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臏與龐涓
鬼谷子,春秋戰國時衛國人,姓王名詡,為縱橫家之鼻祖,縱橫家所崇尚的是權謀策略及言談辯論之技巧。他有四個得意學生,就是孫臏與龐涓、張儀與蘇秦,現在我們來聽聽孫臏龐涓的故事。
孫臏、龐涓是同門師兄弟,孫兄龐弟。某年,魏國國君廣求天下奇才,龐涓決定下山尋仕途,並說若有成就,定當引薦師兄,共同建功立業。龐涓到了魏國,大展治國安邦,統兵打仗之才,魏王大悅,封為元帥。一舉打敗了強大的齊國,聲威大震,大有普天之下舍我其誰的氣概。
這期間,孫臏卻仍在山中跟隨先生鑽研。他原來就比龐涓學得紮實,孫臏此刻的才能更遠遠超過龐涓了。
孫臏姓孫名武,臏是他受剔去膝盖骨酷刑後的稱乎。孫武出生於齊國景公時,祖父孫書,父親孫憑皆是軍事家,可說是家學淵源。「孫子兵法」就是他的著作,《孫子兵法》約六千一百字,這部兵書包含了豐富的軍事思想,因此書,孫武被中國乃至世界譽為偉大的「兵聖」。他十八歲時離開齊國到吳國,在伍子胥引薦下見到吳王闔閭,吳王閱讀了他的十三篇兵書,從此展開了他的實戰軍事生涯。
不久,主「兼愛、非攻」的墨翟(音敵)向魏王推薦孫臏,魏國大臣專程禮聘孫臏出仕,孫臏誤以為是師兄請他共創大業,孫臏於是秉承師命,隨魏國使臣下山。孫臏到魏國,先去看望龐涓,龐涓表面熱誠歡迎,但心裡很是不安、惟恐孫臏搶奪他一人獨尊獨霸的位置。又得知孫臏在先生教誨下,學問才能更高於從前,而魏王對孫臏很敬重,更引起他不能與之共存,產生除之而後快之心。
兄弟之情敵不過權力之爭,終以污陷孫臏通敵不忠於魏,激怒了魏王,以極刑剜剔孫臏的膝蓋骨在他昏迷中,龐涓又在其臉上刺上“私通敵國”四字。此後孫臏再也不能走路,成了廢人。龐涓刻意照顧孫臏的生活細節,孫臏很感動,總想為龐涓做點什麼。龐涓卻只要他好好養傷,經孫臏再三要求,龐涓才說:就請將你的「孫子兵法」十三篇寫出來給我吧,吾兄定可揚名於萬代千秋!孫臏就日以繼夜地在木簡上寫將起來。
一個照顧孫臏的男孩,和龐涓貼身衛士聊天,那衛士說:「孫臏好可憐,只要兵書一寫完,龐將軍就會殺了他的,不如慢慢寫吧。」小男孩兒一聽,大驚,偷偷把這消息告訴了孫臏,他突然警覺,原來一切都是師弟的設計! 
第二天,孫臏忽然大叫一聲,昏倒在地,醒來後,卻神態恍惚,推翻了書案桌椅,又抓起好不容易寫成的部分孫子兵法,一齊扔到火盆裡。還把身子撲向火,頭髮鬍子都燒著了。那些書簡則已化成灰燼。
龐涓懷疑孫臏是裝瘋,就命令把他丟到豬圈裡。孫臏渾身污穢不堪,披頭散發,全然不覺地在豬圈泥水中翻滾。有人故意撿起豬糞、泥塊給他。孫臏接過來就往嘴裡塞,毫無感覺的模樣。龐涓相信孫臏是真的瘋了。
這時,真正知道孫臏是裝風避禍的只有一個人,就是了解孫臏的才能與智謀、向魏王推薦孫臏的墨翟。他把孫臏的境遇告訴了齊國大將田忌,又講述了孫臏的傑出才能。田忌把情況報告了齊威王,齊威王要他無論用什麼方法,也要把孫臏救出來,為齊國效力。田忌到了魏國,利用夜晚,叫人假扮瘋了的孫臏把真孫臏換出來,脫離龐涓的監視,然後快馬加鞭迅速載著孫臏逃出了魏國。龐涓發現時,已經晚了。孫臏到了齊國,齊王十分敬重。田忌更是禮遇有加
孫臏賽馬:齊國君臣常以賽馬賭輸贏為戲。田忌總是輸給齊王。孫臏乃教以必贏之道。孫臏對田忌說:「現在用你的下馬和他們的上馬比,必輸。再用你的上馬和他們的中馬比,必贏,最後用你的中馬和他們的下馬比,必贏。」三次比賽田忌一敗兩勝,終於拿到了齊威王的千金賭注
圍魏救趙:在孫臏被救不久,龐涓又興兵伐趙國。趙國派人到齊國求救。於是齊王命田忌為將,孫臏暗中協助田忌,為他出謀劃策。認為魏以精銳攻趙,國內一定空虛,遂引兵攻魏,果然龐涓趕回應戰。孫臏又在途中伏襲,大敗魏軍。結果,不費吹灰之力使趙國脫離了危險。這就是著名的「圍魏救趙」之計。---有同行無同業
減灶誘敵:龐涓屢敗後驚覺是孫臏的計謀。龐涓決心與孫臏拚個你死我活,拚命追擊。孫臏並以減灶之策誘敵,即在第一天挖10萬人煮食用的灶,第二天減少只足5萬人用,第三天又減少至僅足3萬人用,造成齊軍士卒四散逃走,兵力不足的假象。龐涓一如孫臏所料,果然中計,接連追擊齊軍3天,龐涓再也抑制不住衝動,下令不顧一切,儘快趕過去,務必活捉孫臏! 再說孫臏,他在馬陵道設下埋伏。馬陵道,是夾在兩山間的峽谷,進易出難。孫臏又在一棵大樹上寫上“龐涓死此樹下”六個大字,然後在附近安排五千弓弩手,聽鑼聲放箭!龐涓趕到馬陵道,已黃昏時分。正快速前進,忽然被一棵大樹擋住去路,隱約見到樹身有字跡。此時天色已黑,無星無月,只冷風颼颼,山鳥驚啼。龐涓令人點亮火把,上前看清樹上的字,立刻大驚失色:“我中計了!”話音未落,一聲鑼響,萬弩齊發,箭如驟雨,龐涓栽倒在地,馬陵之戰以魏軍大敗而告結束。
