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法-陣列/「平戎萬全陣」是宋太宗在位期間御製的一套作戰陣法陣法-陣列/「平戎萬全陣」是宋太宗在位期間御製的一套作戰陣法陣法-陣列/「平戎萬全陣」是宋太宗在位期間御製的一套作戰陣法陣法-陣列/「平戎萬全陣」是宋太宗在位期間御製的一套作戰陣法陣法-陣列/「平戎萬全陣」是宋太宗在位期間御製的一套作戰陣法陣法-陣列/「平戎萬全陣」是宋太宗在位期間御製的一套作戰陣法陣法-陣列/「平戎萬全陣」是宋太宗在位期間御製的一套作戰陣法陣法-陣列/「平戎萬全陣」是宋太宗在位期間御製的一套作戰陣法陣法-陣列/「平戎萬全陣」是宋太宗在位期間御製的一套作戰陣法

陣法八卦陣是古代軍隊於行動或戰爭時的部署方式/張齊賢 親歷因果報應/「天覆陣圖」/鍾離權其原型為東漢將領,故又稱做漢鍾離/八卦陣。陣內設有八個門。這八門分別是:休、生、傷、杜、景、死、驚、開。我們只有從生、開二門進去才會呈吉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8Suur9
-------------------------------------------------
古代陣法之平戎萬全陣
2017-04-12 由 天南星 發表于歷史
「平戎萬全陣」是宋太宗在位期間御製的一套作戰陣法,取名為「平戎萬全」,可見被視為得意之作,寄託全能應對邊患之意。這一陣法出台後,曾在軍隊與邊防中付諸實施。北宋官修《武經總要》盛讚道:「所以挫馳突之銳,明堅重之威,循明摘實,知神謀之有在矣」。那麼,「平戎萬全陣」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陣法呢? 「平戎萬全陣」為宋太宗朝最重要的陣法,在宋代文獻史料中多被提及,但因當時屬於軍事機密,所以很少有史料翔實記載其具體內容。
宋太宗畫像
下面來說一下,平戎萬全陣的布陣方式,並且說一下這些先鋒之類的作用。首先,先鋒者,乃頭前開道的部隊,與現在的前衛隊差不多,其隊形為陣而行軍;策先鋒者,乃策應先鋒之部隊,常用於先鋒後方成陣,為之策先鋒;殿後者,常在於其主力軍後方布陣,以備拒敵後方之危,為之殿後;策殿後,即策應殿後部隊,常在於主力軍以及殿後部隊之間成陣,為之策殿後;主力軍者,以步軍刀槍兵者在前,弓弩兵者在後。四周布以戰車,馬軍居之其中,以四陣開門之際,以禦敵軍馬軍突襲,出而攻之。此外,亦有東、西拐子馬以及無地分馬之陣,專用於掩護主力軍,兩側護衛而動之。
平戎萬全陣的形成便是以十四萬九百三十人組合而成,其中,步軍占有十一萬二百八十人。騎兵則占三萬六百五十名騎兵;另外有車營禦敵,共計一千四百四十輛。
主力軍,以位居中央,並列三陣,皆為方陣。其周長約兩里,每五步一車,每車二十二人防之,三方陣共以十一萬零四十人守之。另外加上近探遠探流星探二百四十人,共計十一萬零二百八十人。
而前鋒以及殿後,各有兩列騎兵,先鋒騎兵六十二隊,每隊五十騎,共三千一百騎,殿後六十二隊,每隊三十騎,一共一千八百六十騎,而兩列總和是四千九百六十騎,兩列另加近探遠探流星探四十騎,總共五千騎。前兩列、後兩列共一萬騎兵。
東、西兩旁的稍陣,設左、右兩翼騎兵,各兩列,前列一百二十五隊,每隊五十騎,共六千二百七十騎;後列一百二十五隊,每隊三十騎,共三千七百五十騎,每陣一萬騎,兩陣便是兩萬騎兵。另外加上探馬六百五十騎,總共兩萬零六百五十騎。
平戎萬全陣其總共步軍兵力為十一萬零二百八十人,前、後、左、右各陣,共三萬零六百五十名騎兵,為的便是護持敵軍突襲之。其總和兵力在十四萬零九百三十人。正面十七里,前後左右以陣為基礎前後陣,每隊正面六十五步,正面共十一里七十步,左右兩陣,每隊占地五十步,正面共約十七里一百三十步。
...
