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子,名惠施(約前370年-前310年),是中國戰國時期的一位名家代表人物、辯客和哲學家。
惠施是宋國人,但他最主要的行政地區是魏國,惠施是合縱抗秦的最主要的組織人和支持者。他主張魏、齊和楚合縱結盟起來,對抗秦國。魏文惠王在位時,惠施因為與張儀不和而被驅逐出魏國,他首先到楚國,後來回到家鄉宋國,並在那裡與莊子成為好友。魏文惠王死後,張儀失寵,惠施回到魏國。作為合縱的組織人,他在當時各個國家裡都享有很高的聲譽。他因此經常為外交事務被魏王派到其它國家。
惠施的著作沒有能夠流傳下來,因此他的哲學思想只有通過其他人的轉述而為後人所知。其中最重要的是他的朋友莊子中的提到的他的思想。其中最主要的有他的「歷物十事」。他主張廣泛地分析世界上的事物來從中總結出世界的規律,將事物相對面誇大,否定事物本身的穩定性,不承認具體事物的特點。和公孫龍同屬詭辯學中的代表人物,是合同異學說的創始人。除《莊子》外,《荀子》、《韓非子》、《呂氏春秋》等書中也有對他作為和言論的記載。
歷物十事
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
無厚不可積也,其大千里。
天與地卑,山與澤平。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
南方無窮而有窮。
今日適越而昔來。
連環可解也。
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也。
泛愛萬物,天地一體也。
---------------------
先秦名家思想的兩大流派之一,與之對立的思想是離堅白。
合同異是中國東周戰國時期名家的一派學說,以惠施為代表,認為「天與地卑,山與澤平」,萬物「畢異」本為「畢同」,並無區別
---------------------
莊子與惠施境界大不同!
莊子和惠施交情深厚。倆位是摯友,超越了一般朋友的情感,可從[徐無鬼]篇中莊子送葬,經過惠施的墓,莊子對跟隨他的人說:[自從惠子死後,我再也沒有知音,也沒有可談心朋友了!]
其實莊子和惠子思想觀點並不相同,從倆人在書中的對話便可得知!我們冷靜地客觀地說:是倆人人生境界高低的大不同!現在笑笑舉出幾項大家熟悉的故事分析之:
 一、莊子與惠施談魚樂:
莊子曰:「儵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
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這則故事是經點之作,不知令多少人為之沉醉!兩人辯論的重點是莊子知道魚在水中悠游很樂,而惠施則渾然不知魚樂!這是因為兩人哲學論點不同! 
莊子重視同,惠施只重視別,莊子認為人與物可以相通.而惠子認為人與物無法溝通!徐復觀教授說得好:[莊子能以自己的精神,從形體上突破出來,而上升到自己與萬物相通的根源之地.]師大教授黃錦鋐先生亦說:[莊子看整個宇宙,天地間的一草一木,甚至一塊石頭,都是有生命的東西對它們都能發生情感.]這是莊子的人生哲學[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胸懷的展現!
二、莊子視宰相如腐鼠
[秋水篇]載:惠施做了梁惠王的宰相,莊子去看他.惠施怕莊子奪他的相位!惠子心中非常不安.莊子來了以後,便笑著對惠子說:[南方有一種鳳鳥,牠從南海飛到北海,在這遙遠的路上,非梧桐不棲;非竹實不吃;非甘泉不飲!]接著又說:[你的相位就像腐爛的老鼠一樣,我這鳳鳥會搶你的腐鼠來吃嗎!]
事實上莊子曾有兩次做高官的機會,他不但沒有接受,反而用諷剌的口吻回絕,他說寧可做一隻在拖著尾巴在泥中爬的烏龜,都不願在廟堂上做高官!
三、逍遙最高境地-無何有之鄉
惠子看到一棵大樹視為無用,而莊子卻視為珍寶!
莊子對惠施曰: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
南懷謹大師對這段原文解釋得非常傳神,他說:把那棵大樹栽在什麼都沒有的地方,在那裡晴天當斗笠遮太陽,下雨可以當雨傘,什麼都管不到你。然後你睡在樹下,誰都不來看你,萬物都不會來擾害你,什麼人都不理你,然後你在這無何有之鄉,才真正自在,真正逍遙!]
莊子在天下篇自云:「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無何有之鄉,正是獨遊逍遙的最佳境地!惠子只重視有形的實用價值,而莊子卻打破世俗的價值,從天地間的美學觀點論有用無用!
      小 結
惠子屬名家,也主張[泛愛萬物,天地一體]莊子認為:[惠施多方,其書五車,其道舛駁,其言也不中]是客觀而公正的評語!而莊子自評是[上與造物者遊]![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于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倆人的境界高下即可看出端倪!
---------------
惠子(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17年),惠氏,名施,即惠子,戰國中期宋國(今河南商丘)人 [1]  。 [2]  著名的政治家、哲學家,他是名家學派的開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文哲大師莊子的至交好友。
惠子是合縱抗秦的最主要的組織人和支持者,他主張魏國、齊國和楚國聯合起來對抗秦國,並建議齊、魏互尊為王。
惠施是宋國人,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哲學家,名家思想的開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惠施是合縱抗秦的最主要的組織人和支持者。他主張魏國、齊國和楚國聯合起來對抗秦國,並建議齊、魏互尊為王。魏惠王在位時,惠施因為與張儀不和而被驅逐出魏國,他首先到楚國,後來回到家鄉宋國,並在宋國國都商丘與老鄉莊子成為朋友。公元前三一九年魏惠王死後,由於東方各國的支持,魏國改用公孫衍為相國,張儀失寵離去,惠施重回魏國。
惠子是戰國政治舞台上最活躍的人物之一,作為合縱的組織人,他在當時各個國家裡都享有很高的聲望,惠施的政治生涯主要在魏。因此經常為外交事務被魏王派到其它國家,曾隨同魏惠王到齊的徐州,朝見齊威王。他為魏國製訂過法律。
惠施在魏期間的突出政績,一是“為魏惠王為法”,二是主謀齊、魏相王,三是主張齊、楚“偃兵”,倡言魏與齊、荊聯合抗秦。其時張儀在魏,由此與惠施發生爭論,惠施被逐至楚,不久轉宋,與莊子相晤論學。惠、莊二人友善,交遊甚密,曾發生過著名的“濠梁之辯”。魏惠王死後,張儀被逐,惠施返魏。為魏使楚,與南方奇人黃繚論天地風雨雷霆之故。後又為伐齊存燕使趙。數年後惠施病逝,終年約六十歲。
軼事典故
惠子之梁
惠施的學問很淵博,魏王經常聽惠施講學,十分讚賞惠施的博學,而且,惠施對魏王也很忠誠。
那一年,魏國的宰相死了,魏王急召惠施。惠施接到詔令,立即起身,日夜兼程直奔魏國都城大樑,準備接替宰相的職務。惠施一個隨從也不曾帶上,他走了一程又一程,​​途中,一條大河擋住去路。惠施心裡記掛著魏王和魏國的事情,心急火燎,結果,過河時,他一失腳跌落水中。由於惠施水性不好,他一個勁地在水里扑騰著,眼看就要沉入水底,情況十分危急。正在這時,幸虧有個船家趕來,將惠施從水中救起,才保住了惠施的性命。船家請惠施上了船,問道:“既然你不會水,為什麼不等船來呢?
惠施回答說:“時間緊迫,我等不及。”
莊子
莊子
船家又問:“什麼事這麼急,讓你連安全也來不及考慮呀?”
惠施說:“我要去做魏國的宰相。”
船家一聽,覺得十分好笑,再瞧瞧惠施落湯雞似的失魂落魄的樣子,臉上露出了鄙視的神情。他恥笑惠施說:“看你剛才落水的樣子,可憐巴巴的只會喊救命,如果不是我趕來,恐怕連性命都保不住。像你這樣連鳧水都不會的人,還能去做宰相嗎?真是太可笑了。”
惠施聽了船家這番話,十分氣惱,他很不客氣地對船家說:“要說划船、鳧水,我當然比不上你;可是要論治理國家、安定社會,你同我比起來,大概只能算個連眼睛都沒睜開的小狗。鳧水能與治國相提並論嗎?”
