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北稻米達人冠軍17歲少年/賴咏華交通大學光電學系畢業向向苗栗縣南庄鄉土礱老師傅林裕祥拜師學藝+土礱師林裕祥拜師學藝,學成後四處蒐集資料,在南庄鄉文武宮成立「大南埔農村辦公室」展示。打造「大南埔農村辦公室」展示,希望保留傳統文化,讓更多人重視。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bdodZw


戀戀梅山—老照片懷舊情(五之一)


作者:黃金財
用來碾稻穀的土礱。(黃金財 提供)
              人氣: 103 【字號】 大  中  小
更新: 2018-02-03 7:00 AM       標籤: 梅山, 老照片, 黃金財, 戀戀梅山──老照片懷舊情
(續前文)
戀戀梅山—梅山老照片展拍攝背景略談
梅山這樣一個極具質樸勤檢樂觀的鄉鎮,多少滄桑舊事難免隨歲月而模糊,年輕一代對於懷舊的理解,都只是一種抽象詞彙的連結。藉由老照片保存的影像整理,對於鄉土共同記憶清晰而深刻的具象認識,有其立竿見影的功能,亦有助於鄉土情誼與地方文化共識的凝聚。
歲月,確實是一條永不止息的河流,四十多年來,就這樣在我們心頭奔流而去,永不回頭……。而它流走了我們的時間,也帶走了我們的童年,更進一步流成了延綿不斷的歷史,使我們在梅山這塊芬芳土地的舞台上,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每個人都有度過屬於自己的童年生活,當無情的歲月奔馳而過時,是否可曾留下足供記憶的寸心半縷呢?
當生活型態的急遽轉變,人心浮沉於功名利祿所交織而成的羅網,面對層出不窮的政治紛爭及種種燈紅酒綠的倉惶誘惑,淡薄的人情,現實的壓力,在在逼使人們汲汲去尋求精神層面的宣洩出口。如今,科技文明快速的衝擊,那些繽紛萬象,寫滿璀璨紀錄的軌跡是否依然存在?那些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的寶藏是否仍被完整保存?
多少個寒夜,獨自面對著層層疊疊堆砌如山的老照片,那是先民們在梅山打拚生根茁壯,辛勤耕耘,建立了紮實而豐碩的無形資產,亦留下了勤正誠樸的梅仔坑民風和典範的影像,讓我們感受到梅山這塊土地的心跳與脈動,往往讓我們感動莫名,久久不能自己。今天懷著「鄉土情,感恩心」的豪情職志,忠心於豐沛典雅的愛鄉熱誠,「以一顆真摯的心,去關懷周遭的人、事、物,再度揮灑一支超然的筆,來記錄梅山早年無窮時空的變幻。」
(二十三)土礱
土礱是典型農業社會的產物,它的實物大概與人胸線齊高,直徑約三人始能環抱之。它的用途是用來碾稻穀的,然而土礱不是家家都備有,通常是集數家或家族共同合資設置小型土礱脫殼。土礱是用桂竹破片細修成竹篾後,圍造成圓形的土礱圈,構造分兩層,底層中心放一支圓鐵,在中心做木礱心,搭用紅土木齒(專用的土礱齒),最下面佇立三根木頭作支柱,上層部分同樣由竹片做成土礱圈,中間有圓圓的土礱斗,兩側有兩枚木做的土礱手,而竹片內也是由土礱齒、紅土所組成
土礱斗放入稻穀之後,經上層、下層土礱齒磨破穀殼而成糙米,便落在兩墩交縫處,再利用風鼓將重量較輕的粗糠(穀殼)吹離,區分出為可食用的糙米,但不是一次磨過就能碾出白米,必須重複幾次精製後,才有白米可吃,而脫穀的穀殼可供做燃料之用。
早期拖動土礱要有足夠的力量,往往要兩至三人合力一起旋轉,或用牛隻來推磨,由於是繞圈研磨,牛隻久而久之後會頭昏,不聽使喚,就需用黑布將牛隻眼睛遮住才行,可說是費時費力,想一想,在當年沒有電力的年代裡,人們為了一粒米,一頓飯,實在有夠勞累與辛苦。
根據梅農劉志忠表示,猶記得每逢尾牙後,住在梅山中庒的堂叔們都會忙著趕在農曆12月24日封礱前,用石臼樁米,或每逢喜慶節日或是插秧割稻米豐收時,會將蒸熟的糯米放入樁臼裡槌打攪和,作成「齊耙」,外面沾上花生米及細砂糖,大夥兒分食共樂共享,熱鬧的景致,至今難以忘懷。
土礱,不但反映著農業社會生活的演進,更是先民文化生活體制的紀錄與創作的美學,實有必要把它當做文化標本保存下來,雖然土礱在梅山尾庒仔(三美庒)沿用了百餘年,可惜社會經濟結構的轉變,如今農作已進入自動機械化,往昔的犁田、施肥、耙秧、收割、脫殼、碾米等工作,不再假借人工,就連勞苦功高的牛隻也無用武之地,更遑提笨重的土礱、風鼓、犁耙等農具……。曾幾何時,在我們居住的聚落裡,早年的土礱也一件件被束之高樓,或拋棄或任它腐壞,昔日的風華已漸漸地消失在我們生活之中,期望藉由本文,讓年長一輩們的回憶與故事和後輩們產生互動與連結,讓年輕的世代體會先人早年那種勤儉樸素的生活艱辛歲月呢!