不難看出來,平戎萬全陣的布陣之法,並非是以攻擊為主,反而是以防禦為主,估摸著那時候八陣圖已經失傳了,所以趙光義便計上心來,想了這麼一招禦敵之法
當然,平戎萬全陣的宗旨便是以步制騎,這麼說的話這陣法就是以防禦力為主陣法,將其主力軍放置中央,形成三車營,而騎兵所負責的任務便是擔任前、後、左、右陣位的護衛作用,是用於抵禦敵軍騎兵突襲而來而防護措施。
平戎萬全陣設定的初衷便是以防禦為主,換而言之,就是不攻只守,之後挨打。那麼最終趙光義奠定了宋朝以防禦為主的軍事思想,這也是宋朝對敵作戰極為不利的因素之一
----------------
平戎萬全陣—聽說過嗎,宋人打仗靠這個!難怪誰也打不贏
2016/01/12 來源:萬花鏡
太宗在與遼國的高梁河之戰中慘敗回國後,通過炮製「金匱之盟」等一系列陰謀,讓有可能和他爭奪皇位的幾個近親自殺的自殺,猝死的猝死,最終鞏固了自己在國內的統治地位。但是,即便這樣,仍然不足以讓他安定下來,因為自己的功業還沒有超過太祖,在高梁河之戰中又丟了個大臉,無論如何,要把這個面子撈回來!
雍熙三年(986年),離上次北伐已過去七年之久,國內的經濟有了明顯的好轉,封樁庫雖然未滿,但經濟實力已經大大增長。軍隊經過了一個較長時間的休養訓練,雖不能個個成為敢死隊員,也可以說兵強馬壯了。而遼國那邊,遼景宗去世,遼聖宗繼位。遼聖宗時年十六歲,由其母后承天太后攝政。有人告訴太宗,「契丹主少,母后專政,寵幸用事」,正是攻打遼國,收復燕雲的大好時機。
似乎天時地利人和都占據了,太宗再次決意北伐,報上次被羞辱的一箭之仇!
這次北伐,由於東路軍在和遼軍主力決戰中戰敗,最後導致整個北伐全線潰敗。還是沒有打贏,還是繼續承受羞辱,宋太宗所謂收復燕雲十六州的壯舉,就這樣草草地退出了歷史舞台。
有一種觀點認為,這次戰爭的失敗,主要是北宋沒有像遼國耶律休哥、耶律斜軫一樣的能將。其實未必。東路軍主帥曹彬在太祖朝的時候能征善戰,怎麼在太宗朝就變得不會打仗了?西路軍不是還有無敵將軍楊業嗎?他在北漢的時候,和遼軍爭鬥了二十多年,未嘗敗績,怎麼到北宋以後,卻慘烈而亡呢?
真正原因,應是太宗三軍出征前,所謂「親授陣圖,遙控指揮」作戰造成的!
宋仁宗時期產生了一部官修的軍事著作《武經總要》,裡面記載了宋太宗創製的「平戎萬全陣」,並盛讚道:「所以挫馳突之銳,明堅重之威,循明摘實,知神謀之有在矣!」
這個所謂的「平戎萬全陣」是個什麼樣的陣型?又是在什麼時候形成的?在實戰中發揮過什麼作用呢?
