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亞洲大學排名出爐!台灣57所入列 佛光大學首度進榜名次曝光 | 生活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https://bit.ly/3WHN4lc

2025亞洲最佳大學排名/遠見雜誌2024最佳大學排行榜20

QS亞洲大學排名出爐!台灣57所入列 佛光大學首度進榜名次曝光 | 生活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https://bit.ly/3WHN4lc


▲QS公布2026年亞洲大學排名,我國大學排名第一的是台灣大學,位居23名。(圖/取自unsplash)2025-11-05 
英國高等教育調查機構QS昨(4)日公布2026年亞洲大學排名,前三名分別為香港大學、北京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與新加坡國立大學並列第三。我國大學排名第一的是台灣大學,位居23名;我國共57所大學入榜。
QS亞洲大學排名為歷年最大規模,總共25個國家地區、1529所大專院校入榜;我國57所大學入列,其中有8所大學是首次入榜。
亞洲大學前十名分別為香港大學、北京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以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並列第三),復旦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並列第7)、北京清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
我國入榜前十名分別為,台灣大學第23名、清華大學第37名、陽明交通大學第41名、成功大學第43名、台灣科技大學第46名、中山大學(第72名)、台灣師範大學第80名、台北科技大學第88名、中央大學第108名、中興大學第128名
英國QS公布亞洲大學排行 港大第一、北大第二、台大排23名 | 生活焦點 | 要聞 | NOWnews今日新聞 https://bit.ly/4hM8Myj


台灣十個世界之最22個世界冠軍
1.世界最大"晶圓製造廠"台灣(台積電)
2.世界最大"電子代工廠"台灣(鴻海)
3.世界最大"筆電代工廠"台灣(廣達)
4.世界最大"電競品牌"台灣(華碩)
5.世界最大"手機晶片商"台灣(聯發科)
6.世界最大"電源供應器廠"台灣(台達電)
7.世界最大"手機鏡頭廠"台灣(大立光)
8.世界最大"IC封測廠"台灣(日月光)
9.世界最大"PCB電路板廠"台灣(臻鼎)
10.世界最大"IC載板廠"台灣(欣興)
11.世界最大"筆電電池模組廠"台灣(新普)
12.世界最大"筆電金屬機殼廠"台灣(可成)
13.世界最大"白牌交換器廠"台灣(智邦)
14.世界最大"工業電腦廠"台灣(研華)
15.世界最大"ROM唯讀記憶體廠"台灣(旺宏)
16.世界最大"砷化鎵晶圓製造廠"台灣(穩懋)
17.世界最大"不斷電系統代工廠"台灣(旭隼
18.世界最大"自行車品牌"台灣(捷安特
19.世界最大"製鞋業"台灣(寶成
20.特斯拉75%供應商來自台灣
其電車馬達也來自台灣(富田電機
21.世界最健全醫療
22.世界棒球12強2024年冠軍得主台灣Team Taiwan


全球排名部分,前5名分別為: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史丹佛大學、劍橋大學、牛津大學。
亞洲地區部分,前5名分別為:日本東京大學13名;日本京都大學排24名;首爾國立大學排31名;中國清華大學排37名;中國北大排44名。
台灣國立大學排名
1、台灣大學:113名
2、陽明交通大學:328名
3、成功大學:406名
4、清華大學:461名
5、中央大學:683名
6、中興大學:723名
7、台灣科技大學:823名
8、中山大學:854名
9、台灣師範大學:1100名
10、台北科技大學:1123名
11、國防醫學院:1247名
12、台灣海洋大學:1522名
13、政治大學:1531名
14、高雄科技大學:1545名
15、中正大學:1634名
16、雲林科技大學:1820名
17、東華大學:1882名​
其中,中央大學發布新聞稿指出,中央大學再度入選全球 2000 強,位列第 683 名(全球前 3.2%),並創下連續五年(2021–2025)穩居台灣綜合大學第 5 名的紀錄,展現辦學實力與國際競爭力。
政大排13名!台灣最強國立大學排名出爐,這1間學校連續5年全國第五名 | 風生活綜合報導 | 風生活 - 風傳媒 https://bit.ly/4mFL1bL


打趴一票中字輩!全台「最強大學」1表看 私校天花板都有這特質 畢業生薪水不輸台成交 - 其他 - 旺得富理財網

2025亞洲最佳大學排名/遠見雜誌2024最佳大學排行榜20


2026全球最佳大學+中國醫藥大學校方分析,學術研究、國際研究網絡表現是表現最突出的兩個項目,在英國QS最新評比中,分數居全台之冠。(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字體大小: 
2026全球最佳大學」排名日前出爐,台灣共有9所大學擠進全球1千大,值得留意的是,台灣大學雖以第248名續居台灣龍頭,但亞軍卻由私校中國醫藥大學奪下,名列第314名,直接超 車清大、陽明交、成大等理工名校,而中國醫藥大學日前才在英國QS最新2026世界大學排名中,以第509名奪下私校第1,表現再度令人刮目相看。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公布「2026全球最佳大學」排名,涵蓋全球104個國家、共2251所大學。
台灣本次共有9所大學擠進前1千強,除台大、中國醫藥大學之外,其他入榜的大學還有清華大學(第506名)、成功大學(第620名)、陽明交通大學(第625名)、亞洲大學(第703名)、台灣科技大學(第891名)、台灣師範大學(第930名)和台北醫學大學(第937名)。
其中私校就有中國醫藥大學、亞洲大學和台北醫學大學等3所,占比約3分1。
此外,英國教育機構QS日前公布2026世界大學排名,在超過1500所全球知名大學中,台灣共有28校入選,中國醫藥大學排名第509名,排名全台第9,私校名列第1,尤其是教師平均論文被引用次數高達99.9分,彰顯厚實的學研能量與育才成果。
中國醫藥大學校方分析,除學術研究表現十分突出,平均教授論文引用次數達99.9分,逼近滿分100分,堪比世界排名前10大學校,表現為全台之冠;其次則是國際研究網絡的評比達到75.9分,雖和世界前10名仍有差距,但表現同樣也是全台所有大學之冠。
根據《網路溫度計DailyView》發布的「全台大學就業出路10大口碑榜」顯示,中國醫藥大學今年第1次衝進前10名,且在「校友薪資」指標中表現出色,直接叫陣台大、成大、政大、陽交大、北醫,與5所老牌強校並列第1名。
根據113年畢業生流向調查中的薪資顯示,中國醫藥大學畢業的大學生,就業平均起薪約6.6萬元,畢業滿3年的薪資約7.3萬元,同樣羨煞大批社會新鮮人。
至於在雇主滿意度部分,從186家受訪企業回覆觀察,對超過3500名該校畢業生,整體表現的滿意度高達91.9%,再聘意願更有99.5%,當中以「品德操守」、「注重工作倫理」、「整體表現」及「溝通表達能力」等4項反饋最佳,滿意度皆超過91.4%。
"清交成看不到車尾燈!「1私校」全球排名進逼台大 校方親曝2關鍵:表現全台最強 - 其他 - 旺得富理財網" https://wantrich.chinatimes.com/news/20250814900001-420501


▲分科測驗成績今(29)日出爐,8月1日起即將開放選填志願,對於該選校還是選科系,人力銀行調查,「選系不選校」,平均月薪能多31%。。(圖╱取自Pixabay)
[NOWnews今日新聞] 分科測驗成績今(29)日出爐,8月1日起即將開放選填志願,對於該選校還是選科系,人力銀行調查,「選系不選校」,平均月薪能多31%。
根據yes123求職網調查顯示,有高達68.1%的上班族透露,回想當年在選填大學志願時,最主要考量為「選系不選校」;其餘31.9%才算是「選校不選系」。
 後來的薪資水準甚至出現差異,以交叉分析觀察,假如當時是「選系不選校」的,目前平均月薪為43,708元;「選校不選系」的,則為33,396元:前者是後者的1.31倍,等於薪資能多三成一。
至於為何選擇讀這個科系,最主要的原因,又依序為:「考試分數落在這個科系」(38.2%)、「個人興趣考量」(34.1%),以及「完全由父母或長輩決定」(16.6%)、「未來就業市場考量」(11.1%)。
調查:選系不選校「平均收入高31%」 https://bit.ly/4fl8i0Q
不論主因為何,對於當年選填這個科系,目前有41.1%的人覺得「不後悔」;代表覺得「後悔」的,合計佔了58.9%:包含33%屬於「畢業求職後才後悔」;25.9%屬於「求學期間就後悔了」。
進一步以選系或選校進行交叉分析,yes123求職網還發現,若「選系不選校」的,合計後悔比例為52.3%:其中29.5%屬於「畢業求職後才後悔」;22.8%屬於「求學期間就後悔了」。這也代表當年「選系」為主的,現階段「不後悔」比例為47.7%。
但是相較之下,如果「選校不選系」的,後悔比例更高達73%:其中40.7%屬於「畢業求職後才後悔」;32.3%屬於「求學期間就後悔了」。這也代表當年「選校」為主的,現階段「不後悔」比例僅為27%。
觀察上述調查結果,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認為,在選填大學志願時,若當時以「選系為主」的上班族,可能事先就對要主修的東西,比較有興趣、也試著去了解,對往後的職場方向比較清楚,難怪進入社會後,不僅後悔選填志願的比例較低,更因為求學期間提前作好準備,使得日後平均薪資,有機會能高出一些。調查:選系不選校「平均收入高31%」 https://bit.ly/4fl8i0Q


