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拋石機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武經總要 - http://goo.gl/Qv0YuQ

 拍竿是一種放在船上的古代水戰武器,由提水工具桔槔改裝而成。桔槔運用了槓桿原理,在一根直立木柱的上端,安裝一根可以活動的橫木,橫木的一端吊著水桶,另一端繫著一根供人牽拉的繩索,利用人力控制橫木兩端的落起,這樣就能較省力地從井中取水或將水從低凹處提到高處。拍竿就是以這種運作模式應用於古代戰船上。
  在戰船上安裝拍竿,在重臂的一端安裝巨石以代替原來的水桶。在水戰中,要設法逼近敵船,將重臂的一端移到敵船上方,然後鬆開力臂,巨石疾速下墜,砸向敵船。拍竿打擊的目標都在本船之外,所以重臂必須探出船身,其長度大於力臂,不易操作,加上一拍之後,必須拉回至本船原來的位置上,才能再次施放,因而兩次施放之間有一段停頓、準備的時間。敵人有時就鑽這個空子,乘機進攻。
  拍竿在以後各代都是水戰有力的武器,隋朝的五牙大艦上裝有六具拍竿,宋代的大型戰船上也安裝了拍竿。

---------------------------------

桔槔是種提水工具-拋石器

清雍正版《耕織圖》︰耕圖 (組圖) - 新三才 - http://goo.gl/iXw4PO

--------------------------------------------------

\

桔槔是種提水工具,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相當普遍,之後延續了幾千年,是中國農村歷代通用的舊式提水器具。雖然這種汲水工具簡單,但它卻使勞動人民的勞動強度得以減輕。
它在一根豎立的架子上加上一根細長的槓桿,當中是支點,末端懸掛一個重物,前段懸掛水桶。一起一落,汲水可以省力。當人把水桶放入水中打滿水以後,由於槓桿末端的重力作用,便能輕易把水提拉至所需處。桔槔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相當普遍,而且延續了幾千年,是中國農村歷代通用的舊式提水器具。這種簡單的汲水工具雖簡單,但它使勞動人民的勞動強度得以減輕。
桔槔始見於《墨子•備城門》,作“頡皋”。是一種利用槓桿原理的取水機械。如下幾條記載反映了春秋戰國時使用桔槔的地區主要是經濟比較發達的魯、衛、鄭等國(今山東西南、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孔子弟子子貢南游楚國,過漢陰,見一丈人抱甕入井出灌,也向前介紹桔槔:“有械於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見功多,夫子不欲乎?為圃者仰而視之曰:奈何?曰:鑿木為機,後重前輕,挈水若抽,數如沃湯,其名為槔。”魯國的太師金借桔槔闡發為人之道。其中對桔槔的概括:“獨不見桔槔乎?引之則俯,舍之則仰。”

汲水工具吊烏
金門早期汲水工具"桔槔"與"轆轤"
「桔槔」是中國古代汲水或灌溉用的簡單機械,
將一根粗木桿支架於立柱上就可以造成簡單的桔槔,
也就是用一條橫木支在木架上,
一端掛著汲水的木桶,一端掛著重物,
像槓桿似的,可以節省汲水的力量,是中國民間最早的汲水用具。
早期農民開鑿的水井,
井壁加水泥圈為垣,立水泥柱安裝「桔槔」,
這是採用槓桿原理所做成的打水器具,
使早期全金門各地的田野上,
到處可見到一根根水泥柱豎著,
古籍中都以「桔槔」稱呼,而金門方言稱為「吊烏」,
但一些往日灌溉用的水井,在土地重劃時漸被填埋。
使用「桔槔」打水時,手握細竹竿,
拉下或提上非常便捷,加上粗幹下端垂有石塊的重量,
可以將力氣分開使用。
「桔槔」適合於較淺的水井,一般較深的水井無法使用「桔槔」,
用「轆轤」俗稱「加落」較為方便。
轆轤運用定滑輪原理,在井口兩旁豎立兩根柱子,
兩柱子間架一支橫槓,上穿一具轆轤吊在井口上方,
繩子穿過轆轤,兩端各繫上水桶,一上一下,
節省了打水的時間和人力,是一種民間使用最普遍的汲水用具。
當金門青年人口大量移遷台灣,
產業型態改變,原本大量農業人口的金門,
靠農務維生的人口大量減少,耕地大量荒廢,
同時現今自來水和抽水馬達的普及,
飲用水很少用到田間的水源,
「桔槔」除了在農地重劃時被一根根拔起,
少數倖存的,長久荒廢之下,
只剩一截截光禿禿的水泥柱了,
在黃昏的陽光下,閒置在那兒,
像是一具具計算光陰的日晷;據老一輩的農民表示,
八二三炮戰時中共派遣偵察機飛到金門上空,
看到桔槔以為是防空高射砲,
讓原本要以飛機轟炸金門,改為遠距離攻擊。

+++ 社區通各社區網站-金門縣金寧鄉湖下社區 +++ - http://goo.gl/YvCw5e

-------------------------------------------------

更多圖片 - http://goo.gl/n14uy7

古代利用人力、畜力、風力、水力由低處提水向上的機械。如桔槔、轆轤、翻車、筒車、戽斗、刮車等。桔槔是利用槓桿原理的人力提水機械。橫桿的一端系提水桶,用手操縱橫桿另一端的升降以取水(圖1)。先秦對桔槔已有文字記載。類似桔槔的提水機械還有鶴飲。轆轤則是利用輪軸原理的起重機具,多用於汲取井水。其構造是在井上安置帶有水平轉軸的支撐架。轉軸一端裝有曲柄,轉軸上纏有繩索。繩索下端係有水桶。用人力或畜力轉動曲柄,即可自井中提水(圖2)。先秦對轆轤已有文字記載。翻車即今之龍骨水車。其結構是:用木板做成長槽,槽中放置數十塊與木槽寬度相稱的刮水板(或木鬥),刮水板之間由鉸關依次聯接,首尾銜接成環狀。木槽上下兩端各有一帶齒木軸。轉動上軸,則帶動刮水板循環運轉,同時將板間的水體自下而上帶出(圖3)。翻車在東漢中平三年(186)已見記載。和翻車結構類似的還有汲取井水的井車。翻車可以用人力、畜力、風力和水力驅動。筒車是一種輪式水車,多為水力驅動。其構造是:在水流急湍處建一水輪,水輪底部沒入水中,頂部超出河岸,輪上傾斜綁置若干竹筒。水流沖動水輪,竹筒臨流取水並隨水輪轉至輪頂時,將水自動倒入木槽,再流入田間(圖4)。筒車在唐代已有文字記載。王禎《農書》上還記載有高轉筒車,可提水十丈以上。其形制與圓輪形筒車有較大差別,而與翻車相近。黃河流域筒車多為木質,長江以南的筒車多為竹質。戽斗是兩邊各係有兩根繩的小桶,兩人同時操作,可以提水至高田。其提水高度一般較低(圖5)。刮車則是一個轉輪,輪直徑約5尺,輪上幅條寬約6寸,用人力搖動轉輪,可將水刮上(圖6)。
中國古  中國古代的提水工具,唐代已在中原和長江流域一帶普遍使用,至宋代,則在珠江流域一帶普及,在古代農業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直到20世紀50年代以後,才大部分被水泵所取代。

--------------------------------------

武經總要 - http://goo.gl/Qv0YuQ

image004  11735951401173595139  

關於龜船 @ 逸佚居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oSXEtL

戰船
凡水戰,以船艦大小爲等,勝人多少皆以米爲准,一人不過重米二石。帆櫓輕便爲上,以金鼓旗幡爲進退之節。其戰,則有樓船、鬥艦、走舸、海鶻;其潛襲,則有蒙沖、遊艇;其器,則有拍竿爲其用,利順流以擊之。諸軍視大將軍之旗,旗前亞,聞鼓,進,則旗立;聞金,則止;旗偃即還。若先鋒、遊變等船,爲賊所圍,以須外援,則視大將赤旗,向賊點則進。每點,一船進;旗前亞,不舉,則戰船徐退;旗向內點,每點,一船退。若張疑兵,則於浦泥廣設旌旗、帆檣以惑之。此其大略也。
浏览该文件
圖A裝有拍竿的樓船
遊艇者,無女牆。舷上槳床,左右隨艇子大小長短,四尺一床,計會進止,回軍轉陣,其疾如風,虞候用之。
拍竿者,施於大艦之上。每艦作五層,樓高百尺,置六拍竿,並高五十尺,戰士八百人,旗幟加於上。每迎戰,敵船若逼,則發拍竿,當者船舫皆碎。隋高祖命楊素伐陳,自信州下峽,造大艦名五牙艦,上起樓五層,高百餘尺,左右前後置六拍竿,並高五十尺,容戰士八百人,旗幟加於上。次曰黃龍,置兵五百人。自餘平乘舴艦等各有差。軍下至荊門,陳將呂仲肅於州以艦拒素,素令巴蠻乘五牙四艘逆戰,船近,以拍竿碎陳十餘艦,奪江路。

