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飽讀詩書的外省官員、軍官巧取豪奪日人、台人資產的方式,遠比那些犯下偷竊、搶奪罪行的外省士兵還要來得更粗暴。他們倚恃組織、體制賦予的權力,大量地將想要的日人房產納入名下,還有嚴重的貪污風氣。種種不專業的表現,使台灣人難以接受這種統治。「狗去豬來」的標語,在外省人來台不到6週時,就已滿布台北市區的牆面,散落在台灣人的日常對話中 終戰之後:台灣人揮之不去的「次等公民」標籤 | 詹婉琪 / 多元發聲.讀者投書 | 獨立評論 - https://goo.gl/JpB79k


再見海南島:臺籍日本兵張 子涇太平洋終戰回憶錄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
難得一見的海南島二戰回憶
海南島的大小與臺灣相當,如同八田與一所說的,「就像漂浮在水上的馬鈴薯般」。這座位處中國最南端的島嶼有「東方夏威夷」之稱,是觀光勝地。然而,在這個現代化的形象背後,海南島在二戰日本統治下的歷史卻鮮為人知。日本帝國很早就注意到海南島在地緣政治上的重要性,於是在1939年2月10日攻占海南島,成為「南進基地」。日軍在攻占海南島的過程中,中國駐軍無力抵抗,退守至山區。此後日本人將統治臺灣的經驗(如農林產業、調查事業、熱帶醫學、警察行政和宣撫教育等)移植到海南島,依據南進政策,引進臺灣拓殖株式會社以及三井、三菱等民間商社的力量,與軍方共同開發、經營海南島。直到1945年8月日本戰敗投降為止,日本統治海南島長達六年。
在1930年以後,日本進入對外擴張與軍人強勢的時期。到了1930年代後半,臺灣也逐漸被捲入戰爭。本書的主角和作者張子涇,便是在1941年以佐世保第八特別陸戰隊的海軍通譯(翻譯官)身分派往海南島,在當地待了五年,並在戰爭結束近一年後才回到臺灣。通譯是日軍和當地人之間的橋梁,平時負責宣導和維持治安、物資調度配給、以及建築和道路工程等相關工作,甚至還要充當日語教師。由於任務相當多樣,通譯可說是多才多藝又繁忙的職位。此外,翻譯官在作戰時也必須為日軍指引道路,他們往往要比前鋒部隊更瀕臨火線,因此有不少翻譯官殉職。
終戰日(1945年8月15日)是本書張子涇故事的開端。當時,他和1300名的臺灣士兵在海南島東邊的嘉積市,被中國軍解除武裝,收容在市區的集中營。三個月後,他們還被要求徒步搬遷到200公里外的瓊山市集中營。戰後過了將近一年,張子涇和臺灣戰友遲遲未能等到返鄉船,備感焦急之下,更堅定了自力返鄉的決心。張子涇與250名的戰友集資找到船隻後,冒著生命危險歷經333天,終於回到了臺灣。返臺的航行過程中,遭遇海盜襲擊、颱風侵襲,本書也記錄了這段冒險歷程,曲折離奇不亞於小說。
同樣經歷過二戰的太宰信明為本書畫了上百張插畫,希望藉此將他們的戰爭經驗及身為臺籍日本兵的痛苦經驗傳達給「戰後世代」。像張子涇一樣在戰後遭日本拋棄的臺籍日本兵和看護士不在少數。他們在戰後喪失了日本國籍,不但無法獲得日本政府的補償,而且受到不聞不問的對待,實在令人同情。
作者簡介
張子涇(1921-2010)
1921年生,台中豐原人,清代台灣著名通事張達京的後代。日治時期,就讀於台中州郡翁子公學校、豐原高等科、台北府立工業養成所。太平洋戰爭時派至海南島,任佐世保第八特別陸戰隊海軍通譯官(1941.10-1945.8)。終戰後任海南島台籍軍人嘉積集中營隊長(1945.9-1946.6)。1946年7月
搭乘帆船返回台灣。二二八事件時在高雄六龜鄉興產製材廠工作。1950年結婚,育有二男三女。1966年,搬回台中豐原,在台中市客運工作,至1986年退休。1984年,出版日文回憶錄《台籍.元日本海軍陸戦隊軍人軍属いずこに:台籍日本兵苦闘の結末》(台中市:聯邦書局)。2010年3月過世,享年90歲。
譯者簡介
天江喜久
1972年出生於日本神奈川縣。夏威夷大學政治學博士。現任長榮大學臺灣研究所副教授。專研臺灣近現代史、後殖民研究與東亞比較文化。主要論文:〈他山の石:台湾から帝国の慰安婦問題を考える〉,浅野豊美、小倉紀蔵、西成彦編著《対話のために:帝国の慰安婦という問いをひらく》(東京:クレイン,2017),〈Becoming Taiwanese: Appropriation of Japanese Colonial Sites and Structures in Cultural Heritage Making—A Case Study on the Wushantou Reservoir and Hatta Yoichi〉(Michael Hsiao, Hui Yew-Foong and Philippe Peycam eds., Citizens, Civil Society and Heritage Making in Asia, ISEAS, 2017),〈A Japanese Engineer Who Became a Taiwanese Deity: Postcolonial Representations of Hatta Yoichi〉(East Asian 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 Vol. 1, No. 1, 2015),〈朴順宗:二二八事件中朝鮮人/韓僑的受難者〉(《臺灣風物》64卷第3期,2014)。
林子淳:1990年生,新竹人。長榮大學翻譯學系畢業,目前就讀於日本飯店專門學校,預定2018年3月畢業。
謝明諭:1989年生,南投人。長榮大學應用日語系碩士。
書系總序 林志明
推薦序 翁佳音〈懷念曾隱藏半生經歷的老兵〉
編者序 天江喜久
導論 天江喜久〈臺灣人在海南島〉
再見海南島


