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河洛人」,又稱「福佬人」、「鶴佬人」、「閩南人」、「本省人」等
人口:約1700萬
分佈:臺灣及海外台僑分佈地
語言:河洛話
河洛人(Hō-ló),又稱福佬人、鶴佬人、閩南人、台灣人等,是現在通稱的「台灣四大族群」裡面人數最多(佔73%)的一個族群,是近四百年來由中國東南沿海的福建省移居來台之移民的後代,主要分成漳州人和泉州人兩大支,屬漢族,一說以漢化的百越民族為主,另一說則以逐年南遷的漢人為主。在移民初期,漳、泉之間時有械鬥,現在則都自稱為「本省人」、「河洛人」、或「台灣人」,不再區分漳泉。習慣上,Hō-ló自稱為「台灣人」,客家人往往認為這個語彙太具擴張性。一般的客家人是將Hō-ló稱之為「Ho̍k-ló-ngìn」,漢字偶而根據客家話的音寫成「學佬人」或「學老人」。
以語言來說,各地的河洛人都使用廈門話或閩南語,各地雖有些微的口音之別,但都可以溝通。這是因為廈門話同樣是漳泉混合語。河洛人是台灣人數最多的族群,其佔台灣總人口的比例達73.3%。
另外,中國某些閩南後裔也是河洛人(音“學佬”)(如廣東汕尾閩語使用者)。另外,金門縣雖然與臺灣本島一樣通行閩南語,但因位於福建省而一般仍歸類外省人。
一、「河洛Hō-Lóh」的來源和使用
「Hō-Lóh-Lang 人」, 這族群人最早是4世紀(東晉), 五胡亂中原時期從中原的「河洛地區」南遷而來福建。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河洛」這個語彙也受到國民黨官方的使用。有人認為這個詞所反映的,是這個語言和。部分學者認為「Hō-Lóh」等同「河洛」,是因為「Hō-Lóh-Lang」河洛人源自中原。中原地區的人又在總章二年“征蠻”、唐朝末年,三個時期大規模經浙江南遷至福建,從而在福建逐漸形成了一群說著源自中原古音言語的人。對於「河洛」的説法,林再復也認爲閩南人來自於河洛(林再復著《閩南人》),另外陳修著《台灣話大詞典》、許成章著《台灣漢語辭典》等語言書籍中都以「河洛」二字對應「Hō-ló」。洪惟仁(1987,131)並不認爲「Hō-ló」等同於「河洛」(hô-lo̍k),因為他從語音學上判斷,「洛」字屬於入聲字 (lo̍k),而「lóh」則是上聲字。而梁烱輝(2002)則從《廈門音新字典》的白話音變調現象,認爲不能排除lóh為「洛」字的音變。
另外一個比較可能的翻譯是「福佬」,為中國語言、民俗部門所普遍採用。這個語彙被認為是具攻擊意識之客家族群對使用該-河洛語言族群的稱謂,即「福建佬」的意思。然而,「福佬」的客語漢字讀音是「Fuk-ló」,但客家人對河洛人的正確發音卻是「Ho-lók-ngìn」即河洛人之讀書音發音,以致於客家人常刻意借音寫成「學老人」或「學佬人」(稱呼具體某個人而不是整個族群時,“人”字是不能省略的)。另外,洪惟仁亦認為這一個「佬」字,基本上有輕蔑的意思。因此,洪惟仁對於「Hō-Lóh」這群人會不會以「佬」字自稱,也覺得有問題。也就是說,「Hō-lóh」裡面的「lóh」,是不是就等同於「佬」,他也非常存疑(洪惟仁 1987,132)。
此外,由於台灣的「Hō-lóh 河洛」人祖先來自于福建南部,部分學者也將這個語言直接稱之為「閩南語」,將這群人稱之為「閩南人」。
帶有岐視侮辱性的稱呼有「歐駱人」、「貉獠人」等,僅見於某些個別自我族群意識學者的書籍中, 然而對絕大多數本河洛民族意識清楚明白族人來說,這一極少數極端份子,只是其個人修養心態行為表現,不足掛齒乎。
民間看法:一般台灣人以「河洛人」、「台灣人」自稱,其他族群多稱「河洛人」為閔南人或台灣人。台灣官方語言的「河洛人」與閩南語也相近。較少有「福佬人」、「學佬人」、歐駱人」、「貉獠人」的名稱出現。客家人自中國古時期因避禍厭戰而南遷,因此而稱為客家人,一部份人轉再而東遷台灣,很多已大量地使用台灣的官方語言。『註:台灣官方語言是與中國大陸(Maindland China)通用語言「普通話」近似的語言。』
二、廣義的河洛人
由於臺灣是以河洛人佔多數,所以有許多其他族群生活在在河洛文化中,部分人已與河洛人無異。根據「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的調查,臺閩地區單一認定為河洛人佔73.3%(1,657.2萬人)1,遠高於血緣上河洛人的比例,顯示現在的「河洛人」應該是一個文化上的概念,凡認同河洛文化,自我認定為河洛人的台灣人即為台灣河洛人。例如「河洛客」,指生活與河洛人無異,已失傳客家話,可能僅保留一兩個稱謂用語的客家人後裔。
許多客家人成為「河洛客」的時間非常早,甚至是在日治時期前。河洛客例子如台灣前任總統李登輝等人士,他們的父輩這代就已不會說客語。
三、關於「台灣人」
事實上,河洛人也經常自稱是「台灣人」,而以「台灣人」這個語彙當成是該族群自稱的標籤。然而,從歷史的觀點來看,「台灣人」這個詞彙,在不同的歷史時空以及不同的情境脈絡下,其實都有不一樣的意涵。我們至少可以指出「台灣人」這個語彙三種不同的指涉。
最狹義的用法,指的正是「河洛人」這個族群。為什麼河洛人會自稱為台灣人,這可能是因為「該族群大規模移民來台墾殖較早,自然有利於產生對這塊地的認同」。另外,在台灣日治時期,台灣人也成為河洛人的代稱。
「台灣人」的第二個用法,是與「外省人」或「大陸人」對照使用,指的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native Taiwanese),也就是一般所謂的「本地人」或「本省人」。在這個定義下,除了上述第一種用法的「鶴佬人」以外,所謂台灣四大族群當中的「客家人」和「原住民」,也都被包括在「台灣人」這個語彙裡面。
「台灣人」的第三種用法,則是等同於「台灣的住民」(resident Taiwanese),也就包括了所謂台灣四大族群當中的每一個族群。這個用法不僅是最廣義的,其實也是比較政治正確(political correct)的,同時也是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為大多數的台灣人民所認可接受的一種定義。
造成這個新定義的可能原因有:第一,「本省人」和「外省人」之間的摩擦,在經過長久的通婚、共事以後在日漸縮小當中。第二,「外省人第二代」基本上也都是在台灣出生長大,而客觀上缺乏了對中國大陸原鄉的經歷,對台灣的認同要高於前一代。最後,這也和外在大環境的變化有關。然而就算是第一代在台外省人到中國持的也是「臺胞證」,在中國也被視為「台灣人」,使得外省人對中國大陸的認同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不管從什麼角度來看,在台灣,反對最後一種「台灣人」(「台灣的住民」)的定義的人很少,儘管很多年紀比較大的人,依舊無法改變自己過去約定俗成對「台灣人」這個語彙的定義。因此,從今天看來,「台灣人」這個語彙,包括了台灣所有的住民,而不限於前兩個相對狹隘的定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