-----------------------------------------

中國船文化網-古船文化,漁船文化,貨船文化,戰艦文化研究,船文化研究,龍舟,船歷史,船文化,船製造,船生活--中國船文化網 - http://goo.gl/T8EAyv

201206191000311907  

秦漢時期出現的造船技術,如船尾舵、高效率推進工具櫓以及風帆的有效利用等等,到了隋唐時期得到了充分發展和進一步的完善。

隋朝雖然時間不長,但造船業很發達。隋文帝楊堅,在四川奉節造五牙艦,順江而下,直搗建業(南京),結束了南朝陳後主的統治,實現了全國統一。五牙艦“上起樓五層,高百餘尺,左右前後置六拍竿,並高五十尺,容戰士八百人,旗幟加於上。”(《隋書·楊素傳》)

五牙艦復原模型

隋煬帝楊廣繼位後,於大業元年、四年和六年,三次大規模開挖運河,使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兩個經濟發達的地區血脈相通,既推動了漕運的發展,也促進了造船業的繁榮。隋煬帝派人往江南採購木料,以製造龍舟、黃龍、赤艦、樓船等,並於大業元年(公元605年)秋,帶領后妃、百官等乘坐龍舟,從洛陽出發沿新開鑿的運河遊幸江都(即江蘇揚州)。隋煬帝乘坐的龍舟是一種豪華型的客船,高四十五尺,長二百尺,上下分為四層。上層設正殿、內殿、東西朝堂和迴廊;中間兩層共有160個房間,均用丹粉粉刷,以金碧珠翠作裝飾,懸綴有流蘇、羽葆和朱絲網絡。下一層是長秋、內史等隨從,以及船工們的住房。皇后的專用御座船稱為翔螭舟,比龍舟稍小,也十分豪華。此外,妃嬪、諸王、公主等也各有相應等級的座船,百官則依品位而定。各類船隻總數超過五千多艘,前後相接,長達二百餘里,顯示了隋代雄厚的經濟基礎和造船實力。

唐代詩人皮日休在《汴河懷古》中詩曰:“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此詩既指出隋煬帝三下江南靡費民脂民膏之過,又肯定了他開發運河的功績可與大禹相媲美,實為罪在一時,功及後世。

隋代大運河分佈圖

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較快的時期。造船技術的進步在國內運輸和遠洋運輸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

唐代的南北兩大國際航路北方航路是“登州入高麗的渤海道”並可延航到日本。南方航路“廣州通夷海道”。中國舟船從廣東徐聞出發,經越南,達馬六甲,蘇門達臘,印度,巴基斯坦,而且一直將航路延續到阿曼灣和波斯灣。

唐代的內河運輸發達。江南的糧食過長江,進汴河,再逆黃河進渭水而到達國都長安。長江、汴河、黃河、渭水,各有自己的適宜船型。

唐代任河南江淮轉運使的劉晏,受命打造數千艘汴河中的漕運淺船,名叫“歇艎支江船”。歇艎支江船,是根據早在60年代發現的“揚州施橋唐船”和1999年在安徽淮北柳孜大運河遺址出土的唐代古船而復原的。

拍竿是砸擊敵船的戰具,多至於樓船之上。拍竿長五丈有餘,由立柱、橫杆、縛於杆頭的巨石和轆轤四部分組成。立柱為支架,橫杆架在立柱上,可以隨意轉動,巨石以砸擊敵船,轆轤有繩索與橫杆相連,靠人力轉動轆轤,拉起橫杆,提升巨石。楊素在荊門延州與陳呂仲惠水軍接戰時,憑藉“五牙”樓船上的拍竿擊破、擊沉敵船十餘艘,為沿江東進掃清了障礙。在當時隋軍的水師中,除了“五牙”樓船外,還有“黃龍”、“舴艋”、“平乘”等較小的戰船。
拍竿的出現,使戰船增加了大型攻擊性戰具,改變了弓、弩、戟、矛等傳統兵器只能殺傷敵船兵員的狀況。它可以憑藉重力自上而下砸擊敵船。與只靠船頭撞擊目標的西方古代戰船相比,拍竿能自由轉動,可以多方位、多角度打擊敵人,性能明顯優越。
唐代出現了以輪代槳的車船,它是由李臯發明的,“嘗運心巧思為戰艦,挾二輪以蹈之,翔風鼓浪,若掛帆席”。這種車船是宋代以後大型車船的前身,但只以兩個輪形槳葉推動,船體不會很大,在水戰中起不了大作用。
宋代火器出現,不但改變了傳統戰爭的格局,也促進戰船由內陸船向海船發展,慢慢的迎來了更廣闊的海戰時代。

中國古代戰船(上) - http://goo.gl/APDZKP

------------------------------------------------

f_2820197_1  

隋煬帝.楊廣 - 舞八鬥 - udn部落格 - http://goo.gl/sUpgYF

五牙戰船

五牙戰船是隋朝最大的主力戰船,一般在四川地區建造,由隋朝大將楊素籌措打造.
船上有5層樓,高百餘尺,左右前後設置6台拍竿,高50尺,可容戰士800人.
(公元588年),隋軍50餘萬人水陸並進大舉攻陳.
楊素統領的長江上游水軍自永安發船出三峽,順江而下,船多勢大銳不可擋.
在延州(今湖北江陵西)隋,陳兩軍展開決戰.
隋軍以4艘五牙戰艦衝擊敵陣,先後用拍竿擊沉10餘艘敵船,俘敵2000餘人.
陳軍聞風喪膽...不久隋滅掉偏安江南的陳王朝統一了中國.

27baigan  

隋朝五牙戰船復原模型

五牙戰船是隋朝的主力戰船,船上起樓5層,高30多米,可載乘800人。船的前後左右裝有6根高達十幾米的大型砸擊武器-- 拍竿,它與拋石機具有相似的功能,能將敵船擊毀,威力很大。

南北朝末期的戰船。拍竿為水戰武器之一,據明李盤《金湯借箸十二籌》述:“其製大如桅,上置巨石,下作轆轤,繩貫其巔,……每迎戰,敵船迫逼,則發拍竿擊之,當者立碎“。

-------------------------

拋石器

 Image00001

拋石器

Image00002

-----------------------------------------

最早火藥配方

Image00003

--------------------------------------

中國火藥武器康熙後少有創新研發,導致落後西方二百年,航海及造船技術亦同。

Image00005

Image00004

Image00007Image00006  

------------------------------

File:Kyivtrebuchet.JPG01300000291746125308702744321_s64036a9fe2b757400e06b12b030c0c2be4ahgq241017361b7003af33a87e95018a2f71f10385343fbf2b40f78310a55b319ebc4ffacee6c8526cffc1f17166a6a600c338744ebf8bd32cccadef9d72a6159a78055db3c51td1aef8fe2235&690  File:Caerlaverock Castle - replica trebuchet - geograph.org.uk - 1135461.jpgFile:Trebuchetanimation.gif

重力拋石機,又稱配重拋石機、回回砲、襄陽砲,伊斯蘭學者拉施德丁在《史集》中稱作法蘭克砲,[1]本投石機主要結構為一槓桿,其一端為砲彈,一端為配重物。先用人力或獸力拉下砲彈端同時使配重端上升至高處來蓄能。發射時,放開槓桿使配重端下墜同時使砲彈上升並投射出去。