由於當時還是所謂「最高」的軍事機密,所以記載並不詳細,但是從《武經總要》上的圖文分析來看,這個陣型大致是由前鋒、殿後、中軍、左翼及右翼五部分組成。每一部分都有明確的人數,武器、戰車及戰馬配備。整個陣型需要投入兵力十四萬人,其中中軍十一萬人。這十一萬人的中軍,差不多又是一個縮小版的「平戎萬全陣」。這個龐大的陣型擺在地面上,寬度差不多有二十里之遙。
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北伐失敗後,遼軍報復,大舉南下。在派出軍隊禦敵的時候,史書上記載,太宗預先「賜陣圖,分為八陣,俾以從事」。這大約就是太宗「平戎萬全陣」的前身吧。在實際作戰中,太宗親授的「錦囊妙計」效果怎麼樣呢?史書上說「陣相去百步,士眾疑懼,略無鬥志」,當時的將領趙延進為此和主帥崔翰爭論起來。趙延進要求改變陣型,靈活行事。崔翰卻說他不敢擅改聖旨。直到趙延進悲憤地說道:「如果聖上降罪,責任由我一個人承擔!」崔翰才同意改陣,把八陣改為二陣,前後銜接,最後以集中兵力,聲東擊西的策略,打贏了這次戰役。
幸虧打贏了,如果打輸了,趙延進是一個什麼樣的結局,實在很難說。
這次預授陣圖,死板教條,造成前敵差點失敗的教訓,不但沒能讓太宗醒悟,反而讓他更加熱衷於搞這一套了。
搞得最大的便是雍熙三年(986年)北伐的這一次。太宗授的陣圖分為三軍,東路曹彬、米信率宋軍主力兩軍同行,出雄州,以緩慢行軍的戰術,張大聲勢,向燕京進發,以牽制遼軍主力;中路田重進為統帥,出飛狐口;西路以潘美、楊業出雁門關,攻取關外諸州,再與中路軍會合,然後揮師東進,從北面與東路軍夾攻燕京。
這個陣圖在推進中,明顯的不足就是三軍過於分散,無法有效配合。而東路軍緩慢行走的方式,讓遼軍有充分時間調整策略來包抄它,擊敗它。
結果真是這樣,東路曹彬簡直就像送進遼軍嘴裡的肥肉,最後被他們一口一口,不慌不忙嚼爛吞下。當東路軍潰敗以後,儘管中、西路軍還打了勝仗,尤其是楊業連下寰、朔、雲、應,稱得上是大勝仗,但是包抄燕京的目的已經無法實現,最後不得不撤退回來。
這一仗實在輸得冤枉。東路軍曹彬這個太祖時期的名將竟然丟盔棄甲,一敗塗地。是曹彬老糊塗了,不會打麼?答案是否定的。咱們來看當年太祖派曹彬下江南打南唐的時候是怎麼做的。太祖只對他說了一句話,讓他少殺人,如果能不殺人取勝最好別殺。同時,太祖拿出一把尚方寶劍交給他,讓他便宜行事,有不聽指揮者,先斬後奏。而太宗呢,卻要求曹彬必須擺出那樣的陣型慢慢走,等著中、西路軍打勝仗後過來。如果走快了,還要治他的罪。結果在接到耶律休哥軍報後,遼聖宗與承天太后可以非常從容率大軍增援過來對付他。後來,又發生了糧草不濟的問題。這曹彬縱有千般手段,也沒有用武之地。
再看中、西路軍,如果太宗像太祖一樣允許他們便宜從事,那麼,即便東路軍敗退,他們也可以在遼國攪得風生水起,一方面擴大戰果,同時也吸引遼軍主力,減輕東路軍的壓力。可太宗見打燕京的計劃失敗後,就命令他們全線撤退。即便要退,也得打著退,哪有這樣主動拱手讓人的?而且退便退吧,太宗卻讓西路軍負責把關外四州的老百姓帶回來。老百姓在故地上生活了那麼多年,願不願意回來還是一回事呢,卻在這種緊要關頭做這樣的事,最後活活折損了一員千古名將!
讓人驚訝不已的是,太宗的「平戎萬全陣」,便是在雍熙北伐失敗後炮製出來的。真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有人認為,太宗這時候搞一個「平戎萬全陣」,是他對以前陣法的進一步鞏固和完善,是他在總結以前幾次所授陣圖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精製出來的。
這個說法對不對呢?可惜雍熙北伐以後,北宋對遼國便從全面進攻轉為被迫防守,再沒有機會實施他的「精妙陣型」了。不過,咱們只要想想,就能明白,戰場形勢瞬息萬變,真正的打仗就是要能把握這種風雲變幻的局面,隨機應變,針鋒相對。陣型是死的,人是活的,活人被死陣固定,這仗還能打嗎?宋太宗創建「平戎萬全陣」,不是改進,而是錯上加錯。
既然實際效果如此之差,宋太宗為什麼還要搞這一套呢?難道他不明白這樣框死將領,結局只能是失敗嗎?
這大約與太宗對大將的猜防思想有關吧。
太宗一直都有點不自信。他怕太祖的兒子和他的弟弟會奪去他的皇位,又怕將領們擁兵自重造反起事。怕近親,他可以耍陰謀把他們一一拿下。怕大將,卻有些為難,因為在對敵作戰上,是不能不用大將的。怎麼限制他們?除了臨敵封將,讓兵將互不熟悉,避免反戈外,就是要大將嚴格按照他指定的策略行事。這樣,他就能充分掌握大將的行動,不會出現意外。就算打敗了,也無所謂,畢竟他的皇位還在。而倘若大將不按他規定的路線行軍,他卻很慌張,生怕大將在什麼時刻就反戈一擊,回師打進開封來。
可是,這樣一猜防一限制,大將還能打仗嗎?名將還能培養起來嗎?
