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沒這麼有錢過!美國家庭資產飆新高 被通膨吃掉?


台灣10億以上超高資產者有多少?2027年達8000人
2024/03/28 15:39
台灣10億以上超高資產者有多少?2027年達8000人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3J4ssA
中信銀行攜手波士頓顧問(Boston Consulting Group, BCG),發布《2024臺灣超高資產客群財富洞察報告》。(記者李靚慧攝)
〔記者李靚慧/台北報導〕「億」級以上高資產客群是金融業兵家必爭,根據中國信託銀行最新統計,全台資產淨值達億元以上的高資產客群,人數達11萬人,其中10億元以上「超高」資產客群有7000人,整體財富年複合成長率達9%,估計至2027年「億元」以上有錢人的個人財富總額將達46兆元,總人數將直逼14萬人,其中10億元以上「超高」族達8000人。
首批開辦「高資產理財」的中國信託銀行,至2024年2月底,高資產客戶已有1789人,為了解台灣超高資產客群的財富規劃需求,中信銀行攜手波士頓顧問(Boston Consulting Group, BCG),首度調查台灣資產淨值達新臺幣1億元以上及新臺幣10億元以上「超高資產客群」的財富管理需求,發布《2024臺灣超高資產客群財富洞察報告》。
調查結果發現,在升息觸頂、股市利多、東南亞各國經濟成長及台灣高科技業投資增溫等利多帶動下,目前台灣個人財富成長強勁,2023年整體國民個人財富總額為194兆元,2027年估計將達243兆元,年複合成長率達6%。
其中,「億元」以上的高資產客群,2023年人數達11萬人,其中更有7000人屬於10億元以上「超高」資產客群,整體掌控財富達32兆元,以年複合成長率9%的成長速度,至2027年個人財富總額將達46兆元,總人數將直逼14萬人,其中10億元以上人數增至8000人,掌控22兆元的資產。
中信銀行私人理財經營處處長楊子宏分析,台灣「有錢人」的資金,估計4至5成在境外,近幾年雖有不少因政策誘因匯回,但在供應鏈移轉的需求下,已匯回台的資金並未移出,反倒是將他處的資金進行移動,相關的跨境資金需求,成為台灣銀行業者的商機。
根據調查,「10億元級」超高資產客群,為了進行「財富傳承」,幾乎沒有自行打理資產,除了超過8成委託商業銀行及私人理財,更有65%會尋求會計師事務所的協助,凸顯這些超高資產者在「稅務」方面的需求。台灣10億以上超高資產者有多少?2027年達8000人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3J4ssA


淨資產1.5億台幣的「超級富裕層」有7.1萬人、3千萬到1.5億的「富裕層」有69.3萬人、3百到3千萬的「準富裕層」960萬人,30到300萬的中產階層有698萬人,資產30萬以下的245萬人。台灣有錢人好多!「準富裕層」有960萬人 你符合條件嗎? https://bit.ly/42FR5sx
2022年台灣人的平均所得,年薪大概平均是在69.3萬之間,但是如果以薪資中位數來看的話,是51.8萬,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落差,就顯見是極高薪的族群他們的薪水成長幅度越來越大,所以拉大了跟中產階級之間的距離,根據OECD他們中產階級的定義來看,就是你的家戶所得或是個人所得會在整體薪資中位數的75%到200%之間,所以以台灣家戶平均所得94萬來看,就等於說你每年要在70.5萬到188萬這個區間,才可以被稱為中產階級。」基本上就是你的淨資產要在3千萬以上,可以稱為準富人,就等於說比如說你的有價證券,你的股票、房地產、土地等等全部加起來3千萬左右的話,可以入行可以稱為一個準富人,踏進這個圈子裡面,但是如果你想要真正的成為金字塔頂端,除了你的不動產、有價證券之外,可能你手上的可流動資金至少就要有3千萬以上,才能被稱為富豪階級。

台灣每人平均財富為23萬8,862美元(約合717萬新台幣)

台灣富豪 近六萬人資產上億/台灣人均資產554萬元 大多是房

台灣每人平均財富為23萬8,862美元(約合717萬新台幣)


全球第5富有國 台灣人均金融資產淨值480萬
記者顏真真/台北報導全球第5富有國 台灣人均金融資產淨值480萬 https://bit.ly/3RGWMmp
更新時間: 2023年9月28日 週四 下午2:47
▲安聯全球財富報告出爐,2022年台灣續居全球第5富有國家 人均金融資產淨產達14.16萬歐元、約新台幣480萬元。(圖/NOWnews資料照)
[NOWnews今日新聞] 安聯集團今(28)日公布2023年全球財富報告,2022年為可怕的1年,全球金融資產減少2.7%,也是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大降幅,過去20年的金融資產全盤歸零,有3/4被通膨吃乾抹淨,又以北美降幅最深,其次是西歐,亞洲即便平均成長率4.6%,但仍不能與2021 年的10.2%相並論,其中台灣每戶家庭金融資產總額成長3.6%,人均金融資產淨值高達14.16萬歐元、約新台幣480萬元,在最富有國家仍名列第5、亞洲第2。
安聯指出,對儲戶來說,2022是極為可怕的一年。在「全面疲軟」的情況下,資產價格全部下跌。 家戶所持有的全球金融資產慘見負成長2.7%,為2008年環球金融危機以來最大跌幅。不過,3大資產類的增長率卻差異顯著。 證券 (-7.3%) 和保險/退休金 (-4.6%) 明顯受創,銀行存款卻強勁成長6%。 整體而言,價值6.6兆歐元的金融資產憑空蒸發。截至2022年底,總額高達233兆歐元的金融資產,其中的63.9兆歐元、約27%皆為亞洲家庭所持有。
至於金融資產降幅最深的是北美(-6.2%),其次是西歐(-4.8%)。反而亞洲,縱然成長率相對強勁,2022年該地區的平均成長率為 4.6%,但仍不能與2021年的10.2%相並論。日本居然也見成長,儘管增幅很小(0.2%)。 印尼和菲律賓等新興經濟體亦呈現了雙位數的成長。 中國的金融資產同樣十分強勁,增長了6.9%。 但與去年13.3%和過去20年的長期平均水平15.9%相比,依舊是令人失望的概況—無可否認地,再三的封鎖代價甚高。
儘管損失慘重,截至去年底,在正常情況之下,全球家庭金融資產仍然比新冠疫情前的水準高出近19%。 只是,一旦經由通膨調整後,約2/3的(名目)漲幅都因物價上揚而被抵銷掉,短短3年時間,實質成長率下摔來到6.6%。 雖然大多數的地區至少保住財富的實際增長,但西歐並不如此,所有的名目收益全盤歸零,全部都被吃光光,相較於2019年,實際財富甚至減少2.6%。亞洲正好相反,由於通膨不高,3年內實際財富幾乎成長了20%,尤其是中國和日本。
「多年來,儲戶一直抱怨零利率。」安聯集團首席經濟學家盧多維克‧蘇布蘭(Ludovic Subran)表示, 與儲戶真正敵對的是通貨膨脹。不僅疫情過後通膨肆虐不斷, 即便在台灣,名目成長和實際成長之間也出現鴻溝,縱然在通膨發生之前的20多 年,人均資產增長了330%,但當運用購買力而進行調整後,漲幅並不可觀,少少的160%而已,這也凸顯了聰明存錢和提高金融知識的必要性,通膨有如一頭貪婪難纏的野獸。 以長期儲蓄來說,倘若沒有一些推力和專業建議,大部分的儲戶都可能很辛苦。
繼2022年衰退之後,全球金融資產可望在2023年恢復成長。放眼望去,股市牛氣沖天正是支持此論調的主力。 總之,安聯預計全球金融資產將有6%左右的成長;同時,儲蓄行為也會進一步的「正常化」。 鑑於2023年全球通膨率約為6%,儲戶的金融資產應該還有1年的時間, 不會遭受任何實際的損失。
「然而,中期展望卻相當複雜。」該報告的共同作者Michaela Grimm表示。 「不會有任何貨幣或經濟的助力,春天尚未到來。 以股市平均報酬率作為假設,未來3年金融資產的平均增長範圍可望停留在4%至5%之間。 但就像氣候變遷導致天氣變得更加極端一樣,在新的地緣政治和經濟形勢下,預計會有更多的市場波動。 「正常」年反倒可能成為例外。」
而家戶資產負債表裡的負債科目也清楚顯示利率逆向的改變。截至2022年底,全球家庭負債總額55.8兆歐元,其中亞洲家庭持有32%,即18.1兆歐元。 隨著債務與經濟成長率的差距擴大至3.9個百分點,全球債務與GDP的比率(債務佔GDP比重)已大大的下降2個百分點以上,2022年來到66%。雖然這意味著全球家庭債務比率,已恢復到與本世紀初大致相同的水準,但人們對此穩定度大都無感,因其並不符合普遍認為世界已陷入債務深淵的看法。
事實上,世界債務的路線圖裡發生了巨大變化。 第一且最為重要的是穩定性成為已開發經濟體發展的特點。 另一方面,大多數新興市場的債務比在過去20年中都急劇上升。 就整個亞洲而言,到2022年底,此比率到達61%,較20年前的水準高出約7個百分點,安聯認為,這個平均值並且標誌著其他顯著的發展,例如在中國,債務比率已經增長3倍之多,高達61%。
不過,全世界的金融資產淨值巨降5.2%,至176兆歐元同時,亞洲倒是相反,成長了4.2%,來到46兆歐元,但並非此地區所有的國家,債務對成長的影響都為正,日本、韓國和馬來西亞的淨金融資產均有所下降,儘管幅度很小。
至於台灣的每戶家庭金融資產總額在2022年成長了3.6%,明顯低於2021年的12.7%增幅, 主要原因是資產類別之下的證券價值下跌5.5%。 其他兩大資產類則持續成長,而保險、退休金成長7.7%,銀行存款6.6%,兩者的漲幅速度甚至比2021年4.9%還要快。雖然2019年疫情爆發之前,金融資產增加了27.4%,但僅是名義上的增長。 經通膨調整後,3年內增幅降至21.6%。
台灣2022年負債成長放緩到6.3%,債務與GDP的比率依舊不斷上升至 92%,創下歷史新高。在亞洲只有韓國家庭的負債高於台灣家庭,不過,由於台灣家庭擁有的金融資產是負債的6倍之多,此情況並不太令人擔憂, 最終台灣金融資產的淨值上漲了3.1%。 台灣的人均金融資產淨值高達14.16萬歐元,仍然在最富有國家排名中名列第5,以亞洲來說,僅新加坡的家戶更為富有。
全球第5富有國 台灣人均金融資產淨值480萬 https://bit.ly/3RGWMmp


