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包括茶藝、茶禮、茶境、修道/百丈清規/百丈懷海/《百丈清規》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Uvixm9



唐詩中的茶禪美學演講稿
主講:蕭麗華教授(台灣大學中文系)
                                前言
    中國茶文化的發展近兩千年,累積古典茶書至少有124種1,可以說是結合雅俗,融冶儒道釋文化精髓於一爐的,民族生活與精神思想的表徵。
    茶文化的發展從藥用、飲食,演進到生活藝術與思想表徵,有其漫長的歷史,但茶與思想結合的過程是先道後禪,有其文化演變的軌跡,但究竟茶禪起始於何時何人?是個值得探究的第一個問題。
    日本文化以武士道、精雅的茶道美學著稱。從精神文明的角度來說,日本茶道保留中國唐宋禪林煎茶、點茶文化而更形清寂,更具儀式化特徵,形成日常性與非日常性的結合,是直接取源於中國唐宋茶禪2。中日茶禪共同淵源於禪的美學特徵,是第二個值得探究的重心。
    中國唐宋兩代可說是茶禪文化的「建立期」與「發展期」。高度的僧俗往來為茶禪文化留下大批的詩文著作,這些作品傳述著茶禪文化美學、茶禪思想境界、茶禪活動實錄、茶禪歷史典故,也增益詩歌文學的內涵與禪宗法門的機趣。唐朝文人創作茶詩高達六、七百首,其中詩僧之作佔半數,可說是茶禪興盛的表徵,重要的茶禪美學都建立在此時期,宋代茶禪進一步發展高度的「茶禪一味」3思想美學,這都是未來值得觀察的內涵。
茶禪的起源
    中國茶文化由來已久,相傳神農嚐百草,即知茶有解毒藥效4。從食用、藥用到飲用,茶文化有其歷史進程。飲茶的起源,據清人顧炎武《日知錄》云:「自秦人取蜀而後,始有茗飲之事。」推測飲茶始于戰國末期,但缺乏直接、有力的證據。到西漢王褒〈僮約〉有「烹荼盡道」、「武陽買荼」等記載5,足以證明西漢飲茶有史可據。〈僮約〉寫定於西元前59年,算起來中國的飲茶歷史已逾二千年。6
    六朝時,飲茶文化開始發展出文人的生活美學與道家輔助修道的觀念。杜育〈荈賦〉云:「沫沉華浮,煥如積雪、燁若春敷。」張載〈登成都樓詩〉云:「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區。人生茍安樂,茲土聊可娛。」7茶味芬芳清雅,茶色如積雪積、春敷,已經成為文人賞愛之樂。至於陶宏景《名醫別錄》云:「茗荼輕身換骨,昔丹丘子、黃山君服之。」8《神異記》云:「餘姚人虞洪,入山採茗,遇一道士遷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吾,丹丘子也。聞子善具飲,常思見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給,祈子他日有甌羲之餘,乞相遺也。』因立奠祀,後常令家人入山,獲大茗焉。」壺居士《食忌》云:「苦荼久食,羽化。」9由此,可以看出南朝道士將茶視為換骨神方。
    佛教坐禪飲茶最早可追溯至晉代,據吳立民〈中國的茶禪文化與中國佛教的茶道〉10一文考證,飲茶生活進入僧人禪坐世界的記錄,最早見於《晉書‧藝術傳》11,內容記載敦煌行者單道開在後趙都城鄴城昭德寺修行,藉由「茶蘇」以防止睡眠,頗具精神。可見晉代僧人已經認為「茶」有助於參「禪」。釋道悅《續高僧傳》也記載南朝.宋僧人法瑤入山寺,遇年紀垂老的沈臺真,於飯所飲茶。12晉高僧慧遠還曾於江西廬山東林寺與陶淵明,話茶吟詩,敍事談經。這都可看出晉代僧人的飲茶之風
    然而,茶禪文化之真正確立與普及,應是從唐代開始。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載:「開元中,泰山靈岩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學禪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挾,到處舉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13從這裡可以看到唐開元時期(713-742),由僧人坐禪、飲茶助修,以致形成民間轉相仿效的飲茶風俗。唐代飲茶文化迅速廣泛地流傳於各僧院中,僧人不只飲茶參禪,也以茶供佛14,寺廟中更設有「茶堂」,作為招待賓客品茗、討論禪佛之理,同時亦設置「茶鼓」,以擊鼓召集寺院僧人飲茶,還有專門煮茶的「茶頭」與為遊客惠施茶水的「施茶僧」。15僧人與文人之間,除了以詩文會友之外,也因此產生了「茶宴」16。
    中國第一部茶經因此產生。《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云:「楚人陸鴻漸為茶論,說茶之功效,並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統籠貯之,遠近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於是茶道大行。」17陸鴻漸指陸羽(733-804),《茶經》一書的完成(765)18代表茶文化的的奠立,從此茶的功效更為世人所了解,茶禪文化也在僧俗往來中更形規模19。禪宗宗門因此將坐禪飲茶列爲規式,寫入《百丈清規》中。佛教叢林制度,由唐百丈禪師立《百丈清規》而創定,《百丈清規‧住持章第五》有「新命茶湯」、「受兩序勤舊煎點」、「掛真舉哀奠茶湯」、「對靈小參奠茶湯」;《百丈清規‧節臘章第八》有「赴茶」、「旦望巡堂茶」、「方丈點行堂茶」等條文20,此後宋代宗頤的《禪苑清規》中更明文規定叢林茶禪及其次第茶禮21。
    從歷史看來,茶禪文化醞釀於晉代僧人的飲茶之風,建立相關的制度與禮儀於唐代的佛教叢林,重要的茶禪美學也成就於唐代的僧俗往來之間。
    唐代茶禪美學
    從精神的角度來說,唐人飲茶已有茶道,所謂「茶道」是以修行「道」爲宗旨的飲茶藝術,飲茶之道和飲茶修道的統一。據丁以壽的歸納,「茶道包括茶藝、茶禮、茶境、修道四大要素。所謂茶藝是指備器、選水、取火、候湯、習茶的一套技藝;所謂茶禮,是指茶事活動中的禮儀、法則;所謂茶境,是指茶事活動的場所、環境;所謂修道,是指通過茶事活動來怡情修性、悟道體道。」22
    如前所引,「茶道」一詞最早出現在《封氏聞見記》卷六論陸羽的文字中,但陸羽《茶經》只是綜述茶源、茶具、造茶、茶器、煮茶、飲茶、茶事等等之作,關於上述所謂茶道四大要素,算是已具規模,但關於茶禪,則沒有明確的指涉。綜觀《茶經》中涉及茶湯美學與精神修養的文字只有一、二,如:
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相抗衡。(一之源)
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緣邊如湧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有頃,勢若奔濤濺沫,以所出水止之,而育其華也。
湯之華也,華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餑,細輕者曰花。如棗花漂漂然於環池之上,又如環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雲鱗然。其沫者,若綠錢浮於水湄,又如菊英墮於鐏俎中。餑者,以滓者之,及沸則重華累沫,皤皤然若積雪耳。(五之煮)
