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合益即是指洪騰雲家族/洪以南(1871年-1927年)臺北艋舺人-達觀樓主。歷任辦務署參事、艋舺保甲局副局長、臺北協會臺北支部評議員、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囑託、臺北廳參事、淡水區長、淡水街長等職。著有《妙香閣集》。洪以南先生;他是艋舺富商洪騰雲(急公好義)之孫,擔任淡水街第一任街長,又是泉安秀才,常參與著名詩社「瀛社」活動,所以「紅樓」叫達觀樓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保安宮 泉郡孝廉龔顯鶴 評選 字是洪以南寫的
保安宮 泉郡孝廉龔顯鶴 | 保安宮 泉郡孝廉龔顯鶴 評選 字是洪以南寫的 | Ken CTHong 達觀 | Flickr https://bit.ly/3qCTYX6

2021-02-19_092751


大龍峒保安宮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021-02-19_090955

【保安宮與泉州的淵源】-紫陽過化到臺灣(上)
「保安宮」位居於泉州同安人的聚居地-大龍峒,除了傳統閩南建築風貌外,在人文上與泉州(廈門)有不少的關聯。
在紋飾上,泉州的文廟和保安宮(曾作為樹人書院),在入門處的卍字迴文裝飾是一樣的紋理,這是否有其密碼的意義?或神聖的象徵?希望有機會能知道。再者,泉州的名士龔顯鶴和名書畫家洪以南有師生關係。汪杏泉(汪春源)是臺灣最後一位進士,以及黃贊鈞是當地儒家文化資產的保存者。這四位的名字,鑲嵌在入門的右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83790945927781/permalink/530203431286531/
------------------------
大龍峒保安宮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EhweFc

2021-02-19_09085762132189_2725936350753768_2446435220300234752_n
黃贊鈞—臺北孔廟第一位常駐委員( 1931—1952 ) 台北市孔廟 @ 記憶‧台北 :: 隨意窩 Xuite日誌
黃贊鈞(1873—1952 ) ,字石衡,號立三居士,大龍峒士紳。自民國20年(1931年)孔廟落成至民國41年(1952年)12月去逝(享年 79歲 ) ,20餘年間一直擔任臺北孔子廟常駐委員。
黃贊鈞自幼聰穎好學,窮究經史,為老師宿儒如黃覺民、周鳴鏘等所稱許。15歲應宜蘭縣童子試,名列第七。日本領臺後,執教於公學校,後亦進入報界工作,為《臺灣日日新報》記者。也是當時詩人團體「瀛社」的社員。
黃贊鈞除了熱心公益外,對儒學的推廣與提倡更見用心,曾主建樹人書院文昌祠於大龍峒,更與同道倡建臺北孔廟。
民國6年(1917年)臺北士紳在大稻埕公學校舉行祭孔,黃贊鈞與陳培根擔任酒尊所司禮工作。民國14年(1925年,大正14年),黃贊鈞、陳培根與辜顯榮三人聯名,邀請官紳商賈二百多人在江山樓舉行重建孔廟協商會議,進行募款募地。民國15年(1926年,昭和元年)孔廟籌建施工期間,負責輪班監工,到民國19年(1930年,昭和5年)因經費不足,暫停施工。民國24年(1935年,昭和10年),黃贊鈞及辜顯榮等人又倡議再行勸募復工,終於在民國28年(1939年,昭和14年)孔廟完工。
民國20年(1931年,昭和6)年孔廟三殿落成、神位安座後,開始擔任駐廟委員,負責孔廟實際管理工作。先後發行過、《感應錄》(西元1933—西元1936 )、《 崇聖道德報 》 (西元1939—西元1942)、《 人海回瀾 》,另著 《 大同要素 》一冊,推展需家思想勸人向善思想。
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Taipei Confucius Temple Confucian Culture)-首頁-認識孔廟-籌建營運-建廟贊助人 https://bit.ly/3udFFuw


簡介與沿革
民國18年(西元1929年,昭和4年),臺北孔廟大成殿落成,開始訓練禮生、樂和佾生,並雕刻孔子和聖賢的牌位,購買祭器、樂器等。是年農曆8月24日,將孔子、四配、十二哲暨崇聖殿升座,8月27日舉行祭孔典禮。主事者,推荐黃贊鈞為代表。
(一) 成立常設機構
日據末期,祭孔禮樂曾改用日本靖國神社的神樂。民國35年(西元1946年),臺北市孔廟主事者,認為祭孔典禮應有常設機構,重組崇聖會,推舉臺北市長游彌堅為主任委員,黃啟瑞、辜振甫為副主任委員,祭孔典禮亦自農曆8月27日,改為國曆8月27日。民國40年(西元1951年),臺灣省政府撤銷崇聖會,另外設立孔子廟管理委員會,推臺北市吳三連市長為主任委員,臺北市參議會黃啟瑞議長與辜振甫為副主任委員,設常駐委員,常任委員暨委員等,負責管理孔廟與辦理孔子誕辰的祭典 事宜。當時歷任主任委員均由臺北市長兼任。
(二) 捐給政府管理
民國49年(西元1960年),大陸發生文化大革命,再加上孔廟的維護費支出龐大,於是孔廟主事者,乃決議將孔廟捐給政府。民國60年(西元1971年),行政院核定臺北孔廟由臺北市政府管理,臺北市張豐緒市長代表接受,並頒發感謝狀給辜振甫和陳錫慶等人。民國67年(1978年),當財政部國有財產局將孔廟的土地與廟宇產權移撥臺北市政府時,孔廟管理委員會發現原來捐獻的土地,部分產權未辦妥登記,於是由市政府編列預算一億餘元,徵收部分未過戶的土地產權。臺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簡介與沿革 https://bit.ly/3axIvCH


黃贊鈞
本籍:台北州台北市大龍峒町
住所:台北州台北市大龍峒町200號
學歷:漢學造詣深(孔道奉行者)
經歷:台灣日日新報社漢文記者
資料來源:
林進發:台灣人物評, (日文) 1929/09/15  P.126
台灣日日新報社漢文記者 黃贊鈞 @ 楊建成:日治時期台灣人士紳圖文鑑[稿本]本網頁始於2008/5/17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3bfVlEY


黃贊鈞(1874-1952)
黃贊鈞為清末大龍峒人,自幼窮究經史,曾應童子試。日治初期任教於大龍峒公學校,後轉入報界服務,為《台灣日日新報》記者。大正十四年(1925)曾與辜顯榮、陳培根聯名邀集紳商學界領袖,籌謀重建文廟,並負責輪班監工;至昭和六年(1931)孔廟三殿落成後,開始擔任駐廟委員,負責實際管理工作。黄氏畢生致力弘揚孔教,日治後期曾發行《感應錄》、《崇聖道德報》等刊物,推展儒家勸善教化。
黃氏對保安宮的護持也不遺餘力,大正六年(1917)第二次重修時,擔任庶務主任及一保總董事, 工程將竣曾撰有一沿革,可惜未能付梓。 民國四十一年本宮準備第三次重修時,廟方又邀請他擔任「台北保安宮臨時重整委員會」的主任委員, 可見本宮對他的信賴。黃氏於民國四十一年(1952)十二月過世,享壽七十九,生前有留遺書其弟並附詩云:「一夢華胥七九年,不歸地獄不歸天;總緣大願還難遂,又作人間晚蛻蟬。」
大龍峒保安宮 https://bit.ly/3u8LKbw


