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ren男士,Damen女士,德語系國家都是如此標示的」、「荷蘭文H為Herren男士的縮寫,D為Damen女士的縮寫」、「西班牙語H=hombre男人,D=Damas女人」、「法文:男人Homme、女人Dame」。尿急找廁所⋯門竟標「H」、「D」 https://bit.ly/3GvNILC
性別友善廁所 10多公廁改造完成
性別友善廁所 10多公廁改造完成 - 新北市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LWCJKb
位於新北市政府B1連通道的性別友善廁所,設有多元生理用品放送機。(記者賴筱桐攝)
2022/05/30 05:30
議員不滿僅3座取得標章 環局︰10多處正申請標章中 將研議獎勵增設辦法
〔記者賴筱桐/新北報導〕新北市推廣「性別友善廁所」,努力翻轉性別刻板印象,打造全年齡、男女通用的公廁,市議員彭佳芸表示,全市目前僅有三座公廁取得性別友善標章,這與市府未提供獎勵措施有關,導致成效不彰;市府環保局長程大維說,已有十多處公廁按照「性別友善廁所」的設置原則改造完成,正在申請標章中,未來會研議獎勵增設的辦法。
性別平權的意識抬頭加上高齡化社會,民眾對於公廁的使用需求已經改變,例如常有女性外籍移工推著坐輪椅的男性長輩到廁所清潔、更衣,或爸爸牽著幼小女兒、媽媽帶著幼小的兒子如廁,不知該到男廁或女廁,面臨尷尬窘境。
議員︰男女廁所比例嚴重失衡
市府近年推動「性別友善廁所」提供性別友善空間,不分性別都可進入,並以使用者需求為導向,規劃親子廁所、無障礙廁所、蹲式馬桶、坐式馬桶、男性小便斗等設施,每間獨立區隔,顧及隱私性及安全性。
彭佳芸指出,市府雖然訂定「性別友善公廁設置原則」,今年三月也宣傳市民廣場B1連通道的廁所改造完成,但實際檢視全市的「性別友善廁所」屈指可數,只有三座取得認證標章,成效有待加強。
她說,設置「性別友善廁所」需耗費更高的營建與管理維護成本,但不論是改造或取得性別友善標章,市府皆未提供獎勵措施,因此影響公廁管理單位的申請意願,她建議市府應比照里環境認證等競賽,提出獎勵辦法或發放獎金來增加誘因。
環局允改善男女廁所配置比
程大維表示,全新北市已經有十多處公廁按照「性別友善廁所」的設置原則改造,都已改善完畢並同步申請標章,正在審查中,將研議以公開表揚或其他獎勵方式,提升公廁管理單位的增設意願。
另外,彭佳芸指出,女性如廁時間平均約七十五秒、男性約三十秒,台灣建築技術規則規定,男、女廁所的比例應為一比三,全國平均每一百個女廁對應一三九個男廁,新北市是一百個女廁對應一六二個男廁,比例嚴重失衡,要求檢討改進。
程大維表示,將調查目前列管的公廁是否符合建築技術規則,進行溝通並改善男女廁所的配置比例。
性別友善廁所附設親子廁所,內有親子馬桶座、尿布台、洗手台等設施。(記者賴筱桐攝)
新北市政府核發性別友善廁所標章,至今僅發出三個,議員質疑推動成效不彰。(記者賴筱桐攝)
性別友善廁所 10多公廁改造完成 - 新北市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LWCJKb
北市推公廁自治條例 公廁要提供消毒液、衛生紙
北市公廁示意圖。(資料照,北市環保局提供)
北市推公廁自治條例 公廁要提供消毒液、衛生紙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PFvb1C
2022/05/25 14:32
〔記者蔡思培/台北報導〕台北市市政會議通過「台北市公廁環境衛生管理自治條例(草案)」,規定環保局列管的政府機關、公園、百貨公司、加油站、超商等13類、共6900座公廁應設置扶手、求助鈴、馬桶座墊消毒液等貼心設施,並提供衛生紙,未設置的公廁要在條例公布施行起1年內完成設置。草案後續將送請台北市議會審議,將北市公廁軟硬體管理法制化,
台北市公廁環境衛生管理自治條例管理對象包括政府機關、公園、交通場站、百貨公司、加油站、超商等13類公私場所,共有6900座公廁。自治條例要求列管公廁設置馬桶座墊消毒液、衛生紙、扶手及求助鈴等友善服務。