一番話,說得船家目瞪口呆。
船家哪裡懂得,這世間萬事萬物各有各的規律,各有各的辦法與學問,這鳧水與治國之間也沒有必然的聯繫,怎麼可以用不會鳧水就判斷人家不會治國呢?.

鳧ㄈㄨˊ水ㄕㄨㄟˇfúshuǐ
游泳。
亦作“鳬水”。泅水。游水。
《清史稿·陳國瑞傳》:“密令 郭寶昌 自 全家集 鳧水支浮橋。” 魯迅 《吶喊·社戲》:“這十多個少年,委實沒有一個不會鳧水的,而且兩三個還是弄潮的好手。” 劉白羽 《一個溫暖的雪夜》:“出一身熱汗,卜通一聲跳到碧清的河流里去鳧水,那有多舒服呀!”
百科解釋:    
鳧水,通常指人或者動物在水上漂浮游動,嬉戲打鬧。出自于魯迅的《社戲》一文,同義詞有泅水、游泳等。同時,我國有些方言中“鳧水”一詞就是游泳的意思。

張儀在魏國擠走惠施,惠施來到楚國,楚王接待了他。
大臣馮郝對楚王說:“擠走惠施是張儀,大王與惠施結交,這是在欺騙張儀,我認為大王這樣做不可取。惠施是因為張儀排擠他才來到楚國的,他也定會怨恨您與張儀結交,如果惠施知道這種情況,他一定不會來楚國,而且宋王偃對惠施不錯,諸侯中無人不知。現在,惠施與張儀結仇,諸侯中也無人不曉。惠施與大王結交,您便拋棄了張儀。我不理解大王這樣做,是有些輕率呢?還是為了國家的大事呢?大王不如幫助惠施,送他到宋國去。然後,對張儀說:'我是因為您才沒有接待惠施的。'張儀必然感激大王。而惠施是個被排擠、遭困窘的人,大王卻幫助他到宋國去,惠施也必然感激大王。這樣您實際上不失為張儀著想,又可以使惠施感恩戴德。”楚王說:“好。”就把惠施送回宋國去了。
《戰國策》是這樣記載的:
張儀逐惠施於魏。惠子之楚,楚王受之。馮郝謂楚王曰:“逐惠子者,張儀也。而王親與約,是欺儀也,臣為王弗取也。惠子為儀者來,而惡王之交於張儀,惠子心弗行也。且宋王之賢惠子也,天下莫不聞也。今之不善張儀也,天下莫不知也。今為事之故,棄所貴於讎人,臣以為大王輕矣。且為事耶?王不如舉惠子而納之於宋,而謂張儀曰:'請為子勿納也。'儀必德王。而惠子窮人,而王奉之,又必德王。此不失為儀之實,而可以德惠子。”楚王曰:“善。”乃奉惠子而納之宋。惠施是戰國時的名士。《戰國策·魏二》、《韓非子.說林上》記載說,惠施的友人田需一度受到魏王的器重和寵用,惠施於是告誡他說:“你一定要很好地對待魏王身邊的人。比如那楊樹,橫著栽下能生存,倒著栽下能生存,折斷栽下它也能生存。但是如果十個人栽它而一個人拔它,那它就難以生存了。十個人栽這一易生之物,卻抵不過一個人的破壞,原因就在於栽起來困難,而拔除它很容易。你今天雖然能使自己受器重於君王,但如果想要除掉你的人多了,你必定就很危險。”
田需受到魏王的器重,一定具有他取得魏王器重和賞識的某方面
華夏文化-莊子與惠施
華夏文化-莊子與惠施
能力。然而,不管田需的個人能力有多大,都不能必然地保證他長久地受到君王器重,因為魏王作為一國君主,他處在國家政治活動圈的中心,受到許多公侯大臣和左右侍臣的拱圍,他必有自己身邊的一批親信之人,這些人物參與他的決策和用人,影響他對事物的判斷,甚至會動搖他的某些既成觀念,田需如果不能爭取到這批人物的認可和支持,那他們必然要在魏王面前詆毀田需,最後勢必動搖魏王對田需的信任,使田需失去已經獲得的寵信地位。
楊樹是一種易生之物,但它一經栽下,卻經不起一人的拔除,要想使它生存下去,就必須戒除任何人的拔除。同樣,田需雖有贏得君王重用的能力,但他也經不起人們的詆毀,要想取得君王的長久信任,也必須防止人們在君王面前的詆毀。惠施把這一道理明白地告訴了田需,從而教給了他一種實用的保寵之方。
惠施的保寵之方向人們無意間透露了社會生活的複雜性,它告訴人們,一個人在社會上受器重的程度,不僅取決於他的個人能力,而且取決於他與周圍世界的人際關係,取決於他聯繫大眾的程度。良好的人際關係能夠保證個人的潛在能力得以在社會上實現。
惠子死後葬於現的滑縣八里營鄉塚上村,佔地4000平方米,高於地面30多米。後人稱之謂惠子塚。塚內建有磚砌墓,外用土封,上建三宮殿、琉璃殿、鐘樓、鼓樓等,民國年間全部拆掉。塚下為龍山文化遺址,如今保護較好的,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惠施在政治上的建樹成績不大,他主要是當時思想界的一位博學善辯的學者。他與莊子為友,常相辯論。
歷物十事
據說當時有一位奇人名叫黃繚,詢問惠施“天地所以不墜不陷、風雨雷霆之故”,惠施不假思索,應對如流,“遍為萬物說”。主要是有關宇宙萬物的學說。可惜他的著作已經失傳,只有《莊子 ·天下篇》保存有他的十個命題,即“歷物十事”:
(一)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
(二)無厚不可積也,其大千里。
(三)天與地卑,山與澤平。
(四)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五)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
(六)南方無窮而有窮。
(七)今日適越而昔來。
(八)連環可解也。
(九)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也。
(十)汎愛萬物,天地一體也。
惠施是名家“合同異”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歷物十事”雖然主要是對自然界的分析,卻貫穿著“合同異”的思想,含有辯證的因素。這和後期墨家一樣認為物質世界是由微小的不可再分割的物質粒子所構成。
他又說:“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這裡是指事物本身的同一與差別的相對性。萬物既然都由微小的物質粒子構成。
什麼是“大同”呢?比如馬;凡是屬於馬這一類動物都包括在內,這就是“大同”。其中黑馬、白馬、大馬、小馬等等又有差別,這叫著“小同”。
他得出萬物“畢同”的結論,這樣就把相同的事物和不同的事物都抽像地統一起來。他更進一步推論出“汎愛萬物,天地一體”的結論。《呂氏春秋》說:“天地萬物,一人之身也;此之謂大同。”這是對惠施“汎愛萬物,天地一體”的解釋,這已與莊子的“萬物皆一也”很接近了。
惠施對“大同異”、“小同異”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進行了分析,主張“合同異”的惠施,也不可能絕對不講“離”。同樣道理,主張“離堅白”的公孫龍,也不可能絕對不講“合”。不過,惠施雖然講“離”,但最終還是講“合”,而公孫龍雖然講“合”,但最終還是講“離”。由此可見,惠施著重在概念外延的擴大,而公孫龍則著重在內涵的分離。這樣看來,“合同異”、“離堅白”兩派的名稱還是符合惠施、公孫龍思想實際的。
惠施的“歷物十事”研究的對像是物質世界。他善於對物質世界的本質和規律作出哲學的概括。在“名”、“實”關係上,他是從現實存在出發的,承認“實”是第一性的,而“名”是“實”的反映,是第二性的。他和公孫龍的詭辯是有所區別的。
