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宅化以台北最劇烈,新竹在竹科族群支撐下,購屋坪數比六都高。(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房子不到13坪!台灣「鳥籠城市」排行榜 台北第一、新北第二
房子不到13坪!台灣「鳥籠城市」排行榜 台北第一、新北第二 https://bit.ly/46g0n22
全台預售市場「小宅化」分佈出爐!據實價登錄,六都與新竹以20-30坪為交易主流,占比近4成,觀察20坪以下(實坪可能13坪以下)房屋交易占比,台北1成6最多、新北約1成2居次。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大台北因高房價、高公設,預售屋普遍僅規劃小2房,反觀新竹因竹科效應、購屋力強,逾20坪購屋占比達7成5,與六都形成強烈對比。
據永慶房產集團統計,近一年六都與新竹預售交易中,台北市30坪以下占比為53.4%,其中20坪以下占比16.1%;新北市30坪以下占比57.6%,20坪以下占比11.8%。南部方面,高雄與台南20-30坪占比分別超過四成。中部方面,台中市30坪以上占比66.4%;新竹縣市更高達75%,其中30-40坪占比43.3%,為全台最高。
房子不到13坪!台灣「鳥籠城市」排行榜 台北第一、新北第二 https://bit.ly/46g0n22
▲陳金萍表示,預售屋「高公設」下,20坪房型可能不到13坪。(圖/永慶房屋提供)
陳金萍指出,台北市預售單價居高不下,建商多推出總價可控的小宅產品,加上高公設比常見落在35%,導致20坪產品室內空間甚至不到13坪,僅能規劃小兩房。新北因房價相對親民、交通便利,自住買盤強勁,預售市場同樣以小宅為主。
至於新竹市,竹科帶來充沛就業與高所得族群,購屋族多為科技新貴,對大坪數產品接受度高,30坪以上產品熱銷,反映區域購屋力明顯不同。台中則因推案量大、重劃區多,豪宅與中大坪數產品供給充足,也推升整體坪數水位。
她認為,整體而言,預售市場呈現「北中南小宅化、新竹大坪熱銷」的結構變化,未來在高房價與總價預算壓力下,小宅趨勢恐仍將持續擴大。
房子不到13坪!台灣「鳥籠城市」排行榜 台北第一、新北第二 https://bit.ly/46g0n22
房價高漲 20坪以下小宅當道
記者徐義平/台北報導
房價高漲、薪水不漲,導致自住需求民眾大多只能負擔低總價小宅,造成小宅買氣相對熱絡。房仲統計內政部實價網上,新北市、桃園、新竹等3大都會區,20坪以下的小宅最熱門,因大約總價300~1000萬元便能入手,對於民眾來說負擔較輕。
有巢氏房屋副總經理劉炳耀表示,台灣人口正逐年老化,加上少子化的影響,小家庭、空巢族、頂客族、不婚族的購屋比例正逐漸升高,因此20坪以下的小宅已經能滿足居住需求,導致民眾傾向購買低總價的都會區小宅,躍居市場購屋主流。
離開北市價格愈親民
根據上半年內政部實價網統計資料,台北市20坪以下小宅平均成交總價約933萬元,一般住宅(2~4房)總價則約3181萬元,兩類型房屋價差高達2248萬元,幅度約2.4倍。
不過,若往北市外圍購屋,新北市第一圈的板橋、新店、中和、永和等地區,小宅平均購屋總價則約538萬元,僅是北市小宅總價的57折。至於新北市第二圈包括林口、淡水、三峽等區域,小宅平均總價約277萬元,更不到北市小宅總價的3折。
至於雙北市以外的小宅總價更親民,桃園小宅平均總價約213萬元、新竹縣則約185萬元,分別僅是北市小宅總價的2.2折及1.9折。
劉炳耀指出,雙北市房價相對高,不過,房貸利率仍處低檔,民眾購屋意願也相對高,造就近年來低總價小宅交易量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