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艦上數名官兵生前聚在一起同唱印尼歌曲《再見》的影片在網路上流傳,讓網友看了無不心碎。(擷取自Erix Soekamti IG)
2021/04/26 16:52 印尼潛艦沉沒53人全罹難 生前齊唱「再見」心碎影片曝光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載有53人的印尼海軍潛艦「南伽拉號」(KRI Nanggala-402)在峇里島附近沉沒,印尼軍方昨日證實南伽拉號艦上人員全數罹難。悲傷的消息傳出後,一段艦上數名官兵生前聚在一起同唱印尼歌曲《再見》的影片在網路上流傳,讓網友看了無不心碎。
綜合外媒報導,根據影片可見至少有11名官兵聚在艙中,其中一人負責彈奏吉他,所有人並一齊唱著名為《再見》(Sampai Jumpa)的印尼歌曲,而該首歌的原唱、印尼歌手艾瑞克思(Erix Soekamti)也在IG分享該影片,並附上悲傷流淚的表情符號。
據報導,該首歌時常作為告別時的演唱歌曲,歌詞提到:「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有開始就有結束,有上升就有下沉,潮起潮落。嘿,改天再見,雖然我還沒準備好度過想念你的日子,希望一切過得順利,讓我們改日再會」。
這首《再見》為艾瑞克思2015年發行專輯中的熱門歌曲之一,描述離別感傷之情,與這次事件形成令人悲傷的巧合。在艾瑞克思的貼文下方,網友也紛紛留言表示「好難過」、「看了真的好傷心」、「好希望他們回得來」、「心都碎了」。印尼潛艦沉沒53人全罹難 生前齊唱「再見」心碎影片曝光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tShMI9
php6ozcfp2021-04-26_184827

印尼潛艦沉沒53人全罹難 生前齊唱「再見」心碎影片曝光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庫爾斯克》的故事聚焦2000年俄羅斯核潛艇“庫爾斯克”沉沒事件。彼時進行作戰訓練的庫爾斯克號艇內魚雷自爆,118位船員全部罹難。事件也成了歷史上最嚴重的潛水艇事故。
  俄羅斯庫爾斯克號核潛艇是當時世界最先進、最大的戰術核潛艇之一,專門用來攻擊航空母艦,曾被媒體譽為“航母終結者”。像“泰坦尼克”號超級油輪一樣,庫爾斯克號核潛艇也曾經被認為是“永不沉沒”的潛艇。


《庫爾斯克號:深海救援》
電影簡介:
《庫爾斯克號:深海救援/潛行浩劫96小時/Kursk》真實災難故事改編,柯林佛斯主演。改編歷史上最嚴重艦艇沉,故事聚焦2000年俄羅斯核潛艇「庫爾斯克」沉沒事件。描述進行作戰訓練的庫爾斯克號內魚雷自爆,造成潛艇內部重大傷亡。
當時進行作戰訓練的庫爾斯克號內魚雷自爆,造成潛艇內部重大傷亡,118名船員僅剩23名倖免逃過爆炸,艦艇沉沒在巴倫支海2000呎深處;岸上的家人不斷拼命地與官僚鬥爭,船員們依靠僅存的糧食與氧氣等待救援...
本片是丹麥籍導演湯瑪斯凡提柏格(Thomas Vinterberg)第二部英語長片作品,曾經導演誇下海口拍片絕不使用特效,但在這部影片中卻食言了,導演表示:「自己實在太喜歡這部作品,但許多鏡頭實在無法真實呈現,所以請粉絲原諒我這次的行為。」 
電影故事除了描寫船員在潛艇中試圖尋求一線生機的可能,並同時聚焦於陸地上的家屬們為了拯救命在旦夕的家人們與政府官員們的抗爭,更揭發政府的種種疏忽。
電影資訊⇩
電影名稱:庫爾斯克號:深海救援|潛行浩劫96小時|Kursk
電影類型:歷史|動作|劇情
上映日期:2019年3月22日
電影地區:法國|比利時|盧森堡
主 演:柯林佛斯|馬提亞斯修奈爾|蕾雅瑟杜
《庫爾斯克號:深海救援》 | Movieffm電影線上看 - https://goo.gl/54dGSV
-----------------------------
K-141庫斯科號(俄語全名:Атомная подводная лодка "Курск",核潛艇庫斯科號)是一艘奧斯卡級飛彈核動力潛艇,以城市庫斯科來命名(該城在二戰期間曾爆發最大規模戰役之一,亦即庫斯科戰役)。它被編入俄羅斯海軍北方艦隊。2000年8月12日庫斯科號發生爆炸沉沒,118名艦員全數罹難
背景
庫斯科號於1990年在阿爾漢格爾斯克附近的北德文斯克開始建造,期間經歷蘇聯解體,而於1994年下水,成為蘇聯解體後首艘完工的潛艇,並於同年12月正式服役。庫斯科號是蘇聯建造的奧斯卡級潛艇中的最後一艘。長155公尺,其兩層殼體之外殼僅厚8.5毫米,由含高鎳高鉻的鋼製成,抗腐蝕性非常強。由於它的磁性非常弱,且外敷十餘公分厚的橡膠瓦,庫斯科號很難被地磁異常探測器或聲納發現。內殼厚兩英寸,與外殼之間有一個兩米寬的空間。
庫斯科號被編入俄羅斯北方艦隊。在1990年代中這支海軍受軍費緊縮的打擊非常大。多艘潛艇被擱入巴倫支海畔的船塢裡鏽廢。除最基本的設備外其它設備維持不良,其中包括尋找和營救設施。1990年代中北方艦隊的海員甚至未能獲得軍餉。由於缺乏資金與燃料,庫斯科號艦員的訓練與經驗都相當有限,服役的最初五年期間僅於1999年庫斯科號完成了一次到地中海的偵查任務,在科索沃戰爭監視美國海軍的第六艦隊。2000年8月的軍訓計劃中是蘇聯解體後最大的軍訓,其中包括四艘攻擊性潛艇、艦隊的旗艦彼得大帝號以及其它小艦隻。
爆炸和營救
此次災難俄國官方並沒有做出一個正式的官方報告,只能以前因後果加以推測。
一開始庫斯科號的任務是向一艘基洛夫級飛彈巡洋艦發射演習魚雷。
2000年8月12日當地時間11:28(協調世界時07:28)庫斯科號上發生第一次爆炸,挪威測得震波後推算相當於100-250公斤TNT的爆炸力;一般認為是工廠對訓練魚雷焊縫檢查要求較低,插入魚雷發射管過程中焊縫破裂導致過氧化氫燃料泄漏,積聚於魚雷管內,接觸有催化作用的雜質後發生急速分解爆炸。需要注意的是原本只是無真彈頭的訓練魚雷燃料泄漏引起的較低烈度爆炸,魚雷管本可以承受,但因連接魚雷的線路插頭長期受海水腐蝕又未得及時更換,接觸不良造成信號故障,所以船員違反規定,魚雷管門的螺栓只擰了一個以方便排查故障。
訓練魚雷爆炸後炸開魚雷管門引起魚雷艙失火,約100秒後,又發生了第二次爆炸,此次爆炸威力驚人,地震儀測量到里氏規模3.5的震動,推測大火中1枚至3枚實戰魚雷的彈頭被引爆,成噸當量的炸藥將庫斯克號前端的魚雷艙炸毀,事後打撈發現整個第一區段上方完全消失了。魚雷彈頭爆炸後第二區段隔艙也許可以把危害阻止在艏部,但是一部氣浪通過空調管道高速沖入第三區段甚至是第四區段,雖然艙室完好但控制室裡的人因此受到衝擊,推測多數當場陣亡,從而沒能立即採取上浮和投放求救浮標等措施;所幸第五和五bis區段反應爐艙內唯一的值班工程師立即關閉反應爐降下防護罩,並不顧自身安危,鎖在艙內封閉了反應爐艙(後身亡),所以沒有造成任何核泄漏。
庫斯科號沉到108公尺深的海底,沉沒點離北莫爾斯克約135公里,地理位置是北緯69°40',東經37°35'。
庫斯科未能放出求救浮標,且用聲納或磁探均難以探測,為定位即消耗了最初的數十小時。雖然俄羅斯和挪威試圖營救庫斯科號,但艇內水手和軍官仍全部死亡。後來的研究發現艇內大多數人死於爆炸後數分鐘內。但第6區段及其後的23人聚集至最後的第9區段,還倖存了數十小時(沉沒的庫號船頭接觸海底,船尾懸浮在水中,斜向海面;船員打開隔艙門匯合後,各艙均進水,殘存的空氣匯聚至船尾,在第9區段形成一個不大的壓縮氣室);後因黑暗中不慎將氧氣再生板掉落積水中,並引發火災耗盡船尾氧氣,所有船員不幸遇難。
許多國家和非官方機構曾經提出幫助,但最初被俄羅斯拒絕了。俄羅斯本來雖擁有數艘救援潛艇,原本部署在附近的一艘卻被出租用於當時的鐵達尼號殘骸考查,遠在數千公里之外無法及時趕回。最後,俄海軍終於同意由一支荷蘭營救隊進入庫斯科號搜救,此時庫號已沉沒96小時;逝世118人中的115人的遺體被發現,現在被葬在俄羅斯。庫斯科號核子潛艇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zSESeL


2002-02-15   標籤: 庫爾斯克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2月15日訊】 庫爾斯克號核潛艇的清理解剖工作已接近尾聲。
  俄羅斯北方艦隊的鑒定專家根据這几個月清理解剖所掌握的情況,逐步复制出了庫爾斯克號的遇難情形,關于庫爾斯克遇難的一幕幕悲慘畫面,正日漸清晰地展現在世人面前……
  ■庫爾斯克擱淺巴倫支
  科技日報報道﹐2000年夏末,俄羅斯北方艦隊在北冰洋巴倫支海域舉行海上軍事演習裝備精良的庫爾斯克號核潛艇早早駛進了巴倫支。
  8月12日,按照演習方案,庫爾斯克號應在莫斯科時間傍晚18時進行魚雷試射,但它卻令人奇怪地沒有執行命令。北方艦隊司令部頓感不妙,因為不到万不得已,庫爾斯克不會違反軍令。
  ■結論只有一個:庫爾斯克核潛艇出事儿了。
  除耐心等待外毫無辦法,但愿庫爾斯克能很快發來平安無事的信號。
  23點30分,約定的聯系時間到了,北方艦隊指揮部頓時鴉雀無聲,人們都在等待來自庫爾斯克的聲音,哪怕只是一個音符……可是,在漫長的沉寂后,人們意識到,庫爾斯克肯定遇到了大麻煩!