遠見2025最佳大學排行,台大蟬連榜首。(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遠見》2025最佳大學排行出爐!台大、成大、陽明交大前3 https://bit.ly/4k7Hvpn
2025年《遠見》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重磅揭曉!本次評比針對全台大學進行53項指標(含69細項)綜合檢視,國立台灣大學蟬聯綜合績效總榜首,國立成功大學、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國立清華大學緊隨其後,突顯頂尖學府持續領先。榜單依學校屬性細分,包括私立大學、技專校院、人文社科、醫學等領域,並揭示資源重整、社會責任、企業加持、產業利多及專業辦學五大趨勢,吸引教育界高度關注!
今年綜合績效總榜前十名依序為國立台灣大學、國立成功大學、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國立清華大學、中國醫藥大學、國立中山大學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並列第六)、台北醫學大學、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及長庚大學(並列第九)。私立大學榜由中國醫藥大學、台北醫學大學、長庚大學名列前三,明志科技大學則為私立技專校院冠軍。
《遠見》2025最佳大學排行出爐!台大、成大、陽明交大前3 https://bit.ly/4k7Hvpn
本屆榜單觀察顯示,資源重整效益顯著,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進步三名、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提升一名,與國立台灣大學組成「國立台灣大學系統」,強化整體競爭力!陽明交通大學及國立清華大學經過合併轉型,學術版圖更為完整。
社會責任成為大學評比重要指標。國立成功大學長年推動USR(大學社會責任),榮獲8座USR大學社會責任獎,競爭力緊追國立台灣大學。國立台北科技大學、中興大學、雲林科技大學、高雄醫學大學、逢甲大學、東海大學等也因積極參與USR計畫,提升產學績效與校園競爭力。
企業集團辦學成效突出。台塑集團旗下長庚大學、明志科技大學、長庚科技大學分別於私立大學榜名列前茅。遠東集團的元智大學和亞東科技大學穩居私校前列。南台科技大學則因緊貼產業需求,於技專校院榜大幅提升,顯現產業與學界緊密合作的成果。
南部產業發展帶動大學競爭力提升。國立中山大學受惠於半導體S廊帶,名列綜合績效總榜第六。高雄科技大學則因校區鄰近產業聚落,今年進步兩名,穩居全台前20強,展現「大南方矽谷計劃」效益。
專業特色大學表現亮眼。高雄餐旅大學在公立大學榜進步八名,並於技專校院榜排名第11。中國醫藥大學與亞洲大學積極發展醫學與國際學術,中國醫藥大學蟬聯私校及醫學榜首。各校於五長互評中獲同業推薦,如國立政治大學、世新大學、文藻外語大學、東吳大學等亦在各自領域獲肯定,展現辦學多元實力《遠見》2025最佳大學排行出爐!台大、成大、陽明交大前3 https://bit.ly/4k7Hvpn

2025亞洲最佳大學排名/遠見雜誌2024最佳大學排行榜20

台大、成大、陽明交大蟬聯《遠見》最佳大學前3 私校中醫大最佳 | ETtoday生活新聞 | ETtoday新聞雲

2025亞洲最佳大學排名/遠見雜誌2024最佳大學排行榜202025亞洲最佳大學排名/遠見雜誌2024最佳大學排行榜20

亞大名列「2025台灣最佳大學」第18名、私大第6 | 中央社訊息平台                      《遠見》2025最佳大學排行出爐!台大、成大、陽明交大前3│TVBS新聞網


沒有醫學系!美調查:大學讀「這12科系」未來收入最高
2025/06/13 20:43
美國《AI4Beginners》網站整理出12個畢業後收入豐厚、投資報酬率最高的學位。(示意圖,路透)
沒有醫學系!美調查:大學讀「這12科系」未來收入最高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e533Sf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選對大學科系,不僅影響未來職涯發展,更直接關係到畢業後的薪資與就業前景。投資報酬率高的科系成為學生與家長最關心的課題,美國《AI4Beginners》網站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資料,整理出12個畢業後收入豐厚、投資報酬率最高的學位。
1.電腦工程:電腦工程是高度有利可圖且發展迅速的領域,對於追求財務穩定與職涯成長的學生而言,是極佳選擇。美國的電腦工程師的年薪中位數為15萬5020美元(約新台幣458萬元),深受頂尖科技公司與新創企業青睞,該領域預計未來十年成長7%。
2.化學工程:化學工程對於製藥、能源、食品與消費品等產業至關重要。化學工程師設計有效率的製程,將原料轉化為有價值產品,需具備化學、物理與數學的綜合能力。在永續生產需求增長下,薪資也持續上升。美國初級化工工程師年薪中位數為10萬6000美元(約新台幣313萬元),資深工程師則可達13萬5000美元(約新台幣399萬元),預計未來十年該領域能成長10%。
3.財務管理:財務管理學位培養學生進入經濟、銀行與企業財務領域的能力,課程涵蓋會計、企業財務與風險管理等核心主題。財務經理在全球市場中扮演重要角色,負責投資監督、資產管理與維持公司經濟穩定。年薪中位數達16萬1100美元(約新台幣476萬元),該職業預計至2032年將成長17%,高於平均。
4.電機工程:電機工程學位在電力、電子製造與再生能源等領域皆有高薪就業機會。年薪中位數為11萬1910美元(約新台幣331萬元),未來十年預計成長9%。
5.醫療管理(Healthcare Management):醫療管理學位可通往成為醫療或健康服務經理的職涯,負責醫院、護理機構與其他醫療設施的營運與管理,確保高效醫療服務。該職業的年薪中位數為11萬7960美元(約新台幣349萬元),未來十年預計成長29%,遠高於平均水準。
6.石油工程(Petroleum Engineering):石油工程是一個薪資優渥的行業,初級工程師年薪約為11萬9012美元(約新台幣351萬元),資深者可達21萬5030美元以上(約新台幣636萬元)。
7.精算:該學位讓學生具備分析與評估金融風險的能力,常見於保險、退休金與投資領域,未來十年就業需求預計成長22%,高於平均,美國的精算師平均年薪為9萬3525美元(約新台幣277萬元),資深者可達13萬7000美元(約新台幣405萬元)。
8.航太工程:航太工程專注於飛機、太空船、衛星等開發與設計,該領域平均年薪為13萬4830美元(約新台幣399萬元),預計未來十年成長6%,屬於穩定且發展潛力高的產業。
9.地球科學:地球科學研究地球的物理過程、自然資源與環境挑戰,涵蓋地球物理、地球化學與地震學等專業領域。該職業未來十年預計成長5%,年薪中位數為9萬9240美元(約新台幣293萬元)。
10. 資料科學與分析(Data Science and Analytics):此領域涵蓋程式設計、統計學與機器學習技術,應用範圍包括金融、醫療、科技與電商。年薪中位數為11萬2590美元(約新台幣333萬元),未來十年預計成長高達36%。資料科學在美國持續為最受歡迎的學位之一,投資報酬率極高,並持續被評為最佳科技與STEM職業。
11.核子工程(Nuclear Engineering):這個領域的工程師常在核電廠、研究機構或政府單位工作,協助推動能源創新與核廢料管理。該職業年薪中位數為12萬7520美元(約新台幣377萬元),但未來十年整體就業預計下滑1%。
12.氣象學(Meteorology):專業人員能預測天氣與分析環境條件,對農業、航空、國防等領域至關重要。該領域年薪中位數為9萬7450美元(約新台幣288萬元),未來十年預計成長6%。
沒有醫學系!美調查:大學讀「這12科系」未來收入最高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e533Sf


2025亞洲最佳大學排名-台灣排名最高的大學,是國立台灣大學,拿下第30名;其次則是中國醫藥大學,名列第66名;其後有擠進前100名的大學,分別有第72名的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第74名的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第82名的國立清華大學以及第94名的台北醫學大學。另外,國立成功大學、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立中山大學等9間大學,則成功進入前250名。2025亞洲最佳大學排名出爐! 台大擠進「前30強」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Gr0mh0

Asia University Rankings 2025 | 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 https://bit.ly/3EyUNwy

