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Bxx9PLPj5/
林文察、林文明、戴太夫人、林朝棟與楊水萍等人皆蒙清廷誥命授封或追贈,品秩位階高居一品、二品封號或榮銜。「霧峰林家綵亭」極有可能是霧峰林家領受誥命儀式中所使用的儀仗「誥輿」,專門用於承載清廷所頒詔命文書與冊命封誥,不僅體現皇恩天降的殊榮,同時反映明清時期官方禮制傳統。具有高度制度性與象徵性
霧峰林家傳世的全臺罕見文物─「綵亭」
--文物普查與調查研究成果分享--
國定古蹟-臺中霧峰林家傳世的罕見文物─「綵亭」,原稱「祭祀亭」,以傳統榫卯結構製成,兼具建築與家具特徵,樟木材質,全器曾有豐富彩繪。「綵亭」的屋頂為「歇山重簷」,第一重屋頂為「歇山頂」,第二重為「廡殿頂」,兩重屋頂皆以半圓形細木條,模擬陶質筒瓦,屋頂之間可見複雜斗拱、吊桶結構。亭身周圍有圍欄,亭座下接四足螭虎吞腳。亭座內部四角,皆有上下貫穿之長方條狀鐵構件,其功能為抬舉移動過程中,有效提升承重穩定性,可知本件「綵亭」並非固定一處的靜態祭器,應屬具備移動功能之儀仗。
所謂儀仗,是中國古代為彰顯皇權、維護禮制秩序與尊卑等級所建立之典章系統,透過具象化的各式物件,展現君主、朝廷與官員之尊嚴與神聖性。儀仗制度所涵蓋器物範圍廣泛,包括旗幟、車輿、傘扇、兵仗、服飾、樂器與禮器等。而「龍亭」、「綵亭」則是明清時期官方所使用的儀仗,常出現在冊命、詔書宣讀、大婚、皇曆頒發、對外封冊等涉及天命與神聖性政典儀式中,用於安奉、運送「至尊之物」。可被視為兼具「臨時聖龕」與「可移動建築」的「亭式輿具」。
「龍亭」是安置皇帝詔書、玉冊、皇曆、神牌等象徵皇權與天命的聖物,其使用場景皆屬國典等級儀式。《明太祖實錄》記載皇后與太子冊立時,「禮部設龍亭、儀仗、大樂於奉天門外正中,以俟迎送」。龍亭為清朝官方禮制專用儀仗,不得擅自設置,否則即屬僭越。龍亭雖名為「亭」,但非固定建築,而是可以移動的大型儀仗。除了「詔書頒佈」之外,亦用於「放置官員祝壽表籤」、「誥命移動」等場合。有關龍亭的圖像記錄,例見北京故宮所藏《載湉大婚典禮全圖》冊,其中盛納采禮的儀仗即為「龍亭」,畫中可見八人同時舁抬龍亭的場景,亭內所載禮品上方掛有簾幔,遮罩其內物品。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一件「請神位龍亭」,為目前所知唯一傳世清代「龍亭」實物。亭身上部為四柱重檐,亭體通身施以細緻彩繪與龍紋裝飾,四周設置欄杆。底座台面下承束腰、鼓腿彭牙,接外翻三彎腿,底部設有拖泥。至於清代臺灣亦可見官方使用龍亭的紀錄。凡遇萬壽聖節、元旦、冬至等重要節令,駐臺官員均須進表稱賀。《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載:「設龍亭於大堂正中,設儀仗於露臺上東西,設鼓樂於露臺南東、西北向,設表案於龍亭前,設香案於表案前。」
清代所稱「綵亭」,明代稱為「綵輿」,是與「龍亭」相對應之儀仗禮器,具有較明顯的過渡性質與多樣性功能。「綵亭」主要用於承載皇帝命令等高階政典文書,經常與龍亭同時出現。《皇明典禮志》稱:「洪武中定,凡朝廷遣使各處開讀詔赦。如至開讀所,本處俱龍亭、綵輿、儀仗、鼓樂,出郭迎接。」綵亭又被視為「誥輿」,主要用於官府對民間的封贈制度儀式,特別是官員受封與焚黃儀式等場合,專門做為安置詔命、誥封文本的專用器具,由執事者自亭中捧出,置於案上宣讀。
清代「綵亭」常見於冊封、詔書宣讀、玉牒進呈等政治場合,使用者為皇帝以下之皇后、親王等皇室成員。或是做為安置盛接官方編纂重要文書的工具。至於「綵亭」在中國民間的使用,則是更為多樣,除了做為承載皇帝「誥命」的亭式輿具之外,在民間迎神或喪儀中頗為常見,運用「綵亭」載抬神像,或奉載神主、輓聯牌匾,迎奉入祀,體現了民間敬奉神祇與祖先的嚴謹態度。另一方面,這種「亭式輿具」亦經常被用於運送賀禮之載具,無論官式祝賀、文士慶功或報恩答謝,皆經常將匾額、橫幅等敬重之物,安置於這類亭式輿具之中,藉以強化其尊貴與莊重的性質。
透過以上分析可知,霧峰林家「綵亭」實屬相當罕見且重要之文物,相當具有文化資產「一般古物」之價值。以下分述其重要性 :
1. 具有地方重要人物或歷史事件之深厚淵源:
霧峰林家做為清代臺灣極具影響力之士紳家族,其重要成員如林文察、林文明、戴太夫人、林朝棟與楊水萍等人皆蒙清廷誥命授封或追贈,品秩位階高居一品、二品封號或榮銜。「霧峰林家綵亭」極有可能是霧峰林家領受誥命儀式中所使用的儀仗「誥輿」,專門用於承載清廷所頒詔命文書與冊命封誥,不僅體現皇恩天降的殊榮,同時反映明清時期官方禮制傳統。具有高度制度性與象徵性,與霧峰林家重要歷史人物高度相關,具有不可取代之歷史見證價值。
2. 具有藝術造詣或科學成就:
霧峰林家「綵亭」的製作工藝繁複,雕飾精美,結構嚴整,具備重檐歇山頂、螭虎吞腳、束腰與透雕欄桿等高度工藝表現,具極高藝術價值。其彩繪與貼金技法亦展現清代晚期匠師精湛之工藝成就,是臺灣現存同類「亭式輿具」中,年代最早之珍貴文物。
3. 數量稀少者:
霧峰林家「綵亭」的結構特徵,可明確對應清代官方儀仗「龍亭」與「綵亭」的形態。其所屬年代可上溯至清代晚期,為霧峰林家領受誥命儀式所使用的「亭式輿具」,是目前所知全臺罕見的「綵亭」文物。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Bxx9PLPj5/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Bxx9PLPj5/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