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1年7月,阿罩霧林家由家丁林秋前往北京,遞上了以林文明母親、一品夫人林戴氏為原告的訴狀,揭開了著名的「京控案」序幕。
所謂京控,顧名思義,就是「上京告狀」,也就是傳說中的「告御狀」。說起來,清國的訴訟程序到底是怎麼走的?
──凡人民之赴訴者,先告代書,……其不服者,則控之府。不服,複控之道。……道判不服,控之省。複不服則控之京,謂之叩閽。天子不能親聽,命刑部與都察院、大理寺訊之,所謂三司會審也。
《台灣通史・刑法志》裡簡要地記載了上訴的程序。
首先,要請代書寫好訴狀。
接著就可以投到縣廳上,等候縣官判決。由於行政權與司法權在這個階段並未分立,因此上訴體系和行政體系在某個層次上是合為一體的。而當時清國的行政程級,縣再往上是府,府再往上是道,道再往上是省。
若是仍不服,就得往天子腳下告狀──也就是「京控」了
【疑霧公堂番外篇】台灣一品命婦林戴氏,四次跨海告御狀:https://ohsir.tw/429/
疑案辦 - 1871年7月,阿罩霧林家由家丁林秋前往北京,遞上了以林文明母親、一品夫人林戴氏為原告的訴狀,揭開了著名的「京控案」序幕。... | Facebook https://bit.ly/3uosE6o

林朝棟夫人-一品夫人-「楊水萍英勇救夫,勇殲千名法軍士兵,以林朝棟夫人-一品夫人-「楊水萍英勇救夫,勇殲千名法軍士兵,以林朝棟夫人-一品夫人-「楊水萍英勇救夫,勇殲千名法軍士兵,以林朝棟夫人-一品夫人-「楊水萍英勇救夫,勇殲千名法軍士兵,以

林家威嚴的主母 - 林戴氏,因長子林文察戰死,而被清廷封為一品夫人,並指定次子林文明當家穩住家業,但沒想到其當家後強勢作風,讓她憂心深恐會替林家招來更多敵人,所以寄望透過長孫林朝棟能有所改變。但文明卻懷疑母親更偏愛長孫朝棟,想要將家主之位轉交給侄兒,母子之間的心結也因此日益加深……

【疑霧公堂番外篇】台灣一品命婦林戴氏,四次跨海告御狀 – 重大歷史懸疑案件調查辦公室


王得祿一品官員榮祿大夫/誥封一品夫人/王得祿誥授建威將軍、晉加榮祿大夫,歷任福建浙江提督、二等子爵世襲,贈伯爵、太子太師,賜諡果毅,顯考王公塋」為清治時期官位最高的臺籍官員(再次為福建陸路提督林文察,霧峰林家成員)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GbDK5M

林文察+林朝棟官拜二品頂戴+林祖密+林正亨 四代/霧峰舊稱「阿罩霧」霧峰林家、板橋林家(無親屬關係)、鹿港辜家、高雄陳家、基隆顏家-台灣五大家族。從人民主體觀點看待台灣真正的歷史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Q6JKfY

林維源/板橋林本源家族清末時曾是台灣首富/林朝棟夫人-一品夫人/板橋林家林維源擔任二品京官,為清代台灣人擔任的最高文官/新北市文化局今年以林本源家族致富事蹟,製作「金算盤」文創商品「金算盤」製作成鑰匙圈模樣,象徵「精打細算、財運亨通」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GCp5ZW


祭祀公業未申報土地 竟有751萬坪
2022/05/15 08:25
密碼台灣》祭祀公業未申報土地 竟有751萬坪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Pn6tCV
板橋林家花園古厝,是屬於祭祀公業林本源的產業。(資料照)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祭祀公業,又稱祭田,為臺灣相當特殊的社會團體,是以祭祀祖先為目的所設立之獨立財產,清朝或日據時期先民離鄉背井時,為懷念其原鄉祖先,而由子孫集資購置田產,以其收益作為祖先祭祀時之備辦及聚餐費用,其意義是使祖先有「血食」,後代子孫聚集「吃祖」,充分顯示當時台灣先民社會慎終追遠、尊祖敬宗優良傳統美德。
祭祀公業設立必須有二個要件,即人的要素及物的要素,人的部分指須有享祀人及派下子孫,物的要素指須有財產,大多數台灣的祭祀公業組合條件,都是土地與房屋,其產權名義以享祀者(即祖先姓名)為登記名義人,常態性的祭祀公業不動產登記,均冠以「祭祀公業 」以區隔一般私人(自然人)不動產,惟其在宗族性祭祀公業命名上,有以祖先姓名、家族公號、家號、組成房數、祖先偏名,如「祭祀公業林本源」、「祭祀公業周元榮」、「祭祀公業陳七房」等。
最有名的祭祀公業資產,就屬新北市板橋林家花園,位於板橋精華地段的整個三進大厝都是祭祀公業林本源的產業;2021年號稱全台最富有的祭祀公業周元榮祭祀公業,爆出子孫控告管理人盜賣祖產的案件,此祭祀公業的土地,包括台北市大安區等地的黃金地段土地,至少有160筆,市值上百億元,知名的「青田吉田」、「大安麗水」等豪宅基地,都是其名下原有土地。
根據內政部統計,2007年12月祭祀公業條例施行後,完成清查並公告的祭祀公業共有1萬1462件,房屋為6萬4155棟,土地面積達9222公頃(2790萬坪)。尚未完成申報的有5765件,房屋數有2萬822棟 土地面積達2485公頃(751.7萬坪)。
台灣祭祀公業子孫繼承權通稱為派下權,所謂派下權是指身分權與財產權的集合,依據當時台灣民事習慣,係以男系繼承為主,無男系可繼承者,冠本身家族姓氏的未出嫁女子、養子女或招贅婚所生男子,也有派下權,其認定依私權自理原則,由祭祀公業內部自行依規約或共同決議方式加以認定,政府主管機關原則上不介入私權之認定。 但因為社會環境變異大,常衍生很多繼承糾紛,甚至引發黑道插手干預,在政府管理上相當棘手
密碼台灣》祭祀公業未申報土地 竟有751萬坪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Pn6tCV


林朝棟夫人-一品夫人--「楊水萍英勇救夫,勇殲千名法軍士兵,以功受封為一品夫人。」

林朝棟夫人-一品夫人-「楊水萍英勇救夫,勇殲千名法軍士兵,以林朝棟夫人-一品夫人-「楊水萍英勇救夫,勇殲千名法軍士兵,以林朝棟夫人-一品夫人-「楊水萍英勇救夫,勇殲千名法軍士兵,以林朝棟夫人-一品夫人-「楊水萍英勇救夫,勇殲千名法軍士兵,以林朝棟夫人-一品夫人-「楊水萍英勇救夫,勇殲千名法軍士兵,以林朝棟夫人-一品夫人-「楊水萍英勇救夫,勇殲千名法軍士兵,以

抗法戰爭中楊水萍為夫解圍
2014/05/30 來源:廈門日報
文/徐婧璇 任學甍 圖/竹林
林朝棟是台灣霧峰林家的著名將領,以英勇著稱,是台灣抗法抗日的功臣。不僅如此,其夫人也是巾幗不讓鬚眉。近日,本報熱心讀者林先生向我們提供了一份記載林朝棟夫人楊水萍(見配圖)抗法戰爭時英勇救夫的珍貴歷史資料。
根據這份史料我們得知,1886年秋天的第二次戰役是林朝棟一生中最艱難的時刻。清軍被誘入山區,遭到了埋伏在樹林中的法軍的襲擊。等到深入敵境時,清軍又被敵人四面包抄,切斷了與外界的聯絡。與此同時,清軍還面臨著補給困難的問題,所以仗打得極其艱難。在這種四面楚歌的境況下,清軍的有生力量遭到了極大的消耗,林朝棟被困於山巔,率殘軍奮戰十餘天。
之後,他的夫人楊水萍從一位死裡逃生的士兵口中得知丈夫遭此困境,火速召集了近六千的子弟兵,親自率領,星夜前往救援。在救援途中,子弟兵手中都拿著一枝竹筒,一邊敲著竹筒,一邊喊叫,以此壯大聲勢。因為夜深天黑,看不清人,法軍被突如其來的喊聲嚇了一跳,以為是大批救援清軍來了,紛紛四處逃竄。林朝棟的受困清軍與援兵內外夾攻,最終大敗法軍。楊水萍以巾幗不讓鬚眉的氣概和巧妙的方法成功救出了丈夫。《台中縣誌》中記載:「楊水萍英勇救夫,勇殲千名法軍士兵,以功受封為一品夫人。」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NnJJJP.html

林朝棟夫人-一品夫人-「楊水萍英勇救夫,勇殲千名法軍士兵,以

林朝栋夫人杨水萍

雾峰的林家(下)|林那北 | 自由微信 | FreeWeChat - https://goo.gl/7a9HQc


林朝棟夫人-一品夫人-「楊水萍英勇救夫,勇殲千名法軍士兵,以


林朝棟夫人-一品夫人-「楊水萍英勇救夫,勇殲千名法軍士兵,以林朝棟夫人-一品夫人-「楊水萍英勇救夫,勇殲千名法軍士兵,以林朝棟夫人-一品夫人-「楊水萍英勇救夫,勇殲千名法軍士兵,以林朝棟夫人-一品夫人-「楊水萍英勇救夫,勇殲千名法軍士兵,以林朝棟夫人-一品夫人-「楊水萍英勇救夫,勇殲千名法軍士兵,以林朝棟夫人-一品夫人-「楊水萍英勇救夫,勇殲千名法軍士兵,以林朝棟夫人-一品夫人-「楊水萍英勇救夫,勇殲千名法軍士兵,以林朝棟夫人-一品夫人-「楊水萍英勇救夫,勇殲千名法軍士兵,以林朝棟夫人-一品夫人-「楊水萍英勇救夫,勇殲千名法軍士兵,以林朝棟夫人-一品夫人-「楊水萍英勇救夫,勇殲千名法軍士兵,以林朝棟夫人-一品夫人-「楊水萍英勇救夫,勇殲千名法軍士兵,以林朝棟夫人-一品夫人-「楊水萍英勇救夫,勇殲千名法軍士兵,以林朝棟夫人-一品夫人-「楊水萍英勇救夫,勇殲千名法軍士兵,以林朝棟夫人-一品夫人-「楊水萍英勇救夫,勇殲千名法軍士兵,以林朝棟夫人-一品夫人-「楊水萍英勇救夫,勇殲千名法軍士兵,以林朝棟夫人-一品夫人-「楊水萍英勇救夫,勇殲千名法軍士兵,以

