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板明夫:中國經濟失速 太陽花運動救了台灣
太陽花運動10週年,當年還在北京當記者的矢板明夫,18日在臉書憶起當年在對岸看台灣土地上發生這起社會運動的點滴。(資料照)
矢板明夫:中國經濟失速 太陽花運動救了台灣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Tld3gk
2024/03/19 06:18陳定瑜/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昨天(18日)是318太陽花學運10週年,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當時是駐中國北京記者,憶起在對岸看台灣土地上發生這起社會運動的點滴,引發熱議。他說,若當年台灣把服貿協定簽下來,對中國的經濟依賴一定會更嚴重,很可能被中國經濟失速牽扯進去;「在某種意義上,太陽花運動救了台灣」。
矢板明夫18日深夜在臉書發文表示,在社群看到很多回顧太陽花學運的文章,不禁想起當時在中國當記者得知台灣發生這場運動的事,「10年前我在北京當記者,當時已經感到外國記者在中國的採訪自由越來越少了。當時,中國的經濟還不錯,經常可以看到很多來自美國、歐洲、日本的企業來中國投資,但是習近平政權對內壓制、對外擴張的本性,已經漸漸顯露出來,特別是對台灣加大了攻勢,想通過經濟整合,進行統戰,最後達到吞併台灣的目的。」
他說:「就在那個時候,台灣爆發了太陽花運動。年輕人走上街頭,抗議馬英九政權的親中政策、反對台灣和中國簽訂服貿協定。記得當時我還有一些驚訝,想說為什麼今天穿梭於台北和北京的那些台灣政客、台商,看不清楚中共的本性,反而是生活在台灣的年輕人看得十分清楚。」
矢板明夫接著說,當時他在《產經新聞》寫了幾篇支持台灣年輕人的文章,「但是說句老實話,親中的馬英九國民黨政權掌控了立法院半數以上的議席,我當時認為服貿協定很可能最終還是會被承認。可是沒想到運動如滾雪球般擴大,『歷史上的今天』3月18日,年輕人佔領了立法院,抗爭居然成功了。現在想起來,那一場太陽花運動對台灣非常重要,過去在台灣和中國談判這件事情上,決定權掌握在少數政治菁英手中,年輕人是沒有發言權的,然而,如果台灣的經濟和中國經濟出現整合,吃虧最大的正是台灣的年輕人。」
矢板明夫表示,「在某種意義上,太陽花運動救了台灣。幾年之後,中國的經濟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大型房地產企業紛紛爆雷、高科技產業被歐美等國制裁,無數年輕人失業。如果當年台灣把服貿協定簽下來的話,對中國的經濟依賴一定會更嚴重,自然很可能被中國的經濟失速牽扯進去,而且中國還會利用各種藉口要挾台灣。比如說,今天禁你的鳳梨、明天不買你的石斑魚,後天對你生產的石化製品加稅,台灣的經濟民生,一定會被中國牽著鼻子走,敢怒不敢言。」
矢板明夫最後表示:「幸好,太陽花運動之後,台灣實現了政黨輪替。台商紛紛回流,台灣經濟也一點點地減少了對中國經濟的依賴,才有今天股市將近20000點的局面。真是天佑台灣!」
矢板明夫:中國經濟失速 太陽花運動救了台灣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Tld3gk
 