惠施有些命題是和後期墨家的爭論。後期墨家運用數學和物理學的常識,對物體的外表形式及其測算方式作了分析,下了定義。《墨子 ·經上》曾說:“厚,有所大。”認為有“厚”才能有體積,才能有物體的“大”。而惠施反駁說:“無厚,不可積也,其大千里。”認為物質粒子(“小一”)不累積成厚度,就沒有體積;但是物質粒子所構成平面的面積,是可以無限大的。
後期墨家認為同樣高度叫做“平”,《墨子·經上》說:“平,同高也。”
莊惠之交
莊子和老子的思想並成“ 老莊哲學”,足見莊子在中國思想史上的地位之高。莊
莊子與惠子
莊子與惠子
子有著曠達的心境,視富貴榮華有如敝屣。其高超之生活情趣,自然超離人群與社群。無怪乎在他眼中,“以天下為沈濁,不可與莊語”。(《莊子天下》)(譯:認為天下人沉湎於物慾而不知覺醒,不能夠跟他們端莊不苟地討論問題)既然這樣,就只好“獨與天地精神往來”了。像莊子這樣絕頂聰明的人,要想找到一兩個知己,確是不容易。平常能夠談得來的朋友,除了惠子之外,恐怕不會再有其他的人了。他們都好辯論,辯才犀利無比;他們亦很博學,對於探討知識有濃厚的熱誠。
惠子喜歡倚在樹底下高談闊論,疲倦的時候,就據琴而臥(“倚樹而吟,據槁梧而暝”),這種態度莊子是看不慣的,但他也常被惠子拉去梧桐樹下談談學問(“惠子之據梧也……”),或往田野上散步。很多歷史上最有名的辯論,便是在他們散步時引起的。
莊子具有藝術哲學家的風貌,惠子則帶有邏輯家的個性。莊子與惠子,由於性格的差異導致了不同的基本立場,進而導致兩種對立的思路──一個超然物外,但又返回事物本身來觀賞其美;一個走向獨我論,即每個人無論如何不會知道第三者的心靈狀態。
莊子與惠子由於基本觀點的差異,在討論問題時,便經常互相抬槓,而挨捧子的,好像總是惠子。在《逍遙遊》上,莊子笑惠子“拙於用大”;在《齊物論》上,批評他說:“並不是別人非明白不可的,而要強加於人,所以惠子就終身偏蔽於'堅白論'”(“非所以明而明之,故以堅白之昧終”);《德充符》上也說惠子:“你勞費精力……自鳴得意於堅白之論。
另外《秋水》篇記載:惠子在梁國做宰相時,莊子去看他,謠言說莊子是來代替惠子的相位。惠子心裡著慌,便派人在國都內搜索了莊子三天三夜。後來莊子去見惠子
莊子和惠子
莊子和惠子
,對他講了一個寓言,把他的相位比喻貓頭鷹得著臭老鼠而自以為美。惠子處於統治階層,免不了會染上官僚的氣息,據說惠子路過孟諸,身後從車百乘,聲勢煊赫,莊子見了,連自己所釣到的魚也嫌多而拋回水里去。( 《淮南子 · 齊俗訓》)
他們兩人,在現實政治觀點上固然有距離,在學術觀念上
莊惠之交
莊惠之交
也相對立,但在情誼上,惠子確是莊子生平惟一的契友。這從惠子死後,莊子的一節紀念詞上可以看出:
莊子送葬,經過惠子的墳墓,回頭對跟隨他的人說:“楚國郢人捏白士,鼻尖上濺到一滴如蠅翼般大的污泥,他請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揮動斧頭,呼呼作響,隨手劈下去,把那小滴的泥點完全削除,而鼻子沒有受到絲毫損傷,郢人站著面不改色。宋元君聽說這件事,把匠石找來說:'替我試試看。'匠石說:'我以前能削,但是我的對手早已經死了!'自從先生去世,我沒有對手了,我沒有談論的對象了!”(《徐無鬼》)
惠子死後,莊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對談的人了。在這短短的寓言中,流露出純厚真摯之情。能設出這個妙趣的寓言,來譬喻他和死者的友誼,如此神來之筆,非莊子莫能為之。
學富五車
《莊子 ·天下篇》稱“惠施多方,其書五車,其道舛駁,其言也不中。”足見其著書、藏書之多,是有文獻記載以來最早的思想家之一。因為他的文章能夠斡旋五個國家的興衰,後人的“學富五車”典故即由此而來。另一說解釋為:“其書五車”,是說他著的書有五車之多。 [3] 
勸誡田需
田需得到魏王寵幸,惠子對田需說:“您一定要好好對待大王身邊的人呀。您看那楊樹,橫著種能活,倒著種能活,折斷了種也能活。然而讓十個人來種樹,一個人來拔它,那麼就沒有一棵活樹了。以十人之眾去栽種容易成活的東西,卻敵不過一個人的毀壞,這是為什麼呢?栽種困難而毀掉容易。如今您雖然在魏王面前取得了信任,可是想排擠你的人太多了,將來您必然要遇到危險。”
原文:
田需貴於魏王,惠子曰:“子必善左右。今夫楊,橫樹之則生,倒樹之則生,折而樹之又生。然使十人樹楊,一人拔之,則無生楊矣。故以十人之眾,樹易生之物,然而不勝一人者,何也?樹之難而去之易也。今子雖自樹於王,而欲去子者眾,則子必危矣。《戰國策》
伯牙絕弦為子期
人之漸老,其言漸寡,這是常識。但莊子不到50歲,便不想開口講話了。對此,《說苑·說叢》是這樣記載的:“惠子卒而莊深瞑不言,見世莫可與語也。”
惠子者,惠施也。惠施死去,莊子便把自己的眼睛緊緊閉上,不觀左右事,不講前後語,而且將這種活法堅持了20多年。
20多年,不是個小數字。特別是,對莊子這樣一個思如泉湧、文如汪洋的人來說,20多年不開口講話,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滋味。但是,莊子做到了,而且做得那麼自然,堅持得如此平常。
對於這一做法,莊子自有其理:“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吾無與言之矣!”(《莊子·徐無鬼》)意思是說,自從惠子死後,我就沒有可辯論的對手了,我也就沒有什麼話可以說了。
莊子所言,句句是真,字字是情。
惠子,可以說是莊子一生相伴的朋友和論爭的對手。而且這個對手,是一個“以善辯為名”的高手。惠子自己也曾認為:“天地其壯乎,施存雄而無術。”(《莊子·天下》)意思是說,天地雖然那麼大,但有我惠子的雄才在,就無人敢稱自己的道術了。
惠子並非心血來潮,口出豪言。他自己的確有許多過人之處。論知識,“其書五車”;論能力,“惠施多方”;論口才,“不慮而對”;論實績,曾任魏相,並力主聯合齊楚,停止戰爭,隨同魏惠王去見齊威王,使魏齊互尊為王。最讓人詫異的是,南方有個叫黃繚的異人,“問天地所以不墜不陷,風雨雷霆之故。”惠子聽後,“不辭而應,不慮而對,遍為萬物說。”而且“說而不休”,“猶以為寡”。(《莊子·天下》)
對於惠子這樣一個論爭的對手、高手,儘管莊子曾有“由天地之道觀惠施之能,其猶一蚊一虻之勞者也”的總評價,但他還是十分看重惠子才能的。當惠子死後,莊子親自送葬,並對著惠子的墓,向隨行的人講了一個意味深長的故事。
莊子說:楚國國都有一個人,在鼻尖上塗抹上蠅翅般薄的石灰,讓一名石匠把石灰削掉。只見這個匠石揮動斧子,如刮風般向那人的鼻尖削去。剎那,見證奇蹟的時刻到了:只見那人鼻尖上的石灰被削得一干二淨“而鼻不傷”,被削的那個人鎮定自如“立不失容”。宋元王聽說這件事後,心中癢癢的,想讓這位石匠也把自己鼻尖上的石灰削去。石匠說:“我雖說能做這件事,但我的對手早已死了!”