-----------------------
孫臏(前382年—前316年),活躍於戰國中期軍事家,兵家代表人物。孫臏原名孫伯靈[註 1],因受過臏刑故稱孫臏。
孫臏出生於阿、鄄之間(今山東省陽穀縣阿城鎮、菏澤市鄄城縣北一帶)[註 2],是孫武的後代。[6]臏曾與龐涓為同窗,因受龐涓迫害遭受臏刑,身體殘疾,後在齊國使者的幫助下投奔齊國,被齊威王任命為軍師,輔佐齊國大將田忌兩次擊敗龐涓,取得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的勝利,奠定齊國的霸業。明末清初有以孫臏、龐涓生平為原型的歷史小說《孫龐鬥志演義》,使孫龐鬥智的故事廣為流傳。唐德宗時將孫臏等歷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將供奉於武成王廟內,被稱為武成王廟六十四將[7]宋徽宗時追尊孫臏為武清伯,位列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8]
生平
家族
據說孫臏是春秋時期吳國將軍孫武的後代,而孫武活躍於前6世紀末至前5世紀初,孫臏活躍於前4世紀,兩人活躍年代相差100多年。孫臏的先祖是陳國公子陳完,陳完的曾孫陳無宇有子陳書,因討伐莒國有功,被齊景公賜姓孫,改名孫書,封於樂安[註 3]作為食邑,是媯姓孫氏的始祖。孫書之子孫憑生孫武,孫武因躲避齊國國內發生的陳、鮑、高、國四族之亂而出奔吳國,有子三人,孫馳、孫明和孫敵。次子孫明有子孫順,孫順有子孫機,孫機有子孫操,孫操即為孫臏之父。即孫武→孫明→孫順→孫機→孫操→孫臏,此世系與二人相距年代基本吻合。[註 4][11]但唐代孫壬林自述家族世系的碑文卻記載孫臏是衛武公的後代。[12]
在魏受刑
孫臏曾與龐涓為同窗,二人一同拜師[註 5]學習兵法。龐涓後來出仕魏國,擔任了魏惠王的將軍,但是他認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孫臏,於是暗地派人將孫臏請到魏國加以監視。孫臏到魏國後,龐涓嫉妒他的才能,於是捏造罪名將孫臏處以臏刑和黥刑,砍去了孫臏的雙足[註 6]並在他臉上刺字,想使他埋沒於世不為人知。
逃奔齊國
當齊國使者出使至魏國首都大梁(今河南省開封市)時,孫臏以刑徒的身份秘密拜見齊國使者,用言辭打動了他。齊國使者覺得孫臏不同凡響,於是偷偷地用車將他載回齊國。逃奔到齊國的孫臏得到了田忌的賞識,於是他寄居于田忌門下擔任門客。[14]
田忌賽馬
田忌經常與齊國諸公子賽馬,設重金作為賭注。孫臏發現比賽的馬腳力都差不多,可分為上、中、下三等,於是建議田忌加大賭注,並且向他保證必能取勝。田忌於是與齊威王和諸公子設每場千金作為賭注,比試賽馬。孫臏讓田忌用下等馬,與齊威王的上等馬比賽,首場大敗;隨後孫臏又讓田忌用上等馬、中等馬,分別與齊威王的中等馬及下等馬比賽,結果田忌兩勝一負,最終贏得齊威王的千金賭注,孫臏由此名聲大振。田忌將孫臏推薦給齊威王,齊威王向他請教兵法並讓他擔任自己的兵法教師。[15]
桂陵之戰
主條目:桂陵之戰
前354年,趙國進攻魏國的盟國衛國,奪取了漆及富丘兩地(均在今河南省長垣縣),[16]此舉招致了魏國的干涉,魏國派兵包圍趙國首都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17]次年,趙國派使者向齊、楚兩國求救。[18][19]齊威王召集大臣們商議,鄒忌反對救援,而段干朋則建議齊威王分兵一路向南攻打襄陵(今河南省睢縣)來疲勞魏軍,然後趁魏軍攻破邯鄲後救援趙國,這樣既救援了趙國,又同時削弱了魏、趙兩國。齊威王採納段干朋的建議,兵分兩路,一路齊軍圍攻魏國的襄陵,一路由田忌、孫臏率領救援趙國。[註 7][21]
