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太真解語之花 - Google 搜尋 http://bit.ly/2Vuo6se
歷史上楊貴妃有什麼魅力能讓唐玄宗如此痴迷?
2017-08-10 由 仰望歷史星空 發表于歷史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情綿綿無絕期」這是唐朝大詩人白居易《長恨歌》中流傳千古的名句,詩中描寫了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悱惻纏綿的愛情故事。唐玄宗對楊貴妃三千寵愛於一身,不顧江山社稷,終於爆發了安史之亂。那麼,楊貴妃到底有什麼魅力,能讓玄宗如此著迷?我們來分析一下。
第一美貌。中國歷史上因女人而亡國的君王,基本上都有個傾國傾城的妃子。比如蘇妲己、褒姒,楊貴妃也是天生麗質,位列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有「羞花」的美稱。
第二才華。唐玄宗是個有音樂天賦的皇帝,不但熟稔音律,而且素養很高,曾作《霓裳羽衣曲》,且會舞蹈,不少弟子曾在梨園都受過他的訓練。而楊玉環身材好,體態美,又擅長旋律快速的西域舞蹈,加之楊玉環是個琵琶名手,自然深得玄宗的歡心,可以說是玄宗的「知音」。
第三善解人意。她有過人的聰穎,善於掌握男人的心理,又善解人意。據《開元天寶遺事》記載:「帝(唐明皇)與妃子(楊貴妃)共賞太液池千葉蓮,指妃子與左右曰:『何如此解語花也。例如在她被賜死時也毫無怨言,這又怎能不使玄宗皇帝日後此恨綿綿無絕期,直至抑鬱而死


楊貴妃(719年-756年7月15日),號太真,籍貫蒲州永樂(今山西永濟)人[1],是唐玄宗之寵妃。身材豐滿,膚如凝脂,相傳乃中國古代四大美人的「羞花」。楊氏最初為唐玄宗第十八子壽王李瑁的妃子,後出家為女道士,道號太真[1],後還俗。天寶四年(745年),楊氏封為貴妃,正式成為唐玄宗的妃嬪。756年被唐玄宗賜死
姓名
正史載其號為太真[2],未載其名,故士大夫、史家、詩人多喚為楊太真。一說其小字玉環[3],另說小字「玉奴」[4],世人多稱以楊玉環[5]。
生平
早年
楊氏家族出於唐朝弘農楊氏(可稱弘農郡華陰縣人[a]),家族徒籍蒲州,逐為永樂(今山西永濟)人[2]。但具體出生地和出生日期沒有記載。據《新唐書[2]》所記逝世時三十八歲(虛歲),倒推為719年。
傳奇小說《楊太真外傳》稱其生日為六月一日[6],生於蜀地[7],地方志更一進步指出楊氏生於蜀導江縣(在今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境)[8]。清朝嘉慶年間編撰的《全唐文》中,收錄的《容州曾寧縣楊妃碑記》稱她為「容州楊衛人」[9],故地方志[10]稱生於容州(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容縣),但有認為此文為後世偽作[11]。楊氏為唐初被殺的隋朝官員楊汪之五世孫[12],高祖楊令本任金州刺史。父親楊玄琰曾任蜀州司戶[1],十歲時[來源請求]喪父,被叔父河南府士曹參軍楊玄璬收養[1][2]。
壽王妃時期
開元二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736年2月10日),楊氏以「楊玄璬長女[13]」的身份受封為壽王妃,成為壽王李瑁的妻子。李瑁的母親武惠妃是唐玄宗最為寵愛的妃子,在宮中的禮遇等同於皇后。開元二十五年(737年)武惠妃逝世,玄宗悼惜良久,當時後宮數千,無可意者。《舊唐書·后妃傳[1]》的記載:「或奏玄琰女姿色冠代,宜蒙召見。時妃衣道士服,號曰太真。」,同時迴避了楊氏是李瑁妻子的事實。古代中國社會,楊氏先後嫁父子二人,被認為是亂倫,駙馬都尉楊洄,也看出了唐玄宗的心事,就與高力士商量,高力士經楊洄的提醒,便尋機向玄宗進言,《新唐書·后妃傳[2]》的記載:有人進言楊氏「姿質天挺,宜充掖廷」,於是唐玄宗打算將楊氏召入後宮之中。根據《新唐書》的記載,在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十月[14],以為玄宗母親竇太后[b]祈福的名義[15],敕書壽王妃楊氏出家為女道士。道號「太真」。
貴妃時期
楊太真何時還俗,已無法考證。天寶四年七月(745年)李瑁新娶韋氏。一個月後,楊太真受冊封為貴妃[16],成為唐玄宗妃嬪中地位最高者。此時楊氏二十七歲,而唐玄宗已六十一歲了,這時楊氏反成為李瑁的庶母。宮中呼楊氏為「娘子」,楊貴妃受到的禮數實際上等同於皇后。
楊貴妃備受寵幸,其宗族因此繁盛,很多人都獲授官爵或賞賜:父親楊玄琰累次追贈為太尉、齊國公,母親[c]受封涼國夫人[1]。叔叔楊玄珪提拔為光祿卿。其堂兄楊國忠之子楊昢、楊暄,貴妃堂弟楊鑒,皆娶公主、郡主為妻,楊氏一門尚兩公主、兩郡主。貴妃父祖立私廟,玄宗御製家廟碑文並書。其大姐封為韓國夫人,三姐封為虢國夫人,八姐封為秦國夫人。虢國夫人排行第三,以天生麗質自美,不假脂粉。韓國夫人的女兒崔氏亦因母親的關係,被唐玄宗選為皇孫廣平郡王李俶的王妃。唐玄宗對楊氏姐妹的恩寵聲焰震天下。每次命婦入朝,玄宗的妹妹持盈公主等人皆禮讓楊氏姐妹不敢就位。從中央至地方的官員「奉請託,奔走期會過詔敕。四方獻餉結納,門若市然」。玄宗的兩個女兒建平和信成公主因為得罪貴妃家族,被追回賞賜,駙馬都尉獨孤明因此失官,另一位駙馬程昌裔亦因楊氏家族停官。天寶五年、九年,貴妃曾兩次得罪玄宗,被遣出皇宮。但都被玄宗召回,更為寵愛。
其堂兄楊國忠為人好賭,但也封官入朝、把持朝政。唐朝政治更加腐敗。周昉有畫《楊妃架雪衣女亂雙陸圖》,描畫唐玄宗與人玩雙陸要輸時,楊貴妃故意放白鸚鵡擾亂棋局。楊氏家族飛揚跋扈、胡作非為,使朝野均對他們充滿了巨大的怨恨。
逝世
主條目:馬嵬驛之變
興平市馬嵬鎮楊貴妃墓
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以清君側,反楊國忠為名起兵叛亂,兵鋒直指長安。次年,唐玄宗帶著楊貴妃與楊國忠逃往蜀中(今四川成都),途經馬嵬驛(今陝西興平市西)時,陳玄禮為首的隨駕禁軍軍士,一致要求處死楊國忠跟楊貴妃,隨即嘩變,將楊國忠寸斬。
唐玄宗言國忠亂朝,理當誅滅,然貴妃無罪,本欲赦免,無奈禁軍士兵皆認為貴妃乃禍國紅顏,安史之亂乃因貴妃而起,不誅難慰軍心、難振士氣,繼續包圍皇帝。唐玄宗接受高力士的勸言,為求自保,不得已之下,賜死了楊貴妃。最終楊貴妃被賜白綾一條,縊死在佛堂的梨樹下[17],時年三十八歲,這就是白居易的《長恨歌》中的「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之典故。
舊新唐書,記最初楊貴妃安葬於驛西道側。唐玄宗自蜀地回到長安後,派中使祭奠,詔令改葬。禮部侍郎李揆曰:「龍武將士誅國忠,以其負國兆亂。今改葬故妃,恐將士疑懼,葬禮未可行。」於是便停止了。唐玄宗又密令中使改葬於他所。當初安葬時以紫褥包裹屍體,再葬時肌膚已壞,而香囊仍在。內官呈獻給玄宗,玄宗視之悽惋,於是命人畫貴妃的畫像於別殿,朝夕視之。
相關傳說
《舊唐書》、《新唐書》與《通鑑》等正史與正典以及唐人筆記雜史如《高力士外傳》、《唐國史補》、《明皇雜錄》、《安祿山事跡》等皆認為玄宗在安史之亂中逃亡時被叛軍所迫,絞死楊貴妃。但亦有各種不同說法。有說,玄宗在安史之亂平定後回宮,曾派人去尋找楊貴妃的遺體,但未尋得。
死於佛堂
有人說,楊玉環可能死於佛堂。《舊唐書·楊貴妃傳》記載:禁軍將領陳玄禮殺了楊國忠父子之後,認為「賊本尚在」,請求再殺楊貴妃以免後患。唐玄宗無奈,與貴妃訣別,「遂縊死於佛室」。《資治通鑑·唐紀》記載:唐玄宗是命高力士把楊貴妃帶到佛堂縊死的。《唐國史補》記載:高力士把楊貴妃縊死於佛堂的梨樹下。陳鴻的《長恨歌傳》記載:唐玄宗知道楊貴妃難免一死,但不忍見其死,便使人牽之而去,「倉皇輾轉,竟死於尺組之下」。樂史的《楊太真外傳》記載:唐玄宗與楊貴妃訣別時,她「乞容禮佛」。高力士遂縊死貴妃於佛堂前的梨樹之下。陳寅恪在《元白詩箋證稿》中指出:「所可注意者,樂史謂妃縊死於梨樹之下,梨花一枝春帶雨』句之影響。果爾,則殊可笑矣。」樂史的說法來自《唐國史補》。
死於亂軍
楊貴妃也可能死於亂軍之中。杜甫於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在安祿山占據的長安,作《哀江頭》一首,其中有「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遊魂歸不得」之句,暗示楊貴妃不是被縊死於馬嵬驛,因為縊死是不會見血的。李益所作七絕《過馬嵬》和七律《過馬嵬二首》中有「托君休洗蓮花血」和「太真血染馬蹄盡」等詩句,也反映了楊貴妃為亂軍所殺,死於兵刃之下的情景。杜牧《華清宮三十韻》的「喧呼馬嵬血,零落羽林槍」;張佑《華清宮和社舍人》的「血埋妃子艷」;溫庭筠《馬嵬驛》的「返魂無驗表煙滅,埋血空生碧草愁」等詩句,也都認為楊貴妃血濺馬嵬驛,並非被縊而死。
吞金而死
有一說指出楊貴妃是吞金而死。這種說法僅見於劉禹錫所用的《馬嵬行》一詩。劉氏之詩曾寫道:「綠野扶風道,黃塵馬嵬行,路邊楊貴人,墳高三四尺。乃問里中兒,皆言幸蜀時,軍家誅佞幸,天子舍妖姬。群吏伏門屏,貴人牽帝衣,低迴轉美目,風日為天暉。貴人飲金屑,攸忽舜英暮,平生服杏丹,顏色真如故。」從這首詩來看,楊貴妃是吞金而死的。陳寅恪曾對這種說法頗感稀奇,並在《元白詩箋證稿》中作了考證。陳氏懷疑劉詩「貴人飲金屑」之語,是得自《里兒中》,故而才與眾說有異。然而,陳氏並不排除楊貴妃在被縊死之前,也有可能吞過金,所以《里兒中》才傳得此說。
流落民間
還有人認為,楊貴妃並未死於馬嵬驛,而是流落於民間。俞平伯在《論詩詞曲雜著》中對白居易的《長恨歌》和陳鴻的《長恨歌傳》作了考證。他認為白居易的《長恨歌》、陳鴻的《長恨歌傳》之本意,蓋另有所長。俞先生認為,楊貴妃並未死於馬嵬驛。當時六軍譁變,貴妃被劫,釵鈿委地,詩中明言唐玄宗「救不得」,所以正史所載的賜死之詔旨,當時絕不會有。陳鴻的《長恨歌傳》所言「使人牽之而去」,是說楊貴妃被使者牽去藏匿遠地了。白居易《長恨歌》說唐玄宗迴鑾後要為楊貴妃改葬,結果是「馬嵬坡下泥中土,不見玉顏空死處」,連屍骨都找不到,這就更證實貴妃未死於馬嵬驛。值得注意的是,陳鴻作《長恨歌傳》時,唯恐後人不明,特為點出:「世所知者有《玄宗本紀》在。」而「世所不聞」者,今傳有《長恨歌》,這分明暗示楊貴妃並未死。
東渡日本
日本民間和學術界有這樣一種看法:在馬嵬驛被縊死的,乃是一個侍女。禁軍將領陳玄禮憐惜楊貴妃美貌,不忍殺之,遂與高力士合謀,以侍女代死。楊貴妃則由陳玄禮親信護送南逃,揚帆出海,由日本遣唐使阿倍仲麻呂、藤原刷雄護送,於日本久谷町久津上岸,當時的日本皇室仿擬唐朝,對唐朝貴妃的到來,自然是熱烈歡迎、禮遇有加。楊貴妃到達日本後,受到當時的女天皇孝謙天皇的接見,安排居住在奈良附近的和歌山上,並把她許配給藤原刷雄為妻。日本都城遷平安京(京都)時她又隨至京都,生活了三十年,後病逝於京都,享年六十八歲。日本山口縣「楊貴妃之鄉」建有楊貴妃墓。1963年有一位日本女性向電視觀眾展示了自己的一本家譜,說她就是楊貴妃的後人。日本著名影星山口百惠,也自稱是楊貴妃的後裔。
遠走美洲
還一種離奇的說法是楊貴妃遠走美洲。臺灣學者魏聚賢在《中國人發現美洲》一書聲稱,他考證出楊貴妃並未死於馬嵬驛,而是被人帶往遙遠的美洲,但美洲仍未有人知析,故並不可信。
相關
體態
後世之人以成語「燕瘦環肥」而附會,認為楊貴妃體態較胖,而當時的畫作描繪的宮延貴族女性也是身材豐滿。詩人李白曾經與貴妃近距離接觸,並為貴妃現場作詩,即為著名的《清平調》,其詩讚美貴妃的身形和美貌曰:「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而且根據歷史記載,貴妃擅長舞蹈,其代表舞即為著名的「霓裳羽衣曲」,其舞蹈水平也常被人與趙飛燕相比較,貴妃還十分擅長於胡旋舞。
杜甫有《哀江頭》詩:「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遊魂歸不得。清渭東流劍閣深,去住彼此無消息。人生有情淚沾臆,江花江草豈終極!」。白居易在《長恨歌》中用「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來形容她的傾國之貌、用「溫泉水滑洗凝脂」描寫貴妃皮膚的嫩滑白淨。
傳說
楊貴妃愛吃荔枝,唐玄宗「乃置騎傳送,走數十里,味未變已至京師[2]」。據說荔枝從產地嶺南送到長安時表面尚有露水。此品種亦稱為「妃子笑」。
另有傳說她當時曾被解救,後來到了日本度過餘生,日本知名女藝人山口百惠就曾自稱是楊貴妃的後代。[18]
----------------------------
楊太真外傳卷上
2018-06-27 
楊太真
楊太真
楊貴妃小名叫玉環,祖上本是弘農華陰人,後移居蒲州永樂的獨頭村。她的高祖叫楊令本,曾任金州刺史;父親楊玄琰,為蜀州司戶。
楊貴妃生於蜀州,曾不小心掉入水池中,後人便將這池稱為落妃池,池在導江縣前(就像王昭君生在峽州,現今便有昭君村之名;綠珠生於白州,現今有綠珠江之名一樣)。楊貴妃年幼時,父親便死去,她寄養在叔父河南府士曹楊玄珪家。開元二十二年十一月,嫁給壽王李瑁。二十八年十月,唐玄宗駕幸溫泉宮(從天寶六年十月開始,又改名為華清宮)。令高力士將楊貴妃從壽王宮邸收取宮中,先度為女道士,道號太真,住在大內太真宮中。天寶四年七月,冊封左衛中郎將韋昭訓的女兒,並將她許配壽王。就在這一月,在鳳凰園冊封太真宮女道士楊氏為貴妃,衣飾器物的待遇同於皇后的一半。楊貴妃進宮朝見玄宗之日,宮中演奏《霓裳羽衣曲》。(《霓裳羽衣曲》,是唐玄宗登上三鄉驛,觀望女幾山而作。因此劉禹錫有詩道:恭讀玄宗皇帝望《女幾山詩》,小臣有感:開元天子萬事足,惟惜當時光景促。
三鄉驛上望仙山,
歸作《霓裳羽衣曲》。
仙心從此在瑤池,
三清八景相追隨。
天上忽乘白雲去,
世間空有秋風詞。
再有《逸史》載:「羅公遠天寶初年侍奉玄宗,八月十五日夜晚,在宮中賞月,說:『陛下能跟從臣下到月中一游嗎?』他便摘取一支桂枝,向空中拋去,桂枝化為一橋,顏色如同白銀般潔白。公遠請玄宗一同登橋,走了約數十里,便到了有大城闕之處,公遠說:『這就是月宮。』但見數百名仙女,白帶寬衣,在廣庭中飄然而舞。玄宗上前問道:『這是何樂曲?』有人回答說:『這是《霓裳羽衣曲》。』玄宗把此曲的聲調暗記在心,便轉回橋上,回頭一看,身後的橋隨之而消失。次日清晨,詔令伶官,模仿在月宮中聽到的聲調,創作了《霓裳羽衣曲》。」這兩種有關《霓裳羽衣曲》的說法不同,因而備錄於此)。這一晚,玄宗授予楊妃金釵鈿合,又手拿麗水鎮庫藏的紫磨金琢成的金步搖,來到貴妃的妝閣,親手插在貴妃的鬢上。玄宗歡喜異常,對後宮人說:「朕得楊貴妃,如獲至寶。」便又創作一支曲子叫《得寶子》,又稱做《得鞛子》。
先前,在開元初年,玄宗後宮有武惠妃、王皇后。王皇后沒有生育子女。武惠妃生有一子,人又長得漂亮,玄宗對她的寵愛超過後宮諸妃。到開元十三年,王皇后被廢,後宮嬪妃沒有誰能同惠妃相比。開元二十一年十一月,惠妃去世,後宮中雖有良家女子,但玄宗都瞧不上眼,內心常感淒涼。到他獲得了楊貴妃,對他的寵愛又超過惠妃。楊貴妃有姐妹三人,都長得豐滿、修長、端正,善於戲謔調笑,不拘禮數,往往能巧妙應會皇上的旨趣。每次入宮,總是到很晚的時候方才出來,宮中稱貴妃為娘子,禮數與皇后相同。在冊封楊貴妃這一天,贈貴妃的父親楊玄琰為濟陰太守,母親李氏為隴西郡夫人,又贈楊玄琰為兵部尚書,李氏為涼國夫人,叔父楊玄珪為光祿卿銀青光祿大夫。再又是她的堂兄楊釗拜為侍郎,身兼數使,兄長楊銛位列朝班,堂弟楊錡又娶了太華公主。太華公主為武惠妃所生,因為母親受到玄宗的特別寵愛,玄宗對她的念顧又超過其他的女兒,所以,賜予他們的府第與皇宮相連。從此,楊氏一門權傾天下,只要他們有所囑託,從中央的台、省到地方的府縣,就如同奉行聖旨一般,四方珍奇寶貨、僮僕、駝馬,每天都送進他們的府第之中。當時安祿山為范陽節度使,皇上對他恩寵極深,稱他為兒子,玄宗曾同貴妃在便殿宴樂,祿山每次入座,不拜皇上而跪拜貴妃。玄宗看著他問道:「你為什麼不拜朕而拜妃子?這是什麼意思?」祿山回奏玄宗說:「胡人不知曉父親,只知母親。」玄宗大笑,赦免了他。玄宗又命楊銛以下楊氏諸人,與安祿山結拜為兄弟,往來之間,必以酒宴相迎送。當初,他們結義的情分很深,但後來權勢相當,關係就不和諧了。
天寶五年七月,貴妃因妒忌發橫,冒犯玄宗,玄宗讓她乘坐單車,令高力士送還楊銛的宅第。才到中午,玄宗便想念貴妃不已,竟至食不下咽,動不動便發怒。高力士探明了玄宗的心意,奏請將貴妃接回來,並先行送去宮、衣物以及司農寺所轄的米麵、酒肴百餘車。貴妃被遣回家之初,貴妃諸姐妹及楊銛懼怕災禍來臨而全家聚集哭泣,及到帝恩降臨,又送來御饌酒食,大家才稍感寬慰。貴妃被遣出宮之初,玄宗無聊,從他身邊走過的太監,有些竟遭到鞭打,以至於有因驚恐而死亡者。高力士見此情狀,便請奏召還貴妃。到了夜禁之時,便打開安興坊門,讓貴妃從太華公主的宅第進入宮中。到了清晨,玄宗便於內殿召見貴妃,滿心喜悅,貴妃跪拜,哭泣謝過。玄宗詔令召來京西兩市的雜戲班子進宮演戲,讓貴妃歡快,貴妃的姐妹們也進獻了食物,與她一同作樂。從此之後,玄宗對她的寵幸一日深似一日,後宮之中再沒有人能得到玄宗的寵愛。
天寶七年,加封楊釗為御史大夫、京兆府尹,賜名國忠。封大姨為韓國夫人,三姨為虢國夫人,八姨為秦國夫人,她們同一天接受封命,每人給月錢約十萬,作為她們扮妝脂粉之用。但,虢國夫人不施脂粉,為炫耀自己的美艷,常常不施脂粉便去朝見玄宗。當時杜甫就有詩寫道:虢國夫人秉承皇上寵恩,清晨上馬進入皇宮大門。 卻嫌脂粉玷污嬌美容顏,
隨意梳妝便去朝見至尊。
玄宗又賜給虢國夫人照夜明珠,秦國夫人七葉冠,國忠鎖子帳,這些都是稀世之寶,玄宗對他們的恩寵竟是如此之深。玄宗又授楊銛銀青光祿大夫鴻臚卿,出行時前列棨戟儀仗,又特授上柱國,一日之內,接連三次下詔令。她們與國忠五家府第建造在宣陽里,大門洞開,超過臣下建造府第的規定,隱然與皇宮相似,車馬僕從,照耀京城。他們每每互相炫夸奢華,每建造一堂,費用超過數千萬;看見別人府第的建置比自己的雄壯宏偉,便將自己的毀掉而重新建造,大興土木工程,簡直不分晝夜。玄宗賞賜御食以及外方進獻之物,都要頒賜五家。自從開元以來,豪貴們的榮盛,沒有誰可以與之相比。
玄宗不論去哪裡,必與貴妃同行,如果乘馬,則是高力士為她執轡授鞭。宮中掌管貴妃所用刺繡織錦的有七百人,雕鏤器物又有數百人,供貴妃生日及各時節慶典使用。玄宗又接連派楊益出使嶺南,當地官吏每日搜求新奇物品進奉。嶺南節度張九章、廣陵長史王翼,因為端午節進貢給貴妃的珍玩衣服,同其他各郡不一樣,張九章便加封銀青光祿大夫,王翼提拔為戶部侍郎。
天寶九年二月,玄宗原置有五王帳,長枕大被,與他的兄弟們共處帳內。不久,貴妃便悄悄地將寧王的玉笛拿來吹奏。於此,詩人張祜有詩道:「靜寂的梨花院落無人觀見,閒來只把寧王玉笛橫吹。」因為此事,貴妃又違忤聖旨,被放逐出宮。當時吉溫與宮中太監頭目很友善,國忠害怕,向吉溫求計,然後進宮面奏玄宗,說:「貴妃,只是一位婦人,沒有智慧識見,現今她違忤聖上,罪該當死。但她既曾蒙受過聖上的恩寵,只該死於宮中。陛下何必愛惜一席之地,使她就戮於宮內呢?