中國的拋石機長期以來的發展上,始終沒有結合配重技術,一直採用比較原始的人力拽索拋石機。直到襄樊之戰的1273年蒙古以回回砲攻破南宋苦守6年的城池後,這種配重式技術才通過回回砲為中國人所知。它的威力超過了以往的人力拽索拋石機,終元一代,在戰場上發揮了巨大的威力。[2][3]

蒙古人遠征波斯時,發現當地有火砲[4],砲身以木頭製造,所用彈石重達150斤,射程近400公尺[5],落地時砸地深7尺[6],威力甚大。至元八年(1271年),元世祖遣使到波斯,向伊兒汗國宗王阿八哈徵調砲匠阿老瓦丁(Al al-Din)和亦思馬因(Ismail)。至元九年(1272年)十一月,阿老瓦丁製成回回砲,在大都午門前試射成功。咸淳九年(1273年),忽必烈派遣回回砲匠至樊城與襄陽,造砲攻城。在《史集》記載的參與攻城的回回砲手中,除了亦思馬因,還有阿老瓦丁以及兩個大馬士革人。元軍得以渡江南下,在江南的每個戰場上,《元史·阿老瓦丁傳》則云回回砲是:「每戰用之,皆有功」。[2]

宋元襄樊之戰中,元軍即使用的回回砲射中襄陽譙樓,「聲如雷霆,震城中。城中洶洶,諸將多踰城降者。」,宋將呂文煥自知不敵,因此投降[7]。至元十一年(1274年)元朝建置回回砲手總管府,以阿老瓦丁為管軍總管、宣武將軍,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改名為回回砲手軍匠上萬戶府。南宋也曾經仿造回回砲,《宋史·兵志十一》云:「咸淳九年(1273年),沿邊州郡因降式,制回回砲。有觸類巧思,別置砲遠出其上」。宋人鄭思肖在《心史》中記載:「其回回砲法,本出回回國,甚猛於常砲」,又「其『回回砲』甚猛於常砲,用之打入城,寺觀樓閣,盡為之碎」。宋人徐霆曾經對回回砲評價說:「回回百工技藝極精,攻城之具尤精」,「攻城之具」,就是回回砲。[2]

-------------------------------

回回砲又名西域砲、巨石砲、襄陽砲,是投石機或重力拋石機的改良版本武器。
回回炮

明清午門,元軍使用回回砲在襄陽擊毀像這樣城門上建造的高望樓。
回回砲又名西域砲、巨石砲、襄陽砲,是投石機或重力拋石機的改良版本武器。
蒙古人遠征波斯時,發現當地有火砲[1],砲身以木頭製造,所用彈石重達150斤,射程近400公尺[2],落地時砸地深7尺[3],威力甚大。至元八年(1271年),元世祖遣使到波斯,向伊兒汗國宗王阿八哈徵調砲匠阿老瓦丁和亦思馬因(Ismail)。至元九年(1272年)十一月,Al al-Din製成回回砲,在大都午門前試射成功。咸淳九年(1273年),忽必烈派遣回回砲匠至樊城與襄陽,造砲攻城。在《史集》記載的參與攻城的回回砲手中,除了亦思馬因,還有阿老瓦丁以及兩個大馬士革人。元軍得以渡江南下,在江南的每個戰場上,《元史·阿老瓦丁傳》則云回回砲是:「每戰用之,皆有功」。[4]
宋元襄樊之戰中,元軍即使用的回回砲射中襄陽譙樓,「聲如雷霆,震城中。城中洶洶,諸將多踰城降者。」,宋將呂文煥自知不敵,因此投降[5]。至元十一年(1274年)元朝建置回回砲手總管府,以阿老瓦丁為管軍總管、宣武將軍,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改名為回回砲手軍匠上萬戶府。南宋也曾經仿造回回砲,《宋史·兵志十一》云:「咸淳九年(1273年),沿邊州郡因降式,制回回砲。有觸類巧思,別置砲遠出其上」。宋人鄭思肖在《心史》中記載:「其回回砲法,本出回回國,甚猛於常砲」,又「其『回回砲』甚猛於常砲,用之打入城,寺觀樓閣,盡為之碎」。宋人徐霆曾經對回回砲評價說:「回回百工技藝極精,攻城之具尤精」,「攻城之具」,就是回回砲。[4]
注釋
^ 《明史·兵志》記載:「古所謂砲,皆以機發石。元初得西域砲,攻金蔡州城,始用火……然造法不傳。」
^ 《襄陽守城錄》記為250步,約391.25公尺。
^ 《馬可波羅遊記》記載「尼可羅和馬飛阿兄弟指揮最優秀的工匠製作回回砲,其中有些是聶斯托利派的基督教徒。可以投射三百磅重石頭的西方機器」。
^ 4.0 4.1 張劍兵,中國古代拋石機研究,鄭州大學,2007年。
^ 《元史·亦思馬因傳》云:「亦思馬因,回回氏,西域旭烈人也。善造砲,至元八年(1271年)與阿老瓦丁至京師。十年,從國兵攻襄陽未下,亦思馬因相地勢,置砲於城東南隅,重一百五十斤,機發,聲震天地,所擊無不摧陷,入地七尺。宋安撫呂文煥懼,以城降」。《元史·阿里海牙》云:阿里海牙既破樊,移其攻具以向襄陽。一砲中其譙樓,聲如雷霆,震城中。城中洶洶,諸將多逾城降者。劉整欲立碎其城,執文煥以快其意。阿里海牙獨不欲攻,乃身至城下。《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八十》「咸淳八年」載「元劉整築新門於鹿門山,使千戶隋世昌總其役。樊城出兵來爭……整授軍二百,令世昌立砲簾於樊城攔馬牆外。夜大雪,城中矢石如雨,軍校多死傷,達旦而砲簾立」。


宋朝歷史事件
北宋
陳橋兵變 · 杯酒釋兵權 · 李筠之亂 · 李重進之亂 · 強幹弱枝 · 重文輕武 · 建隆之治 · 交趾獨立 · 北宋統一戰爭 · 禁軍 · 更戍法與養兵彌亂 ·燭影斧聲與金匱之盟 · 宋遼戰爭 · 白藤江之戰 · 雍熙北伐 · 禁榷 · 咸平之治 · 澶淵之盟 · 割夏靈六州 · 東封西祀 · 劉太后臨朝 · 慶曆增幣 ·區希范起義 · 儂智高起事 · 宋夏戰爭 · 六穀部抗夏 · 五鬼用事 · 仁宗盛治 · 慶曆新政 · 黃河改道 · 濮議 · 宋詞 · 交子 · 熙河開邊 ·熙寧變法 · 宋越熙寧戰爭 · 元豐改制 · 新舊黨爭 · 元祐更化 · 紹聖紹述 · 收取青唐 · 汴梁 · 六賊當政 · 宋江起義 · 方臘起義 · 平州之變 ·宣和北方大暴動 · 海上之盟 · 宣和伐遼 · 宣和和議 · 徽宗內禪 · 東京保衛戰 · 靖康之恥(靖康之變被擄女子 · 洗衣院) · 活字印刷術
南宋
建炎南渡 · 黃汪壞政 · 維揚之變 · 苗劉兵變 · 宋金戰爭( 郾城之戰、宋金川陝爭奪戰) · 順昌大捷 · 紹興和議 · 冤殺岳飛 · 采石之戰 ·隆興北伐 · 隆興和議 · 乾淳之治 · 紹熙內禪 · 慶元黨禁 · 開禧北伐 · 程朱理學 · 永嘉學派 · 嘉定和議 · 韓侂胄專權 · 史彌遠專權 ·四木三凶 · 端平更化 · 端平入洛 · 賈似道誤國 · 泉州市舶司 · 宋元戰爭( 襄樊之戰、回回炮) · 文天祥勤王 · 崖山海戰

------------------------------------

 十三世紀,在中國歷史上發生了長達六年(公元1267——1273年)之久的宋(蒙)元襄樊之戰。在這次著名的戰爭中,元軍使用“回回炮”先後攻打樊城、襄陽城。
至於回回炮,有人認爲是“火炮”;有人則認爲是“發石機”,發射的是巨石,是當時一種較爲先進的“發石機”,發射的是巨石,而不是“火炮”發射的也不是碎銅、破鐵、沙石之類的東西,更不是發射的可以爆炸的炮彈