莊子所言,告訴人們:不是對手,無法成功。以此表明:只有惠子,才是他辯論的對手;惠子死了,就無人“可與語也”,自己也只能“深瞑不言”了。
莊子不言20年,讓人深信:世間萬物,物物相依。而且,“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老子·第二章》)正是莊子與惠子的爭辯,使惠子的十大命題在《莊子·天下》篇得以保存,而且篇中還記載了惠子與桓團、公孫龍等人辯論的基本觀點。儘管莊子認為惠子的觀點“其於物也何庸”,但還是認可他作為自己對手的那種“不辭而應,不慮而對,遍為萬物說”之瀟灑做派、之善辯理論家之本色的。
莊子不言20年,讓人深明:真正的高人朋友,得之,可排冰吐華;失之,則當春凋悴。故,擇友不可不慎。朋友,不在一時吃喝玩樂,而在久久兩相關切。這樣的朋友,平時,能共道德;緩急,可共患難。論而爭,是為進、讓思想碰出火花;定為一,是為成、讓行為服從真理指向。這樣的朋友,即便不在同處,照樣可聲同相應;哪怕從未謀面,同樣可德合相親。
思想體系編輯
綜述
惠施的著作沒有能夠流傳下來,因此他的哲學思想只有通過其他人的轉述而為後人所知。其中最重要的是他的朋友莊子的著作中提到的他的思想。其中最主要的有“歷物十事”。他主張廣泛地分析世界上的事物來從中總結出世界的規律。除了《莊子》外,《荀子》、《韓非子》、《呂氏春秋》等書中也有對他思想的記載。
文學
《莊子·天下》說:"惠施多方,其書五車。"是說他知識淵博,書也很多。有個名叫黃繚的人問惠施"天地所以不墜不陷、風雨雷霆之故",他不假思索,隨口回答,說得頭頭是道,可惜他的著作早已失傳,否則當是最有價值的科學遺產。《莊子》保存了惠施的"歷物十事",②即分析物理的10個命題。《荀子》、《韓非子》和《呂氏春秋》等書也保存了一些惠施著作的片斷。我們分析惠施的思想,主要是根據《莊子·天下》的"歷物十事"。
惠施的"歷物十事"貫穿著"合同異"的思想,他是名家"合同異"派的代表人物。他說:"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這裡是指事物本身的同一與差別的相對性。"大同"和"小同"有差異,這就叫"小同異";萬物都相同又都不同,這就叫"大同異"。什麼是"大同"呢?比如馬;凡是屬於馬這一類動物都包括在內,這就是"大同"。其中黑馬、白馬、大馬、小馬等等又有差別,這叫著"小同"。馬這個大類概念與黑馬、白馬這些小類的概念有差別。如果從相同的方面看,這些都是馬。由此可以推知,萬物都有相同的一面。如果從不同的方面看,這些馬又都有差異。由此可以推知,萬物都有不同的一面。惠施對事物的統一和差別的相互關係,有一定的認識。他認為事物都有相同之處,同時又有差別。事物的相同和差別是相對的,它們同處於統一體之中。然而惠施特別強調事物的差別是相對的,相同才是絕對的,所以他得出萬物"畢同"的結論。這樣就把相同的事物和不同的事物都抽像地統一起來。他更進一步推論出:"氾愛萬物,天地一體"的結論。《呂氏春秋》說:"天地萬物,一人之身也;此之謂大同。"①這是對惠施"氾愛萬物,天地一體"的解釋,這已與莊子的"萬物皆一也" ②很接近了。但是,惠施的思想與莊子的相對主義還不能等同。莊子的相對主義否認事物之間有質的差別,實際上是否定了事物的客觀存在。惠施並沒有完全走入這樣的主觀主義。
惠施對"大同異"、"小同異"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進行了分析,看到了其間的變異,只有這樣分析,才能如實反映客觀事物。而概念的內涵與外延又是不可分割的,二者缺一不可。因此,主張"合同異"的惠施,也不可能絕對不講"離"。同樣道理,主張"離堅白"的公孫龍,也不可能絕對不講"合"。不過,惠施雖然講"離",但最終還是講"合",而公孫龍雖然講"合",但最終還是講"離"。"合同異"、"離堅白"兩派的名稱還是符合惠施、公孫龍思想實際的。
惠施的"歷物十事"研究的對像是物質世界。他善於對物質世界的本質和規律作出哲學的概括。在"名"、"實"關係上,他是從現實存在出發的,承認"實"是第一性的,而"名"是"實"的反映,是第二性的。他和公孫龍的詭辯是有所區別的。
哲學
惠施和鄧析、公孫龍一樣,是名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也和墨家一樣,曾努力鑽研宇宙間萬物構成的原因。據說,南方有個奇人叫黃繚的,曾詢問天地不塌不陷落以及風雨雷霆發生的原因,惠施不假思索,立刻應對,“遍為萬物說”(《莊子·天下篇》)。莊子曾說惠施“以堅白鳴”(《莊子· 德充符篇》),批評惠施“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堅白之昧終”(《莊子·齊物篇》)。可知惠施的論題,主要的還是有關宇宙萬物的學說。他的著作已經失傳,只有《莊子·天下篇》保存有他的十個命題。
惠施的十個命題,主要是對自然界的分析,其中有些含有辯證的因素。他說:“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大一”是說整個空間大到無所不包,不再有外部;“小一”是說物質最小的單位,小到不可再分割,不再有內部。
這和後期墨家一樣認為
惠子的思想
惠子的思想
物質世界是由微小的不可再分割的物質所構成。萬物既然都由微小的物質構成,同樣基於“小一”,所以說“萬物畢同”;但是由“小一”構成的萬物形態千變萬化,在“大一”中所處的位置各不相同,因此又可以說“萬物畢異”。在萬物千變萬化的形態中,有“畢同”和“畢異”的“大同異”,也還有事物之間一般的同異,就是“小同異”。他把事物的異同看作相對的,但又是統一在一起的,這裡包含有辯證的因素。
惠施有些命題是和後期墨家爭論的。後期墨家運用數學和物理學的常識,對物體的外表形式及其測算方式作了分析,下了定義。《墨子 ·經上》曾說:“厚,有所大。”認為有“厚”才能有體積,才能有物體的“大”。而惠施反駁說:“無厚,不可積也,其大千里。”認為物質(“小一”)不累積成厚度,就沒有體積;但是物質所構成平面的面積,是可以無限大的。後期墨家曾經嚴格區分空間的“有窮”和“無窮”,《墨子·經說下》說:“或不容尺,有窮;莫不容尺,無窮也。”認為個別區域前不容一線之地,這是“有窮”;與此相反,空間無邊無際,這是“無窮”。而惠施反駁說,“南方無窮而有窮”,就是說南方儘管是無窮的,但是最後還是有終極的地方。後期墨家認為“中”(中心點)到相對的兩邊的終點是“同長”的。《墨子·經上》說:“中,同長也。”而惠施反駁說:“我知天下之中央,燕(當時最北的諸侯國)之北,越(當時最南的諸侯國)之南是也。”因為空間無邊無際,無限大,到處都可以成為中心。後期墨家認為同樣高度叫做“平”,《墨子·經上》說:“平,同高也。”而惠施反駁說:“天與地卑(“卑”是接近的意思),山與澤平。”因為測量的人站的位置不同,所看到的高低就不一樣。站在遠處看,天和地幾乎是接近的;站在山頂上的湖泊邊沿看,山和澤是平的。
惠施把一切事物看作處於變動之中,例如說:“日方中方睨(“睨”是側斜的意思),物方生方死。”太陽剛升到正中,同時就開始西斜了;一件東西剛生下來,同時又走向死亡了。這種看法在一定程度上認識了事物矛盾運動的辯證過程。但是他無條件地承認“亦彼亦此”,只講轉化而不講轉化的條件,這樣就否定了事物的質的相對穩定性,不免陷入到相對主義的泥坑中去。
代表作品編輯
《漢書。藝文志》著錄《惠子》一篇,已佚。 [3] 
後世評價編輯
惠施為戰國時代 “名辯”思潮中的思想鉅子,與公孫龍共同將名辯學說推向頂峰。並且為中國古代的邏輯空間的發展和認識。為對哲學形而上學的判斷提倡了一種方式方法。而且使對事物的本質的認識具有重要的貢獻。對老莊 “無為”邏輯認識作出了解說的可能,甚至成為對刑法之術進行認識的邏輯前提。而且很多學術觀點都可以通過其基本原理進行推理。
惠施僅因莊子而得以傳其學問,現無法深悉其貌,惠施學問,莊子雖有微言,卻崇敬有加,惠施死後,莊子慨嘆道:“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吾無與言之矣!”
