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疆界的認定

對台灣的佔據,有如上的班兵及台灣不築城政策下,對台灣屬滿清的疆界也有其不同於現代人的特別作法。
一. 滿清對台灣的佔領並不情願,所以對土地的佔領也漫不經心。滿清政府佔領台灣原本絕大多數人是贊成「棄台」包括當時的康熙皇帝,他們棄台時的配套措施是將大約有二十萬的漢人,全部遷移至中國本土。(請參閱p2滿清據台並不情願)
二. 與原住民劃分疆界視為外邦 禁止漢人入山墾殖,建立蕃界土牛以警示漢人不得侵入蕃界,不可與原住民發生糾紛。
三. 設立隘勇即是邊防軍之意。
四. 對非漢人居住的地區如現今的台東縣、花蓮縣、宜蘭縣及中央山脈等山區非但沒有設立行政機構,在名稱上只統稱為後山,連一個正式的名字也沒有。
五. 對宜蘭縣的劃入國土有明確的歷史記錄。滿清政府雖視原住民所居之地為外邦,但是來台漢人自行進入開墾宜蘭,在一八○八年吳化等人將業已在宜蘭開拓的人製作住民戶口清冊,攜至台北艋舺呈繳給閩浙總督.方維甸。要求把蛤仔難編入滿清政府版圖。於是,方維甸轉呈北京清廷「奏請噶瑪蘭收入版圖」(請參閱p75)。經過督臣阿林保等查奏,滿清政府即於一八一○年(嘉慶十五年)核准設「噶瑪蘭廳」,廳治設在五圍(今之宜蘭市)。 (一八七五年光緒元年,噶瑪蘭的地名才改為「宜蘭」。) 換句話說滿清政府從一六八三年入台經過一百二十八年才將宜蘭劃入版圖。當時台灣其他地區如花蓮縣、台東縣及山區尚未入版圖。(請參閱p73吳沙移殖宜蘭平原)
六. 從涉外事件中及滿清政府的言行
甲、 美國欲購台灣 一八五四年(咸豐四年),派遣海軍提督.麥爾理(Matthew Perry)率領麥西土尼安號(Maccdonian)及薩婆賴號(Supply 的兩艦航來雞籠,並命李約翰(G.Jones)勘查煤礦資源,之後,麥爾理建議美政府佔領台灣。其請求報告謂「中國之冶權並不能及於整個台灣,大部份為番人所有,美國如將雞籠佔領築城。不致引起華人之反對,台灣對於美國之貿易有重大關係,佔領之後,對於中、日及南洋之交通可獲更多便利。(請參閱p97)
乙、 美船羅美號(The Rover)事件一八六七年 羅美號事件在國際造成一個事實,即是台灣並非全島屬滿清的領土。台灣原住民與美國直接的談判是台灣不屬於中國版圖的俱體事實。(請參閱p99)
丙、 英德墾殖台灣東部大南澳(一八六八年) 這是英國、德國不認為大南澳是屬於滿清國土。(請參閱p100)
丁、 日軍侵台的「牡丹社事件」(請參閱p102) 一八七三年三月日本外務卿副島種臣命柳原會見滿清軍機大臣吏部尚書.董旬,及吏部尚書.毛昶熙,為牡丹社事件開始交涉。毛昶熙答之曰:「生番皆化外,猶如貴國之蝦夷,不服王化,萬國之野蠻人大部如此」。柳原再曰:「生番殺人,貴國拾而不治,故我國將出師問罪,唯番域與貴國府治犬牙接壤,若未告貴國起役,萬一波及貴轄,端受猜疑,慮為此兩國傷和,所以予先奉告」毛昶熙答曰:「生番既屬我國化外,問罪不問罪,由貴國裁奪」。柳原後叮嚀曰:「…唯係兩國盟好,一言聲明耳」。西鄉置之不理,於一八七四年(同冶十三年,明治七年)三月二十二日,從瑯喬灣(車城灣,今之射寮村)登陸,枋寮巡檢王懋功,千總郭占熬雖差兵守候訊,卻未予以阻止。此後,日軍三千六百餘人六月二日分三路開始進攻牡丹社。行同海盜,亦等於對台灣不宣而戰,也符合滿清官員毛昶熙的言論「生番既屬我國化外,問罪不問罪,由貴國裁奪」。這就是滿清中央政府要員所認定台灣的國界。

