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日治期台灣神社的鳥居石柱,就在現在三峽的祖師廟嗎?
台灣神社在戰後被國民黨拆毁後,鳥居石柱原本要賣四千多萬,多虧了當時政府把台灣財務搞爛,當時的行政長官公署宣布以「四萬元兌換一元」的比率,將舊台幣換為新台幣。原本要價四千萬元的鳥居,當場縮水成為四千元新台幣。所以李梅樹才能以五千五百一十元含運費成交。最後終於留下美麗的花崗石柱在祖師廟。
下次有機會造訪,記得多留意一下。
※ 臺灣神社殘跡(一) → 三峽祖師廟正殿聯柱探究 ‧‧-鈔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痞客邦
※ 臺灣神社殘跡(一) → 三峽祖師廟正殿聯柱探究 ‧‧-鈔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痞客邦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5mK4VYZ1v/
三峽祖師廟的石柱和石欄杆並非來自台灣神社。 三峽祖師廟的石柱和石欄杆是廟宇重建時,聘請藝術家李梅樹設計,並由許多工匠雕刻而成,展現了精湛的工藝, 根據維基百科 和 台灣高鐵 的報導,祖師廟的特色在於精細繁複的雕飾,而非與神社的關聯。
以下是更詳細的說明:
三峽祖師廟的石柱和石欄杆:
這些石柱和石欄杆是三峽祖師廟重建過程中的一部分,由藝術家李梅樹設計,並由眾多工匠雕刻而成。
台灣神社鳥居石柱:
台灣神社的鳥居石柱,是指過去日治時期台灣神社所使用的鳥居,這些鳥居的石柱通常是直接從日本進口或由當地工匠製作,與三峽祖師廟的石柱風格不同。
混淆原因:
可能是因為三峽祖師廟的石柱和石欄杆非常精美,且同樣是使用石材,容易讓人聯想到神社的鳥居,但實際上兩者是不同的建築元素。
結論:
前經濟部長宗才怡將出任圓山飯店董事長,使得飯店經營問題再受矚目,但許多民眾不知道,圓山飯店前身為日據時期的台灣神社;此外,當年神社前方巨大花崗岩鳥居,拆遷後以五千元賣到三峽祖師廟改造成正殿廊柱一事,知之者更是少之又少。
興建於乾隆年間的三峽祖師廟,在二次大戰期間遭到日人破壞,一九四五年戰爭結束日人撤台,翌年三鶯地區七股姓氏推派代表,研擬第三次重修祖師廟,遭到拆除準備待價而沽的台灣神社花崗岩鳥居,也成了祖師廟整修時亟欲購買對象。
不過,這幾根巨型鳥居售價可不便宜,當時由陳儀領導的行政長官公署,開價就要四干萬台幣,讓戰後已為民生凋敝所苦的李梅樹等重建委員,為了四千萬元的天價頭痛不已。
但不知是清水祖師顯靈,還是冥冥中自有天意,儘管長官公署並未減低這幾支待價而沽的巨大鳥居售價,但由於國共內戰節節失利造成嚴重通貨膨脹,幣值一夕數變,原本只要幾塊錢就能購買的一斤白米,最後居然要好幾萬元才能購得。
一九四九年,國府宣布以「四萬元兌換一元」的比率,將戰後沿用的舊台幣改換為新台幣,原本要價四千萬元的花崗岩鳥居,當場縮水成為四千元新台幣,加上運費總共需款五千五百一十元新台幣。
這批石材運回祖師廟,重建師父以手工打造琢磨,李梅樹並透過關係委請當時書法名家于右任、高拜石、賈景德、閻錫山撰寫對聯,洗卻了不少殖民地色彩。
原本代表日人鐵蹄治台的神社鳥居,一夕轉換角色成了「東方藝術殿堂」正殿要角,讓人始料未及,但從鳥居到廊柱,「萬民景仰」的角色卻迄今從未改變。
三峽祖師廟的石柱和石欄杆與台灣神社沒有直接關係。 祖師廟的石雕藝術是其獨特的特色, 根據維基百科 和 台灣高鐵 的報導,廟宇的精湛工藝是其重要的價值。
素有「東方藝術殿堂」美譽的三峽清水祖師廟,廟中百餘根柱子製作年代延續近半世紀,也因材質、刻工呈現不同風貌;其中因製作限制造成瑕疵的廿八根銅柱,目前僅存十二根,一般民眾無緣見到。
三峽祖師廟總面積約五百多坪,目前共有各式柱子一百廿六根,未來擴建後殿,柱子總數將達一百五十六根。