台灣人超額儲蓄率驚人高 金融集團示警 https://bit.ly/3EZxw3p
周刊王CTWANT |中國時報洪凱音2023年9月30日 週六 上午11:52
台灣人超額儲蓄率驚人高 金融集團示警 https://bit.ly/3EZxw3p
[周刊王CTWANT] 安聯集團公布最新2023年全球財富報告,台灣去年人均金融資產的淨值上漲3.1%、達14.16萬歐元,相當於新台幣482.7萬元,在最富有國家排名中名列第5名,在亞洲國家僅次新加坡,資深分析師鍾國忠表示,台灣人薪資雖然不高,但超額儲蓄率舉世無匹,又有「土地私有財」的觀念,對全球國家最富排名第5名並不感到驚訝。
2022年人均淨金融資產排行。(圖/洪凱音製表)
安聯集團首席經濟學家盧多維克‧蘇布蘭警示,通膨有如一頭貪婪難纏的野獸;從長期角度來看,若市場沒有一些推力、專業建議,多數存款儲戶可能很辛苦。
行政院主計總處日前預測,明(2024)年超額儲蓄率(GDP比例)將回升至14.46%,估超額儲蓄高達3.55兆元,不僅連續5年逾3兆元、閒置資金過多,超額儲蓄率為其他國家所望塵莫及;依IMF統計,鄰近韓國、日本、大陸超額儲蓄率分別為1.8%、2.1%以及2.3%,美國更呈負2.8%。
「超額儲蓄」意即儲蓄與投資的差額,主計總處官員喊話,「投資是必要的」,才能活化資金、貢獻GDP。
安聯集團表示,存款儲戶真正敵人是通貨膨脹,尤其新冠疫情過後、通膨肆虐,近20年來人均資產增長330%,不過,當運用購買力而進行調整後,漲幅僅多160%而已,說明了聰明存錢、提高金融知識的必要性。
台灣每戶家庭金融資產總額去年成長3.6%,受股市波動影響,證券價值下跌5.5%,不過,其他兩大資產類則持續成長:保險與退休金增長 7.7%,銀行存款 6.6%,兩者的漲幅速度甚至比 2021年的4.9%還要快;若考量房貸等家庭負債,最終,金融資產的淨值上漲了3.1%。
台灣人超額儲蓄率驚人高 金融集團示警 https://bit.ly/3EZxw3p

台灣富豪 近六萬人資產上億/台灣人均資產554萬元 大多是房


台灣人多有錢?名列全球第5富有國!人均金融資產淨值480萬 亞洲僅輸新加坡、狠甩日本 - 今周刊 https://bit.ly/3ZAXuUc
安聯周四(9/28)發布《全球財富報告》,將近60個國家的家戶資產負債狀況置於顯微鏡下放大審視,認為全球榮景已不再,因為光是2022年,家戶所持有的全球金融資產慘見-2.7%的負成長,是自環球金融危機(GFC)以來最大降幅,甚至過去20年的金融資產,其4分之3的名目成長被通膨吃乾抹淨,只有亞洲「小賠」3分之2。
安聯指出,台灣在全球最富有國家排名中名列第5,2022年底每位台灣人平均擁有的淨資產是14.16萬歐元(約新台幣480萬),創下歷史新高,在亞洲僅次於新加坡。
資產價格全面疲軟 2022可怕的一年
安聯表示,對儲戶來說,2022是極為可怕的一年。在「全面疲軟」的情況下,資產價格全部下跌。 家戶所持有的全球金融資產慘見-2.7%的負成長,為2008年環球金融危機(GFC)以來最大跌幅。不過,三大資產類的增長率卻差異顯著。 證券 (-7.3%) 和保險/退休金 (-4.6%) 明顯受創,但銀行存款卻強勁成長, 錄得+6.0%的增長。 整體而言,價值6.6兆歐元的金融資產憑空蒸發。截至2022年底,總額高達233兆歐元的金融資產;其中的63.9兆歐元或 27% ,皆為亞洲家庭所持有。
降幅最深的是北美(-6.2%),其次是西歐(-4.8%)。反而亞洲,縱然成長率相對強勁,2022 年該地區的平均成長率為 4.6%,但仍不能與2021 年的 10.2%相並論。日本居然也見成長,儘管增幅很小(+0.2%)。 印尼和菲律賓等新興經濟體亦呈現了雙位數的成長。 中國的金融資產同樣十分強勁,增長了6.9%。 但與去年(+13.3%)和過去 20 年的長期平均水平(+15.9%)相比,依舊是令人失望的概況—無可否認地,再三的封鎖代價甚高。
物價上揚讓收益全部歸零 這2國財富反倒成長20%
儘管損失慘重,截至去年底,在正常情況之下,全球家庭金融資產仍然比新冠疫情前的水準高出近 19%。 但是,一旦經由通膨調整後,約三分之二的(名目)漲幅都因物價上揚而被抵銷掉,短短三年時間,實質成長率下摔來到6.6%。 雖然大多數的地區至少保住財富的實際增長,但西歐並不如此:所有的名目收益全盤歸零,全部都被吃光光,相較於2019 年,實際財富甚至減少了 -2.6%。亞洲正好相反,由於通膨不高,三年內實際財富幾乎成長了20%,尤其是中國和日本。
「多年來,儲戶一直抱怨零利率。」安聯集團(Allianz)首席經濟學家盧多維克蘇布蘭(Ludovic Subran)表示。 「但與儲戶真正敵對的是通貨膨脹。 不僅疫情過後通膨肆虐不斷, 即便在台灣,名目成長和實際成長之間也出現鴻溝:縱然在通膨發生之前的20多 年,人均資產增長了330%,不過當運用購買力而進行調整後,漲幅並不可觀,少少的160%而已。 這就凸顯了聰明存錢和提高金融知識的必要性。 通膨有如一頭貪婪難纏的野獸。 以長期儲蓄來說,倘若沒有一些推力和專業建議,大部分的儲戶都可能很辛苦。」
中期展望卻相當複雜
繼 2022 年衰退之後,全球金融資產可望在 2023 年恢復成長。放眼望去,股市牛氣沖天 (迄今為止) 正是支持此論調的主力。 總之,我們預計全球金融資產將有6% 左右的成長;同時,儲蓄行為也會進一步的「正常化」。 鑑於 2023 年全球通膨率約為 6%,儲戶的金融資產應該還有一年的時間, 不會遭受任何實際的損失。   
「然而,中期展望卻相當複雜。」該報告的共同作者Michaela Grimm表示。 「不會有任何貨幣或經濟的助力,春天尚未到來。 以股市平均報酬率作為假設,未來三年金融資產的平均增長範圍可望停留在4%至5%之間。 但就像氣候變遷導致天氣變得更加極端一樣,在新的地緣政治和經濟形勢下,預計會有更多的市場波動。 『正常』年反倒可能成為例外。」
勒緊褲帶 新興市場債務急劇上升
家戶資產負債表裡的負債科目也清楚顯示利率逆向的改變。 自2021 年全球私人債務上升 7.8% 之後,去年漲幅已放緩到 5.7%。 在亞洲,債務增加幾乎腰斬,從 10.3%(2021 年)減半至 5.8%(2022 年)。 其中降幅最大的是中國:去年的債務增長為+5.4%,是有紀錄以來的最低成長率。 整體而言,截至 2022 年底,全球家庭負債總額為 55.8 兆歐元,其中亞洲家庭持有 32%,即 18.1 兆歐元。 隨著債務與經濟成長率的差距擴大至3.9個百分點,全球債務與GDP的比率(債務佔GDP比重)已大大的下降2個百分點以上,2022年來到66%。
雖然這意味著全球家庭債務比率,已恢復到與本世紀初大致相同的水準— 但人們對此穩定度大都無感,因其並不符合普遍認為世界已陷入債務深淵的看法。 事實上,世界債務的路線圖裡發生了巨大變化。 第一且最為重要的,是穩定性成為已開發經濟體發展的特點。 另一方面,大多數新興市場的債務比在過去二十年中都急劇上升。 就整個亞洲而言,到 2022 年底,此比率到達61%,較 20 年前的水準高出約 7 個百分點。 這個平均值並且標誌著其他顯著的發展。 例如,在中國,債務比率已經增長三倍之多,高達 61%。
全世界的金融資產淨值巨降 -5.2%,至 176 兆歐元。 亞洲倒是相反,成長了4.2%,來到 46 兆歐元。 但是,並非此地區所有的國家,債務對成長的影響都為正:日本、韓國和馬來西亞的淨金融資產均有所下降,儘管幅度很小。
台灣逆勢穩健成長 全球第5富有國家
台灣的每戶家庭金融資產總額在 2022 年裡成長了 3.6%,明顯低於上一年的12.7%增幅。 主要原因是資產類別之下的證券價值下跌-5.5%。 其他兩大資產類則持續成長:保險/退休金增長 7.7%,銀行存款 6.6%,兩者的漲幅速度甚至比 2021 年(4.9%)還要快。雖然 2019 年疫情爆發之前,金融資產增加了 27.4%,但僅是名義上的增長。 經通膨調整後,三年內增幅降至21.6%。
負債成長放緩到 6.3%,相較於2021 年的 7.9%。儘管如此,債務與 GDP 的比率依舊不斷上升至 92%,創下歷史新高。 在亞洲,只有韓國家庭的負債高於台灣家庭。 不過,由於台灣家庭擁有的金融資產是負債的六倍之多,此情況並不太令人擔憂。 最終,金融資產的淨值上漲了3.1%。 台灣的人均金融資產淨值高達14.16萬歐元,仍然在最富有國家排名中名列第五; 以亞洲來說,僅新加坡的家戶更為富有。
台灣人多有錢?名列全球第5富有國!人均金融資產淨值480萬 亞洲僅輸新加坡、狠甩日本 - 今周刊 https://bit.ly/3ZAXuUc

台灣富豪 近六萬人資產上億/台灣人均資產554萬元 大多是房台灣富豪 近六萬人資產上億/台灣人均資產554萬元 大多是房


人均GDP稱霸東亞 韓媒讚台灣經濟簡直用飛的..
2022/10/16 14:29人均GDP稱霸東亞 韓媒讚台灣經濟簡直用飛的..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EMDa9Z
2022年台灣人均GDP可望超車日韓,韓媒盛讚台灣經濟簡直用飛的。(資料照)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由於台灣對半導體產業大力支持,經濟增速明顯。IMF報告顯示,台灣今年人均GDP將從3萬3140美元上升至3萬5510美元,超車日韓。連韓媒也稱讚,「如果說日本經濟成長是用走的,那麼韓國就是用跑的,而台灣則是用飛的。」
IMF 近日發布各國今年人均GDP,南韓人均GDP為3萬3590美元,下滑4%:日本為3萬4360美元,下降12.6%。
反觀台灣,今年人均GDP將達3萬5510美元,可望超車日韓,成為東亞人均GDP最高經濟體。南韓《中央日報》盛讚,台灣GDP快速成長的原因,得力於政府持續扶植半導體產業,經濟成長增幅明顯。
對於台日韓的經濟發展狀況,中央日報形容,「如果說日本經濟成長是用走的,那麼韓國就是用跑的,而台灣則是用飛的。」
報導還提及日本經濟泡沫化後迎向「失落的20年」,日韓2國今年的人均GDP預估僅相差770美元,創下最小差距。加上日圓貶值,經濟成長陷入停滯狀態,日本人均GDP恐被南韓超越。
人均GDP稱霸東亞 韓媒讚台灣經濟簡直用飛的..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EMDa9Z


