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基金會指出,農曆初一到初八,全台靜思堂特別透過科技連線花蓮靜思精舍,每天3場共修(早課上午4時20分,早課重播上午9時,晚課下午2時30分),分別進行「無量義經」(初一)、禮拜「法華經」(初二到初八),由精舍法師帶領拜經,為世界祈福,以誠摯的心祈願「新年、心平安」。慈濟各地區靜思堂舉辦新春期間「新春迎心年」活動,慈濟靜思茶道在專業茶道師姊接待下,展現出靜思茶道人文之美。茶道體驗區,更是讓民眾感受到靜思人文之美,「喝心茶、傳心法」的靜思茶道體驗,取茶水為法水,茶器為法器,回歸清淨本性,自度度人。而行茶的儀軌與次第,如同修習佛法,清淨寂靜,體悟佛法,觀照自心。
慈濟新春人文飄香 親子共伴同沾法喜 | 生活 | NOWnews今日新聞 - https://goo.gl/2wNAz8

无量义经_百度百科 - https://goo.gl/tYjEej


歌名    無量義經    詞    證嚴上人講述《無量義經》輯錄
王思熙 作詞
曲    李子恆、李壽全
歌詞    ─序曲─
宇宙無涯  生死剎那 新新生滅 無需驚訝
萬古長空 似真還假 蝸角虛名 人生何價
仔細觀想 靜心思量 飄泊的生命 幻無常
今日海角 明日天涯
不論天上天下 不管星辰微沙
不論寒冬炎夏  不管綠葉紅花
不論旭日東昇  不管落日晚霞
不論潮汐漲落 不管萬物變化
仔細觀想 靜心思量 飄泊的生命 幻無常
今日海角 明日天涯 宇宙無涯 生死剎那
新新生滅 無需驚訝
─德行品(一)─
法身大士 慈悲菩薩 其心禪寂 常在三昧
恬安淡泊 無為無欲 顛倒亂想 不復得入
靜寂清澄 志玄虛漠 守之不動 億百千劫
無量法門 悉現在前 得大智慧 通達諸法
曉了分別 性相真實 有無長短 明現顯白
無礙辯才 常轉法輪 微渧先墮 以淹欲塵
扇解脫風 除世熱惱 致法清涼 用灑無明
洪注大乘 潤漬眾生 布善種子 遍功德田
普令一切 發菩提心 無量大悲 救苦眾生
是諸眾生真善知識 是諸眾生大良福田
是諸眾生不請之師 是諸眾生安隱樂處
救處護處大依止處 處處為眾生大導師
能為生盲作眼目 為顛狂荒亂作正念
大醫王 分別病相 曉了藥性 隨病授藥
大船師 運載群生 渡生死河 置涅槃岸
大醫王 分別病相 曉了藥性 隨病授藥
大船師 運載群生 渡生死河 置涅槃岸
能捨一切諸難捨 財寶妻子及國城
於法內外無所吝 頭目髓腦悉施人
奉持諸佛清淨戒 乃至失命不毀傷
若人刀杖來加害 惡口罵辱終不瞋
歷劫挫身不倦惰 晝夜攝心常在禪
遍學一切眾道法 智慧深入眾生根
遍學一切眾道法 智慧深入眾生根
於如來地 堅固不動
安住願力 廣淨佛國
─說法品(二)─
有一法門無量義 疾令菩薩成菩提
自本來今最真諦 萬物性相本空寂
只因眾生虛妄計 六趣輪迴苦難離
佛陀宣說第一義 普令一切復無疑
所發慈悲明不虛 諸眾菩薩應修習
一聞能持一切法 令諸眾生得大益
斯經譬如一種子 百千萬億從它生
千億種子復又生 展轉乃至無盡量
一法能生無量義 無量義者一法生
一句一偈能得聞 百千萬億能通達
菩薩安住於實相 所發慈悲明不虛
於眾生所能拔苦 苦既拔已復說法
令諸眾生受快樂 三世諸佛所共護
無有眾魔能得入 一切邪見難壞敗
無常無我與苦空 諸法四相不思議
法性法相本空寂 不出不沒不來去
甚深無上大乘義 真大慈悲信不虛
以是因緣成菩提 安樂人文多利益
習性不同眾生欲 種種說法方便力
開權顯實應根機 心佛眾生無差異
法譬如水能洗垢 若井若池若江河
溪渠大海悉能洗 洗垢法水亦如是
水性是一水各異 法性如是無差別
水雖不同俱能洗 洗淨煩惱滌習氣
佛轉法輪四真諦 諸法本來是空寂
代謝不住 念念生滅 文辭是一 眾生解異
法性無差 眾生四相 文理真正 尊無過上
一生無量 無量一生 佛法廣演 眾生普應
如是甚深 無上大乘 菩薩當修 無量義經
─功德品(三)─