黃贊鈞(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 臺灣記憶 https://tm.ncl.edu.tw/)字石衡,號立三居士,臺北市大龍峒人。清同治十三年(1874)生。幼聰穎好學,窮究經史,為老師宿儒如黃覺民、周鳴鏘等所稱許。嘗赴宜蘭童子試,結取前列第七名,唯以越籍跨考,未與院試。乙未(1895)之變,日軍侵臺,駐軍文廟,禮樂、祭器、衣冠乃及至聖先師牌位,皆遭毀壞。後又建築日語學校,殿宇亦遭拆除,士子為之痛心疾首。遂絕仕進之念,並嚴遵義方,不入日人學校,唯後為衣食所逼,乃權入公學校執教。未幾轉入報界服務,為《臺灣日日新報》記者。1925年會同辜顯榮、陳培根等邀集紳商學界領袖,籌謀重建文廟。晚年則致力文教。嘗建樹人書院,助修保安宮,建設指南宮、七星池、福德祠,並續修完成大龍峒孔廟之梓星門、黌門、泮宮、泮池和萬仞宮牆等建築,堂皇典麗。復增設幼稚園、夜學校,有功教育。嘗梓行《感應錄》、《崇聖道德報》(共出版七十期,至1945年3月停刊),以教化社會,遍傳臺澎,遠屆海外,後以日人壓迫禁用中文乃罷。贊鈞亦喜吟詠,嘗主唱崇聖會猗蘭吟社,蓋寓生不逢辰之意,每月集會聖廟,拈韻賦詩,以光詩教。光復後歷任中華聖道會、中國文化學會、萬國道德會理監事,並重刊《人海回瀾》,宣揚聖教,弘揚儒學。民國四十一年十一月卒,年七十九。著有《大同要素》,輯錄〈原道〉、〈孔聖為宇宙救世主〉諸文,及生平吟詠為《海鶴樓詩鈔》上下二卷。(張子文)西元生卒年1874─1952(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 臺灣記憶 https://tm.ncl.edu.tw/)
-------------------------------------------

臺北孔子廟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龔顯鶴,字筠史,號蟄存(1871-1920),清光緒(1891年)舉人,丁未(1901年)會考複試一等,欽點法部主事,誥授中憲大夫,郡人稱他“龔部爺”。
辛亥革命後,曾任泉州商會長兼教育會長。 1916年任泉州電燈公司董事,動員龔家賢婿、廈門富林菽莊投入70%股份。繼福州、廈門之後,泉州開始有照明用電。
泉州龔氏故居的主人龔維琨,系清道光年間翰林院編修,字承碧,號瑤陔,清咸豐壬子科(西元1852年)鄉試舉人,同年帶眷徙城內舊館驛,家居徙塾。子丕鋮、丕翹皆通經學,有聲于時,兩人也繼承父業。日後子孫昌盛,多以教書為業,舊館驛龔逐成郡城聞名的書香門第。
  舊館驛24、26號
龔維琨故居在西街舊館驛頭,大門西向,石門框頂的護翼已廢,只留下兩個木拱,讓人回憶以往的歲月。 整座故居坐北朝南,正門裡有一個小天井,兩旁是棒頭。主屋是三開間建築,一進大廳門上過去懸掛三塊“文魁”木匾額,後毀于“文革”初期。
維琨之後,子孫均能承其先志,龔顯鶴、龔顯禧兩人成為族中的佼佼者。
洪以南的老師龔顯鶴-一個台灣家族的故事: 洪以南的老師龔顯鶴 https://bit.ly/2M7MbBQ


2021-02-19_092931

洪以南(1871年-1927年),臺灣知名士紳,臺北艋舺人,一名文成,字逸雅,號墨樵、無量痴者、達觀樓主。歷任辦務署參事、艋舺保甲局副局長、臺北協會臺北支部評議員、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囑託、臺北廳參事、淡水區長、淡水街長等職。著有《妙香閣集》。
簡介
祖籍福建泉州泉安,祖父洪騰雲,移居臺北經商有成,是當時知名的米商。見以南聰慧過人,聘請泉州名師龔顯鶴孝廉教讀,幼年能誦五經、三史,1895年乙未割臺,以南到福建考取泉安秀才,後返臺治產業,又遷居淡水,在淡水購買達觀樓,收藏各地文物,自稱達觀樓主
因善作詩文,又能書法,專研顏真卿體字,亦善畫圖,家居創作不懈,與全臺各地士紳唱和甚多,1909年與謝汝銓、林馨蘭等共創瀛社,召集北臺詩人一百五十人,任第一任社長。
子洪長庚,是臺灣第一位眼科博士。 曾孫洪致文,為台灣鐵道文化研究者與氣象學家
洪以南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1gVhAD