難道忍心見她在外受到凌辱嗎?」玄宗說:「朕任用愛卿,並不是因為貴妃的緣故。」當初,玄宗令中使張韜光遣送貴妃回去,貴妃哭泣著對韜光說:「請奏聖上:賤妾罪該萬死,衣服之外所有的東西,都是聖恩所賜,只有頭髮、肌膚是父母所生。現今我就要死了,沒有東西向皇上表示感謝。」說完,便拿起剪刀剪下一束頭髮,交給張韜光,讓他獻給皇上。貴妃被放逐出宮後,玄宗內心悵然若失。到這時候,張韜光便將貴妃鉸下的頭髮搭在肩上,向玄宗奏明。玄宗非常驚嘆惋惜,立刻派遣高力士召貴妃回宮,從此之後,對貴妃更加寵愛,並又加封楊國忠遙領劍南節度使。
天寶十年上元節,楊氏五府之人夜遊街市,與廣寧公主的隨從爭從西市門出入,楊家的奴僕揮鞭打人,不注意碰上了公主的衣服,廣寧公主墮馬,駙馬程昌裔急忙去攙扶公主,也被鞭擊。廣寧公主哭泣著向玄宗奏明此事,玄宗詔令斬殺楊家奴僕一人,令程昌裔停職在家,不許上朝。於是,楊家更加驕橫,出入宮門,無人敢問,京城長吏,對他們只有側目而視。因此當時民謠說道:「生女不要悲傷,生男不要喜歡。」
又說:「男兒不封侯女子可作皇妃,你看那女子卻可光大家庭門楣。」當時天下的人對貴妃受到的寵愛是如此的羨慕。
一天早晨,玄宗御駕勤政樓,安排了盛大的樂舞。當時有位叫王大娘的藝人,善於頭頂百尺竿,這百尺竿上安放木山,形狀像瀛州、方丈仙山,王大娘叫小孩手持紅色竹節,在木山中進出來往,而自己舞蹈不停。當時劉晏因中神童舉而任秘書省正字的官職,方才十歲,聰慧穎悟超過常人。玄宗召他來到樓中,貴妃抱他坐在自己的膝上,給他施粉畫眉,戴巾梳頭,然後,令劉晏作詩歌詠王大娘頂竿,劉晏應聲吟道:樓前百戲競爭奇新,只有長竿奇妙入神。
誰想女子反而有力,
還嫌竿輕上面站人。
玄宗與嬪妃們都歡笑不已,笑聲遠揚於外。玄宗於是命令將象牙笏、黃紋袍賞賜給他。
玄宗又宴請諸王於木蘭殿,當時木蘭花盛開,那天玄宗心中不很愉快。貴妃酒醉中歡舞《霓裳羽衣》一曲,玄宗龍顏大悅,方知如回雪流風般的舞姿,可以回天轉地。玄宗曾夢遇見十仙子,便製作了《紫雲回》樂曲,(玄宗曾經夢見仙子十餘人,駕青雲從天而下,她們各自手執樂器,在半空中彈奏,樂曲音律清越,真是仙府的音樂。有一位仙人說:「這是神仙音樂《紫雲回》,現今傳授給陛下,作為正始之音。」玄宗滿心喜悅,接受了這支仙曲。醒來,仙曲的餘響猶在耳邊。清晨,玄宗便令伶人以玉笛練習,完全與夢中樂曲的節奏相合。)以及《夢龍女》,又製作了《凌波曲》(玄宗在東都,曾夢見一女,容貌驚艷,梳著交心髻,大袖寬衣,在玄宗的床前禮拜。玄宗問:「你是何人?」這女子回答道:「妾是陛下凌波池中的龍女,衛宮護駕,小妾確實有功。當今陛下洞曉天界之音,乞請賜予一曲,使我的族類也感到榮耀。」玄宗便在夢中為她彈奏胡琴,並選取新舊曲調,製作新曲,名為《凌波曲》。龍女再拜離去。玄宗醒來,夢中一切完全都在記憶之中。玄宗便會聚宮中樂工,自彈琵琶,演習夢中新曲,寫成曲譜。玄宗召來文武臣僚,在凌波宮臨池演奏新曲,池中波濤湧起,有神女出現在池心,這神女便是玄宗夢中所見之女。玄宗龍顏大悅,將事情原委告訴宰相,便在池上建立一座寺廟,詔令每年進行祭祀)。這兩支樂曲製作完畢,玄宗便將曲子賜予宜春院及梨園弟子以及諸王。 當時,新豐獻進一位女伶,名叫謝阿蠻,善於舞蹈。玄宗與貴妃鍾愛新制的樂曲,便接受了謝阿蠻。玄宗令她在清元小殿進行表演,並讓寧王吹玉笛,玄宗親自擊羯鼓,貴妃彈琵琶,馬仙期敲方響,李龜年吹觱篥,張野狐彈箜篌,賀懷智擊打拍板,從清晨至中午,君臣歡樂融洽無比。當時唯有貴妃妹妹秦國夫人在旁端坐觀賞。樂曲演奏完畢,玄宗開玩笑說:「阿瞞(玄宗在宮禁中多自稱阿瞞。)為梨園弟子,今日有幸為夫人演奏,請一纏頭作為賞錢。」秦國夫人說:「豈有大唐天子的阿姨沒有錢用?」便出三百萬作為一局的賞錢。他們演奏的樂器都非世間所有,剛一吹奏,只如清風習習而來,樂聲遠盪天際之外。貴妃琵琶用邏逤檀木製成,是寺人白季貞出使蜀地還歸時所獻,木質溫潤如玉,光彩耀人,猶如鏡子可鑑人影,琵琶上還有如金縷般的紅色紋彩,攢聚成雙鳳之形。琵琶弦是末訶彌羅國永泰元年進貢的淥水蠶絲,其光潔晶瑩,猶如一串玉珠。紫玉笛是嫦娥舊物。安祿山曾進獻三百種各式管樂,都用美玉製成。諸王、郡主、貴妃的姐妹們都以貴妃為師,作為她的琵琶弟子,每一樂曲演奏完畢,都有眾多的獻贈。這日,貴妃對阿蠻說:「你很貧窮,沒有東西可以獻給師長,讓我給你辦此事。」便命侍兒紅桃娘取來紅粟玉臂支賜給阿蠻。貴妃善於擊磬,敲擊出的聲音如山泉般的清越,並且大多是新的樂曲,雖是那朝廷太常署的梨園樂妓,也無人能趕得上。玄宗曾命採集藍田綠玉,雕琢成磬,再製作掛磬的木架,配以流蘇,用金鈿珠翠來裝飾,又鑄造兩尊金獅子,作為架座,但見紋彩絢麗,一時無比。
先前,在開元年中,宮中看重木芍藥,即現今的牡丹。(《開元天寶花木記》說:「宮中稱呼木芍藥為牡丹。」)宮中得數株紅紫的、淺紅的、純白的,玄宗命移植在興慶池東面的沉香亭前,正值牡丹花盛開之時,玄宗乘坐照夜白寶馬,貴妃以步輦相從於後。玄宗詔令挑選梨園弟子中藝技最精之人,得樂工十六人。李龜年以善歌名盛一時,他手捧檀板,率領眾樂工來到,正要歌唱,玄宗說:「賞名花,對愛妃,哪能用舊的樂詞?」急命李龜年手持金花箋,宣翰林學士李白馬上進獻《清平樂詞》三篇。李白承旨,苦於昨晚的酒醉未醒,便提筆寫下三首歌詞。第一首道: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第二首道:
一枝紅艷露凝香,
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
可憐飛燕倚新妝。
第三首道:
名花傾國兩相歡,
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
沉香亭北倚欄干。
李龜年手捧詞章進上,玄宗命梨園弟子略調詞調,手撫絲竹,便催促李龜年歌唱,貴妃手持玻璃七寶杯,酌上西涼州的葡萄酒,微笑著領受樂歌,覺得很是愜意。玄宗調弄玉笛來倚和樂曲,每當一曲快完而將換闕之時,玄宗則放慢節拍,以取悅貴妃。貴妃飲完酒,整理好繡巾,向玄宗再次拜謝。從此之後,玄宗眷顧李白超過其他翰林學士。
恰恰高力士始終把為李白脫靴當作恥辱,他日,貴妃重吟李白所作之詞,高力士假意說道:「臣下開始以為貴妃怨恨李白,深入骨髓,為什麼反而對他如此顧念不舍?」貴妃一驚,說:「李學士哪會這樣來侮辱人?」高力士說:「李白的歌詞中將趙飛燕來暗指貴妃,把貴妃您看得極為低賤。」貴妃聽罷,深以為意。玄宗曾多次想命李白為官,最終因遭到後宮阻攔而作罷。
玄宗在百花院便殿閱覽《漢武帝內傳》,當時貴妃後到,用手給玄宗整理一下衣領,說:「看什麼文書?」玄宗笑著說:「別問,你知道了,則又糾纏不清。」貴妃把書找去一看,見書上寫著「漢成帝獲得趙飛燕,飛燕身體輕盈,幾乎經受不住風吹,成帝害怕她飄揚飛去,特地造了個水晶盤,令宮人以手托著,讓飛燕在上面歌舞。成帝又製作七寶避風台,間隔著將各種品貴香料放在上面,擔心飛燕的四肢經受不住風吹」。玄宗對貴妃說:「你呀,任隨風吹多少都不怕。」因為貴妃體態豐滿,所以玄宗便以這話來戲弄貴妃。貴妃說:「《霓裳羽衣》一曲,可以掩蓋前人。」玄宗說:「我才開開玩笑,你就要生氣?朕記得宮中有一座屏風,應該還在,等查訪到,將它賜給你。」這座屏風以虹霓為名,上面雕刻著前代美人的形狀,每人長約三寸左右,房間中的玩賞之器、美人的衣服,都用眾多的珠寶拼聚而成,用水精作為地板,外面以玳瑁水犀作為簾軸,帘子以珍珠編連而成,連接精妙,恐非人力所能製作。這座屏風為隋文帝所造,賞賜給義成公主,又隨義成公主嫁往胡地。貞觀初年,消滅北胡,這座屏風便同蕭後一道押歸中國,玄宗便將它賜給了貴妃。(貴妃回衛國公楊國忠家,將此屏風帶去,安放在高樓之上,沒有來得及將它帶回宮中。楊國忠中午在樓上休息,走到床前,看見屏風在床的旁邊,頭剛著枕,便見屏風上的女子全都從屏風而下,來到床前,各自通報名號,說:「我是裂繒人。」「我是定陶人。」「我是穹廬人。」 「我是當墟人。」「我是亡吳人。」「我是步蓮人。」「我是桃源人。」「我是斑竹人。」「我是奉五官人。」「我是溫肌人。」「我是曹氏投波人。」「我是吳宮無雙返香人。」「我是拾翠人。」「我是竊香人。」「我是金屋人。」「我是解佩人。」「我是為雲人。」「我是董雙成。」「我是為煙人。」「我是畫眉人。」「我是吹簫人。」「我是笑躄人。」「我是垓中人。」「我是許飛瓊。」
「我是趙飛燕。」「我是金穀人。」「我是小鬢人。」「我是光發人。」「我是薛夜來。」「我是結綺人。」「我是扶風女。」楊國忠雖然圓睜雙目,清清楚楚地目睹這一切,但是身體不能動彈,口不能發聲。諸位女子各用座具列次而坐,接著,便有細腰樂妓十餘人前來,說:「我們是楚國章華宮裡的踏謠娘。」說完,就手挽手唱起歌來,歌詞說:「三朵芙蓉是我流,大楊造得小楊收。」又有兩三個樂伎前來,說:「我們是楚宮裡的弓腰娘。你們難道不見《楚辭別序》說:『綽約花態,弓身玉肌?』接著,便依次表演她們最擅長的藝技,表演完畢,又一一回歸屏風之上。楊國忠剛醒來,便覺得非常惶恐,趕快跑下樓,急忙令人把樓門封鎖。貴妃知道後,也不想再見。安祿山叛亂平定後,此物還存在,在當時宰相元載家,從這以後就不知它在哪裡了。」
楊太真外傳卷下
當初,在開元末年,江陵進獻乳柑桔,玄宗把十枚種在蓬萊宮,到天寶十年九月秋,結出了果實。玄宗宣旨將它們賞賜給宰臣,說:「朕近年來在宮內種柑子樹數株,今秋結下果實一百五十多顆,與江南及蜀地所進獻的沒有區別,這也可算是有些奇異了。」宰臣們上表祝賀道:「臣下以為上天所培育的東西,不能改變它們正常的本性,出現曠古未有的東西,便可稱之為有異常的感應。由此而知聖人統御萬物,以天地元氣遍布祥和,大道乘時運行,那麼各方都會協調一致。那桔柚的栽種,南北方有不同的名稱,這實在是造化初始的本意,不是陰陽有所改變。陛下崇尚天道,綱紀真淳,使天地四方合於一家,雨露均灑,混成天宇而遍受滋潤,草木有性,憑藉地氣而默默相通,因此這江南的珍果,成了宮禁中的佳品。它綠色的果蒂含著晨霜,它的芬芳流播在綺麗的殿堂,它金色的外衣,像日光一樣地燦爛,絢麗的色彩比過了紅色的院庭。等等。」玄宗將此果頒賜給大臣。另有一枚合歡果,玄宗與貴妃互相把玩不已。玄宗說:「這果好像知曉人的心意,朕與愛卿確是形同一體,所以稱之為合歡。」於是兩人促膝而坐,共同進食,並詔令宮人畫成圖畫,意欲傳之後世。
貴妃生長於蜀地,非常喜愛吃荔枝。南海所產荔枝,超過蜀地所產,因此,每年都要由驛站的快馬從南海飛馳傳送至京城,進獻給貴妃。但荔枝正好是在暑熱的時候成熟,經過一夜,便失去它的鮮味,這一點,後人多不知道。
玄宗曾與貴妃以博採為戲,玄宗將要敗北,只有骰子擲出一對四點才能轉敗為勝,玄宗連連叱喝,骰子不停地轉,居然轉出一對四點,玄宗異常高興,便命高力士賜給骰子的四點為紅色,民間風俗便承襲至今,不作改變。
廣南進貢了一隻白鸚鵡,能聽懂人的言詞,人們稱它為雪衣女。
一天早上,它飛上貴妃的妝鏡台,自言自語地說:「雪衣女昨夜夢見被惡鷹追殺。」玄宗便令貴妃將《心經》教給鸚鵡,鸚鵡竟能記誦精熟。
之後,玄宗與貴妃在別殿遊玩,把雪衣女放在車的竿上一同前往。忽然見有一隻鷹直衝下來,將鸚鵡啄殺而死。玄宗與貴妃嘆息了許久,把它埋葬在宮苑中,稱呼為鸚鵡塚。
交趾進貢的龍腦香,形狀就像蟬蠶一樣,共有五十枚。波斯人說老龍腦樹長出枝節才有這種香,宮中稱呼為瑞龍腦。玄宗賜給貴妃十枚,貴妃私自派遣明駝使(明駝使胸腹下有毛,夜晚能發出光亮,白天能跑五百里)帶去三枚贈送給安祿山。貴妃又常常送給安祿山金平脫裝具、玉合、金平脫鐵面碗等物品。
天寶十一年,李林甫死,以楊國忠為相,身兼四十多個官職;天寶十二年,又加封楊國忠為司空。楊國忠長男楊暄,先娶延和郡主為妻,後又拜為銀青光祿大夫、太常卿,兼戶部侍郎。小兒楊朏,娶萬春公主為妻。貴妃堂弟秘書少監楊娶承榮郡主為妻。楊氏一門出貴妃一人,娶二位公主、三位郡主,並有三位誥封夫人。天寶十三年,重新贈封楊玄琰為太尉、齊國公;貴妃母親重封梁國夫人,朝廷為他們建造祠廟,皇上御製廟碑並親自書寫碑文。貴妃的叔父楊玄珪又拜工部尚書;韓國夫人的女婿秘書少監崔珣之女被選為代宗妃子;虢國夫人的兒子裴徽娶代宗之女延光公主,女兒嫁給讓皇帝李憲的兒子。秦國夫人女婿柳澄的兒子柳鈞娶長清縣主,柳澄的弟弟柳潭娶肅宗的女兒和政公主。玄宗每年冬十月,都要駕幸華清宮,經常要過完冬天才還歸宮闕,去時即與貴妃同車而行。華清宮內有端正樓,是貴妃梳洗之所;有蓮花湯,是貴妃沐浴之處。皇上賜給楊國忠的府第在皇宮東門的南面,與虢國夫人的府第相對;韓國、秦國兩夫人的府第又是屋脊棟樑相連,玄宗駕幸他們的府第,必定是經過五家,都要賞賜宴樂。他們隨從護駕之時,每家之人編為一隊,每隊穿著一色的衣服,五家之隊聚合在一處,相互映照,猶如百花爭艷。婦女們丟遺的金鈿、鞋子、珠翠,在路邊燦然發光,可以撿拾一捧。曾有人俯身窺視他們乘坐之車,滿身的香氣竟然數日不絕。每當他們出行,有駝馬千餘頭,以劍南節度使的旌節器仗為前驅,外出有餞別的飲宴,歸來有慰勞的酒席。遠近各處贈送的珍玩狗馬、侍者歌女,在道上一望皆是。待到秦國夫人去世後,虢國、韓國夫人及楊國忠更加豪盛。虢國夫人又與楊國忠亂倫,毫不顧及禮儀,不加檢點。每次入朝謁見,楊國忠與韓、虢兩夫人連轡而行,揮鞭跑馬,一路任情嬉戲,隨從官員、侍女百餘騎,手持蠟燭,光耀如同白晝,他們身著艷麗的服裝在道上行走,不用一點遮蔽,路上觀看的人群,排成人牆,無不為之驚駭、嘆息。皇室十宅諸王的男女婚嫁,都要藉助韓國、虢國兩夫人的介紹,每人交一千貫錢,玄宗方才准允婚事。