從這些文字可以看出陸羽的茶道思想是儒道釋合一的,這與唐代文化思想的背景一致。以「最宜精行儉德之人」一語來說,梁子《中國唐宋茶道》指出,《茶經》通書凡用8個精字,是「完美的原則」「精美上乘」、「精氣飽滿」,植基於「屋精極」「衣精極」的向上追求一種崇高的精神境界;「儉德」則反應出儒家思想底蘊23。筆者認為精還有道、釋的思想,道家之「窈兮冥兮,其中有精」(《老子》二十一章),佛家之「精舍」、「精室」、「精進」,也是追求超越之意;而儉為道家三寶之一24,也是禪宗叢林生活美德,禪僧苦行清修,衣不過三衣,食只日中一食,其儉更勝於儒者25。可見陸羽的茶道思想是融合式的,尚未發展出具體的茶禪概念。但他已經詮釋出茶湯美學,「五之煮」中一大段譬喻形容,成為文人飲茶嚮往的境界,也開啟日本重要茶道美學(見下節論述)。
    《茶經》中唯一明確用宗門語言的只有「與醍醐、甘露相抗衡」一語,嚴格說起來,陸羽為唐人整理出茶事文獻,提供茶道美學,但尚未臻於茶禪境界。不過茶道的理論化卻起始於陸羽,而陸羽又曾當過小沙彌,受寺院茶事薰陶,也算是佛教對茶文化的間接貢獻。
    此外,綜觀唐代茶著如張又新《煎茶水記》、蘇廙《十六湯品》、溫庭筠《采茶錄》、毛文錫《茶譜》等,都少有涉及禪的相關討論。只有王敷《茶酒論》以茶酒對話的擬人小說手法,提到唐人飲茶之普及,「貢五侯宅,奉帝王家」,「我之名草,萬木之心。化白如玉,或黃似金。明僧大德,幽隱禪林。飲之語話,能去昏沈。供養彌勒,奉獻觀音。千劫萬劫,諸佛相欽。」26顯見唐代普遍以茶供佛的禪風。
    既然唐代茶著、茶文看不到禪的蹤影,我認為唐人的茶禪美學應該是呈現在僧俗往來的作品與禪林的生活中。考察《全唐詩》後確實發現,在與茶神陸羽唱酬的詩僧皎然之後,茶詩作品才大量出現,表現出較多茶禪的美學思想。因此,研究唐代茶禪,應從中唐到晚唐之間的唐代茶詩與禪宗清規、燈錄入手,尤其是禪僧的作品,分析其中的禪思想,勾勒其中的茶禪美學。
    這裡先以皎然來看。皎然是陸羽至交,陸羽漂泊湖州時就是棲身於皎然的草堂別業,後來才經過湖州刺史顏魯公的支助,買得青塘別業,此別業也是陸羽與皎然、李萼等文人茶客聚會、吟詩、品茶的處所。27皎然是中唐僧人中茶詩特多的一位,其作品中有不少茶禪美學,對陸羽應有一定的影響:
○望遠涉寒水,懷人在幽境。為高皎皎姿,及愛蒼蒼嶺。果見栖禪子,潺湲灌真頂。積疑一念破,澄息萬緣靜。世事花上塵,惠心空中境。清閒誘我性,逐使煩慮屏。……識妙聆細泉,悟深滌清茗。此心誰得失,笑向西林永。(〈白雲上人精舍尋杼山禪師兼示崔子向何山道上人〉)
○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九日與陸處士羽茶〉)
○喜見幽人會,初開夜客茶。日成東井葉,露採北山芽。文火香偏勝,寒泉味轉嘉。投鐺湧作沫,著碗聚生花。稍與禪經近,聊將睡網賒。知君在天目,此意日無涯。(〈對陸迅飲天目山茶因寄元居士晟〉)
○越人遺我剡溪茗,採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飄沫香,何似諸仙瓊蕊漿。一飲滌昏寐,情思爽朗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丹丘羽人輕玉食,採茶飲之生羽翼。名藏仙府世空知,骨化雲宮人不識。雪山童子調金鐺,楚人茶經虛得名。霜天半夜芳草折,爛漫緗花啜又生。賞君此茶祛我疾,使人胸中蕩憂慄。日上香罏情未畢,醉踏虎溪雲,高歌送君出。(〈飲茶歌送鄭容〉)28
從以上引詩,可以看出皎然將禪與茶事結合的種種比論,如〈白雲上人精舍〉一詩從栖禪子的幽境說起,談茶沫花塵、細泉清茗,能澄息、空心、清性、屏慮;〈九日與陸處士羽茶〉談茶香助逍遙適性;〈對陸迅飲天目山茶因寄元居士晟〉提出茶道「稍與禪經近」;〈飲茶歌誚崔石使君〉談不破煩惱能清神得道之妙法-飲茶;〈飲茶歌送鄭容〉談以茶祛疾蕩憂等等。皎然可以說是現存文獻中,最早提出茶禪理論者,他將茶道比附為禪經,說明飲茶之聽泉、觀沫、聞香、辨色中的禪境,呈現禪者滌心靜慮的精神意義。
    此外,皎然詩中寫到茶會、茶宴 者不少,如〈答裴集陽伯明二賢各垂贈二十韻,今以一章用酬兩作〉云:「清宵集我寺,烹茗開禪牖。發論教可垂,正文言不朽。」〈陪盧判官水堂夜宴〉云:「久 是棲林客,初逢佐幕賢。愛君高野意,烹茗釣淪漣。」〈晦夜李侍御萼宅集,招潘述、湯衡、海上人飲茶賦〉:「茗愛傳花飲,詩看卷素裁。風流高此會,曉景屢裴 回。」29,可以看出唐代文會飲茶之風的興盛。似乎唐人茶會、茶宴都半在清宵夜集,或在山寺禪院,或在高官家宅,也有在茶山的茶亭或清雅的郊野30。宴中主要是烹茗、發論、傳花飲、看詩卷,共賞高會風流31。
    湖州是唐代貢茶最大的產地,刺史顏真卿自然成為湖州一帶茶會的中心人物。顏真卿用來招待茶客、詩僧、文士的場所,稱為「水堂」,其詩集《水堂集》中收有許多茶會中的聯句,皎然與其〈晦夜李侍御萼宅集,招潘述、湯衡、海上人飲茶賦〉一詩中提到的李萼、潘述等人都曾是座上賓。《水堂集》中的聯句頗能觀察出唐人茶會的氣氛,如〈五言月夜啜茶聯句〉:
泛花邀座客,代飲引情言。(陸士修)醒酒宜華席,留僧想獨園。(張薦)
不須攀月桂,何假樹庭萱。(李萼)御史秋風勁,尚書北斗尊。(崔萬)
流華淨肌骨,疏瀹滌心原。(顏真卿)不似春醪醉,何辭綠菽繁。(皎然)
素瓷傳靜夜,芳氣滿閒軒。(士修)32
這首聯句中「泛花」、「流華」、「素瓷」、「芳氣」可以看出當時品茶活動重在觀沫花、講器具、重茶香等茶藝活動;而詩中表現唐人茶會中賓主相敬、和詩相親的和諧與清雅氣氛,33(這與日本千利休的四規相近,見下節論述)則顯出茶禮的莊嚴;「華席」、「閒軒」等場所是為茶境;顏真卿詩句「流華淨肌骨,疏瀹滌心原」,則為以茶禪修道的思想。這首詩可說是充分重現唐人茶會現場,保有完整茶道美學的作品。《水堂集》中還有許多聯句,可以看出小型茶會只有賓主二人,大型茶會還有多到十九人。聯句主要可作為唐人茶會之茶藝、茶禮、茶境與修道的觀察34,但每人兩句的聯句作品,除了記錄場面、抒發雜感之外,很難提出系統的理念,因此其中浮現的茶禪思想遠不及皎然詩豐富。
    《全唐詩》的中晚唐詩中還保有許多茶詩,也能一窺茶禪精神,並看出唐代茶文化。如劉禹錫〈西山蘭若試茶歌〉:
山僧後檐茶數叢,春來映竹抽新茸。宛然為客振衣起,自傍芳叢摘鷹觜。
斯須炒成滿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驟雨松聲入鼎來,白雲滿碗花徘徊。
悠揚噴鼻宿酲散,清峭徹骨煩襟開。陽崖陰嶺各殊氣,未若竹下莓苔地。
炎帝雖嘗未解煎,桐君有籙那知味。新芽連拳半未舒,自摘至煎俄頃餘。
木蘭霑露香微似,瑤草臨波色不如。僧言靈味宜幽寂,采采翹英為嘉客。
不辭緘封寄郡齋,磚井銅爐損標格。何況蒙山顧渚春,白泥赤印走風塵。
欲知花乳清冷味,須是眠雲跂石人。35
此詩應是山僧茶會,劉禹錫應集時所吟詠的作品。從茶文化的角度來說,這首詩保留唐人茶道講究現採現煎的時間要求(「自摘至煎俄頃餘」),春茶抽茸,斯須炒成,用金沙泉水,入鼎後聽聆水聲如驟雨、松聲之美,注碗後觀賞茶沫如白雲、流花,鼻聞茶香之悠揚、清峭,鑑察茶氣陽崖、陰嶺、竹下之別,品觀茶色新芽連拳,似木蘭霑露、勝瑤草臨波。這就是有名的「蒙山、顧渚春」,山僧告訴劉禹錫,此茶最具「幽寂」靈味,此一「寂」字,也成為後來日本茶道最高的精神。日本茶道從露地、茶亭、茶室到茶器、茶花、茶語,無非在體現一「寂」字(千利休四規之一,詳見下節論述),唐人茶禪中其實已經浮現此宗旨,如朱景玄〈茶亭〉云:「靜得塵埃外,茶芳小華山。此亭真寂寞,世路少人閒。」(《全唐詩》卷583)
    中晚唐詩僧文士的茶詩雖多,但茶禪美學未出上述之右,。至於「茶道」美學的展現,繼顏真卿《水堂集》的聯句之後,還可看到許多形式性的美感講究。例如施肩吾〈蜀茗詞〉說:「越碗初盛蜀茗新,薄煙輕處攪來勻。山僧問我將何比,欲道瓊漿卻畏嗔。」(《全唐詩》卷494)這首詩可以看出山僧為茶會主人(相當於日本茶道的亭主),施肩吾為客人,茶會中有主客問答,客人要體會主人茶道中顯現的禪意,施肩吾顯然體會到仙意而非禪意,故不敢回答。這種主客問答的茶禮形式,也見於日本茶道中。再如皮日休的〈茶中雜詠〉與陸龜蒙〈奉和襲美茶具十詠〉(《全唐詩》卷611、620)各有十首詩,著重在詠「茶塢」「茶人」「茶舍」「茶甌」「煮茶」等等之形容,也令人聯想到日本茶道從「露地」「茶室」到「茶具」的一整套美學36。又元稹〈茶 一言至七言詩〉說:
