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里 烏牛欄 黃家古厝 @ 時 空 旅 人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s://goo.gl/RxXZM1


 

清代台灣科舉考試中獲得功名的番社子弟。清廷在台灣實施理番政策與社學制度,藉由培育番社人才、改變番人觀念,以利於統治。
清朝為提倡教化,在台灣各地興辦社學,1695年(康熙34年)起,台灣知府靳治揚在台灣縣、鳳山縣創立社學,雍正初年逐漸擴及彰化縣,1734年(雍正12年),彰化縣已設20所社學。社學制度依儒學形式,教授內容以四書及三字經為主,課目包括句讀、背頌及寫字,各社學請一名社師授課,各縣設縣學訓導,按時到各社學考察。成績優秀者,除賜給服飾與飲食外,亦可被薦舉為「佾生」,參與祭孔大典並以此為社民的殊榮。
1868年(同治8年),台灣道黎兆棠倡議另列名額,讓番民參加鄉試與生員試;1877年(光緒3年)福建巡撫丁日昌於台灣府試中特錄取淡水廳熟番陳寶華,為番社子弟第一位獲得功名者,而有番秀才之稱。此後,各地陸續出現番秀才,如毛少翁社(今台北市士林)翁文卿、雷朗社陳春華、大基隆社陳洛書等,均能詩善文。隨著番民與漢人間生活領域的交錯與共處,也曾出現如擺接平原雷里社(今台北市中正、中山區雙園一帶)的漢番通婚的子弟「番人秀才」陳宗藩,以及埔里地區埔社番人望麒麟等。
台灣巡撫劉銘傳主政期間,延續沈葆楨「開山撫番」政策,著重番社教育,在台北建立番學堂,招募番童就讀,一切費用由官方供給,1892年第一期學生畢業,成績優秀者,賜給準同生員資格,民間也稱為番秀才。
-------------------------------
清代臺灣科舉考試中獲得功名的番社子弟。

清廷在臺灣實施理番政策與社學制度,藉由培育番社人才、改變番人觀念,以利於統治。

清朝為提倡教化,在臺灣各地興辦社學,1695年(康熙34年)起,臺灣知府靳治揚在臺灣縣、鳳山縣創立社學,雍正初年逐漸擴及彰化縣,1734年(雍正12年),彰化縣已設20所社學。

社學制度依儒學形式,教授內容以四書及三字經為主,課目包括句讀、背頌及寫字,各社學請一名社師授課,各縣設縣學訓導,按時到各社學考察。

成績優秀者,除賜給服飾與飲食外,亦可被薦舉為「佾生」,參與祭孔大典並以此為社民的殊榮。

1868年(同治8年),臺灣道黎兆棠倡議另列名額,讓番民參加鄉試與生員試;

1877年(光緒3年)福建巡撫丁日昌於臺灣府試中特錄取淡水廳熟番陳寶華,為番社子弟第一位獲得功名者,而有番秀才之稱。

此後,各地陸續出現番秀才,如毛少翁社(今臺北市士林)翁文卿、雷朗社陳春華、大基隆社陳洛書等,均能詩善文。

隨著番民與漢人間生活領域的交錯與共處,也曾出現如擺接平原雷里社(今臺北市中正、中山區雙園一帶)的漢番通婚的子弟「番人秀才」陳宗藩,以及埔里地區埔社番人望麒麟等。

臺灣巡撫劉銘傳主政期間,延續沈葆楨「開山撫番」政策,著重番社教育,在臺北建立番學堂,招募番童就讀,一切費用由官方供給,1892年第一期學生畢業,成績優秀者,賜給準同生員資格,民間也稱為番秀才


「望麒麟」的圖片搜尋結果相關圖片相關圖片

埔里 烏牛欄 黃家古厝 @ 時 空 旅 人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s://goo.gl/RxXZM1

望麒麟原為埔里邵族番人,
光緒初前往台南考中台南孔子廟佾生,埔里人稱為「番秀才」,
傳曾因受命為清廷徵收埔里一帶之亢五租,而知名於地方,
由於望秀才無子,故獨生女望阿參招贅漢人黃敦仁為夫,為顧及兩家香火之傳遞,
生育八子中,長子姓望,其餘皆姓黃,為臺灣埔、眉族與漢人通婚典型個案。
據描述此宅乃望麒麟敦請興建大埔城的鎮臺總兵吳光亮代為勘查地理設計格局,故有
清代建築風格,彩繪作品與牛眠山潘宅及笳苳腳(樹王公旁)之毓蘭堂同均出自台中市
石岡鄉萬安村的客家匠師 <劉沛> 手筆。
大正六年(1916)埔里發生災害性大地震,黃宅也於是年倒塌,
黃敦仁先生於1916年以書信往返聘請劉沛先生擔任大木作與彩繪師,依據原始地基重新
建造大厝,於三年後1919年初才全部完成黃宅的興建。

2017-02-15_1653022017-02-15_1652372017-02-15_1651362017-02-15_1651122017-02-15_1650182017-02-15_16494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