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傳統」祭典多為新創 台灣廟會觀光可借鏡/看似「傳統」的祭典,其實歷史並不久遠,這種被發明的傳統「被創造的傳統」成為地方發展觀光的利器。台灣各地的廟會相當篷勃,如何從傳統中創造出新可以活化地方觀光的祭典活動,日本的成功經驗很值得參考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PTmJqG

全台最大戶外美術館/嘉義縣布袋鎮好美里太聖宮/全台最大3D彩繪地畫/好美3D海洋世界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ahgZJT

客家人/桐花祭、客家花布、客家擂茶/被發明的傳統(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qy2FdG

----------------------

【超搶手】日本人來台 指定必買的十種伴手禮 | 即時新聞 | 20160626 | 蘋果日報 - http://goo.gl/RIaLWx

客家花布


觀光客人數+觀光外匯收入/台灣觀光收入占GDP3%-5.3%/台灣2013年觀光旅遊業對GDP總貢獻為七千六百多億元,占GDP五.三 %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oBjqfv
高跟鞋教堂/甲午戰爭中被日本俘虜的清朝艦艇「濟遠號」在登陸台灣戰中發射了第一砲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gJkg2f
紙教堂/旗津彩虹教堂/嘉義公園尿尿小童/「高跟鞋的玻璃屋教堂」/彩虹教堂/水晶教堂/屋頂上的貓/持法媽祖宮/宜蘭二結王公廟/「聖奧德堂」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4ntRBs
被發明的傳統/對待街友可學黑色聖誕老人/紅衣白髮的聖誕老人是從荷蘭的聖尼可拉斯演變而成的+聖尼可拉斯(Sinterklaas)的荷語發音美國化後,變成了Santa Claus,結合美國新教徒慶祝聖誕節的傳統,征服全球的聖誕老公公就此誕生。/聖誕老人的故鄉是北極,或更「精確」地來說,是芬蘭的Rovaniemi…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zUVDEE
---------------------------------
高跟鞋教堂退燒 官商感受差很大
By 張伊珊,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二月 22日, 2018
前年引發觀光潮的「高跟鞋教堂」,剛開放時春節期間1天可湧入5萬人次,不過這波熱潮已漸退燒,與去年及今年同期相比,遊客量銳減至約1萬多人次,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布袋站主任吳峻傑認為「這才是正常現象」,周邊餐飲業者卻表示營業額下滑3成,嘆生意難做。
吳峻傑說高跟鞋教堂周邊道路、停車空間及園區草皮、藝術裝置等設施大致完成,今年春節期間人潮約達8.8萬人次,平常假日單日遊客量也有5、600人次。他認為目前遊客數已較穩定,雖然人潮不比前年剛開放時來得多,但如此一來較能顧及民眾旅遊品質,不必飽受塞車、排隊上廁所之苦,又能愜意的漫步園區。
布袋餐飲業者游志豪表示,從高跟鞋教堂開放至今,他明顯感受遊客人數逐年下降,加上嘉義辦台灣燈會也分散人潮,民眾盼相關單位能提出因應措施。


善意謊言難復存? 耶誕老人的墳墓找到了
www.mirrormedia.mg查看原始檔
土耳其安塔利亞省的聖尼古拉教堂,每年都吸引大量遊客朝聖。(東方IC)
西元四世紀的希臘主教聖尼古拉,就是耶誕老人的原型。由於他生前經常暗中送禮給人,善行流傳到後世,便演化為耶老的形象
聖尼古拉斯死後下葬在羅馬帝國的米拉城,也就是今日土耳其安塔利亞省的戴姆雷(Demre)。土耳其一個考古團隊不久前運用透地雷達裝置,在聖尼古拉教堂的下方進行掃描,結果發現地層中出現不明的空隙。
「我們認為地底神廟至今毫髮無傷,但由於地板上有鑲嵌藝術,所以很難直接開挖,」安塔利亞古蹟局的官員Cemil Karabayram表示。
考古人員相信教堂下方的古神廟,還有附屬的墓園,應該都沒有受到破壞。換句話說,聖尼古拉的遺體,可能仍舊安穩躺在教堂的地底下方。
聖尼古拉的安息地,除了是考古學家和教徒關注的焦點,更關係到觀光收益。土耳其戴姆雷的聖尼古拉教堂經過整修之後,吸引大量遊客前來朝聖,曾讓安塔利亞在2011年擠下紐約市,榮登全球第三大觀光城市,可見其不凡的宗教意義,和觀光磁吸效益。
不過,安塔利亞並不是唯一聲稱擁有聖人遺骸的地方。義大利的巴里,也有一座聖尼古拉大教堂。過去外界一直以為聖尼古拉的遺體早在11世紀的時候,就被一群水手偷運到義大利,重新下葬在巴里。但土耳其專家近年駁斥這種說法,表示經過文獻考據,當年水手們根本偷錯了遺體,帶走的其實是當地一名神父的棺木,而非聖尼古拉骨骸。
聖尼古拉是備受世界各地天主教徒敬重的聖人之一,尤其是東正教徒。後世以他為本,衍生出16世紀英國的耶誕老者(Father Chrismas),和荷蘭境內的SinterKlaas。之後荷蘭殖民和移民向西擴張,SinterKlass也飄洋過海到美洲大陸,最終演變為從美國流行起來的Santa Claus(耶誕老人)稱號。
不過,考古學家雖然發現了聖尼古拉墳墓,接下來要怎麼開挖,卻是個大問題。由於神廟遺址充斥著大量浮雕和馬賽克藝術品,要如何才能在不傷害遺跡的前提下,挖出骨骸,將是一項艱鉅挑戰。

2017-10-08_1320082017-10-08_132015  

----------------------------------------

台南北門水晶教堂 一砲而紅
2016年02月03日 18:59 陳惠珍/台南報導
北門水晶教堂一砲而紅
令人驚豔的北門水晶教堂。(陳惠珍攝)
榮登雲嘉南濱海遊客量去年總冠軍;以結合地方文化元素,搭配幸福裝置藝術,及教堂浪漫意象,創造話題等訴求的北門水晶教室,去(104)年榮登雲嘉南濱海風景區,創造年遊客量高達127萬人次紀錄,居次是七股鹽山年遊客量約68萬人次,即將營運的嘉義高跟鞋教堂,也將成為猴年行春新亮點。