不但名將培養不起來,對有宋一代整個作戰戰術的貽害,也是相當嚴重的。後來連名將宗澤也要教岳飛學那些陣圖。岳飛不學,還被當成了當時的異類!
幸虧岳飛不學,否則,也就沒有這樣的千古戰神了!
宋太祖杯酒釋兵權,他解決的是當時諸侯作亂的問題。到太宗的時候,這個問題其實已經不存在了,作為一個繼位者,他應該在培養軍事人才上多下點功夫,尤其是面對北邊、西邊遼國及西夏逐漸做大的情況下,這是他最重要的工作。
太祖也在猜防大將,但他是迫不得已,而且在臨敵指揮問題上,他向來是用人不疑任其所長的。但太宗時期,開國之初迫不得已要做的那些事情已經做完,此時應該朝著一統的富強的路上及時調整方針政策,營造一種宏大的氣象。宋太宗沒有這麼做,反而把太祖的過渡性措施無限放大,變成有宋一代的整個建國方略。不能不說這是一個巨大的失策。
宋朝積弱的開始,表面看來,源頭在太祖的「杯酒釋兵權」,節點在後來真宗的「檀淵之盟」,但其實中間的宋太宗,才是真正揚波起浪的那一個推手。
太宗太祖曹彬歷史宋太宗名將聽說宋人耶律休哥武經總要遼聖宗楊業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nL3jyQ.html
-----------------
每隊計一千四百四十地分,方五裏。每地分車一,兵士二十二。並十地分為一點。
-----------------------------------------
平戎萬全陣圖
平戎萬全陣的缺點是什麼?
平戎萬全陣的缺點是什麼? - 知乎 - https://goo.gl/4rTiy1
分成三個步兵陣就是最巨大的缺點,步兵陣又不能移動,起不到常山之蛇的效果,只會被各個擊破。雖然五步一車,但是太過寬廣,內部沒有防禦,一旦被突破就會全線崩潰,缺乏吃騎兵的陷阱,所以之後都是用四門斗底陣,把內部分成五個部分。、陣以50人、30人、22人為編隊,似乎與常用編制不同,臨時編組很廢功夫。但是很可能宋軍並非每個軍種都是一指揮500人的編制,而是440人、350人、300人、250人、220人的也有,宋制每指揮下設十餘個十將、十餘個十將虞候,也就是每個帶一隊。所以這很可能不是問題。2、一輛大車能裝拱22人吃一個月的糧食,拒馬也是必須攜帶的,那麼攻城武器就會缺乏,這就決定了宋軍必然會因為攻城不下、後勤不力,以一個月後斷糧餓肚子撤軍被追擊而悲劇收場。3、床子弩攜帶太多。劉寄奴北伐靠卻月陣和床子弩重創北魏,那是因為對方沒見識過,和李陵重創匈奴一個道理。而劉裕是靠水軍沿黃河運輸床子弩,所以後勤壓力不大,對方還傻等著他布好了陣才進攻。宋太宗完全可以選地形一路留下床子弩駐守各個要地,確保糧道暢通。14萬大軍平均每50人一個床子弩真心沒必要,契丹不會和你硬碰硬的。4、真想這麼結陣打,就北上時順便把大運河梳理好或者恢復黃河古河道,方便運糧,不比抬著床子弩結陣慢吞吞的移動慢多少。5、或者用手裡的兩萬騎兵不穿甲運載兩萬步兵不穿甲,搖著旗子北上占城,然後留下步兵協助各地守城(一個城留兩千步兵,能佔十個城,基本燕山以南的都能佔了),反正各地都是喜迎王師的,主少國疑嘛,既然要趁此機會,那就講一個快字啊,然後騎兵回到大軍裡穿回盔甲慢慢北上。<img 其實宋太宗平戎萬全陣的缺點,看看之後宋真宗本朝常陣的改進就知道了。太宗陣床子弩有近三千架,真宗陣只帶床子弩雄武和飛山炮雄武共2500人,不超過一千架。太宗陣只有三四萬馬軍,一萬多真騎兵,真宗陣有五六萬馬軍,真騎兵多了好幾倍。太宗陣只有一萬多弩兵五千多的弩,真宗陣光是天武、神衛、廣勇、雄武就兩萬多弩兵。真宗陣能帶更多的糧食,移動力更快,有更多的騎兵機動部隊,有更強大的弩兵遼國在此時達到了戰鬥力發展的頂點,北宋如果沒有配置強大而合理的真宗時代軍陣(雖然戰鬥力較弱),也就不可能有議和。