七. 滿清據台時,其自認的版圖,是從羅漢門(旗山附近)至莊內門,西至澎湖,南至沙馬磯頭(鵝鑾鼻),北達雞籠。但實際上所能控制的國界是只到朴子離溪南岸,南到下淡水溪北部末及東部中央山脈外側。根本不是擁有全台灣島。

由以上七點來看,就很清楚得知滿清中國對台灣的主權認定範圍。

------------------------------------------------------------------------

在滿清據台時期,台灣的原住民擁有自己的土地、人民及管理權。他與清國劃定界線稱之為隘勇線,也就是國界之意,台灣有十分之九的土地並非在清國統治之下,也就是在隘勇線外,以發生在一八七一年牡丹社事件為例,日本琉球宮古島五十四人被原住民殺害,日人向滿清政府交涉,滿清軍機大臣吏部尚書以「生番既屬我國化外,問罪不問罪,由貴國來裁奪」。這就是清國官方對台灣土地的看法,這條隘勇線隨著漢人大量的移民也開始推進,但日本人來了之後局勢為之大變。 (右圖 莫那魯道中立者)
霧社地方為泰雅族賽德克亞人共有十二社的原住民同胞中,以瑪黑步(Marhebo)、勃阿倫(Balun)、合可(Hogo)、羅得福(Loutoff)、太羅萬(Taloman)、束庫(Suku)等六社為中心,並由瑪里多社酋長的莫那魯道(Monar-Dao)所領導。莫那魯道是世襲頭目,其父魯道巴伊曾多次抗日,但皆未能成功。  
莫那魯道曾在一九一一年前往日本參觀,當時他發現台灣的日本警察比不上日本本土的警察甚遠,平日恃勢凌人的態度,讓人氣憤。他在一九二○年及一九二五年有二次計畫反日,但皆不成而被日人列為「不良蕃」。到了一九三○年(昭和五年)十月二十七日終于爆發轟動世界的「霧社事件」。這即是起因日本政府為優待入山工作人員,除正式警察外,其他入山勞工日人皆一律給以警察或隘勇名義,故凡木匠、泥水匠、鐵匠、蓆匠等無不人人皆警,個個稱勇,因入山待遇高又可橫行霸道,巧取豪奪,是故日本浪人惡徒趨之若鶩。當時霧社又大興土木,九項工程進行中,匠人充斥,亦即身著警察製服之日人遍地皆是。原住民積年累月的被壓迫剝削,強制勞役、遲發工錢及日本警察誘姦山地婦女而後再把其遺棄等為導火線。莫那魯道率領山胞三百餘人,在當天早晨群起對統治者起義。分隊襲擊附近的警察分駐所十三處。同時進襲霧杜警察分室、學校、郵政局、日本人官舍等。砍殺了各地警察及霧杜公學校舉行秋季運動會的日本人一百三十六名(其中有二人是著日人服裝的台灣人被誤殺),又殺傷了二百十五人,替同胞洩憤。泰雅族人霧社起義後即切斷各通往外地的電話線,又派一隊進攻至眉溪。山胞起義軍佔領霧杜三天,獲取武器彈藥後才退入馬赫坡溪上游馬赫坡大岩窟與日軍抗戰。 能引發原住民同胞全體一致對日本人實施屠殺,必然是常年來的受辱怨氣,見有人發難則全體不計後果大加報復。
台北的第十三代總督.石塚英藏聞報後、驚慌不已,立即從台北、新竹、台中、台南等地派遣二千餘軍警進行大報復。出動的部隊由守備隊司令鎌田彌彥少將擔任指揮官,台中步兵第一聯隊派出二個中隊、台南步兵第二聯隊與花蓮港分屯大隊,基隆山砲隊派出一個小隊(山砲二門,並有屏東飛第八聯隊派出飛機五架。但在深山森林裡面卻無用武之地。只能散發傳單降。于是日軍就不顧人道,乃使用飛機散佈二種毒氣,該毒氣會使及膚產生水泡,逐漸腐爛。同時再以大軍猛攻山胞居住地區、苦戰月餘而施展報復性的大屠殺、殺害了山地同胞一千餘人。同時日軍亦有戰死二十八名,負傷二十四名。到了同年十月三十一日,抗日首領莫那魯道看敵我情勢,知大勢已去,食物不足但尚可在山地狩獵,猶圖力拼至最後。但發覺平日所醃製的肉醬業已用罄,也就是最重要的必需品「鹽」無法獲得,乃勸說一家大小二十四人全部不願受辱而存活,以自縊方式死於凱璣恩(kaichion)茅屋裡,他自己也以手槍自殺之,這可歌可泣的台灣民族英雄起義霧社事件才告終結。同時山胞知識青年花岡一郎(原名達其土諾賓) (下圖)(第一位台灣原住民在一九二五年二月二十三日入學台中師範學院並在一九二八年畢業。後擔任警察巡查)、及花岡二郎(畢業埔里公學校後、任警手)的二兄弟,是總督府所引以為傲的成功教育典範,但他們確也是起義事件得力的指導者,他們亦在日軍圍攻及飛機大砲轟炸之下,一郎也不讓莫那魯道專美,先殺其妻,次殺其子,然後從容自剖其腹而亡,家族十人也自殺於同一岩窟內。二郎與家眷二十餘人隨即自縊於附近山中,如此原住民同胞在呼天不應,叫地不靈下,不願受日軍凌辱而自殺者不可計數。霧社原住民經五十餘日抵抗,終告失敗,原有人口一千四百人,僅剩五百人。翌年四月,日本警察又運用分化的技倆,唆使親日的原住民加以突擊霧社,又有許多人被殺。這次事件引起世界輿論界的嚴厲批評,以一個先進的軍隊一千三百○三人、警察部隊一千三百○六人、官役人伕一千五百六十三人,總計四千一百七十二人。用最現代化殺人武器,來對付無文字未開化的原住民,並將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五消滅。
霧社事件後日人以蕃制蕃的方式,蠱毒不同族群的泰雅族人去殺害起義抗日的遺族,集體戮殺抗日遺族二百十四名,取回一百○一個首級,對殺人者給予獎賞並與日警拍照。其獎賞的方式為: 起義頭目之首級賞二百圓、壯丁一個一百圓、婦女三十圓、幼兒二十圓。