2025亞洲最佳大學排名/遠見雜誌2024最佳大學排行榜202025亞洲最佳大學排名/遠見雜誌2024最佳大學排行榜20


2025亞洲最佳大學排名/遠見雜誌2024最佳大學排行榜20

豪捐60億自願退場 中華大學董事長:與清華併校,像女兒嫁了好歸宿
私立大學受少子化衝擊陸續退場,但有別於一般私校董事會苦尋新出路,財務健全的中華大學竟主動選擇提早退場,捐出校產與清大整併。他們為何如此佛心?
中華大學-清華大學-董事會-楊勝翔-劉維琪-大學退場-公私併-併校
中華大學董事長楊勝翔(左)與校長劉維琪(右) 圖片來源:黃明堂攝文 蕭歆諺   天下Web only
發布時間:2024-12-12
豪捐60億自願退場 中華大學董事長:與清大併校,像女兒嫁了好歸宿|天下雜誌 https://bit.ly/4ghE7aA
11日,清華大學下午召開校務會議,以全票之姿通過與中華大學的整併案,雙華攜手打造「清華²科技園區」,預計在明年4月報請教育部核准。由於教育部普遍鼓勵公私併,若無意外,兩校合併勢在必行。
這是我國繼台科大與華夏科大後的第二例大學公私併,引起外界關注。
然而,中華大學財務健全,2023學年註冊率雖低於被視為生存關鍵的六成淹水線,約49%,仍贏過4所大學,並非教育部認列的專案輔導學校。董事會為何會捐出價值超過60億元的校產,同意提早退場?
主動接觸清華,繼承創校董事精神
中華大學的校徽上的15顆星星,代表的是林政則、王榮昌、蔡兆章等15位創校董事,這群新竹地方士紳為了作育英才,捐資興學,在1990年草創中華工學院。
目前董事會成員多是創校董事與其二代,中華大學董事長楊勝翔說,大家在意的是為國育才,不拘泥形式,與清華整併因此成為選項。
選擇提早退場,最大關鍵是不想拖到一刻。他指出,學校10多年前即預見少子女化趨勢,主動裁併科系,持續摸索學校永續發展的方向。近年生源加速減少,董事會的確考慮過繼續拚戰或退場後轉作其他事業,但評估後都認為難以長久,最後受台科大與華夏公私併啟發而走這條路。
「白話說,我們不允許自己甩鍋跟擺爛,」他強調,如果拖到最後一刻才退場,交給政府處理,實在愧對創校董事,因此決定在學校狀況還算好時盡快整併,甚至主動出擊聯繫清華。
私校董事會普遍將學校「攬牢牢」,認定校產是「自己的」,和清大整併,形同放棄法院登記現值約55億元的土地等校產,難道不會心痛嗎?「辦學校本來就是為了公益,有什麼好痛?」原本不苟言笑的楊勝翔突然露出笑容。
董事會火速全數贊成,從會中第一次提到整併案,一路到最後拍板通過花不到兩個月時間。會中花最多時間討論是如何保障教職員工的權益。
「這感覺很像嫁女兒,我們相信清華是好歸宿,」楊勝翔是新竹在地重要建商昌禾建設公司總經理,擔任董事前,常跟著父親、前董事楊玉輝到學校走走,對學校的感情不在話下。
選擇清華,一來是因為較早與清華接觸,二來是董事會中有清華校友。最終成案關鍵,則是10月21日林本堅親自率隊到董事會分享未來規劃,被他們想為國育才的誠意所感動。
管理大師獻策,提早退場創造多贏
兩校整併案能成,扮演軍師角色的中華大學校長劉維琪功不可沒。劉維琪表示,過去他曾多次到董事會分享高教趨勢,介紹華夏未來可能的轉型方向,並報告公私併的方案後獲採納。
他認為兩校整併能創造多贏,清華有更多校地與空間育才,中華教師能確保工作,學生則能原校畢業,領中華的畢業證書之餘,還能修到清華教授開的課。
回顧整併案成案關鍵,他再三強調董事會扮演重要角色。但他對董事會的無私決定並不意外,因為與董事會互動的經驗,他能充分感受到董事會動機單純,一心想作育英才。
因為有別於他校董事會多是單一家族主掌,中華15席董事平起平坐,輪流做董事長,且董事會從未干預校務、插手人事與會計。
「我跟中華沒什麼淵源,接下校長是被董事會感動,」回首2013年接下校長的契機,他提到,當時在前校長張家祝推薦下,與數位中華大學前後任董事長一同在台北諾富特華航桃園機場飯店吃飯,回憶歷歷在目。
時光荏苒,劉維琪在中華當了9年校長,走在校園裡幾乎每位同學看到他都會打招呼。曾擔任中山大學校長的他,從研究型大學到中華大學的確花了些時間適應。
如今他最自豪的,是中華大學學生「CP值」很高。這是他們自己設下的評估標準,意為學生雖然入學成績不高,但半數科系畢業生領取的平均薪資高於全國私立大學平均,代表學校能充分為學生加值,就業具競爭力。
中華大學34年來培育6萬名學生,都是社會中堅份子,劉維琪強調,許多畢業生就近到竹科上班,諸多政壇人士也來自中華,未來整併後,雖然形式轉變,相信仍會繼續培育國家所需人才。
「很期待能跟中華合作,」清華大學校長高為元說,清華校務會議通過中華大學整併意向案是重要一步,未來會參酌兩校師生建議穩健前行。
未來兩校攜手成立科技園區,配合國發會「桃竹苗大矽谷推動方案」期待能仿效史丹佛大學或聖地牙哥加州大學一樣,吸引更多產業與新創進駐,提升當地的經濟發展與全球競爭力。
第二例公私併能否成功仍有待觀察,但中華大學董事會的決定,無疑為校徽上15顆星星添亮,或可為其他私校參考效法。
豪捐60億自願退場 中華大學董事長:與清大併校,像女兒嫁了好歸宿|天下雜誌 https://bit.ly/4ghE7aA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1113 11:04:02)半導體、AI等資通訊產業的蓬勃發展,吸引了大眾的廣泛關注,也深深的影響高中生選擇科系的趨勢,越來越多學生傾向選擇自然組。逢甲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在2024年大學問網站統計的「資訊工程學類熱門學類排行榜」中,根據2024年1月3日至9月10日的3,934萬筆瀏覽數據,成功挺進全台前列,位居第7名,顯示出該系在高中生間的高度關注和受歡迎程度。
2024大學問熱門學類排行榜,逢甲資訊工程學系全台第七 https://bit.ly/4fqlqRi
2024大學問熱門學類排行榜【資訊工程學系】 -國內普大及科大的資工科系多達127系,逢甲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名列全台第 7。
大學問網站於報導中表示,現今高中生在選擇科系時,已不再僅以名校光環為依據,而是更重視自身的興趣志向和未來的職業發展,並呈現「選系不選校」的趨勢。資訊工程學類人才需求旺盛,國內普大及科大的資工科系多達127系,能擠進前20名榜單的科系,不論國立、私立都是業界搶手人才,且逢甲大學資訊工程學系長期關注熱度不退。
逢甲大學資工系除了受高中生關注外,每年的註冊率也都是100%,顯示出學系在學術實力和產學合作上的優勢備受肯定。資工系強調「理論與實務並重」的教學模式,鼓勵老師帶領學生參與國內外競賽,累積實戰經驗;且擁有強大的師資團隊,包括電腦科學領域全球排名前萬分之一的頂尖科學家張真誠講座教授、鴻海研究院執行長兼資通安全研究所所長李維斌,以及資策會資安科技研究所所長李榮三等。此外,資工系亦積極發展與產業接軌的課程內容,並定期與業界領袖合作舉辦專題實作及實習機會,讓學生能在校園內外充分結合理論與實務,為未來的職涯奠定堅實基礎。2024大學問熱門學類排行榜,逢甲資訊工程學系全台第七 https://bit.ly/4fqlqRi

2025亞洲最佳大學排名/遠見雜誌2024最佳大學排行榜20


2024全球最佳大學排名 雲科大名列 台灣第7 科大第1 | 中央社訊息平台

2025亞洲最佳大學排名/遠見雜誌2024最佳大學排行榜202025亞洲最佳大學排名/遠見雜誌2024最佳大學排行榜20


「2024企業最愛大學調查」,前3名依序是成功大學、台灣大學、陽明交通大學;《遠見雜誌》公布的「2024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前3名依序是成大、北科大、台科大,台大落在第4名。   https://bit.ly/3TxiWbk


全球最佳大學排行榜出爐!全台11所大學入列 2私校「擠進台灣前5名」 | 生活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2025亞洲最佳大學排名/遠見雜誌2024最佳大學排行榜20


2024年亞洲的大學排名公布 國內前10名再增加一私校

2025亞洲最佳大學排名/遠見雜誌2024最佳大學排行榜20

2024年亞洲的大學排名公布 國內前10名再增加一私校


企業最愛大學!台大第2、清大第5 冠軍是它

2025亞洲最佳大學排名/遠見雜誌2024最佳大學排行榜20

企業最愛大學!台大第2、清大第5 冠軍是它


2023最佳大學排行榜出爐》臺成交清蟬聯霸榜,中山搶進前五強 | 遠見雜誌

2025亞洲最佳大學排名/遠見雜誌2024最佳大學排行榜202025亞洲最佳大學排名/遠見雜誌2024最佳大學排行榜202025亞洲最佳大學排名/遠見雜誌2024最佳大學排行榜202025亞洲最佳大學排名/遠見雜誌2024最佳大學排行榜202025亞洲最佳大學排名/遠見雜誌2024最佳大學排行榜202025亞洲最佳大學排名/遠見雜誌2024最佳大學排行榜20

2023最佳大學排行榜出爐》臺成交清蟬聯霸榜,中山搶進前五強 | 遠見雜誌

2023台灣「最佳大學排行」出爐!中山殺進前五 5年內14校退場 | 新奇 | NOWnews今日新聞


2025亞洲最佳大學排名/遠見雜誌2024最佳大學排行榜202025亞洲最佳大學排名/遠見雜誌2024最佳大學排行榜202025亞洲最佳大學排名/遠見雜誌2024最佳大學排行榜202025亞洲最佳大學排名/遠見雜誌2024最佳大學排行榜202025亞洲最佳大學排名/遠見雜誌2024最佳大學排行榜202025亞洲最佳大學排名/遠見雜誌2024最佳大學排行榜202025亞洲最佳大學排名/遠見雜誌2024最佳大學排行榜20