  彼得大帝號巡洋艦立即緊急赶往出事海域,苦苦搜尋該艇的蹤跡。
  8月13日4點36分,北冰洋巴倫支的天空已經放亮,彼得大帝巡洋艦終于利用水聲探測技術發現了庫爾斯克。此時,它正靜靜地躺在100多米的深海下,死一般地沉寂著……
  ■第一次大爆炸使它失控
  据后來的海下勘察,當時曾被游戈在附近海域的美國核潛艇及挪威雷達站記錄下的兩次大爆炸,均為庫爾斯克號所為。
  第一次大爆炸發生在8月12日11點40分,當量相當于100公斤TNT,地點是核潛艇艇首的一號魚雷艙。
  專家對去年10月打撈上的艇身進行了清理与剖析,得出的結論為,第一次爆炸產生的熊熊大火瞬間吞噬了在一號魚雷艙執勤的所有官兵,爆炸產生的強大沖擊波把大火和毒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推進二號中央指揮艙,這里的官兵們有的當場斃命,有的頓時失去知覺,爾后被大火活活燒死。
  沖擊波沿著通風管道和所有縫隙繼續向艇艉等各方向肆虐,一路搗毀設備,煙塵和焦灼的气味彌漫整個潛艇艙体,嗆得幸存下來的官兵們喘不上气來。這時,他們不得不使用便攜式氧气瓶維持呼吸,位于核反應堆動力控制台前的軍官們則戴上了氧气面罩。但被大火吞沒的中央控制台已無人看守,在位的官兵全部犧牲,失控的庫爾斯克急速下潛。在潛艇擱淺前,核反應堆開啟了事故保護系統。
  第一次爆炸發生時,庫爾斯克正處在潛望深度,包括潛望鏡在內的所有觀測与監測設備均處在伸出工作狀態。爆炸發生后,這些設備的液壓控制系統被毀失靈,以至于在潛艇沉沒后仍未能把潛望鏡等設備收回原位。
  ■第二次大爆炸使它雪上加霜
  一號艙內的大火越來越猛,三號艙內的幸存者開始向艇艉撤离。但是,大火引爆了一號魚雷艙內的魚雷引信,于是,庫爾斯克不得不承受了第二次的魚雷爆炸,這次爆炸當量比第一次大20多倍,与第一次間隔僅130秒。如此短的間隔和如此強的二次爆炸,又奪走了三號艙內准備向四號艙撤离的几位官兵的性命。
  這次爆炸使擱淺的庫爾斯克雪上加霜。更加強大的爆炸徹底撕開了庫爾斯克的艇首,撕裂了高壓气体管道,炸毀了一、二號艙隔斷,炸碎了二、三、四號艙艇載設備,碎片塞滿了艙体通道。四號艙內正在想辦法逃生的30名官兵瞬間被大火吞沒、被散落的重物死死埋住。沖擊波推動熊熊大火竄過四號艙,雖勢頭稍減但也沒有放過五號艙內核反應堆總動力裝置控制台6位官兵的性命,他們臨犧牲時還戴著氧气面罩。
  据清理過程中掌握的情況,六號艙內的官兵成功地關閉了隔离門。盡管隔离門已被炸得嚴重變形,但它擋住了凶猛的沖擊波,使大火最后沒能竄進六、七、八、九號艙。
  ■兩次爆炸后尚有23位幸存者
  在五、六號艙間的隔离門擋住火舌后,留在六、七、八、九艙內的官兵們沒有由于恐慌而失去秩序。他們仍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想盡辦法進行艙体密封,以避免前部毒气竄入和海水滲入。各艙体間通過備用通訊設備建立了聯系,并商榷研討生存辦法。值得指出的是,六號艙官兵在海軍大尉阿爾亞波夫的領導下,采取措施避免了核反應堆溫度升高,很好地保存了核反應堆的密封性。專家一致認為,六號艙官兵為避免核泄漏做出了巨大貢獻。
  盡管第六艙的官兵們努力封堵艙門,但100多米深水下的巨大壓力還是無情地把海水通過第五艙壓了進來。眼看涌入的海水越來越多,官兵們無奈只好撤到艇艉。他們撤退得很有秩序,隨身攜帶著氧气再生裝置B-64、攜帶著用于緊急上浮的呼吸器IDA-59。
  到8月12日莫斯科時間傍晚6-7點時,所有幸存者均安全撤到第九艙內。盡管他們在第九艙內存活了多久至今還是個謎。不過根据最新數据,第九艙共發現了23具尸体。這意味著,兩次大爆炸后,還有23條寶貴的生命在同死神抗爭著。
  ■疑團仍然重重
  專家根据艇內清理結果,复制出了庫爾斯克發生爆炸后艇內118名官兵的遇難經過。但除了最后23位官兵存活了多久這個疑問外,還有許多疑點令專家困惑不解。
  六、七、八、九艙內的官兵已成功獲得了喘息机會,而且時間不短。那么,他們有無可能獲救?庫爾斯克號的逃生艙這么先進,他們為什么不使用呢?通過解剖庫爾斯克號顯示,位于第八艙的緊急遇險浮標狀態完好,沒有受損,況且釋放遇險浮標只是舉手之勞,他們為什么沒有釋放求救的遇險浮標?此外,北方艦隊的救援行動是否及時?
  在所有疑團中,最令人關注的問題還是庫爾斯克號魚雷艙緣何發生大爆炸,俄聯邦政府專門成立的庫爾斯克核潛艇事故調查委員會至今沒有做出定論。
  至今仍存的三种說法分別為:庫爾斯克號与不明物体相撞;庫爾斯克號遭遇了二戰時期的水雷;庫爾斯克號所載魚雷因故自爆。
  許多觀察家均傾向于第三种說法。他們認為,前兩种說法難以成立。
  如果果真是第三种說法成立,那么,號稱俄羅斯海軍最先進的庫爾斯克核潛艇,它的魚雷又怎么會自行爆炸呢?(htt



核潛艇史上最慘烈的事故:俄羅斯「庫爾斯克」號沉沒
2017-01-16 由 武器風暴眼 發表于軍事
2000年8月12日,參與巴倫支海俄羅斯軍事演飛的「庫爾斯克」號核潛艇與總部失去聯繫。次日,俄一艘巡洋艦的回音測深儀發現了沉於105米海底的「庫爾斯克」號。該事故使118名官兵失去了生命,成為俄羅斯海軍最悲痛的回憶,也是核潛艇史上最慘烈的事故。
「庫爾斯克」身世非凡
「庫爾斯克」號核潛艇是由俄「王牌」武器設計局— 「紅寶石」設計局設計,俄北德文斯克造船廠製造。該潛艇上的許多設計方案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如採用了雙殼體結構,艇體寬大,耐壓殼體與非耐壓殼體之間的兩舷各約有三米的距離。西方國家曾認為,其雙層殼體至少需三枚MK46型魚雷才能擊穿。
「庫爾斯克」號核潛艇的基本參數是,排水量達1.39萬噸,艇長154米,高18米,相當於6層樓的高度,體積達到了大型噴氣式客機的兩倍以上,艇員編制107人,其中包括48名軍官,最多可載員135人。 「庫爾斯克」號的續航能力為120天,最大下潛深度為300米。是專門用來攻擊航空母艦的,曾被俄羅斯媒體譽為「航母終結者」。目前,世界上任何一支艦隊都沒有找到對付這種潛艇的有效武器。西方專家形容,這樣一艘核潛艇足以消滅對方一個航母戰鬥群,它所隸屬的北方艦隊在冷戰時期曾是美國海軍和「北約」部隊最可怕的夢魘。因為他包括了前蘇聯核潛艇部隊的精華,尤其是戰略飛彈核潛艇。
那麼,如此先進的核潛艇,為什麼會突然沉沒呢?
「庫爾斯克」沉沒真相
事故真相公布之前,很多媒體都作了猜測。這些猜測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庫爾斯克」號核潛艇在發射魚雷時,魚雷失控而發生爆炸;二是「庫爾斯克」號核潛艇撞上了二戰期間遺留的水雷;三是「庫爾斯克」號核潛艇被參演的其他海軍艦隻誤傷了;四是「庫爾斯克」號核潛艇可能是被美軍潛艇發射的魚雷給擊沉的。還有一種猜測:說是一個記者經過「調查」,推斷「庫爾斯克」號核潛艇內曾發生了譁變!