「霧社起義事件」結束後,又連續發生一九三一年「悲似丹事件」,一九三二年「大關山事件」及「逢阪分駐所襲擊事件」等。前仆後繼都是原住民系台灣人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不得不採用以卵擊石的方法,奮起抗日的英勇義舉。
日人對在東部台灣的平地山胞有一項義務苦力制度,所有東部之道路建設、鐵路敷設、日人之建築物、築港、製糖所之農場、飛機場、日人私人農場、日人住戶之清潔大掃除等等,無論公私大小之勞動,悉皆利用此項義務苦力制度,來奴役東部平地山胞,並由日警強制執行。

霧社事件發生以後,總督府隻手遮天全部加以掩飾,不欲讓人知。此時台灣民眾黨為求案情大白卻一意加以揭發,致電日本拓務大臣、貴族院議長、內閣總理大臣、日本大眾黨、勞農黨等,電文 :

「我黨認為霧社事件係向來恣意榨取及生活上之迫害與駐在警官不正、貪戾、殘忍之處置所激發者。應從速將總督、警務局長、台中州知事以下責任者撤職,並立即保証蕃人之生活,承認其自由,不阻礙其民族發展之政策,尤其宜趁此機會,對向來為保持官吏威嚴,放任非違亂暴,警察萬能之積弊,加以徹底的改革。」。