茶,香葉,嫩芽。慕詩客,愛僧家。碾雕白玉,羅織紅紗。銚煎黃蕊色,碗轉曲塵花。夜後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洗盡古今人不倦,將知醉後豈堪誇。37
此詩從茶具、茶器、茶色、茶乳,到時間情境等等,都有精雅的講究。特別是「碗轉曲塵花」一語,令人領悟到,日本茶道儀式中何以要旋轉茶碗?原來是為了賞乳花茶沫所形成的圖案。《全唐詩外編》還保有一首〈湯 注湯幻茶〉云:「生成盞裡水丹青,巧畫工夫學不成。」38可為證明。而元稹詩中「夜後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一語,也可補證筆者從皎然詩中推論唐人茶會、茶宴都半在清宵夜集的說法。夜半賞月,清宵看雲霞,文人愛其美景,僧人悟其無常(霞)與真常(月)。禪理在無相外,茶道在有相內,唐代茶禪文化的精華,就在僧俗二眾的茶會、茶宴活動中共同完成。
    從中晚唐的作品中,大致可以觀察到日本抹茶道所形成的茶藝、茶禮、茶境與禪道之全幅輪廓,這是筆者綜覽全唐茶文獻(包括茶著、茶文、茶詩)所得到的初步成果;其次,筆者發現《全唐詩》中描寫茶會之作,似乎隨著大曆年間貢茶院39的設立而興盛起來,茶會常舉行於當地茶山獻貢之前,重要貢茶產地的刺史也成了茶會重要人物,由此可以推想,唐代茶詩的分布似乎有其時間(包括季節、時代)與地理(牽涉貢茶產地與茶會活動地)因素;再者,「茶會」與「茶宴」形式似有不同,茶會純以品茶會詩,頂多點綴一些茶點茶果(參看「文會圖」),茶宴則加上餐宴。這使人聯想日本於茶會之中,主人會提供精心設計的「懷石料理」;而唐代由文人所招集的茶會與僧人茶會也有所不同,文人茶會常會加入歌妓舞女,提供除品茶、吟詩、發論之外的樂舞表演娛樂禪林茶會則以法為食,以茶為法,較貼切茶禪宗旨。
    唐代茶禪美學除上述詩文所顯現的痕跡之外,尚須輔以佛教傳播與叢林制度來觀察。據梁子《中國唐宋茶道》的考證,寺院的茶禮包括三個層次,供養佛菩薩、曼荼羅中的茶供、日常生活中的飲茶茶會。茶供的儀軌繁複莊嚴,重要節日重要活動場合都要用茶,點茶由住持親司,儀式由維那率眾進行,以示虔敬。比丘示寂的茶湯供養更為隆重,從「佛事-入龕-法堂掛真-舉哀-奠茶湯-……」全套儀式凡三奠茶湯,非常嚴格。而日常飲茶茶會,也有一套儀式,主持的禪僧身分高低,區別著茶會層級的高下,這都記載在《百丈清規》中。40
    唐代僧人趙州從諗禪師,人稱趙州古佛,每說話前總要說「吃茶去」。吃茶乃僧人每日並行的功課,因此趙州創出吃茶即坐禪、問佛乃至悟道之家風。《五燈會元》卷九「西塔穆禪師法嗣資福如寶禪師」條記載,和尚家風乃飯後三碗茶,可知茶已經是禪宗僧徒參禪悟道的一種法門。41由此可以看出唐代僧人在「茶堂」潛心論佛,擊「茶鼓」召集僧侶飲茶的重要性42。而宋代茶風更盛,禪更走向士大夫化,「茶宴」因此成為重要活動。宋代有名的「徑山茶宴」,每年春天固定進行43,茶宴中禪師調茶示道,形成茶禪三昧。44
    整體而言,唐代茶道美學已經由「煎茶道」45邁向「點茶道」46,並建立了以禪為核心精神,重視茶道即禪經,以茶助滌心靜慮,以茶為體悟禪道之法,以茶彰顯和尚家風的茶道哲學。宋人所謂「茶禪一味」47與「點茶三昧」48,在唐代都可看出端倪。
  日本茶道的建立及其美學特徵
    根據滕軍《日本茶道文化概論》的研究,日本茶道的歷史分為三時期,第一個時期是受中國唐朝煮茶法影響的平安時代;第二個時期是受中國宋朝的末茶沖飲法影響的鐮倉、室町、安土、桃山時代;第三個時期是受中國明朝葉茶泡飲法影響的江戶時代。49
    平安時代末期,禪僧榮西(1141-1215)兩度入宋,他回到日本的第二年,日本進入了鐮倉時代(源氏集團掌權)。榮西於西元1211年寫成了日本第一部飲茶專著《吃茶養生記》,內容主要敘述茶的醫藥作用,滕軍稱此時的茶風為「鐮倉時代的寺院茶」,以醫藥養生為主。從其中上卷之末的「調茶」和下卷的「飲茶」,可知榮西用的是中國的「點茶法」。50這是今天日本茶道繼承的飲茶方式。筆者認為榮西雖然學自於北宋,但其中將茶葉立蒸立焙,碾末沖點的方式,也淵源於上述唐人的茶文獻中。
    室町時代(1333-1573)日本的茶風走向遊藝性豪華的鬥茶成為日本茶文 化主流,不具宗教性。到公元1397年,金閣寺修建,開展足利義滿的北山文化,1436年-1490年足利義政修建銀閣寺,開展東山文化之後,娛樂型的鬥 茶會才發展為宗教性的茶會。足利義政隱居生活的東山殿中有一個「同仁齋」,空間只有四張半榻榻米的面積,牆壁上有壁龕、內部設有寫字臺(日語稱「書 院」),足利義政就在此中聞香、插花、點茶、讀書、賦詩、書畫等等,形成所謂「室町時代的書院茶」。「同仁齋」的規模大抵是後來日本茶室的標準。
    首先創立茶道概念的是十五世紀奈良稱名寺的和尚村田珠光(1423-1502)。公 元1442年,十九歲的村田珠光來到京都大德寺酬恩庵,跟一休禪師修禪,得到一休禪師的印可證書--圜悟克勤的墨跡。當時奈良地區盛行由一般百姓主辦參加 的「汗淋茶會」(一種以夏天洗澡爲主題的茶會),這種茶會採用了具有鄉村古樸建築風格的「草庵」為茶室,成爲日本茶道的一大特色。珠光在京都建立珠光庵, 茶室的壁龕上掛上圜悟克勤的墨跡,入庵的人要在墨寶前跪下行禮,由此表示草庵茶的宗旨與禪宗思想相通珠光並以禪偈「本來無一物」的心境點茶,在參禪中將禪法的領悟融入飲茶之中,他在小小的茶室中品茶,從佛偈中領悟出「佛法存於茶湯」的道理,從此開創了獨特的尊崇自然、尊崇樸素的草庵茶風。據《珠光問答》記載一則答足利義政話說:
一味清淨、法喜禪悅,趙州知此,陸羽未曾至此。人入茶室,外卻人我之相,內蓄柔和之德。至交相接之間,謹兮敬兮清兮寂兮,卒以及天下太平。51
可見珠光也創茶規--謹兮敬兮清兮寂兮。由於將軍義政的推崇,「草庵茶」迅速在京都附近普及開來。珠光主張茶人要擺脫欲望的糾纏,通過修行來領悟茶道的內在精神,他寫給弟子古市播磨澄胤的書信,〈心之文〉說:「(茶道)要得遒勁枯高,應先欣賞唐物之美,理解其中之妙,其後遒勁從心底裡發出,而後達到枯高。」據後來千利休的茶道聖典《南方錄》52記載,標準規格的四張半榻榻米茶室就是珠光確定的,而且專門用於茶道活動的壁龕和地爐也是他引進茶室的。珠光晚年隱居於奈良稱名寺內的獨爐庵,在茶室的庭園(日人稱為「露地」)栽種松、竹、柳,聽松風成為茶道的美學之一。53珠光的草庵茶正式開闢了茶禪一味的道路。
    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是戰國時代的千利休(西元1522-1592年)。千利休將標準茶室的四張半榻榻米縮小爲三張甚至兩張,並將室內的裝飾簡化到最小的限度,使茶道的精神世界最大限度的擺脫了物質因素的束縛。同時,千利休還將茶道從禪茶一體的宗教文化還原爲淡泊尋常的本來面目,茶道的「四規七則」就是由他確定下來並沿用至今的。54利休繼承了珠光的茶道美學,深化了草庵茶的茶禪精神,從此結束了日本中世茶道界百家爭鳴的局面,統一日本茶道的精神理念。
    《南方錄》的卷末語「滅後」保留了利休的自述:
草庵茶的 本質是體現清靜無垢的佛陀世界。這露地草庵是拂卻塵芥,主客互換真心的地方。……這樣拋棄了一切的,赤裸裸的姿態便是活生生的佛心。……如果由趙州做主 人,達磨做客人,我和你為他們打掃茶庭的話,該是真正的茶道一會了。……我專心致志參禪於大德寺、南宗寺的和尚,早晚精修以禪宗清規為基礎的茶道,精簡了 書院臺子茶的結構,開闢了露地的境界、淨土世界,創造了兩張半榻榻米的草庵茶。我終於領悟到:搬柴汲水中的修行意義,一碗茶中的真味。55
