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境部統計,全台灣每天大約產生2000公噸的廚餘,有6成的廚餘都是作為養豬廚餘做再利用,如今全面暫停使用養豬廚餘,哪些縣市可能衝擊最大?還有哪些廚餘再利用方式?我們整理相關數據,帶你一起來了解。   【圖表】全台每天產生約2000公噸廚餘,若禁廚餘養豬,哪些縣市衝擊最大? -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台中市梧棲區一養豬場日前出現全台首起非洲豬瘟案例,由於相關疫調仍在進行中,農業部宣布全台禁宰禁運,並全面禁止使用廚餘養豬至11月6日中午12時。
根據環境部23日記者會簡報指出,目前全台一共有435個養豬場、共有約47萬頭豬以廚餘作為主要飼料,主要集中在新北市、桃園市及屏東縣。
由於廚餘養豬是目前國內廚餘回收最主要的再利用方式,未來是否可能因防堵非洲豬瘟案例全面禁止廚餘送往養豬場?對台灣廚餘再利用又會造成什麼衝擊?哪些縣市影響最大?《關鍵評論網》整理相關數據,帶你一起來了解。
全台每天產生約2000公噸廚餘,都去哪裡了?
根據環境部統計,台灣每天約會產生2115公噸廚餘,每年約產生77.2萬公噸。
目前廚餘回收主要以飼料化、肥料化與能源化等方式再利用。其中有6成的廚餘皆是送往養豬場去化,作為豬隻飼料來源,約有3成則成為堆肥,再投入農業產製流程。
除了廚餘與肥料外,也有少部分的廚餘可以送往位於台中及桃園的生質能廠,經厭氧消化後可以產生甲烷,經燃燒發電後可轉化為綠色生質能源。另有一部分則利用黑水虻、蚯蚓、雞鴨等去化。
廚餘再利用有哪些方式?各有什麼優缺點?
雖然以廚餘養豬的方式在台灣廚餘再利用過程長期扮演重要去化角色,但是自2018年中國爆發非洲豬瘟案例後,豬瘟病毒可透過肉類製品傳播並存活超過100天的特性,也讓台灣現存廚餘餵豬方式受到挑戰。
台中梧棲出現疑非洲豬瘟案例,政府宣布禁止以廚餘餵養豬隻,衝擊黑豬產業。屏東縣黑豬飼養畜牧協會理事長方志源23日表示,本土黑豬生長慢,因此一定要壓低成本,沒有廚餘吃等於滅種。
(屏東縣政府提供)
中央社記者黃郁菁傳真 114年10月23日
台中梧棲出現疑非洲豬瘟案例,政府宣布禁止以廚餘餵養豬隻,衝擊黑豬產業。屏東縣黑豬飼養畜牧協會理事長方志源23日表示,本土黑豬生長慢,因此一定要壓低成本,沒有廚餘吃等於滅種。 (屏東縣政府提供) 中央社記者黃郁菁傳真 114年10月23日
除了自2019年起禁止200頭以下養豬場使用廚餘養豬外,近年環境部也開拓廚餘多元化再利用管道,以應付對於限制廚餘養豬的可能性。
根據環境部委託財團法人環境與發展基金會製作的《111-113 年度廚餘多元能資源化再利用》報告,其中比較了各廚餘再利用方式,可以發現直接將廚餘養豬確實是所有再利用方式中處理成本最低的方式。2023年數據顯示,全台有11個縣市有一半以上的廚餘都是送至養豬場蒸煮餵食豬隻,中基隆市與新竹縣所有廚餘都是送往養豬場。
除了養豬以外,肥料化也是常見的去化方式,目前區分成傳統堆肥與高效堆肥兩種,不過堆肥也容易造成污水溢流及氣味溢散,對環境影響較大,需要妥善規劃處理。
生質能源化也是目前新興的去化方式,不過因為建設成本高、且運作需要一定規模的廚餘量,加上目前法規上的限制,因此很難在僅有中小型畜牧場的縣市推動。
若禁止家戶廚餘養豬,對哪些縣市影響最大?