----------------
 ◎ 莊子與惠施 ◎
    莊子與惠施年齡相仿,所處時代相同,但一為道家,一為名家,
兩人道不同卻相為友,由此也可見莊子心胸之開闊,他們二人看似互
不相讓,但卻是為真理而爭的諍友,他們以辯駁來交流思想。「惠施
多方,學富五車」,學問很淵博,又以善辯的名家聞名於世,但與莊
子在濠樑上的魚樂之辯仍略遜一籌;其它以惠施為主角的故事在《莊
子》書中記錄不少,或許有某方面的真實,如〈秋水篇〉可知惠施為
梁相時,莊子來訪,惠施以為莊子將取代他為相,大為驚恐,而莊子
則以「腐鼠」喻相位,說他根本不屑一顧,由此也可見兩人境界的高
下。又莊子妻死,鼓盆而歌,惠施往弔,見此情狀,便以好友身份大
加責備。這則故事其實是以惠施為世俗人們的代表,世俗之人對「死
亡」感到畏懼,以為親人死去應哀痛逾恆,才不是無情的鐵石人,但
莊子早已超出世俗之上,不被「死」字所嚇,所傷,由此便襯映出莊
子超脫生死的豁達胸襟。
    除此之外,在<逍遙遊>、<德充符>、<徐無鬼>、<天下>
等篇也屢屢記載二人的問答,如惠子曾以「人固無情乎」激問莊子;
以「大而無用」譏諷莊子的學說,二人有不少哲理方面的精彩論辯,
我們可以說,沒有惠施以世俗人的身份來反照,恐怕莊子激發出的智
慧光芒必定會遜色不少。所以當惠施死去,莊子哀傷地說:「自夫子
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吾無與言之矣」從此再也沒有可談論、可切
磋的對手了,莊子雖曠達,但對那種發乎天性的落寞之情是可以想見
的。   
----------------
恩惠。《書經.畢命》漢.孔安國.傳:「道至普洽,政化治理,其德澤惠施,乃浸潤生民。」《吳子.卷上.料敵》:「上愛其下,惠施流布。」施加恩惠。唐.韓愈〈雪後寄崔二十六丞公〉詩:「乾坤惠施萬物遂,獨於數子懷偏慳。」人名。(約西元前370~前310)宋國人。戰國時哲學家。曾任梁相。有辯才,與莊周友善,和公孫龍並為名家的代表。研究萬物同異關係提出小同、大同、小同異、大同 異等概念,及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等命題。著作多已亡佚,其 言行片段散見於《莊子》、《荀子》、《韓非子》、《呂氏春秋》、《戰國策》和《說苑》中。也稱為「惠子」
------------------
惠施-人名。(約西元前370~前310)​宋國人。戰國時哲學家。曾任梁相。有辯才,與莊周友善,和公孫龍並為名家的代表。研究萬物同異關係提出小同、大同、小同異、大同 異等概念,及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等命題。著作多已亡佚,其 言行片段散見於《莊子》、《荀子》、《韓非子》、《呂氏春秋》、《戰國策》和《說苑》中。也稱為「惠子」 。
惠施,宋人,是名家的代表人物。他在公元前三三四年至前三二二年間(魏惠王后元元年到十三年)做魏的相國,主張聯合齊、楚,尊齊為王,以減輕齊對魏的壓力,曾隨同魏惠王到齊的徐州,朝見齊威王。他為魏國製訂過法律。到公元前三二二年,魏國被迫改用張儀為相國,把惠施驅逐到楚國,楚國又把他送到宋國。到公元前三一九年,由於各國的支持,魏國改用公孫衍為相國,張儀離去,惠施重回魏國。
惠施也和墨家一樣,曾努力鑽研宇宙間萬物構成的原因。據說,南方有個奇人叫黃繚的,曾詢問天地不塌不陷落以及風雨雷霆發生的原因,惠施不假思索,立刻應對,“遍為萬物說”(《莊子 ·天下篇》)。莊子曾說惠施“以堅白鳴”(《莊子· 德充符篇》),批評惠施“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堅白之昧終”(《莊子·齊物篇》)。可知惠施的論題,主要的還是有關宇宙萬物的學說。他的著作已經失傳,只有《莊子·天下篇》保存有他的十個命題。
含有辯證因素的觀察和分析
惠施的十個命題,主要是對自然界的分析,其中有些含有辯證的因素。他說:“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大一”是說整個空間大到無所不包,不再有外部;“小一”是說物質最小的單位,小到不可再分割,不再有內部。這和後期墨家一樣認為物質世界是由微小的不可再分割的物質粒子所構成。萬物既然都由微小的物質粒子構成,同樣基於“小一”,所以說“萬物畢同”;但是由“小一”構成的萬物形態千變萬化,在“大一”中所處的位置各不相同,因此又可以說“萬物畢異”。在萬物千變萬化的形態中,有“畢同”和“畢異”的“大同異”,也還有事物之間一般的同異,就是“小同異”。他把事物的異同看作相對的,但又是統一在一起的,這裡包含有辯證的因素。
惠施有些命題是和後期墨家爭論的。後期墨家運用數學和物理學的常識,對物體的外表形式及其測算方式作了分析,下了定義。《墨子·經上》曾說:“厚,有所大。”認為有“厚”才能有體積,才能有物體的“大”。而惠施反駁說:“無厚,不可積也,其大千里。”認為物質粒子(“小一”)不累積成厚度,就沒有體積;但是物質粒子所構成平面的面積,是可以無限大的。後期墨家曾經嚴格區分空間的“有窮”和“無窮”,《墨子·經說下》說:“或不容尺,有窮;莫不容尺,無窮也。”認為個別區域前不容一線之地,這是“有窮”;與此相反,空間無邊無際,這是“無窮”。而惠施反駁說,“南方無窮而有窮”,就是說南方儘管是無窮的,但是最後還是有終極的地方。後期墨家認為“中”(中心點)到相對的兩邊的終點是“同長”的。《墨子·經上》說:“中,同長也。”而惠施反駁說:“我知天下之中央,燕(當時最北的諸侯國)之北,越(當時最南的諸侯國)之南是也。”因為空間無邊無際,無限大,到處都可以成為中心。後期墨家認為同樣高度叫做“平”,《墨子·經上》說:“平,同高也。”而惠施反駁說:“天與地卑(“卑”是接近的意思),山與澤平。”因為測量的人站的位置不同,所看到的高低就不一樣。站在遠處看,天和地幾乎是接近的;站在山頂上的湖泊邊沿看,山和澤是平的。
惠施把一切事物看作處於變動之中,例如說:“日方中方睨(“睨”是側斜的意思),物方生方死。”太陽剛升到正中,同時就開始西斜了;一件東西剛生下來,同時又走向死亡了。這種看法在一定程度上認識了事物矛盾運動的辯證過程。但是他無條件地承認“亦彼亦此”,只講轉化而不講轉化的條件,這樣就否定了事物的質的相對穩定性,不免陷入到相對主義的泥坑中去
--------------
摘要  惠施 (約西元前380或前370年—前310年),戰國中期宋人,早期名家學派主要代表人物。惠施言行散見於《莊子》、《荀子》、《韓非子》、《呂氏春秋》等書。
  在學術上,惠施是一位學富五車的著名思想家,他的學說在當時影響很大。但著作《惠子》已經佚失,現在只能看到《莊子.天下》所載惠施「歷物十事」及「辯者二十一事」的哲思。其主旨在於運用自然科學知識,論證自己的哲學宇宙觀和辯證方法,探索宇宙萬物本身的規律,重視萬物實事求是。
  而《莊子.天下》記載的命題,只是惠施同一些天下辯者廣泛辯論的綱要,可惜現在看不到那些具體論證。
  《周易》談陰陽合德萬物資始資生,自古聖人常明於萬物觀,本文重點並不追溯善辯的實際內容,而以「合同異」消解事物相對性為方法基調,將惠施強調善譬客觀經驗式的世界,運用可變概念做一番科學性的哲思檢視。
 關鍵詞:惠施、名辯、名實、合、同異、相對
 
一、前言
  在先秦諸子中,惠施是一位很有特色的思想家,另一方面是戰國中期頗有作為的政治家。然而,惠施素為後人所注意的是「名家」一稱。
  名家的稱呼起自司馬談〈論六家要旨〉,〈漢志〉列為九流之一,先秦時則以「辯者」為稱。
  《漢書.藝文志.諸子略》錄名家有七家三十六篇:
鄧析子二篇、尹文子一篇、公孫龍子十四篇、成公生五篇、惠子一篇、黃公四篇、毛公九篇。
