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真靈位業圖/正統道藏/太乙真人法力高強,後支持姜子牙伐紂/在山海各險遇難,只要虔誠誦念太乙真人「太乙救苦天尊」聖號,即可「解憂排難,化凶為吉」。故曰「尋聲救苦天尊」/道教甚至認為太乙天尊化身「面燃大士羽林監齋普渡真君」,人稱「大士爺」或「普渡公」,主宰諸鬼/陸修靜的九齋十二法/《抱朴子》為東晉時期葛洪所著分為內外兩篇,後來被作為道教經典。其中外篇主要是對葛洪生平的自述和談論社會上的各種事情,而內篇是葛洪對道家思想和丹道修煉方法的闡述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MNRF4j


元宵節漢武帝禮敬太一神+漢明帝正月十五夜時一律「燃燈敬佛」

元宵節賞花燈的起源-追溯漢武帝禮敬太一神-正月十五夜稱「元宵」,又稱「上元」、「元夕」、「燈節」,點燈慶上元、慶元宵的風俗已經有兩千年的歷史了。人們通宵燃燈,相傳開始於漢朝,聯繫到對神的信仰。宋人宋敏求《春明退朝錄》記載上元節燃燈的起源,有一種說法是沿襲了漢代祭祀太一神的遺風,從黃昏燃燈直到天明的古俗-在道教中尊奉太一神為「萬仙之司主」[4],尊稱為上元君、天皇大帝、玉皇大帝、天官大帝,並以正月十五日為天帝的誕辰,稱為「上元節」。在這一天,「天官賜福」給人間虔誠、善良的人。人們在正月十五日舉行隆重的祭拜儀式,燈火日以繼夜,光明萬丈。漢明帝燃燈敬佛-正月十五是參佛的吉日。漢明帝於是下令,宮中和寺院在正月十五夜時一律「燃燈敬佛」,火樹銀花,光華萬千。吳彬《歲華紀勝圖-元夜》,畫宋代元宵高5、6層的鰲山燈,氣勢恢弘,每一層中各有機關-最早的元宵(元夕)詩歌詠:「法輪天上轉,梵聲天上來;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
詩畫說元宵花燈歷史 法輪天上轉花焰萬枝開 | 元宵節 | 元宵詩 | 元宵名畫 | 大紀元 http://bit.ly/2vWASnp


2017-11-05_1949482017-11-05_194932++++++3211151  

樂舞文學賞析:楚辭.九歌.東皇太一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十一月 4日, 2017
蕭雲從《離騷圖》,東皇太一。(公有領域)
《楚辭.九歌.東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1],穆將愉兮上皇[2],
撫長劍兮玉珥[3],璆鏘鳴兮琳琅[4],
瑤席兮玉瑱[5],盍將把兮瓊芳[6]
蕙肴蒸兮蘭藉[7],奠桂酒兮椒漿[8]。
揚枹兮拊鼓[9]。
疏緩節兮安歌[10],陳竽瑟兮浩倡[11]。
靈偃蹇兮姣服[12],芳菲菲兮滿堂[13]。
五音紛兮繁會[14],君欣欣兮樂康[15]。
元代畫家張渥-九歌圖。(公有領域)
參考注釋:
[1]吉日:吉祥美好的日子。辰良:即良辰。
[2]穆:恭敬肅穆。愉,樂也。上皇:即東皇太一。
[3]撫:持。玉珥:玉製的劍柄裝飾品。
[4]璆(qiú)、鏘:都是玉石相碰撞而發出的聲響。琳琅:琳、琅都是美玉,
[5]瑤席:瑤草編成的席墊,極為華美,用於祭祀。玉瑱(zhèn):瑱同「鎮」,用玉做的壓席器物。
[6]盍(hé):同「合」,將把,意思為合多物品為一把。瓊,赤玉。瓊芳:指赤玉般美麗的花朵。
[7]蕙:一種香草名。肴:魚肉等菜餚。蘭藉:以蘭草墊底。
[8]奠:祭祀。桂酒:桂花釀製的酒,泛指美酒。椒漿:椒浸泡的美酒。都是祭祀用的美食。王逸《楚辭章句》註:桂酒,切桂置酒中也;椒漿,以椒置漿中也。言己供待彌敬,乃以惠草蒸肴,芳蘭為藉,進桂酒椒漿,以備五味也。
[9]揚:舉也。枹(fú):鼓槌。拊(fǔ):擊打。
[10]疏緩、安歌:均指節奏緩慢的歌曲。
[11]陳:列也。竽、瑟:均指樂器。浩倡:倡同「唱」;浩倡指大聲唱。
[12]靈:神靈降於巫者身上的狀態,或指東皇太一。朱熹《楚辭集注》:靈,謂神降於巫之身者也;王夫之《楚辭通釋》:靈,東皇太一之神。
偃蹇(yǎn jiǎn):亦作「 偃寋 」。宛轉委曲;屈曲,這裡指舞姿優美的樣子。姣服:美麗的服飾。
[13]菲菲:花草香氣濃郁的樣子。
[14]五音:指宮、商、角、徵、羽五種音調。繁,眾也。繁會:眾音錯雜,意思如同今日的交響樂。這一句主要是描述五音的曲調配合著舞師的動作,交織而成的盛大美貌。
[15]君:此處指東皇太一。欣欣:歡喜高興的樣子。康,安也。這一句主要是描述神靈看到眾生們虔誠祭祀的善心因而給予福分安康。
王逸《楚辭章句》註:言己動作眾樂,合會五音,紛然盛美,神以歡欣,厭飽喜樂,則身蒙慶祐,家受多福也。屈原以為神無形聲,難事易失,然人竭心盡禮,則歆其祀而惠降以祉。
參考譯文:
在這良辰吉日,我用恭敬肅穆的心情來祭祀東皇太一。
我手輕持著用玉裝飾的長劍,腰掛著美玉,四周萬籟俱寂,玉石敲擊的微聲都是如此的清晰。
底下是瑤草製的蓆子,用玉石鎮著,旁邊還有著滿把的鮮花。用蕙草包裹著菜餚,底下墊著馨香的蘭花,奠祭的還有桂枝及花椒釀製的美酒。
我揮動著鼓槌打著鼓,跟隨著緩慢的節奏,伴隨著柔美的歌聲。列隊的竽、瑟等樂器在此時合奏著,聲樂家也一同高聲歡唱,神靈們下世依附著舞師們婆娑起舞。
舞師手持的香花,耀動著華美的服裝,濃郁聖潔的香氣瀰漫著殿堂。樂師們彈奏著美妙的交響樂,神靈為之喜悅,賜與眾生們快樂安康。
題解及賞析:
《九歌》是《楚辭》中的篇名。東漢文學家王逸認為是愛國詩人屈原所做,南宋理學家朱熹則認為九歌本來是祭歌,由屈原改編。
王逸《楚辭章句》:《九歌》者,屈原之所作也。昔楚國南郢之邑,沅湘之間,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樂鼓舞以樂諸神。屈原放逐,竄伏其域,懷憂苦毒,愁思沸鬱,出見俗人祭祀之禮,歌舞之樂,其詞鄙陋,因作《九歌》之曲。
朱熹《楚辭集注》: 昔楚國南郢之邑,沅、湘之間,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使巫覡作樂,歌舞以娛神。蠻荊陋俗,詞既鄙俚,而其人陰陽人鬼之間,又或不能無褻慢淫荒之雜。屈原既放逐,見而感之,故頗為更定其詞,去其泰甚,而又因彼事神之心,以寄吾忠君愛國眷戀之意。
《東皇太一》是《九歌》的開篇詩歌,其地位相當重要,歷代文學家都做了不少註解。
宋 洪興祖《楚辭補注》:「五臣云:每篇之目皆楚之神名。所以列於篇後者,亦猶《毛詩》題章之趣。」
朱熹《楚辭集注》:「此篇言其竭誠盡禮以事神,而願神之欣悅安寧,以寄人臣盡忠竭力,愛君無已之意,所謂全篇之比也。」
王夫之《楚辭通釋》:「太一最貴,故但言陳設之盛,以儌神降,而無婉戀頌美之言。」
此詩篇幅不長,但卻生動地描述了一場祭祀樂舞(應是巫舞)的盛況,極為生動細緻,詩在開頭就描述了這場祭祀典禮選在良辰吉日舉行,接著主祭者登場了,他主持祭禮時的狀態非常兢兢業業:「撫長劍兮玉珥,璆鏘鳴兮琳琅」。隨著他的動作,配在身上的玉石也發出了聲響(玉石相擊聲極微小),體現了典禮現場是如此的莊嚴肅穆,任何一點微聲都聽得相當清楚。
接著描述了豐盛的供品,盛大的規模,隱約也透露了百姓虔誠的心意,以及祭祀的大事不可任意省去之理。
在《論語》有一段故事:孔子的學生子貢想在祭祀時省去宰殺一頭活羊之禮,請示一下孔子,孔子卻說:「子貢啊!你愛惜羊,我卻愛惜維護先祖留下來的禮制。」
《論語·八佾》: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告朔」是周天子頒布曆書的一項禮制,羊則是禮制中的祭品,若無此禮各諸侯國就無法順天道而行政。平日的生活簡約是一種美德,但維護禮制的祭品不可任意省去。
下一段在祭者敬酒之後典禮開始活躍,樂師擊鼓,伴隨著竽、瑟等樂器的伴奏,聲樂家高聲合唱,之後舞師加入了。他們身穿華麗的服飾,手持香花翩然起舞將典禮帶來了高潮,在這歌舞聲中神靈也彷彿一同起舞,儀式結束後神靈感到眾生的虔誠之意,也賜福於世,典禮就此圓滿落幕。@#