目前廚餘主要分成熟廚餘(養豬廚餘)及生廚餘(堆肥廚餘)兩種,不過依各縣市廚餘處理方式與流程不同,有些廚餘回收項目只能在部分縣市回收,其他縣市則需丟一般垃圾。
廚餘回收再利用雖有助於環境保護和永續發展,不過因為各縣市環境條件不同,因此能處理廚餘的量能也不盡相同。
根據《111-113 年度廚餘多元能資源化再利用》報告統計2023年各縣市廚餘再利用量以及各縣市設施處理量能,發現一旦禁餵家戶廚餘,高雄市每日將會有147公噸的廚餘無法自行消化,為全台最高,台中市、台南市與台北市等直轄市也有28公噸以上的已回收廚餘無法消化。
不過若是將因為禁止養豬廚餘而無法處理的廚餘量與該縣市每天製造出的廚餘比較,可以發現基隆市及嘉義市受到的衝擊最大,因為這兩個縣市幾乎沒有養豬以外的廚餘再利用設施,一旦家戶廚餘遭禁止養豬,幾乎全市的廚餘都無法處理。
根據《上下游新聞》的2019年的報導,由於基隆轄內沒有堆肥場,因此若政策祭出禁止廚餘養豬,短期內會將廚餘瀝乾後由焚化爐處理,長期則可能與民間業者合作處理。《中央社》則報導嘉義市廚餘主要都以焚化方式處理。
禁養豬廚餘再延長10日,環境部呼籲從源頭減量
為防堵非洲豬瘟疫情擴散,農業部宣布全面禁止使用廚餘養豬至11月6日,每天過量廚餘如何處理成焦點。環境部在記者會上呼籲各縣市加強源頭管理,以「在家吃多少煮多少、在外吃多少點多少」的方式減少剩食。
而面對10月30日起台中將停用9個廚餘掩埋場的消息,《中央社》報導,環境部次長沈志修也回應在防疫緊急的情況下,可將廚餘送至焚化爐瀝乾之後,再搭配一般垃圾一起焚化處理,其餘則可暫時打包儲存,以緩解廚餘處理的困難。
台中將自30日起停用9處廚餘掩埋場。圖為環境部長彭啓明(左)農業部長陳駿季(右)29日在立法院針對立委質詢廚餘處理答詢。
中央社記者郭日曉攝 114年10月29日
面對未來是否全面禁用廚餘養豬的討論,農業部長陳駿季今天也在立院備詢時回應,就農業部的角度,廚餘本身若有處理好,就會是很好的飼料,關鍵仍在落實蒸煮和監管,才能確保廚餘飼養上的安全。
環境部也表示將研議全面加裝溫度探針及監視器,取代現行的人工上傳照片或影片方式,便能即時監控,以提升管理效率。
"【圖表】全台每天產生約2000公噸廚餘,若禁廚餘養豬,哪些縣市衝擊最大? -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60464?utm_source=flipboard&utm_content=user%2Fthenewslens

【圖表】全台每天產生約2000公噸廚餘,若禁廚餘養豬,哪些縣市衝擊最大? -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廚餘分類政策要落實,不是改變計算方式扭曲的「漂亮數字」!(3) 吳思瑤 - 貼文 | Facebook https://bit.ly/32FBkqJ
到立法院工作後,#廢棄物的治理 也是我的辦公室很關注的議題。廚餘歷年來都佔民生垃圾袋中30~40%的比例,沒有落實回收 #造成焚化爐的負擔,也是我們辦公室一直關心的。
自去年,我請 #環保署督察總隊 與地方共同研商政策方針,減少民眾將生熟廚餘丟入垃圾桶的情況,特別是有高達三、四成的垃圾都是廚餘,其中以堆肥廚餘,例如葉菜、果皮佔多數
🔺垃圾中廚餘佔比大幅降低?並不是事實!