1946.11.11 員林血案
2017 年 11 月 07 日 23:14:08 ⋅ Leave a Comment ⋅ admin
中華民國告訴你「張燈結彩喜洋洋」「一片美好」的「臺灣光復」,實際上又是如何呢?來看看臺灣戰後慘遭中華民國政權軍事代管後的隔年,社會變成什麼樣子?
二戰日本戰敗後,盟軍統帥麥克阿瑟命蔣介石派員來臺代表盟軍接受日軍投降,於是1945年10月25日在臺北公會堂舉行降伏儀式,以為自己將成為「一等公民」的臺灣人,興高采烈迎接中華民國,卻不知卻是落入萬丈深淵的開始。
1946年5月,鹿港四方醫院院長施江西遭中國員警許宗喜夥同數名中國流氓毆打成傷,並誣指其破壞公物。施江西不甘受辱提出告訴,法院傳喚許宗喜等人拒不應訊,臺中地方法院於是簽發傳票派員進行緝捕。
1946年11月11日,數名法警及十餘名地院人員前往緝捕許宗喜等人到案,竟遭另名時任警局督察的中國人陳傳風及北斗警局所長林世民亂槍射擊,多人重傷倒地、一名法警斃命,其餘法警及地院人員被中國員警集團關入拘留所。
消息傳出後輿論沸騰,中國員警在壓力下僅能釋放被其拘禁者,但身上財物早已不翼而飛。
在日本時代已經歷相當現代法治基礎的臺灣人,對於這些情境簡直歎為觀止難以想像,將此事件稱為「員林血案」,並發起「護法守法大講演會」。隔年二月在法院判決下,除林世民一人遭判刑外,其餘全數無罪或遭大赦免罪。
臺灣人寄予厚望的「祖國」,不過是個長期戰亂,極端落後的五流政權。臺灣遭代管後,貪汙腐敗、掠奪侵吞、社會不公,民怨也不斷累積。在員林血案判決後不久,即爆發了二二八事件。
1946.11.11 員林血案 | 台灣回憶探險團 - https://goo.gl/TnYHZS

2017-11-08_115641  


 

臺灣二戰後初期課本
2017 年 10 月 25 日 00:04:52 ⋅ Leave a Comment ⋅ admin
1945年10月25日,蔣介石奉盟軍統帥麥克阿瑟之命令派員來臺接受日軍投降後,中華民國政權在臺灣展開了將臺灣一切覆蓋為中國的工程。
圖:1946行政長官公署發佈之中學國語課本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2017-10-26_1358282017-10-26_140238  


