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臣圖-乾隆帝《禦製平定台灣二十功臣像贊》紫光閣繪《平台二十


福康安/1788年平定台灣得勝圖、 平定台灣凱旋圖/《御筆平定台灣二十功臣像贊》《台灣平定凱旋圖》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bit.ly/2JOrXt4

紫光閣繪《平台二十功臣像》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bit.ly/2JQ2kIA

凌煙閣功臣圖像  http://bit.ly/2JPFGQt
唐太宗《圖功臣像於凌煙閣詔》二十四位功臣圖像, 凌煙閣, 唐太宗, 尉遲敬德, 房玄齡, 李世民, 杜如晦, 柴紹, 程知節, 褚遂良, 長孫無忌, 閻立本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bit.ly/2JNYO1n


功臣圖-乾隆帝《禦製平定台灣二十功臣像贊》紫光閣繪《平台二十功臣圖-乾隆帝《禦製平定台灣二十功臣像贊》紫光閣繪《平台二十功臣圖-乾隆帝《禦製平定台灣二十功臣像贊》紫光閣繪《平台二十功臣圖-乾隆帝《禦製平定台灣二十功臣像贊》紫光閣繪《平台二十功臣圖-乾隆帝《禦製平定台灣二十功臣像贊》紫光閣繪《平台二十功臣圖-乾隆帝《禦製平定台灣二十功臣像贊》紫光閣繪《平台二十功臣圖-乾隆帝《禦製平定台灣二十功臣像贊》紫光閣繪《平台二十功臣圖-乾隆帝《禦製平定台灣二十功臣像贊》紫光閣繪《平台二十功臣圖-乾隆帝《禦製平定台灣二十功臣像贊》紫光閣繪《平台二十

乾隆《平定台湾二十功臣像》,竟然有和珅! http://bit.ly/2JQpgHr
--------------------
清朝功臣繪圖紫光閣,是一種什麼榮譽?
2017-01-13 由 左都御史
中國歷代王朝對於功勳卓著的文臣武將的表彰非常優厚,不僅加官進爵,還有各種獎勵,其中繪功臣圖像便是一種至高的榮譽。
西漢宣帝追思中興之臣,將霍光、張安世等十一人繪圖與麒麟閣。東漢平帝「圖畫二十八將諭南宮雲台」,稱為「雲台二十八將」。唐代則將二十四功臣圖形於凌煙閣等。
清朝繼承了前代繪功臣圖像的傳統,在清初順治朝就有繪像的先例,順治十二年(1655年),「鄭獻親王薨於位,詔圖像宮中」。康熙時期也曾繪功臣圖像。
清代大規模的繪像活動是乾隆帝在位時於紫光閣繪功臣圖像。紫光閣,在太液池西岸,豐澤園之北,為明平台故址。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平定伊犁回部,大功告成凱旋京師,乾隆帝挑選了平定回部功勳卓著者及廷臣、外藩,慶宴於紫光閣,並下旨在此圖畫功臣像。自此以後,每逢大軍凱旋,多在紫光閣宴勞諸將。
乾隆朝,詔繪功臣像於紫光閣一共有四次,分別是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平定伊犁回部、四十一年(1776年)平定大小金川、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平定台灣林爽文、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南征廓爾喀。
其中平定伊犁回部、平兩金川繪圖功臣各百;平定台灣繪圖功臣五十人;平定廓爾喀繪圖功臣三十人。在乾隆朝,繪圖於紫光閣的功臣一共有280人,這些功臣像中有傅恆、兆惠、阿桂等人。
清代的功臣繪圖紫光閣和歷代有所不同,其含金量大為降低,繪圖功臣按照出征次數和所立功勞進行繪圖,比如傅恆和阿桂曾多次出征並建立功勳,因此,他們就多次被乾隆帝下詔繪圖功臣像。
現藏於西柏林國立民俗博物館中,頭等侍衛、揚達克巴圖魯托爾托保的一幅半身油畫像是有供職於清廷的意大利畫家潘廷章所繪,據此推斷,平定大小金川功臣像是由宮廷畫家意大利人潘廷章等共同參與繪製完成的。
道光即位之初,恰逢回疆張格爾叛亂,道光八年(1828年)春才最終平定。五月,道光特詔命圖平定回疆長齡等四十功臣像於紫光閣。
同治、光緒年間亦於紫光閣圖形功臣。同治四年(1865年)僧格林沁在剿捻戰役中被襲身亡,清廷命入祀昭忠祠,於立功地方建專祠,將其事跡宣付史館,諡曰「忠」,配享太廟,並繪僧格林沁像於紫光閣。
光緒朝繪圖紫光閣的範圍甚廣,其中當然也包括中興名臣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曾國荃、沈葆楨等人在內。光緒十年(1884年),《申報》報館發行時事畫報《點石齋畫報》,聘請著名畫家吳友如主持畫務,後曾出版繪畫合集,其中《紫光閣功臣小像》收功臣小像47幅。
清代的紫光閣功臣圖像現已「百無存一」,其中絕大部分已被損毀,究其原因則是「庚子國變」時八國聯軍佔領北京時所毀。據記載,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中南海一帶駐有聯軍軍隊,存留下來的功臣繪像變成了戰利品被帶回了國外。
據估計,全世界留存下來的「紫光閣功臣像」總共不到二十幅,中國僅有藏於天津歷史博物館的兩軸和故宮收藏的三軸,其他的都由私人博物館和美術館收藏。
---------------------
紫光閣繪《平台二十功臣像》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bit.ly/2JQ2kIA
平定台灣二十功臣像贊,有序。近著剿滅台灣逆賊生擒林爽文紀事語以為伊利、回部、金川三大事,各有耑文五倫蘇四十三田五次三事不足薌,其功若茲,林爽文之剿滅,分於六者間,雖弗稱大事而亦不為小矣!故其次三訖未紀,勲圖像,而茲富康、安海、蘭察等渡海搜山竟成偉績,靖海疆籲亦勞矣!不可湮其功,而弗識故於紫光閣紀勲圖像。一如向三大事之為然,究以一區海濱數月底,績故滅其百者為五十,而朕親制贊五十者,為二十餘命,文臣擬撰一如,上次之式,夫用兵豈易事哉!昔漢光武有云,每一發兵,頭須為白,況予古希望八之年須鬢早半白,而拓土開疆過光武遠甚,更有何異?而佳兵之舉,誠以海疆民命不得不發,師安靖所為,乃應兵非佳兵也。
乾隆/贾全《御笔平定台湾二十功臣像赞》 http://bit.ly/2JS63VO
------------------------------------