從上面日本茶道建立的歷史與這些茶祖名言來看。茶文化傳入日本約為唐宋兩代;茶道藝術背景為佛教(最澄為臺密宗、空海為密宗、榮西為臨濟宗),到了珠光與利休,禪成了日本茶道精神核心,其時間已經在中國明代之後了。珠光強調茶禪「一味清淨」,卻人我相,以柔和之德做到謹、敬、清、寂。利休訂下和、敬、清、寂「四規」,自陳茶道精神從禪宗清規來56,重視「露地」清靜無垢的境界,這一碗茶中的真味也正式成為「茶禪一味」。
    這種茶禪一味的草庵茶(そうあんちや)所創造出來的美學就是「佗び」,草庵茶也稱之「わび茶」57,茶道就稱為「佗数寄」58。「佗び」美學的特徵,據紹鷗寫給利休的「佗の文」說:「佗者,雖然有古人的各種歌詠,近來卻以老實、謹慎、平和為是。」59利休《南方錄》則說:「佗の本意は、清浄無垢の仏世界を表わしたものだ」60。裏千家茶道根據千利休這個理念,將禪的「不立文字」、「枯淡寂靜」「本來無一物」三點特徵用來對應「佗び」美。61伊藤古鑑說:「佗的意境是,草庵天地雖小,卻能於此世間顯露清靜無垢的佛土」62寂庵宗澤《禪茶錄》則認為茶事是以禪道為宗之事,「佗の事」是「物不足して一切我意に任ぜず」即《釋氏要覽》云:「獅子吼菩薩問云:『少欲、知足,有何差別?』佛言:『少欲者,不求不取;知足者,得少不悔恨。』」的意思。63岡倉天心《茶の本》提出茶道的本質是「不足之美的崇拜」64應是源於此。
    日本這種佗び精神在茶事進行的過程中與茶室、茶庭的佈置上充分體現。以茶事的過程來說,茶禮是「聖餐的深邃禮儀」65,因此茶事進行的過程如《葉隱》卷二所說:
茶道之本意,在清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眼之所見,掛軸插花。鼻之所聞,裊裊幽香。耳之所聽,釜之沸聲。舉止端莊,五根清淨,心自清淨,直至意淨。二六時中,不離茶道之心。無所憑藉,道具,唯有相應之物。66
體驗這種清淨微妙法,第一步就是要「知程」67,也就是既要以心為主體,又要技巧嫻熟,先達到心、技合一,再達到心、技兩無,這便是茶禪一味。
    以茶室來說,茶室力求簡樸清靜,這也是源於禪堂的。68日人心目中的茶室如《法華經》之「靜室」千宗旦引《法華經》:「靜室入禪定,一心一處坐,八萬四千劫。一坐觀法,乃八萬四千劫」說,入茶室修行三昧,乃一坐觀法。69因此日人稱茶室為「すきや」,據岡倉天心的說法,「すきや」同一聲音與文字有「風雅之家」(『好みの住居』)、「虛空之家」(『空虛の住居』)與「數奇家」(『非相称的な住居』)三層意思。風雅指歡喜其藝術性、虛空指本來無一物之無相空、數奇指不均齊與不完美的崇拜。日本偉大的茶師都是禪宗門徒,他們都想把禪宗精神引進日常生活,茶室自然反應不少禪理。正統的茶室四席半榻榻米就是根據《維摩詰經》一段文字而來70,這應當就所謂的「維摩斗室」71吧?岡倉天心有一句話「身體實際上也只是精神荒野中的茅屋」72,真是對茶室做了最富禪意的解釋。
    而茶庭是茶事精神最高的象徵地,日本的茶庭稱為「露地」其中的「飛石」「關守石」使人有一種「走向內在」的象徵。露地的用意在隔絕塵俗,淨化身心,茶人會用心佈置以覺醒靈魂。73平安時代日本庭園的第一要素是「枯山水」,這是夢窓国師(夢窓疎石1275-1351)的變革,露地的原風景成了日常性與非日常性意識轉換的時間與空間。74這種說法近於Mircea Eliade「聖與俗」75的宗教觀,露地似乎成了入道的門徑。伊藤古鑑引千利休一首名詩76說這就叫做「露地草庵空」。其實「露地」源自佛經,《法華經》就有「出三界火宅,坐於露地。」《法華文句》卷五下說:「見惑雖除,思惑猶在,不能名露地。三界思惑盡,方可名露地。」77《長阿含經》卷九說:「世尊在露地坐」,《五燈全書》卷二八說:「露地藏白牛,壺中明日月。」78可 見佛經中露地原指屋外曠野,「露地坐」為十二頭陀行之一。後指心地出離三界思惑,顯露自性,即「露地白牛」。而禪宗特指在僧堂內修行者座位以外之經行處 所。看來日人用「露地」之意有著雙關意含。久松真一就曾說,露地有事理與地理兩說,茶道是兩者理事一如,理事雙修的展現。79
    整體來說,日本茶道充分體現禪的美學。千宗旦《茶禪同一味》中記載一休和尚的一句話說:「茶應合乎佛法妙心。將禪意移入點茶,為眾生而自觀心法,如是行茶道。」千宗旦也說:「一切茶事所用之處,皆同禪道。自無賓主之茶、體用露地、数寄、佗乃至其他,處處無非禪意。」套用伊藤古鑑的說法,茶道可達到「三昧法悅」的境界,也就是飲茶的人一邊領會茶道「和、敬、清、寂」的精神,一邊坐在茶室裏想像深山幽谷,傾聽釜中水沸的松濤妙音,將小我擴展為大我,以「純一無雜的三昧境界」來體悟茶味,達到「茶禪同一味」的境界。80日本的茶師必須入佛寺參禪,珠光參一休和尚,紹鷗參大林和尚,利休參古溪和尚等等,偉大的茶祖都是出家人,從而才能開展出茶道精神來。從珠光、紹鷗到利休這個傳統,使日本茶道走向「茶禪一味」,其後的山上宗二、千宗旦81都沒有背離這條茶禪路線。相對於中國飲茶之走向民間化、通俗化、日常化,顯然日本的茶道才是中國茶禪之風的發揚光大。
結論
    從中國茶禪發展的歷史來說,茶禪文化醞釀於晉,建立於唐。唐代陸羽完成了從製茶、煮茶到品茶、別茶的茶道美學;僧人的茶詩中已有以茶參禪、以茶供佛、以茶悟道等茶禪的初步理念;而叢林清規更建立了茶禪儀式及其次第茶禮中國茶禪文化的產生,可以說是唐代僧人之用心,而茶禪美學的開展則流盪在唐代僧俗之間
    對照日本來看,日人茶規中的「和、敬、清、寂」理念,在唐代茶禪中已經浮現;日本茶道從「露地」「茶室」「茶具」到「賓主之間」的一整套美學,在唐詩作品中也有初步的端倪;而日本茶會的模式,「茶會+茶宴」的方式,唐代僧俗間也有初步的形態;至於末茶的飲用、煎茶、點茶的方式,也產生於唐代。最重要的是日本茶道所講求的「茶禪一味」與其對禪理的闡發,更是源於唐代。82
    正如禪宗的發展一樣,禪勃興於唐代,文人化於宋代;茶禪也理應如是。然而很多學者因為日本茶道採「點茶法」,認為日本茶道源於中國宋代「點茶三昧」,殊不知「點茶法」其實也產生於唐末,興於五代。更有盛者,以為中國唐代沒有茶禪。如芳賀幸四郎認為,唐代茶和佛教或禪無關,而是和道教隱逸神仙思想結合。83這些似是而非的看法,通過本文或許能得到較清晰的輪廓。
※【唐詩中的茶禪美學】 @ 讀書人's 總站 :: 痞客邦 :: - https://goo.gl/mzAFWT
---------------------
中國茶道簡史
  茶道是以修行悟道為宗旨的飲茶藝術,是飲茶之道和飲茶修道的統一。茶道包括茶藝、茶禮、茶境、修道四大要素。所謂茶藝是指備器、選水、取火、候湯、習茶的 一套技藝;所謂茶禮,是指茶事活動中的禮儀、法則;所謂茶境,是指茶事活動的場所、環境、所謂修道,是指通過茶事活動來怡情修性、悟道體道。    
  道作為中國哲學的最高範疇,一般指宇宙法則、終極真理、事物運動的總體規律、萬物的本質或本源。道,有儒家之道、道家之道,有佛教之道、各家之 道不盡一致。中國文化主流是"儒道互補",[隋唐]以降又趨於"三教合一"。一般的文人、士大夫往往兼修儒道佛,即使道士、佛徒,也往往是旁通儒佛、儒 道。流傳最廣,最具中國特色的佛教禪宗一派,便吸收了老莊孔孟的一些思想,而宋元[明清]佛教的一大特點便是融通儒道,調合三教;宋明新儒學兼收道、佛思 想,有所謂"朱子道,陸子禪"之說;金元道教全真派祖師王重陽,竭力提倡"三教合一",其詩云:"儒門釋戶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釋道從來是一家, 兩般形貌理無差"。  
  茶道中所修何道?可為儒家之道、可為道家、道教之道,也可為禪宗及佛教之道,因人而異。一般來說,茶道中所修之道為綜合各家之道。修道的理想追 求概括起來就是養生、怡情、修性、證道。證道是修道的理想結果,是茶道的終極追求,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證道則天人合一、即心即道,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 為一,極高明而道中庸,無為而無不為。   