編輯本段歷史記載
  “回回炮”的主要制作者是阿老瓦丁和亦思馬因。這兩個人都是西域(今玉門關以西)回回人(伊斯蘭教),因此炮名叫西域炮、回回炮,又因首先在攻打襄陽、樊城時使用,又名襄陽炮。由於它的發射威力大,所以,又叫巨石炮。至於《馬可波羅游記》里記載的“尼可羅和馬飛阿兄弟指揮最優秀的工匠制作回回炮,其中有些是聶斯托利派的基督教徒。可以投射三百磅重石頭的西方機器”的說法,與“回回炮”主要制作者是阿老瓦丁和亦思馬因的說法並不相矛盾。因爲,阿老瓦丁和亦思馬因是回回炮手的總管和頭領,尼可羅和馬飛阿兄弟可能是回回炮的具體制作的指揮者。
阿老瓦丁、亦思馬因在《元史》里都有傳。說(蒙)元軍攻打樊城、襄陽時使用的“回回炮”是發石機的最原始的記載可能是《元史?亦思馬因傳》。傳雲:“亦思馬因,回回氏,西域旭烈人也。善造炮,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與阿老瓦丁至京師。十年,從國兵攻襄陽未下,亦思馬因相地勢,置炮於城東南隅,重一百五十斤,機發,聲震天地,所擊無不摧陷,入地七尺。宋安撫呂文煥懼,以城降”。當時指揮攻打襄樊的元軍將領之一的阿里海牙傳里的記載也大致相同。《元史?阿里海牙傳》雲:“阿里海牙,畏吾兒人也”。至元“九年[三]月,破樊城外郛,其將複閉内城守”。“會有西域人亦思馬因獻新炮法,因以其人來軍中。十年正月,炮攻樊城,破之”。“既破樊,移其攻具以向襄陽。一炮中其譙樓,聲如雷霆,震城中。城中洶洶,諸將多逾城降者”。康寧在《古代戰爭中的攻防術》一書中,采用了《元史?亦思馬因傳》中的說法。這里明顯可以看出發射的是巨石,重150斤,落地時砸深7尺。而不可能是爆炸的火藥炮彈。
“回回炮”是發石機的說法,在史書《續資治通鑒》和現代一些史學家的著作中都講得很明確。《續資治通鑒?宋紀一百八十》第501頁載:“鹹淳八年”,“元劉整築新門於鹿門山,使千戶隋世昌總其役。樊城出兵來爭,整授軍二百,令世昌立炮簾於樊城攔馬牆外。夜大雪,城中矢石如雨,軍校多死傷,達旦而炮簾立”。“未幾,阿爾哈雅以回回新炮進攻”,破之。遂“移破樊攻具以向襄陽,一炮中其譙樓,聲如震雷,城中洶洶,諸將多逾城降者”。
《中國歷史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2001年1月第5次印刷)第1042頁載:“回回炮——又名西域炮、巨石炮、襄陽炮。是一種以機抛石,用於戰爭攻守的武器。中古時,波斯、阿拉伯等伊斯蘭教國家之抛石機炮十分發達,能發射八百磅重巨石。元世祖(忽必烈)時召回回人阿老瓦丁和亦思馬因督造,並教回回軍士演習,於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用之於攻克樊城、襄陽。南宋亦曾仿制,並用於戰守。明中葉以後,因大型火銃兵器已用於戰爭,漸廢”。

編輯本段發明及應用
  發明人
元初,有兩位非常有名的穆斯林造炮專家:西域木發里人阿老瓦丁和西域旭烈人亦配重式投石機,即襄陽炮 思馬因。他們發明的回回炮成爲蒙古人的攻城利器,從來爲蒙古入主中原燒殺淫掠的行爲立下了汗馬功勞。阿老瓦丁、亦思馬因這兩位高超的造炮專家,因此受到元世祖的格外常識和鼓勵,他們以及他們的子孫後代得到元政府很高的獎賞和榮譽。
阿老瓦丁於至元十五年(1278)被授爲宣武將軍、管軍總管。十七年(1280)入朝覲見,得賜鈔5000貫。十八年(1281),奉命率散居各郡的回回炮手俱赴南京(今開封)屯田。二十二年(1285),任回回炮手軍匠上萬戶府副萬戶。大德四年(1300)阿老瓦丁告老,子富謀隻襲副萬戶職。皇慶元年(1312)富謀隻卒,子馬哈馬沙襲其職。
亦思馬因在攻破襄陽城後,得賞銀250兩,被任命爲回回炮手總管,配帶虎符。可惜其年不永,至元十一年以疾卒,其子布伯襲其職。後來,布伯也因炮多次立功,先後被任命爲鎮國上將軍、回回炮手都元帥、軍匠萬戶府萬戶、刑部尚書、通奉大夫、浙東道宣慰使等職;其弟亦不剌金,子哈散,侄亞古等人也俱曾被委以重任。
用於戰事
至元初年,元世祖大擧伐宋,在襄陽、樊城遭到宋軍頑強抵抗。襄樊戰役始於至元五年(1268),元軍圍城5年,卻始終未能攻克。至元八年(1271),世祖遣使到波斯,向宗王阿不柯征調回回炮匠。阿老瓦丁及其弟子亦思馬因應詔,擧家馳驛至京師。至元九年(1272)十一月,阿老瓦丁、亦思馬因制成回回炮,奉旨在大都五門前試射。這是一種巨石炮,所用彈石重達150公斤,以機發射,用力省而射程甚遠。試射成功,世祖非常滿意,特賜他們衣物、綢緞,並詔令他們帶此炮赴襄陽軍前用之。至元十年(1273)正月,以回回炮攻樊城,一擧告捷。接着,元軍移炮以向襄陽。亦思馬因根據對地勢的細心觀察,在襄陽城東南角安置巨炮。“機發,聲震天地,所擊無不摧陷,入地七尺。”結果,一炮就射中襄陽譙樓,“聲如雷霆,震城中。城中洶洶,諸將多{足俞}城降者。”宋將呂文煥自知不敵,遂納城歸顺元軍。相持6年之久的襄樊戰役,就這樣在回回炮的一聲怒吼中宣告結束。
接着,元軍利用這種威力巨大的回回炮不斷擴大戰果。至元十一年(1274),元軍渡江,宋兵陳於江南岸,擁舟師迎戰。亦思馬因之子布伯於北岸豎回回炮擊之,宋舟全部沉沒。至元十三年(1276),元軍以炮先克潭州,繼克靜江,將戰果擴大到湖南、廣西。後來南宋王朝也曾令邊郡仿造回回炮,但終因敗勢已定,未能挽回戰局。可以說,回回炮在神州陸沉的過程中發揮的巨大的作用。
元代極力發展
蒙元對回回炮手和軍匠的訓練、組織、管理極爲重視。在攻破襄陽的第二年,設立了回回炮手總管府。至元十六年(1279)三月,調令兩淮造炮回回炮兵新附軍匠600人及蒙古、回回、漢人、新附人能造炮者俱至京師大都。十八年(1281),設置回回炮手都元帥府。二十二年(1285),改都元帥府爲回回炮手軍匠上萬戶府,品秩爲正三品。至治三年(1323),派遣回回炮手赴河南汝寧、新蔡等地教習炮法。至和元年(1328),亦不剌金奉令率所部回回炮手軍匠至京師,與馬哈馬沙的回回炮手軍匠上萬戶府合並,共同監造回回炮。這些事實充分說明,蒙元回回炮手軍匠數目可觀,規模龐大,在大都(北京)、南京(開封)、江南,到處都有回回炮手軍匠的記錄。炮手的技術是在一場場戰爭中提高的,回回炮是一種創新和發展。

