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文化的洗禮,看見源自非洲的「踩高蹺者」

對於墨西哥、加勒比海地區與美國布魯克林的居民來說,俗稱「Moko Jumbies」的踩高蹺者是節慶常見的表演團體,在狂歡節、嘉年華甚至抗議場合都可見他們穿著超巨大特殊長袍的身影,不過這項古老文化曾經一度失傳

Moko Jumbies 的傳統源自西非地區,名字中「Moko」是非洲一個神祇的名稱,「Jumbies」則是西印度語中「神」的意思。這項傳統是透過抵抗地心引力的舞蹈對神明獻祭,高蹺讓舞者更接近天空,而這些儀式在幾百年前也漸漸傳到加勒比海地區。

不過 Moko Jumbies 在 20 世紀初逐漸沒落到幾乎失傳,直到 80 年代,一所為復興此傳統而成立的藝術學校 Keylemanjahro School of Arts and Culture 開始重現充滿活力的高蹺舞蹈。他們在西班牙港(Port-of-spain)重現了這個傳統的痕跡,使得年輕人駐足於熱鬧的舞蹈表演。

而這些復興活動吸引了藝術家 Laura Anderson Barbata 的注意。墨西哥出生的她用相機記錄了 Moko Jumbie,還拍攝了影片記錄他們的生活,在讓人們認識來自過去的崇高印記之餘,也使得戲服後的表演者更加真實。她也認為藉由觀察、認同不同的古老文化可以使我們反思自己在文化中的定位。

目前在布魯克林的 BRIC 美術館展示的作品包括平面攝影、影片、紡織品和雕塑,以說故事的形式透露踩高蹺者的文化背景、表演藝術與未來在紐約大小活動中的潛力,讓 Moko Jumbies 不再只是節慶的餘興節目。

o-STILTS-900o-STILTS-900 (1)slide_360900_4041595_freeslide_360900_4041591_freeslide_360900_4041604_free  


踩高蹺,又稱踩拐子、縛柴腳、踏高蹺、扎高腳、走高腿、踩蹺等。為中國傳統廟會表演,是種民間體育活動,配以雜技、戲曲、舞蹈。
-圖片來源-中華五十日游記
台灣北部高蹺長七尺,大都與獅陣結合,目前在基隆有暖暖靈義郡及石山聚樂社尚有

129732350_2797524897196969_1095501652898442915_o131014555_10217638653335870_6822690489957407999_n129950985_2797524840530308_210472910294897189_n129780470_2797524860530306_7668878181416962146_o130034121_2797524867196972_3666651528104737821_o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