  考察中國的飲茶歷史,飲茶法有煮、煎、點、泡四類,形成茶藝的有煎茶法、點茶法、泡茶法。依茶藝而言,中國茶道先後產生了煎茶道、點茶道、泡茶道三種形式。   
  茶藝是茶道的基礎,茶道的形成必然是在飲茶普及,茶藝完善之後。[唐代]以前雖有飲茶,但不普遍。[東晉]雖有茶藝的雛型(見杜育《荈賦》),還遠未完善。晉、宋以迄盛唐,是中國茶道的蘊釀期。    
  中唐以後,中國人飲茶"殆成風俗",形成"比屋之飲","始自中地,流於塞外"。唐朝肅宗、代宗時期,陸羽著《茶經》,奠定了中國茶道的基礎。 又經皎然、常伯熊等人的實踐、潤色和完善,形成了"煎茶道";[北宋]時期,蔡襄著《茶錄》,徽宗趙佶著《大觀茶論》,從而形成了"點茶道"[明代]中 期,張源著《茶錄》,許次紓著《茶疏》,標誌著"泡茶道"的誕生。   
中國古代沒有茶道專著,有關茶道的內容散見於各種茶書及茶詩文繪畫中。下面是從古代茶書及茶詩文的東鱗西爪中,筆者所披尋出的中國茶道形成與發展的脈絡。
一 、唐宋時期──煎茶道
  煎茶法不知起于何時,陸羽《茶經》始有詳細記載。《茶經》初稿成于[唐代]宗永泰元年(西元765年),又經修訂,于德宗建中元年(西元780 年)定稿。《茶經》問世,標誌著中國茶道的誕生。其後,斐汶撰《茶述》,張又新撰《煎茶水記》,溫庭筠撰《採茶錄》,皎然、盧仝作茶歌,推波助瀾,使中國 煎茶道日益成熟。  
  (一) 煎茶道茶藝 
  煎茶道茶藝有備器、選水、取火、候湯、習茶五大環節。 
  1.備器  
 《茶經》"四之器"章列茶器二十四事,即風爐(含灰承)、[上竹下呂]、炭撾、火[上竹下夾]、[钅復]、交床、夾紙囊、碾拂末、羅、合、則、水方、漉水囊、瓢、竹[上竹下夾]、鹺簋揭、碗、熟、盂、畚、札、滌方、滓方、巾、具列,另有的統貯茶器的都籃。  
  2.選水  
 《茶經》"五之煮"雲:"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揀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江水,取去人遠者。井,取汲多者。"陸羽晚 年撰《水品》(一說《泉品》)一書。張又新于西元825元年前後撰《煎茶水記》,書中引劉件芻評判天下之水等,陸羽評判天下之水二十等。講究水品,是中國 茶道的特點。  
  3.取火   
 《茶經》"五之煮"雲:"其火,用炭,次用勁薪。其炭曾經燔炙為膻膩所及,及膏木、敗器不用之。"溫庭筠撰于西元860年前後的《採茶錄》"辨" 條載:"李約,[氵開]公子也。一生不近粉黛,性辨茶。嘗日:'茶須緩火炙,活火煎'。活火謂炭之有焰者,當使湯無妄沸,庶可養茶。"  
  4.候湯   
 《茶經》"五之煮"雲:"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緣邊如涌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候湯是煎茶的關鍵。  
  5.習茶   
  習茶包括藏茶、炙茶、碾茶、羅茶、煎茶、酌茶、品茶等。 撰于八世紀末的《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條載:"楚人陸鴻漸為茶論,說茶之功效,並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統籠貯之。元近傾慕,好事者家藏一 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于量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御史大夫李季聊宜慰江南,至臨淮縣館,或言伯熊善飲茶者,李公請為之。伯熊著黃 被衫烏紗帽,手執茶器,口通茶名,區分指點,左右刮目。……"常伯熊,生平事跡不祥,約為陸羽同時人。他對《茶經》進行了潤色,嫺熟茶藝,是煎茶道的開拓 者之一。    
  陸羽、常伯熊而外,皎然、斐汶、張又新、劉禹錫、白居易、李約、盧仝、錢起、杜牧、溫庭筠、皮日休、陸偉蒙、齊己等人對煎茶道茶藝均有貢獻。  
  (二) 茶禮 
  《茶經》"五之煮"雲:"夫珍鮮馥烈者,其碗數三,次之者,碗數五。若坐客數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已下,不約碗數,但闕一人,而 已其雋永補所闕人。"一次煎茶少則三碗,多不過五碗。客人五位,則行三碗茶,客人七位,則行五碗茶,缺兩碗,則以最先舀出的"雋永"來補。若客四人,行三 碗,客六人,行大碗,所缺一碗以"雋永"補。若八人以上則兩爐,三爐同時煮,再以人數多少來確定酌分碗數。    
  (三)茶境  
  《茶經"九之略"章有"若松間石上可坐","若瞰泉臨澗","若援[上艸下三個田字]躋岩,引[纟亙]入洞",則飲茶活動可在松間石上,泉邊澗 側,甚至山洞中。"十之圖"章又載:"用絹素或四幅或六幅分佈寫之,陳諸座隅。則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飲、之事、之出、之略目擊而存,於是 《茶經》之始終備焉。"室內飲茶,則在四壁陳挂寫有《茶經》內容的挂軸,開後世懸挂書畫條幅的先河。   
  呂溫《三月三日花宴》序雲:"三月三日,上已禊飲之日,諸子議以茶酌而代焉。乃撥花砌,爰誕陰,清風逐人,日色留興。臥借青靄,坐攀花枝,聞鶯近席羽未飛,紅蕊拂衣而不散。……"鶯飛花拂,清風麗日,環境清幽。    
錢起《與趙莒茶宴》詩云:"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塵習洗盡興難盡,一樹蟬聲片影斜。"翠竹搖曳,樹影橫斜,環境清雅。    
  [唐代]茶道,對環境的選擇重在自然,多選在林間石上、泉邊溪畔、竹樹之下清靜、幽雅的自然環境中。或在道觀僧寮、書院會館、廳堂書齋,四壁常懸挂條幅。    
  (四)修道  
  《茶經》"一之源"載:"茶之為物,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肢煩、百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飲茶利於"精行儉德",使人強身健體。    
  《茶經》"四之器",其風爐的設計就應用了儒家的《易經》的"八卦"和陰陽家的"五行"思想。風爐上鑄有"坎上巽下離于中","體均五行去百疾 "的字樣。[钅復]的設計為:"方其耳,以正令也;廣其緣,以務遠也;長其臍,以守中也。"正令、務遠、守中,反映了儒家的"中正"的思想。    
  《茶經》不僅闡發飲茶的養生功用,已將飲茶提升到精神文化層次,旨在培養儉德、正令、務遠、守中。   詩僧皎然,年長陸羽,與陸羽結成忘年交。皎然精於茶道,作茶詩二十多首。其《飲茶歌誚崔石使君》詩有:"一飲滌昏寐,情思朗爽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 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熟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皎然首標"茶道",在茶文化史上功並陸羽。他認為飲茶不僅能滌昏、清 神、更是修道的門徑,三飲便可得道全真。    