天寶十四年六月一日,玄宗駕幸華清宮,這天是貴妃的生日,玄宗詔令召來小部樂舞隊,(小部,是梨園法部所設置的樂舞隊,共有三十人,都是十五歲以下)在長生殿演奏新曲,這新曲還未命名,此時正逢南海來進獻荔枝,便將此曲命名為《荔枝香》,左右之人歡呼,聲音震動了山谷。
這年十一月,安祿山在幽陵反叛(安祿山本名軋犖山,是雜種胡人,母親本是一名巫師。安祿山晚年更加肥胖,肚子下垂,竟超過膝,體重有三百五十斤。他曾在玄宗面前跳胡旋舞,快得如風一般。玄宗曾於勤政樓東間設置一架大金雞屏障,安放一間大床,把帘子卷上,令安祿山坐在一旁,下面擺設百戲,玄宗與安祿山共同觀看。肅宗勸諫道:「歷觀今古,從未聽說過臣下能與君主同坐觀戲。」玄宗私下說:「他長有異相,我只是藉此消災而已。」玄宗又曾同安祿山夜宴,安祿山醉後睡去,身體化為豬形而頭為龍首。左右急忙向玄宗稟告,玄宗說:「這是豬龍,不會有什麼作為。」終究不殺安祿山,結果導致中國的混亂)。以誅殺楊國忠為反叛之名。朝廷官員們都認為楊國忠、虢國夫人、貴妃是三位罪魁,但沒有人敢把這種話講給玄宗聽。玄宗想讓皇太子監國,想傳位給皇太子,自己親自領兵出征。玄宗同楊國忠謀劃此事,楊國忠大為恐懼,歸家對他的姐妹們說:「我們死在旦夕,現今東宮皇太子監國,我們與娘子都沒命了。」楊氏姐妹們便去向貴妃哭訴。
貴妃口銜土塊,請求赦免死罪,事情才就此作罷。
天寶十五年六月,潼關失守,玄宗駕幸巴蜀,貴妃跟從。來到馬嵬坡,右龍武將軍陳玄禮害怕發生兵亂,就對軍士們說:「當今天下崩離,萬乘震盪,難道不是那楊國忠欺害天下百姓,才落到這樣的地步?如若不將他誅殺,拿什麼向天下百姓謝罪?」眾軍士說:「我們早就有這樣的念頭了。」當時,正值吐蕃和好使在驛站門外攔住楊國忠訴說事情,軍士們齊聲呼喊:「楊國忠與蕃人謀叛!」軍隊就把驛站四面包圍起來,將楊國忠及其兒子楊暄等人一併誅殺。(楊國忠舊名楊釗,本來是張易之的兒子。武則天天授年間,張易之受到武后無比的寵幸,他每次回歸家中,武則天都要詔令他居住在樓中,並把樓梯撤去,用一束束的荊棘將樓四面圍住,他身邊不再有女奴侍立。張易之的母親害怕張氏斷絕了子嗣,把女奴嬪姝暗藏在樓上牆壁的夾層中,於是此女有了身孕,生下楊國忠。之後,此女嫁給楊家。)玄宗走出驛門來慰勞六軍,六軍並不解圍,玄宗顧視左右責問是什麼原因還不撤兵。高力士回答說:「國忠身負大罪,諸將懲罰了他,貴妃是國忠之妹,還在陛下的身邊,群臣們哪能沒有憂慮恐懼?乞請皇上聖慮裁斷。」(另有一種版本上說:「賊根還在,兵士哪敢解散?」這是在指斥貴妃。)玄宗回身走進驛站,驛門內旁有一條小巷,玄宗不忍心回到行宮,便在小巷中倚杖斜首站立,神情黯然,默默無語,久久不動。京兆司錄韋鍔(韋見素的兒子)進言道:「乞請陛下割捨恩愛,忍下決斷,以保國家的安寧。」遲疑良久,玄宗才進入行宮,手撫著貴妃走出廳門,到馬道北牆口與貴妃訣別,令高力士賜死。貴妃流涕嗚咽,語言不能表達她內心之情,就說:「願皇上萬歲,臣妾確實辜負了皇恩,死而無憾,只乞請允許臣妾拜拜佛。」玄宗說:「願貴妃在佛門善地轉生。」高力士便將貴妃縊死在佛堂前的梨樹下。貴妃剛剛絕命,而南方進獻的荔枝便送到,玄宗看見荔枝,長聲號哭,多次嘆息,對高力士說:「給我祭奠貴妃。」祭奠之後,六軍還沒有解圍,玄宗令以繡被覆蓋在停屍床上,放在驛站的庭院中,詔令陳玄禮等人進入驛站審視。陳玄禮用手抬了貴妃的頭,知其已死,說:「對了。」於是眾軍才解圍。貴妃葬在向西一里多遠路北面的坡坎之下,時年三十八歲。玄宗手持荔枝,在馬上對張野狐說:「此去劍門,一路鳥啼花落,水綠山青,無一不是引起朕悲悼妃子之緣由。」
當初,玄宗在華清宮時,乘馬出宮門,意欲駕幸虢國夫人的府第。
陳玄禮說:「沒有向臣下發布命令,天子不可隨意出門。」玄宗只好迴轉馬頭。第二年,又在華清宮,接近上元日,玄宗意欲夜遊。陳玄禮奏道:「宮外就是曠野,必須有所戒備,如若要夜遊,請回到城裡。」玄宗又不能違背這樣的進諫。到這次馬嵬坡誅殺貴妃,都是平素敢於進言帶來的便利。先前,術士李遐周曾作有一首詩,詩中道:燕市人皆去,函關馬不歸。
若逢山下鬼,
環上系羅衣。
「燕市人皆去」,是說安祿山即來自薊門之士;「函關馬不歸」,是說哥舒翰兵敗潼關;「若逢山下鬼」,山下鬼,即「嵬」字,即指馬嵬驛;「環上系羅衣」,貴妃小字玉環,她的死,是高力士用羅巾勒死的。另外,貴妃常常用假髻作為首飾,而又喜歡穿黃色的衣服。天寶末年,京師有童謠說:「義髻拋河裡,黃裙逐水流。」到這時候,都一一應驗了。 當初,安祿山曾經在玄宗面前應答對話,常夾雜嬉戲調笑之話。
貴妃常常在座,安祿山對她動了心。待聽見貴妃在馬嵬的死訊,安祿山多日嘆惋不止。安祿山之反,雖說是李林甫培育了他,楊國忠激怒了他,但或許另有他內在的動機。
玄宗入蜀避難之時,虢國夫人已先到了陳倉的官店。楊國忠被誅殺的訊息傳到此地,縣令薛景仙率領屬下去追尋虢國夫人等人。虢國夫人一行正走進一座竹林中,見追兵到,以為是安祿山的叛軍,虢國夫人先把兒子裴徽殺掉,又把女兒也殺掉。楊國忠的妻子裴柔說:「娘子何不也給我行個方便?」於是將裴柔及其女兒一併殺了,之後,虢國夫人便自刎,但沒有立刻死去。她被押送至監獄中,還問人說:「是朝廷的軍隊,還是叛軍?」獄吏回答說:「兩者都有。」虢國夫人因血凝在咽喉而死。於是將她們都埋在東城外十幾步遠的路北楊樹底下。
玄宗從馬嵬驛出發,走到扶風,道路旁邊花開著,又見寺院旁的石楠樹長得團圓,喜愛地賞玩之後,把它稱為「端正樹」,這是玄宗心中有所思念。走到褒斜谷口,正值連綿不斷的秋雨下了十來天,在雨中的棧道上,聽見鈴聲隔山相應,玄宗思念貴妃不已,便采其聲為《雨霖鈴》曲,以表達自己內心的怨恨。
唐肅宗至德二年,收復西京。十一月,玄宗從成都歸還長安,經過馬嵬,讓人祭奠貴妃,之後,又想將貴妃改葬別處,李輔國等人都不聽從。當時,禮部侍郎李揆上奏道:「龍武軍的將士因為楊國忠謀反,所以將其誅殺。現在要改葬已故的貴妃,恐怕龍武軍將士會疑懼不安。」
唐肅宗便制止了這件事。已為太上皇的玄宗卻密令宦官暗地將貴妃遷葬在其他地方。當初貴妃下葬時,曾用紫色被褥裹著屍身,等到遷葬時,肌膚已經腐壞殆盡,只有胸前的錦香囊還完好存在。宦官將貴妃安葬完畢後,把錦香囊帶回獻給玄宗,玄宗將它置於懷袖之中,又令畫工畫了貴妃的肖像放在別殿,早晚觀看,歔欷嘆息不止。
玄宗被安在興慶宮中,一天深夜他登上勤政樓,依憑著欄杆向南眺望,但見滿目煙月籠罩在夜色之中,玄宗不由自主歌唱道:「庭前琪樹已堪攀,塞外徵人殊未還。」歌聲停歇時,聽見外面街坊中隱隱有人在唱歌。玄宗看著高力士說:「該不會是舊時梨園中的人吧?待到天明,為我把他尋來。」第二日,高力士私下在街坊中訪尋,召其同去見玄宗,果真是原來的梨園弟子。這之後,玄宗又同貴妃的女侍紅桃在一起。紅桃歌唱《涼州》之詞,這是貴妃所製作的,玄宗親自吹笛,給她伴奏。樂曲演唱完畢,相視之下,無不掩泣。玄宗因此把此曲擴展,所以現今流傳於世的《涼州》曲,比原先的又有所增加。唐肅宗至德年間,玄宗再次駕幸華清宮,跟從的官員、嬪妃,大多不是原來的人,玄宗在望京樓下命張野狐演奏《雨霖鈴》曲,才演奏一半,玄宗四望,只覺滿懷淒涼,不覺流下淚來,左右之人也為之感到哀傷。
新豐有位女伶人,名叫謝阿蠻,善舞《凌波曲》,先前曾出入宮禁,貴妃待她很厚。這天,玄宗令她作舞,舞蹈完畢,阿蠻獻上一隻金粟裝臂環,說:「這是貴妃賞賜給臣妾的。」玄宗手拿著環,滿心悽然,流下淚來,說:「這是我祖天皇大帝擊破高麗國時所獲得的兩件寶貝:一是紫金帶,一是紅玉支。岐王進獻了《龍池篇》,朕便將紫金帶賜給了他,紅玉支賜給了貴妃。後來,高麗國知道這兩件寶貝歸我,便上言說:『本國因失去此寶,風雨不時,百姓流離,兵力軟弱。』朕當下認為得此寶不足為貴,便命將紫金帶歸還他們,唯此環不還。你既從貴妃那裡得到,朕今天再看見它,只令朕興起悲哀之念。」說完,又淚流不止。
到了乾元元年,賀懷智又上奏說:「從前,上皇與親王下棋,令臣下獨自彈奏琵琶,(這琵琶以石為槽,以鵾雞筋為弦,用鐵撥來彈奏。)貴妃站在棋盤前觀看,上皇數棋子,看來將輸,貴妃放開康國進貢的巴兒狗,跳下棋盤把棋局攪亂,上皇滿心喜悅。當時風吹貴妃的領巾搭在臣下的頭巾上,過了很久,她迴轉身,領巾方才落下,等到歸家,只覺滿身香氣。臣下便卸下頭巾,貯藏在錦囊之中。今天則進獻上臣下所藏的頭巾。」玄宗打開錦囊,說道:「這是瑞龍腦香,朕曾經把它放在暖池的玉蓮花朵上,再來觀賞時,尚覺香氣宛然猶存,何況把這香施放在絲縷這一類溫潤細膩的東西上。」說完,更覺悽愴不已。自此之後,玄宗一直耿耿於懷,只是吟唱道:刻木牽絲作老翁,雞皮鶴髮與真同。
須臾舞罷寂無事,
還似人生一世中。
有位道士叫楊通幽,從蜀地而來,知道玄宗思念貴妃,便自薦說:「有李少君的法術。」玄宗大喜,詔令他招來貴妃的精魂。這位道士用盡他的法術去招尋,貴妃的精魂竟然不至。這道士又能神魂遊蕩,駕馭雲氣,便越出天界,深入地府探求,竟然也不見貴妃的精魂。道士又旁求四方上下,到最東邊,渡過大海,跨越蓬萊仙山,忽見最高山峰上,有許多樓閣。來到它們的面前,只見西廂下有一洞門,朝東,門關著,門額上寫著「玉妃太真院」幾個字。 方士抽下發簪敲門,有雙鬟童女出來開門,方士覺著冒昧,還未及說話,雙鬟童女便轉身回去。一會兒,有位碧衣侍女出來,問方士從何處來。方士便稱自己是天子使者,並告訴碧衣侍女自己前來的使命。
碧衣侍女說:「玉妃剛剛睡下,請稍待片刻。」過了一個時辰,碧衣侍女請方士進入,並指點說:「玉妃出來了。」但見玉妃頭戴金蓮冠,披著紫綃佩巾,佩著紅玉佩,踏著鳳鞋,左右侍女七八人。玉妃向方士拜揖過後,便問訊皇帝是否平安,又問天寶十四年以來之事。說完,現出滿心的憂鬱,指著碧衣侍女,叫她取來金釵鈿合,折成兩半,將一半交給使者,說:「為我感謝太上皇,謹獻上這些東西,望它能尋回往日相愛的情意。」方士將告辭離去,臉上現出並未滿足的神色,玉妃便徵詢他的心意,方士便又上前跪下說:「請求告訴一件當時與太上皇相關之事,這事別人不知道,回去好讓太上皇驗察。不然,恐怕金鉤鈿合,反會使我擔上新垣平那樣欺詐的罪名。」玉妃茫然退步而立,若有所思,然後慢慢地說道:「在天寶十載的那一年,我侍奉太上皇在驪山宮裡避暑,正值七月之秋,是牛郎織女相會的那天晚上,太上皇依靠著我的肩膀遠望,因仰天感嘆牛郎織女之事,我倆遂相互吐露心中誓言:『願世世為夫婦。』說完,我倆拉著手各自嗚咽不已。這件事只有君王自己知道。」
接著,玉妃又悲傷地說:「由於有此念頭,我又不得在此居住,又將墮入下界,並要再結後緣。或升入上天,或再世為人,我都決意要同太上皇相見,像從前一樣地相依相愛。」又說:「太上皇也將不久人世,唯願他自己珍重,不要自己苦自己。」
使者回來,將事情一一向太上皇奏明。太上皇內心受到極大的震動,感到非常悲傷。等到被遷移到大內中的甘露殿,沒有一天不在悲悼貴妃,於是便拒食穀物,以吸氣養生。張皇后進上櫻桃蔗漿,太上皇也不吃。他常常玩弄一支紫玉笛,只要吹奏幾聲,便有雙鶴從天而下,立於庭院之中,徘徊而後飛去。太上皇曾對侍女宮愛說:「我奉上帝之命,為元始孔升真人,在此期間,可以同貴妃再次相會。這笛不是你所看重的,可將它送給大收。」(大收,代宗的小字。)說完,即令人準備熱水沐浴,並說:「我若就枕而臥,慎勿驚動我。」後來宮愛聽見太上皇在床上有響動,驚駭間去觀視,太上皇已經駕崩。
楊貴妃死的那天,馬嵬坡一位老婦曾拾得錦筒襪一隻,相傳過往客人賞玩一次,要付百錢,這老婦人因此前後獲錢無數。
可悲啊,玄宗在位太久,對日理萬機感到厭倦,又常要同大臣們討論國事,檢查他們的政績,很難滿足個人的私慾。自從得到李林甫,便將政事全部委託給他。故而斷絕了逆耳的忠言,肆意恣行飲宴作樂,衽席之間,沒有尊卑之別,不以為恥,這都是由李林甫促成的。到玄宗避難西蜀,朝廷陷沒,百官被俘,妃王被戮,兵禍滿天下,叛毒流四海,這都是楊國忠招來的禍患。
史臣說:「禮,是用來定尊卑,治家國的。國君不像國君,那怎麼能享國久遠?父親不像父親,那怎樣能端正家風?只要有此一事,沒有不敗亡的。唐明皇有此一誤,便給天下留下了他的羞恥。所以安祿山叛亂,天下指認有罪魁三人。現今作這篇外傳,並非僅僅只是拾取楊貴妃的故事,而且是要藉此來懲治禍亂的階源罷了。」
------------------------
揭秘:楊貴妃究竟結局如何?又死於何時何地?
