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AqOQZuMjzuBt-_7-VCb1AO2fvBqafjRP/view?usp=sharing
2024北埔國小第十六屆同學會- (影片檔)

螢幕擷取畫面 2024-10-31 211322螢幕擷取畫面 2024-10-31 211336螢幕擷取畫面 2024-10-31 211347螢幕擷取畫面 2024-10-31 211417螢幕擷取畫面 2024-10-31 211421螢幕擷取畫面 2024-10-31 211445螢幕擷取畫面 2024-10-31 211450


北埔國小第16屆同學會11/29-2018在新竹縣北埔鄉麻布樹排6號-麻布山房 - Google 相簿

利勝章  先生拍攝


北埔國小第16屆同學會2024+11/29-2018在新竹縣北埔國小第16屆同學會2024+11/29-2018在新竹縣

2023-12-5


同學會年年凋零 心理師授走過孤單3招
2025/08/11 09:26
台北市童伴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黃閎新提醒,感到孤單時首要穩定自己。(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人愈聚愈少,是孤單也是提醒。」銀髮族該如何重新安頓生活?台北市童伴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黃閎新分享個案轉述,同學會只剩兩桌、甚至只剩兩人……年紀漸長,如何走過「同溫層凋零」的孤單?他提醒,感到孤單時第一步是穩定自己,作息規律、保持節奏;再來是重新找回快樂,畫畫、種菜等可以多嘗試,最後是參加社團認識新朋友。
黃閎新在臉書專頁「前蹺家青少年 黃閎新 臨床心理師」提到,一位長輩參加小學同學會時說:「人愈來愈少了,但再怎麼少,我也想來看看大家,就算只剩兩個人,也要相聚。」這句話聽來平淡,卻說中了很多銀髮族的心情。熟悉的朋友慢慢離開,有的是健康不便,有的搬離原本生活圈,也有些人,已經不在人世了。前再忙也知道對方「在那裡」,現在卻只剩自己靜靜數著每年少了幾個人
黃閎新說明,這份孤單,不是脆弱,而是面對關係凋零的真實哀傷。我們其實還是渴望陪伴、期待有熟人可以說說話,但同溫層正在縮小,要怎麼安頓自己?
台北市童伴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黃閎新提醒,如果渴望有人陪,參加社區課程、學習團體、志工活動。(圖取自freepik)
黃閎新分享,第一步,是穩定自己。規律作息、維持體力、保持生活節奏,看似簡單,卻是心理健康的根本。日子若沒有重心,情緒很容易一點小事就被擊潰,像是朋友沒來、活動取消,都可能變成深深的失落。
第二步,是重新找回能讓自己快樂的事。年輕時把生活都留給別人,現在終於可以問問自己:「我喜歡什麼?我想試什麼?」可以是散步、看書、學畫畫、種菜等,只要是自己也能享受的活動,都是晚年生活的支柱。
黃閎新提醒,如果渴望有人陪,也不一定只能等舊朋友出現。參加社區課程、學習團體、志工活動,這些地方都能認識新朋友。友情不是只有長久才算,願意傾聽、願意見面的當下,就是真實的陪伴。即使人數越來越少,只要願意走出去,關係的「溫度」就還在。願我們都能陪自己走過這段變動的歲月,也有能力向世界說一句:「我還在,我還想被好好陪伴。」
"健康網》同學會年年凋零 心理師授走過孤單3招 - 自由健康網" 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5137978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