World Economic Outlook (April 2022) - GDP per capita, current prices

台灣富豪 近六萬人資產上億/台灣人均資產554萬元 大多是房台灣富豪 近六萬人資產上億/台灣人均資產554萬元 大多是房

World Economic Outlook (April 2022) - GDP per capita, current prices


List of countries by GDP (PPP) per capita - Wikipedia

台灣富豪 近六萬人資產上億/台灣人均資產554萬元 大多是房

List of countries by GDP (PPP) per capita - Wikipedia


最新全球財富報告出爐 台灣人均亞洲最富、全球第5
2022年10月14日 週五 下午12:51
金融服務公司安聯集團(Allianz)12日公布「2022年全球財富報告」(Allianz Global Wealth Report 2022)。報告顯示,亞洲富裕程度超越歐洲,台灣人均淨資產達13萬8220歐元(約新台幣431萬元)超越日本、新加坡居亞洲第一,在全球排第5名。
最新全球財富報告出爐 台灣人均亞洲最富、全球第5(檔案照)
「2022年全球財富報告」指出,在人均金融資產總額部分,台灣為16萬4610歐元(約新台幣513萬),在調查的57個國家地區裡排名第9,亞洲僅次於新加坡的17萬3610歐元(約新台幣541萬)。但若看扣除負債的人均淨資產時,台灣的人均淨資產達13萬8220歐元(約新台幣431萬),正式超車新加坡的13萬4150歐元成為亞洲最富有,並在全球排名第5,僅次於美國、瑞士、丹麥與瑞典
不過,報告也統計各國「家庭負債占GDP比率」,占比最高者為南韓,高達109.1%,台灣及泰國則以90%並列第2。綜觀亞洲地區,家庭負債平均落在約60.6%,是全球唯一負債遠高於10年前的地區。
德國之聲(DW)報導,這份彙整2021年數據的最新報告分析近60個國家的資產和債務狀況,稱2021年可能是經濟大幅增長的最後一年,2022年將是轉捩點,全球可能發生「翻天覆地轉變」。
安聯這份報告以「最後的歡呼」(The last Hurrah)為題,點出2021年的經濟榮景,股票市場受貨幣政策驅動一路走高,家庭財富也受惠,全球金融資產連續第3年實現雙位數增長。過去3年內,全球私人財富增加60兆歐元,其中3個地區在資產增長方面表現突出,分別是亞洲(不含日本)增加11.3%、東歐增加12.2%、北美增加12.5%,主要的資產增長動力來自於股市繁榮,為2021年的財富增長貢獻約2/3。
報告還凸顯亞洲富裕程度超越歐洲。中國大陸私人家庭的金融資產總額估計為32兆歐元,占全球金融資產總額14%,而日本則為16兆歐元,中、日僅次於美國的103兆歐元。亞洲已取代歐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富裕地區。
安聯經濟學家霍爾茨豪森(Arne Holzhausen)表示,「人們在COVID-19期間沒花什麼錢」。儘管疫情打亂生活節奏,卻也替民眾省下度假、上餐廳和交通等開銷;另一方面,國家還會補償人民收入損失,人們的儲蓄因此增加。
但報告直言2022年是一個轉折。年初俄烏戰爭扼殺疫情後的復甦,並使世界發生翻天覆地轉變,助長通膨飆升,各國政府祭出貨幣緊縮政策遏止通膨;此外戰爭也加深能源、糧食危機。報告認為,在家庭金融資產價值連續3年創新高之後,貨幣緊縮政策正在擠壓經濟和市場,「按實際價值計算,家庭將失去1/10的財富。」
最新全球財富報告出爐 台灣人均亞洲最富、全球第5 https://bit.ly/3CX6KZa


亞洲資産超10億美元富豪有951人,比美國多
2022/10/12
  亞洲富豪的存在感不斷提高。在資産超過10億美元的富豪(Billionaire)榜單中,印度企業家高塔姆·阿達尼(Gautam Adani)9月作為亞洲人首次成為世界第2大富豪。雖然目前排在榜單前10位的富豪大部分仍是美國人,但經過盤點幾項數據發現,亞洲富豪正在崛起。
     在阿達尼在美國彭博社的億萬富豪榜單中升至第3位的8月下旬,印度媒體紛紛報導稱「亞洲人首次躋身前3」。之後阿達尼在美國富比世的全球億萬富豪榜中同樣躍居第3。在反映每日持股價格變動的兩大榜單中,經營港口、煤礦、資源貿易業務的印度阿達尼集團的董事長目前雖排在第4位,但9月份曾一度躋身第2,僅排在美國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之後。
 高塔姆·阿達尼(Gautam Adani)
       排名前10的富豪大多是美國企業的創始人,給人留下了「富豪都是美國人」的深刻印象。但從整體來看,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按地區統計了截至日本時間9月29日進入富比世實時全球富豪榜的2400多名資産超過10億美元的富豪,從合計資産來看,北美以4.7萬億美元位居第1,其次是亞洲(3.5萬億美元)和歐洲(2.4萬億美元)。但從人數來看,亞洲以951人排在首位。超過北美(777人)和歐洲(536人),成為全球最大的富豪聚集地。
     從各個國家的情況來看,中國大陸的上榜人數為440人,印度為161人,中印是僅次於美國(719人)、排在第2位和第3位的富豪輩出的國家。東盟(ASEAN)成員國合計計算,資産超過10億美元的富豪達到114人,超過了台灣(45人)、韓國(28人)和日本(27人)的總和。日本方面,迅銷集團會長兼社長柳井正排在榜單第42位。
            富裕階層中的高端群體被稱為「富豪(Plutocrat)」,工業革命以後,開始在歐洲增加,在全球化和技術革新的滋養下,美國出現的富豪越來越多。有人指出,目前的新興國家不斷向信息化和國際化邁進,擁有比19~20世紀的歐美國家更快産生富豪的土壤。
     新興市場國家富豪的增長速度確實很快。根據瑞士瑞信銀行(Credit Suisse)9月公佈的《全球財富報告》的收錄數據估算,2000年~2021年前1%富豪的資産金額在日本增長到1.2倍,在美國增長到3.6倍。但在印度達到11倍,中國大陸達到34倍。雖然原來規模很小,但增幅差距很大。
    那麼,亞洲的10億美元級別富豪在不久的將來有沒有機會登上富豪榜前列?
 瑞士瑞信證券的日本最高投資負責人松本聰一郎指出,亞洲人「最近幾年的財富積累主要來自房地産價格上漲」。富豪榜前列並非以持有大量房地産的群體為中心,而是以「持有大量全球性企業股票」的企業家為中心,認為亞洲人「追上(美國人)還需要時間」。
      也有國家敲打富裕階層。中國2021年8月提出的「共同富裕」就是很好的例子。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等被要求自發捐款等,減少持有的資産。
     目前,各國的金融政策紛紛轉向收緊,面臨股價下跌及美元升值等不利因素。進入富比世實時富豪榜的資産超過10億美元的富豪在大約半年內減少了245人,亞洲人佔一半(減少126人),與北美(減少27人)的差距很大。
      儘管如此,支撐新興市場國家富豪的因素有內需擴大及基礎設施建設等。瑞士瑞信銀行預計到2026年,中印兩國資産在100萬美元以上的「百萬富翁」將分別達到2021年的2倍左右。即使距離登上富豪榜前列的日子還很遙遠,但亞洲富豪的勢頭今後仍將保持。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黑沼勇史、千住貞保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亞洲資産超10億美元富豪有951人,比美國多 日經中文網 https://bit.ly/3VowPHG

台灣富豪 近六萬人資產上億/台灣人均資產554萬元 大多是房台灣富豪 近六萬人資產上億/台灣人均資產554萬元 大多是房


陸超級富豪逾6萬 全球第二 - 全球財經 - 工商時報


台股/台股市值蒸發逾10兆元 每位國民財富平均縮水45萬元

台灣富豪 近六萬人資產上億/台灣人均資產554萬元 大多是房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資料,全台工業與服務業最多人年收是36萬,而後隨之遞減。主計總處解釋,36萬這個區間確實是最多人領到的年薪,但不等於平均薪資,主要是因為平均薪資會受到「極端值」的影響。舉例來說,有人年薪1000萬,有人年薪30萬,平均算下來的數字,不代表這是最多數人領的薪水 你年收入多少?主計處公布台灣最多人領這個數字 https://bit.ly/2yWLSmP


