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琇/台灣人「渴望台灣被世界看見」美國因「重返亞洲」戰略而開始重視台灣。但美國不想得罪中國,不願公開承認「台灣是一個國家」,卻又在六項保證中強調「不承認中國對台灣的主權」。換句話說,美國還是選擇「把台灣放在鳥籠中」。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辜寬敏將長眠故鄉鹿港 追思紀念會4/23在台北 - 自由電子報影音頻道 https://bit.ly/3JcCvPQ
辜寬敏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T8AuIX
香港中評網:辜寬敏71歲那年,她替他生了一個兒子 https://bit.ly/3LbZ0Hd


父親有交代 辜寬敏捐市價上億土地供台電建置再生能源
2022年1月24日 週一 下午6:17父親有交代 辜寬敏捐市價上億土地供台電建置再生能源 https://bit.ly/3IzRRvI
為了支持政府發展再生能源,總統府資政辜寬敏宣佈捐贈彰化縣鹿港鎮鹽埔段的106地號土地給台電,土地面積約為4167公頃。台電將在這塊土地上建置太陽能光電設施及小型風機,初估建置完成後每年發電量近400萬度。這也是我國首度有民間企業捐贈土地給政府進行再生能源利用。(張佳琪報導)
總統府資政辜寬敏24日簽下合約,由經濟部長王美花見證,將位在彰化縣鹿港鎮鹽埔段的106地號土地,捐贈給台電。這塊土地鄰近台電彰濱太陽能光電場,面積有4167公頃,約為1萬2604坪,市值高達1億元,創下民間企業捐贈土地給政府進行再生能源利用的首例。
辜寬敏在捐贈典禮中表示自己的父親在過世前特別交代,所留下的財產應該為台灣社會做點事情,覺得自己到九十多歲才決定捐地,實在太晚了,對於這塊地能夠用做再生能源發電感到十分欣慰。辜寬敏說:「本人如果能對此事做多少幫助與貢獻,感到非常光榮」。
台電已進行相關土地開發與變更手續,未來在這塊地上面預計建置3MW太陽能光電設施及小型風機,也會結合儲能設施,打造低碳潔淨的綠能場域。初估每年發電量約為400萬度,可以滿足近千戶家庭的年用量,並且帶來每年2000公噸的減碳效益。父親有交代 辜寬敏捐市價上億土地供台電建置再生能源
2022年1月24日 週一 下午6:17
為了支持政府發展再生能源,總統府資政辜寬敏宣佈捐贈彰化縣鹿港鎮鹽埔段的106地號土地給台電,土地面積約為4167公頃。台電將在這塊土地上建置太陽能光電設施及小型風機,初估建置完成後每年發電量近400萬度。這也是我國首度有民間企業捐贈土地給政府進行再生能源利用。(張佳琪報導)
總統府資政辜寬敏24日簽下合約,由經濟部長王美花見證,將位在彰化縣鹿港鎮鹽埔段的106地號土地,捐贈給台電。這塊土地鄰近台電彰濱太陽能光電場,面積有4167公頃,約為1萬2604坪,市值高達1億元,創下民間企業捐贈土地給政府進行再生能源利用的首例。
辜寬敏在捐贈典禮中表示自己的父親在過世前特別交代,所留下的財產應該為台灣社會做點事情,覺得自己到九十多歲才決定捐地,實在太晚了,對於這塊地能夠用做再生能源發電感到十分欣慰。辜寬敏說:「本人如果能對此事做多少幫助與貢獻,感到非常光榮」。
台電已進行相關土地開發與變更手續,未來在這塊地上面預計建置3MW太陽能光電設施及小型風機,也會結合儲能設施,打造低碳潔淨的綠能場域。初估每年發電量約為400萬度,可以滿足近千戶家庭的年用量,並且帶來每年2000公噸的減碳效益。父親有交代 辜寬敏捐市價上億土地供台電建置再生能源 https://bit.ly/3IzRRvI