俄羅斯總檢察長烏斯季諾夫說,調查中發現「庫爾斯克」號在演習準備和在演習過程中出現過一系列問題。譬如,應急浮標系統未能啟動,因此當時無法確定失事位置。造船廠對此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們沒有取下一個固定裝置,從而致使應急浮標天線無法打開。然而,這些都不是導致「庫爾斯克」號核潛艇沉沒的主要原因。
2002年 7月27日,俄羅斯總檢察長烏斯季諾夫到克里姆林宮向普京總統呈交了關於「庫爾斯克」號事故原因的調查報告。這份報告承認那是由於「庫爾斯克」號上的魚雷零件故障導致易燃體泄露所致。也就是說像俄羅斯海軍總司令庫羅耶多夫指出的那樣,魚雷爆炸是「庫爾斯克」號失事的原因之一。
尾聲
「庫爾斯克」號核潛艇沉沒事件不僅給遇難水兵的家屬們,還給整個俄羅斯民族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創傷。俄羅斯某調查機構曾經針對「庫爾斯克」號核潛艇沉沒事件做過一個調查,調查結果是:「庫爾斯克」號核潛艇沉沒事件是20年來最令俄羅斯人痛苦的歷史時刻。
自核潛艇1957年問世以來,目前全世界公開宣稱擁有核潛艇的國家有6個,分別為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法國、印度。自核潛艇裝備到各國的軍隊後,各類事故頻頻發生。據統計,已經公布的核潛艇沉沒事故近20起,共造成了600多名艇員喪生。
每一起事故,都是悲劇;每一個生命,都有故事。「庫爾斯克」號核潛艇啟航前,在艇上工作5年的科列斯尼科夫大尉給妻子留下了一首十分淒涼的情詩,寫道:「雖然我真的不願意想到死亡/可當死亡的時刻即將來臨的時候/我真想悄悄地對你說:/親愛的,愛你到永遠!」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military/zmlzrm3.html


兩聲巨響,一片火海,瞬間死亡
“庫爾斯克”號爆炸揭秘
  “庫爾斯克”號艇員的墓碑
  ●本報駐俄羅斯特約記者  韓庵 ●維佳
  清理人員都戴著防毒面具
  在花費了大約6500萬美元之后,10月22日,“庫爾斯克”號核潛艇終于在羅斯利亞科沃的浮動船塢上浮出了水面。23日,俄調查人員首次登上了“庫爾斯克”號的殘骸,這也是自去年沉沒事件發生后,人們首次進入該潛艇內部。據俄羅斯電視台后來公布的畫面顯示,庫艇的毀壞程度驚人:整個艇身面目全非,艙里堆滿了金屬碎片和扭曲的機器零件,內部裝置所剩無几。
  為調查核潛艇失事的原因,俄羅斯總檢察院成立了由32名專家組成的調查組,北方艦隊也成立了“庫爾斯克”號核潛艇臨時乘員組。這些天來,俄調查和清理人員分成4個小組,正夜以繼日地工作著。由于“庫爾斯克”號核潛艇內堆滿各種散落的零部件,加之一氧化碳氣體濃度太高,連日來,調查和清理工作進展比較緩慢。前几天,當清理人員打開第9隔艙的救生艙蓋時,一股毒氣扑面而來,有人吸入后差點失去知覺。雖然所有參加調查和清理的人員都戴著防毒面具,但每隔25─30分鐘,他們就必須爬出艇外呼吸新鮮空氣,才能繼續工作。
  經過清理,截止到10月31日,已經發現的遇難官兵尸體達49具。由于水溫很低,所以盡管“庫爾斯克”號在海底已呆了14個月,但大部分尸體基本保存完好,目前辨認出身份的已經有32具。
  “庫爾斯克”號殘骸中最令人擔心的是位于第6隔艙的核反應堆和艇上22枚“花崗岩”巡航導彈。有專家指出,在處理這些設備時必須十分小心,因為由于受到猛烈的撞擊,核反應堆的許多控制系統很可能移位,而誰也不能預料在這樣的損傷下艇上的導彈發射裝置和保險裝置受到了怎樣的影響,會不會由于細微的震動而引發嚴重后果。不過從清理的實際情況看,人們擔心的情況并沒有發生。“庫爾斯克”號核潛艇核反應堆的總設計師謝羅夫認為,盡管核反應堆艙也進了水,但對核反應堆并沒有影響。與此同時,北方艦隊的專家也已經順利地從艇體左舷取下了8枚導彈。據介紹,除艇體右舷有一個導彈艙進水需要特殊處理外,其余導彈都將用常規方式拆除。
  俄海軍總司令庫羅耶多夫認為,拆除“庫爾斯克”號核潛艇上的全部武器裝備需要兩至三周時間,而要把整個潛艇清理干淨則需要近三個月的時間。
  “庫爾斯克”號的黑色9小時
  在“庫爾斯克”號沒有打撈上來之前,關于艦艇沉沒的原因流傳著種種猜測,其中,同二戰時期殘存的水雷相撞、潛艇內部發生爆炸、同外國潛艇相撞是最流行的三種說法。另外,在“庫爾斯克”號沉沒后的几個星期里,甚至有傳聞稱,“庫爾斯克”號是被俄羅斯的一艘巡洋艦錯誤擊中而沉沒的。
  近日,隨著清理工作的不斷推進,調查人員在艦身殘骸中發現了不少對查明真相有幫助的東西。10月29日,調查人員在“庫爾斯克”號第5隔艙內發現了艦艇的自動記錄裝置,其作用類似飛機上的“黑匣子”,記錄著爆炸發生時潛艇主要系統的狀況。10月30日,在“庫爾斯克”號殘骸內又發現了一個遇難船員的留言。另外,俄羅斯調查人員還在27日公布了一盒在潛水艇中發現的錄像帶。錄像帶顯示,當時一條大縫從船尾開始迅速向指揮塔裂開。潛望鏡、線路和設備紛紛墜落,一片狼藉。總之,透過俄方披露的各種信息,我們可以勾勒出如下一幅情景:
  2000年8月12日11時25分左右,根據北方艦隊司令部的命令,參加演習的“庫爾斯克”號核潛艇准備發射魚雷。當時,指揮人員和大部分官兵都集中在第1、2隔艙。11時28分,由于魚雷發生意外,隨著一聲巨響,艇內發生了能量相當于100公斤TNT炸藥當量的爆炸。霎時間,第1、2隔艙成了一片火海,在發射陣位的乘員全部死亡。11時30分15秒,艇內又發生了能量相當于1000公斤TNT炸藥當量的第二次爆炸。爆炸引起的火災導致艇內溫度不斷升高,最高時曾達8000攝氏度,許多耐高溫材料都熔化了。由于爆炸導致潛艇嚴重變形,艇內各種零部件紛紛脫落。這時,海水也順著第1隔艙被炸出的窟窿涌入艇內。爆炸發生時,一些官兵正在第4、5隔艙里休息。他們還沒來得及做任何准備,就遇到了滅頂之災。一些人在睡夢中死去,一些人雖然戴上了防護面具,但由于通道被堵死,也無法向尾艙撤離。
  爆炸過后,在第7、8、9隔艙里還有23名官兵活著,但有人已被燒傷。13時15分,他們冒著濃煙,趟著海水撤到了第9隔艙。他們試圖打開救生艙蓋,但沒有成功。這時,他們已意識到“誰都不可能逃出去了”。于是,一些人開始寫遺書。准尉鮑利索夫寫完遺書后,將其裝進了密封的瓶子里。科列斯尼科夫海軍上尉在寫給新婚妻子奧爾佳的遺書中還粗略介紹了艇內發生的情況。開始時,借著艇內的燈光,科列斯尼科夫的字寫得很清楚。又過了半小時,電力供應停止了,艇內一片黑暗,
  空氣越來越少,海水越升越高。科列斯尼科夫在黑暗中又寫下了几行模糊的字,把紙條裝進了上衣口袋里。到晚上七八點鐘,艇內空氣用光了,23名官兵先后窒息身亡。
  等到北方艦隊司令部發現“庫爾斯克”號核潛艇情況異常,并向出事海域派出救援隊時,“庫爾斯克”號核潛艇已沉入108米深的巴倫支海底。艇上111名乘員、5名從第7核潛艇師派出的軍官和2名柴油機廠的工程師已全部罹難。
  讓他們“睡”在一起
  由于目前“庫爾斯克”號的艇首仍留在巴倫支海底,等待明年開始的俄政府的打撈,所以“庫爾斯克”沉沒的最后謎團還要等一段時間才能完全解開。現在,俄海軍正忙著安葬打撈上來的遇難官兵尸體。如果把近日找到的49具尸體和去年打撈出水的12具尸體相加,那么截至10月31日,俄方已從潛艇中打撈出61具尸體。從10月29日開始,俄海軍開始出動軍用飛機將遇難官兵的尸體分別運往庫爾斯克、托木斯克、聖彼得堡、巴什基里亞和烏克蘭的塞瓦斯托波爾等地安葬。在那里,家鄉的親人們以隆重的方式為遇難官兵舉行葬禮。
  由于第1、2隔艙曾發生嚴重火災,清理人員在第2隔艙基本上沒有找到遇難官兵的尸體。但第1、2隔艙遇難官兵的親屬們并不死心,他們仍在期待著奇跡的出現,哪怕是找到親人的一點遺物也好。
  據聖彼得堡市長雅科夫列夫透露,該市早在10月初,就由有關部門在謝拉菲莫夫公墓修建了三排墓坑。去年11月,當科列斯尼科夫海軍上尉的尸體被打撈出水后,他和另一名叫布拉日金的戰友已先期長眠在這里。一年來,他們一直在靜悄悄地等待著其余同鄉戰友的到來。根據同遇難官兵親屬達成的協議,他們將在11月的同一天安葬自己的親人。
  俄羅斯要打撈另一艘核潛艇
  盡管“庫爾斯克”號核潛艇的失事原因仍有待進一步確認,但該艇的打撈工作使俄羅斯海軍在切割、緊固、起吊沉沒海底的潛艇方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據俄羅斯獨立電視台近日報道,目前俄海軍有關部門正在積極准備打撈1989年沉入海底的另外一艘核潛艇───“共青團員”號。
  “共青團員”號潛艇建造于1978年,1984年正式加入蘇聯海軍北方艦隊服役。“共青團員”號艇長120米,艇寬12米,乘員64人,是世界上惟一下潛深度可達1020米的核潛艇。
  “共青團員”號是1989年4月7日,執行完戰斗值班任務后,在返航途中沉沒的。當時潛艇正駛到挪威海熊島西南方向180公里處。由于艇內7號艙突然起火,來不及逃生的艇長和41名艇員遇難,“共青團員”號也沉入1685米深的海底。
  其實,沉在海底等待打撈的核潛艇又何止是“共青團員”號。據資料顯示,自核潛艇問世40多年來,美、蘇(俄)、英、法等國共建造了500余艘核潛艇。自核潛艇裝備到各國的軍隊后,各類事故頻頻發生。據統計,已經公布的核潛艇沉沒事故達17起,其中美國和俄羅斯(包括蘇聯)的沉沒事故加起來就有16起。這些事故共造成了600多名艇員喪生。
  這些潛艇長眠海底,不僅給制造國帶來巨大的軍事損失和情報危機,而且還給航運和沉沒地的周圍環境帶來嚴重隱患。所以,盡管這次俄大張旗鼓打撈“庫爾斯克”號花去了許多金錢,也承擔了很大風險,但它仍受到各方的關注,并被認為是一個大國對本國民眾和國際社會負責任的和有借鑒意義的舉動。


俄羅斯打撈“庫爾斯克”號紀實
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危險的打撈––俄羅斯沉沒的核潛艇“庫爾斯克”號的打撈工作至10月26日取得突破性進展,俄羅斯潛水員不僅首次進入潛艇,還成功打撈起118名罹難者中的4具尸體。
“基爾迪什號”的秘密使命
關於打撈“庫爾斯克”號,俄羅斯存在兩種不同的看法。俄政府和軍方的態度十分明確,如何條件許可,一定要把潛艇和遇難者的尸體全部或部分打撈上來。但憤怒過後的遇難者家屬和一些科研人員認為,打撈尸體風險太大,弄不好會搭上潛水員的性命,得不償失。而且讓遇難者長眠於海底,也是國際通行的做法。
然而,一艘世界級潛艇就這樣莫名其妙地沉設,而且原因到現在也沒有查清,這對俄羅斯這樣一個海軍大國來說無論如何也無法接受的。因此,包括總統普京內在的政府高層逐漸在是否打撈的爭論中勝出。而且打撈的開始時間不是以前所說的明年春暖花開之時,而是立即行動!