《世家望族》大時代第一世家 霧峰林家風華落幕
2016年03月16日
霧峰林家是台灣五大家族之一,十九世紀中期以來,掌握中台灣大量的土地,並協助平定太平天國、參與清法戰爭,甚至擁有地方軍隊。清朝同治皇帝曾御賜二十代「騎都尉」世襲官位,富甲一方,集權貴於一身,不可一世。
2013年李崗監製紀錄片《阿罩霧風雲》上下集,將霧峰林家的盛世故事搬上大銀幕,重現家族光輝歲月,然而,戲外的現實人生,林家卻因數代流離海外,子孫分散而風華不再。如今,林家後代只能憑藉重建的古厝,緬懷先人功績來重拾信心。
▲霧峰林家第六代林朝棟,是清法戰爭的名將。
豔陽下,台灣總督府(現在的總統府)前聚集慷慨激昂的群眾高舉設立議會請願團的白布條,林獻堂帶領一百多名台灣留學生滿頭大汗的在現場高聲吶喊。但下一秒,請願的民眾卻被逮捕、迫害…
這是去年九月上映的紀錄片《阿罩霧風雲2-落子》一幕(《阿罩霧風雲》下集),講述霧峰林家兩百年來的故事,整部影片從清朝乾隆年間移民來台開始拍到到二二八事件為止,一部林家的歷史幾乎貼著台灣近代史發展。
▲台中市霧峰區民生路「霧峰林家宅園」鳥瞰。
三代英雄 名留青史
阿罩霧是平埔族用語「Ataabu」音譯而來,也是現在台中霧峰區的舊名。在《阿罩霧風雲》影片當中,我們可以不停地看到林家人如何捲入清朝的太平天國與小刀會平亂行動,以及接下來的清法戰爭、中日割據、國共分裂;在近代影響台灣的重大歷史事件當中,霧峰林家幾乎從未缺席。
▲為讓後代了解歷史以及紀念祖先,林家第九代子孫林義功蒐集文件以及資料,自費出版《亂世忠魂  林祖密將軍傳奇》。
儘管霧峰林家現在家族勢力已今非昔比,但為了讓後世了解歷史以及紀念祖先,前年底,第九代子孫林義功蒐集文件以及資料,自費出版《亂世忠魂 林祖密將軍傳奇》。
林祖密是霧峰林家繼林文察、林朝棟之後第三代將領,也是十九世紀時林家實際領導人。一八九五年割台,他因不願意歸順日本統治,在一九○四年遷居福建鼓浪嶼,並在漳州開墾龍岩煤礦與徑口農場,投入革命建國工作。
▲電影《阿罩霧風雲》劇組在台中市「霧峰林家宅園」(霧峰林家花園)的「本堂」大花廳戲台取景拍戲。(崗華影視提供)
林義功是林祖密之孫,他表示:「當初,林祖密回台變賣家產,資助國父革命,土地是一個村莊一個村莊的賣,加上日本人侵占家產,林家下厝重要支房的財富從此一落千丈,否則以當時霧峰林家的財力,吃十代都不成問題。」
政治發跡 大陸拍戲
從中國近代史的角度來看,霧峰林家是串起兩岸政治關係的關鍵代表,中國官員每到台灣參訪,總指名要到霧峰林家古厝走一趟。去年十月十六日,江西省委副書記莫建成一行二十五人到訪,莫建成說,在他到來之前,已經看完中央電視台拍攝的霧峰林家三十六集電視劇《滄海百年》。參觀林家古色古香的宮保第、大花廳建築時,他不斷讚嘆有如穿越時空。
▲電影《阿罩霧風雲》海報,主要演員為陳家逵(左二)、黃民安(右三)。(崗華影視提供)
負責招待的林義功難掩驕傲地對本刊說,「中國的大官每次來台灣都會透過國台辦安排到霧峰林家的宮保第訪問,次數多到我們已經都記不清。」
中國官員高度重視霧峰林家,其中當然有濃濃的統戰意味,因為台灣五大家族中,只有霧峰林家是以政治發跡、「祖國」情懷也最濃厚。《滄海百年》電視劇就是台灣林氏宗親會理事長林振廷出資一百萬人民幣和央視合資花三年時間拍攝,由兩岸影后歸亞蕾、斯琴高娃和大陸影帝張鐵林主演,二○○四年在大陸中央電視台黃金時段播出。
▲二級國定古蹟「霧峰林家宅園」(霧峰林家花園)即將修復完工,林本堂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林俊明表示開放收費參觀。
《滄海百年》以台灣霧峰林家的故事為背景,講述林石、林定邦、林文察、林朝棟四代的故事。劇中歸亞蕾飾演霧峰林家奇女子、「太子少保」林文察之母戴芹娘,她因次子林文明「恃強霸產,結黨滋事」冤死,四度赴京上奏慈禧、慈安二宮太后,希望沉冤得雪。
後代爭權 對簿公堂
有趣的是,由於《滄海百年》被認為統戰意味濃厚,十年前擔任台視總經理的江霞就將版權買下來,多年來這部戲也因此未曾在台灣播映。不過,由於版權今年即將到期,屆時林氏宗親會理事長林振廷將會和電視台洽商在台灣上映的細節。
▲針對林俊明開放收費參觀一事,林祖密將軍紀念協進會創會長林義明受訪表示反對,其後方為林家頂厝與下厝世系圖。
撇開歷史,霧峰林家最知名的,就是占地一萬五千坪的祖產林家古厝及台灣四大名園之一的林家花園。三年前,後代子孫甚至為爭奪古厝和土地管理權對簿公堂。
霧峰林家古厝在一九八五年被內政部指定為省轄二級古蹟(現為國定古蹟),是全台最大古蹟群。包括下厝的草厝、宮保第、大花廳、二房厝(將軍府)及二十八間建築物;頂厝的景薰樓、蓉鏡齋、頤圃及萊園,揉合傳統漳州、洋式及唐式風格,有如台灣傳統建築的百科全書。
林家土地 名目不清
這片古厝因九二一大地震,幾乎夷為平地,政府投入八億元重建,歷經十四年,宮保第與大花廳終於在二○一三年原樣修復。林家第九代、林本堂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林俊明,看著富麗堂皇的大宅,滔滔不絕地介紹起來:「宮保第用現代話說,就是海軍、陸軍總司令官邸,雖然大陸也有,但已遭破壞沒有修復,所以,這座可說是世界唯一。」
目前,林家古厝由林本堂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林俊明負責管理,一般遊客如果要入園參觀須收取二五○元門票,不過,林俊明的堂哥-林義功和林義明兄弟卻對林本堂的做法不以為然。
▲霧峰林家花園的大花廳「本堂」是林家公共宴會場所,為三進五開間福州式建築。
林義明曾嗆聲:「沒經過合法程序,我們不會給他(林俊明)掌握收門票的機會,絕對會阻止他。」不僅如此,林義明還組成五十人的「宮保第導覽團隊」,人數遠超過林俊明現有人手。
林義功則表示,林本堂股份有限公司是從林本堂祭祀公業而來,「本來是公基金的性質,各房輪流擔任,但是在堂叔林正方接任主委後,三十多年來未開大會,委員不是由各房推選而是由他指定,財務也未公開。」
▲霧峰林家花園的「本堂」大花廳戲台是林家公共宴會場所,族親每有結婚、生日等喜事,必招聘戲團演出。(林振廷提供)
「株式會社名下土地從當時的五十八筆,現在只剩二十筆,他從沒祭過祖,林家人彼此不太認識。」林義功和林義明兄弟氣憤地說,應該重新召開大會,將產業株式會社名下土地,巿價估計有十五億至二十億元,恢復為共同所有,不得變賣。
臨時祠堂 祭拜祖先
針對堂兄的指控,林俊明喊冤。他說在一九七四至二○○四年間,管委會每年都有開會,名下的土地大部分由政府徵收,少數出售的部分,也都是經過管委會同意;日治時代去漢,祖先牌位由各家請回自己拜,但多年前他們已成立臨時祠堂,將恢復祭祀。
▲霧峰林家花園的宮保第,是台灣清朝時期的最大官宅。
林俊明並表示,他已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向主管古蹟的文化部文資局,呈報宮保第、大花廳開放後的日常維護計畫,文化部於二○一三年六月回文提醒「請落實執行」,足以證明他們的管理權被官方認可。
實際上,雙方本是同根生,林義明等人是林文察長子林朝棟的曾孫,林俊明則是林文察三子林朝宗的曾孫。由於宮保第和大花廳的建造人是林朝棟,林義明等人當然自認一脈相承,理當是管理人。十一年前他們以祖父林祖密之名,成立林祖密將軍紀念協進會,主張宮保第、大花廳是林朝棟子孫所共有,林俊明無管理使用權。
▲霧峰林家花園當中的「景薰樓」使用創新的藍色塗裝樑柱,比傳統靛藍色更明亮,在中台灣蔚為風尚,有「中部藍」之稱。
霧峰林家的歷史要從十八世紀說起。第一代林石在一七四六年從閩南漳州渡海來台定居,由於他被官方認為參與抗清的林爽文事件,遭到清廷捕殺,為霧峰林家和滿清之間的糾葛,拉開序幕。
擊敗法軍 樟腦專賣 
第三代林甲寅從大里移居霧峰後,一八三七年,林家第四代分產,長子林定邦的宅第因居南面,被稱為「下厝」,次子林奠國的宅第則稱為「頂厝」,但他們只靠拳頭在地方闖蕩,爭奪地方勢力。
▲講述台中望族霧峰林家故事的電視連續劇《滄海百年》DVD。
第五代林文察率領「台勇」跨海跟著浙江總督左宗棠討剿太平軍,因屢建奇功,官位越做越大,受封水陸提督,並在老家霧峰興建宮保第,霧峰林家這才真正名留史冊。林文察短短十多年間從一介平民升到一品封疆大吏,可惜在攻打萬松關時,援軍互相猜忌不願接應,因此戰死沙場。
林文察的長子、第六代傳人林朝棟,年少跟隨父親轉戰海峽兩岸,所謂「虎父無犬子」,他在一八八四年清法戰役中擊退法軍,深受福建巡撫劉銘傳讚許,授與全台樟腦專賣。因為樟腦專賣的巨利,累積大量財富與土地,將霧峰林家財富推到最高峰,直追首富板橋林家,跟隨者也越來越可觀。
▲台中市霧峰區民生路「霧峰林家宅園」(霧峰林家花園)當中的「景薰樓」門外。
林朝棟曾孫林光輝講述這段歷史時,激動地表示:「當時,林朝棟的『棟軍』幫清朝立下功勞,現在在基隆獅球嶺一帶,還有朝棟社區與朝棟巷,可見棟軍的影響力不止在中部一帶。」
一品夫人 戰功彪炳
林朝棟夫人楊水萍在此役中帶軍救夫,不讓鬚眉的英勇表現,被清廷冊封為「一品夫人」,官位還勝過丈夫林朝棟。
2002年,本刊專訪當年八十三歲高齡的第八代子孫林雙盼(已改名林岡),提起霧峰林家,她侃侃而談,「一品夫人用餐時,媳婦們得站在旁邊伺候,那時蹄膀、魚翅都是桌上菜,有時她高興會要我們幾個孫子陪她用餐。」「林家媳婦還有一項專長,就是得陪一品夫人打麻將,有些人幾乎整天就在麻將桌上。」
▲台中縣霧峰林家第七代林祖密的後代在2005年組成「林祖密促進協進會」。
如今民眾到霧峰林家看到的宮保第和富麗堂皇的大花廳,就是林朝棟一手建造,宮保第是官邸,大花廳則是客人來時接待的建築和戲台,當時林家的財富被認為與板橋林家不相上下,台灣人稱「一天下,兩林家」。
一八九五年,清、日爆發甲午戰爭,清廷戰敗,割讓台灣給日本,林朝棟舉家內渡,林朝棟奉旨建軍駐守海州,並接管福建團練的管理工作,由於老家已經回不去了,林朝棟最後鬱鬱而終。
▲台中縣霧峰林家第七代林祖密的外孫女蔡穎芳(左),在林家位於福建鼓浪嶼的產業-黑樓與故人聊天。
悲劇至此尚未結束,林朝棟三子林祖密返台繼承大部分家產,因不願歸順日人,變賣台灣數百甲土地,散盡家財襄助孫文革命建國,歷任閩南軍司令、大元帥府參軍。
國父金主 子孫流離
1904年,林祖密遷居福建鼓浪嶼,蓋紅樓、黑樓、有自己的碼頭、炭棧、汽艇,並在漳州開墾龍岩煤礦與徑口農場。黑樓原先是林家幕僚、帳房的住所,而中國近代政壇要角孫中山、蔣介石、周恩來都曾是客人。紅樓則是內眷的住所,在林祖密過世後典當給他人。
▲1908年,台中望族霧峰林家第六代、台灣清治時期將領林朝棟的妻子楊水萍於61歲壽誕與家人合影,後排戴官帽為其子林祖密。(翻攝自林祖密將軍傳奇)
一九二五年,林祖密遭北洋軍閥孫傳芳部下暗殺時,年僅四十八歲。他生前娶了五個妻子,育有九男七女。他死後,後代子孫顛沛流離,散居台、港、中、日各地。
林祖密長子林正熊投入北伐抗日名將何應欽將軍麾下,報殺父之仇;五子林正亨一九五○年被槍殺,死於國民黨白色恐怖;六子林正利滯日,是前華僑總會副會長;二女林雙英與五女林雙盼(林岡),林雙盼還當上中國開國領導人葉劍英的秘書。
▲台中縣霧峰林家第七代林祖密與家族移居福建鼓浪嶼定居。
一九一三年,林祖密離台後,林家的領導權逐漸由下厝移到頂厝,第六代的林獻堂成為霧峰林家的族長,在國民政府遷台時期,他參與主持光復紀念大會,一九四六年還籌設彰化銀行,有「彰銀之父」雅譽;一九四九年創私立萊園高級中學,現已改為明台高中,由孫媳林芳媖與曾孫林承峯經營,學校總人數達五千人。
民族運動 創建詩社
在日治時代五大家族(基隆顏家、板橋林家、霧峰林家、鹿港辜家、高雄陳家)之中,霧峰林家「創辦」的事業最少,這多少與林獻堂不願與當局妥協,提倡民族運動有關。
林獻堂受梁啟超思想啟蒙,一生致力推動民族運動,辦報、興學、創詩社,使霧峰林家成為文人雅士聚會中心,梁啟超、連橫(連戰祖父)都曾是座上賓,連家與林家交情尤其深厚。
林獻堂之孫,前明台產險董事長林博正,曾說過日本總督安藤利吉到林家做客的情形。「日本人一個月前就通知,宴客當天戒備森嚴,每十步就站一個衛兵,那天宴客就用了一卡車的食材。」
▲霧峰林家後代、拍賣公司「景薰樓」創辦人林振廷投資拍攝家族故事「滄海百年」電視劇。
一九四五年台灣光復,林獻堂與當權派陳儀等人扞格不快,隔兩年二二八事件爆發,林獻堂庇護南下開會的嚴家淦,事件弭平後,許多地方仕紳都因為出任「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民眾代表被處決。林獻堂雖幸運逃過一劫,但仍被列為「台省漢奸」、身心受創,只好避走日本,最後病死在東京寓所,死後遺體才歸葬台灣,葬在明台中學(林家花園就在明台中學裡面)的林氏祖墳當中。
家大業大 後代仍富
林獻堂之後因無人領導,家族漸趨平淡。第七代的林鶴年是近來霧峰林家出色人物,曾任三屆台中縣長,與蔣緯國將軍交情非比尋常,是台中「紅派」開山祖。當地耆老說:「林鶴年是林家最後的阿舍(少爺),出門從不帶錢,隨從會付。」
▲1946年10月,剛當選為第一屆台灣省參議會參議員的林獻堂(右)在台中機場歡迎來台巡查的前總統蔣介石(左)。(翻攝自明台高中五桂樓專書)
霧峰林家全盛時期,擁有水田二千甲,山林二萬甲,富甲半台。當時有五十萬元以上的資產家僅板橋林家、霧峰林祖密(林朝棟之子)、林烈堂(林朝棟堂弟)三人,可見當時霧峰林家的確家大業大,且因霧峰林家多為武將出身,政治影響力遠遠超過板橋林家。
霧峰林家對地方建設傾注心力頗多,台中一中、省議會、台中公園都是由林家捐地興建的。
1950年代,政府實行三七五減租和耕者有其田兩項政策,霧峰林家失去大部分土地,但家族中富裕者仍大有人在。家族人士透露,由於滿清末年從台中霧峰到新竹都是霧峰林家的勢力範圍,很多地方都有林家的土地,經過近百年開枝散葉,林家身價五十億元以上的仍多達十人,這些擁有大筆不動產的林家後代很低調。
▲台中一中是日治時代林獻堂和林烈堂兄弟結合鹿港辜顯榮、板橋林家林熊徵等地方仕紳捐贈創立的學校。
歷史謝幕 風華不再 
相較於龐大紛擾的下厝,林家頂厝的後代,悠遊於教育、收藏與美食,生活單純而優渥。
富過三代才懂得吃穿,這句話很適用於林家頂厝。明台副校長林承峯是林獻堂嫡系的小當家,二○○二年參訪藍帶法國巴黎總部,了解法國藍帶自一八九五年成立,是歷史最悠久、最頂級的餐飲教學學校,他回到台灣後,就在明台推動拉糖藝術。
幾年後,他認識推廣藍帶教學的高層,因而開始在明台高中舉辦藍帶主廚講座;2011年初,林承峯的太太蘇郁雯喜歡烘焙,加上握有藍帶的獨家配方及明台的畢業生,因而成立「Sweet Emily」法式甜品店,至今是全台馬卡龍銷量最大品牌。公視的電視劇《沒有名字的甜點店》即在Sweet Emily店裡取景。
林烈堂曾孫林帛亨是賽車手,去年底與藝人馮媛甄結婚,上新聞版面,他的父親林振廷、母親陳碧貞經營景薰樓藝術品拍賣公司,身家數十億。
▲藝人馮媛甄(左)與職業賽車手林帛亨(右)在台中林酒店舉辦婚宴,兩人牽手入場。
歷經270年興衰,霧峰林家大宅第內的悲歡離合,隨著林家人物的謝幕,逐漸被淡忘。在九二一大地震中損毀的林家古厝,2014年修復重新示人,古厝前的百年老樹掙出新芽,似乎象徵分枝散葉的後代,儘管風華不再,依然尊貴地,在歷史洪流中,為家族尋找新的出路與地位。(部分內容取材自壹週刊47期、640期)
▲台中市明台高中副校長林承峯(左)與妻子、「Sweet Emily」法式甜品創辦人蘇郁雯(右)在校內受訪。