環保局表示,若公廁因其他法令或特殊原因無法設置,可報請環保局同意免除設置。若未符合規定設置基本設施的公廁,要在條例公布施行日起1年內完成設置,若有正當理由、且經環保局同意,可延長完成期限至多1年。
環保局現在也在公廁入口張貼公廁意見QR CODE,讓民眾可以即時反映狀況給管理單位。環保局也明定公廁設施環境衛生檢查評分標準,會針對公廁查核、分級,並要求公廁環境衛生級別應達普通級以上。
環保局表示,北市從2001年推動公廁年計畫,至今已逾20年,有效提升北市公廁環境衛生,民眾對北市的公廁環境滿意度也是六都之冠。環保局為營造更安全、友善的城市環境,也因應老齡化社會及發展本市觀光需求,因此推動台北市公廁環境衛生管理自治條例,目前已經台北市市政會議通過,草案後續將送請台北市議會審議,將北市公廁軟硬體管理法制化。北市推公廁自治條例 公廁要提供消毒液、衛生紙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PFvb1C
解決尿騷味 瑞士推出街頭香草便斗
tw.news.yahoo.com查看原始檔
瑞士首都伯恩計畫推出香草便斗,解決尿味四溢、尿漬隨處可見的醜態。
伯恩跟各大城市一樣有許多晚上喝多了,就隨地便溺的男酒客。目前,伯恩市政府每逢周末都會在人潮多的地方安排流動廁所。
法國一家都市設計公司想出了在長方形便斗上種香草的解決方式。小便斗裡裝了可以吸尿的木屑,上面的薰衣草、迷迭香等香草則可以遮住尿騷味。上個月,巴黎硰車站外圍裝設了幾個。
一整便斗的木屑可以吸收六百泡尿,木屑吸滿尿後再拿去作肥料,既除臭又環保。伯恩當局覺得可以引進,解決伯恩的街頭便溺問題。
(圖片取自網路)
增設女廁 比性別友善更急
2016-11-22 06:00
推文到plurk
◎ 張裕焯
本月廿一日,台北市教育局為促進校園性別平等觀念,在民生國中設計全台國中校園第一座性別友善廁所。性別友善廁所又稱性別中立廁所、無性別廁所,是讓廁所回歸功能取向,不以生理性別區隔。簡言之,便是:男女不分廁,男生女生公用同一間廁所。這個做法究竟對不對,其實並不是件容易釐清的事。
回顧台灣社會脈絡,針對男女廁所相關議題的討論,其實一直都存在。一九九六年台大城鄉所曾發起女廁運動,以搶攻男廁、尿尿比賽、拒絕付費、彈性調撥等行動,凸顯女性因如廁空間不足所造成的困擾,而不足點在於:相較於男性,如廁所需的時間較長,空間較大,惟公共空間的設計上並未如此考量。惟該次運動未強調性別友善廁所的主張。
再者,跨性別者多有性別友善廁所的主張,為的是如此的空間規劃下能避免跨性別者於如廁時所造成的尷尬。另外有相當多的學者,尤其抱持女性主義價值者,以為性別友善廁所有助於消弭性別偏見,是性別教育裡相當積極的論述實踐。
然而,反對這種規劃的聲音同時存在著,男女共廁所造成的尷尬、隱私遭受侵犯的不悅感;以及女性可能遭受偷拍等各種形式侵犯的安全疑慮等,都是反對者的理由。且不論這個做法算不算是個進步作為,它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挑戰社會對於「男女有別」這一類意識形態的底線,也因為意見的分歧,性別友善廁所的做法,迄今仍停留在試辦階段,並以高等教育單位為主要的示範點,設立在國中校園算是首創,新奇的理由一來在於設立於中等教育場域中,其次為透過地方政府主導的政策設立。
且不論既已存在的性別意識適不適當,女性如廁空間的不足的確是困擾已久的問題,要在空間上獲得處理的方式,除了公用以外,尚有更為根本的處理方式,即是:增設女廁。摒除任何一種社會教育的企圖,增設女廁應為比較「中性」的作法,中性意謂較少爭議,同時也避免落入因無力增設女廁改善女性如廁空間需求的推諉之詞:一段以性別平等包裝無能為力的華麗詞藻。 (作者為國會助理,桃園市民)
---------------------------------------------------------
「友善」廁所!女廁不需再大排長龍 - 中時電子報 - http://goo.gl/HSRkVZ
-------------------------------
--------------------------------------------------------
支持性別友善廁所,捍衛性/別弱勢婦幼兒少安全!