不少民眾都誤以為三峽祖師廟石柱是由李梅樹所雕刻,但祖師廟解說員李楷瑞指出,祖師廟百餘根柱子,實際上是由石雕師父負責,另因重建緣故,柱子年代也由外向內越來越年輕。
他表示,祖師廟由廟前逐步向裡修建,廟中歷史最久的石柱,首推卅六年完工的正殿大門「封神榜」石柱;最新一批,則為七十九年間,由已故順益企業老闆林迺翁所捐的十六根過水亭石柱。
這些雕工精美讓人眼花撩亂的石柱,由於受到人才、錢材及物材「三才」限制,加上柱上雕刻龍柱、花鳥柱及對聯柱,約略可區分為:
神社石柱:祖師廟正殿裡,有前輩畫家李梅樹在戰後透過關係購得的八根大石柱,這些原圓山台灣神社鳥居,經李梅樹委請書法名家于右任、高拜石、賈景德、閻錫山等人撰寫對聯,不但是廟中對聯柱代表,也是深具文化價值的瑰寶。
正殿石柱:正殿前「百鳥朝梅」石柱,為李梅樹委請蔣銀墻所作,柱上梅花及陪襯牡丹花,寓有國富民強之意;柱上百鳥則是代表萬邦來朝。
正殿大門「封神榜」石柱,則是祖師廟中歷史最悠久者,由於「百鳥朝梅」及「封神榜」等花鳥柱,均以台灣觀音石為石材,為避免風化外又遭人為破壞,廟方特別在柱邊加裝欄杆。
花鳥銅柱:祖師廟除有近百根石柱,另有廿八根桐柱。廟方棄石就銅,係因六十到七十年代間禁採觀音石,加上解嚴前無法取得大陸石,只好以鑄造銅柱代替。
由於製法限制,也注定銅柱成為失敗作品。這些銅柱原模雖極其精細,但鑄造成果卻無法呈現細部紋理,加上銅質不耐承重又會產生銅鏽,經順益企業贊助,才得以汰換其中十六根銅柱;目前僅存二樓的十二根銅柱,一般民眾無緣見到。
過水亭石柱:李梅樹過世前,一直想把正殿四邊「過水亭」銅柱改換為石柱,終獲順益企業故董事長林迺翁贊助才夢想成真,而為感謝林迺翁夫婦協助,李梅樹還為兩人畫了一幅油畫,目前保存在外雙溪順益原住民博物館。(Tenky:怪哉!李教授1983年逝世,1990年才換柱,何來「贈畫感謝汰換銅柱」說?)
木雕柱:木雕柱位於清水祖師供桌附近,僅有八根,精細雕工也呈現出另種木雕之美。報導李梅樹/三峽祖師廟石柱典故多
https://qtenky.neocities.org/1/h04407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Baco1NpUk/
教書生涯雜記 : 清水祖師 四大部將 https://bit.ly/494xRQa
「傳說中,安溪清水巖是塊福地,適合修道。而祖師初居清水巖,遇到原先佔據此地的四個山鬼,張、黃、蘇、李(另說:趙、王、蘇、李)四大將來挑戰,明言此地為其所據,要求祖師離開。清水祖師於是與他們鬥法,四大將失敗逃離,卻在夜半回到清水巖來,把出口悉數封死,縱火燒山,連燒了七天七夜,就正當四大將歡欣鼓舞,自度清水祖師已死,要重新佔據清水巖時,卻發現清水祖師無恙端坐,只是臉被燻黑了。從此四大將心悅誠服,成為清水祖師的護法神。而清水祖師的塑像,其面部也必為黑色。此說為通行說法。」
以上典故取自 wiki 百科,文字中提到了清水祖師的四大部將。四大部將的神像或塑像似乎極少見,僅於三峽祖師廟看到,此外,在台南四鯤鯓龍山寺(祖師廟)與台南清水寺,兩廟門上均繪有四大部將,造型十分特殊。
教書生涯雜記 : 清水祖師 四大部將 https://bit.ly/494xRQa
三峽祖師廟提報古蹟 整修喊卡
By 陳俊雄,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十二月 19日, 2017
被譽為「東方藝術殿堂」的三峽清水祖師廟,因為屋頂部分漏水、剪黏物品脫落,11月底被民眾向文化局提報為古蹟,文化局審查後於12月1日將祖師廟列為「暫定古蹟」,並將在近期內召開專案會議,討論是否將祖師廟列為「古蹟」,但此舉引發地方不同意見。
興建於1769年的三峽清水祖師廟,由於地震、戰火等因素受損,二戰後由前輩畫家李梅樹主導重建計畫,但由於土地等因素影響,迄未完工。
祖師廟因出現屋頂漏水等狀況,廟方擔心木結構恐會受損有意修繕,卻有地方人士眼見廟方籌畫修繕漏水,11月底向文化局提報將祖師廟列為古蹟。新北市文化局也在獲報後,啟動文化資產法定審查程序,並於年12月1日將祖師廟列為暫定古蹟。