交通部觀光局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近幾年來積極規畫,打造臺灣成為羅曼蒂克大道,期以幸福裝置藝術及教堂浪漫意象,創造話題,吸引遊客前來觀光,帶動住宿、餐飲、商品販售等觀光產業成長,位於南市北門區的水晶教堂一推出叫好又叫座,去年成為行春最熱門景點。

依據該管理處統計,轄區內6處遊憩據點,104年總遊客量為228萬人次,較103年成長9.9%,103年遊客量為207萬8,555人,以北門水晶教堂(北門婚紗美地),年遊客量127萬人次最高,第二名為七股鹽山年遊客量約68萬人次,第三名為井仔腳瓦盤鹽田年遊客量18萬人次,其他統計據點為馬沙溝濱海遊憩區、臺灣鹽博物館(11月起封館整修)及布袋遊客中心(8月起封館整修)。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位於嘉義縣布袋鎮的好美里3D海洋世界,管理處自104年5月起推動雲嘉南漁村戶外美術館系列之好美3D海羊世界,目前已陸續完成18幅作品,其中位於好美漁村公園的全國最大地畫在104年底完成,成為必訪景點,可串連布袋漁市及新完工之高跟鞋教堂等景點,方便遊客安排順遊行程,經統計自104年6月至12月遊客人數達16萬次。

在觀光產業方面,依據管理處調查統計,104年區內觀光從業人數較103年成長13.59%、觀光產業家數成長11.67%、出租據點營業額成長138.96%、臺灣好行鹽鄉濱海線搭乘人數成長28.56%、管理處Facebook粉絲團人數成長25.53%,各項成長率皆突破兩位數。

雲嘉南管理處長鄭榮峯表示,不管是北門水晶教堂、好美里3D彩繪村,或是即將部分開放的嘉義布袋之高跟鞋教堂,都是為了成功吸引遊客到訪,進而帶動住宿、餐飲、商品販售等觀光產業成長,希望有更多人到雲嘉南濱海遊玩,或投資各項觀光事業。

---------------------

photo (8)photo (9)photo (10)  

聖誕老人

灑水無法解決事情 對待街友可學黑色聖誕老人!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2-16 12:25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週末深夜,艋岬公園內的朋友有的捲曲在角落、有的冷的打哆嗦。在不叼擾到睡眠的原則下,迅速將物資分送出去與執行簡單清理的工作 圖取自:黑色聖誕老人.BLACK SANTA
分享12月的深夜適合躲進被窩取暖的聖誕季節,各大廣場燈海遍佈濃濃的過節味,整個台北街頭一片明亮,但在這社會角落中還是有一群人蜷縮在冷冽的街頭,不被看見,而一群黑色聖誕老人發現了並悄悄現身。
這一群熱愛HIPHOP的年輕人於去年12月組成黑色聖誕老人.BLACK SANTA,平均年齡約20歲上下,因推崇團結、愛、和平及要玩得開心,他們承諾要給自己一個不一樣的聖誕節。

從去年12月開始這群黑色聖誕老人便進行一連串的幫助街友及掃街任務,半夜12點一到穿上黑色衣裝、戴上白色鬍鬚,便現身於艋舺公園、台北車站或西門町這些街友較常出現的地方,他們以不打擾街友的方式,將身上所帶的保暖衣物、熱食一一分送給打地鋪睡覺的街友,並拿起掃把掃起街頭,讓他們有一個乾淨的棲身地。有街友接下他們所送的衣物時,二話不說馬上給這群黑色聖誕老人一個擁抱,這是一個不用言語也能感受深切的回應,瑤瑤男友金陽也曾參與其中過。

今年,他們在12月又展開了任務,他們表示隨時都是黑色聖誕老人出發的時間,且準備後即可上路。這群熱愛跳舞及街頭文化的年輕人,以他們的方式付諸行動,在深夜送暖,即便只是打掃街頭或送上衣物,都比在寒冬中灑水掃街來得有意義多。


今年冬天,我們從台北車站週邊開始行動。帶著各式保暖大衣與知名美式料理餐廳提供的三明治提供給在街頭討生活的朋友們。並於提供物資協助的同時,一併將街友所駐足地角落週邊清理乾淨,還給城市一個乾淨的街道。 圖取自:黑色聖誕老人.BLACK SANTA
分享

週末深夜,艋岬公園內的朋友有的捲曲在角落、有的冷的打哆嗦。在不叼擾到睡眠的原則下,迅速將物資分送出去與執行簡單清理的工作 圖取自:黑色聖誕老人.BLACK SANTA

-------------------

黑彼得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Zwartepiet.png
在低地國家(荷蘭、比利時與盧森堡)的民間傳說中,黑彼得(荷蘭語:Zwarte Piet,關於這個音頻文件 發音(說明·資訊) ,法語:Père Fouettard,盧森堡語:Schwaarze Péiter,英語:Black Pete)是聖誕老人(荷蘭語:Sinterklaas)的隨從。黑彼得被認為是一個摩爾人,來自西班牙,傳統上以黑人的形象出現[1],而他的扮演者也一般會戴上黑色面具並穿上文藝復興時期的服裝。
慶典
在荷蘭的12月5日,比利時的12月6日,稱為聖誕老人之夜(Sinterklaas-avond),他們相信在那天晚上,黑彼得會幫助聖誕老人,分送糖果跟禮物給乖小孩。12月6日則是聖尼古拉節。
在聖誕老人之夜(Sinterklaas-avond)的前幾週,聖誕老人會搭乘一艘自西班牙馬德里出發的船,抵達荷蘭的港口,民眾會舉辦遊行來歡迎他。黑彼得在遊行中的工作,主要是取悅小孩子。當聖誕老人拜訪商店、學校以及其他地方時,他會分送糖果與Pepernoot給那些聖誕老人遇到的小孩子。
歷史
黑彼得的傳說,起源自中世紀,聖尼古拉降伏惡魔,將他們收為助手的傳說。1850年,荷蘭教育家與作家Jan Schenkman所著的繪本《聖尼可拉斯與他的幫手》(St. Nicolaas en zijn Knecht)中,首次將聖尼古拉的助手,描寫為非洲裔黑人的黑臉紅唇外形,形成黑彼得的原型。黑彼得的外型設定,一般相信,與當時盛行的非洲黑奴買賣有關。
爭議
近年來,因為涉及種族歧視等議題,這個角色成為了許多爭議的焦點,尤其是在荷蘭。