“基爾迪什”號是俄羅斯最先進的打撈船,船上裝備兩艘深水潛艇。“庫爾斯克”號沉沒時,該船正在“泰坦尼克號”的沉沒地點,替國外一家公司打工,所以沒有趕往現場,這一度被很多人抨擊為“隻知道一門心思賺錢,不顧潛艇內部水手的死活”。實際上,俄羅斯軍方最清楚,即使當時“基爾迪什”號參與救援,也無事無補,因為深水潛艇的作用還不如深水潛水員大。
然而,當俄羅斯軍方確定了打撈“庫爾斯克號”的時間後,人們驚奇地發現,“基爾迪什”號竟然暫停商業活動,緊急駛抵巴倫支海。就在打撈工作展開前,俄羅斯副總理克利巴諾夫對新聞界說:“在深水潛艇的幫助下,我們現在對這場災難有了全面的了解,知道潛艇的第一隔艙和第二隔艙之間的艙內設備全被炸毀了。”
“基爾迪什”號上的深水潛艇可以下降到水下6公裡處進行攝像,然而,“庫爾斯克”號不是沉沒於大西洋深處的“泰坦尼克號”,“庫爾斯克”號隻在水下100米處,而且隻是近距離地檢查,根本不需要派這麼大的深水潛艇。而且俄羅斯和挪威的潛水員已經處於待命狀態,這一次他們不僅要對“庫爾斯克”號進行拍攝,還要深入其中,因此,這些潛水員攜帶的裝備絕對不比深水潛艇上的差,而且花費較少。而“基爾迪什”號僅從大西洋駛到巴倫支海,便花費了600萬美元。
那麼,俄羅斯為何還要大動干戈地把“基爾迪什號”招來呢?俄羅斯波羅的海艦隊司令第一助理弗拉迪米爾‧瓦魯耶夫最近一語道破天機:“‘基爾迪什號’上的科研設備將用來收集沉沒的‘庫爾斯克號’艇體四周的碎片。按海軍司令部的觀點,這些碎片裡肯定有那艘撞沉‘庫爾斯克號’的外國潛艇的碎片。”
原來,“基爾迪什號”在巴倫支海的秘密使命並不是對‘庫爾斯克號’進行體檢,而是搜索海底,尋找“庫爾斯克號”沉沒的證據!做這樣的工作,它顯然比潛水員或者常規潛艇具有更大的優勢。直到現在,俄羅斯海軍高層仍堅持認為,“庫爾斯克號”沉沒的最大可能是與美國或英國的潛艇相撞,如果這種分析得到證實,沉沒事件的責任不僅有了著落,俄還會向西方國家提出巨額索賠。
令人遺憾的是,深水潛艇把“庫爾斯克號”周圍約4平方公裡的海床搜了遍,也沒有美國或英國潛艇掉下的碎片。即使如此,俄海軍仍堅持“潛艇相撞說”,理由是兩艘潛艇相撞後,“庫爾斯克”號又行駛了一段時間後纔沉沒。所以外國潛艇留下的證據肯定留在現場,找到它隻是時間問題。
潛水員面臨生死考驗
深水潛艇沒有找到相關證據,但並沒有影響打撈工作的展開。10月21日,這天天公作美,海上風浪不大,打撈就這樣開始了。打撈員由俄羅斯和挪威的18名潛水員組成,三國潛水員輪流工作,每三人一組。休息時則在一個特制的壓力艙內,該壓力艙內的壓力與海底的壓力一致,以防止打撈員的肺和身體其他器官受到傷害。他們呼吸的氣體是氦混合氣體,它會影響到他們的聲帶,令聲線變得尖銳。
打撈員的第一項任務就是切開“庫爾斯克”號潛艇的艇壁,“庫爾斯克號””號敵方的聲納繫統捕捉到。由於艇殼是由異常堅硬的特殊材料制成,潛水員們必須借助高壓水槍和鑽石粉的協助纔能把外層鋼殼割開,然後再借水面的重型裝置撕開橡膠保護層。最後再割開內殼。按照計劃,如果一切順利,整個艇體上將被割開7個可容一個人鑽進鑽出的洞。
這次打撈危機四伏。打撈員必須潛入漆黑的海底,進入水壓極高的潛艇中,冒著隨時可能受困及被潛艇鋒利金屬破邊割破氧氣管的危險,進行打撈。由於“庫爾斯克”號是世界最大型的潛艇之一,裡面裝備了大量裝置,以致隻有狹窄的通道供船員通過,令攜帶龐大儀器的潛水員極難通過。不過一些專家認為,就算打撈員進入好像迷宮一樣的潛艇內部,要找到船員的尸體也非常困難。
如果艇內作業對打撈員的心理是個嚴峻的考慮,因為如果還有比較完整的尸體的話,一不留神,打撈員就可能和艇中的漂浮尸體臉對臉地撞在一起。就算尸體能被成功搬出,要把他們升上海面同樣困難重重。常規的打撈方法是把尸體緩慢地升上水面,以待壓力慢慢減弱,因為如果上升太快,尸首內部的壓力會令其“粉身碎骨”。但這次打撈,俄方進行精心準備。如果打撈員找到尸體,會把尸體裝進一個特制容器,再托出水面。這樣就極大地節省了時間,又保護了尸體。
打洞作業進展順利
10月22日,老天爺又給了打撈人員一天寶貴的時間––海上仍舊風平浪靜。俄海軍高層早就有言在先:安全第一。因此,在割開“庫爾斯克號”艇殼之前,打撈員們的首要工作是搞弄清“庫爾斯克”號內是否安全,特別是兩座核反應堆是否發生了洩漏。
打撈員首先在第8艙,即核反應堆隔艙的艇殼上鑽了一個小眼,然後把攝像機放了進去。攝像機拍到的情景讓打撈員和水面指揮官松了一口氣,核反應堆艙沒有異常現像,水面平臺上的專家經過對打撈員帶出的水樣進行測量,結果也顯示沒有輻射洩露。這意味著可以進行鑽洞作業。但有關人員表示,隨著打撈工作的繼續,對輻射情況也將嚴密監控。隨後進行的割外殼行動比預想得要順利得多,找撈員隻花了10個小時就被切割開一個兩米見方的大洞。初戰告捷!
10月23日,打撈準備工作繼續進行。橡膠層被撕開,打撈員下一步的工作是打開內殼。一位參加過“庫爾斯克”號潛艇設計的專家證實,打開內殼更為困難,即使正常情況下在造船廠內要鑽開內殼都不很容易。令人驚嘆的是,找撈們一鼓作氣,在中午時分竟然割開了一個小洞。
下午,巴倫支海海域刮起大風,風速達到每秒22米,海浪6級,到傍晚時分,打撈的準備工作被迫停止,在第八隔艙打洞的工作完成了五分之一,潛水員把切割機留在潛艇艇體上,然後全部從海底返回挪威的“利加麗亞”號潛水平臺上。北海艦隊司令、打撈現場總指揮波波夫隨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天氣恢復正常之前,打撈工作不會恢復。
雖然準備工作暫停,但是波波夫強調,迄今為止,打撈行動不會取消。他透露,這幾天潛水員打撈遇難官兵尸體的準備工作進展順利,切割和擴大第八隔艙洞口的進度較快。核潛艇周圍、第八隔艙內部和整個作業區的核輻射值都正常。
巴倫支海的風暴在怒吼了一夜後逐漸平息下來,潛水人員於24日早上重拾打撈“庫爾斯克”號的工作,然而,他們下水不到一個小時便返回水面,因為“利加麗亞”平臺仍然不穩。直到風速降至每小時27公裡時,他們纔恢復工作。
到25日早上5時20分,打撈員在第八隔艙打洞的工作終於結束,接著向潛艇內噴射高壓水,把妨礙進入潛艇的碎片衝走。如果接到命令,他們隨時可以進入潛艙。聽到這一消息後,俄羅斯海軍司令庫羅耶多夫隨即趕往“利加麗亞”平臺,與那裡的專家討論下一步的行動。專家們建議,在進入潛艙之前,還要先把攝像機放進去,看看裡面的情況,在對裡面的情況進行仔細分析後再作決定。
由於潛艦內部到處是尖銳的金屬,打撈小組試著把保護材料覆蓋在上面,以免打撈員進去後戳破潛水裝。在一切準備就緒後,打撈員先將遙控攝像機放入潛艦,檢測內部是否有輻射外洩。
終於找到了尸體
經過和北海艦隊指揮官討論後,庫羅耶多夫終於同意放行打撈遺體作業,現場指揮於是向打撈員下達了進入潛艇的命令。這是自意外發生後,首次有人進入探視,外界也將因此得知潛艇內部的具體情況。按照雙方達成的協議,隻有俄羅斯潛水員遊進庫爾斯克號,其他外國人員則從水面平臺上號乘潛水鐘下水,到達核潛艇的附近待命支援。
俄潛水員什梅金在當地時間25日下午5時許進入沉沒海底的“庫爾斯克”號,不過在行進4米後,仍然沒有發現任何尸體。而且因他的潛水服比中央過道寬,什梅金未能深入第八隔艙。他在隔艙內看到第八隔艙的下艙口緊閉,而且無法將其打開。與此同時,其他潛水員打開了第九隔艙救生口,向裡面輸送了吸撈隔艙懸浮物的軟管。經過數小時搜尋,俄挪兩國潛水員終於發現了三具遇難者尸體。
尸體被放在特別的盛載器中,然而,慢慢慢地弔出水面。北方艦隊一官員稱,第八隔艙內應有7名駐守在那兒的官兵的尸體,包括1名軍官、2名大副、1名二副和3名水兵。但是,鄰近那個隔艙的3名艇員,也可能來到這個艙暫避。由於潛艇內的通道太窄、氧氣管又不夠長,潛水人員艇內的任務十分困難,一度在深入艇內6米左右便不能再前進,要待更長的氧氣管運到纔能搜索。
26日,俄羅斯及挪威潛水人員乘勝前進,又找到第四具遇難船員的尸體,但由於天氣轉壞,隻能稍後將尸體撈上水面,打撈工作也被迫暫時告一段落。俄羅斯北方艦隊司令波波夫說,潛水員是在搜索第八及第九隔艙時,發現第四具尸體的。由於風暴越刮越烈,海流越來越急,對潛水員構成嚴重威脅,他們必須在16日午夜前浮出水面。
就在第四具尸體被發現時,挪威潛水小組繼續在艇體外努力工作,他們要割一個供進入第七隔艙的洞,因為潛艇的中央通道實在太窄,無法通過。據波波夫透露,他們已經完成了割洞工作的十分之一,但同樣由於天氣惡劣,他們也可能被迫浮出水面。
據當地氣像部門預報,未來三天的天氣都不適合潛水員水下作業。但已找到4具尸體這一事實對打撈工作是個巨大的鼓舞。在此之前,很多人都擔心潛水的生命安全,打撈工作會取消。現在可以肯定的是,非除出現意外,否則,一侔天好轉,打撈工作肯定要恢復。隻是一些專家指出,由於潛艇內部發生劇烈爆炸,估計大多數船員當時即被炸得粉碎,因此即使把“庫爾斯克號”搜個遍,能找到三分之一的尸體就算一個不錯的結果。


俄羅斯核潛艇沉沒後的五大焦點
align=center
俄羅斯海軍在巴倫支海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模擬攔阻北約海上進犯,然而,其新型核潛艇“庫爾斯克號”卻不幸發生意外,擱淺海底。事件發生後,俄羅斯的救援工作出現很多地方令人費解的地方。人們關注的焦點主要有以下幾個。
焦點之一:為何遲遲不接受外援?
