一些線索;中研院歐美所研究員林正義則說,美國總統拜登在11月之前,曾四度發言表示若中國對台灣有攻擊行動,美國會協助防衛台灣,而中國於去年8月4日後對台實施實彈軍事演習,雖然當時拜登指示航艦雷根號要留在台灣東北部到日本一代的海域,但並未如1996年時同樣中國對台實彈演習柯林頓總統的做法,當時柯林頓指示2艘航艦通過台灣海峽,他認為美國去年8月採取的行動影響國人的印象。
 中研院歐美所研究員吳建輝說,這次調查顛覆傳統認為台灣親美印象,而這些不信任美國者(疑美派)則可能會在認知作戰中愈趨嚴重,認為隨著美台的交流愈趨深厚下,美國有必要回應國人對美不信任的看法,不過他也說,疑美論是否影響選舉還要進一步佐證。
 調查也發現,66.5%國人強力支持美國對台軍售;逾6成認為當美國總統公開承諾協防台灣、美國高層官員訪問台灣,會增加美出兵助台的信心。
 有88.9%的國人主張維持現況,調查也顯示,若中國要改變台灣現況(統一),有57%的人相信美國會出兵助台,但若是台灣改變現況(獨立),則有43%的人認為美國會助台,而有45.3%的人認為若台灣獨立,美國不會出兵協助台灣;另外有6成的民眾認為美國對台經濟發展正面,並同意台美簽FTA可強化台灣安全。
 調查在11月15日到20日透過政大選舉研究中心,以問卷方式調查1234名台灣成年民眾。
中研院調查:僅9.4%國人認為中國是講信用國家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VZljBO


美國保衛台灣的戰略清晰—兼論戰略模糊的危險錯覺
星期專論》美國保衛台灣的戰略清晰—兼論戰略模糊的危險錯覺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gVV28u
拜登總統先後在四個不同場合直率且明確地表示,如果中華人民共和國入侵台灣,美國將進行軍事干預。圖為二○二二年九月十八日,拜登在新聞節目「六十分鐘」專訪中表示,「如果台灣遭到前所未見的攻擊,美國將會出兵防衛台灣」。(翻攝自CBS頻道)
2022/10/30 05:30
◎余茂春(Miles Yu)
美國對台政策的相關對話,經常提及所謂的「戰略模糊」(strategic ambiguity)。可是,鼓吹這種概念實在是一廂情願、無事生非,且頗具危險。戰略模糊從來不是美國的官方立場。過去七十年來,維繫台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憑藉,並非戰略模糊,而是正好相反。在動用武力保衛台灣的問題上,美國的立場是一貫且明確的:就是戰略清晰。
戰略模糊 對中政策怠惰藉口
「戰略模糊」的概念指的是美國所謂的預設立場,即不明確表明一旦中國入侵台灣時,美國是否會動用武力保衛這個民主國家。據稱這項政策的目的是遏止這種中共對台的侵略行動,並且阻絕中國發動侵略的任何藉口,亦即台灣片面宣布獨立。
早在一九九○年代中期,這個近乎迷思的「戰略模糊」的說法,就已經像傳染病一樣蔓延開來,影響了政策制定者的思維。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戰略模糊可以作為安撫中國的一種手段,也是華盛頓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交往的一種方式,不會激怒北京進而破壞「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可是,戰略模糊往往成為美國對中政策怠惰的便宜藉口。
戰略模糊在概念上是自相矛盾的。它混淆了戰略意圖和戰術行動之間的關鍵區別。在戰略意圖上,美國始終維持戰略清晰的政策和作為。自杜魯門(Harry Truman)以來,歷任美國總統一貫含蓄或明確地宣示在中國侵略台灣時加以干預的意圖。就像所有的軍事計畫一樣,唯一而且應該曖昧不明的是戰術和具體行動計畫,也就是如何軍事捲入的問題,而不是要不要軍事捲入的問題。
戰略模糊也是一廂情願的,因為北京從來不相信美國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入侵台灣時會坐視不管,聽之任之。僅憑中國的如此認定便足以清楚表明,在華盛頓或其他地方談論戰略模糊只是一種一廂情願的自我斟酌。
實際上,很難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中找得到有影響力的人士相信美國有所謂的戰略模糊。從毛澤東到鄧小平的所有中共領袖都堅信,美國會在人民解放軍侵略台灣時出兵干預,他們都抱持中共所謂「杜勒斯主義」(John Foster Dulles Doctrine)的堅定信念,即美國全球霸權的大戰略需要台灣成為美國的「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unsinkable aircraft carrier),美國永遠不會讓中國這種共產主義國家奪佔台灣,如果解放軍試圖入侵台灣,美國將毫不含糊地動用武力進行干預。
擊敗美軍 中共視為奪台要件
正是在認定美國有戰略清晰的信念引導下,中共展開大規模的擴軍計畫,在入侵台灣的所有戰情想定中,鎖定美軍是侵台軍事行動的最大威脅。人民解放軍的致勝理論,做為其行動和戰術的依據,將擊敗美軍做為奪取台灣的先決條件。在這一點上,中共也是毫不含糊的。
雖然戰略模糊並未編入美國的戰略原則,然而它經常被華府地區的政策制定者和權威人士津津樂道,談得煞有介事。迄今為止,戰略模糊在民主國家裡被反覆重提,以至於某些政府領袖竟然相信,在如何抵禦解放軍入侵台灣的問題上,美國可能確實優柔寡斷、猶豫不決,甚至模棱兩可。
然而,不真實的東西說得再多也不會變成真的。美國對於保衛台灣的戰略清晰,已經延續了七十年之久。
美國的對台戰略清晰始於一九五○年六月廿五日,共產中國支持的北韓人民軍在當天發動韓戰。就在同一天,杜魯門總統派遣美國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保護這個島國免於中國可能的入侵,並將該地區中立化。一九五五年,美利堅合眾國和中華民國(台灣)簽署了《中美共同防禦條約》(Sino-American Mutual Defense Treaty)。美國對台防務戰略清晰的成文化持續了近卅年之久。
然後,在一九八○年一月一日,卡特(Jimmy Carter)總統片面終止了《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不過,即使發生這種變化,美國也沒有揚棄保衛台灣的戰略意圖。美國官方的戰略模糊政策並未因此而誕生。
自一九八○年以來,從卡特—雷根(Carter-Reagan)時代開始,隨之而來的是一段可以被稱為「戰略準透明」(strategic translucency)的短暫的逐步演變時期,在此期間,舊的戰略清晰政策找到了新的形式。
這些新的形式始於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九七九年《台灣關係法》,和雷根總統的「六項保證」(Six Assurances)。接著,老布希(George H. W. Bush)總統為美國長期以來的對台戰略清晰賦予了新生命,批准向台北出售數量空前的精銳F-16戰鬥機。
美國的戰略清晰貫穿每一次中國針對台灣發動的危機和挑釁。最為人所知的是,在一九九五年和九六年的第三次台海危機期間,柯林頓(Bill Clinton)總統派遣兩支美國航空母艦戰鬥群,進駐台灣海峽附近水域,應對解放軍在那裡發射飛彈恫嚇台灣選民的挑釁行為。
過去六年 華府強化戰略清晰
歷任美國總統不斷透過聲明和其他行動,重申對台戰略清晰政策。二○○一年,布希(George W. Bush)總統明確宣示,他將「不惜一切保衛台灣」(do whatever it takes to defend Taiwan)。 後來,在川普政府時期,美國在美中關係的框架之外,與台灣發展出極為強健的關係。這種更密切的關係,包括大幅增加對台出售關鍵性武器,更頻繁地派遣高層級官員訪問這個民主島國。
今天,我們置身於美國強化對台戰略清晰的時期。在過去的六年裡,不論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主政,美國一直不斷強化對台戰略清晰。
我們看到,美國戰艦一再無視中國所謂的「紅線」(red line),在台灣海峽展開航行自由行動。這些行動的頻率大幅增加十倍以上,使這條對台灣防禦至關重要的水道實質國際化。
美國國會還就保衛台灣的重要性,達成歷史性的跨黨派共識。我們已經在好幾項具有指標性意義的法案中看到這一點,這些法案獲得一致或近乎一致的支持,進一步將美國保衛台灣的戰略清晰成文化。
美國的軍事領袖也重申美國對台戰略清晰的立場。海軍上將帕帕羅(Samuel J Paparo)是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負責在中國一旦攻擊台灣時執行美國的軍事任務。二○二二年十月十九日,帕帕羅上將表明,美國將「阻止任何對台灣的入侵,以及任何以武力解決問題的嘗試,在這一點上,沒有任何模糊空間。」
白宮的態度也同樣明確。自二○二一年十月以來,拜登(Joe Biden)總統先後在四個不同場合直率且明確地表示,如果中華人民共和國入侵台灣,美國將進行軍事干預。
儘管如此,華盛頓仍然有人拒絕放棄對戰略模糊的癡情。他們援引白宮對總統軍事干預共軍侵台聲明的澄清,稱其為「後推」(pushback)或「收回」(backtracking)。然而,白宮重申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不變,與美國總統在保衛台灣問題上的戰略清晰並不矛盾。
正好相反,這些聲明進一步肯定了戰略清晰。重申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鞏固了美國的戰略清晰立場,因為「一個中國政策」的基本要件之一,就是美國長久以來一貫反對台海兩岸任何一方使用武力解決台灣議題的立場。正如自尼克森時代以來歷屆美國政府的多次聲明,這個立場一點也不模糊。
中共霸權擴張 台灣首當其衝
在保衛台灣問題上維持戰略清晰,應有助於對中國的全球性挑戰提供戰略清晰。中共是一個修正主義政權,與為數眾多的周邊國家有劇烈的領土領海衝突,準備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發動一連串侵略,而台灣是這一連串侵略行動的第一個環節。我們對這種侵略並不陌生,納粹德國的侵略系列行動起始於併吞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地區(Sudetenland),日本帝國曠日持久的擴張始於侵佔滿洲(九一八事變),歷史的殷鑑其實並不遙遠。
台灣就是中國的蘇台德區。中共對此毫不含糊。而我們也不應該首鼠兩端。讓我們避免一九三八年慕尼黑式那種危險而災難性的「戰略模糊」得以重演。
(余茂春曾在川普政府擔任美國國務卿龐皮歐政策規劃辦公室中國政策首席顧問,現為哈德遜研究所中國中心主任及2049計畫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以及胡佛研究所客座研究員。國際新聞中心陳泓達譯)
星期專論》美國保衛台灣的戰略清晰—兼論戰略模糊的危險錯覺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gVV28u


中華民國自從1951年到1965年總計15年間接受美國的經濟支援達14.8億美元,還有冷戰時期美國對中華民國的軍事援助約42.2億美元(大多是二戰裁減下的船艦及新開發待驗證的噴射機)。
美援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5pJctP


1965.4.26 中華民國向日本借款一億五千萬美元-吉田茂與他的《吉田書簡》兩國每年需要簽訂一項年度執行方案,例如曾文水庫計畫、臺電輸配電計畫等等,以確保貸款被合理使用。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台灣(左邊紅線中)位於第一島鏈的心臟地帶,對美國而言,丟了台灣,可能意味著失去亞洲和整片太平洋。   圖:翻攝自維基網站
新頭殼newtalk引麥克阿瑟「丟了台灣縮回西岸」名言 美學者忠告拜登 https://bit.ly/3fatdog
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尚未底定,但各界已經開始討論拜登(Joe Biden)入主白宮後的各種問題。曾經擔任美國外交官的孟迪斯(Patrick Mendis)教授稍早也投書《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提醒拜登台灣對美國的重要性,呼籲他效法前賢,向中國表達不惜一切代價,支持朋友確保自由的生存和成功的決心。
孟迪斯指出,台灣位於第一島鏈的心臟地帶。如果中國成功地佔領台灣,就可以台灣為出發點,直接將其力量部署到西太平洋。這將使中國海軍和空軍的人民解放軍能夠更直接地挑戰美軍,並將美國和西方的影響力趕出亞洲。
日本帝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就曾經藉由「亞洲人的亞洲」政策,以及自己的「日本門羅主義」,打造「大東亞共共榮圈」,試圖將西方人趕出亞洲。大戰期間,東京以台灣作為南進基地,對東南亞和太平洋地區發動侵略;為了將美國趕出太平洋,更發生慘烈的珍珠港事件以及後來的中途島戰役。
美軍高度重視台灣的戰略地位,五星上將麥克阿瑟統帥曾稱台灣為「不沉的航空母艦」,並於1951年提醒美國國會:丟了台灣,不僅會威脅菲律賓和日本,而且很可能迫使美國的西邊疆界縮回美國西海岸。
孟迪斯提醒華府各界,習近平近來也重申亞洲問題應該由亞洲人來解決。如果中國成功地將美國趕出亞洲,北京將實現歷史上任何國家都無法實現的成就。
孟迪斯指出,拜登當年擔任歐巴馬的副總統時,對北京那套「中國門羅主義」讓步,放任北京興建南海人工島礁並將南海軍事化。一旦他入主白宮,就必須有所改變,清楚認知華府過去數十年採取的交往政策,只是讓中國在世界各地更有影響力,更嚴重的是,這也讓北京認真考慮以武力征服台灣。
孟迪斯指出,60年前的美國總統甘迺迪(John F. Kennedy)在就職演說中,向共黨勢力明白宣示:「我們將不惜一切代價,承擔任何負擔,承受任何艱辛,支持任何朋友,反對任何敵人,以確保自由的生存和成功。」他呼籲拜登,台灣和全球大多數國家/地區都希望,新的美國政治家能使世界更加民主,拜登應該保衛從「亞洲的心臟地帶」台灣開始。
曾經擔任美國外交官的孟迪斯(左)在臉書po出訪問台北期間,曾在電視影片「遇見」麥克阿瑟將軍(螢幕中右)。   圖:翻攝自孟迪斯臉書© 由 新頭殼 提供 曾經擔任美國外交官的孟迪斯(左)在臉書po出訪問台北期間,曾在電視影片「遇見」麥克阿瑟將軍(螢幕中右)引麥克阿瑟「丟了台灣縮回西岸」名言 美學者忠告拜登 https://bit.ly/3fatdog