 

九歌·東皇太一 By Winky詩(屈原《楚辭·九歌·東皇太一》)


 

太一,又作太乙、泰一,原是中國古代天文學中的星名,即北極星,後成為先秦兩漢民間信仰的最高神明,奉為天帝,相當於上帝。知識份子則把太一哲學化,想像為永恆不變的法則,即「道」,或宇宙的本源。
信仰中,視為北極星,是最尊貴的星神,在《楚辭》中稱為「東皇太一」,有人奉之為「天帝」。司馬遷《史記.封禪書》:「中宮,天極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漢末鄭玄:「太一者,北辰之神名也,居其所,曰太一。」唐代張守節《史記正義》:「泰一,天帝之別名也。」
太一操控人間吉凶禍福,緯書《春秋命曆序》:「太一主風雨、水旱、兵革、饑疫、災害。」祭祠太一,可以招致神仙。
太一星即天龍座42(或184),在商、周之際是北極星,到漢代,太一去極20.7度,在天文圖中位於紫微垣宮門外,已不是北極星。
中天紫微北極大帝
中天紫微尊開闔寰宇御萬星
天闕大帝恩玉斗默運權星纏
紫微北極高璇璣玉衡齊七政
微曜列宿朝諸天統御萬象師
北辰九五尊四曜五星日月昭
極星鎮中垣玄精照耀育生機
大聖放慈光普照乾坤功無窮
帝德惠無量無極元皇永賜福
「紫微大帝」,或稱「北極紫微大帝」,全稱「中天紫微北極大帝」,道教的四御尊神之一,為紫微垣的星君,道教認為,紫微垣位居蒼天眾星的正中,協助玉皇大帝掌控眾星、日月等,象徵人間的帝王長公,尤其主宰皇家禍福。
紫微星,現文相為紫微大帝,現武相為玄武大帝,武當山金殿現文武相。紫微星就是北極星,於黑暗中指迷,給人們一個正確方向,這樣的雪中送炭精神,就是紫微星信仰的核心精神。


 

《高唐賦》提到祭祀時:「進純犧,禱琁室。醮諸神,禮太一。」醮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zbjm6U

9a74547132f12d09c3cf1ba34244552a  a5598f59643dac90b9310b8361b752bd  

上古十大神器簡介及排名上古十大神器圖片- 歷史趣聞網 - https://goo.gl/LAH9Bw

東皇鍾、軒轅劍、神農鼎…上古十大神器原來長這個樣子--焦點信息網 - https://goo.gl/6KHvh9

太一輪
參見:軒轅劍外傳 蒼之濤
原上古十大神器之一,太一輪(或太一之輪)是東皇太一與諸神共同創造的用來控制天地萬物生剋的的神器,被安置在昊天界的太一聖殿內。太一殿每隔千年僅開一個時辰,其間緊閉的大門連諸神都無法強制開啟之,且若有人被困在其中則將不會死亡。昊天界是一個獨立與人間界的世界,由許多懸浮的島嶼和連接的彩虹橋組成。太一之輪作為管理生剋的最高神器,擁有絕對的控制權。且凡是進入太一殿的人都可以修改上面的生剋。按遊戲中的說法,太一之輪上有「黃帝剋炎帝」、「周剋商」、「晉剋秦」三個人為修改的生剋,另外也有「金剋木」之類的五行生剋。 在軒轅劍六中,太一輪被提及是十大神器之一,後因被昊天塔封印而被取代。

軒轅劍的世界觀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LGeFMU

-------------------------------------

太乙救苦天尊駕著獅子,持凈瓶或蓮花、楊柳枝等,類似佛教的凈瓶觀音與乘獅文殊菩薩。

太一,又作太乙、泰一,原是中國古代天文學中的星名,即北極星,後成為先秦兩漢民間信仰的最高神明,奉為天帝,相當於上帝。知識份子則把太一哲學化,想像為永恆不變的法則,即「道」,或宇宙的本源。
漢武帝時期,成為官方信仰,由皇帝進行奉祠,位居五帝之上。在魏晉六朝以後,太一神的地位下降,不再是最高神祇。