土礱。(黃金財 提供)
梅山藝術季現場-土礱。(黃金財 提供)
(二十四)打鐵
我國以農立國,打鐵這行業為農民打造過鋤頭、犁頭、柴刀、斧頭、鐮刀、犁耙等農家不可或缺的工具,也為婦女打造過菜刀或剪刀等家庭必備的用具,而開創了農業的文明。當你走進打鐵店,最明顯的特徵,就是門面有一個大熔爐、抽推式的鼓風箱、砧台和許多長夾鐵槌等工具,牆上壁架則掛滿打造完成的斧、槌、刀、鋤、鐮剷、菜刀等,亂中有序且富拙趣地佔滿整個空間,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雖說與市容有不協調之感覺,但仍有那份鄉土濃厚又熟悉的親切感。
如今,打鐵業在現代化衝擊的蛻變以及社會型態的速變,爐火多半是微弱而無力呈半掩息狀態,但梅山中山路有一家「山田打鐵」,店家主人李文軒,卻默默從事這項打鐵趁熱、鏗鏘作響的傳統行業已有50年之久。「年屆68,小學畢業後,因當時教育不普及,工作機會也少,就自然與父親李清集學藝,當時雖然沒有機會好好讀書,但能學得一技之長,繼承父業,也是很好,終身受用不盡。」李文軒師傅如是說。
「靠眼睛,看火色,打鐵要趁熱,以及靠精湛的技巧。說來簡單做起來卻非常困難。」接受採訪的李文軒,一提起50多年來製作農作的經驗談,不時眉飛色舞。他說,首先得先視打鐵的種類是生鐵、熟鐵或是鋼鐵;生鐵含碳量高,熔點比熟鐵低,切口白色,質地硬而脆,適於鑄造器物,但缺乏延展性,不適用於鍛接或打造。而熟鐵含碳量低,熔點高,有延展性,適合錘鍊打造。而鋼鐵必須加熱一千度,把鐵塊氧化除去,所得才是精純的鐵。
瞭解鐵質的種類後,有先引爐子的風櫃生火,把要鎚打的長方型鐵塊,埋進燒紅的火爐炭堆裡加熱,並不時地鼓動風櫃,然後用鐵鉗取出火紅的鐵塊放在鐵砧上鎚打,所謂「趁熱打鐵」,等到火紅的鐵塊打扁了,紅色變暗淡了,重新再插回火爐燒煉。隔一會兒,又鉗出再用鐵鎚交疊的鍛打,使之變薄又扁,並迅速放在水桶裡淬火、冷卻。在打造過程中,鐵中所含碳量的多寡,加熱溫度有一定的控制範圍,一點也不能馬虎的,而必須按材質所需的工具類別,來決定冶煉的火候時間,才能增加鋒刃的硬度,削鐵如泥,而鍛打主要用意是使熟鐵經過錘打,變得更尖銳,質地更勻緻,而刀口不鈍為準。
從前一鎚一鎚的打,有時兩人同時對打,節奏動聽,一上一下,很是費力。目前改用彈簧沖床,代替人工,輕鬆許多,因此打鐵匠雖年已半百,還是勝任有餘。往後,恐怕不到五至七年,當李文軒師父不再維持此種敲打「鏗鏘鏘」的聲音時,這項珍貴的民俗技藝,將淹沒在梅山傳統行業工藝史上,那時我們的下一代,將無法再認識打鐵這一項行業,與台灣三百多年來的歷史,和幾千年來的文化有著密切之關連了。
打鐵間。(黃金財 提供)
菜刀、鐮刀成品。(黃金財 提供)


老照片懷舊情(四之二)


作者:黃金財
踩水車。(黃金財 提供)
              人氣: 83 【字號】 大  中  小
更新: 2018-01-31 11:25 AM       標籤: 梅山, 老照片, 黃金財, 戀戀梅山──老照片懷舊情
(續前文)
二十一、踩水車
早年梅北村公館園、三美庄因地理位置處於梅山街市的尾端,在清康熙年代,有一位從福建詔安來台的翁裕定居於此,因善觀地勢,精通水渠灌溉,當時在他田畝所種稻米多數豐收滿行囊。據傳擁有田地的三美庄農民因取水不易,自願將田園歸他名下而充當他的佃農,而翁裕當年唯一的絕活,就是利用腳踏的龍骨水車,引水灌溉低於農田的技術呢!