瀛社,台灣傳統詩社,創於1909年,與櫟社、南社為台灣日治時期三大詩社之一。2005年正式立案,改名為臺灣瀛社詩學會。
瀛社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qyyppQ
創立
據林正三考據,瀛社創立於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農曆二月十六日,由《臺灣日日新報》漢文部記者謝汝銓,連同洪以南、倪希昶、趙一山、林蘭馨創社,召集北台灣詩人一百五十餘人,於艋舺平樂游酒樓舉行成立會。公推洪以南為首任社長,謝汝銓為副社長。創社之後,每月召開吟宴作詩,每年召開大會,由顏雲年推動,並與桃園桃社、新竹竹社時開擊缽聯吟大會,顏氏任三社聯吟會會長,顏氏過世後,三社聯吟活動漸息。
運作
日治時期,除台灣本地外,尚有福建文人、日本旅台商人加入活動,與南社、櫟社並稱於一時。1921年於台北春風得意樓辦理首次全台詩人大會。
社員
日治時期,瀛社約有一百五十餘名社員,然而流動頗大,目前已難查考具體姓名、人數。成員除台灣本地詩人外,亦涵蓋日本寓居文人。重要成員如洪以南、謝汝銓、顏雲年、許梓桑、李碩卿、黃玉階等人。1924年(大正十三年),北台灣各詩社引薦社員加入瀛社,如瀛東小社、天籟吟社、星社、小鳴吟社、萃英吟社、高山文社、潛社、松社、聚奎吟社等,或以全社加入,或以個人身分參與,瀛社儼然為台灣北部詩社聯合社。
自1924年起,瀛社社員會籍重整,每年秋季重新編組,分為十二組或六組,輪值舉行例會。而基隆地區成員,原屬小鳴吟社,後納入為瀛社基隆分部,或納入分組輪值,或另行舉行期外例會。
瀛社社員依年齡、地域、交遊,亦另行組成吟會,可視為瀛社次級組織,如中央擊缽吟會、食飯會、婆娑會、同意吟會、有志吟會等。
1945年中華民國接管臺灣,臺灣政治局勢劇變,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大陸官員、文人亦開始參與台灣古典詩壇活動。如孔德成擔任瀛社顧問,何志浩擔任名譽社長等。1964年社員分春、夏、秋、冬四組;1975年分為六組;1985年開始改稱花朝、端陽、觀蓮、中秋、光復、冬至六組;1993年增設榮譽社員一組;1999年設上巳、端陽、觀蓮、中秋、光復等組;2000年設清和、端陽、觀蓮、中秋、光復等組;2005年改為花朝、清和、觀蓮、中秋、小春、冬至等組。
歷屆幹部
第一任(1909年─1926年):社長─洪以南;副社長─謝汝銓
第二任(1926年─1953年):社長─謝汝銓;副社長─魏清德
第三任(1953年─1964年):社長─魏清德;副社長─李建興;總幹事─張鶴年
第四任(1964年─1978年):社長─李建興;副社長─張晴川;總幹事─張晴川、江紫元
第五任(1978年─1999年):社長─杜萬吉;副社長─張鶴年、黃得時、莊幼岳、黃鷗波;總幹事─魏壬貴、陳焙焜
第六任(1999年─2003年):社長─黃鷗波;副社長─陳焙焜;總幹事─林正三、陳炳澤
第七任(2003年─2004年):社長─陳焙焜;副社長─林正三;總幹事─林正三、翁正雄
第八任(2004年─2005年):社長─林正三;副社長─翁正雄、陳欽財;總幹事─洪淑珍
瀛社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qyyppQ

_temp_1615301238117

 


瀛社第一任社長•洪以南傳
南山子 撰 原載《詩訊》電子報第三期
  洪以南(1871-1926),字逸雅,號墨樵,別號無量癡者。祖騰雲,字合樂,福建晉江人,年十三,隨父汝璽自泉州渡臺,居淡水之艋舺土地後街(1),淡水產米,商楫出入艋津,而騰雲習賈,為米攪(2),與泉、廈互巿,以是數年致富,又數襄義舉。光緒七年(1881),巡撫岑毓英議建大甲橋,命各屬紳商輸助,騰雲捐工七十名。又捐建艋舺義倉,置義塚,遇災則賑濟貧弱,及省垣初建,新築考棚,騰雲捐資獻地以成其事。十三年(1887)春,巡撫劉銘傳奏請嘉獎,賜「急公好義」匾,建坊城內石坊街 (3),誥封四品功典。騰雲有子五人,長輝東,字拱軒,納資為候選同知。
輝東長子文光,廩膳生。次即以南,同治十年(1871)生,髫年聰敏,祖為延泉州名孝廉龔顯鶴授諸經、詩、賦,乙未割臺時,適以南負笈泉州,翌年應試進取晉江縣學秀才,是年歸臺,則已山河易幟。
  明治四十二年(1909)《臺灣日日新報》(4)漢文部同仁謝雪漁、林蘭馨、楊仲佐,林佛國等倡組〈瀛社〉,卜三月七日古曆閏花朝(5),舉發會於艋舺「平樂遊」旗亭,至者四、五十人,以南為起述詞,由是月開一會,年舉大會一次,初未設社長,而四方望風掛籍者,寖至百餘人。
  大正三年(民國三年,1914),以南任淡水區長,就祖厝「白樓」為「達觀樓」(6)。七年,瀛社與桃、竹二社聯吟例會,金霸顏雲年致詞,指以南為瀛社長,雪漁副之,遂占風流班首。十年十月,瀛社主辦全島詩人聯吟,到會者百餘人。日督田健治郎素愛吟詠,翌日乃遍邀中日詩人,就鈴閣開吟樽(7),並自吟七絕一首,使席間次韻,得詩百餘,編為「大雅唱和集」,瀛社自是一年二會,分別開於稻江、艋舺以均二地。
  以南素儒雅而博學宏識,好賦詩,時與詩侶唱酬,名譟一方。又能書兼善蘭竹,社友劉篁村稱其書與林文訪、鄭香圃、林知義並稱四公子。復能守樂善家風,後任台北廳參事。大正十五年(1926)卒,年五十五 ,遺詩或云有「妙香閣集」殘卷(8)。
南山子按:
1.土地:《臺灣省通志•洪騰雲傳》作「土治」者,當是諧音取字之誤。即臺民稱「土地公」之「地」字音,若稱「地理」之「地」字,音又異。
2.急公好義匾,今見存臺北新公園內。
3.《臺灣日日新報》:即日後之《臺灣新生報》,於北市延平南路,今悉罷業。
4.創社日期《臺灣省通志》作「正月廿五日(陽曆二月十五日)」,今據靜宜大學黃美娥副教授「北臺第一大社-日治時期的瀛社及其活動」一文考訂為陽曆三月七日,即農曆閏花朝,與瀛社所傳「己酉花朝」相符。蘭陽史氏唐羽《魯國基隆顏氏家乘》作花朝後一日。
5.達觀樓:今仍在淡水。
6.田健治郎招詠事《臺灣省通志》作「十月十五日」,《瀛社創立六十週年紀念專輯》作十月廿三日。
7.《妙香閣集》:據陳漢光《臺灣詩錄》謂有此書,陳則仁詞丈以為無此詩集,但云有手抄殘卷。
參考書目:
1.《臺灣省通志》:大事記、洪騰雲傳、洪以南傳。
2.《魯國基隆顏氏家乘》:民國八十六年七月,唐羽撰。
3.〈北臺第一大社-日治時期的瀛社及其活動〉:靜宜大學黃美娥副教授撰,刊於中央大學中文系89.03.24-25所舉辦「第六屆近代中國學術論文研討會」。
洪以南詩錄
【北投雜詠】
此地有溫泉,浴之氣爽然,
盪胸忘俗慮,酣夢傲神仙,
神淨如無物,心澄別有天,
松濤應一醉,風詠遇前賢。
【遊大窟湖有引】
湖在觀音山麓西龍寺側,叢竹萬竿,境絕幽邃,湖畔有洞口,大可四尺,傴僂而入,內漸高,寬丈餘,石形如几榻,可坐臥,旁一穴,蛇行而上,曲折若羊腸,莫知所止,入者輒半途反,畏其險也,然洞夏涼而冬溫,又臨大海自滬尾剌舟可至,從未有遊之者,率賦四絕以酬山靈。
剪江一葉快尋幽,曳杖山腰半日遊,
嵐氣浮青叢竹翠,了無仙跡洞空留。
洞前落落幾人家,樹老雲深石作花,
閒與山翁談逸事,有人小隱學餐霞。
自註:「方外道士輝開,不知何許人也,六十年前辟穀此洞,二十餘載始羽化,亦奇矣。」
據石哦吟未忍歸,風光世外想非非,
盪胸無際婆娑海,萬里波濤咽夕暉。
皓皓平沙挖尾灣,秋風吹去復吹還,
蓬窗回首西龍寺,半在深林暮靄間。
按:
1.四詩每見徵引,此參連雅堂《台灣詩薈》第一號,大正十三年一月刊。
2.挖尾灣:待考。
【鄭香圃兄續弦賦此以賀】
洞房花燭瑞光騰,春色洋洋妙趣生,
彈罷瑤箏重鼓瑟,宜家宜室樂和鳴。
【懷安番通事吳鳳】
為護同胞自殺身,三年赴約以成仁,
自拋眷屬生前愛,卻把仇讎死後伸,
從此漢村光日月,而今達社闢荊榛,
餘威百載羅山在,俎豆馨香廟貌新。
按:見廖雪蘭《臺灣詩史》,此應是應詩社徵詩而作。
【瀛社第一任社長 - 洪以南傳】 - 瀛社社史 - 臺灣瀛社詩學會 - Powered by Discuz! https://bit.ly/3pu5kLH