對此廟方表示,祖師廟屋頂部份漏水、剪黏物件脫落,廟方考量香客及參觀民眾安全,派員勘查正殿屋頂了解損壞情形,並將依照勘查結果報告討論修復作業,卻因被列為「暫定古蹟」,修復計畫暫時中止。
文化局11日邀集「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史蹟聚落建築群暨文化景觀審議會專案小組」前往祖師廟會勘,並於會勘結束後即刻依委員意見測量面積,接續會再召開專案小組會議,並將會議結論提送文資審議會審議。
還在重建中的祖師廟,被民眾提報並被文化局列為「暫定古蹟」,讓廟方相當意外。
廟方人員私下表示,由於牽涉到未來重建計畫,以及現有建築的整修事宜,祖師廟若被列為古蹟雖是好事,但後續的重建、整修的工程品質、進度,是否能夠合乎期待,也讓廟方及地方人士為了列為古蹟與否出現歧見。
250年三峽祖師廟 發起全民提報古蹟運動
newtalk.tw查看原始檔
已經有250年歷史的三峽祖師廟,素有「東方藝術殿堂」之稱,竟然不具文資身份! 國內學界、文史專家與團體,最近發起「全民提報三峽祖師廟為古蹟」行動,希望替這座老廟建立歷史身份。三峽祖師廟,從前輩藝術家李梅樹在1947年進行第四次修建後,將台灣廟宇提升至藝術層級,獲得有「東方藝術殿堂」美名。
當年,李梅樹請來著名藝術家林玉山、郭雪湖、陳進、陳慧坤、傅狷夫、林之助、梁丹丰、孫雲生、李秋禾、王逸雲、陳丹誠、歐豪年、蘇峰男等都是台灣藝術界一時之選;書法家陳雲程、于右任、閻錫山、林柏壽都在祖師廟留下重要創作,廟方再將這些繪製草圖或書法轉為石刻。使得三峽祖師廟成為台灣重要廟宇之一。
三峽祖師廟花了 36年時間修建,建築特色包括將祖師廟分為前殿與後殿,為三進九開間殿堂式廟宇,廣達約四百坪的空間。廟前有廟埕,「假四垂」式屋頂環境特徵;祖師廟與三峽老街相鄰,兩百多年來一直為安溪人沿河發展的聚落守護神,與早期三峽開發息息相關。
三峽地區文史工作者指出,三峽祖師廟是福建安溪移民信仰,西元1767 (清朝乾隆時期) 三峽地區的居民等建祖師廟,供一般信徒參拜祈願,以求平安從事開拓,藝術家李梅樹的重修,而奠定了祖師廟的藝術地位。
最近,由三峽文史工作者與台大老師邱函尼、台北市教育大學助理教授蕭文杰、台灣地方廟宇研究專家郭喜斌和台北文資環境守護聯等人士,發起的「全民提報三峽祖師廟為古蹟」行動,已正式向新北市共同提報,希望三峽祖師廟取得文資身分後,未來在修復過程,獲得專業修護的協助;因為三峽祖師廟是全民的文化財,250年來都是由信徒捐獻而建,透過文化公民權的行使,先指定文化資產,全民監督修繕,依照文資法規範,找到最好的匠師來進行修護工作。
郭喜斌指出,當他知道三峽祖師廟不具文資身分,相當訝異,這座廟宇俱足了在地文化自信,呈顯了「文化尊嚴」;對於三峽祖師廟未列為古蹟政府與民間都要負責;而納為古蹟後,對三峽和大台北都是加分的。
全民提報三峽祖師廟行動小組指出,目前三峽祖師廟即將進行營建工程,要針對過去之結構施工,包括了漏水修繕,但是沒有文化資產身分,無法依法要求依照相關規範,全民亦無法監督,這些缺憾可能導致原屋頂樣貌被變更、藝術造型走樣,或無法依照原貌原材質修復,所以依據文資法三十三條:「發見具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及聚落建築群價值之建造物,應即通知主管機關處理。營建工程或其他開發行為進行中,發見具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及聚落建築群價值之建造物時,應即停止工程或開發行為之進行,並報主管機關處理。」
前輩藝術家李梅樹在1947年進行第四次修建後,將台灣廟宇提升至藝術層級,獲得有「東方藝術殿堂」美名。圖為當年李梅樹修建三峽祖師廟的設計圖。 圖:全民提報三峽祖師廟行動小組/提供