俄羅斯潛艇沉沒消息傳出4天後,俄羅斯總統普京終於接受西方國家的援助,從對外發布意外消息,到接受外援,俄羅斯慢了好幾步。俄羅斯政府之所以遲遲不肯接受外國的援,國家尊嚴和軍方機密顯然是重要因素,俄羅斯懷疑外國的救援措施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庫爾斯克號潛艇沉沒的消息發布,就有明顯的延誤。俄羅斯官員一開始聲稱,意外發生在13日,後來又改口說是12日,而美國情報部門也表示12日偵測到潛艇傳出爆炸聲,這些時間距離媒體14日得知消息,已經超過48小時。或許俄羅斯海軍推遲發布消息是因為還不確定潛艇發生了什麼事,不過這正恰恰說明,俄羅斯軍方和庫爾斯克號失去聯繫了。
消息已經延誤發布了,對於外來的援助,俄羅斯軍方也一直猶豫不決。意外消息一傳出,自稱在潛艇救援技術及配備遠優於俄羅斯的英美等國,立刻表達潛艇救援小組已經待命,就等俄羅斯方面點頭。
然而,俄羅斯官方或許考慮到“庫爾斯克號”沉沒地點附近海域,已經聚集了20艘俄羅斯艦艇,再加上他國艦艇將使情況更加混亂,也或許考慮到英美的救援潛艇無法與科斯克號對接,遲遲未點頭答應。直到16日見形勢已非獨力可應付,纔接受了西方國家的援手,西方救援人員纔動身前往巴倫支海,展開救援,而這是早在14日就應展開的行動。
至今,俄羅斯方面仍未有統一的對外發言渠道,就潛艇狀況、救援進度進行說明,乃至於外界引用官方或非官方消息來源各自猜測,出現說法前後不一的情況。例如,庫爾斯克號上的人員是否平安,俄軍方先是說接到潛艇發出的電碼顯示人員均安,不過隨後又改口說,潛艇發出求救信號,所以並不清楚有多少人還活著。又例如,首次救援時,是否成功將氧氣注入潛艇中,俄軍方先說成功了,然後又否認,隨後又再說成功,到底成功與否,令人弄不清楚。最令人關心的就是,潛艇上是否攜帶核武器,俄軍方自始至終都否認攜帶核武器,然而,西方軍事專家卻強烈質疑這一說法。
“庫爾斯克”號沉沒後,俄羅斯沒有及時向外國求救,除了面子問題外,俄羅斯不想讓一直處於世界領導地位的潛艇技術曝光是另一個原因。俄羅斯的核動力攻擊潛艇早令美國心寒,速度快、攻擊力強,且能水中“隱形”是三大法寶;美國近十年來纔能與俄羅斯打成平手。以“庫爾斯克號來說,艇上的機密實在太多了––24枚新型SS-N-19導彈、潛艇前部的聲納探測器,西方國家隻是聽過但從未見過。
《簡氏防務周刊》的發言人比弗表示:“由於有關這艘核潛艇的秘密實在太多,俄羅斯不願讓外國人接近它,這是普京拒絕向外求救的其中一個原因。”俄羅斯最擅長潛艇消音技術,現在,俄羅斯主要的潛艇,艇身都貼上一塊塊的黑色橡膠類墊,這些墊能吸收敵方潛艇發出的聲納探測電波,令敵方艦隻上的偵測繫統幾乎全廢,所以有“深海黑洞”之稱。此外,俄羅斯的潛艇水下速度特快,且艇身又耐深水強大的壓力,其冶金技術也是重要機密。
秘密行動是所有潛艇的特性。倘若潛艇的行蹤讓外人偵測出來,潛艇便喪失了存在價值。現在,核強國主要利用潛艇作移動的核彈發射平臺,因此有更大理由去保密潛艇的作業,以免洩露潛艇的位置和核科技。然而俄羅斯處於兩難境在,畢竟喪失118條精英潛艇軍人的性命,對軍方而言確是個沉重損失,這便是俄軍最後還是決定接受英國和挪威協助的原因。
焦點之二:沉沒原因到底是什麼?
根據搜救潛艇拍攝到的畫面,庫爾斯克號的受損情況十分嚴重,失事原因目前傾向是因為潛艇上的魚雷爆炸。
俄羅斯副總理,同時也是政府搜救委員會主席克雷巴諾夫表示,根據搜救小組拍攝到的畫面,庫爾斯克號的右舷有一個可怕的洞,而且從船首到中間甲板的了望塔都嚴重損壞,情況比原先設想的嚴重。從受損程度推測,船上的大多數人員應該在潛艇沉沒的數分鐘後立即死亡。
剛剛退休的潛艇指揮官鮑裡斯‧柯雅達對庫爾斯克號十分熟悉,他認為有70%的潛艇人員應該是當場死亡。伊塔塔斯社根據資深潛艇人員波卓桑斯基的經驗也指出,幸存者有可能發生二氧化碳中毒的現像,除了會產生幻覺及心理失調,長時間待在黑暗中也可能讓人精神崩潰。
美國海軍專家則指出,潛艇會沉沒表示一定有超過40%的壓力艙同時進水。如此大量的壓力艙受損,一定會破壞艇裡人員的生活、管理、通訊等機能,而且大多數的人當時一定都待在這些迅速進水區域。
雖然俄羅斯官方對潛艇失事的原因說法莫衷一是,從擱淺、爆炸、甚至遭遇二次大戰遺留的水雷都出籠了,不過根據當時監測庫爾斯克號演習行動的美國軍方記錄顯示,12日早上美國的聲納即在該海域探測到2次爆炸聲,第2次比第1次大。他們推測有可能是庫爾斯克號魚雷發射艙中的一枚魚雷爆炸,並因而引起第2波的大規模爆炸。庫爾斯克號載有28枚魚雷及一些反潛艦導彈,導彈上的彈頭都重達1,000磅。因此隻要部分魚雷爆炸都可能引發嚴重的後果。另一方面,挪威地震學院也表示,他們在12日時曾在庫爾斯克號沉沒海域附近記錄到2次爆炸。第一次的爆炸威力相當於220磅的黃色炸藥,第二次則高達1到2噸。國防權威刊物《簡氏防務周刊》也推測,1或2次的爆炸是庫爾斯克號沉艦的主因,第一次應該是魚雷爆炸,然後牽動第二次的彈頭爆炸。
焦點之三:普京如何應對政治危機?
潛艇沉沒事件使俄羅斯總統普京首次面臨政治危機,俄國內許多媒體都把炮口對準了普京,普京目前的壓力可想而知,一向給人鐵腕印像的他將如何走出危機,令人矚目。
俄羅斯《消息報》評論說:“謊言與恐懼是俄羅斯政壇的標志。當牽涉到人民的生命時,海軍官員、將軍、及政府高層不應隻是說謊、推諉、考慮個人政治生命。這是一件大丑聞。”
另一份報紙以紅色字眼寫著:“庫爾斯克號上的官兵沉寂了。總統干嘛也沉寂了?他到底是怎麼想的,認為可以叫官兵的母親等上五天?”
18日,普京從黑海度假勝地返回克裡姆林宮,針對俄羅斯與西方媒體同聲譴責普京反應冷漠,以及俄羅斯搶救效率太低,普京辯解說,營救潛艇人員的機會一開始就十分渺茫。當他知道這場災難時,他曾詢問國防部長謝爾蓋耶夫營救“庫爾斯克”號及118名船員的機會。他通過電視說:“答案是‘隻有極小機會可以拯救他們’,但機會是有的。”
普京也為災難發生時決定繼續度假辯護,他表示第一個想法就是飛到現場,但擔心這會阻礙救援工作。表情嚴肅的普京緩緩地說:“我的第一個想法當然是飛往艦隊的區域。但是,我忍住了,我想我這樣做是對的,因為一個在潛艇技術一竅不通的人到達現場,不僅不能協助救援,甚至可能阻礙有關工作。所有人應該安守本分。”普京透露,他認識“庫爾斯克號”艇長,因此當知道拯救機會十分渺茫時,他心裡非常難受。
普京對建對重振軍威決心很大,事實上,如果沒有現代化的武裝力量,就不可能像他所說的使俄羅斯再度強大起來。但這種事說來容易,做起來卻難,建立現代化軍隊需要大量國防經費,但俄羅斯的錢從何處來?庫爾斯克號海難事件充分說明了俄羅斯的窘境,這對普京的聲望當然也是重大打擊。如果沒有普京的催動,俄羅斯就不會有這次北方艦隊大演習,沒有這次演習,庫爾斯克號就不會遇難,然而無論陸海空軍,能不演習嗎?8月11日,普京在克裡姆林宮的安全會議上說:“如果我們海軍幾乎不能出海,情況怎能說是最好的呢?”這話也是對的,然而俄羅斯海軍實在太脆弱了。
由於缺乏維修經費,且為了節省燃料費用,俄羅斯艦隻經常是處於休息狀態,這次好不容易有了出海機會,但俄羅斯報紙評論說,裝備極差的俄羅斯海軍在政治壓力下,為維護國家尊嚴而被犧牲,軍隊現代化將成為“畫餅”。普京曾經親自駕駛蘇-27戰鬥機,也曾登上一艘潛艇出海,這都顯示他重振軍威的渴望,但車臣戰事未能迅速結束,庫爾斯克號又如此下場,對他的威信卻是重重的一擊。
冷戰時期,俄羅斯軍隊和美軍並稱雙雄,何等意氣風發、令人畏懼,但隨著俄羅斯最頂尖攻擊潛艇庫斯克號沉落冰冷的巴倫支海海底,俄軍落破的窘境,也跟著活生生呈現在全球人的眼前。
不管庫爾斯克號是基於什麼原因而沉沒,這意外都凸顯了俄羅斯軍力歷經十餘年的衰退,目前早已大不如前。在八十年代初期,俄軍海軍縱橫七海,邊境上橫陳著數千輛坦克,隨時可開上戰場,那時一年約2000億美元的軍費,造就出何等風光的俄軍盛世,但據分析家估計,如今俄軍隻能靠著每年約50億美元的國防經費維持“基本的生活”。
目前隻剩100萬出頭的俄軍正規軍,也因公民逃避兵役和部隊中逃兵的情形,而飽受兵額短缺之苦。俄軍高級官員也坦承,部隊已有數個月發不出薪餉,而船塢裡報廢的潛艇,還是美國根據裁減武器條約提供經費,纔得以拆解。
俄軍先進戰機由於飛行和維修成本太高,大部分俄羅斯飛行員受到的正規訓練都極為匱乏。美國一位軍事專家形像地指出,如果你有部新車,但幾乎沒保養維修,而且不教你的兒子或女兒怎麼開,就讓他們貿然開上路,就一定會出問題。
普京總統曾誓言重振俄羅斯軍力,並致力於裁減成本高昂的核武器,以騰出更多經費供應部隊薪餉和常規武器的需要。但短期之內這不可能成功,因為俄羅斯軍隊仰賴俄羅斯經濟,經濟沒起色,軍力就不可能提升;有專家認為,俄羅斯要恢復足敷國防需要的軍力,可能得花數十年。
焦點之四:冷戰仍在悄悄地進行?