前353年,齊軍兵分兩路,一路與宋國景㪨、衛國公孫倉所率部隊會合,圍攻魏國的襄陵。[22]一路由田忌、孫臏率領救援趙國。齊威王打算讓孫臏擔任主將,但孫臏以遭受過酷刑、身體有殘疾為由拒絕。齊威王於是任命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讓坐在帶著蓬帳的車子中出謀劃策。[23]此時魏軍主力已攻破趙國首都邯鄲,[24]龐涓率軍8萬到達茬丘(今山東省茌平縣西),隨後進攻衛國,齊國方面田忌、孫臏率軍八萬到達齊、魏兩國邊境地區。田忌想要直接與魏軍主力交戰,但被孫臏阻止。孫臏認為魏國長期攻打趙國,主力消耗於外,老弱疲憊於內,國內防務空虛,應當採用聲東擊西、圍魏救趙的戰術,直搗魏國首都大梁迫使魏國撤軍,魏國一撤軍,趙國自然得救。孫臏於是建議田忌南下佯攻魏國的平陵(今山東省陽穀縣張秋鎮一帶),因為平陵城池雖小,但管轄的地區很大,人口眾多,兵力很強,是東陽地區(指魏國首都大梁以東的地區)的戰略要地,很難被攻克;而且平陵南面是宋國,北面是衛國,進軍途中要經過市丘[註 8],容易被切斷糧道,佯攻此地能很好的迷惑魏軍,造成龐涓產生齊軍主將指揮無能的錯覺。田忌採納孫臏的計謀,拔營向平陵進軍。接近平陵時,孫臏向田忌建議由臨淄(今山東省淄博市)、高唐(今山東省高唐縣)兩城的都大夫率軍直接向平陵發動攻擊,吸引魏軍主力,果然攻打平陵的兩路齊軍大敗。孫臏讓田忌一面派出輕裝戰車,直搗魏國首都大梁的城郊,激怒龐涓迫使其率軍回援;一面讓田忌派出少數部隊佯裝與龐涓的部隊交戰,故作示弱使其輕敵。田忌按孫臏的要求一一照辦,龐涓果然丟掉輜重,以輕裝急行軍晝夜兼程回救大梁。孫臏帶領主力部隊在桂陵(今河南省長垣縣西南)設伏,一舉擒獲龐涓[註 9]。[27][28]
馬陵之戰示意圖
桂陵之戰並沒有擊潰魏軍主力,齊國也沒有正式進攻魏國首都大梁,趙國首都邯鄲仍為魏國所占領。[20]前352年,魏惠王調用韓國的軍隊擊敗包圍襄陵的齊、宋、衛聯軍,齊國被迫請楚國大將景舍出面調停,各國休戰。[29]前351年,魏惠王與趙成侯在漳河邊結盟,撤出趙國首都邯鄲。[30]大約在此時齊國將龐涓釋放,使其回魏再度為將。[20]
馬陵之戰
主條目:馬陵之戰
前342年,魏將穰疵在南梁(今河南省汝州市西)和霍(今河南省汝州市西南)擊退韓將孔夜的軍隊,[31]韓昭侯派使者向齊國求救。齊威王向大臣們詢問應當及早救韓還是推遲救韓。張丏認為如果晚救韓,韓國必將轉而投靠魏國,不如早救韓;田忌則認為趁韓、魏之兵還未疲憊就出兵,等於代替韓軍遭受魏軍的攻擊,反而會受制於韓,不如晚救韓等待魏軍疲憊,韓國危在旦夕一定會求救於齊國,這樣可以名利雙收。齊威王十分贊同田忌的觀點,秘密與韓國使者達成協議,但沒有立即派出援軍援助韓國。[註 10][32]而韓國自恃有齊國的援助,與魏國作戰接連五次戰敗,不得不求救於齊國。齊威王於是派田忌、田朌為主將,田嬰為副將,孫臏為軍師,率軍援助韓國。[33][34]
孫臏再次採用圍魏救趙的戰術,率軍襲擊魏國首都大梁。龐涓得知消息後急忙從韓國撤軍返回魏國,但齊軍此時已向西進軍。孫臏考慮到魏軍自恃其勇,一定會輕視齊軍,況且齊軍也有怯戰的名聲,應採用誘敵深入的戰術,引誘魏軍進入埋伏圈後加以殲滅。孫臏命令進入魏國境內的齊軍第一天埋設十萬個做飯的灶,第二天減為五萬個,第三天減為三萬個。龐涓行軍三天查看齊軍留下的灶後非常高興,說:「我本來就知道齊軍怯懦,進入魏國境內才三天,齊國士兵就已經逃跑了一大半。」於是丟下步兵,只帶領精銳騎兵日夜兼程追擊齊軍。孫臏估算龐涓天黑能行進至馬陵[註 11],馬陵道路狹窄,兩旁又多是峻隘險阻,孫臏於是命士兵砍去道旁大樹的樹皮,露出白木,在樹上寫上「龐涓死於此樹之下」,然後命令一萬名弓弩手埋伏在馬陵道兩旁,約定「天黑能在此處看到有火光就萬箭齊發」。龐涓果然當晚趕到砍去樹皮的大樹下,見到白木上寫著字,於是點火查看。字還沒讀完,齊軍伏兵萬箭齊發,魏軍大亂。龐涓自知敗局已定,於是拔劍自刎,臨死前說道:「遂成豎子之名!」齊軍乘勝追擊,殲滅魏軍10萬人,俘斬魏國主將太子申。經此一戰魏國元氣大傷,從此每況愈下,而齊國則稱霸東方。[註 12][37][38]
其後