乾隆帝《禦製平定台灣二十功臣像贊》 自稱為“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在其繼位之後,加強對邊疆地區的控制,以鞏固國家統一。他或親征、或派兵,先後領導了10次重大軍事行動:即兩次平定準噶爾之役,兩次金川之役,以及平定大小和卓之亂,鎮壓台灣林爽文起義,緬甸之役,安南之役及兩次抗擊廓爾喀之役。為了宣揚其“十全武功”征戰凱旋歸來,乾隆皇帝都要下令為班師回朝的功臣繪製畫像,並將它們懸掛在中南海紫光閣內。據北京故宮博物院宮廷繪畫研究專家聶崇正先生考證,這些功臣像包括“平定西域準回部”前後功臣各五十;“平定大小金川”前後功臣各五十,前五十幅為乾隆御題; “平定台灣”五十功臣;“平定廓爾喀”功臣三十。總計二百八十幅。目前知道存世僅二十幅。除少數幾幅私人收藏外,大多數為世界各地公私博物館收藏。乾隆皇帝非常重視這些功臣像的繪製,不僅欽定畫師,還對畫像的衣著顏色都做了非常詳細的規定。他傳旨:“前五十功臣像,著金廷標照手捲像仿;掛軸稿著艾啟蒙用白絹畫瞼像……欽此。”後又傳旨:“次五十功臣圖,衣紋著畫院處畫畫人起稿呈覽繪畫。欽此。”根據以上兩則檔案材料的記載,可以十分明確地知道,這些功臣像繪成掛軸之前,曾經還畫有手捲式的小稿或者冊頁。乾隆帝《御筆平定台灣二十功臣像贊》全長1060.5厘米,著錄於《秘殿珠林石渠寶笈彙編·續編》,第七冊,第3678頁-3681頁,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即為1787-1788年,皇帝命福康安率兵平定台灣​​林爽文、莊大田叛亂後,親自撰文總結,並繪製功臣像,考績評贊,以表彰其功勳。此作原藏於“春耦齋”,“春耦齋”位於中南海瀛台,乾隆時期為消夏茶室書房。 1900年八國聯軍侵占北京,中南海為德軍駐軍之地,瀛台“春耦齋”也成為德軍司令消夏場所,中南海與瀛台“春耦齋”所藏文物,基本上被德軍洗劫一空,原藏貯存“春耦齋”四十三件書畫,永遠的離開了故地,其中就包含了這件《御筆平定台灣二十功臣像贊》。是卷蠟箋本,行書“平定台灣二十功臣像贊有序”一文,款屬“乾隆戊申(1788年)季春月之上漧,禦筆”,加蓋寶璽“古稀天子之寶”“猶日孜孜”。另鈐鑑藏寶璽“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八徵耄念之寶”“太上皇帝之寶”。自題引首“靖瀛炳績”,此段長88厘米,鈐蓋寶璽“古希天子”。後紙接宮廷畫家賈全繪製平定台灣二十功臣畫像,(開首處有撕裂,後經修補),每一畫像右側乾隆皇帝御筆親題行書四言詩評贊一首;款屬“臣賈全恭畫”(北京出版社本《秘殿珠林石渠寶笈彙編•續編》誤記為“恭繪”)。賈全,生卒年不詳,乾隆(1736 - 1795年)供奉內廷,為乾隆中後期重要宮廷畫家,工畫人物,其重要作品除本卷《御筆平定台灣二十功臣像贊》外,另有一卷描繪平定台灣的《平定台灣得勝圖》,以及同樣著錄於《石渠寶笈續編》的《御筆平定金川五十功臣像贊》,以及《平定烏什戰圖》卷,乾隆三十六年( 1771)作《遊香山二十七老圖》卷,乾隆四十一年(1776)作《八駿圖》卷,皆由賈全所繪並著錄於《石渠寶笈續編》及三編。如此大量的作品先後編纂入《石渠寶笈》,從中不難窺見出畫家專擅創制此類題材並深受乾隆皇帝賞識,在諸多宮廷畫家中位置也非同一般。 《平定台灣二十功臣像贊有序》 此《禦筆平定台灣二十功臣像贊》及各臣工考績評贊以皇帝最為擅長之行書寫就,此段長183.5厘米,共計七百八十五字,其書不溫不火,似娓娓道來,又如閑庭信步,整篇筆意安閒,氣韻清新,結字方圓兼備,體態優雅,充分體現出乾隆書法藝術的書卷氣與富貴氣。其行文以“敘論”為主,記述製文和畫像的緣由、闡釋皇帝的用兵之道和用人之法,最後表明自己的統治思想。通篇言辭懇切,其理法兼備,用典恰適,敷陳切當,不拘泥成格,字裡行間不僅展露皇帝對此次戰役勝利的自豪之情,更折射出其以天下蒼生為念,希冀萬民安居樂業的統治理想。如其言“茲林爽文之剿滅,介於六者間,雖弗稱大事,而亦不為小矣,故其次三。”展示出皇帝的得意之態;“是綠營果無用哉?亦在率而行之者。為之埋根倡首,有以鼓勵之耳”說明用兵之道在於統兵之將,也在此讚揚了福康安不負期望。 “富國之言,愛民薄斂,明慎用兵,庶其恆承”,“故因為功臣圖贊,而申其說如此,以戒奕葉子孫,並戒萬世之用兵者”再次重申其治民大同的理想。南普陀寺內《禦製平定台灣二十功臣像贊序》碑文 乾隆皇帝此文於本年(1788)勒碑於福建廈門,今位於南普陀寺內。勒碑文章共有《禦製剿滅台灣逆賊生擒林爽文紀事語》、《禦製平定台灣告成熱河文廟碑文》、《禦製平定台灣二十功臣像贊序》和《禦製福康安奏報生擒莊大田紀事語》等滿、漢文字對照的碑記共8座。各碑高3米,寬1.28米,厚0.12米,週邊浮雕九龍紋飾,碑額勒刻篆書“禦製”2字。該處列為廈門市文物保護單位。碑文原放在四隻大贔屃背上的,光緒年間移入南普陀寺中兩廊,現移在閩南佛學院西側。據雲,當時廈門、台灣和熱河三處同時為此事立碑。台灣之碑原立福康安生祠,祠久毀夷,址在台南市南門路。後,碑移大南門內。民國四十九年(1960),再移赤嵌樓畔。原碑漢、滿文各一,茲滿文略。漢文碑高三二一公分,寬一四四公分。石花岡岩,紋理細緻,異於常石,俗稱“麻磁石”,材出金門烈嶼。碑週浮雕龍紋,篆額“禦製”。座以贔屃,《欽定平定台灣紀略》卷首錄《像贊》全文,冠以此序《彰化縣志》亦載此序文,題款與碑同。二十功臣像局部 本卷製像並贊二十功臣,此段長760厘米,乾隆帝題贊共計九百零四字。功臣依次為:大學士一等誠謀英勇公阿桂、大學士三等忠襄伯和珅、大學士王杰、協辦大學士吏部尚書陝甘總督一等嘉勇公福康安、領侍衛內大臣三等超勇公海蘭察;工部尚書福長安、戶部尚書董誥、閩浙總督李侍堯、兩廣總督一等輕車都尉孫士毅、福建巡撫徐嗣曾、成都將軍法什尚阿巴圖魯雲騎尉鄂輝、護軍統領穆騰額巴圖魯雲騎尉舒亮、護軍統領沙爾瑪海巴圖魯三等奮勇男雲騎尉普爾普、福建水師提督健勇巴圖魯蔡攀龍、福建陸路提督奮勇巴圖魯梁朝桂、浙江提督堅勇巴圖魯許世亨、四川松潘鎮總兵奮圖禮巴圖魯穆克登阿、四川建昌鎮總兵札敦巴巴圖魯張芝元、台灣鎮總兵衝傑巴圖魯普吉保、散秩大臣贊巴巴圖魯四川土守備穆塔爾“功臣像”由賈全用寫實的繪畫技法,將各位功勳及戰將莊嚴之態和威武之姿活生生地呈現了出來。在各細部的處理上,都盡顯上乘的觀察力和高超畫功。畫作已經可以看出作者受西洋畫的影響,和中國傳統工筆人物畫相比較,更為寫實和傳神。難能可貴的是,是卷所繪人像大都未見流傳,如名臣和珅、董誥、李侍堯等不見諸於世,這對於歷史和文化無疑是一個重大的補充資料。乾隆禦題四言詩讚皆為眾位大臣合議考評之語,故公允適度,應為鑿鑿之言。如評贊大學士阿桂,“勘外守中,未恆亮功。馳諮軍務,志每予同。歸朝襄贊,剪逆除兇。三登紫閣,福厚功崇”,說明其作為軍機處首席軍機大臣和“綜理部務,贊襄樞要”的第一重臣的作用。乾隆帝將有軍功臣子的圖像掛在紫光閣,前後總共四次,此為第三次,也是阿桂第三次榮登紫光閣,因功勞最大的人排名列前,乾隆帝親自為他們寫評語。功勞稍次者列於後,由朝中文采出眾的大臣撰寫評語,只有阿桂和海蘭察四次皆前列。而此次平定台灣,阿桂時擔任首席軍機大臣,功勞應為第一,皇帝評贊“福厚功崇”。用兵台灣之初,大學士和珅推舉福康安為帥,海蘭察為副將,攻打林爽文叛軍,因此皇帝評贊“旁午軍書,惟明且斷”、“賜爵勵忠,竟成國幹”。王杰於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出任東閣大學士,掌管禮部,其對台灣的風土人情知之甚多,故對於此次平叛,功不可沒。皇帝因此評價為“典學七閩,肅正士風。台灣民俗,頗悉心中。山海險夷,參畫具通。有佐樽俎,圖貌紀功”。乾隆帝對於文房用具是極其考究的,筆墨紙硯極盡精良之能事。