冷戰隨著蘇聯解體而成為歷史名詞,但是“庫爾斯克號”潛艇沉沒事件,竟讓人驚覺原來冷戰仍然延續,而且沒有停止過,美、俄仍在玩著這場撥河遊戲,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人們熟悉把戲又在北極海悄悄的上演。
《簡氏防務周刊》的軍事分析家保羅‧畢佛表示,如果以“領空侵略或是入侵領土的層面來說,冷戰是已經結束了”,“但是在北極海面下,冷戰仍在繼續。”
1993年,時任俄羅斯國防部長的格拉切夫就曾經表示,核潛艇艦隊是俄羅斯武力的未來,所以,俄羅斯對包括庫爾斯克號潛艇的投資,就反映了俄羅斯在冷戰結束後的軍事思維。
核潛艇可以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攜帶核武器潛伏在海底、並獨立打贏一場戰爭,俄羅斯所屬北極海海域就是培養潛艇官兵與敵人捉對廝殺本領的場所。盡管莫斯科和北約關繫早已解凍,俄羅斯的潛艇艦隊也經過大幅縮編,但庫爾斯克號沉沒後各方所披露的相關情報,也顯示美俄兩大宿敵間的攻防並未隨著柏林圍牆的倒塌而停止。
挪威一環保團成員托馬斯‧尼爾森說:“庫爾斯克號是俄羅斯新式潛艇之一,但是卻囿於經費短缺,導致它的維修遠不及於理想狀況。”從1961年以來,已經有超過500名俄羅斯人死於潛艇意外。
北約與俄羅斯都在發展一種讓潛艇更安靜的技術,讓潛艇在鯨魚、經過的船隻與北極冰帽崩裂發出的音響中,也無法被偵測出來。尼爾森表示,110艘蘇聯時代建造的核潛艇在1980年代就已經退出現役,現在隻有40艘仍在服役,但72艘已經退役的潛艇上仍存有核燃料。
英國的“國際戰略研究所”指出,美國還擁有60艘武裝攻擊潛艇,18艘的戰略導彈潛艇,俄羅斯則有44艘的武裝攻擊潛艇,與21艘的導彈潛艇,而人們以為已經結束的冷戰,則隨著庫爾斯克號的沉沒讓美俄間互相角力拉扯的局面在北極海面下再度重現。
國防專家卻強調,世界各國之間的潛艇競賽不會因為庫爾斯克號事件而退潮,深冷海底下的潛艇競賽將與日俱增。根據統計,目前有28個國家擁有核或柴油動力的潛水艇,此外至少有6個以上的國正尋求增加潛艇設備。對各國政治及軍事專家而言,這種猶如海底鯊魚,出沒無常的軍備,正是混淆敵方軍聽的最佳武器,因此如印度與巴基斯坦,韓國與朝鮮等宿敵國家都擁有攻擊型的潛水艇;至今美國海軍對於伊朗向俄羅斯購買潛水艇一事,仍耿耿於懷。
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及中國是世界上幾個有戰略潛艇的國家,艇上都裝有精確的遠程核導彈,在遭受核攻擊時能夠迅速予以反擊。美國海軍官員丹辛格說,潛艇是冷戰結束以來美國必要軍備之一,因為它肩負平時及戰時,防衛國家的功能。丹辛格認為,俄羅斯潛艇意外隻是告訴大家,要隨時保持海軍的最佳狀態。
前美國駐北約大使亨特也表示,每個國家都想要擁有堅強的軍力,其中主要軍備之一就是擁有具備殂殺攻擊功能的潛水艇,以確保國家海域。英國戰略專家畢佛說:“我認為這次意外無損於各國對潛艇的需求。”就像沒有人會因為出了車禍就說從此不需要汽車了,在軍事及政治上來說,潛水艇都是好用的武器,所以各國對潛艇的需求隻會更大,而不會隨著此次意外而稍減。
焦點之五:影響到底有多大?
作為俄羅斯新一代主力核潛艇的庫爾斯克號葬身海底,不僅對矢言要重建俄羅斯海上軍事大國地位的普京而言,無疑是一大打擊,還可能影響到俄羅斯艦隊準備在稍後重出地中海遊弋展示實力的大計。
普京在7月底曾表示,如俄羅斯“想在世界新秩序中扮演更重要角色”,便必須重建其艦隊實力。俄羅斯海軍還宣布,計劃派一艘母艦連同多艘艦艇(包括庫爾斯克號)到地中海遊弋。這將是近十年來俄軍首次重返地中海。
前蘇聯的時代,蘇共的海軍實力非常強大,絕對有力與美國一爭長短。當時蘇聯海軍有所謂四大艦隊––即北方艦隊、波羅的海艦隊、黑海艦隊和太平洋艦隊,其中以太平洋艦隊和北方艦隊實力最強。
北方艦隊以鄰近北極的科拉半島為據點,主要負責從挪威外海到格陵蘭、冰島、英國的北大西洋航路。至於太平洋艦隊的司令部則在海參崴,在最鼎盛時期,其活躍範圍更由遠東堪察加半島,一直向南伸延至東南亞、再擴至中東。
然而隨著蘇聯瓦解、波羅的海三國及位處黑海旁的烏克蘭相繼獨立,俄軍目前較具作戰力的,就隻餘北方艦隊和太平洋艦隊。據估計,這兩支艦隊仍擁有近400艘大小艦艇,隻是由於缺乏經費無法支付龐大燃油能源開支,太平洋艦隊的活躍範圍已大幅減少,至於僅保留了100艘左右的黑海艦隊,更因為缺乏物資而很少再踏出黑海。
過去10年,俄羅斯軍艦已減少了1000艘,而核潛艇也減少了三分二。目前俄軍的開支預算,每年隻得50億美元,僅是美軍開支預算的百分之一。海軍司令還警告,如果繼續缺乏經費,俄羅斯海軍在2015年時將告“絕跡”。
俄軍近日想派軍艦重回地中海,便是因為汲取了北約空襲南斯拉夫的教訓,而且俄軍也關注到北約軍艦在波斯灣日益活躍。一些俄國專家便認為,如果科索沃危機期間俄軍有兩艘潛艇在地中海,北約未必敢展示空襲。然而這次核潛艇意外,卻對俄羅斯大計構成重大打擊,因為庫爾斯克號已被視為俄軍核心主力,而同類的奧斯卡級潛艇,俄羅斯也隻有10艘。
從彼得大帝開始,俄羅斯就一直在追逐著海上強國之夢。到勃列日涅夫執政之後,蘇聯的海軍力量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強盛時期,其軍艦數量直逼北約所有成員國軍艦的總和。盡管蘇聯的瓦解導致海上軍力日漸沉淪,但莫斯科追求海上強權的努力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尤其是在普京時代。
對於庫爾斯克號核潛艇的不幸事件,西方國家的媒體極力宣染,把他說成是俄羅斯人的國恥,是俄羅斯整體實力進一步衰落的標志。實際上,如同法國協和飛機因技術故障而不幸墜毀一樣,庫爾斯克號核潛艇的沉沒,也隻是一個偶然事件。它對俄羅斯復興海上強國的目標是一個挫折,對普京本人雄心勃勃的政治抱負也是一個不小的打擊,在短期之內,它會使很多俄羅斯人產生消極和悲觀情緒。
但是,從總體上看,這些負面因素還不致於影響到整個俄羅斯的政治士氣。西方有很多人認為,這一事件將使俄羅斯北方艦隊的前途成為疑問,使俄羅斯數百年來追求海上強權的目標成為泡影,甚至把它視為俄羅斯帝國繼續走向衰敗的同義詞,這種觀點有失客觀。
冷戰時期,西方國家為了達到遏制俄羅斯的目的,極力誇大莫斯科的軍事實力及其對世界安全的威脅。現在,西方對俄羅斯軍事實力的看法又完全顛倒過來,西方國家有一種普遍的傾向,就是以同樣誇張的方式來描述俄羅斯軍備的缺陷。與冷戰時期所不同的是,這種誇大其辭的做法具有明顯的商業動機。由於俄羅斯在國際軍火市場上是西方主要的競爭對手,因此,在西方媒體不厭其煩地宣染俄羅斯武器的設計和技術存在“重大缺陷”也就不足為奇。
庫爾斯克號沉沒事件暴露了俄羅斯武裝力量存在的諸多隱憂,但這些隱憂不能算到普京的頭上。相反,普京政府上臺以來的最大特點,就是敢於承認和正視問題,並正在著手解決這些問題。普京已經提出了一整套比較現實的改革思路,目的就是要重整軍威。隻要普京對軍事改革的政策保持連貫性,並從這一事件中真正吸取教訓,那麼,庫爾斯克號事件隻不過是一段不愉快的插曲,甚至還會使普京政府痛定思痛,下定決心加快軍事改革的步伐。
附:救援失敗實錄
8月12日:挪威地震學家偵測到庫爾斯克號沉沒處附近有兩次爆炸。一名科學家形容:“第一次爆炸威力如同一枚魚雷爆炸;第二次則像是數枚魚雷爆炸。”
8月13日:俄羅斯救援船艦抵達海難現場,開始評估庫爾斯克號損害程度。
8月14日:有關庫爾斯克號發生意外的消息被披露。莫斯科方面表示,庫爾斯克號在演習時失去聯絡,並沉落到巴倫支海海底108米處。各界猜測失事原因是庫爾斯克號上一魚雷發射管爆炸,導致艦內部分船艙進水。因海面洶湧,洋流強勁,無法與庫爾斯克號銜接給予電力與氧氣補給。俄羅斯官方宣稱和庫爾斯克號官兵保持無線電通訊,不過後來又說和它唯一聯絡方法是敲擊船殼,前後矛盾。
俄羅斯海軍否認庫爾斯克號進水,並首次說明出事時間:8月13日。但隨後挪威外長表示,莫斯科方面告訴他,意外是發生在12日,兩種說法不一。
當莫斯科方面對庫爾斯克號官兵生存機會感到悲觀時,英國國防部願意提供俄羅斯小型潛水艇和能立即部署的遙控載具,協助救難。
8月15日:海面強風,使巴倫支海面波濤起伏,救難潛水鐘無法營救,庫爾斯克號上的官兵繼續用敲擊船身,和外界保持連絡。
8月16日:俄羅斯海軍說,水中能見度極差。二、三波救援失敗。俄羅斯副總理克列巴洛夫說艦上已無生命跡像。英國國防部證實俄羅斯求救。英國派出搜救小組和LR5小型救難潛艇,預定前往挪威中部港口特倫汗。
8月17日:天氣不佳、能見度低,庫爾斯克號在海底傾斜角度大,救難小組曾六次嘗試救援,終告失敗。運送LR5小型救難潛艇和救難人員的補給船啟程開向特倫汗港,預計19日午夜左右到達。由俄羅斯副總理克列巴洛夫領導的政府委員會在庫爾斯克號隸屬的北方艦隊母港摩爾曼斯克開會八小時後,表明許多在艦首部分的船員,當庫爾斯克號下沉兩分鐘內,就已罹難。
8月18日:庫爾斯克號艦首船艙因損害過重,無法再建立連接管道。俄羅斯國營電視臺RTR報導說,位於艦後部的逃生艙也受損,無法確定有無裂縫。
8月19日:俄國軍方首次表示,庫爾斯克號的118名船員相信已無一生還,並對救出生還者感到“幾乎絕望”,然而他們仍在作最後努力。被視為最後救人希望的英國皇牌救援潛艇LR5於20日凌晨展開行動,盡管有專家指出,拯救員其實也將冒上極大生命危險。