成侯鄒忌一向與田忌不和。馬陵之戰後,孫臏對田忌說:「將軍有意做一番大事嗎?」田忌不知所以。孫臏說:「將軍最好不要解除武裝返回齊國,而是讓那些疲憊老弱的士兵來把守住主地(今山東省淄博市西南)。主地的道路狹窄,車輛只能依次通行,碰撞摩擦而過。如果讓那些疲憊老弱的士兵把守住主地,定能以一當十,以十當百,以百當千。然後將軍背靠泰山,左有濟水,右有高唐,輜重可直達高宛(今山東省桓台縣境內),只需輕車戰馬就可以直衝齊國首都臨淄的雍門。如此,齊國的大權就可以由將軍掌握決定了,那時候鄒忌必定出逃,否則將軍有可能不能安全的返回齊國。」但田忌沒有聽從孫臏的勸告。[39]後來鄒忌派公孫閱令人攜帶重金招搖過市,找人占卜,自我介紹道:「我是田忌將軍的臣屬,如今將軍三戰三勝,名震天下,現在欲圖大事,麻煩你占卜一下,看看吉凶如何?」卜卦的人剛走,公孫閱就派人逮捕占卜的人,在齊威王面前驗證這番話。田忌聞訊後大為恐慌,被迫出奔至楚國,後被楚宣王封於江南(今長江以南的地區)。[註 13][40][41]孫臏這時也隨田忌來到楚國,有可能一起去了田忌在江南的封地,與弟子潛心著述。[42]《孫臏兵法》的大部分篇章,可能是在楚國完成的。[5]齊宣王繼位後得知田忌被陷害,將田忌召回國內官復原職,[43]而孫臏也於此時返回齊國。《太平御覽》記載孫臏曾為齊宣王獻上收服燕、趙兩國來對抗秦國的計策。[44]後孫臏返回故地樂安頤養天年。[12]而班固的《漢書》和曾鞏的《戰國策序》卻記載孫臏不得善終。[45][46]孫臏有子孫勝,字國輔,擔任秦國將領。[11]據記載,三國時期的東吳孫氏家族就是孫武、孫臏的後代。[47]
著作
1972年山東省臨沂市銀雀山漢墓出土的《孫臏兵法》竹簡,現藏於山東省博物館
主條目:孫臏兵法
《孫臏兵法》又稱《齊孫子》,《漢書·藝文志》兵家權謀論著中記載孫臏著有《齊孫子》八十九篇、圖四卷。[48]《孫臏兵法》自《隋書·經籍志》便不見於歷代正史文獻著錄,失傳近1700年,造成歷史上諸多對孫武、孫臏其人及其著作的質疑。1972年,在山東省臨沂市銀雀山漢墓同時出土了竹簡本的《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改變了學術界的認識。[註 14]現存的《孫臏兵法》由出土的竹簡整理而成,分上下兩編共三十一篇。學術界認為上編是在孫臏著作和言論的基礎上由其弟子輯錄、整理而成;下編在內容上雖與上編類似,但在編撰體例上存在不同,是否為孫臏及其弟子所著尚無充分的證據。[49][50]以下為《孫臏兵法》的篇目及主要內容:
孫臏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D%99%E8%86%91
軍事思想
臏的軍事思想主要集中於《孫臏兵法》,明顯地接受了先祖孫武軍事思想的影響。在軍隊建設方面,孫臏主張:1.注重將帥的選拔和培養,將帥必須具有義、仁、德、信、智、忠、敢、勇等素質,此外還要「知道」(懂得有關天、地、民、敵、陣各方面的作戰規律)和「數戰」(長期的作戰經驗)。為此,他提出了二十種致使將帥作戰失敗的缺點和三十二種致使將帥作戰失敗的情況。2.軍隊的編制方面,孫臏主張要以地方行政組織為單位,以鄉里之長作為軍中長官;軍隊編制時要精簡精良,不能濫竽充數。3.君主、將帥與兵、民之間的關係方面,孫臏主張君主要充分發揮將帥的軍事才能,不要橫加干預;將帥要取得君主的充分信任,以便不受約束地指揮軍隊;將官要對士兵「視如赤子,愛之若狡童,敬之若嚴師」;將官要照顧士兵的利益,關心他們的疾苦,不能一味責罰;要合理運用物質和精神雙重獎勵,提高士兵作戰的積極性;只有獲得百姓的擁護和支持,軍隊才能具備強大的戰鬥力。4.在法制與紀律方面,孫臏主張軍隊必須有嚴格的法制和紀律約束;將帥要賞罰分明,一視同仁;將帥如果明於道義,信於賞罰,會在軍隊中形成良好的道德風尚,士兵就會自覺地遵守紀律。[5]
在戰略原則上,孫臏主張:1.戰爭之前要多作準備,要對戰爭結果進行謀算。2.將帥在指揮作戰時,必須根據戰場形勢,大膽果斷地執行戰略戰術。3.主張「必攻不守」,積極進攻敵人沒有守備或守備薄弱的地方;攻勢要猛烈,窮追猛打;積極奪取敵人的物資和戰略要地;運用攻心為上的策略,合理運用政治和外交手段配合軍事行動。4.鼓舞士氣方面,孫臏提出分為激氣、利氣、勵氣、斷氣和延氣五個步驟。5.戰術要機動靈活多變,作戰要創造有利態勢。[5]
在戰術方法上,孫臏主張採用詭詐戰術誘敵上鉤、集中兵力以多擊寡、精選銳卒進行突破、在運動戰中殲敵、作戰時合理運用地形、陣法,發揮長兵和弓弩的威力。此外,孫臏還專門論述了攻城戰的策略和戰術。[5]
但是孫臏的軍事思想也有其階級和時代的局限性。他對戰爭的性質分辨不清,把士兵純粹當作被驅使的工具,有些戰略戰術的表述過於簡單片面,有時還夾雜著迷信觀念,這也是應當指出的。[5]
武術
主條目:孫臏拳