10月25日 一個應該記住但不必慶祝的日子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
1945年二戰日本戰敗,10月25日政權交接,由國民政府代表盟軍接管臺灣。
這個日子長久以來被定為「光復節」,但也有不同觀點認為應該叫「終戰紀念日」、「淪陷日」、「再殖民日」、「被奴役日」甚至「臺恥日」,由此也不難看出這個日子背後的意義有多麼複雜。
但如果了解政權交接後的臺灣後續發生的事,相信許多人應該會同意,這個日子應該記住但不必慶祝。因為這一天之後幾年內,發生了這些事件:
1946-國民政府在臺灣施政不當,經濟急速惡化,社會陷入混亂
1947-228事件爆發,國府軍血腥大屠殺及長達數月的清鄉濫捕濫殺
1949-開始了長達38年的戒嚴
四萬塊舊臺幣兌換一圓新臺幣,許多人畢生血汗錢形同歸零
中華民國政府全面遷臺,正式將與仇家(中共)的恩怨帶來臺灣,自此臺灣又再次全面籠罩在戰爭陰影下,至今無解,為此也付出了無法計算的代價
約二百萬難民(將近臺灣原始人口1/3)湧入臺灣島
1950-開始了長達數十年的白色恐怖,冤錯假案、暗殺、滅門事件不計其數
但在發生這些事件之前,當時的臺灣人對未來充滿希望,把夢想寄託在戰後的新中國上。由當時報紙社論不難看出,臺灣人認為自己的文化素養遠優於中國各省,人才輩出,我們將成為「一等公民」,也一定能成為「三民主義的模範省」。沒想到語言隔閡、文化差異、衝突不斷,重要職位大多被外來者佔據,加上惡性通貨膨脹、經濟崩盤、工業停擺,不久後更引爆了228大屠殺。
夢醒得很快,也引起許多人開始思考:「臺灣是不是只能把夢想寄託在別人身上?臺灣能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
這是一堂課,用多少人生命血淚和前途上的一堂課。而70年後的我們,從中學到了什麼嗎?
10月25日,一個應該記住但不必慶祝的日子。