-----------------------------

回回炮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可怕武器?
2015-09-04 世界曆史 點擊:144
至元初年,元世祖大舉伐宋,在襄陽、樊城遭到宋軍頑強抵抗。襄樊戰役始於至元五年(1268),元軍圍城5年,卻始終未能攻克。至元八年(1271),世祖遣使到波斯,向宗王阿不柯征調回回炮匠。阿老瓦丁及其弟子亦思馬因應詔,舉家馳驛至京師。至元九年(1272)十一月,阿老瓦丁、亦思馬因製成回回炮,奉旨在大都五門前試射。這是一種巨石炮,所用彈石重達150公斤,以機發射,用力省而射程甚遠。試射成功,世祖非常滿意,特賜他們衣物、綢緞,並詔令他們帶此炮赴襄陽軍前用之。至元十年(1273)正月,以回回炮攻樊城,一舉告捷。接著,元軍移炮以向襄陽。亦思馬因根據對地勢的細心觀察,在襄陽城東南角安置巨炮。“機發,聲震天地,所擊無不摧陷,入地七尺。”結果,一炮就射中襄陽譙樓,“聲如雷霆,震城中。”宋將呂文煥自知不敵,遂納城歸順元軍。相持5年之久的襄樊戰役,就這樣在回回炮的一聲怒吼中宣告結束。

元軍滅宋 回回炮做開路先鋒
接著,元軍利用這種威力巨大的回回炮不斷擴大戰果。至元十一年(1274),元軍渡江,宋兵陳於江南岸,擁舟師迎戰。亦思馬因之子布伯於北岸豎回回炮擊之,宋舟全部沉沒。至元十三年(1276),元軍以炮先克潭州,繼克靜江,將戰果擴大到湖南、廣西。後來南宋王朝也曾令邊郡仿造回回炮,但終因敗勢已定,未能挽回戰局。在元軍的決定性戰役中,回回炮立下了汗馬之功。
元政府對回回炮手和軍匠的訓練、組織、管理極為重視。在攻破襄陽的第二年,設立了回回炮手總管府。至元十六年(1279)三月,調令兩淮造炮回回炮兵新附軍匠600人及蒙古、回回、漢人、新附人能造炮者俱至京師大都。十八年(1281),設置回回炮手都元帥府。二十二年(1285),改都元帥府為回回炮手軍匠上萬戶府,品秩為正三品。至治三年(1323),派遣回回炮手赴河南汝寧、新蔡等地教習炮法。至和元年(1328),亦不剌金奉令率所部回回炮手軍匠至京師,與馬哈馬沙的回回炮手軍匠上萬戶府合並,共同監造回回炮。這些事實充分說明,元代回回炮手軍匠數目可觀,規模龐大,在大都(北京)、南京(開封)、江南,到處都有回回炮手軍匠的記錄。

迷霧“回回炮”
值得注意的是《明史·兵誌》中的這樣一段記載:“古所謂炮,皆以機發石。元初得西域炮,攻金蔡州城,始用火。眾所周知,公元7世紀,中國即發明了火藥。但直至13世紀,中國才製造出發射鐵彈丸的管形火銃,口徑106毫米,製於元至順三年(1332),已是14世紀的兵器了。這種火銃,大者用車,小者用架,用樁,用托,發射時,從點火孔裝入引線,從銃口裝入火藥和彈丸,用火點燃引線,引著火藥,將彈丸射出。應該說這已經是真正的火炮了,與那種以機發石的石炮比較,顯然是前進了一步。《明史·兵誌》中所講的那種“西域炮”,是否即我們所見的這種火銃?我們不敢貿然下定語,但是它在戰鬥中“始用火”,起碼是由石炮向火炮過渡的一種兵器。其名為“西域炮”,顯然係回回炮手軍匠們的發明創造。果如此說,那麼元代回回炮手軍匠的貢獻就不僅僅是單一以機發巨石的回回炮了。
“回回炮”不是火炮
從北宋到南宋約3個世紀,是早期火器的創製階段。北宋發明的火藥箭、火球 類火器,主要是用以縱火的火攻器具,可起燒傷敵人和驚嚇敵軍人馬的作用。南宋發明的鐵火炮、火槍類火器,已有較大的殺傷和破壞作用。但這兩類火器除少數可以手投外,主要是用弓、弩、礟(發石機)等冷兵器來發射和投擲。因此,還是以冷兵器為主的時期。

火槍的出現和演進,表明火器的又一方麵的進步。最早見於史書記載的火槍是南宋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陳規守德安(今湖北安陸)時使用的長竹杆火槍,以竹為筒,內裝火藥,臨陣點燃,噴射火焰,焚毀了敵人的攻城器械“天橋”。南宋開慶元年(公元1259年),創製出最早的管形射擊火器——突火槍,以巨竹為槍筒,內安子窠(彈丸),用火藥發射。

元朝發明的火銃是中國金屬管形射擊火器的第一代。是一種用火藥發射石彈或鉛彈、鐵彈,在較遠距離殺傷敵人的武器。元朝製造的火銃最早始於何時,無文獻記載。中國現存最早的有銘文的元代火銃是陳列在中國曆史博物館的至順三年(公元1332年)的製品。火銃采用的是青銅鑄管,能耐較大膛壓。但就是這尊距離宋(蒙)元襄樊之戰約60年的火銃,其盞口口徑也隻有105毫米,身管直徑75毫米。像這樣的火銃怎麼可能發射重達150斤的石彈呢?

總之,作為拋石機的“炮”,在中外古代很早就在戰爭中使用,宋(蒙)元襄樊之戰中元軍使用的“回回炮”,是阿老瓦丁、亦思馬因等在早已經有的西方拋石機的基礎上,改良、改進、創新而創製出來的更具威懾力、殺傷力的巨型“拋石機”。而決不是發射火藥炮彈的“炮”。火藥槍炮的使用那是宋(蒙)元襄樊之戰百年以後的事了,到了明代中葉,火藥槍炮的使用,才使作為拋石機的“炮”逐漸廢棄了。

--------------

元初,有兩位非常有名的穆斯林造炮專家:西域木發裏人阿老瓦丁和西域旭烈人亦思馬因。他們為發展中國的兵器事業,做出了很大貢獻,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至元初年,元世祖大舉伐宋,在襄陽、樊城遭到宋軍頑強抵抗。襄樊戰役始於至元五年(1268),元軍圍城5年,卻始終未能攻克。至元八年(1271),世祖遣使到波斯,向宗王阿不柯徵調回回炮匠。阿老瓦丁及其弟子亦思馬因應詔,舉家馳驛至京師。

至元九年(1272)十一月,阿老瓦丁、亦思馬因製成回回炮,奉旨在大都五門前試射。這是一種巨石炮,所用彈石重達150公斤,以機發射,用力省而射程甚遠。試射成功,世祖非常滿意,特賜他們衣物、綢緞,並詔令他們帶此炮赴襄陽軍前用之。

至元十年(1273)正月,以回回炮攻樊城,一舉告捷。接著,元軍移炮以向襄陽。亦思馬因根據對地勢的細心觀察,在襄陽城東南角安置巨炮。“機發,聲震天地,所擊無不摧陷,入地七尺。”

結果,一炮就射中襄陽譙樓,“聲如雷霆,震城中。城中洶洶,諸將多{足俞}城降者。”宋將呂文煥自知不敵,遂納城歸順元軍。相持5年之久的襄樊戰役,就這樣在回回炮的一聲怒吼中宣告結束。

接著,元軍利用這種威力巨大的回回炮不斷擴大戰果。至元十一年(1274),元軍渡江,宋兵陳于江南岸,擁舟師迎戰。亦思馬因之子布伯于北岸豎回回炮擊之,宋舟全部沉沒。至元十三年(1276),元軍以炮先克潭州,繼克靜江,將戰果擴大到湖南、廣西。後來南宋王朝也曾令邊郡倣造回回炮,但終因敗勢已定,未能挽回戰局。在元軍的決定性戰役中,回回炮立下了汗馬之功。

阿老瓦丁、亦思馬因這兩位高超的造炮專家,因此受到元世祖的格外常識和鼓勵,他們以及他們的子孫後代得到元政府很高的獎賞和榮譽。

阿老瓦丁于至元十五年(1278)被授為宣武將軍、管軍總管。十七年(1280)入朝覲見,得賜鈔5000貫。十八年(1281),奉命率散居各郡的回回炮手俱赴南京(今開封)屯田。二十二年(1285),任回回炮手軍匠上萬戶府副萬戶。大德四年(1300)阿老瓦丁告老,子富謀只襲副萬戶職。皇慶元年(1312)富謀只卒,子馬哈馬沙襲其職。

