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三大內海之變遷主要有三,自北而南,依序為倒風內海、台江內海與堯港內海
清代 臺灣三大內海之變遷
清代 臺灣三大內海之變遷 @ 時 空 旅 人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3FtQ8Xd
根據文獻記載,距今約六五○○年前的海侵時期到荷蘭時期,南台灣的西海岸線內分佈著幾處面積
廣大的內海(或稱潟湖),依其分佈主要有三,自北而南,依序為倒風內海、台江內海與堯港內海。
清代的志書記載,南瀛北邊有「倒風內海」,南邊有「台江內海」。至於「堯港內海」範圍,
大致包括現今茄萣鄉的大部分行政區範圍與部分的永安、湖內地區。
有許多小河流的 河水流入內海,這些流入內海的河流叫「海汊港」。
考古學家調查結果發現,許多史前文 化遺址分布在「海汊港」較高較平坦的河岸。
較有名的「海汊港」,在「倒風內海」有鹽 水港海汊(岸內溪)、鐵線橋港海汊(溫厝部溪)、
茅港尾港海汊(茅港尾溪)、麻豆港海汊 (總爺溪)等;
在「台江內海」有含西港海汊(七股寮溪)、灣港海汊(安順寮溪)、新 港海汊(大洲溪)、
大橋港海汊(柴頭港溪)等,都有密集的史前文化遺址分布。
除了「海 汊港」以外,流經南瀛 (臺南縣)的5大溪流-八掌溪、急水溪、曾文溪、鹽水溪和
二仁溪等,這些溪流和她 的支流沿岸,都會有史前文化遺址的分布。
尤其是大溪流和小溪流交會處,考古學家叫「 兩河流域」的河岸高地,
是台灣史前文化遺址重要分布地區。
古曾文溪三角洲向西北延伸成蕭壠半島與蚊佳半島,將沿海上下分成倒風及臺江兩個內海。
倒風內海範圍包含現今台南市北門區、新營區、學甲區、佳里區、鹽水區、下營區、麻豆區一帶。
清治時期倒風內海的海汊港分佈密集,比較著名的有鹽水港、鐵線橋港、茅港尾港和麻豆港等擁有
港口機能的市街聚落。船隻載運五穀、糖、菁(染布原料)等貨品從事商業貿易。
1711年至1730年為全盛期,港口甚至達20個。
其中的鐵線橋港、鹽水港、茅港尾港、麻豆港,不僅貿易興盛,也是縣治通往郡城的要道,
無論水陸交通或軍事地位上,皆十分重要。
1731年之後倒風內海急水溪和曾文溪的改道淤積逐漸陸化,港口數持續下降。
1904年日治時期的《臺灣堡圖》中已無倒風內海,成了一片平原。
清康熙末期所纂的《諸羅縣志》〈山川總圖繪記〉中的總圖即繪有這樣的情形,自臺南縣迆頭港,
經洲仔尾、灣港口、直加弄、管寮、西港、含西港、桌加、漚汪溪口,北伸延至蚊港青峰闕。
西邊為青鯤鯓嶼、馬沙溝嶼、北門嶼等嶼及其外圍為南北鯤鯓沙線,與臺南市西邊的海翁嶼、
隙仔、北線尾,接連安平南邊的七鯤鯓,形勢如貫珠般的沙線而成台江內海。
台江內海主要的港口則有 蕭龍港、西港仔港、目加溜灣港、新港等。
古曾文溪的下游在清初期是經由歐汪溪(現在的將軍溪)入海。
道光三年(1823年)七月間,因連日豪雨,山洪暴發,使得原來流經蘇 厝甲與檨仔林間,
北轉蕭壠社,由漚汪西流入海的灣裡溪挾帶內山崩陷的泥沙, 決堤改道經管寮向西,主流
由鹿耳門流注入台江內海,支流在鹿耳門東邊向南, 由安平角大港口入海。
十月以後北自嘉義之曾文,南至郡城之小北門外四十餘里,東自洲仔尾 海岸,西至鹿耳門
內十五六里,瀰漫浩瀚之區,忽已水涸沙高變為陸埔......