林朝棟夫人-一品夫人-「楊水萍英勇救夫,勇殲千名法軍士兵,以


林祖密的恢復國籍證書

林朝棟夫人-一品夫人-「楊水萍英勇救夫,勇殲千名法軍士兵,以


一個家族,一座府邸,一段近代史——霧峰林家與宮保第
林朝棟夫人-一品夫人-「楊水萍英勇救夫,勇殲千名法軍士兵,以林朝棟夫人-一品夫人-「楊水萍英勇救夫,勇殲千名法軍士兵,以林朝棟夫人-一品夫人-「楊水萍英勇救夫,勇殲千名法軍士兵,以林朝棟夫人-一品夫人-「楊水萍英勇救夫,勇殲千名法軍士兵,以林朝棟夫人-一品夫人-「楊水萍英勇救夫,勇殲千名法軍士兵,以林朝棟夫人-一品夫人-「楊水萍英勇救夫,勇殲千名法軍士兵,以
從前,台灣有個地方叫「阿罩霧」,意為「大霧籠罩之地」,後來改作「霧峰」。霧峰此地無特產殊景,惟因一顯赫家族而賴以成名,就是「霧峰林家」。
台灣史上因財富而論,有「五大家族」之稱,「霧峰林家」雖非財力無匹,卻是最為可歌可泣,彪炳史冊。台灣乃至整個中國的近現代史上,「霧峰林家」一頁都是不可或缺的。
國民政府贈霧峰林家的「忠烈永式」牌匾
「霧峰林家」第一代來自福建漳州,渡海到台灣墾荒。當時,清政府不許大陸赴台者帶家眷同遷,所以台灣有「只見唐山公,不見唐山婆」的俗諺。孤獨的「唐山公」不免娶妻或納妾番人(原住民),令其後代既有漢人的聰慧,又有番人的勇武。「霧峰林家」即使其中代表,林文察、林朝棟、林祖密三代武將,戰功顯赫。
林文察
「霧峰林家」發跡於第五代林文察。林文察應募鄉勇,參與清廷對小刀會和太平軍的作戰,因戰功卓絕,從兵勇迅速躥升為福建水陸提督,相當於福建軍區陸海軍司令。後戰歿,清廷贈其太子少保銜,賞林家騎都尉世襲罔替,並授予林家台灣樟腦生意的專營權。
林朝棟
林文察長子林朝棟,少時練武傷及一目,人稱「目仔少爺」。在中法戰爭中,林朝棟率領鄉勇抗擊法軍,屢立戰功。戰後,被清廷賞穿黃馬褂,並特許林家常備私人武裝,號稱「棟軍」。甲午戰後,清廷割讓台灣,清軍撤走,唯林朝棟率領「棟軍」堅持抗日,後兵敗內渡,舉家定居廈門鼓浪嶼。此後,台灣殘餘「棟軍」依然堅持抗戰許久。
林祖密
林朝棟之子林祖密,初襲爵騎都尉,後追隨孫中山矢志反清,大量變賣土地田產,資助國民革命,頗為孫中山倚重。後與蔣介石同期被孫中山授予少將軍銜,出任閩南軍司令。北伐前夕,林祖密被軍閥設計暗殺。
林正亨
林祖密之子林正亨,抗戰期間參加中國遠征軍赴緬與日軍作戰,傷殘歸國,秘密參加共產黨。後被派往台灣開展秘密工作,被國民黨政府逮捕槍殺,臨刑高呼「祖國萬歲、人民萬歲」,慷慨赴死。後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對「霧峰林家」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網搜搜,文字資料比比皆是。如不喜讀字,也可找找曾於中央一套播出的電視連續劇《滄海百年》一觀。
「宮保第」里的小型茶會。右二為林氏後人林義德,右四為林祖密將軍協進會秘書長林福立,左一是「大少奶奶」
近日,泥古丁專程赴台中遊覽林家老宅「宮保第」,偶遇林氏後人林義德及林祖密將軍協進會秘書長林福立。品茶清談之餘,二位林先生表示,大陸遊客參訪林家老宅的並不太多,倒是大陸官員來台大多會來「霧峰林家」看看,我們喝的「金駿眉」就是大陸官員的伴手禮。
林家老宅分為頂厝和下厝,下厝即為「宮保第」,因林文察獲贈太子少保,故以名之林家府第。
宮保第格局示意圖
林家宅院的建構坐東朝西,與高門大戶坐北朝南的慣例大相徑庭。林福立先生解釋說,雖然,以台灣的氣候條件而論,坐東朝西建屋,屋內必然很熱,並不舒適,也不科學,但林家來自大陸福建漳州,府第坐東朝西意在面朝故土,不忘故國。
「宮保第」規模宏大,院落五進,開間11棟,可謂台灣所存最為瑰麗的清代官僚宅邸。
「宮保第」第五落
其第五進院落是內宅,也稱為「後落」,林朝棟與夫人楊水萍居於正房,兩側廂房是兒子兒媳們的房間。兄弟的媳婦之間,一般稱為妯娌,而台灣則稱為「東西」,就是因為一般內宅的東西廂房住著媳婦們。但這一稱呼在林家似乎並不貼切,如前所述,他們宅院坐東向西,廂房倒是南北向的。
值得一提的是,林朝棟的夫人楊水萍。楊夫人可謂女中豪傑巾幗英雄,在林朝棟與法軍對峙的危急時刻,楊夫人率6000家兵和墾農趕到,殺退法軍,救得夫婿。戰後被清廷封為一品誥命夫人,品級還在丈夫林朝棟之上。
各式各樣的花窗(抱歉,豎片發上來只能倒著放,湊合看吧)
「宮保第」建築的精華集中於「後落」,花式精巧的支摘窗,稀有珍貴的七里香,寓意福壽綿長的龜背紋甬道……徜徉其中,不免令人生出富足閑適的白日夢來。
第四進院落為地震所傾毀,因沒有原始圖紙,所以沒有重建,只留兩座斷垣標明其址。
雕樑畫棟
前三進院落主要是客廳或公堂。
第三重院落有林朝棟的書房。此處有李鴻章書贈林家的親筆墨寶,林家將之鐫刻於雕版懸掛於牆上。
李鴻章書贈林家(抱歉,還是橫的)
梁啟超手書其詩留贈林家
第二進院落是林朝棟待客和辦公的地方,正廳懸掛著國民政府遲至1963年才頒贈的「忠烈永式」牌匾。
第一進院落的正廳外檐下懸掛著狂草書法牌匾「春秋又八千」,是大陸書法名家楊草仙遊歷台灣時,為楊水萍夫人祝壽所書,頗有可觀。
狂草「春秋又八千」祝壽匾額
「宮保第」有三座門。中間正門只有在重大節慶或最尊貴者蒞臨時方才開啟。林先生說,「宮保第」的正門幾十年來幾乎從未開啟,因為自蔣介石到馬英九都沒有來過。兩側門右為虎邊左為龍邊,右進左出,出將入相。虎邊門內,有桂花四盆,芳香四溢,寓意「恭迎貴客」。
林家頂厝與下厝全景示意圖
「宮保第」的南邊還有大花廳,是林家公共宴會的場所。再往南,是將軍府,是林文察的弟弟林文明一房所建。
林家老宅除了南邊的「宮保第」等下厝之外,還有北邊的頂厝,目前並未開放參觀。
萊園
林家老宅的東南方向還有一處很大的林家花園,稱為萊園,梁啟超曾借住於此,目前已成為台中明台中學的校址。如此美好的校園,就學於此真是有福了。一個家族,一座府邸,一段近代史——霧峰林家與宮保第 - iFuun - https://goo.gl/LCoJR1


林朝棟夫人-一品夫人-「楊水萍英勇救夫,勇殲千名法軍士兵,以林朝棟夫人-一品夫人-「楊水萍英勇救夫,勇殲千名法軍士兵,以

霧峰林家鮮為人知的大陸故事( 一)
(一) ——愛國志士林祖密外孫女細說家裡事
2008年11月03日來源:台聲雜誌2008年第十期作者:竇為龍東木字體:【大】 【中】 【小】
 
民族英雄林祖密的外孫女蔡穎芳女士回憶往事。
  台灣五大家族之一、清朝台灣第一家族——霧峰林家,素以下厝行武、頂厝弄文世代愛國聞名遐邇,特別是以霧峰林家家族史為藍本、反映台灣近百年的歷史大劇《滄海百年》播出後,大陸同胞更是對霧峰林家不陌生了。然而,見諸於報端的均係霧峰林家艱辛的拓荒史、保家史和抗爭史,難見霧峰林家生活的另一面,尤其是霧峰林家林朝棟一系內遷大陸的一些事情。
  所幸的是,筆者最近有機會走訪了霧峰林家第七代——知名愛國志士、民族英雄林祖密的外孫女蔡穎芳女士。這位耄耋老人一談起她的外公外婆(她稱外公為外爺,外婆為奶奶),更加顯得才思敏捷、精神矍鑠。這裡,筆者將蔡穎芳老人對外爺林祖密、奶奶楊月蟾在大陸的片段回憶採擷並整理出來,以饗讀者。
  “一品夫人”楊水萍親點兒媳
  1895年,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簽訂後,被清政府賜穿黃馬卦、欽加二品頂戴、統領全台營務的林祖密父親林朝棟,因不滿台灣被日本統治,在抗日無門的情況下,舉家請旨內渡。而被清政府授予“一品夫人”的林祖密母親楊水萍亦隨夫同行。此時,外爺林祖密時年18歲。
  途徑漳化鹿港,守港的一位楊姓官員盛情接待了林朝棟一家。按當時禮數,楊姓官員的女兒須出來為尊貴的客人奉茶。於是,這位楊姓官員的女兒楊月蟾,也就是我的奶奶,便出現在了林朝棟一家人的面前。
  “喲,好俊的一位姑娘。”望著眼前這位亭亭玉立、眉清目秀的姑娘,楊水萍心裡禁不住地讚賞開來。
  她邊品嚐姑娘遞上的茗茶,邊仔仔細細地打量起眼前這位彷彿是上蒼恩賜下來的俊女,一時間冷不丁地走了神,直到林朝棟“咳、咳”兩聲,她才知道自己有點失態了。
  “姑娘,過來,走近點,你叫什麼名字?”楊水萍笑著問。
  “我叫楊月蟾。”奶奶的聲音輕柔似水。
  “喲,好聽,不錯。”楊水萍不停地誇獎著,“來,姑娘,把這個戴上。”說完,楊水萍把自己右手上的鐲子摘了下來。
  霎那時,空氣似乎凝固了,在場的人都眼睛瞪圓、驚詫不已。大家明白,楊水萍這位“一品夫人”是看上了楊月蟾姑娘,是要給兒子定親呢。
  奶奶楊月蟾也有點驚惶失措,臉紅得像大粉桃,心都快跳到嗓眼上了……她顫微微地向楊水萍伸出了右手。
  而這時最興奮的莫過於外爺林祖密了,當楊月蟾一進門,他一眼就看上了人家,那時他恐怕就在想,眼前這位漂亮女子要是自己的……那該多好呵。真是天賜良緣。沒想到母親也和自己一個想法。當楊水萍終於把金燦燦的鐲子戴上楊月蟾的手上時,他幾乎高興得差點跳了起來。後來,外爺說,楊月蟾不僅外貌美麗,內心更加美麗。
  這以後,奶奶楊月蟾便隨林家來到了廈門,在鼓浪嶼三坵田與四樅松之間興建的烏樓和紅樓兩幢英式樓房里居住了許多年。
  大夫人楊月蟾心胸仁慈齋厚
  外爺和奶奶是在廈門成的親,之後,外爺奉父親之命,回台灣打理林家在霧峰的地產去了。而奶奶沒有隨去,留在廈門替林祖密侍候婆婆。其間,外爺也常回來看看。
    外爺和奶奶育有兩兒兩女,我母親是二女兒,排行老三,名叫林雙英。大舅林正熊,智勇雙全,為父報仇後改行從商;二舅林正傳任銀行專員;大姨林雙蘭,自小學習鋼琴,技藝一流,可惜英年早逝。
  外爺在台灣的這段日子裡,又相繼娶了我二奶奶、三奶奶。
  1904年,外爺實在不忍再受日本人欺凌,便藉為父親送葬之機,帶著她們和她們的孩子一起,從台灣回到了廈門鼓浪嶼。
  奶奶楊月蟾雖算不上名門望族,卻也出身官宦人家,非常知書達禮,對外爺的事總是持支持態度。特別是在對待二奶奶她們的問題上,奶奶始終以大姐的身份出現在她倆面前,不是關心愛護就是問寒問暖,從不以老大自居,更不以大欺小、以權壓弱。直到外爺被軍閥所害之前,奶奶都協助林老太太楊水萍把林家操持得张驰有度、井井有條,姐妹間相處亦十分融洽得體。其實,也正因為這樣,外爺林祖密才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參與民族革命,投身到愛國鬥爭最前沿。
  當然,二奶奶她們對姐姐也非常地敬重。鼓浪嶼的紅樓寢室區分為正房和左右偏房三幢,正房朝向正東,偏房則各傾斜15度,偎依在其左右。這表明左右對正中的敬意。每天早晨,二妹三妹都要早早起來,先到正房向姐姐請安,然後,姐妹們一道高高興興地去給婆婆請安。若妹妹們要是遇到什麼棘手的事啦,也都喜歡跑去問姐姐,姐姐在她們心目中始終是位齋心仁厚的人,也是她們的主心骨。
  當然,也正因為奶奶對外爺的寬容,外爺後來在漳州經營公司時又娶了四房,在福州任職時娶了五房和六房。再後來,外爺被害,奶奶把四房一家接到了鼓浪嶼,對沒有孩子的五妹六妹則勸說她們重新另選人家了。
  奶奶就這樣在林家漸漸樹立了威望。
  孫中山對林祖密既愛又批評
  對於外爺這種喜歡到處娶妻的“偏好”,並非所有人都能夠像奶奶那樣“習慣”,孫中山就是竭力反對外爺這種“偏好”的人。
  那是外爺任孫中山大元帥府大本營高級參議期間,林祖密幾乎天天跟隨在孫中山身邊,天長日久,倆人的關係就非常地不一般了。不僅是因為倆人的革命志向相同,孫中山對林祖密的革命熱情和革命意志讚賞有加,更重要的是倆人在生活中也已到了無話不談的地步了。
  “季商(林祖密字號),聽說你又準備娶妻了?”孫中山笑著問,剛進來的林祖密還沒反應過來,還以為大元帥這次一樣是在隨意和他說話呢,所以也跟著隨意地答了聲道:“呵,呵。”
  “什麼?這麼說這是真的了?”孫中山加重了語氣。
  林祖密突然感覺到了不對,抬頭看了一眼大元帥。這一看不打緊,孫中山非常嚴肅的臉上,射過來的眼光直刺人,使他“卟楞”一下汗毛打顫,嚇得他趕緊說:“沒有。”
  “沒有就好。”說完,孫中山背著手踱開步來,語氣也輕微了不少,“季商呵,你高漲的愛國熱忱、堅定的革命意志、對革命的無私貢獻,以及漸顯的軍事指揮才能,我都非常欣賞,你是我們革命隊伍中一個不可多得的將帥之才,國家需要你。”
  “可是,”孫中山話鋒一轉,莊重而認真地說:“同志呵,革命仍未成功,你我乃需努力。現今革命的路上荊棘遍地、坎坷重生,需要我們浴血奮戰,甚至犧牲生命。同志你想想,那麼多的事情等著我們去做,而你卻仍有心事還在想著娶老婆這類的風花雪月事。”
  說到這,孫中山停下腳步,來到林祖密跟前,對著林祖密道:“再說,你這麼做了,也是對人家女子不負責任的表現,要不,你就不革命,不革命就不會有犧牲。何況,你已經有好幾房太太了,還嫌不夠呵。”
  這時的外爺已被孫中山說得慚愧不如,他不敢回答孫中山的話,只是悶著頭聽,一個勁地點頭……
  別說,此後外爺在外再也沒有娶妻了。
  