2023最佳大學6面向評比、48細項指標…台大奪18項冠軍 中醫大5項居首 2023最佳大學排行榜出爐》臺成交清蟬聯霸榜,中山搶進前五強 | 遠見雜誌
2023-07-02 11:29 遠見/ 文 / 遠見編輯部 2023最佳大學6面向評比、48細項指標…台大奪18項冠軍 中醫大5項居首 | 文教新訊 | 文教 | 聯合新聞網
2023最佳大學6面向評比、48細項指標…台大奪18項冠軍 中醫大5項居首 | 文教新訊 | 文教 | 聯合新聞網 https://bit.ly/3QoDtxT
2023最佳大學六面向評比出爐,最終以台大奪18項獲冠軍,中醫大五項居首。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林俊良攝影
  在2023最佳大學評比中,《遠見》從六大構面做為排名評比基準,除了「社會聲望」「學術成就」「教學表現」「國際化程度」「產學合作」,以及「財務體質」重要指標之外,今年的細項指標也擴增到48項,最終台大18項冠軍,中醫大五項居首,陽明交大奪四枚金牌,成大、北醫拿下三項榜首,政大、台師大、慈濟、東海、北科大各得兩項第一。
 在「愈特色、愈出色」已成為評定一所好大學的普世價值下,為了彰顯多元價值,《遠見》不僅推崇總分績優的學校,對於單科高分的特色大學,亦予以表揚。
 多年來,《遠見》針對「社會聲望」「學術成就」「教學表現」「國際化程度」「產學合作」,以及「財務體質」等六大構面進行排名,鼓勵各校展長才。同時,這六大面向下的細指標,《遠見》亦與時俱進尋找更貼合時勢、具鑑別度的指標來評比,並汰換不合時宜的項目。而今年,則從細指標總數則從44項擴增為48項。
 其中,六大面向的榜首全為台灣大學,而二至五名依序是,「社會聲望」的中山大學、成功大學、陽明交通大學、台北醫學大學,「學術成就」為陽明交大、清華大學、成大、中國醫藥大學,「教學表現」是成大、北醫、中醫大、清大,「國際化程度」為政治大學、逢甲大學、清大、淡江大學,「產學合作」是陽明交大、成大、清大、中山,至於「財務體質」則是成大、中醫大、慈濟大學以及清大。
 社會聲望〉 2023最佳大學排行榜出爐》臺成交清蟬聯霸榜,中山搶進前五強 | 遠見雜誌
北醫執行ESG成效卓著,為最具聲望私校
 「社會聲望」方面,前四名為頂大的天下,分別是台大、中山、成大和陽明交大,而素來重視ESG的北醫,今年則以SDG影響力第一名,以及國際聲望第二名的實蹟,在整體成績上較去年進步兩名,擠下清大,成為前五強中,唯一的私立大學。
 至於中山,該校以學校自籌補助學生的平均金額全台第一之姿,總成績超越了成大、陽明交大、清大等傳統頂大。
 不過攤開整份榜單,亦有生面孔。其中,高雄醫學大學,今年在企業最愛大學生排名大幅進步,使其在社會聲望,一舉闖進前30名,排名較去年進步了八名。而今年也在社會聲望進步五名的雲林科技大學,則從去年的15名進入十大「社會聲望」學校之列,該校在自籌補助學生之平均金額表現最為亮眼,進步驚人,變成第20名。
 值得一提的是,致理科大在單一面向「在學學生參與競賽、論文出版成效之平均參與人次」,異軍突起,為全台第一。
 進一步檢視在「社會聲望」面向中最受矚目的兩大指標。首先為「企業最愛大學生」,前五名為成大、台科大、北科大、台大、陽明交大。高雄科技大學則由去年的第14名大幅進步六名,為第八名,是前十名中最佳進步獎。而第九名的淡大,擠下逢甲,奪得年度最受歡迎的私校。至於第17名的聯合大學、第22名的高師大,以及第26名的北護大、僑光科大則是這波企業最愛大學生中,好評度進步最多的。
 至於被視為最具專業口碑指標的「校長互評」,在排名前30名的學校中,台北大學、高醫大、台灣海洋大學、暨南大學,以及文藻外語大學,依序是校長眼中好評度上升最快的好學校,分別進步了15、7、6、6、6名,成為27、24、26、28、30名。
 圖/社會聲望30強。遠見後製
圖/社會聲望30強。遠見後製
學術成就〉
中央研究能量傲視群校,穩霸前十強
 「學術成就」面向前七名不動如山,分別由台大、陽明交大、清大、成大、中醫大、長庚大及台師大領銜(表2)。其中,陽明交大在每師平均承接「學術研究」計畫經費金額達211.8萬元的佳績,拿下全台第一。
 而向來以科學研究著稱的中央,對研究計畫多所著墨,從去年的第11名,前進至第八名。其中,該校的國科會補助研究計畫每師平均件數,今年更前進至全台第三,令人激賞。
 至於亞洲大學的「學術成就」在國立及醫科類大學霸榜的環境中,異軍突起,該校在FWCI 領域權重引用影響指數,以及專任教師平均英文論文數,都是全台第四,使其「學術成就」面向排名擠進第12名,十分難得。
 而「專任教師獲獎/榮譽人數」向來被視為一個學校的名師數,今年東海大學一舉前進了17名,使得該校在「學術成就」分數大進補,從去年的28名進步四名,成為第24名。虎尾科技大學也在「專任教師獲獎/榮譽人數」大有進步,從39名前進至30名。
 圖/學術成就30強。遠見後製
圖/學術成就30強。遠見後製
教學表現〉
政大強調跨域學習,教學表現大幅進步
 在現今的高教圈中,學校的教學資源十分仰賴政府補助,因此「教學表現」榜上,通常都是頂大或醫科大學獨占。而以人文社科為主軸的政大,在「取得輔系與雙主修之畢業生比例」登上全台第一,政大更因此在「教學表現」榜,從去年的18名,前進至第13名。
 而身為全台唯一市立大學的台北市立大學,其在就學穩定率上進步了15名,使其「教學表現」的表現從40名進步10名,搶進30大。
 至於「教學表現」面向中,以註冊率最受矚目,今年則有七所學校以100%的比率,並列第一,分別是成大、中央、清大、台科大、北科大、陽明交大及中興。其中,中興從去年的第10名變為第一名,最受關注。
 另外,「生師比」亦是「教學表現」面向的關鍵指標。前五名全為醫科大學,分別為北醫、長庚大、高醫大、慈濟及中醫大。而這次位居第17名的大葉大學,是全台生師比優化最成功的學校。
 圖/教學表現30強。遠見後製
圖/教學表現30強。遠見後製
國際化程度〉
逢甲、淡江國際化程度驚人,占據前五大
 為了在世界舞台打擂台賽,國際化已成了各大學必練的武功,許多私校為打出知名度及擴充生源,「國際化」程度相當突出,以前十名來說,逢甲、淡江、文藻、中醫大就分別占據第三、五、九、十名。
 其中,逢甲推動日間學制修讀雙聯學制,不遺餘力,該指標的學生數為全台第一。而素為國際化評比常勝軍的淡大,其「修習全外語院、系所、學位學程之學生數」亦是全台第一。外語專科起家的文藻,國際化更已成學校的DNA,該校在「國際教師數比(所有)」的指標上,名列全台第一。
 綜觀「國際化程度」面向,其中的「跨國學位合作校數」代表學生跨境學習的機會多寡,最被注意。而這項指標中,除了占據前五名的頂大外,銘傳大學、元智大學分別拿到了第六、七名。
 圖/國際化30強。遠見後製
圖/國際化30強。遠見後製
產學合作〉
長庚大學連結力強,前十名中唯一私校
 近年來,隨著「學用落差」議題發燒,「產學合作」成為評定大學能否接地氣的指標。其中,前十名皆為老牌的醫理工大學,而長庚大學拿下第八名,成為前十名中唯一的私立大學。至於中山一舉進步五名,拿下第五名。
 而在該面向中,以「台灣專利數」「每師平均產學收入」最能看出能量所在。其中,勤益科大在「台灣專利數」僅次於台成清交和台科大,位列第六。而慈濟則成為全台「每師平均產學收入」最高的學校。
 另一項重大細指標「推廣及產學收入」,今年嘉義大學表現可圈可點,一舉從57名進步到第26名。
 圖/產學合作30強。遠見後製
圖/產學合作30強。遠見後製
財務體質〉
校際差距大,台大總經費為平均值6.6倍
 最後則是「財務體質」面向,除了傳統的國立頂大外,醫科類,尤其設有醫院的大學財源豐沛,令人稱羨,前四強由台大、中醫大、成大和慈濟大學站穩。而前十名僅有清大、明志科大和中央沒有附設醫院。
 台塑集團旗下的明志,受惠於母公司奧援及握有集團上市公司股票,每年股利豐厚,財務狀況傲視其他私校,其財務速動比率名列第五。至於清大,在本年度現金增減情形排名由全台第30名,前進至第三名。
 「財務體質」面向中,最被關心的是「學生平均經費」及「全校總經費」,前者由中醫大、北醫和高醫分居前三名,其中,中醫大每位學生分得71.7萬元,足足比台大的50.5萬元多了21.2萬元,幾乎是最後一名的七倍。而總經費仍是台大居冠,年收168.9億元,為平均25.6億元的6.6倍,更為最窮學校的25.6倍。
 此外,若綜觀48項指標的成績,台大果然家大業大,獨得18項冠軍,中醫大則有五項居首,陽明交大奪得四枚金牌,成大、北醫則拿三項榜首,政大、台師大、慈濟、東海、北科大各得兩項第一,其餘如清華、文化、中華大學、文藻、致理科大、中山、中央、中興、台科大、北商大、北教大、淡江、逢甲、銘傳、龍華科大、實踐及虎尾科大,則各有一項位居龍頭。
2023最佳大學6面向評比、48細項指標…台大奪18項冠軍 中醫大5項居首 | 文教新訊 | 文教 | 聯合新聞網 https://bit.ly/3QoDtxT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1: Top Global Universities | Top Universities

2025亞洲最佳大學排名/遠見雜誌2024最佳大學排行榜20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1: Top Global Universities | Top Universities