現今台南市的赤嵌樓,古代時樓前即為台江內海,與安平的「熱蘭遮城」隔著內海遙遙相對。
在曾文溪歷經了4次的改道之後,台江內海逐漸成為陸埔,以及人為墾殖魚塭,
台江內海因此退出舞臺,縮小至今的「七股潟湖」。
(部分照片引用自網路)
堯港(一說蟯港) 內海即今殘存之興達港內海潟湖。
興達港水域,古稱堯港,就是將白砂崙、茄萣和崎漏等庄所在的濱外沙洲和本島陸地隔開的潟湖,
從今日地形的高低起伏推測,昔日被稱為蟯港港道的主要潮流口,大 致位於今下茄萣和崎漏庄之間,
除此之外,在頂、下茄萣之間,以及在頂茄萣與 白砂崙之間,亦應各有一處潮流口,其位置各在
今嘉福村南的港口路和嘉賜村的 茄萣國小處。
內海潟湖原本水域相當寬廣,自荷蘭時期以降,即為本島南部的三大漁業中 心,
清代則有各種內海漁業方式的紀錄。
歷經數百年來的天然淤積,以及居住在內海邊緣的居民填造魚塭和鹽田,
至今只剩五百多公頃的水域

省視三大內海的變遷,不得不興起滄海桑田之嘆.....
清代 臺灣三大內海之變遷 @ 時 空 旅 人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3FtQ8Xd


「透過鏡頭寫下對土地的執著 ...」柯金源《我們的島:臺灣三十年環境變遷全紀錄》
2018-02-17 14:46
作者:柯金源
譯者:無
出版社:
出版日期:
官方網址:
臺灣首部長期記錄環境變遷的巨構,1980~2017追蹤超過三十五年的紀實報導。縮時總覽今昔土地、山川、河流、海洋變遷的樣貌,史詩般撼動人心的紙上紀錄片。柯金源說,「經常有人問我,耗費這麼大的心力,長期提供環境資訊,真的有用嗎?我想,如果大家手中握滿了鈔票,卻必須再拿來買健康的環境、乾淨的空氣與水,那所為何來?如果出不起錢買健康的弱勢者,他們該怎麼辦?如果,階級不會流動?財富不會流動?那空氣、水、陽
臺灣首部長期記錄環境變遷的巨構,1980~2017追蹤超過三十五年的紀實報導。縮時總覽今昔土地、山川、河流、海洋變遷的樣貌,史詩般撼動人心的紙上紀錄片。柯金源說,「經常有人問我,耗費這麼大的心力,長期提供環境資訊,真的有用嗎?我想,如果大家手中握滿了鈔票,卻必須再拿來買健康的環境、乾淨的空氣與水,那所為何來?如果出不起錢買健康的弱勢者,他們該怎麼辦?如果,階級不會流動?財富不會流動?那空氣、水、陽光這生命三大要素,也會分貴賤、族群嗎?我認為,只要真實記錄、傳播,人心與環境就有改變的可能性,只要持續地去做,先不要問成敗!」
以下內容摘自《我們的島:臺灣三十年環境變遷全紀錄》
從追尋美感到直面真實、再現問題本質
「自然界的美麗壯闊與色彩,很難用影像媒材再現,因為人類永遠無法完全複製宇宙間的自然脈動。」學生時期攝影老師的告誡,始終縈繞腦海,像一句魔咒,也像一道探索影像紀錄本質與價值的指引。
1980年代初踏職場的我,很長一段時間,傾心於壯麗山川海色的追尋。多年之後,來自政治戒嚴後期的一個轉念,讓我毅然決定把相機鏡頭轉向,對焦環境變遷與破敗現象。臺灣在1988年解除報禁,政治與社會氛圍逐漸轉變,民主、言論自由漸次落實。當時,主流媒體熱烈聚焦於政治、經濟、社會、娛樂新聞,卻忽略了環保等弱勢議題的關照。受到農民社會運動的影響,我心裡想,如果環境被嚴重破壞,美麗質樸的家鄉消失,縱然大家滿手鈔票,我們所追求的幸福、安康的生活環境,還可得嗎?從此告別山水行旅視覺表象的追尋,憑藉一股參與歷史紀錄的熱忱,投入媒體報導工作。