籲淘汰「重啟服貿」政客 林飛帆:柯文哲分化學運
 林飛帆9日晚間在臉書表示,柯文哲意圖分化太陽花學運,藉機撈票、拆卸進步本土力量。(資料照)
籲淘汰「重啟服貿」政客 林飛帆:柯文哲分化學運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pGHZwx
 2023/07/10 12:09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林飛帆9日晚間在臉書表示,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意圖分化太陽花學運「反服貿」、「反黑箱」兩派,並把「反服貿」標誌為意識形態掛帥的逢中必反,「看是否有機會多撈些票,試著將進步本土的力量拆卸分解」。
 近來柯文哲等人提出「重啟服貿」主張。傳出可能代表民進黨參選立委的「雞排妹」鄭家純表示,學運領袖、甫退選立委的林飛帆如果這時候還不出來並肩作戰,「未來大家也很難再替林說話」。
 重談近來吵得沸沸揚揚的服貿議題,太陽花學運領袖、民進黨前副秘書長林飛帆表示,「當然不應該重啟服貿」。世界自由民主陣營都在嘗試與中國經濟脫鉤,紛紛意識到中國利用他國的經濟依賴,操作「以商逼政」、「以經逼政」,以經濟力脅迫他國在政治上對中讓步、妥協,國際社會無不希望台灣繼續降低對中國的經濟依賴政策。
 林飛帆表示,一個月前,柯文哲提出重啟服貿的議題,除了有種「怎麼十年前的爛題目,居然還會在2023年出現」的荒誕感外,自己也曾思考要不要站到第一線駁斥這種論調,但當時不想因為退選以及民進黨性平事件讓議題失焦,因此沒有馬上出面回應。
 林飛帆表示,接下來幾乎可以預期,柯要把「反黑箱」標誌為「堅守程序正義」,然後把「反服貿」本身標誌為意識形態掛帥的逢中必反。趁著318運動九年過去,20歲世代對此事印象不深下,再向年輕世代吹一股「堅守程序正義,反對意識形態掛帥」的形象。
 林飛帆表示,對於近日前戰友黃國昌對反服貿運動的立場並不贊同,但也不感意外。至於那些高喊「重啟服貿」的政客,以及跟喊「重啟服貿」的政客攪和在一起的人,林飛帆呼籲「我們一起努力淘汰他們」。
籲淘汰「重啟服貿」政客 林飛帆:柯文哲分化學運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pGHZwx


太陽花學運324政院暴力驅離 一審判台北市警局賠14人111萬 - 社會 - 自由時報電子報

太陽花學運+反服貿抗議事件,學運領袖林飛帆等多人遭訴。在台灣太陽花學運+反服貿抗議事件,學運領袖林飛帆等多人遭訴。在台灣太陽花學運+反服貿抗議事件,學運領袖林飛帆等多人遭訴。在台灣

太陽花學運324政院暴力驅離 一審判台北市警局賠14人111萬
2014年3月24日凌晨,警強制驅離行政院周邊學生和民眾。(資料照,記者羅沛德攝)
太陽花學運324政院暴力驅離 一審判台北市警局賠14人111萬 - 社會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bit.ly/31ZFUtM
2019-10-30 17:49:39
〔記者溫于德/台北報導〕發生在前總統馬英九任內的太陽花學運「323佔領行政院」行動,警方強制驅離釀「324行政院暴力驅離事件」,前台聯立委周倪安等29人提起民事自訴,要求台北市政府與台北市政府警察局應連帶賠償830萬餘元。案經台北地院3年時間審理,今天下午5時宣判,合議庭判台北市警局應賠周倪安等14人共111萬1570元,仍可上訴。
北院先公布判決主文為,周倪安獲賠20萬元;李孟融10萬1005元;鄭運陽10萬0905;江政韓10萬0680元;林志傑10萬元;蘇俊雄10萬元;黃昰森10萬元;黃貴蘭10萬元;死者周榮宗的妻子與4位小孩共10萬8980元。判決理由尚未公布。
2014年3月23日正值太陽花學運期間,當晚7時半,突有一群學生衝過忠孝東路,跨過行政院大門口闖入行政院,大批民眾隨後跟著包圍並爬入行政院院區。
衝入行政院的學生接著利用鋁梯爬到院長辦公室,另有學生拿出退回服貿的巨型海報,大喊「退回服貿、占領行政院!」
學生與民眾後來開始靜坐,顧立雄領軍的人權律師團也隨之進駐;行政院當晚10時許要求警政署加派警力、強制驅離;警方24日凌晨出動上千名鎮暴部隊和兩輛鎮暴水車,6小時內發動7波驅離攻勢,棍棒齊飛、盾牌猛砸和水柱狂噴下。
過程中,當時在野的民進黨,於凌晨1時50分由蘇嘉全、蔡英文、謝長廷、游錫堃等天王率隊進入院區加入靜坐;凌晨5時25分,在學生決定下,最後一批學生跟著民進黨人邊喊「退回服貿、捍衛民主!」走出行政院,結束了漫長的一夜。
後來因警方未提供施暴警員資料,也不願接受被害人提出國賠協議,民間司改會與義務律師團遂在「324行政院暴力驅離事件2週年」前一日、2016年3月23日這天替受暴民眾赴台北地院遞狀,正式向台北市政府與台北市政府警察局請求國賠。
律師團當時提到,全案發生至今已2年,警方對於提供員警資料一事不斷推諉,對受暴民眾提出的國賠協議更斷然拒絕,因此決定替被害人訴請國賠,求償1037萬餘元。全案今宣判。