62467033_2725936310753772_4457138243120398336_n

大龍峒保安宮

汪春源2021-02-19_1017032021-02-19_100110W020170320473286343380

汪春源(1869年-1923年) 字杏泉,號少義,晚號柳塘,福建臺灣(今臺南市中西區)人,清末政治人物、詩人,同進士出身。
生平--汪杏泉(汪春源)是臺灣最後一位進士
光緒八年(1882年)應童子試,受知於知縣祁徵祥。光緒十四年(1888年)中戊子科福建鄉試舉人。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清朝因甲午戰爭戰敗,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汪春源與同為舉人的黃宗鼎、羅秀惠,戶部主事葉題鴈、翰林院庶吉士李清琦等人聯合上書都察院代奏光緒帝反對割台[1]。臺灣割讓後,寄籍福建龍溪。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中戊戌科會試,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補殿試,中三甲第一百二十名進士,為最後一位臺灣籍進士。出任江西鄉試閱卷官,歷任宜春、建昌、安義、安仁等縣知縣。辛亥革命後,回到龍溪。民國三年(1914年)應林爾嘉之邀,成為菽莊吟社的社友。民國十二年(1923年)病逝[2]。
墓葬
墓葬位於福建龍溪第二區鄒林鄉錫林保林前社天城山北麓(今龍海市九湖鎮林前村西南隅的荔枝園中)汪春源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ZHXofH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26日電)清廷西元1895年在馬關條約中割台,當時在北京的5名台籍進士和舉人聯合上書盼勿割台,仍無力還天。120年後,台灣文學館長陳益源將這份史料象徵性送給中央研究院,別具意涵。末代進士汪春源反割台 台灣版「公車上書」五人上書滿120年 | 台灣英文新聞 | 2015/09/26 https://bit.ly/2M2Z3Jk
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目前正舉辦「翻轉1895—乙未之役120年檔案特展」,以多元觀點呈現乙未割台始末,從武力反抗、舉家內渡到開城迎接日軍,台灣各階層人民為求生存,選擇相當多元。
陳益源日前逛完特展後,認為還缺1895年「五人上書」關鍵史料
陳益源表示,上書由5人署名,包括兩名進士(葉題雁、李清琦)、3名舉人(汪春源、羅秀惠、黃宗鼎),代表台籍知識分子和官員,對馬關條約的憤怒,開頭就說,「聞諸道路有割棄全台予倭(日本)之說,不勝悲憤!」
陳益源說,上書文辭相當慷慨激昂,揚言「與其生為降虜,不如死為義民」,一一羅列台灣戰備、天險,「統計全台防勇一百二十餘營,義勇番丁五六十營,軍火糧械可支半年,倭人未必遂能逞志」。
日軍接受台灣後,台人紛起反抗,迫使日本派出重兵,須一路從北打到南,台人在沒中國大陸支援狀況下,「乙未戰役」持續6個月,和「五人上書」中的預言相當接近。
陳益源表示,上書對台灣了解相當透徹,推測最初原稿應是出自3名舉人之手,又以署名最前的安平縣(今台南市)汪春源最有可能。另兩名進士都已在京為官,要上書自己上就可以了,不必再拉尚無官位的舉人一起。
汪春源後來也考上進士,是清朝最後一名台灣籍進士。汪春源在割台後舉家內渡,曾參與康有為、梁啟超發起的「公車上書」。
陳益源表示,上書的效忠對象雖是清帝國,但某種程度代表台人對無法決定自己命運的憤慨,向當權者提出沉重抗議,相當有歷史意義。1040926
末代進士反割台 五人上書滿120年 | 台灣英文新聞 | 2015/09/26 https://bit.ly/2M2Z3Jk