  今現存三家亡佚四家,存鄧析子一卷二篇、尹文子二篇、公孫龍子六篇,成公生五篇、黃公四篇、毛公九篇內容佚失無可考。〈漢志〉所錄名家學說今可知者惟鄧析子、尹文子、公孫龍子、惠子四家。1
  先秦儒家的孔、子荀子皆主正名,法家重刑名尚實,名家尤以名實辯之,各家命題論點各有同異,就算同列為名家的惠施與公孫龍,二人思想之辯仍有異。
  正名思想和名實聯繫一開始就是百家爭鳴的重要課題,各家為了論證自己的觀點和非難別人的觀點,不得不重視「辯」的方法和理論,論辯術越來越成為專門的知識和學向。由於論辯的方法和邏輯的理論可以不受學派對立的限制,因此學術上更有利於互相吸取、互相發明。2
  荀子在非十二子時就曾經批評惠施,認為「不法先王,不是禮義;而好治怪說,玩綺辭。甚察而不惠,辯而無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以為治綱紀。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眾。」
  〈論六家要旨〉也稱名家「苛察繳繞」,所以辯者之說在於形上學及邏輯方面,有別於儒者之說在道德、禮法和政治方面。
  雖然惠施的政治生涯主要在魏為相,退居期間曾發生過討論魚樂的「濠梁之辯」、妻亡鼓盆的「有情無情之辯」、大葫蘆的「有用無用之辯」。與其同為玄理善譬的好友莊子,是主張泯是非、齊生死而與道為一,而莊、惠學說某程度上相互影響,不過大抵在相辯之中,一位著眼「境界」,一位則著眼「知識」。
  人及萬物皆由宇宙所孕育,人生哲學是研究人與宇宙萬物間各種關係,當被張儀驅逐已為布衣身分的惠施對任事物看法,或許因此已經產生了相對性變化。
  在中國哲學思想史上,惠施以善辯、善譬於世,善譬是以其所知譬其所不知,不限於政治觀點反駁對方,晚期更主要用來論證自己的學術領域。
二、歷物十事
  宇宙萬物是以某種法則存在且運作又交互作用,人類為求研究的方便將累積的經驗分類成各式學問。當我們用一項學說或模式去解釋自然現象時,就哲學宇宙觀而言,歷物十事的命題主要討論了宇宙的無限性、物質世界的統一性和多樣性,以及時間和空間觀念的相對性、可變性諸問題。
  其主要論述事物的異同關係,強調異同的相對性,亦和名實問題有關。下面是有關於十個命題的分別論述:
  
  (一) 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
  (二) 無厚不可積也,其大千里
  (三) 天與地卑,山與澤平
  (四)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五) 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
  (六) 南方無窮而有窮
  (七) 今日適越而昔來
  (八) 連環可解也
  (九) 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
     (十) 泛愛萬物,天地一體也
  上述存有思想使許多人稱惠施詭辯,然而其中核心為宇宙認識論,談及空間觀念的相對意義、空間高度的相對性、無窮和有窮的相對意義、時間觀念的相對性或可變性、空間方位的相對性及可變性,最後則是宇宙觀的總結論。
  胡適以第十事「泛愛萬物,天地一體」為歸旨,在其中國古代哲學之書曰:「前九條是九種辯証,後一條是全篇的斷案。」3
  筆者認為「泛愛萬物,天地一體」之旨,既非墨家的兼愛也非儒家的仁愛,以惠施多方求知的背景,應是藉認識萬物而廣泛喜愛萬物,知其同異,進而明白萬物於天地共存一體,服膺世界為「合」的宇宙觀。
  天人合一乃我國古經中所常論述的和諧之道,是人與自然相以求合的和諧。所以許多學者們普遍認為,這第十事與道家莊子「齊萬物為一」的思想有相似之處。不過莊子以道為根,傾向否定事物之間的差別性,惠施卻從萬物常理常情,講同與異的關聯性和統一或消除的方法,實際上兩造觀察角度還是不符。
  關於這樣的統合觀念,亦有支持在第五事當中,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的哲學通史便有以下分析:
在區別中尋找統一,又在統一中發現區別,從而確立事物區別的相對性,這是惠施「歷物十事」即他的哲學思想的根本方法。懂得這一方法,對於其餘九事,也就比較易於理解。4
  歷物十事在區域內究竟能夠說出什麼道理,學界學者共識亦分為不少派別,然而眾說紛紜中,它可以是經驗科學、相對主義、邏輯學、哲學、語言學的研究範疇。
  因之,天有天道、人有人道、物有物道,歷物內含宇宙無限大及萬物皆由至小之物結合而成的觀點,筆者不認為惠施學說僅是詭辯方面的產物;倘若用曲解形式來察核名實,忽略語意確定性的理性思維尺度,那麼宇宙萬物觀的意義終將陷入為爭辯而辯而已。
  當時物理學不夠發達,辯者的推類方式也許有失誤,從而判定屬子虛烏有之說看來實欠公允,這些命題沒有相當深厚的自然科學基礎是無法提出來的。
三、辯者二十一事
  知識上之辯是為了分辨事非真偽,由於天下參與討論的辯者很多,這二十一事在思想上並不統一,類似的命題或歸於惠子或歸於公孫龍或其他與之相應的辯者。思想上尚有難於統一之處,所以我們還是不將二十一事歸於具體的某一個人。
  辯者二十一事被牟宗三評為怪說視為詭辯,不由以無解而難明合同異理論:
所謂蓋誠「琦辭怪說」也。若以此怪說而明合同異,則直擾亂而已,非真是合同異。若以擾亂為合同異,則只是「似是而非」之瞎?,並合同異之理境之真實意義亦喪失。5
  士的來源不一,又加上過於複雜的敘述會妨礙意旨的表達,但若將這些天下之辯者相與樂之的眾說紛紜細加分析、類比,用更多元化的方法推類命題是均可闡釋的,應非為反知識之奇辭怪談。
  這些同異並舉,辯以正名實涉及名實現象關係的辯者二十一事,命題問題是如下:
  (一)卵有毛
  (二)雞三足
  (三)郢有天下
  (四)犬可以為羊
  (五)馬有卵
  (六)丁子有尾
  (七)火不熱
  (八)山出口
  (九)輪不輾地
  (十)目不見
  (十一)指不至,至不絕
  (十二)龜長於蛇
  (十三)矩不方,規不可以為圓
  (十四)鑿不圍枘
  (十五)飛鳥之景未嘗動也
  (十六)鏃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時
  (十七)狗非犬
  (十八)黃馬驪牛三
  (十九)白狗黑
  (二十)孤駒未嘗有母
  (二十一)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馮友蘭將其所有論述分為「合同異」和「離堅白」二組思想,6並不受牟宗三所支持;公孫龍認為事物全是差異的「離堅白」與惠施認為事物沒有差異的「合同異」,在合同異、離堅白、然不然、可不可之間去探討這些領域,也與天下學者雄辯的問題是一致,莫不希望能勝人之口,能服人之心,所用之術也可能是屬於推類解讀。
  名實觀根據物之實給予物之名,荀子把人所知的認識過程分為感官感性認識和心之理性認識,《荀子.不茍》提及惠施學術有「卵有毛」一說,筆者以為只此一最為可信。
  因此試就此題,歐崇敬解釋如下:
而「卵有毛」、「馬有卵」、「丁子有尾」則由生物學的角度提出,(卵、馬、     蛙)在形成前的狀態,也就是既成的存有者內涵乃包含著其形成的因素。這是惠施一派的科學發展……從大範圍的物理特質論證存有物質代表的「名」內在,其實包含複雜,而應從連續發展的立場全幅掌握,收入一「名」的內在以為其「實」。7
  分析「卵有毛」之說,可知屬於客觀非個人經驗的察覺,若「卵有毛」來展示以合論卵與毛之「合同異」說,亦或尚稱完整。不過,試看除了蟲卵、禽蛋之外,似乎魚卵和甲殼類、兩棲類的卵未都呈現毛組織,故筆者以為雖為合理卻依然不周全。