孫臏拳是清末民初在聊城、館陶、青島一帶流傳的一種外家拳術,由於習練者穿長袖過指的衣服,又被稱為「長袖拳」,但孫臏拳是否為孫臏所創所傳,已無從考證[53];加上《戰國策》、《史記》等史書亦不見有孫臏拳之記載。另外孫臏拳在清末民初才在聊城、館陶、青島一帶流傳,因此孫臏拳為後人借用孫臏之名創出拳術的可能性亦不能排除。雖然如此,孫臏拳已在中國大陸廣為流傳,於2011年孫臏拳被列為第三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54]
評價
孫臏作為一名優秀的軍事家,兩次擊敗魏國幫助齊國成就霸業,[55]並且著有《孫臏兵法》一書,為後世留下重要軍事理論。歷朝歷代對於孫臏都有很高的評價:魯仲連稱讚孫臏:食人炊骨,士無反北之心,是孫臏、吳起之兵也。[56]班固稱讚孫臏:當時吳有孫武,齊有孫臏,魏有吳起,秦有商鞅,皆擒敵立勝,垂著篇籍。[57]葛洪評價孫臏:孫臏思騁其秘略,而司馬刖之。[58]《幼學瓊林》中稱讚孫臏:孫臏吳起,將略堪夸;穰苴尉繚,兵機莫測。[59]毛澤東對孫臏評價很高,稱他:攻魏救趙,因敗魏軍,千古高手。[60]
孫臏遭到龐涓陷害失去雙足,身體殘疾,但他沒有自暴自棄,最終兩次擊敗龐涓,得以報仇,孫臏身殘志堅的精神也得到了後世的稱讚:司馬遷稱讚孫臏:古者富貴而名磨滅,不可勝記,唯俶儻非常之人稱焉…孫子臏腳,《兵法》修列。[61]孔融評價孫臏:不能止人遂為非也,適足絕人還為善耳。雖忠如鬻拳,信如卞和,智如孫臏,冤如巷伯,才如史遷,達如子政,一離刀鋸,沒世不齒。[62]唐代的周曇有詩稱讚孫臏:曾嫌勝己害賢人,鑽火明知速自焚。斷足爾能行不足,逢君誰肯不酬君。[63]
孫臏雖然在軍事領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班固和曾鞏仍批評他鼓勵發動戰爭,最後致使社稷傾覆,國家滅亡。[45][46]
孫臏墓位於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箕山鎮孫花園村東北500米的向陽河東岸。1990年,在此地出土了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重修億城寺的墓碑一塊,上刻有「臏墓址深邃」,經考證確定孫臏墓址在此。經孫氏族人重建,孫臏墓占地600平方米,其中墓丘直徑4米,封土高3米,立有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碑。[64]
民間傳說
孫臏在民間享有很高的聲譽,共有制靴、製鞋業、皮革業、燒炭業、豆腐業和泥塑業尊孫臏為祖神。[65]
傳說孫臏被龐涓暗害後,為保護被削去髕骨的傷腿,用獸皮製成有史以來第一雙過膝皮靴,後世的靴匠將孫臏尊為祖神。[65]
傳說孫臏下山遇到一位被毒蛇咬傷的樵夫,為了不讓蛇毒攻心,孫臏用劍將樵夫的雙腳砍去,然後砍下自己的雙腳獻給樵夫,而樵夫將自己鞋穿在孫臏腿上供其行走。因樵夫忘記詢問孫臏的姓名和住處,為感激孫臏的救命之恩,樵夫夫婦製鞋送人,使鞋匠一行逐漸興旺。鞋匠們後來知道了孫臏舍足救樵夫的事,就把他尊為製鞋業的祖神。[65]
傳說孫臏被龐涓挖膝之後,只好跪步行走,需要用皮張裹纏膝部。因為帶毛的原皮非常硬,磨得膝部非常疼,他就將皮子去毛後加工柔軟,使用起來舒服方便,從此便出現了皮革業,而孫臏也成了這個行業的始祖。[65]
傳說鬼谷子讓孫臏、龐涓二人外出尋找「無煙柴」,孫臏在烏鴉「哇喲」的叫聲提示下挖窯燒炭,找到「無煙柴」,鬼谷子對孫臏十分滿意,而龐涓則對孫臏更加忌恨。從此,人們把孫臏尊為燒炭業的祖神。[65]
傳說鬼谷子為考驗孫臏、龐涓而假裝生病。孫臏為了讓老師吃點有營養的東西,就磨了豆漿,正巧他晾的鹽,被露水化成鹽水流進豆漿,豆漿凝固變成了豆花(還有一個傳說是龐涓往豆漿里灑了泡尿)。鬼谷子吃完豆花後,誇獎了孫臏,要求孫臏再做點。龐涓十分嫉妒孫臏,偷偷的往鹽水裡加了點石膏水,沒想到也製成了豆腐。從此以後,人們就把孫臏和龐涓供奉為豆腐業的祖師爺和保護神。[65]
傳說孫臏曾流落至吳地以做泥人為生,後來孫臏出任齊國軍師,以泥人、泥馬布陣,破了龐涓的「五雷陣」,無錫惠山人傳承了孫臏捏泥人的技藝,孫臏也被無錫惠山的泥塑從業者尊為開業祖神。[65]
文學形象