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台43校進榜 台大退步74名、3私校超越清交成
國立台灣大學在最新公布泰晤士報2023世界大學排名中,名列第187名。(擷取自泰晤士報官網、資料照;本報合成)
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台43校進榜 台大退步74名、3私校超越清交成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TebjDR
2022/10/12 17:55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泰晤士報公布最新2023世界大學排名,榜首由英國牛津大學奪下,而台灣部分今年則有43所大學上榜,比去年增加3所,其中排名最前面的是國立台灣大學第187名,但比去年的113名呈現大幅後退,總體而言進入前1000大的學校共有11所,與去年數字持平。
泰晤士高等教育特刊(THE)所公布榜單中,全球榜首依舊由英國牛津大學奪冠,已連7年奪魁,而哈佛大學、劍橋大學、史丹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則依序名列第2、第3及第4與第5名。
至於台灣上榜前1000大的學校,除了排名第187名的台大以外,還包括中國醫藥大學(251-300)、台北醫學大學(301-350)、亞洲大學(351-400)、國立清華大學、(501-600)、國立陽明交通大學(501-600)、國立成功大學(601-800)、國立台灣科技大學(601-800)、國立雲林科技大學(601-800)、國立中山大學(801-1000)、國立台灣師範大學(801-1000)等10校
此外,後面依序包括長庚大學、輔仁大學、高雄醫學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國立台灣海洋大學、長庚科技大學、中原大學、明志科技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國立中正大學、國立中興大學、國立東華大學、淡江大學、東海大學、慈濟大學、元智大學等,則都排在前1500名以內。
泰晤士報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納入104個國家和地區的1799所大學,透過13項績效指標,衡量學校教學、研究、知識移轉和國際視野等4項領域的績效。而今年的排名分析了超過1550萬份研究出版物及其1.21億次引用,並包括針對全球4萬名學者的調查。
國立台灣大學在最新公布泰晤士報2023世界大學排名中,名列第187名。(記者楊綿傑攝)
國立台灣大學在最新公布泰晤士報2023世界大學排名中,名列第187名。
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台43校進榜 台大退步74名、3私校超越清交成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TebjDR
-----------------------------------------
2022年10月12日世界大學排名「台灣43校進榜」 台大排187、1私校超越清交成 https://bit.ly/3EESJkk
泰晤士2023年世界大學排名12日公佈,台灣大學位居第187名,也是台灣大學院校排名第一。(翻攝自台大官網)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特刊12日公佈最新2023年世界大學排名,今年全球約有1,799所學校入榜,第一名為英國牛津大學,這也是該所學校連續7年蟬連世界第一,前十名都由英國、美國的大學奪下;台灣今年則有43所學校上榜,其中台灣大學排名第187,而亞洲大學以第384名,領先國內清大、陽明交大、成大。
《泰晤士高等教育》特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簡稱THE)表示,2023年的世界大學排名納入104個國家地區,共有1,799所大學院校上榜,較2022年增加137所,今年規模也是史上最大的一次。
2023年世界大學排名透過13項績效指標,衡量學校教學、研究、知識移轉和國際視野等4項領域的績效。而今年的排名分析了超過1,550萬份研究出版物及其1.21億次引用,並包括針對全球4萬名學者的調查。
依據《泰晤士高等教育》排行榜,英國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連續7年位居榜首,第2名為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英國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與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則並列第3名,第5名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前十名由英、美兩國包辦。
至於台灣的大學,今年有43所學校上榜,數量創歷史新高,其中有3所大學首次入榜,包含文化大學、虎尾科技大學、高雄科技大學,世界排名在第1501名後,而擠進前1000名的學校有10所,依順序為台灣大學、中國醫藥大學、台北醫學大學、亞洲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成功大學、台灣科技大學、雲林科技大學、中山大學。
而台灣第一首府台灣大學更進入世界排行榜前200名,排名第187,此外,亞洲大學在今年排名第384,相較於去年的第586名,名次進步219名,更領先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成功大學。
世界大學排名「台灣43校進榜」 台大排187、1私校超越清交成 https://bit.ly/3EESJkk
------------------------------------------------------
國立台灣大學本次全球排名第187名,台灣位在排名500名內的大學依序還有中國醫藥大學、台北醫學大學、亞洲大學與清華大學,台灣排名第6至10名則是陽明交通大學、成功大學、台灣科技大學、雲林科技大學及中山大學。
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出爐:牛津大學蟬聯7年冠軍、台大187名較去年退步74名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bit.ly/3esCFY8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特刊公布2023年世界大學排名,本次排名涵蓋全1799間大學,英國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連續7年蟬聯第1名。
而在本次排名中,第2名是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第3名由英國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和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並列,第5至10名依序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美國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美國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美國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及英國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在前10名的學校中,光是美國就佔了7所,英國佔了3所。
在台灣的部分,國立台灣大學本次全球排名第187名,較去(2022)年113名退步;台灣位在排名500名內的大學依序還有中國醫藥大學、台北醫學大學、亞洲大學與清華大學,台灣排名第6至10名則是陽明交通大學、成功大學、台灣科技大學、雲林科技大學及中山大學。
放眼全亞洲的大學排名,最高的是中國清華大學(16名),接著依序是中國北京大學(17名)、新加坡國立大學(19名)、香港大學(31名)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36名)。中國共有7所大學進入前百,香港5所、日本2所、新加坡2所、韓國2所。
美國仍佔主導地位,亞洲正縮小差距
THE的排名透過教學、研究、知識轉移和國際視野來評價全球研究型大學,採用13個績效指標進行全面性比較。本次排名研究了1550萬份研究出版以及1億2100萬次學術引用,還有超過4萬份來自全球研究者的回覆。
THE指出,美國共有177所學校上榜,是全球數量最多的國家,也是佔據前200名最多學校的國家,共有58所。中國今(2022)年共有11所學校進入前200強,超過澳洲。另外,有5個非洲國家首次進入排名,分別是尚比亞、納米比亞、莫三比克、辛巴威和模里西斯。
根據《富比世》的報導,從本次排名看來,在美國維持全球高等教育地位的同時,亞洲的大學正在逐漸縮小差距。雖然美國在前10名中佔據了7所,但美國只有34所大學進入前百,比5年前少了9所,相較中國則是從2所上升到7所。不過,美國整體的主導地位,仍然不太可能在短期內受到嚴重挑戰。
THE首席知識官巴堤(Phil Baty)表示,有人擔心英國脫歐之後,會脫離歐洲的研究和資金,但英國本次仍然表現強勢。儘管有一些領先的英國大學排名下降,縱看美國、英國在排名前段的表現,巴堤認為仍然維持主導地位,「但他們的相對實力正在減弱」,而在東亞地區領先的中國,佔據了越來越多前200名的位置。
巴堤特別點出中東地區的情況,他認為沙烏地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正在透過豐富的投資,帶來一場由創新和創造知識引領的新復興,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大學(King Abdulaziz University)是全球發展最快的大學之一,和去年的190名相比,今年竄升到101名。
在連續7年獲得第1名之後,牛津大學副校長理查森(Louise Richardson)表示,非常感謝那些致力於排名的人,排名對大學相當有幫助。同時,他也感謝牛津大學傑出的人們,其研究和教學不斷激發想像力、開拓視野、治療疾病,且為了改善社會探索艱深的問題。
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出爐:牛津大學蟬聯7年冠軍、台大187名較去年退步74名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bit.ly/3esCFY8
----------------------------------------
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公布 台大列台灣第一、全球第187名
2022-10-12 15:31 中央社/ 倫敦12日專電
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公布 台大列台灣第一、全球第187名 | 大學研究所 | 文教 | 聯合新聞網 https://bit.ly/3Vh2Stj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特刊(THE)今天公布2023年世界大學排名,英國的牛津大學連續第7年蟬聯世界第一,台灣大學則是台灣的排行榜龍頭。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特刊(THE)今天公布2023年世界大學排名,英國的牛津大學連續第7年蟬聯世界第一,台灣大學則是台灣的排行榜龍頭。
不過,台灣大學此次在全球排名第187,2022年則是第113名。
根據泰晤士高等教育特刊排行榜,英國與美國的大學院校囊括世界前10名。第一名是英國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第2名是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英國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Cambridge)與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並列第3,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Technology)則名列第5。
排名第6至第10名依序是美國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美國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美國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英國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College London)。
台灣方面,THE表示,今年有43所來自台灣的大學院校進入世界排名,數量創歷史新高。其中,有3所大學院校今年首次入榜,包括中國文化大學、虎尾科技大學、高雄科技大學。它們的世界排名都在1501+(第1501名以後)區間。
至於台灣的排行榜,名列前10依序是台灣大學、中國醫藥大學、台北醫學大學、亞洲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成功大學、台灣科技大學、雲林科技大學、中山大學。其中,僅台灣大學進入世界排行榜前200名。
THE表示,2023年世界大學排名納入104個國家地區的1799所大學院校,較前一年增加137所,是THE世界大學排名長達19年歷史中,規模最大的一次。
在世界大學排名變化趨勢方面,THE指出,名列世界前100強的美國大學院校總數持續下滑,由2018年最高峰的43所,下降至2023年榜單的34所。
中國有7所大學院校進入世界排行前100名,其中名列世界前50有北京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世界排名分別是第16、第17。
THE世界大學排名依據是對1550萬份研究出版品和1億2100萬次相關引用,以及超過4萬份年度學術聲譽調查回函和數十萬筆數據的分析結果,涵蓋教學環境、國際展望、產業連結等,採用13個績效指標。
THE首席知識官巴堤(Phil Baty)指出,整體而言,台灣在世界大學排名的表現依然突出,且其中幾所大學院校的世界排名上升。台灣的大學院校持續積極推動知識轉移與企業協作,值得肯定
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公布 台大列台灣第一、全球第187名 | 大學研究所 | 文教 | 聯合新聞網 https://bit.ly/3Vh2Stj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1: Top Global Universities | Top Universities

2025亞洲最佳大學排名/遠見雜誌2024最佳大學排行榜20

亞洲第一換人做!2021全球頂尖大學排名
英國高等教育調查公司(Quacquarelli Symonds,QS)公布「2021世界大學排行」,台灣有12所學校進入前500大,其中台大排名66,比去年進步3名,是歷年最佳,也是我國唯一進入全球前100大的大學;北科大排名488,是首次進入前500大。 
 QS排名採用的評比指標包括:學術聲望(40%)、雇主評價(10%)、平均每位教師論文被引用數(20%)、生師比(20%)、國際教師(5%)及國際學生(5%)等六項。今年共1604所機構進入最終評比,台灣有16所大學進入前1000名,其中12校進入前500大。
 全世界前5名大學分別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史丹佛大學、哈佛大學、加州理工學院及英國牛津大學。亞洲排名最好的學校,則是新加坡國立大學排第11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排第13名、北京清華大學排第15名。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1: Top Global Universities | Top Universities


亞洲第一換人做!2021全球頂尖大學排名【圖】亞洲第一換人做!2021全球頂尖大學排名 https://bit.ly/2F33tMo
英國高等教育調查公司(Quacquarelli Symonds,QS)公布「2021世界大學排行」,台灣有12所學校進入前500大,其中台大排名66,比去年進步3名,是歷年最佳,也是我國唯一進入全球前100大的大學;北科大排名488,是首次進入前500大。 
 QS排名採用的評比指標包括:學術聲望(40%)、雇主評價(10%)、平均每位教師論文被引用數(20%)、生師比(20%)、國際教師(5%)及國際學生(5%)等六項。今年共1604所機構進入最終評比,台灣有16所大學進入前1000名,其中12校進入前500大。
 全世界前5名大學分別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史丹佛大學、哈佛大學、加州理工學院及英國牛津大學。亞洲排名最好的學校,則是新加坡國立大學排第11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排第13名、北京清華大學排第15名【圖】亞洲第一換人做!2021全球頂尖大學排名 https://bit.ly/2F33tMo