318學運後二度升官 方仰寧升任屏縣警察局長

太陽花學運+反服貿抗議事件,學運領袖林飛帆等多人遭訴。在台灣

警政署交通組長方仰寧二度升官,將調升屏東縣警察局長。(資料照,記者王藝菘攝)

2015-09-11  16:01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因為太陽花學運而聲名大噪的警政署交通組長方仰寧,將二度升官,調升屏東縣警察局長。

《蘋果日報》報導,警政署今天將發布高階人事調動,警政署交通組長方仰寧將調升屏東縣警察局長。

方仰寧在太陽花學運時任職中正一分局分局長,也是現場維安指揮官,其強勢驅離群眾的作風引發不少爭議。但在學運落幕後卻二度獲得升官,繼去年8月從三線一星的分局長,調升為三線二星的警政署交通組長後,今年又再獲調升為屏東縣警察局長。

從太陽花大審 看外來政權殖民台灣

2015-02-17

◎ 黃天麟

殖民的特徵是人民受外來者統治,而外來者「屬於」或「心繫」另一國家…宗主國。殖民者制定法律,但這些法(包括憲法),多是為統治及宗主國利益而存在。不願受殖民的人民,若起身反抗(註:如公民不服從),即依「法」處治,稱為「法治」,美麗島事件即是其代表作(註:遠者有228事件)。當時美麗島的一批人挑戰戒嚴法,結果被扣以暴民,交軍法審判,若無國際聲援與壓力,那些參與者可能早已是殖民統治者的刀下亡魂。

  • 太陽花學運。(資料照,記者吳柏軒攝)

    太陽花學運。(資料照,記者吳柏軒攝)

35年的歲月過去了,台灣也進行了一段民主化改革,政權也已輪替過,但殖民統治的大架構與餘黨仍在。2008年趁陳水扁總統之失政,中國國民黨復辟。復辟後的中國國民黨,「黨就是國、國就是黨」的黨性沒有絲毫改變。

明知與大經濟體(中國)的結合,只有利於一小撮財團與政商,不利於小經濟體的台灣,仍貫徹黨意,迎合北京意旨,與中國簽署包括ECFA、服貿在內的十九項協議。影響所及,使台灣的資產、技術、人才逐年加速流向中國,留下台灣22K悶經濟,台灣勞工薪資退回至十六年前水準,房價、物價卻年年高漲,民不聊生。

ECFA是以經濟交流互利為幌子,實則是透過「大經濟體(中國)吸納小經濟體(台灣)」的市場原理,完成「中樞(中國)-邊陲(台灣)」的經濟殖民架構協議,終極目標是以經濟併吞台灣。服貿協議即是ECFA協議的補全版,只要生效,中國就可憑其龐大人口及資本入島入戶,建立綿密的樁腳組織系統,掌控台灣的政治命脈。是以服貿不只是經濟議題,而是七分政治三分經濟的政治議題,經濟上它是國共的「弱台」政策,政治上更是「滅台」政策。(註:服貿問題不僅是「黑箱作業」而已,它大不利於台灣人民及台灣經濟,國人必須注意此點)