其寫此《禦製平定台灣二十功臣像贊序》卷時,所用筆、墨、硯定是常伴御前的慣用之物,然今已不可複考其跡,唯書寫用紙,雖歷二百餘年流傳輾轉,今仍存奕奕神采,色澤如新,紋飾精美,其本身即有一定的藝術價值。乾隆特製描金雲龍黃蠟箋 此紙為乾隆特製描金雲龍黃蠟箋,製作極考究,紋飾華貴而優美,等級規格的使用上要比一般紋樣的蠟箋紙嚴格的多。蠟箋紙是我國古代一種特有的裝飾工藝紙,皮紙表層先經染色,再填粉、施蠟、砑光,最後以泥金繪出花鳥、山水或博古等圖案,製造工序繁瑣而精細,所用皆為赤金、白銀等貴金屬,在當時就是價值不菲的工藝精品,明清時期較多地應用於宮廷書法的創作。乾隆帝對於書寫用紙格外用心,其下旨直接參與其用紙的製作。除對仿製古紙的,如仿晉側理紙、仿宋金粟山藏經紙仿明仁殿紙、仿梅花玉版箋、仿高麗紙等等的喜愛外,其更偏愛用有所創新工藝的雲龍紋蠟箋、梅花玉版蠟箋等,由蘇州官家作坊或宮內造辦處紙工製造,工藝精良,皇宮御用,民間流傳極少,故又稱為“庫蠟箋”。由於採用特殊工藝,這些箋紙質地厚密堅韌,表面細潤光潔,禦製松菸墨書寫其上,墨色濃淡變化自然,字跡飽滿且有光澤。手捲畫心前的引首用紙除了用宋箋紙、藏經箋紙、粉箋、蠟箋等各色箋紙外,還有乾隆時期特製的專用引首紙,此卷所用引首紙即是。此紙質地縝密,色澤溫潤,有手繪勾蓮捲葉紋花邊,精緻而雅靜。另外,此卷用印除“古稀天子、太上皇帝之寶五福五代堂古希天子寶、八徵耄念之寶”鑑藏寶璽外,另鈐“筆花春雨、寓意於物、萬有同春、得大自在、研露、用筆在心、漱芳潤、經史笥、和順積中、學鏡千古、古稀天子之寶、猶日孜孜、化工四氣為全施、忘機心宇曠、繪月有色水有聲、大塊假我以文章、半榻琴書、齊物、落花滿地皆文章”一十九枚印章,可見皇帝對此卷的重視。 (另,北京出版社本《秘殿珠林石渠寶笈彙編•續編》誤記一印“石渠寶笈所藏”)。後紙賈全繪二十功臣像,據北京出版社本《秘殿珠林石渠寶笈彙編•續編》載,所用紙張為宣德箋,宣德箋又名宣德紙、宣德貢箋或宣德宮箋,係明代紙名。它是明朝宣德(1426-1435)年間所生產,宣德紙與“宣德瓷"、“宣德爐"一起被譽為“明代宣德三寶"而聞名於世。宣德紙中包含有本(白)色紙、五色粉箋、金花五色箋、五色大簾紙等多個品種。根據明代沈德符(1578-1642)撰寫的《飛鳧語略》一書中介紹,宣德紙原本是專供內府的御用紙(又稱宮廷紙),後傳入民間,成為紙中極品。它在民間較少用作書畫(因太貴了),而是與金粟山藏經紙(簡稱金粟箋)、宣和龍鳳箋一樣,常作裝潢之用。到了清代初年。人們還將宣德紙與(南唐的)“澄心堂紙"相提並論,堪稱名貴之紙品。 《禦製平定台灣二十功臣像贊》裝裱清代宮廷的書畫裝池多出自造辦處裱作,有一套完備的製度,而乾隆禦筆書法的裝池則可代表清內府書畫裝裱的最高水準。就手捲而言,其包首多為緙絲或織錦;特製引首紙或藏經紙引首、雲龍紋蠟箋畫心;隔水用花綾,顏色有湖色、牙白、米色、明黃等,圖案雲鶴紋綾、雲鳳鸞鳥紋綾、圍龍紋綾、纏枝花綾等;用料考究,色彩搭配協調,包邊或撞邊的寬窄尺寸也有嚴格的律制。縛帶為織錦帶,圖案有海水江崖、平水八寶、落花流水、朵花綦紋、萬字朵花、如意頭加皮球花等等,色彩有藍色地、紫色地、棕色地、豆沙地、香色地、果綠地、葡灰地織金幾種,分寬窄兩種規格。別子與軸頭多用青玉或白玉製成,別子內陰刻填金題名。一般白玉軸頭配白玉別子,青玉軸頭配青玉別子。手捲外多包有乾隆年特製的雙色綢褡袱,有藍地、果綠地、柳黃地三種顏色,圖案為雲龍紋,也有十字靈杵紋,內裡為純白冰絲綾,以正楷寫書畫作者及品名。一般卷、軸、冊外尚有雕雲龍紋硬木盒、漆盒、琺瑯盒或畫箱、畫櫃,工細而精美。乾隆禦筆書法的裝潢,是研究清代宮廷書畫作品真偽的一個重要依據。 《禦製平定台灣二十功臣像贊序》卷,以乾隆特製引首紙紙題引首,描金雲龍黃蠟箋書正文,古銅色撞邊;包首用深藍地五彩八達暈織錦,貼古銅色簽條,上題作品名;天頭用湖色花綾,前後隔水用牙白花綾,圖案皆為纏枝花紋;原縛帶及玉別子已失(現後配),現藏故宮的乾隆禦筆《青雲片圖》卷以及北京保利2014秋拍乾隆禦筆《白塔山記》四卷的裝池手法及用料與此四卷完全一致。乾隆帝《禦製平定台灣二十功臣像贊》,雖歷二百餘年,經戰火、輾轉飄蕩,復歸華夏,其保存完好如初,或可語冥冥中自有安排或為可知,然其蘊含的豐厚的文化價值和歷
--------------
《平定廓尔喀十五功臣图赞》_互动百科 http://bit.ly/2JRNzoz
《平定廓尔喀十五功臣图赞》_图片_互动百科 http://bit.ly/2JS2n6s
《平定廓爾喀十五功臣圖贊》是清朝乾隆皇帝為平定廓爾喀十五功臣畫像上的題詞。乾隆為了宣揚十全武功,表彰在戰役中功勳卓著的將士,公元1755年,清政府平定準噶爾、回部後,乾隆皇帝下令為100名功臣畫像;公元1776年,清軍平定大小金川凱旋後,乾隆皇帝又下令為100名戰將畫像,後來,又增加了50幅《平定台灣功臣像》,30幅《平定廓爾喀功臣像》,加在一起共為280名功臣畫了像。乾隆皇帝為其中的部分畫像題了詞,目前畫像大都流失,僅存20餘幅。
清乾隆年間,為了加強國家的統一,清朝中央政府曾多次派兵出征,平定邊疆地區的叛亂。為了宣揚“十全武功”,每次軍隊凱旋歸來,乾隆皇帝都要下令為征戰中的功臣繪製畫像,並將它們懸掛在中南海紫光閣內。
清乾隆御製平定西域紫光閣次五十功臣像贊二等侍衛特古思巴圖魯塔尼布
清乾隆御製平定西域紫光閣次五十功臣像贊二等侍衛特古思巴圖魯塔尼布圖冊
 乾隆對修葺紫光閣十分重視,對紫光閣的陳設佈置作了精心的安排。從他的有關御製詩中也可窺見一斑。他把平準平回諸戰役,繪成戰圖多幅於閣中。更把這次戰役中有功之臣一百人畫像圖形,陳列於閣中。並親自為其中勳績顯著者五十人撰寫贊文。其餘五十人由儒臣綴辭,據知擬寫撰辭的儒臣有傅恆、尹繼善、劉統勳、阿里袞、舒赫德、於敏中等。乾隆在御制五十功臣像贊序文中說:“茲者事定功成,寫諸功臣像於紫光閣,朕親禦丹鉛,各係以贊。不過譽,不尚藻,惟就諸臣實事錄之。”他還在一首御製詩中寫道“閣就勝朝址,圖標昭代勳。格慚虞帝羽,數過漢時雲。”認為紫光閣圖功臣像是勝過漢代云台廿八將,唐代凌煙閣二十四人的盛舉。在御題贊文五十人當中首推大學士、一等忠勇公傅恆。傅恆並沒有督師就徵,但在讚襄軍務上成為乾隆的輔弼。西征用兵之初,舉朝文武諸臣,不願勞師動眾,遠途興兵,唯有傅恆極力贊成。因此乾隆題傅恆贊文中有“定策西師,惟汝予同,酇侯不戰,宜居首功”之句,借用漢相蕭何不戰居首功以比擬。戶部尚書兆惠、捐軀西域的兵部尚書班第列為功臣贊文第二、三名。其餘不贅述。乾隆對繪製戰圖及功臣像十分重視,親自指定畫師,那些畫師畫頭像,那些人畫衣紋、著色都規定得十分具體。功臣像有立軸、手捲兩種,絹本設色,立軸詩堂左右各題滿漢對照的讚辭。手捲因未發現實物,不知全長多少,從已發現的立軸看,縱約150厘米,橫約95厘米。[1] 
關於紫光閣功臣像,據北京故宮博物院宮廷繪畫家聶崇正先生考證,為“平定西域準回部”前後功臣各五十(前五十幅為乾隆御題。)“ 平定大小金川 ”前後功臣各五十。前五十幅為乾隆御題。“平定台灣”五十功臣。“平定廓爾喀 ”功臣三十。總計二百八十幅。目前知道存世僅二十幅。除少數幾幅私人收藏外,大多數為世界各地公私博物館收藏。現在知道的是:
一、加拿大多倫多安大略皇家博物館藏二幅
二、德國柏林東亞藝術博物館藏三幅
三、德國漢堡民族學博物館藏二幅
四、德國科隆東亞藝術博物館藏一幅
五、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一幅
六、捷克Zamek Zbraslav博物館藏一幅
七、中國天津歷史博物館藏二幅
八、美國私人王女士藏三幅,
九、香港私人藏二幅大約在25件左右
數百幅的“紫光閣功臣像”現在早已散佚各處,七零八落不復完整了,目前所見到的畫幅和原先的數目相差十分懸殊,可見是因為遭遇到了重大的變故,才出現瞭如此不幸的命運。現在收存於中國國內博物館的“紫光閣功臣像”,僅有兩幅,均藏於天津博物館,而以收藏清朝宮廷繪畫數量眾多聞名的北京故宮博物院和台北故宮博物院的藏品中則一幅都未見。
其他的“功臣像”均已流散海外。而這批“紫光閣功臣像”散佚的原因和時間,未見任何文字作確切記載。據研究者猜測,應當是在“八國聯軍”佔據北京的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間,當時紫光閣所在的中南海一帶,駐紮有外國軍隊,“八國聯軍”的司令部就設在紫光閣。原先的皇宮禁苑,成了完全開放的地區,內中的陳設物品,遭到破壞、劫掠,損失慘重,亦不足為奇了。
畫像特點/《平定廓爾喀十五功臣圖贊》
中國風骨,西洋畫風 
“功臣像”由數位宮廷畫師合作而成,用寫實的繪畫技法,並以接近等身大小的比例,將戰將們威武凜然的姿態活生生地呈現了出來。在各細部的處理上,都盡顯上乘的觀察力和高超畫功。畫作已經可以看出其受西洋畫的影響,和中國傳統工筆人物畫不同。
 《頭等侍衛固勇巴圖魯伊薩穆像》列《平定西域紫光閣五十功臣像》第28位,由愛啟蒙和金廷標(繪者生平、事蹟不詳)所作。此掛軸在繪製200多年及流失逾百年後,難得地仍保存完好。此畫在清朝的功臣像中是十分重要的作品,在香港蘇富比2007年秋圓明園拍賣專場中,成交價為15,000,000港幣。
畫上的勇士很瘦,腰身很長,斜跨步,微側彎身,隨時準備跨上戰馬的樣子。靜態的畫像,表現的正是《拉奧孔》中那種由靜止到即將開始動作的一瞬間。他身著的不是舞台上誇張的鎧甲,而是斜大襟藍布袍,鈕襻都整齊地繫著,腰上圍著淺褐色的幾片護圍,絕無金銀銅鐵美玉寶石掛飾在身。腳蹬靴,頭戴有翎子的官帽。衣著至簡樸。可不靠鎧甲,卻更顯勇士威風。
最具神采的是勇士的臉部,是他的眼。瘦長的臉,絕無贅肉,但不乏起伏與皺紋。因緊閉雙唇而肌肉緊繃,嚴肅,這是久經沙場的審慎、沉穩、自信的表情。這位生活於大清帝國實力強勁時期的勇士,所體現出來的風骨與精神,和滿清末期的“東亞病夫”形象,完全不同。
畫作的左上角註明滿文和漢文題贊:“頭等侍衛固勇巴圖魯伊薩穆,援兵雖來,畫塹相望,孰騎而呼,為告無恙,維巴圖魯,偕往趣師,其衝賊隊,如分水犀”——勇士的英名、事蹟也和勇士的肖像一起懸掛朝堂,詔告天下,永存美譽了。[2]
十五功臣名單/《平定廓爾喀十五功臣圖贊》
平定廓尔喀十五人:大学士福康安、阿桂、和珅、王杰、孙士毅,领侍卫内大臣海兰察,尚书福长安、董诰、庆桂、和琳,总督惠龄,护军统领台斐英阿、额勒登保,副都统阿满泰、成德。......功稍次者列於后,儒臣为之赞,惟阿桂与海兰察四次皆前列。[3]
部分贊辭/《平定廓爾喀十五功臣圖贊》
1760年年底,乾隆皇帝大力表揚50名征西功臣,阿桂名列第17位;同時阿桂的畫像還被掛在紫光閣裡面。畫像上面,還有乾隆皇帝親自寫的讚詞:“阿克敦子,性頗捷敏。力請從戎,宜哉惟允。身不勝衣,心可干城。楚才繼出,為國之禎。” [4]
王杰
乾隆五十三年、五十四年,清王朝先平定台灣叛亂,後平定廓爾喀(今尼泊爾)叛亂,乾隆皇上兩次在紫光閣繪像表彰功臣,並親自撰寫贊辭。王杰兩次得此殊榮。給王杰的第一次贊辭是:“典學七閩,肅正士風。台灣民俗,頗悉心中。山海險夷,參畫具通。有佐樽俎,圖貌紀功。” [5]
和珅
乾隆在《平定廓尔喀十五功臣图赞》中曾特别提到和珅“于清文、汉文、蒙古、西番(藏文)颇通大意,”乾隆五十二年,清廷正压台湾歧义,和珅成为钦定的二十功臣之一,被绘入紫光阁,乾隆亲题:承训书谕,兼通清汉。旁午军书,唯明切断。平萨拉尔,亦曾督战。赐爵励忠,竟成国幹。“去岁(乾隆五十六年,1791)用兵之际,所有指示机宜,每兼用清、汉文,此分颁给达赖喇嘛及传谕廓尔喀敕书,并兼用蒙古、西番字。臣工中通晓西番字者殊难其人,唯和珅承旨书谕,俱能办理秩如,勤劳书旨,见称能事。”[6]
乾隆帝在《平定廓爾喀十五功臣圖贊》中還有其他詩文當中,對和珅給予充分肯定。他對邊疆少數民族的管理建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乾隆曾說,用兵西藏和廓爾喀時,所有的諭旨都是兼用滿、漢文下達;頒給達賴喇嘛和廓爾喀的敕書,則兼用藏文和蒙古文。大臣中能懂藏文的非常少,只有和珅能把這些諭旨,用滿文、藏文、蒙古文、漢文等各種文字撰寫出來,加以翻譯,並把事情都辦理得很好。[7]
主要人物/《平定廓爾喀十五功臣圖贊》
阿桂
香港蘇富比公司徵集的《阿桂像》
香港蘇富比公司徵集的《阿桂像》圖冊
阿桂是清朝乾隆年間“ 紫光閣功臣”榜上有名的人物, 《詞海》中載有阿桂的條目“阿桂一清滿洲正白旗人。章佳氏,字廣廷,一字云岩。乾隆舉人。歷任伊犁將軍、兵部尚書、吏部尚書,累官至武英殿大學士兼軍機大臣。他為高宗所倚任,曾參與平定準噶爾和天山南路的戰爭。後屢任統帥,用兵大小金月,鎮壓西北迴民起義。又多次察看黃河決口、江浙海塘工程。”而這位阿桂在“紫光閣功臣”中曾四次上榜,第一次是“平定西域之役” ,阿桂排名於前五十功臣的第十七位總共有一百位功臣,當時阿桂的職務為“參贊大臣工部侍郎副都統”第二次是“平定大小金月之役” ,阿桂則排名前五十功臣之首位總共有一百位功臣,其時的職務和頭銜為“定西將軍一等誠謀英勇公”第三次是“平定台灣之役” ,阿桂仍然排名首位總共有二十位功臣,但是其 務和頭銜不詳。第四次是“平定廓爾喀之役 ” ,阿桂排名第二⑤ ,但是其職務和頭銜仍然不詳。《清史稿》中有阿桂的傳記,對其生平記錄甚詳,最後讚揚阿桂曰“高宗圖功臣於紫光閣,前後凡四舉,列於前者親為之贊。⋯ ⋯功稍次者列於後,儒臣為之贊,惟阿桂與海蘭察四次皆前列。阿桂定金月元功,定台灣首輔,皆第一定廓爾喀以爵复第一,讓於福康安。”從中可知,阿桂原先在“平定廓爾喀之役”中也應當是排名第一位的功臣,只是由於他謙讓,把頭名功臣的榮譽讓位於乾隆皇帝的附馬福康安了。
上的滿漢文題跋
《阿桂像》上的滿漢文題跋圖冊