2017-10-05 由 牛牛姐 發表于歷史
楊貴妃名太真,小字玉環,唐代蒲州永樂(今山西永濟)人。她天資聰穎,善於迎奉,又通曉音律,能歌善舞。傳說她的美貌能「羞花」,所以與西施、昭君、貂蟬並稱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
關於楊貴妃的下落如何至今仍是個謎,關於楊貴妃的結局與死因有以下幾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她被溢死於佛堂,據《日唐書·楊貴妃傳》記載:禁軍將領陳玄禮等殺了楊國忠父子之後,認為「賊本尚在」,請求再殺楊貴妃以免後患。唐玄宗無奈,與貴妃訣別,「遂溢死於佛室」。《資治通鑑·唐紀》記載:唐玄宗是命太監高力士把楊貴妃帶到佛堂溢死的。《國史補》記載:高力士把楊貴妃溢死於佛堂前的梨樹下。陳鴻的《長恨歌傳》記載:唐玄宗知道楊貴妃難免一死,但不忍見其死,便使人牽之而去,「倉皇輾轉,競就死於尺組之下」。樂史的《楊太真外傳》記載:唐玄宗與楊貴妃訣別時,她「乞容禮佛」。唐玄宗說:「願妃子善地受生」。高力士遂溢貴妃於佛堂前的梨樹之下。上述這些記載,大致是相似的,都說楊貴妃被溢死於馬嵬驛的佛堂。
第二種說法是,她死於亂軍之中。此說主要見於一些唐詩中的描述。杜甫於至德二年(七五七年)在安祿山占據的長安,作《哀江頭》一首,其中有「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遊魂歸不得」的詩句,點明楊貴妃不是被溢而死,因為溢死是不會見血的。李益所作七絕《過馬嵬》和七律《過馬嵬二首》中有「托君休洗蓮花血」和「太真血染馬蹄盡」等詩句,也反映了楊貴妃為亂軍所殺,死於兵刃之下的情景。再有諸如:杜牧《華清宮三十韻》的「喧呼馬嵬血,零落羽林槍」,張佑《華清宮和杜舍人》的「血埋妃子艷」;溫庭筠《馬鬼驛》的「返魂無驗青煙滅,埋血空生碧草愁」等詩句也都說楊貴紀血濺馬嵬驛,並非被溢而死,詩人白居易的名作之一《長恨歌》,對馬鬼驛兵變和楊貴妃蒙難的描述是比較詳盡的。從該詩中「翠花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餘里,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峨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頭血淚相和流。」的一段詩句看,楊貴紀也很像是被亂軍所殺。
第三種說法是,她吞金而死。這種說法僅見於劉禹錫所作的《馬嵬行》一詩。劉詩是這樣描述的:「綠野扶風道,黃塵馬嵬驛,路邊楊貴人,墳高三四尺。乃問里中兒,皆言幸蜀時,軍家誅佞幸,天子舍妖姬。群吏伏門屏,貴人牽帝衣,低迴轉美目,風日為天暉。貴人飲金屑,倏忽拜英暮,平生服杏丹,顏色真如故。」從這首詩看,楊貴妃是吞金而死的。陳寅洛先生曾對這種說法感到很奇特,並在《元白詩箋證稿》中作了考證。他懷疑劉詩「貴人飲金屑」之語,是得自「里中兒」,故而才與眾說有異。不過,他也並不排除楊貴妃被溢死之前,可能吞過金,所以「里中兒」才傳得此說。
第四種說法是,她遠走美洲。台灣學者魏聚賢在《中國人發現美洲》(香港巨輪出版社,1969年出版。)一書中聲稱,他考證出楊貴妃並未死於馬嵬驛,而是被人伴往遙遠的美洲了。魏氏此書是根據我國的古籍記載,加以考證和推理寫成的。書中有些情節雖近乎離奇,但若以今夭的考古發現加以印證的話,也不能說是毫無道理。至於書中所說楊貴妃被人伴往美洲一事是否可信?當然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和考證。
第五種說法是,她逃亡日本。日本民間和學術界有這樣一種看法:當時,在馬嵬驛被溢身亡的,乃是一個侍女。禁軍將領陳玄禮惜貴妃貌美,不忍殺之,遂與高力士謀,以侍女代死。楊貴妃則由陳玄禮的親信護送南逃。行至現上海附近揚帆出海,飄泊到日本久谷町久津。唐玄宗曾命方士出海搜尋,至久津向貴妃面呈佛像兩尊,貴妃亦以玉簪答之,但終究未能回歸故國,在日本終其天年。
------------------

楊太真外傳 -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http://bit.ly/2VzhGs0
古詩詞中的「解語花」是什麼花?(圖)
2016-05-16 01:00
手機版 简体 0個留言 打印 特大 大 中 小
 标 签 :
解語花
海棠
楊貴妃
此後的文人便將解語花視作自己理想的伴侶,以之比喻善解人意的美女。(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解語花就是人們熟悉的海棠花。它的花苞深紅點點,春季剛剛開放時,花色淡紅,花朵簇密;盛放之時,花開似錦,溫和而美麗;將謝時,花朵低垂,楚楚可人。
海棠花自古以來就是雅俗共賞的名花,是我國著名的觀賞花木之一,素有「國艷」、「花貴妃」等美譽。唐代賈耽在《花譜》中稱她為「花中神仙」。《群芳譜》記載:「海棠有四品,皆木本。貼梗海棠,叢生,枝做磬口狀,花如胭脂,五出,無香,以其花貼於梗上而名;垂絲海棠,樹生,柔枝長帶,花色淺紅,蓋由櫻桃接之而成,故花梗細長似櫻桃,其瓣叢密而色嬌媚,重英向下,有若小蓮;又有枝梗略堅,花色稍紅者,名西府海棠;有生子如木瓜可食者,名木瓜海棠。雖有四品,然具有色無香。」海棠在皇家園林中常與玉蘭、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貴」的意境。
可是詩詞中所說的解語花,並不僅僅是指花卉,往往另有所指。
唐明皇和楊貴妃「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的愛情故事,已成為千古傳頌的佳話,解語花就與這故事中的女主角楊玉環有關。五代王仁裕在《開元天寳遺事》中記載:唐明皇曾與寵妃楊玉環在太液池共賞千葉白蓮。出水白蓮皎潔超俗,儀態萬方,秀美可人,同賞的朝臣和貴戚都嘆羨不已。唐明皇指著楊玉環款款言道:「爭如我解語花?」意思是楊貴妃善解人意、柔媚可心,能解帝王之語,是自己心中的「解語花」。解語花的說法由此流傳於世。
此後的文人便將解語花視作自己理想的伴侶,以之比喻善解人意的美女。這個理想的女性形象既可分享文人鬱結於心的憂愁,又以自身的柔腸百轉、溫柔體貼使人感受到女性所具的嬌羞嫵媚、風情萬種。北宋詞人周邦彥更借《解語花》作為詞牌,創作出了一曲風格婉約的詞。
-----------------
唐玄宗與楊貴妃愛情悲劇咎由自取?
七月 16, 2017
 唐玄宗與楊貴妃
唐玄宗與楊貴妃
公主被抽下馬以後
楊貴妃作為我國歷史上廣有影響力的公眾人物,在各類筆記小說中的出場頻率也是比較高的,其中最有影響力的當屬宋代著名的文學家和地理學家樂史撰寫的《楊太真外傳》。
《楊太真外傳》是樂史在採錄了《安祿山事跡》、《逸史》等歷史筆記的基礎上重新撰寫的文言小說,因而別具史料價值,加之文字優美,形象生動,所以對後世影響很大,我們現在看到的各種反映玄宗和楊貴妃愛情故事的戲曲、影視作品,基本都是以該書為「腳本」的。
按照此書中的記載,玄宗「得到」楊貴妃並沒有經過撕心裂肺的糾結和盪氣迴腸的馬震,過程很簡單:「開元二十三年十一月,歸於壽邸。二十八年十月,玄宗幸溫泉宮,使高力士取楊氏女於壽邸。」就是說楊玉環在開元二十三年嫁給壽王李瑁,五年後,玄宗讓高力士直接把楊玉環從壽王府接了出來,納入宮中。
一朝選在君王側,然後就是「三千寵愛在一身」。楊家也由此雞犬升天,府宅的規制超過了皇宮,「每造一堂,費逾千萬計」,見到別人家比自己的房子更好的,就毀掉重新建造,土木之工,不舍晝夜,「開元以來,豪貴榮盛,未之比也」。
囂張跋扈到這個地步,就要出事了。
天寶十年的上元節,楊氏家族在夜間遊玩,和廣寧公主的扈從馬隊爭走西門市。楊家的奴僕揮動鞭子,誤傷到公主,「公主墮馬」,駙馬鄭昌裔去扶公主,混亂中也被揍了幾下。
一群奴僕,居然把公主和駙馬打了,這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王朝是滅九族的罪過。廣寧公主勃然大怒,找老爸告狀。玄宗的處理結果是:在楊家奴僕中找一個替罪羊殺了,與此同時,停了駙馬鄭昌裔的官職,不許他再朝謁。表面看上去,一方殺了個奴婢,另一方停職反省,很公平,但以公主之貴、駙馬之尊,居然要跟一群惹是生非的惡奴「各打五十大板」,明顯偏向了楊家。
這一處理結果震動朝野,恐怕才是真正的「馬震」。楊家由此變得更加驕橫,連出入皇宮,主管人員都不敢過問,京城的官員對此非常不屑。當時有歌謠唱道「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歡」,楊貴妃一人的榮寵和整個家族的飛黃騰達,竟改變了重男輕女的世俗觀念。
快活一天是一天
《楊太真外傳》畢竟是小說,有一些誇張和杜撰的成分,相比之下,《開元天寶遺事》和《明皇雜錄》作為史料筆記,可靠性要高得多。
唐玄宗與楊貴妃晚景
唐玄宗與楊貴妃晚景
《開元天寶遺事》是五代文學家王仁裕根據在西安一帶「采撅民言」得到的資料編撰而成的,其中謬誤之處不少,有價值的內容也很多。在這本書里感受到的玄宗和楊貴妃更像是一對兒很有小資情調的恩愛夫婦。比如《醒酒花》一則記載:「明皇與貴妃幸華清宮,因宿酒初醒,憑妃子肩同看木芍藥。上親折一枝與妃子遞嗅其艷,帝曰:不惟萱草忘憂,此花香艷,尤能醒酒。」還有《解語花》一則:「太液池有千葉白蓮數枝盛開,帝與貴戚宴賞焉,左右皆嘆羨。久之,帝指貴妃示於左右曰:爭如我解語花。」玄宗對楊貴妃的寵愛,躍然紙上。
不過看得多了,也覺得玄宗有點太愛炫耀和得瑟,《被底鴛鴦》一則有記:一次,玄宗跟楊貴妃一起去興慶池避暑,「晝寢於水殿中」,宮嬪們湊在一起看雌雄兩隻水鳥在水中嬉戲,玄宗又忍不住摻和進來,抱著楊貴妃在綃帳里對宮嬪們說:「你們喜歡看的那雌雄水鳥,怎麼比得過我和貴妃這對被底鴛鴦?」
真不知道「秀恩愛,死得快」這句話,最早是不是給玄宗私人定製的。
玄宗和楊貴妃沉浸在甜蜜的愛情中,而楊家則洋溢著「快活一天是一天」的糜爛氣息。
這其中,楊國忠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楊國忠是楊貴妃的族兄,早年就是一喜歡賭博、欠債不還的混混兒,《新唐書》說他「無行檢,不為姻族齒」,但他畢竟是貴妃的「娘家人」,所以頗受玄宗的信任,加之他本人又巧為鑽營,在官場上平步青雲,天寶十一年竟當到執掌國柄的宰相,身兼四十餘職,大權獨攬。然後就貪污腐敗、排擠人才,把國家搞得烏煙瘴氣,民不聊生。他個人的生活極其糜爛,《開元天寶遺事》中對此記載甚多:《移春檻》寫他把無數奇花異草裝在一個超級大的花車裡,讓人牽著,他走到哪裡,花車跟到哪裡,隨時欣賞;《四香閣》寫他每逢春天就「用沉香為閣、檀香為欄,麝香、乳香篩土和為泥飾壁」,然後聚集賓客在這奢靡瑰麗的「香樓」上賞花。
唐朝學者鄭處誨在《明皇雜錄》中的記載,更加觸目驚心:玄宗將要去華清宮,楊貴妃的姊妹們跟著一起去,互相比賽著誰的車子裝飾得最漂亮,她們把一輛牛車「飾以金翠,間以珠玉,一車之費,不下數十萬貫」。結果遍身珠寶的車子實在太沉了,牛根本拉不動,只好上奏玄宗,請求改成騎馬去。於是又競購名馬,「以黃金為銜籠,組繡為障泥(馬背兩旁擋土的墊子),炳炳照灼,觀者如堵」。楊國忠正好與賓客坐在門口,看到這幕景象,對眾賓客說:「我們家原本就是普通百姓,因為貴妃的緣故,到了現在這個地步。我也不知道將來是個什麼下場,反正估計不會有什麼好名聲,不如現在趁著富貴及時行樂吧!」
歷史無數次的證明,那種「我死後,哪怕洪水滔天」的人,一般都是被洪水淹死的。
一首詭詩的謎底
李遐周是大唐玄宗時代很有名的術士,天寶末年突然隱去,只在住所的牆壁上留下一些其意難測的詩,其中有一則,在歷史上十分有名:「燕市人皆去,函關馬不歸。若逢山下鬼,環上系羅衣。」
誰也不知道這首讀來詭異的詩到底想要說什麼,直到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
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以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藉口,率領20萬將士,在范陽起兵造反,是謂「安史之亂」。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長期生活在昇平安樂之中的唐軍,訓練鬆懈、軍紀廢弛、腐敗不堪,缺乏鬥志,根本無法與安祿山的鐵騎抗衡,河北河南各郡縣相繼失陷。慘遭蹂躪的百姓屍骨遍野,《舊唐書》記載「中間畿內,不滿千戶,人煙斷絕,千里蕭條」。叛軍的兵鋒很快指向首都長安的最後一道防線——潼關。老謀深算的哥舒翰堅守潼關不出,安祿山久攻不下,糧草告急,士氣受沮,就在他進退兩難之時,唐玄宗卻聽信楊國忠讒言,強迫哥舒翰開關迎敵,靈寶西原一戰,唐軍慘敗,20萬大軍僅逃回8000人,長安失陷在即。
歷史終於走到了馬嵬驛。
《楊太真外傳》中這樣描述:「潼關失守,上幸巴蜀,貴妃從。至馬嵬,右龍武將軍陳玄禮懼兵亂,乃謂軍士曰:『今天下崩離,萬乘震盪,豈不由楊國忠割剝庶,以至於此。若不誅之,何以謝天下?』眾曰:『念之久矣!』」
對誅殺楊國忠「念之久矣」的禁軍將士一擁而上,殺死了楊國忠。玄宗聽聞此事,萬般無奈,只好出驛門勞軍,禁軍卻不肯解圍,玄宗不知道這是為什麼,高力士說:「楊國忠死了,貴妃是楊國忠的妹妹,猶在陛下左右,將士們怎麼能甘心呢?」
玄宗「不忍歸行宮,於巷中倚杖欹首而立,聖情昏默,久而不進」,逡巡了很久,才慢慢步入行宮,挽著楊貴妃走出廳門,至馬道北牆口而別之,「妃位涕鳴咽,語不勝情」,對玄宗說:「願皇上好好保重身體,我有負國恩,死而無憾,希望讓我在死前拜拜佛吧。」玄宗痛苦不堪地說:「願妃子來世能托生在好的地方。」
「力士遂縊(楊貴妃)於佛堂前之梨樹下。」
直到這時,人們才明白了李遐周的那首詩里預言的是什麼:「燕市人皆去」指安祿山從燕趙之地出兵,「函關馬不歸」指哥舒翰敗於潼關,「若逢山下鬼」指嵬字,即馬嵬驛也。「環上系羅衣」,楊貴妃名玉環,被高力士以羅巾勒死。
如果說上一次的惡奴揚鞭,公主墜馬,是一次震動朝野的「馬震」,那麼馬嵬驛的兵變,楊貴妃殞命,則是一次震動歷史的「馬震」。
今天的人們,喜歡從各個角度賞析、玩味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甚至編排出「馬震」來滿足某種重口味的需求,但是往往忘記了,此二人的悲劇結局頗有些咎由自取。歷史上不乏迷戀女色的帝王,但不是個個都像玄宗這樣把國家大事交給愛妃的家人,縱容其貪贓枉法、巧取豪奪;歷史上也不乏芳華絕代的皇妃,但並不是個個都像楊貴妃這樣縱容家人操弄權柄、禍亂朝綱——而玄宗對楊家的驕縱和重用,無疑是「安史之亂」最重要的成因之一,更何況玄宗與楊貴妃無論怎樣「回看血淚相和流」,也不如安史之亂給萬千百姓帶來的生靈塗炭更加悲慘。
「玄宗八月十五日夜與貴妃臨太液池,憑欄望月不盡,帝意不快,遂敕令左右:『於池西岸別築百尺高台,與吾妃子來年望月』。後經祿山之兵,不復置焉,惟有基址而已。」
唐玄宗與楊貴妃(畫)
唐玄宗與楊貴妃(畫)
這是《開元天寶遺事》的倒數第三篇,取名《望月台》,文字雖短,讀來令人傷古懷今,惆悵不已。歲月悠悠,世間多少事,想來竟皆是「憑欄望月不盡,惟有基址而已」。
----------------
楊太真,以天寶四載七月冊為貴妃,次年七月,以妒悍忤旨,令高力士以單車送遇楊銛宅,初出,上無聊,中官趨過者,或笞撻之,至有驚怖而亡者.力士因請召還,既夜,遂開大興坊,從太華宅以入,及曉,上見之殿內,大悅,貴妃拜泣謝過,因召兩市雜刻以娛之,諸姊進食作樂,自此恩遇日深.九戴二月,以竊吹寧王紫玉笛忤旨,復放出宮.吉溫奏曰:「妃,婦人,無知識,有忤聖顏,罪當死.既蒙恩寵,只合死於宮中.陛下何惜一席之地,使其就戮?而忍使其取辱於外乎?」上為之憮然.中使張韜光送妃至宅,妃泣曰:「衣服之外,皆聖恩所賜.惟髮膚是父母所生.今當就死,無以謝上.」引刀剪髮一鬠,附韜光以獻.上見之驚惋,遽使力士召歸,益嬖焉.妃既生蜀,嗜荔枝.南海味勝於蜀,乃令每歲馳驛以進,毋過宿,恐味敗也.故杜牧詩云:「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御苑新有千葉桃花,帝親折一枝插於妃子寶冠.帝曰:「此花尤能助嬌態.」因呼為「助嬌花」.五月五日,上避暑游興慶池,與妃子晝寢於水殿中.宮嬪輩憑欄倚檻,爭看雌雄二鸂x戲於水中.上時擁妃子於綃內,謂宮嬪曰:「爾等愛水中鸂鶒,爭如我被底鴛鴦!」秋八月,太液池有千葉白蓮數枝盛開,帝與貴戚宴賞,左右皆嘆羨慕而已,帝指妃子示左右曰:「爭如我解語花!」
 最佳解答:  楊貴妃(楊玉環),在唐玄宗天寶四年,被策立為貴妃,隔年(天寶5年)7月,因為妒忌和兇悍讓唐玄宗很不爽,命高力士,用馬車送楊貴妃到楊銛家裡,剛住到楊銛家裡的時候,非常的無聊,皇宮中的中官(宦官)有到楊銛家裡洽公的時候,被楊貴妃看見有時候會被鞭打,甚至有因為驚嚇趕到恐怖而死亡的人出現.高力士為避免這種狀況再發生就請唐玄宗將楊貴妃召還,到了晚上,偷偷經過大興坊,從太華宅回到皇宮,到了第二天早上,唐玄宗在皇宮裡看見楊貴妃,很高興,楊貴妃邊哭邊謝謝唐玄宗肯讓自己回來,唐玄宗一開心就將市集裡走江湖賣藝的雜技表演者召換了一些來到宮中表演讓大家開心來表示慶賀之意,也讓楊貴妃將自己的姊姊們一起叫到皇宮來吃飯同樂,從此唐玄宗越來越愛楊貴妃了.天寶九年二月,楊貴妃又因為偷走"寧王紫玉笛"去吹又讓唐玄宗很不爽,又把楊貴妃趕出皇宮.官員吉溫對唐玄宗說:「楊貴妃,只是個婦人,沒甚麼知識,如果有甚麼地方惹唐玄宗不高興,那就只有讓她死了.但是既然楊貴妃曾經被唐玄宗寵幸過,指能夠讓楊貴妃死在皇宮裡面.唐玄宗您怎麼可能會吝嗇到連皇宮裡一小塊地方都不願意讓楊貴妃使用,讓她死在皇宮裡?而能夠容讓楊貴妃在皇宮外面承擔有可能被外面的人所汙辱的風險呢?」唐玄宗感到很不高興.之後中使張韜光送妃楊貴妃回到了居住的地方,楊貴妃邊哭邊說:「我身上所有的東西,都是唐玄宗所賜給我的.只有頭髮和皮膚是父母所生下來就賜予我的.現在我就要準備死了,沒有甚麼東西可以用來感謝唐玄宗.」拿著剪刀毫不猶豫的就將頭髮剪了一束下來,用很華麗名貴的容器並且用髮帶妝飾的非常整齊亮麗後呈獻給唐玄宗.唐玄宗一見之下非常的驚訝及惋惜,立刻叫高力士去把楊貴妃召回來,比以前更寵幸楊貴妃了.妃楊貴妃是四川蜀人,喜歡吃荔枝.南海的荔枝味道比起蜀地的更好,所以就命令每年荔枝盛產的季節時都要派專人用最快的速度連夜用接力騎馬的方式飛奔送到京城,中途不可以放過一夜,恐怕荔枝的味道就壞掉不好吃了.杜牧以前做了一首詩有形容到:「遙望遠方有一匹快馬風塵僕僕的飛奔而來,楊貴妃一看到這個景象突然就笑得很開心,卻沒有人知道是因為楊貴妃知道那是荔枝快要被專程送來了.」皇宮花園裡新種植的許多桃花,唐玄宗親自折了一朵插在楊貴妃頭上戴的寶冠旁.唐玄宗說:「這種花特別能幫助女性看起來更顯現得出嬌柔的姿態」所以就稱呼這種花叫「助嬌花」.五月五日,唐玄宗與楊貴妃為了避暑就移駕到了興慶池避暑宮殿,大白天與楊貴妃就躺在水殿中乘涼.宮內的妃嬪與眾多宮女都趴在欄檻上,搶著看看一公一母二隻鸂鶒戲在水中嬉戲.過了些時候唐玄宗摟著楊貴妃回到內宮的休息處,唐玄宗對著宮內的妃嬪與宮女說:「你們都愛看水中的鸂鶒嬉戲,哪比得上我與楊貴妃在被子裡作一對鴛鴦呢!」夏季尾聲將入秋天的時候約八月,在太液池裡有"千葉白蓮"若干枝盛開,唐玄宗與皇親國戚開宴會賞蓮花時,在場的人都感嘆蓮花的美麗及表達羨慕之意,唐玄宗用手指著楊貴妃對身邊的人說:「就好像我的解語花一樣!」 
-------------
啟封歷史厚重的卷宗,四大美人的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把四大美女形容的美侖美奐。同時歷史的正史野傳在述說著她們的酸甜苦辣,在眾說紛紜中,她們如一個個耀眼的明珠,璀璨閃爍。楊玉環在四大美女中獨樹一旗,前人們形容她美艷無比,風情萬種,而且能歌善舞,智慧過人,聰穎異常。
       楊貴妃,弘農華陰(今陜西華陽市)人,後遷至蒲州永樂縣(今山西芮城)。小名玉環。其父楊玄湖。玉環早年喪母,其叔父養她通曉音律,能歌善舞,16歲時,她被聘為玄宗的兒子壽王李瑁的王妃,唐玄宗將其召入宮中,為女官。在初次見玄宗時玉環穿道士服。故號太真。,後被玄宗貪色忘禮,橫刀奪愛,成為自己的貴妃。天寶四年(西元745年)封為貴妃,受到玄宗寵愛,父、兄、姐妹皆因之顯貴.堂兄楊國忠被封為宰相,操縱朝政,勢傾天下,使唐政府政治腐敗,國勢漸微。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楊玉環專寵後宮,玄宗在宮中稱她為娘子,儀體規制等同皇后。天寶初年,楊玉環被冊封為貴妃。楊玉環何以如此迷人,令玄宗神魂顛倒,這當然有原因。楊玉環不僅姿容出眾,體態豐腴,肌膚細膩,且面似桃花,是個令人讒涎欲滴的美女。楊玉環還擅長歌舞,通曉音律,善解人意。玄宗極為喜歡,漸漸迷戀,不能自拔。
  那麼人們不禁要問,楊玉環如何使玄宗如此迷戀于她呢?一種是她的天生麗質,肌膚白皙如"凝脂";還有是她的"回眸一笑百媚生"的迷人媚態;再有就是她的羽服霓裳,能歌善舞。玄宗熟悉音律,會作曲,能舞蹈,楊玉環身美體豐,嬌艷若花,又擅長旋律快速的西域舞蹈,有記載說楊玉環是個琵琶名手,古書記載:有一次,玄宗倡議用內地的樂器配合西域傳來的5種樂器齊奏,當時玄宗興致勃勃,手持羯鼓,楊玉環彈奏琵琶,輕歌曼舞,晝夜不息。對於玄宗而言,當然精於音律的楊玉環就顯得格外有魅力。另一種意見認為玄宗會迷戀上楊玉環,固然有楊玉環的一些魅力在起作用,而更主要的應是當時社會環境與皇家小家庭的變化在起決定作用。值唐朝進入全盛時期,當朝皇帝驕縱奢侈,溫飽思淫欲,難免以聲色代替求治世之心。玄宗當上皇帝大權在握,對政治逐漸失去興趣,對政事也產生厭倦怠慢,在宰相與宦官的迎合和奉承下,很快得就“高枕無憂”倦怠政事,後來玄宗就任由李林甫等專權擅政,自己落得清閒。同時他這樣就有了時間縱欲享樂聲色犬馬了。
       最能使玄宗如癡如狂地迷戀楊玉環的,應是她有過人的聰穎,善於掌握男人的心理,又善解人意,更是貌比天仙。例如在她被賜死時也毫無怨言,這又怎能不使玄宗皇帝日後此恨綿綿無絕期,直至抑鬱而死呢!楊玉環每每輕歌慢舞的時候,總要眼送秋波,向玄宗傳達萬種風情,直引得這個聲色皇帝愛慾不盡,情慾不絕。如果楊玉環先嫁壽王李瑁,可謂青梅竹馬,郎才女貌,地設地配一雙。後嫁玄宗之時,卻了極盡奢侈,貴妃池裏展丰姿。杜牧《過華清宮》絕句有證:長安回望繡城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面對這樣的現實。以至人們盼望多生女兒,而不想生男兒。玄宗即位前,任潞州驛駕,喜歡趙麗妃。隨後,又移愛于錢妃、皇甫德儀、劉才人,直至武惠妃等等,可謂對愛情不專。後能寵楊玉環,這與楊氏美貌不無關係。還有就是楊貴妃有三位姐姐,皆天香國色,也應召人宮,封為南韓夫人、虢國夫人、秦國夫人,每月各贈脂粉費十萬錢。可以說玄宗愛的是色,而不是情。這也更說明楊玉環美貌絕非一般。
       對於楊玉環的美,由李白寫成清平調三闋為證
  其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其二:
  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向漢家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粧!