長篇歷史小說《東周列國志》中,孫臏於第八十七回《說秦君衛鞅變法 辭鬼谷孫臏下山》中登場,孫臏原名孫賓,與龐涓都是鬼谷子的弟子。龐涓急於下山出仕,孫賓為其送行,二人流淚而別。次日夜晚,鬼谷子將失傳的《孫子兵法》交給孫賓習誦,三日後孫賓學成。龐涓出仕於魏國,在王錯的推薦下擔任魏國元帥,建立戰功。墨翟遊歷至魏國時,向魏惠王推薦孫賓。魏惠王於是命龐涓寫下書信,攜帶厚禮前往鬼谷迎接孫賓。鬼谷子推算出孫賓日後有劫難,於是讓孫賓改名為孫臏。[66]在第八十八回《孫臏佯狂脫禍 龐涓兵敗桂陵》中,魏惠王想要試探孫臏的才能,命孫龐二人演練陣法。龐涓所布陣法,孫臏全部知曉並能破解。而孫臏布陣,龐涓卻不知。龐涓於是私下詢問孫臏,孫臏告知他後龐涓先行報告給魏惠王。魏惠王又問孫臏,得到相同的答案,於是認為二人才能不相上下。但龐涓深知孫臏才能遠勝於自己,於是設計陷害孫臏私通齊國,將孫臏處以臏刑和黥刑,事後又假裝好人,治癒照顧孫臏,誘騙他寫出《孫子兵法》及註解。孫臏在侍從的告知下得知真相,用裝瘋賣傻的方法欺騙龐涓。在淳于髡和禽滑釐的幫助下,孫臏逃奔至齊國寄居于田忌門下,龐涓以為孫臏已經投井自殺,沒有追查。魏惠王命龐涓攻打趙國,奪回中山,龐涓獻策直接攻打邯鄲來迫使趙國割地,魏惠王於是命龐涓率兵車五百進攻趙國。趙成侯將中山國故地獻給齊國,請求齊國出兵援助。齊威王命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救援趙國。戰場上田忌布下「顛倒八門陣」,在孫臏的指導下,龐涓破陣失敗,損失兩萬人。龐涓得知孫臏未死,於是連夜撤兵,齊國取得桂陵之戰的勝利。鄒忌嫉妒田忌、孫臏的戰功,又收受了龐涓的賄賂,於是派公孫閱陷害田忌,田忌於是交出兵權、孫臏也辭去軍師一職來消除齊威王的懷疑。齊威王死後,齊宣王繼位,得知田忌的冤情,將二人官復原職。其餘記載與《史記》基本相同。[67]
此外,明末清初的吳門嘯客所著歷史小說《孫龐鬥志演義》,以《史記·孫子吳起列傳》為藍本,夾雜以歷代說部、戲曲的演繹,中間穿插了不少神怪小說內容,使孫龐鬥智的故事深入人心。
影視形象
孫臏作為影視形象多次出現在電視劇、電影、戲曲等影視作品中。楊麗花歌仔戲中的孫臏下山,即是用孫臏的故事為劇本,由楊麗花飾演孫臏,陳亞蘭飾演龐涓,闞水源則飾演鄭安平。1988年上映的TVB電視劇《奇門鬼谷》中,孫臏由歐瑞偉飾演。[68]1999年上映的長篇電視劇《東周列國戰國篇》中,孫臏由溫海濤飾演。[69]2000年上映的電視劇《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中,孫臏由仇永力飾演。[70]2011年上映的電影《戰國》中,孫臏由孫紅雷飾演。[71]此外,孫臏還出現在京劇《孫臏裝瘋》、《馬陵道》、《五雷陣》、《金光陣》中,其他如豫劇、秦腔、同州梆子等也有相關曲目。[72]
孫臏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D%99%E8%86%91


孫臏為什麼要裝瘋 孫臏挖了髕骨還能活嗎
2016/11/17 來源:趣歷史網
孫臏和龐涓是同門師兄弟,都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奇人鬼谷子的弟子,都是兵家的代表人物,兩人先後投奔魏國,卻因為龐涓的嫉妒,兩人的人生走向完全相反,他們倆的故事流傳了千年,十分具有現實意義.
龐涓先於孫臏來到魏國,他受到魏國的重金招賢的引誘,不顧學業未成,投奔到魏國,想要建功立業,身為鬼谷子弟人的龐涓,也是有真才實學的,他幫助魏國打贏了幾場仗,讓魏國的周邊小國紛紛附庸,魏王對龐涓十分禮遇,在孫臏沒有到魏國前,龐涓的日子還是很好過的,功名財富都已擁有,但是對於人才不嫌多的魏王,在得知鬼谷子另一弟子孫臏還在山上求學時,派使者帶上重金豪禮相邀,請孫臏到魏國發展,而孫臏知道龐涓在魏國,就答應下山入仕,卻不想,讓才能在自己之下的龐涓感到的威脅.
心胸狹隘的龐涓,沒有讓孫臏有機會超越自己在魏國的成就,他決定先下手為強,除掉孫臏這個心腹之患,設計污衊孫臏是齊國的細作,讓當時齊魏緊張的魏王大為憤怒,孫臏被處於極刑並被囚禁在魏牢里,在意識到這全是龐涓的詭計時,孫臏不得不靠裝瘋賣傻,來蒙蔽龐涓,自己已是廢人一個,不會對他造成威脅,一個雙足不能行走,臉面刻著字的瘋子,就是一個完全的廢人,這才逃過了龐涓的迫害。孫臏這樣的裝瘋行為,是忍受常人不能忍的絕境,這才會有後來的報仇雪恨的機會。
孫臏怎麼脫險的
孫臏是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是另一位生活在春秋初期的大軍事家孫子的後代,孫臏具體的生卒年月不詳,是個著名的歷史人物.