太一星
參見:太乙 (星官)
太一星即天龍座42(或184),在商、周之際是北極星,[1]到漢代,太一去極20.7度,在天文圖中位於紫微垣宮門外,[2]已不是北極星。
太一神
太一在民間信仰中,視為北極星,是最尊貴的星神,在《楚辭》中稱為「東皇太一」,有人奉之為「天帝」。[3]司馬遷《史記.封禪書》:「中宮,天極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漢末鄭玄:「太一者,北辰之神名也,居其所,曰太一。」唐代張守節《史記正義》:「泰一,天帝之別名也。」[4]
太一操控人間吉凶禍福,緯書《春秋命曆序》:「太一主風雨、水旱、兵革、饑疫、災害。」祭祠太一,可以招致神仙。[5]拜祭時,信眾以歌舞娛神。[6]
漢代道教也崇拜太一,漢末太平道尊崇太一。[7]修道之士瞑想存思升上太一,《太平經》:「入室思道……乃上從天太一也。」[8]太一並變成身神之一,六朝前期成書的《老子中經》教人存思太一。[9]
官方祭祀
前133年,方士謬忌上奏建議祀祠太一,指太一位於五帝之上。漢武帝為太一立祠,最初只讓祠官主祭,自己並未參與。[10]前112年,漢武帝開始把太一列入國家正祀,郊祀太一,成為國家認可的天帝。漢代天子所祀最高神原是「皇天上帝」,漢武帝為了登仙,[11]卻將太一作為國家祀典的最高神祇來祭祀。
儒生不太接受太一為最高神,主張回復祀祠皇天上帝。公元5年,漢平帝將皇天上帝與太一合二為一,連稱為「皇天上帝泰一」。[12]東漢的國家祭祀,基本沿用漢平帝時的制度,最高神祇卻是「皇天上帝、后土神祇」,略去了「太一」之名,太一失去與皇天上帝並列的資格,下降為星神之一,與山川等神靈共祀。[13]
唐、宋兩代,太一地位曾一度重升,為朝廷所尊崇。[14]
形象
在戰國時的楚國,太一半神半獸,頭戴雙羽冠冕,身披鎧甲,雙手和胯下各有一龍,左足踏日,右足踏月。[15]
在山東、河南地區現存一些漢代的畫像石,雕刻了太一的圖像。漢初的太一仍未人形化,有時是人首蛇身,冠,身著長袖身服,有時是面目猙獰凶惡的怪獸,往往伏羲、女媧分列左右。[16]自東漢起,在儒家思想影響下,太一已人形化, 衣冠整齊。[17]
哲理方面的太一
在先秦兩漢士人的想像中,太一就是元氣,是宇宙本源,開闢天地,又是宇宙法則「道」。[18]戰國中期《太一生水》:「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19]《呂氏春秋.大樂》:「道也者,至精也,不可為形,不可為名,強為之名,謂之太一。」莊子把太一視作絕對的虛無精神「道」,《莊子.天下》:「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20]

-----------------------------------------------

圖片搜尋結果

持誦太乙救苦天尊聖號有哪些功德?
2016-03-29 10:21:27

東極青華大帝又稱太乙救苦天尊,有「尋聲救苦天尊」、「太一救苦天尊」、」十方救苦天尊「、」青玄九陽上帝「等號,簡稱救苦天尊。道教說蓋系玉清元始天尊之化身,誓願救度一切眾生,所以以元始天尊九陽之精化為太乙救苦天尊以度世。他同時也是地獄的最高治理者(道教中治理統治地獄另還有紫微大帝在幽冥化身的北陰酆都。太乙救苦天尊主救度),各宗教中認為業果是最難消除與阻斷的,佛教中就有神通敵不過業力之說。但太乙救苦天尊卻可以將業果與地獄業力的象徵血湖化為蓮池,座下九頭獅子一聲吼,能夠打開九幽地獄的大門,也就是地獄的最深層。

太乙救苦天尊,簡稱太乙天尊或救苦天尊,是道教尊神,又稱青玄大帝、青華大帝、尋聲救苦天尊、十方救苦天尊等,誕辰為舊曆十一月十一日,道教經典記太乙救苦天尊居「東方青華長樂世界」妙嚴宮(「嚴」或作「岩」),可引渡受苦亡魂往生。對於積德行善、曉道明玄而功德圓滿之人,太乙救苦天尊亦能「乘九獅之仙馭,散百寶之祥光」,接引其登天成仙。

據《太乙救苦護身妙經》說:「東方長樂世界有大慈仁者,太乙救苦天尊化身如恆沙數,物隨聲應。或住天宮,或降人間,或居地獄,或攝群耶,或為仙童玉女,或為帝君聖人,或為天尊真人,或為金剛神王,或為魔王力士,或為天師道士,或為皇人老君,或為天醫功曹,或為男子女子,或為文武官宰,或為都大元師,或為教師禪師,或為風師雨師,神通無量,功行無窮,尋聲救苦,應物隨機。」

「此聖在天呼太一福神,在世呼為大慈仁者,在地獄呼為日耀帝君,在外道攝耶呼為獅子明王,在水府呼為洞洲帝君。」若遇到困難,只要祈禱天尊或「誦念聖號」,即可「解憂排難,化凶為吉」,亦可「功行圓滿,白日升天」。天尊在道教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其一般形象為頭戴冕旒(中國古制,天子的冕有十二旒,諸侯九,所以天尊冕的排數不可能超過玉皇大天尊,請勿受電視劇影響)身著朝服,「妙道真身,紫金瑞相」,端坐於七寶芳騫林中之九色蓮花寶座,身下一九頭青獅口吐焰,簇擁寶座。天尊天上環繞九色神光,放射萬丈光芒。眾多仙真、力士、金剛、神王、金童、玉女侍衛身旁。也有手持水盂、楊枝,足躡蓮花,圓光照耀等相顯現。 由於他大聖大慈,大悲大願,尋聲赴感,救苦救難,每月三、九日降臨人間,普救眾生。人類在危難之時,只要念誦天尊聖號,天尊即隨聲赴感,前往解救。

故而在信徒心目中也有極為深厚的信仰基礎,尤其在度亡齋醮上,法師不論使用何種科書,無一不請天尊加持。這是由於天尊廣大久遠的大願力,發起悲心度一切不幸墮入地獄的亡魂所致。天尊久居青華長樂界(類似於佛教的西方極樂世界,屬於天尊所獨創的東方凈土),東極妙嚴宮,統領青玄左府一切真仙,掌握三界救苦之事(仙界長生、人間救苦、冥界度亡)。不但能普度亡者,亦能救護生者,恩澤眾生。為了普度眾生,他有很多的化身,最著名的是化為「十方救苦天尊」。元始天尊在經會中贊言:最尊最貴,最聖最靈。實際上太乙救苦天尊乃是元始天尊之化身,九陽之精所化,出於始青之炁,是先天之靈,不是靠修證而來的後天神祇。因為慈悲心故,哀憫一切眾生,於無始劫前便遍周救苦救難。實為身兼「道教觀音」、「道教地藏 」兩重神格的大慈尊 。漢族民間,常稱為太乙真人(其實並非同一位尊神,實際上此天尊於天界品位之高,是與三清四御同等尊貴的 ,為六御之一),道教隱宗——妙真道,奉為本宗主祭天尊神。道教的太乙救苦天尊化身無數,廣救一切生靈。比佛教中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產生還要早很多。但到了近代,可悲的是,天尊名諱卻只保留在道經中和道士誦唱的經韻中。他在漢族民間的影響已遠遠不及觀音。究其原因,在東方人心目中,女性是溫柔、善良、賢淑、慈愛、極具同情心、憐憫心的典範。她們的品格和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神職更為協調,與男性相比,女性神(觀音的種種化身)救苦救難比男性神更為適宜,更受歡迎。而且和道教的主張清凈,主張「寧可失傳,不可妄傳」,「口口相傳,不留文字」的規定都有很大的關係。所以將此尊的赫赫大名湮沒在了世間。觀音菩薩常化身慈秀俊美的女性外相,而太乙救苦天尊卻是常示現威嚴端莊的男性外相。這和後來太乙信仰不及觀音信仰也有一定的微妙關聯。