---------------------------
淡水清水祖師「暗訪」遶境 「扮百將」先通報
〔記者李雅雯/新北報導〕「淡水大拜拜」淡水清水巖清水祖師遶境,昨天下午進行「暗訪」,四名參與傳統「扮百將」者,年紀最小者僅十五歲,先步行約三.五公里到十五間宮廟參拜,通報即將進行暗訪,暗訪隊伍於晚間順利完成七.五公里路線,祈求平安。
「淡水大拜拜」於農曆五月五日、六日舉行;「扮百將」為淡水地方傳統,信徒以類似苦行的作為,向清水祖師爺還願。「扮百將」需連續三年參與慶典才算完成,參與前三天必須吃素,參與過程全程禁語。
這次「扮百將」有四位成員參加,昨天上午於清水祖師廟集合,首先由宮廟委員請神淨身,接著描繪妝容,完成開臉儀式,全程安靜、莊嚴、穩重,緊接著步行三.五公里至十五間宮廟參拜,通報即將進行的暗訪,完成後,下午再加入暗訪隊伍,行走七.五公里路線,祈求平安,直至晚間約十點半完成。
淡水清昭誠祖師會對於復興「扮百將」地方文化有著使命感,盡力考據各式禁忌、妝容和衣著等緣由,力求復刻過往傳統。
淡水清昭誠祖師會理事長羅嘉宏說,過往農業社會過得簡單,物質不豐裕,民眾以類似苦行方式向神明還願,是一種與神明的約定,饒富精神價值,致力於復興該項文化,使其不斷地傳承。
淡水清水祖師爺暗訪、遶境 晚間11點前結束
〔記者李雅雯/新北報導〕清水祖師爺遶境是每年農曆五月淡水盛事,這項慶典也被視為無形文化資產。淡水清水巖祖師爺廟管委會決議,為避免遶境時間與 居民生活作息衝突,在遶境路線不變的情況下,今年首次規劃將改為兩處據點出發以控制遶境時間,不論是農曆五月初五晚間的「暗訪」,或隔天(初六)的遶境, 都會在晚間十一點前結束。
相傳過去淡水有瘟疫肆虐,清水祖師出巡後把毒害除去,為民消災解厄,這項傳統起源於日治時期,當初的遶境路線延續至今。近年來民俗文化活動與工商社會生活型態衝突,造成部分抱怨。
以去年來說,遶境前一天的暗訪在晚間七點持續到隔天凌晨四點;遶境在上午十一點出發,各陣頭隊伍走了十二小時以上,直至晚間十二點才結束。清水巖祖師爺廟管委會日前擲筊請示祖師爺後獲得同意,今年的陣頭隊伍將分別從大忠街口和中山路口出發。
管委會總幹事白志烈說,每年陣頭約有卅五團左右,參加人數可達上萬人,聲勢浩大。
管委會副主委李宗燦說,分兩個點出發,各陣頭就不用慢慢地等,這將能控管遶境時間,入廟時間設在晚間十一點,無論是暗訪或遶境,都會在這個時間前結束。
-----------------------------------------------------------------
清水祖師
三峽祖師廟廟口
清水祖師,法號普足,俗名陳昭應(一說為陳榮祖、陳昭或陳應,1047年-1101年),本籍福建永春,是北宋時代福建泉州安溪的高僧。由於在安溪清水巖修道,被尊稱為清水祖師。民間俗稱「祖師公」。
圓寂後,原屬於佛教禪宗的清水祖師,逐漸民間化、道教化,被安溪人視為地方最重要的保護神祇。許多安溪人以種茶為業,再加上清水祖師以求雨聞名,也被視為安溪鐵觀音的保護神。另外,許多安溪人信奉的神祇,如保儀尊王、保儀大夫、清水祖師、法主真君都被視為有保護茶葉種植的職能。
隨著安溪移民來臺,清水祖師的信仰在臺灣也蓬勃發展,在臺灣,有三峽長福巖祖師廟、艋舺清水巖、淡水清水巖等三大祖師廟,號稱臺北三大祖師廟,而大台北地區也是清水祖師信仰最盛之地。
南臺灣也有清水祖師的信仰也頗興盛,如臺南四鯤鯓龍山寺、善化北仔店清水宮、高雄市前金祖師廟、新興祖師廟、內惟赤龍宮、蓮池潭祖師廟、屏東縣崁頂鄉力社村北院廟台南市後壁長短樹永安堂亦以清水祖師為主神。另外,松山慈祐宮、桃園三元宮、高雄代天宮、鳳山五甲龍成宮等各地著名廟宇,皆以清水祖師為配祀神。
據《台灣省通志》記載,有年代可考的台灣最早的清水祖師廟建於南明永歷年間1647-1661年),共有2座,一座是高雄市楠梓區的清福寺,另一座是彰化縣二林鎮的祖師廟(萬合新興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