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顯隆歎願書(臺灣總督府檔案000051760030029)
辜顯榮與鹿港新祖宮 
文/王學新/本館整理組研究員 
  清乾隆51(1786)年臺灣發生林爽文事件,隔年8月福康安率水師由福建崇武澳渡海來臺。據傳說清軍於海途中忽遇颶風侵襲,海浪波濤洶湧,全軍譁然,於是虔禱媽祖,果得庇佑,一時風平浪靜。福康安於鹿港順利上岸後,相信是受媽祖的庇佑,遂奏請朝廷賜帑金,於臺灣府城及鹿港二地敕建天后宮。原本鹿港已有天后宮,此為雍正3(1725)年由施世榜獻地遷建。而福康安又奏請新建,故原本天后宮稱為舊祖宮,新敕建天后宮稱為新祖宮。兩宮均有福康安敬獻之匾額,舊祖宮掛有「恩霑海國」,新祖宮則為「后德則天」
  日治後辜顯榮帶領日軍進入鹿港時,因缺乏倉庫,而佔領新祖宮。後日軍撤出,該廟又歸鹽務支局作為廳舍,後改為專賣支局所屬。後專賣支局遷移他處,欲將該廟拆毀,材料供作新廳舍建築之用。鹿港人民甚感歎惜,遂推舉辜顯榮為總代,於明治40(1907)年9月3日向臺灣總督陳情將該廟歸還鹿港人民。其「歎願書」內容錄如下:
  「右之土地廟宇元清國乾隆五拾五年大將軍福康安倡議招集鹿港之官民而建設者,內崇祀天上聖母神像(一名媽祖)為護國安民之主旨,春秋祭祀,迄今百餘年矣。是臺灣有數之古廟也。迨我帝國領臺,軍隊來鹿,缺乏倉庫。斯時顯榮任當地保良局長,即將此廟貸與軍隊司令官為倉庫,嗣後軍隊撤回,倉庫被免。適逢政府鹽政施行,又將此廟貸付鹽務支局作為廳舍。故土地調查時,即為該局官長申告,而顯榮等以為政府管理亦可永垂不朽,深以為慰。今者政府專賣支局他處新築,聞欲將此廟宇取折。而鹿港人民甚是歎息,以為百餘年臺灣有數之古廟而一旦毀棄,大有不忍,且其材料亦不合新築之用,毀之則政府亦無大利益,不毀之則鹿港人民受有大利益也。現際天上聖母神像無處安置,若果支局廳舍別為新築,該廟不用,顯榮等乞請督憲閣下恩准將右記之土地廟宇下付鹿港人民,重加修理,仍舊安置天上聖母神像,兼以保存百餘年之古廟,則督憲再造之恩,實鹿港數萬人民無窮之幸也,此段奉願候也。」〈官有土地建物并附屬物讓與ノ件(辜顯榮) (臺灣總督府檔案 V05176\A003\029)〉
  明治40(1907)年9月11日代理專賣局長增澤有將此事及該歎願書陳報民政長官祝辰巳。臺灣總督府總務局長大島久滿次立即函囑彰化廳長小松吉久調查此案。同年11月18日彰化廳長小松吉久函覆總務局長大島久滿次調查結果,謂辜顯榮歎願書內容大致符合事實,但雖說當初貸與軍隊,實際上是由軍隊佔領。後來於製作廟宇臺帳時,該廟已充作專賣支局廳舍使用,屬官有地。因此天上聖母神像被移至安靖宮。由於不具備廟宇之性質,故未登錄於寺廟臺帳上。且當初由鹿港保良局長辜顯榮帶領軍隊進入鹿港,佔領該廟,供作倉庫使用,自然歸軍隊所有,而未支付購買代價。土地調查當時文件移交給財務局。且該廟為鹿港地方民眾信仰深厚之廟。即該廟當初遭日軍佔領,分文未付,於明治29(1896)年歸於國庫,明治32(1899)年11月由陸軍監督部移交給專賣局。
  明治41(1908)年2月8日民政長官函詢專賣局長有關還廟於人民之意見。2月15日專賣局長宮尾舜治函覆大致無礙。隨後民政長官亦通知彰化廳長將該廟補登錄於寺廟臺帳等事宜。(臺灣總督府檔案 V05176\A003\044)〉同年4月8日臺灣總督以指令第1223號將該廟還給鹿港人民。5月6日彰化廳長小松吉久寄送來補登錄之該廟臺帳,至此該廟名實俱復,稱為「新祖宮」。5月20日辜顯榮對該指令提出承諾書後,明治42(1909)年1月7日從專賣局手中拿回該廟及其附屬物。新祖宮日治時期地址為彰化廳馬芝堡土名大有口第51番地,現位置為鹿港鎮埔頭街96號。隨後辜顯榮便擔任該廟管理人,並重修廟宇,又敬獻「表海揚休」匾。
  辜顯榮為日治時期臺灣史上重要人物,其評價爭議頗多。但由以上史實可知,新祖宮之存續實有賴於辜氏之陳情,否則勢將灰飛煙滅矣。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電子報 - https://goo.gl/Xo6mA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