與先秦時楚國流行的東皇太一神信仰有關,有凈土崇拜的意味。一般造像駕著獅子,持凈瓶或蓮花、楊柳枝等,類似佛教的凈瓶觀音與乘獅文殊菩薩。

形象

唐朝杜光庭編《道教靈驗記》中說,太乙天尊端坐於九色蓮花,九色蓮花下有九頭獅子口吐火焰,簇擁寶座,頭上環繞九色神光,放射萬丈光芒,金童玉女、眾多真人、力士、金剛神王衛護身旁。又《青玄濟煉鐵罐施自全集》稱他:身騎獅子,手持楊柳蘸灑瓊漿,以救苦度亡。

聖紀

太乙救苦天尊起源甚早,又稱東極青華大帝、太一、太乙、泰一、泰皇,是先民對「道」的別稱,有「尋聲救苦天尊」、「十方救苦天尊」等號,簡稱救苦天尊。我國古代尚未崇拜三清道祖之前,已將「太乙」視為天界的至尊上帝,也是宇宙一切生命的發源。如郭店道家楚簡中說「太乙生水」;《漢書.郊祀志》記載「天神貴者太乙」。《楚辭補註》在解釋〈九歌·東皇太一〉時,也說「太乙,天之尊神;祠在楚東,以配東帝,故曰東皇」。甚至原始道教流派之一的太平道,也奉祀「太乙」為主宰神。

太乙救苦天尊誓願救度一切眾生,並且具有天界考核群仙、人界尋聲救苦、冥界救拔亡魂的三重功能。在《道教靈驗記》中,記錄了不少太乙救苦天尊顯聖的事跡。

太乙救苦天尊與朱陵度命天尊、黃華盪形天尊,合稱為「三救苦天尊」。三救苦天尊與度人無量天尊葛玄仙翁、玄風永振天尊薩守堅仙翁,則並稱為「五救苦」。每逢啟建各種黃籙科儀、冥陽兩利的場品時,都必須奉請以太乙救苦天尊為首的聖班降臨齋壇,方能正式行法,足見太乙救苦天尊的職司及尊貴。

太乙救苦天尊又應化十方,化號為十方救苦天尊。十方救苦天尊分別是:東方玉寶皇上天尊、南方玄真萬福天尊、西方太妙至極天尊、北方玄上玉宸天尊、東南方好生度命天尊、東北方度仙上聖天尊、西南方太靈虛皇天尊、西北方無量太華天尊、上方玉虛明皇天尊、下方真皇洞神天尊,此即是濟度人鬼的「靈寶十方救苦天尊」。

十方救苦天尊為了遂行治理九幽泉曲冥府神鬼之事,又化生為十殿冥王:東方天尊化第一殿秦廣王,神居玄冥宮;南方天尊化第二殿楚江王,神居普明宮;西方天尊化第三殿宋帝王,神居糾絕宮;北方天尊化第四殿五官王,神居太和宮;東北方天尊化第五殿閻羅王,神居糾倫宮;東南方天尊化第六殿卞城王,神居明晨宮;西南方天尊化第七殿泰山王,神居神華宮;西北方天尊化第八殿平等王,神居七非宮;上方天尊化第九殿都市王,神居碧真宮;下方天尊化第十殿轉輪王,神居肅英宮。按太乙救苦天尊誓願濟度人鬼,其應化之十殿冥王,職屬罰惡扶善,而其罰惡之宗旨,即在糾轉世人,裨使能祛獸性、返人性、復道性也。

經典

《太乙救苦寶懺》、《太乙救苦寶懺》、《太一救苦護身妙經》、《太上三生解冤妙經》、《元始天尊濟度血湖真經》、《太上洞玄靈寶救苦拔罪妙經》、《太一救苦天尊說拔度血湖寶懺》、《慈尊升度法懺》、《太上青玄太乙救苦拔罪法懺》、《太乙救苦天尊濟度錫福寶懺》、《太上青玄慈悲太乙救苦天尊寶懺》及其他各式黃籙科儀等。

救苦天尊寶誥

太乙寶誥⑴

至心皈命禮。

青華長樂界,東極妙嚴宮⑵。七寶芳騫林,九色蓮花座⑶。萬真環拱內,百億瑞光中⑷。玉清靈寶尊,應化玄元始⑸。浩劫垂慈濟,大千甘露門⑹。妙道真身,紫金瑞相⑺。隨機赴感,誓願無邊⑻。大聖大慈,大悲大願⑼。十方化號,普渡眾生⑽。億億劫中,度人無量⑾。尋聲赴感,太乙救苦天尊⑿。青玄上帝。

[注釋]

⑴太乙:即太乙或「一」,救苦天尊,又稱「尋聲救苦天尊」或「十方救苦天尊」。是天界專門拯救不幸墮入地獄之人的大神,受苦難者只要祈禱或呼喊天尊之名,就能得到救助。《道教靈驗記》描繪天尊的形象稱:端坐於九色蓮花座,周圍有九頭獅子口吐火焰,簇擁寶座,頭上環繞九色神光,放射萬丈光芒,眾多真人、力士、金剛神王、金童玉女侍衛在其身旁。道經稱「太一總領群司,為眾神之王」,「上鎮三清,下鎮人身」、「主諸天地」。《太一元真保命長生經》乃天尊為諸仙所說,謂修此可保命長生。《太一救苦天尊說拔渡血湖寶懺》為天尊所傳授,可使血湖中罪魂皆脫離苦趣,得見光明。又《青玄濟煉鐵鑵施自全集》稱他:身騎九頭獅子,手持楊柳灑瓊漿以救苦度亡,「東極青華妙嚴宮,紫霧霞光徹太空;千朵蓮花映寶座,九頭獅子出雲中;南極丹台開寶笈,北都玄禁破羅豐;唯願垂光來救苦,眾等稽首禮慈窖;施食功德不思議,孤魂滯魄早超升」。另外,太乙神誓願救度一切眾生,又應化於十方,化號為濟度人鬼的十方救苦天尊。救度群生,故受到人們的廣泛信仰和崇拜。