-----------------------------------
臺灣視角的二戰後「光復」始末懶人包(1)
2017 年 10 月 25 日 12:59:13 ⋅ Leave a Comment ⋅ admin
「張燈結彩喜洋洋,勝利歌兒大家唱」、「分離五十年,終於重回祖國懷抱」這是中華民國長期教育我們的二戰後,蔣介石派員來臺接受日軍投降的情境。
之後的故事就接到「國共內戰局勢混亂」、「政府發行新臺幣解救臺灣」、「大陸不幸淪陷政府遷臺」、「帶來黃金建設臺灣」、「經濟起飛好棒棒」,所以大家都要感謝中華民國的恩澤,不然臺灣早就被共匪佔領了。
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光是聽到這種論述,應該也會覺得哪裡怪怪的吧?這些講述的內容,有些是謊言、有些是神話、有些是史實,但都是以維護他們外來者統治利益的立場作解讀。那麼臺灣人該怎麼以自己的視角看這個過程呢?今天就來看看本團用問答方式整理的懶人包吧。
就從二戰日本戰敗後,盟軍統帥麥克阿瑟命蔣介石派員來臺代表盟軍接受日軍投降,於是1945年10月25日在臺北公會堂舉行降伏儀式開始看起:
【當時臺灣人真的有張燈結彩歡迎中華民國?】
雖然有人有不同的看法,但當時許多文字、影像記錄,都有記錄到不算少數的臺灣人熱烈歡迎中華民國。這樣的情緒相當程度源自於日本時代臺灣人地位普遍無法與日人平起平坐,對於成為「一等公民」極為期待。
1945年10月來臺之中國軍影像:http://www.twmemory.org/?p=10781
【當時的中華民國,是一個什麼樣的政權?】
清國解體後,中國軍閥割據,動亂頻傳,蔣介石北伐後又上演中原大戰,接著日本發動戰爭,直到二戰結束,幾乎沒有幾刻安寧。這當然是其歷史的不幸,值得同情。而臺灣在日本積極建設幾十年下,和中國已有相當可觀的差距。
日本時代中國與臺灣的人均GDP比較: https://goo.gl/SBJly4
1935年,福建省主席陳儀率團來臺考察所描述的日治臺灣:https://goo.gl/f9rfDZ
【中華民國管理下的臺灣,情況是如何?】
原本消失的一些傳染病又開始由中國傳入(1946年 傳染病大流行:http://www.twmemory.org/?p=9817),
1946年4月,外媒報導「臺灣的悲劇」,提到統治者貪汙腐敗、臺人處境比戰爭期間還糟、治安敗壞,臺灣人認為自己有能力復甦這塊土地,中國卻只想要「免費的奴隸」(https://goo.gl/HvwBjr)
中產階級沒落、貧富差距擴大,戰爭期間物資配給相對平等,現在卻是大官奸商投機者大發「光復財」「接收財」,在花天酒池中奢侈度日。(1946年9月民報報導「台灣社會病態報告書」:http://www.twmemory.org/?p=10281)
【為何代管才一年多就爆發二二八事件?】
原本臺灣人對於成為「一等公民」極為期待,在確定日人幾乎全數要被引揚回國後,其所遺留的各式高級職缺、財產也讓人充滿美好想像。
結果這一切不但幾乎都落入中國人手裡,陳儀的行政長官公署制,則讓臺灣人自治的想像破滅。整個臺灣只是從日本換成一個極劣的落後統治者,「狗去豬來」的說法不脛而走。
貪汙腐敗、掠奪侵吞、社會不公,終於使民怨累積到極限,最後演變為動亂,遭到蔣介石派兵來臺血腥鎮壓大屠殺。
葛超智 《被出賣的台灣》(http://gjtaiwan.com/rt/?id=13)
陳儀深《天猶未光:二二八事件的真相、紀念與究責》(https://goo.gl/wKdxqI)
【臺灣戰後面臨的惡性通貨膨脹是怎麼回事?】
簡單來說,臺灣被中國當成「免費提款機」。
二戰結束時,臺灣受到戰爭後期臺銀券通膨影響,在抑制物價的政策崩解後,物價迅速恢復市場水位,使物價短期內漲了約12倍,這部份的影響可歸咎於日本時代。
而戰後隔年1946年臺銀券以1:1兌換為臺幣後,兩者即脫鉤,臺灣人生活雖然苦但還不致於活不下去。同時對岸中國則陷入貨幣全面崩盤的惡性通貨膨脹,物價以幾千幾萬倍的規模在漲,相對緩和的臺幣被中華民國訂定了不合理的匯率而被捲入無底洞,並且印臺幣去支付中央政府支出,加速臺灣惡性通貨膨脹。
1946年一斤蓬萊米12.6元,到了1949年初竟然要價7萬9千。(https://goo.gl/Yoxrzk)
薛化元「戰後台灣為何被捲入中國嚴重的通膨風暴?」(https://goo.gl/5iKru5)
【四萬換一塊是怎麼回事?】
這是一個為不斷貶值的臺幣止血的動作,所以中華民國說「四萬換一塊」(發行新臺幣)是他們的德政。
但重點是,一路把臺灣當免費提款機的中華民國,怎麼忽然佛心大發要來幫臺幣止血了?
「因為他們要準備逃過來了」「因為他們要準備逃過來了」「因為他們要準備逃過來了」
1948年,國共內戰局勢逐漸明朗,中華民國也開始為其後路作打算,除了部分機關開始陸續遷臺以外,也著手進行臺灣貨幣改革,以免到時連逃都沒得逃。
說這是「德政」,就好像搶劫你的人這樣對你說:「如果我沒停手,你會死得更慘,還不快點感激我。」(結果最後搶匪還躲進你家就不走了)
四萬換一塊的故事:http://www.twmemory.org/?p=11393
【當時蔣介石說臺灣僅為託管地性質,是什麼意思?】
「台灣法律地位與主權,在對日和會未成以前,不過為我國一托管地之性質,何能明言作剿共最後之堡壘與民族復興之根據也,豈不令中外稍有常識者之輕笑其為狂囈乎。」-蔣介石 1949.1.12
以上出自蔣中正發給臺灣省主席陳誠的電報中,告誡陳誠不要亂講話。
因為在戰爭結束後,各地歸屬未正式簽約決定前,過渡期由盟軍派員進行軍事代管。所以當時在臺的中華民國,角色是盟軍統帥命蔣介石派員過來代表盟軍進行代管的代表,知道這段緣由後再看這段電文就可以了解他在說什麼。
吳俊瑩 – 蔣中正怎麼說台灣法律地位:https://goo.gl/iywT5f
【為何有將臺灣交給聯合國、或由盟軍或美國託管的講法?】
在1948年國共內戰局勢日漸明朗,美方內部獲得中華民國可能逃來臺灣的情資,開始有「臺灣會不會因此落入中共手中」導致反共防線出現缺口的疑慮,因而傳出將臺灣交給聯合國/盟軍/美國託管的說法。
當然沒真實發生的歷史,多說無益,真的發生了後果也難以預測。但至少可以去思考幾個問題:中華民國沒逃過來是否臺灣就會落入中共手中?臺灣到底是如何惹上中共的?在中華民國全面逃過來以前,中共對臺的態度是什麼?
1948年,傳出美方有意將臺灣交給聯合國/盟軍/美國託管:http://www.twmemory.org/?p=10741
【1945年的臺灣人為何那麼蠢,要開心迎接中華民國】
除了不了解「中華民國」的真面目以外,當時臺灣人對於未來,有相當程度可以「臺人治臺」的想像。
但未來總是難以預料,更不會有人想到,國共內戰的結局,竟然是整個逃過來。上百萬的難民成為統治階級,臺人治臺的理想,得透過幾十年的民主化歷程,多少人犧牲人生、家庭、生命才一點一點爭取才能步履蹣跚的前進,但臺灣的記憶、語言、歷史、文化早已被中國抹除覆蓋殆盡。
如今,即使臺灣人取得執政權,依然得上演失去靈魂的人拿著加害者旗幟快樂揮舞、年復一年為加害者過生日當成自己生日的悲劇。
後續的黃金傳說、建設神話、白色恐怖懶人包,就請下一期待續吧….
#臺灣人普遍覺醒的那一天才是光復節