史料中稱,乾隆二十年年,清朝政府平定西域準部、回部得勝,在慶功的同時, '土嘉在事諸臣之績,因葺新斯閣,圖功臣大學士忠勇公傅恆、定邊將軍一等武毅謀勇公戶部尚書兆惠以下一百人於閣內。五十人親為之贊,徐皆命儒臣擬撰” 。乾隆四十一年年,清軍平定大小金川凱旋, “復命圖大學士定西將軍一等誠謀英勇公阿桂、定邊右副將軍一等果毅繼勇公戶部尚書豐異額等一百人,列為前後五十功臣。禦撰前五十功臣贊,命儒臣擬撰後五十功臣贊,一如平定伊犁回部例” 。按照以上敘述,這位四次上榜、兩次排名首位的功臣阿桂,就應當有四幅畫像懸掛於紫光閣內,有著如此榮耀的功臣,在清朝惟獨只有阿桂和海蘭察二人。目前所知,阿桂確實有多幅畫像存世。下面介紹現存的阿桂畫像《定西將軍一等誠謀英勇公協辦大學士吏部尚書阿桂像》軸圖一、二、三,為絹本設色畫,縱、橫厘米,畫幅詩堂上的題贊文字為“西師參贊,經歷多年,茲為巨孽 ,掄掌兵權,誠而有謀,英弗恃勇,集眾出奇,成勳克鞏。乾隆丙申春御題。”另有同樣內容之滿文題贊。漢、滿文之間鈴“乾隆御覽之寶”朱文橢圓印。丙申為乾隆四十一年年。阿桂為平定大小金川之役前五十功臣中排名之首位。畫中的阿桂,身穿戎裝,掛弓袋箭囊,一副武將裝束。此圖於2007年11月由香港蘇富比公司徵集得到。然而此圖已非原先之掛軸裝裱形制,而改為鏡框式樣。[8]
福康安
福康安(?-1796),字瑶林,富察氏,清满洲镶黄旗人。清高宗孝贤皇后侄,大学士傅恒子。历任云贵、四川、闽浙、两广(广西、广东)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封贝子。乾隆时以勋戚由侍卫授户部尚书、军机大臣,袭父封三等公。出从阿桂用兵金川,事后即任封疆大吏。再从阿桂镇压甘肃回民起义,破石峰堡,封一等嘉勇公。1791年,任大将军,率军入藏,驱逐廓尔喀侵略军。乾隆后期帅军平定台湾林爽文起义,封贝子。后督师平定湘黔苗民起义,1796年病卒於军中。
福康安是傅恆的第三子,乾隆帝孝賢皇后的內侄。福康安在兄弟中功勳最為卓著,地位最為顯赫。他從19歲開始戎馬生涯,一生轉戰南北,經歷了無數戰鬥,百戰百勝,是乾隆朝叱詫風雲的大將。
有人說,乾隆對福康安破格提拔是因為乾隆與福康安生母的私情,更有人說,福康安實際上就是乾隆帝的親生骨肉。但是,從其一生中的累累戰功中就不難發現,他的榮譽受之無愧。
乾隆三十七年,清兵再次進攻大小金川,乾隆四十九年,甘肅伊斯蘭教徒起義,乾隆五十二年,林爽文起義,五十六年,尼泊爾廓爾喀族入侵,這四次戰爭福康安都親自參加,並指揮了後兩次戰爭,清軍都獲得了重大勝利,乾隆帝甚至要封福康安為王,但考慮到富察氏一們太盛,就沒有落實。但是,乾隆帝將三個六品官缺賞給福康安,讓他從家人中挑選。對他的恩眷可見一斑。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對尼泊爾王公的戰爭中,福康安曾經率兵打到加德滿都,是我國反侵略戰爭中非常漂亮的戰役,是使國人揚眉吐氣的戰役,因此,福康安也應歸於民族英雄之列,迎為名垂青史的愛國將領。
與其父一樣,福康安也永久地留在了祖國的西南大地。乾隆六十年,福康安奉命帶兵鎮壓苗民起義,初戰告捷,並被乾隆破格封為貝子,他是第一個宗室之外,活著被封為如此顯爵的人。但是就在成功指日可待的時候,嘉慶元年,由於長途跋涉,和緊張作戰,福康安病倒了,但他仍繼續督戰,於五月,病逝軍中。
乾隆帝萬分悲痛,追封福康安危郡王,並建立專祠以致祭。福康安戎馬一生,為國效力,特別是擊退廓爾喀族的入侵,安定邊疆的功績是永遠不會被磨滅的。
主要史實/《平定廓爾喀十五功臣圖贊》
廓爾喀又被稱作巴勒布廓爾喀、巴勒布、,後來叫尼泊爾。此時廓爾喀勢力強大,正想對軟弱的唐古特人(西藏人)用兵,遂借原班禪六世之親弟紅教大喇嘛沙瑪爾巴的投奔和西藏噶布倫索諾木旺扎勒苛索廓爾喀商人,出兵侵入後藏。
乾隆一向十分重視西藏的安全,立即連下諭旨,責令駐藏大臣盡力抵禦,四川總督、提督派兵四千名,由成都將軍鄂輝統領,趕往西藏禦敵,將達賴、班禪移往青海泰宁居住,以保護他們的安全。他又派熟悉藏情會講藏語的御前侍衛、理藩院侍郎巴忠為欽差大臣,入藏主持用兵事宜。
西藏噶布倫因藏兵疲弱,無力抵擋敵軍,派人與廓爾喀議和,雙方議定,西藏噶布倫每年交銀元寶300錠,回贖聶拉木、濟嚨、宗喀三處地方。欽差大臣巴忠、四川提督成德、成都將軍鄂輝同意此議,但是他們知道,皇上決不會接受出銀贖地的不平等條約,便編造謊言,偽稱敵酋悔過投誠,認罪退地,乞求封王納貢。乾隆不明真情,批准了巴忠等人的奏請,於五十五年正月,賜廓爾喀使臣宴,封廓爾喀王子喇特納巴都爾為廓爾喀國王,封其叔巴都爾薩野為公爵。一徵廓爾喀就這樣極其荒唐地結束了。
儘管巴忠等人絞盡腦計,精心編造,陰謀一時得逞,但謊言終究不能長期掩蓋事實,這場欺君誤國大案的真相很快就大白於天下,因為,廓爾喀又入侵後藏了。
原來,當初議定,西藏噶布倫每年要向廓爾喀交銀元寶300錠,每錠重32兩,西藏根本交不起。乾隆五十六年七月初,廓爾喀以西藏欠拉薩大昭寺債不還失約為藉口,發兵入侵,很快攻占聶拉木、濟嚨等處,八月二十日進圍班禪住地紮什倫布,隨即攻占此寺,大肆搶掠,將塔上鑲嵌的綠松石、珊瑚、金塔頂、金冊印等搶走,金銀佛像搶去大半,一時藏中大亂。班禪因早已被駐藏大臣移往前藏而得免於禍。 
乾隆於八月二十二日知悉大怒。巴忠畏罪投河自盡。不好的消息不斷傳來。駐藏大臣保泰驚慌失措,竟奏請將達賴、班禪移至青海泰宁,幸被達賴拒絕。總督鄂輝、將軍成德畏敵怯戰,禦敵無方,擁兵四千餘名,聽任敵軍大掠之後安全退去,又不猛攻餘兵。乾隆感到,不派大軍進剿,難以收復失地,更難制止廓爾喀的再次入侵,於是下定決心,委任新帥,準備大舉征討廓爾喀。
當然,徵廓很不客易,氣候惡劣,山路峻險,敵軍凶悍,滿兵水土不服,不習山戰。一徵廓爾喀之時的成都將軍鄂輝、四川提督成德,都是行伍出身的勇將,徵準平回,徵緬甸,打金川,定台灣,身經百戰,軍功累累,分別由前鋒累次升遷,任至將軍提督,這兩位勇將都對廓爾喀畏懼,不敢進攻,可見徵廓之難。
此時,乾隆已是年逾八旬的高齡老人了,一般人,甚至哪怕是曾經意氣風發的名臣名帥猛將,到了這個歲數,也只有認命養老了,不可能再生雄心,攀越重重難關,遠征強敵於幾千里之外。可是,乾隆卻寶刀不老,壯志仍在,為了保衛大清疆域,確保西藏安寧,他決定不畏艱險,二徵廓爾喀。
廓尔喀贡马图他凭借历次征战的经验教训,仔细分析敌我双方情形,最后选择了最佳的作战布署。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委任得力将帅,授一等嘉勇公、两广总督、协办大学士福康安为大将军,二等超勇公、领侍卫内大臣海兰察为参赞大臣;二是挑选精锐将士。此时满洲八旗已是军威不振,绿营兵疲弱怯战,乾隆乃另辟新径,重用索伦和川西地区的屯练土兵(即藏兵),调索伦达呼尔兵1000、金川等屯练士兵5000、察木多兵2000,并派御前行走护卫的巴图鲁、乾清门侍卫章京(皆勇猛之人)额勒登保、永德、珠尔杭阿等一百员作为核心,分率14000名官兵征战;三是筹办大量银米器械枪炮,仅五十六年九月至五十七年二月的半年里,就准备了600万两银子,供军需用费;四是确定用兵的方针、目的和重要策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进军的目标是直取其都城阳布,征服整个廓尔喀,战术是精兵深入,“捣穴擒渠”。随着形势的变化,后来他又修改了目标,指示前方,能灭其国,固为大胜;万一不行,也可乘胜允降班师。 