2020-11-16_130340BB1b2oH5.img


1949. 12. 7. ~ 2019. 12. 7.中國國民政府敗軍難民一百五十萬口…逃亡撤退至臺灣戒嚴鎮壓四十年後…至今已經快七十周年慶啦


1946.11.11 員林血案
2017 年 11 月 07 日 23:14:08 ⋅ Leave a Comment ⋅ admin
中華民國告訴你「張燈結彩喜洋洋」「一片美好」的「臺灣光復」,實際上又是如何呢?來看看臺灣戰後慘遭中華民國政權軍事代管後的隔年,社會變成什麼樣子?
二戰日本戰敗後,盟軍統帥麥克阿瑟命蔣介石派員來臺代表盟軍接受日軍投降,於是1945年10月25日在臺北公會堂舉行降伏儀式,以為自己將成為「一等公民」的臺灣人,興高采烈迎接中華民國,卻不知卻是落入萬丈深淵的開始。
1946年5月,鹿港四方醫院院長施江西遭中國員警許宗喜夥同數名中國流氓毆打成傷,並誣指其破壞公物。施江西不甘受辱提出告訴,法院傳喚許宗喜等人拒不應訊,臺中地方法院於是簽發傳票派員進行緝捕。
1946年11月11日,數名法警及十餘名地院人員前往緝捕許宗喜等人到案,竟遭另名時任警局督察的中國人陳傳風及北斗警局所長林世民亂槍射擊,多人重傷倒地、一名法警斃命,其餘法警及地院人員被中國員警集團關入拘留所。
消息傳出後輿論沸騰,中國員警在壓力下僅能釋放被其拘禁者,但身上財物早已不翼而飛。
在日本時代已經歷相當現代法治基礎的臺灣人,對於這些情境簡直歎為觀止難以想像,將此事件稱為「員林血案」,並發起「護法守法大講演會」。隔年二月在法院判決下,除林世民一人遭判刑外,其餘全數無罪或遭大赦免罪。
臺灣人寄予厚望的「祖國」,不過是個長期戰亂,極端落後的五流政權。臺灣遭代管後,貪汙腐敗、掠奪侵吞、社會不公,民怨也不斷累積。在員林血案判決後不久,即爆發了二二八事件。
1946.11.11 員林血案 | 台灣回憶探險團 - https://goo.gl/TnYHZS

2017-11-08_115641  


 

 1960.6.18 美國總統艾森豪訪臺 | 台灣回憶探險團 - https://goo.gl/WiL3yf

1960.6.18 美國總統艾森豪訪臺

1960年6月18日,美國總統艾森豪自第七艦隊搭乘直升機抵達松山機場。

作為史上第一位踏上臺灣土地的現任美國總統,艾森豪的拜訪毫無意外的在當時掀起了旋風,兩天的時間內,他與蔣介石發表了聯合公報,重申落實《中美共同防禦條約》,表達了當時美國對於蔣政權的支持。
回顧歷史脈絡,在1948~1949國共內戰態勢漸趨明朗之下,美方有意轉而承認中共為中國合法政權。為了避免盟軍委託蔣介石軍事代管下的臺灣跟著淪陷成為太平洋防堵共產勢力的缺口,美方開始計畫將臺灣收回盟軍總部、或交聯合國 或由美國直接管理,亦考慮直接在臺灣建立在地政權取代蔣介石,而在中國兵敗如山倒的蔣介石則以臺灣作為籌碼要求美方相挺(國史館蔣中正總統文書:https://goo.gl/iZf8An),之後更率殘兵全面逃過來賴著不走。中華民國全面據臺後韓戰旋即爆發,臺灣地位更形重要,美方對蔣轉而支持,源源不絕的美援挹注下,使臺灣成為美國太平洋海島反共的戰略防線之一,同時也使得已在中國遭殲滅的中華民國政權得以長久寄生在臺灣續命。
而這些重要的歷史,在中華民國政權統治下,全部被替換成「帶來黃金解救臺灣、建設臺灣」「要不然臺灣早就被中共佔領了」之類的黨國神話,餘毒至今依然深植人心久久不散。

延伸閱讀:
林炳炎《保衛大臺灣的美援》
http://goo.gl/Z7zQBB
《重構二二八:戰後美中體制、中國統治模式與臺灣》陳翠蓮著
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708298595499
若不是國民黨,臺灣將在聯合國託管下成為美國太平洋海島反共的戰略防線之一,並很可能由臺灣人建立國家
https://goo.gl/iZf8An
二戰後來臺的中華民國是什麼樣的政權?
https://goo.gl/SBJly4
要不是國民黨保衛臺灣,臺灣早就被中共佔領了?
https://goo.gl/NSUPmX
破解二戰後黃金傳說神話
https://goo.gl/lRgx7H

2017-06-18_215914  

【那一年的這一天】1960.6.18史上唯一一次!美國總統艾森豪訪台
2017-06-18 08:00
那一年的這一天
今日的新聞是明天的歷史, 每一天,都在歷史的光采與風霜裡, 推進、也累積文明。 每一天,都有獨一無二的存在意義, 新聞及歷史,相互輝映。 從每一個「今天」、回顧那一年, 曾令我們振奮、感傷、懷念、悲痛過的人與事, 看看時代行進的軌跡。[完整介紹]
1960年6月18日,美國總統艾森豪訪台,成為迄今唯一一位訪問台灣的現役美國總統。圖/Public Domain
1960年6月18日,美國總統艾森豪訪台,成為迄今唯一一位訪問台灣的現役美國總統。圖/Public Domain
哪位美國總統曾經來台訪問?柯林頓?尼克森?詹森?雷根?羅斯福?他們不是在副總統任內,就是卸任後,或還沒擔任總統前到訪。羅斯福在開羅會議與蔣介石會面時,台灣還是日本的屬地。歷史上唯一曾經踏上台灣土地的現任美國總統,只有艾森豪(Dwight David Eisenhower)一人。絕無僅有。
艾森豪巡視反共前線 50萬人被動員迎接
1960年6月18日,70歲的艾森豪從太平洋第七艦隊旗艦聖保羅號,搭乘陸戰隊一號直升機,抵達台北松山機場。73歲的中華民國總統蔣介石身著軍裝,與妻子宋美齡到機場親迎,之後並與艾森豪進行兩次會談。
當時還是冷戰的時代。前任的杜魯門確認了圍堵政策,但艾森豪不僅「圍堵」,還讓蔣介石跨越了「不准反攻大陸」的門檻,曾經下令第七艦隊閃避,以便蔣介石得以在必要時,在中國沿海邊境採取反擊。有了艾森豪的「背書」,蔣也順勢獲得更多的美援,以及美軍顧問的協助,使1958年8月23日的金門炮戰得到足夠的抵禦能力。
掛階五星上將、曾任歐洲盟軍最高統帥的艾森豪,與曾任中國戰區最高統帥的蔣介石,雙方在這次歷史性的會面,還發表了《聯合公報》,重申落實《中美共同防禦條約》。有了艾森豪的美軍作為後盾,蔣介石也得以強化對內的高壓統治。這也是艾森豪在訪台不到三個月後,「雷震案」之所以爆發的遠因之一。
艾森豪在台北停留的時間僅不到兩天,在圓山飯店過夜一晚。為了這位「自由世界領袖」的到訪,當年的圓山飯店100個房間,有90個房間因維安所需而被包下,事實上等同整個淨空。在層層密佈的安全措施下,艾森豪與蔣介石共乘敞篷禮車前往圓山,民眾夾道歡迎的戲碼當然是少不了。甚至當時政府也為艾森豪的訪台發行了郵票。
艾森豪訪台時市內人潮眾多,軍警密佈;街上則可見「中美友好萬歲」的蔣、艾二人巨型看板,民眾手舉看板遊行,宛如嘉年華會。艾森豪也在蔣的陪同下,參觀了忠烈祠等地,事後官方也發佈了不少的影片、照片,宣傳中美兩國友誼,以強化「國人」的信心。
不過,值得記錄的是,當年還動員了軍、警、公、教、軍校生等,號稱50萬人聚集在總統府前聆聽艾森豪演講,一卡車一卡車的群眾被載來,但場面還是相當混亂,不少人往前擠,盼一睹「美國總統」的丰采。當年台灣的人口僅1079萬人,等於每20個國民,就有一人在現場,演講盛況超越蔣政權常辦的「國慶閱兵」,也不輸54年後發生的「太陽花學運」凱道集會。
曾宣示動用核武嚇阻中國犯台
根據當年的《中廣》報導,艾森豪表示:「此次訪台唯一的遺憾就是行程過於短促,然而中華民國人民熱烈歡迎與為自由理想的獻身奮鬥,使他獲得了深刻難忘的印象。同時,與中華民國元首和政要的會談,證實了兩國的信念相同,更加深中美兩國深厚永恆的友誼。蔣總統隨後也發表簡短談話,他認為艾森豪總統此次的訪問,更加深了中美兩國的關係,同時也期望兩國能共同合作,達到中國民族自由與世界和平目的,並預祝艾森豪總統接下來在其他國家的訪問一切順利。」
當年的毛澤東對台灣仍未放棄武力,兩岸之間小衝突不斷。但核武強權的美國總統艾森豪曾宣示,為了保衛台澎,不惜在遠東動用小型戰略性原子彈,這確實對中國產生嚇阻作用。而這樣的說法在美國總統中也絕無僅有。不過,艾氏也曾向國內保證,絕不會讓美國子弟為了台澎金馬而戰。
當時國共對抗仍在有限戰爭階段。當艾森豪進行旋風式訪台時,中共解放軍也不忘放「禮砲」送往迎來,在6月17、19日,對金門共猛烈發射了17萬發砲彈。但從1954年《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生效之後,中共一直透過情報系統避免與美軍直接衝突或誤擊。
艾森豪當年被蔣氏政權「炒作」當然有攘外安內的作用,而艾氏當時離卸任僅剩7個月,對這位美國在20世紀唯一軍人出身的總統,巡視「前線」的樂趣遠大於在國內被民主黨的國會荼毒,當時艾森豪的支持度並不高。當年的11月8日,美國人選擇年輕的甘迺迪(John F. Kennedy)當總統;而艾森豪的副總統,曾在1953年訪台並與蔣介石共同閱兵的尼克森(Richard M. Nixon)輸掉大選,接班失敗,要到1968年才入主白宮。
儘管和蔣介石一樣都任盟軍統帥,但艾森豪並不是個「老粗」,反倒像個儒將,提拔過不少人。事實上,西點軍校出身的艾森豪戰後還曾擔任名校哥倫比亞大學的校長5年,這也不是「政工幹校校長」或「黃埔校長」所能比擬。而在對抗蘇聯與中國時,艾森豪的膽識也許更強,核嚇阻戰略經常採取強硬姿態,曾留下「戰勝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唯一方法,就是阻止它」這樣的名言。
在當時國際兩極鬥爭的格局下,艾森豪持續對蘇聯的軍備競賽,成為自由世界的霸主,在他任內(1953-1960)戰後經濟亦得以持續復甦。然而,他的盟友「中華民國」台灣卻也無法得到美國式的民主自由。在那「安全」大過一切,聲稱避免三次世界大戰的時代,威權統治成為不少國家的普遍現象。但不管如何,艾森豪成為迄今唯一踏上台灣土地的美國總統,也讓他繼羅斯福之後,成為老一輩台灣人較為熟悉的美國總統。