初期,每一次接到採訪任務,心裡總暗自盤算,如何以最快速、最有效的方式,傳達新聞事件的實情。每當趕到事件現場,會急著先觀察問題,加以歸納研判;接下來,就是蒐尋閱聽人可能會感興趣或令自己感動的元素,進行圖像思考與文字紀錄;待採擷足夠素材後,交回編輯臺,再準備下一個採訪任務。長期下來,青春歲月逐漸消磨,對於媒體間激烈競爭與慣性的作業模式,心裡產生不確定性、懷疑的感覺,愈來愈強烈。
1994年,政治與社會改革的步伐漸入佳境,但賴以維生的島嶼環境,似乎每況愈下。撇開政經界的紛紛擾擾,我再度將關注焦點對準環境生態,調查腳步一路從海岸開發與破壞、土地汙染,到山林區的水土環境崩壞。我萬萬沒想到,幾年前鏡頭框景下的好山好水,一轉身,已是滿身傷痕,彷彿在為環境拍遺照。
為了傳達這些長期累積的田野調查訊息,我大幅度調整呈現方式,除了兼顧報導攝影與文字紀錄的力道,更結合電視紀錄片的表現形式,以提高和外界溝通的效能。某種程度上,電視節目是允許適度加入事件以外的影音元素的,譬如調整敘事節奏,加強視覺張力、音樂或聲音效果,剪接特效輔助並顧及娛樂性等等。
紀錄片形式確實加強了環境議題的深度,也較能多元傳達環境變遷與時間軸線的比對。然而,我感覺必須跟著社會人文的脈動,向大眾閱聽習慣靠攏,才容易被解讀,達到更有效的溝通,對於被記錄的議題也才有所助益。
柯金源記錄下台灣的環境污染。圖/衛城出版社
回想2000年之前,每一次的採訪現場,總會思考要以何種結構來強化視覺張力,才能再現問題意識。一張張影像、一組組影音的創作過程,從現場觀察、思考、視覺語言轉譯、製作技術支援,到完成作品組合,不斷反覆檢驗總體效果,重複審視在現場感受到的憤怒、驚訝、悲傷,是否能夠藉由作品高度再現?而當作品發表之後,心裡又開始擔心,閱聽人感受到我的情感了嗎?能否理解或願意去辯證影像表現的內涵,讀懂其中涵蓋了哪些元素與言外之音?或者,閱聽人只是評斷其藝術美學的分數高低?
當時,為了因應不同媒體平台需求,我將影像結構表現簡化為資訊提供與個人創作二種形式。如以資訊提供為目的,影像必須能立即吸引閱聽人的目光,準確傳達議題訊息;而若環境與時間允許,就會從美術的視角去框景,並強化情緒張力的效果與意涵,強調個人感受性的影像美學表現。
2000年之後,網路社群逐漸蓬勃,行動裝置時代讓個人自媒體成為可能,平面印刷媒體與電視媒體正逐漸流失閱讀使用者。到底在資訊氾濫、良莠不齊的現況中,要如何讓理念持續傳播,進入資訊主流市場,加入眾聲喧嘩的戰局?又或者要另闢蹊徑?環境資訊傳遞既然已跨越舊有平臺,就必須融入更多訊息切面,以及視覺與線上互動體驗的創意。
回到起點
我不斷自我扣問,如果,我的人生完成了藝術成就,卻對生育的土地、供養的眾生,沒有太大貢獻,那藝術價值的意義是什麼?是否以自己能力所及的表達工具,傳遞真實故事,留下一方生機,才是生命真正的價值?因此,我立下「環境紀錄與資訊傳遞」的目標,做為自己生命的承諾與志業,我選擇了一條人跡稀少的艱困道路,獨行三十餘載。
從許多重大環境議題中,我陸續標定了一百多個長期關注的紀錄區,這是為了彌補即時新聞報導在資訊提供上過度簡化或去脈絡化的現象。實際上,環境議題往往是持續變動性的,就算以一年、五年,或十年的時間軸去比對環境變遷的樣貌,企圖從中挖掘問題、尋找出路,這樣的時間尺度,還是遠遠不夠的。就像人們以工程手段,大肆改變海岸與河流地貌之時,縱以百年重現率為尺度來估算自然界反撲的力道,卻仍無法測準變化莫測的大自然與全球變遷。