◎吳馨恩
最近保守勢力-雷倩與信望盟大動作攻擊性別平權運動,其中一個是政策是所謂的-「性別友善廁所」,雷倩將其抹黑為侵害婦幼兒少安全防線的政策。筆者身為一名跨性別女性(出生時生理性別男性、心理認同為女性),將在此說明為何社會需要性別友善廁所,以及其與婦幼兒少安全之間的關係。
我還記得小時候,每當我上男廁都會面臨偷窺、性騷擾與霸凌,所以不是要憋尿到家,就是要跑去遠方人煙稀少的廁所如廁。但更可怕的是,跑到遠方如廁卻依然躲不過被偷窺霸凌的命運。小五有一次,一個男同學把我押到牆角,強迫我看他的陰莖;國中時,偷窺、性騷擾與霸凌更加加劇,因為遠方人少的廁所,往往是許多人聚眾、吸煙吸毒、打架鬧事的地方。甚至有一次,我因憋尿而在回家的路上失禁了,使身處青少年時期的我,感到非常羞恥與痛苦。
跨性別、非二元性別與任何性別不符合社會期待的性/別弱勢婦幼兒少們所面臨的高危險處境,甚至遠遠比一般的婦幼兒少更加不安全。(圖:高工局提供)
由於我國中快畢業時,因家暴而逃家遭性侵後,我母親對我跨性別身分的支持度大增,因為她希望我不再受到那種傷害。所以高中時,我向學校爭取以女性的身分就學,並且成功。但即使進入女廁,我依然會感到不安心,擔心被當成變態、異類,或是像新聞上的跨性別女性在女廁、女更衣室被「惡意偷窺」與「強制檢查」(這些已經明顯更成對性自主的侵犯了,但卻被社會默許,甚至認為是「正義」)。所以我非常注意自己的一切舉止,包含延長尿尿的時間、設法控制尿尿的聲量,甚至必須迴避其他女性使用者,一切都戰戰兢兢、提心吊膽。
直到如今,我雖可以自然的進出女廁,像一般女生一樣如廁、整理儀容。但這些是基於我學會打扮、使用荷爾蒙等改變外型,以及漫長的自信心建立,才能有今天。有許多跨性別者一到這一步,就不再回想自己過去承受的苦難,極力想擺脫它,畢竟許多的跨性別朋友並不想使用性別友善廁所,只想跟多數人一樣使用與性別認同相符的廁所。這是因為一來「不合格的」性別友善廁所往往「被特殊標的」,看似是「給特殊者使用」,而不是「開放給所有人使用」,這讓長期遭到異樣眼光的跨性別者來說反而困擾;二來跨性別者的認同長期遭到否定,使用與性別認同相符的廁所能夠增加認同與歸屬感;三來是即使有性別友善廁所,但數量還是遠遠不夠,那平時跨性別者還是有需求使用傳統男女廁所。我雖然能夠體諒這些狀況,也認為即使是傳統男女廁所,跨性別者依然有權依自我性別認同使用它們。但並不希望因為我的自私,而忘了為下一代的跨性別孩子們爭取安心如廁的權益,特別是那些不符合社會性別期待的跨性別孩子。
在美國最近的跨性別運動,有許多跨性別者跑去「與自己生殖器性別相符」的廁所自拍,用來指出以生殖器性別分廁所的荒謬。有留著長髮、濃妝豔抹、身材玲瓏的跨性別女性出現在男廁;與滿臉鬍渣、身材魁武的跨性別男性出現在女廁,讓許多人對跨性別「真實樣子」的認識,而不是像雷倩等保守勢力所說的那樣。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有個6歲身穿粉紫小公主洋裝的跨性別女孩出現在男廁,拿著牌子寫著:「我這樣安全嗎?」,讓我想起過去的經驗,也深深為跨性別孩子們的安全感到擔憂。