馬政府為實現馬習會完成「終極統一」的施政目標(註:這就是殖民統治的表徵),不惜踐踏民主憲政的常規,傷害台灣人民共同的未來,以黨意用30秒強行通過「弱台、滅台」的服貿協議,激起了一群青年做出捍衛台灣核心價值,救己圖存的行動。這毋寧是義舉,應予讚許與褒獎(註:學運擋下服貿後,台灣經濟雖然緩慢但顯已復甦中,外資對台亦信心大增,買超台股4577億,可以明證),但馬政府竟然將青年學生衛國的行為,視為犯罪,稱之為暴民,此種做法不但令人不齒,其思維幾與三十五年前的美麗島事件如出一轍。突顯了台灣仍處與外來政權統治的次殖民時代,也證明了馬政權雖然名義上是民選,實質仍然不脫中國國民黨外來政權的本質。

(作者曾任第一銀行總經理、董事長及總統府國策顧問)

當聯合國關注太陽花學運

2015-02-12

檢方起訴百餘人 已侵蝕「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 邱伊翎

針對三一八「反黑箱服貿」及其後一連串的三二四行政院及四一○中正一事件,檢方本月十日起訴一一一人,這些案件將開始進入漫長的司法審判程序。相較於當時人民遭警方暴力攻擊而自訴的案件,之前最高法院則是認定「同一案件」不能重複提起自訴而駁回多起。

  • (資料照,記者陳冠備攝)

    (資料照,記者陳冠備攝)

這樣的結果,再次凸顯政府將「集會遊行」視為洪水猛獸,不論理由的正當性,不論政府作為是否造成憲政危機,人民都沒有「抵抗」或「不服從」的權利。和平集會遊行遭警方暴力對待時,也不再能透過司法途徑尋求救濟。

在這次案件中,我們看到仍有不少遭檢方以刑法「妨害公務」罪起訴,凸顯政府越來越將參與集會遊行者視為標準的「犯罪者」,越來越傾向以「重罪」來處罰。這樣的趨勢將逐漸侵蝕憲法及我國已經內國法化的「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所保障的集會遊行權。

二○一五年一月由聯合國「集會遊行權」特別報告員所出版的「二○一四:集會遊行權」年度報告中(http://freeassembly.net/wp-content/uploads/2015/01/UNSR-FOAA-2014-annual-report_r.pdf),出現了台灣三一八反黑箱服貿運動的照片及描述,聯合國特別報告員指出,二○一四年出現了許多大型抗議活動,遭政府壓制,使得集會遊行權更加受到挑戰。並說這不是單一國家或區域的現象,而是全球趨勢。

近兩年全球各種大型抗議活動及「佔領」行動,一再凸顯對於各自國家的「民主倒退」,或是因為跨國資本、國與國之間所簽訂的各種自由貿易協定所造成嚴重貧富不均、政府決策資訊不透明等現象,人民不再沉默!而公民權利意識的覺醒,將使得未來的各種集會遊行不會減少,只會增加。

正如同聯合國集遊權特別報告員Maina Kiai所言,各國政府越是將集會遊行權視為會帶來混亂的危險而予以壓制,剝奪其權利,那麼,它所導致的結果將與政府所預期的相反,越是壓制與剝奪,就越會帶來更多的危險與混亂。

當政府不去思考為何集會遊行越來越多,人民為何有這麼多不滿,當政府只想透過司法途徑來起訴人民、壓制反對聲音,那麼,這個國家的未來,也令人難以樂觀。

(作者為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

太陽花學運+反服貿抗議事件,學運領袖林飛帆等多人遭訴。在台灣太陽花學運+反服貿抗議事件,學運領袖林飛帆等多人遭訴。在台灣太陽花學運+反服貿抗議事件,學運領袖林飛帆等多人遭訴。在台灣太陽花學運+反服貿抗議事件,學運領袖林飛帆等多人遭訴。在台灣  