2025亞洲最佳大學排名/遠見雜誌2024最佳大學排行榜20


2020-06-30
國內最佳大學排行 綜合類清大.中山排2、5名
國內最佳大學排行 綜合類清大.中山排2、5名 - 客家電視台 https://bit.ly/3glmCqu
【蘇韋宣 徐榮駿 台北】
國內外各大學的排行榜過去經常以學術表現為主,不過今年《遠見雜誌》2020最佳大學排行,將社會公共議題參與的「大學影響力」納入39項評比指標當中,展現了高等教育的趨勢之一,另外因應跨領域人才的需求,今年清大和中山各自因為雙學位人數和跨領域學院制度,在綜合類往前來到第2和第5名。
《遠見雜誌》2020大學排行榜,今年由中山大學搶進綜合類第5名,文法商類的排名則維持不變,依序是台師大、政大、淡江、中正和輔大。而綜合類的排名,除了台大穩坐第1名,另外還有往前1名的清大,再來是成大、交大和中山,其中清大和中山都因為跨領域人才培育的成果而獲得排名進步。
清華大學副校長 林聖芬:「和竹教大合校整合起來,那竹教2個新的學院,教育學院還有藝術學院,我們說都通通要比照清華大學原來的學院,通通要變學士班,變學士班就是,變學士班就是一定要雙主修,所以清華大學現在有,在全國來講,全台灣來講應該是雙專長畢業學生最高的比例。
另外今年《遠見》新增教育部「社會責任實踐計畫」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2項重視社會貢獻的指標來反映高等教育的目標變化,而屏科大也因為表現亮眼,而進入技職類第5名,私立大學的排名則大致維持北醫、中醫大、逢甲、長庚和高醫排名前5。
遠見雜誌主編 謝明彧:「社會希望未來的人才,可以更能夠了解社會議題,也希望他們可以擁有更好的教學內容。」
2020國內大學評比的變化,不僅反映大學辦學目標的改變,也呼應國際上的趨勢,包含頗具國際影響力的大學評比,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也將環保、平權和社會福利,這些項目列入「大學影響力」的排名,更凸顯高等教育更重視的是將所學貢獻社會
國內最佳大學排行 綜合類清大.中山排2、5名 - 客家電視台 https://bit.ly/3glmCqu


英國高等教育調查公司QS公布「2021世界大學排行」,美國麻省理工蟬聯第一。國立台灣大學排名第66,是全國唯一進百大大學,名次較去年第69名進步,也寫下歷年排名最佳記錄。
世界大學排名公布!台大挺進前一百 刷新校史最高紀錄 | 生活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https://bit.ly/2AqsHCo
▲台大今年排名第66,寫下校史最高紀錄。(圖/台大提供)
QS評比指標包括學術聲望(40%)、雇主評價(10%)、平均每位教師論文被引用數(20%)、生師比(20%)、國際教師(5%)及國際學生(5%)等六項,今年共有1,604所機構進入最終評比,最後公布1,002所排名。
台灣有16所大學進入前1千名,前五依序為國立台灣大學排名第66名、國立清華大學168名、國立成功大學234名、國立交通大學240名、國立台灣科技大學267名。
而總排行榜前1到10名分別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史丹佛大學、哈佛大學、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英國牛津大學、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urich)、劍橋大學、倫敦帝國學院、芝加哥大學、倫敦大學學院(UCL)。
▲QS 2021世界大學排行前十名學校。(圖/翻攝自QS網站)
對於本次創紀錄,台大表示,校方近年積極推動國際化及教學創新,從基礎扎根培育、壯大研發實力。希望透過不間斷地推動高教深耕計畫,持續提升教學品質,發展跨領域特色研究,強化研發創新能量以及推展國際化及與研究機構的合作研究等,提高學校國際學術界的能見度與影響力
世界大學排名公布!台大挺進前一百 刷新校史最高紀錄 | 生活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https://bit.ly/2AqsHCo

2025亞洲最佳大學排名/遠見雜誌2024最佳大學排行榜20


「你知道香港中文大學在世界大學的排名嗎?」「QS世界大學排名:香港大學25、科技大學32、中文大學46、城市大學52、理工大學91、浸會大學261。台大69、清大173、成大225、交大227、中山410、政大556。是在哈囉?」、「那些都是頂尖生啊」、「香港一共只有10所大學,這次被攻打的中大跟理大世界排名前50」、「東華恨不得歡迎理大港生選擇去東華就讀」。 https://is.gd/gRepic


英國泰晤士報高教特刊公布「2020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東海大學與台大同樣位列全台第3,且為私校第1。(東海提供/林欣儀台中傳真)
英國泰晤士報高教特刊公布2020「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東海大學位居全台第3、私校第1。圖為該校舉辦大學入門活動。(東海提供/林欣儀台中傳真)
全球影響力大學排名 東海大學居全台私校第一 - 生活 - 中時 https://bit.ly/3bzP1XE
英國泰晤士報高教特刊(THE)公布2020「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台灣共12所學校上榜,其中,東海大學今年首度參加,與來自全球767間學校一同受評,一舉奪下佳績,與台灣大學並列全球排名101至200名間,位居全台第3、私校第1名。
世界大學社會影響力排名(University Impact Rankings)是以聯合國發表的終結貧窮、終結飢餓、健全生活品質等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評比標準,針對各大學教學產研能量轉化的對世界永續發展貢獻度做排名,展現大學社會責任(USR)的具體推動成效。
除躋身全球前200大,東海在「淨水與衛生」項目更位列世界第10名,顯見其推動的「誠食、好氣、靚水、共善」USR計畫,以及與市府共同攜手整治東大溪計畫等,都對校園、社區的永續發展深具影響;另東海也在「可負擔能源」、「永續城市」分別排名世界第46、92名,反映出學校針對節能減碳、智慧校園與高齡主題等議題的投入獲得肯定。
「此排名呈現東海大學近年來在永續議題上的投入與成效!」校長王茂駿表示,學校長期關注環境議題,持續發展文化、社會、經濟與生態四大永續,率先成立「大學社會責任策略發展委員會」,且於校內實施智能節電、生態農場與東大溪水環境改善計畫,連續2年獲得台中市低碳永續城市傑出貢獻獎。
東海大學社會責任推動USR計畫總主持人兼副校長詹家昌指出,為確實執行USR計畫,學校編制社會責任報告書、也針對其中長期效益做評估並尋求改進,也回應國際社會主流,是獲得評比肯定的重要原因。此外,東海也獲「天下US大學公民調查」私校第3名,並於環境永續面向為私校第1,在社會參與方面也擁有高度肯定。
全球影響力大學排名 東海大學居全台私校第一 - 生活 - 中時 https://bit.ly/3bzP1XE

2025亞洲最佳大學排名/遠見雜誌2024最佳大學排行榜20

 


全球最佳大學 台大82名
【中央社╱倫敦10日專電】   
2013.09.10 08:15 am

英國高等教育調查公司QS今天公布2013/2014世界最佳大學排行榜,麻省理工學院蟬聯第1,國立台灣大學排名較去年下跌2名,成為第82,是台灣唯一晉身全球前百大的大學。

負責調查的QS公司研究部主任梭特(Ben Sowter)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時說,今年評比的大學增加100所,競爭更為激烈,也影響排名,台灣的大學在國際性指標部分得分較低,雖然台大排名下滑2名,但不代表台大的學術水準降低,隨著評比的大學增加,競爭加劇,能維持或接近之前的排名,已是1項成就,明年台大的排名有機會反彈回升2到3名。

交通大學、成功大學及中央大學今年的排名都上升,交通上升8名,成大一舉勁升24名,表現亮眼。

根據調查,上榜的台灣幾所大學及排名分別為:台大82名(去年80名)、清華大學199名(去年192名),交通大學230名(去年238名),成功大學247名(去年第271名),陽明大學第295名(去年第285名),台北醫學大學第363名(去年第323名)。

QS公司對401名之後的大學不做個別排名,中央大學排名在401到410名之間(去年401到450名之間),台灣科技大學在411到420名之間(去年第396名),中山大學在461到470名之間(去年在451到500名之間),台灣師範大學在481到490名之間(去年在451到500名之間)。

長庚大學排名第501到550名之間(去年在451到500名之間),中興大學在551到600名之間(去年在601名之後),台北科技大學首次進榜,排名在551到600名之間,政治大學在601到650名之間(去年在551到600之間)。

梭特指出,加強與其它大學合作,可以提高論文被引用的次數,如果與外國大學合作,引用率增加100%,非常有利拉抬排名,台灣大學如果要提升排名,必須加強國際化,同時可仿效南韓加強對國際的行銷和宣傳。

QS公司自2004年開始進行世界大學排行榜調查,今年共有835所大學,使用的6項評比指標包括:學術界人士評比(占40%)、雇主評比(10%)、外籍教師人數及外籍學生人數(10%)、教師與學生比例(20%)、教師研究報告被引用次數(20%),共有6萬94名大學人員,2萬7957名企業雇主參與,是歷年來最大規模。

【2013/09/10 中央社】

全文網址: 全球最佳大學 台大82名 | 國際 | 即時新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5/8153587.shtml#ixzz2eYdOvXT3
Power By udn.com