  女兒林雙英為救父多方奔走
  革命總是難能一帆風順的。林祖密的支援革命和投身革命行為,一時間成為了舊軍閥們的眼中釘肉中刺。
  一次,林祖密秘密回鼓浪嶼租界治療腳傷,不料,被福建督軍李厚基的密探得知了,他們立刻派人悄悄地將外爺軟禁在租界的會審公堂裡,準備第二天想辦法“引渡”出租界,然後再置林祖密於死地。
  情勢萬分危急。
  奶奶見此也有點措手不及了。這時,二女兒也就是我的母親林雙英,走到奶奶跟前,說:“母親,父親現還在外國租界裡,在租界他們是不敢隨意動父親的,您不要著急,我想既然在租界,那我們何不找租界的外國人,請他們幫忙救出父親。”
  “那當然好啦,女兒,你有什麼辦法?”奶奶楊月蟾還是有點急。
  “您不記得啦,我的老師弗蘭西不是英國領事夫人嗎?她很熱情,我想找她幫忙一定能行的。”林雙英說。
  “那你快去試試。”楊月蟾急著說。
  “好,我這就去。”林雙英說。
  母親林雙英沒敢耽擱一點時間,立刻和她姊姊林雙蘭兩人連夜奔往老師弗蘭西的住處,懇求英國領事夫婦解救林祖密。
  第二天,早上英國領事召集美、日等國領事開會,研究引渡林祖密的問題。在英國領事倡議和日本領事的附議下,與會各國領事一致同意釋放林祖密將軍。緊接著,下午,弗蘭西就親自護送林祖密回林公館。當夜,林祖密經過一番化妝,乘船離開了鼓浪嶼來到了廣州,隨後,立即恢復了對閩南軍的指揮工作。
  蔣介石攜子上門拜訪林祖密
  1924年之前,也就是國共第一次合作之前,外爺林祖密與蔣介石應該講算得上是戰友了,他倆是同一時間同一批被孫中山大元帥府授予少將軍銜的。那時,蔣介石在陳炯明部的第二支隊任司令,林祖密是閩南軍司令。後來,林祖密調到孫中山身邊工作,而孫中山又是蔣介石的老師,故他倆能常常接觸。
  在蔣介石的心中,林祖密是位值得他尊敬的人,至少在表面上,蔣介石是非常敬重我外爺的。因為蔣介石有一次攜帶夫人和孩子專門來到鼓浪嶼,登門造訪林祖密。
時任閩南軍總司令的林祖密將軍
  那天,鼓浪嶼的天出奇地好,天高雲淡,沒有一絲風,遠處的海浪聲沒像往常那樣窮凶極惡,而是溫柔地撫摸著礁石。
  蔣介石穿著畢挺的少將戎裝,帶著原配夫人毛氏和只有五、六歲的兒子蔣經國,來到了在鼓浪嶼數一數二的林公館家。
  蔣介石先禮節性地去看望了林祖密的母親楊水萍,之後,來到林家會客廳,在這裡林祖密盛情地接待了這位遠道而來的“戰友”。
  幾番寒暄落座後,主人女兒要出來奉茶。於是,我母親林雙英和姊姊林雙蘭端上早已泡好的上等茶,走到了蔣介石一家人面前。蔣介石接過茶還順口誇獎了我母親和大姨一番:
  “祖密好福氣呵,有這麼一對玲瓏剔透的好女兒,可惜我就沒這個福氣呵。”
  “哪裡哪裡,過譽啦,仁兄日後定會有他福的。”林祖密謙遜而禮節地回答道。
   就在他們對話之間,林雙英細細打量了蔣介石一家。就見蔣夫人和兒子蔣經國著裝布料非常一般,並非大戶人家那個氣派,再看蔣經國脖子上戴的鎖,還只是一把銀鎖。由此可見,蔣家在那個時期還只是個一般的家庭,至於後來為什麼蔣家就成為了中國的四大金融家族,可能跟戰亂或者就是發國難財有關吧。
  當然,儘管這只是林雙英心裡想的,可事實上,林雙英想的並非沒有道理。因為孫中山去逝後,蔣介石漸漸竊取並佔據了國民黨的軍政要職,隨即便發動了一場又一場反革命、反人民的滔天罪行,正是在這一場場罪行中,蔣介石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收穫。
  兒子林正熊為父報仇巧用計
  年僅48歲的林祖密被軍閥殘忍殺害後,引起了廣大民眾的極大憤慨,漳州市民罷市三天以示抗議,許多有識之士聯名致電國民政府,要求嚴懲元兇北洋軍閥李厚基舊部的師長張毅。
  林祖密在漳州華安和尚山被害的消息傳到鼓浪嶼,其大兒子林正熊義憤填膺,發誓要替父報仇,親自手刃這個兇手。儘管霧峰林家那剛直不阿、堅強不屈的秉性,在林正熊身上依舊體現得淋漓盡致,但兇手畢竟是個率領著一個師軍事實力的頭號人物,且格外狡猾。
  此時,林正熊正在國民革命軍何應欽部駐汕頭支隊當指揮官,由於何應欽與林祖密關係甚好,所以當林祖密被舊軍閥殺害之後,何應欽內心也非常難過和氣憤。於是,立即電令林正熊率部追殺張毅及其所部,為友人報仇。
  林正熊有了何應欽的電令,更是如虎添翼、報仇心切。而將士們對愛國志士林祖密被害,心裡亦是氣憤難填。為了早日結束元兇的狗命,林正熊率部連夜向張毅所盤踞的漳州進發。
  戰鬥中,將士們個個英勇善戰、窮追猛打,怎奈狡猾的張毅見大勢所去,遂準備投降繳械,但他見率部攻打漳州的是林祖密之子林正熊,意識到小命難保,便帶著幾個殘兵敗將跑到福州向那裡的國民革命軍投降去了。因為張毅心裡明白,當時的民國政府有條規定,對投降的敵人不能殺頭,他異想天開地想利用這條政策保全自己的一條小命。
  然而,張毅確實是異想天開了。對於他這個罪大惡極的反動軍閥,沒有人會放過他。何應欽就是其中一個。當何應欽得知這個反動軍閥跑到了福州後,便想方設法通過各種關係,把張毅引渡到他的地盤汕頭來。何應欽想在他的地盤上,總會想出辦法來罰治這條惡棍的。
  但林正熊等不急了。作為林祖密的兒子,早一天結果張毅這條狗命,就會使他含恨九泉之下的父親早一天眠目。他等不急,也不能等。在確定靠審判結果這狗賊的命還許些時日時,林祖密決心用計向張毅索命。
  於是,林正熊通過各種關係,找到了當時看守張毅的一位漳州老鄉,這位老鄉一聽說這個傢伙就是指揮殺害林祖密的幕後兇手,不待林正熊吩咐便摩拳擦掌,最後商計,由老鄉遊說張毅,告訴他遲早是死罪,只要張毅肯出銀子,就可以逃生。
  果然,張毅上了當。
  那天深夜,老鄉當班假裝睡著了,張毅便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地可以逃走了,哪知外面已經替他挖好了一個墓穴等他跳呢。就在張毅逃出監獄大門心自暗喜的時候,“砰、砰、砰”三聲槍響,他還未還過神來,就一命嗚呼了。
  而那個告密的叛徒、華葑主事蒲樞,也在當年被林祖密戰友張貞派人捕獲槍決。
  可惜非常遺憾的是,林正熊率部在追擊張毅的時候,不幸觸雷被炸壞了雙眼,從此失去了光明。
  女兒女婿一樣懷抱愛國之志
  就在國內處於軍閥亂戰之時,林祖密的大女兒林雙英和陳嘉庚的女兒一起來到了新加坡求學。不久,在陳嘉庚的介紹下,林雙英認識了新加坡華僑輪船公司“雙美”號船長蔡有益,之後,結婚便在新加坡生下了我。
  作為愛國志士林祖密的女婿,蔡有益沒有辜負父親,他短暫的一生中同樣沒有忘記自己是中國人,不僅為祖國的經濟建設做著微薄貢獻,而且在廈門置地蓋房,還把我送回廈門讀書,學習中文。
  那年,父親蔡有益帶船往返於新加坡至廈門之間。沒承想在途經海陸豐島時,遭遇到了海盜,全船所載的大米、食品、鞋等全被海盜掠了去,其中許多貨物都是愛國華僑陳嘉庚的,另外還有3名華人被當成了人質。回新加坡後,蔡有益只好變賣了“雙美”號,所得款項用於贖回3名華人的資本。
  經過這一劫,父親便高燒不退一下子病倒了,臨去逝前對我和母親說:“你們是中國人,要在中國居住,無論中國今後如何,你們一定要在祖國的懷抱裡生活,那是家呵,只有家才最溫暖。” 
  外爺林祖密被殺害後,大陸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一直在國民黨統治區廈門的林家後代,紛紛離開廈門林公館,有的回到了台灣,有的去了日本,有的則去了美國。(待續)霧峰林家鮮為人知的大陸故事 - https://goo.gl/VSsyF5霧峰林家鮮為人知的大陸故事 - https://goo.gl/VSsyF5