⑵青華長樂界,東極妙嚴宮:青華長樂界,即東方長樂世界,為天尊應化之世界。《太一救苦護身經》稱:「東方長樂世界有大慈仁者,太一救苦天尊化身如恆沙數,物隨聲應。」東極妙嚴宮,仙宮名,為太乙救苦天尊所居之處。

⑶七寶芳騫林,九色蓮花座:七寶,指多種寶物。芳騫林,為天尊隱居之處。九色蓮花座,天尊的寶座。

⑷萬真環拱內,百億瑞光中:萬真,眾多真人。指太乙救苦天尊,端坐於蓮花座上,有眾多真人、力士、金剛神王、金童玉女侍衛身旁;周圍有九頭獅子口吐火焰,簇擁寶座,頭上環繞百億瑞光,光芒萬丈。故言萬真環拱內,百億瑞光中。

⑸玉清靈寶尊,應化玄元始:玉清,指玉清境清微天,為天寶君元始天尊所治之處。應化,應感而化。玄元,即太上玄元皇帝,又稱太上老君。道門奉老君為尊神,尊為教主,為至高無上之神靈。認為老君應感隨方變化,無世不在。玄元始為道之三炁。

⑹浩劫垂慈濟,大千甘露門:浩劫,天地一成一敗為一劫,此指極長的時間。慈濟,慈悲濟度。大千,指包羅萬象、廣大無邊。甘露,甘美的雨露。此喻太乙救苦天尊濟度世人的盛德。此句緊承上句言,在老君化身為天寶君之時,天地尚未開闢,太乙救苦天尊就已經開始化度眾生,其功莫大焉。

⑺妙道真身,紫金瑞相:妙道,謂玄妙之道術。真身,即法身。此言太乙救苦天尊應感變化之身。紫金瑞相,指天尊威嚴慈祥的法像。

⑻隨機赴感,誓願無邊:《太一救苦護身經》稱:「太一救苦天尊化身如恆沙數,物隨聲應。或住天宮,或降人間,或住地獄,或攝群邪,或為仙童玉女,或為帝君聖人,或為天尊真人,或為金剛神王,或為魔王力士……神通無量,功行無窮,尋聲救苦,應物隨感。」世人若遇苦難,只須「念誦聖號」即可「解憂排難,化凶為吉」。故《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稱:「太一救苦天尊隨形赴感,尋聲救苦天尊應念垂慈。」此句贊太乙救苦天尊普渡眾生之功德。

⑼大聖大慈,大悲大願:大聖,智慧超凡,通真達靈。大慈,慈祥呵護眾生。大悲,悲憫世人。大願,救度眾生的宏願。此頌讚太乙救苦天尊之盛德。

⑽十方化號,普渡眾生:太乙天尊誓願救度一切眾生,又應化於十方,化號為濟度人鬼的十方救苦天尊。分別為:東方玉寶皇上天尊,南方玄真萬福天尊,西方太妙至極天尊。北方玄上玉宸天尊,東南方好生度命天尊,東北方度仙上聖天尊,西南方太靈虛皇天尊,西北方無量太華天尊,上方玉虛明皇天尊,下方真皇洞神天尊。天尊化號,救度眾生。故稱,十方化號,普渡眾生。

⑾億億劫中,度人無量:億億,喻很多。劫,天地一成一敗為一劫。太乙天尊,為救度眾生,劫劫化身,神通廣大,功行無窮,尋聲救苦,救度眾生不可限量。

⑿尋聲赴感,太乙救苦天尊:尋聲赴感,指太乙天尊處處化身,救度眾生,物隨聲應。世人有難,若念誦「太乙救苦天尊」聖號,即化現身,給以救度。太乙救苦天尊,是其聖號。

神職

太乙救苦天尊在地府的法身名叫「鬼王」 ,其聖號全稱為「幽冥教主冥司面然鬼王甶孑大帝」。

對於天尊的神職,《漂放蓮燈集·放生咒》曰:「天羅神,地羅神,慧劍出鞘斬妖精,一切災難化為塵,尋聲救苦解救羅網苦辛,太乙救苦天尊救苦救難度眾生。」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五七曰:「太一尋聲救苦天尊主煉仙魄」和「太一救苦天尊隨形赴感,尋聲救苦天尊應念垂慈。」道經還稱東極青玄上帝即化太乙救苦天尊,又應化十方,而為十方救苦天尊。《十王告簡全集》中即列有十方救苦天尊的職能,稱:

1、東方玉寶皇上天尊

「位列震宮,尊居卯位,執掌風雷地獄,權衡霹靂之威,行善者作於青篇,作惡者標於黑簿,考察無私。

2、南方玄真萬福天尊

「位列離宮,尊居午位,執掌火醫地獄,威專烈焰之權,杳杳冥譴,莫破幽之燭,茫茫苦梅,難逢濟險之舟,生死殊途,輪目不免。」

3、西方太妙至極天尊

「位列兌宮,尊居酉位,執掌金鋼地獄,威司考掠之權,詮量功德,了無毫髮之私,報對冤讎,備極再三之間,善篇有記,罪積無差。

4、北方玄上玉宸天尊

「位居坎宮,尊居子位,執掌冥冷地獄,權衡冰雪之威,城峙四同之鐵,欲出無門,劍生萬樹之傍,實觀有懼,眾生無賴,五苦難逃。

5、東北方度仙上聖天尊

「位列艮宮,尊居丑位,執掌鑊揚地獄,威張煮潰之權,七情六慾,難逃業境之分明,五體四肢,最苦風月之持掠,死生判注,善惡攸分。」

6、東南方好生度命天尊

「位列巽宮,尊居幽府,執掌銅柱地獄,威專履足之刑,辯明善惡,如日月之無私,注判姓名,若風雷之莫測。凡有眾生,難逃六道。」

7、西南方太靈虛皇天尊

「位列坤宮,尊居泉曲,執掌屠割地獄,威權刀割之刑,無偏無黨,賞刑罰於多劫千生,難理難明,辨枉直於四甸九日,死生展轉,功德定分。」

8、西北方無量太華天尊

「位列乾宮,尊居陰府,執掌火車地獄,威司運轉之權,設衡石而考功過,平等無私,主夙人以判升沉,磨研有當,無私無曲,不順不逆。」

9、上方玉虛明皇天尊

「敕合乾元,德隆坤域,執掌昔掠地獄,威張熾盛之權,三百六甸之黜陟,事事難明,一十八地獄之經由,人人戰慄,凡積愆於平日,必定罪於斯時,九地輪目,三途往返。」

10、下方真皇洞神天尊

「位尊幽都,名尊十帝,執掌羅豐之府,權衡憲法之嚴,有生有死,兩分而入之機,無黨無偏,三等幽冥之持,他時所造,此際何逃。」

上述諸天尊的神性職守,已體現出地府冥王的職能。為了治理九幽冥府神鬼之事,十方救苦天尊還化十方冥王、真君。東方玉寶皇上天尊化冥府一殿泰素妙廣真君秦廣大王,神居玄冥宮,神誕二月一日。南方玄真萬福天尊化冥府二殿陰德定休真君楚江大王,神居昔明宮,神誕三月一日。西方太妙至極天尊化冥府三殿洞明昔靜真君宋帝大王,神居糾集宮,神誕二月八日。北方玄上玉宸天尊化冥府四殿玄德五靈真君伍官大王,神居太和宮,神誕二月十八日。東北方度仙上聖天尊化冥府五殿最勝耀靈真君閻羅大王,神居糾綸宮,神誕元月八日。東南方好生度命天尊化冥府六殿寶肅昭成真君卞城大王,神居明晨宮,神誕三月八日。西南方太靈虛皇天尊化冥府七殿等觀明理真君泰山大王,神居神華宮,神誕三月廿七日。西北方無量太華天尊化冥府八殿飛魔衍慶真君都市大王,神居碧真宮,神誕四月一日。上方玉虛明皇天尊化冥府九殿無上正度真君平等大王,神居七非宮,神誕四月八日。下方真皇洞神天尊化冥府十殿五華威靈真君輪轉大王,神居肅英宮,神誕四月廿七日。

另有《太上靈寶凈明法序》記載「昔太陽真君孝道明王,以孝道著明,照臨下土,成無上道。於是,上清上帝降於扶桑洞神之堂,召明王,而說法證之,以為最上弟子,號靈寶大真人玉清詔命使,以救度於時。故真人發大誓願,願居東極,用救群品,是謂靈寶救苦天尊,乃赤明元年八月十五日也。」

經典依據

1、若有男子女子慕道求仙。在家出家。養性養命。但當存思念誦聖號。看轉此經。便得功行圓滿。白日升天。《太乙救苦護身妙經》

2、若有善男信女,發心施財,齊戒述浴,轉誦此經,悔過愆尤,即使愆尤永釋,人鬼分離,產生無難,母子雙全,關煞無刑,生育成人,利益雙親,經力弘深,祈福福至,禳禍禍消。天尊言,讎人冰泮,冤家債主,自消自滅,孤魂等眾,九玄七祖,四生六道,輪迴生死,出離地獄,即往東極天界,救苦門庭。救苦地上好修行,只有天堂無地獄。閻王一見。不敢高聲。童子夜叉。擎拳拱手。牛頭馬面。總盡皈依。一十八重地獄。獄獄逍遙。三十三天天宮。宮宮自在。超生天堂之境。即無地獄之聲。出離地獄。永離苦難。逕往人天。超生凈土。快樂無量。一去一來。無掛無礙。《三官經》

3、過此境界,東極宮中,有尋聲救苦天尊,大慈仁者。發弘誓願,普救眾生,億億劫中,度人無量。但能回向,一念歸依,注想尊容,稱揚名號,尋聲赴感,應念垂慈,一切苦中,無不救護,是故名號救苦天尊。廣勸眾生,勤加禮念。複次三洞經典之中,濟苦拔亡,然燈為上,五方八極,地獄幽牢,存陰極之鄉,長夜之境,死魂囚閉,不見三光。冥闇之間,經諸拷掠,宜造一燈樹,然九巵燈,自初終亡,至於七七,燈光相續,下照九幽,覩此光明,即當解脫。又以繒彩,造遷神寶磨,長四十九尺,或作小旛七首,懸於長竿,任風飛颺,萬罪皆滅。又紙墨縑素,書寫此經,散施學人,流傳讀誦,亡魂超度,地獄寧閒,福善所資,慶延後世。其有珍玩服飾,平昔資財,廣施寒棲,濟恤貧乏,此之功德,亦類於前,黑籍落名,地司除簡,神升凈土,隨願往生。利佑子孫,斷絕殃疰,巍巍福善,難可稱量。是故應當勤心諦受,宣行付囑,普度人天。《太上洞玄靈寶三途五苦拔度生死妙經》

4、若有眾生,心中悟解,一心正念,護凈受持,善行讀誦此經者,及為存亡遠行,疾病一切,舉心回向,彼此滅罪萬劫。夢想之中,常見三寶,逢善知識,在處受生,恆值快樂。《太上洞玄靈寶往生救苦妙經》

5、若當來男女,臨終之時,先當懺悔一生已來無量重罪,次為受誠,設齋行道,造像寫經,及諸功德,布施常住,供養出家,各隨分力,唯多為佳。閉眼之日,即生凈土,不入三塗。《太上洞玄靈寶凈土生神經》

6、道言:十方諸天尊,其數如沙塵,化形十方界,普濟度天人,委炁聚功德,同聲救罪人,罪人實可哀,我今說妙經,念誦無休息,歸身不暫停,天堂享大福,地獄無苦聲,火翳成清署,劍樹化為騫,上登朱陵府,下入開光門,超度三界難,逕上元始天。《太上洞玄靈寶天尊說救苦拔罪妙經》

7、太上道君曰:今日男女,受戒畢已,持是戒根,轉神入妙,生清凈國,坐大蓮花,觀聽法音,永無退墮,證成真道。《太上洞玄靈寶轉神度命經》

道教凈土概說

道教凈土非只一個,最為方便眾生修持往生的是太乙救苦天尊的東華長樂凈土。太乙救苦天尊願力廣大,化生無量。復又化有十方救苦天尊和十方凈土。我們在晚課中誦持的《太上洞玄靈寶救苦拔罪妙經》中的十方救苦天尊即為太乙的化身,且每一化身都有一凈土。所以道教太乙法門凈土有十方,若得往生,便可常持天尊,永不推轉,繼續修持,最終圓成道果(詳見《太上洞玄靈寶凈土生神經》關於道教十方凈土和各凈土天尊名號的描述)。往生十方凈土有以下好處:

1、常伴天尊,聽聞正法。2、永不退轉。3、無有地獄,劫難。4、無有外魔侵擾。5、與諸大真人相伴,共修成就。6、無有三塗五苦,凈樂常伴。7、所求皆應。8、廣度眾生,救拔累劫之先祖。

道教十方凈土和天尊名號

1、東方凈土仁愛世界,玉寶皇上天尊。2、東南方凈土慈和世界,好生度命天尊。3、南方凈土禮教世界,玄真萬福天尊。4、西南方凈土威范世界,太靈虛皇大尊。5、西方凈土義讓世界,太妙至極天尊。6、西北方凈土成化世界,無量太華天尊。7、北方凈土智德世界,玄上玉辰天尊。8、東北方凈土智積世界,度仙上聖天尊。9、上方凈土無量世界,玉虛明皇天尊。10、下方凈土載德世界,真皇洞神天尊。