「反中情緒最大展現」學運領袖遭訴外媒關注

太陽花學運+反服貿抗議事件,學運領袖林飛帆等多人遭訴。在台灣

報導中提到,被暱稱為太陽花學運的抗議行動,便是近年來這座島嶼「反中國情緒的最大展現」。(資料照,記者陳冠備攝)

2015-02-10  14:39

〔本報訊〕台北地檢署今天偵結反服貿抗議事件,學運領袖林飛帆等多人遭訴。在台灣學運期間曾大篇幅報導的國際通訊社「路透」,今也關注學運訴訟案,並指太陽花學運是「台灣多年來反中國情緒的最大展現」。

  • 在台灣學運期間曾大篇幅報導的國際通訊社「路透」,今也關注學運訴訟案。(圖擷取自網路)

    在台灣學運期間曾大篇幅報導的國際通訊社「路透」,今也關注學運訴訟案。(圖擷取自網路)

路透首先簡述去年春天的太陽花學運,稱反中抗議行動擾亂台灣立法機關數週,今天許多領袖面臨攻擊警察和煽動群眾等罪名。報導指,官方還沒決定他們將面臨何種刑罰,但並不排除坐牢可能。

報導中也提到,中國視台灣為叛離的一省份,一直以來都不排除使用武力掌控,而被暱稱為太陽花學運的抗議行動,便是近年來這座島嶼「反中國情緒的的最大展現」。

「他們對中國不斷壯大的經濟和政治影響力,將影響這座民主之島感到憂心,因此學生要求增加兩岸簽訂協議的透明度。」文章指出,在親中國的總統馬英九領導下,兩邊已簽署了從金融業到旅遊業的各項協議,而具爭議的服貿協議,今仍處於僵持狀態。

文中接著引述被起訴人士黃國昌的臉書聲明,他將冷靜、勇敢地面對,並承擔後果,並堅稱他的所做所為「絕非犯罪」。

 

梁文韜/柯P式的第三勢力是罕例?

2015-02-16

梁文韜/成大政治系教授、議會革新聯盟發起人

 

自反服貿而起的佔領國會行動後以來,公民力(civic capability)大量湧現,如何組織起這些力量來做為推動台灣向前行成了最重要的課題,最值得考察的是政治團體如何吸收部分公民力來進入體制內推動改革,其中頗受矚目的是新建的公民組合及獨左政團。

  • 台北市長柯文哲(中)。(資料照,記者張忠義攝)

    台北市長柯文哲(中)。(資料照,記者張忠義攝)

在三一八前,公民組合主要是由一群民主及司法改革的有志之士組成,三一八之後也有不少積極參與的年輕人及團體領袖加入。可是,在組黨過程中卻自行分裂,成為時代力量及社會民主黨(暫定)兩個政黨,箇中原因很有可能跟政黨定位及策略有關。就目前公開資訊得悉,兩黨的差別在於時代力量主要針對年輕人,而社民黨則比較針對弱勢族群的福利。

此外,還有三一八後才成軍的年輕參政團體(如基進側翼等)亦正努力以台灣主體意識為基礎,倡議先處理國家定位,之後再處理跨海峽的裙帶資本主義所帶來的經濟問題。近日亦有公投盟準備籌組類似既「獨」又「左」的政黨。

第「三」勢力的抗共與左派定位

對大部分人來說,第三勢力有著「超越藍綠」的意涵,一般所謂的藍綠是以統獨立場為區分。準此,部分後三一八才崛起的參政團體,由於是以台灣主體意識為基調並主張台灣建國,就不能是第「三」勢力,而是屬於傳統藍綠對立下的綠。