------------------------------

----------------------------------------------------------------------------

【荷蘭事】全球化侵襲下的傳統慶典:聖誕老人全面進擊
2014-12-12

紅衣白髮的聖誕老人是從荷蘭的聖尼可拉斯演變而成的,近年來卻逐步侵襲了聖尼可拉斯的版圖。 圖/陳宛萱
分享
聖誕節將近,荷蘭各地都冒出了聖誕市集,百貨公司開始猛打耶誕禮物的促銷廣告,讓人很難想像不到二十年前,荷蘭還不怎麼時興聖誕老人與聖誕禮物這回事。我在荷蘭的這十年,剛好就目擊了聖誕老人逐步侵佔傳統聖尼可拉斯的版圖,以至於到現在,聖尼可拉斯節(Sinterklaas)完全退化為兒童節日,成人間的互贈禮物已多半轉移到聖誕節進行。聖尼可拉斯與聖誕老公公間的恩怨情仇歷史悠遠,對很多荷蘭人來說,至今仍是一個敏感話題。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讓我為你們娓娓道來……

聖誕老人 VS. 聖尼可拉斯

Valkenburg地下岩穴聖誕市集(Gemeentegrot kerstmarkt),在中世紀以來為採集搭建城堡建材而開鑿的岩穴中進行,極富特色。 圖/陳宛萱
分享
有人說聖誕老人是可口可樂創造出來,這其實並不是個事實,早在可口可樂問世之前,由美國開始的聖誕老人慶祝傳統早已存在於前荷蘭殖民地的新阿姆斯特丹。他的紅袍並不是為了呼應可口可樂的紅色字樣,而是源自聖尼可拉斯的主教紅袍。那為什麼傳統上在12月5日(聖尼可拉斯之夜)或6日(聖尼可拉斯節)的節日,會變成在12月25日聖誕節慶祝呢?

近幾年來看準了聖誕節的商機,許多聖誕市集早從11月就開始營業,打破聖尼可拉斯節前不可慶祝聖誕節的傳統。被CNN選為全球十大特色聖誕市集的荷蘭Valkenburg地下岩穴聖誕市集,從11月14日起開幕,直到12月23日才結束。 圖/陳宛萱
分享
宗教革命時期,對天主教會各種掌權劣習大力抨擊的馬丁路德,將聖尼可拉斯的慶祝傳統視為教會通過封聖權力掌握上帝在人間代言權的遺毒,主張加以廢除。但因為人們太喜歡這個節日,因此他建議將聖尼可拉斯節慶典改到聖誕節慶祝,與耶穌誕生、將救贖帶到人間的概念相結合。他也試圖用「聖誕小小孩」(Christkind)取代聖尼可拉斯,一來取其純真無邪,二來也與基督誕生的嬰兒外貌呼應。

然而,無奈的是聖尼可拉斯的形象已經根深蒂固,即便改變了慶祝的日子,甚至改了名字(法國叫做Père Nöel、早期美國墾殖區叫Kris Kringle、英國叫Father Christmas),人們還是偏愛白鬍老人送來的禮物。後來一直保留聖尼可拉斯節慶祝傳統的荷蘭移民到了美國殖民地,聖尼可拉斯(Sinterklaas)的荷語發音美國化後,變成了Santa Claus,結合美國新教徒慶祝聖誕節的傳統,征服全球的聖誕老公公就此誕生。

這樣說起來,其實聖尼可拉斯就是聖誕老人,聖誕老人就是聖尼可拉斯。聖誕老人其實又名「聖尼可拉斯」,只是他的身平背景跟歐洲傳統的聖尼可拉斯差距很大。聖誕老人的故鄉是北極,或更「精確」地來說,是芬蘭的Rovaniemi……嗯,至少芬蘭人自己是這麼說的。沒有什麼事實的根據,但他們搭建的聖誕老人村因此大發利市,成了全世界大人小孩的夢幻朝聖地。既然聖誕節就是一場全球性的商業活動,誰說芬蘭人不可以分一杯羹呢?

其實聖誕老人第一次被描述為極地居民,是在1866年出版的〈聖誕老人其人其事〉(Santa Claus and his works),從此他的形象就與聖尼可拉斯漸形漸遠,變成了一個胖嘟嘟、笑呵呵的大肚子老公公。聖尼可拉斯是瘦高、拄著權杖/柺杖的老人,出生在今日的土耳其,根據學者考察,他有可能是深膚色的,根本就不是個白種人;他騎白馬,聖誕老公駕著糜鹿拉的雪橇。

堂兄弟?敵人?

在荷蘭的聖誕老人不見得永遠穿紅衣,有的做深山野地樵夫打扮,有的穿著白色的大棉襖,有的戴著眼鏡。 圖/陳宛萱

不難想像,對荷蘭小孩來說,聖誕老人跟聖尼可拉斯的關係是一個謎題。當美國每年推出的大批聖誕節應景電影向全世界推廣「聖誕精神」(消費主義?),荷蘭父母發現自己必須為這兩個相似又相異的角色編造一個故事,於是有很多童書會說,聖誕老人與聖尼可拉斯是堂兄弟,他們分別負責不同的區塊,有時候聖誕老人會脫下他絨毛邊的紅色裝束,穿上泳裝到聖尼可拉斯居住的西班牙一起度假曬太陽,聽聖尼可拉斯抱怨許多小朋友不再重視他的生日。

也有童書將聖誕老人當作聖尼可拉斯的敵人,比如說《來自好聖人的問候》(De Groeten van de Goede Sint),便是一部針對荷蘭人逐漸喪失聖尼可拉斯之夜寫打油詩傳統的反擊之作。在這本童書裡,聖誕老公公是個蠻橫粗暴的流氓,綁架了專為尼可拉斯寫打油詩的詩人,希望他只為自己創作,但因驚嚇過度,詩人喪失了寫作能力,聖誕老人無奈之餘只好放了詩人。但因為聖誕老公公做了這樣不乖的事,要開啟聖尼可拉斯在火爐前留給他的禮物時,不得不戰戰兢兢。然而他顯然多慮了,因為「好聖人」是不會像他那樣小心眼的啦!