-----------------------------
「庫爾斯克」號核潛艇的沉沒:俄羅斯海軍最大慘劇(1)
2014-09-11 由 中華網 發表于軍事
「庫爾斯克」號多用途戰略飛彈核潛艇是俄羅斯海軍奧斯卡級II型(OII型)飛航式飛彈核潛艇的第十艘艦艇,舷號K141。該艇由俄「王牌」武器設計局--「紅寶石」設計局設計,俄北德文斯克造船廠製造。該潛艇上的許多設計方案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如採用了雙殼體結構,艇體寬大,耐壓殼體與非耐壓殼體之間的兩舷各約有三米的距離。西方國家曾認為,其雙層殼體至少需三枚MK46型魚雷才能擊穿。
「庫爾斯克」號潛艇應用了俄羅斯於20世紀80年代獲取的某些重大技術,在安靜性、安全性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西方認為,「庫爾斯克」號潛艇的殼體特殊,在兩層殼體之間有厚度相當大的水,使聲波的傳輸增加了四個介面,增大了折射和散射損失,聲能量被衰減,大大減少了本艇自噪聲向外界傳播,因此使潛艇航行起來很安靜,用被動式聲納浮標很難探測。
「庫爾斯克」號的續航能力為120天,最大下潛深度為300米。是專門用來攻擊航空母艦的,曾被俄羅斯媒體譽為「航母終結者」。目前,世界上任何一支艦隊都沒有找到對付這種潛艇的有效武器。據英國權威軍事研究機構的《簡氏防務周刊》透露,一艘「庫爾斯克」號潛艇可以擊沉一艘航空母艦和航母編隊的其它艦艇,同時還可以攻擊敵方的潛艇。
「庫爾斯克」號於1994年5月下水,1995年1月正式加入俄北方艦隊服役,為俄海軍最新的戰略核潛艇,也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核潛艇之一,隸屬於北方艦隊第四十一巡航飛彈核潛艇大隊。
指揮「庫爾斯克」號核潛艇的是45歲的海軍上校根納季·利亞欽,他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潛艇指揮官和潛艇專家,多次獲得獎章。1999年10月,俄海軍司令庫奧多夫海軍上將在「庫爾斯克」號從大西洋完成任務返航後,曾高度評價「庫爾斯克」號艇員的職業水準,稱該潛艇上的官兵為俄海軍潛艇部隊的精華。
但就是一個裝備如此精良的龐然大物卻突然於2000年8月12日在巴倫支海舉行的演習中沉入了海底。
在此次演習中「庫爾斯克」號潛艇擔任水下演習指揮艇。12日15時前後「庫爾斯克」號發現敵「目標」立即下潛,準備向「目標」發起攻擊。15時至18時,俄北方艦隊司令波波夫海軍上將接到根納季·利亞欽艦長關於發現敵「目標」,準備發起攻擊的報告。波波夫上將同意根納季·利亞欽的請求。此後,「庫爾斯克」號便與指揮艦失去聯繫。指揮艦以為「庫爾斯克」號核潛艇通訊設備發生故障,下令每隔30分鐘呼叫一次「庫爾斯克」。12日晚或13日晨,臨近的艦隻和潛艇聽到從「庫爾斯克」號核潛艇上傳來的爆炸聲,還以為「庫爾斯克」號在發射魚雷。
13日11時至13時,俄北方艦隊司令波波夫上將向新聞媒體通報演習情況,高度評價俄海軍官兵的作戰水平和武器精良。此時,指揮艦與「庫爾斯克」號的聯繫尚未恢復。波波夫上將立即向俄海軍總司令部報告,並親自率艦尋找。
14日8時至11時,海軍總司令庫羅耶多夫向正在黑海度假的普京總統匯報了事故和尋找情況。但普京沒有立即結束休假趕往現場,這使他留下了被人指責的把柄。而此時參加尋找的艦隻接到命令,立即關機,保持安靜,目的是為了通過海底的聲音來判斷「庫爾斯克」號的準確位置。11時至16時,深水營救裝置「警鐘」號微型潛艇發現了已沉入海底的「庫爾斯克」號核潛艇,並收到潛艇內敲擊艇壁的信號。「警鐘」號微型潛艇迅速浮出水面,向波波夫上將報告了勘察結果。勘察發現,「庫爾斯克」號發射報警求救信號彈的裝置嚴重受損。核潛艇的設計人員緊急趕往出事地點。18時至零時,海軍總司令庫羅耶多夫做出初步結論:在核潛艇進水艙內很可能有人員死亡,船體已不能自行浮出水面。他立即下令,盡一切可能營救艇上人員。同時他指出,艦艇和人員獲救的可能性極小。
15日俄羅斯成立由副總理克列巴諾夫任委員會主席、海軍總司令庫羅耶多夫任副主席的事故調查委員會,負責處理「庫爾斯克」號的救援工作,俄北海艦隊司令波波夫親赴出事地點,直接指揮營救。20餘艘俄羅斯海軍艦艇聚集在出事海域,進行緊張的搶救。救援人員試圖將救生艙沉入海底與「庫爾斯克」號對接,但由於當時空中烏雲密布,海面上風大浪高,海底水流湍急,能見度低,對接沒有成功。當晚,克列巴諾夫副總理向普京匯報營救的最新情況。
16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就潛艇被困一事首次正式表態。普京承認,「目前'庫爾斯克'潛艇的情況非常危險。為了救出被困船員,我們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
17日英國LR5救援潛艇和挪威救援人員分別乘船趕往巴倫支海,俄海軍官員前往布魯塞爾,就救援工作的技術性問題與北約進行協商。俄總理卡西亞諾夫在政府會議上說,迄今為止所有救援行動都沒有取得進展,「庫爾斯克」號面臨著災難性的形勢。俄副總理克列巴諾夫和海軍總司令庫羅耶多夫前往北方艦隊所在地摩爾曼斯克,親自主持救援和搶險工作。克列巴諾夫認為,「庫爾斯克」號是因為與巨大的外來物發生撞擊而擱淺的。但西方猜測潛艇上曾發生兩次巨大的爆炸。
18日俄軍方透露,俄海軍救援裝置首次接觸到「庫爾斯克」號的逃生艙口,但由於艙口遭到嚴重損壞,救援裝置無法與潛艇對接。與此同時,對潛艇內人員已經死亡的猜測越來越多。克列巴諾夫表示,只要還有一線希望,救援工作就將繼續進行下去。
19日俄北方艦隊總參謀長莫察克發表講話說,「庫爾斯克」號的多數密封艙都已經進水,估計艇上人員都已經死亡,其中多數人是在事故發生後不久死去的。
同時經過兩天多的海上航行,應邀而來的英國救援潛艇LR5及挪威深海潛水員終於抵達出事海域。但在此後兩天中,LR5並沒有派上用場。
20日挪威深海水下攝像機拍攝到了「庫爾斯克」號的鏡頭,錄像資料顯示,失事潛艇的逃生艙口遭到嚴重破壞,估計LR5救援潛艇也無法與之對接。在這種情況下,身穿特殊防護服的挪威深海潛水員在海下作業數小時,試圖用人工方法打開艙蓋,但沒有成功。與此同時,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俄將把搶救潛艇內人員的努力進行到最後一分鐘。
21日格林尼治時間上午9∶00挪威潛水員在幾經努力之後,終於打開了「庫爾斯克」號潛艇應急艙的內外兩層密封艙門。人們最為擔心的情況也隨之出現在潛水員們的眼前,潛水艇的隔離艙里早已充滿了水,被困在潛水艇中的118名船員已經全部遇難,不可能再有生存者了。幫助俄羅斯搶救被困船員的挪威領隊隨即同俄羅斯北方艦隊司令波波夫進行了協商,雙方認為搶救「庫爾斯克」號被困船員的行動應到此結束。不過,俄羅斯方面請求挪威方面繼續協助打撈遇難船員的屍體。挪威潛水員們則等待著政府方面的決定。俄羅斯政府當天宣布俄正在制定國際合作打撈「庫爾斯克」號潛艇的方案。俄羅斯副總理克列巴諾夫表示,下一步打撈「庫爾斯克」號行動,俄羅斯準備向國際社會尋求幫助,因為僅靠一個國家的力量是無法完成如此艱巨的任務的。他表示,打撈「庫爾斯克」號的最初準備工作將在三個星期之內完成。
挪威潛水員的發現使得在俄羅斯北方海軍基地摩爾曼斯克焦急等待著親人們消息的遇難船員家屬心中殘存的最後一線希望破滅了。儘管俄羅斯當局聲稱大多數「庫爾斯克」號上的船員在事故發生的最初時分便已遇難,但家屬們對當局處理危機的做法還是怨氣衝天。挪威潛水員們相對快速有效的救援工作及在抵達出事地點僅一天便將俄羅斯海軍方面一直認為因損壞而無法打開的潛艇應急救生艙門打開的事實,更使得許多俄羅斯人對北方艦隊的水下救援能力產生懷疑,同時也更因決策部門未能在事故剛剛發生時接受挪威及其它國家主動提出 的幫助而怨聲載道。調查顯示,三分之二的莫斯科人對有關部門在事發之後第一時間拒絕外界提供救援幫助的做法持批評態度,認為正是由於這種失誤導致喪失了最佳的搶救時間。他們認為,這種拖延簡直是在犯罪。挪威潛水員領隊斯克根在接受美國ABC電視台採訪時,也對他們抵達出事地點之後俄羅斯方面表現出來的官僚拖拉作風頗有微辭。對此,俄羅斯杜馬議員安德烈·科克辛認為,決策部門最初未能接受外界提供的幫助是因為北方艦隊最初提供的報告的誤導。這一報告使得決策部門花了一些時間才意識到人命關天的嚴重性。
此前,俄《共青團真理報》已在17日以紅色大字寫道:「'庫爾斯克'號的船員昨天沒有發出聲息。為什麼總統還不說話?」該報說「全國上下過去五天只關注一個問題--那就是他們是否會獲救,他怎麼可以默不作聲?」「只要普京一聲令下,懶散的海軍將領一定會採取行動。」同時深受普京打擊的俄羅斯「寡頭」也開始了瘋狂攻擊。別列佐夫斯基所辦的《商業報》說,普京認為他無法從這起悲劇中得到任何政治利益,因此選擇保持低調。
同時國外報章也表示了對普京的不滿。英國的《金融時報》和《每日電訊報》的社論撰寫人特別不滿因俄羅斯遲遲沒有向外國求救,而並導致船員未能獲救。《每日電訊報》說:「過去幾天所發生的事反映出,該國並沒有在這名年輕、精力充沛的領導人執政下復興,而是具有和過去相同的弱點。」「隱瞞意外的嚴重性以及無謂的尊嚴,延遲了當局向外國尋求援助,這可能導致人命喪亡,兩者反映出俄的最大弱點。」「普京無疑希望,只要他保持低調,就能不對這起災難負責。」