「把錢還給台灣人!」辜寬敏捐錢圓父親遺願

2014-08-22 17:03
〔記者張聰秋/鹿港報導〕「有機會要把錢還給台灣人!」前總統府資政的新台灣國策智庫創辦人辜寬敏,為了完完成父親生前的遺願,成立「新台灣和平基金會」投入捐錢行善的行列,今天基金會捐出600萬元的助學金和150萬元的急難救助金給鹿港鎮公所,幫助今年首屆12年國教即將要就讀高職和五專的經濟弱勢學生,他說,這是他的爸爸過世前的遺囑,現在他88歲才想到做這件事,他覺得對台灣人實在很不好意思。
彰化縣鹿港鎮公所今天舉行「新台灣和平基金會和鹿港鎮公所簽署急難救助與助學金專案」的記者會,會中,辜寬敏道出組織基金會的目的就是為了回饋社會,他說,他的父親過世前2天留下遺言,交待他的子女,留下來的財產不是要讓子女過衣食無虞的生活,「財產是台灣人寄給我們用的,有機會要把錢留給台灣人」,他跟基金會討論後,決定用捐錢的方式完成父親的遺願,幫助的對象就從他的家鄉鹿港鎮做起。
前總統府資政辜寬敏(左)今天與鹿港鎮長黃振彥簽定急難救助和助學金專案備忘錄,捐出750萬元幫助鹿港鎮經濟弱勢家庭學子求學和緊急救助。(記者張聰秋攝)
前總統府資政辜寬敏(左)今天與鹿港鎮長黃振彥簽定急難救助和助學金專案備忘錄,捐出750萬元幫助鹿港鎮經濟弱勢家庭學子求學和緊急救助。(記者張聰秋攝)
辜寬敏說,他打算透過基金會每年提撥150萬元給鹿港鎮公所,作為鹿港鎮低收、中低收入戶及家境清寒者的急難救助金,包含醫療、災害、喪葬補助,每戶最高救助金5萬元,另外,12年國教上路,學生就讀高職和五專前3年雖然免學費,但學生仍然會有通勤、生活和購買書籍等就學相關支出,他希望清寒家庭的孩子可以全心完成技職體系的訓練,習得一技之長,因此,今年他捐出600萬元助學金,讓需要幫忙的學生每人每年可以申請1至3萬元不等的助學金,減輕就學的經濟壓力。
記者問及前述捐錢計畫會持續多久?辜寛敏毫不猶豫回答說,「當然是長長久久」,金額不夠還可以再加,資金充裕,不夠的,他可以馬上補足。
辜寬敏是繼去年起連續2年捐春節慰問金,累計已有570萬元給鹿港鎮中低收入戶家庭後,今天再度發揮愛心,又捐750萬元給鹿港鎮公所。
鎮長黃振彥說,鹿港鎮有辜寬敏的善舉,建構「幸福鹿港」向前邁進一大步,鎮公所推出單一服務窗口,協助需要的民眾申請救助金和助學金。
辜寬敏說,他組織基金會的目的,就是為了回饋社會,完成父親的遺願,「把錢還給台灣人」。(記者張聰秋攝)
辜寬敏說,他組織基金會的目的,就是為了回饋社會,完成父親的遺願,「把錢還給台灣人」。(記者張聰秋攝)


台灣歷史小說獎 鄭成功抗荷獲獎
台灣歷史小說獎/辜寬敏他將捐出一半的財產、1億美元(30億台

© 台灣醒報 「台灣歷史小說獎」得獎者為李旺台(右)與朱和之(左)。(photo by 主辦單位提供)
【台灣醒報記者許瑋哲台北報導】以鄭成功對抗荷蘭人的歷史,帶出文化融合的歷史小說《逐鹿之海》,21日獲得「台灣歷史小說獎」佳作。得獎者朱和之表示,當時在東印度公司及鄭成功的軍隊中,都有來自不同族群、國家及文化的人,可見當時的台灣跟現在一樣是多元社會,故事也藉此反應台灣現況。

「台灣歷史小說獎」21日舉辦頒獎典禮,得獎的兩個作品分別是李旺台的《播摩丸》及朱和之的《逐鹿之海》。作家李喬表示,歷史小說是以歷史上某時段的一批人為中心,把大家所熟悉的事實再虛構上一些人物所發展的小說。