1945年二戰日本戰敗,10月25日政權交接,由國民政府代表盟軍接管臺灣。
這個日子長久以來被定為「光復節」,但也有不同觀點認為應該叫「終戰紀念日」、「淪陷日」、「再殖民日」、「被奴役日」甚至「臺恥日」,由此也不難看出這個日子背後的意義有多麼複雜。
但如果了解政權交接後的臺灣後續發生的事,相信許多人應該會同意,這個日子應該記住但不必慶祝。因為這一天之後幾年內,發生了這些事件:
1946-國民政府在臺灣施政不當,經濟急速惡化,社會陷入混亂
1947-228事件爆發,國府軍血腥大屠殺及長達數月的清鄉濫捕濫殺
1949-開始了長達38年的戒嚴
四萬塊舊臺幣兌換一圓新臺幣,許多人畢生血汗錢形同歸零
中華民國政府全面遷臺,正式將與仇家(中共)的恩怨帶來臺灣,自此臺灣又再次全面籠罩在戰爭陰影下,至今無解,為此也付出了無法計算的代價
約二百萬難民(將近臺灣原始人口1/3)湧入臺灣島
1950-開始了長達數十年的白色恐怖,冤錯假案、暗殺、滅門事件不計其數
但在發生這些事件之前,當時的臺灣人對未來充滿希望,把夢想寄託在戰後的新中國上。由當時報紙社論不難看出,臺灣人認為自己的文化素養遠優於中國各省,人才輩出,我們將成為「一等公民」,也一定能成為「三民主義的模範省」。沒想到語言隔閡、文化差異、衝突不斷,重要職位大多被外來者佔據,加上惡性通貨膨脹、經濟崩盤、工業停擺,不久後更引爆了228大屠殺。
夢醒得很快,也引起許多人開始思考:「臺灣是不是只能把夢想寄託在別人身上?臺灣能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
© 由 民報 提供
這是一堂課,用多少人生命血淚和前途上的一堂課。而70年後的我們,從中學到了什麼嗎?
10月25日,一個應該記住但不必慶祝的日子。

----------------------------------

二戰前後臺灣人的角色和心情:「光復紀念日」還是「再殖民日」?