雷倩、信望盟等性保守勢力嘴裡雖不斷說著要「保護婦幼兒少安全」,但卻從來沒想過跨性別、非二元性別與任何性別不符合社會期待的性/別弱勢婦幼兒少們所面臨的高危險處境,甚至遠遠比一般的婦幼兒少更加不安全。更沒想過這些人浴廁並不等於就會侵害他人的安全,因為真正侵害人們安全的應該是性/性別暴力,而不是單純地性別差異。根據許多統計,性/別弱勢婦幼兒少,往往是最容易面對性/性別暴力的族群,像是有超過50%以上的跨性別婦女都遭受過性暴力傷害;陰柔少年在男廁常面臨「驗明正身」;陽剛女性常在女廁遭到暴力驅逐等。
就算這些人是社會的少數,也不代表其安全就能白白的犧牲,讓這些傷痛被放在社會陰暗的角落化膿。玫瑰少年-葉永鋕,因為氣質陰柔遭到霸凌,不得不在下課提前離開教室去上廁所,後來被發現倒臥血泊中,無法及時送醫而過世。這不就是安全缺乏保障、令人難過的例子嗎?為了不要再有下一個受傷的人,社會需要性別友善廁所,讓所有人都能安全地如廁,特別是性/別弱勢婦幼兒少!
----------------------
成大首座「性別友善廁所」 不分男女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15-04-15
改善男女廁不均、兼具親子廁所、體貼跨性別者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成功大學最近在學生活動中心地下一樓國際會議廳設置校內首座「性別友善廁所」,不以男、女性別區隔,解決男、女廁空間比例不均問題,兼具親子廁所功能,也免除跨性別者使用廁所的不自在;校方另增設婦幼停車位、女學生優先使用籃球場等,讓校園性別友善深化落實。
成大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老師曹玫蓉表示,現今社會風氣開放,「跨性別」逐漸被接受,成大校園除男、女性外,也有學生勇敢站出來承認自己是跨性別,校方去年底評估後決定設置「性別友善廁所」,原來男廁設置五個小便斗、一間蹲式、一間無障礙馬桶,改為性別友善廁所,除在入口增設標示,還將原有男廁無遮蔽的五個小便斗加裝隔間板,讓女性進入原來男廁使用蹲式或坐式馬桶時避免尷尬,也維護男性如廁者的隱私,所有門板都標示便器圖案,方便使用者辨識。
曹玫蓉指出,性別友善廁所也具多功能性,國際會議廳常辦大、小會議,常見女廁大排長龍,男廁卻空盪盪,性別友善廁所多了調撥、分流功能;此外,它也可以是親子廁所,爸爸帶小女兒上廁所,究竟要進男廁或進女廁?不免困擾,使用性別友善廁所就不會兩難了!