無量義經佛宅來 去到一切眾生心
住諸菩薩所行處 十大功德潤蒼生
第一功德難思議 道源功德由信起
是經能令諸菩薩 未發心者能發心
無有慈心起慈心 好殺戮者起悲心
嫉妒重者起喜心 愛染深者起捨心
慳貪者起布施心 憍慢者起持戒心
瞋盛者起忍辱心 懈怠者起精進心
散亂者起禪定心 愚癡者起智慧心
未能度者起度心 十惡者起十善心
造作者起無為心 退轉者轉不退心
有漏者起無漏心 煩惱者起除滅心
第二功德難思議 一法能生百千義
百千義中復又生 如是輾轉無量義
一理能徹萬里徹 一法能攝萬法攝
一言半句勤誦習 通達無量微妙理
第三功德難思議 自在度人顯願力
雖有煩憂無煩惱 雖有生死無畏懼
百八重病常相纏 悲憫眾生不顧己
譬如船師身有病 若有堅舟猶度人
第四功德不思議 諸佛護念於一身
雖未自度能度他 與諸菩薩為道侶
譬如國王新王子 稚小國事難領理
但為臣民所崇敬 王后愛重常共語
第五功德難思議 持誦書寫刻不離
剎那恆持長相應 眾生信服得歡喜
雖未遠離凡夫事 猶能示現大菩提
譬如龍子生七日 即能興雲與降雨
第六功德不思議 生死煩惱盡遠離
能斷一切苦與厄 與佛如來無差異
雖未得住不動地 慧能斷惑能攝理
譬如王子雖稚小 能理國事號羣僚
第七功德不思議 六波羅蜜顯神奇
愛灑人間大悲意 令諸眾苦皆得離
無生法忍斷煩惱 隨緣度化登七地
譬如猛將除王怨 怨既滅已王歡喜
第八功德不思議 種種方便令發心
信心既發令勇猛 守之不動令堅定
若人不信有罪福 依經奉行令信服
堅固戒忍行檀度 無上菩提淨國土
第九功德難思議 願力得登善慧地
辨才無礙得清淨 宿業重障一時滅
次第莊嚴波羅蜜 入大總持精進力
極苦眾生令解脫 善滿十方遍各地
如法修行得道果 第十功德難思議 
凡夫地時弘誓願 厚集善根益一切 
洪潤枯涸演法義 眾生有病法藥醫 
慈被眾生恩澤潤 道跡漸登法雲地
─終曲─
生命終究會逝去 人生相聚有別離
千年古松漸老去 依然不畏風和雨
生命中蘊涵著無限善意 一法中醞釀了無量神奇
是毅力創造奇蹟 是信仰產生勇氣
恆持剎那 把握大愛的情義
喜捨潤漬蒼生 慧命燈燈相續
慈悲是宇宙生生不息的秘密
心存善念就會有不同結局
大慈大悲無量義 靜寂清澄如琉璃
守之不動起敬意  必令廣行閻浮提

壹、無量義經三品的大略意涵
《無量義經》有三品─〈德行品〉、〈說法品〉、〈十功德品〉。 
三品之大略意涵 
一、德行品─顯揚諸佛菩薩的德行
● 《無量義經偈頌─明翻譯》p.37~38--德行品的內容為讚揚、闡釋佛的德行,如同我們若請人演講,司儀會先介紹主講人的背景經歷,經典也相同。…
● 補:為什麼要顯揚諸佛菩薩的德行?為啟動眾生的信心。
● 我們為什麼要學佛?因為佛陀有崇高的德行。以菩薩的修行作為典範,希望引發我們心生景仰,進而效法佛陀與菩薩的大乘精神。
● 補充--《二OO七年 衲履足跡夏之卷》--二00七年五月十二日 四大志業—演繹無量義經 在《無量義經》之始,「德行品」中清楚地敘述了菩薩與佛陀的德行。上人解說,佛、心、眾生,三無差別,人人心中的佛性發揮良能,就能拯救眾生。無論是大醫王隨病授藥,或者作不請之師、大良福田等等,皆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十分貼近與契合,要表達這樣的德行,並不困難。「只要知道何處有災難,『藍天白雲』及時湧現,膚慰、擁抱、照顧等等,慈濟人都真實做到了,是實在而真誠的付出。」
● 補充:《二OO七年 衲履足跡春之卷》希望人們可以得到典範,「功」與「德」要從內心修養,從佛陀教法中啟發,並運用在人與人之間,該改的要改,該做的要做,最後成就人的品格。法入內心後表達出來的典範。
二、說法品─佛陀說法的精要,開啟眾生智慧。
● 《無量義經偈頌》P.38~39--〈說法品〉云:「而入眾生諸根性欲;性欲無量故,說法無量。說法無量故義亦無量。『無量義』者,從一法生;其一法者,即「無相」也。