最容易成為超級富翁的「10大行業」 金融業居首 - Yahoo奇摩股市 https://bit.ly/2CNZWkv
美國Wealth-X研究公司公布了《2020年億萬富翁調查》報告,經過對全球數千名凈資產超過500萬美元的人數據分析,發現有10大行業最容易致富,成為許多人夢想的「超級富翁」。
據Wealth-X公司調查顯示,2019年全球億萬富翁(身家10億美元以上)人數大幅增加,增長8.5%,達到2,825人,創歷史最高水平,2019年,全球億萬富翁總財富超過人口增長,增長了10.3%,達到9.4萬億美元。美國仍然是億萬富翁數量最多的國家。
那這些億萬富翁又是怎麼掙得這些財富的呢?大多數行業都有獲得巨額財富的機會,但是有些行業趨勢億萬財富極其重要的來源,以下就是Wealth-X分析出最容易成為超級富豪的10大行業。
▼Wealth-X分析出最容易成為超級富豪的10大行業。(示意圖/東森新聞)
一、銀行和金融業
據Wealth-X的數據顯示,從事銀行業和金融業的富人比其它任何行業都要多,而在身價超過500萬的超級富翁中,19.8%的富翁屬於銀行和金融業。
二、工業集團(Industrial conglomerates)
根據Wealth-X的數據顯示,全球億萬富翁中,有12.8%來自工業企業集團。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將其727億美元的財富投資於多種業務,包括保險公司Geico和快餐主食Dairy Queen,這些業務組建為聯合企業伯克希爾·哈撒韋(Berkshire Hathaway)。
三、非營利組織和社會組織
根據Wealth-X的調查,超過4.9%的富人全職為非營利組織工作。但其中許多人最初都是在其它領域發家致富。
四 、不動產
根據Wealth-X的統計,7.6%的富人在房地產行業賺錢。據《The Real Deal》2019年報導,史蒂芬·羅斯(Stephen Ross)身家76億美元,是美國最富有的房地產開發商。
五、醫療保健行業
據Wealth-X的統計,財富超過500萬美元的富人中,有5.7%來自醫療保健行業。其代表人物瑞士首富埃內斯托·貝塔雷利(Ernesto Bertarelli)身家181億美元,多來自他在製藥公司雪蘭諾(Serono)的股份。
六、科技行業
根據Wealth-X的統計,有5.6%淨資產超過500萬美元的富翁從科技行業發發家致富。
七、製造業
根據Wealth-X的調查,5.6%的富人在製造業中發了大財。其中代表人物黛安‧亨德里克斯,她在經營屋頂、窗戶和護牆板公司的過程中賺取了89億美元的財富。
八、酒店和娛樂業
Wealth-X報告稱,有4.5%的高淨值人士在酒店和娛樂領域致富。
九、餐飲業
根據Wealth-X的調查,5.7%的富人靠餐飲業發家致富。據《福布斯》報導,丹尼爾·盧貝茲基(Daniel Lubetzky)在出差時嘗試了一種由水果和堅果製成的零食棒,從而創立了第一家KIND bar,此後通過出售這種堅果能量棒和其它零食,他積累了12億美元財富。
十、服飾業
Wealth-X報告顯示,時尚是億萬富翁最稀有的領域之一,僅占4.3%。但是,那些在時尚界成功的人則是非常富有。最容易成為超級富翁的「10大行業」 金融業居首 - Yahoo奇摩股市 https://bit.ly/2CNZWkv


億萬富豪榜前 10 名 
亞馬遜執行長貝佐斯 (1890 億美元)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 (1160 億美元)
臉書執行長祖克伯 (930 億美元)
LVMH 集團執行長阿諾特 (926 億美元)
微軟前執行長鮑默爾 (768 億美元)
Google 共同創辦人佩吉 (727 億美元)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 (705 億美元)
Google 共同創辦人布林 (704 億美元)
印度信實工業董事長安巴尼 (702 億美元)
波克夏董事長巴菲特 (692 億美元)
https://is.gd/QSmSXq


美國社會不平等加劇。從2001年到2016年,中產階級的淨資產中位數下降20%,而工人階級的淨資產中值暴跌45%;並且自二戰終結以來,每一代美國人孩子都不太可能比父母賺更多錢。  美國正在失去競爭優勢? https://bit.ly/3Awx37J


房地產顧問公司萊坊(Knight Frank)3日公布「2020財富報告」顯示,2019年淨資產達3,000萬美元以上(超高淨值)人數國家排名中,中國僅落後美國排名第二,新增人數亦排名第二,較2018年新增7,892至61,587人。
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超高淨值人士人數年增6.4%至513,244人。美國位居榜首,擁有240,575名,超過歐洲和亞洲的總和,幾乎超過全球總數一半。中國以61,587名居於第二,再來是德國(23,078人),法國(18,776人)和日本(17,013人)。
以新增人數排名看,美國仍是全球產生富豪最多的國家,2019年新增超高淨值人士13,443人。中國位居第二,新增7,892人,日本第三,但人數少於中國。
報告指出,亞洲地區增加11,788名超級富豪,年增13%為全球最快,明顯超過歐洲。歐洲2019年新增4,682名超高淨值人士。報告指出,亞洲正迅速趕上歐洲,預計未來五年亞洲超高淨值人士的人數將增長44%,其次是非洲的32%,屆時亞洲已成為全球第二大財富中心。
報告還預計,未來五年全球超富裕人群的數量將增長27%,2024年將達到65萬,美國的超高淨值人士總數將繼續占主導地位。
報告指出,從經濟上來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20年1月對2019年全球GDP增長預測,從稍早的3.5%下調至2.9%,為10年來最低水平。儘管如此,仍有63%的財富管理機構表示客戶的財富在2019年有所增長,只有11%的財富管理機構的客戶財富有所減少。
萊坊全球研究主管Liam Bailey表示,很高興看到亞洲各地的財富在不斷增長,印度、越南、中國和馬來西亞的超富裕人數在未來5年將超過其他許多市場。
2019年雖處在中美貿易戰當中,但亞洲經濟意外受益,對此,報告認為,亞洲是不可阻擋的趨勢,就人口而言,該地區最適合經濟和財富增長,並且投資市場的擴展空間很大。該報告還表示,貿易戰正在提升中國的全球影響力。「與美國的貿易爭端使中國的世界地位受益,因為中國已經與拉丁美洲,非洲和歐洲建立了更緊密的聯繫。」

台灣富豪 近六萬人資產上億/台灣人均資產554萬元 大多是房

陸超級富豪逾6萬 全球第二 - 全球財經 - 工商時報


台灣去年人均金融資產變胖 擠掉日本躍居全球第四富有國家
鉅亨網記者郭幸宜 台北2019/09/19 12:52
安聯集團今 (19) 日發布《全球財富報告》,受美中貿易戰升溫影響,加上全球央行接連施行量化寬鬆政策,讓全球家戶去年金融資產因此縮水,但台灣卻逆勢突圍家戶總金融資產成長 5.1%,人均淨金融資產為 97850 歐元 (約新台幣 332.69 萬元),去年排名前進三名,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四富有的國家。
報告指出,去年台灣家戶總金融資產年增 5.1%,觀察各資產類別包括存款、保險與證券均同步成長,其中又以保險與年金長漲幅 9.8% 居冠,證券年增幅 3.7%、銀行存款年增幅 3.4%。
金融資產增家但負債也相對變多,去年台灣家戶負債年增幅 4.5%,為 2014 年以來最大增幅,且家戶的債務比也增至 89.8%,高於區域平均數 52.4%(不含日本) ,以亞太區來說,僅韓國的家戶債務比高於台灣。
去年台灣的淨金融資產增加 5.2%,低於過去五年平均數 6.2%,台灣人均淨金融資產為 97850 歐元 (約新台幣 332.69 萬元),名次較去年前進三名,超越日本並緊追新加坡之後,成為排名第四的富裕國家。
另外,美國去年靠著強勢美元拉高人均淨金融資產規模,去年人均金融淨資產 184410 歐元 (約新台幣 626.99 萬),擠掉瑞士躍居全球最富有的國家。
安聯分析最新的各項名次變化,發現亞洲市場的人均金融資產有逐漸崛起的趨勢,其中又以新加坡與台灣成長幅度最大,以人均金融淨資產來看,台灣與新加坡名次分別較 2000 年進步 10 名、13 名,而去年表現偏弱的中國名次近 20 年來也進步 6 名、南韓也往前躍進 5 名。
台灣去年人均金融資產變胖 擠掉日本躍居全球第四富有國家 | Anue鉅亨 - 台股新聞 http://tinyurl.com/yygurn6u


儘管不太了解加密貨幣是什麼 但超級富豪們還是加碼了
news.cnyes.com查看原始檔三月 7日, 2018
儘管全球的超級富豪對加密貨幣背後的技術可能缺乏足夠的了解,但在去年漲勢驚人之下,加密貨幣仍贏得超級富豪的青睞。
據萊特最新的年度財富調查報告顯示,21% 的超級富豪受訪者增加了對加密貨幣的投資。
該報告中的「超級富豪」定義是其淨資產額達 30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9 億元)或以上的人士
萊坊亞太區研究主管 Nicholas Holt 表示,在調查訪問中,超級富豪對區塊鏈仍存有大量誤解,雖然搭上投資加密貨幣的順風車,但他們可能並未完全理解其財富組合的真正內容。
此外,萊坊的報告也顯示,儘管超級富豪開始嘗試投資加密貨幣,但仍然傾向於將財富配置在股票和房地產上。
Holt 說,這並不足為奇,儘管加密貨幣去年大漲,但股市表現也非常好,股票和房地產仍是大多數有錢人資產中的核心投資,在資產配置的比重合計高達 50%。


台灣富豪 近六萬人資產上億/台灣人均資產554萬元 大多是房台灣富豪 近六萬人資產上億/台灣人均資產554萬元 大多是房台灣富豪 近六萬人資產上億/台灣人均資產554萬元 大多是房台灣富豪 近六萬人資產上億/台灣人均資產554萬元 大多是房台灣富豪 近六萬人資產上億/台灣人均資產554萬元 大多是房台灣富豪 近六萬人資產上億/台灣人均資產554萬元 大多是房台灣富豪 近六萬人資產上億/台灣人均資產554萬元 大多是房

瑞士信貸2013年全球財富報告近日出爐,有別於過去私人銀行只調查百萬美元富豪,瑞信同時凸顯各國財富分配指出,全球有近七成成年人口,總資產低於1萬美元,台灣有1.7%成年人口(30.6萬)資產超過台幣3000萬元,是相對富裕國度。
根據瑞信研究報告,全球淨資產超過百萬美元人口約3200萬人,占成年人口0.7%,且全世界86%財富,掌握在前10%富裕人口手上;全球近七成(32億人)淨資產不到1萬美元,資產在1萬到10萬美元的比率則是22.9%,財富分配呈現金字塔狀。
瑞信統計,到今年年中,全球財富總額241兆美元,北美囊括32.8%全球財富,歐洲31.7%居次,人口占全球五分之一的中國大陸,僅擁有9.2%全球財富;拉美、印度與非洲所擁有財富,和人口數相比更是不成比例。
全球百萬富豪人數約3140萬人,北美占45%,歐洲占32%,中國大陸百萬富豪人數全球占比為3.6%,台灣則占1%。全球前10%富裕人口當中,大陸已排名第三,僅次於美國與日本,超越德國與義大利。
全球總資產超過五千萬美元的超級富豪人數為98,700人,其中近五成來自北美地區,大陸則有5,830位,居全球第二,台灣的超級富豪人數有1370位。
台灣1800萬成年人口中,財富低於1萬美元的比率約22.5%;有45.1%成年人口財富介於1萬美元到10萬美元之間;三成民眾財富在10萬美元到100萬美元之間;1百萬美元以上富豪人口比率約1.7%。
台灣家庭的平均財富為15.18萬美元,富裕程度與部分西歐國家相當,過去13年台灣民眾平均財富年增率4.3%(若以美元計價則為2.7%);台灣有近三成人口資產超過十萬美元,比全球平均的8%高出許多,所得分配相對平均
若以平均數來看,全球最富裕國家第一到第四名分別是瑞士(51.3萬美元)、澳洲(40.3萬美元)、挪威(38萬美元)、盧森堡(31.5萬美元),美國第五,新加坡在前十名