另一部得獎作品《播摩丸》描述日治時期,一群被日本人帶去海南島工作的台灣工人,搭乘一艘名叫「播摩丸」的船,返回台灣的艱辛旅程。曾是記者的李旺台表示,在媒體工作退休後,有許多時間可以創作,這部作品他花了3年之久,中間有一度停下腳步,「但是後來看到了前文化部長龍應台寫太平輪的故事,我與她同樣是描寫船,所以激起了我參賽的決心。」

「這次共有47部歷史小說參賽,評審們也得出了三個作品走向。」戴寶村說,第一種就是如同論文般精準的歷史小說,這反而會被刷掉;第二種是有歷史背景,思考脈絡佳,內含自己的論述、虛構的人物;最後一種就屬於文學作品,內容只撰寫了一點點歷史故事陪襯,此次得獎作品大都屬第二種類型。

「我們都是活在新舊故事之間,如果舊的故事沒有啟發性,那新的故事從何而來呢?」決賽評審代表平路表示,同樣一段歷史,經由不同作者之手可呈現多樣貌,很多人也藉此反映現今社會的困境。

-----------------------------------

辜寬敏捐30億做公益 砸120萬徵選台史小說 【16:12】


〔記者蘇芳禾/台北報導〕KANO、大稻埕、賽德克·巴萊等描寫台灣歷史的電影大賣,為了培養更多台灣歷史小說創作人才,新台灣和平基金會籌劃設立「台灣歷史小說獎」祭出120萬獎金公開徵選10萬字長篇歷史小說!此外,新台灣和平基金會董事長辜寬敏也自爆,已經捐出一半財產1億美金(約30億台幣)信託公益。

 辜寬敏表示,自己今年已經89歲了,他常在想還能替台灣做什麼事,最後想透過這個方式回饋社會,「現在社會的人,需要瞭解祖先怎麼來」。基金會將設教育、文化、社會3個委員會,未來舉辦各種活動。超高額的獎金也讓評選委員之一、名導演吳念真忍不住開玩笑說,「獎金那麼高,我也想寫了」。

 第一屆台灣歷史小說獎將於2015年9月開始收件,9月30日截止收件,12月下旬公佈得獎作品。參選作品必須10萬字以上,以台灣的歷史人物或時代背景為主軸,讓讀者透過故事,自然的親近台灣的歷史和人物。

---------------------------------

台灣歷史小說獎/辜寬敏他將捐出一半的財產、1億美元(30億台  

辜寬敏捐1億美元做公益 並創歷史小說獎

點擊圖片可瀏覽相關圖片
辜寬敏17日表示,將捐出1億美元回饋社會。圖:林朝億/攝

新頭殼newtalk2014.03.17 林朝億/台北報導

前總統府資政辜寬敏今(17)日表示,他將捐出一半的財產、1億美元(30億台幣)回饋社會,透過新台灣和平基金會底下的文化、教育、社會等3個委員會從事公益活動,其中文化委員會推出台灣文學獎最高金額120萬的台灣歷史文化獎,希望培養書寫小說創作人才。

新台灣和平基金會今日召開「台灣歷史小說獎徵獎辦法」記者會,並邀請文化委員會委員王美琇、吳念真、馮賢賢、平路、顧立雄及教育委員會召集人張炎憲出席。

辜寬敏表示,他今年已經89歲了,想的是還能替故鄉做什麼事?他決定,把財產的一半留給太太與4個兒子,另一半回饋社會。媒體問,一半財產有多少錢?辜寬敏說,1億美元,約30億台幣;以孳息運作,如果利息有3-4%,每年約有1億台幣

律師顧立雄則推崇辜寬敏捐出財產的行為,他還開玩笑說,因為辜「有這個心意,才讓我們坐在這邊想一想要怎麼花」。

對於成立歷史小說獎,導演吳念真也說,影像的源頭還是來自文字。而台灣的歷史其實非常的豐富,但在這變革中,其實很多人物與家族的故事被埋沒了;他希望透過小說來讓更多人知道,我們的先人有做過什麼東西,有什麼氣魄。但他自己不能寫,不然看到120萬元獎金,也蠻想寫的。