● 無量─眾生無量、性欲無量、煩惱無量、根基無量;說法無量,義亦無量。
● 無相─「無量義」者,從一法生。
舉例:
A.共同的目標,是把事情做好,所以常說「人圓事圓理就圓」。 
B.道理不出「真空妙有,妙有真空」,…以空說有,循循善誘,引導大家了解佛法,啟發智慧,進而改變自己習氣,歸為一性─與佛平等的覺性。…才能回歸「一法」,及本性清淨的法、清淨的智慧。…就能明白世間萬相其實都是無相。
C.無相─即清淨,無染著。單純。
● 補充:《二OO七年 衲履足跡春之卷》--「說法品」為佛陀教育的精髓,是心靈世界。佛經中有天人、佛菩薩的境界,是高廣的境界。
● 補充:《二OO七年 衲履足跡夏之卷》--二00七年五月十二日 四大志業—演繹無量義經 --「在『說法品』中,佛陀宣說大宇宙的道理;宇宙萬有,天天都在說法。在無佛的時代,也有辟支佛獨覺者,具有高智慧,只是見到世間四季輪替變換,就能覺悟無常。」上人述說,世間的一花、一草、一木,皆不斷地進行新陳代謝,萬物本空,但是真空妙有,是因緣會聚而生。
萬物因緣而生,相生相剋,也不斷地進行成、住、壞、空之自然循環;人之心念雜沓,亦在分秒間生、住、異、滅而不自知;人生無常,再如何福德俱全,亦不脫生、老、病、死之自然法則。(菩薩觀察一切法的實相,與眾生苦的來源。)
三、十功德品─教導眾生身體力行。
● 實踐《無量義經》所產生的十種,不可思議的功德。
● 《衲履足跡2007年春之卷》--「十功德品」是人的境界,該如何轉念很重要!念不轉,心境就難轉。
● 補充:《二OO七年 衲履足跡夏之卷》--二00七年五月十二日 四大志業—演繹無量義經 --上人說及眾人在臺上演繹「十功德品」中第三功德力中所述之船師,「身嬰重病,四體不御」,「有好堅牢舟船,長辦諸度彼者之具,給予而去」。一念善心起,雖是身罹重病,還是能救度其他苦難眾生。「人人都具有佛陀無量的力量,那一分心力、智慧,令一切眾生接觸佛法,就能開啟心門,淨化無明、紛紛擾擾的人生,轉計較為良知,發揮良能。」
四、小結:
● 上人手扎:一燈能滅千年暗,一智能除萬世愚,讚佛德行難思議,是為眾生大導師。
● 《無量義經偈頌》p.44~45--人文志業中心的電梯,若有一人站在中間合掌,鏡中會出現無數個此人合掌的映象。以佛陀的心光映照我們的心光,我們的心光再映照他人的心光,如此相續,佛法便能不斷傳承。
● 補充舉例:橫遍豎窮,圓融法界─印尼慈濟人回來開董事會,在休息時間,郭居士他說-- 
現在我們的電視台開始更普遍,大家知道我們在印尼慈善的工作在這裡。很遠的人,有貧困的要來求救濟,我們就跟他說:「我們現在的編制人力,及資源有限,所以我們現在先在雅加達的一個範圍裡…」這麼向他解釋。 
那位要來申請,求我們去幫助他,那個人他就說,他說:「你們師父證嚴法師不是說:『普天下沒有我不愛的人』嗎?這全天下的人,你們都要愛了,我只是離你們較遠,離雅加達較遠而已,你們怎麼不愛我?」 
看!說起來也是有道理,所以我就跟他說:「我們真的是要普天下都是我們要愛的人,所以無論在哪個地方,我們要去幫助他,只是要顧好救人的人的平安。」 
道理是「普天下沒有我不愛的人」;不過要救人的人要平安,這叫做事。所以事與理一定要圓融!你要救人沒有錯,哪一個地方你都要去救,但是平安為主。 
所以說來--「橫遍豎窮,圓融法界」,我們一定要考慮很多事情,要很圓融。要做的事是很簡單,但是事、物、理等等…我們都要很了解,這就是佛法。
● 《無量義經偈頌》P.40--人間本來就是如此單純─無相,人卻偏偏要執相,佛說《無量義經》、《法華經》,就是為了破除人已經形成的習性,教導習氣、性欲深重的芸芸眾生,回歸於大菩提道。
無量義經-德行品(1) - https://goo.gl/AaRu3X


無量義經-序論 - https://goo.gl/H6QTB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