全球人均財富171萬 台灣568萬...3千萬富翁有38.1萬人!
新台幣示意圖。(圖/資料畫面)
▲台灣3千萬以上的富翁有38.1萬人。(圖/資料畫面)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金融服務企業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2017年的《全球財富報告》指出,過去一年全球總財富增長6.4%至280兆美元(約台幣8428兆),全球人均財富也成長4.9%至5萬6540美元(約台幣171萬元),這也反映股市和非金融資產全面大漲。
《全球財富報告》顯示,2017年過去一年球總財富的漲幅是2012年之後最大一次,5年後280兆的數字將達到341兆,同比長3.9%。全球人均財富最高國家的國家則是瑞士,高達53萬7599美元(約1623萬元台幣),第2名是澳洲40萬2603美元,美國為38萬8585美元(約台幣1169萬)排名第3。
《全球財富報告》也提到台灣的狀況。台灣人均財富為18萬8081美元(約568萬元台幣),遠高於2016年的7萬2847美元(約522萬元台幣),與全世界相比平均水平也較高,跟西歐差不多。另外,財富不平等的程度也相對低,只有7%的成人低於1萬美元(約台幣30萬),38.1萬人財富更是超過100萬美元(約台幣3010萬),
瑞士信貸表示,千禧年世代是「倒霉的代表」,他們不只經歷金融危機的打擊,還有在學龐大的學生貸款、高失業率也充斥生活,甚至還要因為少子化為老人支付更多金錢,這時代的人表現不如同年齡父母。不過瑞士信貸也說,千禧年世代的人也可能會繼承一大筆的遺產。
原文網址: 全球人均財富171萬 台灣568萬...3千萬富翁有38.1萬人! | ETtoday國際 | ETtoday新聞雲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71115/1052561.htm#ixzz54W6dUTim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
全球百萬富豪掌近半資產!台灣高居第8富人國 
 分享全球百萬富豪掌近半資產!台灣高居第8富人國到Facebook 分享全球百萬富豪掌近半資產!台灣高居第8富人國到Line 分享全球百萬富豪掌近半資產!台灣高居第8富人國到Google+
全球資產超過百萬美元的富豪持續增加,其中台灣去年的富豪人數更高居全球第8。(彭博)
2015-06-16 14:36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全球貧富不均持續擴大,有報告指出,到了2019年,全世界百萬富豪將掌握全球將近一半的資產,而資產超過百萬美元的富豪也將持續增加,其中台灣去年的富豪人數更高居全球第8。
《CNBC》報導,根據波士頓諮詢集團(BCG)最新報告指出,2014年全球資產超過百萬美元(約新台幣3100萬元)的富翁人數,增加至1700萬人,掌握的私有資產約164兆美元,佔全球41%,預估到2019年將會增長至46%,逐漸接近5成大關。
在全球百萬富豪人數排名方面,2014年仍由美國居冠,高達690萬人;中國排名第2名,百萬富翁人數達360萬人,成長120萬人是2014年全球新增百萬富翁人數的49%;排名第3為日本,達112萬人。
至於台灣,百萬美元富翁人數排在全球第8名,從2013年的33.8萬人成長至35萬人。至於百萬富翁人數佔國家人口比重,台灣為3.9%,在全球排名第9名。
波士頓諮詢集團所列出的百萬美元富翁,是家庭的可支配流動資產超過100萬美元,如現金、股票、證券、基金等金融資產,但還不包含房地產等固定資產。
富豪的資產增加主要原因是全球股市與資產的增值。波士頓諮詢集團執行董事薩卡茲維斯基(Anna Zakrzewski)表示,由於去年全球股市表現很好,有錢人的財富都拿去投資股市,他們也變得越來越有錢。
-------------------------------
台灣人越來越會賺錢 上億身家平均53歲就達標!
美金。(圖/達志影像/示意圖)
▲根據瑞普萊坊調查,台灣平均約53歲即可達成千萬美金身價。(圖/達志影像/示意圖)
記者陳佩儀/台北報導
台灣人越來越會賺錢了!根據資料顯示,台灣去年資產超過美金3千萬元(約台幣約10億元),且不含主要住宅的超級富豪,共有1,676人,年增5%,全球排名第23,其中平均約53歲就能達成千萬美金(約台幣3億元)身價,與新加坡並肩,如果這是一列有16個車廂的富貴列車,台灣就是坐在第四節,排名相當前面。
瑞普萊坊2017年今發布《財富報告》,去年全球資產美金3千萬元以上的超高淨值人士增加4%,台灣成長率猶勝全球水準,年增5%,共有1,676人資產超過美金3千萬元,全球排名第23。瑞普萊坊市場研究部副總監黃舒衛指出,受到經濟走穩、股市屢創新高、房價跌勢趨緩等因素,去年台灣的超高淨值人士資產穩定成長。
▲▼2016台灣超高淨值人士財富分布狀況。(圖/瑞普萊坊提供)
▲2016台灣超高淨值人士財富分布狀況。(圖/瑞普萊坊提供)
如果以資產分層分析,黃舒衛說,台灣富豪越往高端走,人數在全球排名越高,以百萬美金的階層來看,台灣排全球第23,但億元美金則擠進到第18,十億身價的更排到第14名,顯現有錢人可以說是越來越有錢。而這群有錢人,其中有84%都住在台北市,平均每十萬人就有六個超高淨值人士。
此外,黃舒衛也指出,台灣要達成千萬美金身價的速度也很快,平均約53歲,亞洲國家中與新加坡並肩,勝過香港的54歲、日本的60歲,僅比越南的48歲,韓國、印尼、菲律賓的50歲,中國、俄羅斯、馬來西亞、泰國的52歲稍晚,如果這是一列有16個車廂的富貴列車,台灣就是坐在第四節,排名相當前面。
原文網址: 台灣人越來越會賺錢 上億身家平均53歲就達標! | ETtoday財經 | ETtoday新聞雲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70706/960846.htm#ixzz54W6TomiI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
有錢人越來越多 我國資產3千萬以上增至31.7萬人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8-01-18 14:25經濟日報 記者陳怡慈╱即時報導
有錢人開著千萬跑車上路,貧富差距在台灣仍可見。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有錢人開著千萬跑車上路,貧富差距在台灣仍可見。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與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18日發表台灣高資產客群財富報告,預估我國個人資產新台幣3,000萬元以上民眾,今年將成長至31.7萬人,資產規模有望突破18兆元。
報告並指出,因應全球政經局勢變化,未來三年,中國大陸、美國的投資熱潮將會退燒,台灣高資產客群會將資金轉向印度、東南亞等新興市場,並將加碼海外債券與投資性的房地產。
---------------------
調查報告是超過100萬美元的人數有5.9萬,平均每人財富一億,
跟中時的新聞標題「台灣富豪 近六萬人資產上億」,好像有些出入,
一億台幣是100萬美元的三倍,這5.9萬人口中,真正上億的不知到底
有多少?
------------------
台灣富豪 近六萬人資產上億
林上祚/台北報導
    美林證券昨日發布亞洲區財富報告,美林私人銀行國際私人客戶部市場總監劉昌欣表示,台灣地區去年金融資產市值超過100萬美元的富豪5.9萬人,平均每人財富新台幣一億元,去年財富總值成長6.7%。 
    在台灣的5.9萬個富豪中,有0.7%屬於資產超過三千萬美元的超級富豪,和亞洲其他國家相比,台灣女性富豪比率達40%,遠高於香港(31%)、日本 (30%)等國,是亞洲兩性財富最平均的國家,台灣超過一半 (58%)的台灣富豪是企業家,相對之下,香港、新加坡和日本的富豪則是企業高階經理人。 
    另外台灣富豪比率也高於亞太平均,台灣富裕人士佔人口比率0.32%,高於亞太區0.1%的平均值,富豪密度低於新加坡、香港與日本。 
    女性富豪比達四成 亞洲之最 
    劉昌欣表示,亞太區富豪去年底人數達240萬人,佔全球富豪人數比重為27.1%,人數較前年成長7.3%;亞太區富豪總資產達7.6兆美元,佔全球的22.9%,財富規模較前年增加8.8%。 
    亞太區富豪平均財富最高的是香港,平均每人達530萬美元,大陸居第二,平均一位富豪資產500萬美元。美林證券預估,亞太區富豪財富未來幾年將以每年6.7%速度增長,到2010年,亞太區富豪財富預計會上升到10.6兆美元。 
    亞洲經濟高速成長,亞洲股市大幅上漲下,全球富豪成長最快的十個區域,亞洲囊括五席,南韓與印度富裕人口成長幅度高居前二名,分別為21.3%與19.3%,如果就總人數來看,日本財富超過100萬美元的人數有140萬人、大陸有32萬人、台灣有5.9萬人、南韓8.7萬人。 
    劉昌欣表示,日本富裕人士去年底總財富為3.5兆美元,佔亞太區的59.3%,中國大陸則有1.59兆美元,台灣富豪財富市值1,900億美元,佔亞太區富豪總財富的2.5%,平均每人財富330萬美元,約當新台幣一億元。 