  其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幹!
  對於中國歷史上的美女,從文獻最少的夏代起計,每一個朝代,大抵都有些美貌的女人。她們以本身的姿色美麗再加上和政治的關連,成為人們飯前茶後的閒言碎語,廣為流傳。四大美女無不與政治有關。還有就是任何一個朝代的美麗女人,倘若沒有強烈的政治陪襯,便不會享大名,流傳後世。如夏代末代帝王桀的妻子妹喜,商殷的紂王妻子妲己,周幽王之妻褒姒,被列為亡國禍水,可謂紅顏薄命。紅顏薄命正是楊玉環的寫照。她美若羞花,卻其兄禍國殃民。她雖不參與政治,卻被白綾吊死,怨誰?誰能說得清楚。
  唐玄宗李隆基是個非常有作為的皇帝,他開創了唐朝燦爛文化的頂峰——開元盛世,同時也是一個風流成性的皇帝,直接導致了強盛的大唐王朝走上了下坡路。說起唐玄宗我們首先就會想起他與楊貴妃的一段生死戀情,但所知道的也只此而已。其實在《楊太真外傳》、《開元天寶遺事》等一些野史筆記資料中有許多在正史中不曾記載的內容,這些難以置信的故事到底是文人杜撰,還是歷史上實有其事?已經難以考證,但是這些記載比正史的敘述更加生動有趣則是肯定無疑的。花朵本來是極為平凡的植物,但是在開元天寶年間浪漫的宮廷情愛生活中往往賦予了花朵不同的意義。開元末年,禦苑新種有數千葉桃花。一次玄宗親自折下一枝插在楊貴妃的發冠上,說:“此個花可以使愛妃更顯得嬌美。”因此桃花又被宮裏稱為“助嬌花”。玄宗寵愛楊貴妃,很久都不視朝政,安祿山進獻了一種“助情花”,大小像粳米一樣,但顏色是紅的。每當玄宗和貴妃睡在一起的時候,嘴裏含一粒可以催動情慾,週旋一夜而筋力不倦。玄宗私下說:“這是漢代的慎恤膠啊。”慎恤膠是迄今所知的中國最古老的春藥,但對藥的成分今人已不得而知了。以前漢成帝劉驁就是連服七顆“慎恤膠”後,與趙合德瘋狂做愛一夜,最後泄精不止而死。可見助情花其實是有助於發情的一類春藥。歷代的春藥除了漢代的慎恤膠,還有魏晉的“五石散”、“回龍湯”,唐代的“助情花”,宋明時期的“紅鉛丸”、“顫聲嬌”、“膃朒臍”以及清代的“阿肌蘇丸”。這些都是見之於史的春藥。還有“醒酒花”,傳說玄宗與楊貴妃幸遊華清宮,因為喝了一夜的酒還沒有完全清醒,便扶著楊貴妃,看正在盛開的木芍藥。玄宗親折一枝花遞給貴妃,木芍藥的香味使玄宗的酒意很快消散,他說:“不僅萱草可以忘憂,這樣的香艷更能醒酒。”也不知道他說的是木芍藥還是楊貴妃。 
  歷朝歷代皇帝與娼妓的故事流傳很多,最有名的大概要數宋徽宗與同治帝了,流傳下來的唐玄宗與歌妓的故事也零星見於史料。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國的典籍中找不到妓女是何時起源的,在先秦時“妓”往往稱為“娼”,但娼字不是我們今天理解的意思,那時“娼女”是指歌舞女藝人。而且到了後來出現“妓”的稱呼,也是指歌舞,好像與性沒有直接的關係。儘管文字的內涵不同,但那些歌舞女藝人某種程度上也提供性的服務,只是與後世純粹的金錢交易不同。後來“北裏”就成為妓院的代稱,唐代有筆記小說《北裏志》專門記載長安附近的許多談吐詼諧風趣的妓女。有個叫做念奴的歌妓不僅有姿色,而且十分善於唱歌,沒有一刻離開唐玄宗的左右。每次執板唱曲的時候,一雙妙目左顧右盼。玄宗對貴妃說:“這個女子過於妖麗,眼色媚人。”當念奴囀聲歌喉的那一刻,聲音好像鑽出了天上的朝霞,雖然鐘鼓笙竽的嘈雜也不能遮遏。宮妓當中玄宗對念奴最為寵愛。先秦時周幽王和褒姒有一笑千金的典故,唐宮裏也有一歌千金的傳說。有個叫永新的宮妓善於唱歌,最受玄宗的寵愛。每次在御前奏歌絲竹之聲不能遮遏。玄宗常對左右說:“此女一歌價值千金。” 
  不過最讓人感興趣的恐怕是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情愛秘史了。某年的五月五日唐玄宗在興慶池避暑,與楊貴妃白晝睡在水殿中。宮嬪都憑欄倚檻,爭著看雌雄二隻鴛鴦在水中游戲。玄宗正擁抱貴妃在綃帳內睡覺,他睜開睡眼對眾宮嬪說:“你們愛水中的鴛鴦,怎麼比得上我被底的鴛鴛。”秋天的八月,太液池上有數千葉白蓮花盛開,玄宗與貴戚在一邊飲宴觀賞。左右都嘆羨不已。玄宗指著楊貴妃對左右說:“怎麼比得上我的解語花?"到了冬至日下大雪,天地之間白茫茫一片。中午紛紛颺颺的大雪停了,因天氣寒冷所結的冰溜都形成條狀。楊貴妃命侍兒敲下兩條冰溜看著玩。玄宗晚朝視政回來問貴妃說:“你玩的是什麼東西?”妃子笑而答曰:“所玩的是冰筷子。”玄宗對左右侍從說:“妃子天性聰慧,這個比喻得好。”
  楊貴妃能夠得到唐玄宗的寵愛絕不僅僅是容貌長得美麗,關鍵是楊貴妃能夠有效地揣摩了玄宗的心理,而這也是後宮許多姿色艷麗的女子做不到的地方。一天唐玄宗與親王下棋,並令賀懷智獨奏琵琶,楊貴妃站在棋局前觀看。唐玄宗眼看就要輸棋了,楊貴妃將懷裏的貓扔在棋盤上,擾亂了棋局以亂其輸贏,唐玄宗因此十分高興。華清宮中除了供奉專門的溫泉用以供玄宗和貴妃沐浴以外,還有溫泉十六處供其他嬪妃沐浴。玄宗與貴妃沐浴的那個浴池鋪著文瑤密石,池中央有玉蓮溫泉涌出來。楊貴妃用錦繡縫成鴛鴦浮在水中。玄宗與貴妃駕著小舟戲玩于其間。宮中沐浴完畢以後退水順金溝流出宮外,其中漂浮的珠纓寶絡流出街渠,守候在那裏的貧民每天都有所收穫。玄宗在八月十五日夜與楊貴妃臨大液池,憑欄望月而不盡意,玄宗敕令左右說:“在池的西岸另築一座百尺高臺,朕與妃子來年再來望月。”後來經過安祿山反叛,這座百尺高臺也不再建造了,只剩下基址而已。 
  唐玄宗愛好音樂,楊貴妃恰恰對音律十分在行。對此曾有這樣兩個玄乎的故事。其一是玄宗曾夢見十位仙子駕著雲從天上下來,她們手中各執樂器懸空而奏。曲度清越不是人間的凡音,其中有一個仙人說:“這是神仙《紫雲回》,現在傳授給陛下,可為正始之音。”玄宗醒來後餘響仿佛還在。第二天命楊貴妃用玉笛演奏,一絲也不差。還有一次玄宗在東都白天夢見一個容貌艷異的女子,梳著交心髻,大袖寬衣拜倒在床前。玄宗問:“你是誰?”那個女子說:“妾是陛下淩波池中的龍女,衛宮護駕妾也有功,玄宗陛下洞曉鈞天之音,請賜給小女子一支曲。”於是玄宗在夢中為龍女鼓胡琴,名字叫做《淩波曲》。等到玄宗醒來後還記得曲子,於是在淩波宮臨池彈奏這首《淩波曲》,一瞬間池中的波濤涌起,接著有神女出現在池水中,正是夢中所見的龍女。 
  新豐初進一個叫謝阿蠻的歌女,她善於跳舞。在清元小殿,寧王吹玉笛,玄宗打羯鼓,楊貴妃彈琵琶,李龜年吹篥,張野狐彈箜篌,賀懷智打拍子。從早晨到中午歡洽異常。當時只有秦國夫人端坐在一邊觀看。吹完了曲子玄宗戲弄秦國夫人:“今日幸得伺候夫人,請賜一幅纏頭。”秦國夫人說:“豈有大唐天子的阿姨沒錢可用呢?”接著取出三百萬錢“賞賜”給了玄宗。開元年間宦官白秀貞從蜀地回來,獻給玄宗一把琵琶。琵琶槽是些邏檀木製成,溫潤如玉,光亮可鑒,有金絲紅紋形成的兩隻鳳凰,弦是未呵彌羅國永泰元年所進貢的淥水蠶絲製成,光瑩如串起來的珠子瑟瑟作響。楊貴妃抱著這柄琵琶在梨園彈奏,悽清的音韻飄向雲外。而諸王公主自虢國夫人以下都自稱為貴妃琵琶弟子,每次聽完曲子便進獻給楊貴妃許多珍奇的禮物。妃子是日問阿蠻曰:“你貧窮沒有可以獻給師長的東西,還是我給你禮物吧。”說著命侍兒紅桃娘取紅粟玉臂環賜給謝阿蠻。 
  還是在天寶年間,玄宗命宮女數百人為梨園弟子,都住在宜春北院,玄宗一向精通音律,當時著名的樂師有馬仙期、李龜年、賀懷智等。安祿山自范陽來朝入覲,獻了幾百支白玉簫,都陳列在梨園。從裏面傳出來的音響凡間是沒有聽過的。楊貴妃擅長曲藝,曲藝中最善於擊磬,泠泠然多有新聲。太常梨園的樂師也不能做到。玄宗命人採藍田美玉雕琢為磬,上面裝飾著流蘇之類,以金鈿珠翠珍怪的東西雜飾。又鑄了兩座金獅子,各重二百餘斤。其他彩繪綺麗,製作精妙的東西一時無比。等到安史之亂平息後回到長安,只有玉磬還在。玄宗看著玉磬心裏十分悽然,不忍放置在床前,令載送到大常寺收藏。 
  常言說一人成仙雞犬升天,楊貴妃得寵以後她的幾個姊姊也受到了玄宗的寵幸,生活奢華得讓人吃驚。虢國夫人有一副夜明枕,她將枕頭放在大廳裏,光照一室,不用點燈燭。南韓夫人設置了一百枝燈樹,樹高八十尺,豎在高山上。上元夜的時候點亮,一百里外都可以看見,其光明遮掩了月色。據《品物類聚》記載:“吳地流行叫做馬豆的食物,吃了之後牙齒酥軟。”虢國夫人的廚吏鄧連將這種米搗碎為透明的豆花,再用豆洗其皮,作成靈沙膳,供應給翠鴛堂,稱為“透米”。楊貴妃的三個姊姊南韓夫人、虢國夫人、秦國夫人都是體態豐碩,工於巧笑謔浪,每天天不亮就去了皇宮,太陽落山才回去。唐玄宗賜給虢國照夜璣,秦國夫人七葉冠,楊國忠鎖子帳,這些都是稀世奇珍。當時杜甫有詩描繪:“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上馬入宮門。卻嫌脂粉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玄宗起動必定與楊貴妃同行,乘馬的時候有宦官高力士在一邊執轡持鞭。宮中專門為楊貴妃刺繡織錦的超過了一百多人,每日為生日及節慶不停雕樓器物的又有好幾百人。玄宗命楊益去嶺南索求新奇的寶物進奉給貴妃。 
  有一年的上元節,楊氏五宅夜裏在長安遊逛,與廣寧公主的騎從爭出西市門。楊氏的奴僕仗勢揮鞭誤打住了公主的衣服,公主掉落在馬下。駙馬鄭昌裔急忙去扶公主,被楊氏奴僕的鞭子抽在臉上。廣寧公主流淚告訴了玄宗,不料玄宗只令殺楊家奴僕一人,駙馬鄭昌裔被免官,不許朝謁。於是楊家更加專橫,出入禁門沒人敢問,京師的長吏都為之側目。因此當時長安有歌謠說:“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歡。”唐玄宗在勤政樓大張聲樂。教坊舞妓王大娘善於戴百尺竿的雜技,竿上做了一座木山,形狀像神話中的瀛州、方丈,讓一個小兒持節出入在竹竿上的木山裏,而王大娘頂著竹竿舞蹈不輟。年僅十歲的神童劉晏惠悟過人,玄宗召他上樓坐在楊貴妃的膝上,楊貴妃為他施粉黛戴巾櫛,並令他爬上王大娘的竹竿,劉晏應聲說:“樓前百戲競爭新,惟有長竿妙入神。誰謂綺羅翻有力,猶自嫌輕更著人。”玄宗與楊貴妃及嬪禦都歡笑了好半天,聲音傳到了宮外。先前開元年間宮禁中種著紅、紫、淺紅、通白顏色不同的名貴木芍藥,就是今天的牡丹花。玄宗移植到興慶池東沉香亭的前邊,等到木芍藥盛開的時候,唐玄宗下令徵召李白進京。李白接到命令,以為可以從此仕途通達,不再灰頭土臉地生活在蓬蒿之間,「仰天大笑出門去」,從山東兗州啟程奔赴長安。到達長安不久,在金鑾殿受到了玄宗的隆重接見。雖然李隆基並沒有給李白安排什麼官職,只是讓他待詔翰林,但是,這個臨時、候補的身份,卻讓李白有了接近玄宗、接近楊貴妃的機會。
  從李白的詩歌可以看到,玄宗每次攜楊貴妃遊玩,都喜歡讓李白跟隨左右,吟詩佐興。天寶元年十月,玄宗攜楊貴妃往驪山泡溫泉,李白跟著去了,完后寫了《侍從游宿溫泉宮作》等詩;次年初春,玄宗在宮中娛樂,李白奉旨作《宮中行樂詞十首》(今天只能看到其中的八首);仲春,玄宗游宜春苑,李白也去了,奉詔作《龍池柳色初青聽新鶯百囀歌》;暮春,玄宗與楊貴妃于興慶宮沉香亭賞牡丹,玄宗想要聽新詞入曲的演唱,命李白作《清平調詞三首》;入夏,玄宗泛舟白蓮池,李白作了《白蓮花開序》。不難想見,「謫仙人」李白進宮,給奢侈而沉悶的宮廷生活吹進了一股清新的空氣,玄宗見到李白,一定是覺得新鮮有趣的。一時之間,玄宗對李白優禮異常,也完全是可能的事情。
       玄宗詔選梨園弟子演奏十六種樂曲,名樂師李龜年在歌壇久負盛名,他手捧檀板正要唱歌。玄宗說:“賞名花,對妃子,怎麼可以再唱舊樂詞?”接著命李龜年持金花箋宣賜翰林學士李白寫了《清平樂詞》三篇。這三首著名的詞表面上寫牡丹,其實寫的是楊貴妃的天資絕色。於是李龜年捧詞唱歌,梨園弟子按調撫絲竹,楊貴妃手持玻璃七寶杯,杯裏面盛滿了西涼州出產的葡萄美酒,笑著接受了李白的恭維。玄宗調紫玉笛按聲倚曲。每當曲子演奏一遍將換的時候,他便拖長了聲調來討楊貴妃的歡心。但是高力士以為李白脫靴為恥,過了幾天楊貴妃重吟李白寫的詞,高力士詆毀李白說:“老奴還以為妃子聽了李白的詞怨入骨髓,卻不料像這樣拳拳珍愛。”楊貴妃大驚問:“李學士的詞怎麼了?”高力士說:“以漢朝的趙飛燕比喻妃子,太過分了。”楊貴妃由此而嫉恨李白。唐玄宗曾經三次想重用李白,因為楊貴妃的緣故而罷手。可以說李白的詩詞耽誤了他的前程,如果前程二字單指做官為宦的話。史書記載的御手調羹、貴妃捧硯、力士脫靴,未必是後人的憑空杜撰。但是,好景不長。天寶二年春夏之際,李白開始在《望終南山寄紫閣隱者》、《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題東溪公隱居》等詩歌里流露出悵惘之情。當年秋天開始,寫作了多首表現憂讒畏譏、怨尤失望的作品,例如《玉階怨》、《古風四十四.綠蘿紛葳蕤》、《怨歌行》、《妾薄命》、《長門怨二首》等。到了天寶三載春天,李白就離開了朝廷,離開了長安——李白不是主動離開長安的,他是被放逐的。 
  李白在朝廷充當文學侍從的一年多裡,陪著玄宗和楊貴妃到處遊玩。據此可以推測,李白是見識過楊貴妃的美貌與歌舞才藝的——史書上說,楊貴妃是「資質天挺」、「善歌舞,邃曉音律」,琵琶彈得非常好。倘若說,擅長歌舞、精通音律的美人楊貴妃對詩歌才華的李白無動於衷,恐怕也不合情理。才子與佳人相遇,雖然沒有傳出任何緋聞(楊貴妃當時的緋([穢]聞男友是安祿山),但是,合理想象一下,惺惺相惜之情應該是有的。因此,對於《新唐書》李白傳所說,李白沒有得到玄宗的任用、被逐出長安,根源在於楊貴妃的屢次「阻止」,深表懷疑。那時李白的身份不過是「翰林供奉」,說白了就是「娛樂人士」,用詩詞娛樂皇帝及后妃,高力士、楊貴妃還犯不著跟他計較。再者,高力士是一個對玄宗十分忠誠、言聽計從的宦官,為了玄宗的遊玩高興,他竭力操辦唯恐不及,哪裡還會去拆牆腳呢?說高力士因為一次李白酒醉后在玄宗等人面前寫詩,讓他脫靴,他便引以為恥辱,然後在楊貴妃面前說李白壞話,排擠李白。這未免也太小看高力士的肚量,太高看高力士的膽量了——這點娛樂度量都沒有,怎麼能在玄宗身邊做弄臣?李白當時不啻是玄宗的開心果,竟然要排擠他。一個宦官,難道他吃了熊心豹子膽?更為重要的是,當時的玄宗李隆基,雖然沉溺於愛情之中,但是,他在治國上仍不失其鐵腕風格,他是不允許臣屬在他面前替人說情或詆毀他人的。舉個例子,《明皇雜錄》(輯佚)有一條,安祿山暗地裡賄賂楊貴妃,希望「帶平章事」,即掛一個宰相之職,玄宗沒有答應;駙馬張?以為玄宗在一次造訪他的私宅之後會任命自己為宰相,可是遲遲沒有得到任命,私底下向安祿山說過抱怨的話,安祿山又告訴了玄宗。結果,玄宗大怒。玄宗寵愛楊貴妃,「三千寵愛在一身」,堪稱千古佳話,但是,他並沒有允許楊貴妃干政。楊貴妃兩度被逐出後宮,貴妃身份幾乎被廢掉,也可以說明玄宗並沒有被愛情沖昏頭腦。楊貴妃,大約也不敢隨便在他面前說李白的壞話,阻止李白的仕途。 