亦思馬因在攻破襄陽城後,得賞銀250兩,被任命為回回炮手總管,配帶虎符。可惜其年不永,至元十一年以疾卒,其子布伯襲其職。後來,布伯也因炮多次立功,先後被任命為鎮國上將軍、回回炮手都元帥、軍匠萬戶府萬戶、刑部尚書、通奉大夫、浙東道宣慰使等職;其弟亦不剌金,子哈散,侄亞古等人也俱曾被委以重任。

元政府對回回炮手和軍匠的訓練、組織、管理極為重視。在攻破襄陽的第二年,設立了回回炮手總管府。至元十六年(1279)三月,調令兩淮造炮回回炮兵新附軍匠600人及蒙古、回回、漢人、新附人能造炮者俱至京師大都。十八年(1281),設置回回炮手都元帥府。二十二年(1285),改都元帥府為回回炮手軍匠上萬戶府,品秩為正三品。至治三年(1323),派遣回回炮手赴河南汝寧、新蔡等地教習炮法。

至和元年(1328),亦不剌金奉令率所部回回炮手軍匠至京師,與馬哈馬沙的回回炮手軍匠上萬戶府合併,共同監造回回炮。這些事實充分說明,元代回回炮手軍匠數目可觀,規模龐大,在大都(北京)、南京(開封)、江南,到處都有回回炮手軍匠的記錄。他們以優秀的制炮技術和實踐,填補了當時中國兵器史上的一項空白。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明史·兵志》中的這樣一段記載:“古所謂炮,皆以機發石。元初得西域炮,攻金蔡州城,始用火。”由此可知,中國由石炮向火炮的過渡和發展,也得力於穆斯林。眾所週知,西元7世紀,中國即發明瞭火藥。

但直至13世紀,中國才製造出發射鐵彈丸的管形火銃,口徑106毫米,制于元至順三年(1332),已是14世紀的兵器了。這種火銃,大者用車,小者用架,用樁,用托,發射時,從點火孔裝入引線,從銃口裝入火藥和彈丸,用火點燃引線,引著火藥,將彈丸射出。應該說這已經是真正的火炮了,與那種以機發石的石炮比較,顯然是前進了一步。

《明史·兵志》中所講的那種“西域炮”,是否即我們所見的這種火銃?我們不敢貿然下定語,但是它在戰鬥中“始用火”,起碼是由石炮向火炮過渡的一種兵器。其名為“西域炮”,顯然係回回炮手軍匠們的發明創造。果如此說,那麼元代回回炮手軍匠的貢獻就不僅僅是單一以機發巨石的回回炮了。

為什麼說“回回炮”不是火炮呢?

這得從火炮的發展史來看,中國古代兵器的發展以火藥開始用於軍事為分界線,分為前後兩大階段。前一階段是冷兵器時代,約自西元前21世紀(一說22世紀)——西元10世紀;後一階段是火器和冷兵器並用時代,約10——19世紀中葉。發生在13世紀的宋(蒙)元襄樊之戰是處於火器和冷兵器並用時代。

北宋初年火器的出現,標誌著火器和冷兵器並用時代的開始,經南宋、元、明到清朝第一次鴉片戰爭(西元1840年)以前,延續約9個世紀。在此期間,隨著火藥性能的提高和新技術的應用,新的威力更大的火器不斷被發明創造出來,並在戰爭中起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但到清朝特別是18世紀中葉以後,由於火器發展的停滯,一直到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國火器始終未能完全取代冷兵器,而是火器和冷兵器並用。

從北宋到南宋約3個世紀,是早期火器的創制階段。北宋發明的火藥箭、火球 類火器,主要是用以縱火的火攻器具,可起燒傷敵人和驚嚇敵軍人馬的作用。南宋發明的鐵火炮、火槍類火器,已有較大的殺傷和破壞作用。但這兩類火器除少數可以手投外,主要是用弓、弩、礟(發石機)等冷兵器來發射和投擲。因此,還是以冷兵器為主的時期。

火槍的出現和演進,表明火器的又一方面的進步。最早見於史書記載的火槍是南宋紹興二年(西元1132年)陳規守德安(今湖北安陸)時使用的長竹桿火槍,以竹為筒,內裝火藥,臨陣點燃,噴射火焰,焚燬了敵人的攻城器械“天橋”。南宋開慶元年(西元1259年),創制出最早的管形射擊火器——突火槍,以巨竹為槍筒,內安子窠(彈丸),用火藥發射。

然後是銅、鐵火炮、火槍等火器陸續問世。

元朝發明的火銃是中國金屬管形射擊火器的第一代。是一種用火藥發射石彈或鉛彈、鐵彈,在較遠距離殺傷敵人的武器。元朝製造的火銃最早始於何時,無文獻記載。中國現存最早的有銘文的元代火銃是陳列在中國歷史博物館的至順三年(西元1332年)的製品。

火銃採用的是青銅鑄管,能耐較大膛壓。但就是這尊距離宋(蒙)元襄樊之戰約60年的火銃,其盞口口徑也只有105毫米,身管直徑75毫米,全長35?6釐米,重6?94千克。像這樣的火銃怎麼可能發射重達150斤的石彈呢?

總之,作為拋石機的“炮”,在中外古代很早就在戰爭中使用,宋(蒙)元襄樊之戰中元軍使用的“回回炮”,是阿老瓦丁、亦思馬因等在早已經有的“炮”的基礎上,改良、改進、創新而創制出來的更具威懾力、殺傷力的巨型“拋石機”。而決不是發射火藥炮彈的“炮”。火藥槍炮的使用那是宋(蒙)元襄樊之戰百年以後的事了,到了明代中葉,火藥槍炮的使用,才使作為拋石機的“炮”逐漸廢棄了。(中華網)

-------------------------

“回回炮”,又名西域炮,巨石炮,襄陽炮。是一種拋石機,用於戰爭攻守的武器。這種拋石機不過是在古代拋石機的基礎上改良、改進、創新得更加先進、威力更加巨大。[1]
中文名 回回炮 又 名 西域炮 性 質 拋石機 作 用 用於戰爭攻守的武器 優 點 更加先進、威力更加巨大 出 現 襄樊之戰