對日本大眾黨、勞農黨等所發的電文「我黨歡迎貴黨調查霧社事件之真相,請速派員來台。」 民眾黨對島內則不斷報導霧社事件的新情況。由於民眾黨的揭發使霧社事件從地方問題變成政治問題,成為日本中央政界的質詢焦點。

此事件也導致台灣總督府對民眾黨及蔣渭水視為眼中釘。如此迫使總督府不得不再檢討其原住民政策,第十三任台灣總督石塚英藏、總務官長、台中州知事等有關官員也不得不在國內外的壓力下,引咎辭職。

--------------------------------------------------------

棄臺言論的主張
清帝國將臺灣納入版圖後,針對平臺將領論功行賞,其中統帥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封靖海侯。雖然如此,清帝國對於臺灣領土的處理並無固定的方針,因此對於臺灣棄留的問題,引發一場爭議。當時朝中不少人認為臺灣「孤懸海外,易藪賊。欲棄之,專守澎湖。」或謂:「海外丸泥,不足為中國加廣。裸體文身之蕃,不足與共守。日費天府金錢於無益,不若遷其人而棄其地。」但福建總督姚啟聖反對上述主張,認為臺灣若棄而不守,「勢必仍作賊巢」。後來,康熙皇帝命令派往福建的工部侍郎蘇拜會同福建總督姚啟聖、巡撫金鋐及施琅等人,會商臺灣的棄留,最終認為臺灣「留恐無益,棄虞有害」,所議不一,未能獲得結論。
施琅的力錚勸諫
1684年2月,施琅上陳〈恭陳臺灣棄留疏〉,剖陳臺灣棄留之利弊,奏請設置臺灣鎮守官弁,棄留問題又重新被提出討論。施琅認為臺灣雖久為化外之地,但與中國其實早有關係,漢人生活於此地者實多。另外,他也駁斥彈丸之地的說法,認為臺灣物產豐富,一切日用所需皆無所不有,若遺棄之極有可能為不肖之徒、紅毛夷番竊據滋事,到時若欲征討,在重洋波濤阻隔下,能否成事實屬未定。臺灣既入版圖,海疆漸趨平穩,軍費支出亦能減少,並可寓兵於農,不需要內地接濟。在國防上,臺灣、澎湖實為一體,鄭氏政權的存續,即為明證,加上臺、澎又為沿海四省的門戶,形勢至關重要。施琅用親身經歷擔保,棄臺必釀大禍,留臺則邊界永安。施琅從國防出發的論點獲得明珠、姚啟聖、李霨以及王熙的認同,皆贊成收臺灣為版圖,最終也說服康熙皇帝,將臺灣納入中國版圖裡。

-----------------------------------------------------

「山胞」惹議 牡丹社紀念碑文遭塗改

2014-09-04  07:23

〔記者蔡宗憲/牡丹報導〕屏東車城往牡丹路上的石門古戰場,最近有到訪民眾發現,牡丹入口處的「牡丹社事件簡略」碑文,內文中的「山胞」字樣,被民眾以奇異筆塗改為「英勇原住民(沒禮貌)」,雖有破壞公務之嫌,卻引起不少原住民共鳴,牡丹鄉公所強調,「山胞」是早年歷史名詞,沒有歧視意味,將考慮在一旁設告示牌解釋。

  • 「山胞」字樣,被民眾以奇異筆塗改為「英勇原住民(沒禮貌)」。(記者蔡宗憲翻攝)

    「山胞」字樣,被民眾以奇異筆塗改為「英勇原住民(沒禮貌)」。(記者蔡宗憲翻攝)

  • 牡丹鄉入口的石門古戰場紀念公園,在89年間設置了一塊大理石材質的「牡丹社事件簡略」碑文。圖為破壞前。(記者蔡宗憲翻攝)

    牡丹鄉入口的石門古戰場紀念公園,在89年間設置了一塊大理石材質的「牡丹社事件簡略」碑文。圖為破壞前。(記者蔡宗憲翻攝)