但今年卻赫然發現,環保署對外發出新聞稿,寫道「依據最新統計資料顯示,2020年垃圾性質分析中廚餘類含量為21.78%」,回覆予我辦公室有關預算提案的回函,也提到「垃圾中廚餘占比由2017年 38.14%,2020年已降至 21.78%,垃圾中廚餘量已大幅減少,顯示民眾惜食減量及配合廚餘分類回收,已具成效」。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原來!事實是環保署改變了「統計方式」
環保署停止已執行,將近十年的「一般廢棄物最終處置前組成採樣及分析工作專案」,交由地方政府分別、自行統計垃圾中的廚餘佔比,統計方式與以往不同,各地方政府認定方式也不同,如此一來,中央究竟如何做綜合分析跟統計?
統計方式、抽樣方式一樣,數字間才有比較的價值,才可綜觀政策是否有落實成效,環保署連最基本的計算方式改變,都可以幻化成漂亮的數字,認為已有成效,#我認為是不可取的。
🔺請環保署重新調查分析,並修正統計數字!
我也已發函要求環保署督察總隊,應向我的辦公室具體說明,由中央統計、改為地方分別統計的計算方式優劣、是否得以反應現況?統計方式不一的數字,如何能以比較政策的執行成效?並修正與提供合乎邏輯的統計資訊。
面對接下來 #焚化爐整改歲修的大年,我們更有必要將不該往垃圾桶丟的資收物、生熟廚餘,落實分類跟回收,減少可回收、可再利用物進焚化爐焚燒。(3) 吳思瑤 - 貼文 | Facebook https://bit.ly/32FBkqJ

廚餘歷年來都佔民生垃圾袋中30~40%的比例,沒有落實回收 廚餘歷年來都佔民生垃圾袋中30~40%的比例,沒有落實回收 廚餘歷年來都佔民生垃圾袋中30~40%的比例,沒有落實回收


黑豬吃到撐翻!彰化廚餘翻倍到800噸 養豬戶驚呆「堆不下了」
彰化縣環保局自7月開始強力推動垃圾強制分類與破袋稽查,短短兩個月,溪州焚化場的垃圾量顯著減少超過20%,但廚餘回收量則飆升至每月超過800噸,增加1倍。(記者張聰秋攝)
黑豬吃到撐翻!彰化廚餘翻倍到800噸 養豬戶驚呆「堆不下了」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yTcQe4
2024/08/24 20:16
〔記者張聰秋/彰化報導〕彰化縣環保局自7月強力推行垃圾分類和破袋稽查,短短兩個月,溪州焚化場的垃圾量瞬間減少了超過5分之1,成效顯著!然而,隨著垃圾減少,廚餘回收量卻直線飆升,一下子從每月420噸翻倍到超過800噸,特別是那些能轉賣給養豬戶的熟廚餘,豬隻根本吃不完,養豬戶直呼「吃不消!」,甚至暫停從部分公所收購廚餘。
眼看廚餘堆得像座小山,公所趕忙求助環保局,環保局火速出動,聯絡外縣市的養豬戶來幫忙,成功化解了這場「廚餘滿溢」的危機。
彰化縣是全台第三大養豬縣市,僅次於雲林、屏東縣,其中養黑豬的豬農特別依賴廚餘作為飼料,一來省錢,黑豬肉質也特別美味。過去,鄉鎮市公所回收的熟廚餘賣給養豬戶,還能賺一筆,但這次廚餘量暴增,讓北彰化一位養豬大戶忍不住喊停,「豬都吃到撐翻了,庫存堆不下了!」,幸虧環保局及時協調,才讓公所鬆了一口氣。
環保局長江培根表示,垃圾減量政策推出後,溪州焚化場的焚燒環境明顯改善,垃圾中不再混入廚餘,焚化爐的臭味也少了很多。更讓人驚喜的是,焚化爐煙囪排放的氯化氫(HCL)濃度也下降了,說明政策不僅「減臭」,還能減少空氣污染。