  分析解釋活動中,李賢中將思想單位解釋成「既是在合理性標準範限下的思維情境,而單位與單位間又有某些共同要素…合理化解釋的要件有:1.可解釋性的預設2.合理性的標準3.時空範圍的設定4.認知立場及觀點的取擇。…思想單位結構的三大部分為:1.情境構作層2.情境處理層3.情境融合。」8
  總之,自然現象經過觀察、分析、歸納、假設、驗證等導出基本定理;因此,推測惠施的善譬命題在解釋上,某一範圍生物基因演化構作卵與毛,描繪處理著卵有毛一說,最後情境相互融合,故使其中「綜合」之理合乎問題。
四、合同異理論
  歷物辯說等內容與旨趣,各家觀察所錄並盡不相同,那麼惠施的同異觀是怎樣的?楊俊光綜觀學術界各家說法,幾乎一致認為是取消同異的「合同異」。9
  《韓非子.說林》記載惠施分別狂者、逐者東走「其東走則同,其所以東走之則異」,及猿豚同柙「置猿于柙中,則與豚同」之同異,所以筆者認為惠施處理的同異觀時,先辨別而後綜合,兼具別同異和合同異的概念,只是合同異是他在同異離合之論點中,最主要也最明顯的主張。
  因此舉例勞思光所下的定義:
一切物性及標準皆僅屬相對關係,並無絕對性。此一相對性問題,通過同異問題而表現,又最為顯著;因此,吾人亦可以同異問題為惠施學說之代表。10
  關於大同異與小同異的解釋,胡適說得適切:
科學方法最重有無同異。一切科學的分類,都以同異為標準。……「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一切科學的分類,只是這種「小同異」。……怎麼說「萬物畢異」呢?原來萬物各有一個「自相」。……但是萬物雖各有「自相」,卻又都有一些「共相」。……有「共相」,故萬物可說「畢同」。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可見一切同異都不是絕對的區別。11
  惠施在其同與異的處理上,似乎反映了個人傾向用合不用離的思維,此與荀子正名篇云「今聖王沒,名守慢,奇辭起,名實亂,是非之形不明」,所謂名實認知進行「同則同之、異則異之」的劃分思考,是大為不同。
  荀子重視如社會、政治、經濟等人為因素,解蔽篇中云墨子蔽於用而不知文和惠子蔽於辭而不知實,是說與其盡言萬物規律卻不知聖王,他們對實的內涵及外延認識有別。所以,惠施並非不知實,而是他對於人對於制名的主客觀的詮釋與察核實的變化性,做一系列的思考,偏向探索宇宙萬物統合式的自然現象。
  誠如歐崇敬所認為惠施學術思想屬於數學、生物和物理的名實,客觀分析了「單位」、「大小」、「同異」、「厚薄」、「面」、「無限延伸」、「相對性位置」、「時間中位置的瞬間性」、「集合觀念」、「類種觀念」、「時間的連續性」、「物質構造的可分析性」、「圓周上中心點的觀念性位置」、「存有者皆善的存在、皆為存有項之一者」等論述。12
  再者根據《呂氏春秋》淫辭篇和愛類篇記載,惠施在政治上主張也以「必善左右」、「合縱」、「去尊」、「偃兵」為主,所以同異關係呈現一貫「合同異」思維。
五、結語
  總合起來說,將各別分項分類的事物或概念,依其共通性合而歸類論之,是「合同異」的精神。
  至於宇宙事物不斷在共時、歷時中變化,一切所有者並非現成,時而不一不異又不存不滅。後期墨家計算應用的科學實驗技術知識是更為厚實,惠施思想僅較傾向自然哲學,強調實的相對性,強調同一事物本身或不同事物之間皆呈現著可變且相對。
  惠施具備獨立性哲學思考,從外觀天地萬物到內省心中宇宙,大同大異、小同小異、畢同畢異,得到相對性轉化的概念;同中有異、異中有同並非詭辯,或不注重某一範圍的絕對性以及統一名實的矛盾,而是用「棄而存昇」13,擴大相同點來提昇審視相對性,達成聚集綜合的目的。
  莊子認為辯者無勝,故從莊子天下篇來看研究方術,莊子稱「惠施多方其書五車」、「弱於德強於物」、「遍為萬物說」、「散於萬物而不厭」、「以善辯為名」、「逐萬物而不反」。但天地大道之於莊子和惠施亦類比魚樂之辯、人情之辯、物用之辯,根由來自於道家莊子的玄理思想與博學者惠施的名理思辯,求其通達知曉天下萬事萬物表現之「同異」問題了。
--------------------------
惠施的故事:惠施為什麼要砸碎大葫蘆?
2017-03-31 由 趣歷史 發表于歷史
惠施是戰國時期著名的大政治家,他曾經為魏國制定過法律。他的威望在當時各國之間還是很強的,當時魏王總是派他出使各國,他也走遍了各國,思想上也吸取了很多不同的建議。但是他主張的和齊國、楚國聯合,但是魏王沒有採納他的意見,他就回到了自己的故鄉楚國。在回到楚國之後,惠施也是十分好吸取思想上面的知識,那麼惠施的主要明辨思想是什麼呢?
惠施和莊子
惠施繼承的鄧析的「明辨之學」,他的觀點是自己的,叫做「合同異」。這個世界上的一切東西,可以算的上是對立和統一的。這些面滲透在人們的生活中,因為在任何事情上,都會有著對立的一面,而惠施的眼光就從對立的一面跳到了一樣的一面。這是對立又統一的世界,許多的對立面中總會有著相同的地方。他的這些看法在中國古代的邏輯界中都有著很大的影響。而且他的看法跳脫出了事物都是有不變性的看法,用發展和長遠的眼光看這個世界。
惠施的「歷物十事」就有著這些東西的看法和思想,事物有著相同的點也有著不同的點。他敏捷的思維也為後世人留下了一些物質上的寶藏,在不同的事物中找尋相同的點,以及事物的大小也是有小同和大同之分的。這些看法都是惠施領悟到的,他既否定了不變的思想,同時也支持了在不變中找尋變化的思想。
趣歷史官方微信號:qulilshi_v5
惠施十事
惠施是合縱的組織人,也是個智慧非常高深的人,他善於明事物和對問題產生辯論。在當時他總是出使各國訪問,這也導致了他在各國之間的聲望與日俱增。他主張魏國、齊國和楚國聯合起來對抗秦國,但是他的意見並沒有被採納,在當時的背景下,這麼一位有智慧的人留下了些什麼著作呢?著名的惠施十事指的是什麼呢?
惠施畫像
一是至大無外,謂之大一;二是無厚不可積也,其可千里;三是天與地卑,山與澤平;四是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五是大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六是南方無窮而有窮;七是今日適越而昔來;八是連環可解也;九是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十是泛愛萬物,天下一體也。這十事說的都是什麼意思呢?
《歷物十事》是留下來的很少的惠施的作品中的一個,這十個是單獨的命題了。不僅弄不清當時的背景,而且還沒有辯證過程也沒有辯證方法,後人只能多加猜測,自己歸類分別其中的東西。要想探尋事物的大小,就要先摸清宇宙的原理才行。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事物是一定的,在數量上的測量,是不可行的。而在第三條中也闡述了自己認為人人平等的思想主張,天與地卑,否定了人生下來就是有貴賤之分的說法。
其中最出名的還是他的大同小異論,因為他認為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就是絕對的,沒有絕對的大,也沒有絕對的小。任何事物都是在時時刻刻變化的,沒有固定的形態,就不能給一個東西下絕對的定論。還有惠施的「泛愛」思想,影響頗深,因為這個說法包容的很大,而且天地萬物盡在其中。
惠施的大葫蘆
惠施是戰國時期中著名的政治家、哲學家。而且他還算的上是名家學派的主要代表性人物和開山鼻祖,惠施的學問很是高深,魏王經常聽惠施講學,而且魏王重用惠子,惠子也非常效力於魏王。惠施在魏期間的突出政績,在各個國家之間都享有很高的地位,然而惠施的政治生涯主要都在魏國。那麼這麼重要的人物中發生的故事也是很有趣的吧?惠施的大葫蘆是什麼東西呢?
