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荷蘭,男孩因為饑餓隨身帶著一把勺子
1944-45年荷蘭,被稱為“饑餓的冬天”,照片是阿姆斯特丹的9歲男孩亨基·霍爾瓦斯特(Henkie Holvast),亨基和許多孩子一樣,因為長期的營養不良而枯瘦如柴,他們日常無論走到哪里都帶著一把勺子,迷信認為這樣就能有機會吃上一頓飯。
這個男孩從饑餓冬天中幸存下來了,但他的兩個兄妹卻沒有。另外約有2萬多名荷蘭人因這次饑荒而S亡。
攝影師馬丁努斯·梅伊布姆 (Martinus Meijboom) 在1944年荷蘭饑荒冬天期間,拍攝了亨基的這張歷史性照片,成為兒童在戰爭中所遭受苦難的象征。
二戰末期,整個歐洲陷入了焦土戰,這場饑荒是由于納粹的封鎖和盟軍的轟炸所造成的,法西斯德國占領了荷蘭北部地區,納粹把多數糧食都運送至前線,切斷了荷蘭平民的糧食供應,導致數萬人S于饑餓。
1945年4月29日至5月7日,英國皇家空軍和加拿大皇家空軍曾為荷蘭空投食品。
1945年5月8日,德國法西斯無條件投降,歐洲地區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結束,此后荷蘭才可以正常運送食物。
奧黛麗•赫本當時住在荷蘭,當時她15歲,她回憶起說自己吃過郁金香球根,還嘗試用草烤面包,有些人認為她身材矮小就是因為青少年時期所遭受的饑餓。
嚴重的糧食短缺和大范圍饑荒,對兒童的影響尤其嚴重。許多兒童營養不良并患上相關疾病。而且,饑荒后也沒有因為食物的改善而完全恢復健康。荷蘭的幸存者許多人終生受到營養等代謝的疾病,并且也對后代產生了長期影響,這一時期出生的嬰兒體型特別小,極易患上糖尿病、精神分裂癥和肺病。
荷蘭的饑餓冬天也同歷史中其它饑荒一樣,清楚地提醒了人們戰爭的殘酷,對生命毀滅性的影響,以及保證糧食安全的重要性。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pfbid02VoxEBaRFCkXsA6LYCmSNJ1rBTzBzocxZR31umUEXpJBUzbBHb1hWK4SftJzJgQxxl&id=100086762770072
公告欄
facebook 姜太公廟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