大将军福康安、参赞大臣海兰察等将帅,遵照圣旨,于乾隆五十七年闰四月,率锐卒约6000人出征。五月初,攻擦木,此地两山夹峙,中亘山梁,惟一径可通。廓尔喀军“据险拒守,拼死抵御”,清军猛攻,歼灭守军二百余人,打了第一个胜仗。接着,交战于噶尔辖尔甲山梁,斩杀敌兵三百余人,海兰察马足受伤。再往前,成德与穆克登阿攻克聂拉木,海兰察与御前侍卫台斐英阿督索伦兵往来冲击,头等侍卫阿满泰等将弁奋勇厮杀,歼敌一千余人,攻克济咙。五月中,清军已尽复失地,敌军退还本境。 
濟嚨西南皆崇山峻嶺,道路險惡,“高山夾峙,窄徑崎嶇,較金川尤為險阻”。距濟嚨80裡有熱索橋,渡橋即廓爾喀界,河面寬廣,槍彈不能射敵,敵軍據險死守。福康安、海蘭察暗遣頭等侍衛哲森保等領兵翻越兩座大山,繞至熱索橋上游,斫木編筏潛渡,疾馳猛攻守軍,福康安乘機統兵搭橋,兩路夾攻,敵軍倉卒敗走。五月十七日清軍渡橋,進密裡頂大山,沿途“陡崖高磡,亂石叢接”,“山重疊無路徑”,“無平地可搭營”,“路逼仄,不能駐足”,大帥、將領、士卒“皆露宿崖下,實甚勞苦”。五月二十二日,雙方激戰於協布魯克瑪,清軍猛攻,焚敵壘5座,斬三百餘人,破木城石卡,敵軍敗走。清軍繼續前進,沿途“林深箐密,路徑險峻”,東覺嶺兩崖壁立,中隔橫河,水深流急,“士卒复皆穿,跣足行石上,多剌傷,又為螞蝗啃嚙,兩足腫爛”。地陰多雨,“大雨如注”,“夜則成冰雪”。清軍將士艱苦行進,奮勇衝殺,屢戰屢勝,先後攻克東覺嶺、雅爾賽拉等木城,殺敵4000,深入廓爾喀境內700餘里。七月初進攻甲爾古拉、集木集,離都城陽布僅數十里。雙方惡戰,福康安因屢勝而“ 驕滿 ”,疏於指揮,率領部分士卒冒雨仰攻二十餘里,遭敵軍伏擊,“木石雨下”,清軍“且戰且卻” ,勢甚危急,福康安親身督戰,幸好海蘭察隔河接應,御前侍衛額勒登保扼橋力戰,鏖戰兩日一夜,敵軍始退。這一戰,清軍克大山2座、大木城4座,石卡11座,斬敵將13員敵兵600名,清護軍統領、御前侍衛台斐英阿,二等侍衛英齎等人亦陣亡,“死傷甚眾”。
這時,廓爾喀王叔巴都爾薩野因清兵猛勇,連戰連勝,自己失地數百里,難以繼續交戰,便連遣使者“乞降”求貢。福康安也因甲爾古拉一戰損失重大,不可能攻克陽布消滅敵國,同意議和。乾隆帝擔心福康安重蹈當年將軍明瑞深入敵國糧盡援絕敗死荒郊的覆轍,一再諭令福康安允降收兵。雙方都有停兵誠意,遂達成協議,清軍撤回西藏。乾隆五十八年正月,冊封拉納特巴都爾為廓爾喀國王,五年一貢,從此雙方關係密切,友好往來。[9]
評價/《平定廓爾喀十五功臣圖贊》
乾隆皇帝在位期間親自指揮的平定準噶爾叛亂、征服大小金川、平定台灣、平定廓爾喀等十次重大軍事行動。這些軍事行動為維護民族統一,國家安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乾隆皇帝在紫光閣如此精心佈置,並舉行盛大活動,名為宣揚西征將士的業績,實際上真正的目的在於宣揚自己,把紫光閣做為他武功顯赫的豐碑。但是從軍事上講,他的武功真正那麼成功嗎?很值得研究。準噶爾部之失敗,先由於內亂,後又瘟疫流行,死於瘟疫及避入俄羅斯者過半,致給清軍以可乘之機,回部霍集占兄弟長期居住在準噶爾,脫離了回族群眾,以致叛亂後眾叛親離,自取滅亡。在這種情況下,清廷用兵五年,耗銀二幹餘萬兩,出征統帥將士則一再失誤,或遭挫,或失良機,這已顯露出清王朝由盛轉衰的徵兆。
相關讚詞/《平定廓爾喀十五功臣圖贊》
乾隆御制《平定金川五十功臣像赞》 
---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二十四) 
金川既平定,图功臣像于紫光阁,序而赞之,一依伊犁回部之例。其故其义,前序言之详矣。兹复何言?而不能无言者,诚以诸臣宣力摅猷,或定策于樽俎之间,或冲坚于石矢之队,且捐躯尽节者指不胜屈,宁忍令泯没无闻,而弗寿厥仪表彰厥名声者哉!夫用兵盖难言之矣。无应机之谋,乏识人之鉴,而徒俾推毂,是藉寇兵而赍盗粮也。温福之偾军,朕深引以为愧,而阿桂终能集事,朕又略因解嘲。至于午夜废寝,当食忘餐,吁,亦劳矣!夫无此劳而徒曰有兵有将,汝其为我征伐,则真穷兵黩武而付其天下之成败于不问者,朕弗为也。观此序者,或谅朕非穷兵黩武之为,幸何如之!冀何如之!而朕之子孙尚以佳兵为戒,苟不得已而用之,必深体此序之意,弗以冒昧行焉,则我大清亿万年无疆之休基于是矣。前图逮今甫十六载,事故过去者即十分之九,为之怆然。而后生叠奋,继前人之光,为国家之用,林林源源以出,因又为之庆矣。其两被图形如阿桂之伦,岂非德业之光辉,人臣之厚幸,而较卫霍英鄂之流更为荣遇超越乎! 
西师参赞,经历多年。兹为巨擘,抡掌兵权。西师之役,阿桂为参赞大臣,著有劳绩。因其娴习军务,特授为定西将军,统兵剿两金川。阿桂承命以来,筹画尽心,不惮艰险,用能扫荡贼巢,俘擒逆党,大勋克集,实为首功。锡爵图形,优加章服,懋昭酬庸之典。诚而有谋,英弗恃勇。集众出奇,成勋克巩。 
---定西將軍一等誠謀英勇公協辦大學士吏部尚書阿桂
宜喜弗動。癸巳夏,因促浸賊人勾通趲拉降番,潛出滋擾。時豐升額駐兵宜喜,諭令就近赴大板昭堵剿。豐升額得旨時已知有木果木之事,又未得阿桂軍營信息,恐將綽斯甲布一路兵力分單,徒去無益,竟未移兵前往。奏至,嘉其有識,特降旨獎勵之。定見識機。後副西路,親勵戎衣。遜克爾宗,督兵進取。國之藎臣,勇繼乃祖。遜克爾宗地最險要,且在我軍之後。豐升額督兵進攻,或斫寨而入,或梯牆而進,遂爾得碉殲賊。嘉其勇敢,無愧乃祖巴圖魯公額亦都之風。因於所襲果毅公爵加“繼勇”二字以旌之。
---定邊右副將軍一等果毅繼勇公加一等子戶部尚書豐升額
獨統一路,頗有斬獲。姻戚少年,世承恩澤。明亮為孝賢皇后親侄,察其少年誠篤,俾習軍旅,命為副將軍,在南路統兵,隨即攻取馬尼,繼复移兵襲取宜喜山梁,遂於北路進剿尋克日旁沙爾尼一帶,亦屢著功績。建績抒誠,是用褒嘉。俾司將印,永靖筰巴。兩金川既平,於其地設鎮安營駐守,因授明亮為成都將軍以控馭之。
---定邊右副將軍一等襄勇伯成都將軍明亮
土爾扈特,安集邊城。辛卯夏,土爾扈特汗渥巴錫等率全部歸順,特調舒赫德為伊犁將軍,經理其事,安措極為妥協。旋授為大學士。甲午秋,命統兵剿捕山東逆匪王倫,甫六日而藏事。命入綸閣,速定臨清。金川之役,未悉端委。書旨承行,時亦贊理。
---大學士舒赫德 
內地土司,事須漢字。國家用兵一切機宜率以清字書旨,茲金川乃內地土司,軍書往來多用漢字。五年以來,於敏中始終其事,禀受機宜,承旨書諭,頗著勤勞。既加恩賞以世職,並賜雙眼孔雀翎,圖形紫光閣,尤儒臣從來未有之榮遇。自始至終,勤勞弗替。相機擬諭,厥功茂焉。賜翎寫像,儒臣孰肩。
---大學士一等輕車都尉於敏中
父定复叛,子嘗愧之。戊辰金川之役,大學士傅恆前往經略。時以莎羅奔郎卡畏罪投誠,遂奏聞受降。未十年,郎卡即滋擾鄰封,其子索諾木益背恩反噬,實深悔前此之姑息,非一舉而殄滅之不能永除後患。福隆安因此屢懇赴軍營自效,皆未允所請,留之禁近,俾習贊軍務。是用稽首,躬請出師。留於左右,俾習規畫。頗有嘉謀,協予廣益。
---兵部尚書一等忠勇公和碩額駙福隆安
伊犁宣力,屢立戰功。金川參贊,仍勵勇忠。抱病軍營,弗令奏聞。惜竟不起,未觀成勳。
---原參贊大臣固倫額駙贈和碩親王色布騰巴爾珠爾
射巴雅爾,超授侍衛。洊至都統,參畫軍計。堅碉險寨,無不先登。勇而有謀,封侯實應。
---參贊大臣一等超勇侯都統海蘭察 
虎槍隨圍,覺與眾殊。命往勦賊,攘臂以愉。閱歷既多,遂參謀議。獨當一面,亦復集事. 