可是,後三一八的爭議主軸其實是在抗共與聯共之間做選擇。一切關於未來對台灣最有利的政治發展方向的思考重點應放在如何成功抗共。這種思維模式其實早在二○○五年連戰宣布中國國民黨聯共策略開始就應該被採納,若是如此,我們根本就不能也不會讓馬政府配合中共併吞藍圖去簽ECFA,種下禍根。

純粹建立在這種統獨意義裡的「超越藍綠」臆想之上是第三勢力的一種錯置,也就是說,我們目前只能有抗共及聯共這兩股勢力。為了台灣人民的福祉,我們必須成功抗共,阻止台灣被併吞。中國國民黨從過去反共淪落為媚共及聯共政黨的過程中,根本就已徹底失去做為理應維護台灣利益的政黨之可能性,也同時失去了做為台灣政黨之正當性。年輕人口中的「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正是反映了以上的想法。

三一八反服貿運動明顯地是一場以抗共為主軸的運動,而九合一選舉中國民黨大敗正反映選民已對國民黨聯共的所作所為產生極大之厭惡。新舊政治勢力不能避談中國因素或中共因素,我們很難想像一個新興政治力量站在聯共的一方而會獲得支持。當然,單純的主張抗共並不意味能處理國家定位的問題,這也是後續觀察新興政黨的重要考量。

由於泛藍跟泛綠都在經濟上右傾,故所謂「超越藍綠」的另一種涵意就是成為左傾的政黨。左派長期以來都被中國國民黨汙名化及扣上共產主義的帽子,在思想傳播上被打壓,在實踐行動上被阻撓。大學裡不能公開討論左派思想,工會或勞工組織沒法順利發展。民進黨早期跟工運有著密切的關係,但隨著政治人物逐漸進入體制內,特別在陳水扁任職總統後,原來比較著重勞工權益的傾向亦被裙帶資本主義結構所淡化,執政過程中亦離勞工愈來愈遠。國民黨馬英九執政後,勞工權益被嚴重罔顧的事實,從關廠工人、華隆及收費員等抗爭中看得非常清楚。放任房價狂飆、貧富差距拉大、工資停滯,更是罄竹難書。

若真能有新興政治力量凝聚,台灣人民會期待在抗共陣營中出現對抗裙帶資本主義的左派勢力。對台灣最有利的政治發展方向就是讓抗共勢力繼續擠壓聯共的國民黨勢力,使其凋零,然後讓左派抗共政團去制衡經濟上傾向財閥資本主義的民進黨,同時亦要確保民進黨停止國民黨化。三一八運動後,民進黨吸收不少已覺醒而又具有高度抗共意識的年輕人,相信這對民進黨停止往中共靠攏有所幫助。

柯P執掌台北市政也許就是在抗共勢力中偏左思維的實現,他近日以高姿態對抗財閥及回應中共可看出端倪。左派的政治板塊非常寬廣,能容納的差異性也相當大,提供新興勢力發展的空間不少。可惜的是,在選制上若不能改變「有錢才能參選」及「鈔票決定選票」的狀況,這依然是一個困局,柯P成功入政的例子也許只是一個罕見的例外。

當務之急除要轉化部分公民力去投入左派抗共政治板塊外,更要號召不打算入政的公民投入去改變選制的公民運動,讓民進黨以外的新舊抗共政治力量能進佔廣大的左派政治空間。

立委:起訴學運學生 馬的歷史定位

 

2015-02-11

小英:追求民主若是種罪 我們通通都有罪

〔記者蘇芳禾、陳慧萍、鍾麗華/台北報導〕北檢昨起訴一一一名參與三一八學運及三二三攻佔行政院等事件的人士,民進黨立委陳其邁痛批馬政府根本就是因為民調低迷,為了轉移焦點才大舉起訴學生,「起訴學運學生,這就是馬總統的歷史定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昨晚在臉書表示,「如果追求民主是一種罪,我們通通都有罪」,對學運力挺到底。

  • 民進黨立委陳其邁。(資料照,記者劉信德攝)