這故事的寓意是:聖尼可拉斯才是真正的「好聖人」,聖誕老人財大氣粗(商業主義),以為可以收買一切,但被他綁架了的詩人(傳統)從此失去了聲音,只有回頭擁抱傳統,才重新找回了語言。這是一部警世之作,也是面對傳統流失的荷蘭文化人的最後一擊,卻無奈地聽起來如此一廂情願、如此地酸楚委屈,跟聖誕老人爽朗的笑聲相較,實在不很討喜啊。

聖誕老人的全面進擊

大部分的荷蘭人喜歡買新鮮的針葉樹當耶誕樹,這些賣樹的攤販傳統來說只在聖尼可拉斯節後才會出現,但近年來提前開賣的情況已很常見。 圖/陳宛萱
分享
聖尼可拉斯節與聖誕節日期相距不遠,但以往荷蘭人非常重視節慶精神,在聖尼可拉斯節之前,家裡或商店絕對不可以有聖誕裝飾,以經營期待聖尼可拉斯造訪的歡樂氣氛。通常是聖尼可拉斯節過後,家家戶戶才會裝上耶誕樹,街上也有了雪人、糜鹿等應景裝飾。但逐漸地,聖誕飾品如玻璃球、樹上的木雕飾品等,從十一月初就淹沒了大街小巷,人們用五彩燈光裝飾家居的時間也越來越早,更別說連聖誕市集都從十一月中就開張,完全不給聖尼可拉斯面子。

聖尼可拉斯節與聖誕節慶祝活動的興衰拉距,固然跟全球化的影響有關,在荷蘭這樣一個對美國流行文化張開雙手歡迎的國家,這樣的發展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但這多少也跟聖尼可拉斯節這些年來因黑彼得的種族歧視爭議蒙上陰影有關,原本應該是歡欣愉快的兒童慶典,卻老是弄成兩派互相叫罵、醜態盡出的局面,讓很多荷蘭人越來越不喜歡慶祝聖尼可拉斯節。

當黑彼得的支持者為了捍衛他們堅守傳統(/歧視)的權利,他們是不是也該想想,一個不合時宜的傳統,造成的只是更多的傷害與不快。當聖尼可拉斯節不再歡樂,也難怪乎人們要投向那個胖老頭的懷抱了。

或許是受到美國流行文化的影響,荷蘭人開始覺得耶誕樹下就是應該堆疊一堆包裝精美的禮物。這種包裝的樂趣,是專給小朋友禮物的聖尼可拉斯節無法給予的,畢竟小朋友根本就不重視包裝。 圖/陳宛萱

陳宛萱
陳宛萱,畢業於政治大學新聞系、哲學研究所,荷蘭Erasmus大學文化經濟學碩士,曾獲大小若干文學獎項,散文、小說、報導散見大小若干文學與藝術類雜誌報刊。現為文字自由工作者、荷蘭國際廣播電台中文網站特約記者。著有《荷蘭式快樂:做自己不需要說對不起的人生觀》(啟動文化,2014)。長居荷蘭卻痛恨啃馬鈴薯。

-----------------------------------

你有沒有想過,我們所謂的傳統真的是源遠流長的嗎?每年夏天盛大舉行的原住民族豐年祭,和鄉土教材中所傳達的本土傳統文化,
真的都是老祖先所留下來的嗎?還是那是參雜了人為目的的「新傳統」?究竟何謂傳統?傳統與過去是否有絕對關係?這些新傳統又帶著多少現實的目的?

  英國左派史家霍布斯邦及多位學者認為,許多我們以為有古老淵源的傳統,往往只是晚近才被發明出來,事實上並不合於過去幾世紀的長久習慣。為了彰顯「傳統」是人為創造的、具有文化和社會意義的,他們借重「過去和現在」這份期刊舉辦學術研討會,主題為「傳統的創造」,並將論文集結成本書。

  藉由全書相關實例及各方思考激盪出的火花,除了可以了解周遭許多有形無形「傳統」的來由,更可發現過去與現在之間的複雜互動關係,與近二、三百年來,傳統依賴創造而再生、創造卻又需要傳統啟發的互動現象。
------------------------------------------------------------------------------------------------------------------
現今所見的蘇格蘭裙真是蘇格蘭人的傳統服飾嗎?其實,那不過是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才逐漸「創造」出來的;英國王室繁複華麗的儀式,事實上也是十九至二十世紀才確立的「傳統」。究竟何謂「傳統」?何謂「創造」?「傳統」與「過去」或「歷史」是否有絕對關係?「創造」又是不是多少含有「現在」或「現實」的目的?許多我們以為有古老淵源的傳統,其實不過是相當晚近的創造,甚至是不合於過去幾世紀的長久習慣,這本書探索了這類「傳統」的「創造」過程。

英國左派史家霍布斯邦(Eric Hobsbawm)及多位學者考量近兩百年來許多所謂的「傳統」未曾被仔細地研究;他們為了彰顯「傳統」是人為創造的、是具有文化和社會意義的,特別借重《過去和現在》(Past and Present)這份期刊為學術論壇,舉辦研討會,主題訂為「傳統的創造」,這就是本書集結成冊的來由。