 

作者:王昭文(台南神學院兼任助理教授)

面對中國崛起、武力擴張,日本日前解禁集體自衛權,東亞局勢日漸緊張。戰爭似乎應該停留在遙遠、模糊的歷史記憶中,沒想到卻逼近了眼前。過去數十年,在反共國策下,臺灣社會積極備戰,但沒想到臺海戰爭變得可能性極低,倒是周邊強權的利益衝突,可能會以難以料想的方式波及臺灣。

 


百多年間,臺灣因為強權間的戰爭而兩度易主,臺灣人對政權交替沒有發言權,即使有人拼死抵抗,也難以改變被支配的命運。未來,是否又要重演這樣的戲碼?臺灣人有沒有可能自己決定前途?

 

我們一起來回顧上一場和臺灣相關的戰爭,在戰爭前後,臺灣人的角色和心情,有什麼樣的變化?有什麼樣的機遇?有什麼樣的悲情?

戰爭前後的臺灣人地位變化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透過廣播,發表投降聲明,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這一天,也改變了臺灣的命運。這個位於海洋與大陸文化十字路口的島嶼,再度任由強權來決定他的去路。從日本帝國的一部份,變成中國的一部份,臺灣人在這當中沒有機會提出任何異議。被迫學習當「日本人」的臺灣人,在差不多開始適應之際,馬上必須重新改鑄自己。

當全世界慶祝法西斯垮臺之際,臺灣人才剛要開始面對新的法西斯,面對新國家的急進同化主義,臺灣人沒有機會去復甦自己長久被壓抑的文化,而是得要儘快變成新統治者所喜悅的模樣。另一項值得注意的是,臺灣人在新國家中的地位,甚至比不上戰爭期間臺灣人在日本帝國內的位置。

祝光復,臺灣人掛起歡迎旗幟,但國旗卻畫錯了。顯示當時台灣人對中華民國的陌生。|Photo Credit: Wikimedia Commons
臺北公會堂(今中山堂)前參加受降典禮的中華民國代表團。|Photo Credit: Howard61313

1895年日本獲得臺灣這塊新領土,一方面學習西方的殖民統治,對臺灣人採取「差別待遇」,一方面統治的意識形態又是強烈的同化主義。在統治臺灣的51年間,這兩種政策是並存且互有競爭和消長的。1930年代開始,隨著日本帝國的擴張,軍國主義抬頭,殖民地統治政策改變為急進的同化主義,於是臺灣和韓國的人民就面臨文化改造、強迫成為日本人的「皇民化運動」。

不過,此時的臺灣人和韓國人在整個帝國中的地位似乎有了一些改變 。在日本帝國的新佔領區,臺灣人和韓國人從飽受歧視的二等國民,變成協助帝國發展的人力資源,和日本人一樣成了統治階層的一份子。即使是比較低層的幹部或基層職員,或是生意人,在當地人看來,都是外來統治者的一部份。

這樣的地位,某種程度他們成了夾心餅乾。當時就有在臺灣的日本人抱怨,臺灣人可以到海外發展賺大錢(在南洋華僑社會語言可通,比日本人更容易進入當地市場),又不用當兵,未免太不公平。我們可以說,當時的臺灣人多少享受到了日本擴張帶來的好處,而且某種程度實現了爭取已久的平等,可以和日本人平起平坐了。

戰爭結束後,日本人必須面對敗戰的恥辱、原佔領區人民的報復,隨著日本人在南洋發展的臺灣人,卻因為由敗戰國人民搖身一變為戰勝國人民,這種痛苦經驗少了很多。然而回到國內,臺灣人又成了二等公民,背負著八年抗戰後全中國痛恨日本的十字架,臺灣又成了殖民地,一方面被差別待遇(不讓臺灣本地精英參與戰後政局決策)、一方面被迫同化。臺灣人從出頭天的夢想中在再度重重摔下。

幸好這60年來,正如同日本50年的統治時期,臺灣人的自我認同並未在層層壓制下完全消失,終於人民的力量發展到可以克服這二等公民處境,把臺灣從「外來統治者的臺灣」變成「臺灣人的臺灣」。

光復、降伏、幸福?