-----------------

——愛國志士林祖密外孫女細說家裡事( 二)
2008年11月21日來源: 《台聲》2008-11字體:【大】 【中】 【小】
 
採訪中,霧峰林家的第七代——知名愛國志士、民族英雄林祖密,越來越近地走近了筆者的心底。越深入,越發覺歷史是深邃無穹的,歷史是需要不斷地挖掘和修繕。作為林祖密的外孫女蔡穎芳女士,多年來內心深處始終藏著一個秘密,那就是要在有生之年,盡最大努力把外爺林祖密那些鮮為人知的事情整理出來,還歷史一個有血有肉的民族英雄。其實,蔡穎芳還講,這是她母親林雙英一生未了的心願。
說真的,有幸成為第一個聽眾的筆者,既感興奮又備感肩負使命。林祖密是時下兩岸都竭力推崇和宣揚的愛國志士、民族英雄,除了見諸於報端的一些驚天動地的英雄事蹟以外,著實很難見其生活的另一面。正因為如此,興奮之餘,筆者唯有運用輕輕敲擊鍵盤的手指,讓蔡穎芳老人的點點回憶,繼續在讀者眼前汩汩流淌。
廈門“宮保第”——“紅樓”“黑樓”
“宮保第”,顧名思義,舊時專指皇宮殿院,帝王太子居住的地方。
儘管,霧峰林家當時在台灣可謂富甲一方,但亦非貴為天子,那麼,為什麼霧峰林家也會有這樣的地方呢?話說到這裡,就得追溯到霧峰林家第五代——下厝的傳人林文察了。
1854 年,林文察因平基隆小刀會有功,日漸受到朝廷的青睞,朝廷和各級官員開始對林家封官加爵、獎銀賞地,以至一度敗落的林家重新富騰起來。1858 年,林文察著手在原宅地的東面,仿官位宅第規模,興建了一座大宅,這就是後來“宮保第”的中落,但當時不叫“宮保第”。1864 年,林文察戰死在漳州城外萬松關,清政府為表彰其功績,追贈林文察為“太子少保”殊榮,並在左崇棠的禀請之下,清政府又賜林家準建“宮保第”。這樣,林文察的長子林朝棟便在父親建好的宅院基礎上,大興土木,首先完成了“宮保第”的第一進與第二進,其餘的三進、四進、五進,一直到1895 年《中日馬關條約》簽訂之前才陸續完成。
“宮保第”共為11 開間,進深180 多公尺,呈“回”字形的包緊型院落,主次位序明顯,以紅黑色為主調。實際上,這裡面還有一個講法,即一進與二進之間的兩邊,各有兩扇窗戶是同一個房間的,故算起來應該講是9 開間,而不是11 開間。“宮保第”這種9 間5 進的建築規模,恰恰被稱之為“九五至尊”。這也說明了舊時皇室的無與倫比的高貴權位。
確切地說,霧峰林家的“宮保第”應分為三處,一處是坐落在台灣台中的霧峰,一處是在大陸福建的漳州,這處“宮保第”也是林朝棟於1879 年時按照台灣的“宮保第”,原樣不動地在漳州老家蓋的,這兩處都是非常完整的“宮保第”。而另一處,就是現在廈門的“宮保第”。
其實,廈門的“宮保第”就兩幢,一座是“紅樓”,另一座是“黑樓”,均兩層,還不能稱其為完整的“宮保第”。不過,蔡穎芳講,聽她媽媽林雙英說,雖然廈門“宮保第”沒有其他兩處的9 開間5 進,以及恢宏的氣勢和門庭,但“紅樓”“黑樓”也不是簡單的就孤樓一座,而是“紅樓”兩邊各有一幢稍小的子樓,“黑樓”左邊也有一幢子樓。其樓裡的設施與台灣的“宮保第”屋裡的設施沒什麼兩樣,基本構成都是延用了“宮保第”的風格。所以,在霧峰林家,大家還是喜歡稱這里為“宮保第”。而外面的人則喜歡稱這里為鼓浪嶼的“林公館”。
之所以有時也被稱作“紅樓”,那是因為“紅樓”是以紅磚砌成的,而“黑樓”就是其磚為黑色的。顧名思義,這樣稱呼起來方便。
“紅樓”是林祖密重返大陸時蓋的,是他獻給母親楊萍60 歲的壽辰禮物。那是1904 年以後的事了。林朝棟因兩諫朝廷上奏收復台灣無門,遂飲恨申江,時年僅56 歲。林祖密借赴大陸為父奔喪之機,變賣台灣大部家產,攜兒帶女從台灣回到了大陸。此後,為不使母親楊萍過度悲傷,離開曾與林朝棟生活過的傷心之地——泉州,林祖密便在母親楊萍60 壽辰之際,在廈門鼓浪嶼的三坵田與四縱松山坡上蓋下了這座“紅樓”,作為壽禮送給母親。“紅樓”一式三幢,中間似“宮保第”的中落,兩邊各一幢小樓。
中落上層是林祖密母親楊萍的起居室,兩邊為林祖密和弟弟們的臥室,樓正廳為會客室(林祖密共5 個兄弟,上面兩個哥哥一個早逝,一個留在台灣,林祖密和兩個哥哥是同父異母,他和兩個弟弟系楊萍所生)。林祖密和大夫人楊月蟾在中落居住。兩邊兩層小樓均為姨太太們和孩子,以及丫環、帳房先生等的住所。
辛亥革命前後,林祖密一邊忙於自家的各種產業,一邊結交各式各樣的朋友,而且越來越多,同外界的接觸也越來越廣泛。在此前形下,林祖密決定興建一個可以廣交朋友的地方。於是,在“紅樓”東南上坡方向50 米開外的地方,又興建了一座“黑樓”。“黑樓”就兩幢,主樓東西朝向,輔樓依偎在主樓左側,偏南北約35 度左右。這以後,“黑樓”的主樓就成了林祖密招待朋友的地方。尤其是當林祖密參加了中華革命黨(中國國民黨前身),成為台灣同胞中的第一個中華革命黨之後,“黑樓”就成了一個非常秘密的軍事要地。
嘿,現在咱別小覷這個“黑樓”,它在中國近代史上可是個可以大書特書的一個地方。你知道嗎?就是這坐落在廈門鼓浪嶼的“萬國使館”叢中、即使最輝煌時期看起來都不起眼的“黑樓”,則真真切切地見證了那個時代許多傑出的仁人誌士、英雄豪傑,見證了他們為中華民族的崛起和解放而嘔心瀝血、前仆後繼,如孫中山、周恩來、葉劍英,等等。
當然,“紅樓”“黑樓”還見證了日本侵略者、反動軍閥血腥的殘酷的暴行。
“紅樓”“黑樓”的衰敗是從林祖密參加革命時開始的。一方面,林祖密幾乎無暇顧及自家的產業,像在龍溪(今漳州和龍海)的墾牧公司、林場、疏河公司及煤礦等,因疏於管理,經營每況愈下;另一方面,早已鐵了心跟著孫中山進行民主革命的林祖密,傾家蕩產也在所不惜,竭盡全力支持革命,除了把從台灣帶來的錢物全部捐獻出去以外,最終還把“紅樓”“黑樓”作為抵押,典當了出去。
在林祖密被軍閥殺害之後,“紅樓”便不再姓林的了,作為抵償給了債主。沒有了住處,林祖密母親楊萍只好帶著親生二子林資鏘、三子林資鏕全家投奔台灣的霧峰林家去了,而長子林祖密這邊的大部分包括子女則留了下來。原住在“紅樓”的大夫人楊月蟾等也住進了“黑樓”。不久,“黑樓”的債主亦開始逼債,最後實在無法,楊月蟾只得找到台灣那邊的小叔子林資銓(林祖密回大陸時將台灣財產託付給了他這個二哥),林資銓寄來了兩萬元,這才從債主手上贖回了“黑樓”,解決了林祖密後人的住宿問題。
大夫人楊月蟾和幾個兒女住在“黑樓”的主樓裡面,二夫人和三夫人他們就住在左邊的小樓裡。後來,林祖密的子女們漸漸都大了,到了解放前夕,入伍的入伍,出國的出國,大家各奔前程,而夫人們回到台灣養老去了。
現如今,“紅樓”早已隨歷史而去,地盤已成了廈門藝術專科學校。“黑樓”成危房,但卻依然矗立著,像是在敘述著什麼,廈門市政府已將其列為文物保護遺產。
自幼習武——三五壯漢難近其身
1925 年8 月24 日,林祖密慘遭軍閥殺害時,二女兒林雙英不在廈門,而是在新加坡丈夫的家中,那時林雙英正懷著孩子,等待順產。兩個月後,林雙英生下了女兒蔡穎芳。蔡穎芳真正來到廈門鼓浪嶼的林家,是在她父親過逝後,林雙英帶她投奔奶奶楊月蟾的時候。那年她才五六歲。
對於林祖密的許多事情,蔡穎芳說,她都是來到鼓浪嶼的林家以後,從大奶奶楊月蟾她們那兒聽來的。據說,那時蔡穎芳就像個跟屁蟲似的,整天就圍繞在奶奶們身邊,纏著奶奶們講這樣或那樣的故事。特別是大奶奶楊月蟾,她最愛講的故事就是林祖密的事了,她知道林祖密的事最多。
蔡穎芳依稀記得,楊月蟾說英俊灑脫的林祖密,不僅會持家經營做生意,還會帶兵打仗,而且他的武功也十分了得,三五個年輕力壯的漢子是很難近得了他的身的。後來,蔡穎芳讀了林家的一些歷史資料之類的東西,這才知道,在台灣霧峰林家下厝,一直都有兩件寶貝是要傳下來的,一是經營生財之道,另一個就是強身健體的武術功夫。
林祖密的爺爺林文察,字密卿,自幼不喜文,喜愛打打殺殺,19 歲那年,其父林定邦在調解土豪之間爭鬥時遭槍殺,林文察氣憤不已,在是年即1853 年6 月,與兄弟林文明一起生擒了殺父仇人林和尚,並將林和尚帶至父親墳前,當場剖胸掏心獻祭亡靈。隨後,林文察主動到縣衙投案自首。悉料,縣長羨慕林文察武功蓋世、技藝超群,並對林文察血債血還的報仇行為深表同情,其時又適逢朝廷用人,縣長並給了林文察一個將將功贖罪的機會,讓他帶兵平匪。有了平台,恰似千里馬有了馳騁的疆場。自此,林文察帶兵打仗衝鋒陷陣、有勇有謀,結果一路飚升,從一介戴罪平民,官階五級跳,直至福建陸路提督和署理福建水師提督,相當於現今的海陸軍司令。
林祖密的父親林朝棟,字蔭堂,號又密,世襲騎都尉,喜歡孫子兵法,18 歲那年,其母楊太夫人要他讀書攻名取譽,怎奈林朝棟無心從文,只考取了第八名而名落孫山。至此,楊太夫人就不再逼兒學文,而是支持他專心習武。果不然,林朝棟是塊習武材料,若干年後,林朝棟憑著自己學來的武功和用兵之道,不僅光宗耀祖,使霧峰林家下厝習武之風再次大放光彩,而且官至候選道員,欽加二品銜,賞戴花翎,外加黃馬褂。這在當時,這種情形即使是在大陸也是不多見的。
林祖密就是在這樣一個武術世家裡成長起來的。他生下來爺爺林文察已經戰死8 年了,他和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從他開始能說話時起,就在他耳邊常叨嘮爺爺林文察,那時起,他就知道爺爺林文察是個非常了不起的人物,長大後,他還一直以林家有這麼一位卓越的爺爺而自豪不已。
三四歲時起,林祖密開始隨父親林朝棟學練武功,什麼壓腿、蹲馬步、打樁等武術基礎樣樣都得學;5 歲進學堂時,林朝棟便有意識地讓私塾老師開始教兒子林祖密認識孫子兵法,並給兒子請來了武功師傅;10 歲時起,林朝棟帶著他出去打獵,與一些房客、佃戶們組成的棟家軍,成天呆在一起,摸爬滾打一樣也不落後;12 歲時,林朝棟帶著他出去打仗,讓他認識殘酷的戰爭,戰鬥結束後,林朝棟還不忘回家後給林祖密出題考試,讓他談對這場戰鬥的看法,然後再一一教他如何看待現實戰鬥與孫子兵法書上的戰術運用;15 歲時,林祖密已經能夠獨立帶兵操演了。
17 歲那年,林祖密在父親的諄諄教誨下,已經熟知兵法、通曉戰術了,並練就一身好功夫。林祖密擅長南拳,但對其他拳種也無所不曉。這是由於林祖密天資聰慧,在習武方面是個天才,所以師傅們教著教著就覺得不好再教下去了,就讓林祖密再入他門,以圖學習更多技藝。這樣,林祖密先後跟隨過南拳師傅、詠春拳師傅、太極拳師傅和洪拳師傅。
就在躊躇滿志的林祖密,準備投軍入伍到軍隊上一展身手的時候,不料,腐朽的中國清政府與日本侵略者簽下了喪權辱國的《中日馬關條約》,從而使林祖密的滿腔抱負頓成泡沫。作為統領台中防務的林朝棟,此時見報國無門,愧疚難當,便召家人於一屋,準備全家人一起自焚以示孝忠朝廷,幸好及時得知情報的林朝棟諍友劉福全大人趕到,說服了林朝棟,於是,林朝棟領著全家離開了台灣,舉家內遷,準備回到大陸再上奏朝廷,期盼早日收復台灣。在這種情形下,林祖密隨父親一道回到了大陸。
林祖密真正向外暴露會功夫的,是在1904 年他重回大陸後,在廈門鼓浪嶼的“紅樓”家中。那晚,月色深沉,海風呼啦啦地嘯叫著。忽然,“紅樓”左邊的小樓傳來了一片嘈雜聲,雖已進入夢鄉但習武之人的第六感官仍警醒著的林祖密,迅速地爬了起來,他的第一感覺就是當地的地痞來了。若是在台灣他倒不用慌張,因為他們家中有家丁和棟家軍守著,沒有哪個膽大的敢碰他們。可現在是在廈門,這是一個陌生的地方,當地惡霸和地痞們不會輕易地讓他們就這樣隨意落腳的,一定會找茬找事來挑釁。所以,儘管在林祖密心裡頭,他早已有所準備,但畢竟這是些地痞流氓們,是無賴呵。現在事情終於找上門來了,看來躲是躲不過去了。林祖密急忙開門一個箭步來到小樓跟前,腳還未站穩,就見幾個黑影朝自己靠了過來。說時遲那時快,反應快捷的林祖密未等黑影靠上前,就騰空躍起,一個飛腳踹倒最前面的那個黑影,接著馬步前弓,出左拳一個黑虎掏心擊向另一個黑影,隨即又一個掃蕩腿,打倒又一個。前後不到幾分鐘,本來是過來挑釁的地痞們一看這架式,趕緊逃之夭夭了。自此,林祖密功夫了得的佳話一下子在廈門傳開了。當然,這以後,就再也沒有地痞流氓敢到林公館來挑釁了。
其實,正因為有一身好武藝,林祖密吃虧也就吃在了有功夫上。奶奶告訴蔡穎芳,林祖密被害之前是駐在廈門鼓浪嶼的,鼓浪嶼又是萬國使館租界,相對那些視林祖密為眼中釘肉中刺的軍閥而言,廈門鼓浪嶼還算是個比較安全的地方。可林祖密就是不聽家人的勸助,非要到軍閥出沒的漳州去。所謂藝高人膽大。誰知這一去,就永遠未能回來了。
軍閥抓林祖密的時候,硬是派了一個加強班十多個人、十幾條槍,因為他們也深知,假如沒有槍,這一個加強班可能也不是林祖密的對手。
福州求學——思想深受父親影響
林祖密生長在一個儒學家風濃郁的家庭裡,儘管其霧峰林家下厝和頂厝各以武學和文風見長,但並非全部,下厝中同樣在倡導著以及第科舉功名為榮,如林祖密的二哥林資銓(字仲衡)就成為了當時台灣著名的詩人。到了林祖密的時候,母親楊萍對這個長子要求十分嚴格,甚至可以說有點苛刻,她要求林祖密習武與修文舉眉同肩一般高,都要學好。不僅如此,在林家林朝棟主管習武,而楊萍主管修文,夫妻倆一武一文教育著後代。尤其林祖密是楊萍在30 歲時才得的兒子,楊萍更是視為掌上明珠,酷愛有加。當然,楊太夫人心裡面還打著一個小九九,那就是她想讓林祖密最終成為林朝棟的財富和地位的繼承人。
17岁之前,林祖密随父亲住在台湾的雾峰林家“宫保第”中,平日里除了习武之外,主要是跟随私塾老师学习文化。私塾老师里有个叫莊世训,是1879年的举人,在当地一个重要的书院——文开书院任教,有一定的名声和地位,林朝栋非常仰慕他的品德和学识,特邀请他作林家尤其是林祖密的私塾先生,林祖密的文化功底几乎得益于莊先生。不过,真正影响林家和林祖密思想的是自大陆来台湾的中心人物蔡德芳,他是1874的进士,主张并一再呼吁以传统知识对抗西方的威胁。
此時,恰是外強欺辱中國、西方文化侵蝕東方文化時期;是朝廷大量拋售功名、官銜乃至各種獎賞之後,致使中國士紳階層聚增暴長時期;在台灣林家,恰是由土豪家族向地方士紳緩緩過渡時期。
正因為如此,林祖密在這樣的大背景前提下,熏陶於其父林朝棟傳統思想和東方文化之中,故早些年林祖密在思想深處就萌芽了精忠報國的民族氣節雛形。當父親林朝棟憤然不滿朝廷割台,擬舉家內遷皈依祖國懷抱時,林祖密是父親最堅決的支持者,寧舍奢侈生活也決不做亡國奴。
1895 年冬,17 歲的林祖密隨父母回到了大陸。因父親林朝棟被朝廷暫時安排在泉州謀一副統兵之職,所以林祖密和全家人一起隨林朝棟來到了泉州定居。台灣那邊就留下了林祖密的二哥林資銓一家人。林祖密的大哥林資鍠不幸在16 歲那年被一場疾病奪走了生命,而雖未與林資鍠成婚但一直生活在林家、為林資鍠守貞的楊小姐,直到林朝棟舉家內遷時,她不願離台而自縊身亡。
待一切在泉州安頓妥當,母親楊萍的重點又放在了兒子林祖密身上。她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的調查研究之後,決定送林祖密出國留學。那個年代出國讀書是非常時尚和流行的。然而,性格已顯剛毅倔強的林祖密,斷然拒絕了母親的這種安排,而是選擇在國內求學讀書,他的理由是不學洋人的東西。當然,林祖密也是得到了父親的大力支持,否則,林祖密即使有天子之膽,也萬萬不敢冒不孝之名不聽從母親的。而林朝棟暗中支持兒子,是因為他對這個兒子酷似自己的骨氣非常讚賞。這也是林朝棟後來為什麼讓林祖密回台治理林家產業的原故。
1896 年,林祖密在父母的精心安排下,來到了福州蒼霞精舍求學。蒼霞精舍是林紓與力鈞、陳寶琛等人共同創辦的。林紓,字琴南,號畏廬,閩縣人,精通古文與詩詞,1882年中舉人,在蒼霞精舍任國文總教諭。由於林紓在當地名聲顯赫,作為泉州副統兵的林朝棟,通過福州統兵關係,找到了林紓,把林祖密安排進了蒼霞精舍。林朝棟的想法就是讓兒子跟著林紓,能夠更多地學習中國的古文和詩詞,發揚光大我中華民族古老而悠久的歷史文化,以進一步抵禦外來西方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侵蝕。
可惜,林祖密在蒼霞精舍未能呆多久,只學習了一年多點。1897年下半年,林祖密19歲的時候就遵照父命,帶著夫人楊月蟾回到台灣,接替二哥林資銓治理林家在台灣的家產去了。此時,林朝棟已十分信任和喜歡他這個三兒子,且有意開始將林家的全部財產移交給林祖密。
    林祖密對祖國忠貞不二,後來成為正式恢復中國國籍的第一位台灣同胞和民族英雄,其思想的形成完全是深受他父親林朝棟的影響——對日本的野蠻侵略恨之入骨,對清政府的軟弱無能心急如焚。由此,他時刻期盼著中國能夠早一天國之昌盛、民之富庶,這才有了後來外爺一系列的義無反顧的革命行動。(待續)霧峰林家鮮為人知的大陸故事(二) - https://goo.gl/jWckTF
-----------------------------
霧峰林家鮮為人知的大陸故事(三)
愛國志士林祖密外孫女細說家裡事
2008年12月17日來源:台聲字體:【大】 【中】 【小】
 