柯金源記錄下台灣的山林環境當中的珍貴變化。圖/衛城出版社
經過時間與經驗的累積,當我再次回到環境紀錄工作的起點,逐漸瞭解以影像做為資訊媒介或創作的局限性;對於汲汲營營的表現方式,也開始產生質疑。在苦難的土地上,我不斷尋找感知元素。一方面直接面對環境受難者的悲憤指控,看著他們期盼外界關懷的眼神,我卻束手無策、愛莫能助;但一轉身,心裏卻還盤算著自己的創作……這樣的景況,深深衝撞著內心的道德尺度。
多年來,東石海岸居民泡在海水長達三十幾天的影像,彰化農民站在被汙染農地上的哀傷神情,始終難以忘懷。這一股愧疚感,促成我放下成就自我的追尋,深切體悟到環境紀錄的核心意義,是在促進人類更加瞭解自然界的脈動,以及人類發展與自然永續矛盾衝突之省思。除了生物、地景的描寫,更要觀照人與環境互動後的種種變貌。堅持用田野觀察、長期紀錄的方式,我設定每個標定點,無數次不斷重返現場與紀錄,透過數十年累積的圖像檔案與田野筆記,終能看出環境變遷與歲月留下的痕跡。而這些資料,已成為許多研究單位、教育機構與環保團體引用的環境教育素材。
環境紀錄工作有著不同於其他議題的使命與困難度,除了必須具備專業媒體傳播製作技術,還必須飽覽自然生態知識,將環境正義價值觀內化。平時,更要廣泛收集資料,密切關注環境議題時事。雖然媒體與工具在變、閱聽人的習慣在變,但內容的本質還是主體,只是老東西要有新思維。
沉溺於創作表現的思維方式應該要拋棄了,走一條最純粹的紀錄之路,將真實重現,傳達這一路來不斷演進的參與式社會運動,以影響政策,維護環境正義與自然平權,重新喚起生命價值。
這是一本書寫臺灣環境變遷的田野紀錄,以現場目擊者的視角,見證三十多年來的變化。當臺灣環境的真實面被再一次的重現,是否能讓我們反思過往對待環境的方式,並直面環境災難的因由,以及,我們是否已具備足夠的修復能量?
作者:柯金源,彰化伸港人。現任公共電視新聞部製作人。1993年起在平面媒體撰寫環境議題專欄,前後長達十二年,共累積四、五百萬字的臺灣環境田野調查資料。1998年,進入公共電視新聞部。
1997年起,入圍與獲得國內外超過一百個重要獎項,其中包括個人入圍七次電視金鐘獎、獲頒攝影與非戲劇導演三座金鐘獎,以「動物救援」獲得NPO媒體報導獎【電視報導首獎】,《獼猴的戰爭與和平》更同時獲得美國【CINE金鷹獎】、美國廣播電視博物館「永久典藏」以及美國蒙大拿國際野生動物影展IWFF兩項大獎與九項優異獎。
近年代表作為紀錄片《海》,記錄臺灣近二十幾年來的海洋環境變遷,全片沒有旁白與配樂,以質樸的影像敘事深入海洋。多部作品入圍加拿大、瑞典、印度、新加坡、泰國、中國、西班牙等各國相關影展「透過鏡頭寫下對土地的執著 ...」柯金源《我們的島:臺灣三十年環境變遷全紀錄》
2018-02-17 14:46
作者:柯金源
譯者:無
出版社:
出版日期:
官方網址:
臺灣首部長期記錄環境變遷的巨構,1980~2017追蹤超過三十五年的紀實報導。縮時總覽今昔土地、山川、河流、海洋變遷的樣貌,史詩般撼動人心的紙上紀錄片。柯金源說,「經常有人問我,耗費這麼大的心力,長期提供環境資訊,真的有用嗎?我想,如果大家手中握滿了鈔票,卻必須再拿來買健康的環境、乾淨的空氣與水,那所為何來?如果出不起錢買健康的弱勢者,他們該怎麼辦?如果,階級不會流動?財富不會流動?那空氣、水、陽