------------------------------------------------------------
尋找公共廁所的女人
推文到plurk
2015-04-08 06:00
◎ 劉嘉怡
猶記一九九六年五月間,筆者參與全國大專女學生行動聯盟在台北車站舉行的搶攻男廁活動,凸顯公共場所女廁數量長期不足問題。孰料,廿年過去了,台灣公共場所仍常見女性大排長龍等廁所;縱使立法院業已修正建築技術規則,規定車站男女廁間數量比例不得低於一比五,且經台鐵承諾將在今年底前改善女廁數量,然經平面媒體報導,台鐵竟然在去年才提出改善方案,迄今仍缺至少三百間女廁,未來還要六年才能解決。台鐵增建女廁數量的承諾已然跳票。
公共場所女廁常見空間狹小、照明不足、安全性堪虞等問題,長期致使女性存在外出不敢使用公共廁所的巨大恐懼。其中,廁所數量嚴重不足,使得女性不是選擇憋尿就是得進入猶無止盡的排隊等待。台灣女性人口已經在二○一三年超越男性,但遺憾的是,女性迄今仍未獲得平等的廁所空間。
台鐵身為公營機構且為台灣最大公共鐵路運輸網絡,呼籲台鐵應儘速在今年底前兌現男女廁比例的承諾,還給女性平等的廁所空間。
(作者為台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監事)
台北市推動性別友善廁所,將部分區公所男、女廁打通,設置具有各種便器的獨立廁間,今後爸爸帶的年幼女兒或媽媽帶兒子上廁所,不再尷尬。其中大安區公所的性別友善廁所,更設有親子廁間和哺乳室,號稱六星級,今天啟用。
大安區長蘇素珍表示,大安區公所設置性別友善廁所時,特地請教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學者,入口處張貼性別友善標誌圖示及概念說明,廁所內部設置有小便斗、坐式馬桶及蹲式馬桶等各類便器的獨立廁間,各種性別可各取所需。
北市民政局長黃呂錦茹說,性別友善廁所的設立,打破性別限界,除了增加廁所的使用彈性,對於同志朋友來說,穿著中性服飾上廁所時,因各式便器都有獨立的廁間,可減少性別檢視的壓力。
性別友善廁所對幼兒的家長也非常方便。一位家有五歲女兒的蔡爸爸就說,每當太太不在,只有他帶女兒出門時,上廁所實在是一大難題,因為他帶女兒不論上男廁還是女廁,都非常尷尬,希望未來能有更多公共場所設置性別友善廁所。
上午在大安區公所啟用的性別故居友善廁所,裝潢採溫馨休閒風,將隔板連接地板及天花板,加強隱私;天花板接縫採細縫雕花的壓克力窗,加強採光。公共區部分還有精緻的梳妝檯、洗手檯及小花圃,使用者有如有置身百貨公司或飯店廁所,勘稱「六星級」的跨性別廁所。
民政局表示,為滿足各種性別民眾的如廁需求,台北市第一個推動性別友善廁所,目前共有10個戶政所、5個區公所設置性別友善廁所,未來將逐步擴大推動。
------------------------------------------------------------------
【2014/12/10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頭城鎮公所公廁男女共室,起初也曾鬧出趣聞,久而久之便習以為常。(記者王揚宇攝) |
〔記者王揚宇/頭城報導〕頭城鎮公所辦公空間不足,一、二樓公廁改為男、女共用已八年,內部僅用塑膠隔板分邊,鄉親與公所員工從尷尬變習慣,大家都笑稱這是「性別友善廁所」先驅;鎮長陳秀暖說,單純想節省空間,用久也就習慣了。
頭城鎮公所同仁說,民國九十四年,公所進行廳舍改建工程,當時男、女廁所位在一、二樓兩個不同樓層,礙於辦公空間不足,不能在同樓層皆設置男、女廁,趁改建便把男、女廁合一,避免「男下女上」或「女上男下」的狀況。