十三世紀,在中國歷史上發生了長達六年(公元1267——1273年)之久的宋(
回回炮
回回炮
蒙)元襄樊之戰。在這次著名的戰爭中,元軍使用“回回炮”先後攻打樊城、襄陽城。
至於回回炮,有人認為是“火砲”;有人則認為是“發石機”,發射的是巨石,是當時一種較為先進的“發石機”,發射的是巨石,而不是“火砲”,發射的也不是碎銅、破鐵、沙石之類的東西,更不是發射的可以爆炸的砲彈。
歷史記載編輯
“回回炮”的主要製作者是阿老瓦丁和亦思馬因。這兩個人都是西域(今玉門關以西)回
小型“回回炮”
小型“回回炮”
回人(伊斯蘭教),因此炮名叫西域炮、回回炮,又因首先在攻打襄陽、樊城時使用,又名襄陽炮。由於它的發射威力大,所以,又叫巨石炮。至於《馬可波羅遊記》裡記載的“ 尼可羅和馬飛阿兄弟指揮最優秀的工匠製作回回炮,其中有些是聶斯托利派的基督教徒。可以投射三百磅重石頭的西方機器”的說法,與“回回炮”主要製作者是阿老瓦丁和亦思馬因的說法並不相矛盾。因為,阿老瓦丁和亦思馬因是回回砲手的總管和頭領,尼可羅和馬飛阿兄弟可能是回回炮的具體製作的指揮者。[2]
阿老瓦丁、亦思馬因在《元史》裡都有傳。說(蒙)元軍攻打樊城、襄陽時使用的“回回炮”是發石機的最原始的記載可能是《元史?亦思馬因傳》。傳云:“亦思馬因,回回氏,西域旭烈人也。善造炮,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與阿老瓦丁至京師。十年,從國兵攻襄陽未下,亦思馬因相地勢,置炮於城東南隅,重一百五十斤,機發,聲震天地,所擊無不摧陷,入地七尺。宋安撫呂文煥懼,以城降”。當時指揮攻打襄樊的元軍將領之一的阿里海牙傳裡的記載也大致相同。《元史?阿里海牙傳》雲:“阿里海牙,畏吾兒人也”。至元“九年[三]月,破樊城外郛,其將復閉內城守”。“會有西域人亦思馬因獻新炮法,因以其人來軍中。十年正月,炮攻樊城,破之”。“既破樊,移其攻具以向襄陽。一炮中其譙樓,聲如雷霆,震城中。城中洶洶,諸將多逾城降者”。康寧在《古代戰爭中的攻防術》一書中,採用了《元史?亦思馬因傳》中的說法。這裡明顯可以看出發射的是巨石,重150斤,落地時砸深7尺。而不可能是爆炸的火藥炮
“回回炮”--發石機
“回回炮”--發石機
彈。
“回回炮”是發石機的說法,在史書《續資治通鑑》和現代一些史學家的著作中都講得很明確。《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八十》第501頁載:“咸淳八年”,“元劉整築新門於鹿門山,使千戶隋世昌總其役。樊城出兵來爭,整授軍二百,令世昌立炮簾於樊城攔馬牆外。夜大雪,城中矢石如雨,軍校多死傷,達旦而炮簾立”。“未幾,阿爾哈雅以回回新炮進攻”,破之。遂“移破樊攻具以向襄陽,一炮中其譙樓,聲如震雷,城中洶洶,諸將多逾城降者”。
《中國歷史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0年3月,第1版;2001年1月第5次印刷)第1042頁載:“回回炮——又名西域炮、巨石炮、襄陽炮。是一種以機拋石,用於戰爭攻守的武器。中古時,波斯、阿拉伯等伊斯蘭教國家之拋石機砲十分發達,能發射八百磅重巨石。元世祖(忽必烈)時召回回人阿老瓦丁和亦思馬因督造,並教回回軍士演習,於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用之於攻克樊城、襄陽。南宋亦曾仿製,並用於戰守。明中葉以後,因大型火銃兵器已用於戰爭,漸廢”。
發明及應用編輯
發明人
元初,有兩位非常有名的穆斯林造炮專家:西域木發里人阿老瓦丁和西域旭烈人亦
配重式投石機,即襄陽炮
配重式投石機,即襄陽炮
思馬因。他們發明的回回炮成為蒙古人的攻城利器,從來為蒙古入主中原燒殺淫掠的行為立下了汗馬功勞。阿老瓦丁、亦思馬因這兩位高超的造炮專家,因此受到元世祖的格外常識和鼓勵,他們以及他們的子孫後代得到元政府很高的獎賞和榮譽。
阿老瓦丁於至元十五年(1278)被授為宣武將軍、管軍總管。十七年(1280)入朝覲見,得賜鈔5000貫。十八年(1281),奉命率散居各郡的回回砲手俱赴南京(今開封)屯田。二十二年(1285),任回回砲手軍匠上萬戶府副萬戶。大德四年(1300)阿老瓦丁告老,子富謀只襲副萬戶職。皇慶元年(1312)富謀只卒,子馬哈馬沙襲其職 ​​。
亦思馬因在攻破襄陽城後,得賞銀250兩,被任命為回回砲手總管,配帶虎符。可惜其年不永,至元十一年以疾卒,其子佈伯襲其職 ​​。後來,布伯也因炮多次立功,先後被任命為鎮國上將軍、回回砲手都元帥、軍匠萬戶府萬戶、刑部尚書、通奉大夫、浙東道宣慰使等職;其弟亦不剌金,子哈散,侄亞古等人也俱曾被委以重任。
用於戰事
至元初年,元世祖大舉伐宋,在襄陽、樊城遭到宋軍頑強抵抗。襄樊戰役始於至元五年(1268),元軍圍城5年,卻始終未能攻克。至元八年(1271),世祖遣使到波斯,向宗王阿不柯徵調回回炮匠。阿老瓦丁及其弟子亦思馬因應詔,舉家馳驛至京師。至元九年(1272)十一月,阿老瓦丁、亦思馬因製成回回炮,奉旨在大都五門前試射。這是一種巨石炮,所用彈石重達150公斤,以機發射,用力省而射程甚遠。試射成功,世祖非常滿意,特賜他們衣物、綢緞,並詔令他們帶此炮赴襄陽軍前用之。至元十年(1273)正月,以回回炮攻樊城,一舉告捷。接著,元軍移炮以向襄陽。亦思馬因根據對地勢的細心觀察,在襄陽城東南角安置巨砲。“機發,聲震天地,所擊無不摧陷,入地七尺。”結果,一炮就射中襄陽譙樓,“聲如雷霆,震城中。城中洶洶,諸將多{足俞}城降者。”宋將呂文煥自知不敵,遂納城歸順元軍。相持6年之久的襄樊戰役,就這樣在回回炮的一聲怒吼中宣告結束。

接著,元軍利用這種威力巨大的回回炮不斷擴大戰果。至元十一年(1274),元軍渡江,宋兵陳於江南岸,擁舟師迎戰。亦思馬因之子佈伯於北岸豎回回砲擊之,宋舟全部沉沒。至元十三年(1276),元軍以炮先克潭州,繼克靜江,將戰果擴大到湖南、廣西。後來南宋王朝也曾令邊郡仿造回回炮,但終因敗勢已定,未能挽回戰局。可以說,回回炮在神州陸沉的過程中發揮的巨大的作用。
元代極力發展
蒙元對回回砲手和軍匠的訓練、組織、管理極為重視。在攻破襄陽的第二年,設立了回回砲手總管府。至元十六年(1279)三月,調令兩淮造炮回回砲兵新附軍匠600人及蒙古、回回、漢人、新附人能造炮者俱至京師大都。十八年(1281),設置回回砲手都元帥府。二十二年(1285),改都元帥府為回回砲手軍匠上萬戶府,品秩為正三品。至治三年(1323),派遣回回砲手赴河南汝寧、新蔡等地教習炮法。至和元年(1328),亦不剌金奉令率所部回回砲手軍匠至京師,與馬哈馬沙的回回砲手軍匠上萬戶府合併,共同監造回回炮。這些事實充分說明,蒙元回回砲手軍匠數目可觀,規模龐大,在大都(北京)22036257749478_42522036257749478_578、南