施惠的大葫蘆
莊子和惠施的關係非常要好,可以稱的上是知音又可以說是朋友。有一天他們兩個相約去外面遊玩,看見了有個院子裡面有戶人家,在這戶人家中掛了非常的小葫蘆。這些葫蘆形態各異,看起來非常的可愛。在這群葫蘆中有幾個非常大的葫蘆,懸掛在藤條的中間。莊子就對惠子說到:「這麼大的葫蘆,如果能夠做成容器的話肯定能夠盛很多的東西進去吧。」惠子聽到了之後就對莊子說到:「這些大葫蘆算什麼,又一次魏王贈送給了我一些葫蘆種子,我將它們種植在後院,現在長大了之後,每個葫蘆的容量都有五十斗呢。」莊子提出想見識見識這麼大的葫蘆。惠子回答說:「我想過把葫蘆用來盛水和裝東西,但是都不行,我覺得留著沒有什麼用處,就將它們全部都打碎了。」
莊子聽到惠子如此的浪費,就對惠子說:「從前有一戶人家,世世代代都從事著為別人洗衣服的事業,他們家有著一種祖傳的藥膏,這種藥膏擦了之後手就不會皸裂了。他們家就可以靠著這個藥膏一年四季的為別人洗衣服了,這個藥膏被一位商人知道了,他提出花費100金買這個藥膏,後來商人得到配方之後,立馬將藥房獻給了吳王,從而受到了封地的賞賜。你這些葫蘆為什麼不可以留下來作為腰舟,在水中就有用處了呢?你只是將葫蘆的用處局限於用它來裝東西而已。」
莊周與惠施是知音嗎
莊周是東周戰國中期著名的大哲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主要人物。他的才能本來就是可以保他升官受祿的,但是他不想要名利財富,就想要一生自由,遊歷天下即可。他生平沒有做過什麼大官,就是因為他想要自由的生活,也不想受楚威王的管束。說起他的代表作,就有大家都聽過的《莊子》一書了。
莊子畫像
他和惠施的關係一直很好,那麼他們之間稱的上是知音嗎?
惠施和莊周他們兩個的關係非常的好,是建立在深厚友誼的靈魂之友。他們兩個人的思想觀念中總是有著不同的地方,而在產生分歧的時候他們選擇辯論來解決。兩人觀點不一致但是並不妨礙他們成為不可或缺的搭檔。惠子的學識淵博而深厚,而且待人友善。他和莊周之間的相惜之情是跟對方的才華有關的。惠子對莊子有諸多啟發。惠子善辯,莊子能夠在施惠的辯論中得到非常多的啟發。惠子死了之後的日子,莊子沒有可以說話辯論的人了,這好比下棋沒有了對手,彈琴時少了知音。
莊子對惠子懷有深厚的感情,莊子遊歷過很多的國家,見多識廣。在思想問題上,他們倆的意見一般是不統一的。莊子和惠施還討論過「情感與人的本質」的問題。惠子持「人本有情」說,莊子持「人本無情」說,因為一般人都是認為,人的本質是在於精神層面的,而有的人認為,人的本質、人之所以稱之為人的關鍵在於它的自然層面,那麼莊子的「人本無情」說指的是,不是說沒有感情,而是說有因有果,不被外因所阻攔,要順其自然一點。而惠子的「人本有情」說講的又是無情即失卻了人的本質,就算有著這樣的外表但是內心也不是這樣的。其實這種問題是見仁見智的,莊子和惠子兩人的知音之情也是在這種問題的切磋下得來的。
---------------------
鄧析(前545年 —前501年),春秋時代末年鄭國思想家。名家的重要人物。 鄧析與政治家子產同時,名家思想之創先者,著有《鄧析子》, 有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二十一段, 轉辭篇十七段。 關於《鄧析子》之真偽,學術界爭論不一,有說內容參雜其他家說法,可能為後人偽託。《四庫全書》將其歸入子部法家類。
中國秦漢以來政治專權,重人文,輕自然,名辯之學窮極事理,卻招致諸多批評,荀子曾將鄧析與惠施並列進行批評,認為他們同是「甚察而不惠,辯而無用,多事而寡功」之徒。 鄧析也主張刑名之治,制定竹刑,主張刑法公開化,引發貴族的不滿,最後為鄭國大夫駟歂所殺。
學說
鄧析反對禮治,要「以非為是,以是為非」,反《周禮》而行。提出「事斷於法」的主張。鄧析是子產的部下,子產在鄭國執政時,鄧析是大夫。但鄧析不滿子產所鑄的刑書,竟「不顧君命,而私制刑法,書之於竹筒,故言竹刑」,鄧首倡 「刑名之論」,操「兩可之說」,被視為玩弄巧辯之術,開起了名家的思想。
荀子曾經對鄧析作出批評,《荀子·非十二子》謂其:「不法先王,不是禮義;而好治怪說,玩綺辭。甚察而不惠,辯而無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以為治綱紀。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眾。是惠施、鄧析也。」
《漢書藝文志》將鄧析列入名家。目前流傳的《鄧析子》據傳是後人偽託。
-----------------
此人去世,莊子竟為他二十年不說話,原因令人惋惜
2017-10-14 由 青丘塗山氏 發表于歷史
能讓莊子二十年不說話的人,其名叫惠施,世人尊稱惠子。
說起來,惠施此人雖然名氣沒莊子大,但也絕不能忽視。他是戰國時期的著名政治家、哲學家,名家的開山鼻祖(就是辯論「白馬非馬」的那個學派)。
惠施此人是宋國人,但主要出仕在魏國,主張聯合魏、齊、楚三國共抗秦國。可惜時運不濟,他碰上了縱橫家張儀,最後被驅逐出魏國。
回到宋國後,惠施認識了莊子,兩人最終成為了忘年交。但雖然是朋友,一個是名家,一個是道家,自然會有觀點不同的時候,所以兩人時常辯論。最有名的辯論莫過於:「魚之樂」的辯題。
由於兩人的根本觀點不同,在討論問題時,兩人經常抬槓,可貌似最後輸的都是惠施。雖然學術觀點不同,可他們的情誼很深,惠施可以說是莊子一生唯一的摯友。
最後惠施於七十三歲時去世,那年莊子時年五十二歲。莊子悲傷道:「施已死,塵世間再無可說話之人。」從此以後,莊子二十年不說話,直到去世。
在莊子與惠施的這段友情里,兩人相差二十一歲,屬於忘年交了。其友情之深,不亞於伯牙鍾子期那對琴音之友,令人感慨敬佩。
--------------------------------
離堅白,又稱堅白石,是中國戰國時期名家的一派觀點,與合同異相對,代表人物是公孫龍,離堅白即將堅與白兩者相分離。
內容
此論說一開始便設問,把「堅、白、石」三分可以嗎?公孫龍認為分開就沒什麼好討論了,所以不可,那麼二分可以嗎?公孫龍認為可以。問為什麼?公孫龍回答:石無堅即可得白,如此一來就是二分,石無白即可得堅,如此一來也是二分。(堅、白、石三,可乎?曰:不可。曰:二,可乎?曰:可。曰:何哉?曰:無堅得白,其舉也二,無白得堅,其舉也二。)
接著論證道,眼看不到石之堅,只能看到石之白,因此「無堅」(視不得其所堅,而得其所白者,無堅也);手摸不到石之白,只能觸及石之堅,因此「無白」(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堅,得其堅也,無白也);看到白時、感覺不到堅,看不到白時、感覺得到堅,看與不看、結果相離,由此推論「石」之中「堅、白」不相互聯繫,故相互分離。(得其白,得其堅,見於不見離,不見離,一一不相盈,故離)。
這種論點具體分析了各種感官對於事物的感受方式的特殊性,認為人們感覺接觸到的事物的各個屬性,都只能是絕對分離的獨立體。
原理
公孫龍設有物體A,該物體有B、C兩個性質。如果要討論B、C其中之一,它們這個性質是A的性質,因此A不可以從B或C中分開。但B和C兩者是可以分開的。
常見誤解
後來有人認為,公孫龍將感官與感官分離,是錯誤的論證方法。然而感官與感官表面上相等,但視覺與觸覺卻是相異,反而正中離堅白的陷阱,並不能反駁公孫龍的論證法。
有人認為離堅白是刻意完全分離一切事物。這是錯誤的,因「堅、白、石三,可乎?曰:不可。」是至關重要的前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