臺灣首部長期記錄環境變遷的巨構,1980~2017追蹤超過三十五年的紀實報導。縮時總覽今昔土地、山川、河流、海洋變遷的樣貌,史詩般撼動人心的紙上紀錄片。柯金源說,「經常有人問我,耗費這麼大的心力,長期提供環境資訊,真的有用嗎?我想,如果大家手中握滿了鈔票,卻必須再拿來買健康的環境、乾淨的空氣與水,那所為何來?如果出不起錢買健康的弱勢者,他們該怎麼辦?如果,階級不會流動?財富不會流動?那空氣、水、陽光這生命三大要素,也會分貴賤、族群嗎?我認為,只要真實記錄、傳播,人心與環境就有改變的可能性,只要持續地去做,先不要問成敗!」
以下內容摘自《我們的島:臺灣三十年環境變遷全紀錄》
從追尋美感到直面真實、再現問題本質
「自然界的美麗壯闊與色彩,很難用影像媒材再現,因為人類永遠無法完全複製宇宙間的自然脈動。」學生時期攝影老師的告誡,始終縈繞腦海,像一句魔咒,也像一道探索影像紀錄本質與價值的指引。
1980年代初踏職場的我,很長一段時間,傾心於壯麗山川海色的追尋。多年之後,來自政治戒嚴後期的一個轉念,讓我毅然決定把相機鏡頭轉向,對焦環境變遷與破敗現象。臺灣在1988年解除報禁,政治與社會氛圍逐漸轉變,民主、言論自由漸次落實。當時,主流媒體熱烈聚焦於政治、經濟、社會、娛樂新聞,卻忽略了環保等弱勢議題的關照。受到農民社會運動的影響,我心裡想,如果環境被嚴重破壞,美麗質樸的家鄉消失,縱然大家滿手鈔票,我們所追求的幸福、安康的生活環境,還可得嗎?從此告別山水行旅視覺表象的追尋,憑藉一股參與歷史紀錄的熱忱,投入媒體報導工作。
初期,每一次接到採訪任務,心裡總暗自盤算,如何以最快速、最有效的方式,傳達新聞事件的實情。每當趕到事件現場,會急著先觀察問題,加以歸納研判;接下來,就是蒐尋閱聽人可能會感興趣或令自己感動的元素,進行圖像思考與文字紀錄;待採擷足夠素材後,交回編輯臺,再準備下一個採訪任務。長期下來,青春歲月逐漸消磨,對於媒體間激烈競爭與慣性的作業模式,心裡產生不確定性、懷疑的感覺,愈來愈強烈。
1994年,政治與社會改革的步伐漸入佳境,但賴以維生的島嶼環境,似乎每況愈下。撇開政經界的紛紛擾擾,我再度將關注焦點對準環境生態,調查腳步一路從海岸開發與破壞、土地汙染,到山林區的水土環境崩壞。我萬萬沒想到,幾年前鏡頭框景下的好山好水,一轉身,已是滿身傷痕,彷彿在為環境拍遺照。
為了傳達這些長期累積的田野調查訊息,我大幅度調整呈現方式,除了兼顧報導攝影與文字紀錄的力道,更結合電視紀錄片的表現形式,以提高和外界溝通的效能。某種程度上,電視節目是允許適度加入事件以外的影音元素的,譬如調整敘事節奏,加強視覺張力、音樂或聲音效果,剪接特效輔助並顧及娛樂性等等。
紀錄片形式確實加強了環境議題的深度,也較能多元傳達環境變遷與時間軸線的比對。然而,我感覺必須跟著社會人文的脈動,向大眾閱聽習慣靠攏,才容易被解讀,達到更有效的溝通,對於被記錄的議題也才有所助益。
柯金源記錄下台灣的環境污染。圖/衛城出版社
回想2000年之前,每一次的採訪現場,總會思考要以何種結構來強化視覺張力,才能再現問題意識。一張張影像、一組組影音的創作過程,從現場觀察、思考、視覺語言轉譯、製作技術支援,到完成作品組合,不斷反覆檢驗總體效果,重複審視在現場感受到的憤怒、驚訝、悲傷,是否能夠藉由作品高度再現?而當作品發表之後,心裡又開始擔心,閱聽人感受到我的情感了嗎?能否理解或願意去辯證影像表現的內涵,讀懂其中涵蓋了哪些元素與言外之音?或者,閱聽人只是評斷其藝術美學的分數高低?