不知共用 女見男尖叫
「我走錯了嗎?」鎮公所表示,廁所剛完工後發生過不少趣聞,例如有名中年婦女到一樓如廁準備關門時,竟看到一名男子從隔板後的小便區走出,她尖叫一聲質問男子為何闖女廁,解釋後才知道原來男、女共用,化解一場誤會。
尷尬變習慣 見怪不怪
更多的狀況是,民眾洽公時向服務人員詢問廁所位置,但找不到專屬性別廁所,經過反覆詢問,才知道原來合併使用,多年下來,鄉親與公所同仁已經習慣;李姓民眾笑說,台北市公家機關標榜擁有全國首座男、女廁共室的「性別友善廁所」,這在頭城早已見怪不怪。
「無心插柳柳成蔭!」陳秀暖說,廁所是大家每天必報到的地方,首重整潔與安全性,男、女廁所共室,只為妥善利用空間,才簡單用塑膠隔板稍作區隔,而且頭城民風純樸,同仁和鄉親都是一家人,久而久之,已不覺得有何不便。
------------------------
◎ 葉若瑛
近年來「性別友善廁所」開始在台灣出現,最早立意是使同志族群中外表較為中性者如女同志中的T,或是生理性別與心理性別不一致的跨性別者省去在如廁時只能男女二選一的尷尬,因而設立了這樣「所有性別的人都可使用」的廁所。
這樣的一個空間,其實也兼具親子廁所的功能。試想一名爸爸帶著小女兒如廁,要進女廁不太可能,進男廁似乎也不是那麼地妥當,這時這個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的如廁空間就化身為親子廁所了。
另外,公共場所常常見到女廁大排長龍的情況,這時這個誰都可以使用的廁所就發揮了調撥、分流的功能。「性別友善廁所」其實不只是「性別友善廁所」,更是「通用廁所」。
可是如台北士林台灣科學教育館以及許多單位,並沒有在設置之前真正瞭解其精神,硬體上未做修改,就會發生科教館中「女生在後面走來走去,男生尿不出來」這種讓男女生都不舒服的情況。女生上廁所需要隱私,男生上廁所一樣也需要隱私,小便斗之間的相互遮蔽必須足夠,還要避免從門外就可以看到男士小便姿態等。在用色上也應避免刻板的粉紅色/藍色系,門口也應有屏風遮蔽,還應該有更換尿布的平台。
性別友善廁所已經是未來的趨勢,期盼將來在設立時主責單位能夠多些用心,別重蹈前人的覆轍。
(作者為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生)
------
歐洲廁所兩個馬桶 原來另一個要這樣用......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到歐洲或是中南美洲旅行時,我們或許會在廁所裡頭看到兩個馬桶,其中一個通常是我們一般常見的模樣,但另一個可就長的有點不太一樣了,它沒有坐墊、也沒有水箱,還多了個水龍頭。然而它可不是馬桶,千萬別在上面上大號!
西方人叫它「Bidet」,中文被稱為坐浴桶、淨身盆、下身盆,有些人甚至直接稱作「洗屁屁台」,顧名思議就是在上完大號後,拿來清洗屁屁用的。Bidet的法文原意為「騎馬」,簡潔有力的說明它的用法,只要坐上去並調整水的冷熱和強度,就可以輕鬆的把屁股洗乾淨。
據說Bidet在17世紀的法國誕生,今日則流行在南歐和中南美洲,然而其他地區也有類似的產物,像是在伊斯蘭教國家,因為教義的關係,光用衛生紙清潔是不夠的,因此會在馬桶旁邊附上蓮蓬頭,能夠進一步隨時保持清潔。
或許有人會說,這不就是日本的免治馬桶嗎?日本的免治馬桶還可以自動打開、自動沖水,有些還可以按摩,功能更多又不用多占一個空間。不過Bidet其實跟免治馬桶有個很大不同點,或許是受惠於Bidet低矮的高度,對使用Bidet的人來說,它不只是個洗屁屁台,還可以當作多功能大水槽來用。不管是要洗拖把、鞋子還是臭襪子等髒東西,還是說要幫小朋友洗臉,或幫寵物洗澡,其方便性深受歐洲人和中南美洲人們喜愛。