近幾年開始,有人將10月25日稱為「終戰紀念日」。可是如果從歷史的事實來看,把這天當成「終戰紀念日」並不十分準確。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在1945年8月15日結束的,當天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日本、韓國都以8月15日為終戰日,韓國並且以此為獨立紀念日。

戰爭結束和完成投降是不同的,各地日軍在不同時間向不同的代表投降,各國並未以此為終戰日,頂多作為「受降紀念日」。1945年10月25日陳儀代表中國軍區司令蔣介石,在臺灣正式接受日本第十方面軍司令兼臺灣總督安藤利吉投降,並宣布臺灣澎湖從此納入中國版圖。 在這之前,戰爭已經結束,留在臺灣的日本兵並無軍事行動。

中華民國政府將10月25日訂為「臺灣光復紀念日」,這天比較精確來說,可以算是中華民國在臺灣的「始政紀念日」。對主張「臺灣人民自決獨立」的人來說,這天應該是「臺灣再殖民日」,中華民國從這天起掌控臺灣,臺灣再度由外來統治者支配,而不是臺灣人自己決定前途。

「降伏」、「光復」、「幸福」的日語發音都一樣是こうふく,因此有人說,1945年8月15日之後,日本「降伏」,臺灣被中國「光復」,臺灣人獲得「幸福」。果真如此嗎? 曾經身為日本國民的老一輩臺灣人說起「こうふく紀念日時,心裡浮現的漢字到底是哪一組?是「光復」,還是「降伏」?

這場戰爭中,臺灣的確有幸運之處,如避開成為戰場的命運,不必忍受敗戰國的恥辱等等,但這場戰爭徹底改變了臺灣的命運,經歷戰爭的那一代臺灣人,付出的代價是驚人的,他們雖未被戰爭暴力屠殺,精神文化卻被長期閹割,在新殖民統治的法西斯政權下保持沉默,直到最近,他們才慢慢發出屬於他們的聲音,而這些聲音,有些又不免在臺灣社會新的對立中被誤讀扭曲。60年前的戰爭,到現在仍影響著我們呢。

紀念一位凋萎的老兵

臺籍日本兵出發前合影。|Photo Credit: Wikimedia Commons

大約20年前,認識一位在日本時代從軍的老先生。他有許多回憶,許多秘辛,卻不願意形諸文字,也不願接受採訪。勸說很久之後,他以他的方式編寫了一本《臺灣的悲情歲月——日本統治台灣五十年,被遺忘的真實紀錄》。他將親身經歷的歷史場景,夾藏在許多二手資料當中,不肯多說一些。

在本文的最後,轉錄一段為紀念他而寫的文字,願讀者一起體會那個時代,戰爭帶來的機遇與悲傷,以及對和平、安全、獨立的企求。

位於印尼摩羅泰島上的臺籍原日本兵中村輝夫像。中村輝夫是臺灣阿美族原住民,原名「史尼雍」(音譯),回臺灣後改用漢名李光輝 。1942年以高砂義勇隊一員的身份來到摩羅泰島,與部隊失聯後,隻身在叢林生活了31年。(圖片來源:Panoramio)
史尼雍雕像近照。(圖片來源:Panoramio)

敬愛的老師父:

望著追思禮拜手冊中那些泛黃的照片,戰火歲月中俊秀非凡、氣宇軒昂的日本兵,想起您這一輩子始終擺脫不去的戰爭陰影,和我們始終難以真正了解的生命態度。我想在您的靈前照您的禮貌鞠一個九十度的躬,未受訓練的腰桿無法像您那麼直,也無法像您那麼彎。