當時,為了因應不同媒體平台需求,我將影像結構表現簡化為資訊提供與個人創作二種形式。如以資訊提供為目的,影像必須能立即吸引閱聽人的目光,準確傳達議題訊息;而若環境與時間允許,就會從美術的視角去框景,並強化情緒張力的效果與意涵,強調個人感受性的影像美學表現。
2000年之後,網路社群逐漸蓬勃,行動裝置時代讓個人自媒體成為可能,平面印刷媒體與電視媒體正逐漸流失閱讀使用者。到底在資訊氾濫、良莠不齊的現況中,要如何讓理念持續傳播,進入資訊主流市場,加入眾聲喧嘩的戰局?又或者要另闢蹊徑?環境資訊傳遞既然已跨越舊有平臺,就必須融入更多訊息切面,以及視覺與線上互動體驗的創意。
回到起點
我不斷自我扣問,如果,我的人生完成了藝術成就,卻對生育的土地、供養的眾生,沒有太大貢獻,那藝術價值的意義是什麼?是否以自己能力所及的表達工具,傳遞真實故事,留下一方生機,才是生命真正的價值?因此,我立下「環境紀錄與資訊傳遞」的目標,做為自己生命的承諾與志業,我選擇了一條人跡稀少的艱困道路,獨行三十餘載。
從許多重大環境議題中,我陸續標定了一百多個長期關注的紀錄區,這是為了彌補即時新聞報導在資訊提供上過度簡化或去脈絡化的現象。實際上,環境議題往往是持續變動性的,就算以一年、五年,或十年的時間軸去比對環境變遷的樣貌,企圖從中挖掘問題、尋找出路,這樣的時間尺度,還是遠遠不夠的。就像人們以工程手段,大肆改變海岸與河流地貌之時,縱以百年重現率為尺度來估算自然界反撲的力道,卻仍無法測準變化莫測的大自然與全球變遷。
柯金源記錄下台灣的山林環境當中的珍貴變化。圖/衛城出版社
經過時間與經驗的累積,當我再次回到環境紀錄工作的起點,逐漸瞭解以影像做為資訊媒介或創作的局限性;對於汲汲營營的表現方式,也開始產生質疑。在苦難的土地上,我不斷尋找感知元素。一方面直接面對環境受難者的悲憤指控,看著他們期盼外界關懷的眼神,我卻束手無策、愛莫能助;但一轉身,心裏卻還盤算著自己的創作……這樣的景況,深深衝撞著內心的道德尺度。
多年來,東石海岸居民泡在海水長達三十幾天的影像,彰化農民站在被汙染農地上的哀傷神情,始終難以忘懷。這一股愧疚感,促成我放下成就自我的追尋,深切體悟到環境紀錄的核心意義,是在促進人類更加瞭解自然界的脈動,以及人類發展與自然永續矛盾衝突之省思。除了生物、地景的描寫,更要觀照人與環境互動後的種種變貌。堅持用田野觀察、長期紀錄的方式,我設定每個標定點,無數次不斷重返現場與紀錄,透過數十年累積的圖像檔案與田野筆記,終能看出環境變遷與歲月留下的痕跡。而這些資料,已成為許多研究單位、教育機構與環保團體引用的環境教育素材。
環境紀錄工作有著不同於其他議題的使命與困難度,除了必須具備專業媒體傳播製作技術,還必須飽覽自然生態知識,將環境正義價值觀內化。平時,更要廣泛收集資料,密切關注環境議題時事。雖然媒體與工具在變、閱聽人的習慣在變,但內容的本質還是主體,只是老東西要有新思維。
沉溺於創作表現的思維方式應該要拋棄了,走一條最純粹的紀錄之路,將真實重現,傳達這一路來不斷演進的參與式社會運動,以影響政策,維護環境正義與自然平權,重新喚起生命價值。
這是一本書寫臺灣環境變遷的田野紀錄,以現場目擊者的視角,見證三十多年來的變化。當臺灣環境的真實面被再一次的重現,是否能讓我們反思過往對待環境的方式,並直面環境災難的因由,以及,我們是否已具備足夠的修復能量?