2019年

2025亞洲最佳大學排名/遠見雜誌2024最佳大學排行榜202025亞洲最佳大學排名/遠見雜誌2024最佳大學排行榜20

2020世界大學排名 台大躍升120名史上第二高列印
分享2020世界大學排名 台大躍升120名史上第二高到Facebook分享2020世界大學排名 台大躍升120名史上第二高到Line
泰晤士高等教育特刊(THE)今公布2020年世界大學排名,台灣大學從去年的170名升到120名。(資料照)
2019-09-12 09:01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泰晤士高等教育特刊(THE)今公布2020年世界大學排名,台灣大學名次大躍進,從去年的170名升到120名,僅比2011年的115名略低,創該排名史上第2高,也是國內唯一闖進全球前200名的學校。
202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今正式發布。(圖取自網站)
202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今正式發布,其用13項績效指標,評論全球各大學,並統計分數進行排名,包含教學(學習環境); 研究(數量、經費和聲譽); 論文引用(研究影響力);來自企業的研究經費(知識轉移); 和國際視野(員工、學生、研究)等。
最新排名中,台灣大學名列第120名,較去年的170名大幅提升50名,也是國內唯一進全球前200名的學校,國內入榜學校尚有:清華大學(351-400)、台北醫學大學(351-400)、中國醫藥大學(501-600)、交通大學( 501-600)、台灣科技大學(501-600)、陽明大學(501-600)等,加總其他校,共有36校入榜。
全球整體榜單,今年由英國牛津大學奪冠,該校連續4年全球第一,美國加工理工學院則從去年第5升到今年第2,英國劍橋大學、美國史丹佛大學及麻省理工學院等3校,則共同並列第3
2020世界大學排名 台大躍升120名史上第二高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tinyurl.com/y4n5ohn5
Search | 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
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search?search=taiwan
---------------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 THE 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node/707
國立交通大學
台灣國立交通大學(NCTU)成立於1896年,是西方教育體系下引進的最古老的中國大學之一。
它也是第一所引入電氣工程專業的中國大學,也是第一所在高等教育層面提供綜合工程和管理課程的大學。
今天,研究密集型大學分佈在11所大學和一所學校,21個系提供一系列本科和研究生學位,包括科學,工程,計算機,法律和社會科學課程。
NCTU近年來擴大了其國際影響力,鞏固了其作為台灣海外學生的主要目的地的地位,其許多課程都用英語授課。
它強調以實踐和技能為基礎的教學方法,這一點在大學的官方座右銘中很明顯:“吸收新人展望未來,務實工作。”
作為世界領先的技術大學之一,NCTU吸引了包括伯克利,哈佛和劍橋在內的世界上一些最負盛名的大學的博士學位。
其校友包括一些諾貝爾獎獲得者,包括獲得1986年諾貝爾化學獎的袁元利,第一位獲得該獎項的台灣獲獎者,以及獲得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的高行健。
NCTU位於新竹科學園 - 台灣的“矽谷” - 意味著學生可以在知識交流和就業機會方面與一些領先的高科技公司接近。據估計,科學園區三分之二的CEO和管理人員曾經是NCTU的學生。
該大學以為學生提供最先進的設施而自豪,其中包括一個可以作為音樂會和展覽空間的圖書館,多個研究設施以及被認為是台灣最美麗的校園之一,充滿了藝術,雕塑。和花園。
---------------------------
關於國立台灣大學
台灣大學被廣泛認為是台灣最負盛名的大學,現已成為世界上備受推崇的研究型大學。
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28年,當時該機構由日本殖民政府成立為泰國帝國大學。它在1945年贏得抗日戰爭之後被交給了中國的民族主義政府,導致了它的新名稱 - 國立台灣大學。
這所名為NTU的大學目前擁有11所學院,54個系和103個研究生院,4個大學級研究中心(人口和性別研究,凝聚態物質科學,生物技術和生物多樣性),總學生人數約為33,000,包括17,000名本科生和15,000名研究生。
它在Tapei地區有五個校區,另外兩個校區,但其主校區位於台北市中心。
其著名的校友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袁T.利,他是2009年獲得化學獎的第一位獲得該獎項的台灣科學家,普林斯頓大學教授,計算機科學家安德魯·姚和現任台灣總統蔡英英-wen-四位國家元首中的一位出席南大。
大學的座右銘是“誠信,勤奮,忠誠,同情”,這是1949年Ssu-Nien Fu總統在慶祝大學四周年之際的演講中所採用的。
該大學也有自己的官方歌曲,其歌詞由文學院院長沉康波於1968年起草,由作曲家Yuen-Jen Chao創作。
國立台灣大學世界大學排名| THE 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node/618


2020-06-30
國內最佳大學排行 綜合類清大.中山排2、5名
國內最佳大學排行 綜合類清大.中山排2、5名 - 客家電視台 https://bit.ly/3glmCqu
【蘇韋宣 徐榮駿 台北】
國內外各大學的排行榜過去經常以學術表現為主,不過今年《遠見雜誌》2020最佳大學排行,將社會公共議題參與的「大學影響力」納入39項評比指標當中,展現了高等教育的趨勢之一,另外因應跨領域人才的需求,今年清大和中山各自因為雙學位人數和跨領域學院制度,在綜合類往前來到第2和第5名。
《遠見雜誌》2020大學排行榜,今年由中山大學搶進綜合類第5名,文法商類的排名則維持不變,依序是台師大、政大、淡江、中正和輔大。而綜合類的排名,除了台大穩坐第1名,另外還有往前1名的清大,再來是成大、交大和中山,其中清大和中山都因為跨領域人才培育的成果而獲得排名進步。
清華大學副校長 林聖芬:「和竹教大合校整合起來,那竹教2個新的學院,教育學院還有藝術學院,我們說都通通要比照清華大學原來的學院,通通要變學士班,變學士班就是,變學士班就是一定要雙主修,所以清華大學現在有,在全國來講,全台灣來講應該是雙專長畢業學生最高的比例。
另外今年《遠見》新增教育部「社會責任實踐計畫」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2項重視社會貢獻的指標來反映高等教育的目標變化,而屏科大也因為表現亮眼,而進入技職類第5名,私立大學的排名則大致維持北醫、中醫大、逢甲、長庚和高醫排名前5。
遠見雜誌主編 謝明彧:「社會希望未來的人才,可以更能夠了解社會議題,也希望他們可以擁有更好的教學內容。」
2020國內大學評比的變化,不僅反映大學辦學目標的改變,也呼應國際上的趨勢,包含頗具國際影響力的大學評比,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也將環保、平權和社會福利,這些項目列入「大學影響力」的排名,更凸顯高等教育更重視的是將所學貢獻社會
國內最佳大學排行 綜合類清大.中山排2、5名 - 客家電視台 https://bit.ly/3glmCqu


全球大學排行出爐!全台私大輔大排行第4,超車中央、政治大學-風傳媒

輔仁大學排名全台第13名,超越中央大學、政治大學等國立大學。(風傳媒資料照)
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THE)2日公布全球最佳大學排行榜,台灣共有38所大學入榜,其中,輔仁大學排名全台第13名,超越中央大學、政治大學等國立大學;論文品質在全台更是排名第7。
本次的排行榜中,台灣共有18所學校排進全球前1000名。其中台灣大學排名全台第一,全球排名第97,其他在1000名內的學校依序為台北醫學大學(301-350)、國立清華大學(351-400)。
401至500名區間,依序為國立陽明大學、中國醫藥大學;501至600名間,則依序為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國立交通大學、國立成功大學。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則排在601至800名。
801至1000名區間,依序為亞洲大學、長庚大學、國立中山大學、輔仁大學、高雄醫學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國立東華大學。
輔仁大學在本次排名為全台第13名,評比分數29.27,排名超越不少國立大學,論文品質評比更是全台排名第7。對此,輔仁校長江漢聲表示,輔大長年耕耘健康醫療、創意設計及人文關懷等3大方向,結合附屬醫院的啟用與在地鏈結,除了發揮學術專業回饋社會服務,形塑倡議角色對社會的影響外,教學與研究並重,長期獲教育部及科技部肯定,補助破億元,獎勵補助經費也有成長達1億5000萬元。
江漢聲也表示,輔大今年特別在輔大附設醫院注入研究活力,儘管面臨全球少子化危機,輔大仍維持良好的教學品質及研究產出。同時在大學影響力排名上,輔大亦著手推動永續發展目標與落實社會關懷,獲得全球排名高度的評價,同時透過附設教學醫院整合綜合大學之多元特性,如醫學院、理工、民生、文法商、教育、織品及藝術等學院,進行跨領域研究整合,持續努力耕耘,發揮國際影響力。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THE的排名從201名之後其實是採用群組方式,每一群組50校、100校或200校(例如201-250名,401-500名,601-800名),群組內各校「同燈同分」,排序則是按照校名英文字母順序,亞大(Asia)、長庚(Chang Gung)、輔仁(Fu Jen)的排序正是如此
全球大學排行出爐!全台私大輔大排行第4,超車中央、政治大學-風傳媒 https://bit.ly/327qneG