汪浩觀點:中國為什麼還沒有解放臺灣?
tw.news.yahoo.com查看原始檔
2017年3月6日,中國國臺辦主任張志軍參加全國人大「臺灣省代表團」會議後說,「臺獨之路走到盡頭就是統一」,但是那樣的統一方式,一定會給臺灣社會和民眾帶來傷害,「他們會付出巨大的代價」。對此,臺灣陸委會表示,政府對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現狀的政策始終堅定不移,任何非理性的恐嚇言詞,只會增加兩岸間的誤解;任何試圖以非和平方式處理臺海議題,只會讓兩岸同蒙其害,無助兩岸關係的正向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人自1949年10月以來,就不斷公開聲明「一定會解放臺灣」,也就是武力攻佔臺灣。可是,60多年過去了,中國為什麼還沒有解放臺灣呢?1949年10月,毛澤東總結「古寧頭大敗」教訓,認為要攻打臺灣就絕不能缺少海軍和空軍優勢,他決定用一年時間,組織海空軍和50萬渡海大軍,預計於1950年秋天攻佔臺灣,但他需要蘇聯的軍事支持。當時,史達林和毛澤東都認為,美國不會干涉中國內戰,而國軍又很容易被統戰,所以中國以軍事征服臺灣、徹底消滅國民黨指日可待。可是,1950年4月,史達林突然改變主意,同意北韓金日成在中國成功佔領臺灣之前就先入侵南韓。毛澤東盤算只有贏得史達林信任,才可以獲得蘇聯的軍事援助,所以他就同意了先入侵南韓,再攻打臺灣。這是代價慘重的誤判,韓戰雖然讓毛澤東獲得蘇聯的援助、建立了海軍和空軍,但卻錯失了攻佔臺灣的機會。
韓戰的爆發以及中國的出兵朝鮮,使解放軍無法同時攻打臺灣,然而毛澤東對解放臺灣依然耿耿於懷。韓戰於1953年7月停火後,中國的軍事目標又轉向臺灣。1954年5月到8月間,解放軍和國軍在浙江沿海頻頻發生小型軍事衝突。1954年8月,中共突然發起全國性宣傳攻勢,揚言要「解放臺灣」。9月,毛澤東在臺灣海峽引發重大的戰爭危機,但卻得到了適得其反的效果。12月,臺美簽署《共同防禦條約》。1955年3月,美國首次對中國公開進行核子威脅後,毛澤東才認識到美國對保衛臺灣極為認真,於是,周恩來公開呼籲與美國直接談判,美國政府立刻響應,此後,中國停止在臺灣海峽的炮戰。毛澤東所引起的1954年臺海危機導致了美國與臺灣簽訂《共同防禦條約》,該條約維持24年,成功地阻止了中國進攻臺灣,確立臺海兩岸長期分裂分治局面迄今,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以武力「解放臺灣」,仍是中國既定的國策。
1972年2月28日,中國在《上海公報》中強調:「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的一個省,早已歸還祖國,解放臺灣是中國內政,別國無權干涉。」毛澤東、周恩來並沒向尼克森承諾只以和平的方式解放臺灣。1973年11月12日,毛澤東對季辛吉說國民黨是一撮反動分子,「他們怎能和我們合作?」會後,毛澤東特別召集政治局會議批判周恩來「和美國人打交道時犯下右派的錯誤」,因為當天周恩來曾對季辛吉表示,中國會用和平手段解放臺灣,毛澤東說這是不對的,「臺灣只能用打的」。1974年11月26日,剛接任第一副總理的鄧小平會見季辛吉,在談到臺灣問題時,鄧小平重申「我們不相信和平交易」,鄧小平堅持不承諾放棄武力。
在鄧小平時代,隨著中美關係的改善,臺海兩岸的關係也走向和緩,但是,鄧小平始終不肯在臺灣問題上作放棄使用武力的承諾。1978年12月16日,中美建交,中國當天有一個單方面聲明:「至於解決臺灣回歸祖國,完成國家統一的方式,這完全是中國的內政」。但是在中美建交公報中,中國放棄了在上海公報中「解放臺灣」的說法,而在此之前幾個月才剛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則明文規定要「解放臺灣」,可見,中國是拿自己的憲法當兒戲的,直到1982年中國修改憲法,才拿走了「解放臺灣」一詞。1982年通過的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只宣稱「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聖領土的一部分,完成統一祖國的大業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的神聖職責。」2000年9月11日, 中國主導對臺事務的副總理錢其琛提出在處理兩岸關係上,「一個中國」可以不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和大陸都是中國的一部份,好像他可以隨便就把憲法條文改了。
1984年10月22日,鄧小平對黨內高層說:「統一問題晚一些解決無傷大局。但是,不能排除使用武力,我們要記住這一點,我們的下一代要記住這一點,這是一種戰略考慮。」 中共是一個崇拜暴力革命的列寧主義政黨,毛澤東和鄧小平都迷信武力。鄧小平認為,如果承諾不以武力解決問題,那麼臺灣就永無解放之日,堅持不排除使用武力,是鄧小平處理臺灣問題的一個立足點。
1995年6月李登輝訪問美國,中國在歷經低調,沉默,憤怒和痛批等情緒不斷升高的一個多月後,1995年7月13日,江澤民公開說「我曾經講過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但是我也想說明,這裡面假使國際上有一種干預的勢力,非得要進行挑起我們的衝突,這個恐怕中國人也是不能答應的。」江澤民將他即將舉行飛彈演習而行威脅之實的責任推給美國。7月21日至28日間,解放軍舉行飛彈演習,表示懲罰李登輝訪問美國。1996年3月,在兩岸關係持續緊張的情況下,中國升級軍事演習而引發臺海危機,美國緊急調動兩個航空母艦戰鬥群來臺海應對,一時臺海戰雲密佈。當時,中國發動這場危機既是為了測試美國的臺灣政策底線,也是企圖干涉中華民國第一次全民直選總統,但結果與預期的方向背道而馳,李登輝仍然高票當選。臺灣大選後,中國開始注意到臺灣民意與他們站在對立面,被迫調整政策,對臺態度此後緩和了近兩年。
2000年臺灣總統大選前三天的3月15日,中國總理朱鎔基在記者會上發表「不管是誰,只要搞臺灣獨立,就沒有好下場」、「切莫一時衝動,以免後悔莫及」、「還有三天,世事難測,臺灣同胞你們要警惕啊!」的強烈警告,朱鎔基的言論經電視畫面播出,瞬間傳播到臺灣。朱鎔基的威脅,引發部分臺灣選民反彈,反而成為陳水扁獲勝的因素之一。然而, 中國在選後並沒有立刻對臺灣採取強烈的動作,而是對陳水扁採取低調的「聽其言、觀其行」的態度。儘管中國對陳水扁充滿不信任, 江澤民仍對陳水扁有所準備,沒有馬上放棄對話的可能性,不過雙方最終無法妥協。
2005年3月14日,中國通過《反分裂國家法》,規定「臺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造成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或者發生將會導致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或者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國家得採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所以,對於「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血濃於水的一家人」,中國從未放棄過武力威脅的。問題是,中國領導人如何判斷什麼是「導致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呢?事實上,1949年以來,臺灣與中國就一直是分裂的,怎麼能再分裂一次呢?
2015年3月4日,習近平說兩岸關係「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地動山搖」是什麼意思呢?當然是武力威脅的意思,因為臺灣民眾都知道中國還有1千5百多枚導彈對著臺灣。2017年1月11日,為應對美國川普新政府,中國國務院發表全文約1萬6千字的《中國的亞太安全合作政策》白皮書,主要闡述習近平的政策。整份白皮書1萬6千字隻字不提臺海和平安全問題,似乎臺澎金馬已經沉入西太平洋。過去68年來,臺海安全問題一直是亞太安全的熱點,中國這種無視中華民國獨立存在的態度,無法讓亞太各國相信它的亞太政策,紛紛猜測其背後的真實意圖。對此,美國國務卿提勒森表示,美國透過《臺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向臺灣許下重要承諾,「我們必須再次重申這些承諾,讓臺灣清楚知道我們會履行承諾。」
崛起的中國希望重新建構亞太國際體系,今天,中國不再容忍美國在亞太地區的獨霸,要與美國分享亞太員警角色,這恐怕也是習近平「中國夢」的一部分。中國挑戰美國時,一方面大規模地擴軍備戰,以武力威脅臺灣,另一方面不斷強調自己是和平崛起,但是,中國自己宣稱的和平目標並不能贏得美國和鄰國的信任。不管它的意圖是什麼,中國軍力崛起的本身就已經對美國的霸權地位造成客觀威脅,68年過去了,中國不敢武力解放臺灣的關鍵仍然是中國不敢以武力挑戰美國的霸權,解放軍的海軍和空軍自成立以來,從來沒有正式地打過立體實戰,有的只是演習的經驗,相對的,自二戰以來,美軍海陸空立體實戰經驗不斷,解放軍的海空軍要打贏美軍恐怕很難。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臺灣從來就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國際間存在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擁有不同數目外交關係且互不隸屬的兩個主權國家。過去60多年,兩岸關係的癥結就是中共否認或無視這一事實。習近平強調中國是和平崛起,那就應該突破「一個中國」的迷思,「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承認「中華民國」的主權獨立,如此,才能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實現「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之間正常的國與國關係,成就兩岸永久和平。
*作者為牛津大學國際關係學博士


 

twmemory_007782-1024x775  

保衛大臺灣的美援
2015 年 11 月 18 日 00:26:56 ⋅ Leave a Comment ⋅ admin
twmemory_007782

之前「破解二戰後黃金傳說神話」一文(https://goo.gl/lRgx7H),提到了中國國民黨逃來臺灣後,穩定臺海局勢的真正關鍵是美援。
即使國民黨宣稱帶來的黃金數量全是真的(約值2億美金),比起美援(1950年後就達40億美金以上之譜)根本是九牛一毛,更不用說當時帶來的大量物資、軍備及各種技術投入。林炳炎《保衛大臺灣的美援》一書(http://goo.gl/Z7zQBB),每個人都應該看看以了解這段被掩蓋已久的歷史。

於是護航者又宣稱這些美援是給「蔣介石及國民黨的」,若他們沒來,臺灣一毛都拿不到。雖然說歷史無法重演,但稍有常識的人都應該了解,美國當時在全球各地砸下大量美援,為的是築起防堵共產勢力擴張的城牆。美援是為了防堵共產黨?還是為了養肥國民黨?相信稍微正常的人都能理解原因是什麼。甚至若不是風評甚差的蔣介石政權寄生於此,臺灣也許可得到更多更直接的支援,原因可以參考「西螺大橋美援錢直接進工程處,跳過國民黨」一文:http://goo.gl/qxzt9K。

提這些並不是要去計較誰貢獻多誰貢獻少,而是我們都該持平去理解臺灣真正走過的歷史。
林炳炎《保衛大臺灣的美援》(http://goo.gl/Z7zQBB),值得一讀。

---------------------------

國民政府欠了多少美國抗戰援助沒有還 圖
m.news-adding.com查看原始檔
抗戰期間,美國給了中國大量援助,這使得國民政府的抗戰力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增強。這些援助主要分為借款與物資兩大部分。當然,美國對中國的援助並非無償的。那麼最後中國政府對於這些援助償還了多少呢?


1940年蔣介石宋美齡和陳納德合影(圖源: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一、借款方面,美國抗戰援華逾6億美元,中國大部分未能償還

眾所周知,美國在抗戰期間曾給予中國大量援助,增強了國民政府的抗戰力量。這些援助,分對華借款與物資租借兩大部分。

美國抗戰期間給中國的借款共有六項。其中四項名義上為商業借款,包括1939年桐油借款2,500萬美元、1940年華錫借款2,000萬美元、1940年鎢砂借款2,500萬美元、1941年金屬借款5,000萬美元,以上借款清償期為五或七年,年利率4%①。合同規定,在清償期內出口美國規定數量的物資,收益首先提作償付基金。

1939年至1941年,中國出口桐油價值1,100.8萬美元,絕大部分是輸往美國。其餘三次借款全需以鎢、銻、錫等礦產資源償還,這三次借款合同的簽訂,使美國在中國礦產出口總值中所佔比重急速上升。1939年,中國出口礦產僅有0.4%輸往美國,而1940年這個數字一下飆升至66%。②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開始直接援助中國,援助金額大幅提高。1941年有平準基金借款5,000萬美元,年利率1.5%,用於在中國維持法幣對美元的匯價,未規定清償期限。1942年有財政援助5億美元,未要求利息率、清償期限,只規定戰後協商償還事宜。③

以上六次借款總額為6.2億美元,占抗戰期間中國所獲全部借款的53.5%,實際動用6.062億美元。對以上所欠債務,國民政府儘力償付。至1947年為止,前四次借款,中國已基本償清。桐油借款還本2,200萬美元,付息146.66萬美元;華錫借款還本1,205萬美元,付息317.76萬美元;鎢砂借款還本2,500萬美元,付息380.82萬美元;金屬借款還本3,268.88萬美元,付息647.88萬美元。這四次借款剩下的2,526.12萬美元至1949年6月,也全部償清。④

至於1941年平準基金借款,和1942年財政援助這兩筆最大額的對華援助,中國事實上並未對美國償還。

二、物資方面,美國援華總計逾15億美元,中方回惠補償致通脹加劇

除借款外,美國對華物資援助,主要是通過租借法案。從1941年到1945年,美國援華租借總額為15.48億美元。這些援助並非無償提供,《租借法》中即規定,受援國“給予美國的利益可用實物或財產支付償還,或給予其他總統認為滿意的任何直接或間接利益。”在《中國租借協定》中明確,“中國政府將繼續協助並加強美國之國防,並以其所能供給之物品、兵力、情報供給之。”

受援國對美國租借的補償,被稱為“回惠租借”。在中國主要包括兩個方面,首先是為美國援華軍人提供服務和食宿。如在昆明、成都、桂林和重慶的美軍基地,其周圍先後建有194處為美軍服務的招待所,供應淋浴、熱水等。⑤在華軍人伙食參照美國軍醫署的標準,每日有肉類18英兩、雞蛋4枚、蔬菜20英兩等13種食物。至1944年9月,僅昆明呈貢區就駐紮美軍10600人,他們每日消費牛35頭、豬50頭、雞1000隻。⑥

其次,是為美軍修建機場。如在修建能起降B-29轟炸機的新機場時,國民政府曾抽調勞工40餘萬。在國民政府開列的“回惠租借清單”中,財政部墊付的機場建設費有80億法幣,中央銀行墊付的空軍基地建設費有48億法幣。⑦其餘如入緬軍隊戰費、赴派印度軍隊經費、電面鐵路改善經費等,也被國民政府歸為對美回惠租借。⑧

中國在對美回惠租借中,付出了極大的犧牲。如1943年8月孔祥熙所言,美軍來後,“我們要做二十個飛機場,每一個飛機場,需要數百萬元。飛機到來之後,還要許多的供應,所以明年的支出……一定還有追加,恐怕明年度是要增一千億的發行……把這些法幣增加到幣面上去,對於物價的高漲,是火上加油。”⑨從1942年7月-1944年12月,中國共為美國在華人員墊付法幣500.81億,美國雖於事後以美元進行償付,但無法改變回惠租借急速加劇中國通貨膨脹之事實。

-------------------------------------

 

臺灣歷史的十個轉捩點:(前言)島嶼的身世 | 故事 - http://goo.gl/3WGRJA

臺灣歷史的十個轉捩點:(十)1979年.臺灣關係法

上一篇:臺灣歷史的十個轉捩點:(九)1951年.舊金山和約簽訂

一九七一年十月二十五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了阿爾巴尼亞等二十三國聯署提出的《第2758號決議案》,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聯合國體系唯一合法中國代表、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繼承所有中華民國在聯合國既有權利。稍晚,同場會議以十票之差否決了美國提出的《雙重代表權決議草案》,中華民國徹底失去在聯合國的地位。

UN2758_zh

《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隨後,中華民國政府為了挽回面子,公開宣稱是因為「漢賊不兩立」的原則才主動退出聯合國。其實,中華民國的外交官早知失去中國代表權一事勢不可擋,所以才尋求雙重代表權的可能。只是,他們意圖代表的仍是中國,而非臺灣。

退出聯合國,對於當時在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是一個重大的打擊。至於這座島嶼上的人民,又將面對什麼局面。這就不能不從臺灣與美國的關係說起。

美中蘇大三角成形引發蝴蝶效應

一九六○年代後期,中蘇關係交惡、美國在越戰陷入膠著,提供了北京與華盛頓遠交近攻的誘因,於是在美國運作下,臺灣、越南這兩個《舊金山和約》被日本一同釋出的難兄難弟,命運為美中蘇大三角關係所改變。

一九六九年中蘇於邊界發生「珍寶島武裝衝突事件」,此後連串邊界衝突讓中國領導人相信,比起美國,覬覦中國領土的鄰國蘇聯更危險,因此導致北京重新採取聯合次要敵人(美國)打擊主要敵人(蘇聯)的大戰略。

差不多同一時間,美國判定越戰勝利已為不可能,欲交好中國以牽制蘇聯支持的越共(北越),順便造成共產國際老大、老二鬧翻的局面分而治之。於是,一九七二年,美國前總統尼克森發表《關島宣言》,以「越戰越南化」的說辭放棄南越,並在同年造訪中國,為日後中美建交鋪路。