藉由全書相關實例及各方思考激盪出的火花,除了讓讀者了解周遭許多有形無形「傳統」的來由外,更可以發現近二、三百年,一方面「傳統」依賴「創造」而再生,另方面「創造」卻又需要「傳統」的啟發;「傳統」與「創造」之間是互動的,這是「歷史意識」與「現實意識」呈現辯證關係的明證。這本書說出了過去與現在之間的複雜互動關係,並領讀者進入一個攸關儀式和象徵的迷人世界。「引起崇敬、困惑、爭論、愉悅,証明此書耐人尋味且激發人心」──《泰唔士報文學增刊》(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雖然離確實及嚴肅仍遠,卻是今年最激發人心的歷史書」──《今日歷史》(History Today)

「……豐富、有趣且令人驚訝的文章」──《紐約人》(The New Yorker) 

作者簡介

霍布斯邦
霍布斯邦(Eric Hobsbawm),備受推崇的近代史大師,倫敦大學柏貝克學院經濟社會學名譽教授;《過去與現在》期刊創始會員。著作等身,尤以《一七八○年後之民族與民族主義:計畫、迷思、真實》聞名於世。

崔姆-路普
崔姆-路普(Hugh Trevor-Roper),曾於一九八○至一九八七年擔任劍橋聖彼得學院院長,早先自一九五七年起為牛津大學歷史學欽定講座教授。

摩根
摩根(Prys Morgan),斯溫西大學學院歷史學講師,大量以威爾斯語出版著作,並於多本書中發表威爾斯史相關文章。

康納汀
康納汀(David Cannadine),哥倫比亞大學歷史學教授,著有《領主與地主:1774-1967年之貴族與市民》及《英國貴族政治的衰微與沒落》。

康恩
康恩(Bernard S. Cohn),芝加哥大學人類學教授,於歷史人類學領域及印第安社會研究方面,論述頗豐。

藍傑
藍傑(Terence Ranger),牛津大學羅德獎學金種族關係教授;聖安東尼學院研究員,著有《非洲宗教的歷史研究》及《東非的舞蹈與社會》。


------------------------------------

2014-12-22_134035  

被發明的傳統(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Eric Hobsbawm at his London home in 2007. 
Photograph: Anne Katrin Purkiss/Rex Features
被發明的傳統(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一書是大師Eric Hobsbawm以及多位歷史學者合力編著的一本經典之作。討論整本書的內容顯然超過了這個簡短書評所預設的目標。因此,本文將焦點放在他的第一章 − 導論,進行一些介紹和分析。這樣做的好處是,本書很有系統的在導論一章即統攝了全書的梗概,即使在導論一章中,詳盡論述未盡完備,讀者卻可以透過這一章來一窺本書的全豹。以下分成三個章節討論本書的第一章 − 導論,即(一)「被發明的傳統」,書籍介紹,(二)導論 − 統攝全書的概念,(三)一些批判和(關於台灣的)反省。
 
 
(一)「被發明的傳統」,書籍介紹
 
    被發明的傳統(以下稱本書)是Eric Hobsbawm和Terence Ranger擔任主編以及其他歷史學家一起合力著作的一本書。貫串全書的核心概念是,「被宣稱為古老的『傳統』,經常是在近代出現的,時而是被發明出來的。('Traditions' which appear or claim to be old are often quite recent in origin and sometimes invented .)」。而為什麼會有這本書的誕生呢?在導論中,Eric Hobsbawm表示寫作這本書的初衷是:「歷史學家們對許多傳統,其歷史脈絡的觀察,構成了由發行過去與現在(Past & Present )這本歷史期刊的單位所籌劃的歷史研討會的出發點,也成為本書的基本元素。」,而在導論的最後,他表示寫作本書的目的是:「對於『傳統的創發(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的研究是跨領域的,它需要歷史學家,社會人類學家以及其他不同領域的社會人文學者一起努力。呈現在大家眼前的這本書主要是由歷史學家貢獻而成。我(作者)希望其他人也會發現這本書有用。」
 
    簡而言之,Eric Hobsbawm及若干歷史學者,經由對歷史的探究分析,而發現了「被發明的傳統」此一饒富趣味且值得探究的現象,而促發了本書的寫作和完成,並進而希望本書能有拋磚引玉的效果,吸引更多人來研究「被發明的傳統」。本書於1983年出版印刷,此後幾乎年年再版,足可見其確實發揮了廣大的影響力。
 
    除第一章導論以外,本書尚有其餘六章,每一章分別由一位歷史學家針對特定的主題執筆撰寫。Eric Hobsbawm本人擔任主編,也負責撰寫第一章導論以及第七章 − 巨量創造傳統:歐洲,1870-1914。每一個篇章其實都是仔細探討我們現在認知的「傳統」及其歷史脈絡(他如何被創造?他與習俗和慣習的關係?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這本書並非要告訴讀者,「被發明的傳統」是「假的」;因為對「被發明的傳統」的理解,誠如Eric Hobsbawm在導論中提及的,應該擺放在工業革命之後以及民族國家的興起之中;唯有如此,這個議題才會如此值得探究,而非僅僅做出形式上「真傳統」或「假傳統」的價值判斷。
 
    底下,我將針對導論的部分做梗概的敘述,分析,反省和批判。
 
(二)導論 − 統攝全書的概念
 
2.1 傳統,習俗和慣例
 
    以下所稱的「傳統」意指Eric Hobsbawm在本書中所說的「被發明的傳統(invented tradition)」。
 
    這樣的傳統有什麼特徵呢?綜合本章所述,這樣的傳統大致可分為兩類:有些可以被明確指出「何時」被發明的,這通常是國家的力量介入而產生的,因為有明確的文獻記載,所以可以清楚追朔它被發明的脈絡。另一方面,有些這類傳統雖然是在近代被發明且快速廣為大眾接受的,但不容易追朔他的脈絡(特別當這類傳統部分是被私人群體所發明的時候),其起因也模糊不清。除此之外,這些傳統總是被宣稱與過去的(某階段,被選擇過的)歷史有某種連結;即使目的在斷裂歷史連續性的革命行為,也仍然會宣稱具有歷史連續性的「傳統」。這些傳統,如同儀式般,具有帶著象徵意義的符號,藉著反覆實踐達到對大眾灌輸某些價值觀的目的。
    這種意義下的傳統,必須與習俗(custom)和慣例(convention or routine)區分。
 