  玉川子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中寫道:"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清汗,平生不平事,盡問毛孔散。五 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文字五千卷",是指老子五千言《道德經》。三碗茶,唯存道德,此與皎然"三飲便得道"義 同。四碗茶,是非恩怨煙消雲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羽化登仙。"七碗茶"流傳千古,盧仝也因此與陸羽齊名。    
  錢起《與趙莒茶宴》詩寫主客相對飲茶,言忘而道存,洗盡塵心,遠勝煉丹服藥。
  斐汶《茶述》記:"茶,起于[東晉],盛於今朝。其性精清,其味淡潔,其用滌煩,其功效和。參百品而不混,越眾飲而獨高。"茶,性清味淡,滌煩致和,和而不同,品格獨高。    
  中唐以降,已經認識到茶的清、淡的品性和滌煩、致和、全真的功用。飲茶能使人養生、怡情、修性、得道,甚至能羽化登仙。陸羽《茶經》,斐汶《茶述》,皎然"三飲",盧仝"七碗",高揚茶道精神,把飲茶從目常物質生活提升到精神文化層次。    
  綜上所述,八世紀下半葉,值中唐時期,煎茶茶藝完備,以茶修道思想確立,注重對飲茶環境的具備初步的飲茶禮儀,這標誌著中國茶道的正式形成。陸 羽不僅是煎茶道的創始人,也是中國茶道的奠基人。煎茶道是中國最先形成的茶道形式,鼎盛于中、晚唐、經[五代]、[北宋],至[南宋]而亡,歷時約五百 年。  
二、 宋明時期──點茶道
  點茶法約始於唐末,從[五代]到[北宋],越來越盛行。十一世紀中葉,蔡襄著《茶錄》二篇,上篇論茶,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羅茶、候 湯、①盞、點茶,下篇論茶器、茶焙、茶籠、砧椎、茶鈐、茶碾、茶羅、茶盞、茶匙、湯瓶。蔡襄是[北宋]著名的書法家,同時又是文學家、茶葉專家、荔枝專 家、其《茶錄》奠定了點茶茶藝的基礎。    
  十二世紀初,宋徽宗趙佶著《大觀茶論》二十篇:地產、天時、採擇、蒸壓、製造、鑒辨、白茶、羅碾、盞、筅、[缶並]、杓、水、點、味、香、色、 藏焙、品名、包焙。趙佶是傑出的藝術家,書畫、詩文皆佳,且精於茶道。點茶道蘊釀于唐末[五代],至[北宋]後期而成熟。   ①:左旁"火";右旁:上三個"力",下"月"。   
(一)點茶道茶藝
  點茶道茶藝包括備器、選水、取火、候湯、習茶五大環節。  
1.備器   
 《茶錄》、《茶論》、《茶譜》等書對點茶用器都有記錄。宋元之際的審安老人作《茶具圖讚》,對點茶道主要的十二件茶器列出名、字、號,並附圖及讚。歸納起來點茶道的主要茶器有:茶爐、湯瓶、砧椎、茶鈐、茶碾、茶磨、茶羅、茶匙、茶筅、茶盞等。  
2.選水  
  [宋代]選水承繼唐人觀點,以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但《大觀茶論》"水"篇卻認為"水以清輕甘潔為美,輕甘迺水之自然,獨為難得。古人品 水,雖日中泠、惠山為上,然人相去之遠近,似不常得,但當取山泉之清潔者。其次,則井水之常汲者為可用。若江河之水,則魚鱉之腥、泥濘之汗,雖輕甘無取。 "宋徽宗主張水以清輕甘活好,以山水、井水為用,反對用江河水。  
3.取火  
  [宋代]取火基本同於唐人。
4.候湯
  蔡襄《茶錄》"候湯"條載:"候湯最難,未熟則沫浮,過熟則茶沉。前世謂之蟹眼者,過熟湯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曰候湯最難。"蔡襄認為蟹眼 湯已是過熟,且煮水用湯瓶,氣泡難辨,故候湯最難。趙佶《大觀茶論》"水"條記:"凡用湯以魚目蟹眼連繹進躍為度,過老則以少新水投之,就火頃刻而後用。 "趙佶認為水燒至魚目蟹眼連繹進躍為度。蔡襄認為蟹眼已過熟,而趙佶認為魚目蟹眼連繹進躍為度。湯的老嫩視茶而論,茶嫩則以蔡說為是,茶老則以趙說為是。  
5.習茶   
  點茶道習茶程式主要有:藏茶、洗茶、炙茶、碾茶、磨茶、羅茶、①盞、點茶(調膏、擊拂)、品茶等。
  蔡襄、趙佶、朱權、錢椿年、顧元慶、屠隆、張謙德而外,丁謂、范仲淹、梅堯臣、歐陽修、林通、蘇軾、黃庭堅、陸游等人對點茶藝都有所貢獻。蘇軾的《葉嘉傳》,明寫人,暗寫茶,文中暗含點茶法。    
(二)茶禮  
  朱權《茶譜》載:"童子捧獻于前,主起舉甌奉客日:為君以瀉清臆。客起接,舉甌日:非此不足以破孤悶。乃復坐。飲畢,童子接甌而退。話久情長,禮陳再三。"朱權點茶道注重主、客間的端、接、飲、敘禮儀,且禮陳再三,頗為嚴肅。    
(三)茶境  
  點茶道對飲茶環境的選擇與煎茶道相同,大致要求自然、幽靜、清靜。令詩有"果肯同嘗竹林下",蘇軾詩有"一甌林下記相逢",陸游詩有"自挈風爐 竹下來","旋置風爐清樾下。"朱權《茶譜》則記:"或會于泉石之間,或處於松竹之下,或對皓月清風,或坐明窗靜牖。"    
(四)修道   
  《大觀茶論》載:"至若茶之有物,擅甌閩之秀氣,鍾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沖淡閒潔、韻高致靜,則百遑遽之時可得而好 尚之。""縉紳之士,韋布之流,沐浴膏澤,薰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從事茗飲。"茶,祛襟滌滯,致清導和,沖淡閒潔,韻高致靜,士庶率以薰陶德化。   
  審安老人作《茶具圖讚》列"茶具十二先生姓名字號",附圖及讚語。以朝迕職官命名茶縣,賦予了茶具的文化內涵,而讚語更反映出儒、道兩家待人接 物、為人處世之理。木侍制《砧椎》讚有"上應列宿,萬民以濟,稟性剛直。"金法槽(茶碾)讚有"柔亦不茹,剛亦不吐,圓機運用,一皆有法。"石轉運(茶 磨)讚有"抱堅質,懷直心。啖嚅英華,周行不怠。"胡員外(茶瓢)讚有"週旋中規而不逾其問,動靜有常而性苦其卓。"羅樞密(羅合)讚有"凡事不密則害 成,今高者抑之,下者揚之。"宗從事(茶帚)讚有"孔門子弟,當灑掃應付。"陶寶文(茶盞)讚有"虛已待物,不飾外貌。"湯提點(湯瓶)讚有"養浩然之 氣,發沸騰之聲,以執中之能,輔成湯之德。"竺副帥(茶筅)讚有"子之清節,獨以身試,非臨難不顧者疇見多。"   
  朱權《茶譜》序日:"予嘗舉白眼而望青天,汲清泉而烹活火。自謂與天語以擴心志之大,符水火以副內煉之功。得非遊心於茶灶,又將有裨于修養之道 矣,其惟清哉!"又日:"茶之為物,可以助詩興而雲頓色,可以伏睡魔而天地忘形,可以倍清淡而萬象驚寒。……乃與客清談款話,探虛玄而參造化,清心神而出 塵表。……盧仝吃七碗,老蘇不禁三碗,予以一甌,足可通仙靈矣。"活火烹清泉,以副內煉之功。助詩興,倍清淡。探虛玄大道,參天地造化,清心出塵,一甌通 仙。    
  趙佶、朱權貴為帝王,親撰茶書,倡導茶道。宋明茶人進一步完善了[唐代]茶人的飲茶修道思想,賦予了茶清、和、淡、潔、韻、靜的品性。    
  綜上所述,點茶道蘊釀于唐末[五代],至十一世紀中葉[北宋]時期發展成熟。點茶道鼎盛于[北宋]後期至[明代]前期,亡于[明代]後期,歷時約六百年。  
三、明清時期──泡茶道
  泡茶法大約始中唐,[南宋]末至[明代]初年,泡茶多用於末茶。明初以後,泡茶用葉茶,流風至今。
  十六世紀末的[明代]後期,張源著《茶錄》,其書有藏茶、火候、湯辨、泡法、投茶、飲茶、品泉、貯水、茶具、茶道等篇;許次紓著《茶疏》,其書 有擇水、貯水、舀水、煮水器、火候、烹點、湯候、甌注、蕩滌、飲啜、論客、茶所、洗茶、飲時、宜輟、不宜用、不宜近、良友、出遊、權宜、宜節等篇。《茶 錄》和《茶疏》,共同奠定了泡茶道的基礎。十七世紀初,程用賓撰《茶錄》,羅廩撰《茶解》。十七世紀中期,馮可賓撰《岕茶箋》。十七世紀後期,[清代]冒 襄撰《岕茶匯鈔》。這些茶書進一步補充、發展、完善了泡茶道。    
(一)泡茶道茶藝  
  泡茶道茶藝包括備器、選水、取火、候湯、習茶五大環節。
  1.備器
  泡茶道茶藝的主要器具有茶爐、湯壺(茶銚)、茶壺、茶盞(杯)等。  
  2.選水 