Richard_M._Nixon,_ca._1935_-_1982_-_NARA_-_530679

理察·尼克森(Richard Milhous Nixon,1913-1994),第37任美國總統。其在1972年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啟了戰後中共與美國關係的新頁。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情勢突然轉變,使得中華民國政府十分緊張。自一九五四年起,中華民國政府就一直仰賴美國以《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協防安全。這個條約是韓戰爆發後,美國轉念不讓中國拿下臺灣的具體依據。如今中美一旦建交,該約極可能作廢,臺海戰爭更可能一觸即發。

《臺灣關係法》的誕生

然而,一九七五年四月三十日南越覆滅,緊接著越南統一,美國擔心亞洲盟國產生信任危機(尤其是南韓、日本),產生骨牌效應。加上與中國建交、承認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恐怕將使臺灣迅速地落入中國手中,美國也將因此失去在東亞的重要盟友。

在一些臺灣人士和對臺友好的政治人物努力下,美國推動了《臺灣關係法》,並由總統卡特於一九七九年四月簽署,生效日期可回溯至中美建交生效當天,以銜接一九八○年將廢止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U.S._President_Eisenhower_visited_TAIWAN_美國總統艾森豪於1960年6月訪問臺灣台北時與蔣中正總統-2

《中美共同防禦條約》是中華民國與美國在1954年簽訂的國際條約。該條約以軍事為基礎,包含政治、經濟、社會等合作條約。圖為1960年,美國總統艾森豪來訪的盛況,當時臺美關係良好,《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也依舊穩固。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值得注意的是,《臺灣關係法》使用「People on Taiwan」,表明是以國內法規定美國政府與臺灣島居民間的官民關係,至於臺灣島上的「治理當局」,可以是一九七九年之前承認的中華民國,亦可是其繼承者。這一點跟《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中、中華民國對美國的國際條約性質有很大差異。

《臺灣關係法》的核心內容,是中國與臺灣都必須以和平的方式處理臺灣問題,美國可以繼續對臺售出軍火,美國與臺灣可以透過非官方的方式繼續維持交流,並以「美國在臺協會」為對臺事務的主要窗口。

日後一九九六年美國在臺海危機時巡防臺灣,以及日本三一一大地震後美國在臺協會(AIT)撤僑時可自主進出臺灣海關,皆無需經過中華民國政府同意,更顯得《臺灣關係法》之特別。

美援、經濟起飛與民主化

在戰後臺灣史上,美國佔有了獨特地位。從一九五一年到一九六五年,每年由美國所援助的一億美元貸款,是臺灣在戰後得以建設的重要資金。為了避免美援資金被國民黨權貴侵吞,美國指派懷特工程顧問公司(J.G. White Corporation)來負責操作美援臺灣計畫,計畫的負責人狄寶賽(V.S. De Beausset)居功厥偉,他策劃了美援資金在臺灣的建設,為臺灣後來的經濟發展打下基礎,可惜在大部分的史書中都隱去了他的名字。

就在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之後,一九七三年中東動盪爆發石油危機,導致石油價格高漲、物資短缺,全球景氣大幅下滑,原先以輕工業、出口導向的臺灣經濟大受影響:生產成本劇增、出口大幅下降、前一年退出聯合國也使外資來台意願大減。

或許是早年在蘇俄留學時,受到共產計畫經濟的影響,時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於是提出擴大公共支出於基礎建設項目,以拉動總體經濟的作法,提出了「十大建設」。

一九七四年起,以五年時間完成六項交通運輸建設、三項重工業建設、一項能源建設。十大建設一直被宣揚是臺灣邁向已開發國家的重要基礎,不過,這僅是蔣氏父子的個人決策、並未經過精密的推算,也帶來了通貨膨脹、效能不彰與興建不久就需保養、擴充的狀況。

一九七八年中國開始第一階段改革開放,並逐漸取得顯著成果,也意味著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這兩個專制政權所治理的地區差異將越來越小。中華民國看來是不可能「反攻大陸」了。為了在臺灣繼續延續統治,蔣經國時代的政府,試圖使臺籍青年成為國民黨的助力,並提倡「中華文化復興運動」,要讓中國認同深入臺灣人的腦中。

Zhong-sha_bridge

中沙大橋,十大建設時期沙烏地阿拉伯對臺援助的象徵。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Zhong-sha bridge” 由 zh:User:Ellery – 自己的作品。使用來自维基共享资源的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條款授權)

不過當時臺灣人逐漸走出臺灣,同時,西方思想也走了進來,要求自由開放的聲音也無法再被國民黨所阻擋,越來越多黨外人士甘冒生命危險,為臺灣的自由發聲。臺灣的人民也慢慢地呼應了他們心聲,在逐漸開放的選舉中,國民黨的候選人再也無法一手遮天。

一九七九年,臺灣發生了「美麗島事件」,一群黨外人士的遊行被扭曲為叛亂,隨後而來的大審、林宅血案和國際輿論的壓力,也使臺灣人逐漸明白國民黨並非不可撼動。

Kaohsiung_Incident

美麗島大審關系人,第一排從右至左分別為林弘宣、呂秀蓮、施明德、姚嘉文、黃信介;姚嘉文左後方為陳菊;黃信介左後方為張俊宏。圖片來源: Wikipedia.org (“Kaohsiung Incident”。 使用來自 Wikipedia的合理使用 條款授權)

美麗島之後,黨國體制一點一點地崩壞,蔣經國死後,蔣家後繼無人、國民黨內鬥激烈,於是一九八八年,第一位臺灣出身的總統李登輝在群強環伺下上台。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北京發生天安門事件,國民黨政府全國媒體上不斷撻伐了中國共產黨,沒想到隔年三月,臺灣也發生野百合學運。

在那個黨禁報禁的時代,超過五千名學生佔據中正紀念堂廣場(今自由廣場),要求全面「解散萬年國會」、「廢除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政經改革時間表」。政府的道德高帽子既然已經戴上,前一年又在國際上高調撻伐北京的狀況下,前總統李登輝也只能面對野百合學運的訴求。

從那之後,臺灣開啟了民主時代。

結語:現在即是未來

一九九六年三月二十三日,臺灣選出了四百年來島上第一位民選總統。就在投票前不久,中國還曾大動作舉行飛彈試射與軍事演習。

因為複雜的歷史,臺灣這座島嶼混和了各種不同的文明,不斷見證著世界脈動,也接納了不同族群的足跡。回顧歷史,或許是為了讓我們想清楚未來應該走向何方。

在歷史流轉的篇章中,臺灣在他人手中來來去去。在上述十個歷史的轉捩點裡頭,臺灣這塊土地上的住民,面對著強勢的外來政權,很少有機會決定自己的命運。

近現代的臺灣,在無數先人的血淚中,慢慢踏上了民主之路,步步艱難,直到現在。

過去的時空,我們無法扭轉。

但也許,下一個歷史的轉捩點,就掌握在你和我的手中。

臺灣歷史的十個轉捩點:(九)1951年.舊金山和約簽訂

上一篇:臺灣歷史的十個轉捩點(八)1947年.二二八事件及其後

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五日,臺北公會堂(今中山堂)中,末代臺灣總督安藤利吉在降書下筆簽字,代表日本正式向盟軍代表陳儀投降。

然而,隨之而來國共內戰,導致國際情勢丕變。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同年十二月,中華民國政府就撤退到盟國託蔣介石代管的臺灣;短短四年,中華民國的戰前領土最後只剩下金門、馬祖。

一九五一年九月,為了解決日本於二戰後的國際地位、戰爭責任、以及釐清衍生出的國際法問題,四十八個國家簽訂了舊金山和約。當時由於國際間就中國代表權問題僵持不下,(美國支持臺北的中華民國政府、英國與俄國則傾向北京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最後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皆缺席,只有其他同盟國與日本簽訂和約。根據舊金山和約,日本放棄除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國範圍以外的所有領土──當然也包括臺灣。

Treaty_of_peace_with_japan

1951年9月8日,於美國舊金山的戰爭紀念歌劇院簽署《舊金山和約》。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一九五二年,中華民國與日本在臺北簽定《中日和約》(又稱《臺北和約》),彌補臺北方面未出席舊金山和約之缺;然而,日本一九七二年與北京建交後,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記者會上片面聲明終止與臺北簽定的《中日和約》。

「沒有中國代表的舊金山和約」、「各說各話的中日和約」,臺灣當前模糊不清的身世,似乎都可以追溯到那幾個重要的歷史時間點。而今各方都有各方的說法,我們不妨就一起仔細看看他們的論點。

中華民國擁有台澎主權的說法

中華民國外交部的說法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中日和約》第四條,廢止一九四一年前中日間所有條約協定,臺澎恢復為中國領土,中華民國政府繼承滿清,因此擁有主權。

二、即使日本片面終止《中日和約》也不會改變,中華民國擁有台澎主權,是依據一九四三《開羅宣言》、一九四五《波茨坦公告》與日本《降伏文書》。而這些協議與承諾在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五日執行完畢。

三、在國際法上,戰勝國可以不經和約明文規定,依保持佔有主義(uti possidetis),合法取得戰敗國領土。

Cairo_conference

1943年11月25日,於埃及開羅照開「開羅會議」,與會三巨頭分別為中華民國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左)、美國總統羅斯福(中)、與英國首相邱吉爾(右)。會議中三人共同發表「開羅宣言」,聲明臺灣應歸還中華民國。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中華人民共和國擁有台澎金馬主權的說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認知,則是一九四九年十月二十五日後中華民國滅亡,其國際人格實際上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所繼承,就如同中華民國宣稱繼承滿清一般。也因此,所有中華民國一九四九年前宣稱的領土主權,皆歸中國所有。

中國更認為一九七○年代起陸續簽訂的三個中美聯合公報:《上海公報》、《建交公報》」《八一七公報》是中國擁有台澎主權最好的「證明」,依序確認了美國認知「世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美國逐步減少軍售臺灣、中國尋求和平統一」。

關於中華民國跟中華人民共和國兩邊的觀點,看來似乎都自成一格,但是,事情可沒有這麼簡單,以下我們來看看來自不同方向的質疑。

臺灣主權未定論者提出的質疑

一九五○年六月二十五日韓戰爆發,美國派遣第七艦隊協防臺灣,同時美國總統杜魯門發表《臺灣中立化宣言》,聲明關於臺灣將來地位之決定,必須等到太平洋地區恢復安全,或再對日講和,或是由聯合國討論後再做定奪。

HarryTruman

哈里·S·杜魯門(Harry S. Truman,1884-1972),美國民主黨政治家,第33任美國總統。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杜魯門總統的這項聲明被視為不小心洩漏了「臺灣地位未定論」的真相。

臺灣主權未定論者彼此之間的說法有些歧異,但大抵來說以「聯合國未決論」與「美國軍政府管轄論」兩種說法為原形,出發點都認為「日本投降的對象是盟軍全體」,結果都是「臺灣仍然處於託管狀態」;台澎主權的轉移就國際法來說只進行到一半:日本放棄、盟軍接管後,就因國共內戰中斷了,最後的移交手續並未完成。也就是說,就「法理上」來說,中華民國目前仍是被聯合國或美國委託來管理台澎而已。

這樣的說法有道理嗎?那就要接著看他們提出的幾點質疑。

質疑點一:陳儀接受降書的身分是「行政長官」而非「省長」

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敗戰,包括台澎在內的日本帝國領土皆處於被盟軍佔領的狀態。日本依照盟軍的『一般命令第一號』(General Order No.1)完成投降手續,其中中國(除滿州之外)、臺灣及中南半島要向蔣介石投降。根據此項指令,「同盟國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介石才能指派陳儀來台辦理受降,從安藤利吉簽字的臺北公會堂照片也可看見,當時是由四個同盟國聯合受降。

照理來說,直接歸還失土應該是外交系統與省長來接收,陳儀所屬單位卻是「行政長官公署」(Governing Council),反而跟美國軍政府接管沖繩的狀況比較類似。一九四七年四月二十二日中華民國行政院,還特別廢除「行政長官公署」,成立「臺灣省政府」,說明了陳儀並非接收原有的國土、而是受盟軍命令來代管的。

1945

1945年10月25日,在臺日軍奉盟軍統帥麥克阿瑟發布的軍事命令,在臺北公會堂向代表同盟國的蔣介石投降。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做為對照,和台澎同一時間由托給蔣介石的「北緯十六度以北的法屬越南」部份,於一九四六年二月二十八日,循國際法程序將暫時託管的主權移交給法國管轄。越南如今已是獨立的國家,而非中華民國的國土。

質疑點二:宣言、公報皆非條約

中華民國主張的《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與《降伏文書》都只是戰爭狀態下表名意象的文書,並非國際條約。如果,那些宣言具法律效力說得通,那麼美國後來與北京簽的三個公報,就能表示兩岸統一了嗎?當然不是如此。

比較具有國際法基礎效力的,應該是《舊金山和約》。依和約第二十六條規定,任何國家要跟日方成立構和協定或有關戰爭要求之協議,必須於和約生效三年內簽定;且《舊金山和約》生效後,任何與日本簽署之雙邊條約的效力不得超越該和約規定,日本要是給了超範圍的利益,則本約之所有締約國皆擁有同等享受(也就是最惠國待遇的概念)。

所以,一九五二年的《中日和約》有許多條文與《舊金山和約》雷同,且第十一條還註明了凡中華民國與日本國引起之任何問題,均應依照《舊金山和約》之有關規定解決。簡言之,《舊金山和約》的位階高於《中日和約》,而《中日和約》內容沒有廢除《馬關條約》,在《舊金山和約》第二十一條中明列戰後中國應得的好處,也並不包含臺灣與澎湖。

另一個佐證,是《中日和約》全權代表,時任外交部長葉公超在一九五二年七月立法院的諮詢報告中明確地表示:

  1. 《中日和約》所規範者,非和約之法律效力,而為和約之適用。
  2. 《中日和約》只是《舊金山和約》的附件,效力為臨時性的。
  3. 《中日和約》中訂定的適用範圍是指中華民國政府控制下的領土,所謂控制是一種事實的狀態,並無任何法律意義,與法律上之主權,截然不同。

可見,葉公超本人多少也意識到《中日和約》也無法做主權的法源依據。

Ratification_of_the_Peace_treaty_between_R._O._China_and_Japan

1952年8月2日,由蔣中正與葉公超簽署的中日和約批准書,並蓋印中華民國國璽。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質疑點三:佔領主義跟廢止《馬關條約》不是中華民國能夠單方面決定