1895年,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噩耗傳來,正在北京參加科舉考試的台籍舉人汪春源、羅秀惠、黃宗鼎與在京台籍官員葉題雁、李清琦等多方奔走,率先上書都察院,反對割台議和,表明"台地軍民必能捨死忘生,為國家效命!"都察院將呈文代奏光緒帝,表達台灣同胞強烈反對割台的決心和民意。是為"五人上書"。
五人上書:1895年,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噩耗傳來 -華人百科 https://bit.ly/3k3Qb2x
1895年
導火線
《馬關條約》的簽訂
人    員
汪春源、羅秀惠、黃宗鼎等
概況
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農曆甲午年),爆發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戰敗。1895年4月17日(清光緒二十一年、農曆乙
五人上書
五人上書
末年三月二十三日),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正式訂立。割讓遼東半島、台灣全島及其附屬島嶼以及澎湖列島等地給日本,並賠款二萬萬兩白銀。
訊息傳到台灣海峽兩岸,群情激憤。4月28日(農曆四月初四),即<馬關條約>簽訂後的第11天,在京台灣省籍人士葉題雁、李清琦、汪春源、羅秀惠、黃宗鼎等五人聯合上書都察院,由都察院左都御史裕德代轉奏呈文(見《清光緒朝中日外交史料》卷三十九),激烈表達“夫以全台之地使之戰而陷、全台之民使之戰而亡,為皇上赤子,雖肝腦塗地而無所悔。”等堅決反對割台的決心和勇氣。史稱“台灣五舉子公車上書”
或曰“台灣五人上書”。
上書的台灣五人開言直抒“聞諸道路有割棄全台予倭之說,不勝悲憤!”,憤而泣言“與其生為降虜,不如死為義民。”他們堅決反對割台的義舉,康有為以詩為記:“抗章優闕公車多,連名三千轂相摩,聯軫五里塞巷過。台人號泣拳檢歌,九城謠諜遍網羅。”並在《康南海先生自編年譜》中如是說:“台灣舉子垂涕而請命,莫不哀之。”他道出了在京台灣舉子的愛國熱情。也看到了“士氣可用,乃合十八省舉人於松竹庵會議,以一晝二夜草為萬言書,請拒和、變法、遷都三者”,史稱“公車上書”。“台灣五人上書”是最早代表400萬台灣同胞發出心聲。屈指算來,“台灣五人上書”距今整整115年。
人物簡介
葉題雁(?-1905)
五人上書
五人上書
時任戶部主事(官名,正六品,有如今副廳職)、台灣台北籍進士。字映都,號梅珊,出身於晚清泉州鄉紳望族。出生年代不詳,一般記載為泉州土門外下圍村人。1880年(清光緒六年,農曆庚辰年),以“台灣台北縣籍三甲第六十名庚辰科進士,官郎中、御史”。因其一生主要活動除在京城任職外多在泉州,近有學者疑其“冒籍”,情況不明。抵制割台後,繼續留做京官,曾寓居晉江邑館。學者汪毅夫在《台灣歷史文化名人與北京的會館》一文中提及葉題雁與晉江邑館的聯繫。據其所述,1900年(農曆庚子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當時,葉題雁以“戶部郎中”之身寓於晉江邑館。他親見八國聯軍之暴行,憤而作《外侮痛史》,其中寫道:“庚子七月廿一日,洋兵破都城,焚毀劫掠,慘無天日。至廿五日,各國會議分段管轄,出示安民。御史某被洋兵捉去,勒令掃地;內閣某被洋兵捉去,勒令由彰儀門外拉炮車赴琉璃廠。西兵每日巳刻到處捉人,勒令做苦工,或挑水,或洗衣,或擦炮,或拉車,至申刻釋放。……”並悲呼:“以上各節,當時各國視之,直為纖微小事耳,有何國際公法之在目!”汪毅夫介紹,這段原文引自1980年代後期編印的《泉州鯉城文史資料》第2輯,而使此文而留存於世,則很偶然地因葉題雁“遺稿在家”。1904年,因母喪回祖籍地福建泉州居住。1905年,病逝。
李清琦(1856-?)
時為翰林院庶吉士(職名,有如今研究生)、台灣彰化籍進士。明代進步思想家李贄的族裔,字壁生,號石鶴,1856年生,福建晉江人。1882年,以台灣彰化籍中舉。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農曆甲午年),中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有學者疑其“冒籍”,其後人坦陳確屬在彰化親友處借籍。抵制割台後,被授刑部主事,鏇改任知縣,因故未按期到任所報到。1898年,離京返回泉州至終老。曾任泉州清源書院山長。
汪春源(1869-1923)
時為台灣安平籍舉人,在京居漳州會館。號杏泉,又字少羲。1869年生人,1903年(清光緒二十九年)中進士,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名台灣省籍進士。乙末割台後,“恥為異族奴,盡去田園,舉家內渡”(見《台灣省通志》卷七《人物誌。列傳篇》)。1903年(清光緒二十九年),中進士,且在報名填寫籍貫時不顧清政府的規定,堅持己未“中國台灣省安平縣人”,而成為中國科舉史上最後一名台灣省籍進士。曾任江西宜春知縣,後落籍祖地福建龍溪,1923年終。因其先後參與台灣五舉子和康有為的“公車上書”,在歷史關頭髮揮了特殊作用,有學者稱其為“公車上書第一人”。筆者竊思多日而不以為然,直觀理由似三:一是從政治倫理上看,葉題雁身為進士,時任戶部主事(官名,正六品,有如今副廳職),而汪春源身為舉人,正在京城備考,8年後方中進士;二是從呈文署名排序上看,原文首句即為“具呈戶部主事葉題雁、翰林院庶吉士李清琦、台灣安平縣舉人汪春源、嘉義縣舉人羅秀惠、淡水縣舉人黃宗鼎等,為棄地畀仇、人心瓦解,泣吁效死,以固大局;瀝請據情代奏事。”;三是至今未見可證史料。
羅秀惠(1865-1942)
時為台灣嘉義籍舉人。字蔚村,號蕉麓,世居台灣台南。清光緒年間中舉人。乙末割台後,一度避居北京。1897年,回台,長期定居安平。時日據當局的總督以懷柔手段來拉攏文人,特意將其招至台北,詢以“治台十策”。兒玉源太郎任總督,曾聘為《台澎日報》漢文主筆,並協助纂修《台南縣誌》。1897年。擔任台南國語傳習所教務囑託;1899年,台南師範學校成立後應聘為教務囑託,教授漢文、習字;1902年,因病辭職。後內渡在閩創《廈門日報》,該報停刊後再回台南。1908年,赴台北,在《台灣日日新報》漢文部任職。1925年1月,得工礦企業家顏國年等捐助,創《台北黎華新報》社並任發行人。1942年5月終。1976年,台南市當局譽其為“清代台南府城十大書家之一”。
黃宗鼎(1862-1956)
時為台灣淡水籍舉人。字樾漵,後更名黃彥威。1862年生,1889年(清光緒十五年)中舉。台灣日據初期,與其弟黃彥鴻離台內渡,歸籍於福建閩侯。曾任山西朔州知州及夏縣、大寧、蒲縣、永濟知縣,福建建寧、河南蘭封縣知事,山西北路高等審判廳廳長,北京財政部科員。1953年任北京市文史研究館館員。1956年逝。生前撰有《浣月齋吟稿》。有意思的是,其子黃畲、黃正襄都是幼年隨父到京,也先後任“文史館員”。黃畲(1913—2007)是古典詩詞家,中華詩詞學會發起人之一,1988年被聘任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黃正襄(1926-),畫家,北京海峽兩岸書畫家聯誼會發起人之一,1994年至今任北京市文史研究館館員。五人上書:1895年,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噩耗傳來 -華人百科 https://bit.ly/3k3Qb2x

2021-02-19_094916


汪春源-著名事蹟、成就或貢獻: (1)臺灣最後一個進士。 (2)光緒21年﹙1895﹚參與「五人上書」諫阻割臺。 生平小傳: 汪春源,字杏泉,號少義,晚號柳塘。少肄業引心書院,受業於名儒黃子及、李占五與施士洁。清光緒8年(1882)應童子試,受知於知縣祁徵祥。光緒12年(1886)為臺灣兵備道兼提督學政唐景崧所識拔,選入海東書院,詩人與丘逢甲、許南英等人同窗,並加入臺南之崇正社與斐亭吟社,時與許南英、施士洁、陳望曾等相唱和。光緒14年(1888)中舉人,光緒21年﹙1895﹚在京參加會試,馬關條約簽訂消息傳來,與在京任職的臺籍進士李清琦、葉題雁和其它赴試舉人上書都察院,反對割讓臺灣,旋又參與康梁之「公車上書」。割臺後,攜妻兒舉家內渡。 光緒29年﹙1903﹚中進士,此時臺灣已為日人統治,但在〈進士題名碑〉的籍貫仍書「福建安平縣人」,是臺灣歷史上33名進士中最後一位。曾歷任江西宜春、建昌、安義、安仁等地知縣。 汪春源工詩文書畫,民國3年(1914)年應林爾嘉之邀,為菽莊吟社社友。民國12年(1923)於福建龍溪逝世,著有《柳塘詩文集》。臺南研究資料庫|汪春源 https://bit.ly/3pyGWbR