   
  邊聽蔡穎芳老人講述著她的外爺、台灣霧峰林家第七代——知名愛國志士、民族英雄林祖密的點點滴滴,邊翻閱著越積越多的來自各方面的英雄資料,尤其是現在每晚連續看著中央電視台一套熱播的電視連續劇《台灣,一八九五》,民族英雄林祖密在筆者的心目中,越發豐滿而高大起來,英雄那種寧願捨棄萬貫家產不願做亡國奴的民族氣節,那種舍生忘死一心追求民族革命的大義精神,勢必會令千千萬萬個像筆者這樣的後生永遠充滿無尚的敬仰。
  聽著,讀著,寫著,內心亦衝動著。幾個月了,筆者幾乎無法從這樣一種心境中拔出來。筆者始終再想,改革開放發展到今天,30年不僅僅是物質的變化,更多的應該是人的變化,因為只有人才能讓歷史真實地成為歷史。現今,星移斗轉、時過境遷,英雄林祖密無疑將會離我們漸行漸遠。那麼現在,筆者還能做什麼,捫心自問,只能趁著清醒、清楚的時候,將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真實地記錄下來。
  這肯定也是讀者所希望的。
  那就讓我們一起再次走近民族英雄林祖密的生活中吧。
  內眷事務——既按規矩又喜平等
  十九世紀中葉,西方的生活模式已經開始進入台灣,不少慕者紛紛效尤。儘管如此,已是名門望族的霧峰林家,卻不為所動,在追崇那種尊德行、好問學、受人尊敬、與儒生往來的中國式士紳的理想目標外,就是竭力維護傳統的家居生活。詩云:“踏步越戶檻,一室燈火明;堂上有老母,問安大廳中;手足二三人,華衣俱相迎;女僕取我物,子侄為洗塵。”恰是當時最真實的霧峰林家的生活寫照。
  自霧峰林家興盛以來,一直秉承清代的家族“大戶制”,即許多已婚的兄弟們依舊在一個屋簷下起居,甚至發展到幾代人。因為能保持這樣一種典型式士紳家庭的家族,首先他們得負擔得起昂貴的寓所和成群的僕從。這也正是當時在中國士紳宅第與尋常百姓家的迥異之處。
  此時的霧峰林家和所有大家族一樣,成人男子忙碌於官場及公共事務,年輕男子則致力於追求自己的私人嗜好,包括和家中美麗的丫環發生關係。這在當時林家似乎則流行這種私通,相當一些的林家子弟納妾甚至早於娶正妻。
  外爺林祖密就成長在這樣的社會大背景下,生活在這樣的大家庭裡,一直到1895年,17歲時隨父林朝棟從台灣內遷到大陸。當林祖密受父命再度返回台灣時,他已是成婚之人,與楊嫦娥結為夫妻。不過,外爺林祖密卻沒有其它一些林家子弟的那種私人嗜好,他與正妻楊嫦娥(又名月蟾)是在回大陸的路上,由母親親點的,是典型的明媒正娶妻子。
  這裡有必要再交待一下霧峰林家的婦女們。
  比較而言,霧峰林家的婦女基本都局限於宅第之內。成年婦女雖不必親自做些家務活,但需要監督傭人們幹活,以及教育子女,高興的時候則作些輕微的女紅,如刺繡、縫紉等。偶爾也在宅第內玩牌、化妝或奉獻宗教什麼的,大家各依自己的喜好享受樂趣。這些只是林家普通婦女的日常起居生活。到了林祖密的父親林朝棟在林家主事時期,其母親楊太夫人因戰役有功,被朝廷封為“誥命一品夫人”之後,楊太夫人在林家的地位便與日俱增了。特別是在時局出現動亂之際,林朝棟大部分時間是在外面,而林朝棟的兩個弟弟林朝雍和林朝宗,只滿足於享受天賦的特有安逸,再加上楊太夫人受過良好的傳統教育,所以,很快楊太夫人就在林家奠定了女君主的顯赫地位。
  當我的奶奶楊嫦娥隨外爺林祖密來到台灣的霧峰林家後,奶奶楊嫦娥能夠迅速地適應林家的各種規矩,沒多長時間就融入了林家這個大家庭裡。畢竟楊嫦娥也是官宦人家的女兒,熟知場面和禮儀上的事。
  楊嫦娥始終是個好兒媳婦,自從進了林家,就一直替林祖密侍候著母親楊太夫人,她既不參與林家婦人們之間的口舌之爭,也不參與那些是是非非、爾虞我詐的各種算計。她一方面幫助楊太夫人管理照料家中的各種瑣碎事務,像監督傭人們幹活,幫助楊太夫人整理帳目等;另一方面,楊嫦娥又總是千方百計地想著法兒陪著婆婆尋找各種娛樂,使婆婆能夠每時每刻都感覺得到快樂開心。楊太夫人喜愛玩牌,楊嫦娥原先不會,可她為了能夠陪婆婆,自己硬是學會了玩牌,以後只要楊太夫人要玩牌,楊嫦娥總是隨叫隨到,不離左右,即使手頭正忙於其它什麼事,她也立即放下活兒來陪婆婆。
  對於這麼好的一個兒媳婦,楊太夫人自然非常滿意。不僅是因為這個兒媳婦知書達禮、孝敬有加、十分能幹,更重要的是因為這個兒媳婦是她自己親生兒子的妻子。這對楊太夫人很重要。楊太夫人嫁給林朝棟之前,一樣也是出身名門望族,父親楊志申亦是早期到台灣拓荒的企業家。嫁給林朝棟後,儘管她擁有一切大妻的權力和利益,也深得林朝棟的無比信任,但許多年裡她並不快樂。原因是她一直未能給林朝棟生個兒子,而林朝棟的兩個小妾都為林家生了兒子。直到12年後,楊太夫子終於生下林祖密時,壓在她心口上的那塊石頭才算落了地。試想,現在又添了這麼個好兒媳婦,她楊太夫人能不非常滿意和高興嗎?
  由此,楊嫦娥和婆婆相處得可以說如親生母女一般,幾乎到了無話不談的地步,這在當時的大戶人家也是十分地不易的。正因為這樣,後來,楊嫦娥隨林祖密重回大陸,尤其是長住廈門的“宮保第”之後,楊太夫人已開始將很多重要的事情交由楊嫦娥去做了,楊嫦娥在林家的地位也越發得到提高。
  奶奶楊嫦娥雖然地位提高了,但她依然保持謙遜的態度。在林祖密有了二房、三房和四房後,楊嫦娥除了保持大房特有的威嚴以外,從沒有擅自耍弄手中權力,以大欺小的那種事兒她從未做過。在處理事情時,楊嫦娥總是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認真細緻地力爭處理得人人滿意;在平時生活裡,她又總是平易近人,總是以大姐姐的身份,與妹妹們共處。楊嫦娥常掛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我們大家都是人,應該平等相待,互相關心。即便是對待家裡的佣人,她也不打不罵,而是和和氣氣說事。就衝這一點,楊太夫人就常在家庭會上表揚楊嫦娥。
  應該說,外爺林祖密雖然去逝過早,但他因為有了楊嫦娥這樣一位好妻子,所以他有限的一生里卻獲得了很多幸福。他沒為家庭瑣事分心過,沒為夫人們之間相互爭吵發過愁。也許這是林祖密唯一可以得以欣慰的地方了。
子女教育——傳統中折射新革命
  外爺林祖密一生有九個兒子六個女兒:長子正熊(阿炳)、長女雙蘭、次女雙英、次子正傳、三子正幹(阿談)、三女雙吉、四子正元(阿國)、五子正亨(阿皓)、四女雙意、五女雙盼、六子正利(阿水)、七子正恭(阿毛)、六妹雙昭、八子正寬(阿宏)、九子正信(阿助)。
  林祖密帶全家在廈門鼓浪嶼的“宮保第”落定後,雖然工作十分繁忙,但他對子女的教育卻始終沒有放鬆。他給家裡定了原則,男孩要到大都市、要走出去讀書,女孩也要一改霧峰林家以前女娃不讀書的規矩,開始讀書識字,只不過就在廈門,不出遠門。這樣,林祖密的幾個兒子都先後被送往上海、福州等地求學,而女孩子一律被送到廈門的女子中學讀書。從這一點上看,林祖密當時的眼光是放得非常遠的。
  自林祖密參加中華革命黨後,他對子女的教育就多了不少愛國主義思想在裡面。他不僅自己強烈地追隨孫中山先生,積極投身於民主革命,並為之鞠躬盡瘁,而且他時常把家里人召集起來,向他們灌輸愛國主義思想,特別是對長子林正熊更是抱以厚望。
我的大舅林正熊,字少密,又名志民,乳名阿炳,是外爺林祖密將軍元配夫人楊嫦娥所生,也就是我的奶奶生的。實際上,奶奶楊嫦娥在生林正熊這個大兒子的時候,之前已有兩個孩子夭折。當楊嫦娥再度懷孕時,其婆婆楊太夫人為使未來的這位寶貝孫兒身體健康強壯,恰好此時又有人給她們送來虎骨膠,她就連連催促兒媳婦楊嫦娥好好進補。可是凡事總得有個度,由於連續使用,過於熱補了,致使林正熊一出生就兩眼通紅。當時沒怎麼在意,直到林正熊到了求學年齡,這才一檢查發現他的眼睛近視程度已達近千度。隨後,林祖密趕緊帶著正熊前往上海,專門邀請眼科的名醫給予治療,怎奈,因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期。自此,林正熊再也沒離開過眼鏡,直到1940年完全失明。
  不過,林正熊小時候聰穎過人,而且十分惹人喜愛,骨子裡還有其父親林祖密那樣一種行俠仗義的硬氣勁。所以,林祖密更加喜歡正熊這個大兒子。他首先送正熊到上海讀聖約翰的先修班,後在友人的舉薦下,說福州的第十三中學辦和不錯,為照顧方便,也為了能時常看到這個兒子,林祖密就把正熊轉學到了福州念中學。念完中學,林祖密又讓正熊來到了鼓浪嶼英國人創辦的英華書院攻讀,直至畢業。
  從林正熊求學讀書的經歷來看,就可見林祖密是非常重視他這個大兒子的。他希望正熊能夠繼承父業,更希望兒子將來能夠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還在他當閩南軍司令的時候,林祖密就有遠見卓識,他見從鄉下招募上來的士兵,文化程度都非常低,對一些先進的武器根本無法使用。為使軍隊現代化,他就在漳州成立了閩南隨營軍校,也就是培訓軍官的學校(這所軍校比黃埔軍校還早5年)。並出重資從廈門海關聘請外籍軍官來負責軍事訓練,聘請廣州中山大學知名教授負責政治課,以此培養閩南軍重要幹部,作為國民革命軍的重要後備骨幹。也正是此時,林祖密讓林正熊來到了這所軍校,讓他隨營進行嚴格的軍事訓練。這為林正熊日後顯現出的卓越的軍事才能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當然,林祖密的初衷只是希望林正熊能夠子承父業,將來作為將門的傳承人。可林祖密怎麼也沒想到,林正熊正是通過閩南隨營軍校的學習,掌握了不少過硬的軍事本領,恰好日後替他林祖密報了國恨家仇。
  其實,林正熊沒有辜負父親林祖密的期望,他按照父親的教導,一直在不斷地努力。在閩南隨營軍校裡,林正熊的學習成績始終排在前頭,軍事考核還獲得了第二名的優異成績。後來,父親被北洋軍閥張毅所害,林正熊發誓要替父報仇,於是,他馬不停蹄專程前往南京想當面向當時的軍事委員長蔣中正匯報。不料,蔣中正剛好在接見俄國顧問,沒有時間接見他,就派了何應欽將軍代為接見。何應欽聽了後,也非常氣憤,一邊安慰林正熊,一邊隨後向蔣中正匯了報。蔣中正聽悉,一時沉默無語,畢竟他和林祖密當初是戰友,曾一起並肩戰鬥過,他為林祖密將軍被軍閥所害深感悲痛。他對何應欽說,告訴林將軍的兒子,為林將軍報仇的事由我們來做,讓林正熊去黃埔軍校深造。此時,蔣中正還兼任黃埔軍校校長之職。可惜的是,由於林正熊眼疾相當厲害,根本不符合黃埔軍校的基本條件,無奈入黃埔軍校只得放棄。這樣,何應欽見一時也幫不上什麼大忙,就頒發給了林正熊一張委任狀,任命林正熊為福建省國民軍第三游擊隊司令。
  自此,林正熊回鄉招兵買馬,成立游擊隊,所有人員的軍響林正熊自己解決,但游擊隊其他方向則歸何應欽調遣。1926年10月18日,林正熊接到國民革命軍東路總指揮部第132號通令:國民革命軍總指揮將中正委任林正熊為國民革命軍援閩總指揮第一獨立梯團團長並第一路司令官。這以後,林正熊率部奮戰在掃除閩內軍閥的第一線上。特別是親自率兵擊敗了殺父仇人張毅所部,並親除了這個罪大惡極的真兇。
  林正熊後又供職國民革命軍東路第三路軍總指揮部參議,再後來,眼疾越發厲害,林正熊不得不退出軍旅生涯,先隱居漳州,後到了台灣。
  外爺林祖密雖只有短暫一生,但他教育子女算是成功的。其它一些兒女,在林祖密被害後,都自謀前程,但後來都各有成就,有的為新中國的解放事業建功立業,有的為中華民族的振興崛起發奮工作,有的即使去了國外,但若干年後也為自己祖國的偉大復興貢獻著力量。在他們身上,處處流淌著林祖密高尚的愛國主義情操之血。
  死亡降臨——志未了怎一個愁字
  外爺林祖密如果不是趕上一個動亂的年代,使他不經意間成為了一位具有軍事指揮才能的將軍,那麼,林祖密應該能夠成為一個時代的傑出的實業家。這一點,很多專家在後來研究霧峰林家和林祖密時都這麼給予肯定。
  即便如此,林祖密身上藏之不住的那種實業家的闖勁,在戰亂年代依舊展現出些許鋒芒。可也正因為這點,林祖密為之所累,為之丟掉了寶貴的生命。
  1923年,時局再次動盪。北伐軍許崇智大軍返回廣東,北洋軍閥孫傳芳率部進占福建省,國民政府福建省主席林森出走,時任福建省水利局長的林祖密見狀斷然辭職,回到廈門鼓浪嶼隱居。
  此時,林祖密那早年就想通過實業曲線救國、開發家鄉的宿願,開始日漸高漲起來,過去因為軍務纏身,抽不出空來,現在有了空閒,自然可以實現宿願了。
  於是,林祖密耗資6萬元,在漳州創辦了後港林場;聘請地質專家赴龍巖、漳平等地勘探煤礦。當得知龍巖等地煤鐵礦藏富甲天下,如得開採,足可以供福建全省50年之用時,林祖密二話沒說,再次投資7萬元,籌建開採潭平梅花坑煤礦;為確保煤礦運輸和繁榮當地經濟,林祖密又成立華葑疏河公司,並聘請香港馮竹溪工程師指導,親自率隊入北西華葑,測勘各灘石塊和需要開炸的大項工程,隨後疏通河道,排除華葑至新圩河道中的岩石和險灘。為節省時間,林祖密還在十羅溪附近設立達5公司長的輕便鐵軌,以便方便運輸。這樣前後共花費了兩年時間,雖然還不能直接通航,但竹木筏卻可以通過了。這項工程林祖密共花費20萬元之多。
  然而,就在外爺林祖密紅紅火火搞他的實業的時候,一些軍閥們早已視林祖密為眼中釘肉中刺了,他們既恨當年林祖密率部隊和他們對抗,又嫉妒林祖密慷慨支援國民革命軍,只是他們常常無力抓捕林祖密罷了,但始終想置林祖密於死的念頭卻一刻也沒有斷過。
敵在暗處林祖密在明處,按理林祖密應該有所警覺,可壞就壞在林祖密過於輕敵了。
  一方面,林祖密自認為自己有一身好武藝,所謂藝高人膽大,他不怕他們。另一方面,則認為自己不再是軍人,如今退隱了,坦坦蕩蕩的,他們應該懂點江湖規矩,不會拿他怎麼的。還有一個方面,就是在這之前有人向林祖密通風報信了,可林祖密非但不相信,還執迷不悟,非要從鼓浪嶼前往華葑公司(在鼓浪嶼的租界裡,軍閥們是不敢動林祖密的),太過於武斷了。
  1925年8月23日深夜,正值夜黑風高之時,北洋軍閥李厚基駐漳州師長張毅下令,派營長張溪泉率部趁黑夜包圍了華葑。此時,林祖密和他的四夫人李真及孩子們還在夢裡。當外面傳來了急急的狗叫聲,非常機敏的林祖密一軲轆爬起來,他預感到將有事情發生,便迅速抓起手槍,從小門一溜煙躥了出去。到了後山,林祖密被冷一吹,清醒了不少,他一想,自己不能這麼一走了知,夫人孩子怎麼辦,自己還是大老爺們嗎?再說,我又沒得罪他張毅,即使抓了我又能如何。這麼一想,林祖密不但不跑了,反而從後山又折了回來,到了院子,一下子就被十幾條槍頂上了,他不得不繳了械,隨後就被五花大綁起來。
  到了這時,林祖密仍然沒有足夠地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依然在想,你們即使把我綁到漳州,我也不怕,我相信漳州的鄉紳和朋友會出面解救我的。所以,當軍閥們已經嚴嚴實實地把他大綁著,幾個壯實的士兵緊緊地按著他,他還運用自己強有力的力量不時地跟他們鬥爭著,臨被押走前,林祖密還對四夫人和孩子們說,你們不用怕,我沒事,過不了幾天就會回來的。
  由於林祖密沒意識問題的嚴重性,當張溪泉這個土匪出身的小官,想藉機從林祖密這撈點錢,因為他清楚林祖密沒犯什麼大錯,也不是什麼達官要人,上頭不會在意的,只要林祖密給點錢,他就把林祖密給放了,他以此為條件和林祖密談開了。但林祖密沒有因此而動心,在這個生死關口更是剛直不阿、態度堅決,對張溪泉所開的條件,林祖密根本就不理他的查,相反還把張溪泉痛罵了一頓,說:“狗賊,聽著,要錢,一分沒有,要命有一條,對於你們這幫禍國殃民的狗賊,我有再多的錢也不會給你們的。” 
  俗話說,狗急了還跳牆。沒想到林祖密的迎頭痛罵,把張溪泉這條小狗給罵急了。他們把林祖密押解到途中的一個叫和尚山的地方,就迫不及待地對林祖密下黑手了。只可惜,一代民族英雄就這麼隕落了。
  事到今天,可以說外爺林祖密的死非常地不值得,也非常地冤,當初若他不武斷一點點,聽得進他人的勸告;若他能夠審時度勢、順水推舟、以退為進的話……那麼,林祖密至少不會早早謝世,林祖密甚至還可以做出更多更大的利國利民的事情來。而林祖密如果九泉有靈的話,他也一定會為自己的大志未了而飲恨。
  外爺林祖密雖然遠離我們很久了,但他的愛國主義精神卻深留在後代們的心骨裡,而且越發光大璀燦。(作者:竇為龍東木)
霧峰林家鮮為人知的大陸故事(三) - https://goo.gl/cYzKLZ