按照臺灣地位未定論者的說法,日本投降的對象是同盟國全體,中國戰區只是代表受降,所以如果佔領主義成立,那也不是由中華民國佔領,而應該是盟軍全體(形成聯合國),或是戰爭中攻擊臺灣的主要國家──美國才對。

另外,中華民國宣稱廢止《馬關條約》的時間是一九三七年「抗戰開始」,但正式對日宣戰,卻是一九四一年珍珠港事變之後。在國際法上,正式宣戰之後才能稱為「戰爭狀態」(Status of war) ,之前只能稱之「戰爭行為」 (Act of war) ,不正式宣告開戰,理當無法主張擁有任何戰勝權利。更況且《馬關條約》內也沒有條文記載,可由清國或其繼承政府得以單方面解除之條款或方式。

質疑點四:臺灣可以比照義大利跟德國殖民地的處理方式

和《舊金山和約》有點類似,一九四七年九月十五日生效的《巴黎和約》(又稱《五國和約》)中,和日本一樣屬於戰敗國的德國和義大利,也放棄了所有殖民地。但是,該和約言明和約生效一年內,須由同盟國共同決定這些領土歸屬,這是《舊金山和約》沒有的內容。因此,臺灣應該要借用《巴黎和約》說明的辦法,比照辦理。

其實,德國後來還分別被美歐跟蘇聯占領長達五十五年,直到一九九○年九月十二日《德國最終解決條約》生效後,才由美蘇兩邊軍政府正式宣布結束佔領,主權交還給統一德國。

以上種種論點,乍看之下有些專業難懂,但他們正是臺灣今天國際地位的歷史淵源,不論你認為哪一種說法比較有道理,也許都值得多花更多一點時間去思考和了解。

---------------------------------------------

臺灣歷史的十個轉捩點:(八)1947年.二二八事件及其後

緝菸事件雖為二二八的導火線,但是接收台灣的行政長官公署和軍隊的各種問題才是真正的原因。中國官員、軍人與臺人格格不入的生活習慣、敗壞的軍紀與種種貪腐行徑,使得臺灣民怨頓起。一九四七年春天開始的這場捕殺,除了為島嶼帶來大量的、立即的死難,也造成了島嶼上人們對未來的幻滅,以及生命力的消亡。
作者:故事2015-08-05 21:30

故事

上一篇:臺灣歷史的十個轉捩點:(七)1936年.國民精神總動員

一九四七年春天,臺北出了大代誌。

島嶼各處的人們是這樣聽聞的︰二月二十七日傍晚時分,素來名為緝私、實則假公濟私的專賣局查緝員和警察大隊警員在臺北市的太平町(今延平北路一帶)因為緝菸行動和民眾爆發衝突,除了打傷菸販,還開槍擊殺路人。

對紀律敗壞又大量掠奪臺灣資源的國民黨政府早已很是感冒的市民聚集起來,要求懲兇,然而未果。不僅未果,越是往上陳情,所得到的答覆越是殘暴。隔日,當人們來到行政長官公署,得到的,竟是二十多響的機槍掃射。

群情沸騰了,消息傳開了,全臺各地都開始了動作。

1947年2月28日當天,前往包圍肇禍者任職機關臺灣省專賣局臺北分局的抗議群眾。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對「祖國」的失望

此時的臺灣的族群組成,已由來自中國的閩粵移民為多數,在家中刻著中國的堂號、說著來自中國的閩粵方言,大部分的臺灣人仍有對中國存在著「祖國」的印象。二戰之後,臺灣人原以為身為戰勝者的中國必然比日本優越,甚至熱烈地歡迎過中國軍隊來臺。但是,對於「祖國」的美好想像,卻在軍隊登陸之後完全破滅。

緝菸事件雖為二二八的導火線,但是接收台灣的行政長官公署和軍隊的各種問題才是真正的原因。中國官員、軍人與臺人格格不入的生活習慣、敗壞的軍紀與種種貪腐行徑,使得臺灣民怨頓起。以高雄地區為例,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四日,高雄市參議員便在參議會提出糧食、物價、教育等諸多問題質詢,然而,官員的答覆顢頇而愚蠢,人民的失望與憤怒於是持續累積。

二月二十八日,得知臺北事發的高雄要塞司令部司令彭孟緝,令各部隊停止差假,並調整軍力佈署。同時,高雄市區內的衝突層出,情勢日趨緊張。

1947年2月28日,遭到憤怒民眾焚毀的菸酒專賣局。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當二二八事件也在高雄延燒起來,高雄第一中學有一群學生,與雄女、雄工、雄商等其他學校學生一起勇敢的站出,來組織自衛隊,以生命守護校園,並且保護其他人們的生命安全。

為什麼學生會站出來呢?

在日本時代的臺灣,人們普遍有著學校是神聖場域的觀念,而這樣的觀念,在戰後,由受過日本教育的人們延續了下來。從知名畫家廖繼春在戰後初期的一番作為,可以稍稍窺見臺灣知識分子的自覺。

事情是這樣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甫結束的那些日子,作為臺南一中(戰前為臺南州立第二中學)唯一的台籍教員,廖繼春自覺有義務保護校產,漏夜在教職員宿舍門前貼上寫有「臺南一中公產」的字條,以防止屬於學校的屋舍為乍到之人的草繩一拉、粉筆一畫,在戰後混亂的社會景況裡,就此粗暴而草率的易主。

高雄的學生們,也是出於對校園以及社會的使命感,挺身而出。

兩個二二八事件

二二八事件,事實上包含兩個截然不同的階段:二月二十八日到三月八日中午,以及三月八日中午到五月十五日。

前面八天半所發生的事情,主要是各地人們群起反抗不義,以及本地菁英嘗試和陳儀談判。後一階段,則是中華民國中央政府派軍隊來台,於基隆和高雄登陸,以「綏靖」等為名目,實施全島性的逮捕與殺戮,歷時兩個月又一週。

為了維持二二八事件爆發後混亂的社會秩序,在當時行政長官陳儀的同意下,由王添灯等社會名流與民意代表組成「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並通過《32條處理大綱》。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而在前面所提到的高雄等地,甚至在中央派出的軍隊到來之前,便遭遇了彭孟緝等人的猛烈攻擊。

三月八日,登岸的軍隊來勢洶洶,報社、學生、處委會委員首當其衝。五家民營報紙在軍隊甫上岸便遭到搗毀;幾天內,本地新聞界人士,不是死亡便是逃亡;從此,與事件的相關報導,就只剩下官方的說法。就臺北而言,在軍隊掃蕩下,動輒上百學生遭到槍殺。3月10日,陳儀解散處委會,積極參與的委員也成為逮捕和槍殺的對象。

其他地方也是如此,槍聲響起,臺灣許許多多的秀異人士,就此喪失生命。遍佈臺灣的屠殺事件,可以列成一張好像沒有盡頭的名單,而活下來的人所面對的,則是恐懼、孤寂、噤聲,是痛楚與禁忌的漫長歲月。

著名版畫家黃榮燦的作品《恐怖的檢查》,表現對二二八受害者的哀悼以及對官方的憤怒。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嘸倘插政治?

一九四七年春天開始的這場捕殺,除了為島嶼帶來大量的、立即的死難,也造成了島嶼上人們對未來的幻滅,以及生命力的消亡。在二二八之後,中華民國撤退來臺,隨之而來的國民黨情報組織,在臺灣製造了長達數十年的白色恐怖,成為臺灣人揮之不去的陰影。

如果你是當時的臺灣人,那麼鄰人的、家人的、地方人士的經驗會告訴你:你安份守己、你急公好義、你懷抱改造社會的理想,都可能就此「被」與世隔絕。僅僅是一個念頭、一句話,就足以構成一個人、一個家的慘劇,最好什麼都不要說、不要想、只要認真工作賺錢養家,永遠不要反抗權威,這樣就能保護自己和家人。

直至今日,一部分的臺灣人即便耿直勤懇、無愧於天地,仍舊迴避、害怕、並且阻止後輩「插政治」(Tshap tsìng-tī)——這樣的「選擇」,和二二八以來的這段歷史直接相關。至於死去的亡魂,雖然在漫長的等待後,等到了中華民國總統們的致歉,但是那些陷人入罪、實行屠殺的加害者們,卻在「服從命令」、「和解原諒」、「歷史共業」等說詞掩護下,從未正視他們犯下的罪行。

臺北二二八和平公園紀念碑。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Taipei 228 Monument” 由 Taiwan Junior – 自己的作品。 使用來自维基共享资源的知識共享署名 3.0 條款授權)

無論經過多少歲月,歷史的傷痕也不會自動消去,但切膚的痛楚有機會被撫平。不過,撫平的契機,不會脫胎於放任;契機,或許只能發軔自勇敢。

臺灣歷史的十個轉捩點:(七)1936年.國民精神總動員

皇民化運動的推行,象徵了臺灣即將捲入日本帝國的戰爭,成為戰爭機器的命運。臺灣總督府透過這兩階段的皇民化運動,要求臺灣人改日本姓氏,推行國語(日語)運動,在精神層面上讓臺灣人「去漢化」與「日本化」,同時在物資與人力動員上,將臺灣整併為日本戰爭機器的一環。
作者:故事2015-08-05 10:48

故事

上一篇:臺灣歷史的十個轉捩點:(六)1908年.鐵路縱貫線開通

一九三六年九月,小林躋造就任第十七任臺灣總督。當時日本與中國的情勢已經有些緊張,只是尚未正式開戰。有鑑於此,小林總督正式將「皇民化」列為統治臺灣的主軸,開啓了臺灣的皇民化時期。

皇民化運動的推行,象徵了臺灣即將捲入日本帝國的戰爭,成為戰爭機器的命運。

小林躋造(1877-1962),出身日本海軍,台灣日治時期第17任總督,任內推動「皇民化、工業化、南進基地化」三大統治方向。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說到「皇民」這兩個字,大家一定不陌生,二○一四年的臺北市長選舉中,某位郝姓退休將領就曾指責另一候選人是「皇民後裔」。不過,皇民化運動到底是什麼?

簡單來說,皇民化運動可分為二階段:第一階段是「國民精神總動員」時期(一九三六-一九四○),在這段期間內,臺灣總督府透過各種思想宣傳與精神動員,強化臺灣人作為日本臣民的思想。第二階段為「皇民奉公運動」時期(一九四一-一九四五),從太平洋戰爭爆發開始,日本藉由各種奉公會團體的成立,強迫臺灣人以實際行動為天皇服務。

臺灣總督府透過這兩階段的皇民化運動,要求臺灣人改日本姓氏,推行國語(日語)運動,在精神層面上讓臺灣人「去漢化」與「日本化」,同時在物資與人力動員上,將臺灣整併為日本戰爭機器的一環。

莎韻之鐘

提到皇民化運動時期的宣傳,最有名的就是「莎韻之鐘」。

「莎韻之鐘」故事中的男主角是一名教師,名叫田北正記。自從一九三七年七月盧溝橋事變爆發後,中日正式開戰,日本軍力吃緊,因此開始徵召在殖民地的日本男性。田北也收到了徵兵令,動身前往中國華北作戰。

至於女主角莎韻,是一名居住於宜蘭南澳的泰雅族少女。一九三八年九月,她協助一名叫做田北老師搬運行李。兩人在宜蘭山區遭遇颱風,溪水暴漲,莎韻不幸在南溪便橋上失足跌落,被溪水捲走。

這件事情最初由當時臺灣最大的報社《臺灣日日新報》報導,後來被多方轉載和大肆渲染。有什麼比純潔的原住民少女自我犧牲更動人的事跡呢?莎韻自我犧牲的義行,符合當時皇民化運動的風潮,成為臺灣總督府成功的理蕃政策與皇民化運動的最佳素材。

一九四一年,第十八任臺灣總督長谷川清頒贈一座刻有「愛國少女莎韻之鐘」字樣的銅鐘給莎韻的家屬,這便是「莎韻之鐘」的由來。後來臺灣總督府還出資邀請業者拍攝電影《莎韻之鐘》,由知名演員李香蘭主演,臺灣之外,還到滿洲、上海等日本佔領地上映。

《莎韻之鐘》劇照,右邊為飾演莎韻的李香蘭、左為另一日本演員三村秀子飾演的莎韻同學ナミナ(松村美代子)。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臺籍日本兵

從莎韻之鐘的例子,我們可以知道,皇民化運動的目的是將臺灣人改造成日本人,將身心靈奉獻給天皇,其中貫徹得最徹底的當屬「台籍日本兵」,他們以鮮血奉獻給日本帝國。

一九四一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因為日本兵力吃緊,繼朝鮮之後,一九四二年日本也在臺灣實行「陸軍特別志願兵制度」,隔年實行「海軍特別志願兵制度」,以臺灣人「志願兵」補充日本兵力之不足。

因為情勢極度惡化,一九四五年開始,日本在約六百萬人口的臺灣實施徵兵制。不論是「志願兵」或者「徵兵」,總計有二十萬原住民、漢人構成的「台籍日本兵」以軍人或軍屬身份參與戰爭,前往爪哇、呂宋、馬來半島等地作戰,約有三萬人陣亡。

在日本徵召的臺籍軍隊中,原住民占了極高的比例,並被組成所謂的「高砂義勇隊」,總數約在四千人左右。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存活的「台籍日本兵」命運各異,戰爭結束後,有的被遣返日本,卻發現日本早已將他除籍,此後過著沒有國籍的日子。有的在東南亞成為棄民,只得在當地終其一生。有些成為中國軍隊,被迫投入國共內戰,被共產黨俘虜後,又被迫投入韓戰。

盟軍轟炸臺灣

就算沒有加入日本軍隊的臺灣人,也沒能逃過戰爭的摧殘。

中日戰爭爆發後,臺灣成為日本帝國第一個被同盟國轟炸的領地。一九三七年起,中華民國空軍相繼轟炸了新竹及松山機場;美國正式向日本宣戰後,一九四四年又投下六百五十噸炸藥,轟炸高雄航空隊及海軍第六十一航空廠,卻間接造成岡山百姓死傷慘重;南進軍工重鎮的高雄,遂成為太平洋戰爭期間遭受美軍轟炸最多次的臺灣城市。