    美林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程淑芬表示,台灣富豪有32%的資產,是投資於含結構型商品、避險基金、外匯、商品(包括貴金屬)、私募股權基金及藝術品古董等投資等另類投資商品。 
    相對之下,台灣一般家戶單位,居然有42%資產,是以銀行存款或固定收益商品方式投資,另外的31%是投資風險性較高的股票,股票族與定存族顯示出台灣投資的兩個極端。 
    程淑芬預估,由於外銀在財富管理商品設計能力較強,在渣打銀行等外商銀行合併本國銀行,取得銀行通路後,台灣財富管理市場有機會出現質與量的提升。
------------------------------
台灣的5.9萬個富豪中,有0.7%屬於資產超過三千萬美元的超級富豪
...
台灣富豪財富市值1,900億美元,佔亞太區富豪總財富的2.5%,
平均每人財富330萬美元,約當新台幣一億元。 
市值1900億美元,「平均」每人財富是330萬美元,既是平均,
那麼大部分的財富應是集中於少數人手中。(其中資產超過3000萬
美元的413人就佔了123億美元,資產超過2000萬的,超過1000萬的,
不知有幾許?數量一定遠高於三千萬的)
------------------------------
台身家逾3千萬富豪 有9萬人
出版時間:2011/10/14   
根據調查,亞洲地區百萬美元富豪人數去年大增9.7%,達330萬人。資料照片
【張家豪、林巧雁╱台北報導】美林全球財富管理與英國研究機構凱捷昨天發布《亞太區財富報告》,截至去年底為止,亞太區淨資產達一百萬美元(約三千零三十二萬九千元台幣)以上的富豪人數增加了百分之九點七,至三百三十萬人,首度超越歐洲,成為僅次於北美的第二大富人市場,財富總額高達十點八兆美元(三百二十七兆五千五百三十二億元台幣)。
台灣去年富豪人數達九點四一萬人、財富總額三千零二十億美元(九兆一千五百九十三億餘元台幣),較二○○九年成長百分之十三點七和百分之十四點七。
股票漲帶動財富
若與二○○七年金融海嘯前相較,全球富豪人數和財富總額分別成長百分之十八點三和百分之十四點一,已回復金融海嘯前水準。其中,五成以上富豪來自中國、日本和澳洲。美林證券國際私人客戶部執行副總李柏霖表示,股票和不動產價格飆漲,是帶動財富膨脹的主要因素。
但亞太區房地產泡沫化風險上升,連富豪也不敢碰!調查顯示,亞太區「富豪」明年將大幅減碼房地產投資部位,不動產佔其資產配置比重會從百分之二十七降至百分之二十,股票、債券等提高到百分之三十一和百分之二十五。 
「貧富差距擴大」
主要是房地產投機過熱,而引發了資產價格泡沫化疑慮,這些富豪正考慮降低房地產投資部位,比重會從百分之二十七降到明年的百分之二十,而股票和債券等固定收益比重則提高到百分之三十一和百分之二十五。台灣富豪投資不動產比重預估會從百分之二十五降到百分之十八,債券和現金提高到百分之十八和百分之二十六。
中興大學財務金融系教授林丙輝表示,台灣經濟成長率低於富豪成長的比例,顯示台灣貧富差距擴大。報告指出財富累積多靠股票跟房產,台灣受薪階級只靠薪水,財富無法成長,所得很難增加,但是房地產價格貴,一般人也沒錢買。他也認為,台灣財富增加與遺產稅調降,台商資金回流有關。 
---------------------------
台灣財富排名690萬人是月光族230萬人有超3千萬資產
訂閱主題友善列印回覆文章
abc003樓主
文章人氣: 283,117
2017-03-31 15:36  #1
回文私訊連結引言收藏推薦評分回報
財富統計排名,台灣有690萬月光族和230萬人有超過3千萬資產
瑞士信貸銀行(CreditSuisse)發表報告指出,台灣民眾於2016年的人均財富為17萬2800美元(新台幣554萬元),在亞太大多數國家的水準之上,與西歐水準相同。瑞信昨天發表全球財富報告,其中在台灣於2000年至2016年間,成人的個人財富成長了59%,由16萬2200美元增加到現有水準。
根據瑞信的資料台灣人均資產有554萬
如果把台灣總人口切成10等分,排名前10%的人有均值6.18倍的資產,
也就是554萬*6.18=3423萬台幣資產
1.台灣前10%人口所擁有的資產是台灣總財富的61.8%,
前10%人口人均資產3423萬台幣,佔總人口10%即230萬人,主要是房地產和股票等金融資產
2.而中產階級是所得收入排名前50%~到前90%的人口,佔總人口40% 約920萬人佔總資產比例30%
資產約500萬台幣=人均資產,主要是是房地產和少量的股票
3.另外最後面橘色和紅色這塊是總人口的50%比例,總共1150萬人,大們的人均資產低於台幣100萬元,
主要資產是少量的銀行存款
4.另外紅色和粉紅色和深橘色的幾乎可以算的上是月光族了,佔總人口比例30%約690萬人,資產低於50萬台幣
台灣財富排名統計
之前版上有問賺多少是真正的中產階級?
中產階級不是用薪水多少來衡量的,而是以財富的存量
資產達到平均值以上才算是中產階級
台灣人均資產554萬元 大多是房地產+股票
如果一家有3口人 ,那麼你家至少要有1500萬元淨資產才能算中產階級
已美國的數據來說,在美國前1%的人口壟斷全國25%的資產,他們是平均值的25倍
前10%的人口壟斷了社會50%財富,他們是平均值的5倍左右
中間的40%人口稱為中產階級,大約佔有社會40%財富,他們財富約=平均值
剩下的50%社會總人口是月光族一毛資產都沒有,他們佔據全國一半的人口
他們僅有的資產就是幾台電視機 ,幾千美元的存款,或是一些冰箱家電這類
如果你生在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假設你繼承了一棟數百萬~千萬元的房子,自然就會對未來充滿希望
或者是因為,你住在自己家裡的房子每月不用繳房租的,那麼你會比較容易存到錢
因為房租佔薪資的比例大約是30%,也就是假設你一個月賺2.5萬~3萬 那麼你的房租約是8000元,
如果是雙薪家庭那麼可能是1.5萬房租左右
但是如果你住在家裡或繼承房子的可以讓你節省30%的薪水,這些錢可以拿去投資,有房的人會比較容易存到錢
假設大學畢業後30~40年的時間差距,每個月都多存8000元,40年下來現金流的累積可觀,
如果22K薪水 30%給房租 +30%吃用 你能存下的錢就更少了,基本上每月都是月光族
這就會造成社會財富的階級世襲,如同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的貴族社會一樣
那麼為什麼這種差異沒有在過去的社會(你父母和爺爺那代人)體現出來呢?
為什麼上一代人會有一種觀念認為靠自己努力就一定會取得成功的樂觀精神?
主要原因在於第一、二次世界大戰和30年代大蕭條重新分配了財富
和戰後嬰兒潮+戰後重建,人口成長率高成長+經濟成長率高成長,這個總財富的餅是在擴大的
因此貧富差距並不會惡化,繼承財富佔社會總財富存量微乎其微,大部分都是新增出來的
但是到了低經濟成長率的時代,自然上一代累積下來的財富存量就非常可觀
舉個例子,不論你一個月薪水是2萬或是6萬,如果你沒有從你父母那裏繼承到任何東西
那麼你脫貧的機率是微乎其微的,舉例來說如果你努力考上好大學畢業後22歲一個月薪水3萬
那麼你家裡沒有任何東西給你依靠,並且欠下幾十萬的就學貸款,那麼扣掉房租+就學貸款你根本幾乎存不到什麼錢
而靠繼承了一棟房子或是父母幫助給予初始資金創業的人就不同
以下是財富存量相對於國民總收入的變化,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的資料
一戰前的貴族社會財富主要是依靠繼承財富而不是依靠自己努力而取得,當時的資產/收入比約是GDP的700%
這也是書中簡‧奧斯汀和巴爾札克那個貴族社會,一小群食利者靠繼承資產活一輩子,1%人口壟斷了社會50%財富存量
而那個年代只有1%的貴族和99%的貧農根本不存在「中產階級」
一戰、和大消條二戰、和戰後嬰兒潮+戰後重建的高速經濟成長,導致了社會財富重新分配
二戰後當時社會財富存量只有GDP的300%左右
現在又回到二戰以前的水準了600%以上了,
我計算台灣的財富存量,如果以現在人均財富554萬台幣擁有量計算
台灣這個值是GDP的765%,而如果以國民所得來衡量約是800%
因此雖然在所得收入分配方面(吉尼系數0.32)台灣屬於收入中低貧富差距的社會
但是在財富存量方面的資產所有權分配方面台灣是極度不平等,
因此資產所有權的分配貧富差距是遠高於所得分配的貧富差距
在來一個問題是,如果單純依靠繼承一輩子不用工作需要多少財富存量?
首先就以最低標準1個月22K來說 一年大約需要26.4萬
如果資產收益率是5%,那麼26.4萬/0.05=528萬
也就是說528萬的資產大約就是,一個月能領2.2萬的利息、房租、股息 等等不需要勞動就能取得的資本收益率
也就是22K領到死,就算你20歲到90歲都不工作也有22K,那麼你能算是中產階級了
如果你工作取得3萬的薪水+22K那麼你就有5萬2,而剩下50%的人口每個月都是月光族,永遠在惡性循環中
在版上最近還有人問他一個月賺6萬或10萬算是中產階級媽?
我得答案是,中產階級不應該是以收入來衡量的,而是以財富存量來衡量的
只要你能一輩子不用工作也能有穩定每月22K收入,大約是500萬那麼你就能達成中產階級的標準
而其他50%人口沒有從父母那裏繼承到500萬的資產你永遠是貧困階級可能性就很大
以上是社會前1%人口佔社會總財富的存量,許多國家現在上升到20~25%的比例了,台灣更大
台灣GDP只有5200億美元
但是財富存量卻高達4兆美元,人均17.28萬美元