面對責難,普京在18日雅爾達獨立國協國家元首非正式會晤後對此進行了駁斥,他認為俄軍方在「庫爾斯克」號發生意外事故後採取的救援措施是及時和正確的。未能迅速向公眾通報,是因為應該提供客觀、翔實的信息,為此,軍方先要搞清發生了什麼事情。普京說,他在核潛艇事故發生後即有意親臨北方艦隊的救援現場,但考慮到領導人並非專家,政府或軍方高級領導人在現場無助於救援工作,反而會影響和牽扯救援人員的精力。
其實在「庫爾斯克」號核潛艇救援問題上普京堅持首先依靠自己的力量是完全有道理和可以理解的。「庫爾斯克」號是俄海軍新型主力戰略核潛艇,涉及海軍核心機密,如接受外國,即北約等西方國家的援助,等於將自己的戰略海軍向潛在的對手敞開門戶。儘管冷戰時期已經過去,儘管「救人要緊」,但無論從國家安全還是軍人尊嚴來看,這都是一種「痛苦的選擇」。
而且,由於俄國近年來大小事故從未間斷,普京不可能隨叫隨到。這次意外事件一開始恐怕就連軍方也沒有想到會有那麼嚴重。不是一周後打開了潛艇才發現裡面沒有活人了嗎?普京沒有去現場坐鎮指揮更是明智之舉,他對自己的辯護也是合情合理的。
至於普京沒有及時、準確地向一億多俄國人通報事件真相,更是情有可原。躺在海底的「庫爾斯克」號不是摔在巴黎的「協和」飛機,可以讓電視台在那裡24小時現場直播。至於救援工作不利與其說是普京指揮有誤,不如說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是俄國國力日下所導致的必然。連這隻海軍引以為傲的潛艇都說沉就沉,作為海軍附屬的救援部門的情況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整個事件中普京的最大錯誤,就是在開始時對船員家屬關心不夠。當然,他也有他的難處,幾千車臣戰鬥中亡靈的家屬還沒管完呢。儘管他後來有所補救,但為時晚矣。當時他如能把這事處理得好一點,他所受到的壓力就會小得多。對普京來說,對此事件的最佳選擇就是「忍辱負重」,2000年9月1日普京在電視上承認對這件事負有責任。從這就能看出普京是個政治高手。其實事發後,他的所有解釋都是越抹越黑,因為全國上下此時都認定是他的錯,所以不如什麼都先認下來,把後事處理好,等俄國人頭腦冷靜下來後發現錯怪了他,也就會更支持他。而他現在保軍界的人,則更能使他在軍界樹立良好形象。
2001年7月18日,當為期兩個月的打撈「庫爾斯克」號核潛艇的工作開始後,普京坦言,後悔在「庫爾斯克」核潛艇失事時未中斷度假,表示「一年前'庫爾斯克'號沉沒時他應該從度假地返回」。同年12月,北方艦隊司令員波波夫上將和參謀長莫察克中將被解職,派往他處。此時「庫爾斯克」號核潛艇已在2001年10月8日,由「巨人4」號大型駁船從巴倫支海海底打撈出水,並停泊在了位於科拉灣畔的羅斯利亞科沃鎮附近的船塢中了。
2002年2月1日,俄羅斯政府公布,計劃在上半年打撈「庫爾斯克」號潛艇一號隔艙,「紅寶石」中央設計局已經制定出打撈方案。屆時只有俄羅斯海軍參加工作,並將只打撈部分殘片,而不是將整個隔艙打撈出水。
2月18日,俄羅斯總檢察長弗拉基米爾·烏斯季諾夫在新聞發布會上說,調查小組已經結束了對停靠在羅斯利亞科沃船舶修理廠船塢中的「庫爾斯克」號的調查工作。他否定了關於「庫爾斯克」號與水下物體相撞的說法。他說,調查表明,在對核潛艇有危險的周圍地區沒有任何其它物體,「庫爾斯克」號完成的只是一般的機動動作。無論在隨船日誌中,還是在艇員留下的紙條中都沒有記錄任何意外情況。總檢察長還說,調查中發現「庫爾斯克」號在演習準備和在演習過程中出現過一系列問題。譬如,應急浮標系統未能啟動,因此當時無法確定失事位置。造船廠對此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們沒有取下一個固定裝置,從而致使應急浮標天線無法打開。可見,「玩忽職守」是「庫爾斯克」號失事重要原因之一。
俄羅斯海軍總司令庫羅耶多夫指出,魚雷爆炸仍然是「庫爾斯克」號失事的「三個原因」之一,最終結論將由鑑定委員會做出。他說,海軍司令部計劃在所有潛艇上停止使用「庫爾斯克」號上用的這種魚雷,該魚雷從1957年開始裝備海軍部隊。
2月18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命令,解除克列巴諾夫政府副總理的職務,任命克列巴諾夫為俄羅斯工業和科技部部長。據媒體報導,解除克列巴諾夫政府副總理的職務與「庫爾 斯克」號潛艇失事有關。克列巴諾夫一直堅持認為,海軍指揮部門對「庫爾斯克」號潛艇失事不負主要責任。
2002年3月16日,俄通社--塔斯社報導:俄羅斯軍事檢察院事故調查組結束對遇難艇員屍體的辨認工作,至此共辨認出114名艇員屍體,最後辨認出的是艇長根納季·利亞欽的屍體,這得到了他妻子的證實。3月23日,包括「庫爾斯克」號潛艇艇長利亞欽在內的七名艇員在謝拉菲莫夫公墓入葬。據說,將在「庫爾斯克」號潛艇失事兩周年之際在墓地立碑。
4月1日俄羅斯總統助理謝爾蓋·亞斯特任布斯基與「紅寶石」中央設計局總裁伊戈爾·斯帕斯基說,俄羅斯將要拍攝一部反映「庫爾斯克」號潛艇失事的記錄片。5月下旬,俄羅斯海軍開始打撈「庫爾斯克」號核潛艇一號艙殘片。
7月27日俄羅斯總檢察長烏斯季諾夫到克里姆林宮向普京總統呈交了關於「庫爾斯克」號事故原因的調查報告。這份千呼萬喚始出來的百頁報告總算為事故的原因調查划上了句號,承認那是由於「庫爾斯克」號上的魚雷零件故障導致易燃體泄露所致。
「庫爾斯克」號事件雖然已經結束,但卻對普京及俄軍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首先,俄核潛艇事故對普京是個沉重打擊,使其重振海軍的雄心受挫。普京正決心重建俄海軍昔日雄風,一直讓俄海軍為之自豪的核潛艇被困巴倫支海底對於極力主張要做海軍大國的普京來說無疑是個沉重打擊。普京上台後,一直大力加強俄海軍建設。就在俄核潛艇事故的幾天前,普京剛剛在波羅的海的波羅的斯克港口舉行的每年一度的海軍大閱兵中表示,俄要想在新的國際秩序中發展作用就必須擴大海軍艦隊的規模。不久後俄海軍司令庫羅耶多夫也宣布,將派遣「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航母與另外幾艘戰艦和潛艇前往地中海區域進行部署和演習,以鼓舞海軍士氣,這將是自前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進行的最大規模的海上軍事行動。而被困於海底的核潛艇正是計劃參加這一軍事行動的潛艇之一,真是出師不利。所以,俄《獨立報》說,此次在巴倫支海發生的悲劇性的事件無疑給這位雄心勃勃的新任總統潑了一盆冷水。對「庫爾斯克」號的拯救「不僅僅是'庫爾斯克'號戰略核潛艇以及潛艇中的海軍官兵本身,而且還是在拯救這支艦隊,乃至俄海軍的未來」。
其次,「庫爾斯克」號的沉沒暴露出了俄軍的一系列問題,並令人對俄軍現狀擔憂,同時這也說明了一個不爭的事實:強兵必先富國。自前蘇聯解體之後,俄經濟持續危機,對包括海軍在內的俄軍隊建設造成了巨大影響,使俄軍處於近十年來最虛弱的時期。近幾年來,前蘇聯的主要繼承者俄羅斯對軍隊改革採取了不少措施,但改革的步伐緩慢,收效甚微。人們普遍認為,這是受國內經濟條件的制約,國防經費嚴重不足而造成的。近年來,俄軍缺少兵源,士兵缺乏訓練積極性,軍官無法及時拿到工資,躲避服役以及軍隊內部時常發生的軍官欺侮士兵事件等等一系列醜聞使俄軍的形象大大受損。俄每年的軍費開支僅有50多億美元,與美軍每年2800億美元的國防開支簡直無法相比。自1992年以來,俄空軍還沒有更換過一架新型戰機。即使是被俄作為世界強國標誌的6000枚核彈頭也將很快失去有效性,成為一堆廢銅爛鐵。近十年來,在用於武裝力量的全部預算中,海軍的經費從16%減少到1999年的9%。由於財政困難,無力支付昂貴的維修和保養費用,俄在過去的十幾年裡裁減了1000多艘艦船。核潛艇數量也減少了2/3,常規潛艇減少了3/4。1999年有14艘艦艇被削減,而艦艇的維修保養費只有真正需要的8%~10%。70%的海軍艦船目前都需要進行維修保養,但由於缺少經費,俄海軍下令所有戰艦儘可能留在海港里,而僅派三艘核潛艇進行日常的海上巡邏。俄海軍近年來舉行的各種規模的演習,由於燃料不足,一般也只能在離基地較近的海域進行演練。如果目前的資金困難不能很快得到解決,那麼俄海軍很有可能到2015年就會不復存在。此次事件再一次說明,建設一支強大的軍隊,沒有雄厚的經濟實力是不可能的。
「庫爾斯克」號的沉沒,也使世人都在懷疑:普京總統所描繪的通往「俄羅斯大國」、「俄羅斯海軍強國」的道路會否「動搖」?普京是個強國論者,他執政後主張加強軍隊建設,主持通過了強硬的《新的國家安全構想》和《新軍事學說》,將軍隊的經費大幅度提高,海軍經費也從占整個國防經費的9%提高到20%。縱觀普京執政後的一系列做法,可以肯定地說,「庫爾斯克」號的結局絕不會改變普京重振俄羅斯大國地位、重振俄羅斯海軍雄風的決心,反而會使其更加堅定,進一步增加對軍隊的投入,以避免這種悲劇重演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military/jq92gl.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