  宋人洪邁根據《新唐書》記載的高力士摘出李白詩中以趙飛燕影射楊貴妃的句子挑撥楊貴妃這一情節,舉出李白諷刺歷史上的亂政婦人的《雪讒詩》作為例證,說李白是在影射和揭發楊貴妃跟安祿山的淫亂秘密(《容齋隨筆》卷三)。這種說法,也難以置信。李白儘管對自己的遭遇很不滿意,但是,他不至於在詩歌中進行如此直接、露骨的影射和揭露。如果真是這樣,李白得到的恐怕就不是「賜金放還」的待遇了。魏顥《李翰林集序》說「(玄宗)許中書舍人,以張讒逐,游海岱間」;李陽冰《草堂集序》說「丑正同列,害能成謗,格言不入,帝用疏之」。這些人雖然都是李白生前有過交往的親友,但是,所說的理由,卻未必全然可信——他們都有所顧忌。李白的供奉翰林,還不是正式的公務員,對張駙馬張沒有多大威脅,他用不著冒風險「讒逐」李白;同列之人,也許有嫉妒李白才華和皇帝隆遇的,但是,按照玄宗的性格和處事手法,他們未必膽敢在他面前說李白多少壞話。比較可信的是范傳正《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序》所說的,「……玄宗甚愛其才,或慮乘醉出入省中,不能不言溫室樹,恐掇後患,惜而逐之」。也就是說,李白的離開朝廷、離開長安,主要原因在唐玄宗本人:他擔心經常喝醉酒的李白在外邊泄露宮闈秘聞。這是玄宗最忌諱的事情。唐朝皇帝在許多方面學習漢朝,這是眾所周知之的事情。漢朝法律,外傳朝中言語是大罪。例如,夏侯勝一次出了朝廷,告訴外人宣帝跟他說過的話,遭到了宣帝的嚴厲斥責,從此不敢再說;京房把漢元帝跟他說的話跟御史大夫鄭君說了,鄭君又跟張博說了,張博悄悄記了下來,後來因此被殺了頭。其實,恐怕不獨漢朝、唐朝如此,任何朝代都會對朝廷內幕嚴加保密的。玄宗之所以打消了一度有過的任命李白為中書舍人的念頭,主要原因應該是李白太愛喝酒,太容易喝醉,喝醉后嘴上又缺少把門的。 
  玄宗在百花院便殿瀏覽《漢成帝內傳》,當時楊貴妃遲來了一會,她邊用手整上衣領邊問:“看的是什麼書?”玄宗笑著說:“你不要問了,知道了又責怪我。”楊貴妃搶過書一看寫的是“漢成帝獲飛燕,身輕欲不勝風。恐其飄翥,帝為造水晶盤,令宮人掌之而歌舞。又制七寶避風臺,間以諸香,安於上,恐其四肢不禁”等等的漢宮趙飛燕的艷史。玄宗又說:“你能被風吹走麼?”大概是因為楊貴妃肥碩,所以與她開玩笑。楊貴妃說:“《霓裳羽衣》一曲可以彌補。”玄宗說:“我記得有一架屏風,假如在的話賜給你。”這架屏風叫做“虹霓屏”,雕刻著前代美女的形貌,長三寸左右。屏風上繪製的寶器衣服都是用珍寶鑲嵌而成。質地是水晶,以玳瑁水犀為押,珍珠為纓絡。虹霓屏是隋文帝所造,當時賜給了文成公主。貞觀初滅了北胡以後,與隋煬帝的蕭後一同回歸中國,稱得上天下最珍奇的東西。楊貴妃將屏風帶到了娘家,楊國忠中午在樓上休息,看見了屏風。他剛剛睡下,就見屏風上的美女依次走下來,向楊國忠各報自己的名號,楊國忠雖然睜開眼睛歷歷可見,但是身體不能動,口裏不能發聲。這些美女環坐在楊國忠的周圍,不久另十多個腰肢纖細的歌妓走過來說:“外面是楚章華的踏謠娘。”(“踏謠娘”是當時最成功的歌舞表演劇目,崔令欽的《教坊記》對此有記載。一說是北齊酒鬼蘇郎中的妻子,一說是隋末河內一個醜酒徒的妻子。)這些歌妓手臂挽在一起唱歌:“三朵芙蓉是我流,大楊造得小楊收。”又有二三歌妓說:“怎麼是楚宮的弓腰。你難道沒看過《楚辭別序》上寫著:‘綽約花態,弓身玉肌?’”接著也表演了一番。然後所有這些從屏風上走下來的美女又都一個個飛上了屏風。楊國忠這才可以動彈,他十分恐懼,連跑帶爬滾下樓去,令人將樓鎖起來。楊貴妃知道了這件事也不敢再要這架屏風。安祿山亂後,這架虹霓屏淪落到了在宰相元載的家裏,以後的下落就不知道了。
  開元末年,江陵地方進貢乳柑橘,玄宗以十枚柑橘種在蓬萊宮,到了天寶十年的九月秋天結實。他將乳柑橘賜給宰臣,並說:“朕以前在宮內種的柑橘現在結了一百五十余顆果實,與江南及蜀道所進貢的沒有差別,只是味道好像不太一樣。”其中有兩個柑結成了合歡果,玄宗與楊貴妃互相持玩。玄宗說:“此果好像知道人意,朕與卿本來同一身體,所以叫合歡。”於是擁抱楊貴妃一起坐下吃了這枚合歡果。廣南地區進貢一隻會說人話的白色鸚鵡,稱為“雪衣女”,一天飛上楊貴妃的鏡臺自言自語說:“雪衣女昨夜夢見被鷙烏所搏。”玄宗令楊貴妃教給雪衣女念《多心經》。白鸚鵡將這篇佛經記誦精熟。後來玄宗與楊貴妃在別殿遊玩,將雪衣女放置在步輦竿上一同去。忽然一頭鷹從天而至,將雪衣女殺死。玄宗與楊貴妃嘆息了很久,將鸚鵡的屍體埋在苑中,稱為鸚鵡冢。交趾進貢五十枚龍腦香,形狀像蟬蠶,波斯人說老龍腦樹節才有這種東西。禁中稱為“瑞龍腦”,玄宗賜給楊貴妃十枚。楊貴妃私下派遣明駝使(明駝使就是腹下有毛,夜裏能明,日馳五百里的駱駝 )持三枚瑞龍腦送給安祿山。楊貴妃又送安祿山金平脫裝具、玉盒、金平脫鐵面碗等等珍貴的東西。送東西而不讓玄宗知道,可見私情不同一般。 
  安祿山本名叫軋草山,是個雜種胡人。他的母親是巫師,其實就是一個妓女。關於“巫”和妓女的關係在此略作說明。“巫”是在商代出現的一種很重要的現象。甲骨文中的“巫”是個象形字,形狀類似人手裏拿著東西跳舞。“巫”與“舞”在當時是一個意思。許慎《說文解字》對“巫”字義的解釋是:“巫,視也。女能事無形以舞降神者也。象人兩袖舞形”。可見“巫”的身份是女性,當時從事宗教活動的男性稱作“覡”。在宮廷裏帝王主要通過巫女的樂舞來與神溝通。在古代的西方和中東從事宗教活動的女性往往和賣淫緊密聯繫在一起,宗教賣淫與商業賣淫是前後相繼的兩個時期。清代的學者王國維在《宋元戲曲考》中說楚國的女巫:“至於浴蘭休芳,華衣若英,衣服之麗也。緩節安歌,竽瑟皓倡。歌舞之盛也。乘風載雲之詞,生別新知之語,荒淫之意也”。巫女的娛神其實更多有娛人的世俗色彩。在《尚書》中將“巫風”與“淫風”相提並論。女巫這一變相的娼妓仍然在周朝延續了下來。比如說在求雨的時候必須女巫來作,因為女性是陰,男性是陽,只有女性才能與同屬於陰性的雨天互相感應。而在求雨的過程裏就有性行為的參與,董仲舒的《請雨法》記載,在求雨的過程中女巫必須與男性交合,直到天上下雨為止。在民間的三月男女在郊外野合是國家提倡的行為。《周禮·地官·媒氏》說:“中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若無故而不用令者,罰之。司男女之無夫家者而會之。”安祿山晚年更加肥碩,垂肚過膝,自稱有三百五十斤。可是他在玄宗面前跳胡旋舞的時候卻十分靈活,舞步像風一樣快。玄宗曾經在勤政樓東間設大金雞障,裏面放置一張大床榻,卷去簾子與安祿山坐在一起。樓下設百戲,玄宗與安祿山一起觀看。太子李亨勸諫說:“歷觀今古,沒有聽說過臣下與君主同坐一起看戲。”玄宗私下說:“安祿山有異相,之所以坐在一起是為了禳除兇星。”又曾與安祿山夜宴,安祿山醉臥化成一條豬但是長著龍首。左右立刻告訴了玄宗,玄宗說:“這是豬龍,沒有什麼作為。”始終不殺安祿山。 
       天寶十五年(西元755年)一場聲勢浩大的政變,促使繁盛的大唐王朝由此走向衰敗,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亂”。“安史之亂”爆發,叛軍陷洛陽,破潼關,京師震動。7月14日,安祿山統領的叛亂軍大舉攻入長安 接到密報的唐玄宗連夜帶領嬪妃以及貼身禁軍倉皇出逃。玄宗帶楊貴妃逃往四川。第二天,逃亡隊伍到達陜西境內的馬嵬坡。就在這時,以右彪武軍大將軍陳玄禮為首的隨軍將士突然起義反叛,以楊貴妃和楊國忠倡亂誤國,憤而殺死楊國忠,當朝宰相楊國忠瞬間死于亂軍之中。隨後,叛亂的將士將憤怒的矛頭指向了楊國忠的姐姐—--玄宗最為寵愛的楊貴妃,逼玄宗將楊貴妃縊死。高力士勸唐玄宗,他講現在的情況是楊國忠已經死了,貴妃在,誅殺楊國忠的將士心裏不安,將士心裏不安,陛下就不安,將士安,陛下就安,高力士以一種委婉的口吻,交代了問題的實質,就是說唐玄宗不能留下楊玉環,留下楊玉環,就有可能會對唐玄宗的安全發生影響。七十多歲的唐玄宗無可奈何之下,將楊貴妃賜死以留全屍。根據新舊唐書裏的記載,在當時情勢危急的馬嵬坡上,楊貴妃主動同意獻出自己的生命。楊貴妃在死之前請求去驛站旁邊的佛堂祭拜,于是隨後被縊死于佛堂。貴妃死後用紫褥裹蓋草草的埋葬在佛堂旁邊的土坡上,從此這個絕世佳人,孤零零的躺在荒涼的馬嵬坡上。唐代詩人白居易在《長恨歌》中對這一事件有生動細緻的描寫:“九重城翩煙塵生,幹乘萬騎西南行。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餘裏。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娥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這個大唐最美麗的女人,一代絕世美女香銷玉殞在荒涼的馬嵬坡上。楊貴妃的美貌無疑是絕世罕有的,但是,就是那個深愛著楊貴妃的唐玄宗,擁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卻不能在危急關頭保住愛妃的生命。 
  等到安祿山叛亂後人們才回想起當初術士李遐周說過的預言詩:“燕市人皆去,函關馬不歸。若逢山下鬼,環上係羅衣。”其中“燕市人皆去”說的是安祿山與薊門之士叛亂。“函關馬不歸”是哥舒翰失守于潼關。“若逢山下鬼”是一個嵬字,即馬嵬驛。“環上係羅衣”,楊貴妃的小名叫玉環,她常以假髻為首飾,而喜歡穿黃裙。天寶末年京師有童謠:“義髻拋河裏,黃裙逐水流。”到此都應驗了。虢國夫人跑到陳倉地方的客店。縣令薛景仙率吏人追趕,虢國夫人走入竹林下以為是賊軍到了,她先殺其兒子楊徽,又殺其女兒。楊國忠的妻子裴柔說:“娘子何不憐惜我行個方便呢?”虢國夫人不聽,連她與她女兒一起殺死,然後拔劍自刎卻沒有死。被追上來的縣吏關在獄中,虢國夫人還問:“你們到底是國家忠臣還是叛賊?”獄吏說:“都是。”不久血凝其喉而死,埋在東郭十余步的道北楊樹下。一年以後,至德二年收復西京,那場聲勢浩大的安史之亂終于平息。大唐的皇宮內傳來了此起彼伏的朝拜聲,玄宗之子肅宗登上了皇位,玄宗上自成都回長安當了太上皇。他派人祭奠楊貴妃,後來想要改葬,李輔國等人不允許。玄宗便悄悄命人移葬在別處,當初埋楊貴妃的時候用以紫褥裹著,移葬的時候屍首都尋不見了,只留下胸前的錦香囊還在。中官葬完後將錦香囊獻給玄宗,玄宗藏在袖子裏。他又令畫工描繪楊貴妃的圖形,朝夕看著嘆息。 
  玄宗住在南內,夜深的時候登上勤政樓憑欄南望,忽然聽見裏坊中隱隱有歌聲,回頭對高力士說:“難道是梨園舊人麼?明日為我找來。”第二天,高力士果然找到了這些舊日的梨園弟子。楊貴妃的侍者紅桃也在,她歌楊貴妃所制的《涼州》詞,玄宗吹玉笛為之倚曲。唱曲完畢相視掩泣。至德年間玄宗又一次來到華清宮,從官嬪禦都不是舊人。玄宗在望京樓下命張野狐奏《雨霖鈴》曲。曲子演奏到一半他四顧淒涼,不覺淚流滿面。左右見了也十分傷感。歌女謝阿蠻善舞《淩波曲》,舊時經常出入宮禁,楊貴妃待她很好。玄宗詔令謝阿蠻跳舞。跳舞完畢後謝阿蠻將當初楊貴妃送給她的金粟裝臂環進獻給玄宗說:“這是貴妃所賜。”玄宗拿在手裏看了半天悽然說:“這時高祖大破高麗獲得了兩件寶物,一件是紫金帶,另一件是這個紅玉支。朕將紅玉支賜給了妃子,後來高麗知道此寶在我的手裏要求歸還,朕命還其紫金帶,留下了紅玉支沒有歸還,你既然從妃子那裏得到,今日再看見徒增悲涼啊。”乾元元年,賀懷智上言說:“記得陛下曾與親王下棋,令臣在一邊獨彈琵琶,貴妃立在局前觀看,陛下快輸的時候貴妃將貓放在棋局上擾亂了敗局,當時一陣風將貴妃的絲巾吹在臣的頭巾上,臣回來的時候覺得滿身香氣。於是卸下頭幘藏在錦囊中,進獻給陛下。”玄宗說:“這是瑞龍腦香。”又是一陣淒涼的心緒。
       玄宗本紀裏記載“命力士賜貴妃自縊” ,同樣在楊太真外傳裏有:"縊死"看來多數的史料記載,貴妃確實上吊了。但是兩年後改葬的人為何沒有找到她的遺體呢。民間為何傳出楊貴妃可能遺體失蹤,貴妃可能沒死的驚天奇聞呢? 人們在查找史料的時候發現了新舊唐書兩種不同的記載。在舊唐書裏說:肌膚已壞,而香囊猶在。而新唐書裏卻只有:香囊猶在。也就是說只有香囊,而不見了貴妃的遺體。新舊唐書的記載為何有這樣的差異呢,難道會是編寫人的失誤,疏忽了“肌膚已壞”的記載。倘若按舊唐書的說法,肌膚已壞,仍然是可以改葬的,為何去改葬的宦官只帶回了貴妃攜帶的香囊呢?人們又懷疑貴妃的遺體是否被盜墓的人,盜走了呢?但是這樣的說法,似乎很難以成立,在當時危急的時刻下,民間的人是不會很快得知楊貴妃埋葬的地方,而且遺體只是草草的埋葬,沒有任何的陪葬品。倘若是盜墓分子所為,就不會留下楊貴妃身上所攜帶的香囊。那麼新舊唐書哪一個記載才是最準確的呢?舊唐書是唐朝時就記載的,而新唐書是宋朝人根據舊唐書編寫的,按常理說應該是舊唐書尤為可信,但是如果是這樣,新唐書裏也不應該將“肌膚已壞“如此重要的記載刪掉。這樣的疏漏不得不讓後世的人們產生疑惑。唐玄宗改葬楊貴妃的願望確實也沒有實現,這似乎又不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從唐明皇本人的角度來看,他是要對外宣布貴妃確實死了,因為她不得不死,可是這就給人一個空間說她可能沒死,只不過是玄宗的一個借口而已,這兩段記載的關鍵是在這裏,那麼宋朝人在寫新唐書的時候,覺得搞不清楚,因此也不說有沒有屍體了,就說香囊猶在就行了,就把這個事情給迴避掉了。
       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已經不復存在,人們無法預想馬嵬坡上究竟發生了什麼意外。楊貴妃真的遇難還是被執行的高力士手下留情呢,這個問題也只有當年的高力士和隨行的侍女清楚了。一般的記載是陳玄禮免胄失甲,把所有的行頭脫下後禮拜,就沒有走進去看,就是想像,因為一般的理解皇帝和皇妃一般人是不能親近的,遺體也是不能親近的,你一個禁軍的首領,那麼看了看,抬了個屍體,蓋了個白布,那好像就是了,這也留下一個疑案,一般講,高力士是否會受玄宗的暗示,留有一手,或是高力士本來就跟貴妃關係很好,下不了毒手,勒了後斷了氣,抬進來又可能活了等等這些話題。倘若叛亂的將士沒有在楊貴妃死後去檢驗楊貴妃的遺體,那是否預示一千多年前的馬嵬坡上真的會有什麼意外的情況出現呢?貴妃的遺體為何消失的無影無蹤了呢?倘若她的肌膚已壞,去的宦官為何不改葬她呢?卻只帶回了她生前佩帶的香囊。 一千多年後的今天,法門寺博物館內保存著那個富有傳奇色彩的香囊。經歷了一千多年的歲月,這個有著金銀色的小香囊依然完好無損,它就是楊貴妃死後留下來的香囊。這種香囊在古代稱做“香球”,唐代時專為貴婦人攜帶,大的可以挂在床頭進行熏香,小的就隨身攜帶。這兩件香囊,最大的直徑是12。8厘米。小的一個是5。4厘米,它的原理就是在香囊裏面有兩個持平環,持平環上套一個缽盂,無論怎樣轉動,這個缽盂始終與地面保持平行,而裏面的香料和藿香始終不會撒在外面,這種原理就和近代用于航海航空上的陀螺儀原理是相似的。所以從法門寺出土的這個香囊還可以看到,當時唐玄宗要改葬楊貴妃時發現的香囊,不是當時的一種絲織品,而是一種金屬制品,體態豐滿的楊貴妃身上總會發出持續不斷的香味,正是因為貴妃身上攜帶了如此巧妙的香囊。日夜思念楊貴妃的玄宗只能對著佳人留下的遺物哀嘆。今天的馬嵬坡依舊蒼涼,歷史永遠無法抹去貴妃的悲慘遭遇,這裏的一花一草見證了一千多年前那段令人費解的歷史。傳說,楊貴妃死後,唐玄宗日夜思念楊貴妃,時常在一棵槐樹下哀悼,這棵古樹後來被稱做“太上槐”,它見證了佳人消失後唐玄宗對貴妃的無限思念之情。