小說家平路也說,大家都活在新舊故事之間;過去由於威權時代,都是以封建的方式來教忠教孝,像鄭成功廟旁的將領,每個人都灰撲撲,非常扁平;只有把他們也當一般人看,才能看到他們的故事。

歷史學者張炎憲則表示,台灣歷史是多變化、複雜性 ,一個人可能跨越二、三個時代。時代一改變,原本他所遵循的價值就改變,也讓土地上的人民很難適應;適應的不好,可能喪失生命,適應的好,變成苟且偷生。過程中,他們如何掙扎、如何堅持,都是歷史的一部分。

根據台灣歷史小說獎徵獎辦法,參賽者資格,不分海內外都可參賽,但作品必須以華文提交審評;首獎一名,獎金台幣120萬元及獎座1座;佳作2名,總獎金台幣50萬元(獎額分配由評審委員決定)及獎座各1座。參選作品必須10萬字以上,以台灣歷史人物或時代背景為主軸。

---------------------

 

「把錢還給台灣人!」辜寬敏捐錢圓父親遺願

 

2014-08-22  17:03〔記者張聰秋/鹿港報導〕「有機會要把錢還給台灣人!」前總統府資政的新台灣國策智庫創辦人辜寬敏,為了完完成父親生前的遺願,成立「新台灣和平基金會」投入捐錢行善的行列,今天基金會捐出600萬元的助學金和150萬元的急難救助金給鹿港鎮公所,幫助今年首屆12年國教即將要就讀高職和五專的經濟弱勢學生,他說,這是他的爸爸過世前的遺囑,現在他88歲才想到做這件事,他覺得對台灣人實在很不好意思。

 

彰化縣鹿港鎮公所今天舉行「新台灣和平基金會和鹿港鎮公所簽署急難救助與助學金專案」的記者會,會中,辜寬敏道出組織基金會的目的就是為了回饋社會,他說,他的父親過世前2天留下遺言,交待他的子女,留下來的財產不是要讓子女過衣食無虞的生活,「財產是台灣人寄給我們用的,有機會要把錢留給台灣人」,他跟基金會討論後,決定用捐錢的方式完成父親的遺願,幫助的對象就從他的家鄉鹿港鎮做起。

 

前總統府資政辜寬敏(左)今天與鹿港鎮長黃振彥簽定急難救助和助學金專案備忘錄,捐出750萬元幫助鹿港鎮經濟弱勢家庭學子求學和緊急救助。(記者張聰秋攝)

前總統府資政辜寬敏(左)今天與鹿港鎮長黃振彥簽定急難救助和助學金專案備忘錄,捐出750萬元幫助鹿港鎮經濟弱勢家庭學子求學和緊急救助。(記者張聰秋攝)

 

辜寬敏說,他打算透過基金會每年提撥150萬元給鹿港鎮公所,作為鹿港鎮低收、中低收入戶及家境清寒者的急難救助金,包含醫療、災害、喪葬補助,每戶最高救助金5萬元,另外,12年國教上路,學生就讀高職和五專前3年雖然免學費,但學生仍然會有通勤、生活和購買書籍等就學相關支出,他希望清寒家庭的孩子可以全心完成技職體系的訓練,習得一技之長,因此,今年他捐出600萬元助學金,讓需要幫忙的學生每人每年可以申請1至3萬元不等的助學金,減輕就學的經濟壓力。

 

記者問及前述捐錢計畫會持續多久?辜寛敏毫不猶豫回答說,「當然是長長久久」,金額不夠還可以再加,資金充裕,不夠的,他可以馬上補足。

 

辜寬敏是繼去年起連續2年捐春節慰問金,累計已有570萬元給鹿港鎮中低收入戶家庭後,今天再度發揮愛心,又捐750萬元給鹿港鎮公所。

 

