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病要看醫生,但珍藏的文物損壞怎麼處理?近年來出現專門修復文物的工作室,好比是受損文物專屬的醫院,工作室裡有各種不同的專業項目,有人專長是修復古畫,有人則是負責修理陶瓷或檔案文件,和醫院一樣分門別類。

過去講到修復師,似乎只有博物館等級的機關有此需求,但其實家家戶戶都有自己值得珍藏的文物,或許在市場上不見得具有價值,但對個人情感而言可能是無價,也造成時下文物修復工作室的興起。

早期台灣所謂的文物修復師,多半只是把破損的部分補起來,可以繼續用就好,談不上文物保存概念,也沒有受過專業修復課程。自從民國88年台南藝術大學成立古物維護研究所後,台灣才進入所謂「現代修復」的時代,南藝大也是至今唯一開設相關課程的學校。

現 代文物修復分類頗細,依物品材質可分為紙質、相片、油畫、影像、書畫、紡織品、石雕、金屬、建築體等。目前全台大約有30間不同種類的修復工作室,規模大 一點的工作室可處理較多種類,就像是一般綜合醫院,規模較小者只能處理單一項目,像是各科診所,其中以專門處理油畫類居多

修復師范定甫表示,修復行情依工作時間、材質有所不同,從數千元到數十萬元都有可能。修復師接受委託後,要先和研究人員、科學家等一起檢視、拍照,並描述物品現狀與可能處理方式後,再向持有者報價。

一般人通常會以為找上門要修復的文物,可能都是稀世珍寶,但其實很多的「寶物」並非以價錢衡量。范定甫說,有婦人捧著1幅畫上門求助,他修復完畢後,婦人一見宛如時光倒流的畫作,當場哭了起來。

原來這幅畫是婦人祖母的收藏品,她看著這幅畫長大,但隨著歲月流逝,祖母過世多年,畫也漸被霉斑與褐斑侵蝕,早認不出過去的樣貌。直到這幅畫重生,婦人如同回到祖母在世的時候,才會感動落淚。

他指出,無論是1封年輕時的情書、已故家人的相片,每件需要修復的物件價值並不取決於本身多麼昂貴,重要的是物件對持有人有什麼意義和情感,修復師的工作就是要幫助人們找回情感,也是同業們從事這份工作最大的成就感。

---------------------------------------------------

B19A00_P_02_01  

首位進入大英博物館擔任修復師的范定甫,神情專注的進行文物修復工作。(唐嘉邦攝)

「修復師就像醫生,唯有正確觀念,才能下正確決定。」首位進入大英博物館擔任修復師的范定甫這樣形容他的工作。拿刷子輕抹、提筆細摹、夾著鑷子小心取下紙片,他的神情專注,謹慎檢視修復前的物件,因為對他而言,每件作品都有生命且滿載故事。

范定甫大學時攻讀美術系,主修國畫,大三時偶然接觸修復工作,從此開始一生志業,並在民國93年取得台南藝術大學古物維護研究所碩士學歷。他說,「先學會怎麼創作,你才更明白怎麼修復」,從創作者成為修復者,更容易掌控技術與各種學理。

96年,當時正在故宮任職的范定甫,從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大英博物館史上首位台灣修復師,專責東方書畫修復工作。

他表示,大英博物館約50名修復師,僅2至3名東方人,全來自中國與日本,學會如何與來自其他文化的修復師合作,讓他獲益良多。

離開大英博物館後,范定甫決心自行創業,成立自己的文物修護工作室,剛起步時曾面臨長達2、3個月沒有任何接案的困境,但在他堅持下,修復工作在國內逐漸打開市場,現在1年可接案上百件,在台灣堪稱數一數二。

「以前很多人收藏品損壞,就直接拿到裱框店修,但傳統匠師只能大致修補,現在越來越多人要求精細。」

范定甫強調,現代修復工作更重視修復師藝術涵養,唯有如此,修復師才能真正了解每件作品應該如何著手。

透過修復工作,范定甫彷彿觸摸歷史,並親手賦予文物新生。他提到,修復工作重質不重量,每件作品視劣化程度不同,有不同的修復時間,短則1個月,長則1年甚至更久,但每當看見作品在他手上還原真實,重回最美麗的樣子,是他最有成就感的事。

-----------------------------------------------------------------

文物修復工作室某種層面而言就好比當鋪,裡面進出的各類物品應有盡有,修復師在作業時,也要有專業道德上的堅持,小心避免成為犯罪的幫凶。

儘管現代文物修復界有其依循的明文規範,如《威尼斯憲章》等,但「修復倫理」仍是修復師重要的課題。

文物修復師的巧手,能讓損壞百年以上的骨董、真跡還原成原貌,自然也有辦法讓贗品極似真品,因此修復師本身的操守及如何防範被他人利用十分重要。

修復師范定甫表示,持有者拿物品前來修復都有其目的,修復師必須要能看清對方的意圖是否違法,很多時候從當事人對物品要求的修復程度就可以聽出來。大多數有問題的會是希望能仿造成真品,或是塗抹文書內容,若是無法確定對方真實想法,只要感到不對勁,都寧可不接。

修復界中有許多相關規範,就是要避免修復師為人所利用,目前國際最具權威的修復規章是1964年訂定的《威尼斯憲章》,裡面就規定修復後的作品須保留可識性,要能看得出是經過修復,避免真偽難辨。

由於這些規章不具法律的強制約束力,修復師真的違反了也不會怎樣,因此修復倫理成為每位修復師十分重要的課題,每個修復師心中都要有1把道德的尺,不能逾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