修持方法

1、三皈:皈依道、經、師三寶。2、持戒:不殺害,不奸盜,不邪淫,不妄言,不兩舌,不惡口,不嫉妒,不賭博,不忘恩,不叛逆。3、正念:一心持念「太乙救苦天尊」名號。4、誦經:誦持三洞真經,然道家經典浩瀚,恐難以盡持,修太乙法門可念誦相關主要的經典就可。如:《太上洞玄靈寶救苦拔罪妙經》、《太一護身妙經》、《太上洞玄靈寶往生救苦經》、《三官經》等。同時還可以早晚誦念《早晚功課經》。5、護持「八行四等」:八行者,一能身受非事,不自申訴;二能讓德與人;三能不欲人之所欲;四能容物事不申理;五能遠離無道之人,藏身在靜處;六能一心奉國,心念三寶,日月燒香,長齋不絕,供養出家人,不違仁信;七能不負經戒,一生在俗,恆不破齋,勤能洒掃靜室,修燈灶火,救拔一切貧窮,下賤產婦,老病孤弱,不具足眾生,所見之者,皆發慈心;八能一生念道,不謗毀出家人,心無是非,口恆念誦,見一切蠢動,皆發慈念之心,一切平等,無有彼我,善惡好醜,與我身無異。是名八行。四等者,一者惟慈,二者惟愛,三者惟善,四者惟忍。是名四等。6、修諸功德:一者說法功德,二者布施功德,三者建立功德,四者救濟功德,五者智惠功德。7、善護心性:常行靜功。

道家太乙凈土法門續

道家凈土法門廣大,十方凈土接引有緣眾生。方今世界,眾生學道,障礙頗多,攀緣引情,無有已時,實為造業之源。且很多眾生想要學道,但又不願發心專注,或曰老來再學,或曰無有時間,或曰靜不下心等等此類。實在是個人懶惰懈怠所致,如何能夠證果。然道門廣大,法藥慈航,特有太乙凈土接引十方來人。前文已述,此不再贅述。下面將修行道家凈土的關鍵樞紐說明如下:

1、道家十方凈土莊嚴明凈,在《太上洞玄靈寶凈土生神經》中已經詳細介紹,但往生十方凈土的方法,大家可以參閱《太上洞玄靈寶轉神度命經》。關鍵是皈依,持戒,懺悔,回向,發願,持名。有緣同修可以自行參閱。

2、持名法門:平時無事,便當提起「太乙救苦天尊」名號,或發聲,或默念;打坐靜功,但有念頭浮起,便當提起「太乙救苦天尊」名號;特示一專持名號靜修法:平心靜坐,結太極印,心中默念「太乙救苦天尊」,心中觀想「太乙救苦天尊」形象,心中返聽「太乙救苦天尊」名號,如是自內念,內觀,內聽,以攝口,耳,目,漸修漸至於無為。或者,發於口,入於耳,達乎心,皆可。

3、可以參修「太上洞玄靈寶救苦拔罪妙經」此經有十方凈土天尊名號,實為太乙救苦化身,平時可以誦持,以感十方凈土。

4、以上三經要參考互證,方可明悟凈土。

5、常持念《太乙救苦護身妙經》此為太乙救苦天尊本行經文,了解太乙願力和慈悲廣度,以求感應道交。

大羅三寶天尊

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太乙救苦天尊

(上海道教學院:張森供稿 轉載請註明來源)

------------------------------

太乙是中國古代星官之一,又名太一,屬於紫微垣,位在紫微右垣的右樞附近,旁邊有天乙一星,與太乙同為皇帝的象徵

東皇太一,簡稱太一,又稱太乙,有些文獻中寫作泰一。先秦楚國神話中的最高位大神。屈原所著《東皇太一》被編入《楚辭·九歌》中。
一說東皇太一與東君為同一神,是太陽神。亦有東皇太一為天、天帝;東皇太一為太乙星神之說。

圖片搜尋結果

蕭雲從《離騷圖》,東皇太一

----------------------------------

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01200000028304136358998985161  1260280004194  圖片搜尋結果

太乙救苦天尊的職司
太乙救苦天尊以救苦為職司,道經《太乙救苦護身妙經》中稱他為大聖威德,在天上、人間、地獄,三處變化救生;在天界為東方長樂世界的太一福神,在人間是救苦度厄的大慈仁者,在地獄是薦拔亡魂的日耀帝君。
據道經記載“三界萬靈眾生,若遇危厄苦難,比如時遭疾疫,病痛纏綿;波浪所驚,魚龍欲傷;值雷霹靂,風雨驚怖;六親不和,兄弟乖疏;兵火作亂,風雨不調;邪精鬼賊,妄來所傷;胎孕不安,臨產艱難;頻遭枷鎖,屢受冤牢;流滯地獄,末得托生,但當存思,念誦太乙救苦天尊聖號,便得解脫,出離囹圄。”
太乙救苦天尊所居的聖地就是“東方長樂世界及十方妙樂境界”。而在道教的超度科儀中,就是常祈救太乙救苦天尊引導先靈往此清淨妙樂的境界。
《太上洞玄靈寶救苦妙經》中說太乙救苦天尊化號為十方救苦天尊,這十方天尊就是濟度人鬼的“靈寶十方救苦天尊”。這十方的太乙救苦天尊,為了遂行治理九幽泉曲、冥府神鬼之事,又再化為北陰酆都山陰府十殿冥王,誓願濟度人鬼,職在罰惡揚善,其罰惡旨在糾轉世人,去獸性,返人性,複道性。

太乙救苦天尊的出處
依據道藏經典的記載,故事是這樣發生的。
當天上諸神相聚聆聽元始天尊說法。就在天尊說法圓滿之時,仙樂自響,一時間天花如雨而下…..這時,太上道祖從祂的法座上起身下座,對元始天尊說:「我觀見三界之內眾生,沉淪苦海..我心極為不忍,因此我很想離開這寂光世界,下到凡塵救渡他們,希望大天尊應允。」。
太上道祖俯伏在地上,求著求著…..這時諸神們也被太上道祖的悲心所感染,大家都不自覺的留下眼淚…..這時元始天尊微笑著對太上道祖說:「善哉!你不要離開玉座,你這輕微的一動會造成九天上下震動..」。
元始天尊對太上道祖說:「萬物眾生都與我一體,並不需要你分身而下,因緣已熟,有人要化生了…」。
元始天尊對大眾說:「在東方長樂世界有一位大慈仁者,名叫太乙救苦天尊,現在依諸位願力而成,請大家同聲齊唸太乙救苦天尊聖號,祂就會馬上現出法身」.
於是眾神同聲齊唸─太乙救苦天尊….這時大會之中,有蓮花突然降下,裡面磞出了一名童子,那童子對著元始天尊禮拜,眼中留下悲憫的眼淚…
元始天尊對童子說:「你下去凡塵吧!眾生與你因緣已熟。」。
童子聽完元始天尊的話以後,歡喜雀躍,向元始天尊再次禮拜,升空而去。
這時候童子在空中現出神變….童子變成元始天尊,騎著一隻九頭獅子,手拿著楊枝淨水,腳踩著蓮花,化出大成就的光芒,升空而去。
接著元始天尊又化現帝王相,騎著一隻九頭獅子,手拿著如意,腳踩著蓮花,化出大成就的光芒,升空而去。
然後,該帝王相幻化成修行者相,騎著一隻九頭獅子,手心放光,腳踩著蓮花,化出大成就的光芒,升空而去。
修行者又幻化成一位披髮赤腳的女子身,騎著一隻九頭獅子,手持寶劍,腳踩著蓮花,化出大成就的光芒,升空而去。
最後女子身又化成十位尊者,又稱十方救苦天尊….
這是道藏裡頭對於太乙救苦天尊的記載……