配重式投石機的物理原理是什麼?
配重式投石机的物理原理是什么? | COMSOL 博客 https://bit.ly/2MLAh0F
投石機是一種大型攻城武器,在中世紀或奇幻電影中經常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這種武器依靠將勢能轉化為動能來遠距離投擲物體。 投石器看似簡單,實則有著一套複雜的動力系統。 在這篇博客中,我們將使用"多體動力學模組"構建一個簡化的配重式投石機模型,並重點研究一些設計特徵。
戰狼:終極攻城武器
投石機是一種遠端武器,它使用桿的擺動向目標投擲重物。 戰爭一方通常利用它破壞城牆。 有時也會用它投擲希臘火藥(Greek fire),造成更大規模的混亂和傷亡。 觀眾可以在一些電影和電視節目中看到投石機的身影,比如《魔戒:王者歸來》(2003);《馬可波羅》(2014–2016);甚至在較早的《巨蟒與聖杯》(1975)中,城堡守衛竟然向著城外毫無戒心的亞瑟王砸了一頭牛!
歷史上,曾有一架名為戰狼的著名投石機,當時的英國士兵稱之為"Ludgar"。 1304 年,在一次徵討蘇格蘭的戰役中,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在圍攻斯特林城堡之前命令手下的工程師建造一架巨型的投石機,那就是有史以來最大的投石機——戰狼。 傳言它能在 200 多米開外投擲出 150 公斤左右的巨石。
战狼投石机复制品的图片。
戰狼的小型複製品,這個配重式投石機在擺動臂的末端安裝了巨岩投石索。 圖片由 Ron L. Toms 提供。 在CC BY 3.0授權下使用,通過維琪共享資源分享。
這種大型投石機的配重品質一般相當於拋射物的十倍,也就是說,戰狼的配重約為 1.5 噸! 只要戰狼發動了攻擊,對方的士兵基本很難倖存,面對強敵,駐守在城堡內的蘇格蘭軍隊不得不投降。 但當時愛德華一世急於嘗試新建造的投石機,拒絕接受投降。 他強迫蘇格蘭人留在城堡裡,重新發動了圍攻。 戰狼再次證明瞭自身的價值,其他事情,都交由歷史去評價。
投石機的工作原理很簡單。 配重抬起,投石機撬高;當投石機發射時,配重降下,系統的勢能轉換成動能與勢能之和。 拋射物經歷擺動后沿軌跡在特定點釋放,釋放點發生在投石索一端從擺動臂頂端滑離時。
對配重式投石機進行多體分析
在此例中,我們用"多體動力學模組"和COMSOL Multiphysics® 軟體 5.3 版本構建了一個簡易的投石機計算模型。
模型採用了下列假設和外形尺寸:
假定所有元件為剛性(包括投石索)
假定所有鉸接關節不產生摩擦
使用罰剛度防止拋射物穿入地面
垂直桿長度為L5 = 3.5 m,固定在地面上,代表支架
配重品質(M = 2000 kg)與拋射物品質(m)的比值為 100
配重懸掛在長度為L4 = 1 m 的豎桿上
擺動臂總長 6 m,其中L1 = 1 m
投石索長度為L3 = 3 m
在添加物理场和运行仿真之前,添加配重式投石机模型的几何结构。
配重式投石機的模型示意圖。
當拋射物被擺動臂投擲到另一邊時,這個過程是非平凡的變速運動。 如果投石機設計追求的是最遠投擲距離,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在發射軌道的哪一點上發射重物,才能使投擲距離最遠? 基礎力學指出,如果忽略空氣阻力和拋射物在發射時距離地面的高度,拋射物的投擲距離s(測量標準為x軸正方向)可以表示為
其中v0 和α分別表示拋射物在發射時的速度和角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
因此,尋求最遠的投擲距離,相當於尋找使s值最大化的v0 和α組合。 你可能下意識地認為發射角度應該是α = 45°。 我們看一看該值是否適用於投石機模型。
下方動畫演示了投石機的運動。 動畫繪製了投射軌跡上的s值,即在彈道的某一點上發射拋射物后的投擲距離。
配重式投石机的物理原理是什么? | COMSOL 博客 https://bit.ly/2MLAh0F京(開封)、江南,到處都有回回砲手軍匠的記錄。砲手的技術是在一場場戰爭中提高的,回回炮是一種創新和發展。


蒙古西征打到歐洲靠什麼?配重投石機了解一下
2019-02-21 由 冷兵器研究所 發表于歷史
蒙古西征打到歐洲靠什麼?配重投石機了解一下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3qfYZ7g
投石機可以說是人類一種古老的攻城武器,與傳統單兵冷兵器相比,投石機無疑是人類數學、工程、物理等等複雜學課相互融入,才能誕生的複雜武器。而投石機中的巔峰,則當屬最為龐大的配重投石機。這種大型可以說在射程、投石重量上都遠超其他種類投石機,同時在操作時,所需要的人力也是最小的。那麼配重投石機就是何時誕生,又經歷了怎樣的發展呢?
配重投石機在中國,還有一個更為大家所熟知的名字,那就是「回回炮」。根據《元史·亦思馬因傳》的記載「亦思馬因,回回氏,西域旭烈人也。善造炮,至元八年與阿老瓦丁至京師。十年,從國兵攻襄陽未下,亦思馬因相地勢,置炮於城東南隅,重一百五十斤,機發,聲震天地,所擊無不摧陷,入地七尺。」根據《元史》的這一段描述,很有可能配重投石機,也就是回回炮,最早在中國出現的時間,便是蒙古軍圍攻襄陽的公元1271年。不過既然這種武器能夠在被製造出來之後立刻用於實戰,同時發揮巨大的威力,那麼顯然也意味著,配重投石機在當時的13世紀中葉,其實已經算是一種成熟的武器。
▲今天從襄陽樊城區中發掘出的回回炮石彈
有關配重投石機最早的記載,是1187年,阿尤布王朝著名的傳記作家和軍事家馬迪·本·阿里·阿爾—卡薩謝,在他為薩拉丁編載的一本軍事手冊中,提到一種混合式投石機。這種投石機在依然保留有一定數量人力拉動牽引的同時,還有配重的石頭增加牽引的力量。這種混合式投石機的目的,很有可能只是為了減少傳統牽引式投石機所需要的人力,但卻也因此,成為了最早配重投石機的原型。
▲中東手抄本中的配重投石機
在馬迪·本·阿里·阿爾—卡薩謝的記載中,這塊可能最早只是想要減少人力的石頭,在使用時,卻可以相當「50個健壯的男人」,因此也可以不依賴人力牽引而直接使用。由此可見,即使是處於雛形階段,配重投石機就已經顯現出遠超牽引式投石機的發展潛力。不過真正意義上的配重投石機,究竟是有拜占庭帝國、十字軍,亦或是穆斯林最先發明,目前還存在爭議。
但幾乎可以肯定的是,由於配重投石機本身具有的巨大優勢。到了13世紀初,配重投石機在歐洲、中東,以及中亞地區已經相當普遍。不過伴隨著蒙古崛起,以及開始他們的對外征服之路,配重投石機也很快成為他們攻城略地的兇器。蒙古人最早接觸到配重投石機,很有可能是在遠征中亞的花剌子模時期。而到了「長子西征」時期,根據羅斯人的記載,蒙古人圍攻切爾尼戈夫城時,他們使用的投石機射程「遠超弓箭」,並且投擲的石彈「即使是四個強壯的男人一起,也無法將其舉起」。如此威力的投石機基本可以確定就是配重投石機,而也正是在其威力下,無論東歐還是中東的大小城市,在蒙古大軍面前幾乎都毫無防禦能力可言。
▲13世紀細密畫中蒙古人所使用的配重投石機
而配重投石機的發展,可以說也是經離了由簡到繁的不斷變化。早期的配重投石機結構,主要是由配重框、支架以及投石杆組成。而同一時期歐洲人所使用的配重投石機則更為簡單,並且沒有獨立的配重框,而是將投石機的投石杆另一側加粗,以此來進行重力投射。
▲歐洲13世紀的配重投石機,相對於蒙古人所使用的中東—中亞樣式的配重投石機簡陋的多。
在之後一直到14世紀,可以說歐洲的配重投石機發展,一直是在受中東地區配重投石機的影響。不過到了15、16世紀,伴隨著文藝復興的開始,歐洲人快速發展的藝術設計與科學,都讓他們開始在中東的配重投石機的基礎上,進行自己的改進,從而形成了後期,同時也是投石機發展巔峰的重型配重投石機。
▲15世紀歐洲重型配重投石機
重型配重投石機,相對於過去中東地區的配重投石機,不僅建造的更大,而且由於加入了很多機械結構,使得配重投石機可以更加快速的完成裝彈、投石的步驟。並且投石機本身,相對於過去的配重投石機也更加穩定。在必要時,其還可以通過人力推動其移動,而不是早期的直接釘死在地上。
▲16世紀中晚期的重型投石機,已經恢復使用混合投射
不過伴隨著火炮和新型城防的發展,即使是重型投石機,也受到了極大的挑戰。為了讓投石機有著更大的威力,歐洲人不得不開始恢復在早配重與牽引混合的投射方法。但即使如此,伴隨著火炮的越加強大,最終這一古老且昂貴的攻城兵器,最終還是被歷史所淘汰。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vv6mnvy.html
蒙古西征打到歐洲靠什麼?配重投石機了解一下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3qfYZ7g

o2s0p6qs9np545788p18o8877268o015Stirling_Warwolf_Trebuchet5qrppq477s5q4np4npnrq8q1s21778ns5q368n033q234406n67q0qo61rq02o7n94429450o5sq4ooq807oq7o067o8qs546825r974559s459po521o81os7n70s43op099nq4069o4r6n81r261nqp5s7sp34q7s442o50n6r4sn3n39rq3573op1s5q7Caerlaverock_Castle_-_replica_trebuchet_-_geograph.org.uk_-_113546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