---參贊大臣一等嫻勇男護軍統領副都統額森特
八旗子弟,總屬世臣。菁莪造就,命以從軍。勇弗搴旗,智堪入幕。北路贊機,時資其略。
---參贊大臣護軍統領舒常
兄終王事,至今為恨。奎林乃毅勇公明瑞親弟,皆孝賢皇后親侄也。明瑞為將軍,督兵征剿,緬匪陣亡,朕每以為恨,不忍更命從軍。乃奎林力請不已,因許之,奮勇屢著功績。屢請效力,披堅斫陣。心源落落,膽氣堂堂。世家英器,是予所臧。
---領隊大臣一等承恩武勇公加一等男都統奎林
襲父卹職。和隆武之父將軍和起,征剿準噶爾時,在闢展為莽噶里克等所害,議卹予以世襲子爵。和隆武襲之。此次征剿金川,不意其勇敢超眾若此,因晉封侯爵。少年老成。囊錐脫穎,竟善用兵。略日旁寨,獨擅偉勳。楚材繼出,既憐以欣。
---領隊大臣三等果勇侯都統和隆武
代兄以往,繼父而奮。福康安,福隆安之弟也。矜許廑勵,王臣之藎。登碉奪寨,那須蒙甲。嘉勇錫名,世傳勳業。
---領隊大臣內大臣都統戶部侍郎三等嘉勇男福康安
父是日,子非弄。普爾普之父巴圖濟爾噶爾,以都爾伯特部宰桑來降,隨徵回部,於和闐立功,仕至都統。普爾普臨陣奮勇,頗能繼其父志,因特錫男爵。命往勦賊,盡力無遺。金戈鐵衣,冰山雪窖。能入能出,敵不敢校。
---領隊大臣副都統三等奮勇男普爾普
憶當國初,創業開基。宗室王公,宣力率師。承平襲慶,安享榮華。董軍建勳,斯為可嘉。
---領隊大臣荊州將軍輔國公興兆
中土回人,性多拳勇。哈其大族,每出將種。向略趲拉,屢舉險要。中道病殂,成功未告。
---原參贊大臣西安提督哈國興
西師效勇,早著旗常。命剿逆番,盡力以覆。搘橋渡河,奪卡據水。用濟我師,井井有理。
---領隊大臣西安提督馬彪
挾翼雖英,禦須造父。設非其人,良材徒苦。陷木果木,將軍僨轅。溫福頓兵昔嶺,株守不進,以所統二萬眾散佈各卡,遂以分而見少,致為賊人所輕。趲拉降番七圖甲噶爾思甲布等約促浸許為內應。賊眾各由間道潛出,擾溫福後路,漸逼木果木軍營。綠旗懦卒聞風驚潰,溫福率十餘人突出,遇賊被害,馬全在後抵禦,遂沒於陣。英材為庸帥所誤,雖加恩贈卹,至今惜之。殿後捐軀,愧惜難言。
---原領隊大臣江南提督馬全
本非習戰,遇戰即奮。恐孤父名。書麟乃大學士高晉之子。偉哉後進。功成事定,提督鬱林。攻則壯志,守則小心。
---領隊大臣廣西提督書麟
本射生手,獸無跳走。以之射賊,探囊物取。冒險屢進,志篤且純。受創獨重,祿養終身。三保在軍營,每戰勇往,不避矢石,因攻甲橐賊寨,右臂受鳥槍傷甚劇,久治不瘥。憐其臂已殘廢,免令入直當差,仍留副都統之任,俾得祿以贍。
---領隊大臣副都統綽克托巴圖魯三保
有足如鑷,有手如翼。削壁尖峰,行無難色。領隊奮勇,屢克碉堅。羌兒畏之,若雀遇鸇。
---領隊大臣副都統法福里巴圖魯烏什哈達
木思工噶,躍入賊碉。督眾鞣膊,勇不目逃。巴佔牽敵,俾無遮郄。番人望之,弗戰辟易。
---領隊大臣副都統多布坦巴圖魯瑚尼爾圖
奎林深入,賊刃將及。發矢斃之,險中救急。同心合力,共集大勳。寫圖旌壯,惇史流芬。
---領隊大臣副都統札克博巴圖魯爾格德
喀咱奎林,及和隆武。絕地被遮,餘勇猶賈。曰阿爾都,據險牽賊。二人乃出,其功尤特。
--- 领队大臣副都统咱尔亲巴图鲁阿尔都 
跬步皆山,面前万仞。无著足处,攀腾奋迅。遂破札古札古即札乌古,急呼之则为两字。既翘且英。人中狮子,实称其名。阿尔萨朗,国语谓狮子也。 
--- 领队大臣副都统阿尔杭阿巴图鲁阿尔萨朗 
率健锐营,训练有素。节制之师,五步六步。礌丛中,鼓众身先。劳而不伐,是用称贤。 
--- 领队大臣副都统穆腾额巴图鲁舒亮 
堂堂之阵,亦藉出奇。潜行僻路,附葛踔巇。直越峰顶,火攻石碉。破二百寨,色格功高。科玛于沙坝山率兵潜行,攀陟山顶,为贼所阻。即分兵抢占色格落喀尔都等处,抛入火弹,烧贼寨二百余间。 
--- 原领队大臣副都统衔纳亲巴图鲁科玛 
有贼必战,有战必先。率我劲旅,攻其中坚。志不顾身,勇能知义。噶占进栈,丹格建帜。 
--- 领队大臣副都统衔扎济克巴图鲁伊兰保 
功成一将,那保无虞。争前耻后,旧风未渝。当噶之战,直进身殒。使我心恻,优恤惟允。 
--- 原领队大臣副都统衔扎尔巴图鲁佛伦泰 
信勇世家,志不愧祖。富兴为信勇公费英东之曾孙,以有足疾不能登陟攻战,而驻守要隘则甚得力。徒以窳痿,艰于步武。蚕丛鸟道,登進則遲。據險守要,千軍不移。
---領隊大臣副都統三等信勇公富興
賊之所恃,據碉堅守。我之所利,柵進取。知彼知己,正以出奇。邀隙攢射,善手是資。
---領隊大臣副都統德赫布
索倫善射,其中稱最。西師建勳,紫閣形繪。逞其猿臂,搜彼蟻封。不虞創重,嘆惜何窮。
---原領隊大臣副都統莽喀察
資哩美諾,皆樹奇績。奪昆色爾,攀枝援壁。固資眾力。率先必親。事定酬庸,命鎮天津。
---領隊大臣直隸天津鎮總兵噶布什海巴圖魯海祿
甘涼宿將,屢立戰功。以其驍習,俾伐蠻寶。於巴布里,攻其恃固。乘雪拔之。有如李。
---領隊大臣貴州鎮遠鎮總兵巴格巴圖魯敖成 
連環火攻,國之雄器。率領得人,無往不利。及至近碉,斫門穴孔。大呼直入。嘉乃獨勇。
---領隊大臣山西大同鎮總兵巴爾丹巴圖魯官達色
沉舟側畔,鼓棹為難。受創復進,其心審丹。似若而人,不勝屈指。養育八旗,報非虛飾。葉
---領隊大臣四川川北鎮總兵賽尚阿巴圖魯成德
承平日久,敢恃內安。永憶文子,厥有名言。嘉我諸臣,遇兵則奮。竭力敵愾,世承家訓。
---領隊大臣陝西固原鎮總兵法福里巴圖魯圖欽保
始由偏裨,洊至總戎。騎牆殺賊,受傷捐躬。賞延於世,為之惜悼。季世朱門,歌舞以笑。
--- 原甘肃肃州镇总兵札亲巴图鲁曹顺 
父殁王事。保宁之父纳木札尔以靖逆将军征剿回部,于黑水阵亡,恤赠义烈公。保宁袭爵,因其力请出师,遂允之。在军营屡著功绩。袭爵为公。不忘忠荩,力请从戎。虽属少年,乃如宿将。持重戒轻,心精胆壮。 
--- 领队大臣陕西兴汉镇总兵三等义烈公保宁 
谁谓世家,而多纨绔。后生可畏,不忘祖父。叶 特成额为原果毅公策楞之子,其高祖即巴图鲁公额亦都也。是予所嘉,是予所怜。愿予世臣,绵此万年。 
--- 领队大臣山西太原镇总兵特成额 
平生若懦,战则倍勇。虽屡受伤,进不旋踵。功成事定,贼寨火延。没于弗值,实可嗟焉。将军等既平促浸贼巢,扫荡数日后,噶喇依寨内忽火起,延及火药局。乌尔纳督兵往救。不意药轰石飞,伤脑而没。为之悼惜,因敕部照阵亡例议恤。 
--- 原领队大臣陕西延绥镇总兵乌尔纳 
披坚破锐,突将无前。众志成城,而各力宣。威震邛筰,拉朽摧枯。宜喜已克,惜哉捐躯。 
--- 原署福建建宁镇总兵敦柱 
七校护卫,无殊众人。及至临敌,其胆包身。地道深入,木城超跃。遂克勒围,厥功允卓。 
--- 头等侍卫扎卓穆巴巴图鲁额尔特 
每战俱前,三遇三克。胜彼忠嗣,王耀武漠北。漠北可马,此步而攀。冰万仞,所以为难。 
--- 头等侍卫扬达克巴图鲁托尔托保 
一大曷支,众擎易举。嘉我诸臣。钦保、泰斐英阿。心同力努。人自为战,各有所成。攻康萨尔,直进贼营。 
--- 二等侍卫拉布凯巴图鲁泰斐英阿 
于战可观,人之立志。或挺而前,或退而避。受伤虽多,其节弗逾。如柏凌冬,壮矣丈夫。 
--- 二等侍卫崇茜巴图鲁柏凌 
或仰而攻,或俯而压。仰似鹰抄,俯如马蹋。么蘼迹遁,鬼蜮魂销。追奔逐北,处处功高。 
--- 原二等侍卫额依巴尔巴图鲁达兰泰 