是GDP的765%,國民所得的800%以上
在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這個值只有GDP的300%以下
這代表什麼你知道嗎?
如果資本報酬率有5% 800%*0.05= 40%
也就是台灣約有40%的國民所得是不勞而獲的資產收益
放在那裏就可以領錢的,這對勞動階級很不公平
尤其是房地產更是對實體經濟發展沒甚幫助
因為台灣的房價被人高估,在2018年台灣房價可能會泡沫化,看看葉倫會如何升息吧?是否真的加息7次
投資與理財 - 台灣財富排名690萬人是月光族230萬人有超3千萬資產 - 生活討論區 - Mobile01 - https://goo.gl/9h8WlO


顏丹:中國與全球貧富差距的本質區別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一月 23日, 2018
北京大學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中國目前的貧富差距已經居世界所有國家之最。這巨大的貧富差距恐造成社會動盪。 (AFP)
【大紀元2018年01月24日訊】這兩天,大陸媒體都對英國樂施會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表現出了極大的關注。陸媒報道稱,這份報告有數據顯示,「去年82%的全球新增財富流向了1%的人群,這一數字比2016年提高了32個百分點」;而世界上最貧窮人群的財富並未見增長」;「全球最富有的42個人所掌握的財富,相當於全球最貧困的37億人所擁有的財富總和」
當陸媒試圖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引向「全球貧富差距繼續拉大:去年82%財富流向1%富人」時,其報導中的另一些描述仍在透露著與這個主題明顯不符的訊息。比如,報告的發布者樂施會已指出,「該調查旨在回應印度2/3受訪者認為貧富差距問題急需解決的呼籲」,因此,調查並非針對所有國家,而是僅在「全球10個國家」的「7萬個人群」中展開。又比如,這個「82%的全球財富」是指「新增」的那部分,而不包括長期持有的。意即這個被研究了半天的「全球財富」其實是個「變量」,而非「常量」。
實際上,「最有錢的42個人的資產總和相當於最貧窮的37億人的財富總和」並不是惟一能佐證「貧富差距」拉大或縮小的合理依據。如果憑此就能看出一個國家乃至世界的貧富差距狀況,那麼國際上又為何要專門弄出一個「基尼係數」來作為衡量的依據和通行的指標呢?既然「基尼係數」才是國際公認的標準,那我們不妨從一些資料中來找尋依據。
2012年,由中國人民銀行與西南財經大學共同創立的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有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家庭的基尼係數為0.61,大大高於0.44的全球平均水平」。
此外,百度百科中也有資料顯示,「一般發達國家的基尼指數在0.24到0.36之間,中國大陸基尼係數2010年超過0.5」。僅通過這些出產於大陸官方的數據就足以看出中國的貧富差距與全球間的較量。而結果是,發達國家與全球都表示「自愧不如」。
因此,不少中國人在看到「全球82%財富流向1%富人」的調查結果之後,更真實的反應其實是,他們紛紛在新聞下方的評論欄中迫切的詢問中國的情況。其實這根本無需勞煩國際組織來通報。
早在2009年,中國的權威部門就已在報告中指出,「0.4%的人掌握了70%的財富,集中度高於「5%的人口掌握了60%財富」的美國。到了2014年,北京大學又發布報告指出,「中國家庭財產基尼係數為0.73」;「最高1%的家庭,占有全部財產的34.6%」;「最低50%的家庭,占有全部財產的7.3%」。
更值得指出的是,中國僅在「基尼係數」上所表現出的「遠高於發達國家和世界平均水平」的差異,並不是中、外貧富差距所存在的本質區別。中國完全異於世界的獨特之處就在於,0.4%的人所擁有的70%財富到底從何而來,意即「0.4%的人」都具備著怎樣的共同特徵以及他們都在通過怎樣的方式獲取財富。
2015年9月出自中共內部的一份調研報告為我們揭曉了這個答案。報告顯示,「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擁有千萬以上資金、財產的有548萬至560萬人及家庭,其中,在職和已退休的中共黨政官員有360萬至365萬,占比65%以上」。港媒在披露這份報告時還提到,習近平在當時的內部會議上指出,「社會貧富懸殊、嚴重不公、中共官員及家屬不正常暴富」。
「官員及家屬不正常暴富」可謂是一語中地,雖用詞含蓄,但決不會影響見識過中央「打虎拍蠅」行動的中國人準確的判斷出,那「0.4%的人」到底是誰,他們又是如何發家致富的。不難看出,如今中國最有錢的人,全都共生於以「權力」為根基的利益集團之中,他們打著治理國家的旗號,採取明搶、暗奪等最無賴的方式,將保管著民眾財富的國庫洗劫一空。
那句「扶貧領域已成為貪腐重災區」就足以彰顯出,在「一黨獨裁」的庇護下,中國擁有著大、小權力的官員,甚至是通過掠奪等著救濟的可憐人的口糧而一躍成為中國暴富者的可恥現實。
此外,更可恥的是,自竊取政權之後,中共一直都標榜自己是「無產階級先鋒隊」,要讓代表無產階級的工人、農民「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然而,時至今日,「工人和農民仍然是被壓迫的最底層」;「幾億農民工為中國的經濟打拚,卻永遠生活在社會的底層」
由此,我們最終發現,「0.4%的人」直指中共權貴及其家屬;他們獲取財富的方式,則是對中國最貧寒的無產者先進行欺騙,再利用權力和一切殘酷手段進行壓榨、盤剝,靠竭盡所能的掏空他們,來養肥自己。
一番描摹下來,我們不禁發現,這些身披「權力」鎧甲的富豪,又怎能與靠正常的經營之道來獲取財富的商賈巨擘等同視之。相比那些被其妖魔化的資本家,他們才是當之無愧的吃人、嗜血的惡魔
如今,由中共這個貪腐集團一手製造的巨大貧富差距,顯然與世界範圍內的決大多數國家有著本質上的不同。如果大量官員的貪腐是促成中國貧富鴻溝無國能敵的獨特因素,那麼我們更應該看到,中共「一黨獨裁」才是導致中國出現「小官大貪」、「無官不貪」的關鍵原因


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每戶家庭1157萬存款 無殼教授:你自首拉低平均值了? https://bit.ly/3cv5Ovq
行政院主計處4月公布2018年國富淨額,年增3.38%、家庭平均每戶1,157萬元,無殼教授章定煊表示,不少人看到數據,紛紛站出來自首拉低了平均值,但自首的同時,可知道是誰是拉高平均值的元兇?
©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章定煊指出,台灣財富累積,幾乎都是房地產堆出來的。(示意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根據該數據細項,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底國富毛額增9.32兆元,其中非金融性資產毛額增4.99兆元,主因房屋及營建工程價格上漲及而增加2.79兆元。」
再對照家庭財富結構「各部門中,家庭部門淨值126.27兆元、占60.02%最多。家庭部門資產又以房地產共45.88兆元、占36.34%最多,壽險及退休基金準備占20.96%、有價證券占14.33%次之。」
章定煊指出,光是家庭部門直接持有的房地產就是36.34%,再把壽險與有價證券發行企業對房地產的投資合併計入,可以發現,台灣的財富根本就是房地產堆出來的。
©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章定煊表示,土地與二手交易除了仲介費外,皆不屬於生產活動。(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房地產過度繁榮有什麼不好?章定煊分析,房地產交易中,除了新建房屋交易,土地交易與二手交易市場都不算在GDP,換句話說,就是不屬於生產活動,指的是沒有生產力,即使仲介費用計入GDP,在動輒千萬、龐大的交易金額中,也僅佔2~6%不等、相當渺小。
他說,在武漢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的疫情過後,人們拿下口罩的同時,財富也將進行重新分配,不過,台灣多數財富早已掌握在少數人手上,即使重新分配,人們只會迎接到分配更不平均的明天。
最後章定煊說,他也並非聖人,無法解決人們貧窮遺傳的問題,即使身為財經學者,在財富甚少的狀態下,也只能將少得可憐的財產重新配置,避免自己成為下流老人,建議大家在這波疫情過後,也將自身財富分配做個健康檢查。每戶家庭1157萬存款 無殼教授:你自首拉低平均值了? https://bit.ly/3cv5Ovq


每人GDP達到3萬美元的可能性和意涵
04:102020/07/23 工商社論》每人GDP達到3萬美元的可能性和意涵 - 工商社論 - 工商時報 https://bit.ly/2OQ5rSa
行政院日前通過國發會所提的四年國家發展計畫(2021~2024),藉由計畫的推動,估計每人GDP將於蔡總統任內達到3萬美元(去年為25,893美元)。在全球疫情告急,世界經濟衰退的此刻,要達成此一目標誠屬不易,然而綜觀全局,仍有可為。
每人GDP顧名思義,就是以GDP除以一國總人口數而得,然後以匯率換算成美元,其變化不僅取決於經濟成長,匯率、人口變化也很重要。1980年代日本從1萬美元升至2萬美元,只花了四年,德國也只花了五年。何以多數國家十多年才能達到的目標,日、德只需四、五年?因為日、德拜廣場協議(Plaza Accord)之賜,匯率大幅升值七、八成,以本國貨幣計算每人GDP也許沒有增加太多,但以美元計算便扶搖直上了。
我們當年也是如此,1985年每人GDP才3,200美元,隨著經濟快速成長,加以新台幣匯率七年升值六成(由39.8升至25.1),1992年提前達到1萬美元,匯率之重要,於此可知。
如今,每人GDP稱得上是家喻戶曉,雖然人們的理解未必正確,但由於政治人物經常談論,自然也就成為各國政府追求的目標。1996年初台灣總統選舉時,李總統就宣告,要讓台灣每人GDP到2000年時升至2萬美元。2000年民進黨首次執政,閣揆張俊雄提出所得倍增計畫,要在十年後(2010年)讓台灣每人GDP提升到3萬美元。隨後,馬總統喊得震天價響的「六三三」,也宣示要在任內讓每人GDP達到3萬美元。
遺憾的是,李總統的願望沒有在2000年成真,張院長的目標也沒能在2010年實現,馬總統的計畫同樣功敗垂成。當年李總統的願望直到2011年才達標,台灣每人GDP由1萬美元升至2萬美元整整花了二十年,相較多數國家五、六年,最多十來年,台灣竟花了二十年之久,何以如此?這雖與匯率有關,然而更重要的是自2000年以來台灣政治紛亂不安,朝野爭鬥不休,荒謬到連國家認同都缺乏共識,有這樣的政治環境,經濟由盛而衰,並不意外。
這也就是何以如今行政院宣稱每人GDP四年內達3萬美元,多數人卻不相信的原因。然而,我們認為未來四年有諸多有利於這一目標實現的條件,只要當局能致力於經濟發展,維持政局安定,仍有機會達成目標:
第一、新台幣匯率逐漸走升:當年金融海嘯重創美國,為提振經濟,美國自2008年11月到2012年9月實施三波量化寬鬆(QE)為市場注入2兆美元,在資金氾濫下,大筆熱錢於國際流竄,大幅推升亞幣匯率,以2009~2011年而言,新台幣匯率(年平均)由33.0升至29.4,日圓由93.5升至79.8,韓元也由1,277升至1,108。
如今,為紓緩疫情的衝擊,川普政府今年3月中旬推出7,000億美元的QE,隨後擴大為無限量QE,數兆熱錢追奔逐北,又將擾動全球匯市,事實上,6月新台幣匯率29.7已創下兩年來的新高,也比去年同月升值5.3%。隨著美國不斷推出以鄰為壑的貨幣政策,由金融海嘯的經驗研判,新台幣升值已勢所難免,雖然升值不利於出口,卻有助於推升每人GDP。
第二、台灣人口開始負成長:每人GDP是以GDP除以總人口,1980年代十年之間人口增加260萬人,GDP成長的速度必須要遠遠大於人口增加的速度,每人GDP才會提高,1990年代十年也增加將近200萬人,自2000年以來,前十年降至100萬人,後十年更降至50萬,而據國發會推估自2022年人口開始負成長。
這個人口負成長的趨勢,雖然不利於台灣長期經濟發展,但若從每人GDP而言,由於這個算式的分母(總人口數)變小了,GDP只要稍有成長,都會反映在每人GDP上,這個趨勢自然也有助於每人GDP達3萬美元。
第三、IMF估台灣將達3萬美元:國際貨幣基金(IMF)去年底發布的推估,台灣於2023年每人GDP可達29,870美元,2024年進一步升至31,483美元,IMF並未特別看好未來四年台灣的經濟成長,他們估計台灣未來四年經濟成長約落在2.0~2.1%,顯然他們看到了人口、匯率等其他因素,因此估算台灣可以達到這個水準。
從上述分析可以發現,未來四年確實存在讓台灣每人GDP升至3萬美元的條件,然而這些條件從長期而言,未必有利於台灣,譬如說人口負成長將造成勞動力不足,於經濟發展自非好事,而匯率升值固有利於進口,卻不利於出口,也不全然是好事。回想當年,新台幣匯率屢創新高把台灣每人GDP推升至1萬美元之際,不少台商也因此紛紛出走,以致產業空洞化危機四起,可謂前車之鑑。
我們認為,過去馬總統、張院長追求每人GDP達3萬美元的夢想有機會於蔡總統任內實現誠然可喜,不過,這些實現夢想的助力,恰是影響長期發展的阻力,若不臨深履薄以為因應,恐怕3萬美元實現之日,正是台灣經濟停滯之時,願執政者深思之。工商社論》每人GDP達到3萬美元的可能性和意涵 - 工商社論 - 工商時報 https://bit.ly/2OQ5rSa