  有個叫楊通的道士從蜀地來,知道上皇因想念楊貴妃而不能釋懷,就對玄宗推薦方士李少君。李少君竭其術尋找楊貴妃的靈魂沒有找到,他出天界、入地府也都找不見。又在四虛上下尋找,到了東海的邊際,跨上蓬壺山,忽見最高山上有許多樓閣。到了西廂下朝東的門口,門匾上寫著“玉妃太真院”。他上前拍打門環,有梳著雙鬟的童女出來開門,方士造次還沒有來得及說話,童女又進去了。不久一個穿碧衣的侍女出來問李少君從什麼地方來?李少君說是天子的使者。碧衣侍女說:“玉妃剛睡下,請少待一會。”過了一個時辰碧衣侍女將李少君請進來,楊貴妃戴著金蓮,穿著紫綃,身上佩紅玉,腳上穿鳳舄,左右侍女七八人。楊貴妃問皇帝怎麼樣,又問天寶十四年以後的事。李少君一一敘說。楊貴妃憫然無言,她命指碧衣侍女取來一個金釵鈿合,折成兩半,一半交授給李少君說:“為我謝太上皇,將這件東西交給他。”李少君快走的時候臉色有不足,他跪在地上說:“請妃子告訴臣當時的一件秘事,否則陛下恐怕不信臣所說的。”楊貴妃茫然退立若有所思,慢慢地說:“在天寶十年避暑驪山宮,秋七月牽牛織女相見的夜裏,皇上仰天感織女事,密相誓心說‘願世世為夫婦。’說完了執手各自嗚咽。這件事只有君王一個人知道。”又悲傷地說:“由此一念,犯了私欲之罪,恐怕不能再住在這裡,又要墮落下界,希望與他再結來生緣。”李少君說:“太上皇也不久於人間,希望妃子自愛,不要這樣自尋苦楚。”李少君回來回奏玄宗,玄宗震悼不已。移入大內甘露殿後每天悲悼楊貴妃。他玩紫玉笛,吹了幾聲便有雙鶴飛下庭院,徘徊良久才離開。玄宗命人準備沐浴的東西,並說:“假如我就枕,你們不要驚醒我。”他睡下去就再也沒有醒來。
       貴妃被埋葬的地方只有一個簡陋的石碑,文革時這個墓碑也遭到了破壞。而今在馬嵬鎮上,重新修葺的楊貴妃墓館,裏面不僅有貴妃的墓,還有貴妃的塑像,供遊人瞻仰。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宦官挖開的就是這個墓,只不過這個貴妃墓完全與昔日的墓不同了,但是它依然還是一個衣冠冢,沒有了貴妃的遺體,伴隨著一千多年前那個難以解答的迷霧,永久的存留在這裏。現今修葺的墓有三米高,外形用青磚包砌的嚴嚴實實。關于這個在當地還有一個美好的傳說:當地有一個姑娘,長的奇醜無比,她心想為何貴妃長的那麼漂亮,把我長的那麼醜,她在貴妃墳上哭了一夜,臉上沾上了貴妃墳上的白土,結果第二天她回家一看,臉上的斑點全都不見了,這個美容的作用頓時傳遍了四周,來的人都會抓一點貴妃土,後來為了保護墳土,就用青磚砌了起來。在今日楊貴妃墓館的碑文上,依然記載著“墓上生白土”這樣的字,這個美好的傳說故事也隨著這座墓而傳流到現在。每當陽春三月的時候,貴妃墓館裏鮮花盛開,無數的遊人相繼踏來,在這位傳奇的絕世美人墓前悼念。在墓館裏肅立著高達二十米的貴妃塑像,顯示出了一代美人的風姿綽約,和留在她身上的謎題,讓人留戀忘返。 
       2002年,日本著名影星山口百惠在接受媒體記者採訪時,正式聲明她是楊貴妃的後裔。這個大洋彼岸傳來的消息迅速在中國爆炸開來,人們感到無比的震驚,楊貴妃的後人怎麼可能跑到日本去呢?當年的貴妃莫非真的逃離了大唐轉道東瀛了麼?其實,翻開史料,有關楊貴妃東渡日本的說法由來已久。早在二十年代,著名“紅學家”俞平泊先生在《長恨歌》和《長恨歌傳》的質疑等文章中指出,楊貴妃可能並沒有死在馬嵬坡,而是去了日本定居。文章指出,在日本不僅有楊貴妃的墳墓,還有楊貴妃的塑像。而且,現今的日本沿海邊有一個叫做“久津”的村子,以“楊貴妃之鄉”而聞名,這裏的人們相信一個久遠的傳說,當年楊貴妃在馬嵬坡兵變的形勢逼迫下,一名侍女代替她去死了,楊貴妃在遣唐使的幫助下,乘船離開了大唐,經過漫長的時日漂泊至一個村子,就是今日的日本山口縣久津。山口百惠就是山口家族的一員,看來她聲稱自己是楊貴妃的後裔不是空穴來風的。日本著名的文學作品中,南宮博的《楊貴妃外傳》和渡邊龍策的《楊貴妃復活秘史》中,都有這樣的描述,他們推斷楊貴妃確實沒死而逃到了日本。日本世代流傳的這些傳說實在出乎國人的意料,而且所有傳說都有根有據,一個中國的貴妃竟然在日本很多地方,都有她的墳墓和塑像,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難道楊貴妃真是逃去了日本? 
       白居易的長恨歌在記述楊貴妃本事的時候,長詩的後半部分他表述了對楊貴妃的一種想像,說楊貴妃雖然是人已經死了,但是她的靈魂還是活著的,她的靈魂飄搖到神仙山上,後來她和唐明皇所派去的道士在神仙山上相遇了。而眾所周知,白居易的《長恨歌》是歷史上描寫楊貴妃和唐玄宗愛情的最為著名的傳世名作。人們分析長恨歌裏寫到的詩句,“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其中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人們仔細的分析這段詩文,其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就是描寫了馬嵬坡上找不到楊貴妃的遺體了。而此後唐玄宗派一個道士去找尋楊貴妃,結果“上窮碧落下黃泉”都沒有找到,最後道士在仙山上找到了貴妃,而太真是貴妃出家時的法號。由于是浪漫風格的詩文,若道士真的在仙山上找到了貴妃,這裏的仙山究竟指的是哪裏?世界上存在這樣的的地嗎?長恨歌裏寫到的稱蓬萊的仙山又在哪裏呢?關于蓬萊山,在中日文化史上,具有特別的文化意義,在日本的文學的創作的概念中,他們常常把蓬萊山本身就指為日本本所,因為我們都知道,蓬萊山是中國道教所構思的神仙生活的在大海中的一種神山,但是在日本的文學中,常常把蓬萊山作為日本本身,加以演化的,所以這個暗示了楊貴妃在安祿山事變之後,她其實沒有死,她可能到達了日本,但是在和中國的史料中並沒有記載“蓬萊山就是日本”的說法。 
       而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史料中最翔實的航海記載就是東渡日本的鑒真和尚,他前後歷經11年,經歷了5次的失敗,屢遭磨難,才終于到達日本。可想而知在那樣的艱苦條件下,楊貴妃想要逃到日本究竟有多大可能性呢? 唐朝時候,中日之間的交往,非常頻繁,據記載,包括非正式的有十六七次甚至十八九次的遣唐使,至少能夠落實的也有十五次,在唐朝不到三百年的時間裏,那麼經常有日本人來,來得規模最大的盛唐時候的使團達到五百多人,將近六百人,最多一次五百九十多人,是很大的一個規模,一般它來的船,一般是三艘四艘船,所以一般的船裏載的能達到一百多人的規模,所以那個時候是日本的造船在唐朝也比較發達,當然,唐朝的官船可能比他們還要發達,因為在廣州有駛舶使,就是對阿拉伯世界整個貿易,大量的中國瓷器出去,那個船是非常大的,所以從這個航海技術,從造船技術,從船的本身的交往的規模來說,楊貴妃出逃日本應該是沒有問題的。據中國古代交通史記載,當時唐玄宗逃到了四川,隨後還有逃走的留學生,遣唐使等,楊貴妃一定會選擇相反的方向,可能到了武漢,經長江下流,有三條路線,一個是揚州,一個蘇洲和明洲,可能在此三個地方登船,最後經歷數日到達日本的山口久津縣,後來以楊貴妃之鄉而聞名。這樣的推理似乎是可行的,但這也是後人的猜測,在當時危急的情況下,楊貴妃就算能幸存下來,她能怎樣脫離大唐嗎?當時要將她置于死地的四軍,都是受太子李亨也是後來唐肅宗的指派,已經成為皇上的肅宗怎麼可能容忍楊貴妃逃離大唐呢?據史料記載,楊貴妃死後,唐肅宗拒絕將貴妃納入後宮名列之內,如此看來他們之間有極深的仇恨 。
       四川太蓬山位于四川省營山縣營山鄉境內的太蓬山,地貌獨特,山勢險峻,早在晉朝初期,已經是道教聖地之一,隋唐之後香火鼎盛。傳說太蓬山諸峰成蓮蓬狀,所以後人取荷花的蓮蓬之意稱其為“太蓬山”,蓬山上仙霧繚繞,素有“蓬萊仙跡”之稱。當地人傳說,馬嵬事變後,楊貴妃喬裝打扮,翻秦嶺,過巴中,跨州越縣,終于來到太蓬山避難,立即得到道士們的同情和保護。而楊貴妃早年與道教關係密切,對太蓬山早就心向往。天上地下都找不到,結果在蓬山把她找到,而蓬山呢,登萊揚洲的這個蓬萊,在唐人的詩裏面都是說它蓬贏,蓬島很少說它是蓬山的,大蓬山實際上指的是蓬山(蓬萊),這樣子就可以證明楊貴妃是到了蓬山,她之所以曉得蓬山是因為荔枝的路線,經常給楊貴妃運荔枝,她就曉得大蓬山這個地方,所以她才會走到大蓬山去,不然的話她就不會去了。白居易長恨歌裏的“蓬萊”會是指太蓬山嗎?當年復活的楊貴妃怎麼會逃到太蓬山呢?傳說大唐時楊貴妃酷愛吃荔枝,唐玄宗專門開辟了一條荔枝路,快馬加鞭以最快的速度送到楊貴妃面前,而這條路就路過太蓬山 。後人稱楊貴妃是知道這條路的,尤其太蓬山此地地勢偏僻,適合躲藏,山上有一道觀,楊貴妃早期信奉道教,自然得到道觀內道士的收留。倘若唐玄宗派去的道士是在此山找到的楊貴妃,並且帶回了楊貴妃的發簪,但是為什麼道士能夠找的地方,其他人就發現不了呢 ?傳說楊貴妃就是在這裏避難,度過她的淒苦晚年,死後葬在山下的村子裏, 山下這個構造簡單已經生了青苔的墳墓,奇怪的是這個墓上只刻了“楊氏之墓”四個字。據村民說這個墓是楊貴妃死後悄悄埋葬在這裏,這個墓和對面的雙乳峰有了奇特的聯係。兩者結合起來被當地的村民稱作是“仙女墳”,意思是墓中埋葬的是美人,楊貴妃死後,山下的村子稱作“楊家村”,當時的村裏人隱瞞了貴妃的消息。太蓬山下的楊氏之墓會是貴妃的墓嗎?楊貴妃真的終老太蓬山嗎?為何史料裏沒有任何的記載,按照常理就算楊貴妃被葬在這裏也會有記載的,難道是因為這座山地勢偏僻造成的隔絕嗎 ?現今的人也無法去考證這些,只能是一些猜測吧了。
       楊玉環種種傳聞,最後歸根到底都反映了一個問題,就是反映了天下人心對當年唐朝這個歷史變故和有關當事人的態度,而天下人心的這個態度,在批評和同情並存的情況下,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以同情的感情為主。 楊貴妃是生是死的傳聞相持不下,一方面是史料的粗略記載,一方面是文人墨客的浪漫描述,給世人帶來了無限的希望與幻想。楊貴妃三個字已經成為形象化大唐盛世的代名詞,她的生死之謎值得我們永遠去探索和深深的一聲嘆息



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是怎樣的
2017/07/22 來源:蓋飯GetFun
唐玄宗(685~762年),即李隆基,一稱唐明皇。延和元年受禪即位。初期先後任用姚崇、宋?為相,整頓武周后期以來的弊政,社會經濟繼續有所發展,被稱為開元之治。後期任用李林甫、楊國忠等執政,官吏貪黷,政治腐敗。天寶十四載爆發了安史之亂。次年,逃往四川,太子享(肅宗)即位靈武,他被尊為太上皇。至德二年末回長安,後抑鬱而死。
唐玄宗李隆基是個非常有作為的皇帝,他開創了唐朝燦爛文化的頂峰,開元盛世,同時也是一個風流成性的皇帝,直接導致了強盛的大唐王朝走上了下坡路。說起唐玄宗我們首先就會想起他與楊貴妃的一段生死戀情,但所知道的也只此而已。其實在《楊太真外傳》、《開元天寶遺事》等一些野史筆記資料中有許多在正史中不曾記載的內容,這些難以置信的故事到底是文人杜撰,還是歷史上實有其事?已經難以考證,但是這些記載比正史的敘述更加生動有趣則是肯定無疑的。
花朵本來是極為平凡的植物,但是在開元天寶年間浪漫的宮廷情愛生活中往往賦予了花朵不同的意義。開元末年,御苑新種有數千葉桃花。一次玄宗親自折下一枝插在楊貴妃的發冠上,說:此個花可以使愛妃更顯得嬌美。因此桃花又被宮裡稱為助嬌花。玄宗寵愛楊貴妃,很久都不視朝政,安祿山進獻了一種助情花,大小像粳米一樣,但顏色是紅的。每當玄宗和貴妃睡在一起的時候,嘴裡含一粒可以催動情慾,周旋一夜而筋力不倦。玄宗私下說:這是漢代的慎恤膠啊。慎恤膠是迄今所知的中國最古老的春藥,但對藥的成分今人已不得而知了。以前漢成帝劉驁就是連服七顆慎恤膠後,與趙合德瘋狂做愛一夜,最後泄精不止而死。可見助情花其實是有助於發情的一類春藥。歷代的春藥除了漢代的慎恤膠,還有魏晉的五石散、回龍湯,唐代的助情花,宋明時期的紅鉛丸、顫聲嬌、膃?臍以及清代的阿肌蘇丸。這些都是見之於史的春藥。
還有醒酒花,傳說玄宗與楊貴妃幸游華清宮,因為喝了一夜的酒還沒有完全清醒,便扶著楊貴妃,看正在盛開的木芍藥。玄宗親折一枝花遞給貴妃,木芍藥的香味使玄宗的酒意很快消散,他說:不僅萱草可以忘憂,這樣的香艷更能醒酒。也不知道他說的是木芍藥還是楊貴妃。
歷朝歷代皇帝與娼妓的故事流傳很多,都可以舉最有名的大概要數宋徽宗與同治帝了,流傳下來的唐玄宗與歌妓的故事也零星見於史料。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國的典籍中找不到妓女是何時起源的,在先秦時妓往往稱為娼,但娼字不是我們今天理解的意思,那時娼女是指歌舞女藝人。而且到了後來出現妓的稱呼,也是指歌舞,好像與性沒有直接的關係。儘管文字的內涵不同,但那些歌舞女藝人某種程度上也提供性的服務,只是與後世純粹的金錢交易不同。後來北里就成為妓院的代稱,唐代有筆記小說《北里志》專門記載長安附近的許多談吐詼諧風趣的妓女。
有個叫做念奴的歌妓不僅有姿色,而且十分善於唱歌,沒有一刻離開唐玄宗的左右。每次執板唱曲的時候,一雙妙目左顧右盼。玄宗對貴妃說:這個女子過於妖麗,眼色媚人。當念奴囀聲歌喉的那一刻,聲音好像鑽出了天上的朝霞,雖然鐘鼓笙竽的嘈雜也不能遮遏。宮妓當中玄宗對念奴最為寵愛。先秦時周幽王和褒姒有一笑千金的典故,唐宮裡也有一歌千金的傳說。有個叫永新的宮妓善於唱歌,最受玄宗的寵愛。每次在御前奏歌絲竹之聲不能遮遏。玄宗常對左右說:此女一歌價值千金。
不過最讓人感興趣的恐怕是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情愛秘史了。某年的五月五日唐玄宗在興慶池避暑,與楊貴妃白晝睡在水殿中。宮嬪都憑欄倚檻,爭著看雌雄二隻鴛鴦在水中遊戲。玄宗正擁抱貴妃在綃帳內睡覺,他睜開睡眼對眾宮嬪說:你們愛水中的鴛鴦,怎麼比得上我被底的鴛鴛。
秋天的八月,太液池上有數千葉白蓮花盛開,玄宗與貴戚在一邊飲宴觀賞。左右都嘆羨不已。玄宗指著楊貴妃對左右說:怎麼比得上我的解語花?