孫臏最受人敬仰的事跡就是慘遭同窗龐涓的陷害,而身受極刑,卻不屈不撓,利用自己的學識才幹,終報仇雪恨的勵志故事.
孫臏和龐涓都是師從鬼谷子,兩人一起學習兵法多年,但是相比心胸狹隘的龐涓,師父鬼谷子更喜歡正派的孫臏,鬼谷子把當時春秋時代奉為兵家寶典的《孫子兵法》,獨傳給了孫臏,這事後來讓龐涓知道了,為陷害孫臏受刑更添了一把火,龐涓是先於孫臏下山的,他獲知魏國正在重金求賢就向師父道別,而孫臏仍繼續跟隨師父,在魏國當將軍的龐涓,幫助魏國打過幾次勝仗,頗受魏王重用,當然,人才是不嫌多的,當得知鬼谷子的另一弟子孫臏可能更有才能時,魏王派使者帶著重金禮聘,請孫臏出山,孫臏就這樣的到了魏國,自知才能低於孫臏的龐涓,此時心生嫉妒,害怕孫臏獨占魏王的榮寵,決定先下手為強,他用計誣衊孫臏是私通齊國的細作,讓魏王大為光火,下令把孫臏下獄,更在龐涓的讒言下,讓孫臏受臏刑之苦,孫臏深感在魏國是沒有出路的,他秘密會見的當時來訪的齊國使者,用自己的聰明才智讓對方相信他是一個軍事天才,齊國使者深感孫臏是個人才,他把孫臏偷偷帶回了齊國,並推薦了給當時的齊國大將軍田忌,終於,身在齊國的孫臏走上一條復仇的康莊大道.他不僅把龐涓滅了,還把龐涓效忠的魏國給滅了,給後世留下了一個傳奇的勵志故事.
孫臏挖了髕骨還能活嗎
孫臏,戰國初期的軍事家,是兵聖孫武的後代,生卒年不詳,著有《孫臏兵法》留世,他最有名的事跡就是幫助田忌賽馬,被同門師兄龐涓迫害,遭受臏刑及黔刑,後來又報仇血恨的故事。
因為受到魏王的賞識,而且學識才能又在同門師兄龐涓之上,受到心胸狹隘的龐涓嫉妒,設計誣陷孫臏私通齊國謀反,被不察真相的魏王下獄囚禁,而在牢中又被龐涓設計剜去雙足,並在臉上刺字以示恥辱。
孫臏大難不死,被剜去的髕骨,就是人的膝蓋骨,在膝關節的前方,股骨的下端,是人體內最大的籽骨,包裹於股四頭肌腱中,是個三角形扁平的骨頭,這個骨頭是影響人體雙足直立走動的重要骨頭,被剜去髕骨,就意味著一輩子也不能下地行走了,至於沒有致死,也許是得益於龐涓最後的良知,好歹同窗一場,都是師從鬼谷子,也不能漠視師父鬼谷子的怨恨吧,小人龐涓正是希望這樣的打擊能讓孫臏的驚世才能不被施展,一輩子埋沒在身殘恥辱中。
讓龐涓沒有想到的是,孫臏是位奇人也,身體上的殘疾並沒有打倒他,他痛定思痛,知道龐涓的險惡用心是想一輩子困住他,他在牢中思考怎樣才能逃出魏國,剛好此時,齊國使者出訪魏國,他以刑徒的身份秘密拜見了齊國使者,用自己的口才征服了對方 ,讓對方相信自己的絕世才能,並把他偷偷帶回了齊國,引薦給了當時齊國的大將軍田忌,就有後來的流傳至今的故事了。
孫臏的死因是什麼
孫臏,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理論家,師從當時的奇人鬼谷子,一生經歷傳奇勵志,晚年著書留傳,有《孫臏兵法》一書流傳後世,他的軍事思想及理論實踐都記載在這本書中,對後世的軍事將領和統治者都產生了很大的深遠影響。
他跟隨鬼谷子學習多年,在得到鬼谷子的《孫子兵法》不久後,得到魏國國主的隆重邀請,請他去魏國參政,卻不想招致同門師兄龐涓的嫉妒,而不幸遭受腕去雙足,臉面刻字的極刑,而後逃出魏國,得到齊國的重用,用自己的軍事才能報效齊國的賞識,幫助齊國建立了戰國霸主的地位,並滅掉了龐涓效力的魏國,即使這樣的軍功卓著,卻也因為和田忌的關係,在田忌遭受同僚鄒忌的陷害後,跟隨田忌,遠走楚國避難,而後就在楚國安度晚年了,在晚年時候就潛心著作,把自己的一生的軍事思想及實踐理論著書成冊,希望能用所學造福後世。
根據考證漢朝的史學家班固的《漢書》和其它史冊,可以推測出,孫臏在楚國的的晚年,並沒有善終,終是歷經戰爭殺戮之人,背負了太多的罪孽,逃不脫宿命的審判。史書記載,他生有一子,孫系一脈也是繁衍不息,但是他的學識得到了繼承和流傳,也因為他的軍事理論而被唐朝和宋朝的統治者位列宗廟,享受世人的祭奠。在《漢書》的兵書排行上,把他的《孫臏兵法》列於首位的《孫子兵法》之後


在21世紀,「鬼谷子」還可以做怎樣的活學活用?(圖片取自劉君祖的經典講堂)
劉君祖專欄:鬼谷子大智慧─建立信任,掌握真相,直探核心-風傳媒 https://bit.ly/30EzG5z
在21世紀,《鬼谷子》未來還可以做怎樣的活學活用?
