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鄉(鎮、市、區)一覽表
張貼日期:2017-02-24
中華民國106年2月24日客會綜字第1060002892號公告發布
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鄉(鎮、市、區)一覽表 | 客家委員會全球資訊網 https://bit.ly/3KMGxyR
客家委員會「105年度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基礎資料調查研究」
林智鴻促修客家基本法 鳳山納入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
記者郭凱杰/高雄報導2025-10-29 22:29:00
▲林智鴻促修客家基本法,鳳山納入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也期盼亮點建設「黃埔客站」春節前開幕。(圖/市議員林智鴻辦公室提供)
"林智鴻促修客家基本法 鳳山納入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 | 地方 | NOWnews今日新聞" https://www.nownews.com/news/6748023
高雄市議員林智鴻今(29)於議會社政部門質詢時指出,鳳山區逾7萬客家人口,是全高雄市最多客家鄉親的區,卻因該區客家人口比例未達〈客家基本法〉第四條第一項所規定「三分之一以上」,無法納入中央客委會「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令該區鄉親較難對接中央通案大型計畫補助,連「客家幣」都無法在當地使用。
林智鴻認為都會客庄文化仍亟需資源支持和發展,促請高市客委會應將修法相關訴求向中央表達,讓鳳山等客家人口數相對較高的行政區不再被排除。
根據高市客委會統計數據,高市客家人口數前五名分別為鳳山(7.2萬)、三民(6.08萬)、左營(3.64萬)、美濃(3.54萬)、谷山(2.42萬),佔比分別為20.05%、18.05%、18.47%、91.75%、17.12%,其中鳳山客家人口逾美濃區的兩倍,但人口比例僅達2成,不如美濃9成的高比例,因此在法規「重點發展區」資格只認人口比例的前提下,鳳山就是無法列入。
林智鴻認為,客家人口分佈會隨著時間演進、遷徙趨勢而有所不同,許多新一代客家人也來到都會區打拚,就像他的祖先來自屏東萬巒客庄,後來家族遷徙至台東,而個人因就學緣故來到高雄,隨後在鳳山深耕,這些在市區開枝散葉茁壯的族群,若未能投注充足資源,恐不利於客家族群文化的傳承。
林智鴻列舉,從「客家幣」僅能在「重點發展區」使用,因而無法在鳳山區,或高市客家文物館所在的三民區使用,到「地方創生」、「產業創新」等常態競爭型中央補助計畫,以「重點發展區」作為優先或限定申請條件等,在在都顯示若要照顧更多的客家鄉親,讓客家文化推廣更全面,為此修正〈客家基本法〉實有必要,這也符合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所宣示「處處都有客家親」的施政理念。
林智鴻建議,應一併納入「客家人口數達直轄市、縣市內前五多之鄉鎮市區」,以高雄為例,這樣的修正方式將使鳳山、三民、左營、鼓山的客家鄉親都能受惠,也一併保障原有美濃、六龜、杉林、甲仙作為發展區的定位;而針對市府爭取「客家幣」能在市區使用卻無果,他也建議高市客委會,應和市府爭取相關案件提列行政院會六都首長報告事項,讓院會直接裁示。
林智鴻也建議,他長期爭取的鳳山重要客家據點「黃埔客站」既然預計在明年一月底完工,高市客委會應盡力在明年新春連假前驗收完畢並開幕,進而讓到訪遊客與市民能更加認識在地文化,並有耳目一新的參訪感受。"林智鴻促修客家基本法 鳳山納入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 | 地方 | NOWnews今日新聞" https://www.nownews.com/news/6748023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