到了冬至日下大雪,天地之間白茫茫一片。中午紛紛揚揚的大雪停了,因天氣寒冷所結的冰溜都形成條狀。楊貴妃命侍兒敲下兩條冰溜看著玩。玄宗晚朝視政回來問貴妃說:你玩的是什麼東西?妃子笑而答曰:所玩的是冰筷子。玄宗對左右侍從說:妃子天性聰慧,這個比喻得好。
楊貴妃能夠得到唐玄宗的寵愛絕不僅僅是容貌長得美麗,關鍵是有效地揣摩了玄宗的心理,而這也是後宮許多姿色艷麗的女子做不到的地方。一天唐玄宗與親王下棋,並令賀懷智獨奏琵琶,楊貴妃站在棋局前觀看。唐玄宗眼看就要輸棋了,楊貴妃將懷裡的貓扔在棋盤上,擾亂了棋局以亂其輸贏,唐玄宗因此十分高興。
華清宮中除了供奉專門的溫泉用以供玄宗和貴妃沐浴以外,還有溫泉十六處供其它嬪妃沐浴。玄宗與貴妃沐浴的那個浴池鋪著文瑤密石,池中央有玉蓮溫泉湧出來。楊貴妃用錦繡縫成鴛鴦浮在水中。玄宗與貴妃駕著小舟戲玩於其間。宮中沐浴完畢以後退水順金溝流出宮外,其中漂浮的珠纓寶絡流出街渠,守候在那裡的貧民每天都有所收穫。
玄宗在八月十五日夜與楊貴妃臨大液池,憑欄望月而不盡意,玄宗敕令左右說:在池的西岸另築一座百尺高台,朕與妃子來年再來望月。後來經過安祿山反叛,這座百尺高台也不再建造了,只剩下基址而已。
唐玄宗愛好音樂,楊貴妃恰恰對音律十分在行。對此曾有這樣兩個玄乎的故事。其一是玄宗曾夢見十位仙子駕著雲從天上下來,她們手中各執樂器懸空而奏。曲度清越不是人間的
凡音,其中有一個仙人說:這是神仙《紫雲回》,現在傳授給陛下,可為正始之音。玄宗醒來後餘響仿佛還在。第二天命楊貴妃用玉笛演奏,一絲也不差。還有一次玄宗在東都白天夢見一個容貌艷異的女子,梳著交心髻,大袖寬衣拜倒在床前。玄宗問:你是誰?那個女子說:妾是陛下凌波池中的龍女,衛宮護駕妾也有功,玄宗陛下洞曉鈞天之音,請賜給小女子一支曲。於是玄宗在夢中為龍女鼓胡琴,名字叫做《凌波曲》。等到玄宗醒來後還記得曲子,於是在凌波宮臨池彈奏這首《凌波曲》,一瞬間池中的波濤湧起,接著有神女出現在池水中,正是夢中所見的龍女。
新豐初進一個叫謝阿蠻的歌女,她善於跳舞。在清元小殿,寧王吹玉笛,玄宗打羯鼓,楊貴妃彈琵琶,李龜年吹篥,張野狐彈箜篌,賀懷智打拍子。從早晨到中午歡洽異常。當時只有秦國夫人端坐在一邊觀看。吹完了曲子玄宗戲弄秦國夫人:今日幸得伺候夫人,請賜一幅纏頭。秦國夫人說:豈有大唐天子的阿姨沒錢可用呢?接著取出三百萬錢賞賜給了玄宗。
開元年間宦官白秀貞從蜀地回來,獻給玄宗一把琵琶。琵琶槽是些邏檀木製成,溫潤如玉,光亮可鑑,有金絲紅紋形成的兩隻鳳凰,弦是未呵彌羅國永泰元年所進貢的淥水蠶絲製成,光瑩如串起來的珠子瑟瑟作響。楊貴妃抱著這柄琵琶在梨園彈奏,淒清的音韻飄向雲外。而諸王公主自虢國夫人以下都自稱為貴妃琵琶弟子,每次聽完曲子便進獻給楊貴妃許多珍奇的禮物。妃子是日問阿蠻曰:你貧窮沒有可以獻給師長的東西,還是我給你禮物吧。說著命侍兒紅桃娘取紅粟玉臂環賜給謝阿蠻。
還是在天寶年間,玄宗命宮女數百人為梨園弟子,都住在宜春北院,玄宗一向精通音律,當時著名的樂師有馬仙期、李龜年、賀懷智等。安祿山自范陽來朝入覲,獻了幾百支白玉簫,都陳列在梨園。從裡面傳出來的音響凡間是沒有聽過的。
楊貴妃擅長曲藝,曲藝中最善於擊磬,泠泠然多有新聲。太常梨園的樂師也不能做到。玄宗命人采藍田美玉雕琢為磬,上面裝飾著流蘇之類,以金鈿珠翠珍怪的東西雜飾。又鑄了兩座金獅子,各重二百餘斤。其它彩繪綺麗,製作精妙的東西一時無比。等到安史之亂平息後回到長安,只有玉磬還在。玄宗看著玉磬心裡十分悽然,不忍放置在床前,令載送到大常寺收藏。
常言說一人成仙雞犬升天,楊貴妃得寵以後她的幾個姊姊也受到了玄宗的寵幸,生活奢華得讓人吃驚。虢國夫人有一副夜明枕,她將枕頭放在大廳里,光照一室,不用點燈燭。韓國夫人設置了一百枝燈樹,樹高八十尺,豎在高山上。上元夜的時候點亮,一百里外都可以看見,其光明遮掩了月色。據《品物類聚》記載:吳地流行叫做馬豆的食物,吃了之後牙齒酥軟。虢國夫人的廚吏鄧連將這種米搗碎為透明的豆花,再用豆洗其皮,作成靈沙膳,供應給翠鴛堂,稱為透米。楊貴妃的三個姊姊韓國夫人、虢國夫人、秦國夫人都是體態豐碩,工於巧笑謔浪,每天天不亮就去了皇宮,太陽落山才回去。唐玄宗賜給虢國照夜璣,秦國夫人七葉冠,楊國忠鎖子帳,這些都是稀世奇珍。當時杜甫有詩描繪: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上馬入宮門。卻嫌脂粉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
玄宗起動必定與楊貴妃同行,乘馬的時候有宦官高力士在一邊執轡持鞭。宮中專門為楊貴妃刺繡織錦的超過了一百多人,每日為生日及節慶不停雕樓器物的又有好幾百人。玄宗命楊益去嶺南索求新奇的寶物進奉給貴妃。
有一年的上元節,楊氏五宅夜裡在長安遊逛,與廣寧公主的騎從爭出西市門。楊氏的奴僕仗勢揮鞭誤打住了公主的衣服,公主掉落在馬下。駙馬鄭昌裔急忙去扶公主,被楊氏奴僕的鞭子抽在臉上。廣寧公主流淚告訴了玄宗,不料玄宗只令殺楊家奴僕一人,駙馬鄭昌裔被免官,不許朝謁。於是楊家更加專橫,出入禁門沒人敢問,京師的長吏都為之側目。因此當時長安有歌謠說: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歡。
唐玄宗在勤政樓大張聲樂。教坊舞妓王大娘善於戴百尺竿的雜技,竿上做了一座木山,形狀像神話中的瀛州、方丈,讓一個小兒持節出入在竹竿上的木山里,而王大娘頂著竹竿舞蹈不輟。年僅十歲的神童劉晏惠悟過人,玄宗召他上樓坐在楊貴妃的膝上,楊貴妃為他施粉黛戴巾櫛,並令他詠王大娘的竹竿,劉晏應聲說:樓前百戲競爭新,惟有長竿妙入神。誰謂綺羅翻有力,猶自嫌輕更著人。玄宗與楊貴妃及嬪御都歡笑了好半天,聲音傳到了宮外。
先前開元年間宮禁中種著紅、紫、淺紅、通白顏色不同的名貴木芍藥,就是今天的牡丹花。玄宗移植到興慶池東沉香亭的前邊,等到木芍藥盛開的時候,玄宗詔選梨園弟子演奏十六種樂曲,名樂師李龜年在歌壇久負盛名,他手捧檀板正要唱歌。玄宗說:賞名花,對妃子,怎麼可以再唱舊樂詞?接著命李龜年持金花箋宣賜翰林學士李白寫了《清平樂詞》三篇。這三首著名的詞表面上寫牡丹,其實寫的是楊貴妃的天資絕色。第一首: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第二首: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第三首: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於是李龜年捧詞唱歌,梨園弟子按調撫絲竹,楊貴妃手持玻璃七寶杯,杯裡面盛滿了西涼州出產的葡萄美酒,笑著接受了李白的恭維。玄宗調紫玉笛按聲倚曲。每當曲子演奏一遍將換的時候,他便拖長了聲調來討楊貴妃的歡心。但是高力士以為李白脫靴為恥,過了幾天楊貴妃重吟李白寫的詞,高力士詆毀李白說:老奴還以為妃子聽了李白的詞怨入骨髓,卻不料像這樣拳拳珍愛。楊貴妃大驚問:李學士的詞怎麼了?高力士說:以漢朝的趙飛燕比喻妃子,太過分了。楊貴妃由此而嫉恨李白。唐玄宗曾經三次想重用李白,因為楊貴妃的緣故而罷手。可以說李白的詩詞耽誤了他的前程,如果前程二字單指做官為宦的話。
玄宗在百花院便殿瀏覽《漢成帝內傳》,當時楊貴妃遲來了一會,她邊用手整上衣領邊問:看的是什麼書?玄宗笑著說:你不要問了,知道了又責怪我。楊貴妃搶過書一看寫的是漢成帝獲飛燕,身輕欲不勝風。恐其飄翥,帝為造水晶盤,令宮人掌之而歌舞。又制七寶避風台,間以諸香,安於上,恐其四肢不禁等等的漢宮趙飛燕的艷史。玄宗又說:你能被風吹走麼?大概是因為楊貴妃肥碩,所以與她開玩笑。楊貴妃說:《霓裳羽衣》一曲可以彌補。玄宗說:我記得有一架屏風,假如在的話賜給你。這架屏風叫做
虹霓屏,雕刻著前代美女的形貌,長三寸左右。屏風上繪製的寶器衣服都是用珍寶鑲嵌而成。質地是水晶,以玳瑁水犀為押,珍珠為纓絡。虹霓屏是隋文帝所造,當時賜給了文成公主。貞觀初滅了北胡以後,與隋煬帝的蕭後一同回歸中國,稱得上天下最珍奇的東西。
楊貴妃將屏風帶到了娘家,楊國忠中午在樓上休息,看見了屏風。他剛剛睡下,就見屏風上的美女依次走下來,向楊國忠各報自己的名號,楊國忠雖然睜開眼睛歷歷可見,但是身體不能動,口裡不能發聲。這些美女環坐在楊國忠的周圍,不久另十多個腰肢纖細的歌妓走過來說:外面是楚章華的踏謠娘。(踏謠娘是當時最成功的歌舞表演劇目,崔令欽的《教坊記》對此有記載。一說是北齊酒鬼蘇郎中的妻子,一說是隋末河內一個丑酒徒的妻子。)這些歌妓手臂挽在一起唱歌:三朵芙蓉是我流,大楊造得小楊收。又有二三歌妓說:怎麼是楚宮的弓腰。你難道沒看過《楚辭別序》上寫著:綽約花態,弓身玉肌?rsquo;接著也表演了一番。然後所有這些從屏風上走下來的美女又都一個個飛上了屏風。
楊國忠這才可以動彈,他十分恐懼,連跑帶爬滾下樓去,令人將樓鎖起來。楊貴妃知道了這件事也不敢再要這架屏風。安祿山亂後,這架虹霓屏淪落到了在宰相元載的家裡,以後的下落就不知道了。
開元末年,江陵地方進貢乳柑橘,玄宗以十枚柑橘種在蓬萊宮,到了天寶十年的九月秋天結實。他將乳柑橘賜給宰臣,並說:朕以前在宮內種的柑橘現在結了一百五十餘顆果實,與江南及蜀道所進貢的沒有差別,只是味道好像不太一樣。其中有兩個柑結成了合歡果,玄宗與楊貴妃互相持玩。玄宗說:此果好像知道人意,朕與卿本來同一身體,所以叫合歡。於是擁抱楊貴妃一起坐下吃了這枚合歡果。
廣南地區進貢一隻會說人話的白色鸚鵡,稱為雪衣女,一天飛上楊貴妃的鏡台自言自語說:雪衣女昨夜夢見被鷙烏所搏。玄宗令楊貴妃教給雪衣女念《多心經》。白鸚鵡將這篇佛經記誦精熟。後來玄宗與楊貴妃在別殿遊玩,將雪衣女放置在步輦竿上一同去。忽然一頭鷹從天而至,將雪衣女殺死。玄宗與楊貴妃嘆息了很久,將鸚鵡的屍體埋在苑中,稱為鸚鵡冢。
交趾進貢五十枚龍腦香,形狀像蟬蠶,波斯人說老龍腦樹節才有這種東西。禁中稱為瑞龍腦,玄宗賜給楊貴妃十枚。楊貴妃私下派遣明駝使(明駝使就是腹下有毛,夜裡能明,日馳五百里的駱駝?持三枚瑞龍腦送給安祿山。楊貴妃又送安祿山金平脫裝具、玉盒、金平脫鐵面碗等等珍貴的東西。送東西而不讓玄宗知道,可見私情不同一般。
安祿山本名叫軋草山,是個雜種胡人。他的母親是巫師,其實就是一個妓女。關於巫和妓女的關係在此略作說明。巫是在商代出現的一種很重要的現象。甲骨文中的巫是個象形字,形狀類似人手裡拿著東西跳舞。巫與舞在當時是一個意思。許慎《說文解字》對巫字義的解釋是:巫,視也。女能事無形以舞降神者也。象人兩袖舞形。可見巫的身份是女性,當時從事宗教活動的男性稱作覡。在宮廷里帝王主要通過巫女的樂舞來與神溝通。在古代的西方和中東從事宗教活動的女性往往和賣淫緊密聯繫在一起,宗教賣淫與商業賣淫是前後相繼的兩個時期。清代的學者王國維在《宋元戲曲考》中說楚國的女巫:至於浴蘭休芳,華衣若英,衣服之麗也。緩節安歌,竽瑟皓倡。歌舞之盛也。乘風載雲之詞,生別新知之語,荒淫之意也。巫女的娛神其實更多有娛人的世俗色彩。在《尚書》中將巫風與淫風相提並論。女巫這一變相的娼妓仍然在周朝延續了下來。比如說在求雨的時候必須女巫來作,因為女性是陰,男性是陽,只有女性才能與同屬於陰性的雨天互相感應。而在求雨的過程里就有性行為的參與,董仲舒的《請雨法》記載,在求雨的過程中女巫必須與男性交合,直到天上下雨為止。在民間的三月男女在郊外野合是國家提倡的行為。《周禮》說:中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若無故而不用令者,罰之。司男女之無夫家者而會之。
安祿山晚年更加肥碩,垂肚過膝,自稱有三百五十斤。可是他在玄宗面前跳胡旋舞的時候卻十分靈活,舞步像風一樣快。玄宗曾經在勤政樓東間設大金雞障,裡面放置一張大床榻,捲去帘子與安祿山坐在一起。樓下設百戲,玄宗與安祿山一起觀看。
太子李亨勸諫說:歷觀今古,沒有聽說過臣下與君主同坐一起看戲。玄宗私下說:安祿山有異相,之所以坐在一起是為了禳除凶星。又曾與安祿山夜宴,安祿山醉臥化成一條豬但是長著龍首。左右立刻告訴了玄宗,玄宗說:這是豬龍,沒有什麼作為。始終不殺安祿山。
等到安祿山叛亂後人們才回想起當初術士李遐周說過的預言詩:燕市人皆去,函關馬不歸。若逢山下鬼,環上系羅衣。其中燕市人皆去說的是安祿山與薊門之士叛亂。函關馬不歸是哥舒翰失守於潼關。若逢山下鬼是一個嵬字,即馬嵬驛。環上系羅衣,楊貴妃的小名叫玉環,她常以假髻為首飾,而喜歡穿黃裙。天寶末年京師有童謠:義髻拋河裡,黃裙逐水流。到此都應驗了。
虢國夫人跑到陳倉地方的客店。縣令薛景仙率吏人追趕,虢國夫人走入竹林下以為是賊軍到了,她先殺其兒子楊徽,又殺其女兒。楊國忠的妻子裴柔說:娘子何不憐惜我行個方便呢?虢國夫人不聽,連她與她女兒一起殺死,然後拔劍自刎卻沒有死。被追上來的縣吏關在獄中,虢國夫人還問:你們到底是國家還是叛賊?獄吏說:都是。不久血凝其喉而死,埋在東郭十餘步的道北楊樹下。
至德二年收復西京,玄宗上自成都回長安當了太上皇。他派人祭奠楊貴妃,後來想要改葬,李輔國等人不允許。玄宗便悄悄命人移葬在別處,當初埋楊貴妃的時候用以紫褥裹著,移葬的時候肌膚都尋不見了,胸前的錦香囊還在。中官葬完後將錦香囊獻給玄宗,玄宗藏在袖子裡。他又令畫工描繪楊貴妃的圖形,朝夕看著嘆息。
玄宗住在南內,夜深的時候登上勤政樓憑欄南望,忽然聽見里坊中隱隱有歌聲,回頭對高力士說:難道是梨園舊人麼?明日為我找來。第二天,高力士果然找到了這些舊日的梨園弟子。楊貴妃的侍者紅桃也在,她歌楊貴妃所制的《涼州》詞,玄宗吹玉笛為之倚曲。唱曲完畢相視掩泣。至德年間玄宗又一次來到華清宮,從官嬪御都不是舊人。玄宗在望京樓下命張野狐奏《雨霖鈴》曲。曲子演奏到一半他四顧淒涼,不覺淚流滿面。左右見了也十分傷感。
歌女謝阿蠻善舞《凌波曲》,舊時經常出入宮禁,楊貴妃待她很好。玄宗詔令謝阿蠻跳舞。跳舞完畢後謝阿蠻將當初楊貴妃送給她的金粟裝臂環進獻給玄宗說:這是貴妃所賜。玄宗拿在手裡看了半天悽然說:這時高祖大破高麗獲得了兩件寶物,一件是紫金帶,另一件是這個紅玉支。朕將紅玉支賜給了妃子,後來高麗知道此寶在我的手裡要求歸還,朕命還其紫金帶,留下了紅玉支沒有歸還,你既然從妃子那裡得到,今日再看見徒增悲涼啊。
乾元元年,賀懷智上言說:記得陛下曾與親王下棋,令臣在一邊獨彈琵琶,貴妃立在局前觀看,陛下快輸的時候貴妃將貓放在棋局上擾亂了敗局,當時一陣風將貴妃的絲巾吹在臣的頭巾上,臣回來的時候覺得滿身香氣。於是卸下頭幘藏在錦囊中,玄宗進獻給陛下。玄宗說:這是瑞龍腦香。又是一陣淒涼的心緒。
有個叫楊通的道士從蜀地來,知道上皇因想念楊貴妃而不能釋懷,就對玄宗推薦方士李少君。李少君竭其術尋找楊貴妃的靈魂沒有找到,他出天界、入地府也都找不見。又在四虛上下尋找,到了東海的邊際,跨上蓬壺山,忽見最高山上有許多樓閣。到了西廂下朝東的門口,門匾上寫著玉妃太真院。他上前拍打門環,有梳著雙鬟的童女出來開門,方士造次還沒有來得及說話,童女又進去了。不久一個穿碧衣的侍女出來問李少君從什麼地方來?李少君說是天子的使者。碧衣侍女說:玉妃剛睡下,請少待一會。
過了一個時辰碧衣侍女將李少君請進來,楊貴妃戴著金蓮,穿著紫綃,身上佩紅玉,腳上穿鳳舄,左右侍女七八人。楊貴妃問皇帝怎麼樣,又問天寶十四年以後的事。李少君一一敘說。楊貴妃憫然無言,她命指碧衣侍女取來一個金釵鈿合,折成兩半,一半交授給李少君說:為我謝太上皇,將這件東西交給他。李少君快走的時候臉色有不足,他跪在地上說:請妃子告訴臣當時的一件秘事,否則陛下恐怕不信臣所說的。楊貴妃茫然退立若有所思,慢慢地說:在天寶十年避暑驪山宮,秋七月牽牛織女相見的夜裡,皇上仰天感織女事,密相誓心說願世世為夫婦。rsquo;說完了執手各自嗚咽。這件事只有君王一個人知道。又悲傷地說:由此一念,犯了私慾之罪,恐怕不能再住在這裡,又要墮落下界,希望與他再結來生緣。李少君說:太上皇也不久於人間,希望妃子自愛,不要這樣自尋苦楚。
李少君回來回奏玄宗,玄宗震悼不已。移入大內甘露殿後每天悲悼楊貴妃。他玩紫玉笛,吹了幾聲便有雙鶴飛下庭院,徘徊良久才離開。玄宗命人準備沐浴的東西,並說:假如我就枕,你們不要驚醒我。他睡下去就再也沒有醒來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