在臺灣汪春源進士墓前
2016年04月25日來源:《台聲》在台湾汪春源进士墓前 - 故土记忆 - 全国台联 - 台胞之家 https://bit.ly/3k2lta5
11月5日,龍海市台聯會長許可義、副會長陳錦海、理事陳敬唐,專程到九湖鎮林前村了解臺灣最後一位進士——汪春源的墓地狀況。 在九湖鎮黨委、林前村村委的協助下,該村村民鄭順民帶領許可義一行來到了墓地。 只見墓地雜草叢生,墓地左側已被其他墓地佔用,破壞較為嚴重,墓碑也不見了。 許可義一行又隨鄭順民來到其屋后的龍眼樹下,看到了汪春源的墓碑。 清洗墓碑,碑文依然清晰可見。 遺憾的是碑文的右上方殘缺一塊,至今尚下落不明......
無疑,台灣最後一位進士、當年"公車上書"第一人、深得地方百姓愛戴的縣官汪春源的墓碑和墓址,是今天十分難得的涉台文物遺址。 但由於種種原因,汪春源的墓碑和墓址仍淒落在荒涼處,還沒能得到很好的保護和修繕。
汪春源進士
汪春源(1869-1923),字少義,號杏泉,晚年自署柳塘,臺灣府城安平柱仔行人。 自幼喪父母,在母親精心培育下,奮發苦讀,頗顯才氣。 光緒八年(1882),在縣應童子試,名列第二,時年十四歲。 得到知縣祁征祥賞識,令入縣讀書。 其後,得到臺灣分巡兵備道兼理提督學政,後受臺灣巡撫唐景崧青睞,選拔到海東書院深造。 光緒十四年(1888),時年二十歲的汪春源飽讀詩書,滿腹經綸,與同窗丘逢甲一起渡海到福州趕考,登同榜舉人。
甲午清朝敗於日本,光緒二十一年(1895)四月十七日,清朝簽訂喪權辱國《馬關條約》,割讓臺灣給
日本。 消息傳來,舉國震驚,在京應試的臺灣舉人群情激憤,四月二十八日,臺灣舉人汪春源、羅秀惠、黃宗鼎聯合在京臺灣進士、戶部主事葉題雁、翰林院庶吉士李清琦聯名向都察院上書,"為棄地畀敵泣呈效死陳條"。 台灣舉人"垂涕請命"的愛國義舉,震撼了維新派領袖康有為。 五月二日,康有為、梁啟超"乃合十八省舉人於松竹庵會議,以一晝二夜草為萬言書,請拒和、變法、遷都三者",形成影響巨大的"公車上書"事件。 公車上書"雖然沒有取得實效,但卻喚醒國民的自強與革新意識。 正如梁啟超說:「吾國四千年大夢之喚醒,實自甲午戰敗割臺灣、償二百兆始。 "汪春源在事關民族榮辱的歷史時刻能挺身而出,成為第一個勇敢振臂高呼,其赤子之心、愛國之舉,令人欽佩。
臺灣淪為日本殖民地之後,汪春源恥為亡國奴,黯然舉家內渡,先住廈門史巷,後寄籍龍溪縣,居於漳州振成
巷。 光緒二十四年(1898)汪春源赴京會試,中為貢士,時值"戊戌變法"殿試被取消;光緒二十五年(1899)入京補行殿 試;光緒二十九年(1903),癸卯、辛醜兩科合併,汪春源成為癸卯科三甲第120名進士,即台灣歷史上32名進士中最後一位。 同年,汪春源奉命出任江西鄉試考官。 考務結束后,汪春源歷任宜春、建昌、安義、安仁知縣。 任內,他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深受當地百姓愛戴。 其上司評價他"審理案件,整理學堂,勸民種植,振興工藝,水利諸事,莫不實心經理",獲督、撫憲褒獎。
宣統三年(1911)辛亥革命成功,結束數千年封建
統治。 汪春源回到龍溪,以教書為業。 1923年,汪春源因肺病,逝於龍溪,享年54歲,次年,葬於龍溪縣第二區鄒林鄉錫林保林前社天城山北麓,即今龍海市九湖鎮林前村西南隅荔枝園中。 歷經八十年滄桑,汪春源進士墓漸漸被人遺忘,墓碑丟了,墓址也難以確定,汪氏後人為此憂心如焚。 2006年12月,在林前村民委員會熱心説明下,終於在村民鄭順民家屋后找到這塊丟失已久的墓碑,從而確定了墓址所在地。 其墓分為三合土墓葬,風字形佈局,有上下墓埕,佔地面積約560平方米,現墓葬主體已被掩埋,墓埕平面依稀可辨。 墓地被其他墓地佔用,損壞較為嚴重。 墓碑高80釐米,寬120釐米,斷為二截,右上處缺角少三字。 墓碑兩側一副楷書對聯:(據推測可能為"故國縈")孤島,平生准八磚;正中碑銘:清進士安義縣知縣柳塘汪公佳城. 送出part封淑人號心真吳淑人壽域. 民國甲子秋瓜月. 男受田大田福田圻田孫慕常寶常秉常立。
經考證汪春源墓址原為汪姓居住村落,舊稱尚保
社。 清代平和縣蘆溪小連城汪石養裔孫汪炎肇基於此,民國初汪氏全族從尚寶移居今九湖鎮蔡坑村。 據蔡坑汪氏新譜載,汪春源為同宗。 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今天,作為祖國大陸與臺灣重要的歷史印記、也是兩岸重要的歷史紐帶——汪春源,一生平凡而偉大。 他反對割地、保家衛國的高尚民族氣節及愛國情懷令人敬佩,令人永世銘刻心骨。
我們衷心期待,這位與臺灣、與祖國、與國家民族休戚與共的前輩,能夠在今天其留世的墓碑和墓址,得以完好保存和修繕,以為後人紀念和瞻
仰。 (超然)在台湾汪春源进士墓前 - 故土记忆 - 全国台联 - 台胞之家 https://bit.ly/3k2lta5