位在牡丹鄉入口的石門古戰場紀念公園,在89年間設置了一塊大理石材質的「牡丹社事件簡略」碑文,內文中有一段寫著「我山胞誓死抗敵」,被民眾以黑色奇異筆塗改,這幾天有民眾發現拍下照片PO網,引起正反兩面的意見討論。

有網友說,「真的很沒禮貌。」、「沒教養還是教育問題?」卻也有網友認為時空背景不同,「每個時期的不同稱呼的產物,這是歷史,就該尊重歷史。」

牡丹鄉公所觀光課長蔡重仁表示,碑文是早期建造,當年多數民眾仍以「山胞」稱呼原住民,牡丹是原住民鄉,沒有道理歧視自己的身份,近年改稱原住民後,沒有鄉民反映需要更改,鄉公所也認為是時代產物,刻意抹除石碑重刻意義不大。

蔡重仁指出,或許「山胞」字眼造成部分原住民同胞不舒服,鄉公所清潔遭塗改的部份後,將考慮在一旁設置解說牌,讓到訪遊客了解「山胞」演變為「原住民」的過程。

2014-09-01
◎ 沈建德
針對中國今年六月向聯合國行文,強烈主張根據國際法台澎西沙釣魚台都是中國的,揚言要收復。七月三日越南致函聯合國表示,它承認中國爭西沙所用的國際法—開羅宣言正確無誤,台灣澎湖歸還中國,但西沙不在內。
得到越南這種法律上承認台灣屬中國的「抗議」後不到兩星期,中國在七月十五日宣布撤走在西沙的鑽井平台做為回報,八月廿七日中越兩國進一步在北京達成協議。
協議內容,中國刻意模糊,習近平說,中越高層應把握大局,在關鍵時候要做出正確的政治決斷。這點在越方發佈的新聞則說,雙方達成三點協議,第三點為有關越中海上事件雙方同意的基本解決原則,將遵守雙方領導人的共同認可。目前我們知道的,雙方領導人的共同認可是開羅宣言將台灣澎湖交給中國。
中國可能以此協議為藍本,要求菲律賓等南海爭議國依樣畫葫蘆,說不定也會向日本兜售,日本會不會接受,不知道。但菲律賓等必定欣然同意,反正死的是台灣,他們有利益就好。假使聯合國內的狀況也一樣的話,用開羅宣言在聯合國表決台灣歸中國,恐怕會成為事實。
可是台灣人不異議,這種沉默是要付出代價的。台灣人在準備付出代價之前應該知道,從中國所使用的「國際法」來看,不管它說要收復的是釣魚台或西沙,都夾帶台灣;若要降低釣魚台或西沙的緊張形勢,也會要求對方以法律上承認台灣是它的為條件,不要以為台灣沒事!
(作者為留美企管博士,前中興大學企管系副教授,https://www.faebook.com/TPGOF)

----------------------------------------------------

南疆特展開幕 展出我國南海主權史料

【聯合晚報╱記者蔡佩芳╱即時報導】
2014.09.01 12:27 pm

中華民國南疆史料特展今開幕,是我國首次展出南海歷史檔卷,其中一幅民國36年南海諸島位置圖,被視為我國南海主權確立的歷史與法理基礎。馬英九總統致詞時表示,中華民國在南海扮演重要角色,未來各國進行任何有關南海協商談判,「中華民國都不能缺席」。

這次特展分「南海諸島歷史淵源」、「南海諸島設治」、「南海諸島主權的維護」、「南海諸島經營與管理」及「相關人物事蹟」等5大主題,共展出150件史料、逾300張照片與圖片。包括民國36年內政部出版南海諸島位置圖,劃定U形線,國史館館長呂芳上表示,以立法管轄方式重申U形線內海域島嶼島礁為中華民國領土,是中華民國南海主權確立的歷史與法理基礎。