    「傳統」的客體(object)對象是遙遠的過去,意味著「不改變」,「恆常的」,「歷史連續性」。但習俗則不是這樣。習俗意指一個社會某些早就存在的規則,這些規則決定了對新事務的接受或拒絕;這也就是說,習俗所指向的客體並非恆常的或歷史連續性之類的,習俗只是一組規則,決定要或不要接受改變或新事物。
 
    而慣例則指向一個社會中為了因應某事物,為了方便,效率,而發展出來的重複性的實踐行為。他可以很快的被改變,或很容易接受新的,簡而言之,慣例通常是技術性的。它不具有符號的功能也不是儀式性的行為,這點與「傳統」非常的不同。
 
    習俗和慣例與傳統是可以清楚區分的。習俗和慣例是社會結構的下層,物質性的和技術性的,而傳統則是在上層,具有象徵意義的,文化的,充滿符號的。千萬不要將它們混淆在一起。習俗和慣例的實踐在失去實用功能時,原本的一些元素就會被解放出來,而可以被符號化,成為生產或創造傳統的材料。
 
2.2 被發明的傳統與民族國家的誕生
 
    「傳統」到底怎麼崛起的呢?Eric Hobsbawm是這樣說的,當社會快速變遷的時候,「舊」傳統衰弱並且失去對新情境的適應力和彈性的時候,它就會讓出空間,讓「傳統」有機會產生並發揮它的功效。Eric Hobsbawm指的「社會快速變遷的時候而舊傳統孱弱之時」正是工業革命之後,民族國家興起的那段期間,大量的「傳統」被發明出來。
 
    在這個論述的脈絡下,那些被發明的傳統有三種類型,三個主要的功能:第一是建立或象徵化社會凝聚力或團體認同。第二,建立或合法化/正當化權力或當權者的機構,地位,及(與社會其他人的)關係。第三,目的是「社會化」,即灌輸教育人們一套信仰,價值體系,以及行為的慣例。這三者,即便內涵可能相當複雜,但是都與「認同」的建立有關,而認同的型塑則更進一步連結到「想像共同體」的形成以及民族國家的興起。
 
    在國家脈絡之下所創發的傳統則與那些非爲/非因國家而產生的傳統不同。Eric Hobsbawm認為,部落社會中的傳統 − 特別指通過儀式(rite of passage)是「被發明的傳統」的基本型(basic type)。並且,「通過儀式」經常是這些部落社會的標幟,不過,這些儀式卻不是包山包海的假社群 − 國家 - 的標幟。為了國家而創發的傳統其實需要這些部落社會中的儀式的特性的,這些特性乃是宣稱此部落社會自古以來即是永恆且不變的。這種特性,即是政客們,政府,發明者,在創造發明傳統的時候尋求的。
 
2.3 為什麼要研究被發明的傳統?
 
    Eric Hobsbawm在導論的最後提及了一個頗為實際的問題:「研究被發明的傳統對歷史學者們有什麼好處呢(What benefit can historians derive from the study of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
 
    作者說,最重要的,這些傳統是一些癥候,可作為指標讓我們得以發現那些難以察覺的問題所在,並且,若不去研究這些傳統,將很難把事情的發展和時程給辨識出來( they are important symptoms and therefore indicators of problems which otherwise be recognized, and developments which are otherwise difficult to identify and to date. )。作者舉德國為例,「國旗」是民族國家發明的傳統之一,當德國的國旗由黑紅金三色快速的變成黑白紅三色,這種象徵符號的轉變,反映出德國轉變為帝國式的擴張主義。像這樣,對傳統的研究,作者提醒道,不能自外於大歷史的框架,因為除非將這類研究整合進大歷史的框架中來理解,這類研究將僅能告訴我們它自身局限性的發現而已。
 
    第二,研究這些傳統,給了理解人們和過往歷史的關係一個新的方向。因為那些被發明的傳統都是用歷史的素材來當做其合法的證據和團結眾人的材料。就算是革命創新,也經常必須要尋找過去的歷史為其所本。那麼,當民族國家興起時,當革命的口號喊的響亮時,人們和歷史的關係就在其中被建構了!如果不透過研究這些「傳統」,我們要如何了解(現代)人們和過往歷史的關係如何被建構呢?
 
(三)一些批判和(關於台灣的)反省
 
    
    本書中文譯本由多人共同翻譯,貓頭鷹出版社於2002年出版。然而,此本中文譯本的翻譯品質實在非常不堪。以第一章導論為例,其中錯譯,誤譯,漏譯,或橫生中文枝節(原文沒有的文句在中文譯本中卻出現了),這些錯誤俯拾皆是。舉例如下,中文頁20第二段一開始,「有一個研究上的難處在於, 像民族國家這類較大的社會實體不僅僅是種共同體,而且是可被人們接受的體系。」,然而英文版第九頁寫的卻是:「One difficulty was that such larger social entities were plainly not Gemeinschaften or even systems of accepted ranks.」,正確中譯應該是:「有個困難在於,這一類的大型社會實體一定不是 同質的國族,甚至也不是任何位階的社會體系。」,本書的貓頭鷹中譯版本,卻完全把意思譯成相反地了!另外,中文版頁21第二段第一行:「假使『社群』的傳統...」,此語出自英文版第10頁,「社群」一詞應是communitarian的訛譯。依整段文字的脈絡讀來,communitarian在此的意思應為「原始的共產社會部落」,中譯「社群」,令讀者摸不著頭緒。同一個段落的第三行,中文:「儀式推移進展的過程」,原文是「rites of passage」!「Rites of passage」是指「通過儀式」,這是指人們在階段轉變的時候經常會有的儀式行為。此處的中文翻譯是嚴重的錯誤,也透露出該書譯者缺乏專業!在此我只舉出幾個非常明顯且離譜的錯誤,由於類似的錯誤太多(還只是第一章而已),使得此書中文譯本實有重新翻譯之必要。
 