受著仇日教育長大的我們,對長輩的「哈日」始終難以接受。您始終愛好日本的食物,日本的規矩,心情日記以俳句、短歌來寫,講給晚輩聽的故事多是日本名人事蹟或中國古典掌故,電視打開著幾乎定頻NHK。自認為很「愛臺灣」而追求自主性的我們,看到這種對殖民者的傾慕之情,感到一種近乎羞恥的情緒。熱愛自由的我們,對您那種威權家長的姿態避之唯恐不及。追求和平的我們,對您身上那種軍人氣質感到害怕。

然而,對歷史的好奇引我與您親近,我想了解生活在不同政權、不同文化下的你,到底走過什麼樣的路?你們那一代的經驗,在「換時代」後,成為一段空白與禁忌,直到近日才開始被紀錄與討論。我想您看到「臺灣的戰爭歲月」這類展覽與研究出現,多少還是有一點安慰吧?雖然您還是堅持著不願接受訪問、不願談及你宣誓過不能透露的「軍事機密」,因為對你而言,除非直屬長官命令解除,誓約過了六十年仍然是誓約。

多次與您交談,在碰壁式的問話中慢慢體會,原來您始終還在當兵!儘管戰爭在1945年8月15日結束,儘管已經換了一個國家統治,您卻還守著軍人的戒律,守著忠誠與義理,以您的方式守衛所愛的鄉土。

我終於抓到您對這場戰爭的詮釋:臺灣人並非自願參戰,是因為身為殖民地的人民被統治者束縛的命運;臺灣青年是為了爭取和日本人平等的權利,而付出血的代價,為日本人打仗,但同時也是為了保衛臺灣而戰。您耿耿於懷的是:當初父老鄉親熱烈歡送青年上戰場,要青年們為臺灣人的尊嚴而戰,然而戰爭一結束,退伍回鄉者面臨的是社會冷漠,戰死者的孤魂徘徊外鄉不得歸。生不逢時的感概,及對「同期之櫻」殞落的悲痛,讓您的生命停格,往後的年月永遠徘徊於這段記憶中。

您親身見證了1945年8月15日到10月25日間,臺灣曖昧緊張的局勢,一個至今沒有人承認的「臺灣獨立陰謀事件」。您始終不願將自己的經驗公諸於世,但是您曾經說起,臺灣一位偉大的民間領袖,以及您自己,在「決戰派」日本軍人的威逼下,堅決拒絕名位權力的誘惑,明確傳達「臺灣人要的是和平」,力阻躁進的政治圖謀,並向日本統治者要求臨別前留下「平安」為禮。

這段背負重責大任的經驗,成為您一輩子的負擔,每年到了八、九月,惡夢不斷纏繞,心臟病頻頻發作。戰後的種種發展,您看在眼中痛在心中,隱忍不發;我們這一代對臺灣過去的歷史了解不深且充滿偏見,您想說出自己的心聲,又覺得我們絕對不會了解。

「入安樂之場,當體患難人景況,居旁觀之地,要諒局內人苦心。」您寫下這樣的格言,希望我們稍微體會在戰爭中犧牲的一代,已成為促成臺灣繁榮安樂的土壤,對他們,我們不能不存感激之心,不能讓他們的犧牲變得毫無意義。 我知道,您雖然在心理上一輩子當兵,卻從來不曾歌頌過戰爭。您企求尊嚴與和平,願意付出生命的代價來守護。沒有在青年時期戰死,在病床上凋萎的您,在天堂應該可以昂然無愧,與「同期之櫻」相會,因為您帶著他們共同的印記活下來,把故事傳了下去。

今日,臺灣仍受著戰爭威脅。我們渴望和平,可是卻懦弱著不願付出生命代價,總期待犧牲的不是自己。我們不希望戰爭,但可有足夠的智慧制止戰爭?敬愛的老兵,多麼希望您還在,多給我們一些啟發。

【附筆】老師父以「白鳥」筆名,出版了一本書寫日治時期臺灣歷史的書:《臺灣的悲情歲月》,臺南,人光出版社,2002年出版。意者可洽新樓書房(06-2356277)。

延伸閱讀

  1. 白鳥,《臺灣的悲情歲月》,臺南,人光出版社,2002。
  2. 張守真、曾駿文,《口述歷史——臺灣老兵話滄桑》,高雄,高雄市文獻會,2004。
  3. 李展平等,《烽火歲月——臺灣人的戰爭經驗》,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