民國36年內政部出版南海諸島位置圖,劃定U形線,被視為中華民國南海主權確立的歷史與法理基礎。 圖 內政部提供

【2014/09/01 聯合晚報

8907676-3532785  


霧社事件 日方指揮官群
從右至左依序為
參謀長 服部 大佐
台灣軍守備司官 鎌田彌彥 少將
拓務省特派員 生駒高常 局長
台北憲兵隊長  藤井
參謀副官 宮田
這是一張帶有宣示意味的照片
資料來源:霧社事件討伐寫真帖
日治時期台灣懷舊照片文獻史料 | Facebook https://bit.ly/2S0rpXj

2021-05-19_121359

 


教科書將台灣劃為中國領土?國教院︰誤解

臺左維新執行長林于倫在臉書爆料,翰林出版的國中公民教科書竟自動把台灣劃為中國領土。(圖擷取自林于倫臉書)

2014-09-04  09:28

〔記者楊媛婷、林曉雲/台北報導〕台派青年社團臺左維新執行長林于倫在臉書爆料,翰林版8年級社會教科書自動將台灣納為中國的一部分,林于倫痛批馬政府的大中國思想已經染指高中教育,現在連國中課本也不放過,而教科書也經過教育部審查,「所以連教育部都同意統一!」教科書中心主任楊國揚解釋,台灣沒有納入编號標出國旗,是因課本以台灣為主體敘述,提到台灣都以「我國」為標示,其他國家才會標出國旗、國名與編號。

  • 臺左維新執行長林于倫在臉書爆料,翰林出版的國中公民教科書竟自動把台灣劃為中國領土。(圖擷取自林于倫臉書)

    臺左維新執行長林于倫在臉書爆料,翰林出版的國中公民教科書竟自動把台灣劃為中國領土。(圖擷取自林于倫臉書)

日前才傳出民間教科書歧視原住民,現在更離譜的事情發生了,翰林版8年級社會教科書公民科〈現代國家〉章節中介紹現代國家與民主政治,其中地圖標誌目前有多少國家,國家中除了自動省略台灣,各國國旗示例也看不到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只見中國的五星旗,並公然把台灣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土,該教科書的編排,讓林于倫質疑該書的編輯是無知,或根本是「馬政府想偷渡統一思想」。

消息一曝光,網友紛紛認為「這本來就是故意的(偷渡統一思想)」,也質疑「教科書也經過教育部審查,所以顯示教育部同意統一」,看到該版教科書自動將台灣劃為中國的一部分。

林于倫批評,除了偷渡統一思想,「現在是要再度回到過去的愚民洗腦政策嗎?」

負責教科書審定的教育部國家教育研究院,教科書中心主任楊國揚表示,這個章節是用同一個顏色標示同一個洲的國家,例如亞洲是淺藍色,與台灣同屬亞洲的中國、日本、韓國、緬甸、泰國及沙烏地阿拉伯等國,全部都用淺藍色作標示,因此若以同為淺藍色而指台灣屬於中國,是有所誤解,歐洲國家用綠色標示,非洲則用紫色標示。

楊國揚表示,在課文內提到的國家才會塗上顏色,至於為什麼台灣沒有編號,是因為課本是以台灣為主體敘述,提到台灣都以「我國」為標示,其他國家才會標出國旗、國名與編號。

---------------------------------------

楊友旺是阿猴廳興文里保力庄人,生於清道光十年,西元1830年三月四日,

卒於民國四年,西元1915年十二月二十日, 享年86歲。
楊友旺於前清時曾擔任恆春地區總理。清同治十年1871年,楊友旺擔任保力庄庄主。
清同治10年10月18日,琉球宮古島,今太平山島,六十九人,分乘二隻小船,自日本久米島駛往琉球那霸,途中遇颱風,漂流至琅矯八瑤灣(今滿州九棚村),時已溺斃三人,餘六十六人奔至高士佛社求食,遭番人捕殺五十四人,俸免者十二人,逃至雙溪口(今牡丹鄉公所對面),由番產物交換商人鄧天保(客家籍民)帶至保力首富楊友旺家保護,因楊友旺平時便遊走漢番邊境處的生意人,與番族族長熟稔.便以日人貢品歸番族,自己再送上錢財,牛隻,布匹,等財物作條件交換,向生番買下其餘十二人的性命,並護送到鳳山縣衙門,鳳山知縣孫繼祖得知真相後,對楊友旺之仁義俠風讚賞不已,並賞金若干,這十二名琉球漁民然後被轉送台灣府,經福州,於1872年6月2日搭琉球便船返國,被殺害者屍首亦由楊友旺及客籍張眉婆、林碰獅等安葬於統埔村落邊沿。
清光緒元年,1875年,獲官府頒授六品功牌予楊友旺先生,並且獲救的琉球島民也共同商議後,贈送楊家二百金以作酬謝,但 聽說中途被清廷官吏納入私囊去了。
楊友旺玄孫楊錦華曾任車程鄉公所民政課長多年,於秘書任內退休,對地方發展頗有貢獻,這次訪問時很可惜他已逝世一兩年,不過他太太還能跟我們訴說,真的很寶貴。