    撇開中文翻譯的問題,回到原文的文本上。對於本書,歷來評價都很不錯,但一些評論家卻提出對本書的核心概念「被發明的傳統」的批判 — 真正的傳統和被發明的傳統要怎麼區分?基底(radically)的追究所有的傳統,他們必然都是人為的發明呢。其實,Eric Hobsbawm在導論中即有試圖回答此批判,他說:「前者(古老的傳統)是具有清晰明確的特異性的,並且強力的和社會實踐結合,而後者(被發明的傳統)的面目傾向於非特異並且空泛,並以此指涉團體成員的價值觀,權利和義務的本質(The former were specific and strongly binding social practices, the latter tended to be quite unspecific and vague as to the nature of the values,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the group membership )。」另外,如同前文提及的,那些古老時代的傳統,可能的確是來自工業化前的社會的遺緒,他們是「被發明的傳統」的原型;這些原型本身並沒有強烈宣稱歷史連續性的企圖。我們在台灣可以找到這樣的「原型」,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就是「做十六歲」的成年禮。然而當這樣的原型進入工業化後的社會,進入現代之後,它原本的技術面可能變得不再有用,導致古老的傳統就此消失,或者,它會成為材料被重新組裝,重新宣稱,搖身一變成為「被發明的傳統」。明顯的例子如本書導論中提及的,1848年席捲歐洲的那一場革命,導致原屬於貴族菁英的大學,轉而成為普通人可以去念的大學,不過,歐洲「大學的傳統」仍然被宣稱著。台俗做十六歲也正歷經著這樣的轉變:台南市政府以觀光和行銷為目的,重新包裝「做十六歲」,並且宣稱它有著古老的歷史,令人遙想的文化;此同時,也有部分學者,以發掘「做十六歲」的「歷史真實」為名,連結台灣與中國。不論是前者或後者,所做的都是去塑造(或許是想像的)歷史連續性,並藉此宣告某種正當性以獲取認同,而那些在歷史中發生的分枝、斷裂、轉變,則完全被抹平了。Eric Hobsbawm因此提醒了歷史學者在此應該更謹慎小心,因為:「那些被發明的傳統通常不是來自真實的集體記憶的建構,而是採擷了被選擇過的材料(what has been selected, written, pictured, popularized and institutionalized )來建構的。」,而這些被選擇過的材料的提供者,不正是歷史學家嗎?
 
    對於現代國家而言,發明傳統是一個很好用的工具,用以教化民眾,建構認同。歷史學家要小心翼翼的,才不會淪為權力擁有者的政治工具。當然,有些時候,歷史學家是甘於成為工具的。以現在的台灣來看,過去的歷史學者幫忙統治者發明了哪些傳統呢?他們發明了「中國國民黨起義革命」和「國共內戰」的史觀,抹平了戰前戰後台灣人集體歷史記憶曾經轉變、斷裂的痕跡,借由籠絡台灣精英份子以及透過教育體系,將基於這些史觀而發明的傳統,教化給一代又一代的台灣人(Eric Hobsbawm稱此為『偷渡(smuggled )』)。

    Eric Hobsbawm在本書導論中引用R. Firth的話語:「國旗,國歌和國徽,這三者是現代國家的象徵,用以宣告它的認同和主權,並在宣告的同時令人立即產生尊敬和忠誠。這三者本身反映了一國的背景,思想和文化。(The National Flag, the National Anthem and the National Emblem are the three symbols through which an independent country proclaims its identity and sovereignty, and as such they command instantaneous respect and loyalty. In themselves they reflect the entire background, thought and culture of a nation. )」
 
    中國國民黨在台灣實踐其發明的傳統,包括了國父、國旗、國歌、國花、國語、國訂假期、中國(華)文化(高中有中國文化基本教材),等等。而這些象徵所反映的正是中國國民黨的革命史觀,以及國共內戰的史觀。毫無意外的,這一切與本書所述的被發明的傳統若合符節。
 
    由此延伸的問題即是,當台灣仍然處於遭受「內部殖民」的狀態中,而那些被發明的傳統如此深植人心的時候,我們有多少能動性可以擺脫此種困境呢?導論中沒有觸及這樣的問題和可能解套的方式。然而,本書的第六章「非洲的殖民時期中被發明的傳統(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in Colonial Africa)」,也許提供了一些重要的觀點可供我們思索。由於超出了本文聚焦的範圍,這一部分將不在此討論。
 
    最後,我想提出一個可供咀嚼的論點:傳統既然可被創造出來,它應當也是可以被消解的。由於傳統並不是一技術性的事物,它自然不能像刀劍在戰場上被拋棄而由槍砲取代那樣的被消解。傳統是一項帶有「歷史連續性」意味的符號,指向一個模糊不清的目標,因為目標是那樣模糊不清,讓權力可以遊刃有餘的運作而塑造情境,建構起認同、價值、規則,拉攏一群人成為社會實體(Gemeinschaft,entity),國族,國家。消解一個傳統顯然首先要弄清楚那被創造的傳統中的元素有哪些,讓這些元素凝聚在一起的情境是如何,以及權力運作關係怎樣進行;消解一個傳統就是把被拉攏的一群人解散而已,不必然伴隨著再創造一個新的傳統 − 就像我們不再舉國歡騰的慶祝雙十節(家家戶戶懸掛國旗不再有,當天只剩下總統府前形式上的升旗典禮和充滿娛樂性質的表演),然而台灣開國紀念日卻並未產生。

------------------------------------

9150954-3656928  

0320141225-China-Christmas-AP-3

溫州官員曾動用警力,以違章為由強拆溫州多座教堂的十字架。至耶誕節前,都還持續拆除教徒掛上的十字架。

遭強拆的溫州教堂

0320141225-Chinese-Xmas-20320141225-Chinese-Xmas-3  

值得一問的是,「不是基督徒,人們怎麼那麼熱衷耶誕節?」

主要原因在於,比起幾星期後的過年,耶誕節只須跟好友歡聚,相對輕鬆多了。中國的耶誕節歡慶年齡層主要聚焦年輕族群,耶誕節跟朋友情人相聚,吃飯、唱歌、交換禮物、派對樣樣來,能夠純粹放鬆,無須像回家過春節一樣面對家人親戚連環問,「工作如何?何時結婚?存款多少?......」諸多排山倒海的壓力。