一九四五年美軍奪得硫磺島,臺灣與沖繩成為日本帝國「絕對國防圈」最前線,美軍欲取沖繩以炸東京,為阻絕駐台日軍北上馳援,於是先奪取臺灣全島制空優勢,四月起,臺北、花蓮、臺中、嘉義、臺南、高雄皆遭到持續性轟炸。

該年五月三十一日「臺北大空襲」最為慘烈;臺灣總督府、臺灣鐵道飯店(今新光大樓)、軍司令部、臺北帝大附屬醫院(今台大醫院)、臺北車站、臺灣銀行、臺北公園(今二二八公園)、臺北高等法院皆無倖免。僅僅三個小時就投放三千八百枚炸彈,臺北市民死傷超過三千人,無家可歸者不計其數。

臺北大空襲後,遭到轟炸的總督府(下方冒煙者)與臺北市區。由美軍航空隊所拍攝。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許多老一輩的臺灣人,至今仍有躲避空襲的恐怖回憶,但是,在中華民國政府來台後,這些經驗很少能進入官方書寫的歷史當中,只能被壓抑地成為了無聲的記憶,甚至把空襲說是日本轟炸臺灣。

不管是皇民化運動、「台籍日本兵」、被美軍轟炸,都是臺灣人無法選擇的宿命,二戰終結,臺灣因日本戰敗,也跟著成了戰敗者,被盟軍接管。就當臺灣人民以為戰爭終於遠離,卻沒想到前來接收的中華民國,又把臺灣的資源用於國共內戰,臺灣的命運,更在一場會議中被擅自做了決定。

但在那之前,另一場大事,也改變了臺灣的歷史方向。

臺灣歷史的十個轉捩點:(六)1908年.鐵路縱貫線開通

出於統治的需要,臺灣總督府將修建「鐵路」視為治理臺灣的首要任務。從一八九九年,日本開始進行臺灣縱貫鐵路的修築,北起基隆,南至打狗,由長谷川謹介擔任總工程師。這條縱貫鐵路歷經九年的修築,終於在一九○八年四月二十日正式開通。
作者:故事2015-08-05 10:46

故事

上一篇:臺灣歷史的十個轉捩點:(五)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

1928年,日本總督府鐵道部在臺灣日日新報上刊登的觀光地圖,標誌鐵路沿線各大站、城鎮與著名景點。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一八九五年日本領台之後,最重要的問題之一,就是如何掌控這座島嶼──這座島上,各處都還有武裝反抗的人民。

出於統治的需要,臺灣總督府將修建「鐵路」視為治理臺灣的首要任務。從一八九九年,日本開始進行臺灣縱貫鐵路的修築,北起基隆,南至打狗,由長谷川謹介擔任總工程師。這條縱貫鐵路歷經九年的修築,終於在一九○八年四月二十日正式開通。

為了宣傳這條全新打造的縱貫線,總督府在現今臺北車站對面新光三越百貨的位置,興建當時最豪華的「臺灣鐵道旅館」,並且在十月二十四日於臺中公園舉辦了盛大的「縱貫鐵路全通式」。

縱貫線的誕生,象徵著帝國權力利用了新的現代技術,控制著這座新取得的島嶼。

談到臺灣的鐵路歷史,過去的教科書總是說,清代臺灣巡撫劉銘傳修築了第一條鐵路,是臺灣現代化之父。不過,其實劉銘傳當初修建的鐵路,只有基隆到新竹一段,而且施工品質不佳,幾乎難以使用。是要到日本政府來了之後,鐵路才真正在臺灣的歷史上扮演了實質的重要地位。

除了縱貫線,總督府也興建了宜蘭線,並著手進行臺東線(花蓮到臺東)的修築。

在修築臺東線之際,平地的反日勢力大多已平定,日本準備要將統治勢力,從清帝國原先控制的「淺山」延伸至「深山」,並對原住民進行武力鎮壓。這也就是臺灣第五任總督佐久間左馬太的「五年理蕃計畫」。佐久間左馬太甚至還曾經親自出馬,參與讓原住民死傷慘烈的「太魯閣征戰」中。

佐久間左馬太(1844-1915),曾於1874年攻打臺灣牡丹社,後於日治時期單任第5任臺灣總督。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在實施了兩次「五年理蕃計畫」之後,一九一五年,總督府正式宣告山區反日勢力平定,只是他們的強力鎮壓,卻埋下了十五年後「霧社事件」的因子。

不過,儘管鎮壓了原住民,臺東線的修築還是面臨很大困難,遠遠超過總督府的想像。首先,花東地區的地質形態各異,很難搭建鐵路。其次,勞力嚴重缺乏,而且人力管理不易,再加上花東地區衛生狀況險惡,許多日本技師染病亡故。

臺東線鐵路第一期工程(花蓮至玉里),在一九一六年完工,十年之後,玉里至里壠(今天的關山)才完工,終於可以從花蓮直抵臺東。

日治時期,由花蓮港通車至鯉魚尾(今壽豐)間的蒸汽列車。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日本人建造鐵路的目的,是為了將臺灣的資源更有效率地,也就是為了實施經濟剝削,而其中,最大宗的貨物就是甘蔗。當時糖廠鐵路網遍佈西部平原,日本強迫臺灣人配合糖廠低價收購政策,壓榨臺灣人的勞力與物資,因此有諺語:「第一憨,種甘蔗給會社磅。」

不過,說來諷刺,臺灣東西有中央山脈阻隔,南北又受東西向溪流橫斷,交通不便,因此很難相互聯絡。然而,外來殖民者因為統治的需要而打造了鐵路,卻也讓住民之間更容易互通有無,進行物資的交換或是訊息的流通。

換句話說,鐵路的完成對於臺灣具有兩面性。一方面,因為鐵路的四通八達,加速了日本對於臺灣的殖民剝削,帶給臺灣農民極大的苦痛;但同時,也因為新式運輸帶來的便利,不僅讓住民受惠,也隱然推動臺灣人民發展為一個整體。

臺灣歷史的十個轉捩點:(五)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

馬關條約的簽訂,要追溯回一八九四年。那一年,朝鮮爆發了被稱為「東學黨之亂」的農民起義。清帝國作為朝鮮的宗主國,準備出兵平亂,只是日本亦同時出兵,導致雙方開戰,也就是中日甲午戰爭。
作者:故事2015-08-04 19:20

故事

上一篇:臺灣歷史的十個轉捩點(四)1860年.重啟港口通商

一八九五年四月十七日,在日本山口縣下關港一間名為「春帆樓」的料理亭內,代表清帝國的全權大臣李鴻章,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此簽訂了「馬關條約」(日本和西方稱為「下關條約」)。

日人所繪製的《馬關條約》簽字情景。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這是改變臺灣命運的一天。

根據該條約之第二條:臺灣全島與附屬島嶼,以及澎湖群島割讓給日本。那一刻,開啓了臺灣成為日本帝國殖民地的五十年歷史。

馬關條約的簽訂,要追溯回一八九四年。那一年,朝鮮爆發了被稱為「東學黨之亂」的農民起義。清帝國作為朝鮮的宗主國,準備出兵平亂,只是日本亦同時出兵,導致雙方開戰,也就是中日甲午戰爭。

中日甲午戰爭戰況圖。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後,在陸軍與海軍方面皆進行全面性的改革,清軍在朝鮮的牙山、平壤一帶被打的潰不成軍,甚至連原本寄予厚望的北洋艦隊,也在黃海被日本海軍殲滅。甲午一戰,無異宣告了日本取代中國,成為東亞的新龍頭。

為何日本想要臺灣與澎湖群島?從海洋的戰略地位來看,臺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也是為何海權國家如西班牙、荷蘭想要佔領臺灣的原因。而從日本的角度而言,擁有台澎,等於控制了通往南洋地區的要道。

相形之下,在控制著亞洲內陸的清帝國眼中,臺灣只是一個位於邊陲的小島,無足輕重,這也是為什麼,清代臺灣的大半時間,中央政府對這座島嶼只採取了消極的治理手段。

住民的選擇

馬關條約除了割讓臺灣、澎湖與附屬島嶼之外,另外一條影響臺灣歷史深遠的內容,就是所謂的「住民去就決定日」。也就是,自一八九五年五月八日起至一八九七年五月八日為止,這兩年內,臺灣人可決定要留在臺灣,還是遷往他處(主要為中國)。選擇遷往他處者,可變賣所有產業退去。

1895年11月18日,日本政府頒布的《臺灣及澎湖列島住民退去條規》。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那麼,有多少人選擇離開臺灣呢?根據統計,當時選擇離開臺灣的約有六千人,只佔臺灣人口的百分之0.25,他們大部份是在海峽對岸有財產的士紳階級。

「住民去就決定日」,讓臺灣人可選擇離開或留下。無論是不想走或走不了,在一八九七年五月八日之後,留下來的臺灣人,就被認為是同意接受日本的殖民統治。

當然,事情沒那麼簡單。

臺灣民主國

一八九五年五月底,馬關條約簽訂後不久,日本由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率軍,在基隆東北角的澳底登陸,準備進行接收臺灣的工作。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1847-1895),日本皇族,任中將近衛師團長,1895年攻臺時身亡。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當時在臺灣的人們如何反應呢?

答案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臺灣民主國」成立了,準備要反抗日軍的接收。

只是,被臺灣官民推舉為「臺灣民主國」大總統、前臺灣巡撫唐景崧,聽到日軍抵達的消息,喬裝逃跑到廈門。接著,擔任副總統的丘逢甲又說:「此地非我葬身之地也,須變計早去,父母在世,應求自己平安。」也就跟著逃之夭夭。

原本應該保家衛國的清軍,官兵變強盜,竟對民眾大肆劫掠,造成臺北城大亂。當時臺北的士紳拜託洋商向駐紮於基隆的日軍投降。六月十四日,日軍進入臺北城,混亂的場面總算控制住。

日軍控制臺北以後,一路南攻,在桃竹苗地區遭遇姜紹祖、吳湯興、徐驤等人率領的客籍民兵,以游擊戰方式的攻擊。但客軍缺乏組織,最後皆遭到日軍壓制。日軍繼續往南攻,在彰化受到嚴厲的抵抗,也就是著名的「八卦山戰役」,近衛師團死傷逾千人,是臺人給日軍最嚴厲的反擊。

臺灣民主國主將劉永福後被擁為第二任大總統,遷都臺南。為籌措經費曾發行銀票與郵票。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一八九五年十月下旬,日軍攻入臺南,擔任「臺灣民主國」第二任大總統的劉永福,透過洋商傳話給能久親王,他說:「欲想抗戰唯有臺灣人耳。」表達自己無意為臺灣而死,隨後渡海回到中國。

至此,「臺灣民主國」瓦解,日本帝國對臺灣的逐步控制也宣告開始。

臺灣歷史的十個轉捩點:(四)1860年.重啟港口通商

貿易一直是臺灣經濟收入的重要來源。如果以這次「開港通商」為分水嶺,在此之前,臺灣主要經濟以貿易與農業為主,對口貿易地區主要為清帝國內部;開港之後,通商口岸附近開始設置洋行,許多仕紳或地方豪強趁勢崛起,其影響力直至今日依然存在。
作者:故事2015-08-04 17:17

故事

上一篇:歷史的十個轉捩點:(三)1786年.林爽文事件

一八五七年,如果你還記得課本說的,英法聯軍迫使清帝國簽訂《天津條約》。因為這一個條約,一八六○年臺灣的雞籠、滬尾、安平、打狗等港口,作為對外國的通商口岸,重新開放。

《天津條約》簽訂於1858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戰敗之後,簽訂者左起分別為花沙納、額爾金、桂良、英海軍上將西摩爾。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在這之前的一百多年內,清帝國統治下的臺灣,以對渡口岸的角色,多數的貿易都侷限在東亞沿海地帶,較為封閉。因為這一次重啟港口通商,不只是臺灣的貿易因而有了新的面貌,臺灣的社會與經濟也隨之出現劇烈變化。

開港前後的比較

貿易一直是臺灣經濟收入的重要來源。如果以這次「開港通商」為分水嶺,在此之前,臺灣主要經濟以貿易與農業為主,對口貿易地區主要為清帝國內部。清中葉之前,臺灣主要輸出米、麥、鹿皮以及白糖為主,對清帝國而言,輸出米糧是臺灣最重要的價值之一。

開港之後,通商口岸附近開始設置洋行,許多仕紳或地方豪強趁勢崛起,其影響力直至今日依然存在。此時,因臺灣的地形、土質、氣候,以及在英國商人從福建引進茶作等人為操縱的關係,「茶、糖、樟腦」便成為清代臺灣末期主要的經濟作物。一八六八年到一八九五年間,此三種商品出口總值,就占同期臺灣出口總值的百分之九十四。

其中,又以茶葉為最大宗。

一八五六年,福建茶種引進臺灣後,臺灣茶業的產值便逐漸增大,甚至在價格與品質上也越發與福建一別苗頭,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情況出現,其中最大輸出國為美國,其次為英國以及南洋地區。

印刷於1870-1900年的台灣茶卡。圖片來源:Taipics.com

茶葉的種植和生產,帶動了北臺灣的經濟發展,臺灣政治中心也跟著逐漸北移,加上北臺灣山區亦多為另一項重要作物──樟腦的生產地,因此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清政府對於高山族的管控更加緊縮,過去教科書上所說的「開山撫番」,便是在這樣的條件下產生的制度,原住民也因此受到壓迫,進而出現了大規模的遷徙。

和茶葉與糖同樣重要的樟腦,是因為「賽璐珞」的發明而受到重視,在塑膠發明以前,賽璐珞是最早的可塑樹脂。

一八九○年之前,樟腦的市場,就是臺灣與日本兩個有生產天然樟樹的地方相互競爭。但是因臺灣樟樹生長地區多為深山,開採樟腦風險也相對較高,加上當時臺灣的熬腦的技術並無日本先進,品質不穩,因此這段期間日本在樟腦業上仍居上風。

話雖如此,臺灣的樟腦資源仍因全球需求量大增,衍生出臺灣樟腦業被英國人壟斷、促使清政府想將販賣權收歸國有,英國商人和清廷官兵進而發生衝突,並於1868年爆發樟腦戰爭。當時,駐香港的英軍派艦攻打安平,揚言要攻下臺灣,不過最後在臺灣仕紳的斡旋下,暫時停火,英清雙方簽訂了〈樟腦條約〉,臺灣的樟腦業也由英國所壟斷。