2021-02-19_100110W020170320473286343380


汪春源
台南進士展/清代出33進士 「台灣沒有加分」-聯合報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
清朝時期台灣出了卅三名進士,一百多年後,兩岸進士後代子孫昨天首度在台南聚首,一起緬懷這段光榮的歷史。
成大與北京台灣會館昨在成大舉辦「科舉制度在台灣」研討會,台灣最後一名進士汪春源的曾孫、也是大陸全國台聯會會長汪毅夫,率領大陸台籍進士後代來台,與台灣的進士後代相見歡。
台南舉辦「台灣進士主題展」,中為台聯會長汪毅夫。 記者修瑞瑩/攝影
卅三名台灣進士部分因任官或逃避戰禍,舉家遷往大陸;部分進士及其後代都留在台灣,少數像光緒十六年(西元一八九○年)取得進士的許南英,後代子孫分散兩岸。
許南英子女中最有名的是作家許地山,所寫的「落花生」一文被兩岸收錄在課本裡。汪毅夫表示,之前台灣人考科舉的能力不強,清朝才有台籍進士,其中又以台南人最多,達十一人,像汪春源與許南英都是台南籍。
與會學者表示,清朝進士約兩萬人,台灣占比不高,當時各地區都有保障名額,台灣與福建屬同地區,應試者沒有額外加分。
汪春源與許南英是知交好友,兩人當時的宅邸就在台南市中西區永華宮附近,相隔咫尺,但在甲午戰爭後各分東西,兩人的後代子孫一百多年後在台灣團聚,大家都覺得非常難得;據汪毅夫考證,目前永華宮前的惜字亭應該就是許南英當年舊宅遺物。
汪毅夫表示,文革時期曾祖父汪春源的字帖都被毀,家人把曾祖父的三品官服拆成數塊才保留,目前正在尋工匠恢復,完成後希望能讓曾祖父「衣錦還鄉」,回到台南
北京台灣會館此次與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合作,在台南舉辦「台灣進士主題展」,展出包括北京孔廟前的進士碑拓文、進士金榜拓本等文物,即日起展出到月底。
台南進士展/清代出33進士 「台灣沒有加分」-聯合報 https://bit.ly/2NJ2jKf


許南英著《窺園留草》中〈送汪杏泉(汪春源)入都補殿試〉一詩。圖/黃議震
文/黃議震【海嶠人物萬象】汪春源渡江悽愴 | 縱橫古今 | 人間福報 https://bit.ly/2Zu584H
光緒十三年(一八八七年)四月,唐景崧以中法戰爭中成功招撫劉永福及其黑旗軍起兵與戰有功,功授福建分巡台灣兵備道,閏四月渡台到任(註❶)。
唐景崧出身翰林,雅好詩文,其渡台對台灣詩鐘風氣的推波助瀾及傳統詩社的發展,影響甚大。
其提倡文風,拔擢後進之舉,在連雅堂所撰〈丘逢甲列傳〉記有:「灌陽唐景崧以翰林分巡台灣兵備道,方獎掖風雅,歲試文生,拔其尤者,讀書海東書院,厚給膏火,延進士施士洁主講。於是逢甲與新竹鄭鵬雲、安平汪春源、葉鄭蘭肄業其中。」(註❷)唐景崧聞許南英恩師台南進士施士洁文名,造訪再三,並禮聘至台南「海東書院」主講,丘逢甲、鄭鵬雲、汪春源因而有幸同窗。
隔年,光緒十四年(一八八八年)戊子科,丘逢甲與汪春源一同出獵科場,兩人同榜中舉(註❸),隔年丘逢甲遠赴北京參加己丑科會試,高中三甲第九十六名進士(註❹)。
然而,丘逢甲的同窗汪春源,科場並不順遂,先是光緒十五年己丑科不知何因,未能赴北京趕考,之後雖應考庚寅恩科(一八九○年)、甲午恩科(一八九四年)、乙未科(一八九五年),皆與進士無緣。
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年),甲午戰爭清廷大敗,汪春源正在北京應試,當《馬關條約》簽訂消息傳開,汪春源與同在北京參加科考的另外兩位台灣舉人黃宗鼎、羅秀惠,聯合在京的台灣進士戶部主事葉題雁、翰林院庶吉士李清琦向都察院上書。
據《清光緒朝中日外交史料》卷三十七《上都察院書》錄此聯名上書:「……聞諸道路有割棄全台與倭之說,不勝悲憤!……今日一旦委而棄之,是驅忠義之士以事寇仇,台民終不免一死,然死有隱痛矣!或謂朝廷不忍臺民罹於鋒鏑,為此萬不得已之舉。然倭人仇視吾民,此後必遭荼毒。與其生為降虜,不如死為義民。或又謂徙民內地,尚可生全。然祖宗墳墓,豈能捨之而去!田園廬舍,誰能挈之而奔?縱使孑然內渡,而數千里戶口又將何地以處?……情關鄉梓,不已哀鳴……」上書通篇悲憤哀楚,反對割讓台灣。
《上都察院書》四月二十八日以葉題雁、李清琦、汪春源、黃宗鼎、羅秀惠五位台籍進士、舉人遞出,輿論譁然,為五月二日康有為、梁啟超為首的十八省舉人串聯的「公車上書」壯大可用之士氣。
而參與《上都察院書》的汪春源、黃宗鼎、羅秀惠三位台籍舉人,在這場乙未科皆名落孫山,而這場轟轟烈烈的「公車上書」,縱然有十八省舉人士氣,依舊改變不了清廷棄地之議的《馬關條約》。
乙未(一八九五年)割台,丘逢甲為團練使,統領義勇軍,許南英則任籌防局統領,擔起抗日重任,未久台灣失陷,施士洁與門生許南英、丘逢甲、汪春源皆攜眷內渡。
幾年後汪春源又赴京應考戊戌科(一八九八年)會試,中為貢士,後因故未參加殿試,隔年(一八九九年)決定再入京補行殿試,好友許南英賦詩〈送汪杏泉(汪春源)入都補殿試〉送別:「風雲變態幾經秋,刦火生還有舊遊……栖翠簃間同簡燭,莫談鄉事起鄉愁。」
原本汪春源補行殿試,可列名為辛丑恩科(一九○○年)進士,「但因北京貢院一九○○年被毀(按:八國聯軍),辛丑恩科和壬寅科乃合併為癸卯科,於一九○三年舉行,汪春源因而列名癸卯科(一九○三年)三甲第一百二十名進士。」(註❺)成為史上最後一位台籍進士。
汪春源登進士後,同年(一九○三年)籤分江西鄉試秋闈分校,在科舉制度中實踐理想,為國薦拔人才。不幸,隔年清廷舉行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科舉考試──甲辰恩科(一九○四年),一九○五年在袁世凱奏請下,持續一千三百餘年的科舉制度正式廢止。
民國十二年,台灣最後一位進士且最後一位棄世的汪春源,在異鄉結束其風塵悽愴的一生,病逝於福建漳州振成巷。林熊祥堂哥林景仁與汪春源同為「菽莊吟社」社友,輓詩有句:「海外再無前進士,社中群惜古先生」,舊時風痕,一時銷歇。【海嶠人物萬象】汪春源渡江悽愴 | 縱橫古今 | 人間福報 https://bit.ly/2Zu584H