陣法-陣列/「平戎萬全陣」是宋太宗在位期間御製的一套作戰陣法

中國不可無岳飛 - 史式 - Google 圖書 - https://goo.gl/iXi5vK


陣法-陣列/「平戎萬全陣」是宋太宗在位期間御製的一套作戰陣法陣法-陣列/「平戎萬全陣」是宋太宗在位期間御製的一套作戰陣法
宋朝有料:揭秘宋太宗14萬人的超級神陣(圖)  此博文包含圖片    (2016-04-19 22:01:43)轉載▼
標籤: 文裁縫 宋朝果然很有料 宋太宗 平戎萬全陣    分類: 帝王那些事
節選自《宋朝果然很有料2》,中國工人出版社
宋朝有料:揭秘宋太宗14萬人的超級神陣(圖)
  公元1080年,此時是北宋神宗元豐三年,受這位皇帝旨意,當時的北宋文臣曾公亮和丁度,他們用了整整五年時間,從當時340多部中國古代兵書中細心挑選、刪減、校定,最後編寫了一本專門的軍事著作《武經總要》,作為宋朝的武學經典教材。
  因為是中國第一部規模宏大的官修綜合性軍事著作,所以對於每一個歷史愛好者來說,研究這本《武經總要》,不僅可以了解宋朝的軍事思想、宋朝的軍隊結構,更能研究當時最先進的武器,比如攻城車、強弩、火藥等。
  總之一句話,您要是沒有讀過這本書,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一個宋朝軍事愛好者。
  殊不知,在這本官方授權的軍事著作中,除了大篇幅的介紹選將用兵、部隊編成、行軍宿營、武器裝備等,這本書更多介紹的則是宋朝人津津樂道、至死方休的陣圖!
  在這些陣法之中,最讓趙光義心醉神迷、津津樂道的陣圖,則是那個宋朝無敵的方陣——平戎萬全陣。
  那麼,這個所謂的“平戎萬全陣”,它到底是一個什麼東西呢?
  經過對《武經總要》的仔細研究後,史學家們得到這麼一個結論,這是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巨型方陣,它不僅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方陣”,更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場鬧劇!
  為什麼這麼說,且聽我細細道來:
  根據《武經總要》記載,平戎萬全陣由三個方陣組成,各由一名大將統領。每陣各五里,周長二十里,計七千兩百步。三陣之間皆相隔一里,陣面總共寬達十七里。
  在這三個方陣中,總共配步兵十一萬零四十人,騎兵三萬六百五十人,戰車一千四百四十乘,瞭望兵(望子)二百四十人,全陣總共用兵十四萬九百三十人。
  為了保護這三大主力方陣,宋軍還在這三大主力方陣外側,即前、後、東、西四個方向,設立了四個騎兵方陣。
  其中,左、右翼軍配置相同,各有兩列騎兵,前列一百二十五隊,每隊五十騎,共六千二百五十騎;後列也是一百二十五隊,每隊三十騎,共三千七百五十騎。左、右兩翼每陣一萬騎,兩陣共計兩萬騎,另有探馬六百五十騎。
  前陣和後陣配置相同,也各有兩列騎兵,前列六十二隊,每隊五十騎,共三千一百騎。後列也是六十二隊,每隊三十騎,共一千八百六十騎,另有探馬四十騎。前後兩陣各五千騎,共計一萬騎。
  武器方面,騎兵配備騎槍、馬刀、狼牙棒、骨朵(類似於錘子的武器)等;步兵則配備砍刀、長槍、床子弩(大型連發弩機)、弓箭、盾牌等。
  可見,在這個平戎萬全陣中,不管是人員配備,還是武器搭配,趙光義都精益求精,甚至達到了極致。總之一句話,只要敵人敢來,這個方陣一定讓你有來無回!
  那麼,真的是這樣嗎?
  一個詞形容:扯淡!