  [明清]茶人對水的講究比[唐宋]有過之而無不及。明代,田藝衡撰《煮泉小品》,徐獻忠撰《水品》,專書論水。明清茶書中,也多有擇水、貯水、品泉、養水的內容。  
  3.取火  
  張源《茶錄》"火候"條載:"烹茶要旨,火候為先。爐火通紅,茶瓢始上。扇起要輕疾,待有聲稍稍重疾,新文武之候也。  
  4.候湯  
  《茶錄》"湯辨"條載:"湯有三大辨十五辨。一日形辨,二日聲辨,三日氣辨。形為內辨,聲為外辨,氣為捷辨。如蝦眼、蟹眼、魚眼、連珠皆為萌 湯,直至涌沸如騰波鼓浪,水氣全消,方是純熟;如初聲、轉聲、振聲、驟聲、皆為萌湯,直至無聲,方是純熟;如氣浮一縷、二縷、三四縷,及縷亂不分,氤氳亂 繞,皆是萌湯,直至氣直衝貴,方是純熟。"又"湯用老嫩"條稱:"今時制茶,不假羅磨,全具元體,此湯須純熟,元神始發。"  
  5.習茶  
  (1)壺泡法
  據《茶錄》、《茶疏》、《茶解》等書,壺泡法的一般程式有:藏茶、洗茶、浴壺、泡茶(投茶、注湯)、滌盞、釃茶、品茶。
  (2)撮泡法
  陳師撰于十六世紀末的《茶考》記:"杭俗烹茶用細茗置茶甌,以沸湯點之,名為撮泡。"撮泡法簡便,主要有滌盞、投茶、注湯、品茶。
  (3)工夫茶
  工夫茶形成于[清代],流行于廣東、福建和台灣地區,是用小茶壺泡青茶(烏龍茶),主要程式有浴壺、投茶、出浴、淋壺、燙杯、釃茶、品茶等,又 進一步爭解為孟臣沐霖、馬龍入宮、懸壺高中、春風拂面、重洗仙顏、若琛出浴、遊山玩水、關公巡城、韓信點兵、鑒賞三色、喜聞幽香、品啜甘露、領悟神韻。   
  對泡茶道茶藝有貢獻的,除張源、許次紓、程用賓、羅廩、馮可賓、冒襄外,還有陳繼舒儒、徐渭、陸樹聲、張大復、周高起、張岱、袁枚、屠本俊、聞龍等人。    
(二)茶禮  
   中國茶道注重自然,不拘禮法,茶書對此多有省略。    
(三)茶境
  十六世紀後期,陸樹聲撰《茶寮記》,其"煎茶七類"篇"茶候"條有"涼臺靜室、曲幾明窗、僧寮道院、松風竹月"等。徐渭也撰有《煎茶七類》,內 容與陸樹聲所撰相同。《徐文長秘集》又有"品茶宜精舍、宜雲林、宜寒宵兀坐、宜松風下、宜花鳥間、宜清流白雲、宜綠鮮蒼苔、宜素手汲泉、宜紅裝掃雪、宜船 頭吹火、宜竹裏瓢煙。"   
  許次紓《茶疏》"飲時"條有"明窗凈幾、風日晴和、輕陰微雨、小橋畫舫、茂林修竹、課花責鳥、荷亭避暑、小院焚香、清幽寺院、名泉怪地石"等二 十四宜。又"茶所"條記:"小齋之外,別置茶寮。高燥明爽,勿令閉寒。壁邊列置兩爐,爐以小雪洞覆之,止開一面,用省灰塵脫散。寮前置一幾,以頓茶注、茶 盂、為臨時供具。別置一幾,以頓他器。旁列一架,巾[巾兌]懸之。……"   
   屠隆《茶說》"茶寮"條記:"構一斗室,相傍書齋,內設茶具,教一童子專主茶設,以供長日清談,寒宵兀坐。幽人首務,不可少廢者。"張謙德《茶經》中也有"茶寮中當別貯凈炭聽用"、"茶爐用銅鑄,如古鼎形,……置茶寮中乃不俗。"    
  [明清]茶人品茗修道環境尤其講究,設計了專門供茶道用的茶室──茶寮,使茶事活動有了固定的場所。茶寮的發明、設計、是明清茶人對茶道的一大貢獻。    
(四)修道  
  [明清]茶人繼承了[唐宋]茶人的飲茶修道思想,創新不多。
  綜上所述,泡茶道蘊釀于[元代]至[明代]前期,正式形成了十六世紀末葉的[明代]後期,鼎盛于[明代]後期至[清代]前中期,綿延至今。  
四 總說  
  中國茶道成于唐,繼于宋,盛于明。
  中國茶道形成于八世中葉的中唐時期,陸羽為中國茶道的奠基人和煎茶道的創始人。煎茶道的代表人物有陸羽、常伯熊、皎然、盧仝、白居易、皮日休、 陸龜蒙、齊已等。[唐代]茶人對茶道的主要貢獻在於完善了煎茶茶藝,確立了飲茶修道的思想。煎茶道鼎盛于中晚唐,歷[五代]、[北宋]、[南宋]末而亡, 歷時約五百年。   
  點茶道形成于十一世紀中葉的[北宋]中後期,代表人物是蔡襄、趙佶、梅堯臣、蘇軾、黃庭堅、陸游、審安老人、朱權、錢椿年、顧元慶、屠隆、張謙 德等。[宋代]茶人承先啟後,創立了點茶茶藝,發展了飲茶修道的思想。點茶道鼎盛于[北宋]中後期至[明代]初期,至[明代]末期而亡,歷時約六百年。  
  泡茶道形成于十六世紀末的[明代]後期,代表人物有張源、許次紓、程用賓、羅廩、馮可賓、冒襄、陳繼儒、徐渭、田藝衡、徐獻忠、張大復、張岱、 袁枚等人。[明清]茶人對茶道的貢獻其一在於創立了泡茶茶藝,且有撮泡、壺泡和工夫茶三種形式;其二在於為茶道設計了專用的茶室──茶寮。泡茶道鼎盛于明 朝後期至[清代]前中期,衰于近代,復興于二十世紀後期。  
  中國先後產生了煎茶道、點茶道、泡茶道。煎茶道、點茶道在中國本土早已消亡,唯有泡茶道尚存一線生機。[唐宋]元[明清],中國的煎茶道、點茶 道、泡茶道先後傳入日本,經日本茶人的重新改易,發揚光大,形成了日本的"抹茶道"、"煎茶道"。茶道發源於中國,光大於日本。
※【中國茶道簡史】 @ 讀書人's 收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cEy5iB
-------------------------
煎茶道的茶藝、茶禮、茶境與茶修| 名師專欄
弘tea茶道美學 2016年9月25日16:15
茶文化的核心是茶道。中國茶道是以養生修心為宗旨的飲茶藝術,包括茶藝、茶禮、茶境、茶修四要素。茶書是茶文化的重要載體,從茶書中可以尋繹中國茶道演變的軌跡。
古典的煎茶道
煎茶源於煮茶,是從末茶的煮飲改進而來。在末茶煮飲的情況下,茶葉中的內含物在沸水中容易浸出,不需較長時間的煮熬。況茶葉經長時間的煮熬,其湯色、滋味、香氣都會受到影響而不佳。正因如此,對末茶煮飲加以改進,在水二沸時下茶末,三沸時茶便煎成,這樣煎煮時間較短,煎出來的茶湯色香味俱佳,於是演變形成了陸羽式的煎茶。
煎茶萌芽於晉,至中唐成熟。陸羽《茶經》的問世,標誌著中國茶道的誕生。唐人封演《封氏聞見記》:“有常伯熊者,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於是茶道大行。” “鴻漸之《論》”即陸羽《茶論》 ,《茶論》尚不完善,所以常伯熊曾對《茶論》“廣潤色之”。由於陸羽、常伯熊等人的努力,致使“茶道大行”。
陆羽之外,皎然、卢仝作茶歌,裴汶撰《茶述》,张又新撰《煎茶水记》,温庭筠撰《采茶录》,推波助澜,致使煎茶道日益成熟。
煎茶道茶藝
根據陸羽《茶經》,茶藝程序有備器、擇水、取水、候湯、炙茶、碾羅、煎茶、酌茶、品茶等。
【備器】《茶經》“四之器”章記載了各種煎茶、飲茶的器具的名稱、形狀、用材、規格、製作方法、用途,以及各地茶具的優劣、器具對茶湯品質的影響等。計有風爐、鍑、碾、羅、合、則、瓢、竹夾、鹺簋(含揭)、熟盂、碗、巾、具列等,另有統貯茶器的都籃。當時最負盛名的為越窯和邢窯茶甌,可代表當時南青北白兩大瓷系。
【擇水】“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揀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江水,取去人遠者。井,取汲多者。”(《茶經·五之煮》)
【取火】“其火,用炭,次用勁薪。其炭曾經燔炙為羶膩所及,及膏木、敗器不用之。”(《茶經·五之煮》)
【候湯】“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緣邊如湧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茶經·五之煮》)
【炙茶】炙烤茶餅,一是進一步烘乾茶餅,以利於碾末;二是進一步消除殘存的青草氣,激發茶的香氣。
【碾羅】炙好的茶餅趁熱用紙袋裝好,隔紙用棰敲碎。紙袋既可免香氣散失,又防茶塊飛濺。繼之入碾碾成末,再用羅篩去細末,使碎末大小均勻。《茶經》雲,茶末以像米粒般大小為好。