鎮長黃振彥說,鹿港鎮有辜寬敏的善舉,建構「幸福鹿港」向前邁進一大步,鎮公所推出單一服務窗口,協助需要的民眾申請救助金和助學金。

 

辜寬敏說,他組織基金會的目的,就是為了回饋社會,完成父親的遺願,「把錢還給台灣人」。(記者張聰秋攝)

辜寬敏說,他組織基金會的目的,就是為了回饋社會,完成父親的遺願,「把錢還給台灣人」。(記者張聰秋攝)

 

 -----------------------------------------------------------------

◎ 胡文琦

 

這是筆者第一次想要稱讚辜寬敏先生!

 

坦白說,他雖然是台灣政治上的老前輩,但其過往諸多言行實在令筆者難以苟同,諸如說穿裙子的不適合當國家領導人,乃至說蔡英文如果落選他就要剃光頭卻食言等等。

 

但此番辜先生決定將財產的一半由太太及兒子們繼承,另外一半折合約台幣三十億元的財產交付信託,每年分紅孳息約有一億元成立基金會,將由文化、教育及社會等三個委員會來統一運用這筆錢。

 

辜寬敏妻子王美琇則表示,基金會的第一個活動將開辦「台灣歷史小說獎」,每年定期舉辦徵選十萬字以上,並以台灣的歷史人物或時代背景為主軸的長篇歷史小說,首獎將可獲得國內徵文比賽最高額的新台幣一二○萬元獎金。

 

說實話,這樣的回饋方式真的頗具意義,也終能體現辜寬敏先生口口聲聲「愛台灣」!誠如導演吳念真所說,不同統治者留在這塊土地上,開了很多花朵,很多故事值得撰述;而平路則指出,台灣此時在困局裡,需要往未來看的想像力與創造力,故事是最重要的,只有從好聽的故事裡才會找到力量云云。

 

真心感謝辜先生決定做有益「社會公益」與追尋「台灣歷史」的努力,但同時要期許並提醒基金會的是,將來的歷史小說獎項,可千萬不要陷入為特定意識形態服務的政治泥淖中。

 

(作者為文史工作者,國民黨員)

----------------------------------------------------------------------

許文龍贊助 素人林明堃出詩集

台灣歷史小說獎/辜寬敏他將捐出一半的財產、1億美元(30億台
林明堃創作的第一本詩集《臺灣四季》四行詩集終於出書了。(記者楊金城攝)

〔記者楊金城/鹽水報導〕推動鹽水田寮台灣詩路文學步道營造超過十三年,月津文史發展協會秘書長林明堃愛上現代詩創作,第一本詩集《臺灣四季》四行詩集最近終於出書,「未來希望一年創作一本詩集」。

經營台灣詩路13年 寫下臺灣四季

林明堃在田寮農村長大,前年底才從台糖退休,拿工具做田的竟會在營造台灣詩路後愛上新詩、台語詩創作,連他也沒想到有如此轉變,只能說就是很自然真誠的把對這塊土地的感情,用文字抒發出來

這位素人詩人在去年三月與首度參訪台灣詩路的奇美創辦人許文龍一見如故許文龍感動於田寮營造詩路,決定資助月津協會出版林明堃的《臺灣四季》。

林明堃說,有位日本文學家在終戰後回到日本,因懷念在台灣的生活,撰寫出版《臺灣四季》詩集,他覺得台灣人沒有寫自己的《臺灣四季》很「漏氣」,於是提筆創作,成了第一本詩集。

林明堃花了二年時間,從耕作和農村生活經驗,依春、夏、秋、冬詩頁,用華語創作了一百六十七首「台灣詩」。他說,不同的季節讓人有不同的人生感觸,用詩對台灣的土地表達熱愛和付出感情。

詩集中像「綠繡眼在天空快樂飛翔,我在工作的玉米田裡,輕輕的放下鋤頭,靜聽大地生命成長的聲音」、「秋天的顏色像山芙蓉,早上的白雪,黃昏的晚霞」,台灣四季詩描述了他對土地的感情讚歎,讓人感動。

---------------------------------------------------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