一八九○年後,因日本樟樹被開閥殆盡,清政府的開山撫番,促使業者可進入深山,再加以技術精進,臺灣因而成為樟腦的主要出產地,直到日治時期依然如此。可是樟腦業的蓬勃,帶來了臺灣山林無可彌補的浩劫,也使原先在山林中生活的原住民受到干擾。樟腦業的興衰,顯示不管是英國、中國或日本,都只在乎他們自身的利益,臺灣的人、土地或者山林,並非他們關注的焦點。

而臺灣的糖業,最早可追溯到荷西時期。在整個清朝統治時期,糖也都是臺灣主要出口品之一,開港通商前主要銷往中國以及日本,開港之後更銷往澳洲、西歐、南北美洲等地。

清代的《番社采風圖》中的「糖廍」情景,不過圖中人物以漢人為主,推斷製糖技術應為漢人所有。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一八六○年到一八九五年間,臺灣糖業出口分為兩個部分,一個為白糖與紅糖,白糖主要銷往中國華北地區,少部分銷往日本。紅糖的部分則遍及中國、日本與歐美各國,成為食用、精製成白糖或是製成糖果的原料。直至日治時期,臺灣糖業依然是臺灣的經濟命脈之一。

經濟作物帶來的影響

茶、糖、樟腦改變了臺灣的社會經濟架構,除前面所言買辦、仕紳的崛起,更因為這些經濟作物多在沿山地區或是山區,而這些地方多為粵民或漳籍人士居住的地方,因此改變了粵籍以及漳籍人士的身分地位,並縮短閩粵、漳泉之間的差異與隔閡。

李春生(1838-1924),清末臺灣大稻埕地區的著名買辦商人,因推廣臺灣茶和煤油而致富。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茶、糖、樟腦的生產提供了許多的就業機會,此時清政府在台的稅收主要來自出口貿易,而非以往的各類田租,清廷遂命沈葆楨、劉銘傳等官員,以臺灣為實驗「新政」的白老鼠,做了一些現代化的基礎建設,只是成效有限。

此一時期,臺灣雖然提昇了國際能見度,卻沒有太多的影響力,寶貴的山林與源源不斷的物產,不過是世界列強在貿易戰爭上的資本。自顧不暇的清帝國,實行的新政只是皮毛,於甲午戰爭中被日本徹底打敗,臺灣再次被轉手讓人

臺灣歷史的十個轉捩點:(三)1786年.林爽文事件

一七九○年,在林爽文事件之後,官方重新劃定了「番界」後,開始施行「番屯」制度──也就是利用原住民來維持治安,希望用「以番治番」、「以番治漢」的方式穩定漢人社會,以及防禦「生番」出草的效果,達到了「漢—熟番—生番」的三層制統治模式。
作者:故事2015-08-04 14:16

故事

上一篇:臺灣歷史的十個轉捩點:(二)1662年.鄭成功之死

《光緒會典》中之台灣全圖,約繪於清光緒至宣統年間。圖片來源:Taipics.com

一七八六年(乾隆五十一年),清政府取締在臺灣活動的天地會,結果引起了清代臺灣最大的一場「民變」──林爽文事件。

當時林爽文糾眾抗清,從彰化縣一路打到鳳山縣,打到連人在北京的乾隆皇帝都大為震撼,半夜輾轉難眠,頻頻要求官員回報前線戰事,更派出他的愛將福康安渡海來台。

林爽文引起的反抗風潮雖大,但終究不是經過精良訓練的部隊,不僅時常發生內鬨,在彰化縣以及鳳山縣等地,還曾因為閩粵情結而發生械鬥。除此之外,在竹苗地區,他們也碰到了為了身家財產安全而自組鄉勇軍抵抗的客家人。這種種紛爭,讓清軍有機可趁。最後林爽文敗走逃入山區,官兵在苗栗山區將他捉拿,整個事件也逐漸宣告落幕。

林爽文在戰役失利後退入小半天山(今南投鹿谷一帶),後逃至苗栗山區時遭清軍逮捕處死。圖為清軍攻剿小半天山之情景。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清帝國對臺灣的控制

林爽文事件如何成為臺灣歷史的轉捩點?

在這起事件中,除了官方外,位於今天臺中一帶的岸裡大社,也曾經與官兵合作,林爽文之所以於內山中被緝捕到案,就是因為屬於平埔族的岸裡大社居中斡旋,由高山族將其捉拿,交付官府。在這之前,清政府一直覺得「番」是很難管控的族群,林爽文事件之後,清政府改變態度,認為「熟番」是穩定臺灣社會的一個利器。

所謂「熟番」,是清政府對於臺灣原住民的分類,帶著中國傳統中對於域外文化的輕蔑。

清帝國為了控制臺灣,因此設有「番界」,又稱為「土牛線」。居住於番界以外但是歸順於清政府的是「化番」,他們需繳鹿皮為稅,但是不服勞役;在界外的平埔族或是高山族則稱之為「生番」,不繳稅,而清政府亦不准他們越過番界進行貿易。

土牛界為清廷用以區分漢人與原住民的生活區域。圖為1735年,法人所繪製土牛界以內的清廷實際統治區。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至於界內的平埔族一律稱之為「熟番」,他們必須納稅,並與漢人移民一樣以農耕為生。清政府為了表示熟番皆為大清子民,施行了「賜姓」,讓平埔族人改換漢姓,例如潘姓、楊姓、李姓……等,此舉也使平埔族慢慢地消融,甚至誤以為先祖來自中國。

一七九○年,在林爽文事件之後,官方重新劃定了「番界」後,開始施行「番屯」制度──也就是利用原住民來維持治安,希望用「以番治番」、「以番治漢」的方式穩定漢人社會,以及防禦「生番」出草的效果,達到了「漢—熟番—生番」的三層制統治模式。

換句話說,這起事件改變了清朝官方對臺的治理政策,也改變了臺灣內部的族群關係。

平埔族的反抗

林爽文事件只是清朝各個大小民變的其中一個例子。清帝國於康熙年間取得臺灣之後,就不斷遭遇反抗,起事的不只有閩粵移民,原住民亦不在少數,甚至包括前面所說的「熟番」。

「熟番」表面上雖是「大清子民」,但清帝國要求平埔族的稅餉以及勞役量高的嚇人,舉例來說,鳳山八社(今高雄、屏東一帶)要承擔臺灣全年稅收的五分之一,這些稅收多用在海防的軍事用途上。一開始,甚至連老弱婦孺也都必須繳納人口稅,後續雖有調整,但數字依然很高。

平埔族母子素描,約繪製於1875年。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沉重的稅役,使平埔族從康熙年間開始,就不斷地起身抗清。代表性的案例,就是一七三二年(雍正九年)爆發的大甲西社事件。

大甲西社事件,原本只是一兩個平埔族部落,對於彰化縣(今臺中、彰化)官員的不滿與抗議,最後卻演變為中部一帶幾乎所有番社都參與其中,範圍橫跨大安溪至大甲溪的大規模反抗。

這起事件改變了中部地區熟番勢力的變化,身為「化番」、稅賦較輕的岸裡大社等,因為助官「平亂」,在事件結束之後從接收了原屬於大肚社、大甲西社、沙轆社原有的土地所有權,成為中部地區勢力最強大的社群。

郭百年事件

其實,早在大甲西社事件爆發前,南投地區的水社就曾因為出草文化、賦稅等問題抗清,但不敵清軍力量而失敗,首領骨宗父子也因此被斬,史稱「骨宗事件」。這事件為什麼重要?因為水社的勢力在那之後被大幅削弱,清政府的觸角也伸進了南投地區,漢人的勢力隨後蜂擁而至,而原本住在南投地區的水沙連二十四社,則成為清政府抵禦高山族的屏障。

不幸的是,進入南投的部份閩粵移民,在土地利益的引誘下,打算以偽造文書的方式,取得今天埔里一代的土地。一八一四年,以郭百年為首的移民,就對水沙連二十四社中的埔里社進行誘騙,並且趁埔里社壯丁打獵之際,屠殺剩下的老弱婦孺。

清領時期,漢人與原住民簽訂的土地租佃或讓渡契約,同時與漢語和新港語寫成,俗稱「番仔契」。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之後官府雖將郭百年定罪,收回墾地交還原主,並且禁止移民進入番界,卻已無濟於事。埔里社的勢力已經大受影響。

經此一事,埔里社失去了原本的優勢,甚至無法抵禦高山族,他們也不再信任移民。於是,他們透過水社從中協調,邀請中部其他平埔部落進入埔里,共同打造一個熟番的開墾、防禦的集團──打里摺,以確保自身的安全。

不過,這些從西部平原遷入的部落,卻也逐漸取代原有埔里熟番的地位,成為了埔里盆地的新主人。

從林爽文事件到郭百年事件,清帝國統治下的臺灣,族群衝突不斷發生。不論是移民的進入或是國家勢力的介入,在平埔族人的經濟、社會和生活等層面上,都是相當大的破壞。他們失去了自己的土地,漸漸地,也將失去自己的文化。

臺灣歷史的十個轉捩點:(二)1662年.鄭成功之死

回顧鄭氏家族的所作所為,除了打著「奉明正朔」的政治旗幟,以海上商盜集團起家的他們,始終未將眼光轉離海洋。鄭經和他的父親都嘗試「反攻大陸」,康熙時代的三藩起事,也有鄭氏家族參與的記錄,但都功敗垂成。
作者:故事2015-08-03 16:56

故事

上一篇:臺灣歷史的十個轉捩點:(一)1568年.荷蘭獨立戰爭

一六六二年六月二十三日,曾經叱吒海陸的鄭成功逝世,年僅三十九歲。

鄭成功畫像,收於臺灣博物館。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那一年的年初,鄭成功才帶著一干軍民來到臺灣,並將十九歲的長子鄭經留在思明州(今中國廈門)鎮守。

不久後,鄭成功接到鄭經的長子出生的消息。

鄭經,亦名「鄭錦」,他被追隨者以閩南語稱為「錦舍」,也就是「錦少爺」的意思。年輕的錦少爺初為人父,相當喜悅。但他的父親鄭成功,卻是不太高興。鄭經的部下,也憂心此事將掀起波瀾。

鄭成功的苦惱

鄭成功怎麼了?他不是「趕走」了荷蘭人,應該正威風凜凜的展開「建設臺灣」的大業嗎?

事實上,後世人們盛傳鄭成功「攻克臺灣」一事,並非一朝一夕的事,而且存在著血腥的波折。自一六六一年四月底率軍駛入台江,五月初接手普羅民遮城(今臺南赤崁樓)並將它改名為「東都明京」之後,鄭成功和他的部隊便和留在大員熱蘭遮城(今臺南安平古堡)的荷蘭人展開為期約九個月的僵持;圍城與守城,對雙方來說都不輕鬆,對峙期間,鄭成功甚至殺害了大多數的俘虜。

1661年5月,普羅民遮城不敵鄭成功攻勢,宣告投降,荷蘭大員評議會派出議員湯馬斯‧范‧伊伯倫(Thomas van Iperen)和檢察官李奧納多‧范‧李奧納杜斯(Leonard van Leonardus)前往赤崁與鄭成功談判。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同時,堅持要拿下荷蘭人根據地的做法,也讓不少和他一起打拚的夥伴感到不諒解︰為什麼非要打大員不可?忙著打大員,難道不「反清復明」了嗎?於是,部將抗命、兵士脫逃,大小齟齬層出。

就是在此時,鄭成功又接獲一連串從中國傳來的壞消息︰其父鄭芝龍和家眷十餘人在遙遠而寒冷的北方被清朝政府處死、姻親投降清朝、南明的永曆皇帝被害……等等。

接著是鄭經一舉得男的消息送到,但鄭成功還來不及高興,隨即得知:這長孫是鄭經與幼子的乳母婚外情的產物。

若以後見之明來看,這也很可能是壓垮「國姓爺」的最後一根稻草。在這一連串打擊後,來到臺灣還沒多久的鄭成功,就離開了人世。這座島嶼,成為了他的埋骨之處。

鄭成功之死,對臺灣造成了什麼影響?