《易經》的回答是巽卦第三爻和第一爻變,兩爻齊變為中孚卦,就是要取得人家的信任。
一個遊說者要遊說一個目標,通常是有求於他,目標有實力,希望打動他,說服他,建立彼此信賴的關係。一旦建立信任機制,就不容易被人家離間破壞了。在他做決策的很多選項中,他可能就優先考慮你,就像親子之間,不容易被打散。那麼,怎樣達成這樣的中孚呢?
靠巽的功夫。亂世憂患九卦的最高深、最幽微的功夫,就是巽卦,巽卦可以「稱而隱」,「稱以行權」,權變無方,無形無象,很深入的掌握到對方的想法,來行自己的志向,即「申命行事」。
我前面講的鬼谷子的理論幾乎都是如此,至於後面的理論也不外乎這一點。也就是說,要想成功遊說一個目標,要預先下很深入的揣摩功夫,才有可能說服目標。
想要遊說,必先揣摩。(圖片取自劉君祖的經典講堂)
想要遊說,必先揣摩。(圖片取自劉君祖的經典講堂)
巽卦的下一卦是什麼呢?就是兌卦。要說服對方,還要讓對方內心歡喜,完全同意。巽就是兌的前置功夫,後面才是兌卦的話術。如果不下深入揣摩的功夫,你就永遠都有可能被拒於千里之外,進不了門。就如巽卦的前一卦旅卦一樣,失時失勢失位,到處飄飄蕩蕩。所以,要由旅卦到兌卦,變成接納為自己人,可以推心置腹,談知心話的物件,中間必下的功夫就是巽,《鬼谷子》就是在巽裡面產生中孚。
巽卦的第一爻,就是從火山旅完全徘徊在門外的外人,要下決心打進核心,大概要準備的一些方案:「利武人之貞,進退。」進去之後也不是那麼一帆風順,可能會遭遇很多障礙,那就是第三爻,經常會出現的瓶頸,以致沒有那麼容易成功——「頻巽吝」,自己還得校正,做情緒的控管,深入再深入,揣摩再揣摩,修正再修正,見風轉舵,不要太堅持自己原先第一次的看法,既然離原來預期的還有很大的差距,那就慢慢對焦、調整,反正目的就是要取得中孚的信賴關係,一旦互信建立,後面的什麼都好說。
由巽至中孚就是我們學習《鬼谷子》的目標,再難的東西研究透徹之後,不斷練習都可以潛移默化,至少可以達到巽卦的第四爻:「田獲三品。」這是鬼谷子的基本功。
《捭闔第一》是《鬼谷子》的開宗明義,其卦象就是循序漸進的漸卦,第一、二、三、六爻動。漸卦是一步一步來,不能急,然後一定要成功。在這一過程中,考慮得很冷靜,步步為營,有時候遭遇障礙也不硬沖,迂回一下,想清楚再往前推,漸卦經常是這樣的,要止而巽,動不窮也,永遠有後招。漸卦下卦為艮,內部的阻礙要突破,最後才會成功了,不然就不會有第六爻的完勝:「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為儀。」建立一個成功的模型,可進可退。循序漸進,是要非常冷靜的,而且是整個說服的方案要一步步往前推進,滴水不漏。
「捭闔第一」是「鬼谷子」的開宗明義,其卦象就是循序漸進的漸卦。(圖片取自劉君祖的經典講堂)
「捭闔第一」是「鬼谷子」的開宗明義,其卦象就是循序漸進的漸卦。(圖片取自劉君祖的經典講堂)
漸卦讓你冷靜地觀察,修正思路,掌握節奏,四個爻齊變就是節卦,你在說服、溝通的時候,節奏是由你來主控的,不會失序的。恰當好處,不鑽牛角尖,也不過火。節卦之後就產生中孚了。換句話說,「捭闔」是有韻律、節奏、章法的。
《反應第二》涵蓋更廣,因為它在瞭解自己,瞭解別人,瞭解過去,預推未來。要說服人家是有往來的,要看人家什麼反應,然後再決定要怎麼應對,甚至對方還會隱藏自己很深邃的心意,你要想辦法張開網,佈局、試探,逼出對方真正的心意。人的一顰一笑,聲音的聲調,臉上種種豐富的表情,就叫象,象會變,虛虛實實的,不定型,象在形先,但是象就是內心的徵兆。誠於中,很難不形於外,你就要捕捉那一刹那,遭遇困難就懂得馬上用更高的招把對方的真情逼出來。
用心很深,觀察非常細膩,絕對不能有主觀的情緒,感情用事,自以為是,都是致命的。所以,對於《反應第二》來說,《易經》給出的答案是損卦,第二爻和第六爻動。
損卦要懂得「懲忿窒欲」,嗜欲越淺,天機越深,才可以從中獲益。損的目的是要獲益,益卦就是隨時調整,「遷善改過」。所有的「遷善改過」是建構在「懲忿窒欲」上。老子說:「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要是你有主觀的想法,一廂情願,絕對看不清楚,反而落在人家眼裡成笑話了。損卦的第六爻就是最好的結果,損極轉益,第六爻單爻變是自由開放、君臨天下,取得主控權的臨卦。損卦從第二爻就開始,抑制自己不恰當的情緒,和第六爻一樣都是「弗損益之」,單爻變是頤卦。第二爻、第六爻齊變就是複卦,複卦就是要掌握真相,穿透假像,直探核心
劉君祖專欄:鬼谷子大智慧─建立信任,掌握真相,直探核心-風傳媒 https://bit.ly/30EzG5z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