贼之长伎,在于善守。反而用之,栅进取。德赫布、萨尔吉岱。滴博蓬婆,威名远服。惜哉阵亡,于阿穰曲。 
--- 原二等侍卫善巴巴图鲁萨尔吉岱 
贼之所惧,劲弓长箭。飞锋猬集,对则色变。索伦捷手,射番最多。每据要害,其功弗磨。 
--- 索伦佐领舒克丹巴图鲁特尔惇澈 
黩武岂愿,诘戎敢忘!因弗得已,晓夜徬徨。良材总总,为国宣猷。写图表绩,永示千秋。 
--- 贵州副将奢特陈巴图鲁兴奎 
“一如平定伊犁回部例”,平定金川大功告成后,乾隆皇帝再“御制前五十功臣赞,命儒臣拟撰后五十功臣赞”。此为平定金川前五十功臣赞。[10] 
---------------
將《凌煙閣功臣圖》、《洪武開國勳臣圖》和《雲台三十二將圖》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_百度百科 http://bit.ly/2JX9Gdr
《云台三十二将图》_百度图片搜索 http://bit.ly/2JQ0BD6
《洪武开国勋臣图》_百度图片搜索 http://bit.ly/2JXgGqm
-------------------
功臣像:應圖求駿馬驚代得麒麟
時間:2016-6-10 15:34:11  信息來源:中國商報收藏拍賣導報
  《漢書·蘇武傳》中記述西漢“宣帝甘露三年……乃圖畫其人於麒麟閣,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從此“麒麟閣功臣像”開啟了帝王圖繪功臣,以示褒獎的先河。
  東漢明帝在位期間,“永平時,顯宗追感前世功臣,乃圖畫二十八將於南宮雲台,其外有王常、李通、竇融、卓茂合三十二人。”( 《後漢·二十八將傳論》)漢代的麒麟閣、南宮雲台不僅藏有功臣像,而且還是藏書、講學的地方。這些臺閣旨在發揮歌功頌德,“成教化,助人倫”之功用。魏晉時期漢代的這種功臣繪像形式漸漸衰微沒落。
  唐代是繼漢朝之後,中國歷史上又一個光輝燦爛的時代。貞觀十七年,唐太宗李世民效仿漢宣帝麒麟閣的做法,詔畫太原首倡義兵的親王府時代的功臣24人於凌煙閣。唐太宗御筆題寫畫贊,宰相、大書法家褚遂良題寫閣名,大畫家閻立本作畫。群英薈萃,盛極一時。隨後凌煙閣圖畫功臣成為一種定制,之後的唐代帝王又不斷加入新的功臣“進駐”凌煙閣。
  北宋也有圖繪功臣於高閣的記載,宋徽宗崇寧三年(1104年)6月,圖畫王安石等宋神宗熙寧、元豐年間變法功臣於顯謨閣,與宋神宗禦集放在一起。
  到清代乾隆帝更是好大喜功,凡事都與漢唐比高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廷取得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亂的勝利。乾隆帝命將中南海紫光閣修葺一新,御筆親題“紫光閣”匾額,並御書對聯“幹羽兩階崇禮樂,車書萬里集冠裳。”乾隆皇帝命宮廷畫師畫傅恆、兆惠等一百功臣於紫光閣。還將《御製平定伊犁及平定回部告成太學碑文》《伊犁全畫》《回部全畫》、《平定西陲凱宴圖》懸掛於閣內。乾隆四十年(1775年),乾隆帝又取得了平定大小金川戰役的勝利。次年,復命宮廷畫師將阿桂等一百功臣繪於紫光閣。後又繪“平定台灣”五十功臣,“平定廓爾喀”功臣三十。從此,清代在紫光閣的功臣像達到280人,超過了歷史上各個時代的總和。
  由此皇帝詔命功臣圖像,已成為建功立業的最高象徵,也成為歷代願為國家效力、奮發圖強的好男兒平生的最大追求。由詩文便可見一斑。王維《裴右丞寫真贊》雲:“麟閣之上,其誰比崇。”李白《司馬將軍歌》雲:“功成獻凱見明主,丹青畫象麒麟台。”更甚者將不得題名於臺閣為人生最大憾事,白居易《題舊寫真圖》雲:“可恨凌煙閣,不得畫功名。”陸游《秋懷詩》雲:“興懷徒寄廣武嘆,薄福不掛雲台名。” 
  《歷代功臣像》拓本,藏於北京畫院。拓本收錄歷代名臣自倉頡(皇帝大臣)、契(舜的大臣)至史可法畫像拓片,由於歷史原因,散佚多幅,現剩餘拓本共計99幅。拓本縱31.5厘米、橫23.5厘米,版心縱24.5厘米、橫20.5厘米。每幅功臣像拓片都配有一段楷體傳記說明。此拓本應為民國拓,濃墨擦拓,拓工講究,紙墨精良。按圖索驥,《歷代功臣像》拓本圖像功臣的遴選標準應為清代功臣配享。
  清代朱彭壽撰寫的《舊典備徵》裡寫道:“歷代配享廟庭諸臣,向皆以勳績為重,至考其生平行誼,則多有不孚眾望者。我朝於歷代帝王廟從祀功臣,經禮臣公同集議,審核極嚴,故祀典所垂,最為允當。按順治十七年所議定者,為黃帝臣風後、力牧;唐虞臣皋陶、夔龍、伯夷、伯益;商臣伊尹、傅說;周臣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召虎、方叔;漢臣張良、蕭何、曹參、陳平、周勃、鄧禹、馮異、諸葛亮;唐臣房玄齡、杜如晦、李靖、郭子儀、張巡、許遠、李晟;宋臣曹彬(按原祀尚有潘美、張浚二人,至是年以御史顧如華奏請罷祀,因撤去)、韓世忠、岳飛;金臣幹魯粘沒喝、斡離不;元臣木華黎、伯顏;明臣徐達、劉基。至雍正初,遵聖祖遺命,复議增黃帝臣倉頡;商臣仲虺;周臣畢公高、呂侯、仲山甫、尹吉甫;漢臣劉章,魏相、丙吉、馬援、趙雲;唐臣狄仁 、宋璟、姚崇、李泌、陸贄、裴度;遼臣耶律曷魯;宋臣呂蒙正、李沆、寇準、王曾、范仲淹、富弼、韓琦、文彥博、司馬光、李綱、趙鼎、文天祥;元臣不忽木、脫脫;明臣常遇春、李文忠、楊士奇、楊榮、于謙、李賢、劉大夏。同治中,又增周臣散宜生、北魏臣高允,合之共八十一人。”
-----------------
乾隆《御製功臣像贊》亮相拍場估價5000萬元
乾隆《御製功臣像贊》
昨天,北京保利拍賣召開新聞發布會,本季春拍將於2015年5月30日起至各場拍賣前一日在北京全國農業展覽館預展,並於6月3日至8日在北京四季酒店舉槌。屆時將呈現近現代書畫、古代書畫、現當代藝術、古董珍玩、當代工藝品等50餘個專場。在古代書畫夜場,乾隆帝《御製平定台灣二十功臣像贊》(以下簡稱《御製功臣像贊》)引業內關注。
本屆保利春拍恰逢十週年慶典,在市場環境並不太好的情況下,乾隆帝《御製功臣像贊》能夠現身拍場實屬不易。乾隆皇帝先後領導了10次重大軍事行動,平定台灣林爽文起義是其“十全武功”之一。為了宣揚其卓越戰功,將士們凱旋,乾隆皇帝都要下令為班師回朝的功臣繪製畫像,《御製功臣像贊》即為乾隆皇帝特命御製功臣像手捲。
據了解,《御製功臣像贊》原藏於位於中南海瀛台的“春耦齋”,1900年八國聯軍侵占北京,中南海與瀛台“春耦齋”所藏文物基本上被德軍洗劫一空,原藏貯存“春耦齋”43件書畫。據保利拍賣的工作人員介紹,該作是從法國征集而來,估價為5000萬人民幣
------------------------------
1314 清乾隆御製平定西域紫光閣次五十功臣像贊二十八頭等侍衛固勇巴圖魯伊薩穆立軸設色絹本
https://bit.ly/2HqPvCW
--------------------------------

功臣圖-乾隆帝《禦製平定台灣二十功臣像贊》紫光閣繪《平台二十

大內高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