他,祖孫三代一門忠烈,台灣五大家族之首,台灣恢復國籍的第一人
2017-06-12 由 歷史通 發表于歷史
說起台灣的五大家族,相信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個個都是台灣的望族。霧峰林家與基隆顏家、板橋林家、鹿港辜家、高雄陳家並列為台灣五大家族。
然而,五大家族最具有民族氣節,民族大義者首推霧峰林家。其一家三代一門忠烈讓人敬佩不已。在林家大堂正中掛著林文察、林朝棟、林祖密這祖孫三人的畫像。
林祖密雕像
林文察是霧峰林家第五代,曾經擔任清軍將領,受左宗棠重用,官至福建提督。後在平定太平天國的漳州萬松關,戰死,時年36歲,清廷追封林文察為太子少保,也是現在峰林家宅邸得冠「宮保第」之名。就連曾國藩對林文察評價也是很高,稱:「閩中健將,文察為最,光復邵武、汀州,皆獨立打仗,不避艱險。」
林文察戰死時,兒子林朝棟才13歲,但林朝棟自幼熟讀兵書,喜歡練武,但有次練武時因不小心傷到一隻眼睛,之後只剩一眼能見事物,因而得到「目仔少爺」的稱號。
林文察
1884年,法軍入侵台灣基隆,林朝棟奉台灣巡撫劉銘傳之名,率鄉勇北上抗敵。林率500人,與法軍浴血奮戰半年,多次擊退法軍。他的夫人楊氏,也親自率領子弟兵,協助丈夫抗擊入侵的法國侵略者,也因抗法有功而被朝廷封為「一品夫人」。之後,林受到劉銘傳重用,其鄉勇也被擴充為為「棟軍」,成為清軍的正規部隊。棟軍也成為當時全台灣最具戰鬥力的部隊。因林家的貢獻,當時朝廷賞賜林家全福建省(當時包含台灣)的樟腦專賣權。此時的林家無論在社會和經濟地位大幅上升,成為台灣中部最具影響力的家族。
林朝棟
1895年,甲午戰爭,清廷失敗,割讓台灣給日本,林朝棟的棟軍被當時的福建巡撫唐景崧調回台中,隊伍離開基隆,走到新竹,就傳來台北失守的消息。清政府命令官員全部撤出台灣,林朝棟原本想繼續抗擊日寇,但又不能違抗聖旨,只好返回大陸。據說,林避居廈門時,整天坐在大花廳里哀嘆,最後抑鬱而終。
林祖密的恢復國籍證書
林朝棟的兒子林祖密也像其爺爺父親一樣誓與日寇不兩立。1897年,林祖密回到台灣處理在台家業。然而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林祖密聽到這個消息,喜不自勝。1913年,林祖密毅然決然放棄在台灣的家業,舉家前往廈門。林祖密隨即向向日本駐廈領事館提出退出日籍,同時向民國政府申請恢復中國籍,他也因此成為1911年之恢復中國國籍的第一台灣人,其復籍證書上赫然寫著「許字第一號,」也證明其是台胞恢復國籍第一人。而日本殖民者沒收林家山林萬甲,水田二千甲,沒收或低價收購其在台產業的9/10以上,但林毫無反悔。
霧峰林家
他曾對被人說:大漢民族豈能受倭奴之辱。所以他才對自己的萬貫家產毫不在意。林祖密的民族氣節被孫中山所耳聞,1915年,孫派人前往拜訪林,邀其加入了中華革命黨。1918年,孫中山任命林祖密為「閩南革命軍」司令,並授少將軍銜。之後,林祖敏一直從事救亡圖存,反抗外國侵略之路。然而,1925年,林祖密在從事革命活動中,被北洋軍閥殺害,就義時年僅47歲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g8a29jl.html


林朝棟夫人-一品夫人-「楊水萍英勇救夫,勇殲千名法軍士兵,以


美濃石母宮 鄭成功反清復明祕密基地

林朝棟夫人-一品夫人-「楊水萍英勇救夫,勇殲千名法軍士兵,以林朝棟夫人-一品夫人-「楊水萍英勇救夫,勇殲千名法軍士兵,以
times.hinet.net查看原始檔
▲石母宮的總務楊國豐指出,目前美濃當地的民眾只要是家中有襁褓難養,家長皆會抱往石母宮前求石母娘娘庇佑,凡是祈求石母娘娘護佑,無不應驗。(圖/記者宋汝夔攝,2018.02.13)
隠密於羌仔寮山區的美濃石母宮,1樓成功寶殿奉祀的是「開台聖君」鄭成功,2樓敬拜的是「鄭母國泰一品夫人」田川氏;鄭成功是否曾潛居美濃這塊靈山秀水之地,做為整軍備戰基地以達反清復明的聖志,令相當多的民眾好奇,實在是値得深入一探究竟。
據中正湖文史工作室負責人宋景德表示,荷蘭人統治台灣時期為西元1624至1662年間,鄭成功攻台之役(鄭荷之戰、鄭荷熱蘭遮城之戰)是1661年3月底到1662年2月初,這段期間也正是鄭成功擊敗荷蘭人登陸後,在台灣四處尋覓整軍備戰之處。由於美濃廣興羌子寮山區正好連結玉山山脈,有著進可攻退可守的先天優勢,才會雀屏中選做為養兵訓練、密藏錢糧的基地,以備不時之需。
在美濃廣興國小前巷路左轉,到達山坡處沿羌仔寮溪邊產業道路,就能看到石母宮祈求石母娘娘的庇佑。(圖/記者許薰方攝,2018.02.13)
再加上,目前位於燕巢三洽共成堂的肉身菩薩普照法師,在其修行成為全身金剛舍利前,亦曾在石母宮附近的溪畔石洞中,修行閉關10年後才下山渡眾,由於這些史實都是有蹟可察,才會引起研究易理堪輿及文史工作者的興趣,紛紛前往追龍尋脈了解真相。
據了解,早在明末清初年間,國師蔣大鴻在仰觀天文時,發現南方有紫微星閃亮,推算台灣必出天子,遂銜命渡台破地,當他率軍扺達旗山嶺口時,北觀美濃中心崙山群勢如萬馬奔騰自天而下,再加上重嶺壘障護纏交鎖,城上星峰卓卓呼作排衙、華表捍門、水口重關,而自嘆世間果真有如此大地,竟然就在美濃。
由於蔣大鴻查覺美濃當時的地理旺氣未成,有機可乘破其龍脈,於是在茶頂山與雙連頂的過峽處以玄武劍插埋,另在雙峰山與靈山的過峽處,深埋清順治皇帝的八寶塔,以期破敗美濃之富貴大地,這些都可印証美濃地靈人傑會出皇帝的傳聞。
另據美濃早年的堪輿大師張琴龍考察清鳳山縣史冊指出,明朝隆武3年,明將鄭芝龍降清後,其妻田川氏有感於夫降子散、異國飄零、四顧惘然,在清兵到達時唯恐受辱,遂拔劍切腹以殉。是時鄭成功駐軍金門,聞報痛嚎、星夜縞素、馳赴福建泉州安平,擬柩安葬金門不成,遂檢其母生前遺物及自決短劍,於永歷15年(西元1661年)光復台灣後,率眾屬備兵糧從關廟而東,入內門渡旗山,深入美濃羌仔寮,在彼等密藏錢糧之同時,鄭成功發現石母宮原來的山坡上,有一天然巨石,儼若其母端坐之態勢,而且前面左右各有類似豬羊牲禮之巨石,遂命軍中石匠刻上 「懷慈母鄭母國太一品夫人」字於其上,這就是石母宮供奉鄭成功母親的由來。
▲鄭成功發現石母宮原來的山坡上,有一天然巨石,儼若其母端坐之態勢,而且前面左右各有類似豬羊牲禮之巨石,遂命軍中石匠刻上 「懷慈母鄭母國太一品夫人」字於其上,這就是石母宮供奉鄭成功母親的由來。(圖/記者許薰方攝,2018.02.13)
再據中正湖文史工作室負責人宋景德深入的調查發現,位於燕巢三洽共成堂的肉身菩薩普照法師,在其修練成金剛不壞體之前,原是大陸五台山五台寺的住持,民國42年初來台灣之時,就是先到美濃廣興里竹頭角石母宮前羌仔寮溪的某一隱密山洞中閉關,平時皆以樹葉為餐、天雨為食,當地人皆稱其為「半仙」,到了民國52年之後才下山雲遊,這些史實都可証明美濃這塊靈山秀水,早就是堪輿明師們夢寐以求的寶地。
▲石母宮除了奉拜石母娘娘外,也是在地居民群聚的好地方。曾美鴻女士就是利用時間,來插花佈置會所。(圖/記者宋汝夔攝,2018.02.13) 石母宮的總務楊國豐指出,石母宮除了奉拜石母娘娘外,也是在地居民群聚的好地方。目前美濃當地的民眾只要是家中有襁褓難養,家長皆會抱往石母宮前求石母娘娘庇佑,甚至有人把子女過繼給石母娘娘當契子女,呼娘、呼母,祈求石母娘娘護佑,無不應驗,這也正是「妙養嬰兒」4個字,高高書寫於橫樑的實質意義。
▲美濃當地的民眾只要是家中有襁褓難養,家長皆會抱往石母宮前求石母娘娘庇佑,甚至有人把子女過繼給石母娘娘當契子女,呼娘、呼母,祈求石母娘娘護佑,無不應驗,這也正是「妙養嬰兒」4個字,高高書寫於橫樑的實質意義。(圖/記者宋汝夔攝,2018.02.13)
值此春節假期,民眾如果到美濃旅遊時,不妨順便前往石母宮參拜,如欲前往石母宮的民眾,從高雄開車經國10下旗山交流道,轉高140線道經過美濃泰安路後轉高106線道民族路,在廣興國小前巷路左轉,到達山坡沿羌仔寮溪邊產業道路,就能祈求石母娘娘的庇佑。家中有孩子難養的家長們,也不妨一試,可以說是相當靈驗。