到底要有多少錢,才算富有?根據嘉信理財集團的2019《現代財富調查》,受訪者認為,個人身價達到230萬美元(新台幣6800萬),足以稱自己為「有錢人」。不過另一份市場研究機構YouGov調查顯示,年薪只要有超過10萬美元(約300萬台幣),就算有錢。你是有錢人嗎? https://bit.ly/2WUdP7p


72歲vs.59歲|台韓十大富豪平均年紀差一輪,是誰年輕又有錢?|天下雜誌

台灣富豪 近六萬人資產上億/台灣人均資產554萬元 大多是房台灣富豪 近六萬人資產上億/台灣人均資產554萬元 大多是房

0 vs.7家新產業|台灣市值前十大都老面孔,韓國為何換血成功|天下雜誌


「台灣每戶財富高於美國」被罵翻 主計總處:無關選舉
2022-11-16 11:20 經濟日報/ 記者
「台灣每戶財富高於美國」被罵翻 主計總處:無關選舉 | 財經焦點 | 產經 | 聯合新聞網 https://bit.ly/3Xs4cdN
關於有學者撰文指出「主計總處為何說謊:台灣每戶財富高於美國」一事,主計總處回應表示,「每戶財富(PPP)」為OECD之BLI指標之一,國際比較依PPP折算,且我國資料依OECD定義及規範計算、各國資料來源調查與公務統計兼有,以及國際比較常見各國資料年度不盡相同。同時,主計總處也強調,「無關選舉」。
主計總處指出,依OECD今年中公布之美好生活指數(Better Life Index,BLI),「每戶財富 (PPP)」為其衡量各國家庭部門所得與財富指標之一,國際比較時,OECD考量各國物價水準不同,不宜以市場匯率折算,而以民間消費PPP(購買力 平價)換算,以衡量排除物價水準差異後的實質購買力。
OECD定義「每戶財富」是指平均每戶家庭持有之金融(不含就業相關退休年金)與非金融資產(包括主要住宅、其他房地產、車輛及其他非金融資產等)減負債之淨額,我國依上述定義以國富統計相關資料及世界銀行與IMF公布的我國 PPP 計算。
主計總處表示,OECD納入比較的41個國家中,部分資料來自調查,部分國家(丹麥、荷蘭及挪威等)與我國相近,以財稅及公務統計資料為主。此外,OECD今年公布之BLI中,「每戶財富(PPP)」為2019年資料,惟各國因資料產製週期不同,加上存量資料(財富屬之)短期波動不大,當無該年資料時,OECD則採用最接近年度。
主計總處指出,國富統計是依預算法第29條按年編布,統計我國各經濟部門所持有可評價之「金融性」(包括存款、有價 證券等)與「非金融性」(包括房地產、車輛及其他非金融資產等)資產減負債之淨額。
2020年底我國全體家庭部門國內金融性資產(不含人壽保險及 退休準備)69.5兆元,其中現金及存款37.3兆元、有價證券(債券及股票等) 及其他國內金融性資產32.3兆元,扣除國內金融性負債18.2兆元(其中貸款 17.7兆元),國內金融性資產淨值51.3兆元,平均每戶575萬元,併計國外 金融性資產淨值及非金融性資產淨值,平均每戶財富1,263萬元。
主計總處強調,主計總處持續關注國民福祉,每年均於國情統計通報專區刊載部分BLI指標最新統計,及我國依相同原則計算的結果,供各界參考。如2021年公布「受僱者工時過長比率」、「全時受僱者平均年收入(PPP)」、「空氣污染」等,2022年公布 「教育程度」、「每戶財富(PPP)」等指標,無關選舉。
「台灣每戶財富高於美國」被罵翻 主計總處:無關選舉 | 財經焦點 | 產經 | 聯合新聞網 https://bit.ly/3Xs4cdN


台灣人好有錢!最新國富調查「每戶平均淨資產1359萬」,理財專家解析3方法讓資產穩健成長
台灣人好有錢!最新國富調查「每戶平均淨資產1359萬」,理財專家解析3方法讓資產穩健成長 - 幸福熟齡 https://bit.ly/3BD1gBA
撰文 |樂透人生─吳家揚 日期 |2023年05月15日 分類 |退休理財 圖檔來源 |shutterstock(示意圖非當事人)
主計總處最新國富統計出爐,2021年底家庭部門平均每戶淨值(不含人壽保險準備及退休基金準備,土地按市價重評價)為1359萬元,較前一年度增加101萬元,增幅達8.06%。您的身家在這一段時間有沒有跟著上漲?身為小老百姓我們要如何讓資產穩健成長?
   統計資料所指的每戶淨值計算,是不含人壽保險準備及退休基金準備,土地按市價重評價,這些政府機關統計資料讓我們參考自己的資產變化,是向上提升還是向下沉。
   把握住財富重分配的機會,讓自己的財富更上一層樓。長期觀察下來,在台灣要搭上財富增長列車有3種簡單策略,「買房、買股票和基金(ETF)、買保險」,關鍵因素在長期持有。
   買房首選地點,六都漲幅大
  「有土斯有財」,國人很喜歡買不動產。從「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整理的住宅價格指數趨勢圖,近10年來不動產的「平均」漲幅:每年約5%。而六都中,除台北和新北外,其他四都的漲幅更大。
       買房自住要注意的事情很多,購買前要詳加研究。「地點」是抗通膨保值和增值的首要注意事項。若要投資,一樣是「地點」為王,還有一些稅負問題。
   朋友在疫情前因家族分產而拿到數千萬元現金,聽完我的建議後,他決定在竹北(頭前溪第一排景觀大樓,近高鐵站)買2戶80坪的豪宅,因而賺到波段漲幅。不動產還有節稅的好處,例如新北利用市價(2800萬元)和土地公告現值/房屋評定現值(110萬元)的價差,可以節省大量的遺產稅。
   如果個人的財富增長速度小於5%,不動產應該就可以當成選擇投資工具之一。
   買股票和基金(ETF)慎選標的
 買股票曾經是全民運動。如果從指數變化來看,就會知道這是瘋狂的年代。台股從1962年開市,大盤指數走了24年,在1986年首次突破1000點;隨後只花4年時間,1990年就創下12682台股歷史高點,4年推升指數上漲超過11倍。然後1990年崩盤後沉寂了20年,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開始大多頭,也造就一批少年股神,然後2022年這些人又銷聲匿跡。
   股票(基金和ETF)是國人最愛的投資工具之一,它的投資報酬率比不動產高出許多,當然風險也更高,稍有不慎,甚至會破產。
       例如康友-KY前董事長黃文烈因涉嫌掏空捲款潛逃,導致康友創高價後下市、股民損失慘重,台北地方法院民事法庭一審判決4月20日出爐,投保中心求償53.4億元。這種新聞,一段時間就會來一次,尤其是KY。基本上KY的財報不透明,要更加謹慎。
   朋友在疫情剛開始時詢問股票投資策略,她的錢是3年後要付預售房的頭期款,不能忍受任何損失。我建議她,定存就好,甚麼事都不要做。後來她避開2022年的大跌,對我心存感激。
   買股票,就是要看得懂財報,看不懂就不要買。尤其要重視經營階層的誠信問題,高層如果有誠信問題,也不要買。最簡單就是買0050或006208,和台灣經濟一起成長就好,也不用擔心太多。
   買保險不求高報酬率但要穩定
  國人愛買保險,保險滲透率是世界前3名,但因為偏好儲蓄險和投資型保單,形成基本保障嚴重不足的矛盾現象。
   財務規劃時我們應該將錢分為「攻擊型」和「防禦型」兩種,「攻擊型」如股票基金,高報酬但高風險。「防禦型」如保險,不求高報酬率但要穩定成長且無風險。保險是保守的錢,也是最後一道防線。
   現在利率低,所以保費很貴。對於我們這種一般人,要先顧好基本保障和長照保險,若有餘力,再來購買儲蓄險和投資型保單,這樣才不會本末倒置。
   有錢人的保單配置
  最低稅負制中的「基本所得額」,有6大項目:
   1.海外所得;
 2.特定保險給付;
 3.私募證券投資信託基金的受益憑證交易所得;
 4.申報綜合所得稅時採列舉扣除額之「非現金捐贈金額」(如:土地、納骨塔、股票等);
 5.個人綜合所得稅的「綜合所得淨額」;
 6.選擇分開計稅之股利及盈餘合計金額。
   其中「特定保險給付」,是指受益人與要保人非屬同一人之人壽保險及年金保險給付,但死亡給付每一申報戶全年合計數在3330萬元以下部分免予計入。超過3330萬元者,扣除3330萬元後之餘額應全數計入。
       舉例來說,某父在2008年1月3日買一張高保額壽險,要/被保人為父,身故理賠金4000萬元,身故受益人是獨生子。某父日前死亡,針對這張保單,獨生子要繳什麼稅?因為被保險人的身故保險金屬於免計入被保險人的遺產總額,遺產稅=0,而獨生子所得稅申報:((4000-3330)-670)*20%=0
   從前述的案例明顯可知,高資產者可用保險來傳承財富。配偶和「成年子女」,一個申報戶為4000萬元,購買高額壽險保單,可以節省許多稅。但要注意「8大態樣實質課稅」問題,愈早買就越不會有問題。
   不論從「國富統計」得到什麼啟發,任何投資工具,都有優缺點,只要有能力辨別且為己所用,買房和買保險,有很好的節稅效果,尤其是買保險。股票基金(ETF),幾乎沒甚麼節稅效果且風險高,但選對標的且長期持有,卻是最大的贏家。
   任何投資工具,都有優缺點,要有能力辨別且為己所用。這一班財富增長列車沒跟上沒關係,隨時都有機會上車,只要我們做好準備。
台灣人好有錢!最新國富調查「每戶平均淨資產1359萬」,理財專家解析3方法讓資產穩健成長 - 幸福熟齡 https://bit.ly/3BD1gBA

台灣富豪 近六萬人資產上億/台灣人均資產554萬元 大多是房


台灣錢淹腳目?一表曝「準富裕階級↑」人口高達45% 她揭「我國優勢」:利於資產累積-風傳媒

台灣富豪 近六萬人資產上億/台灣人均資產554萬元 大多是房

台灣錢淹腳目?一表曝「準富裕階級↑」人口高達45% 她揭「我國優勢」:利於資產累積-風傳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