--------------------
公園公廁蹲式馬桶占84% 老人嘆不便
〔記者謝武雄/桃園報導〕桃園市公廁馬桶大多設計成蹲式,市議員黃景熙接獲許多老人反映,抱怨使用不便,因為老人的骨質疏鬆、手腳比較無力,蹲下後要爬起來很吃力;黃景熙調查,全市公園一般廁所馬桶數量有三八二座,其中蹲式三二一座占八十四%,男廁的蹲式比率更高達九十二%,女廁蹲式比率也高達七十五%,他呼籲市府調高坐式馬桶的數量,讓老人家如廁更方便。
市長允調高坐式馬桶比率
市長鄭文燦表示,基於個人衛生原因,較多數民眾不太願意使用坐式公用馬桶,甚至還有民眾蹲踩在坐式馬桶上,造成更不乾淨,所以近年裝設的馬桶才會以蹲式為主,但老人家使用蹲式馬桶,起身不方便也是事實,已請工務局針對全市公廁進行清查,未來會適當調高坐式馬桶的比率,讓老人家如廁時更方便。
七十九歲陳清雲老先生說,公廁的蹲式馬桶,對老人家是一大折磨,不但蹲下去不方便,上完廁所後想要站起來更感吃力,甚至還有人不小心跌倒,雖然有無障礙的坐式馬桶,但畢竟是給行動不便的殘障人士優先使用,老年化社會來臨,希望能多考慮老人家的需求。
黃景熙指出,桃園市公園的男、女廁提供的總馬桶數量有三八二座,其中蹲式三二一座、約占八十四%,坐式六十一座占十六%,如果男、女分別計算,男廁的馬桶數量有二○四座,蹲式一八八座占九十二%、坐式十六座僅占八%;在女廁部分,蹲式一三三座占七十五%、坐式四十五座占二十五%。此外,無障礙及親子廁所都是坐式馬桶,數量有二三二座,總計全市公園的蹲式馬桶三二一座、坐式馬桶二九三座。
他說,蹲式、坐式馬桶的總數量看似相差不大,但坐式馬桶集中在無障礙廁所,一般的男女廁所還是以蹲式馬桶為主,公園使用比率最高的還是銀髮族群。
桃園市共有四八○座公園,只有一二六座公園有公廁,其中一一三座公園是男女廁混合的綜合廁所,另有十座公園分別設置男、女專用廁所,這一二六座有公廁的公園中,有八十座公園有無障礙廁所、三座公園有親子廁所。
---------------------
北市推男女共用廁所 日本人崩潰了
tw.news.yahoo.com查看原始檔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為推動校園性別平等觀念,北市教育局共有22校國中小及高中提出性別友善廁所設置計畫,讓男女生都可使用同間廁所,不過這樣的做法在日本似乎是不可能的事,臉書「色色的日本人的歐吉桑」粉絲專頁就發表看法,認為台灣的學生很可憐,連上廁所都不能放輕鬆。
▲北市學校推動友善廁所。(示意圖/翻攝自微博)
他表示,對日本學生來說,上廁所是非常不好意思的事,「日本學校洗手間就是偷偷抽煙,也是打架的地方」,如果被發現在學校大便有可能因此被欺負,女生要去廁所也會找朋友一起去,就算有隔間還是會很在意,所以對日本人來說男女共用廁所實在太開放;他認為,即使這樣的廁所可以幫助Transgender(第三性),但真的要尊重彼此的權利的話,分別的洗手間才更好,也好奇提問:「使用課本也不能學習性別平等觀念嗎?」
貼文一出引起廣大網友兩極討論,有人認為只要有門,共用廁所不算什麼,未免反應太大,「很多餐廳都是這樣啊」、「剛好可以紓解女廁的排隊人潮」;但另一派網友則不能接受,直說「感覺好奇怪」、「我會上不出來」,也有人幫忙緩頰,表示原本的男女廁都還在,不介意的人再去使用就可以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