林朝棟夫人-一品夫人-「楊水萍英勇救夫,勇殲千名法軍士兵,以林朝棟夫人-一品夫人-「楊水萍英勇救夫,勇殲千名法軍士兵,以林朝棟夫人-一品夫人-「楊水萍英勇救夫,勇殲千名法軍士兵,以林朝棟夫人-一品夫人-「楊水萍英勇救夫,勇殲千名法軍士兵,以

林爽文順天政權的「一品柱國夫人」──金娘
編著:毛帝勝、徐崇哲順天政權的「一品柱國夫人」──金娘 | 方格子 https://bit.ly/3uAbv3R
聽到林爽文事件,很多人都會直接地想到「林爽文」、「天地會」等關鍵詞彙。殊不知,在歷史上的林爽文陣營(臺灣天地會)裡有位重要的「軍師」。而且這位軍事人家可是女森喔,是一位「女軍師」,只是有關她的紀錄非常少,只能從清代臺灣有限的史籍──《臺案彙錄甲集》、《欽定平定臺灣紀略》、《鳳山縣采訪冊》找尋,在這些資料都是以「下淡水番婦」、「仙姑」等辭彙來描繪。這位傳奇人物,名叫金娘。那麼,她究竟是誰呢?
that wanaka tree
番社抗清烈女、一品柱國夫人金娘畫像(資料出處:李太豐;繪製:2017. 5.)
從平凡走入非凡
金娘,生於清乾隆12年(1747)的大木連社(上淡水社,今屏東縣萬丹鄉),(對大木博士的那個大木),她是馬卡道原住民,為家中獨女。成年時,父母為她選一位漢人翁婿──洪標。金娘原先以為會與丈夫過著平凡的日子,安度晚年。但事與願違,清乾隆44年(1779),大木連社內可能有瘟疫流行或其他原因,父母與丈夫洪標可能在此時因病別世。無依無靠下,可能使金娘尋求族內的尪姨(女巫)賓那幫助。[1] 在賓娜照顧下,金娘身體狀況恢復很快。康復後,金娘跪在賓那前,表示自己無家可歸,希望賓娜收她做徒弟,學習醫術救治更多人。知道金娘遭遇後,賓那便收她為徒,並將畢生所學傳授金娘。
與賓那學習巫術與醫術的同時,金娘結識了曉通方術的漢人──林乞。交談過程中,林乞覺得金娘是可造之材,於是將自己所會的道術編輯成冊並交付金娘,告訴她:「這是一本請神治病的經傳,要善加利用。」[2] 說完後,金娘收下林乞給予的堪輿書冊,便照書中教導,努力學習道術,終學會漢人請神、畫符及治病之法。此後金娘運用所學幫助許多族人,使其在屏東平原一帶獲得相當聲望,同時名聲傳遍鳳山縣漢人聚落,許多人慕名而來,希望能請她治病、祭改。
that wanaka tree
平埔母親和小孩,原作由英國攝影師約翰·湯姆森 1871 年攝於木柵(現高雄內門),雖然還有100年的差距,但可以從畫面中遙想金娘的裝扮。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清乾隆45年(1780),時年21歲的福建省仙遊縣人林紅因父母雙亡,為另謀發展,別離妻陳氏後到臺灣謀求生路。因聽聞金娘的名聲,而向她請求收自己為徒。金娘收他為徒,每逢開壇作法時,林紅都會負責擊鼓(各位有沒有想到終極三國的畫面呢)。也因長期的相處,清乾隆51年(1786),金娘與林紅間產生情愫,並結為親密伴侶。[3]
   [1] 陳雲林主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73冊(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頁266。
  [2] 陳雲林主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73冊,頁266。
  [3] 陳雲林主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73冊,頁267。
轉變的契機:加入抗清陣營
清乾隆52年(1787)正月,有位特別的病患父子到來,徹底改變金娘的後半生。根據金娘回憶:「今年正月內,有林爽文的大元帥莊大田因他兒子患病,請我去畫符醫治,就叫我在打狗港祭神保佑他們出陣,又替他們醫好了幾個同夥的人,莊大田封我為女軍師……。」[1]
當時請金娘醫治兒子的正是清乾隆51年(1786)11月與林爽文舉事的南路大元帥莊大田,由於金娘醫治好莊大田的兒子及反清人士,再加上金娘也為反清陣營在打狗港(今高雄港)舉辦法會,為他們出陣祈福。莊大田也因金娘為其的貢獻,而任命其為軍師。[2]
清乾隆52年(1787)三月初,莊大田之子──莊天位想要攻打鳳山縣城,於是請示軍師金娘。隨後,金娘立即佈陣,手持寶劍揮舞,口裡唸唸有詞,接著又畫符請神,提振莊天位與天地會成員們的士氣。當金娘作完法後,天地會軍隊很順利地佔領鳳山城,會眾均認為是金娘的功勞,而推崇其為「仙姑」。金娘協助攻破鳳山一事,很快地傳入天地會大盟主林爽文耳中,林爽文認為金娘有功於天地會,於是在4月20日封其為「一品柱國夫人」。
對此,金娘當下十分疑惑與訝異,因為她認為,自己並未加入天地會,也不是什麼核心成員,更沒見過林爽文本人,怎會給予如此大的殊榮。但就情勢,擔任軍師的金娘確實有受封的資格,可能是基於她手下直接統領的士兵共有一萬餘人。[3]
即使林爽文未曾與金娘見過面,由於其強大的號召力,若其落入清軍之手,甚至轉向清朝,對天地會的起事十分不利。故林爽文透過金娘的作戰功績為由,給予使其以「一品柱國夫人」之銜贈予金娘,以鞏固與金娘之間的關係。
遂後,莊大田軍攻臺灣府城莊大田命將領莊錫舍、許尚分別攻打府城大南門、小北門與大北門,而金娘則隨莊大田一同攻打大東門與小東門。[4] 過程中,莊錫舍與莊大田間起衝突,再加上莊錫舍的弟弟──莊達德不斷地向兄長勸降。在莊錫舍在攻打大南門同時,其暗中透過臺灣道差役莊子才,將歸順信交付給臺灣兵備道永福。永福知道消息後,便將莊子才交由臺灣同知楊廷理審訊,經確認後,清軍便安排莊錫舍歸降事宜。隔日,閩浙總督常青接受莊錫舍投誠,莊錫舍自願「立功贖罪」,與昔日天地會同胞正式決裂成仇。[5]
清乾隆52年(1787)5月,常青領軍攻下莊大田根據地──南潭庄(今臺南市歸仁區),過程中,莊錫舍哄騙金娘,之後將其擒獲,並獻給常青。常青對此感到歡喜,便在6月19日褒獎莊錫舍,並向乾隆皇帝請賞,授他官銜「藍翎」。同年8月,林爽文事件落幕,金娘、林紅等人同天地會盟主──林爽文被押解至北京拷問,之後於眾人面前凌遲處死,結束她壯烈的一生。[6]
  [1] 陳雲林主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73冊,頁266-267。
  [2]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案彙錄甲集》(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頁245。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平台紀事本末》(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頁35。
  [3] 陳雲林主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73冊,頁267-269。
  [4] 〔清〕謝金鑾,《續修台灣縣志》(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376。
  [5] 〔清〕謝金鑾,《續修台灣縣志》,頁377。
  [6] 〔清〕謝金鑾,《續修台灣縣志》,頁377。陳雲林主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73冊,頁274。
從金娘的一生反思今時
有關金娘的文字紀錄,在她歸天以前,透過清朝官員之筆,雖然真實性仍待商榷,但這是她留下人生最後的口述紀錄,以讓後人追尋她的史事。其實從整個金娘的故事來看,我們可以思考兩個問題。首要是,清代臺灣雖然是以儒家傳統思維為主體,也就是強調男性地位的重要性。但平埔族仍維持母系社會的傳統,維繫在女性領導者的權威之下;而且,莊大田、林爽文為首的天地會群體,為了抵抗清帝國統治,可能是出自合作與拉攏關係而提高金娘在抗清陣營內的地位,但不可否認的是,當時臺灣人的確在此事件「打破」傳統重男輕女的框架。
that wanaka tree
傳統上重男輕女,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概念深植人心。資料來源:網路
再來是,平埔族人在清代為何要參與抗清陣營,不可能是像漢人一樣為了「反清復明」。很有可能的是,趁漢人內亂之際,奪回原本屬於平埔族人的土地。因為從清乾隆30年代(1765)以來,為了防止高山原住民與漢人聚落衝突,清廷在番界設置隘勇線,並調遣平埔族去協防,可能因此使原鄉故地閒置,而被漢人侵占。金娘願意率領下淡水平埔大軍支援天地會抗清,很可能是想趁機奪回原屬自己的土地,同時重振平埔族的勢力。透過強大的武力,讓漢人明白自己才也是這塊土地的主人。
以女性與平埔族等弱勢身分崛起的金娘,在清代臺灣是一則不可思議的奇蹟。時至今日,臺灣人雖然透過民主程序選出第一個女總統了,但是在族群議題上仍忽略了其他族群的微小聲音。尤其是平埔族人的正名運動,雖然幾十年來的努力逐漸有起色,但族人的身分仍未獲得中央政府與廣大群眾的認可與認識。金娘的故事在這裡也向我們反映出,平埔族曾在清代因被大環境壓迫而努力抗爭過,除了讓人們知道他們的影響力外,更是要爭取回原先屬於自己的東西。如今多數尚未被證明的平埔族群,他們所要爭取的無非是重建(或還原)自身的歷史,以及讓眾人知道他們的身分、文化與族名,像是比較有名的西拉雅、馬卡道、道卡斯、嘎哈巫等等。
that wanaka tree
2015年屏東縣政府文化處推出自製大戲,便是以金娘為雛型。資料來源:屏東文化處
聽完了今天的故事,我們有幾個問題想問一問大家
1. 人的一生會面臨許多際遇與選擇,反思過去回顧當下,是歷經了那些事造就今天的自己呢?
2. 在父權色彩較重的天地會陣營內,作為女人的金娘在當時為何能獲得「軍師」與「一品柱國夫人」的重要地位呢?
3. 臺灣是一個族群多元社會,其中在種族方面,平埔族正在面臨「文化滅亡」的威脅,也因此有了今日「平埔正名運動」。那麼,文化認同與傳承對我們的意義是什麼呢?
歡迎大家在底下留言,或是造訪我們的頻道「我的學習筆記」,看看我們將學術公眾化的結果,更希望您能加入我們的會員,每個月用一個便當的錢,協助我們持續讓每位教授及學者們的學術成果公眾化。
參考資料
● 毛帝勝,《初探萬丹史事》,屏東:香遠,2016。
● 毛帝勝,〈下淡水仙姑傳草稿〉,未完稿,2018。
● 戴寶村主編,《小的臺灣史》,臺北:玉山社,2012。
● 林建隆,《刺桐花之戰:西拉雅臺灣女英雄金娘的故事》,臺北:圓神,2013。
● 張凱惠著,陳佩芳編,《爽文你好嗎》,南投:也品文藝,2017。
● 陳雲林主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73冊,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
●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案彙錄甲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平臺紀事本末》,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 謝金鑾,《續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順天政權的「一品柱國夫人」──金娘 | 方格子 https://bit.ly/3uAbv3R


清末誥命夫人照
古代一至五品官員稱誥,六至九品稱勅。誥命夫人與其丈夫所任官職有關。明清時期,誥封制度,非常完備,一至五品官員授以誥命,六至九品授以敕命,夫人從夫品級,有俸祿,沒實權,世有“誥命夫人”說。——題記

林朝棟夫人-一品夫人-「楊水萍英勇救夫,勇殲千名法軍士兵,以林朝棟夫人-一品夫人-「楊水萍英勇救夫,勇殲千名法軍士兵,以林朝棟夫人-一品夫人-「楊水萍英勇救夫,勇殲千名法軍士兵,以  林朝棟夫人-一品夫人-「楊水萍英勇救夫,勇殲千名法軍士兵,以

林朝棟夫人-一品夫人-「楊水萍英勇救夫,勇殲千名法軍士兵,以

清康熙彩绘诰命夫人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