  不可否認的是,宋太宗的這個平戎萬全陣圖,其核心戰法就一個——以步製騎,就是藉助戰車的保護,用步兵的長槍、弓弩去抵擋敵人騎兵的攻擊,再配上外圍的騎兵,就能達到“堅不可摧,無所不能”的效果了。但是,若仔仔細細研究一下這個陣圖,你就會得出一個結論:紙上談兵。
為什麼這麼說呢?三點足矣。
  第一,平戎萬全陣的擺放問題。
  要知道,不算平戎萬全陣的四個小方陣,只算中軍十七里寬度、十四萬人左右的大方陣,就得找一個足夠寬敞的地方吧?那麼,在這個中華大地上,山區沒戲、水田沒戲、河邊沒戲,只有那屈指可數的地方,或者是沃野萬里的華北平原,才能夠擺放這種巨型大陣。
  費了千辛萬苦,終於找到合適的地方了,我擺好陣了,就等著遼國軍隊了。但問題是,人家是四條腿的騎兵!你在千里平原上跟人家擺陣,人家不跟你打,騎馬繞過你,你又能有什麼辦法呢?
說實話,對於宋軍而言:我們真沒轍,人家騎馬,我們跑路,敵軍就是繞著走,我們能咋辦,只能是跟,或者是不跟?
  跟,怎麼跟?用步兵去跟,兩條腿的去追四條腿的,這不是扯淡嗎?用騎兵去跟,正中遼軍的下懷!當心孤軍深入,先被遼國騎兵吃掉!
  好吧,既然不能跟,那我就不跟了,這總行了吧。
  不跟,當心我們去開封城,直接找你們的頂頭上司去要錢!
  可見,不管是跟,還是不跟都是讓宋軍頭大的問題。
  第二,平戎萬全陣的人員調度問題。
  現在,我們再回顧一下這個令人生畏、望而駭然的平戎萬全陣,在十七里寬度的土地上,一共要投入十四萬人的部隊,而這十四萬人要一個蘿蔔一個坑地站好,按照規定聽口令,一切行動聽指揮,不能有一絲一毫的錯誤和馬虎……
  這樣的結果,就好比什麼?
  這就是一場最大規模的奧運會開幕式!參與陣圖的士兵,要比奧運會參與人員多了整整十倍,甚至是十五倍!發自內心的讚嘆一句吧,這個方陣的各位指揮官們,你們得需要一顆多麼強大而高效的頭腦呀,你們確定指揮得過來,能夠萬無一失嗎?
  可見,這樣的結果,就是把那個“老子帶兵,多多益善”的韓信找來,也會無計可施。
  第三,平戎萬全陣的勝負問題。
  對於宋軍而言,用這種既無法移動,也無法指揮的陣型去打仗,如果還想獲勝的話,那麼只有一個辦法可以奏效了——遼國人你不許跑,也不許騎馬,咱倆就這麼立定腳跟,來一場殊死肉搏的步戰,然後我仗著人多,最後大獲全勝……
  可見,擁有這種腦子的人,也只配去撞牆了!
  所以,拜這種陣圖所賜,即使是最徹底的外行,也能看出這個陣圖的愚蠢程度,這也是宋朝自太祖趙匡胤之後,宋軍很少能打漂亮勝仗的一個重要原因。
  這裡多說一句,拜現在《楊家將》所賜,我們現在熟知的那段歷史,總是遼國人喜歡擺陣,還讓咱們去破陣,比如“穆桂英大破天門陣”等。
  實際上呢,契丹是驍勇善戰的游牧民族,他們是清一色縱橫馳騁、睥睨天下的騎兵,人家犯得著自廢武功,跟你擺什麼陣法嗎?
  一句話形容,歷史是歷史,演義是演義,絕不能混為一談,只有那軍事實力全線落後,以步兵為主的宋朝,才是那種擺陣的“高手”。當然了,這也是當時國情決定的,誰讓咱們沒有馬呢!
  然而,縱觀宋朝的軍事歷史,宋朝軍隊真的如歷史上所記載的那樣:懦弱無能、任人宰割嗎?
  答案就三個字:不可能!
  雖然在北宋亡國之時,百萬皇家禁軍被區區十萬金軍打得落花流水、一敗塗地,最後任由金軍掠走皇帝,攻陷首都。然而,鐵的事實證明,不到10年的時間,這些士兵就在另一位傑出的將領的指揮下,橫掃數百萬金軍,還留下了一句“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千古美談。
  這說明什麼?
  我們是能戰的!只是有一個前提,不要給我們戴上枷鎖!
  在宋朝的那個時代裡,這個枷鎖,就是當時遺臭萬年的軍事陣圖。


陣法-陣列/「平戎萬全陣」是宋太宗在位期間御製的一套作戰陣法陣法-陣列/「平戎萬全陣」是宋太宗在位期間御製的一套作戰陣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