2013年人民網調查節目《態度》聯合北京美蘭德資訊公司針對「中國人節日觀」進行了民意調查。結果顯示,4成以上受訪者過耶誕節和情人節;對於西方節日,女性比男性更熱衷,年輕人比中老年人更熱衷。至於為何會想過西洋節慶,43.9%的人表示生活壓力大,希望找機會休息,41.2%受訪者認為父親節、母親節、感恩節等很有意義。

耶誕節在中國40歲以下的族群很受歡迎,歡迎度隨年齡遞減(圖片:人民網)

第一大過節因素:想放鬆休息(圖片:人民網)

耶誕節是「西方文化入侵」中國社會?

歡慶時節,卻也有抵制耶誕節的聲浪出現,認為耶誕節是「西方文化入侵」中國社會,須加以抵禦。

網路上筆戰,反對過「洋節」的鄉民認為很多人自己傳統節日都過不好,還過什麼洋節?又或者視耶誕節為「西方軟實力」的侵入,過節的人是在完成「100年前西方傳教士想要做、但未能做成的事」、「把一個人的生日作為全世界的節日來說,已經足夠荒誕。而作為那些一不讀聖經,二不做禮拜的中國人,去慶賀這樣一個自己不崇拜的人的誕辰,難道不是更荒唐嗎?」

較為中性的言論則認為「西方的東西可以借鑒,但不可以盲從,應該把中華五千年文明推向世界,做到文化強國」。

認可耶誕節的多表示,「耶誕節學生們能聚在一起,又有節日氣氛,放春假反而沒有交流機會」、「西方節日不需要回家,都是和朋友聚會很開心」、「多一個節日對於中國人來說是好事,可以促進消費,拉動內需,又能夠讓百姓感受異域文化,多一種娛樂消遣方式。」

宗教因素 政府把關耶誕活動

中國的基督教人數一直未有定論。中國社科院估計少至2305萬,若包括家庭教會,估計最多的有1億3千萬人。美國普渡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楊鳳崗則預測,到2025年,中國基督徒可望達到1.6億,2030年達到2.47億,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基督教國家。不斷增加的基督教人數,讓中國官方在宗教活動把關上更加嚴陣以待。

(美聯社)

浙江溫州被喻為「中國的耶路撒冷」,900萬左右的人口中,約有120萬基督徒,是基督徒佔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區。

今年耶誕節前,溫州各級院校和幼稚園負責人收到市教育局通知,「不得在校園內舉行任何與耶誕節相關的活動」,這是首次官方發出明確通知。據陸媒報導,教育局工作人員說此舉是希望學校更重視中國傳統節日,而非一味推崇西方節日,同時強調對西方節日不是「一味打壓」。

而在今年7月,溫州官員曾動用警力,以違章為由強拆溫州多座教堂的十字架。至耶誕節前,都還持續拆除教徒掛上的十字架。

遭強拆的溫州教堂(美聯社)

「無神論」的中國共產黨目前約有8500萬黨員,面對基督教信徒人數有望在10年內超越自身,壓力自然是不言可喻。中國如此龐大的人口基數,要追求一個穩定和諧的社會本是不易,而面對基督教信徒如此眾多的宗教團體,所有的宗教動員和活動,共產黨勢必得看在眼裡,謹慎處理。

---------------------------------------

西北大學現代學院在校園內掛出標語,呼籲學生「爭做華夏優秀兒女,反對媚俗西方洋節」等,此舉引起正反兩面的看法。
(取材自華商報)
「今晚又要看宣傳片,有沒有想吐的?」24日有網友爆料稱,西北大學現代學院在平安夜組織學生觀看孔子等各類中華傳統文化宣傳片,不但不得缺席,還有老師在教室門口把守,如有學生過聖誕節,就會被處分。

華商報報導,昨日下午6時,有網友在微博發布消息稱,西北大學現代學院在校園內掛出標語,內容包括「國人慎對聖誕節,走出文化集體無意識,挺立中國文化主體性」、「爭做華夏優秀兒女,反對媚俗西方洋節」、「抵禦西方文化擴張」等。

有網友透露,學校在平安夜,將全體學生組織到教室,集體觀看有關中華傳統文化的宣傳片。「教室門口有老師把守,誰過聖誕就處分誰。」

該校一名大三男生稱,上午就接到學校通知,「晚上觀看三個小時的宣傳片,不去者予以處分。」對此,他表示,「我們都習慣了,學校每年的平安夜都會組織學生去看宣傳片。」

據報導,該校一名保安表示,學校平時實行封閉式管理,周一至周四限制學生出入,只有憑請假條才能進出校門。「今天晚上7時開始就封校了,有請假條也不行。」這名保安說,「就是為了不讓學生出去過聖誕節。」

一名賀姓家長說:「家裡明天有點事,本來今天想讓孩子請假出來,沒想到碰到了聖誕節,給老師解釋了半天,就是沒有批假。」

無獨有偶,禁止聖誕節的除了西北大學現代學院外,這幾天,溫州的校長們也收到了一條來自溫州市教育局通知,通知要求「不在校園內舉行任何與聖誕有關的活動」。

溫州市教育局基教處相關工作負責人直言,發這個通知的最根本目的還是希望學校能對傳統節日引起重視,而非現在這般只是一味推崇西方節日。

有人挺…父母攢錢是讓學習
對於這些學校禁過聖誕的做法,民眾看兩極,有人力挺,「不讓出門對著呢,父母辛苦攢的錢是讓你們學習的,不是你們過洋節的。強烈支持!」、「一味追求洋節日,也是該給孩子們剎車了」但也有人不以為意,「學校連一個節日都不能正視嗎,現在的聖誕也就是個消費節日。」;另有人嘲諷抵制標語上的字寫得不好看,「還好意思說傳統文化?」

【2014/12/25 世界日報】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