原本預計一年減少1萬噸垃圾的目標,現在看來有望提高到6萬噸。7月垃圾減量達5324噸,減少率高達22.96%;而8月雖然因凱米颱風增加了泡水家具等垃圾,但整體量仍然逆勢微減4%,突顯垃圾強制分類奏效。黑豬吃到撐翻!彰化廚餘翻倍到800噸 養豬戶驚呆「堆不下了」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yTcQe4

廚餘歷年來都佔民生垃圾袋中30~40%的比例,沒有落實回收


根據環境部統計,全台灣每天大約產生2000公噸的廚餘,有6成的廚餘都是作為養豬廚餘做再利用,如今全面暫停使用養豬廚餘,哪些縣市可能衝擊最大?還有哪些廚餘再利用方式?我們整理相關數據,帶你一起來了解。
台中市梧棲區一養豬場日前出現全台首起非洲豬瘟案例,由於相關疫調仍在進行中,農業部宣布全台禁宰禁運,並全面禁止使用廚餘養豬至11月6日中午12時。
根據環境部23日記者會簡報指出,目前全台一共有435個養豬場、共有約47萬頭豬以廚餘作為主要飼料,主要集中在新北市、桃園市及屏東縣
由於廚餘養豬是目前國內廚餘回收最主要的再利用方式,未來是否可能因防堵非洲豬瘟案例全面禁止廚餘送往養豬場?對台灣廚餘再利用又會造成什麼衝擊?哪些縣市影響最大?《關鍵評論網》整理相關數據,帶你一起來了解。
全台每天產生約2000公噸廚餘,都去哪裡了?
根據環境部統計,台灣每天約會產生2115公噸廚餘,每年約產生77.2萬公噸。
目前廚餘回收主要以飼料化、肥料化與能源化等方式再利用。其中有6成的廚餘皆是送往養豬場去化,作為豬隻飼料來源,約有3成則成為堆肥,再投入農業產製流程。
除了廚餘與肥料外,也有少部分的廚餘可以送往位於台中及桃園的生質能廠,經厭氧消化後可以產生甲烷,經燃燒發電後可轉化為綠色生質能源。另有一部分則利用黑水虻、蚯蚓、雞鴨等去化
廚餘再利用有哪些方式?各有什麼優缺點?
雖然以廚餘養豬的方式在台灣廚餘再利用過程長期扮演重要去化角色,但是自2018年中國爆發非洲豬瘟案例後,豬瘟病毒可透過肉類製品傳播並存活超過100天的特性,也讓台灣現存廚餘餵豬方式受到挑戰。
台中梧棲出現疑非洲豬瘟案例,政府宣布禁止以廚餘餵養豬隻,衝擊黑豬產業。屏東縣黑豬飼養畜牧協會理事長方志源23日表示,本土黑豬生長慢,因此一定要壓低成本,沒有廚餘吃等於滅種。
(屏東縣政府提供)
中央社記者黃郁菁傳真 114年10月23日
台中梧棲出現疑非洲豬瘟案例,政府宣布禁止以廚餘餵養豬隻,衝擊黑豬產業。屏東縣黑豬飼養畜牧協會理事長方志源23日表示,本土黑豬生長慢,因此一定要壓低成本,沒有廚餘吃等於滅種。 (屏東縣政府提供) 中央社記者黃郁菁傳真 114年10月23日
除了自2019年起禁止200頭以下養豬場使用廚餘養豬外,近年環境部也開拓廚餘多元化再利用管道,以應付對於限制廚餘養豬的可能性。
根據環境部委託財團法人環境與發展基金會製作的《111-113 年度廚餘多元能資源化再利用》報告,其中比較了各廚餘再利用方式,可以發現直接將廚餘養豬確實是所有再利用方式中處理成本最低的方式。2023年數據顯示,全台有11個縣市有一半以上的廚餘都是送至養豬場蒸煮餵食豬隻,其中基隆市與新竹縣所有廚餘都是送往養豬場。
除了養豬以外,肥料化也是常見的去化方式,目前區分成傳統堆肥與高效堆肥兩種,不過堆肥也容易造成污水溢流及氣味溢散,對環境影響較大,需要妥善規劃處理。
生質能源化也是目前新興的去化方式,不過因為建設成本高、且運作需要一定規模的廚餘量,加上目前法規上的限制,因此很難在僅有中小型畜牧場的縣市推動。
若禁止家戶廚餘養豬,對哪些縣市影響最大?