清大輸亞大?全球大學排名的局限 - 生活新聞 - 中國時報 https://bit.ly/3yXnoFN
清大輸亞大?全球大學排名的局限04:102022/10/19 
最近,「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2023年世界大學排名,結果讓許多台灣人既傷心又驚訝:台灣排名最前面的「自然」是眾望所歸的台大。但台大的世界排名一下子從113名滑落至187,這是因為台大的學術、教育水準真的一年內掉了這麼多嗎?
引人注意的是泰晤士排名中,對我國各大學的排名順序,與國人所知的「排序」有很大差異。尤其一向被認為是「頂尖大學」的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成功大學等校,都被私立亞洲大學超越。台灣前4名分別為台灣大學、中國醫藥大學、台北醫學大學、亞洲大學;輔仁大學排名全台第12,遠遠超出眾多國立大學。這些結果是不是很奇特?
亞洲大學、輔仁大學,以及所有在此一排名有亮眼表現的大專院校,的確辦學認真,走出自己的特色路線,值得肯定。只是,它們能迅速超越眾多私立傳統著名大學以及國立頂尖大學,名列前茅,我們在驚艷之餘,真的相信此種排名的「代表性」嗎?有幾個高中畢業生,在選填志願的時候,會因為這個排名(而不只是獎學金)捨清大而就亞大?
其實「排名」是一種參考,也是某種遊戲,而不是「普世價值」。每個排名必然有其排序標準,而「名次」就是在特定排名遊戲的標準中可以得到的位置。以體育競賽來說,棒球、籃球、足球、田徑、拳擊、體操、舉重,在奧運亞運或職業競賽,各有其「排名」。所以,「排名」要有意義,通常是單純的遊戲規則,而且範圍較小,比較準確。
這就讓我們看到「世界大學排名」的局限與虛妄。請問,什麼叫做「好」大學?「優良」大學?全球這麼多國家,這麼多大學,種類特色以及目標如此多樣,能夠用一把尺普遍衡量嗎?「排名」之目的是什麼?是要幫助各國擬訂適當且符合國家需要的教育政策?還是要讓已經具有聲望的大學更容易募款?或是要提供學生選擇學校有清楚的指標?甚至是創造一個「評比排名產業」來獲利?不同的評比排名,會採取不同的標準,而得出差異很大的結論。我們該做的,是了解自己的目標,然後看看那個「排行」與我們的目標相關之處,藉此檢討、學習。而不是看「世界排名」、「全球評比」這類字樣就興奮得要去蹭。
這類全球排名,本質上就有一些學術圈都知道的局限,甚至可說是偏見。凡是以人文社會學科為主的大學,通常在這種排名遊戲中比較吃虧。更根本的問題,是「學術聲望」或「學術影響」其實不只是來自學術本身,更源自學術機構所屬的國家之國力。
當2010年左右,各種大學國際評比出爐後,我就觀察到,台灣的學術研究與教育走歪了。留日留德的新進教授可能被迫要開設「全英語教學」的課程,社會科學的學者只想撰寫英文論文去投稿。學術的在地性、批判性,大幅被「蹭國際」取代。偏偏教育部與學界本該最有冷靜思考與看穿排名假象的能力,卻還一直以大學「排名前進」為目標,用各種補助指標去促使大學教授們做虛工。
要想排名大幅前進嗎?唯一的方法,是讓台灣成為名列前茅的「大國」——經濟大國、政治大國、軍事大國。在政經地位排名後面的小國,鮮少能夠在學術上跳級在前端。當台灣變成如美國、英國、法國乃至中國大陸那樣的大國時,台灣各大學都會排名在前。我們就算只寫台灣的墮胎法,也會成為舉世學習的對象。如果短期內做不到這點,那請先把底子打好,用紮實訓練與在地批判作為學術的根本精神。各種世界大學排名,就是純粹的參考指標與遊戲。(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清大輸亞大?全球大學排名的局限 - 生活新聞 - 中國時報 https://bit.ly/3yXnoFN


台灣頂大總檢討》台清交世界大學排名暴跌,原來栽在這三項指標|天下雜誌

2025亞洲最佳大學排名/遠見雜誌2024最佳大學排行榜202025亞洲最佳大學排名/遠見雜誌2024最佳大學排行榜20

台灣頂大總檢討》台清交世界大學排名暴跌,原來栽在這三項指標|天下雜誌


獨/高科大2教授爆學倫爭議 幫學生找槍手代筆論文涉貪汙罪法辦
2024-07-31 08:30 聯合報/ 記者張議晨/高雄即時報導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爆發嚴重學倫案。該校教授唐惠欽、王嘉男被控收錢幫在職專班學生找槍手代寫論文,每件收費10至20萬元,橋頭地檢署日前指揮高雄市調查處搜索,唐、王兩人經複訊後,依違背職務收受賄賂罪嫌聲押,法院考量2人認罪,各以10萬、20萬元交保,成台灣首件捲入學倫爭議,被依貪汙罪法辦的教授。
唐惠欽、王嘉男均為高科大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專任教授,兩人藉指導該校高階主管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BA)機會,提議學生可將碩、博士論文交由教授協助,兩人再委請外籍學生,協助碩、博士專班學生「代寫」論文。
日前橋頭地檢署指揮高雄市調查處發動搜索,帶回唐惠欽、王嘉男及兩人指導的學生約談。
據悉,兩人起初否認幫學生找「槍手,但多名學生被約談後,部分坦承付錢,橋檢複訊後,認為兩人授予學生學位具受託公務員身分,卻涉嫌收錢幫學生完成論文,依違背職務收受賄賂罪嫌聲押。
橋院審理後,考量多名證人已在偵查中具結證述,且唐、王兩人手機、銀行帳目均已查扣,並坦承犯行,王嘉男以20萬元交保、唐惠欽10萬元交保,並限制出境、出海及限制住居地,並禁止與本案有關人聯繫。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爆發嚴重學倫案,該校工業工程與管理系教授唐惠欽、王嘉男被控幫學生找槍手代寫論文,橋檢複訊後聲押,法院考量兩人認罪均交保。記者張議晨/攝影
獨/高科大2教授爆學倫爭議 幫學生找槍手代筆論文涉貪汙罪法辦 | 法律前線 | 社會 | 聯合新聞網 https://bit.ly/3yseine


2025亞洲最佳大學排名/遠見雜誌2024最佳大學排行榜20

豪捐60億自願退場 中華大學董事長:與清華併校,像女兒嫁了好歸宿
私立大學受少子化衝擊陸續退場,但有別於一般私校董事會苦尋新出路,財務健全的中華大學竟主動選擇提早退場,捐出校產與清大整併。他們為何如此佛心?
中華大學-清華大學-董事會-楊勝翔-劉維琪-大學退場-公私併-併校
中華大學董事長楊勝翔(左)與校長劉維琪(右) 圖片來源:黃明堂攝文 蕭歆諺   天下Web only
發布時間:2024-12-12
豪捐60億自願退場 中華大學董事長:與清大併校,像女兒嫁了好歸宿|天下雜誌 https://bit.ly/4ghE7aA
11日,清華大學下午召開校務會議,以全票之姿通過與中華大學的整併案,雙華攜手打造「清華²科技園區」,預計在明年4月報請教育部核准。由於教育部普遍鼓勵公私併,若無意外,兩校合併勢在必行。
這是我國繼台科大與華夏科大後的第二例大學公私併,引起外界關注。
然而,中華大學財務健全,2023學年註冊率雖低於被視為生存關鍵的六成淹水線,約49%,仍贏過4所大學,並非教育部認列的專案輔導學校。董事會為何會捐出價值超過60億元的校產,同意提早退場?
主動接觸清華,繼承創校董事精神
中華大學的校徽上的15顆星星,代表的是林政則、王榮昌、蔡兆章等15位創校董事,這群新竹地方士紳為了作育英才,捐資興學,在1990年草創中華工學院。
目前董事會成員多是創校董事與其二代,中華大學董事長楊勝翔說,大家在意的是為國育才,不拘泥形式,與清華整併因此成為選項。
選擇提早退場,最大關鍵是不想拖到一刻。他指出,學校10多年前即預見少子女化趨勢,主動裁併科系,持續摸索學校永續發展的方向。近年生源加速減少,董事會的確考慮過繼續拚戰或退場後轉作其他事業,但評估後都認為難以長久,最後受台科大與華夏公私併啟發而走這條路。
「白話說,我們不允許自己甩鍋跟擺爛,」他強調,如果拖到最後一刻才退場,交給政府處理,實在愧對創校董事,因此決定在學校狀況還算好時盡快整併,甚至主動出擊聯繫清華。
私校董事會普遍將學校「攬牢牢」,認定校產是「自己的」,和清大整併,形同放棄法院登記現值約55億元的土地等校產,難道不會心痛嗎?「辦學校本來就是為了公益,有什麼好痛?」原本不苟言笑的楊勝翔突然露出笑容。
董事會火速全數贊成,從會中第一次提到整併案,一路到最後拍板通過花不到兩個月時間。會中花最多時間討論是如何保障教職員工的權益。
「這感覺很像嫁女兒,我們相信清華是好歸宿,」楊勝翔是新竹在地重要建商昌禾建設公司總經理,擔任董事前,常跟著父親、前董事楊玉輝到學校走走,對學校的感情不在話下。
選擇清華,一來是因為較早與清華接觸,二來是董事會中有清華校友。最終成案關鍵,則是10月21日林本堅親自率隊到董事會分享未來規劃,被他們想為國育才的誠意所感動。
管理大師獻策,提早退場創造多贏
兩校整併案能成,扮演軍師角色的中華大學校長劉維琪功不可沒。劉維琪表示,過去他曾多次到董事會分享高教趨勢,介紹華夏未來可能的轉型方向,並報告公私併的方案後獲採納。
他認為兩校整併能創造多贏,清華有更多校地與空間育才,中華教師能確保工作,學生則能原校畢業,領中華的畢業證書之餘,還能修到清華教授開的課。
回顧整併案成案關鍵,他再三強調董事會扮演重要角色。但他對董事會的無私決定並不意外,因為與董事會互動的經驗,他能充分感受到董事會動機單純,一心想作育英才。
因為有別於他校董事會多是單一家族主掌,中華15席董事平起平坐,輪流做董事長,且董事會從未干預校務、插手人事與會計。
「我跟中華沒什麼淵源,接下校長是被董事會感動,」回首2013年接下校長的契機,他提到,當時在前校長張家祝推薦下,與數位中華大學前後任董事長一同在台北諾富特華航桃園機場飯店吃飯,回憶歷歷在目。
時光荏苒,劉維琪在中華當了9年校長,走在校園裡幾乎每位同學看到他都會打招呼。曾擔任中山大學校長的他,從研究型大學到中華大學的確花了些時間適應。
如今他最自豪的,是中華大學學生「CP值」很高。這是他們自己設下的評估標準,意為學生雖然入學成績不高,但半數科系畢業生領取的平均薪資高於全國私立大學平均,代表學校能充分為學生加值,就業具競爭力。
中華大學34年來培育6萬名學生,都是社會中堅份子,劉維琪強調,許多畢業生就近到竹科上班,諸多政壇人士也來自中華,未來整併後,雖然形式轉變,相信仍會繼續培育國家所需人才。
「很期待能跟中華合作,」清華大學校長高為元說,清華校務會議通過中華大學整併意向案是重要一步,未來會參酌兩校師生建議穩健前行。
未來兩校攜手成立科技園區,配合國發會「桃竹苗大矽谷推動方案」期待能仿效史丹佛大學或聖地牙哥加州大學一樣,吸引更多產業與新創進駐,提升當地的經濟發展與全球競爭力。
第二例公私併能否成功仍有待觀察,但中華大學董事會的決定,無疑為校徽上15顆星星添亮,或可為其他私校參考效法。
豪捐60億自願退場 中華大學董事長:與清大併校,像女兒嫁了好歸宿|天下雜誌 https://bit.ly/4ghE7aA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