【煎茶】鍑中水一沸時,加鹽調味。二沸時,舀出一瓢水備用。隨後用“則”量取適量的末茶當中心投下,並用“竹夾”環攪鍑中心。不消片刻,水濤翻滾,這時用先前舀出備用的水倒回茶鍑以止其沸騰,使其生成“華”。華就是茶湯表面所形成的沫、餑、花。薄的稱“沫”,厚的稱“餑”,細而輕的稱“花”,《茶經》形容茶湯之花像棗花漂浮於環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新生的浮萍,又像晴空中鱗狀浮雲;茶湯之沫,好像青苔浮在水邊,又似菊花落入杯中;茶湯之餑,白白的像積雪一般。
【酌茶】三沸茶成,首先要把沫上形似黑雲母的一層水膜去掉,因為它的味道不正。最先舀出的稱“雋永”,而後依次舀出第一、第二、第三碗,茶味要次於“雋永”。煮水一升,酌分五碗。
【品茶】用匏瓢舀茶到碗中,趁熱飲用。這時重濁凝下,精英浮上。
煎茶法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視情況可省略一些程序和器具。若用散、末茶,或是新制的餅茶,則只碾羅而不須炙烤。由於煎茶器具較多,普通人家也難以備齊,有時便進行簡化。如用鐺煎茶,則不需用交床。無論是用鍑還是鐺煎茶,都需要用瓢將茶湯舀到茶碗中。用銚煎茶,直接從銚中將茶湯斟入茶碗,可省去瓢舀。中唐以後,往往用鐺和銚代替鍑來煎茶。


《茶經》“五之煮”雲:“夫珍鮮馥烈者,其碗數三,次之者,碗數五。若坐客數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以下,不約碗數,但闕一人。而以其雋永補所闕人。”一次煎茶少則三碗,多不過五碗。客人五位,則行三碗茶,客人七位,則行五碗茶,缺兩碗,則以最先舀出的“雋永”來補。若客四人,行三碗,客六人,行五碗,所缺一碗以“雋永”補。若八人以上則兩爐、三爐同時煮,再以人數多少來確定酌分碗數。


《茶經》“九之略”章有“若松間石上可坐”,“若瞰泉臨澗”,“若援蘲躋岩,引[纟亙]入洞”,飲茶活動可在松間石上,泉邊澗側,甚至山洞中。
“十之圖”章又載:“用絹素或四幅或六幅分佈寫之,陳諸座隅。則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飲、之事、之出、之略目擊而存,於是《茶經》之始終備焉。”室內飲茶,則在四壁陳掛寫有《茶經》內容的掛軸,開後世懸掛書畫條幅的先河。
唐代茶道,對環境的選擇重在自然,多選在林間石上、泉邊溪畔、竹樹之下清靜、幽雅的自然環境中。或在道觀僧寮、書院會館、廳堂書齋,四壁常懸掛條幅。


《茶經》“一之源”載:“茶之為物,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肢煩、百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飲茶利於“精行儉德”,使人強身健體。
《茶經》“四之器”,其風爐的設計就應用了儒家《易經》的“八卦”和陰陽家的“五行”思想。風爐上鑄有“坎上巽下離於中”,“體均五行去百疾”的字樣。鍑的設計為:“方其耳,以正令也;廣其緣,以務遠也;長其臍,以守中也。”正令、務遠、守中,反映了儒家的“中正”的思想。
裴汶《茶述》記:“茶,起於東晉,盛於今朝。其性精清,其味淡潔,其用滌煩,其功致和。參百品而不混,越眾飲而獨高。”茶,性清味淡,滌煩致和,和而不同,品格獨高。
陸羽《茶經》,裴汶《茶述》,高揚茶道的儉、清、和、中精神,把飲茶從目常物質生活提升到精神文化層次。
中唐時期,煎茶茶藝完備,以茶修道思想確立,注重對飲茶環境的選擇,具備初步的飲茶禮儀,標誌著中國茶道的正式形成。陸羽不僅是煎茶道的創始人,也是中國茶道的奠基人。九世紀初,茶聖陸羽、茶道之父皎然、茶道大師常伯熊相繼去世,但由他們創立的煎茶道卻深入社會,在中晚唐(九世紀)獲得了空前的發展,風行天下。
本文載於《問道:茶之書》(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經作者本人授權轉發,本文圖片攝自於《弘益大學堂中華煎茶道研修課》攝影:瑪歌
煎茶道的茶藝、茶禮、茶境與茶修| 名師專欄- 新茶網- www.xincha.com - https://goo.gl/x2ph9j

 


"禪茶一味"的思想基礎,茶於佛教的最初關係是茶為僧人提供了無可替代的飲料,而僧人與寺院促進了茶葉生產的發展和制茶技術的進步,進而,在茶事實踐中,茶道與佛教之間找到了越來越多的思想內涵方面的共通之處。
其一曰"苦"
佛理博大無限,但以"四諦"為總綱。 釋迦牟尼成道后,第一次在鹿野苑說法時,談的就是"四諦"之理。 而「苦、集、滅、道」四第以苦為首。 人生有多少苦呢? 佛以為,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等等,總而言之,凡是構^***類存在的所有物質以及人類生存過程中精神因素都可以給人帶來"苦惱",佛法求的是"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參禪即是要看破生死觀、達到大徹大悟,求得對"苦"的解脫。 茶性也苦。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載:"茶苦而寒,陰中之陰,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情則上清矣"從茶的苦後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佛家可以產生多種聯想,説明修習佛法的人在品茗時,品味人生,參破"苦諦"。
其二曰"靜"
茶道講究"和靜怡真",把"靜"作為達到心齋座忘,滌除玄鑒、澄懷味道的必由之路。 佛教也主靜。 佛教坐禪時的無調(調心、調身、調食、調息、調睡眠)以及佛學中的"戒、定、慧"三學也都是以靜為基礎。 佛教禪宗便是從"靜"中創出來的。 可以說,靜坐靜慮是歷代禪師們參悟佛理的重要課程。 在靜坐靜慮中,人難免疲勞發困,這時候,能提神益思克服睡意的只有茶,茶便成了禪者最好的"朋友"。
其三曰"凡"
日本茶道宗師千利休曾說過:「須知道茶之本不過是燒水點茶」次話一語中的。 茶道的本質確實是從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瑣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奧秘和人生的哲理。 禪也是要求人們通過靜慮,從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
其四曰"放"
人的苦惱,歸根結底是因為"放不下",所以,佛教修行特別強調"放下"。 近代高僧虛雲法師說:「修行須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則徒勞無益。 "放下一切是放什麼呢? 內六根,外六塵,中六識,這十八界都要放下,總之,身心世界都要放下。 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輕鬆無比,看世界天藍海碧,山清水秀,日麗風和,月明星朗。 品茶也強調"放",放下手頭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閒,放鬆一下自己緊繃的神經,放鬆一下自己被囚禁的行性。 演仁居士有詩最妙:放下亦放下,何處來牽掛? 作個無事人,笑談星月大。 願大家都作個放得下,無牽掛的茶人。
"禪茶一味"的意境要真正理解禪茶一味,全靠自己去體會。 這種體會可以通過茶事實踐去感受。 也可以通過對茶詩、茶聯的品位去參悟。
禅茶四谛:苦静凡放 参悟佛理 - 无量光明佛教网 https://bit.ly/3p1GRhu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