    民進黨立委陳其邁。(資料照,記者劉信德攝)

立委:檢方無視警方打人 違反比例原則

陳其邁質疑,太陽花學運中打人、打立委的警察到現在都還沒找到,警政署每次被質詢時就完全擺爛。檢方這次只起訴學生破壞公物,卻無視警方把人打得頭破血流,違反比例原則。

行政院發言人孫立群表示,行政院長有責任、義務維護官署安全及國家行政體系運作,這就是政院不撤告的原因,並尊重司法體系處置。但他強調,全案涉及眾多青年學子,盼將來能以「寬容」態度對待。

政院:維護國家行政體系運作 不撤告

不過,民進黨發言人鄭運鵬表示,三一八學運阻止馬政府強行通過服貿,並促成馬政府承諾制定兩岸協議監督機制,整個過程中,學生們秉持良知與理性,以實際的行動守護了台灣民主,卻遭北檢起訴,這完全是違背民主憲政的精神與價值。

鄭運鵬強調,學生和民眾捍衛台灣民主憲政的精神值得肯定,不應以犯罪視之。民進黨呼籲審理法官站在歷史的高度,秉持道德與良知來審理此案,不要讓台灣的民主大開倒車。

陳其邁表示,馬政府還沒有認清太陽花本質,只想著請「婉君」去幫閣員上課,另一方面卻又用司法追殺學生,令人遺憾。 他批說,馬政府大舉起訴學生,只會重創政府形象。

民進黨立委黃偉哲指出,若要讓「激情的政治回歸法治」,依照這樣的標準,那麼黃花岡七十二烈士廣州起義根本就不會發生。檢方應考量太陽花學運大部份的人都是和平佔領,「起訴這麼多人,下手真的太重」。

國民黨立委蔡正元卻說,司法沒有政治性,只講求公平正義原則,況且太陽花學運參與者已經是違反社會秩序的人,沒有所謂下手太重,更稱這是「遲來的正義」。

 

-----------------------------------------

中央社偷工減料?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15-02-13
◎ 張勳慶
就在國人把目光關注在高雄大寮監獄暴動時,一則無國界記者的評比外電,也讓台灣亦喜又感到汗顏。那就是無國界記者組織發表了二○一四年度全球新聞自由度報告,中國在一八○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在第一七五位,台灣第五十一名,比韓國與日本好,在戒嚴時期國人羨慕的香港掉到七十名,若說港媒顏面無光,還不如說回歸後黑手如八爪章魚無孔不入。不過此一新聞從BBC中文網和中央社報導上卻有兩處差異,一說是評比二○一四年,一說是二○一五年,另一處則是中央社未登出關鍵報導的一段內容,此部分是:「中國新領導層還利用其經濟力量影響香港、澳門和台灣的媒體,削弱這些地區媒體的新聞獨立性。其中特別提到北京駐港機構中聯辦向香港媒體施壓,以及『親北京』的台灣旺旺集團收購《中國時報》事件。」
這兩處的差異顯示出有媒體在面對外電上隨便,連關係到自身的新聞自由問題上,都分不清楚在講那個年代,不過這只能算是可原諒錯誤。真正的不該是故意不去報導發生在台灣媒體上的負面消息或是不該有的沉淪,也就是說已經喪失了新聞工作者當有的自律精神,若此一選擇性報導是出自於同行間或高層都有往來的自己人陋習,到了連國家通訊社都無法自拔,那中央社簡直在踐踏國家門面。
至於台灣企業是否因個人利益所在,而把手伸入國內媒體內又扭曲編輯檯,只是為了當傳聲筒和為某政權服務。現在竟成了無國界記者全體公認的事實,傳遍全世界成了恥辱和笑柄,那說實話我們還有啥資格大聲嚷嚷「我是查理」嗎。當一篇外電報導中談到台灣新聞的現狀,都可以加工後選擇性去餵給讀者,那不能說實話,那來公信力和報格呢。(作者為文字工作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