--------------------------

圖片搜尋結果

太乙真人又稱太一真人、泰一真人。史記封禅書載:天神貴者太一。天官書曰:中宮天極星,其一多者爲太乙常居之所。漢武帝在長安東南郊設太一壇,以五常爲輔。禮記亦載有太一天帝。道教吸其信仰,尊爲天皇太乙,加以奉祀。陶景弘之真靈位業圖第一神階中,列有玉天太乙真君,居玉清仙境,號令群真人。道教又尊稱爲太乙救苦天尊,道經雲:天尊爲天界專門拯救不幸墜入地獄的亡魂之大神,受苦難者只要祈求,呼叫天尊之聖名,就能得到救助,解厄消難。

  【太乙真人的職責】
  太乙真人誓願度人鬼,旨在罰惡扶善,罰惡只是糾轉世人祛獸性、返人性,複道怕也。故地獄亡魂、孽障深重者,乞求太乙救苦天尊超度。

  太乙真人實指清微派的某一位宗師,而具體是祖舒,還是南畢道,還是黃舜申,我們由于再沒有其他線索,因此上,便認爲或許是該派最有成就的人,那麽就應該是黃舜申了。所以,太乙真人不是太乙救苦天尊,而是清微派宗師,雷淵廣福普化真人:黃舜申。

  《封神演義》的《第五十回三姑計擺黃河陣》,「... 話說雲霄將混元金鬥拿文殊廣法天尊,拿普賢真人,拿慈航道人、道德真君,拿清微教主太乙真人,拿靈寶大法師,拿懼留孫,拿黃龍真人...」,這個不起眼的詞彙就是「清微教主」,這讓我眼前一亮,清微教主,莫非是說道教的清微派的宗師?!然而道教有「清微派」嗎?幸運的是,道教確實有清微派。 「 清微派,唐末産生的內丹與符箓相結合的新的符箓道派 ,該派稱其符法出於清微天元始天尊 ,故名 。據 《清微仙譜》說 :該派創始於唐 末廣西零陵人祖舒 , 第九代爲南畢道 。 南隱居四川青城山 , 將雷法授黃舜申 , 黃遂以擅雷法而聞名京師 , 受宋理宗召見 , 到元代授其「 雷 淵 廣 福 普 化 真 人 」之號 。 黃舜申作爲第十代宗師 , 清微法經其闡揚宗旨而大成 , 門徒甚多 , 道闡四方 。 」

  這便是道教曆史上的清微派

  作者:旃檀大帝

  【太乙真人的聖誕】太乙真人綜禦萬類,並尊爲「青玄上帝,每於十一月十一日聖誕,或遇急難之時,信衆迳往寺廟禱祝」由于真人具有無限神權,能超度亡魂,拔度嬰靈,尤爲信衆所敬,故家有喪事,悉皆祈求真人解救,使親人、嬰靈亡魂,能免於受苦受難,真人亦有求必應。

  【太乙真人的趣事】如果他不是最出色的,他也是最特別的,在古典小說《封神榜》中,太乙真人是哪吒的授業恩師,他最大的性格就是護犢子,他指導徒弟打人,幫著徒弟殺人,授計徒弟自殺,激著徒弟去追殺前父親(只好這樣說)卻又暗中求人收伏爲的是磨磨徒弟的殺性,他的造人本事一流,看哪吒多漂亮就知道了。他的寶貝特多,而且大部份適合哄小孩,他很是伶牙俐齒,從他與石矶的對話可以看出(護短也振振有詞),哪吒泗水關被余化所傷,他特意把徒弟接了回去,趁機讓徒弟休了好長時間的假(那藥用了就馬上好的),是好師父的典範!

  【相術集成--太乙真人書】侍天顔之咫尺,額廣足圓,趨帝阙之須臾。

  眉清目秀,天庭高闊,不貴還當富有馀。

  地閣尖長,多憂還是家不足。

  鼻如懸膽,平生足祿足財。

  耳若連腮,自是有名有譽。

  因其功名較晚,筋骨傷高。

  綠何壽命不長,人中短促。

  口無棱角,終爲說是說非。

  唇若含丹,一世潤身潤屋。

  常是憂深遠慮,只爲眉攢。

  然而吉少凶多,皆因目陷。

  傷殘骨肉,須知眼下淚痕。

  克害親情,偏忌怒中喜色。

  欲識其心不善,眼視偏斜。

  要知其心不良,唇掀舌薄。

  齒方而密,聰明勤視詩書。

  面潤而長,志氣貫通今古。

  若知貴賤,細看分明嗚呼。

  唇若掀翻,言語虛而懷奸。

  眼如深露,詭詐大而蘊強梁。

  五嶽不正,非盡善盡美之人。

  兩眼雌雄,豈由義由仁之子。

  色如常變,必蹭蹬而名更遲。

  聲如破鑼,多刑害而心不睦。

  眉如一字,豈能潤屋肥家。

  背若屏風,終是封妻蔭子。

  腹垂腰闊,衣糧足用而倉庫充。

  胸露腎高,家業敗散而壽源少。

  若乃天庭中正,定知事事無憂。

  假若眉宇長弘,必主般般利益。

  身宜橫闊而正,扁不入相。

  維體上短下長,難爲吉論。

  若夫行步緩重,當爲仁德。

  更加坐視端莊,必爲福相。

  神要藏而威不露,貴而可知。

  色要正而氣要清,富而不謬。

  色要細察,方斷吉凶。

  形要細說,方言貴賤。

  或形清而後有福,或貌古而有前程。

  古怪清奇,必當詳審。

  不以美善而言福,不以醜怪而言凶。

  此名太乙真人書,喚作仙家神品鑒。

  【《寶蓮燈前傳》的太乙真人】

-------------------

太一,又名太乙,星名,神名,中國古代哲學概念
東皇太乙,即是「東皇太一」,先秦時,楚國神話中的最高神祇
太乙救苦天尊,道教尊神,居「東方長樂世界」,能救人度鬼,聞聲救苦
太乙 (星官),中國古代星官之一,位於紫微垣
太乙 (恆星),HD 119476,恆星
太乙教,黃易小說《邊荒傳說》中的教派
太乙金華宗旨,道教全真派的內丹典籍,多引用呂純陽之言
太乙神數,一種算命占卜的方式
太乙穴,足陽明胃經的腧穴
太乙山,終南山在唐朝時的俗稱,在陝西西安附近
太乙鎮,中國四川省遂寧市射洪縣下轄的一個鄉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