2021-02-19_1012462021-02-19_101329

【海嶠人物萬象】汪春源渡江悽愴 | 縱橫古今 | 人間福報


公車上書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021-02-19_094819

汪毅夫談台灣人的抗日史實

公車上書:公車上書,是指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為率同梁啓超等 -百科知識中文網

2021-02-19_0944452021-02-19_0945402021-02-19_0945302021-02-19_0945002021-02-19_100932

什麼叫「公車上書」? - 每日頭條

汪毅夫談台灣人的抗日史實

汪毅夫談台灣人的抗日史實
汪毅夫談台灣人的抗日史實
汪毅夫會長接受本刊記者專訪,談台灣人的抗日史實。
2015年第9期《兩岸關係》雜誌刊登了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會長汪毅夫的專訪。全文如下:
汪毅夫談台灣人的抗日史實“台灣人有沒有抗日,讓事實來回答。”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會長汪毅夫日前接受本刊記者專訪時這樣說。汪會長隨手向記者展示了許多文獻資料,詳細說起台灣人的抗日史實。汪會長拿出《馬關條約》模擬件說:1894年六月二十三日,日軍向中國艦、船開炮,中日甲午戰爭爆發。9個月後,1895年三月二十三日,清廷被迫在日本馬關春帆樓簽訂《中日講和條約》即《馬關條約》。“從此,馬關成了包括台灣人在內的全體中國人的‘千古傷心地’”汪會長說,1911年,梁啟超先生遊歷台灣,曾手書其《過馬關》詩贈予連橫先生,其詩並跋語曰:“明知此是傷心地,亦到維舟首重回。十七年中多少事,春帆樓下晚濤哀。辛亥春遊臺,過馬關之作,寫似劍花,當同茲懷抱”。“寫似”即“書贈”,“劍花”是連橫的號。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以“同茲懷抱”條幅(書法家楊志恆書寫)贈給連橫的長孫連戰。條幅現藏於杭州市連橫紀念館。汪會長介紹了他曾祖父汪春源等台灣舉人上書的情形:《馬關條約》簽訂後還有批准和換約的程式。四月初四日,台灣舉人汪春源、羅秀惠和黃宗鼎“取具同鄉京官”台灣進士葉題雁、李清琦“印結”,向都察院上書,其文有“聞諸道路,有割棄全臺予倭之說,不勝悲憤”,“聞朝廷割棄臺地以與倭人,數千百萬生靈皆北向慟哭。閭巷婦孺莫不欲食倭人之肉,各懷一不共戴天之仇,誰肯甘心降敵”,“與其生為降虜,不如死為義民”等語。連橫《台灣通史》記:《馬關條約》簽訂後,“台灣舉人會試在北京,聞耗,上書都察院,力爭不可”。“公車”是“舉人”的代稱,汪春源等台灣舉人的上書,史稱台灣的“公車上書”。
汪毅夫談台灣人的抗日史實
《台灣戰紀》在1925年在北京大學出版部印行500冊,這是北大版的《台灣戰紀》書影。
汪毅夫談台灣人的抗日史實
1933年6月北平和記印書局版的許南英《窺園留草》詩詞集。
汪毅夫談台灣人的抗日史實
圖4-黃玉齋(筆名“漢人”)編著的《台灣革命史》書影。
汪會長指出,康有為當時也以舉人的身份在京參加會試,他親眼看到“台灣舉人,垂涕而請命”的情形。《康南海先生自訂年譜》記:“台灣舉人,垂涕而請命,莫不哀之。時以為士氣可用,乃合十八省舉人於鬆筠庵會議,以一日二夜草就萬言書,請拒和、變法、遷都三者”。康有為起草的呈文字擬於四月十日即《馬關條約》批准、換約前送呈。四月初八日,各省舉人在鬆筠庵討論。當日晌午以後大雨、雷電、冰雹交作,朝廷“將和款蓋用御寶”的訊息亦在此時傳來,於是群議渙散。四月十四日,《馬關條約》在煙臺換約。汪會長表示,中國是兩岸同胞的祖國。在《馬關條約》和台灣舉人的呈文裡,“割界”和“割棄”的說法也從一個側面說明臺灣同大陸是連為一體的。“歷史教科書、歷史教學參考書本著‘有錯必糾’的理由加以調整、修改是很正當的。”汪會長說:我曾見大陸出版的某近代史教學參考書裡寫“(1895年)三月二十三日,中日簽訂《馬關條約》,中日甲午戰爭結束”。這個說法是不對的。從1894年六月二十三到1895年三月二十三《馬關條約》簽訂,為期9個月;《馬關條約》簽訂後,台灣人民起而抗爭,抵抗日軍入侵,一直到1895年九月三日日軍佔領臺南,台灣全島淪陷。台灣人民將“中日甲午戰爭”延長了5個月又10天。汪會長特別提到台灣進士許南英、台灣學者洪棄生、黃玉齋等人的著述。台灣進士許南英隨台灣義軍堅持抗戰,直至台灣全島淪陷。汪會長向記者展示了許南英的《窺園留草》詩詞集。書中許南英哲嗣許贊堃(即著名現代作家、學者許地山)寫的《窺園先生詩傳》寫道:“(1895年)九月初三日,日人入臺南。……民主國最後根據地臺南被佔領後,日人懸像遍索先生。鄉人不得已,乃於九月初五日送先生到安全港,漁人用竹筏送他上輪船”。《窺園留草》收有許南英的許多抗日愛國詩篇。洪棄生的《台灣戰紀》詳細記載了台灣人民抵抗日軍入侵的戰鬥。汪會長列舉了黃玉齋編著的《台灣革命史》中記載的1895-1915年臺灣人民的抗日鬥爭:林大北革命(1895)、劉德杓革命(1896)、陳發革命(1898)、詹阿瑞革命(1901)、蔡清琳革命(1907)、劉乾革命(1912)、黃朝革命(1912)、陳阿榮革命(1912)、羅福星革命(1912)、張火爐革命(1913)、李阿齊革命(1913)、賴來革命(1913)、羅阿頭革命(1914)、餘清芳革命(1915)。書中還以專章《台灣最近的革命運動》敘述了1915-1925年間的台灣抗日鬥爭。(中國台灣網9月1日訊《兩岸關係》雜誌社記者 王亮)汪毅夫談台灣人的抗日史實 https://bit.ly/2NkVGhp


大龍峒保安宮

62320181_2725936207420449_6051805015385833472_n62309984_2725936494087087_2817905563046772736_n62379381_2725997707414299_1812543118797438976_n62450152_2725997704080966_8147949239964532736_n62085743_2725936250753778_2556552529592713216_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