作者:柯金源,彰化伸港人。現任公共電視新聞部製作人。1993年起在平面媒體撰寫環境議題專欄,前後長達十二年,共累積四、五百萬字的臺灣環境田野調查資料。1998年,進入公共電視新聞部。
1997年起,入圍與獲得國內外超過一百個重要獎項,其中包括個人入圍七次電視金鐘獎、獲頒攝影與非戲劇導演三座金鐘獎,以「動物救援」獲得NPO媒體報導獎【電視報導首獎】,《獼猴的戰爭與和平》更同時獲得美國【CINE金鷹獎】、美國廣播電視博物館「永久典藏」以及美國蒙大拿國際野生動物影展IWFF兩項大獎與九項優異獎。
近年代表作為紀錄片《海》,記錄臺灣近二十幾年來的海洋環境變遷,全片沒有旁白與配樂,以質樸的影像敘事深入海洋。多部作品入圍加拿大、瑞典、印度、新加坡、泰國、中國、西班牙等各國相關



(6) 許忠信 - 我們應客觀理性來探討為何臺江內海與倒風內海沿岸大姓氏與古代海商集團領袖的姓氏相當吻合… | Facebook

我們應客觀理性來探討為何臺江內海與倒風內海沿岸大姓氏與古代海商集團領袖的姓氏相當吻合
臺灣四五千年的歷史在考古學家們宵衣旰食甚至枵腹從公數十年後,各時期的原民文化相繼出土,離今日最近的鳥菘文化約可讓我們了解五百年前先民的生活方式。而隨著古荷蘭文所記載的臺灣歷史被曹永和等前輩的解碼,1624年後的臺灣也漸漸讓我們了解。因此,在臺南地區現在是我們填補臺灣歷史如何從蔦松文化過渡到西拉雅族、哆囉嘓族與初期漢人文化的空白的時候了。而這時期的歷史探討除文獻相當稀少的困難外,還参雜了漢人與日本人誰先到臺灣的問題,連帶產生中日對臺主權的無謂之爭。
    我不是歷史學者,而只是對祖先的足跡與智慧有興趣,想挖掘文創素材利用我在成大教的智慧財產權、國際貿易等財經法律知識創造產業,所以我三十餘年來沒用律師證書與財經法專業去賺取任何收入,而出走臺南各鄉里,探尋故事,閱讀鄉志,深深覺得我們首先應跳脫政治與明朝文獻的用語,尤其「海盜」或「海賊」常只是明朝官軍片面之詞,例如1574年率萬人東渡以魍港及其內領域為基地的林鳳,成大歷史系專研明代東亞貿易史的香港籍鄭永常教授在演講時即替他正名說,「林鳳不是海盜,頂多只是走私!」
    在此正名後,我們就可以客觀理性的去填補明嘉靖42(1563)年戚繼光言「忽聞中國漁船由魍港漂至遂往來通販以為常」到「1624年荷蘭人接受控制魍港的李旦的建議遷移到臺灣(安平)」這段50年以上的歷史空白了。我走訪臺南各鄉里,因爲有成大教授的頭銜,鄉里士紳願意花時間坐下來跟我談,鄉里文教機構願意送我珍貴難得的鄉志供我作研究,所以,我有義務將心得向各位做報告,包括(1)倒風內海內部後壁區到柳營區多林姓,其到臺時期與16世紀大航海時期的海商集團領袖林道乾與林鳳的姓氏與時期相當吻合。(2)鹽水李姓為大姓與1625年之前領導魍港及其通連領域的李旦同姓,而鹽水的漢人開庄歷史約略也是該時期。(3)鹽水、下營與六甲多顏姓,與顏思齊同姓。曹永和等學者認爲其乃鄭芝龍為掩飾侵吞義父李旦家產而捏造的人物,而鄭芝龍可能鑑於該三地多顏姓人士而捏造「顏」思齊之名,並説提攜他成爲倭人領袖的是顏思齊,但1624年荷蘭文獻所載的卻是李旦。(4)臺江內海沿岸永康蔦松、新市大洲與安南區外塭多許姓,而與1615-1624替李旦經營厦門與臺灣絲綢與鹿皮肉買賣生意的許心素同姓。(5)1624年鄭芝龍因李旦引薦成爲荷蘭人通譯,1625年李旦(在日本有嬌妻及子)去世後,鄭芝龍侵吞其家產並與李旦的大掌櫃許心素成為死對頭,1626年鄭芝龍開始移民同鄉到新市與新港社平埔族混居,而使新市至今多鄭姓。鄭芝龍此舉原因之一,我相信是因爲許心素的族人部眾多在臺江內海沿岸,鄭移民形成自己在臺南的勢力範圍,以與許心素及荷蘭人抗衡。
    以上,拋磚引玉,僅供各位參考。(6) 許忠信 - 我們應客觀理性來探討為何臺江內海與倒風內海沿岸大姓氏與古代海商集團領袖的姓氏相當吻合... | Facebook https://bit.ly/3MG1yfX

349600706_212951971552401_6449660764700319858_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