就在他屍骨未寒之際,他的弟弟鄭襲與長子鄭經,分別在東都明京和思明州宣告接班。換句話說,鄭氏家族的內部開始分裂。接著鄭經發兵東都,鬥倒叔父,又返回思明州,直到一六六四年,不再能夠掌控福建沿海的島嶼,才又回到臺灣。在那之後,能夠「反攻大陸」的希望已經越來越渺茫。

鄭氏政權的版圖

回過頭看,鄭氏政權勢力所及的地理範圍,自始至終都和我們今天所認知的「臺灣」有很大一段差距。鄭成功下令實施「屯墾」的範圍,北至噶瑪蘭(今宜蘭一帶),南至瑯嶠(今屏東縣恆春鎮)。

一六六四年三月,鄭經將手下的所有軍隊帶到臺灣,在父親當家時所建立的基礎上,持續推行「寓兵於農」;不過,大肚地區的拍布拉(Papora)族人和瑯嶠地區的族人,對於唐山人的活動並不感到欣然,時常與踏上傳統領域的鄭軍發生激烈衝突。

《清職貢圖選》中的Papora族形象,左為女性,右為男性。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在既有住民的反對下,鄭氏所派出的士兵,並沒有辦法「如入無人之境」。不管今日全台各地的鄭成功神話有多麼活靈活現,鄭氏政權實際控制的範圍,大約是北至二林(今彰化縣二林鎮)、南到茄藤(今屏東縣佳冬鄉),也有人說範圍其實更小。

不過,鄭軍的幾度征伐,也使荷蘭時代維持半獨立狀態、由臺灣中部一、二十個聚落聯合組成的「大肚王國」逐漸瓦解、沒落。

鄭氏政權與清政府

回顧鄭氏家族的所作所為,除了打著「奉明正朔」的政治旗幟,以海上商盜集團起家的他們,始終未將眼光轉離海洋。

鄭經和他的父親都嘗試「反攻大陸」,康熙時代的三藩起事,也有鄭氏家族參與的記錄,但都功敗垂成。他們也曾經想要進攻呂宋,以求家業穩固。另外,清政府的海禁政策,反而促成他們對海上貿易的壟斷。

一六八三年,原本曾經在鄭氏集團服務的施琅,登陸臺灣接受鄭克塽的投降後,上疏朝廷,詢問要「棄台」抑或要「留台」;康熙皇帝對臺灣不是很感興趣,將棄留交付相關大臣去討論,而施琅以外的大臣,大多不認為有必要將臺灣納入版圖。

為何如此?綜合大家的意見:一來,臺灣本非中國的一部分;二來,若說要增加新領土,進駐臺灣必須耗費相當多的成本,在當時的北京官員看來,一點也不划算。然而施琅終究以臺灣是好地方、放棄臺灣出大亂子等作為論述,最終說服了康熙皇帝,臺灣從此成為清帝國的領土。

臺灣歷史的十個轉捩點:(一)1568年.荷蘭獨立戰爭

今天我們所知道的荷蘭,原本是屬於西班牙統轄的低地行省。一五六八年,荷蘭獨立戰爭爆發,整整打了八十年。西班牙失去稅金來源,又遭到荷蘭迎頭痛擊。終於,在一六四八年,西班牙國王菲利浦四世簽下了《明斯特和約》後,確立荷蘭的法理獨立地位。
作者:故事2015-08-03 15:15

故事

前言:臺灣歷史的十個轉捩點:前言

1662年,荷蘭人所繪製的福爾摩沙地圖。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今天我們所知道的荷蘭,原本是屬於西班牙統轄的低地行省。它所提供的稅收,佔了西班牙近半的收入,可見這個地方重要的經濟地位。不過,連年的苛稅與戰爭,終於讓幾個低地行省起而反抗西班牙,追求獨立。一五六八年。荷蘭獨立戰爭爆發,整整打了八十年。

一五八一年,荷蘭獨立戰爭爆發不久,其中七個低地行省就聯合起來,宣布成立「尼德蘭七省共和國」(De Republiek der Zeven Verenigde Nederlanden,以下簡稱荷蘭),達成實質獨立,並開始對西班牙海外據點發動攻擊。

西班牙失去稅金來源,又遭到荷蘭迎頭痛擊。終於,在一六四八年,西班牙國王菲利浦四世簽下了《明斯特和約》(Peace of Münster)後,確立荷蘭的法理獨立地位。

其實,荷蘭獨立戰爭也是一六一八年開始的歐洲宗教戰爭(又稱三十年戰爭)的一部分。這場哈布斯堡王朝對上新教國家的大混戰,最後由新教國家獲勝,參戰各方簽訂了被視為現代國際條約濫觴的《西發里亞條約》(Treaty of of Westphalia),《明斯特和約》也包含在其中。

1648年簽訂的《西發里亞條約》,終止了歐洲三十年宗教戰爭,也終止了荷蘭與西班牙之間的八十年戰爭。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西發里亞條約》讓荷蘭、瑞士等國家得以興起,也讓原先的海上霸主西班牙沒落,讓「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非帝國」的神聖羅馬帝國變得名存實亡,可說深深地影響了現代世界的樣貌。

不過,這場遠在歐洲的宗教戰爭,跟地球另一端的臺灣又有什麼關係呢?

台灣捲入荷、西之爭

讓我們把時間再往回倒一點。

十六世紀下半葉後,西班牙與荷蘭相繼來到東亞,西班牙駐守於今日菲律賓、荷蘭則經營著印尼。當時,統治日本的豐臣秀吉於一五九○年代出兵朝鮮半島時,就曾要提及攻打「南蠻」(即歐洲人)。從那時起,西班牙人就已經警覺臺灣作為防禦日本南下、經略東北亞貿易的地理優越性。

1626年,西班牙人占據臺灣北部地區,圖為當時西班牙的重要據點「雞籠港」。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無獨有偶,荷蘭人也察覺了這件事。因此,他們改變原本在明帝國東南沿海侵擾西班牙商船的作法,企圖直接建立一個橫亙在明帝國與西屬馬尼拉據點之間的殖民地,打亂西班牙人的貿易布局。為此,荷蘭人接連嘗試攻擊澳門(當時葡萄牙人在亞洲的據點),還有明帝國統轄的澎湖,但都已失敗告終。

直到一六二二年,荷蘭與明帝國的官員談判,雙方達成共識,荷蘭轉向無人管轄的臺灣。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一任總督宋克(Martinus Sonk),在海商李旦的幫助下,順利在安平建立了熱蘭遮城,開始經略「大員」──今天的臺南安平。

荷蘭人自1624年開始興建熱蘭遮城(今臺南安平古堡),為荷蘭統治台灣的中樞。圖為藏於荷蘭檔案館的熱蘭遮城1625年簡圖。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為了遏制荷蘭的擴張,西班牙人決定於一六二六年,在雞籠灣小島上建立「聖薩爾瓦多城」(Fort San Salvador,位於今基隆和平島),隨後又在淡水建立「聖多明哥城」(Santo Domingo)。

只是,西班牙沒有荷蘭幸運,一六三三年之後,西班牙被日本幕府逐出境外,無法拓展對日貿易。臺灣這個據點也無法經濟自主,更難以與荷蘭抗衡。

屋漏偏逢連夜雨,當時西班牙捲入宗教戰爭多年, 再加上世界白銀減產,母國經濟疲軟,西屬馬尼拉當局毅然決然自廢「聖薩爾瓦多城」減少開支。在此消彼長的情勢下,一六四二年荷軍遂由雞籠入侵,西班牙從此全面棄守臺灣。

1626年,西班牙人在今基隆外海和平島上建立聖薩爾瓦多城。1668年,該城遭荷蘭人炸毀。圖為復原模型。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六年後,西班牙在歐洲徹底被擊敗,荷蘭宣告獨立成功。原先不屬於任何國家的臺灣,也被當成了荷蘭拓展遠東海運線的前哨站。

那是歐洲歷史上的大航海時代,也是荷蘭獨立革命的年代,而臺灣,就這樣捲進了國際洪流的浪花當中。

當時的荷蘭,還曾經到過位於大西洋西岸的另一座島嶼──後來變成了今天的紐約。如果打開一張世界地圖,或許我們會透過這段歷史,在臺灣與紐約畫出一條隱隱相連、卻又為人遺忘的路線。

平埔族與荷蘭、明帝國的移民

新來到臺灣的荷蘭人,首先遇上的居民是平埔族。荷蘭人所留下的記錄顯示,在荷蘭可控制的北台灣、西部平原、屏東平原、恆春半島以及台東等地區,平埔族的人口約在六到十萬人之間、總數約有三百多社,其中中包含了南部西拉雅、中部的水沙連、大肚王國……等各自為政的社群體制。

其中的大肚王,被他的人民稱為「白晝之王」,他所統治的「王國」其實是一個多部落、多族群的組織。以大肚社為中心,有二十餘個部落加入,包含了巴宰、巴布拉和洪雅等族群。不過大肚王對於人民沒有生殺大權,但可控制首獲獵物權、仲裁世俗紛爭、提供部份實質庇護、扮演祭儀中的象徵性等。

荷蘭人曾經和大肚王發生衝突,但由於勢力龐大,所以荷蘭人與大肚王最後達成協議,大肚王保留原有的權力,但需配合東印度公司,變成半獨立的部落聯盟。所謂的「大肚王國」在後來的時代遭到政權的強力打壓,於十八世紀消失。

至於與荷蘭要塞較為接近的南部西拉雅諸社,由於生活領域與荷蘭人重疊,雙方屢有衝突,荷蘭利用了諸社之間的不合,以武力進攻蕭壟、麻豆社後,迫使西拉雅人接受荷蘭制定的種種規定,以取得殖民的經濟利益。為了推行政令與宣揚基督新教,荷蘭在臺初期的宣教士,以羅馬拼音記錄了平埔族的語言。原先是為了控制的需要,不過這套文字系統後來被沿用了上百年,由於主要於新港一帶被發現,因此稱為「新港文書」。

傳教是新港文書的重要功能之一,圖為古荷蘭語(左)和新港語(右)並列的馬太福音,印製於1650年左右。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此時,正值明末,荷蘭以武力取得了許多土地後,遂招募大量躲避戰禍的閩粵移民來臺,提供耕牛、農具和種子。不過,這些移民僅有繳稅義務,沒有土地所有權,當然也不會有集會結社自由。荷蘭人也對平埔族和移民分而治之,嚴禁雙方交流。這種高壓剝削的經營模式,終於在一六五二年引發「郭懷一事件」。

通曉荷蘭語的郭懷一,在日本曾經為鄭芝龍船隊代表,負責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平戶港商務館往來。後來他移居臺灣笨港(今雲林北港與嘉義新港),成為當地漢人領袖,特殊的出身引起在臺的荷蘭政府忌憚,因此授與他漢人領袖「大結首」地位(類似保甲),企圖攏絡以就近監視。

郭懷一對荷蘭人治台情況頗為不滿,所以早就曾向鄭芝龍、鄭成功提出過派兵來台,但鄭氏不予理會,郭懷一失望之餘,轉向寄望聯合好不容易逃離故鄉烽火、追求自由的移民。

一六五二年九月八日清晨,郭懷一率領約四千人的反抗軍,手拿農具、火把當武器,攻下荷蘭「普羅民遮城」(Provintia,今赤崁樓)。只是在荷蘭火力的抵禦下,行動宣告失敗。

八年後,明亡清興,海盜出身又自認是明帝國忠臣的鄭成功失去在原先的根據地,一路敗退到澎湖,才終於決定奪取臺灣。

1675年,前荷蘭東印度臺灣長官揆一出版了《被遺誤的臺灣: 荷鄭臺江決戰始末記》。圖為書中所收藏的的海戰圖。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一六六一年四月底,鄭軍先將防禦力較弱的普羅民遮城攻破。一六六二年,熱蘭遮城也守不住了。該年二月一日,最後的荷蘭總督揆一(Frederick Coyett)代表荷蘭在降書上簽了字,荷蘭自此失去經營四十年的據點。

臺灣的命運,也走入了另一個方向。

臺灣歷史的十個轉捩點:(前言)島嶼的身世

教育不是政治的工具,歷史也不是權力的婢女。當政治權力傷害了知識、扼殺了教育,我們只好自己的歷史自己寫。在這個紛擾的當下,我們想和過去一樣,繼續跟大家講一個關於這座島嶼的、長長的故事。
 
《臺灣.故事:十個歷史的轉捩點》
一本不按課綱,不管微調,不合憲法,不裝權威的小冊子,和你一起探索島嶼的身世。

本書由「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製作,只要註明原始出處,歡迎自由轉載與分享。

pdf版本免費下載:
 
《臺灣.故事》(黑白版):
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0B7DPlDtQrv9JMWwySk9IamxjU0U
 
《臺灣.故事》(彩色版):
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0B7DPlDtQrv9JUjRPUkZjRFNnaVU
1640_Map_of_Formosa

荷蘭人約翰·芬伯翁繪於1636年左右的作品,《澎湖島及福爾摩沙海島圖》。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前言

故事該從何說起呢?也許是很久很久以前……

根據考古學者的研究,早在西元前五萬年至五千年這段時間,就已經有人群在臺灣活動。在西元前五千年左右,他們從臺灣向南移動,最晚則於西元七百到八百年左右,就擴散到了今天的馬達加斯加以及紐西蘭等地。

想像一下,那樣的時代,和那個時代的臺灣。

史前臺灣與南島語族

這些早期在臺灣活動的人群,屬於「南島語族」,他們的起源,目前眾說紛紜,有些學者認為中南半島沿海是主要起源地,亦有研究主張,臺灣是其發源地。無論如何,臺灣的原住民並非歐亞大陸文明的邊緣族群,比較可能是開創海洋文化的族裔。

至於臺灣內部的南島語系族群,則包含大家熟悉的阿美族、泰雅族、排灣族、布農族、卑南族、魯凱族、鄒族、賽夏族、雅美族、邵族,還有噶瑪蘭族、撒奇萊雅族、太魯閣族、賽德克族、拉阿魯哇族、卡那卡那富族……

除了他們之外,還有在正在努力尋回自我的平埔族群、西拉雅語族(又可以分成西拉雅、大武壟還有馬卡道三個族群)、巴宰族、巴布拉(拍瀑薩)族、噶哈巫族等。

001

1930年代的鄒族青年勇士裝扮。圖片來源:Taipics.com

不過,考古資料到目前為止,還沒辦法完整呈現臺灣內部南島語族的遷徙過程,因此也只能推測他們於島內擴展後,再從臺灣移居海外。

這就是我們故事的起點。

臺灣:島與人的歷史

人類踏上臺灣的時間雖早,留下文字記錄的時間卻很晚。在臺灣活動的原住民,一開始並沒有留下文字歷史,僅有吟唱的古調在世代之間傳承。

有人認為中國典籍中的「流求」或「蓬萊」即為臺灣,但這些詞彙指的一定是臺灣嗎?其實未必,他們也有可能是東海海域上的任何一座島嶼。很長一段時間,臺灣遠離了世界的變動,島上居民在遷徙的過程中,語言、生活與文化也發生了變化,部落與部落之間既有合作也有競爭,也建立了區域化的部落聯盟。在此期間,間或有些東亞諸國的海盜、商人或官兵造訪,但大多數並未久居。

還好,考古的紀錄、人類學的研究,讓我們得以認識這座島嶼上最早的居民。

Beinan_Archaeological_Site

臺灣原住民卑南族的月形狀石柱考古遺址,日本學者鳥居龍藏攝於1896年間。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從那時開始,一直到今天,不論南島語族、平埔族、高山族、閩粵移民、戰後來臺的中國各省移民或近年的東南亞新住民,都在這裡落地生根。臺灣複雜的族群、多元的文化,在衝突與互動的過程中,逐漸有了自己獨特的面貌。

如何訴說臺灣一路走來的歷史?

在以下的文章中,我們選了十個臺灣歷史上的轉捩點。這每一個關鍵時刻,都對島嶼的命運造成了深遠的改變,影響甚至一直延續至今。這裡所寫的,不是臺灣歷史的全部,只是一把一把的鑰匙,希望藉此讓更多朋友認識臺灣的過去,面對臺灣的現在,同時,也思考臺灣的未來。

故事的第一個轉捩點,我們要走得很遠很遠,好像史前時代那些四處遷徙的人群一樣。我們要越過海洋,到另外一個曾經與臺灣有著密切關係的國家──荷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