梅北村三美庄以旱溪和過山村為界,是梅山市街屬於外圍的聚落,也是下高速公路往梅山街的小聚落,早年引溪水灌溉農田,是比較接近典型的農村型態社區。唐朝一位詩人李紳寫了一首《憫農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飱,粒粒皆辛苦。」還有一句俗語:「一粒米,百粒汗。」道盡人們必須「惜福」,愛惜米糧得來不易呀!以農立國的台灣,土地肥沃,但起伏不定的山坡地,缺少河水灌溉,所以必須興水利,運用大圳或埤塘儲水,再導引溪流之水灌溉農田。除開闢大圳,挖池塘蓄水之外,還有的以人工鑿井以抽取地下水源,但早期梅山三美庄農民,由於受限水圳比農田低窪,引水灌溉似乎變得十分困難,先民運用他們的智慧,設計出用腳踏水車的方法來灌溉農田。
水車有好幾種,其中一種是用竹子做成,看起來就像一個大輪子,只要汲水注入渠道中,就能將水引到田裏灌溉。另一種則是用木材做成的「龍骨水車」,龍骨水車是三國時代蜀漢扶風人馬鈞發明的。它的形狀與其說像龍骨,不如像俗話所說「龍頭、蛇身、蜈蚣腳」來得生動而明確,其腳踏板像「龍頭」,竹架的繩索像「龍鬚」,身體像「蛇身」,踩動時,必須靠雙腳不停的踩踏,汲水板一片一片向前挪動而後廻轉從背上退回去,不斷循環,才能把溝渠裡的水往上撥,並將水引進高處的田裡灌溉,因為木片看起來,很像人的脊椎骨,而台灣稱脊椎骨為龍骨,所以這種水車便叫「龍骨水車」。
在水車的車頭部分,為了讓踏水車的人重心平衡,兩側分別用豎立穩固的竹架,並於橫向位置搭一個竹竿橫桿,當人們踩水車時,只要將雙手放在以齊胸等高的竹竿上面,就可以節省不少力氣,水車其實是農家引水工具的總稱。通常一台水車最多可以容納四個人同時踩踏,通常兩人一組,一左一右,步伐一致的合力踩水車。有時會看見農人一邊踩著水車,一邊哼著歌兒,構成了一幅悠閒的農村風情畫,真是十分有趣呢!近年來,由於農人已經改用馬達抽水,所以無論是巨輪運轉的竹子水車,或是腳踏的龍骨水車,或是腳踏的龍骨水車,都漸漸沒落了,儘管如此,在一些休閒農場裡,還是能看到它們的身影,水車不但讓遊客們體驗農家生活,也能了解從前人取水不易,而更懂得珍惜水資源。
踩水車。(黃金財 提供)
水車。(黃金財 提供)
二十二、喊玲瓏賣雜細
梅山早期稱為梅仔坑,位於嘉義縣山區,轄內共有18村,山區地形錯綜複雜,大部分聚落是以散居的山區方式形成,當時的商店並不普及,鄉間農村主婦忙於家計,購物往往只能藉著「流動雜物店」來供應生活所需,因此造就了當時「寄藥包」、「配送醬油」、「王祿仙賣膏藥」、「賣雜細」等懷舊行業的盛行,尤其在農事較少的季節,午後時分,經常可見賣雜細的中年人到村子裡兜售日常物品,他一般用雙肩扛擔著兩箱售貨品,沿街搖著玲瓏鼓大聲叫著「賣雜細、賣雜細、來買雜細……」。玲瓏鼓為木板與牛皮製成的圓形小鼓,鼓面直徑約2台寸,表面兩面裝上牛皮做為鼓面,只要左右搖動即可發出咚咚之聲,藉以招徠顧客買雜細,村婦只要一聽到這種鄉土口音,就知道盼望已久的賣雜細業者前來兜售,「夢廻故里玲噹聲、遙想童年購物時。」正是現今許多中老年人難忘的寫照。
賣雜細的行業,在當時還算是頗受歡迎的職業,一來走遍梅山各大街小巷,鄉間聚落,一來與顧客閒話家常,天馬行空,無所不談。有的梅山買家會貼心的遞上涼水、香煙,解解奔波四處之辛勞,也可見當時人情味濃郁的程度,往往令鄉親十分感動。