1871年琉球船民遇颶風漂流至滿州八瑤灣(金滿州鄉九棚海岸),後誤入牡丹社其中54名遭原住民殺害,12人獲救,當時車城鄉村民楊友旺等協助遺體葬於雙溪口及避難,1874年牡丹社事件日軍攻台,日軍西鄉都督將琉球人之墓移至車城鄉統埔鄉現址,並依當時中日合約規定提出要求立碑紀念,於1904年設立「大日本琉球藩民五十四名墓」碑。民國七十一年三月「台灣遭難者目的改修等關係村協議會」再度重修如現況。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個案導覽 - http://goo.gl/VLqI41

19-1 (1)cca100003-thm-bjna00129-00252-tcca100003-thm-bjna00129-00253-t  

1874年牡丹社事件大日本琉球藩民五十四名墓舊照

120358808_3688442424520802_1295728761158694168_n

​​​​​​​

19-2  

《牡丹社事件140週年》宮古遺族 首次祭拜恩公楊友旺

2011-11-26

〔記者蔡宗憲/車城報導〕一百四十年前「牡丹社事件」,起因為琉球宮古島民遭到排灣族人追殺,當時共有十二人被被漢人村長楊友旺救援生還,昨天代表被害者、殺害者、協助救援者三方家屬齊聚一堂大和解,並為當年受難者舉辦慰靈祭,事隔一百四十年,宮古島民後裔昨天首度前往宗祠向楊友旺致上遲來的感謝。

  • 宮古島民遇害家屬代表野原耕榮(右)、排灣族頭目家屬代表華阿財(左)及楊友旺家屬代表楊吉林(中),三方代表以清香在楊友旺靈前祭謝。(記者蔡宗憲攝)

    宮古島民遇害家屬代表野原耕榮(右)、排灣族頭目家屬代表華阿財(左)及楊友旺家屬代表楊吉林(中),三方代表以清香在楊友旺靈前祭謝。(記者蔡宗憲攝)

包括宮古島民遇害家屬代表野原耕榮、排灣族頭目家屬代表華阿財及楊友旺家屬代表楊吉林,昨天中午齊聚在保力村楊氏宗祠,發表謝詞表彰楊友旺義行外,三方代表以清香在楊友旺靈前祭謝,隨後在縣長曹啟鴻、監委黃煌雄主持下,在統埔村「琉球藩民墓」舉辦慰靈祭,並齊聲高呼「愛與和平」弭平當年的隔閡。

主辦大和解的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楊孟哲表示,除舉辦「一百四十年歷史與還原國際學術研討會」還原當年歷史真相外,「慰靈祭」希望能紀念一百四十年前的事件,並表揚當年楊友旺等人被遺忘的義行。時代的悲劇也吸引各國學者前來探究,包含沖繩大學教授又吉盛清、韓國學者崔在濬都特別來台了解。

楊氏後代族人楊信德等人表示,楊友旺當年濟弱扶傾的高尚人格相當值得後世學習,除了讓國外學者了解,希望各界協助還原當年真相,在紀念公園內豎立英雄銅像及故事,讓後代子孫知道這段仗義救人歷史,彰顯台灣人敦厚善良的品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