目前廚餘主要分成熟廚餘(養豬廚餘)及生廚餘(堆肥廚餘)兩種,不過依各縣市廚餘處理方式與流程不同,有些廚餘回收項目只能在部分縣市回收,其他縣市則需丟一般垃圾。
廚餘回收再利用雖有助於環境保護和永續發展,不過因為各縣市環境條件不同,因此能處理廚餘的量能也不盡相同。
根據《111-113 年度廚餘多元能資源化再利用》報告統計2023年各縣市廚餘再利用量以及各縣市設施處理量能,發現一旦禁餵家戶廚餘,高雄市每日將會有147公噸的廚餘無法自行消化,為全台最高,台中市、台南市與台北市等直轄市也有28公噸以上的已回收廚餘無法消化。
不過若是將因為禁止養豬廚餘而無法處理的廚餘量與該縣市每天製造出的廚餘比較,可以發現基隆市及嘉義市受到的衝擊最大,因為這兩個縣市幾乎沒有養豬以外的廚餘再利用設施,一旦家戶廚餘遭禁止養豬,幾乎全市的廚餘都無法處理。
根據《上下游新聞》的2019年的報導,由於基隆轄內沒有堆肥場,因此若政策祭出禁止廚餘養豬,短期內會將廚餘瀝乾後由焚化爐處理,長期則可能與民間業者合作處理。《中央社》則報導嘉義市廚餘主要都以焚化方式處理。
禁養豬廚餘再延長10日,環境部呼籲從源頭減量
為防堵非洲豬瘟疫情擴散,農業部宣布全面禁止使用廚餘養豬至11月6日,每天過量廚餘如何處理成焦點。環境部在記者會上呼籲各縣市加強源頭管理,以「在家吃多少煮多少、在外吃多少點多少」的方式減少剩食。
而面對10月30日起台中將停用9個廚餘掩埋場的消息,《中央社》報導,環境部次長沈志修也回應在防疫緊急的情況下,可將廚餘送至焚化爐瀝乾之後,再搭配一般垃圾一起焚化處理,其餘則可暫時打包儲存,以緩解廚餘處理的困難。
台中將自30日起停用9處廚餘掩埋場。圖為環境部長彭啓明(左)農業部長陳駿季(右)29日在立法院針對立委質詢廚餘處理答詢。
中央社記者郭日曉攝 114年10月29日
台中將自30日起停用9處廚餘掩埋場。圖為環境部長彭啓明(左)農業部長陳駿季(右)29日在立法院針對立委質詢廚餘處理答詢。 中央社記者郭日曉攝 114年10月29日
面對未來是否全面禁用廚餘養豬的討論,農業部長陳駿季今天也在立院備詢時回應,就農業部的角度,廚餘本身若有處理好,就會是很好的飼料,關鍵仍在落實蒸煮和監管,才能確保廚餘飼養上的安全。
環境部也表示將研議全面加裝溫度探針及監視器,取代現行的人工上傳照片或影片方式,便能即時監控,以提升管理效率。
"【圖表】全台每天產生約2000公噸廚餘,若禁廚餘養豬,哪些縣市衝擊最大? -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60464?utm_source=flipboard&utm_content=user%2Fthenewslens

廚餘歷年來都佔民生垃圾袋中30~40%的比例,沒有落實回收 廚餘歷年來都佔民生垃圾袋中30~40%的比例,沒有落實回收 廚餘歷年來都佔民生垃圾袋中30~40%的比例,沒有落實回收 廚餘歷年來都佔民生垃圾袋中30~40%的比例,沒有落實回收 廚餘歷年來都佔民生垃圾袋中30~40%的比例,沒有落實回收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