到了五十年代,賣雜細的業者就改用腳踏車進行販賣的工作,比往年靠肩挑重擔四處叫賣的勞力行為省力多了。通常業者將銷貨用品裝在箱櫃並綁在腳踏車後座兩旁,其箱櫃裝滿女用的日常必須品,例如胭脂、蜜粉餅、針線、繡線、鈕釦、梳子、裹腳布、香水化粧品等,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因為所賣的物品都是細小而精緻、多樣的居家用品,一應俱全,任客挑選,所以統稱為「雜細」。當然,也有較特殊不常用的物品,民眾也可以事先向賣貨郎訂貨,等賣貨郎下次光臨時再取貨,銀貨兩訖,童叟無欺,而且服務到家,堪稱為當年的「宅配生意」,既方便又滿意。
民國六十年代以後,更進步到以人力推的兩輪推車「利雅卡」,俗稱「雜細車」,取而代之,在行遍梅山各鄰里時,更顯得輕鬆自在。業者張登順步入這一行已歷數十年的時光,看過多少繁華盛衰,走遍無數晨昏,每個腳步都在述說著台灣經濟的飛躍成長,在他的叫賣生涯中,也有著太多敍述不盡的故事,有感恩、有辛酸、有喜悅、也有悲情,交織成他的賣雜細歲月。如今,便利商店、雜貨店、百貨行等逐漸設立,賣雜細的行業直接受到衝擊,從他滿佈風霜的臉上,似乎可以看見生活的重擔與歲月的痕跡,……。文明的伸張,縱然帶來了更多的便利與新潮,但昔日濃濃的浪漫情懷及優雅的古早味,卻已隨著無情的光陰而消逝,舊有的景物及充滿真雅美感的生活,卻只能在老照片中一一呈現,並帶給我們的無限眷戀與懷思。
老照片承載著一種歷史的時空素質,它所傳遞也是一種屬於歷史的、鄉愁的生活質感。不同的年代,常常會烙印出不同的時代背景,不一樣的思維和影像,在物換星移,日昇日落之間,多少人世的滄桑,在人間的舞台消失殆盡,在繁華若夢的短暫浮生中,又有多少懷舊的場景可供追尋呢?尤其面對變動快速的時代,很多事物都缺乏一種恆常性時,往往很快之間,一個時空的景貌就急遽的改變了,而那些充滿舊情綿綿鄉土情懷的古老影像,卻讓我的人生記憶推到童騃的年代,使我回味到四十年前的行事,亦牽引起我的思古幽情,透過手中老照片去尋訪童稚的時光記憶……。
賣雜細。(黃金財 提供)
 


打石
早年,因為台灣經濟不景氣,先民渡海來到梅山山區開墾,為了運送農產品到梅山市集交易,或以物換物藉以獲得生活必需品,往來山區與平地間所開闢的步道,稱之為「梅山汗路」。其中有些步道地形險峻,落差很大,必須遷就地勢,鑿地為「崁」,先民就現地撿來形狀大小合宜石頭鋪設,或鋪設竹竿,較講究的是「打石成石磚」後鋪設,因為用石頭做東西很耐用,例如石臼、石輪、石磨、洗衣石槽、石砌牆等等,後來有些先民便以石頭做為生活必需品的材質,因而帶動打石業在梅山崛起,當時打石業非常盛行呢!
打石是一種需要技術的粗重工作,首先必須慎選龐大的石塊,根據產地的差異,在鄉間取的石頭稱為,「山石」,比較堅硬耐久,在海邊取得的石頭,則稱為「海石」,因為長期受到海水沖刷,表面比較細緻,多孔而且不容易風化之優點。
根據梅山圳北村郭義華先生表示,打石師傅利用怪手鑿開大石頭後,再按照所需的尺寸,將石塊鑿打成日常用品,例如石水槽、石磨等,或是鋪設庭院景觀用的石板,至於剩餘的部分則打成一塊塊石角,可以用來堆砌石墻,古色古香,堅固耐看。要從事這項工作必須對石材的紋理走向很了解,做起來才會順手又省力,近幾年來因為生態工法盛行,許多風景區,旅遊據點,都會請打石師傅打造重現過去的石砌牆或庭園造景,一來展現傳統建築美學,往後更是一項無形文化資產呢!
戀戀梅山──老照片懷舊情(三之一) | 黃金財 | 大紀元 - https://goo.gl/vknfo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